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24525A - 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24525A CN107124525A CN201710093084.1A CN201710093084A CN107124525A CN 107124525 A CN107124525 A CN 107124525A CN 201710093084 A CN201710093084 A CN 201710093084A CN 107124525 A CN107124525 A CN 1071245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portion
- reading
- scanning direction
- section
- moving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61—Details relating to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e.g. transparent plate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sub-scanning by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 H04N1/1039—Movement of the main scanning components
- H04N1/1043—Movement of the main scanning components of a sensor arr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1—Image read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02—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one of the scanning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H04N1/04 - H04N1/207
- H04N2201/0422—Media holders, covers, supports, backgrounds; Arrangements to facilitate placing of the medi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Optical Systems Of Projection Type Copier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读取部的读取性能的降低且实现读取部的简化的图像读取装置。壳体部包括:第一壁部,与读取面中的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一个端缘邻接;第二壁部,在与第一壁部之间保持有基板部,且与读取面中的沿着主扫描方向延伸的另一个端缘邻接。传递构件配设于读取部与移动体之间。传递构件包括:第一抵接部,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壁部中的位于邻接基板部的位置的端部抵接;第二抵接部,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壁部中的位于邻接于基板部的位置的端部抵接;连接部沿着副扫描方向将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连接起来且与基板部相对。第一施力部配置成:一端部与移动体的相对面抵接,另一端部与连接部抵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许第4011700号公报公开有以往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例子。该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原稿玻璃、引导构件、线传感器单元以及螺旋弹簧。原稿玻璃以表侧支承原稿。引导构件以保持着线传感器单元的状态可沿着副扫描方向在原稿玻璃的背侧往复移动。线传感器单元具有读取面和多个光传感器元件,这些构成要素收容于箱形状的外壳。读取面由自聚焦透镜阵列等构成,与原稿玻璃相对。各光传感器元件沿着主扫描方向排列。
一般而言,线传感器单元具有基板部。基板部以从与原稿玻璃相反的一侧与读取面相对的状态保持于外壳内。即,基板部配置于外壳的底部,基板部的背面被外壳覆盖。并且,各光传感器元件安装于被设于基板部的表面的电路基板。
引导构件包括相对面。相对面从与读取面相反的一侧与线传感器单元的背面、具体而言外壳的背面相对。螺旋弹簧对线传感器单元向接近原稿玻璃的方向即第一方向施力。螺旋弹簧配置成:一端部与引导构件的相对面抵接,另一端部与线传感器单元的背面抵接。
在上述结构的以往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在支承于原稿玻璃的原稿的下方,保持于引导构件的线传感器单元在被螺旋弹簧朝向原稿玻璃施力着的状态下,沿着原稿玻璃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由此,支承于原稿玻璃的表侧的原稿的图像被线传感器单元读取。
不过,在图像读取装置中,为了小型化、制造成本的低廉化,要求对线传感器单元的外壳进行简化。在这一点上,在上述以往的图像读取装置中,想到如下做法:减薄线传感器单元中的构成外壳的背面的背面壁部;或没有背面壁部而使基板部暴露;或利用片状的盖构件等覆盖基板部。然而,当简化覆盖基板部的外壳的背面壁部时,螺旋弹簧的作用力变得易于作用于基板部,基板部的电路基板变得易于挠曲。其结果,在该图像读取装置中,存在安装于电路基板的各受光元件的配置偏离的可能性,存在线传感器单元的读取性能降低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实际情况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读取部的读取性能的降低且实现读取部的简化的图像读取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
稿台玻璃,所述稿台玻璃以表侧支承原稿;
移动体,所述移动体能够在所述稿台玻璃的背侧沿着副扫描方向往复移动;
读取部,所述读取部保持于所述移动体;以及
第一施力部,所述第一施力部对所述读取部向第一方向施力,所述第一方向是接近所述稿台玻璃的方向,
该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读取部包括:读取面,所述读取面与所述稿台玻璃相对;多个受光元件,所述多个受光元件沿着主扫描方向排列;基板部,所述基板部具有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从与所述稿台玻璃相反的一侧与所述读取面相对,并安装有各所述受光元件;以及壳体部,所述壳体部保持所述基板部,
所述移动体包括从与所述读取面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基板部相对的相对面,
所述壳体部包括:第一壁部,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读取面的沿着所述主扫描方向延伸的一个端缘邻接,朝向所述移动体延伸设置;第二壁部,在所述第二壁部与所述第一壁部之间保持所述基板部,且所述第二壁与所述读取面的沿着所述主扫描方向延伸的另一个端缘邻接,朝向所述移动体延伸设置,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备配设于所述读取部与所述移动体之间的传递构件,
