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1024B - 色材分散液、着色树脂组合物、色材、彩色滤光片 - Google Patents

色材分散液、着色树脂组合物、色材、彩色滤光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1024B
CN107111024B CN201580070328.3A CN201580070328A CN107111024B CN 107111024 B CN107111024 B CN 107111024B CN 201580070328 A CN201580070328 A CN 201580070328A CN 107111024 B CN107111024 B CN 107111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lor
color material
acid dye
color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03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11024A (zh
Inventor
远藤大辅
小仓教弘
村田智基
村上史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11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1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11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1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63/00Lak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11/00Diaryl- or thriarylmethane dyes
    • C09B11/28Pyronines ; Xanthon, thioxanthon, selenoxanthan, telluroxanthon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67/00Influencing the physical, e.g. the dyeing or printing properties of dyestuffs without chemical reactions, e.g. by treating with solvents grinding or grinding assistants, coating of pigments or dyes; Process features in the making of dyestuff preparations; Dyestuff preparations of a special physical nature, e.g. tablets, films
    • C09B67/0071Process features in the making of dyestuff preparations; Dehydrating agents; Dispersing agents; Dustfree compositions
    • C09B67/0084Dispersions of dyes
    • C09B67/0085Non common dispersing agents
    • C09B67/009Non common dispersing agents polymeric dispersing ag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23Absorbing filters containing organic substances, e.g. dyes, inks or pig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05Production of optical devices or components in so far 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thographic processes or materials used therefor
    • G03F7/0007Filters, e.g. additive colour filters; Components for display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G03F7/032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with binders
    • G03F7/033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with binders the binders being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vinyl polym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9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 G03F7/105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having substances, e.g. indicators, for forming visible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1Polarizer or dy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02F1/133516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e.g. printing, electro-deposition or photolithograph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04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dy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分散性优异、可形成高对比度且高亮度的涂膜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分散性优异的色材、高对比度且高亮度的彩色滤光片、具有该彩色滤光片的液晶显示设备及发光显示设备。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含有(A)色材、(B)分散剂、及(C)溶剂,且上述(A)色材包含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

Description

色材分散液、着色树脂组合物、色材、彩色滤光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彩色滤光片、液晶显示设备及发光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以显示器等为代表的薄型图像显示设备,即所谓的平板显示器,以薄于阴极射线管型显示器且在深度方向上不占空间为特征而大量上市。关于其市场价格,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价格逐年趋于合理,而需求进一步扩大,生产量也逐年增加。尤其是彩色液晶电视几乎已成为TV(Television,电视)的主流。另外,最近,因自发光而视认性较高的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之类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等发光显示设备也作为下一代图像显示设备而受到关注。在这些图像显示设备的性能中,强烈要求对比度、色彩再现性的提高等进一步的高画质化和消耗电力的减少。
在这些液晶显示设备和发光显示设备中可使用彩色滤光片。例如在彩色液晶显示器的情况下,以背光源为光源,电力驱动液晶,从而控制光量,并通过使该光通过彩色滤光片而进行色彩表现。因此,彩色滤光片对液晶电视的色彩表现而言必不可少,且承担着左右显示器性能的较大的作用。另外,在有机发光显示设备中,将彩色滤光片用在白色发光的有机发光组件时,与液晶显示设备同样地形成彩色图像。
作为近年来的倾向,要求图像显示设备的省电化,为了提高背光源的利用效率,尤其要求彩色滤光片的高亮度化。尤其在移动显示器(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平板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方面为较大的课题。
虽然技术进步带来电池容量变大,但移动的蓄电量仍然有限,另一方面,随着画面尺寸的扩大,消耗电力有增加的倾向。由于与移动终端的可使用时间和充电频率直接相关,故而包含彩色滤光片的图像显示设备会左右移动终端的设计和性能。
此处,彩色滤光片通常具有透明基板、形成于透明基板上且包含红、绿、蓝的三原色的着色图案的着色层、以及以划分各着色图案的方式形成于透明基板上的遮光部。
在这种着色层的形成方法中,广泛地利用使用耐热性、耐光性优异的颜料作为色材的颜料分散法。然而,就使用颜料的彩色滤光片而言,难以达成目前的进一步高亮度化的要求。
作为用于达成高亮度化的一种手段,业界正对使用染料的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进行研究。染料与颜料相比,通常透过率较高,可制造高亮度的彩色滤光片,但耐热性、耐光性较差,在彩色滤光片制造步骤中的高温加热时等,存在色度容易发生变化的问题。另外,就使用染料的着色树脂组合物而言,固化涂膜的耐溶剂性较差,存在染料移染至相邻的其他颜色的像素或保护膜等不含着色剂的固化膜的问题。进而,溶解染料而使用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存在在干燥步骤中容易在固化涂膜表面析出异物的问题、和染料的荧光发光导致对比度明显降低等作为彩色滤光片使用时的诸多问题。
作为提高染料的各种耐性的方法,已知有使染料成盐的方法。
专利文献1中,作为耐热性、耐光性、颜色特性、透明性优异的着色感光性组合物,公开了含有染色色淀颜料的着色感光性组合物,作为该染色色淀颜料,可列举附有染料索引编号的公知的颜料。
另外,作为可实现较高的亮度与较广的色彩再现区域的彩色滤光片用蓝色着色组合物,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包含铜酞菁蓝颜料与呫吨系染料的金属色淀颜料的着色剂的彩色滤光片用蓝色着色组合物。另外,作为可实现较高的亮度与较广的色彩再现区域的有机EL显示设备用彩色滤光片用蓝色着色组合物,在专利文献 3中公开了包含使蓝色颜料、呫吨系酸性染料以及季铵盐反应而获得的成盐化合物。然而,作为该成盐化合物,也存在固化涂膜的耐溶剂性的问题、由荧光所引起的对比度降低的问题。
另外,本申请人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如下彩色滤光片等,其使用了多个染料骨架通过交联基交联而成的包含2价以上的阳离子与2价以上的阴离子的特定的色材。公开了上述色材通过包含2 价以上的阳离子与2价以上的阴离子而形成分子缔合体,耐热性优异,使用该色材的彩色滤光片为高对比度,且耐溶剂性及电可靠性优异。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5中记载有锆色淀颜料,染料骨架可例示三芳基甲烷、呫吨、偶氮、喹啉系染料。作为呫吨系染料的例示,仅为荧光素(fluorescein)系染料,完全未记载罗丹明系酸性染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813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0-263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2-194523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2/144521号公报
专利文献5:美国专利2626255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配合多样化的背光源从而调整为所需的色调,必须将2种以上的色材组合使用。例如在制成蓝色着色层的情况下,通常除蓝色色材以外,也将发红的紫色色材、红色色材组合使用从而调整为所需的色调。作为色材,在利用以往所使用的颜料的情况下,由于该颜料的透过率较低,故而存在亮度降低的问题,在使用染料的情况下,耐热性变差,若经过彩色滤光片制造步骤中的后烘烤步骤,则存在亮度降低的问题。
因此,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对包含铜酞菁蓝的蓝色颜料,添加呫吨系碱性染料(罗丹明6G)的金属色淀颜料(PR81等)。
然而,在使用呫吨系碱性染料的金属色淀颜料的情况下,已知在彩色滤光片制造步骤的后烘烤步骤中,存在呫吨色素发生升华的问题。若色材从彩色滤光片的着色层升华,则存在如下问题:不仅该着色层的色调会发生变化,也会附着于其他着色层等使其他着色层的色调发生变化、亮度降低,或产生加热装置内的污染。进而,在使用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使呫吨系酸性染料与季铵盐反应而获得的成盐化合物的情况下,在后烘烤步骤中,也存在产生升华物的问题。
另外,作为酸性染料的金属色淀色材,在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使用氯化铝作为色淀化剂的情况下,存在分散性较差,作为彩色滤光片的对比度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散性优异、可形成高对比度且高亮度的涂膜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可形成高对比度且高亮度的涂膜的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分散性优异且高温加热时的色材的升华受到抑制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高对比度且高亮度的彩色滤光片、具有该彩色滤光片的液晶显示设备及发光显示设备。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的特征在于:其含有(A)色材、(B)分散剂及(C)溶剂,且上述(A)色材包含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
在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中,从色材的分散性提高,涂膜的对比度提高的方面出发,上述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色淀化剂优选为可形成碱性多核缩合离子的锆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中,其中,从色材的分散性提高,涂膜的对比度提高的方面出发,上述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色淀化剂优选为二氯氧锆(dichlorooxozirconium)、水合氯化锆 (chlorohydroxyoxozirconium)、以及它们的水合物的至少1种。
在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中,从色材的分散性提高,涂膜的对比度提高,且耐热性良好,在彩色滤光片制造步骤中的后烘烤步骤后也可获得高亮度的方面出发,在上述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中,上述酸性染料优选为罗丹明系酸性染料。
在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中,从容易地控制为适合蓝色着色层的色调,并且耐热性优异,色材的分散性优异,可获得高对比度且高亮度的涂膜的方面出发,上述(A)色材优选还包含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色材。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1329166400000051
(通式(I)中,A为与N直接键合的碳原子不具有π键的a价有机基团,该有机基团表示至少与N直接键合的末端具有饱和脂肪族烃基的脂肪族烃基、或具有该脂肪族烃基的芳香族基团,碳链中也可包含O、S、N;Bc-表示c价多酸根阴离子(polyoxometalate anion);Ri~Rv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Rii与Riii、Riv与Rv也可键合而形成环结构; Ar1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2价芳香族基团;多个Ri~Rv及Ar1可分别相同或不同;
a和c表示2以上的整数,b和d表示1以上的整数;e为0或 1,在e为0时键不存在;多个e可相同或不同。)
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中包含(D)粘合剂成分。
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是罗丹明系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上述色淀色材的色淀化剂优选为可形成碱性多核缩合离子的锆化合物。
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是色材的分散性优异、耐热性优异、且高温加热时的色材的升华受到抑制的色材。
