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86164B - 旁路开关 - Google Patents

旁路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86164B
CN107086164B CN201710076171.6A CN201710076171A CN107086164B CN 107086164 B CN107086164 B CN 107086164B CN 201710076171 A CN201710076171 A CN 201710076171A CN 107086164 B CN107086164 B CN 1070861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housing
moving
bypass switch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761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86164A (zh
Inventor
郑泽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SI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6682038&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7086164(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LSI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SI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86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6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86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61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60Switches wherein the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the arc do not include separate means for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66Vacuum switches
    • H01H33/666Opera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60Switches wherein the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the arc do not include separate means for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66Vacuum switches
    • H01H33/662Housings or protective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9/00Switching devices actuated by an explosion produced within the device and initiated by an electric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9/00Switching devices actuated by an explosion produced within the device and initiated by an electric current
    • H01H39/002Switching devices actuated by an explosion produced within the device and initiated by an electric current provided with a cartridge-magazi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9/00Switching devices actuated by an explosion produced within the device and initiated by an electric current
    • H01H39/004Closing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9/00Protective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causes the closing of contacts, e.g. for short-circuiting the apparatus to be protect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83Converters with outputs that each can have more than two voltages levels
    • H02M7/4835Converters with outputs that each can have more than two voltages level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ells, each including a switchable capacitor, the capacitors having a nominal charge voltage which corresponds to a given fraction of the input voltage, and the capacitors being selectively connected in series to determine the instantaneous output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5/00Springs
    • H01H2235/01Spiral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02M1/325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with means for allowing continuous operation despite a fault, i.e. fault tolerant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igh-Tension Arc-Extinguishing Switches Without Spraying Mean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Gas-Insulated Switchgears (AREA)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旁路开关包括:壳体;布置在此壳体内部的真空断路器,此真空断路器布置为使得可移动触头可移动到固定触头;固定到壳体的第一固定汇流条;第二固定汇流条,其固定到壳体以与第一固定汇流条隔开;连接到可移动触头的移动推动件;安装在壳体中的驱动源,此驱动源将移动推动件推动到可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彼此接触的位置;以及多触头,其布置为与移动推动件接触。相应地,移动推动件可以使可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快速地接触。此外,可以通过小的外力使推动件移动。由此,能够使驱动源的尺寸以及在驱动源中使用的能量最小化。

Description

旁路开关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旁路开关,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真空断路器的旁路开关,其中可移动触头移动到固定触头以便与固定触头接触。
背景技术
旁路开关安装在诸如转换器的电子装置中。如果发生诸如故障的异常,那么旁路开关短路,以使由安装在电子装置中的其它部件的故障造成的影响最小化。
旁路开关可以设置在于高压直流(HVDC)传输系统中使用的变压器中,或者可以设置在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或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中。旁路开关可以用作以高速短路的高速短路旁路开关。
HVDC传输系统是这样一种传输系统:在传输位置将在发电站产生的AC电能转换成DC电能并且然后传输DC电能以后,接收位置将DC电能再转换成AC电能并且然后供给电能。
STATCOM是当传输/分配电流时在电力系统中用作无功/有功功率补偿器,并且通过补偿损失压力增加了稳定性的装置。
旁路开关可以设置在包括多个子模块的组合的转换器中。在此情形中,如果探测到诸如子模块的故障的异常性,那么旁路开关允许探测到其故障的子模块短路,从而能够防止在相邻的其它子模块上的故障造成的影响。
当没有来自子模块的反馈信号时、当设计值或更多的电压施加到子模块时、当子模块的通信功能异常时、当子模块的驱动程序错误时等,可以探测到子模块的故障。
旁路开关可以包括可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旁路开关还可以包括连接到固定触头的第一汇流条与连接到可移动触头的第二汇流条。如果外力施加到可移动触头,可移除触头移动到固定触头以便与固定触头接触。
旁路开关还可以包括产生驱动力以使可移动触头移动的驱动源。当驱动源被驱动时,可移动触头移动到固定触头以便与固定触头接触。
当由于驱动源被如上所述驱动而发生可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之间的接触时,电流可以流动通过第一汇流条、固定触头、可移动触头、以及第二汇流条,并且旁路开关可以短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US8,390,968B2(2013年3月5日公布)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提供了旁路开关,其可以使驱动源的尺寸与能量最小化并且通过使可移动触头快速地移动到固定触头允许可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接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旁路开关包括:壳体;布置在壳体内部的真空断路器,此真空断路器布置为使得可移动触头可移动到固定触头;固定到壳体的第一固定汇流条;固定到壳体以与第一固定汇流条隔开的第二固定汇流条;连接到可移动触头的移动推动件;安装在壳体中的驱动源,此驱动源将移动推动件推动到可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彼此接触的位置;以及多触头,其布置为与移动推动件接触。
多触头可以包括:围绕移动推动件的外周边的外本体部分,此外本体部分与移动推动件隔开;以及接触部分,其从外本体部分突出以与移动推动件接触。