所述传递构件包括: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壁部中的位于和所述基板部邻接的位置的端部抵接;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壁部中的位于和所述基板部邻接的位置的端部抵接;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副扫描方向将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连接起来且与所述基板部相对,
所述第一施力部配置成:一端部与所述移动体的所述相对面抵接,另一端部与所述传递构件的所述连接部抵接。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具备上述结构的传递构件。第一施力部的另一端部抵接于传递构件的连接部,传递构件的第一抵接部在第一方向上抵接于第一壁部中的位于与基板部邻接的位置的端部,传递构件的第二抵接部在第一方向上抵接于第二壁部中的位于与基板部邻接的位置的端部,从而第一施力部的作用力可向壳体部传递。这样一来,在第一施力部的作用力难以作用于基板部的状态下,读取部被朝向稿台玻璃施力。因此,在该图像读取装置中,即使谋求读取部的背面结构的简化,基板部的电路基板也难以挠曲,其结果,能够抑制被安装到电路基板的各受光元件的配置偏离。
因而,在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能够抑制读取部的读取性能的降低且实现读取部的简化。进而,能够实现图像读取装置的小型化、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示意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主要表示扫描仪外壳、读取部以及移动体的局部俯视图。
图5是表示图4的A-A截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主要表示扫描仪外壳、读取部和移动体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放大地表示图6的主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放大地表示图6的主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9是表示间隔件、读取部、传递构件、第一施力部、第二施力部以及移动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间隔件、读取部、传递构件、第一施力部、第二施力部以及移动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读取部的局部仰视图。
图12是传递构件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图5的B-B截面的局部剖视图。
符号说明
1…图像读取装置、81…稿台玻璃、20…移动体
30…读取部、71…第一施力部(螺旋弹簧部分)
30A…读取面、39…受光元件、35…电路基板
31…基板部、40…壳体部、20A…相对面
41…第一壁部、42…第二壁部、43…第三壁部、50…传递构件
51…第一抵接部、52…第二抵接部、53…第三抵接部、55…连接部
71D…第一施力部的一端部(螺旋弹簧部分的下端部)
71U…第一施力部的另一端部(螺旋弹簧部分的上端部)
60…间隔件、60T…顶部、61…相对部、65…卡合部、69…旋转体
K1…假想平面、58…第一突出部、59…第二突出部
72…第二施力部(按压部分)、72C…按压部分的中间部
72D…第二施力部的一端部(按压部分的基端部)
72U…第二施力部的另一端部(按压部分的顶端部)
21…第一定位部、22…第二定位部、57…收容部
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D3…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1是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具体的形态的一个例子。在图1中,将操作面板8P所配置的的一侧规定为装置的前方,将在朝向操作面板8P的情况下处于左手的的一侧规定为左方,来表示前后、左右和上下各方向。并且,在图2及其以后的各图所示的各方向全部与图1所示的各方向相对应地表示。以下,基于图1等对图像读取装置1所具备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如图1~图5所示,图像读取装置1具备主体部8、开闭部9、图像形成单元5、读取单元3以及输送部4。主体部8呈扁平的大致箱状体。如图1所示,在主体部8的前表面设置有作为触摸面板等的操作面板8P。
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单元5设置于主体部8的下部分。图像形成单元5通过喷墨方式或激光方式等在片材上形成图像。读取单元3设置于主体部8的上部分。读取单元3在读取原稿的图像时使用。输送部4设置于开闭部9。输送部4在一边将多张片材沿着输送路径P1依次输送、一边使读取单元3读取片材的图像时使用。
如图3~图8所示,读取单元3具备扫描仪外壳10和稿台玻璃81。
如图3和图5所示,扫描仪外壳10是在上下方向上将扫描仪基座11和扫描仪顶盖19组合而成的。扫描仪基座11和扫描仪顶盖19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热塑性树脂的注塑成形等制造成的树脂构件。
如图4~图8所示,在扫描仪基座11上形成有底壁11D、左壁11L、右壁11R、前壁11A以及后壁11B。底壁11D是包括多个台阶部、凹凸且整体上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大致矩形平面。如图4和图6所示,左壁11L从底壁11D的左方的端缘部朝向上方突出。如图4所示,右壁11R从底壁11D的右方的端缘部朝向上方突出。如图4~图7所示,前壁11A从底壁11D的前方的端缘部朝向上方突出。如图4、图5和图8所示,后壁11B从底壁11D的后方的端缘部朝向上方突出。也就是说,扫描仪基座11成为底壁11D的周缘被左壁11L、右壁11R、前壁11A和后壁11B包围、上部敞开的箱形状。
如图3所示,扫描仪顶盖19是形成有第一开口19A和第二开口19B的大致框状构件。第一开口19A以呈较大的矩形形状的方式开口。第二开口19B位于比第一开口19A靠左方的位置。第二开口19B以呈沿着前后方向细长的矩形形状的方式开口。
如图5所示,扫描仪顶盖19以相对于扫描仪基座11的底壁11D具有规定间隔的方式从上方与扫描仪基座11的底壁11D相对。稿台玻璃81的周缘部通过被扫描仪基座11的底壁11D、左壁11L、右壁11R、前壁11A和后壁11B、扫描仪顶盖19的周缘部从上下方向夹持而被组装于扫描仪外壳10。
如图4~图8所示,在扫描仪外壳10中形成有收容空间10A。收容空间10A被扫描仪基座11的底壁11D、左壁11L、右壁11R、前壁11A和后壁11B、扫描仪顶盖19、稿台玻璃81包围。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扫描仪基座11的底壁11D上配设有引导轴28。引导轴28位于底壁11D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从扫描仪基座11的左壁11L的一侧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到右壁11R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与引导轴28所延伸的左右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是主扫描方向。另外,引导轴28所延伸的左右方向是副扫描方向。并且,与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是上下方向。