在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中,从色材的分散性优异、耐热性提高的方面出发,上述色淀色材的色淀化剂特别优选为二氯氧锆、水合氯化锆、以及它们的水合物的至少1种。
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的特征在于:其是至少具备透明基板、以及设置于该透明基板上的着色层的彩色滤光片,且该着色层的至少 1层包含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对置基板、以及形成于上述彩色滤光片与上述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本发明的发光显示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与发光体。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分散性优异、可形成高对比度且高亮度的涂膜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可形成高对比度且高亮度的涂膜的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分散性优异且高温加热时的色材的升华受到抑制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高对比度且高亮度的彩色滤光片、具有该彩色滤光片的液晶显示设备及发光显示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设备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发光显示设备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次对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彩色滤光片、液晶显示设备、及发光显示设备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光包括可见和非可见区域的波长的电磁波、还包括放射线,放射线包括例如微波、电子束。具体而言,是指波长5μm以下的电磁波、和电子束。
在本发明中,所谓(甲基)丙烯酸,表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所谓(甲基)丙烯酸酯,表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谓有机基团,是指具有1个以上碳原子的基团。
1.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
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的特征在于:其含有(A)色材、(B)分散剂、及(C)溶剂,且上述(A)色材包含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
在本发明中,由于用锆化合物将酸性染料色淀化而使用,故而该色淀色材在溶剂中和涂膜中均以微粒的状态分散。关于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A)色材包含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该(A)色材分散于(C)溶剂中,由此成为可形成调整为所需的色调的同时色材的分散性优异、高对比度且高亮度的涂膜的色材分散液。
作为通过上述特定的组合而发挥如上所述的效果的作用,虽然尚不明确,但推定如下。
已知水溶液中的锆化合物具有多种结构,其原因在于,锆(IV) 离子为高电荷且尺寸相对较大,具有容易接受配体的性质。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锆并非Zr4+单体的形态,而是以聚合物的形式存在 (例如,BUNSEKI KAGAKU VOL.59,No.6,pp447-454)。认为在本发明中由于使用具有这种性质的锆化合物作为色淀化剂,故而在色淀化时容易在溶液中发生聚合而形成碱性多核缩合离子。因此,色淀化剂容易带4价以上较高的正电荷,与使用Al3+、Ca2+、Mg2+等通常的金属阳离子作为色淀化剂的情况相比,分子尺寸增大,故推测粒子在成长前析出,1次粒子变小。如此进行了色淀化的酸性染料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幅度降低,呈现出更接近颜料的性质。因此,色材的分散性、耐热性变得良好,并且也有制造色材时的色淀化色材容易回收(滤去)的优点。
进而,由于锆化合物的阳离子不会妨碍酸性染料的透过性,故推测可获得与酸性染料同样的透过性,且亮度增高。
另一方面,本发明者等获得如下见解:在彩色滤光片的着色层使用呫吨系染料时,即使在该呫吨系染料经过色淀化的情况下,在彩色滤光片制造时的高温加热步骤中也会发生升华。本发明者等基于该见解而进行努力研究,结果获得如下见解:在呫吨系染料中,荧光素系染料、罗丹明系碱性染料的金属色淀色材容易发生升华,罗丹明系酸性染料与季铵盐化合物的成盐化合物也会产生升华物,但在使用了本发明的罗丹明系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情况下,耐热性提高从而高温加热时色材的升华受到抑制。
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至少含有(A)色材、(B)分散剂、及(C)溶剂,且可以在无损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进一步含有其他成分。以下,依次对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A)色材]
本发明的色材分散液中所使用的(A)色材至少包含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
<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
在本发明中,所谓酸性染料,是分子中具有磺基和羧基等酸性基及其盐的至少1种,且分子整体表现出阴离子性的染料。在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中,由酸性染料的阴离子、与可作为色淀化剂使用的锆化合物的阳离子构成色淀色材。
这种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在溶剂中和涂膜中均以微粒的状态分散。该微粒中的染料与色淀化剂的阳离子形成盐,并且在分子水平上发生凝聚。在本发明中,认为由于容易抑制该色淀色材彼此的凝聚,分散性优异,故涂膜的对比度提高。
另外,这种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由于包含锆且以微粒的状态进行分散而成,故而涂膜状态下的耐药剂性优异。
(酸性染料)
作为上述酸性染料,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包含罗丹明系酸性染料和荧光素系酸性染料的呫吨系酸性染料、酞菁系酸性染料、三芳基甲烷系酸性染料、偶氮系酸性染料、蒽醌系酸性染料、靛蓝系酸性染料等。
以往的荧光素系染料、罗丹明系碱性染料的金属色淀色材容易发生升华,与此相对,本发明的罗丹明系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由于色材的分散性优异,且耐热性提高从而高温加热时色材的升华受到抑制,故而可适宜地使用作为本发明的色材。
所谓罗丹明系酸性染料,为6-氨基呫吨-3-亚胺的衍生物,并且是具有分子中的氢原子的至少2个被具有磺基及羧基等酸性基及其盐的至少1种的取代基所取代的构造,并且表现出阴离子性的染料。
这种罗丹明系酸性染料由于包含表现出阳离子性的亚胺部分,并且分子整体呈现阴离子性,因而推测,具有上述酸性基及其盐的至少1种的取代基通常在1个分子中包含2个以上,且具有至少一对分子内盐(甜菜碱结构),故而稳定化且耐热性优异。另外,罗丹明系酸性染料除了在1个分子内具有上述分子内盐结构以外,还具有表现出阴离子性的酸性基,故而推测,在将该罗丹明系酸性染料与阳离子性锆化合物进行色淀化而制成微粒的情况下,在罗丹明系色素的分子内与分子间的两者中产生较强的电性相互作用或酸碱相互作用等,耐热性优异,且升华受到抑制。
作为罗丹明系酸性染料,其中优选在呫吨骨架的9位具有苯基,可适宜地使用下述通式(II)所表示的构造。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1329166400000091
(通式(II)中,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杂芳基,R1与R2、R3与R4可分别键合而形成环结构,R1与呫吨环的5位的碳原子、R2与呫吨环的7位的碳原子、R3与呫吨环的4位的碳原子、或R4与呫吨环的2位的碳原子可分别键合而形成环结构。
上述芳基、或杂芳基所具有的氢原子可被酸性基或其盐、或者卤素原子所取代。
R5表示酸性基或其盐,x为0~5的整数。其中,通式(II)具有至少2个酸性基或其盐,且其中1个形成分子内盐。)
关于R1~R4中的烷基,其中,优选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 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更优选为碳数为1~8的直链或分支的烷基,进一步更优选为碳数为1~5的直链或分支的烷基。作为可具有烷基的取代基,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芳基、卤素原子等,该芳基可进一步具有卤素原子、或酸性基或其盐作为取代基。
关于R1~R4中的芳基,其中,优选为可具有碳数6~20的取代基的芳基,更优选为具有苯基、萘基等的基团。
另外,关于R1~R4中的杂芳基,其中,优选为可具有碳数5~ 20的取代基的杂芳基,作为杂原子,优选包含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
作为可具有芳基或杂芳基的取代基,可列举例如:碳数1~5 的烷基、卤素原子、酸性基或其盐、羟基、烷氧基、腈基、氨基甲酰基、羧酸酯基等。
所谓R1与R2、R3与R4分别键合而形成环结构,是指R1与R2、 R3与R4分别经由氮原子而形成环结构。环结构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5~7员环的含氮杂环,具体而言,可列举:吡咯烷环、哌啶环、吗啉环等。
另外,所谓R1与呫吨环的5位的碳原子、R2与呫吨环的7位的碳原子、R3与呫吨环的4位的碳原子、或R4与呫吨环的2位的碳原子进行键合而形成环结构,是指R1~R4与呫吨环的既定位的碳原子的上述组合分别经由氮原子及呫吨骨架的一部分而形成环结构。环结构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5~7员环的含氮杂环。
从耐光性、以及耐热性提高的方面出发,优选上述通式(II)所表示的罗丹明系酸性染料中,尤其是R1和R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杂芳基,并且R2和R4分别独立地为芳基、或杂芳基。推测其原因在于,在R2和R4分别独立地为芳基或杂芳基的情况下,R2和R4所键合的氮原子所具有的孤对电子不仅与呫吨骨架共轭,也与该芳基或杂芳基共轭,由此分子进一步稳定化。
作为酸性基或其盐的具体例,可列举:羧基(-COOH)、羧酸根基(-COO-)、羧酸盐基(-COOM,此处,M表示金属原子)、磺酸根基(-SO3 -)、磺基(-SO3H)、磺酸盐基(-SO3M,此处,M表示金属原子)等,其中,优选具有磺酸根基(-SO3 -)、磺基(-SO3H)、或磺酸盐基(-SO3M)的至少1种。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金属原子M,可列举钠原子、钾原子等。
通式(II)具有至少2个酸性基或其盐,且其中1个形成分子内盐,其中,x优选为1~2的整数,进一步优选为1。
在x为1的情况下,优选R2和R4的至少1个具有酸性基,进一步优选R2和R4的至少1个是具有酸性基的芳基。酸性基在1个分子内存在于分离的位置,由此从效率地进行酸性基与阳离子物质的反应的方面出发优选。
作为罗丹明系酸性染料的具体例,可列举:C.I.酸性红50、52、 289、388,酸性紫9、30,酸性蓝19等。
另外,作为罗丹明系酸性染料以外的酸性染料的具体例,可列举:C.I.酸性红51、87、91、92、93、94、98,C.I.酸性橙11,C.I. 酸性黄73、74等荧光素系酸性染料等呫吨系酸性染料;
C.I.酸性紫34、36、39、41、42、43、47、51、63、126,C.I. 酸性蓝25、27、35、40、41、43、45、46、47、49、51、55、56、 62、68、69、78、80、81、96、111、124、127、127:1、129、138、 145、150、175、183、215、225、230、258、260、264、271、277、 281、290、324、344、350,C.I.酸性绿25、27、36、37、38、40、 41、42、44、54、95等蒽醌系酸性染料;
C.I.酸性蓝74等靛蓝系酸性染料;
C.I.酸性紫15、16、17、19、21、23、24、25、38、49、72, C.I.酸性蓝1、3、5、7、9、19、22、83、90、93、100、103、104、 109,C.I.酸性绿3、5、6、7、8、9、11、15、16、22、50等三芳基甲烷系酸性染料;
C.I.酸性蓝249、C.I.直接蓝86等酞菁系酸性染料;
C.I.酸性黄11,C.I.酸性橙7,C.I.酸性红37、180、183,C.I. 酸性蓝29,C.I.直接红28、83,C.I.直接黄12,C.I.直接橙26,C.I. 直接绿59,C.I.活性黄2,C.I.活性红17,C.I.活性红120,C.I.活性黑5,C.I.媒染红7,C.I.媒染黄5,C.I.媒染黑7,C.I.直接绿28 等偶氮系酸性染料等。
(色淀化剂)
作为可用作上述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色淀化剂的锆化合物,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二氯氧锆、水合氯化锆、硝酸锆、碱式碳酸锆、碱式硫酸锆以及它们的水合物等。
在本发明中,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分散性优异,可形成高对比度且高亮度的涂膜,但从这些效果进一步提高的方面出发,作为上述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色淀化剂,优选为可形成碱性多核缩合离子的锆化合物。
其中,从在溶液中容易形成碱性多核缩合离子,色淀色材的分散性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为选自二氯氧锆、水合氯化锆、以及它们的水合物中的至少1种,特别优选为二氯氧锆及其水合物。
作为上述锆化合物,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作为二氯氧锆的市售品,可列举第一稀元素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ZIRCOZOL ZC和ZIRCOZOL ZC-20等,作为水合氯化锆的市售品,可列举第一稀元素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ZIRCOZOL ZC-2等。
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可通过使所需的酸性染料与所需的锆化合物在溶剂中混合而获得。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1)在上述酸性染料与成为上述色淀化剂的锆化合物可溶的溶剂中,添加所需的酸性染料与所需的锆化合物,根据需要一边加热或冷却,一边进行搅拌而混合的方法;(2)分别制备包含所需的酸性染料溶液与所需的锆化合物的色淀化剂溶液,将上述染料溶液与上述色淀化剂溶液根据需要一边加热或冷却,一边混合的方法等。
色淀化时的加热温度并无特别限定,在使用水作为溶剂的情况下,可设为5~90℃。
罗丹明系酸性染料等酸性染料例如能够以细田丰著“新染料化学”技报堂等中所记载的合成方法等公知的方法为参考而进行合成,也可也可以使用市售品。
<其他色材>
关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A)色材,在无损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以控制色调为目的,也可以进一步含有其他色材。作为其他色材,可列举公知的颜料及染料等,只要在无损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就没有特别限定,可设为与用于下述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的情况相同。
在本发明中,从可获得能形成调整为所需的色调的同时分散性优异,高对比度且高亮度的涂膜的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的方面出发,优选上述(A)色材进一步包含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色材。其中,从可形成高对比度且高亮度的涂膜的方面出发,优选将上述罗丹明系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与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色材组合使用。
[化学式3]
(通式(I)中的各符号如上所述。)
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色材的阳离子部分可与国际公开第 2012/14452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通式(I)所表示的色材的阳离子部分相同。
上述通式(I)中的A为与N(氮原子)直接键合的碳原子不具有π键的a价有机基团,该有机基团表示至少与N直接键合的末端具有饱和脂肪族烃基的脂肪族烃基、或具有该脂肪族烃基的芳香族基团,且碳链中也可包含O(氧原子)、S(硫原子)、N(氮原子)。由于与N直接键合的碳原子不具有π键,故而阳离子性的显色部位所具有的色调、透过率等颜色特性不会受到连接基团A和其他显色部位的影响,可保持与单体相同的颜色。
