CN107175481B - 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75481B
CN107175481B CN201710259209.3A CN201710259209A CN107175481B CN 107175481 B CN107175481 B CN 107175481B CN 201710259209 A CN201710259209 A CN 201710259209A CN 107175481 B CN107175481 B CN 1071754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sleeve
groove
clamp formwork
h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592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75481A (zh
Inventor
朱庆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Senstar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enstar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enstar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enstar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592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75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75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5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75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5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7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the articles being treated, e.g. manufactured, repaired, assembled, connected or other operations covered in the subgroups
    • B23P2700/50Other automobile vehicle parts, i.e. manufactured in assembly 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Tubular Articles Or Embedded Mould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下模包括载板、下夹模、对称布置在下夹模两侧的第一滑块,下夹模的一端固定在载板上,下夹模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容纳软管的一部分的第一凹槽,第一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载板上,第一滑块面向上模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套筒的第一型腔、对软管蓬口进行让位的第一让位槽、第一收纳槽,第一让位槽位于第一型腔与第一收纳槽之间;驱动第一滑块和/或第二滑块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推动位于第一型腔中的套筒移动以及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复位的推料机构。本发明能够自动地将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

Description

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工装,具体涉及一种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涡轮增压管上的金属编织管的两端需要连接套筒,金属编织管在购买回来时,其长度非常长,因此,需要将其切割成符合要求的长度后才能与套筒连接,然而,在将金属编织管切割后,由于金属编织管采用金属丝或金属带编织而成的,受旋转的刀具在切割过程中的影响,金属编织管的端部由圆形变成了蓬口状(蓬口状近似于喇叭口),这样,无法直接将金属编织管接入到套筒中。而现阶段将金属编织管与套筒的装配方式是手工装配方式,因此,金属编织管的蓬口端在与套筒的装配过程中不但装配难,而且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本发明能够自动地将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
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包括:
下模,该下模包括载板、下夹模、对称布置在下夹模两侧的第一滑块,下夹模的一端固定在载板上,下夹模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容纳软管的一部分的第一凹槽,第一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载板上,第一滑块面向上模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套筒的第一型腔、对软管蓬口进行让位的第一让位槽、第一收纳槽,第一让位槽位于第一型腔与第一收纳槽之间;
位于下模上方的上模,该上模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板、上夹模、对称布置在上夹模两侧的第二滑块,第一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上夹模的一端固定连接,上夹模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二凹槽,第二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连接板上,第二滑块面向第一滑块的一端设有第二型腔、第二让位槽、第二收纳槽,第二让位槽位于第二型腔与第二收纳槽之间;