如图3所示,稿台玻璃81的表面中的、从扫描仪顶盖19的第一开口19A暴露的部分是第一支承面81A。第一支承面81A在读取单元3读取静止状态下的原稿的图像时从下方支承该原稿。作为读取对象的原稿除了包括纸张、作为OHP片等片材之外,还包括书籍等。
稿台玻璃81的表面中的、从扫描仪顶盖19的第二开口19B暴露的部分是第二支承面81B。第二支承面81B在读取单元3读取由输送部4逐张输送的片材的图像时、从下侧与被输送的该片材接触并对该片材进行引导。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使用第一支承面81A而读取图像的对象记载为原稿,将一边由输送部4输送一边被读取图像的对象记载为片材。原稿和片材也可以实质上相同。
如图1所示,开闭部9被配设于主体部8的后端部的未图示的铰链支承成可绕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开闭轴心X9摆动。开闭部9在图1和图2所示的关闭的状态下从上方覆盖第一支承面81A。如图3所示,开闭部9通过绕开闭轴心X9摆动而使其前端部向上方且向后方移位,使第一支承面81A暴露。由此,使用者能够将读取对象的原稿支承于第一支承面81A。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开闭部9设置有供给托盘9A和排出托盘9B。供给托盘9A位于开闭部9的右部分。排出托盘9B位于开闭部9的右部分中的供给托盘9A的下方。虽省略图示,但输送部4具备输送辊、分离辊等众所周知的构成。输送部4使支承于供给托盘9A的多张片材逐张分离、并沿着输送路径P1依次输送。并且,输送部4将该片材朝向第二支承面81B输送,在第二支承面81B上通过之后,向排出托盘9B排出。
如图4~图13所示,读取单元3具备移动体20、扫描机构29、读取部30、间隔件60、传递构件50以及施力构件70。移动体20、扫描机构29、读取部30、间隔件60、传递构件50和施力构件70收容于收容空间10A内。
<移动体的具体的结构>
如图9和图10所示,移动体20是将保持构件25和引导构件27组合而成的。
保持构件25在本实施例中是对金属制的板材进行冲裁加工和弯折加工等而形成的。保持构件25包括底板部25D、侧板部25L、25R以及支承板部25A、25B。
底板部25D设为前后方向的长度比左右方向的长度大的大致矩形形状。左方的侧板部25L从底板部25D的左端缘向上突出,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右方的侧板部25R从底板部25D的右端缘向上突出,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前方的支承板部25A从底板部25D的前端缘向上突出,且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后方的支承板部25B从底板部25D的后端缘向上突出,且沿着左右方向延伸。
如图5所示,底板部25D的前端缘相对于侧板部25L、25R向前方延伸,位于扫描仪基座11的前壁11A的附近。前方的支承板部25A从后方与前壁11A相对。底板部25D的后端缘相对于侧板部25L、25R向后方延伸,位于扫描仪基座11的后壁11B的附近。后方的支承板部25B从前方与后壁11B相对。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保持构件25形成有两组的保持槽26、第一定位部21以及第二定位部22。位于前方的一组的保持槽26、第一定位部21以及第二定位部22与位于后方的一组的保持槽26、第一定位部21以及第二定位部22是镜像对称的相同形状。
前方的保持槽26从前方的支承板部25A的上端缘的右部分向下凹陷。后方的保持槽26从后方的支承板部25B的上端缘的右部分向下凹陷。
前方的第一定位部21在底板部25D的靠近前端缘的部分形成有大致“U”状的槽,该槽的内侧部分是通过向上弯曲而形成的。后方的第一定位部21在底板部25D的靠近后端缘的部分形成有大致“U”状的槽,该槽的内侧部分是通过向上弯曲而形成的。
前方的第二定位部22是通过从底板部25D中的靠近前端缘的部分向右突出的两个小片向上弯曲而形成于这些小片之间的槽。后方的第二定位部22是从底板部25D中的靠近后端缘的部分向右突出的两个小片向上弯曲而形成于这些小片之间的槽。
保持构件25包括相对面20A和定位凹部24。相对面20A是底板部25D的上表面。定位凹部24是在右方的侧板部25R的后部分中从上端缘向下凹陷的大致矩形形状的缺口。
引导构件27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热塑性树脂的注塑成形等制造出的树脂构件。在引导构件27形成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引导孔27H。如图6所示,引导构件27从下方组装于保持构件25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通过引导轴28贯穿引导孔27H,引导构件27可相对于引导轴28沿着左右方向滑动。
<扫描机构的具体的结构>
如图4和图6所示,扫描机构29具有驱动部29M、从动带轮29P和同步带29T。
驱动部29M位于扫描仪基座11的左壁11L和引导轴28的左端的附近。驱动部29M由电动马达、与电动马达啮合的多个齿轮组、以及未图示的主动带轮构成。
如图6所示,从动带轮29P位于扫描仪基座11的右壁11R和引导轴28的右端的附近。同步带29T是卷绕于驱动部29M的未图示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29P的环形带。虽省略图示,但同步带29T一边沿着引导轴28一边在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部分中的特定部位与移动体20的引导构件27连接。
当驱动部29M工作时,通过电动马达的正转和反转,同步带29T在未图示的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29P之间循环。由此,移动体20可在稿台玻璃81的背侧沿着作为副扫描方向的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读取部的具体的结构>
如图3~图11和图13所示,读取部30具有读取面30A、多个受光元件39、基板部31以及壳体部40。
如图5和图13所示,读取面30A在读取部30保持于移动体20的状态下从下方与稿台玻璃81相对。如图3、图4和图6所示,读取面30A在作为主扫描方向的前后方向上从扫描仪基座11的前壁11A的附近延伸到后壁11B的附近。读取面30A具有超过载置于第一支承面81A的原稿的前后宽度的程度的长度。
各受光元件39在读取面30A之下沿着作为主扫描方向的前后方向排列。各受光元件39构成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CCD(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等众所周知的图像读取传感器。
如图13所示,基板部31包括安装有各受光元件39的电路基板35。电路基板35从与稿台玻璃81相反的一侧、即下方与读取面30A相对。
如图10和图11所示,基板部31以与读取面30A大致相等的大小沿着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呈大致矩形形状延伸。在基板部31的后部分配设有连接器31C。连接器31C安装于电路基板35。未图示的扁平电缆的一端部与连接器31C连接。未图示的扁平电缆具有可追随移动体20的往复移动的松弛度并收容于收容空间10A内。未图示的扁平电缆的另一端部与设于主体部8内的未图示的控制部连接。
如图9~图11和图13所示,壳体部40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热塑性树脂的注塑成形等制造出的大致箱形状的树脂构件。壳体部40包括第一壁部41、第二壁部42以及第三壁部43。
