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2286B - 连接装置与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连接装置与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2286B
CN104102286B CN201410097164.0A CN201410097164A CN104102286B CN 104102286 B CN104102286 B CN 104102286B CN 201410097164 A CN201410097164 A CN 201410097164A CN 104102286 B CN104102286 B CN 1041022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d
angle
attachment means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71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2286A (zh
Inventor
庄欣霖
李建铭
沈欣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ga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ega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ga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Pega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02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2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2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2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装置与应用其的电子设备,连接装置用以结合或分离本体与具有卡槽的盖体,包括滑槽、转轴、滑块、定位件及挡止部。滑槽与转轴设置于本体。转轴用以使盖体利用转轴相对于本体旋转。滑块可移动地设置于滑槽中。定位件可移动地耦接于转轴,定位件一端接触滑块,另一端具有卡勾用以卡合卡槽,使盖体连接于本体。挡止部设置于本体,当本体与盖体结合时,盖体从闭合状态朝远离本体的方向旋转至第一角度时,滑块朝向挡止部滑动至接触挡止部。当盖体持续朝远离本体的方向旋转时,滑块推动定位件。当盖体朝远离本体的方向旋转至第二角度时,卡勾脱离卡槽,使得盖体与本体分离,其中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是盖体与本体的夹角,且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

Description

连接装置与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连接装置与应用其的电子设备,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由单手进行拆卸或组合的连接装置与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已普遍为大众所使用。此外,由于电量及使用者对于键盘的需求,遂发展出可结合键盘底座的平板电脑。然而,传统结合键盘的平板电脑,使用者在操作拔除平板电脑的动作时,需要一只手放在枢纽的闩锁(latch)键上滑动,另外一只手进行平板分开的动作,无法单手执行,在操作上常会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连接装置,用以结合本体与盖体,可应用于例如是平板电脑与键盘底座的结合与拆卸,让使用者能够简单以单手进行操作。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连接装置,用以结合或分离本体与盖体,盖体具有卡槽。连接装置包括滑槽、转轴、滑块、定位件以及挡止部。滑槽与转轴设置于本体。转轴用以使盖体利用转轴相对于本体旋转。滑块可移动地设置于滑槽中。定位件可移动地耦接于转轴,定位件的一端接触滑块,定位件的另一端具有卡勾,卡勾用以卡合卡槽,使盖体连接于本体。挡止部设置于本体,当本体与盖体结合,盖体从闭合状态朝远离本体的方向旋转至第一角度时,滑块朝向挡止部滑动至接触挡止部。当盖体持续朝远离本体的方向旋转时,滑块推动定位件。当盖体朝远离本体的方向旋转至第二角度时,卡勾脱离卡槽,使得盖体与本体可分离。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是盖体与本体的夹角,且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挡止部为凸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滑块具有凸部,且滑块利用凸部接触挡止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连接装置还包括弹性机构连接定位件,当盖体自第一角度旋转至第二角度时,滑块推动定位件,使弹性机构形变以产生弹力,当盖体自第二角度旋转回到第一角度时,弹力推动定位件回到原来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卡勾与上述卡槽为多个,各卡勾对应其中一卡槽设置,且多个卡勾彼此牵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滑块具有第一斜面,定位件具有第二斜面,当滑块推动定位件时,第一斜面接触第二斜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角度为130至150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体为键盘底座或扩充底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盖体为显示装置或平板电脑。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具有本体与盖体,本体与盖体是以上述连接装置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连接装置设置于电子装置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连接装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上述电子装置的同一侧的两相对位置。
总上所述,本发明所揭露的连接装置可应用于例如是平板电脑与键盘底座的结合与拆卸,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须再多设置连接枢纽的闩锁键,且使用者能够简单以单手进行操作。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电子设备在xy平面的俯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部分透视放大图;
图3A、3B所示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电子设备在yz平面的示意图;
图4A所示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电子设备的部分透视图;
图4B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滑块与滑槽在yz平面的相对位置关系的部分示意图;以及
图5A~5D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盖体朝远离本体的方向旋转时,滑块、挡止部与滑槽及定位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用以结合本体与盖体,且盖体具有卡槽。连接装置包括滑槽、转轴、滑块、定位件以及挡止部。以下以附图对本发明做更详细的说明。