驱动第一滑块和/或第二滑块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推动位于第一型腔中的套筒移动以及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复位的推料机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下模一侧的送料机构,该送料机构将蓬口软管的中部送到下夹模上的第一凹槽中,以及将软管的端部送到第一滑块上的第一收纳槽中,送料机构还将套筒送到第一滑块上的第一型腔中。
进一步地,送料机构包括托料板、推料板、放料板以及第三驱动机构,推料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托料板上,推料板的一端各连接一个所述的放料板,放料板上设有容纳套筒的放料口,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推料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托料板上设有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第四滑轨,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之间形成第一容纳槽,第二滑轨与第三滑轨之间形成第二容纳槽,第三滑轨与第四滑轨之间形成第三容纳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联动杆,该联动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连接,联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导杆,第一支架固定在载板上,第一导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导杆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滑块抵顶,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架抵顶。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直线驱动器、被动部件,第二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被动部件的一端连接,被动部件的另一端设有斜楔面且位于第一滑块的下方,第一滑块的另一端设有与被动部件斜楔面配合或接触的传动部件。
进一步地,载板上设有滚动部件,所述第一滑块面向载板的一端通过滚动部件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第三直线驱动器、顶紧套筒、第二弹簧、推料杆,第三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顶紧套筒的一端连接,第二弹簧位于顶紧套筒内,所述推料杆的一端间隙配合在顶紧套筒内,推料杆的另一端伸出到顶紧套筒之外。
本发明通过控制上模和下模合模,将软管的一部分夹紧在上夹模和下夹模之间,软管的另一部分间隙配合在由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形成的通道和通孔中,通过第二驱动机构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位移,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位移结束后,将软管的蓬口端的外径压缩,最后通过推料机构推动套筒移动,使软管的缩小外径的蓬口端被插入到套筒中,并由推料机构推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复位。这样,本发明实现了蓬口软管与套筒的自动装配,解决了装配难题,且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下夹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滑块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托料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放料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被动部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软管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中的套筒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被动部件与第一滑块上的传动部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送料完成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块移动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顶料机构动作示意图;
图12为装配成品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1为载板,2为下夹模,2a为第一凹槽,3为第一滑块,3a为凹槽,3b为第一型腔,3c为第一让位槽,3d为第一收纳槽,3e为第一台阶,3f为传动部件,4为第一支架,5为第一导杆,6为第一弹簧,7为托料板,7a为第一滑轨,7b为第二滑轨,7c为第三滑轨,7d为第四滑轨,7e为第一容纳槽,7f为第二容纳槽,7g为第三容纳槽,8为推料板,9为放料板,9a为放料口,10为第三驱动机构,11为第一驱动机构,12为连接板,14为第二滑块,15为第二支座,16为联动杆,17为第二直线驱动器,18为被动部件,18a为斜楔面,19为第三直线驱动器,20为顶紧套筒,21为第二弹簧,22为推料杆,23为软管,23a为蓬口,24为套筒,25为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包括:底板、下模、位于下模一侧的送料机构、位于下模上方的上模、联动杆、第二驱动机构、推料机构,下面对各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下模设置在底板25上,下模包括载板1、下夹模2、对称布置在下夹模两侧的第一滑块3、第一支架4、第一导杆5、第一弹簧,下夹模2的一端固定在载板1上,下夹模2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容纳软管的一部分的第一凹槽2a。第一滑块3可移动地设置在载板1上,第一支架4固定在载板1上,第一导杆5的一端与第一支架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3与第一导杆5滑动配合,在第一滑块3的两个侧面上设有凹槽3a,第一导杆5的一部分位于该凹槽3a中,从而第一滑块3可以沿第一导杆5滑动。