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6224A -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6224A
CN107786224A CN201711161032.XA CN201711161032A CN107786224A CN 107786224 A CN107786224 A CN 107786224A CN 201711161032 A CN201711161032 A CN 201711161032A CN 107786224 A CN107786224 A CN 107786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cap
kato
stopper slot
electronic equipment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610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86224B (zh
Inventor
张�林
吴锋辉
王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6103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62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6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6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86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62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16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accommodat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e.g. cards or chips; with connectors for programm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 H04B1/3818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identification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2001/3894Waterproof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卡托装置包括用于安装电子设备的电子卡的卡托、与卡托转动连接的卡帽、以及限位组件。卡托可装配于电子设备内,所述卡帽相对所述卡托转动时,限位组件用于将卡帽固定在至少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当卡帽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卡帽与电子设备分离,以便用户取出卡托。当卡帽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卡帽与电子设备的表面贴合,以完成卡托的装配。本公开无需借助特定的工具,也不需要在电子设备上开设预留工具孔,即可实现卡托与电子设备的拆分,方便简洁、有利于整机的美观性以及便于做防水处理。

Description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在一些电子设备上需要装配用户识别模块才能正常使用。举例而言,手机终端需要安装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才能进行正常通讯。一般来说,SIM卡可以在装配于与之相适配的卡托后随卡托一起紧固于手机终端内,当需要拆卸时,可以采用特定的拆卸工具顶入预留工具孔内,使得SIM卡随卡托一起弹出手机终端。
但是,这样的设置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需要在手机上开顶针孔,影响手机美观。(2)用户需随时携带卡针,给用户带来不便。(3)顶针孔处不易做防水处理。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卡托装置,包括:用于安装电子设备的电子卡的卡托、与所述卡托转动连接的卡帽、以及限位组件;其中,所述卡托可装配于电子设备内,所述卡帽相对所述卡托转动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将所述卡帽固定在至少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
当所述卡帽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帽与所述电子设备分离;当所述卡帽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帽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贴合。
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部以及用于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卡托和所述卡帽中的其中一者,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卡托和所述卡帽中的另一者;
当所述卡帽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部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以将所述卡帽固定在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卡帽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部卡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以将所述卡帽固定在所述第二位置。
可选的,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卡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卡托。
可选的,所述卡托设有铰接座,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铰接座;所述卡帽设有与所述铰接座铰接配合的铰接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铰接部。
可选的,所述铰接座包括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一铰接板;所述铰接部包括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二铰接板通过一转轴与所述第一铰接板铰接连接,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二铰接板。
可选的,所述铰接座设有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一弧形部;所述铰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弧形部相适配的第二弧形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二弧形部。
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用于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第三限位槽;当所述卡帽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限位部卡接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以将所述卡帽固定在所述第三位置。
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用于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设于所述卡托,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三限位槽之间;当所述卡帽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限位部卡接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以将所述卡帽固定在所述第三位置。
可选的,所述卡帽的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抵接配合的抵接部;
当所述卡帽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电子设备分离;当所述卡帽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电子设备抵接配合。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侧部的卡槽、以及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托装置,所述卡托装置的卡托可分离地装配于所述卡槽内。