第一壁部41与读取面30A的沿着主扫描方向延伸的一个端缘、即右端缘邻接。第一壁部41朝向移动体20、即向下延伸设置。
第二壁部42与读取面30A的沿着主扫描方向延伸的另一个端缘、即左端缘邻接。第二壁部42朝向移动体20、即向下延伸设置。
第三壁部43从壳体部40的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即壳体部40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朝向移动体20、即向下突出。
第一壁部41和第二壁部42分别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前后的第三壁部43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第一壁部41的前端部和第二壁部42的前端部与前方的第三壁部43的左右的端部连接,第一壁部41的后端部和第二壁部42的后端部与后方的第三壁部43的左右的端部连接。即,壳体部40是由第一壁部41、第二壁部42以及第三壁部43形成的矩形形状的框。并且,读取面30A位于矩形形状的框的上端部。
如图10、图11和图13所示,壳体部40在第一壁部41与第二壁部42之间保持有基板部31。具体而言,基板部31位于构成壳体部40的矩形形状的框的下端部。
如图9~图11所示,在前后的第三壁部43分别形成有定位轴部46。前方的定位轴部46从前方的第三壁部43的右方、且下方的角部向前突出。后方的定位轴部46从后方的第三壁部43的右方、且下方的角部向后突出。
如图9~图11和图13所示,第一壁部41的下端部的前方的角部和后方的角部分别向右凸出地设置有第一突起48。第二壁部42的下端部的前方的角部和后方的角部分别向左凸出地设置有第二突起49。
如图9~图11所示,在第一壁部41的后部分向右凸出地设置有定位凸部44。如图9所示,在壳体部40的上表面且前端部和后端部的四个角部分别以从上表面向下凹陷的方式形成有嵌合孔40H。
如图5、图6和图8所示,壳体部40的前后的定位轴部46被插入保持构件25的前后的保持槽26。另外,如图5和图8所示,壳体部40的定位凸部44被插入保持构件25的定位凹部24。这样一来,读取部30在上下方向的移位被容许而可接近稿台玻璃81的状态下被保持于移动体20。在该状态下,如图13所示,保持构件25的相对面20A从与读取面30A相反的一侧、即下方与基板部31相对。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图11和图13所示,读取部30不具有构成其背面的背面壁部。也就是说,读取部30的壳体部40不具备从下方覆盖基板部31的底壁。因此,基板部31成为从壳体部40暴露的状态、或、被安装到壳体部40的片状的盖构件等覆盖的状态。
<间隔件的具体的结构>
如图4~图10和图13所示,间隔件60分别组装于壳体部40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前方的间隔件60和后方的间隔件60是相同的零部件,仅是组装姿势不同。
如图9和图10所示,间隔件60具有相对部61、卡合部65、一对旋转体保持部68以及一对旋转体69。相对部61设为可从上方覆盖壳体部40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大致“C”形状。在相对部61的背面向下凸出地设置有两根嵌合销61P。卡合部65在从相对部61的左端部或右端部朝向壳体部40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突出之后,向下突出。各旋转体保持部68形成于相对部6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各旋转体保持部68以在左右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突出。各旋转体69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对应的旋转体保持部68。
如图9和图10所示,使各嵌合销61P与设置于壳体部40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两个嵌合孔40H嵌合,使相对部61从上方与读取面30A相对。另外,如图5和图8所示,使卡合部65与第一壁部41或第二壁部42卡合。此时,卡合部65利用上述的弯折形状绕过后述的传递构件50而接近移动体20。这样一来,间隔件60安装于壳体部40,成为各旋转体69从读取部30中的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朝向稿台玻璃81突出的状态。
<传递构件的具体的结构>
如图9、图10、图12和图13所示,传递构件50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热塑性树脂的注塑成形等制造出的树脂构件。如图5所示,在壳体部40的前端部与保持构件25的前端部之间、以及壳体部40的后端部与保持构件25的后端部之间分别设置有作为相同零部件的传递构件50。
如图9、图10、图12和图13所示,传递构件50包括连接部55、第一抵接部51、第二抵接部52、第三抵接部53、第一突出部58以及第二突出部59。
如图12所示,连接部55是左右方向的长度比前后方向的长度大的大致矩形板状部。连接部55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周缘部比连接部55的中央部高一段。
连接部55的周缘部中的前方的一边的上表面设为第一抵接部51。第一抵接部51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向右方突出。连接部55的周缘部中的后方的一边的上表面设为第二抵接部52。第二抵接部52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向左方突出。连接部55的周缘部中的左方的一边的上表面和右方的一边的上表面设为第三抵接部53。
第一突出部58包括一对弯曲部分58A、一对突出部分58B以及连接部分58C。两弯曲部分58A分别从连接部55的右方的两个角部向右方突出之后,向上弯曲。两弯曲部分58A相对于第一抵接部51~第三抵接部53向上方突出。两突出部分58B从两弯曲部分58A的右侧面向右方突出。连接部分58C在前后方向上将两弯曲部分58A的上端部连接起来。
在第一突出部58形成有卡定部56和收容部57。卡定部56是由两弯曲部分58A的彼此相对的内侧面、连接部分58的下表面划分成的凹部。收容部57是由两突出部分58B的彼此相对的内侧面、连接部分58的右面划分成的凹部。
第二突出部59是与第一突出部58呈镜像对称的相同形状,因此,省略说明。在第二突出部59也与第一突出部58同样地形成有卡定部56和收容部57。
如图10和图13所示,在连接部55的背面的中央部向上地凹设有弹簧承受部55S。
如图13所示,在前方的传递构件50中,使从连接部55的右端部沿着第一壁部41向上突出的第一突出部58的卡定部56卡定于壳体部40的前方的第一突起48。另外,使从连接部55的左端部沿着第二壁部42向上突出的第二突出部59的卡定部56卡定于壳体部40的前方的第二突起49。由此,前方的传递构件50从下方组装于壳体部40的前端部。对于后方的传递构件50,也同样地从下方组装于壳体部40的后端部。
在各传递构件50组装于壳体部40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状态下,第一抵接部51在第一方向D1上与第一壁部41的下端部抵接,该第一壁部的下端部是第一壁部41中的位于和基板部31邻接的位置的端部。第二抵接部52在第一方向D1上与第二壁部42的下端部抵接,该第二壁部的下端部是第二壁部42中的位于和基板部31邻接的位置的端部。第三抵接部53在第一方向D1上与第三壁部43的下端部抵接,该第三壁部43的下端部是第三壁部43中的位于和基板部31邻接的位置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是与稿台玻璃81的第一支承面81A正交、且从下方接近稿台玻璃81的方向。
