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56340A - 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56340A
CN107156340A CN201710535347.XA CN201710535347A CN107156340A CN 107156340 A CN107156340 A CN 107156340A CN 201710535347 A CN201710535347 A CN 201710535347A CN 107156340 A CN107156340 A CN 107156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leaves
frame
rotating bar
plate
white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53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56340B (zh
Inventor
阮安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uo Feng Agricultur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uo Feng Agricultur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uo Feng Agricultur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uo Feng Agricultur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5353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563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56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56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56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563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该装置包括固定座、支撑架、转动组件和制作框,制作框包括外框、内框和整平框,整平框包括放置板和盖板,放置板的顶部设有U型钢,U型钢之间设有至少两根水平杆,盖板设有通孔,固定座设有收集框。该制作方法包括:(a)调平制作框;(b)晾青叶;(c)第二次晾晒茶叶;(d)收集茶叶;(e)高温杀青;(f)理条;(g)烘干提香;(h)挑选。本发明对第一次晾晒中的白茶进行定形,减少弯曲形白茶出现过度弯曲现象,再进行第二次晾晒,失水适当多些,使得茶叶变为柔软,增强韧性,然后进行高温杀青和烘干提香,获得白茶应有的色、香、味,提高白茶制作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白茶是我国的六大茶类之一,主要产于我国的福建地区。我们知道经常喝茶对身体是有益处的,像红茶、绿茶、黑茶等,经常饮用对于身体的养身保健有所帮助。而白茶具有以下功效:1、提神:白茶茶叶中含有咖啡碱的成分,而咖啡碱能够作用于人体的神经中枢,使人兴奋,达到提神效果。2、杀菌:白茶茶叶中的咖啡碱等物质,能够与细菌中的蛋白质反应,凝结,进而杀死细菌,达到杀菌消炎的功效。3、降脂降压:白茶茶叶中含有的某些的成分,能偶促进脂肪分解,调节血糖平衡,降脂降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4、抗辐射:相关研究表明,白茶还具有抗辐射的作用。5、同时白茶还有助于防暑、解毒、治牙痛、预防癌症、利尿等方面的功效。
现有技术对白茶制作时,部分弯曲形白茶在晾晒后,会更加促使白茶弯曲,导致部分茶叶在后续杀青操作时断裂,白茶制作过程茶叶粉末偏多,制作后的白茶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可对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进行压制及第一次晾晒,第一次晾晒程度缓慢,失水适当少些,对第一次晾晒中的白茶进行定形,减少弯曲形白茶在第一次晾晒过程中叶片出现过度弯曲现象,然后对第一次晾晒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晾晒,失水适当多些,使得茶叶变为柔软,增强韧性,然后进行高温杀青和烘干提香,获得白茶应有的色、香、味,提高白茶制作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支撑架、转动组件和制作框,支撑架固定于固定座的顶面,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杆、转动手柄和锁紧套,转动杆转动于支撑架上,转动手柄固定于转动杆上,锁紧套固定连接于转动杆的端部处,制作框包括外框、内框和整平框,外框与转动杆固定连接,内框设于外框中,内框的侧面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中设有密封板,整平框固定于内框中,整平框包括放置板和盖板,放置板的顶部设有U型钢,U型钢之间设有至少两根水平杆,水平杆设于放置板的上方,相邻两根水平杆平行设置,盖板滑动于U型钢中,盖板设于水平杆的上方,盖板设有通孔,固定座设有收集框,收集框设于外框的下方,收集框的内部设有倾斜面,倾斜面之间焊接固定,倾斜面的底部之间形成收集口。