接触部分可以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接触部分可以形成为沿着外本体部分的周向方向彼此隔开。
接触部分可以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接触部分可以形成为沿着外本体部分的长度方向彼此隔开。
多触头可以包括:围绕移动推动件的外周边的外本体部分,此外本体部分与移动推动件隔开;螺旋接触部分,其沿着外部分部分的内周边螺旋地突出以与移动推动件接触。
移动推动件可以包括:连接到可移动触头的移动部分延伸杆;以及连接到移动部分延伸杆的闩板。接触部分可以与移动部分延伸杆接触。
接触部分可以沿着平行于移动部分延伸杆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形成。
通过将吸引力施加到闩板来允许可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隔开的磁体可以布置在壳体的内部。当驱动此驱动源时,活塞可以被驱动以将大于吸引力的外力施加到闩板。
闩板可以包括:销钉,活塞将外力施加到此销钉;以及面向磁体的至少一部分的板本体。销钉插入部分可以形成在板本体的一个表面处,具有插入在其中的销钉的插入孔形成在销钉插入部分,并且连接到移动部分延伸杆的连接部分可以形成在板本体的另一个表面。
旁路开关可以包括布置在壳体内部以固定磁体的磁体保持件。
旁路开关还可以包括沿着其中可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彼此接触的方向弹性地支撑闩板的弹簧。
弹簧座部分可以形成在磁体保持件中。弹簧的一部分可以插入并且容纳在弹簧座部分中,并且弹簧座部分可以支撑弹簧。
壳体可以包括支撑多触头的多触头支撑件,此多触头支撑件由导电材料形成。
通过其保持多触头的突出部可以从多触头支撑件的内周边突出。
多触头可以包括:围绕移动推动件的外周边的外本体部分,此外本体部分与移动推动件隔开;以及接触部分,其从外本体部分突出以与移动推动件接触。外本体部分可以包括围绕所述移动推动件的一部分的中空圆柱形本体。中空圆柱形本体可以布置为在移动推动件与多触头支撑件之间与移动推动件隔开。接触部分可以是从中空圆柱形本体的内周边突出的突出部。
中空圆柱形本体可以具有与移动推动件的外表面隔开的孔。
壳体还可以包括联接到固定触头与第一固定汇流条的第一导电壳体,以及联接到多触头支撑件与第二固定汇流条的第二导电壳体。
围绕驱动源的一部分的中空圆柱形本体可以从第二导电壳体突出。中空圆柱形本体穿过的中空圆柱形本体通孔可以形成在第二固定汇流条中。
第二固定汇流条可以包括:与第二导电壳体接触的接触板本体;以及从接触板本体弯曲的弯曲部分,此弯曲部分平行于其中驱动源突出到外部的方向。
壳体还可以包括布置在多触头支撑件与第一导电壳体之间的绝缘壳体。绝缘壳体可以在真空断路器的外部处围绕真空断路器。
多触头支撑件可以布置在第二导电壳体与绝缘壳体之间。
可以在第一导电壳体中形成将第一导电壳体紧固到绝缘壳体的紧固构件穿过的紧固构件通孔。第一固定汇流条可以覆盖紧固构件通孔与紧固构件。
第一导电壳体可以通过紧固构件紧固到固定触头。
可以在第一固定汇流条中形成用于避开紧固构件的避开孔。
根据本公开,移动推动件可以使可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快速地接触。此外,可以通过小的外力使推动件移动。由此,能够使驱动源的尺寸以及在驱动源中使用的能量最小化。
此外,第一固定汇流条与第二固定汇流条固定地安装,由此方便装配与维护。此外,不需要用于使第一固定汇流条或第二固定汇流条移动的空间,由此改进了旁路开关周围的空间的利用。
此外,可以通过磁体保持闩板的固定状态,由此使旁路开关的故障最小化。
此外,在驱动此驱动源以后,闩板被弹簧弹性地支撑,由此使可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的分离最小化。
此外,多触头未被移动部分延伸杆推动,并且保持多触头的位置,由此改进了旁路开关的可靠性。
此外,在其中多触头与移动部分延伸杆之间的接触持续保持的状态中使移动部分延伸杆移动,由此提高了旁路开关的可靠性。
此外,第二固定汇流条与第一固定汇流条不是定位在壳体的周边表面上,而是定位为在壳体的两侧处彼此隔开,由此提高了壳体的外周边表面周围的利用空间。
此外,形成旁路开关的外观的多触头支撑件与第二导电壳体允许多触头与第二固定汇流条导电。由此,如与当单独导电构件允许多触头与第二固定汇流条电导电时相比,能够使部件的数量最小化,并且简化旁路开关的结构。
此外,形成旁路开关的外观的第一导电壳体允许固定触头与第一固定汇流条导电。由此,如与当单独导电构件允许固定触头与第一固定汇流条电导电时相比,能够使部件的数量最小化,并且简化旁路开关的结构。
此外,由于真空断路器安装在形成其外表的绝缘壳体的内部,因此真空断路器受到绝缘壳体的保护。由此,能够使真空断路器的损坏最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旁路开关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在操作旁路开关以前的旁路开关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在操作旁路开关以后的旁路开关的纵向剖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在操作旁路开关以后的电流流动的纵向横截面视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旁路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沿着图3中的示出的线A-A所取的放大剖面图。