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36513A - 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36513A
CN107136513A CN201710320986.4A CN201710320986A CN107136513A CN 107136513 A CN107136513 A CN 107136513A CN 201710320986 A CN201710320986 A CN 201710320986A CN 107136513 A CN107136513 A CN 107136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lth food
human body
colony balance
probiotics
chitos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209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功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3209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365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36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65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35Bacteria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robio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25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containing carbohydrate syrups; containing sugars; containing sugar alcohols; containing starch hydrolys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7Amino acids, peptides or proteins
    • A23L33/195Proteins from microorg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13Acidophil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25Casei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75Rhamnos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21Streptococcus, lactococcus
    • A23V2400/249Thermophilu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保健食品领域,该保健食品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3份益生菌、0.15~1份壳聚糖、0.005~0.03份中草药制成,益生菌能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抑制肿瘤生长和降血糖效用;壳聚糖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良好的降糖效果;壳寡糖促进有益菌群增殖,与益生菌协同作用;中草药为益生菌的生长提供多种营养,维护正常菌群的平衡,益生菌对中草药具有生物转化功能,促进代谢,增强药效,降低毒副作用。该保健食品能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且避免产生依赖症,且该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方法简单。该保健食品的应用可用于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预防和抑制肿瘤生长,降血糖,以及增强免疫力。

Description

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将益生菌定义为:“给与一定数量的、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目前益生菌对人体产生的有益功效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益生菌可以调整肠道菌群的平衡,改善肠道微环境,参与肠道生物屏障的构建,降低参与致癌多种酶的活性,预防和抑制肿瘤生长。益生菌在肠道定殖且长期繁衍,可以调整糖尿病患者由于能量代谢紊乱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衡,近两年已出现了一些有关于益生菌具有较强降血糖效用的报道(j.medici.2015.11.008/Medicina(Kaunas).2016;52(1):28-34.)。益生菌可以促进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改善营养,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能自行调整体内的菌群平衡,实现预防和抑制肿瘤生长,降血糖,以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但是对于因免疫力低下导致人体代谢异常者,体内的益生菌菌群会失衡,则需要选择合适的菌群予以补充,以预防高血糖、肿瘤细胞的滋生或其他疾病的发生。但是如果长期、大量服用益生菌,会影响肠道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产生益生菌依赖症,益生菌的功效也会受影响,人体内的菌群失衡,甚至无法发挥预防和抑制肿瘤生长,降血糖,以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另外,口服中草药需要通过肠内生物转化后,经胃肠道上皮细胞向血液循环系统转运,才能分布到各组织发挥作用。小肠上皮细胞对药物的通透作用是药物发挥疗效的前提,通透效果取决于药物中生物碱、甙类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分子游离程度的高低。生物活性物质的游离是在消化道细菌丛作用下得以实现,对益生菌不足的年长者和有疾患者,口服中草药的效果也不足。
综上所述,需要一种能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且避免产生依赖症的保健食品,以保障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能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且避免产生依赖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方法简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的应用,可用于预防和抑制肿瘤生长,降血糖,以及增强免疫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按重量份数计,其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
益生菌 3份;
壳聚糖 0.15~1份;以及