进一步,转动杆的端部设有凸起部,凸起部的一侧设有螺纹柱,锁紧套螺纹连接于螺纹柱上。
进一步,放置板的侧面设有连接杆,内框的侧面设有第一安装孔,连接杆通入第一安装孔中,连接杆之间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紧贴内框的侧面。
进一步,外框的侧面设有钢板,钢板设有第二安装孔,转动杆焊接于第二安装孔中。
进一步,收集框的侧面设有卡槽,固定座设有卡紧部,卡紧部设于卡槽中。
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调平制作框:在固定座的上方拉出水平线,再在转动手柄上施力,将转动杆在支撑架上转动,制作框的底部与水平线之间保持平行,然后在转动杆的端部锁紧锁紧套;
(b)晾青叶:将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放在低噪声轴流风机上晾,再将低噪声轴流风机中的茶叶投放到放置板上,并将茶叶在放置板上整平,再在放置板的顶部固定U型钢,U型钢之间的水平杆压住茶叶,接着将盖板滑入U型钢中,然后处于通风处晾晒1-2h;
(c)第二次晾晒茶叶:将盖板从U型钢中移出,再将锁紧套从转动杆的端部松开,在转动手柄上施力,将转动杆在支撑架上顺时针转动,再拍打外框的底部,将放置板上的茶叶掉落到内框中,然后将转动杆在支撑架上逆时针转动,并将制作框调平,再在转动杆的端部锁紧锁紧套,然后将内框中茶叶整平,将茶叶放置到通风处晾晒2-3h;
(d)收集茶叶:在固定座处卡入收集框,再在收集框的下方放置笳篱,然后将密封板从出料口中取出,再将锁紧套从转动杆的端部松开,在转动手柄上施力,将转动杆在支撑架上顺时针转动,并将外框搁置在收集框的顶面处,然后在转动杆的端部锁紧锁紧套,再同时拍打外框的两个侧部,内框中茶叶通过收集框内部的倾斜面进行导向作用,茶叶通过收集口掉落到笳篱中,完成茶叶收集工作;
(e)高温杀青:通过滚筒杀青机对笳篱中的茶叶进行杀青,温度控制在350℃-400℃,茶叶从进入滚筒到出滚筒的时间小于3分钟,然后降低温度;
(f)理条;
(g)烘干提香:
①将理条后的茶叶放入烘焙提香机中进行首次烘干,温度为70℃,时间为8-10min,将茶叶中的水分烘干70%--80%;
②将①中的茶叶放入摊晾箱中进行摊晾,由人工查看;
③将摊晾后的茶叶再次放入烘焙提香机中进行烘干,烘焙提香机的机门不锁死,温度为80℃-90℃,时间为20min,15-18min由人工查看一下,检查一下烘干情况,若20min烘不干,再多加5min,在最后3min的时候,将机门锁死,以达到提香要求;
(h)挑选:利用茶叶风选机对茶叶进行挑选,将茶叶分成不同级别。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放在低噪声轴流风机上晾,对新茶进行初步晾晒,然后将低噪声轴流风机中的茶叶投放到放置板上,并将茶叶在放置板上整平,再采用水平杆压住茶叶,接着将盖板滑入U型钢中,然后处于通风处晾晒1-2h,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制作框初始状态已调平,使得茶叶基本处于整平框中,茶叶在放置板上收到水平杆压制,可将弯曲形白茶适当整平顺,可对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进行压制及第一次晾晒,同时盖板设于水平杆的上方,盖板设有通孔,放置板的空气对流只能通过通孔和间隙进行,减弱空气对流程度和光照程度,第一次晾晒程度缓慢,茶叶失水适当少些,对第一次晾晒中的白茶进行定形,减少弯曲形白茶在第一次晾晒过程中叶片出现过度弯曲现象。
本发明通过转动组件对制作框进行角度调整,将制作框保持向下倾斜,再拍打外框的底部,将放置板上的茶叶掉落到内框中,然后将转动杆在支撑架上逆时针转动,并将制作框调平,再在转动杆的端部锁紧锁紧套,然后将内框中茶叶整平,将茶叶放置到通风处晾晒2-3h。第一次晾晒后的茶叶在内框中进行第二次晾晒,由于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第二次晾晒过程相比于第一次晾晒,其空气对流程度和光照程度明显增加,茶叶失水适当多些,使得茶叶变为柔软,增强韧性。
经过两次晾晒后,弯曲形白茶还能保持原有的形态,然后再次通过转动组件对制作框进行角度调整,将制作框保持向下倾斜,拍打外框的两个侧部,内框中茶叶通过收集框内部的倾斜面进行导向作用,茶叶通过收集口掉落到笳篱中,完成茶叶收集工作,能出去白茶中的粉末颗粒。
然后进行高温杀青、理条和烘干提香,获得白茶应有的色、香、味,提高白茶制作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次晾晒茶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收集茶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制作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外框与内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整平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收集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2-支撑架;3-转动组件;4-制作框;5-转动杆;6-转动手柄;7-锁紧套;8-外框;9-内框;10-整平框;11-出料口;12-密封板;13-放置板;14-盖板;15-U型钢;16-水平杆;17-通孔;18-收集框;19-倾斜面;20-收集口;21-凸起部;22-螺纹柱;23-连接杆;24-第一安装孔;25-限位板;26-钢板;27-第二安装孔;28-卡槽;29-卡紧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包括固定座1、支撑架2、转动组件3和制作框4,支撑架2固定于固定座1的顶面,支撑架2与固定座1之间设有角钢,并通入螺栓,增加整个装置的支撑作用。