可选的,所述卡槽内壁设有台阶部,当所述卡帽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卡帽抵接于所述台阶部。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的卡帽与卡托转动连接以形成杠杆,当用户按压卡帽使卡帽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组件能够将卡帽固定在该第一位置,此时卡帽与电子设备相互分离,便于用户取出卡托。当用户按压卡帽使卡帽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组件能够将卡帽固定在该第二位置,此时所述卡帽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贴合,以完成卡托的装配归位。因此本公开无需借助特定的工具,也不需要在电子设备上开设预留工具孔,即可实现卡托与电子设备的拆分,方便简洁、有利于整机的美观性以及便于做防水处理。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卡托装置与电子设备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卡托装置与电子设备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卡托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卡托装置与电子设备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卡托装置与电子设备分离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的卡托装置与电子设备分离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的卡托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介绍。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卡托装置100,用于装配到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壳体90和设置于所述壳体90侧部的卡槽91。所述卡托装置100包括:用于安装电子设备的电子卡的卡托10、与所述卡托10转动连接的卡帽20、以及限位组件30。其中,所述卡托10可装配于电子设备内,所述卡帽20相对所述卡托10转动时,所述限位组件30用于将所述卡帽20固定在至少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子设备的电子卡可以包括电话卡或存储卡,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移动通信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电子阅读器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如图2所示,当所述卡帽20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帽20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90分离,此时所述限位组件30能够将所述卡帽20固定在该第一位置,以便于用户将卡托10从电子设备的卡槽91内取出。如图1所示,当所述卡帽20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帽20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90的表面贴合,此时所述限位组件30能够将所述卡帽20固定在该第二位置,以完成卡托10的装配归位。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的卡托装置100,卡帽20与卡托10转动连接以形成杠杆,当用户按压卡帽20使卡帽20转动至第一位置时,通过限位组件30能够将卡帽20固定在该第一位置,此时卡帽20与电子设备的壳体90相互分离,进而使电子卡处于退出状态,便于用户取出卡托10及电子卡。当用户按压卡帽20使卡帽2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通过限位组件30能够将卡帽20固定在该第二位置,此时卡帽20与电子设备的壳体90的表面贴合,以完成卡托10的装配归位,进而使电子卡处于工作状态。因此本公开无需借助特定的工具,也不需要在电子设备上开设预留工具孔,即可实现卡托10与电子设备的拆分,方便简洁、有利于整机的美观性以及便于做防水处理。
参见图3和图4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组件30包括限位部31以及用于与所述限位部31配合的第一限位槽32和第二限位槽33,所述限位部31设于所述卡托10和所述卡帽20中的其中一者,所述第一限位槽32和所述第二限位槽33设于所述卡托10和所述卡帽20中的另一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31设于所述卡帽20,所述第一限位槽32和所述第二限位槽33设于所述卡托10。
如图2所示,当所述卡帽20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部31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2内,以将所述卡帽20固定在所述第一位置,此时卡帽20与电子设备的壳体90相互分离,便于用户取出卡托10。如图1所示,当所述卡帽20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部31卡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33内,以将所述卡帽20固定在所述第二位置,此时卡帽20与电子设备的壳体90的表面贴合,以完成卡托10的装配归位。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托10设有铰接座11,所述第一限位槽32和所述第二限位槽33设于所述铰接座11。所述卡帽20设有与所述铰接座11铰接配合的铰接部21,所述限位部31设于所述铰接部21。通过所述卡帽20的铰接部21与所述卡托10的铰接座11相互铰接配合,进而实现所述卡帽20与所述卡托10相互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限位部31可以是自铰接部21向外凸出形成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槽32和所述第二限位槽33可以是自铰接座11凹陷形成的凹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座11包括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限位槽32和所述第二限位槽33设于所述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开设有第一孔洞12。所述铰接部21包括第二铰接板,所述限位部31设于所述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二铰接板开设有和所述第一孔洞12相适配的第二孔洞22,所述铰接部21的第二铰接板通过一穿设于所述第二孔洞22及所述第一孔洞12的转轴13与所述铰接座11的第一铰接板铰接连接,进而使所述卡帽20的铰接部21与所述卡托10的铰接座11相互铰接配合。可选地,所述转轴13为铆钉。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卡帽20在转动的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所述铰接座11的侧部设有第一弧形部14,所述第一限位槽32和所述第二限位槽33设于所述第一弧形部14。所述铰接部21的侧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弧形部14相适配的第二弧形部23,所述限位部31设于所述第二弧形部23。通过第一弧形部14与第二弧形部23的弧形面配合,当卡帽20相对卡托10转动时,可以对卡帽20起到导向及限位的作用,以防止卡帽20在转动的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
如图2所示,当用户按压卡帽20的一端(图2中所示为卡帽20的左端)使卡帽20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部31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2内,以将所述卡帽20固定在所述第一位置,此时卡帽20与电子设备的壳体90相互分离,便于用户取出卡托10。如图1所示,当用户按压卡帽20的另一端(图1中所示为卡帽20的右端)使卡帽20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部31卡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33内,以将所述卡帽20固定在所述第二位置,此时卡帽20与电子设备的壳体90的表面贴合,以完成卡托10的装配归位。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帽20的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抵接配合的抵接部24。当所述卡帽20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抵接部24与所述电子设备分离。当所述卡帽20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抵接部24抵接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91,使卡帽20与电子设备的壳体91紧密配合,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以完成卡托10的装配归位,避免卡帽20出现翘起不平的情况发生,实现电子设备的外观平整。
参见图5至图7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组件30还用于将所述卡帽20固定在一第三位置,所述卡帽20沿第一方向(如图6中箭头所示方向)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卡帽20沿第二方向(如图7中箭头所示方向)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所述限位组件30能够将所述卡帽20固定在所述第三位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参见图8和图9所示,所述限位组件30还包括用于与所述限位部31配合的第三限位槽34,所述第三限位槽34设于所述卡托10,所述第二限位槽33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2和所述第三限位槽34之间。这样,用户可以按动卡帽20的任意一端,均可实现卡帽20相对卡托10转动,进而与电子设备的壳体90分离,便于操作。
