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20124U - 一种卡座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座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20124U
CN207720124U CN201721827071.4U CN201721827071U CN207720124U CN 207720124 U CN207720124 U CN 207720124U CN 201721827071 U CN201721827071 U CN 201721827071U CN 207720124 U CN207720124 U CN 207720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k
ontology
terminal
free end
deck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270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索小波
杨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270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20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20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20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座及移动终端,卡座第一卡座本体和第一端子,第一端子为SD卡端子,SD卡端子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固定端与第一卡座本体固定相连,固定端与自由端之间具有凸起电连接部,凸起电连接部从第一卡座本体的一侧表面凸起,第一卡座本体开设有穿孔,自由端穿过穿孔,且与第一卡座本体的另一侧表面贴合。如此设置,可以减少在拔出卡托时SD卡端子的自由端发生翘起的风险,从而减少SD卡端子发生损坏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卡座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座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目前的移动终端通常包含有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Card,安全数字卡),SD卡能扩展移动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进而使得移动终端的数据存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SD卡装配在卡托中,进而通过卡托与移动终端中的SD卡座装配实现安装。请参考图1、图2(其中图2中的箭头表示卡托拔出方向),SD卡座包括卡座本体100和设置在卡座本体100上的SD卡端子200,SD卡端子200能实现SD卡与移动终端的主板之间的数据连接。SD卡端子200的一端为固定端201,另一端为自由端202,在SD卡拆卸的过程中,卡托会从移动终端中被抽离,在抽离的过程中,卡托会带动自由端202相对于固定端201产生翘起,这较容易使得SD卡端子200产生损坏,严重时,SD卡端子200会发生折断而丧失其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卡座,用于解决SD卡座的SD卡端子容易产生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在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卡座,包括第一卡座本体和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为SD卡端子,所述SD卡端子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卡座本体固定相连,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自由端之间具有凸起电连接部,所述凸起电连接部从所述第一卡座本体的一侧表面凸起,所述第一卡座本体开设有穿孔,所述自由端穿过所述穿孔,且与所述第一卡座本体的另一侧表面贴合。
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卡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SD卡端子的自由端穿过穿孔与第一卡座本体的另一侧表面贴合。这样,可以将SD卡端子的自由端压设在第一卡座本体的另一侧。将SD卡端子的自由端压设在第一卡座本体的另一侧时,可以减少在拔出卡托时SD卡端子的自由端发生翘起的风险,从而减少SD卡端子发生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SD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SD卡端子翘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4的B部放大图;
图6为图5的C部放大图。
其中,图1-图6中:
卡座本体-100;SD卡端子-200;固定端-201;自由端-202;
第一卡座本体-1;SD卡端子-2;定位槽-3;第二卡座本体-4;第二端子-5;抓取区;穿孔-11;固定端-21;自由端-22;凸起电连接部-23;第一槽底部-31;第二槽底部-32;第一贴合部-221;第二贴合部-2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卡座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等。如图3、图4所示,卡座包括第一卡座本体1和第一端子,第一卡座本体1上开设有穿孔11,第一端子为包括固定端21和自由端22的SD卡端子2。固定端21和自由端22之间具有凸起电连接部23,凸起电连接部23从第一卡座本体1的一侧表面凸起,固定端21与第一卡座本体1固定相连,自由端22穿过穿孔11与第一卡座本体1的另一侧表面贴合。如此设置,可以将SD卡端子2的自由端22压设在第一卡座本体1的另一侧,减少SD卡端子2的自由端22发生翘起的风险,从而减少SD卡端子2发生损坏的风险。
第一卡座本体1的另一侧表面开设有定位槽3,定位槽3的一端与穿孔11连通,自由端22自穿孔11伸至定位槽3中且与定位槽3的槽底贴合,以减少SD卡端子2的自由端22突出于第一卡座本体1的另一侧表面可能性,方便将卡座固定在例如移动终端的主板上。
定位槽3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在一个例子中,如图5、图6所示,定位槽3包括自第一卡座本体1的一侧至另一侧倾斜的第一槽底部31和与第一卡座本体1的另一侧表面平行的第二槽底部32,第一槽底部31位于穿孔11和第二槽底部32之间。如此设置,以增加定位槽3的槽底面积,增加SD卡端子2与定位槽3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SD卡端子2的自由端22从第一卡座本体1另一侧脱离而翘起的风险。
此时,SD卡端子2的自由端22呈弯折状,SD卡端子2的自由端22包括与第一槽底部31贴合的第一贴合部221和与第二槽底部32贴合的第二贴合部222。通过第一贴合部221和第二贴合部222提高SD卡端子2自由端22的压设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卡座还包括第二卡座本体4以及设置在第二卡座本体4上的第二端子5。通过第二端子5实现其他卡与移动终端的主板之间的数据连接。在一个例子中,第二端子5为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用户身份模块))卡端子,通过SIM卡端子实现SIM卡与移动终端的主板之间的数据连接。
第一卡座本体1与第二卡座本体4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此种情况下,第一卡座本体1与第二卡座本体4之间的部位无需采用焊接的方式与移动终端的主板连接,进而也无需在第一卡座本体1和第二卡座本体4之间留有焊接间隙,因此能减小卡座占用主板的面积。
另外,第一卡座本体1与第二卡座本体4之间具有供贴片设备的吸盘吸附的抓取区6。当需要贴片设备将卡座贴合在移动终端主板上时,贴片设备通过吸附抓取区6而吸起卡座,从而将卡座贴合在移动终端主板上。
