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47411A - 卡托孔结构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卡托孔结构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47411A
CN107147411A CN201710495539.2A CN201710495539A CN107147411A CN 107147411 A CN107147411 A CN 107147411A CN 201710495539 A CN201710495539 A CN 201710495539A CN 107147411 A CN107147411 A CN 107147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ato
salt spray
spray proof
ho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955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鞠伟光
孟跃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955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474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47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74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16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accommodat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e.g. cards or chips; with connectors for programm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88Arrangements for carrying or protecting transce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托孔结构,包括形成于终端壳体的卡托孔以及与终端壳体固接并覆盖卡托孔的防盐雾结构,防盐雾结构包括本体与形成于本体的可撕裂区域,可撕裂区域的中心位于卡托孔的轴线上,本体的位于可撕裂区域的部分由经过可撕裂区域中心的多条撕裂线分隔成多个防盐雾瓣体,每个防盐雾瓣体上设有复位体,本体的位于可撕裂区域的部分可在顶针的推动下沿多条撕裂线裂开以使多个防盐雾瓣体相互分离并向卡托孔内变形,多个防盐雾瓣体在顶针拔出后在复位体作用下复位以覆盖卡托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本发明的卡托孔结构的结构简单,可以满足终端的防盐雾要求,提高终端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卡托孔结构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卡托孔结构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一体化的设计比可拆卸的设计给手机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极大方便了各个部件间的安排,使整机厚度得到非常好的控制而变得更加轻而薄,同时一体化设计的手机在外观上完整度更高、更美观。
随着智能手机逐渐向整机不可拆卸的方向发展,为了方便用户更换sim卡片或T-Flash卡,在手机侧面使用PIN-PUSH卡托的设计日渐增多,且卡托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也日趋成熟。如图1与图2所示,目前一种常规的卡托结构是在终端内设置用于放置卡托11的卡座(图未示出),该卡座连接用于控制卡托11从卡座中弹出的弹出结构(图未示出),该弹出结构与设置在终端壳体1上的卡托孔12对应,通过将顶针(PIN针)2插入卡托孔12中并按压,即可推动弹出结构将卡托11弹出以更换sim卡片或T-Flash卡,这样的设计使得在手机外观上只能看到一个卡托孔12和一个卡托11。然而,这种设计虽然简洁美观,却无法满足产品整体的防盐雾(包括汗液、水汽等)要求,尤其在热带、亚热带等比较潮湿的地方,湿气容易从卡托孔12进入到手机内部,腐蚀内部电子器件,使手机损伤,大大降低了手机的使用寿命,影响手机品牌的形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托孔结构及终端,可满足终端的防盐雾要求,提高终端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卡托孔结构,包括形成于终端壳体的卡托孔以及与所述终端壳体固接并覆盖所述卡托孔的防盐雾结构,所述防盐雾结构包括本体与形成于所述本体的可撕裂区域,所述可撕裂区域的中心位于所述卡托孔的轴线上,所述本体的位于所述可撕裂区域的部分由经过所述可撕裂区域中心的多条撕裂线分隔成多个防盐雾瓣体,每个所述防盐雾瓣体上设有复位体,所述本体的位于所述可撕裂区域的部分可在顶针的推动下沿所述多条撕裂线裂开以使所述多个防盐雾瓣体相互分离并向所述卡托孔内变形,所述多个防盐雾瓣体在所述顶针拔出后在所述复位体作用下复位以覆盖所述卡托孔。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壳体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防盐雾结构的本体设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防盐雾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配合而定位在所述终端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其中之一包括多个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其中另一包括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的位置一一对应且数量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包括由所述本体弯折形成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本体的弯折角度与所述终端壳体上对应位置处的弯折角度相同,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通过背胶与所述终端壳体粘合。
进一步地,所述可撕裂区域由所述本体的朝向所述卡托孔的一侧凹陷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撕裂线为2条,所述撕裂线相互垂直交叉且形成于所述可撕裂区域朝向所述卡托孔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撕裂线的线体最薄处的厚度为0.1mm。