如图6所示,当用户按压卡帽20的一端(图6中所示为卡帽20的左端)使卡帽20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部31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2内,以将所述卡帽20固定在所述第一位置,此时卡帽20与电子设备的壳体90相互分离,便于用户取出卡托10。如图7所示,当用户按压卡帽20的另一端(图7中所示为卡帽20的右端)使卡帽20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限位部31卡接于所述第三限位槽34内,以将所述卡帽20固定在所述第三位置,同样可以实现卡帽20与电子设备的壳体90相互分离,便于用户取出卡托10。如图5所示,当所述卡帽20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部31卡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33内,以将所述卡帽20固定在所述第二位置,此时卡帽20与电子设备的壳体90的表面贴合,以完成卡托10的装配归位。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90、设置于所述壳体90侧部的卡槽91、以及卡托装置100,所述卡托装置100的卡托10可分离地装配于所述卡槽91内。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关于所述卡托装置100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公开的电子设备。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移动通信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掌上电脑)、电子阅读器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卡托装置100的卡帽20与卡托10转动连接以形成杠杆,当用户按压卡帽20使卡帽20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组件30能够将卡帽20固定在该第一位置,此时卡帽20与电子设备相互分离,便于用户取出卡托10。当用户按压卡帽20使卡帽2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组件30能够将卡帽20固定在该第二位置,此时所述卡帽20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贴合,以完成卡托10的装配归位。因此本公开无需借助特定的工具,也不需要在电子设备上开设预留工具孔,即可实现卡托10与电子设备的拆分,方便简洁、有利于整机的美观性以及便于做防水处理。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91内壁设有台阶部92,当所述卡帽2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卡帽20的抵接部24抵接于所述台阶部92,使卡帽20与的壳体91紧密配合,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以完成卡托10的装配归位,避免卡帽20出现翘起不平的情况发生,实现电子设备的外观平整。进一步地,当所述卡帽2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卡帽20与所述壳体90齐平,使电子设备的外观平整。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电子设备的电子卡的卡托、与所述卡托转动连接的卡帽、以及限位组件;其中,所述卡托可装配于电子设备内,所述卡帽相对所述卡托转动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将所述卡帽固定在至少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
当所述卡帽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帽与所述电子设备分离;当所述卡帽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帽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部以及用于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卡托和所述卡帽中的其中一者,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卡托和所述卡帽中的另一者;
当所述卡帽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部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以将所述卡帽固定在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卡帽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部卡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以将所述卡帽固定在所述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卡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卡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设有铰接座,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铰接座;所述卡帽设有与所述铰接座铰接配合的铰接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铰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包括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一铰接板;所述铰接部包括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二铰接板通过一转轴与所述第一铰接板铰接连接,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二铰接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设有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一弧形部;所述铰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弧形部相适配的第二弧形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二弧形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用于将所述卡帽固定在一第三位置;所述卡帽沿第一方向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卡帽沿第二方向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用于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设于所述卡托,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三限位槽之间;当所述卡帽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限位部卡接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以将所述卡帽固定在所述第三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帽的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抵接配合的抵接部;
当所述卡帽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电子设备分离;当所述卡帽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电子设备抵接配合。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侧部的卡槽、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托装置,所述卡托装置的卡托可分离地装配于所述卡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内壁设有台阶部,当所述卡帽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卡帽抵接于所述台阶部。
CN201711161032.XA 2017-11-20 2017-11-20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77862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1032.XA CN107786224B (zh) 2017-11-20 2017-11-20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1032.XA CN107786224B (zh) 2017-11-20 2017-11-20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6224A true CN107786224A (zh) 2018-03-09
CN107786224B CN107786224B (zh) 2023-07-04

Family

ID=61430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61032.XA Active CN107786224B (zh) 2017-11-20 2017-11-20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622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3940A (zh) * 2022-09-05 2022-12-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组件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80670A1 (en) * 2008-05-09 2009-11-12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urface contact card holder
US20100214757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Quanta Computer Inc. Electronic device
CN201594966U (zh) * 2009-12-15 2010-09-2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芯片卡固持结构及应用该固持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JP2012146568A (ja) * 2011-01-13 2012-08-02 Nec Saitama Ltd カードコネクタ、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3929516A (zh) * 2014-04-30 2014-07-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一体式卡托按键模组
US20150156911A1 (en) * 2013-11-30 2015-06-0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4464626U (zh) * 2015-01-27 2015-07-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卡卡托及电子设备