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旁路开关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8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旁路开关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9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旁路开关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了其实例。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旁路开关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在操作旁路开关以前的旁路开关的纵向剖面图。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在操作旁路开关以后的旁路开关的纵向剖面图。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在操作旁路开关以后的电流流动的纵向横截面视图。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旁路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沿着图3中的示出的线A-A所取的放大剖面图。
旁路开关可以包括壳体1、真空断路器2、移动推动件3、磁体4、驱动源5、第一固定汇流条6、第二固定汇流条7、与多触头8。
壳体1可以形成旁路开关的外观。壳体1可以构造为多个构件的组件。壳体1可以包括由诸如铝的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壳体以及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壳体。壳体1可以构造为至少一个导电壳体与至少一个绝缘壳体的组件。可以1可以包括多个导电壳体。绝缘壳体可以布置在多个导电壳体之间。
可以在壳体1的内部形成空间11。真空断路器2、移动推动件3、磁体4、与多触头8可以设置在空间11中。
在真空断路器2中,可移动触头21可以布置为可移动到固定触头22。
真空断路器2可以布置在壳体1内部。真空断路器2可以布置在壳体1的空间11中,并且可以被壳体1保护。真空断路器2的外周边表面2a可以面向壳体1的内表面1a。
真空断路器2可以包括内壳体23。内壳体23可以形成真空断路器2的外观。内壳体23可以是在其内部形成内部空间24的真空壳体。
可移动触头21可以布置为在内壳体23中是可移动的。可以在内壳体23中形成可移动触头21可移动地穿过其的可移动触头通孔25。
固定触头22可以安装为固定到内壳体23。可以在内壳体23中形成固定触头22穿过其的固定触头通孔26。固定触头通孔26可以形成在其面向可移动触头通孔25的位置处。
内壳体23可以沿着壳体1的长度方向形成在壳体的内部。内壳体23的外周边表面2a可以成为真空断路器2的外周边表面。内壳体23的外周边表面2a可以面向壳体1的内表面1a。
移动推动件3可以连接到可移动触头21以使此可移动触头21移动。当移动推动件3被移动时,可移动触头21可以与固定触头22接触或者分离。移动推动件3可以将可移动触头21定位为使得可移动触头21与固定触头22接触。移动推动件3可以将可移动触头21定位为使得可移动触头21与固定触头22隔开。
在驱动源5被驱动以前,如图2中所示的移动推动件3可以保持在第一位置F处,在该第一位置F处,其允许可移动触头21与固定触头22隔开。当驱动源5被驱动时,如图3中所示的移动推动件3可以移动在其允许可移动触头21与固定触头22接触的位置处。
移动推动件3可以布置在驱动源5与可移动触头21之间以推动可移动触头21,使得当驱动源5被驱动时,可移动触头21与固定触头22接触。移动推动件3可以是连接到可移动触头21的可移动触头连接器。移动推动件3可以连同可移动触头21构成移动组件。
移动推动件3可以通过一个构件或者多个构件的组件构造。
移动推动件3可以包括连接到可移动触头21的移动部分延伸杆31。移动部分延伸杆31可以连接到可移动触头21,使得移动部分延伸杆31的全部或一部分定位在真空断路器2的外部。
移动部分延伸杆31可以与可移动触头21一体地形成,或者可以形成为相对于可移动触头21的单独的构件以连接到可移动触头21。当移动部分延伸杆31连接到可移动触头21时,从移动部分延伸杆31突出的突出部分31a可以插入到形成在可移动触头21中的突出部分插入凹槽部分21a中,并且移动部分延伸杆31与可移动触头21可以一体地移动。
当移动部分延伸杆31连接到可移动触头21时,可以在移动部分延伸杆31中形成突出部分插入凹槽部分。将会显而易见的是,从可移动触头21突出的突出部分可以插入到移动部分延伸杆31的突出部分插入凹槽部分中。
移动推动件3可以包括连接到移动部分延伸杆31的闩板32。闩板32可以定位为在壳体1内部可移动。闩板32可以布置为在真空断路器2与驱动源5之间是可移动的。
当外力未作用在闩板32上时,如图2中所示的闩板32可以通过磁体4的吸引力的作用定位在磁体4附近。在驱动此驱动源5以前,如图2中所示的闩板32可以布置为紧密地粘附到用于固定磁体4的磁体保持件41。
闩板32可以构造为具有单个构件或多个构件。当闩板32构造为具有多个构件时,闩板32可以包括销钉33以及面向磁体4的至少一个部分的板本体34,将在后面进行描述的驱动源5的活塞51将外力施加到该销钉。
板本体34可以由磁性物质制成,并且磁体4的吸引力可以作用在板本体34上。如果单独的外力未作用在板本体34上,那么就可以通过磁体4沿着磁体4定位的方向拉动板本体34。
可以在板本体34的一个表面处形成销钉插入部分35,并且可以在销钉插入部分35中形成销钉33插入其中的插入孔35a。连接到移动部分延伸杆31的连接部分36可以形成在板本体34的相对表面处。
板本体34可以形成为圆盘状板。销钉插入部分35可以从板的一个表面朝向驱动源5突出,并且连接部分36可以从板的相对表面朝向真空断路器2突出。
销钉33的一部分可以插入到板本体34的销钉插入部分35中。销钉33可以布置为使得定位在板本体34的销钉插入部分35的外部处的销钉33的一部分面向驱动源5的活塞51。
