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46305U - 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46305U
CN205846305U CN201620407295.9U CN201620407295U CN205846305U CN 205846305 U CN205846305 U CN 205846305U CN 201620407295 U CN201620407295 U CN 201620407295U CN 205846305 U CN205846305 U CN 205846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ato
card
holder structure
cap
card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072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烈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072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46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46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46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包括卡托框架、卡片承载部、转轴及卡托帽,所述卡托框架及卡片承载部通过特定工艺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承载部至少有一个,且形状与电子卡一致;所述卡托帽位于卡托结构最外端,所述卡托帽通过所述转轴与卡托框架枢转连接。通过按压所述卡托帽使卡托帽发生枢转后,用户可直接拔出卡托,不用使用额外的工具,且可以保持卡托与移动终端表面相平,美观且方便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手机,平板的,笔记本等电子产品为让用户自由扩展不同运营商之间的SIM卡,存储卡都会有卡托部件。特别是对于不拆卸的手机或平板为了让用户取出卡托,会在卡托上留有顶针孔,用户借助顶针工具,顶压卡托孔里所对应的滑动杠,内部产生杠杆联动,把卡托顶出来。但是因为卡托上有孔的存在,导致整机与外界有了一个通路,外部的湿气,灰尘,液体能路通过通针孔进入机器内部,腐蚀主板上的电路,加速整机的老化,甚至会发生电路被从圆孔里掉进去的导电颗粒而短路直接烧坏主板,个别用户在使用不符合规格的SIM时,导致卡片内部配合力太紧,卡托弹不出来时发生暴力拆卸损坏手机,增加维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借助工具即可拆卸的卡托结构及带有该卡托结构的移动终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托结构,包括卡托框架、卡片承载部、转轴及卡托帽,所述卡托框架及卡片承载部通过特定工艺制成,所述卡片承载部至少有一个,且形状与电子卡一致;所述卡托帽位于卡托结构最外端,所述卡托帽通过所述转轴与卡托框架枢转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位于卡托帽与卡托结构之间,用于按压卡托帽后通过弹性回复力使卡托帽复位。
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可以是弹片、弹簧或者海绵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卡托帽的按压端与所述卡托框架卡接。
优选地,所述特定工艺为粉末冶金或数控机床加工工艺。
优选地,所述卡片承载部为多个,且互不连通。
优选地,所述卡片承载部可以放置客户识别模块SIM卡、微型客户识别模块Mirco-SIM卡、毫微型客户识别模块Nano-SIM卡或手机存储卡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终端壳体,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卡托结构,所述卡托结构装配于所述终端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卡托或终端壳体上增加防水软胶或泡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通过按压所述卡托帽使卡托帽发生枢转后,用户可直接拔出卡托,不用使用额外的工具,且可以保持卡托与移动终端表面相平,美观且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托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卡托框架
2:卡片承载部
3:转轴
4:卡托帽
5: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卡托结构,包括卡托框架1、卡片承载部2、转轴3及卡托帽4,所述卡托框架1及卡片承载部2通过特定工艺制成,特定工艺为粉末冶金、数控机床加工或液态金属加工。所述卡片承载部2至少有一个,且形状与电子卡一致;所述卡托帽4位于卡托结构最外端,所述卡托帽4通过所述转轴3与卡托框架1枢转连接。用户在使用时,只需按压卡托帽4的按压端,卡托帽4即会通过转轴3向卡托框架1枢转,相对的,卡托帽4的另一端则会向用户侧即,向外枢转。用户可直接拉出卡托。当用户要装回卡托时,只需将卡托插入所属终端壳体内,按压卡托帽4的另一端,使卡托帽4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托结构还包括一弹性元件5,所述弹性元件5位于卡托帽4与卡托结构之间,用于按压卡托帽4后通过弹性回复力使卡托帽4复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所述弹性元件5包括但不限于弹片、弹簧或者海绵中的任一种。所述弹性元件5在受到卡托帽4上的按压力后,会收缩,使卡托帽4向卡托框架1枢转,而在按压力消失后,所述弹性元件5会由于回复力将卡托帽4再次复位,与移动终端壳体外表面相平。本实施例用户使用方法是一样的所以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托帽4的按压端与所述卡托框架1卡接。所述卡托帽4的按压端与卡托框架1通过卡扣卡接,用户使用时,按压卡托帽4的按压端,使其向卡托框架1移动,当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所述卡托帽4与所述卡托框架1卡接,此时,卡托帽4的另一端会向用户侧外翻,用户可直接拉出卡托。如果需要装回卡托,只需将卡托装入移动终端的壳体内,然后按压卡托帽4的另一端,则卡托帽4的按压端由于力的作用会脱离卡接状态,从而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托帽4的按压端与所述卡托框架1磁性连接。用户使用时,按压卡托帽4的按压端,使其向卡托框架1移动,当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所述卡托帽4与所述卡托框架1磁性连接,此时,卡托帽4的另一端会向用户侧外翻,用户可直接拉出卡托。如果需要装回卡托,只需将卡托装入移动终端的壳体内,然后按压卡托帽4的另一端,则卡托帽4的按压端由于力的作用会脱离磁性连接状态,从而复位。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卡片承载部2为多个,且互不连通。所述卡片承载部2可以放置客户识别模块SIM卡、微型客户识别模块Mirco-SIM卡、毫微型客户识别模块Nano-SIM卡或手机存储卡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终端壳体,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卡托结构,所述卡托结构装配于所述终端壳体内。进一步地,所述卡托上或是移动终端壳体上增加防水软胶或泡棉,可高效地实现机器内部与外部完全隔绝,可靠的实现防水功能。其使用方法与步骤与前述相同,故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通过按压所述卡托帽4使卡托帽4发生枢转后,用户可直接拔出卡托,不用使用额外的工具,且可以保持卡托与移动终端表面相平,美观且方便操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卡托结构,包括卡托框架、卡片承载部、转轴及卡托帽,所述卡托框架及卡片承载部通过粉末冶金或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承载部至少有一个,且形状与电子卡一致;所述卡托帽位于卡托结构最外端,所述卡托帽通过所述转轴与卡托框架枢转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位于卡托帽与卡托结构之间,用于按压卡托帽后通过弹性回复力使卡托帽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可以是弹片、弹簧或者海绵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帽的按压端与所述卡托框架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承载部为多个,且互不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承载部可以放置客户识别模块SIM卡、微型客户识别模块Mirco-SIM卡、毫微型客户识别模块Nano-SIM卡或手机存储卡中的一种。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卡托结构,所述卡托结构装配于所述终端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或终端壳体上增加防水软胶或泡棉。