转动组件3包括转动杆5、转动手柄6和锁紧套7,转动杆5转动于支撑架2上,转动手柄6固定于转动杆5上,锁紧套7固定连接于转动杆5的端部处。转动杆5的端部设有凸起部21,凸起部21的一侧设有螺纹柱22,锁紧套7螺纹连接于螺纹柱22上,实现锁紧套7对转动杆5的锁紧作用。
制作框4包括外框8、内框9和整平框10,外框8与转动杆5固定连接,内框9设于外框8中,内框9的侧面设有出料口11,出料口11中设有密封板12,整平框10固定于内框9中。外框8的侧面设有钢板26,钢板26设有第二安装孔27,转动杆5焊接于第二安装孔27中。整平框10包括放置板13和盖板14,放置板13的顶部设有U型钢15,U型钢15之间设有至少两根水平杆16,水平杆16设于放置板13的上方,相邻两根水平杆16平行设置,盖板14滑动于U型钢15中,盖板14设于水平杆16的上方,盖板14设有通孔17,通孔17一般为大小相同的圆孔。放置板13的侧面设有连接杆23,内框9的侧面设有第一安装孔24,连接杆23通入第一安装孔24中,连接杆23之间设有限位板25,限位板25紧贴内框9的侧面,实现放置板固定在内框9中。
固定座1设有收集框18,收集框18设于外框8的下方,收集框18的侧面设有卡槽28,固定座1设有卡紧部29,卡紧部29设于卡槽28中。收集框18的内部设有倾斜面19,倾斜面19之间焊接固定,倾斜面19的底部之间形成收集口20。
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调平制作框4:在固定座1的上方拉出水平线,再在转动手柄6上施力,将转动杆5在支撑架2上转动,制作框4的底部与水平线之间保持平行,然后在转动杆5的端部锁紧锁紧套7。
(b)晾青叶:将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放在低噪声轴流风机上晾,再将低噪声轴流风机中的茶叶投放到放置板13上,并将茶叶在放置板13上整平。再在放置板13的顶部固定U型钢15,U型钢15之间的水平杆16压住茶叶,接着将盖板14滑入U型钢15中,然后处于通风处晾晒1-2h。
(c)第二次晾晒茶叶:将盖板14从U型钢15中移出,再将锁紧套7从转动杆5的端部松开,在转动手柄6上施力,将转动杆5在支撑架2上顺时针转动。再拍打外框8的底部,将放置板13上的茶叶掉落到内框9中。然后将转动杆5在支撑架2上逆时针转动,并将制作框4调平,再在转动杆5的端部锁紧锁紧套7,然后将内框9中茶叶整平,将茶叶放置到通风处晾晒2-3h。
(d)收集茶叶:在固定座1处卡入收集框18,再在收集框18的下方放置笳篱。然后将密封板12从出料口11中取出,再将锁紧套7从转动杆5的端部松开,在转动手柄6上施力,将转动杆5在支撑架2上顺时针转动,并将外框8搁置在收集框18的顶面处,然后在转动杆5的端部锁紧锁紧套7。再同时拍打外框8的两个侧部,内框9中茶叶通过收集框18内部的倾斜面19进行导向作用,茶叶通过收集口20掉落到笳篱中,完成茶叶收集工作。
(e)高温杀青:通过滚筒杀青机对笳篱中的茶叶进行杀青,温度控制在350℃-400℃,茶叶从进入滚筒到出滚筒的时间小于3分钟,彻底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然后适当降低温度,使芽尖和叶缘不被炒焦,影响白茶品质,达到老而不焦,嫩而不生的目的。
(f)理条:抓条和甩条反复交替进行,直到茶叶八成千时即出锅。抓条的手法是:手心向下,拇指稍张开,其余四指并拢,将茶叶从小指顺沿锅壁带人手中;甩条:将手中的茶叶离锅心10-20厘米高处用腕力由虎口甩出。甩条时,手中的茶叶不能一次甩尽,应保留2/5或l/2,甩出的茶叶呈扇形沿锅壁滚动下滑,顺序落入锅底。理条的关键技术是抓得匀,甩得开,摆得直。随着水分的散失,手势先“松、高、轻、慢”,然后“紧、低、重、快”。
理条温度180℃-200℃,由人工查看理条的情况。
(g)烘干提香:
①将理条后的茶叶放入烘焙提香机中进行首次烘干,温度为70℃,时间为8-10min,将茶叶中的水分烘干70%--80%。
②将①中的茶叶放入摊晾箱中进行摊晾,由人工查看。
③将摊晾后的茶叶再次放入烘焙提香机中进行烘干,烘焙提香机的机门不锁死,温度为80℃-90℃,时间为20min,15-18min由人工查看一下,检查一下烘干情况,若20min烘不干,再多加5min,在最后3min的时候,将机门锁死,以达到提香要求。
(h)挑选:利用茶叶风选机对茶叶进行挑选,将茶叶分成不同级别。
本发明对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放在低噪声轴流风机上晾,对新茶进行初步晾晒,然后将低噪声轴流风机中的茶叶投放到放置板13上,并将茶叶在放置板13上整平,再采用水平杆16压住茶叶,接着将盖板14滑入U型钢15中,然后处于通风处晾晒1-2h,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制作框4初始状态已调平,使得茶叶基本处于整平框10中,茶叶在放置板13上收到水平杆16压制,可将弯曲形白茶适当整平顺,可对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进行压制及第一次晾晒,同时盖板14设于水平杆16的上方,盖板14设有通孔17,放置板13的空气对流只能通过通孔17和间隙进行,减弱空气对流程度和光照程度,第一次晾晒程度缓慢,茶叶失水适当少些,对第一次晾晒中的白茶进行定形,减少弯曲形白茶在第一次晾晒过程中叶片出现过度弯曲现象。