销钉插入部分35可以从在板本体34的两个表面之间的面向磁体4的表面朝向驱动源5突出。
连接部分36可以从在板本体34的两个表面之间的面向磁体4的表面的相对表面朝向移动部分延伸杆31突出。连接部分36插入其中的连接部分插入凹槽部分37可以形成在移动部分延伸杆31中,并且当形成在本本体34处的连接部分36插入到形成在移动部分延伸杆31中的连接部分插入凹槽部分37中时,闩板32可以被固定。
闩板32可以与移动部分延伸杆31一起构成移动推动件3。当驱动驱动源5时,闩板32可以推动移动部分延伸杆31,并且移动部分延伸杆31可以推动可移动触头21。
磁体4可以布置在壳体1的内部以允许吸引力作用在闩板32上。当外力未作用在闩板32上时,磁体4可以通过允许磁力作用在闩板32上来吸引闩板32,并且由此,可移动触头21与固定触头22可以彼此分开。
磁体4可以形成环状或杆状。磁体4可以以一个环状构件或者多个杆状构件构造。
用于固定磁体4的磁体保持件41可以布置在壳体1的内部。磁体保持件41可以包括面向壳体1的内周边表面的外保持件42与定位在外保持件42的内部的内保持件43。磁体保持件41可以构造为磁性本体,尤其是弱磁性本体。
可以在外保持件42的内部形成空间,并且内保持件43可以定位在外保持件42的空间中以便与外保持件42隔开。
磁体4可以插入到外保持件42与内保持件43之间的间隙中以适配在外保持件42与内保持件43之间。
通过其保持磁体4的止动件可以形成为在内保持件43的外周边处突出。
销钉插入部分35与销钉33定位为穿过其的通孔45可以形成在内保持件43中。
磁体保持件41可以是磁性壳体,该磁性壳体围绕磁体4,除了磁体面向板本体34的表面以外。
磁体保持件41还可以包括面向外保持件42、磁体4与内保持件43的侧面保持件46。磁体4可以安装为使得其位置固定在侧面保持件46与止动件44之间。
侧面保持件46可以通过诸如螺钉的紧固构件P1紧固到外保持件42与内保持件43中的至少一个。
将在后面描述的用于引导销钉33与活塞51中的至少一个的引导孔47可以形成在侧面保持件46中。引导孔47可以形成为面向内保持件43的通孔45。
在驱动驱动源5以前,销钉33的一部分可以定位在引导孔47中。当驱动驱动源5时,销钉33可以朝向真空断路器2前进,同时被引导通过引导孔47。侧面保持件46可以是用于引导销钉33的销钉引导件。可以在侧面保持件46中形成驱动源5的一部分插入并且容纳在其中的驱动源容纳凹槽46a。驱动源容纳凹槽46a可以以凹陷形状形成在侧面保持件46的两个表面的一个中,该表面面向将在下面描述的第二导电壳体13。
旁路开关还可以包括用于沿着其中可移动触头21与固定触头22彼此接触的方向弹性地支撑闩板32的弹簧48。
弹簧48可以沿着真空断路器2的方向支撑板本体34,使得当可移动触头21与固定触头22彼此接触时,保持接触状态而不使可移动触头21与固定触头22分离。
弹簧48可以构造为具有与板本体34接触的一端和与磁体保持件41接触的另一端的线圈弹簧。
在驱动此驱动源5以前,如图2中所示的弹簧48可以通过由磁体4拉动的闩板32按压而被压缩。如果驱动源5被驱动以沿着真空断路器2的方向推动闩板32,那么如图3中所示的弹簧48就可以弹性地恢复,并且由此可以防止闩板32沿着与真空断路器2的方向相对的方向、即磁体4的方向返回。
弹簧48可以定位在销钉插入部分35的外部与销钉33的外部处。弹簧48可以定位为围绕销钉插入部分35的外部与销钉33的外部。
弹簧座部分49可以形成在磁体保持件41中。这里,弹簧48的一侧插入并且容纳在弹簧座部分49中,并且弹簧座部分49支撑弹簧48。弹簧座部分49可以形成在内保持件43中。弹簧座部分49可以在内保持件43的两个表面的面向板本体34的一个中形成凹陷形状。
同时,弹簧48的另一侧插入与容纳其中的弹簧容纳部分38可以在板本体34的面向磁体4的表面中形成凹陷形状。
驱动源5安装在壳体1中,并且可以将移动推动件3推动到可移动触头21与固定触头22彼此接触的位置。驱动源5优选地允许移动推动件3以高速移动。驱动源5可以布置为穿过将在后面进行描述的第二导电壳体13。
驱动源5可以包括爆炸致动器。当驱动爆炸致动器时,活塞51可以将大于磁体4的吸引力的外力施加到闩板32。
在下文中,为了方便起见,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驱动源5与爆炸致动器5。
爆炸致动器5可以安装在壳体1中。爆炸致动器5可以推动移动部分延伸杆31与闩板32中的至少一个,使得可移动触头21与固定触头22彼此接触。
爆炸致动器5可以包括活塞51与用于通过将气体喷射到活塞51来驱动活塞51的充气机52。
充气机52可以包括在其内部形成空间53的壳体52a,以及用于将气体喷射到壳52a的空间53中的气体喷射器52b。
活塞51可以可移动地布置在充气机52中,以通过喷射在空间53中的气体以高速移动。
当驱动充气机52时,活塞51可以前进到侧面保持件46的引导孔47中,以沿着真空断路器2的方向推动定位在侧面保持件46的引导孔47中的销钉33。
如果从外部施加能量,那么充气机52将气体喷射到空间53中,并且活塞51被喷射到空间53中的气体推动,以沿着真空断路器2的方向推动闩板32。然后,通过闩板32推动移动部分延伸杆31,以允许可移动触头21与固定触头22接触。如果将高压气体喷射在壳体52a的空间53中,那么通过高压气体使活塞51快速地移动。
壳体52a可以布置在壳体1内部。
气体喷射器52b可以布置为暴露到壳体1的外部,并且通过其施加用于驱动气体喷射器52b的能量的电线52c可以连接到气体喷射器52b。
气体喷射器52b可以是气体发生器。如果从外部施加发射信号,那么就驱动气体喷射器52b以将高压气体喷射到壳体52a的空间53中。
第一固定汇流条6可以固定到壳体1。第一固定汇流条6是电连接到固定触头22的固定触头侧汇流条,并且可以安装到壳体1,使得第一固定汇流条6的位置固定。
第二固定汇流条7可以固定到壳体1以与第一固定汇流条6隔开。第二固定汇流条7可以是与可移动触头21电连接的可移动触头侧汇流条。第二固定汇流条7可以通过将在后面进行描述的第二导电壳体13、多触头支撑件12、多触头8、以及移动部分延伸杆31连接到可移动触头21。第二固定汇流条7可以安装在壳体1中以定位在第一固定汇流条6的相对侧。