当第一滑块3滑动后,为了确保第一滑块3与第二驱动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第一弹簧6的一端与第一滑块3抵顶,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架4抵顶。优选地,为了确保第一弹簧6的定位,在第一滑块3和第一支架4上均设有盲孔,第一弹簧6的两端分别位于盲孔中。第一滑块3面向上模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套筒的第一型腔3b、对软管蓬口进行让位的第一让位槽3c、第一收纳槽3d,第一让位槽3c位于第一型腔3b与第一收纳槽3d之间,第一型腔3b的深度小于第一收纳槽3d和第一让位槽3c的深度,在第一收纳槽与第二让位槽之间形成第一台阶3e。载板1上设有滚动部件,所述第一滑块3面向载板1的一端通过滚动部件支撑,滚动部件优先采用钢球,在载板1上设有安装槽1a,安装槽优先采用环形槽,滚动部件置于该安装槽中,滚动部件的一部分位于安装槽的外部。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送料机构将蓬口软管的中部送到下夹模上的第一凹槽3a中,以及将软管的端部送到第一滑块上的第一收纳槽3d中,送料机构还将套筒送到第一滑块3上的第一型腔3b中。送料机构包括托料板7、推料板8、放料板9以及第三驱动机构10,所述托料板7上设有第一滑轨7a、第二滑轨7b、第三滑轨7c、第四滑轨7d,在第一滑轨7a与第二滑轨7b之间形成第一容纳槽7e,第一容纳槽7e中放置一个套筒,第二滑轨7b与第三滑轨7c之间形成第二容纳槽7f,第二容纳槽7f中放置蓬口软管,第三滑轨7c与第四滑轨7d之间形成第三容纳槽7g,第三容纳槽7g中放置另一个套筒。推料板8可移动地设置在托料板7上,推料板8滑动地配合在第二滑轨7b和第三滑轨7c上,推料板8的面积小于托料板7的面积,因此,推料板8只遮盖了第一容纳槽7e、第二容纳槽7f、第三容纳槽7g的一部分。推料板8的一端各连接一个所述的放料板9,一个放料板9沿着第一容纳槽7e的方向布置,另一个放料板9沿着第三容纳槽7g的方向布置,放料板9上设有容纳套筒的放料口9a,这样套筒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容纳槽7e中,而另一部分则限位于放料口9a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10的动力输出端与推料板8连接,第三驱动机构10优先采用气缸,该气缸通过第一支座支撑在底板25上。
如图1至图3所示,上模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1、连接板12、上夹模、对称布置在上夹模两侧的第二滑块14,第一驱动机构11优先采用气缸,第一驱动机构与一个第二支座15固定连接,该第二支座的一端与底板25固定连接,第二支座15位于下模的与送料机构相对的另一侧,第二支座上设有通孔,以供第二驱动机构的被动部件穿过。第一驱动机构11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板12的另一端与上夹模的一端固定连接,上夹模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二凹槽,第二滑块14可移动地设置在连接板上(第二滑块14的装配方式与第一滑块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同样地,第二滑块14面向第一滑块的一端设有第二型腔、第二让位槽、第二收纳槽,第二让位槽位于第二型腔与第二收纳槽之间,第二型腔的深度小于第二让位槽和第二收纳槽的深度,在第二收纳槽与第二让位槽之间形成第二台阶。第二型腔的位置与第一型腔3b的位置对应,第二让位槽的位置与第一让位槽3c的位置对应,第二收纳槽的位置与第一收纳槽3d的位置对应,因此,在第一驱动机构11的驱动下,使第二滑块14与第一滑块3合在一起到,第二型腔与第一型腔3b形成供套筒移动的通道,第二收纳槽与第一收纳槽3d形成一个圆孔,该圆孔的孔壁面用于对软管的蓬口形成挤压作用力使蓬口收缩。
如图1和图8所示,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块3和/或第二滑块14移动;为了便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来驱动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14移动,所述联动杆16的一端与第一滑块3连接,联动杆16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滑块14上设置的通孔,这样,驱动第一滑块3移动,那么第二滑块14也就随着第一滑块3一起移动,或者驱动第二滑块14移动,那么第一滑块3也就随着第二滑块14一起移动。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直线驱动器17、被动部件18,第二直线驱动器17优先采用气缸,该气缸通过第三支座设置在底板25上,第二直线驱动器17的动力输出端与被动部件18的一端连接,被动部件18优先选用呈U形的块状部件,被动部件18的另一端设有斜楔面18a且位于第一滑块3的下方,第一滑块3的另一端设有与被动部件18斜楔面18a配合或接触的传动部件3f,优选地,该传动部件3f包括轴以及设置在轴上的轴承。当被动部件18随第二直线驱动器17进给时,由于两个斜楔面18a对传动部件形成向被动部件3f两侧的挤压作用力,被动部件3f将该挤压作用力传递到第一滑块3,迫使两个第一滑块3沿着第一导杆5直线运动。第一滑块3通过联动杆16带动第二滑块14直线运动。
如图1和图9所示,由于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14被挤压而移动,离开了初始位置,因此,通过推料机构推动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14复位以及位于第一型腔中的套筒移动使套筒与软管完成装配。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第三直线驱动器19、顶紧套筒20、第二弹簧21、推料杆22,第三直线驱动器19优先选用气缸,该气缸通过第四支座安装在底板25上,第三直线驱动器19的动力输出端与顶紧套筒20的一端连接,第二弹簧21位于顶紧套筒20内,所述推料杆22的一端间隙配合在顶紧套筒20内,推料杆22的另一端伸出到顶紧套筒之外。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如图1和图9所示,将软管23放置于托料板7上的第二容纳槽7f中,软管23(本实施例中的软管为金属编织管)与推料板8接触,将套筒24从放料板9上的放料口9a的口部放入,套筒24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容纳槽7e中,而另一部分则限位于放料口9a中,启动第三驱动机构10,第三驱动机构10的活塞杆伸出,推动软管23和套筒24移动,套筒24最终到达第一滑块3上的第一型腔3b中,而软管23的中间部分位于下夹模2上的第一凹槽2a中,软管23的一部分则位于第一收纳槽3d中,以及软管23的蓬口23a位于第一让位槽3c中,送料到位后第三驱动机构10复位。