在A中,至少与N直接键合的末端具有饱和脂肪族烃基的脂肪族烃基只要与N直接键合的末端的碳原子不具有π键,则可为直链、支链或环状的任一种,末端以外的碳原子可以具有不饱和键,也可以具有取代基,在碳链中也可以包含O、S、N。例如可包含羰基、羧基、氧基羰基、酰胺基等,氢原子也可以进一步被取代为卤素原子等。
另外,在A中具有上述脂肪族烃基的芳香族基可列举具有至少与N直接键合的末端具有饱和脂肪族烃基的脂肪族烃基的单环或多环芳香族基团,可具有取代基,也可以是包含O、S、N的杂环。
其中,从骨架的强韧性的方面出发,A优选包含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芳香族基。
作为环状的脂肪族烃基,其中,从骨架的强韧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含桥脂环式烃基。所谓含桥脂环式烃基,是指脂肪族环内具有桥联结构,且具有多环结构的多环状脂肪族烃基,可列举例如:降莰烷、双环[2,2,2]辛烷、金刚烷等。含桥脂环式烃基之中,优选降莰烷。另外,作为芳香族基团,可列举例如包含苯环、萘环的基团,其中,优选包含苯环的基团。
从原料获取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A优选为2~4价,优选为2~ 3价,进一步优选为2价。例如,在A为2价有机基团的情况下,可列举对碳数1~20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亚烷基、或苯二亚甲基等碳数1~20的亚烷基进行2个取代而成的芳香族基等。
Ri~Rv中的烷基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碳数1~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等,其中,优选是碳数为1~8的直链或分链的烷基,从制造和原料供应的容易性的方面出发,更优选是碳数为1~5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其中,Ri~Rv中的烷基特别优选为乙基或甲基。作为烷基可具有的取代基,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芳基、卤素原子、羟基等,作为被取代的烷基,可列举苄基等。
Ri~Rv中的芳基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苯基、萘基等。作为芳基可具有的取代基,可列举例如烷基、卤素原子等。
所谓Rii与Riii、Riv与Rv键合而形成环结构,是指Rii与Riii、 Riv与Rv经由氮原子而形成环结构。环结构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吡咯烷环、哌啶环、吗啉环等。
其中,从化学稳定性的方面出发,优选:Ri~Rv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碳数1~5的烷基、苯基,或Rii与Riii、Riv与Rv键合形成吡咯烷环、哌啶环、吗啉环。
Ri~Rv可分别独立地采用上述构造,其中,从色纯度的方面出发,优选Ri为氢原子,进而从制造和原料供应的容易性的方面出发,更优选Rii~Rv均相同。
Ar1中的2价芳香族基并无特别限定。芳香族基除包含碳环的芳香族烃基以外,也可以是杂环基。作为芳香族烃基中的芳香族烃,除苯环以外,可列举:萘环、四氢萘环、茚环、芴环、蒽环、菲环等缩合多环芳香族烃;联苯、三联苯、二苯基甲烷、三苯基甲烷、茋等链状多环式烃。在该链状多环式烃中,可像二苯醚等那样在链状骨架中具有O、S、N。另一方面,作为杂环基中的杂环,可列举:呋喃、噻吩、吡咯、噁唑、噻唑、咪唑、吡唑等5员杂环;吡喃、吡喃酮、吡啶、吡喃酮、哒嗪、嘧啶、吡嗪等6员杂环;苯并呋喃、苯并噻吩、吲哚、咔唑、香豆素、苯并吡喃酮、喹啉、异喹啉、吖啶、酞嗪、喹唑啉、喹喔啉等缩合多环式杂环。这些芳香族基可具有取代基。
作为芳香族基可具有的取代基,可列举碳数1~5的烷基、卤素原子等。
Ar1优选是碳数为6~20的芳香族基团,更优选是包含碳数为 10~14的缩合多环式碳环的芳香族基。其中,从构造简单且原料廉价的方面出发,更优选为亚苯基或亚萘基。
1个分子内存在的多个Ri~Rv和Ar1可相同或不同。在存在多个Ri~Rv和Ar1分别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显色部位显示出相同的显色,故而可再现与显色部位的单体相同的颜色,从色纯度的方面出发优选。另一方面,在将Ri~Rv和Ar1中的至少1个设为不同的取代基的情况下,可再现多种单体混合而成的颜色,并且可以调节为所需的颜色。
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色材的阴离子(Bc-)为2价以上的多酸根阴离子。作为多酸根阴离子,可以是同多酸根离子(MmOn)d-或杂多酸根离子(XlMmOn)d-。上述离子式中,M表示多原子,X表示杂原子, m表示多原子的组成比,n表示氧原子的组成比。作为多原子M,可列举例如:Mo、W、V、Ti、Nb等。另外,作为杂原子X,可列举例如:Si、P、As、S、Fe、Co等。另外,也可以部分地含有 Na+或H+等抗衡阳离子。
其中,从高亮度且耐热性、耐光性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为包含钨(W)和钼(Mo)的至少1种的多酸根阴离子,从耐热性的方面出发,更优选为至少包含钨,并且也可以含有钼的多酸根阴离子。
作为包含钨(W)和钼(Mo)的至少1种的多酸根阴离子,可列举例如:属于同多酸的钨酸根离子[W10O32]4-、钼酸根离子[Mo6O19]2-、和属于杂多酸的磷钨酸根离子[PW12O40]3-、[P2W18O62]6-、硅钨酸根离子[SiW12O40]4-、磷钼酸根离子[PMo12O40]3-、硅钼酸根离子[SiMo12O40]4-、磷钨钼酸根离子[PW12-xMoxO40]3-(x为1~11的整数)、 [P2W18-yMoyO62]6-(y为1~17的整数)、硅钨钼酸根离子 [SiW12-xMoxO40]4-(x为1~11的整数)等。作为包含钨(W)和钼(Mo) 的至少1种的多酸根阴离子,从耐热性的方面、以及原料获取的容易性的方面出发,上述之中,优选为杂多酸,更优选为进一步包含磷(P)的杂多酸。
在至少包含钨(W)的多酸根阴离子中,钨与钼的含有比并无特别限定,尤其是从耐热性优异的方面出发,钨与钼的摩尔比优选为 100∶0~85∶15,更优选为100∶0~90∶10。
多酸根阴离子(Bc-)可单独使用1种上述多酸根阴离子,或将2 种以上组合而使用,在将2种以上组合而使用的情况下,多酸根阴离子整体中的钨与钼的摩尔比优选为上述范围内。
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色材在无损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进而也可是含有其他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复盐。作为这种阳离子的具体例,除其他碱性染料以外,可列举:含有氨基、吡啶基、咪唑基等可与阴离子形成盐的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或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铜离子、铁离子等金属离子。另外,作为阴离子的具体例,除其他酸性染料以外,可列举:氟离子、氯离子、溴离子等卤离子,或无机酸的阴离子等。作为上述无机酸的阴离子,可列举:磷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铬酸根离子、钨酸根离子(WO4 2-)、钼酸根离子(MoO4 2-)等含氧酸的阴离子等。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A)色材的平均分散粒径,在制成彩色滤光片的着色层的情况下,只要可进行所需的显色即可,并无特别限定,从分散性优异,提高对比度和亮度,且耐热性和耐光性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为10~200nm的范围内,更优选为20~150nm 的范围内。通过(A)色材的平均分散粒径为上述范围,可使使用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制造的液晶显示设备、发光显示设备成为高对比度、且高质量的显示设备。
色材分散液中的(A)色材的平均分散粒径为至少含有溶剂的分散介质中所分散的色材粒子的分散粒径,通过激光散射粒度分布计进行测定。作为通过激光散射粒度分布计的粒径的测定,可用色材分散液所使用的溶剂,将色材分散液适当稀释为可用激光散射粒度分布计进行测定的浓度(例如,1000倍等),并用激光散射粒度分布计(例如日机装公司制造的Nanotrac粒度分布测定装置UPA-EX150) 通过动态光散射法在23℃下进行测定。此处的平均分散粒径为体积平均粒径。
在本发明的色材分散液中,色材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定。关于色材的含量,从分散性及分散稳定性的方面出发,优选相对于色材分散液总量为3~40质量%、更优选为5~20质量%的范围内。
另外,关于将本发明的色材分散液中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与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色材组合的情况下的混合比,为了调整为所需的色调而进行适当设定即可,并无特别限定。从彩色滤光片的蓝色着色层用途的颜色调整的方面出发,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与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色材的质量比优选为50∶50~1∶99,更优选为30∶ 70~5∶95。
[(B)分散剂]
在本发明的色材分散液中,(A)色材可通过(B)分散剂分散于溶剂中使用。作为(B)分散剂,可从以往作为分散剂使用的物质中适当选择而使用。作为分散剂的具体例,可使用例如阳离子系、阴离子系、非离子系、两性、硅酮系、氟系等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之中,从可均匀且微细地分散的方面出发,优选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分散剂)。这些(B)分散剂也可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组合而使用。
作为高分子分散剂,可列举例如:聚丙烯酸酯等不饱和羧酸酯的(共)聚合物类;聚丙烯酸等不饱和羧酸的(共)聚合物的(部分)胺盐、(部分)铵盐和(部分)烷基胺盐类;含羟基的聚丙烯酸酯等含羟基的不饱和羧酸酯的(共)聚合物和它们的改性物;聚氨酯类;不饱和聚酰胺类;聚硅氧烷类;长链聚氨基酰胺磷酸盐类;聚乙烯亚胺衍生物(通过聚(低级亚烷基亚胺)与含游离羧基的聚酯的反应而获得的酰胺和它们的碱);聚烯丙胺衍生物(使聚烯丙胺与选自具有游离的羧基的聚酯、聚酰胺或酯与酰胺的共缩合物(聚酯酰胺)的3种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发生反应而获得的反应产物)等。
作为这种分散剂的市售品,可列举例如:Disperbyk-2000、2001、 BYK-LPN6919、21116(以上为BYK-Chemie Japan(株)制造)、Ajisper PB821、881(味之素(株)制造)等。其中,从耐热性、电可靠性、分散性的方面出发,优选BYK-LPN6919、21116。
作为高分子分散剂,其中,从可使上述(A)色材适宜地分散,且分散稳定性良好的方面出发,优选为选自至少具有下述通式(III) 所表示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以及包含1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氨基甲酸乙酯键(-NH-COO-)的化合物的氨基甲酸乙酯系分散剂中的 1种以上。
以下,对上述优选的分散剂详细地进行说明。
<至少具有下述通式(III)所表示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
在本发明中,作为(B)分散剂,可适宜地使用至少具有下述通式 (III)所表示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
[化学式4]
(通式(III)中,R1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A表示直接键合或2价连接基团,Q表示下述通式(III-a)所表示的基团、或可具有取代基且可形成盐的含氮杂环基。)
[化学式5]
(通式(III-a)中,R12和R13分别独立地表示可含有氢原子或杂原子的烃基,R12和R13可相互相同或不同。)
在通式(III)中,A表示直接键合或2价连接基团。所谓直接键合,是指Q未经由连接基团而直接键合于通式(III)中的碳原子。
作为A中的2价连接基团,可列举例如: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亚芳基、-CONH-基、-COO-基、碳原子数1~10的醚基 (-R′-OR″-:R′和R″分别独立地为亚烷基)及它们的组合等。
其中,从分散性的方面出发,通式(III)中的A优选为直接键合、 -CONH-基、或包含-COO-基的2价连接基团。
另外,通过将这些分散剂的上述通式(III)所表示的构成单元以任意比例利用下述成盐剂形成盐,可以特别适宜地使用。
作为具有通式(III)所表示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其中,从可提高色材的分散性、分散稳定性以及树脂组合物的耐热性、形成高亮度且高对比度的着色层的方面出发,优选为具有WO2011/108495 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13-054200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 2010-237608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11-7566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结构的嵌段共聚物、以及接枝共聚物。
另外,作为具有通式(III)所表示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的市售品,可列举BYK-LPN6919等。
(成盐剂)
本发明的优选的分散剂是上述通式(III)所表示的构成单元所具有的氮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盐(以下,有时称为盐改性)的聚合物。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成盐剂,使通式(III)所表示的构成单元所具有的氮部位成盐,分散剂牢固地吸附于同样地成盐的色材,由此提高色材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作为成盐剂,可适宜地使用 WO2011/108495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13-054200号公报中所记载的酸性有机磷化合物、有机磺酸化合物、季化剂等。尤其是在成盐剂为酸性有机磷化合物的情况下,分散剂的包含酸性有机磷化合物的成盐部位在色材的粒子表面发生局部化,由此成为色材表面被磷酸盐被覆的状态,因此由活性氧所引起的对色材的染料骨架的攻击(夺氢)受到抑制,并且包含染料骨架的色材的耐热性、耐光性提高。因此,若使用利用酸性有机磷化合物进行盐改性后的聚合物作为分散剂,则可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高透过率的色材(A)良好地分散的状态下进一步抑制高温加热时的褪色,因此即便经过彩色滤光片制造步骤中的高温加热步骤,也可形成更高亮度的着色层。
<氨基甲酸乙酯系分散剂>
可适宜地使用作为分散剂的氨基甲酸乙酯系分散剂是包含1个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氨基甲酸乙酯键(-NH-COO-)的化合物的分散剂。
通过使用氨基甲酸乙酯系分散剂,能够以少量进行良好的分散。通过将分散剂设为少量,可相对地增加固化成分等的配合量,其结果,可形成耐热性优异的着色层。
在本发明中,作为氨基甲酸乙酯系分散剂,其中,优选为(1)1 个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聚异氰酸酯类与(2)选自单末端或两末端具有羟基的聚酯类、和单末端或两末端具有羟基的聚 (甲基)丙烯酸酯类中的1种以上的反应产物,进一步更优选为(1)1个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聚异氰酸酯类、(2)选自单末端或两末端具有羟基的聚酯类、和单末端或两末端具有羟基的聚 (甲基)丙烯酸酯类中的1种以上、与(3)在同一分子内具有活性氢与碱性基或酸性基的化合物的反应产物。
作为氨基甲酸乙酯系分散剂的市售品,可列举:Disperbyk-161、 162、163、164、167、168、170、171、174、182、183、184、185、 BYK-9077(以上为BYK-Chemie Japan(株)制造)、Ajisper PB711(味之素(株)制造)、EFKA-46、47、48(EFKA CHEMICALS公司制造) 等。其中,从耐热性、电可靠性、分散性的方面出发,优选Disperbyk-161、162、166、170、174。
这些(B)分散剂可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组合而使用。
在本发明的色材分散液中,关于(B)分散剂的含量,从分散性、分散稳定性及膜物性的方面出发,通常,优选相对于色材分散液总量为1~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20质量%的范围内。