进一步地,所述卡托孔的直径为1.6mm,所述可撕裂区域为圆形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体位于所述防盐雾瓣体朝向所述卡托孔的一侧且与所述本体相连,所述复位体的厚度大于所述防盐雾瓣体的厚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卡托孔结构。
本发明的卡托孔结构及终端通过撕裂线分隔防盐雾瓣体,并在防盐雾瓣体上设置复位体,使得防盐雾瓣体在顶针插入时才相互分离变形,并在顶针拔出后重新复位以覆盖卡托孔,结构简单,防盐雾效果好,可有效提高终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卡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一种卡托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卡托孔结构中终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卡托孔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卡托孔结构中防盐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卡托孔结构中终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卡托孔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卡托孔结构中防盐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卡托孔结构包括形成于终端壳体1的卡托孔12以及与终端壳体1固接并覆盖卡托孔12的防盐雾结构3,通过防盐雾结构3起到防止盐雾、粉尘进入终端内部的作用。
具体地,终端可以是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机顶盒、车载终端等可能使用到卡托结构的终端设备,例如通过卡托结构盛放sim卡、T-Flash卡、网卡、SD卡、CF(Compact Flash)卡、SM(SmartMedia)卡、MMC卡(Multi Media Card)等卡片,从而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卡托孔结构满足对应终端的防盐雾要求,提高终端的使用寿命。
特别地,对于智能手机而言,终端壳体1为设有卡托孔12的手机前壳,在设置防盐雾结构3时,可根据手机前壳的具体空间结构对卡托孔12的尺寸或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卡托孔12和防盐雾结构3的正常工作,同时不影响手机内其它部件的排布。
具体地,固接是指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粘合、铆接、焊接、卡合等连接方式进行固定,从而保证防盐雾结构3不会从终端壳体1上脱落。
具体地,覆盖是指完全遮挡卡托孔12的开口以将终端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进行隔离,从而为卡托孔12提供相对密闭的空间以防止盐雾进入终端内部。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防盐雾结构3可通过粘合的方式固定在终端壳体1上,从而在防止脱落的同时利用胶体起到密封的作用。具体地,防盐雾结构3的本体31包括由本体31弯折形成的第一部分311与第二部分312,本体31的弯折角度与终端壳体1上对应位置处的弯折角度相同,第一部分311与第二部分312通过背胶与终端壳体1粘合。
可以理解,第一部分311与第二部分312之间不限于包括其它用于连接第一部分311与第二部分312的结构,防盐雾结构3的本体31的形状与终端壳体1对应位置处的形状相符。也就是说,防盐雾结构3的本体31应根据终端壳体1的具体结构进行仿形设计,从而保证防盐雾结构3的本体31与终端壳体1的贴合度以满足防盐雾要求,因此,在满足终端壳体1的设计要求以及贴合度的前提下,防盐雾结构3的本体31的形状不以此为限,例如还可以为一可覆盖卡托孔12而无需进行弯折的片状结构。
进一步地,防盐雾结构3还可通过定位结构定位在终端壳体1上。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终端壳体1设有第一定位结构13,防盐雾结构3的本体31设有第二定位结构33,防盐雾结构3通过第一定位结构13与第二定位结构33的配合而定位在终端壳体1上。其中,第一定位结构13与第二定位结构33的其中之一包括多个定位柱,第一定位结构13与第二定位结构33的其中另一包括多个定位孔,定位柱与定位孔的位置一一对应且数量相等,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与定位孔的个数分别为3个柱,定位柱一体成型在终端壳体1上且分布在卡托孔12的周围,定位孔形成于防盐雾结构3的本体31上,定位孔可以贯穿防盐雾结构3的本体31或不贯穿本体31背向终端壳体1的一侧。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终端壳体1上还可设有用于收容本体31的第一部分311的凹陷部15,从而降低防盐雾结构3的安装高度以匹配终端壳体1内的其它部件。同时,凹陷部15还可起到对防盐雾结构3进行限位的作用。可以理解,在卡托孔12的深度方向上也可设计凹陷部用于收容本体31的第二部分312,只需该凹陷部的深度小于卡托孔12的深度即可。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定位柱与定位孔之间形成过盈配合结构以起到将防盐雾结构3固接在终端壳体1上的作用。
请参考图5,防盐雾结构3包括本体31与形成于本体31的可撕裂区域32,可撕裂区域32的中心位于卡托孔12的轴线上,本体31的位于可撕裂区域32的部分由经过可撕裂区域32中心的多条撕裂线322分隔成多个防盐雾瓣体321,每个防盐雾瓣体321上形成有复位体323。
防盐雾结构3的本体31不限于采用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乙丙橡胶、丁基橡胶、氯丁橡胶和丁腈橡胶等橡胶(弹性体)制成而具有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特性,该特性使得防盐雾结构3的本体31本身具有一定密封功能。基于防盐雾结构3的本体31具有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特性,本体31的位于可撕裂区域32的部分可在顶针(请参图1中的顶针2)的推动下由中心沿多条撕裂线322裂开以使多个防盐雾瓣体321相互分离并向卡托孔12内变形,从而使顶针可以插入卡托孔12中进行操作,而在顶针拔出后,多个防盐雾瓣体321在复位体323的作用下复位以重新覆盖卡托孔12,防止盐雾、粉尘进入终端内部。可以理解,根据可撕裂区域32的大小及撕裂线322的长短不同,撕裂线322在顶针插入时可仅在靠近可撕裂区域32中心的部分裂开,从而使多个防盐雾瓣体321仅在靠近可撕裂区域32中心的部分相互分离而不会使顶针插入时开口过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撕裂线322分隔防盐雾瓣体321,并在防盐雾瓣体321上设置复位体323,使得防盐雾瓣体321只有在顶针插入时才相互分离变形,并在顶针拔出后重新复位以覆盖卡托孔12,在为终端提供有效的防盐雾保护的同时不影响终端壳体1上卡托孔12的正常使用。