另外,在该状态下,连接部55向下方与基板部31分离且沿着作为副扫描方向的左右方向延伸。连接部55在左右方向上将第一抵接部51和第二抵接部52连接且从下方与基板部31相对。
<施力构件的具体的结构>
如图9、图10和图13所示,施力构件70是金属线材被弯折加工而形成的一构件。施力构件70包括螺旋弹簧部分71和按压部分72。螺旋弹簧部分71是本发明的“第一施力部”一个例子。按压部分72是本发明的“第二施力部”的一个例子。施力构件70是本发明的“作为由金属线材构成的一构件的第一施力部、第二施力部”的一个例子。
如图5所示,在组装到壳体部40的前端部的传递构件50与保持构件25的前端部之间、以及在组装到壳体部40的后端部的传递构件50与保持构件25的后端部之间分别设置有作为相同零部件的施力构件70。
如图13所示,螺旋弹簧部分71从上端部71U呈螺旋状卷绕到下端部71D。螺旋弹簧部分71的下端部71D是本发明的“第一施力部的一端部”的一个例子。螺旋弹簧部分71的上端部71U是本发明的“第一施力部的另一端部”的一个例子。
通过使第一定位部21内插于螺旋弹簧部分71的下端部71D,螺旋弹簧部分71的下端部71D在与相对面20A抵接的状态下被定位于保持构件25。在螺旋弹簧部分71压缩变形了的状态下,螺旋弹簧部分71的上端部71U从下方抵接于凹设于传递构件50的连接部55的弹簧承受部55S。
通过螺旋弹簧部分71的上端部71U在第一方向D1上与传递构件50的连接部55抵接,传递构件50的第一抵接部51在第一方向D1上与第一壁部41的下端部抵接,传递构件50的第二抵接部52在第一方向D1上与第二壁部42的下端部抵接,从而螺旋弹簧部分71的作用力F1向壳体部40传递。另外,即使通过传递构件50的第三抵接部53在第一方向D1上与第三壁部43的下端部抵接,螺旋弹簧部分71的作用力F1也向壳体部40传递。在该结构中,基板部31的下表面与传递构件50的第一抵接部51~第三抵接部53各自的上表面成为非接触。
这样一来,配置于收容空间10A内的前方和后方的施力构件70的螺旋弹簧部分71借助传递构件50对读取部30向第一方向D1施力,使读取面30A接近稿台玻璃18。
另外,由于螺旋弹簧部分71的作用力F1,前方和后方的间隔件60的旋转体69以可旋转的方式与稿台玻璃81抵接。在此,间隔件60的顶部60T是旋转体69的外周面中的与稿台玻璃81抵接的部分。通过间隔件60的顶部60T与稿台玻璃81抵接,读取面30A与第一支承面81A之间的间隔被维持恒定。
如图5所示,在收容空间10A内的前方和后方,施力构件70的螺旋弹簧部分71和传递构件50具有在从与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即上下方向观察时与间隔件60重叠的部分。更具体而言,沿着作为副扫描方向的左右方向延伸、且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而通过间隔件60的顶部60T的假想平面K1通过读取部30、施力构件70的螺旋弹簧部分71、以及传递构件50。
如图13所示,按压部分72的基端部72D与螺旋弹簧部分71的下端部71D连接,并与保持构件25的相对面20A抵接。按压部分72的基端部72D是本发明的“第二施力部的一端部”的一个例子。按压部分72在从基端部72D向右方延伸之后,向下弯折。并且,按压部分72在描绘了圆弧之后,向上延伸。按压部分72的描绘圆弧的部分是按压部分72的中间部72C。按压部分72的中间部72C通过插入第二定位部22而被定位于保持构件25。
按压部分72从中间部72C向上延伸而到达顶端部72U。按压部分72的顶端部72U向右以描绘大致1/2圆弧的方式折回。按压部分72的顶端部72U是本发明的“第二施力部的另一端部”的一个例子。按压部分72的顶端部72U在与第一壁部41抵接的状态下收容于第一突出部58的收容部57。
将副扫描方向设为第二方向D2,所述副扫描方向是在读取部30读取被支承于第一支承面81A的原稿的图像时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D2是与左右方向平行且向右的方向。将与第二方向D2相反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D3。第三方向D3是与左右方向平行且向左的方向。
第一壁部41位于相对于读取面30A向第二方向D2偏离了的位置。第二壁部42位于相对于读取面30A向第三方向D3偏离了的位置。按压部分72的顶端部72U从右方与第一壁部41抵接,对壳体部40向第三方向D3施力。由此,如图9和图10所示,壳体部40的前后的定位轴部46被按压于保持构件25的前后的保持槽26的左方的内壁,各定位轴部46在各保持槽26内的晃动受到抑制。
<图像读取动作>
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在一边使移动体20移动、一边利用读取部30对支承于第一支承面81A的原稿的图像进行读取的情况下,未图示的控制部对扫描机构29和读取部30进行控制,利用驱动部29M使搭载于移动体20的读取部30在从作为第一支承面81A的左端缘的下方的读取开始位置到作为右端缘的下方的读取结束位置之间沿着左右方向移动。由此,读取部30对载置于第一支承面81A的原稿的图像进行读取。之后,扫描机构29使读取部30从收容空间10A内的右端向左端移动并回到待机位置。
另外,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在利用输送部4对支承于供给托盘9A的多张片材进行逐张输送而读取图像的情况下,未图示的控制部对扫描机构29和读取部30进行控制,利用驱动部29M使搭载于移动体20的读取部30停止于第二支承面81B的下方的静止读取位置。并且,当输送部4将支承于供给托盘9A的片材沿着输送路径P1依次输送时,该片材在位于静止读取位置的读取部30之上通过,因此,读取部30对该通过的片材的图像进行读取。之后,扫描机构29使结束了读取的读取部30回到待机位置。
<作用效果>
在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1中,如图13等所示,通过螺旋弹簧部分71的上端部71U在第一方向D1与传递构件50的连接部55抵接,传递构件50的第一抵接部51在第一方向D1与第一壁部41的下端部抵接,传递构件50的第二抵接部52在第一方向D1与第二壁部42的下端部抵接,从而配置于收容空间10A内的前方和后方的施力构件70的螺旋弹簧部分71的作用力F1向壳体部40传递。另外,即使传递构件50的第三抵接部53在第一方向D1上与第三壁部43的下端部抵接,螺旋弹簧部分71的作用力F1也向壳体部40传递。在该结构中,基板部31的下表面与传递构件50的第一抵接部51~第三抵接部53各自的上表面成为非接触。
这样一来,在施力构件70的螺旋弹簧部分71的作用力F1难以作用于基板部31的状态下,读取部30被朝向稿台玻璃81施力。因此,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即使省略覆盖基板部31的下表面的盖、壁、谋求读取部30(壳体部40)的简化,也能够抑制作用力F1作用于基板部31。其结果,基板部31的电路基板35难以挠曲,能够抑制被安装于电路基板35的各受光元件39的配置偏离。
因而,在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1中,能够抑制读取部30的读取性能的降低且实现读取部30的简化。进而,能够实现图像读取装置1的小型化、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另外,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如图5所示,施力构件70的螺旋弹簧部分71和传递构件50具有在从与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即上下方向观察时与间隔件60重叠的部分。由此,能够将施力构件70的螺旋弹簧部分71和传递构件50紧凑地配置于间隔件60的周边,因此,对于主扫描方向上的装置的小型化是有效的。