[(C)溶剂]
在本发明中,(C)溶剂可从不与色材分散液以及下述着色树脂组合物中的各成分反应,且可使这些溶解或分散的溶剂的中适当选择而使用。具体而言,可列举:醇系;醚醇系;酯系;酮系;醚醇乙酸酯系;醚系;非质子性酰胺系;内酯系;不饱和烃系;饱和烃系等有机溶剂,其中,从分散时的溶解性、涂布适应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酯系溶剂。
作为优选的酯系溶剂,可列举例如:甲氧基丙酸甲酯、乙氧基丙酸乙酯、乙酸甲氧基乙酯、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乙酸-3-甲氧基-3-甲基-1-丁酯、乙酸-3-甲氧基丁酯、乙酸甲氧基丁酯、乙酸乙氧基乙酯、乙酸乙基溶纤剂、二丙二醇甲醚乙酸酯、丙二醇二乙酸酯、1,3-丁二醇二乙酸酯、环己醇乙酸酯、1,6-己二醇二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丁醚乙酸酯等。
其中,从对人体的危险性较低,在室温附近的挥发性较低但加热干燥性良好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PGMEA)。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优点:与以往的使用PGMEA的色材分散液切换时也无需特别的洗涤步骤。
这些溶剂可单独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的色材分散液以相对于色材分散液的总量通常为45~ 95质量%、优选为60~85质量%的比例使用(C)溶剂而制备。若溶剂过少,则粘度上升,分散性容易降低。另外,若溶剂过多,则色材浓度降低,在制备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后,有时难以达成目标的色度坐标。
(其他成分)
在本发明的色材分散液中,只要无损本发明的效果,也可根据需要进一步调配分散辅助树脂、其他成分。
作为分散辅助树脂,可列举例如下述粘合剂成分中所例示的碱可溶性树脂。有时因碱可溶性树脂的空间位阻导致色材粒子彼此难以接触,并发生分散稳定化的情况,或因该分散稳定化效果而有减少分散剂的效果。
另外,作为其他成分,可列举例如:用于提高润湿性的表面活性剂、用于提高密合性的硅烷偶联剂、消泡剂、防凹坑剂、抗氧化剂、抗凝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本发明的色材分散液可用作用于制备下述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的预制备物。即,所谓色材分散液,是在制备下述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前阶段中预制备的(组合物中的色材成分质量)/(组合物中的色材成分以外的固体成分质量)的比值较高的色材分散液。具体而言,(组合物中的色材成分质量)/(组合物中的色材成分以外的固体成分质量)的比值通常为0.3以上,优选为0.5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1.0以上。通过将色材分散液与至少粘合剂成分混合,可制备分散性优异的着色树脂组合物。
<色材分散液的制造方法>
在本发明中,色材分散液的制造方法只要是含有(A)色材、(B) 分散剂、(C)溶剂及根据需要所用的各种添加成分,且(A)色材可通过分散剂均匀地分散于溶剂中的方法即可,可通过使用公知的混合手段进行混合而制备。
作为色材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可以使(B)分散剂在(C)溶剂中进行混合、搅拌,而制备分散剂溶液后,在该分散剂溶液中,使(A) 色材与根据需要的其他成分混合,并使用公知的搅拌机或分散机使之分散,从而制备分散液。另外,也可以分别制备分散有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色材分散液、与分散有其他色材的色材分散液,并将它们混合,从而制成本发明的色材分散液。
作为用于进行分散处理的分散机,可列举:2辊、3辊等辊磨机;球磨机、振动球磨机等球磨机;调漆器;连续盘型球磨机、连续环型球磨机等球磨机。作为球磨机的优选的分散条件,所使用的珠径优选为0.03~2.00mm,更优选为0.10~1.0mm。
具体而言,可列举用珠径相对较大的2mm氧化锆珠进行预分散,进而用珠径相对较小的0.1mm氧化锆珠进行正式分散。另外,分散后,优选用0.5~5.0μm的膜滤器进行过滤。
2.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
也可以在上述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中添加(D)粘合剂成分,从而制成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
即,可制成含有(A)色材、(B)分散剂、(C)溶剂、及(D)粘合剂成分,且上述(A)色材包含上述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色淀化剂的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可形成色材的分散性优异、高亮度且高对比度的着色层。其中,从可形成耐热性优异、高对比度且高亮度的着色层的方面出发,作为上述色材(A),优选将上述罗丹明系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与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色材组合使用。
该着色树脂组合物含有(A)色材、(B)分散剂、(C)溶剂、及(D) 粘合剂成分,且可根据需要含有其他成分。
以下,对这种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进行说明,关于(A) 色材、(B)分散剂、及(C)溶剂,可设为与上述本发明的色材分散液相同,故而省略此处的说明。
[(D)粘合剂成分]
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为了赋予成膜性或对被涂敷面的密合性而含有粘合剂成分。为了对涂膜赋予充分的硬度,优选含有固化性粘合剂成分。作为固化性粘合剂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可适当使用用于形成以往公知的彩色滤光片的着色层的固化性粘合剂成分。
作为固化性粘合剂成分,例如可使用包含如下成分的粘合剂成分:包含可通过可见光、紫外线、电子束等进行聚合固化的光固化性树脂的光固化性粘合剂成分、或包含可通过加热而进行聚合固化的热固性树脂的热固化性粘合剂成分。
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为了赋予成膜性或对被涂敷面的密合性而含有粘合剂成分。为了对涂膜赋予充分的硬度,优选含有固化性粘合剂成分。作为固化性粘合剂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可适当使用用于形成以往公知的彩色滤光片的着色层的固化性粘合剂成分。
作为固化性粘合剂成分,例如可使用包含如下成分的粘合剂成分:包含可通过可见光、紫外线、电子束等进行聚合固化的光固化性树脂的光固化性粘合剂成分、或包含可通过加热而进行聚合固化的热固性树脂的热固化性粘合剂成分。在例如以喷墨方式使用的情况下等,能使上述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以图案状选择性地附着于基板上而形成着色层时,对固化性粘合剂成分而言显影性并非必需。在这种情况下,可适当使用通过喷墨方式等形成彩色滤光片着色层的情况下所使用的公知的热固化性粘合剂成分、或感光性粘合剂成分等。
作为热固化性粘合剂,通常可使用1个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热固化性官能团的化合物与固化剂的组合,也可进一步添加可促进热固化反应的催化剂。作为热固化性官能团,可列举:环氧基、氧杂环丁基、异氰酸酯基、烯属不饱和键等。作为热固化性官能团,可优选使用环氧基。作为热固化性粘合剂成分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国际公开第2012/14452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例子。
另一方面,在形成着色层时使用光刻步骤的情况下,可适宜地使用具有碱显影性的感光性粘合剂成分。
以下,对感光性粘合剂成分进行说明,但固化性粘合剂成分并不限定于此。除以下所说明的感光性粘合剂成分以外,也可进一步使用环氧树脂之类的可通过加热而进行聚合固化的热固化性的粘合剂成分。
作为感光性粘合剂成分,可列举正型感光性粘合剂成分与负型感光性粘合剂成分。作为正型感光性粘合剂成分,可列举例如含有碱可溶性树脂、与作为感光性赋予成分的含邻醌二叠氮基的化合物的体系等。
另一方面,作为负型感光性粘合剂成分,可适宜地使用至少含有碱可溶性树脂、多官能单体、及光引发剂的体系。
关于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从可以通过光刻法使用现有的工艺简便地形成图案的方面出发,优选为负型感光性粘合剂成分。
以下,对构成负型感光性粘合剂成分的碱可溶性树脂、多官能单体、以及光引发剂具体地进行说明。
(碱可溶性树脂)
本发明中的碱可溶性树脂具有酸性基,作为粘合剂树脂而发挥作用,且只要在图案形成时所使用的显影液中、特别优选碱显影液中为可溶性,就可以进行适当选择而使用。
本发明中优选的碱可溶性树脂优选为具有羧基作为酸性基的树脂,具体而言,可列举:具有羧基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具有羧基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等。这些当中,特别优选的是在侧链上具有羧基,并且进一步在侧链上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等光聚合性官能团的。其原因在于,通过含有光聚合性官能团所形成的固化膜的膜强度提高。另外,这些丙烯酸系共聚物、以及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也可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
具有羧基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可使含羧基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与烯键式不饱和单体进行共聚而获得。
具有羧基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也可以进一步含有具有芳香族碳环的构成单元。芳香族碳环作为对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赋予涂膜性的成分而发挥功能。
具有羧基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也可以进一步含有具有酯基的构成单元。具有酯基的构成单元不仅作为抑制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的碱可溶性的成分而发挥功能,也作为提高对溶剂的溶解性、以及溶剂再溶解性的成分而发挥功能。
作为具有羧基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国际公开第2012/14452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例子,具体而言,例如可例示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不具有羧基的单体、与选自(甲基)丙烯酸及其酸酐中的1种以上形成的共聚物。另外,也可例示使例如具有缩水甘油基、羟基等反应性官能团的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加成至上述共聚物等,从而导入烯属不饱和键的聚合物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这些当中,从在曝光时,可与下述多官能性单体进行聚合、着色层变得更稳定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通过向共聚物中加成具有缩水甘油基或羟基的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等,从而导入烯属不饱和键的聚合物等。
含羧基的共聚物中含羧基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共聚合比例通常为5~50质量%,优选为10~40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若含羧基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共聚合比例小于5质量%,则所获得的涂膜对碱显影液的溶解性降低,图案的形成变得困难。另外,若共聚合比例超过50质量%,则在利用碱显影液进行显影时,存在容易造成所形成的图案从基板脱落或图案表面的膜粗糙的倾向。
含羧基的共聚物的优选质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500,00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3,000~200,000。若小于1,000,则固化后的粘合剂功能明显降低,若超过500,000,则在利用碱显影液进行显影时,有时图案形成变得困难。需要说明的是,质均分子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以标准聚苯乙烯换算值的形式求出。
作为具有羧基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并无特别限定,较适宜为使环氧化合物与含不饱和基团的单羧酸的反应物和酸酐进行反应而获得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环氧化合物、含不饱和基团的单羧酸、以及酸酐可从公知的化合物之中适当选择而使用。作为具体例,可列举例如国际公开第 2012/144521号公报中所记载者的例子。环氧化合物、含不饱和基团的单羧酸、以及酸酐可以分别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可以在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中使用的碱可溶性树脂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作为其含量,相对于着色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色材100质量份,通常为10~1000质量份的范围内,优选为20~500质量份的范围内。若碱可溶性树脂的含量过少,则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碱显影性,另外,若碱可溶性树脂的含量过多,则有时色材的比例变得相对较低,无法获得充分的着色浓度。
(多官能单体)
可以在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中使用的多官能单体只要是可利用下述光引发剂进行聚合的多官能单体即可,并无特别限定,通常可使用具有2个以上烯属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特别优选为具有2个以上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这种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只要从以往公知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之中适当选择而使用即可。作为具体例,可列举例如国际公开第2012/14452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例子等。
这些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而使用。另外,在对本发明的着色树脂组合物要求优异的光固化性(高灵敏度)的情况下,多官能单体优选具有3个(三官能)以上可聚合的双键,优选为3元以上的多元醇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或它们的二羧酸改性物,具体而言,优选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的琥珀酸改性物、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 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的琥珀酸改性物、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磷酸三(2- 丙烯酰氧基乙基)酯、磷酸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等。
可以在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中使用的上述多官能单体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制,相对于上述碱可溶性树脂100质量份,通常为5~500质量份左右,优选为20~300质量份的范围。若多官能单体的含量少于上述范围,则有时光固化未充分地进行,曝光部分发生溶出,另外,若多官能单体的含量多于上述范围,则碱显影性可能降低。
(光引发剂)
作为可以在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中使用的光引发剂,并无特别限制,可从以往已知的各种光引发剂之中,将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作为具体例,可列举例如国际公开第2012/144521 号公报中所记载的例子等。