第一卡座本体1、抓取区6和第二卡座本体4构成的卡座体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抓取区6位于卡座体的中部,以方便加工制作卡座,并减少贴片设备吸附卡座时卡座向一侧倾斜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等。该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中的主板,以及固定在主板上的卡座,其中,卡座为上述的卡座。在该移动终端中,SD卡端子2的自由端22穿过穿孔11与第一卡座本体1的另一侧表面贴合。这样,可以将SD卡端子2的自由端22压设在第一卡座本体1的另一侧。将SD卡端子2的自由端22压设在第一卡座本体1的另一侧时,可以减少在拔出卡托时SD卡端子2的自由端22发生翘起的风险,从而减少SD卡端子2发生损坏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卡座本体和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为SD卡端子,所述SD卡端子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卡座本体固定相连,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自由端之间具有凸起电连接部,所述凸起电连接部从所述第一卡座本体的一侧表面凸起,所述第一卡座本体开设有穿孔,所述自由端穿过所述穿孔,且与所述第一卡座本体的另一侧表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座本体的另一侧表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一端与所述穿孔连通,所述自由端自所述穿孔伸至所述定位槽中,且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包括自所述第一卡座本体的一侧至另一侧倾斜的第一槽底部和与所述第一卡座本体的另一侧表面平行的第二槽底部,其中所述第一槽底部位于所述穿孔和所述第二槽底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SD卡端子的自由端包括与所述第一槽底部贴合的第一贴合部和与所述第二槽底部贴合的第二贴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还包括第二卡座本体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卡座本体上的第二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为SIM卡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座本体与所述第二卡座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座本体与所述第二卡座本体之间具有供贴片设备的吸盘吸附的抓取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座本体、所述抓取区和所述第二卡座本体构成的卡座体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抓取区位于所述卡座体的中部。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卡座。
CN201721827071.4U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卡座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207720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27071.4U CN207720124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卡座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27071.4U CN207720124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卡座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20124U true CN207720124U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49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27071.4U Active CN207720124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卡座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201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8172A (zh) * 2019-02-27 2019-05-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卡座、卡座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10266335A (zh) * 2019-07-04 2019-09-2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卡座装置、取卡器、卡座组合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8172A (zh) * 2019-02-27 2019-05-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卡座、卡座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10266335A (zh) * 2019-07-04 2019-09-2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卡座装置、取卡器、卡座组合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86269B2 (en) Modular structure to expand and enhanc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 functionality
US9985674B2 (en) SIM card connector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IM card connector
EP3174164B1 (en) Tf card connector capable of installing nano-sim card, and mobile phone
US7226318B1 (en) Card adapter structure
US9184519B2 (en) Chip card connector with terminals disposed in openings on two sides of a partition part
CN203826604U (zh) 卡连接器和接触件
CN205846305U (zh) 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7720124U (zh) 一种卡座及移动终端
EP3442208B1 (en) Shell of user terminal, and user terminal
CN103928806A (zh) 紧凑式连接器
US10027360B2 (en) SIM card connectorfor preventing SIM card burnout by detecting insertion and removal of the SIM card
CN201340925Y (zh) 电子装置及其连接器总成
CN203219359U (zh) 移动终端
CN102420882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防止用户识别卡热插拔的装置
CN204089893U (zh) 一种带有卡扣的手机卡座
CN201360036Y (zh) 天线装置
CN205724027U (zh) 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卡座及电子设备
CN204271297U (zh) 一种托盘型sim卡座
WO2015081537A1 (zh) 用户识别模块卡卡座及移动终端
CN204464531U (zh) 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移动终端
CN213484091U (zh) 一种具有体感弹出功能的sim卡座
CN204103183U (zh) 卡连接器及具有该卡连接器的移动终端
US7666018B2 (en) Electric card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2034517U (zh) 具有倾斜面托盘的电连接器结构
CN207664309U (zh) 一种双层的sim卡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