如图1、图2、图3和图10所示,启动第一驱动机构11,第一驱动机构11驱动上连接板12、上夹模、第二滑块14向下模方向运动,最终上夹模与下夹模2合模将软管夹紧,软管23的其余部分则间隙配合在第一滑块3的第一让位槽3c和为第一收纳槽3d与第二滑块4第二让位槽和第二收纳槽闭合时所形成的通孔中,而套筒24间隙配合在由第一滑块3的第一型腔和第二滑块4的第二形腔所合并时形成的通道中,对第一驱动机构11处于保压的状态,即将软管23通过上夹模与下夹模2对该软管23的中部保持在夹紧状态。启动第二直线驱动器17,第二直线驱动器17的活塞杆伸出,被动部件18随第二直线驱动器17进给,由于两个斜楔面18a对传动部件形成向被动部件3f两侧的挤压作用力,被动部件3f将该挤压作用力传递到第一滑块3,迫使两个第一滑块3沿着第一导杆5直线运动,第一滑块3通过联动杆16带动第二滑块14直线运动。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14在移动过程中,第一滑块3的第一收纳槽3d和第二滑块14上的第二收纳槽移动到了软管23的蓬口位置,第二收纳槽与第一收纳槽3d形成的圆孔的孔径小于蓬口23a的外径,因此该圆孔的孔壁面对软管23的蓬口23a形成挤压作用力使蓬口23a收缩,随着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14的移动,软管23的蓬口23a被收缩呈圆管状。如图1图2、图3和图11所示,启动第三直线驱动器19,第三直线驱动器19的活塞杆伸出,推动顶紧套筒20移动,第二弹簧21和推料杆22随着顶紧套筒20移动,推料杆22进入到由第一滑块3的第一型腔和第二滑块4的第二形腔所合并时形成的通道中,从而推动位于该于该通道中的套筒24的一端使套筒24沿着通道的轴向移动,套筒24在移动过程中,由于第一型腔3b的深度小于第一收纳槽3d和第一让位槽3c的深度,第二型腔的深度小于第二让位槽和第二收纳槽的深度,因此,套筒24的另一端会触碰到第一台阶3e和第二台阶,这时,随着顶紧套筒20的移动,推力作用于第二弹簧21上,第二弹簧21通过顶料杆将该推力传递到套筒24上,使套筒24通过第一台阶3e和第二台阶,这样,被挤压在由第二收纳槽与第一收纳槽3d形成的圆孔中外径缩小蓬口的23a被插入到套筒24内。另一方面随着顶紧套筒20的移动,顶紧套筒20与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14的端面形成抵顶,由于被动部件18复位,在两个第一滑块3之间形成空位,因此,顶紧套筒20推动第一滑块3向下夹模2移动以及推动第二滑块14向上夹模移动,从而,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14复位。推料机构复位,上模复位,一个工作过程结束,装配完成,循环进入下一个工作过程。

Claims (10)

1.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模,该下模包括载板、下夹模、对称布置在下夹模两侧的第一滑块,下夹模的一端固定在载板上,下夹模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容纳软管的一部分的第一凹槽,第一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载板上,第一滑块面向上模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套筒的第一型腔、对软管蓬口进行让位的第一让位槽、第一收纳槽,第一让位槽位于第一型腔与第一收纳槽之间;
位于下模上方的上模,该上模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板、上夹模、对称布置在上夹模两侧的第二滑块,第一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上夹模的一端固定连接,上夹模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二凹槽,第二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连接板上,第二滑块面向第一滑块的一端设有第二型腔、第二让位槽、第二收纳槽,第二让位槽位于第二型腔与第二收纳槽之间;
驱动第一滑块和/或第二滑块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推动位于第一型腔中的套筒移动以及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复位的推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下模一侧的送料机构,该送料机构将蓬口软管的中部送到下夹模上的第一凹槽中,以及将软管的端部送到第一滑块上的第一收纳槽中,送料机构还将套筒送到第一滑块上的第一型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送料机构包括托料板、推料板、放料板以及第三驱动机构,推料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托料板上,推料板的一端各连接一个所述的放料板,放料板上设有容纳套筒的放料口,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推料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板上设有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第四滑轨,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之间形成第一容纳槽,第二滑轨与第三滑轨之间形成第二容纳槽,第三滑轨与第四滑轨之间形成第三容纳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杆,该联动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连接,联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导杆,第一支架固定在载板上,第一导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导杆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滑块抵顶,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架抵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直线驱动器、被动部件,第二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被动部件的一端连接,被动部件的另一端设有斜楔面且位于第一滑块的下方,第一滑块的另一端设有与被动部件斜楔面配合的传动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载板上设有滚动部件,所述第一滑块面向载板的一端通过滚动部件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第三直线驱动器、顶紧套筒、第二弹簧、推料杆,第三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顶紧套筒的一端连接,第二弹簧位于顶紧套筒内,所述推料杆的一端间隙配合在顶紧套筒内,推料杆的另一端伸出到顶紧套筒之外。