可以在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中使用的光引发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多官能单体100质量份,通常为0.01~100质量份左右,优选为5~60质量份。若该含量少于上述范围,则由于无法充分地发生聚合反应,因此有时无法使着色层的硬度成为充分,另一方面,若多于上述范围,则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中的色材等的含量变得相对较少,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着色浓度。
<任意添加成分>
在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包含其他色材和各种添加剂。
(其他色材)
为了控制色调,也可以根据需要调配其他色材。作为其他色材,例如可根据目的选择以往公知的颜料或染料,且可以使用1种或2 种以上。
作为其他色材,其中,优选使用包含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2价以上的阳离子与2价以上的阴离子的国际公开第2012/14452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色材。
作为其他色材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国际公开第2012/39416 号和国际公开第2012/39417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色材、C.I.颜料紫1、 C.I.颜料紫2、C.I.颜料紫3、C.I.颜料紫19、C.I.颜料紫23;C.I.颜料蓝1、C.I.颜料蓝15、C.I.颜料蓝15:3、C.I.颜料蓝15:4、C.I.颜料蓝15:6、C.I.颜料蓝60、C.I.颜料红81、C.I.颜料红82等颜料、和酸性红等染料。
在使用其他色材的情况下,其配合量并无特别限定。其中,在使用包含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2价以上的阳离子与2价以上的阴离子的国际公开第2012/14452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色材作为其他色材的情况下,能够以任意比例适宜地使用。
作为其他色材的配合量,可以在无损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使用,相对于(A)色材总量100质量份,其他色材优选为95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90质量份以下。
(抗氧化剂)
从耐热性及耐光性的方面出发,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含有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只要从以往公知的抗氧化剂之中适当选择即可。作为抗氧化剂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受阻酚系抗氧化剂、胺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硫系抗氧化剂、肼系抗氧化剂等,从耐热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受阻酚系抗氧化剂。
所谓受阻酚系抗氧化剂,是指含有至少1个苯酚结构,且具有碳原子数4以上的取代基在该苯酚结构的羟基的2位与6位的至少 1个上进行取代的结构的抗氧化剂。
在使用抗氧化剂的情况下,其配合量只要为无损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则并无特别限定。作为抗氧化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着色树脂组合物中的全部固体成分100质量份,抗氧化剂优选为0.1~5.0 质量份,更优选为0.5~4.0质量份。若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则耐热性优异。另一方面,若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则可使着色树脂组合物成为高灵敏度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其他添加剂)
作为添加剂,除上述抗氧化剂以外,可列举例如:聚合终止剂、链转移剂、流平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消泡剂、硅烷偶联剂、紫外线吸收剂、密合促进剂等。
作为表面活性剂和增塑剂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国际公开第 2012/14452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例子。
<着色树脂组合物中的各成分的调配比例>
关于(A)色材的合计含量,相对于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总量,以3~65质量%、更优选4~55质量%的比例进行调配。若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则在以既定的膜厚(通常为1.0~5.0μm)涂布着色树脂组合物时的着色层具有充分的色浓度。另外,若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则可获得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优异,并且具有充分的硬度、和与基板的密合性的着色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固体成分为上述溶剂以外者的全部,也包括液态的多官能单体等。
另外,作为(B)分散剂的含量,只要可使(A)色材均匀地分散,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相对于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总量,可使用3~70质量%。进一步优选相对于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总量,以5~60质量%的比例进行调配,特别优选以5~50质量%的比例进行调配。若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则(A)色材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优异,且保存稳定性优异。另外,若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则显影性变得良好。
关于(D)粘合剂成分,优选以其合计量相对于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总量为10~92质量%、优选为15~87质量%的比例进行调配。若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则可获得具有充分的硬度、和与基板的密合性的着色层。另外,若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则显影性优异,或由热收缩所引起的微小的皱褶的产生也受到抑制。
另外,关于(C)溶剂的含量,只要在可精度良好地形成着色层的范围内适当设定即可。相对于包含该溶剂的上述着色树脂组合物的总量,通常优选为55~95质量%的范围内,其中,更优选为65~ 88质量%的范围内。通过上述溶剂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可制成涂布性优异的产物。
<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只要是含有(A)色材、(B)分散剂、(C)溶剂、(D)粘合剂成分、以及可根据需要而使用的各种添加成分,且(A)色材可通过(B)分散剂均匀地分散于(C)溶剂中的方法即可,并无特别限制,可通过使用公知的混合手段进行混合而制备。
作为该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可列举例如如下方法:(1)在上述本发明的色材分散液中,将(D)粘合剂成分与可根据需要使用的各种添加成分混合的方法;(2)将(A)色材、(B)分散剂、(D)粘合剂成分、以及可根据需要使用的各种添加成分同时投入至(C)溶剂中,并进行混合的方法;(3)在(C)溶剂中,添加(B)分散剂、(D)粘合剂成分、及可根据需要使用的各种添加成分,并进行混合后,添加(A) 色材并进行混合的方法等。
在这些方法之中,从可以有效地防止色材的凝聚、并使之均匀地分散的方面出发,优选上述(1)的方法。
3.彩色滤光片
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的特征在于:其是至少具备透明基板、及设置于该透明基板上的着色层的彩色滤光片,且该着色层的至少1 层包含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这种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进行说明。图 1是表示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图。根据图1,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10具有透明基板1、遮光部2、以及着色层3。
(着色层)
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中所使用的着色层是至少1层为至少包含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着色层。
着色层通常形成于下述透明基板上的遮光部的开口部,且通常由3色以上的着色图案所构成。
另外,作为该着色层的排列,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设为条纹型、马赛克型、三角型、4像素配置型等通常的排列。另外,着色层的宽度、面积等可任意地进行设定。
该着色层的厚度通过调整涂布方法、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浓度或粘度等而进行适当控制,通常优选为1~5 μm的范围。
关于该着色层,例如在上述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为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形成。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中所使用的包含上述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着色层优选含有上述本发明的(A)色材、(B)分散剂、(C)溶剂、以及(D)粘合剂成分,且上述(A)色材优选使用包含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而形成,优选为该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
首先,使用喷涂法、浸渍涂布法、棒式涂布法、辊涂法、旋转涂布法等涂布手段将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涂布于下述透明基板上,从而形成湿涂膜。
继而,使用加热板、烘箱等,使该湿涂膜干燥后,于其上隔着既定的图案的掩膜进行曝光,使碱可溶性树脂和多官能单体等发生光聚合反应,从而制成感光性的涂膜。作为曝光所使用的光源,可列举例如低压汞灯、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等的紫外线、电子束等。曝光量根据所使用的光源和涂膜的厚度等而进行适当调整。
另外,在曝光后,为了促进聚合反应,也可以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条件根据所使用的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中的各成分的调配比例、涂膜的厚度等而进行适当选择。
其次,使用显影液进行显影处理,将未曝光部分溶解、除去,由此以所需的图案形成涂膜。作为显影液,通常可使用使碱溶解于水或水溶性溶剂中的溶液。在该碱溶液中,也可适量添加表面活性剂等。另外,显影方法可采用通常的方法。
显影处理后,通常进行显影液的洗净、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涂膜的干燥,而形成着色层。需要说明的是,显影处理后,为了使涂膜充分地固化,也可以进行加热处理。作为加热条件,并无特别限定,可根据涂膜的用途而进行适当选择。
(遮光部)
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中的遮光部在下述透明基板上形成为图案状,可设为与在通常的彩色滤光片中用作遮光部的相同。
作为该遮光部的图案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条纹状、矩阵状等形状。作为该遮光部,可列举例如:使黑色颜料分散或溶解于粘合剂树脂中而成的遮光部;和铬、氧化铬等的金属薄膜等。该金属薄膜可由CrOx膜(x为任意数)和Cr膜层叠2层而成,另外,也可以由进一步降低反射率的CrOx膜(x为任意数)、CrNy膜(y为任意数)以及Cr膜层叠3层而成。
在该遮光部是使黑色色材分散或溶解于粘合剂树脂中而成的遮光部的情况下,作为该遮光部的形成方法,只要是能将遮光部图案化的方法即可,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使用遮光部用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光刻法、印刷法、喷墨法等。
作为遮光部的膜厚,在金属薄膜的情况下设定为0.2~0.4μm 左右,在遮光部是使黑色色材分散或溶解于粘合剂树脂中而成的遮光部的情况下设定为0.5~2μm左右。
(透明基板)
作为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中的透明基板,只要是对可见光透明的基材即可,并无特别限定,可使用通常的彩色滤光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基板。具体而言,可列举:石英玻璃、无碱玻璃、合成石英板等无可挠性的透明的刚性材料,或透明树脂膜、光学用树脂板、柔性玻璃等具有可挠性或柔性的透明的软性材料。
该透明基板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根据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的用途,可使用例如100μm~1mm左右的透明基板。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除了形成有上述透明基板、遮光部和着色层以外,还可以形成有例如保护层或透明电极层、以及取向膜或柱状间隔层等。
4.液晶显示设备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对置基板、以及形成于上述彩色滤光片与上述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这种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设备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设备的一例的示意图。如图2中所例示那样,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设备40具有:彩色滤光片10、具有 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等的对置基板20、以及形成于上述彩色滤光片10与上述对置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 3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设备并不限定于该图2所表示的构成,可设为作为通常使用了彩色滤光片的液晶显示设备而公知的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设备的驱动方式,并无特别限定,可采用液晶显示设备通常使用的驱动方式。作为这种驱动方式,可列举例如: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方式、IPS(In-Plane Switching,面内切换)方式、OCB(Optically CompensatedBirefringence,光学补偿双折射)方式、以及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域垂直配向)方式等。在本发明中,这些的任一种方式均可适宜地使用。
另外,作为对置基板,可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设备的驱动方式等进行适当选择而使用。
进而,作为构成液晶层的液晶,可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设备的驱动方式等,使用介电各向异性不同的各种液晶、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液晶层的形成方法,可使用通常可用作液晶单元的制作方法的方法,可列举例如真空注入方式和液晶滴加方式等。
在真空注入方式中,例如,预先使用彩色滤光片和对置基板而制作液晶单元,并对液晶进行加热,由此制成各向同性液体,利用毛细管效应在各向同性液体的状态下向液晶单元注入液晶,并通过粘接剂密封,由此可形成液晶层。其后,通过将液晶单元缓慢冷却至常温,可使所封入的液晶发生取向。