而且,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如图5所示,沿着副扫描方向延伸、且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而通过间隔件60的顶部60T的假想平面K1通过读取部30、施力构件70的螺旋弹簧部分71以及传递构件50。由此,施力构件70的螺旋弹簧部分71的作用力F1作用于壳体部40的位置大体位于假想平面K1上。也就是说,该作用力F1与作用于顶部60T的反作用力R1不会交错地相对。其结果,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能够抑制壳体部40中的间隔件60的周边部挠曲。
另外,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如图5和图8等所示,在间隔件60,绕过传递构件50且朝向移动体20延伸的卡合部65与第一壁部41或第二壁部42卡合。由此,抑制安装于壳体部40的间隔件60脱落的情况。另外,对于传递构件50,使第一抵接部51与第一壁部41抵接、使第二抵接部52与第二壁部42抵接的作业可不被间隔件60的卡合部65阻碍地容易地进行。其结果,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能够实现组装作业的容易化。
而且,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如图5和图13所示,间隔件60利用旋转体69而与稿台玻璃81抵接,由此能够大幅度地缩小从稿台玻璃81作用于间隔件60的阻力。
另外,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如图13所示,传递构件50的连接部55向下方与基板部31分离。由此,连接部55即使被施力构件70的螺旋弹簧部分71的上端部71U按压而挠曲的情况,也难以与基板部31接触,因此,基板部31的电路基板35更加难以挠曲。另外,传递构件50的第一突出部58、第二突出部59从作为副扫描方向的左右方向夹持第一壁部41、第二壁部42,因此,易于进行将传递构件50安装于壳体部40的作业。
而且,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如图13所示,通过第一抵接部51~第三抵接部53与壳体部40的第一壁部41~第三壁部43的下端部抵接,传递构件50被三点支承于壳体部40。由此,传递构件50能够将施力构件70的螺旋弹簧部分71的作用力F1稳定地向壳体部40传递。
另外,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如图13所示,按压部分72的顶端部72U与第一壁部41抵接,对读取部30向作为向左的方向的第三方向D3施力。由此,如图9和图10所示,壳体部40的前后的定位轴部46被按压于保持构件25的前后的保持槽26的左方的内壁,各定位轴部46在各保持槽26内的晃动受到抑制。其结果,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能够利用按压部分72使读取部30相对于向作为向右的方向的第二方向D2移动的移动体20的副扫描方向上的位置稳定。
而且,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如图13等所示,作为第一施力部的螺旋弹簧部分71和作为第二施力部的按压部分72形成为作为由金属线材构成的一构件的施力构件70。螺旋弹簧部分71卷绕成螺旋状。按压部分72从螺旋弹簧部分71的下端部71D延伸而弯折。按压部分72的顶端部72U与第一壁部41抵接。利用这样的结构,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能够实现第一施力部、第二施力部的简化和零部件个数的削减。
另外,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如图13等所示,利用形成于保持构件25的第一定位部21对螺旋弹簧部分71进行定位。利用形成于保持构件25的第二定位部22对按压部分72的中间部72C进行定位。利用形成于传递构件50的收容部57收容按压部分72的顶端部72U。利用这样的结构,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能够实现螺旋弹簧部分71和按压部分72的组装作业的容易化。另外,通过按压部分72的顶端部72U被收容于收容部57,按压部分72的顶端部72U与第一壁部41抵接的位置难以偏离。其结果,按压部分72能够对读取部30向第三方向D3可靠地施力。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而适用。
例如,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并不限定于实施例的结构。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也可以是与实施例不同的形状。另外,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也可以是独立构件。
第一施力部和传递构件也可以不与间隔件的顶部重叠。例如、第一施力部和传递构件也可以配置于从实施例的位置朝向主扫描方向的中央部偏离了的位置。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利用于图像读取装置或复合机等。
Claims (10)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具备:
稿台玻璃,所述稿台玻璃以表侧支承原稿;
移动体,所述移动体能够在所述稿台玻璃的背侧沿着副扫描方向往复移动;
读取部,所述读取部保持于所述移动体;以及
第一施力部,所述第一施力部对所述读取部向第一方向施力,所述第一方向是接近所述稿台玻璃的方向,
该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读取部包括:读取面,所述读取面与所述稿台玻璃相对;多个受光元件,所述多个受光元件沿着主扫描方向排列;基板部,所述基板部具有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从与所述稿台玻璃相反的一侧与所述读取面相对,并安装有各所述受光元件;以及壳体部,所述壳体部保持所述基板部,
所述移动体包括从与所述读取面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基板部相对的相对面,
所述壳体部包括:第一壁部,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读取面的沿着所述主扫描方向延伸的一个端缘邻接,朝向所述移动体延伸设置;第二壁部,在所述第二壁部与所述第一壁部之间保持所述基板部,且所述第二壁与所述读取面的沿着所述主扫描方向延伸的另一个端缘邻接,朝向所述移动体延伸设置,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备配设于所述读取部与所述移动体之间的传递构件,
所述传递构件包括: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壁部中的位于和所述基板部邻接的位置的端部抵接;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壁部中的位于和所述基板部邻接的位置的端部抵接;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副扫描方向将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连接起来且与所述基板部相对,
所述第一施力部配置成:一端部与所述移动体的所述相对面抵接,另一端部与所述传递构件的所述连接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间隔件,该间隔件从所述读取部的所述主扫描方向上的两端部朝向所述稿台玻璃突出,该间隔件的顶部与所述稿台玻璃抵接,