第一固定汇流条6与第二固定汇流条7可以通过插入在其间的壳体1彼此隔开。第一固定汇流条6可以布置在壳体1的一侧,并且第二固定汇流条7可以布置在壳体1的另一侧。
第一固定汇流条6与第二固定汇流条7可以通过插入在其间的壳体1彼此横向地隔开。当第一固定汇流条6定位在壳体1的左侧时,第二固定汇流条7可以定位在壳体1的右侧。当第一固定汇流条6定位在壳体1的右侧时,第二固定汇流条7可以定位在壳体1的左侧。
壳体1可以布置在第一固定汇流条6与第二固定汇流条7之间,并且可以通过第一固定汇流条6与第二固定汇流条7保护壳体1的左侧表面与右侧表面。
旁路开关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移动部分导电构件以用于使多触头8与第二固定汇流条7导电。
旁路开关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部分传导构件以用于使第二固定触头22与第一固定汇流条6导电。
旁路开关可以包括布置在移动部分导电构件与固定部分导电构件之间的绝缘构件以使移动部分导电构件与固定部分导电构件之间绝缘。
壳体1可以包括移动部分导电构件以用于使传导多触头8与第二固定汇流条7导电。
此外,壳体1可以包括固定部分导电构件以用于使固定触头22与第一固定汇流条6导电。
当壳体1包括移动部分导电构件与固定部分导电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时,能够使旁路开关的部件的数量最小化并且简化旁路开关的结构。
壳体1可以包括用于在移动部分导电构件与固定部分导电构件之间绝缘的绝缘构件。当壳体1包括绝缘构件时,能够使旁路开关的部件的数量最小化以及简化旁路开关的结构。
壳体1可以包括用于支撑多触头8的多触头支撑件12。壳体1还可以包括联接到固定触头21与第一固定汇流条6的第一导电壳体14,以及联接到多触头支撑件12与第二固定汇流条7的第二导电壳体13。
多触头支撑件12与第二导电壳体13中的每个都可以由诸如铝的导电材料形成。多触头支撑件12与第二导电壳体13可以是移动部分导电构件。
多触头支撑件12与第二导电壳体13可以构造为单个本体。在多触头支撑件12与第二导电壳体13彼此构造为分离构件以后,可以通过诸如螺钉的紧固构件P2将多触头支撑件12与第二导电壳体13紧固到彼此。
其中容纳多触头8使得多触头8的位置是固定的空间可以形成在多触头支撑件12内部。多触头支撑件12可以形成为中空形状。
多触头8定位在多触头支撑件12的内周边表面与移动部分延伸杆31的外周边表面之间,并且多触头8的内周边表面可以与移动部分延伸杆31的外周边表面接触。
保持多触头8的突出部12a可以从多触头支撑件12的内周边突出。
突出部12a可以从多触头支撑件12的面向真空断路器2的一个表面以环状突出。突出部12a可以形成为围绕可移动触头21的定位在真空断路器2的内壳体23的外部一部分。
多触头8可以调节为使得多触头8的一端与突出部12a接触。在其中通过突出部12a保持多触头8的状态中,可以保持多触头8的位置而不被移动部分延伸杆31推动。
第二导电壳体13可以包括其内部形成空间的中空圆柱形本体。第二导电壳体13还可以包括用于阻挡中空圆柱形本体的一个表面的板本体。
闩板32可以可移动地定位在第二导电壳体13的内部。磁体保持件41可以布置在第二导电壳体13内部,使得磁体保持件41的位置是固定的。
磁体保持件41可以通过紧固构件P1固定到第二导电壳体13。紧固构件P1可以通过顺序地穿过形成在第二导电壳体13中的紧固孔与形成在侧面保持件46中的紧固孔而紧固在形成在外部保持件42中的紧固孔中。第二导电壳体13可以用作其中安装磁体保持件41的磁体保持件安装件。
围绕驱动源5的一部分的中空圆柱形部分17可以从第二导电壳体13突出。其中容纳驱动源5的一部分的驱动源容纳空间可以形成在中空圆柱形部分17内部。中空圆柱形部分17可以形成为围绕构成驱动源5的充气机52的壳体52a。
驱动源5可以安装为使得壳体52a插入到第二导电壳体13的中空圆柱形部分17中。充气机52的壳体52a的端部可以插入到磁体保持件41,尤其是侧面保持件46的驱动源容纳凹槽46a中。
中空圆柱形部分17穿过的中空圆柱形部分通孔71可以形成在第二固定汇流条7中。
第二固定汇流条7可以包括与第二导电壳体13接触的接触板本体72,以及从接触板本体72弯曲的弯曲部分73,此弯曲部分73平行于其中驱动源5突出到外部的方向。
中空圆柱形部分通孔71可以形成在第二固定汇流条7的接触板本体72中。第二固定汇流条7的接触板本体72的两个表面的面向第二导电壳体13的外表面的一个可以是与第二导电壳体13的外表面进行表面接触。形成在第二固定汇流条7的接触板本体72中的中空圆柱形部分通孔71的周边表面可以与第二导电壳体13的中空圆柱形部分17的外周表面进行表面接触。
第一导电壳体14可以由诸如铝的导电材料形成。第一导电壳体14可以固定部分导电构件。
壳体1还可以包括布置在多触头支撑件12与第一导电壳体14之间的绝缘壳体15。
绝缘壳体15可以通过诸如螺钉的紧固构件紧固到多触头支撑件12。紧固构件插入其中的紧固构件紧固孔可以形成为在绝缘壳体15与多触头支撑件12中面向彼此。
绝缘壳体15可以在真空断路器2的外部围绕真空断路器2。绝缘壳体15可以以中空圆柱形本体的形状形成,并且其中容纳真空断路器2的中空断路器容纳空间16可以形成在绝缘壳体15内部。真空断路器2可以容纳在绝缘壳体15中以便被绝缘壳体15支撑,并且真空断路器2未暴露到外部。
当壳体1未围绕真空断路器2的外周边并且真空断路器2的一部分暴露到外部时,真空断路器2将会损坏的可能性可能很高。当壳体1、尤其是绝缘壳体15围绕真空断路器2的外周边时,真空断路器2将被损坏的可能性可以降到最低。
可以在第一导电壳体14中形成将第一导电壳体14紧固到绝缘壳体15的紧固构件P3经过的紧固构件通孔141。第一导电壳体14可以通过紧固构件通孔141联接到绝缘壳体15。紧固构件P3可以通过穿过形成在第一导电壳体14中的紧固构件通孔141紧固到形成在绝缘壳体15中的绝缘壳体紧固孔151。
第一导电壳体14可以通过诸如螺钉的紧固构件P4紧固到固定触头22。紧固构件P4通过的中心通孔142可以形成在第一导电壳体14中。