另外,在液晶滴加方式中,例如,在彩色滤光片的周边涂布密封剂,将该彩色滤光片加热至液晶成为各向同性相的温度,使用分配器等在各向同性液体的状态下滴加液晶,使彩色滤光片和对置基板在减压下重叠,并经由密封剂使之粘接,由此可形成液晶层。其后,通过将液晶单元缓慢冷却至常温,可使所封入的液晶发生取向。
5.发光显示设备
本发明的发光显示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与发光体。作为本发明的发光显示设备,可列举例如具有有机发光体作为上述发光体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发光体并不限定于有机发光体,也可适当使用无机发光体。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这种本发明的发光显示设备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发光显示设备的一例的示意图。如图3中所例示那样,本发明的发光显示设备100具有彩色滤光片10与发光体 80。在彩色滤光片10与发光体80之间,也可以具有有机保护层 50、无机氧化膜60。
作为发光体80的层叠方法,可列举例如如下方法:在彩色滤光片上表面依次形成透明阳极71、空穴注入层72、空穴输送层73、发光层74、电子注入层75、以及阴极76的方法;或将在另一基板上形成的发光体80贴合于无机氧化膜60上的方法等。发光体80 中的透明阳极71、空穴注入层72、空穴输送层73、发光层74、电子注入层75、和阴极76、其他构成可适当使用公知的部件。以上述方式制作的发光显示设备100也可应用于例如被动驱动方式的有机EL显示器以及主动驱动方式的有机EL显示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发光显示设备并不限定于该图3所表示的构成的发光显示设备,可设为作为通常使用了彩色滤光片的发光显示设备而公知的构成。
[实施例]
以下,例示实施例而具体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非通过这些记载来限制本发明。
(合成例1:锆色淀色材A1的合成)
将酸性红289(东京化成公司制造,罗丹明系酸性染料(下述化学式(1)))5.00g添加至166ml水中,在80℃下使之溶解,制备染料溶液。将ZC-20(第一稀元素化学公司制造)5.00g添加至200ml 水中,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制备二氯氧锆水溶液。将所制备的二氯氧锆水溶液历时15分钟滴加至上述染料溶液中,进一步在80℃下搅拌1小时。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所获得的滤饼干燥从而获得7.67g锆色淀色材A1。
[化学式6]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1329166400000361
(合成例2:锆色淀色材A2的合成)
将酸性红289(东京化成公司制造,罗丹明系酸性染料(上述化学式(1)))5.00g添加至166ml水中,在80℃下使之溶解,制备染料溶液。将ZC-2(第一稀元素化学公司制造)5.50g添加至200ml 水中,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制备水合氯化锆水溶液。将所制备的水合氯化锆水溶液历时15分钟滴加至上述染料溶液中,进一步在 80℃下搅拌1小时。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所获得的滤饼干燥从而获得7.65g锆色淀色材A2。
(合成例3:锆色淀色材A3的合成)
将酸性红289(东京化成公司制造,罗丹明系酸性染料(上述化学式(1)))5.00g添加至166ml水中,在80℃下使之溶解,制备染料溶液。将氧氯化锆八水合物(和光纯药制造)2.50g添加至200ml 水中,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制备氧氯化锆水溶液。将所制备的氧氯化锆历时15分钟滴加至上述染料溶液中,进一步在80℃下搅拌1 小时。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所获得的滤饼干燥从而获得6.24g锆色淀色材A3。
(合成例4:锆色淀色材B的合成)
将酸性红52(东京化成公司制造,罗丹明系酸性染料(下述化学式(2)))5.00g添加至166ml水中,在常温下使之溶解,制备染料溶液。将ZC-20(第一稀元素化学公司制造)6.00g添加至200ml水中,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制备二氯氧锆水溶液。将所制备的二氯氧锆水溶液历时15分钟滴加至上述染料溶液中,进一步在常温下搅拌1 小时。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所获得的滤饼干燥从而获得3.01g锆色淀色材B。
[化学式7]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1329166400000371
(合成例5:锆色淀色材C的合成)
将直接蓝(Direct blue)86(东京化成公司制造,酞菁系酸性染料 (下述化学式(3)))5.00g添加至166ml水中,在80℃下使之溶解,制备染料溶液。将ZC-20(第一稀元素化学公司制造)9.00g添加至 200ml水中,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制备二氯氧锆水溶液。将所制备的二氯氧锆水溶液历时15分钟滴加至上述染料溶液中,进一步在 80℃下搅拌1小时。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所获得的滤饼干燥从而获得4.33g锆色淀色材C。
[化学式8]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1329166400000381
(合成例6:锆色淀色材D的合成)
将酸性紫(Acid violet)17(Sigma-Aldrich公司制造,三芳基甲烷系酸性染料(下述化学式(4)))5.00g添加至166ml水中,在80℃下使之溶解,制备染料溶液。将ZC-20(第一稀元素化学公司制造)5.00 g添加至200ml水中,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制备二氯氧锆水溶液。将所制备的二氯氧锆水溶液历时15分钟滴加至上述染料溶液中,进一步在80℃下搅拌1小时。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所获得的滤饼干燥从而获得2.40g锆色淀色材D。
[化学式9]
化学式(4)
Figure BDA0001329166400000391
(合成例7:锆色淀色材E的合成)
将酸性蓝(Acid Blue)90(东京化成公司制造,三芳基甲烷系酸性染料(下述化学式(5)))5.00g添加至166ml水中,在80℃下使之溶解,制备染料溶液。将ZC-20(第一稀元素化学公司制造)2.50g添加至200ml水中,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制备二氯氧锆水溶液。将所制备的二氯氧锆水溶液历时15分钟滴加至上述染料溶液中,进一步在80℃下搅拌1小时。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所获得的滤饼干燥从而获得5.08g锆色淀色材E。
[化学式10]
化学式(5)
Figure BDA0001329166400000392
(合成例8:锆色淀色材F的合成)
将酸性红(Acid red)183(Sigma-Aldrich公司制造,偶氮系酸性染料(下述化学式(6)))5.00g添加至166ml水中,在80℃下使之溶解,制备染料溶液。将ZC-20(第一稀元素化学公司制造)5.00g添加至 200ml水中,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制备二氯氧锆水溶液。将所制备的二氯氧锆水溶液历时15分钟滴加至上述染料溶液中,进一步在 80℃下搅拌1小时。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所获得的滤饼干燥从而获得2.22g锆色淀色材F。
[化学式11]
化学式(6)
Figure BDA0001329166400000401
(合成例9:蓝色色淀色材α的合成)
(1)中间物1的合成
参照国际公开第2012/144521号中所记载的中间物3和中间物 4的制造方法,获得15.9g下述化学式(7)所表示的中间物1。
通过下述分析结果确认了所获得的化合物为目标化合物。
·MS(Mass Spectrometry,质谱分析)(ESI(Electrospray Ionization,电喷雾电离))(m/z):511(+),2价
·元素分析值:CHN(碳氢氮元素)实测值(78.13%、7.48%、 7.78%);理论值(78.06%、7.75%、7.69%)
[化学式12]
化学式(7)
Figure BDA0001329166400000411
化学式(7)
(2)蓝色色淀色材α的合成
将5.00g上述中间物1(4.58mmol)添加至300mL水中,在90℃下使之溶解,制成中间物1溶液。其次将日本无机化学工业制造的磷钨酸·n水合物H3[PW12O40]·nH2O(n=30)10.44g(3.05mmol)添加至100ml水中,在90℃下进行搅拌,制备磷钨酸水溶液。在先前的中间物1溶液中于90℃下混合所制备的磷钨酸水溶液,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所获得的滤饼干燥从而获得下述化学式(8)所表示的蓝色色淀色材α13.25g(产率98%)。
根据下述分析结果确认了所获得的化合物为目标化合物。(摩尔比W/Mo=100/0)
·MS(ESI)(m/z):510(+),2价
·元素分析值:CHN实测值(41.55%、5.34%、4.32%);理论值 (41.66%、5.17%、4.11%)
[化学式13]
化学式(8)
Figure BDA0001329166400000421
(比较合成例1:铝色淀色材A的合成)
将酸性红289(东京化成公司制造,罗丹明系酸性染料(上述化学式(1)))5.00g添加至166ml水中,在80℃下使之溶解,制备染料溶液。将氯化铝(III)六水合物(关东化学公司制造)0.60g添加至 200ml水中,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制备氯化铝水溶液。将所制备的氯化铝水溶液历时15分钟滴加至上述染料溶液中,进一步在80℃下搅拌1小时。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所获得的滤饼干燥从而获得3.15g铝色淀色材A。
(比较合成例2:铝色淀色材B的合成)
将酸性红52(东京化成公司制造,罗丹明系酸性染料(上述化学式(2)))5.00g添加至166ml水中,在常温下使之溶解,制备染料溶液。将氯化铝(III)六水合物(关东化学公司制造)0.90g添加至200ml 水中,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制备氯化铝水溶液。将所制备的氯化铝水溶液历时15分钟滴加至上述染料溶液中,进一步在常温下搅拌 1小时。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所获得的滤饼干燥从而获得0.75g铝色淀色材B。
(比较合成例3:铝色淀色材C的合成)
将直接蓝86(东京化成公司制造,酞菁系酸性染料(上述化学式 (3)))5.00g添加至166ml水中,在80℃下使之溶解,制备染料溶液。将氯化铝(III)六水合物(关东化学公司制造)1.86g添加至200ml 水中,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制备氯化铝水溶液。将所制备的氯化铝水溶液历时15分钟滴加至上述染料溶液中,进一步在80℃下搅拌 1小时。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所获得的滤饼干燥从而获得2.98g铝色淀色材C。
(比较合成例4:铝色淀色材D的合成)
将酸性紫17(Sigma-Aldrich公司制造,三芳基甲烷系酸性染料 (上述化学式(4)))5.00g添加至166ml水中,在80℃下使之溶解,制备染料溶液。将氯化铝(III)六水合物(关东化学公司制造)0.79g 添加至200ml水中,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制备氯化铝水溶液。将所制备的氯化铝水溶液历时15分钟滴加至上述染料溶液中,进一步在80℃下搅拌1小时。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所获得的滤饼干燥从而获得0.88g铝色淀色材D。
(比较合成例5:铝色淀色材E的合成)
将酸性蓝90(东京化成公司制造,三芳基甲烷系酸性染料(上述化学式(5)))5.00g添加至166ml水中,在80℃下使之溶解,制备染料溶液。将氯化铝(III)六水合物(关东化学公司制造)0.47g添加至200ml水中,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制备氯化铝水溶液。将所制备的氯化铝水溶液历时15分钟滴加至上述染料溶液中,进一步在 80℃下搅拌1小时。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所获得的滤饼干燥从而获得3.35g铝色淀色材E。
(比较合成例6:铝色淀色材F的合成)
将酸性红183(Sigma-Aldrich公司制造,偶氮系酸性染料(上述化学式(6)))5.00g添加至166ml水中,在80℃下使之溶解,制备染料溶液。将氯化铝(III)六水合物(关东化学公司制造)1.51g添加至200ml水中,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制备氯化铝水溶液。将所制备的氯化铝水溶液历时15分钟滴加至上述染料溶液中,进一步在 80℃下搅拌1小时。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所获得的滤饼干燥从而获得0.80g铝色淀色材F。
(比较合成例7:磷钨酸色淀色材A的合成)
将罗丹明6G(东京化成公司制造,罗丹明系碱性染料(下述化学式(9)))5.00g添加至水500ml中,于90℃下使之溶解,制备染料溶液。将磷钨酸·n水合物H3[PW12O40]·nH2O(n=30)(日本无机化学工业公司制造)11.90g添加至200ml水中,在90℃下进行搅拌,制备磷钨酸水溶液,在90℃下历时15分钟滴加至上述染料溶液中,进一步在90℃下搅拌1小时。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所获得的滤饼干燥从而获得13.45g磷钨酸色淀色材A。
[化学式14]
化学式(9)
Figure BDA0001329166400000441
(比较合成例8:季铵盐成盐色材A的合成)
将酸性红289(东京化成公司制造,罗丹明系酸性染料(上述化学式(1)))5.00g添加至水500ml中,在80℃下使之溶解,制备染料溶液。将Arquad 2HP Flake(Lion Akzo公司制造,氯化二甲基二硬脂基铵,有效固体成分95.5%)4.99g添加至85g异丙醇中并使之溶解,而制备氯化二甲基二硬脂基铵溶液。用冰浴将染料溶液冷却至5℃,将所制备的氯化二甲基二硬脂基铵溶液在5℃下历时25 分钟滴加至上述染料溶液中,进一步在5℃下搅拌1小时。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所获得的滤饼干燥从而获得 9.07g季铵盐成盐色材A。
(合成例10:粘合剂树脂A的合成)
在具备冷凝管、添加用漏斗、氮气用进气口、机械搅拌机、及数字温度计的反应器中,添加作为溶剂的二乙二醇甲基乙基醚(简称EMDG)130质量份,在氮气环境下升温至90℃后,历时1.5小时连续地滴加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32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22质量份、甲基丙烯酸24质量份、作为引发剂的 AIBN(Azobisisobutyronitrile,偶氮双异丁腈)2.0质量份及作为链转移剂的正十二硫醇4.5质量份的混合物。
其后,保持合成温度而继续进行反应,自滴加结束起2小时后添加作为聚合抑制剂的对甲氧基苯酚0.05质量份。
其次,一边吹入空气,一边添加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2质量份,升温至110℃后,添加三乙胺0.2质量份,并在110℃下进行15小时加成反应,获得粘合剂树脂A(固体成分44质量%)。
所获得的粘合剂树脂A的质均分子量(Mw)为8500,数均分子量(Mn)为4200,分子量分布(Mw/Mn)为2.02,酸值为85mgKOH/g。
(制备例1:盐型嵌段共聚物分散剂A溶液的制备)
在反应器中,使PGMEA 60.74质量份、包含叔胺基的嵌段共聚物(商品名:BYK-LPN6919,BYK-Chemie公司制造)(胺值120 mgKOH/g,固体成分60质量%)35.64质量份(有效固体成分21.38 质量份)分别溶解,并添加苯基膦酸(“PPA”,日产化学制造)3.62 质量份(相对于嵌段共聚物的叔胺基为0.5摩尔当量),在40℃下搅拌30分钟,由此制备盐型嵌段共聚物分散剂A溶液(固体成分25 质量%)。
(制备例2:粘合剂组合物A的制备)
通过将PGMEA 39.64质量份、合成例10的粘合剂树脂A(固体成分44质量%)36.36质量份、5~6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商品名: ARONIX M403,东亚合成公司制造)16.00质量份、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丙烷-1-酮(商品名:Irgacure 907,BASF公司制造)6.00质量份、2,4-二乙基噻吨酮(商品名:Kayacure DETX-S,日本化药公司制造)2.00质量份混合,从而制备粘合剂组合物A(固体成分40质量%)。
(制备例3:粘合剂组合物B的制备)