CN105072225A (zh) * 2015-08-07 2015-11-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卡托及手机
CN205105476U (zh) * 2015-04-30 2016-03-23 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卡托按键结构
CN105430133A (zh) * 2015-12-30 2016-03-2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多功能卡托的电子设备
US20160173155A1 (en) * 2014-06-16 2016-06-16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Mobile terminal and sim card holder having button structure thereof
CN105826731A (zh) * 2015-01-22 2016-08-03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卡托架以及卡连接器
WO2016173506A1 (zh) * 2015-04-30 2016-11-03 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卡托按键结构
CN205846305U (zh) * 2016-05-06 2016-12-28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US20170070002A1 (en) * 2015-09-08 2017-03-09 Apple Inc. Sim card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ejection mechanism
CN106790776A (zh) * 2016-11-17 2017-05-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086876A (zh) * 2017-06-07 2017-08-2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卡托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171089A (zh) * 2017-05-15 2017-09-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和电子装置
CN107222229A (zh) * 2017-05-26 2017-09-2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活动式半分体电子移动智能设备卡托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80670A1 (en) * 2008-05-09 2009-11-12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urface contact card holder
US20100214757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Quanta Computer Inc. Electronic device
CN201594966U (zh) * 2009-12-15 2010-09-2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芯片卡固持结构及应用该固持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JP2012146568A (ja) * 2011-01-13 2012-08-02 Nec Saitama Ltd カードコネクタ、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150156911A1 (en) * 2013-11-30 2015-06-0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3929516A (zh) * 2014-04-30 2014-07-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一体式卡托按键模组
US20160173155A1 (en) * 2014-06-16 2016-06-16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Mobile terminal and sim card holder having button structure thereof
CN105826731A (zh) * 2015-01-22 2016-08-03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卡托架以及卡连接器
CN204464626U (zh) * 2015-01-27 2015-07-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卡卡托及电子设备
CN205105476U (zh) * 2015-04-30 2016-03-23 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卡托按键结构
WO2016173506A1 (zh) * 2015-04-30 2016-11-03 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卡托按键结构
CN105072225A (zh) * 2015-08-07 2015-11-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卡托及手机
US20170070002A1 (en) * 2015-09-08 2017-03-09 Apple Inc. Sim card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ejection mechanism
CN105430133A (zh) * 2015-12-30 2016-03-2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多功能卡托的电子设备
CN205846305U (zh) * 2016-05-06 2016-12-28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6790776A (zh) * 2016-11-17 2017-05-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171089A (zh) * 2017-05-15 2017-09-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和电子装置
CN107222229A (zh) * 2017-05-26 2017-09-2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活动式半分体电子移动智能设备卡托
CN107086876A (zh) * 2017-06-07 2017-08-2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卡托组件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国通;: "自定心卡盘精度的维修", 金属加工(冷加工), no. 03 *
朱新立;: "外露翻盖式SIM卡座机构",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no. 0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3940A (zh) * 2022-09-05 2022-12-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5483940B (zh) * 2022-09-05 2024-03-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组件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6224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86225A (zh)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US8441791B2 (en) Double hinge radial cams
CN1312969C (zh) 移动通信设备的滑动装置
US5915016A (en) Identity card reader device
CN101123857B (zh) 芯片卡固持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2619868A (zh) 双铰链轴向凸轮
CN102985891A (zh) 一种用于平板设备及键盘的组合式支架保护套
CN102448270B (zh) 手持电子装置
CN101379805A (zh)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控制程序和记录介质
KR101048031B1 (ko) 휴대 전자기기
WO2004071142A1 (ja) 所定の部材を外部から隠す遮蔽部材及び当該遮蔽部材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CN107786224A (zh)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7382299U (zh) 卡托及电子设备
CN107809019A (zh) 电子设备
CN207427141U (zh)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7427140U (zh)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160348U (zh) 便携式终端的支撑装置
CN207459234U (zh) 电子设备
CN107395789A (zh) 一种自动弹出卡托装置
CN107808792A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07116287U (zh) 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7343067B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8445550U (zh) 电子设备
CN101841098A (zh) 隐藏式输出入接口装置
CN208445552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