图1所示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电子设备1在xy平面的俯视图。电子设备1包括本体10及盖体20。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为闭合状态,此时,盖体20覆盖于本体10上,使得本体10受到盖体20的遮蔽而仅露出一部分的区域。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具有连接装置100,位于电子设备1的一侧。虽然于此实施例是以单一连接装置100做说明,但本发明并未限定于此,连接装置100也可为多数个(例如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电子装置1的同一侧的相对位置。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100的部分透视放大图。由图2可看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100的部分结构。连接装置100包括滑槽(见图4B的标号101)、转轴102、滑块103、定位件104以及挡止部105。滑槽101与转轴102设置于本体10。转轴102设置于本体10,用以使盖体20可利用转轴102相对于本体10旋转。滑块103可移动地设置于滑槽101中(见图4B)。定位件104可移动地耦接于转轴102,且定位件104的一端接触滑块103,另一端具有卡勾1041,卡勾1041用以卡合盖体20的卡槽201(见图4A),使盖体20连接于本体10。挡止部105设置于本体10上。在一实施例中,本体10还可包括一固定元件11,使盖体20结合于本体10时,能固定于本体10的一边进行转动。
图3A、3B所示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电子设备1在yz平面的示意图。图4A所示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装置100的电子设备1的部分透视图。图4B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滑块103与滑槽101在yz平面的相对位置关系的部分示意图。如图4B所示,当本体10与盖体20结合且盖体20从闭合状态朝远离本体10的方向旋转时,滑块103朝挡止部105接近,本体10的固定元件11产生如图中箭头方向的位移。如图3A、4A所示,当盖体20旋转至一第一角度θ1时,滑块103滑动至接触挡止部105,当盖体20持续朝远离本体10的方向旋转时,滑块103推动定位件104,使定位件104朝着如图4A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如图3B所示,当盖体20朝远离本体10的方向旋转至一第二角度θ2时,卡勾1041脱离卡槽201,此时,使用者仅需将盖体20朝图3B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即可使盖体20与本体10分离。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角度θ1可介于110至130度之间。
如图3A、3B所示,第一角度θ1与第二角度θ2是盖体20与本体10的夹角,第二角度θ2可介于130至150度,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是130度。第一角度的范围则视连接装置100中各构件的配置方式决定,但第二角度θ2大于第一角度θ1。
此外,虽然上述皆以单一卡勾1041与单一卡槽201做说明,但本发明并未限定于此。于另一实施例中,定位件104的另一端也可以具有多数个卡勾1041,且盖体20也可以具有多数个卡槽201,各卡勾1041对应其中一卡槽201设置,且此多个卡勾1041彼此牵动。多个卡勾1041与卡槽201的设计可使盖体20更为坚固地卡合于本体10,且由于多个卡勾1041彼此牵动,因此无须增加连接装置100的数量,单一连接装置100即可控制盖体20与本体10的卡合。
在本实施例中,挡止部105可为一凸块,滑块103可具有一凸部1031,且滑块103利用凸部1031滑动于滑槽101,并用以接触挡止部105。但本发明并未限定滑块103与挡止部105的形状与配置方式,任何可使滑块103挡止于挡止部105的方式皆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此外,如图4A所示,连接装置100可包括一弹性机构106连接定位件104,弹性机构106例如是弹簧。当盖体20自第一角度θ1旋转至第二角度θ2时,滑块103推动定位件104,使弹性机构106形变以产生一弹力,当盖体20自第二角度θ2旋转回到第一角度θ1时,弹力推动定位件104回到原来的位置。
图5A~5D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盖体20朝远离本体10的方向旋转时,滑块103、挡止部105与滑槽101及定位件104的相对位置关系的部分示意图。滑块103具有一第一斜面30,定位件104具有一第二斜面40,滑块103可推动定位件104,且第一斜面30接触第二斜面40。
当盖体20从闭合状态旋转至第一角度θ1(图3A)时,滑块103、挡止部105与滑轨101的相对位置如图5A所示,由于挡止部105接触滑块103使滑块停止作动,此时滑块103与定位件104的相对位置关如图5B所示。当盖体20持续朝远离本体10的方向旋转时,本体10的固定元件11仍朝图5A中的箭头方向移动,但滑块103已被挡止部105接触而停止作动,因此如图5C所示,滑槽101相对滑块103产生移动。如图5D所示,滑块103与定位件104的相对位置关系产生改变,且由于此相对位置的改变,滑块103可推动定位件104,使定位件104产生如图5D的箭头所示方向的位移,进而当盖体20朝远离本体10的方向旋转至第二角度θ2(图3B)时,定位件104的卡勾1041可脱离卡槽201。此外,由上述滑块103与定位件104的作动关系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斜面30与第二斜面40的设计,可更有效地帮助滑块103推动定位件104。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本体10可为一键盘底座或扩充底座(docking station),盖体20可为一显示装置或一平板电脑,但不限定于此,任何可拆卸的电子设备皆可应用本发明的连接装置100,来进行本体与盖体的组合与拆卸。
承上述实施例,本发明所揭露的连接装置100可应用于例如是平板电脑与键盘底座的结合与拆卸,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须再多设置连接枢纽的闩锁键,且使用者能够简单以单手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连接装置,用以结合或分离本体与盖体,上述盖体具有卡槽,其特征是,上述连接装置包括:
滑槽,设置于上述本体;
转轴,设置于上述本体,用以使上述盖体利用上述转轴相对于上述本体旋转;
滑块,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滑槽中;
定位件,可移动地耦接于上述转轴,上述定位件的一端接触上述滑块,上述定位件的另一端具有卡勾,上述卡勾用以卡合上述卡槽,使上述盖体连接于上述本体;以及
挡止部,设置于上述本体,当上述本体与上述盖体结合,上述盖体从闭合状态朝远离上述本体的方向旋转至第一角度时,上述滑块朝向上述挡止部滑动至接触上述挡止部,当上述盖体持续朝远离上述本体的方向旋转时,上述滑槽相对上述滑块移动,上述滑块与上述定位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产生改变,借此使上述滑块推动上述定位件移动,当上述盖体朝远离上述本体的方向旋转至第二角度时,上述卡勾脱离上述卡槽,使得上述盖体与上述本体可分离,其中上述第一角度与上述第二角度是上述盖体与上述本体的夹角,且上述第二角度大于上述第一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挡止部为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滑块具有凸部,且上述滑块利用上述凸部接触上述挡止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弹性机构连接上述定位件,当上述盖体自上述第一角度旋转至上述第二角度时,上述滑块推动上述定位件,使上述弹性机构形变以产生弹力,当上述盖体自上述第二角度旋转回到上述第一角度时,上述弹力推动上述定位件回到原来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卡勾与上述卡槽为多个,各上述卡勾对应其中一上述卡槽设置,且上述多个卡勾彼此牵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滑块具有第一斜面,上述定位件具有第二斜面,当上述滑块推动上述定位件时,上述第一斜面接触上述第二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二角度为130至15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本体为键盘底座或扩充底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盖体为显示装置或平板电脑。