通过将环己酮39.64质量份、合成例10的粘合剂树脂A(固体成分44质量%)36.36质量份、5~6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商品名: ARONIX M403,东亚合成公司制造)16.00质量份、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丙烷-1-酮(商品名:Irgacure 907,BASF公司制造)6.00质量份、2,4-二乙基噻吨酮(商品名:Kayacure DETX-S,日本化药公司制造)2.00质量份混合,从而制备粘合剂组合物B(固体成分40质量%)。
(实施例1)
(1)色材分散液A1的制备
将合成例1的锆色淀色材A1 5.00质量份、制备例1中所制备的盐型嵌段共聚物分散剂A溶液36.00质量份(有效固体成分9.00 质量份)、PGMEA 59.00质量份混合,利用涂料振荡器(浅田铁工制造),用2mm氧化锆珠分散1小时作为预分散,进而用0.1mm氧化锆珠分散6小时作为正式分散,获得色材分散液A1。
(2)着色树脂组合物A1的制备
添加上述(1)中获得的色材分散液A 70.98质量份、制备例2中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A 18.16质量份、PGMEA 10.42质量份、表面活性剂R08MH(DIC公司制造)0.04质量份、以及硅烷偶联剂 KBM503(信越Silicones公司制造)0.40质量份并进行混合,再进行加压过滤,获得着色树脂组合物A1。
(实施例2)
(1)色材分散液A2的制备
在实施例1的(1)中,将锆色淀色材A1变更为合成例2的锆色淀色材A2,并将正式分散的分散时间变更为12小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相同地制备色材分散液A2。
(2)着色树脂组合物A2的制备
在实施例1的(2)中,使用根据上述而获得的色材分散液A2代替色材分散液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2)相同地获得着色树脂组合物A2。
(实施例3)
(1)色材分散液A3的制备
在实施例1的(1)中,将锆色淀色材A1变更为合成例3的锆色淀色材A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相同地制备色材分散液A3。
(2)着色树脂组合物A3的制备
在实施例1的(2)中,使用根据上述而获得的色材分散液A3代替色材分散液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2)相同地获得着色树脂组合物A3。
(比较例1~4)
(1-1)比较色材分散液A1、A3、A4的制备
在实施例1的(1)中,分别将锆色淀色材A1变更为比较合成例 1、7、8的铝色淀色材A、磷钨酸色淀色材A、季铵盐成盐色材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相同地制备比较色材分散液A1、A3、 A4。
(1-2)比较色材分散液A2的制备
在实施例1的(1)中,将锆色淀色材A1变更为比较合成例1的铝色淀色材A,并将正式分散的分散时间变更为12小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相同地制备比较色材分散液A2。
(2)比较着色树脂组合物A1~A4的制备
在实施例1的(2)中,使用根据上述而获得的比较色材分散液 A1~A4代替色材分散液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2)相同地获得比较着色树脂组合物A1~A4。
(比较例5)
(1)比较色材溶液A5的制备
将比较合成例8的季铵盐成盐色材A 5.00质量份、合成例10 的粘合剂树脂A20.45质量份(有效固体成分9.00质量份)、及环己酮74.55质量份混合搅拌,由此制备溶解有季铵盐成盐色材A的比较色材溶液A5。
(3)比较着色树脂组合物A5的制备
添加上述(1)中获得的比较色材溶液A5 70.98质量份、制备例3 中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B 18.16质量份、环己酮10.42质量份、表面活性剂R08MH(DIC公司制造)0.04质量份、及硅烷偶联剂 KBM503(信越Silicones公司制造)0.40质量份并进行混合,再进行加压过滤,获得比较着色树脂组合物A5。
(实施例4~8)
(1)色材分散液B~F的制备
在实施例1的(1)中,将锆色淀色材A1变更为合成例4~8的锆色淀色材B~F,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相同地制备色材分散液B~F。
(2)着色树脂组合物B~F的制备
在实施例1的(2)中,使用根据上述而获得的色材分散液B~F 代替色材分散液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2)相同地获得着色树脂组合物B~F。
(比较例6~10)
(1)比较色材分散液B~F的制备
在实施例1的(1)中,将锆色淀色材A1变更为比较合成例2~6 的铝色淀色材B~F,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相同地制备比较色材分散液B~F。
(2)比较着色树脂组合物B~F的制备
在实施例1的(2)中,使用根据上述而获得的比较色材分散液 B~F代替色材分散液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2)相同地获得比较着色树脂组合物B~F。
(实施例9)
(1)蓝色色材分散液A的制备
将作为色材成分的合成例9的蓝色色淀色材α12.03质量份与合成例1的锆色淀色材A1 0.97质量份、制备例1中所制备的盐型嵌段共聚物分散剂A溶液18.20质量份(有效固体成分4.55质量份)、合成例10的粘合剂树脂A 13.30质量份(有效固体成分5.85 质量份)、PGMEA 55.50质量份混合,利用涂料振荡器(浅田铁工制造),用2mm氧化锆珠分散1小时作为预分散,进而用0.1mm氧化锆珠分散6小时作为正式分散,获得蓝色色材分散液A。
(2)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A的制备
添加上述(1)中获得的蓝色色材分散液A 27.30质量份、制备例 2中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A 27.03质量份、PGMEA 55.50质量份、表面活性剂R08MH(DIC公司制造)0.04质量份、及硅烷偶联剂 KBM503(信越Silicones公司制造)0.40质量份并进行混合,再进行加压过滤,获得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A。
(实施例10)
(1)蓝色色材分散液B的制备
在实施例9的(1)中,将色材成分变更为合成例9的蓝色色淀色材α11.31质量份与合成例4的锆色淀色材B 1.69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的(1)相同地制备蓝色色材分散液B。
(2)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B的制备
在实施例9的(2)中,使用根据上述而获得的蓝色色材分散液B 代替蓝色色材分散液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的(2)相同地获得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B。
(比较例11~15)
(1)比较蓝色色材分散液A~E的制备
在实施例9的(1)中,分别将色材成分在比较例11中变更为合成例9的蓝色色淀色材α12.16质量份与比较合成例1的铝色淀色材A 0.85质量份,在比较例12中变更为合成例9的蓝色色淀色材α11.96质量份与比较合成例7的磷钨酸色淀色材A 1.04质量份,在比较例13中变更为合成例9的蓝色色淀色材α11.70质量份与二噁嗪系颜料(PV23:颜料紫23)1.30质量份,在比较例14中变更为酞菁系颜料(PB15:6:颜料蓝15:6)10.40质量份与比较合成例7 的磷钨酸色淀色材A 2.60质量份,在比较例15中变更为酞菁系颜料(PB15:6:颜料蓝15:6)9.75质量份与二噁嗪系颜料(PV23)3.25 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的(1)相同地制备比较蓝色色材分散液A~E。
(2)比较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A~E的制备
在实施例9的(2)中,使用根据上述而获得的比较蓝色色材分散液A~E代替蓝色色材分散液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的(2)相同地获得比较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A~E。
(调色用蓝色色材分散液α的制备)
将合成例9的蓝色色淀色材α13.00质量份、制备例1中所制备的盐型嵌段共聚物分散剂A溶液20.80质量份(有效固体成分 5.20质量份)、合成例10的粘合剂树脂A 11.82质量份(有效固体成分5.20质量份)、PGMEA 54.38质量份混合,利用涂料振荡器(浅田铁工制造),用2mm氧化锆珠分散1小时作为预分散,进而用0.1 mm氧化锆珠分散6小时作为正式分散,获得调色用蓝色色材分散液α。
(实施例11: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添加上述中获得的调色用蓝色色材分散液α25.14质量份、实施例1中获得的色材分散液A1 5.30质量份、制备例2中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A 26.24质量份、PGMEA 42.88质量份、表面活性剂 R08MH(DIC公司制造)0.04质量份、及硅烷偶联剂KBM503(信越 Silicones公司制造)0.40质量份并进行混合,再进行加压过滤,获得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
(实施例12: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在实施例11中,使用实施例2中获得的色材分散液A2代替色材分散液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相同地获得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
(比较例16:比较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添加上述中获得的调色用蓝色色材分散液α25.42质量份、比较例1中获得的比较色材分散液A1 4.59质量份、制备例2中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A 26.32质量份、PGMEA 43.23质量份、表面活性剂R08MH(DIC公司制造)0.04质量份、及硅烷偶联剂KBM503(信越Silicones公司制造)0.40质量份并进行混合,再进行加压过滤,获得比较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
(比较例17:比较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在比较例16中,使用比较例2中获得的比较色材分散液A2代替比较色材分散液A1,除此以外,与比较例16相同地获得比较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
(评价)
<分散性能评价>
作为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所使用的色材分散液的分散性能评价,进行了色材分散液中的色材粒子的平均粒径的测定。平均粒径的测定使用了日机装公司制造的“Nanotrac粒度分布计 UPA-EX150”。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平均粒径为平均分散粒径,且为体积平均粒径。将结果示于表1~3。
<光学性能评价>
使用旋转涂布机,将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着色树脂组合物涂布于厚度0.7mm的玻璃基板(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制造,“OA-10G”)上。其后,在80℃的加热板上进行3分钟加热干燥。使用超高压汞灯照射40mJ/cm2的紫外线,由此获得着色涂膜。用 150℃、200℃或230℃的无尘烘箱对上述形成有着色涂膜的基板进行25分钟后烘烤处理,并使用壶坂电气公司制造的“对比度测定装置CT-1B”测定对比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1~8和比较例1~10的着色树脂组合物中,使着色涂膜的膜厚成为3.0μm,在实施例9~12和比较例 11~17的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中,设为色度成为y=0.082的膜厚。着色涂膜的色度与亮度使用Olympus公司制造的“显微分光测定装置OSP-SP200”进行了测定。
将结果示于表1~4。
<升华性评价>
与上述同样地,使用旋转涂布机,将实施例1~3和比较例1~ 5中获得的着色树脂组合物与实施例9~12和比较例11~17中获得的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涂布于厚度0.7mm的玻璃基板上,在 80℃的加热板上进行3分钟加热干燥。隔着绘制有80μm的线和间隙的条纹图案的光掩膜,使用超高压汞灯对该着色层照射40 mJ/cm2的紫外线。其后,在使用0.05质量%氢氧化钾水溶液作为碱显影液对上述形成有着色层的玻璃板进行60秒钟冲淋显影后,进一步用超纯水洗涤60秒钟。
在所获得的形成有着色图案的玻璃基板的0.7mm的上方配置玻璃基板,在230℃的加热板上加热30分钟。以目测确认上方的玻璃基板上有无升华物,进行升华性的评价。
A:无升华物,B:有升华物
将结果示于表1、3、4。
[表1]
Figure BDA0001329166400000531
[表2]
Figure BDA0001329166400000541
[表3]
[表4]
[结果的汇总]
可以明确,包含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实施例1~8的色材分散液与包含酸性染料的铝色淀色材的比较例1~2、6~10的色材分散液相比,分散粒径较小且分散性优异。另外,使用实施例1~ 8的色材分散液而获得的着色树脂组合物的着色涂膜的对比度较高。另外,在实施例1~3中于后烘烤时未观察到升华物,而使用包含碱性染料的罗丹明系碱性染料的磷钨酸色淀色材的比较例3、以及包含罗丹明系酸性染料的季铵盐成盐色材的比较例4、5而获得的着色树脂组合物的着色涂膜,在升华性评价时,比较例3中确认到红色的升华物,比较例4、5中确认到白色的升华物。
可以明确,包含三芳基甲烷系蓝色色淀色材α与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实施例9、10的分散粒径较小且分散性优异。另外,使用实施例9、10的色材分散液而获得的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的着色涂膜的对比度较高。关于实施例9、10与比较例11~15中获得的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的涂膜,在与蓝色色材组合使y值一致而对亮度进行比较的情况下,显示实施例9、10即使与使用了罗丹明系酸性染料的铝色淀色材的比较例11或使用了罗丹明系碱性染料的磷钨酸色淀色材的比较例12相比,亮度也提高。另外,与使用了颜料的比较例13~15相比亮度明显提高。在实施例9、10中,在升华性评价时未观察到升华物,但使用了罗丹明系碱性染料的磷钨酸色淀色材的比较例12、14在升华性评价时确认到红色的升华物。
将包含三芳基甲烷系蓝色色淀色材α的调色用蓝色色材分散液α、与包含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色材分散液混合的实施例11、 12,与将调色用蓝色色材分散液α与包含酸性染料的铝色淀色材的色材分散液混合的比较例16、17相比,蓝色着色树脂组合物的着色涂膜的对比度较高。另外,实施例11、12与比较例16、17中获得的着色树脂组合物的涂膜在与蓝色色材组合使y值一致而对亮度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实施例11、12显示出亮度提高。
符号说明
1 透明基板
2 遮光部
3 着色层
10 彩色滤光片
20 对置基板
30 液晶层
40 液晶显示设备
50 有机保护层
60 无机氧化膜
71 透明阳极
72 空穴注入层
73 空穴输送层
74 发光层
75 电子注入层
76 阴极
80 发光体
100 发光显示设备

Claims (16)

1.一种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其含有(A)色材、(B)分散剂及(C)溶剂,且所述(A)色材包含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
所述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色淀化剂为可形成碱性多核缩合离子的锆化合物,所述酸性染料为选自罗丹明系酸性染料、酞菁系酸性染料、三芳基甲烷系酸性染料、以及偶氮系酸性染料中的一种以上的酸性染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其中,所述酸性染料为具有下述通式(II)所表示的构造的罗丹明系酸性染料,
Figure FDA0002200251800000011
通式(II)中,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杂芳基,R1与R2、R3与R4可分别键合而形成环结构,R1与呫吨环的5位的碳原子、R2与呫吨环的7位的碳原子、R3与呫吨环的4位的碳原子、或R4与呫吨环的2位的碳原子可分别键合而形成环结构,
上述芳基、或杂芳基所具有的氢原子可被酸性基或其盐、或者卤素原子所取代,