请继续参考图5,可撕裂区域32位于本体31的第二部分312且由本体31的朝向卡托孔12的一侧凹陷形成,也即可撕裂区域32的厚度小于本体31的厚度且远离卡托孔12,该设计使得防盐雾瓣体321与终端壳体1上的卡托孔12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同时结合卡托孔12的直径与防盐雾瓣体321的厚度的设计,可以提供给防盐雾瓣体321一定的形变空间以保证顶针可以插入卡托孔12中。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卡托孔12的直径为1.6mm,可撕裂区域32不限于为圆形区域,且可撕裂区域32的直径大于卡托孔12的直径。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撕裂线322形成于可撕裂区域32朝向卡托孔12的一侧,撕裂线322的线体最薄处的厚度为0.1mm,也即撕裂线322的线槽没有贯穿本体31,这种撕裂线322及可撕裂区域32的设计方式使得防盐雾结构3朝向终端外部的表面为平整表面,不易堆积粉尘。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撕裂线322为2条且撕裂线322之间相互垂直交叉形成4段线体,从而将本体31的位于可撕裂区域32的部分分隔成4个防盐雾瓣体321。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撕裂线322也可以为3条,撕裂线322之间的夹角为120°且由撕裂区域32的中心向四周延伸,从而将本体31的位于可撕裂区域32的部分分隔成3个防盐雾瓣体321。可以理解,撕裂线322的数量及设置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复位体323位于防盐雾瓣体321朝向卡托孔12的一侧,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复位体323为与本体31相连且厚度大于防盐雾瓣体321的厚度的条形块体,从而可为防盐雾瓣体321提供回复力。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将防盐雾瓣体321设计成由靠近撕裂线322向远离撕裂线322且远离可撕裂区域32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厚的结构以形成复位体323,也即利用防盐雾瓣体321本身的厚度变化设计起到使防盐雾瓣体321自动复位的作用。在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中,还可在将防盐雾瓣体321设计成由靠近撕裂线322向远离撕裂线322且远离可撕裂区域32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厚的结构的同时,在防盐雾瓣体321上形成与本体31相连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条形块体,从而进一步保证防盐雾瓣体321的回复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卡托孔结构。其中,终端可以是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机顶盒、车载终端等可能使用到卡托结构的终端设备,例如通过卡托结构盛放sim卡、T-Flash卡、网卡、SD卡、CF(CompactFlash)卡、SM(Smart Media)卡、MMC卡(Multi Media Card)等卡片,从而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卡托孔结构满足对应终端的防盐雾要求,提高终端的使用寿命。
特别的,对于智能手机而言,终端壳体1为设有卡托孔12的手机前壳,在设置防盐雾结构3时,可根据手机前壳的具体空间结构对卡托孔12的尺寸或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卡托孔12和防盐雾结构3的正常工作,同时不影响手机内其它部件的排布。
本发明的卡托孔结构及终端通过撕裂线分隔防盐雾瓣体,并在防盐雾瓣体上设置复位体,使得防盐雾瓣体在顶针插入时才相互分离变形,并在顶针拔出后重新复位以覆盖卡托孔,结构简单,防盐雾效果好,可有效提高终端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卡托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于终端壳体的卡托孔以及与所述终端壳体固接并覆盖所述卡托孔的防盐雾结构,所述防盐雾结构包括本体与形成于所述本体的可撕裂区域,所述可撕裂区域的中心位于所述卡托孔的轴线上,所述本体的位于所述可撕裂区域的部分由经过所述可撕裂区域中心的多条撕裂线分隔成多个防盐雾瓣体,每个所述防盐雾瓣体上设有复位体,所述本体的位于所述可撕裂区域的部分可在顶针的推动下沿所述多条撕裂线裂开以使所述多个防盐雾瓣体相互分离并向所述卡托孔内变形,所述多个防盐雾瓣体在所述顶针拔出后在所述复位体作用下复位以覆盖所述卡托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壳体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防盐雾结构的本体设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防盐雾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配合而定位在所述终端壳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托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其中之一包括多个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其中另一包括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的位置一一对应且数量相等。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托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由所述本体弯折形成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本体的弯折角度与所述终端壳体上对应位置处的弯折角度相同,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通过背胶与所述终端壳体粘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撕裂区域由所述本体的朝向所述卡托孔的一侧凹陷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卡托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线为2条,所述撕裂线相互垂直交叉且形成于所述可撕裂区域朝向所述卡托孔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托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线的线体最薄处的厚度为0.1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孔的直径为1.6mm,所述可撕裂区域为圆形区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体位于所述防盐雾瓣体朝向所述卡托孔的一侧且与所述本体相连,所述复位体的厚度大于所述防盐雾瓣体的厚度。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托孔结构。