中草药 0.005~0.03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益生菌包括至少选自鼠李糖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干芽孢杆菌、双歧乳酸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组成的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中草药包括至少选自甘草、枸杞、金银花、杜仲、三七、灵芝孢子、人参、红花、蓝莓、桑葚、红豆杉组成的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原料还包括0.1~0.8份酵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酵母为酿酒酵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原料还包括0.4~1.5份益生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益生酶包括至少选自纤溶酶、消化酶和抗肿瘤酶组成的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将0.15~1份壳聚糖加入至3份益生菌和0.005~0.03份中草药中,或将3份益生菌和0.005~0.03份中草药加入至由0.15~1份壳聚糖配制的水溶液中,于25~35℃混合搅拌,使中草药发酵,对应制成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
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的应用,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用于制备增强免疫力的食品。
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的应用,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用于制备抑制肿瘤生长或降血糖的食品。
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按重量份数计,其主要由3份益生菌、0.15~1份壳聚糖、以及0.005~0.03份中草药制成。益生菌能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和抑制肿瘤生长和降血糖效用,壳聚糖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良好的降糖效果;壳寡糖具有促进有益菌群增殖,与益生菌有协同作用;中草药为益生菌的生长提供多种营养,维护正常菌群的平衡,有益菌对中草药代谢具有促进作用,增强药效,降低毒副作用。该保健食品能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且避免产生依赖症,且该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方法简单。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的应用可用于预防和抑制肿瘤生长,降血糖,以及增强免疫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按重量份数计,其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3份益生菌;0.15~1份壳聚糖;以及0.005~0.03份中草药。上述原料优选还包括0.1~0.8份酵母,0.4~1.5份益生酶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益生菌包括至少选自鼠李糖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干芽孢杆菌、双歧乳酸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组成的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壳聚糖包括至少选自壳聚多糖、壳寡糖的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中草药包括至少选自甘草、枸杞、金银花、杜仲、三七、灵芝孢子、人参、红花、蓝莓、桑葚、红豆杉组成的组合中的至少一种,常选用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作为原料,比如甘草酸、枸杞粉、金银花粉、杜仲粉、三七粉、灵芝孢子粉、人参粉、红花粉、蓝莓粉、桑葚粉、红豆杉粉。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具有不同功能的中草药或其组合作为原料。比如:蓝莓和桑葚富含花青素,花青素是纯天然的抗衰老的营养补充剂,研究证明是当今人类发现最有效的抗氧化剂,尤其蓝莓花青素可营养皮肤、增强皮肤免疫力、应对各种过敏性症状,是目前自然界最有效的抗氧化物质。花青素还可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延缓脑神经衰老;对由糖尿病引起的毛细血管病有治疗作用;增强心肺功能;预防老年痴呆。蓝莓所含花青素是目前所有植物花青素中功能最优良,应用范围最广,副作用最低的品种。
酵母为酿酒酵母。
益生酶包括至少选自纤溶酶(例如纳豆激酶)、消化酶和抗肿瘤酶组成的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备保健食品的原料包括3份益生菌和0.15~1份壳聚糖。益生菌可促进胃肠菌群平衡、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参与形成致癌物的多种酶的活性,预防和抑制肿瘤生长;益生菌在肠道定植且长期繁衍,可调整糖尿病患者由于能量代谢紊乱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衡,具有较强的降血糖效用。壳聚糖可以改善肿瘤周围的酸性环境,激活免疫细胞,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壳聚糖对胰岛素具有良好促吸收作用,提高了胰岛素的生物利用率,同时它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素受体,使其敏感性增强,产生良好的降糖效果;壳聚糖能被生物体完全吸收,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细胞活化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能。本发明实施例中,壳聚糖不仅具有上述自身的功效,壳聚糖还具有促进双歧乳酸菌、乳杆菌等有益菌菌群增殖,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作用,因此壳聚糖与益生菌有协同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备保健食品的原料包括3份益生菌和0.005~0.03份中草药。中草药具有药理和益生元的双重作用,它为益生菌的生长提供多种营养,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快速增殖,有利于维护正常菌群的平衡;中草药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增殖,对致病菌起到拮抗作用。同时,有益菌对中草药具有生物转化功能,类似于在体外模拟人体肠道对中草药的消化分解过程,将中草药的大分子物质转化成为能够被人体肠道直接吸收的小分子成分,中草药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在益生菌菌群的作用下实现游离,提高了人体对药物活性成分的利用率。中草药经肠道菌群反应和代谢,增强了药效,降低了毒副作用,因此,中草药服用与体内菌群调整同时进行无疑是一种有益的组合,将益生菌与中草药组成合剂,有利于发挥其协同效应。