本发明通过转动组件3对制作框4进行角度调整,将制作框4保持向下倾斜,再拍打外框8的底部,将放置板13上的茶叶掉落到内框9中,然后将转动杆5在支撑架2上逆时针转动,并将制作框4调平,再在转动杆5的端部锁紧锁紧套7,然后将内框9中茶叶整平,将茶叶放置到通风处晾晒2-3h。第一次晾晒后的茶叶在内框9中进行第二次晾晒,由于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第二次晾晒过程相比于第一次晾晒,其空气对流程度和光照程度明显增加,茶叶失水适当多些,使得茶叶变为柔软,增强韧性。
经过两次晾晒后,弯曲形白茶还能保持原有的形态,然后再次通过转动组件3对制作框4进行角度调整,将制作框4保持向下倾斜,拍打外框8的两个侧部,内框9中茶叶通过收集框18内部的倾斜面19进行导向作用,茶叶通过收集口20掉落到笳篱中,完成茶叶收集工作,能出去白茶中的粉末颗粒。
然后进行高温杀青、理条和烘干提香,获得白茶应有的色、香、味,提高白茶制作质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支撑架、转动组件和制作框,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固定座的顶面,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杆、转动手柄和锁紧套,所述转动杆转动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转动手柄固定于所述转动杆上,所述锁紧套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杆的端部处,所述制作框包括外框、内框和整平框,所述外框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内框设于所述外框中,所述内框的侧面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中设有密封板,所述整平框固定于所述内框中,所述整平框包括放置板和盖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设有U型钢,所述U型钢之间设有至少两根水平杆,所述水平杆设于所述放置板的上方,相邻两根所述水平杆平行设置,所述盖板滑动于所述U型钢中,所述盖板设于所述水平杆的上方,所述盖板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座设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设于所述外框的下方,所述收集框的内部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之间焊接固定,所述倾斜面的底部之间形成收集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端部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一侧设有螺纹柱,所述锁紧套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的侧面设有连接杆,所述内框的侧面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杆通入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紧贴所述内框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的侧面设有钢板,所述钢板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转动杆焊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的侧面设有卡槽,所述固定座设有卡紧部,所述卡紧部设于所述卡槽中。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调平制作框:在固定座的上方拉出水平线,再在转动手柄上施力,将转动杆在支撑架上转动,制作框的底部与水平线之间保持平行,然后在转动杆的端部锁紧锁紧套;
(b)晾青叶:将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放在低噪声轴流风机上晾,再将低噪声轴流风机中的茶叶投放到放置板上,并将茶叶在放置板上整平,再在放置板的顶部固定U型钢,U型钢之间的水平杆压住茶叶,接着将盖板滑入U型钢中,然后处于通风处晾晒1-2h;
(c)第二次晾晒茶叶:将盖板从U型钢中移出,再将锁紧套从转动杆的端部松开,在转动手柄上施力,将转动杆在支撑架上顺时针转动,再拍打外框的底部,将放置板上的茶叶掉落到内框中,然后将转动杆在支撑架上逆时针转动,并将制作框调平,再在转动杆的端部锁紧锁紧套,然后将内框中茶叶整平,将茶叶放置到通风处晾晒2-3h;
(d)收集茶叶:在固定座处卡入收集框,再在收集框的下方放置笳篱,然后将密封板从出料口中取出,再将锁紧套从转动杆的端部松开,在转动手柄上施力,将转动杆在支撑架上顺时针转动,并将外框搁置在收集框的顶面处,然后在转动杆的端部锁紧锁紧套,再同时拍打外框的两个侧部,内框中茶叶通过收集框内部的倾斜面进行导向作用,茶叶通过收集口掉落到笳篱中,完成茶叶收集工作;
(e)高温杀青:通过滚筒杀青机对笳篱中的茶叶进行杀青,温度控制在350℃-400℃,茶叶从进入滚筒到出滚筒的时间小于3分钟,然后降低温度;
(f)理条;
(g)烘干提香:
①将理条后的茶叶放入烘焙提香机中进行首次烘干,温度为70℃,时间为8-10min,将茶叶中的水分烘干70%--80%;
②将①中的茶叶放入摊晾箱中进行摊晾,由人工查看;