CN201710495539.2A 2017-06-26 2017-06-26 卡托孔结构及终端 Pending CN1071474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5539.2A CN107147411A (zh) 2017-06-26 2017-06-26 卡托孔结构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5539.2A CN107147411A (zh) 2017-06-26 2017-06-26 卡托孔结构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47411A true CN107147411A (zh) 2017-09-08

Family

ID=59784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95539.2A Pending CN107147411A (zh) 2017-06-26 2017-06-26 卡托孔结构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4741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81677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Tai-Sol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phone capable of injecting/ejecting SIM card
CN105357346A (zh) * 2015-11-26 2016-02-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防水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5978591A (zh) * 2016-07-11 2016-09-28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孔结构及终端
CN205754497U (zh) * 2016-04-29 2016-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的外壳和用户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81677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Tai-Sol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phone capable of injecting/ejecting SIM card
CN105357346A (zh) * 2015-11-26 2016-02-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防水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5754497U (zh) * 2016-04-29 2016-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的外壳和用户终端
CN105978591A (zh) * 2016-07-11 2016-09-28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孔结构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74164B1 (en) Tf card connector capable of installing nano-sim card, and mobile phone
CN205846305U (zh) 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5005370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卡托按键结构
EP3147922B1 (en) Waterproof apparatus for terminal side-key, and terminal
CN103928806A (zh) 紧凑式连接器
KR101364117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안테나의 컨택터 및 그의 제공방법
JP2013045600A (ja) 携帯電子機器および防水装置
CN205754497U (zh) 用户终端的外壳和用户终端
CN206224517U (zh) 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06993098U (zh) 卡托孔结构及终端
CN107147411A (zh) 卡托孔结构及终端
CN104300292A (zh) 终端设备的插座结构和移动终端
CN203839568U (zh) U盘
CN204560022U (zh) 具有内嵌连接器的电路板结构
CN203850585U (zh) 紧凑式连接器
CN205754446U (zh) 一种卡座结构及终端
CN108336578A (zh) 一种卡托的卡座、卡托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2406397U (zh) 容纳盒和基板组
CN105530021B (zh) 一种多合一卡座
WO2015176370A1 (zh) 一种终端的卡托防水设备及终端
CN204230313U (zh) 电池盖和电子设备
CN109545598A (zh) 一种按键组件
EP1804563A1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ackaging flash memory cards
CN105491186B (zh) 集成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1910521U (zh) 一种沉板式SIM卡和T-Flash卡二合一卡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