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备保健食品的原料包括0.15~1份壳聚糖和0.4~1.5份益生酶。益生酶是一种活性的蛋白质,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催化剂,是人体实现各种生理功能的必需物质,对预防人体各种疾病的产生有积极作用。益生酶进入人体内后,作用时间短,功效明显,无毒副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例如纳豆激酶在pH7~9﹑37℃以下的条件下,活性稳定,具有溶解血栓﹑降血脂﹑防止血管老化等多种功能。但是益生酶进入人体后,容易受胃液的影响,容易失活。壳聚糖是一种多孔天然高分子粉状物质,分子中的羟基和氨基形成的活泼界面对蛋白质有较好的亲合力,可作为益生酶的载体,本实施例采用壳聚糖固定益生酶,形成的固定化酶进入胃肠道,有利于降低益生酶在胃中的失活率,而后酶分子从壳聚糖载体上脱落,较好的保持酶的活性。
另外,益生菌的作用慢但持续时间长,作用时间可达10天,将益生菌与益生酶复合发挥其协同效应;壳聚糖是阳离子碱性氨基低聚糖,完成固化益生酶的同时,对益生菌也有促进作用;益生菌产生的壳聚糖酶有利于壳聚糖进一步降解为壳寡糖,提高了壳聚糖的生物功能。因此,创造性的将益生菌、益生酶、中草药和壳聚糖集合在一起,是较为理想的保健食品组合。
诸多研究表明壳聚糖与益生酶、益生酶与益生菌、壳聚糖与益生菌、益生菌与中草药之间均具有协同作用,同时也有抑制作用,合适的配方和复合制剂工艺显得尤为重要。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不同的保健目的,选用不同的益生酶,采用壳聚糖为载体,实现益生酶的固定化;并有针对性的选择益生菌菌群、中草药,组合成益生菌中药合剂;运用合适的工艺,发挥各原料的优势,促进协同作用,降低相互之间的抑制作用,将益生酶、壳聚糖、中草药、益生菌组合成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纠正多因素慢性炎症引起人体代谢异常的保健食品,长期食用该保健食品有利于预防高血糖和肿瘤细胞的滋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将0.15~1份壳聚糖加入至3份益生菌和0.005~0.03份中草药中,或将3份益生菌和0.005~0.03份中草药加入至由0.15~1份壳聚糖配制的水溶液中,于25~35℃混合搅拌,促使中草药发酵,对应制成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的应用,该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用于制备增强免疫力的食品。该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主要可以由益生菌、壳聚糖和中草药制成,用于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各原料药效温和,常用于日常保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的应用,该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用于制备抑制肿瘤生长或降血糖的食品。该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主要可以由益生菌、壳聚糖、中草药、酵母和益生酶制成,在益生菌、壳聚糖和中草药组成配方的基础上,添加酵母和益生酶,可以进一步促进各原料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各原料在人体内的活性和对人体的功效。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改善心血管、血脂、血糖健康的的保健食品,该保健食品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40g纳豆激酶、5g酿酒酵母与50g壳聚糖充分混合、研磨,尽可能提高酶的固定化率。将400g由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组成的益生菌与0.5g甘草酸混合,将所有物料于25℃下搅拌混合25分钟,直至混合均匀,压成片剂,每片0.5克。
服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2片。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的的保健食品,该保健食品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100g纳豆激酶、15g酿酒酵母与30g壳寡糖充分混合、研磨,加入到300g保加利亚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双歧乳酸菌组成的益生菌、0.5g甘草酸和1.5g三七粉的混合制剂中,于25℃下搅拌25分钟,直至混合均匀,装袋,每袋2克。
服用方法:每天1次,每次1包,用35℃以下温水冲服。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供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该保健食品用于制备改善心血管、血脂、血糖健康,预防肠道代谢综合症的食品,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100g纳豆激酶、30g酿酒酵母与30g壳寡糖充分混合、研磨,加入到300g由鼠李糖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酿酒酵母和双歧乳酸菌组成的益生菌、1g甘草酸混合制剂中,于25℃下搅拌25分钟,将所有物料混合均匀,装袋,每袋2克。
服用方法:每天1次,每次1包,用35℃以下温水冲服。
实施例4
实施例4提供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该保健食品用于制备预防肠道代谢综合症和抑制肿瘤滋生的食品,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1kg黑糖加入5kg水中,加热至沸腾,煮沸3分钟,再加入5kg经高温消毒的水。待混合液水温降至35℃以下时,加入10g由青春双歧乳酸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的益生菌,25℃培养5天。加入1g酿酒酵母、3g灵芝狍子粉和1g低聚半乳糖,发酵5天后,加入壳寡糖200g和100g低聚果糖,搅拌5分钟,灌装,每瓶15毫升。
服用方法:每天两次,每次一瓶。
实施例5
实施例5提供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该保健食品用于制备抗疲劳、强筋骨、保肝、明目的增强免疫力的食品,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取400g由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组成的益生菌、40g壳寡糖、15g枸杞粉和15g杜仲粉,在室温下充分混合均匀,压片,每片0.5克。
服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2片。
实施例6
实施例6提供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该保健食品用于制备抑制慢性炎症的增强免疫力的食品,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取500g由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的益生菌、30g壳寡糖、0.2g甘草酸和1.5g金银花粉,在室温下充分混合均匀,压片,每片0.5克。
服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2片。
实施例7
实施例7提供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该保健食品用于制备增强免疫力的食品,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取300g由鼠李糖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干芽孢杆菌和双歧乳酸菌组成的益生菌、30g壳寡糖、10g低聚果糖、10g三七粉和2g枸杞粉,在室温下充分混合均匀,压片,每片0.5克。