CN201710259209.3A 2017-04-20 2017-04-20 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 Active CN107175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9209.3A CN107175481B (zh) 2017-04-20 2017-04-20 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9209.3A CN107175481B (zh) 2017-04-20 2017-04-20 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5481A CN107175481A (zh) 2017-09-19
CN107175481B true CN107175481B (zh) 2018-10-23

Family

ID=59830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59209.3A Active CN107175481B (zh) 2017-04-20 2017-04-20 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754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9707B (zh) * 2018-09-12 2020-04-07 常州市盛士达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管与环的扣压装置
CN112276528B (zh) * 2020-10-20 2022-06-21 南京雷尔伟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护套软管自动装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30569B (en) * 1989-04-17 1993-08-25 Honda Motor Co Lt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press-fitting parts into workpiece
ES2366418T3 (es) * 2008-04-18 2011-10-20 Eaton Fluid Power Gmbh Método de conexión de un tubo flexible y montaje conector.
CN202861734U (zh) * 2012-10-23 2013-04-10 上海富亿德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软管自动装配接头的装置
CN202952017U (zh) * 2012-10-31 2013-05-29 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安装汽车洗涤泵软管的工装
CN205111235U (zh) * 2015-10-23 2016-03-30 浙江波士特机械有限公司 软管接头装配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5481A (zh) 201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0103B (zh) 一种三通管的一体化自动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CN201366616Y (zh) 管件自动加工设备
CN107175481B (zh) 蓬口软管与套筒装配的装置
KR101747995B1 (ko) 튜브 시스템 벤딩머신
CN108723141B (zh) 一种多角度连续弯管机
CN105382539A (zh) 一种自动钻孔、攻丝设备
CN109128350B (zh) 一种自动切管设备
CN108273955B (zh) 一种u型外单节农机链条装配机
US5424015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rubber bend pipe
WO2000078479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dilatation du materiau d'un tube
CN112517712B (zh) 一种汽车座椅外滑轨成型方法
CN111069313A (zh) 一种全自动钢管冷拔机
CN109877238B (zh) 一种双头管端加工装置
CN207447161U (zh) 汽车变速箱结合齿冲压装置
CN107414002B (zh) 一种大型卧式剪送一体钢球成型机
CN214417582U (zh) 锻造压机夹持装置
KR102538998B1 (ko) 금속 메시 보강재 생산 디바이스
CN101861216A (zh) 成形装置
CN111822576B (zh) 一种带油槽空心轴的旋压加工方法
CN209830057U (zh) 一种双头管端加工装置
CN2915802Y (zh) 流延膜机收卷装置的机械手机构
CN108714792B (zh) 全自动铜管扩缩倒角生产线
CN109986332B (zh) 一种扣压机的扣压机构
CN107599247B (zh) 用于圆弧产品的自动脱模机构
KR101777061B1 (ko) 파이프 성형장치에 설치되는 파이프 인출 유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3022 No. 18 Jinsha River Road, Xinbei District, Jiangsu, Changzhou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Senstar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022 No. 18, Jinsha River Road,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Senstar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