所述第一施力部和所述传递构件具有在从与所述主扫描方向和所述副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与所述间隔件重叠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副扫描方向延伸、且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而通过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顶部的假想平面通过所述读取部、所述第一施力部以及所述传递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具有:
相对部,所述相对部与所述读取面相对;以及
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相对部连接,绕过所述传递构件且朝向所述移动体延伸而能够与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中的至少一者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具有与所述稿台玻璃抵接并旋转的旋转体,
所述顶部是所述旋转体的外周面中的与所述稿台玻璃抵接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基板部分离且沿着所述副扫描方向延伸,
所述传递构件包括:
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从所述连接部中的所述副扫描方向的一个端部沿着所述第一壁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突出;以及
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从所述连接部中的所述副扫描方向的另一端部沿着所述第二壁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部包括第三壁部,该第三壁部从所述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朝向所述移动体突出、且沿着所述副扫描方向延伸,
所述传递构件包括第三抵接部,该第三抵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三壁部中的位于和所述基板部邻接的位置的端部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副扫描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将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壁部位于相对于所述读取面向所述第二方向偏离的位置,
所述第二壁部位于相对于所述读取面向所述第三方向偏离的位置,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具备第二施力部,该第二施力部的一端部与所述移动体抵接,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壁部抵接,对所述读取部向所述第三方向施力,
所述副扫描方向是所述读取部读取被支承于所述稿台玻璃的支承面的原稿的图像时的移动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施力部和所述第二施力部是由金属线材构成的一构件,
所述第一施力部是卷绕成螺旋状的螺旋弹簧部分,
所述第二施力部是从所述螺旋弹簧部分的一端部延伸而弯折的按压部分,所述按压部分的顶端部与所述第一壁部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移动体形成有对所述螺旋弹簧部分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部和对所述按压部分的中间部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部,
在所述传递构件形成有收容所述按压部分的所述顶端部的收容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034575A JP6493249B2 (ja) | 2016-02-25 | 2016-02-25 | 画像読取装置 |
JP2016-034575 | 2016-02-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24525A true CN107124525A (zh) | 2017-09-01 |
CN107124525B CN107124525B (zh) | 2020-04-03 |
Family
ID=59679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93084.1A Active CN107124525B (zh) | 2016-02-25 | 2017-02-21 | 图像读取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42437B2 (zh) |
JP (1) | JP6493249B2 (zh) |
CN (1) | CN10712452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89306A (zh) * | 2018-10-03 | 2020-04-1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12805230A (zh) * | 2018-11-13 | 2021-05-14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薄片体收容装置、具备薄片体收容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和薄片体定位部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40637B2 (ja) * | 2016-02-29 | 2020-08-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 |
CN111512621B (zh) * | 2017-12-25 | 2022-05-10 | 佳能株式会社 | 原稿读取装置 |
JP7243338B2 (ja) * | 2019-03-19 | 2023-03-22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90033A (en) * | 1991-07-19 | 1995-02-14 | Ricoh Company,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urning over pages of book-original |
US20010043371A1 (en) * | 1997-12-03 | 2001-11-22 | Hiroyuki Takahara | Image sensor unit and image reader using the same |
JP2002302318A (ja) * | 2001-04-02 | 2002-10-18 | Seiko Epson Corp | 記録媒体の排出装置におけるローラ固定部材及びそのローラ固定部材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
CN1909584A (zh) * | 2005-08-03 | 2007-02-07 | 株式会社理光 | 有助于有效利用空间的成像设备 |
CN104253918A (zh) * | 2013-06-25 | 2014-12-31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光学单元 |