服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2片。
实施例8
实施例8提供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该保健食品用于制备增强免疫力的食品,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取300g由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的益生菌、80g壳寡糖、1g金银花粉、1g杜仲粉和100g纳豆激酶,在室温下充分混合均匀,压片,每片0.5克。
服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2片。
实施例9
实施例9提供一种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保健食品,该保健食品用于制备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延缓脑神经衰老,增强心肺功能和抑制肿瘤滋生的食品,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1kg黑糖加入5kg水中,加热至沸腾,煮沸3分钟,再加入5kg经高温消毒的水。待混合液水温降至35℃以下时,加入10g由青春双歧乳酸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组成的益生菌,25℃培养5天。加入1g酿酒酵母、10g蓝莓、100ml桑葚冷榨汁和1g低聚半乳糖,发酵5天后,加入壳寡糖200g,搅拌5分钟,灌装,每瓶15毫升。
服用方法:每天两次,每次一瓶。
以下通过临床试验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效果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患者A服用保健食品前的血筛报告显示:在红细胞方面表现轻度的缗钱串状或聚集;血稠、血粘度高、成为血管机械性梗塞的基础;在结晶斑块方面表现出重度的胆固醇结晶,血栓带,油脂带,糖结晶,血管梗塞等。专家建议:血液中有较多不良代谢物,预防心血管疾病,注意监测血糖的变化。
患者A服用实施例1中的保健食品,服用方式按照实施例1中的服用方式进行,连续服用1个月后,患者A的血筛报告显示:在红细胞方面表现轻度的缗钱串状或聚集;血稠、血粘度高、成为血管机械性梗塞的基础。专家建议:体内有少量不良代谢物,应注意继续保持饮食作息。
由此可以看出,患者A在服用实施例1中的保健食品后,其心血管、血脂、血糖健康得到明显改善。
二、患者B(宫颈癌术后1年)服用保健食品前的血筛报告显示:在红细胞方面表现中度的缗钱串状或聚集;血稠、血粘度高、成为血管机械性梗塞的基础;在结晶斑块方面表现出重度的胆固醇结晶,血栓带,油脂带,糖结晶,血管梗塞等。专家建议:血液粘稠度较高,血脂有上升趋势,有大块胆固醇结晶,提前预防血管的淤堵。
患者B服用实施例2中的保健食品,服用方式按照实施例2中的服用方式进行,连续服用2个月后,患者B的血筛报告显示:在红细胞方面表现轻度的缗钱串状或聚集;血稠、血粘度高、成为血管机械性梗塞的基础。专家建议:体内有少量糖结晶,注意监测血糖。
由此可以看出,患者B在服用实施例2中的保健食品后,其心血管、血脂、血糖健康得到明显改善。
三、患者C服用保健食品前的血筛报告显示:在红细胞方面表现轻度的缗钱串状或聚集;血稠、血粘度高、成为血管机械性梗塞的基础;柠檬状,蛋白摄入过多或胃肠功能紊乱;胃炎等;在结晶斑块方面表现出中度的胆固醇结晶,血栓带,油脂带,糖结晶,血管梗塞等。专家建议:肠胃吸收机能较差,调整饮食结构,注意营养的均衡及补充;体内有些许不良代谢物,预防血管的老化及淤堵。
患者C服用实施例3中的保健食品,服用方式按照实施例3中的服用方式进行,连续服用2个月后,患者C的血筛报告显示:在红细胞方面表现轻度的缗钱串状或聚集;血稠、血粘度高、成为血管机械性梗塞的基础;在结晶斑块方面表现出轻度的胆固醇结晶,血栓带,油脂带,糖结晶,血管梗塞等。专家建议:体内有小块胆固醇结晶,应继续补充纤溶酶。
由此可以看出,患者C在服用实施例3中的保健食品后,其肠胃功能,以及心血管、血脂、血糖健康均得到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能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且避免产生依赖症;该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的方法简单;该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的应用,可用于预防和抑制肿瘤生长,降血糖,以及增强免疫力。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其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
益生菌 3份;
壳聚糖 0.15~1份;
中草药 0.005~0.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包括至少选自鼠李糖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干芽孢杆菌、双歧乳酸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组成的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包括至少选自甘草、枸杞、金银花、杜仲、三七、灵芝孢子、人参、红花、蓝莓、桑葚、红豆杉组成的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0.1~0.8份酵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为酿酒酵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0.4~1.5份益生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酶包括至少选自纤溶酶、消化酶和抗肿瘤酶组成的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将0.15~1份壳聚糖加入至3份益生菌和0.005~0.03份中草药中,或将3份益生菌和0.005~0.03份中草药加入至由0.15~1份壳聚糖配制的水溶液中,于25~35℃混合搅拌,使中草药发酵,对应制成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用于制备增强免疫力的食品。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用于制备抑制肿瘤生长或降血糖的食品。
CN201710320986.4A 2017-05-09 2017-05-09 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71365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20986.4A CN107136513A (zh) 2017-05-09 2017-05-09 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20986.4A CN107136513A (zh) 2017-05-09 2017-05-09 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36513A true CN107136513A (zh) 2017-09-08

Family