③将摊晾后的茶叶再次放入烘焙提香机中进行烘干,烘焙提香机的机门不锁死,温度为80℃-90℃,时间为20min,15-18min由人工查看一下,检查一下烘干情况,若20min烘不干,再多加5min,在最后3min的时候,将机门锁死,以达到提香要求;
(h)挑选:利用茶叶风选机对茶叶进行挑选,将茶叶分成不同级别。
CN201710535347.XA 2017-07-04 2017-07-04 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563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5347.XA CN107156340B (zh) 2017-07-04 2017-07-04 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5347.XA CN107156340B (zh) 2017-07-04 2017-07-04 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56340A true CN107156340A (zh) 2017-09-15
CN107156340B CN107156340B (zh) 2020-03-17

Family

ID=59822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534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56340B (zh) 2017-07-04 2017-07-04 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5634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2335A (zh) * 2011-09-08 2012-02-08 许葆青 一种茶叶加工设备
CN106135490A (zh) * 2016-07-13 2016-11-23 正安县清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茶叶摊晾装置
CN106689445A (zh) * 2016-12-08 2017-05-24 江苏茗鼎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生产线及其采用的理条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2335A (zh) * 2011-09-08 2012-02-08 许葆青 一种茶叶加工设备
CN106135490A (zh) * 2016-07-13 2016-11-23 正安县清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茶叶摊晾装置
CN106689445A (zh) * 2016-12-08 2017-05-24 江苏茗鼎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生产线及其采用的理条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56340B (zh) 2020-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6855A (zh) 一种桑叶茶及其制作方法
CN205816170U (zh) 一种茶叶分级筛选装置
CN110384138A (zh) 一种精品六堡茶生产工艺及设备
CN109043050A (zh) 清香型蒲公英茶的制作方法
CN107156340A (zh) 一种用于弯曲形白茶的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9566782A (zh) 一种茶叶加工工艺
CN207729957U (zh) 一种露天式砂仁晾晒系统
CN106306148A (zh) 黄茶精加工设备
CN107223733A (zh) 一种山楂叶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695475A (zh) 莲心清心降火茶及其制备工艺
CN107774559A (zh) 一种热风循环式茶叶杀青筛选装置
CN104186851A (zh) 一种杜仲茶及其加工制作方法
CN107296115A (zh)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
CN207591674U (zh) 一种花茶生产用v型混合机
CN109275761A (zh) 一种老火香沉香颗粒茶及其加工方法
KR101336646B1 (ko) 진세노사이드 Rg2, Rg3 및 Rh1의 함량이 증가된 신규 태극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850279A (zh) 一种高质量茶叶的制备方法
CN108308336A (zh) 一种草珊瑚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9170056A (zh) 一种艾草花蕾茶叶的制备工艺及其加工装置
CN106578175A (zh) 增香型灵芝黑茶的加工方法
KR100813652B1 (ko) 증숙 더덕
CN208695770U (zh) 一种医用中草药清洗烘干装置
CN206078999U (zh) 一种烟草加工自然晾晒机
CN105918999A (zh) 一种微波干燥制备白果全粉的方法
CN219228890U (zh) 用于红茶的提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