紧固构件P4紧固在其中的固定触头紧固孔222可以形成在固定触头22的一部分处,其突出到内部壳体23的外部。紧固构件P4可以通过穿过第一导电壳体14的中心通孔142紧固到固定触头22的固定触头紧固孔222中。
与此同时,第一固定汇流条6可以布置为覆盖紧固构件通孔141与紧固构件P4。将第一导电壳体14紧固到绝缘壳体15的紧固构件P4可以被第一固定汇流条6覆盖。用于避开将第一导电壳体14紧固到固定触头22的紧固构件P4的避开孔61可以形成在第一固定汇流条6中。
第一固定汇流条6可以包括与第一导电壳体14接触的接触板本体62,以及从接触板本体62弯曲的弯曲部分63,此弯曲部分63沿着与第二固定汇流条7的弯曲部分73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
第一固定汇流条6的接触板本体62的面向第一导电壳体14的外表面的表面可以与第一导电壳体14的外表面进行表面接触。
多触头8可以布置为与移动推动件3接触。多触头8可以布置为与移动部分延伸杆31与闩板32中的至少一个接触。多触头8可以布置为在移动部分延伸杆31与闩板32外部与移动部分延伸杆31接触。多触头8可以由诸如铝的导电材料形成。多触头8可以在多触头8的位置固定的状态中与移动推动件3接触。
多触头8可以布置为使得多触头8的多个点与移动推动件3接触。不仅在驱动源5被驱动以后而且还在驱动源5被驱动以前,多触头8的多个点可以与移动推动件接触。
如图6中所示的多触头8可以包括与移动推动件3接触的接触部分81。触头部分81可以以多个设置到多触头8。多个触头8的多个点可以与多个触头部分81接触。在此情形中,能够提高可靠性。
多触头8还可以包括围绕移动推动件3的外周边的外本体部分82。
接触部分81可以从外本体部分82突出以与移动推动件3接触。接触部分81可以从外本体部分82突出以与移动部分延伸杆31接触。
外本体部分82可以布置为与移动推动件3隔开。外本体部分82可以是不与移动推动件3接触的非接触部分。
多触头8的全部内周边都不与移动推动件3接触,并且仅多个接触部分81可以与移动推动件3接触。
可以在外本体部分82与移动部分延伸杆31之间形成间隙G。移动部分延伸杆31不与外本体部分82的内周边表面进行表面接触,并且当驱动爆炸致动器5时可以快速地移动。
此外,多个接触部分81的多个触头与移动部分延伸杆31接触,从而能够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
外本体部分82可以包括围绕移动推动件3的一部分的中空圆柱形本体。中空圆柱形本体可以布置为在移动推动件3与多触头支撑件12之间与移动推动件3隔开。中空圆柱形本体可以具有与移动推动件的外表面隔开的孔。
中空圆柱形本体可以围绕移动推动件3中的移动部分延伸杆31的一部分。中空圆柱形本体可以布置为在移动部分延伸杆31与多触头支撑件12之间与移动部分延伸杆31隔开。中空圆柱形本体可以具有与移动部分延伸杆31的突出部分31a隔开的孔。
多个接触部分81可以与外本体部分82一体地形成。多个接触部分81中的每个都可以是从中空圆柱形本体的内周边突出的突出部。
多个接触部分81可以沿着中空圆柱形本体的周向方向彼此隔开。多个接触部分81可以沿着平行于移动部分延伸杆31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形成。
在下文中,将如下描述如上所述构造的本公开的操作。
首先,如果发射信号从外部施加到驱动源5,那么驱动源5可以沿着真空断路器2的方向推动活塞51。当施加发射信号时,充气机52可以将高压气体喷射到壳体52a的空间53中,并且活塞51可以通过喷射到壳体52a的空间53中的高压气体沿着真空断路器2的方向向前移动。
当活塞51向前移动时,活塞51可以沿着真空断路器2的方向推动移动推动件3。活塞51可以将大于磁体4的吸引力的外力施加到闩板32,并且闩板32可以在远离磁体4同时靠近真空断路器2。通过活塞51移动的闩板32可以推动移动部分延伸杆31。
在移动部分延伸杆31与多触头8的多个接触部分81接触的状态中,移动部分延伸杆31可以在多触头8内部滑动。当移动部分延伸杆31滑动时,移动部分延伸杆31可以沿着真空断路器2的方向移动,同时与多个接触部分81保持接触。
移动部分延伸杆31可以在多个接触部分81之间滑动,同时不与外本体部分82的内周边表面进行表面接触。移动部分延伸杆31可以比当移动部分延伸杆31与外本体部分82的内周向表面进行表面接触时滑动更快速。
当移动部分延伸杆31如上所述滑动时,连接到移动部分延伸杆31的可移动触头21可以朝向固定触头22前进。可移动触头21可以与固定触头22接触。
当闩板32如上所述地移动时,弹簧48当弹性地恢复时可以沿着真空断路器2的方向推动闩板32。闩板32、移动部分延伸杆31、以及可移动触头21未通过弹簧48推动闩板32的力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并且可接触触头21可以与固定触头22保持接触。
当弹簧48未沿着真空断路器2的方向按压闩板32时,在使爆炸致动器5点火以后,活塞51可以通过振动等沿着气体喷射器52b的方向后退。在此情形中,壳体52a中的气体可能泄露,并且由于活塞51的后退与气体的泄露,可移动触头21可以与固定触头22分离。
然而,当如上所述弹簧48沿着真空断路器2的方向按压闩板32时,可以使活塞51沿着气体喷射器52b的方向的后退最小化,并且还可以使壳体52a中的气体的泄露最小化。相应地,能够改进可移动触头21与固定触头22之间接触的可靠性。
当可移动触头21与固定触头22如上所述彼此接触时,固定触头22与多触头8可以通过可移动触头21与移动部分延伸杆31导电。此外,如图4中所示,第一固定汇流条6与第二固定汇流条7可以通过第一导电壳体14、固定触头22与可移动触头21、移动部分延伸杆31、多触头8、多触头支撑件12、与第二导电壳体13电导电。如在图4中所示,第一导电壳体14、固定触头22与可移动触头21、移动部分延伸杆31、多触头8、多触头支撑件12、与第二导电壳体13可以形成第一固定汇流条6与第二固定汇流条7通过其导电的路径。