ID=59778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20986.4A Pending CN107136513A (zh) 2017-05-09 2017-05-09 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3651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5314A (zh) * 2020-05-07 2020-09-22 焦作市绿色常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生物的人体免疫系统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56676A (zh) * 2020-08-24 2020-11-20 天津现代创新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人参提取物和益生菌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0138A (zh) * 2013-12-31 2015-07-01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包含芦荟、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6072578A (zh) * 2016-07-11 2016-11-09 佛山市朗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酵素组合物、泡腾片及制法
CN106309648A (zh) * 2015-06-17 2017-01-11 瑞普(天津)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母猪便秘的中药微生态制剂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0138A (zh) * 2013-12-31 2015-07-01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包含芦荟、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6309648A (zh) * 2015-06-17 2017-01-11 瑞普(天津)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母猪便秘的中药微生态制剂
CN106072578A (zh) * 2016-07-11 2016-11-09 佛山市朗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酵素组合物、泡腾片及制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乔德亮: "低聚壳聚糖制备及其在功能食品中应用", 《食品工业科技》 *
周德生等主编: "《大剂量中药临床应用》", 30 September 2016,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周锐丽等: "甲壳素、壳聚糖的保健功能及应用展望", 《中国食物与营养》 *
李钦等主编: "《生药学》", 31 March 2016,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林余霖等主编: "《精编本草纲目原色图谱》", 31 October 2016, 中医古籍出版社 *
陈信云等主编: "《中药学》", 31 January 2017,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陈国良等主编: "《灵芝治百病》", 30 September 2014,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马洪莲: "《老年人饮食+运动+中医调养全书》", 31 December 2015,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5314A (zh) * 2020-05-07 2020-09-22 焦作市绿色常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生物的人体免疫系统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56676A (zh) * 2020-08-24 2020-11-20 天津现代创新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人参提取物和益生菌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4548B (zh) 枸杞复合保健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9836B (zh) 一种降糖、降压、降脂、通便养颜、减肥、抗疲劳保健品及其生产工艺
CN103110861B (zh) 一种预防婴幼儿上火调节肠胃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4163A (zh) 一种含有中药材有效成分微生物化产物的美容保健组合物
CN109628358A (zh) 一种复合益生菌及其应用
CN110338402A (zh) 一种复合益生菌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89801B (zh) 一种红参蜜片的制作工艺
CN107173656A (zh) 一种中药果蔬益生菌发酵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85331A (zh) 一种具有气血双补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22034A (zh) 一种含有黑大麦乳杆菌发酵物的功能性食品及应用
CN106723015A (zh) 一种具有抗疲劳和抗氧化功能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工艺
CN109528814A (zh) 一种乳酸菌发酵黄芪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61515A (zh) 一种防治三高症的酵素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97604A (zh) 一种缓解体力疲劳的西洋参饮品制备方法
CN106962937A (zh) 制备具有预防调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日常养护功效植物酵素的发酵组合物及制法
CN106387900A (zh) 一种调节血脂、血压及血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527099A (zh) 一种枸杞复合益生菌羊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36513A (zh) 调整人体内菌群平衡的保健食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170863A (zh) 一种功能糖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48384A (zh) 一种复合益生菌酵素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79050A (zh) 一种清肠排毒的果蔬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2868A (zh) 一种臭参酵素、臭参酵素饮品及制备方法
CN109430476A (zh) 具有通便润肠功能的茶酵素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23276A (zh) 调理肠道菌群的益生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35848B1 (ko) 강화 순무를 이용한 혈당조절용 식품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