CN105052119A (zh) * | 2013-03-19 | 2015-11-1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图像传感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67810A (ja) * | 2005-08-31 | 2007-03-15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読取装置 |
JP2009246841A (ja) * | 2008-03-31 | 2009-10-22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読取装置 |
JP5776476B2 (ja) | 2011-10-03 | 2015-09-0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
2016
- 2016-02-25 JP JP2016034575A patent/JP6493249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2-21 CN CN201710093084.1A patent/CN107124525B/zh active Active
- 2017-02-21 US US15/437,642 patent/US994243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90033A (en) * | 1991-07-19 | 1995-02-14 | Ricoh Company,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urning over pages of book-original |
US20010043371A1 (en) * | 1997-12-03 | 2001-11-22 | Hiroyuki Takahara | Image sensor unit and image reader using the same |
JP2002302318A (ja) * | 2001-04-02 | 2002-10-18 | Seiko Epson Corp | 記録媒体の排出装置におけるローラ固定部材及びそのローラ固定部材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
CN1909584A (zh) * | 2005-08-03 | 2007-02-07 | 株式会社理光 | 有助于有效利用空间的成像设备 |
CN105052119A (zh) * | 2013-03-19 | 2015-11-1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图像传感器 |
CN104253918A (zh) * | 2013-06-25 | 2014-12-31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光学单元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89306A (zh) * | 2018-10-03 | 2020-04-1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10989306B (zh) * | 2018-10-03 | 2024-06-0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12805230A (zh) * | 2018-11-13 | 2021-05-14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薄片体收容装置、具备薄片体收容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和薄片体定位部件 |
CN112805230B (zh) * | 2018-11-13 | 2023-01-13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薄片体收容装置、具备薄片体收容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和薄片体定位部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24525B (zh) | 2020-04-03 |
JP2017152975A (ja) | 2017-08-31 |
US9942437B2 (en) | 2018-04-10 |
JP6493249B2 (ja) | 2019-04-03 |
US20170251123A1 (en) | 2017-08-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24525A (zh) | 图像读取装置 | |
JP4182995B2 (ja) | 給紙カセット | |
CN107089530B (zh) | 片材输送设备和图像记录设备 | |
US9254972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
CN103852998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4836935B (zh) | 复合装置 | |
CN108418988B (zh) |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EP1601180A1 (en) | Image reading device | |
US20150092255A1 (en) | Image reading device | |
US9493317B2 (en) | Paper feed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paper feed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paper feed apparatus | |
CN105438861A (zh) | 片状物传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 |
US8867111B2 (en) | Document reader | |
CN107010458A (zh) | 运送装置及图像记录装置 | |
US8964263B1 (en) | Image reading device | |
JP4605029B2 (ja) | イメージセンサ | |
CN107618931A (zh) | 片材装订装置 | |
CN103458148B (zh) | 图像读取装置 | |
US9832330B2 (e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
JP6695845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6003309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JP2007276980A (ja) | 給紙カセット | |
JP6776640B2 (ja) | シート支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
JP6488935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CN103945085A (zh) | 图像读取器 | |
JP3587021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