10.一种电子设备,具有本体与盖体,其特征是,上述本体与上述盖体是以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是,上述连接装置设置于上述电子装置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是,上述连接装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上述电子装置的同一侧的两相对位置。
CN201410097164.0A 2013-04-01 2014-03-14 连接装置与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1022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1722A TWI535357B (zh) 2013-04-01 2013-04-01 連接裝置與應用其之電子設備
TW102111722 2013-04-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2286A CN104102286A (zh) 2014-10-15
CN104102286B true CN104102286B (zh) 2017-10-24

Family

ID=51670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7164.0A Active CN104102286B (zh) 2013-04-01 2014-03-14 连接装置与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02286B (zh)
TW (1) TWI5353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1495B (zh) * 2018-02-28 2020-08-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相機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CN115576063A (zh) * 2020-05-14 2023-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连接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6788A (zh) * 2004-10-28 2006-05-03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插接站
CN202013536U (zh) * 2011-01-24 2011-10-19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平板电脑
US8189330B2 (en) * 2009-12-10 2012-05-29 Wistron Corporation Docking station for connecting to a notebook computer
TWM445324U (zh) * 2012-07-11 2013-01-11 Acer Inc 組合式電子設備
TWM445832U (zh) * 2012-09-14 2013-01-21 Wistron Corp 可攜式電子裝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6788A (zh) * 2004-10-28 2006-05-03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插接站
US8189330B2 (en) * 2009-12-10 2012-05-29 Wistron Corporation Docking station for connecting to a notebook computer
CN202013536U (zh) * 2011-01-24 2011-10-19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平板电脑
TWM445324U (zh) * 2012-07-11 2013-01-11 Acer Inc 組合式電子設備
TWM445832U (zh) * 2012-09-14 2013-01-21 Wistron Corp 可攜式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35357B (zh) 2016-05-21
TW201440604A (zh) 2014-10-16
CN104102286A (zh) 201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6483B (zh) 饮料用容器的栓主体
EP168644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king a tablet computer display
US9013868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expanding platform and combination apparatus thereof
CN105089349B (zh) 把手模块
TWI252072B (en) Cover positioning structure of dual-usage portable computer
CN104216471B (zh) 具有可升降按键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3218014B (zh) 电子装置
US7574774B2 (en) Hinge unit with auto-lock and double-side rotation
TW522389B (en) Flap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for protecting connector of electronic unit
US8219159B2 (en) Cover flip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0617261A (en) Securing computer equipment
US20060133019A1 (en) Latch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1469736A (zh) 铰链结构
CN104102286B (zh) 连接装置与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TW201116749A (en) Rotation angle limitation devic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201442603A (zh) 扣合機構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287719B (en) Latch device for tablet personal computer
CN109508068B (zh) 电子装置及其支撑结构
CN107368148A (zh) 支撑机构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US774029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5476909U (zh) 密码锁调码机构及密码锁
KR101018022B1 (ko) 디지털 도어록의 좌우수 공용장치
US8332001B2 (en) Sliding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M503731U (zh) 具有轉動鎖固機構之固定裝置
CN101938534B (zh) 电子装置及其移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