CN201620407295.9U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205846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07295.9U CN205846305U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07295.9U CN205846305U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46305U true CN205846305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28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07295.9U Active CN205846305U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46305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3763A (zh) * 2017-01-19 2017-06-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卡托结构
CN107681300A (zh) * 2017-09-28 2018-02-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及移动终端
CN107749766A (zh) * 2017-07-04 2018-03-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装置
CN107786224A (zh) * 2017-11-20 2018-03-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809019A (zh) * 2017-11-20 2018-03-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076179A (zh) * 2018-01-26 2018-05-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9428620A (zh) * 2017-08-22 2019-03-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卡托及电子设备
CN109525269A (zh) * 2018-09-06 2019-03-26 汉纳森(厦门)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im卡安装结构及云总线数据处理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3763A (zh) * 2017-01-19 2017-06-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卡托结构
CN106803763B (zh) * 2017-01-19 2020-05-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卡托结构
CN107749766A (zh) * 2017-07-04 2018-03-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装置
CN109428620A (zh) * 2017-08-22 2019-03-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卡托及电子设备
CN107681300A (zh) * 2017-09-28 2018-02-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及移动终端
CN107786224A (zh) * 2017-11-20 2018-03-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809019A (zh) * 2017-11-20 2018-03-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7809019B (zh) * 2017-11-20 2024-0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076179A (zh) * 2018-01-26 2018-05-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9525269A (zh) * 2018-09-06 2019-03-26 汉纳森(厦门)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im卡安装结构及云总线数据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46305U (zh) 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4953400B (zh) 软件驱动自动弹出的sim卡座和包括该sim卡座的终端装置
US9609098B2 (en) Button-type connector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4124587A (zh) 可安装Nano-SIM卡的TF卡连接器及手机
EP3442208B1 (en) Shell of user terminal, and user terminal
WO2016090779A1 (zh) 一种适用终端设备的弹出式卡连接器及终端
US20170280579A1 (en) Chip card secur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ying the same
CN207603716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3839568U (zh) U盘
CN207720124U (zh) 一种卡座及移动终端
CN103093169B (zh) 一种智能卡转接装置及方法
CN111029835A (zh) 卡托插拔机构和电子设备
CN204597099U (zh) 一种卡座和电子设备
CN205081776U (zh) 一种sim卡座自动弹出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03932447U (zh) 连接器
CN208608398U (zh) 具有单一侧支撑部与对接凹部的连接器及其绝缘本体
CN202384519U (zh) 卡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105811183B (zh) 插线板及其使用方法
CN205565156U (zh) 磁吸lighting插头
CN107580091A (zh) 终端设备
CN106211367B (zh) 网络切换设备及系统
CN202817376U (zh) Sim卡卡座及具有该sim卡卡座的移动通信装置
CN209046729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终端
CN213367837U (zh) 一种高强度的小型化叠层三选二卡座连接器
CN213484091U (zh) 一种具有体感弹出功能的sim卡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