R5表示酸性基或其盐,上述酸性基或其盐为磺酸根基、磺基、或磺酸盐基,x为1;其中,通式(II)具有至少2个酸性基或其盐,且其中1个形成分子内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其中,所述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色淀化剂为二氯氧锆、水合氯化锆及它们的水合物的至少1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其中,在所述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中,所述酸性染料为罗丹明系酸性染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其中,在所述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中,所述酸性染料为罗丹明系酸性染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其中,所述(A)色材还包含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色材,
Figure FDA0002200251800000021
通式(I)中,A为与N直接键合的碳原子不具有π键的a价有机基团,该有机基团表示至少与N直接键合的末端具有饱和脂肪族烃基的脂肪族烃基、或具有该脂肪族烃基的芳香族基团,碳链中可包含O、S、N;Bc-表示c价多酸根阴离子;Ri~Rv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Rii与Riii、Riv与Rv可键合而形成环结构;Ar1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2价芳香族基团;多个Ri~Rv及Ar1可分别相同或不同;
a和c表示2以上的整数,b和d表示1以上的整数;e为0或1,在e为0时键合不存在;多个e可相同或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其中,所述(A)色材还包含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色材,
Figure FDA0002200251800000031
通式(I)中,A为与N直接键合的碳原子不具有π键的a价有机基团,该有机基团表示至少与N直接键合的末端具有饱和脂肪族烃基的脂肪族烃基、或具有该脂肪族烃基的芳香族基团,碳链中可包含O、S、N;Bc-表示c价多酸根阴离子;Ri~Rv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Rii与Riii、Riv与Rv可键合而形成环结构;Ar1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2价芳香族基团;多个Ri~Rv及Ar1可分别相同或不同;
a和c表示2以上的整数,b和d表示1以上的整数;e为0或1,在e为0时键合不存在;多个e可相同或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其中,所述(A)色材还包含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色材,
Figure FDA0002200251800000041
通式(I)中,A为与N直接键合的碳原子不具有π键的a价有机基团,该有机基团表示至少与N直接键合的末端具有饱和脂肪族烃基的脂肪族烃基、或具有该脂肪族烃基的芳香族基团,碳链中可包含O、S、N;Bc-表示c价多酸根阴离子;Ri~Rv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Rii与Riii、Riv与Rv可键合而形成环结构;Ar1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2价芳香族基团;多个Ri~Rv及Ar1可分别相同或不同;
a和c表示2以上的整数,b和d表示1以上的整数;e为0或1,在e为0时键合不存在;多个e可相同或不同。
9.一种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材分散液与(D)粘合剂成分。
10.一种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其为罗丹明系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所述罗丹明系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色淀化剂为可形成碱性多核缩合离子的锆化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其中,所述罗丹明系酸性染料为具有下述通式(II)所表示的构造的罗丹明系酸性染料,
Figure FDA0002200251800000051
通式(II)中,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杂芳基,R1与R2、R3与R4可分别键合而形成环结构,R1与呫吨环的5位的碳原子、R2与呫吨环的7位的碳原子、R3与呫吨环的4位的碳原子、或R4与呫吨环的2位的碳原子可分别键合而形成环结构,
上述芳基、或杂芳基所具有的氢原子可被酸性基或其盐、或者卤素原子所取代,
R5表示酸性基或其盐,上述酸性基或其盐为磺酸根基、磺基、或磺酸盐基,x为1;其中,通式(II)具有至少2个酸性基或其盐,且其中1个形成分子内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其中,所述罗丹明系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色淀化剂为二氯氧锆、水合氯化锆、以及它们的水合物的至少1种。
13.一种彩色滤光片,其是至少具备透明基板、以及设置于该透明基板上的着色层的彩色滤光片,其中,该着色层的至少1层包含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
所述酸性染料的锆色淀色材的色淀化剂为可形成碱性多核缩合离子的锆化合物,所述酸性染料为选自罗丹明系酸性染料、酞菁系酸性染料、三芳基甲烷系酸性染料、以及偶氮系酸性染料中的一种以上的酸性染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其中,所述酸性染料为具有下述通式(II)所表示的构造的罗丹明系酸性染料,
Figure FDA0002200251800000061
通式(II)中,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杂芳基,R1与R2、R3与R4可分别键合而形成环结构,R1与呫吨环的5位的碳原子、R2与呫吨环的7位的碳原子、R3与呫吨环的4位的碳原子、或R4与呫吨环的2位的碳原子可分别键合而形成环结构,
上述芳基、或杂芳基所具有的氢原子可被酸性基或其盐、或者卤素原子所取代,
R5表示酸性基或其盐,上述酸性基或其盐为磺酸根基、磺基、或磺酸盐基,x为1;其中,通式(II)具有至少2个酸性基或其盐,且其中1个形成分子内盐。
15.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对置基板、以及形成于所述彩色滤光片与所述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16.一种发光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彩色滤光片与发光体。
CN201580070328.3A 2014-12-26 2015-10-15 色材分散液、着色树脂组合物、色材、彩色滤光片 Active CN1071110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66723A JP6056844B2 (ja) 2014-12-26 2014-12-26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色材分散液、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着色樹脂組成物、色材、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発光表示装置
JP2014-266723 2014-12-26
PCT/JP2015/079211 WO2016103863A1 (ja) 2014-12-26 2015-10-15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色材分散液、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用色材、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発光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1024A CN107111024A (zh) 2017-08-29
CN107111024B true CN107111024B (zh) 2020-02-07

Family

ID=56149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0328.3A Active CN107111024B (zh) 2014-12-26 2015-10-15 色材分散液、着色树脂组合物、色材、彩色滤光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38669B2 (zh)
JP (1) JP6056844B2 (zh)
KR (1) KR101996743B1 (zh)
CN (1) CN107111024B (zh)
TW (1) TWI689553B (zh)
WO (1) WO20161038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7382B (zh) * 2016-09-06 2022-02-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组合物
KR102510668B1 (ko) * 2017-02-01 2023-03-16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CN112805338B (zh) * 2018-10-02 2023-10-10 Dnp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色材分散液、着色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彩色滤色器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26255A (en) * 1950-03-15 1953-01-20 Nat Lead Co Zirconium pigments
CN101634725A (zh) * 2008-07-22 2010-01-27 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滤色器用蓝色着色组合物、滤色器以及彩色显示装置
CN104246548A (zh) * 2012-04-23 2014-12-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TW201516100A (zh) * 2013-10-23 2015-05-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彩色濾光片用色材分散液、色材、彩色濾光片、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CN105143354A (zh) * 2013-04-26 2015-12-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色材、色材分散液、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62625A (en) * 1951-06-14 1953-12-15 Fed Fawick Corp Assembly for clutches and brakes
JP2001081348A (ja) 1999-07-14 2001-03-27 Nippon Kayaku Co Ltd 着色感光性組成物
TWI454754B (zh) * 2008-07-22 2014-10-01 Toyo Ink Mfg Co 彩色濾光片用藍色著色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及彩色顯示裝置
JP5577613B2 (ja) * 2009-03-31 2014-08-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JP5737078B2 (ja) * 2011-02-28 2015-06-17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赤色着色組成物、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JP5223980B2 (ja) 2011-04-21 2013-06-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色材分散液、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ー、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JP5647279B2 (ja) 2013-02-08 2014-12-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着色剤分散液、着色剤分散液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26255A (en) * 1950-03-15 1953-01-20 Nat Lead Co Zirconium pigments
CN101634725A (zh) * 2008-07-22 2010-01-27 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滤色器用蓝色着色组合物、滤色器以及彩色显示装置
CN104246548A (zh) * 2012-04-23 2014-12-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彩色滤光片用色材分散液、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5143354A (zh) * 2013-04-26 2015-12-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色材、色材分散液、彩色滤光片用着色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TW201516100A (zh) * 2013-10-23 2015-05-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彩色濾光片用色材分散液、色材、彩色濾光片、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38669B2 (en) 2020-01-21
TW201623464A (zh) 2016-07-01
TWI689553B (zh) 2020-04-01
JP6056844B2 (ja) 2017-01-11
KR20170087495A (ko) 2017-07-28
JP2016126162A (ja) 2016-07-11
US20170349755A1 (en) 2017-12-07
KR101996743B1 (ko) 2019-07-04
CN107111024A (zh) 2017-08-29
WO2016103863A1 (ja) 2016-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8866B (zh) 著色劑分散液、著色劑分散液之製造方法、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彩色濾光片、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CN107111023B (zh) 色材分散液、着色树脂组合物、色材、彩色滤光片
US11169308B2 (en) Color material dispersion liquid for color filters, color material, color filte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9415572B (zh) 色材分散液、着色树脂组合物、滤色器、液晶显示设备和发光显示设备
CN107111024B (zh) 色材分散液、着色树脂组合物、色材、彩色滤光片
JP6256126B2 (ja) 色材分散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JP6319205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色材分散液、色材、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CN107533168B (zh) 色材分散液、着色树脂组合物、色材、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发光显示装置
JP6582944B2 (ja) 色材分散液、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発光表示装置
JP2017132930A (ja) 色材分散液、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ー、液晶表示装置、及び、発光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