即,旁路开关可以短路,并且电流可以流动通过旁路开关。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旁路开关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在此实施方式中,接触部分81’的形状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接触部分81的形状。然而,除了接触部分81’以外的其它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除了解除部分以外的其它部件相同或者类似,并且由此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此实施方式的接触部分81’可以沿着外本体部分82的内周向表面82a形成环状。接触部分81’可以以多个设置到本体部分82的内周边表面82a,并且多个接触部分81’可以沿着外本体部分82的长度方向彼此隔开。移动推动件3的移动部分延伸杆31的外表面可以与多个接触部分81’中每个的内周边表面接触。移动推动件3的移动部分延伸杆31的多个点可以与多触头接触。
图8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旁路开关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在此实施方式中,接触部分81”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接触部分81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接触部分81’的形状不同。然而,除了接触部分81”以外的其它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除了接触部分以外的其它部件相同或者类似,并且由此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本实施方式的接触部分81”可以构造为沿着外本体部分82的内周边螺旋地突出的螺旋接触部分,并且螺旋接触部分可以与移动推动件3接触。
移动推动件3的移动部分延伸杆31的外表面可以沿着接触部分81”持续地接触。
图9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旁路开关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在此实施方式中,多触头8’的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到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不同。然而,除了多触头8’以外的其它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到第三实施方式的除了多触头以外的其它部件相同或者类似,并且由此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多触头8’可以包括外本体82’,此外本体具有形成在其内周边表面82a中的球插入凹槽82b,与插入球插入凹槽82b中的球83,球83与移动推动件3的外表面接触。
外本体82’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外本体部分82相应的部件。除了球插入凹槽82b形成在内周边表面82a中以外外本体82’的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外本体部分82的构造相同,并且由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球83可以定位为在球插入凹槽82b中是可滚动的。当此移动推动件3被移动时,在其中球83与移动推动件3的外表面接触的状态中,球83可以沿着移动推动件3滚动。
可以在外本体82’中形成多个球插入凹槽82b。多触头可以包括多个球83,并且球83与球插入凹槽82b可以设置为逐一相应。
多个球插入凹槽82b可以沿着外本体82’的长度方向彼此隔开。在此情形中,在其中多个球83布置为沿着外本体82’的长度方向彼此隔开的状态中,多个球83可以与移动推动件3接触。多个球插入凹槽82b可以沿着外本体82’的周向方向彼此隔开。在此情形中,在其中多个球83布置为沿着外本体82’的周向方向彼此隔开的状态中,多个球83可以与移动推动件3接触。移动推动件3的移动部分延伸杆31的外表面可以布置为与多个球83接触。在旁路开关中流动的电流可以通过移动部分延伸杆31与多个球83在外本体82’中流动。
尽管已经参照其多个说明性实施方式描述了实施方式,但应该理解的是通过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多种其它修改与实施方式,其将落在本公开的原理的精神与范围内。更具体地说,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主题组合布置的组成部分和/或布置中,多种变型与修改是可能的。除了在组成部分和/或布置中的变型与修改,另选的使用对于本领域中的这些技术人员来说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6)

1.一种旁路开关,其包括:
壳体;
布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真空断路器,所述真空断路器布置为使得可移动触头能够移动到固定触头;
固定到所述壳体的第一固定汇流条;
第二固定汇流条,所述第二固定汇流条固定到所述壳体以与所述第一固定汇流条隔开;
连接到所述可移动触头的移动推动件;
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驱动源,所述驱动源将所述移动推动件推动到所述可移动触头与所述固定触头彼此接触的位置;以及
布置为与所述移动推动件接触的多触头,
其中,所述多触头包括:
外本体部分,所述外本体部分围绕所述移动推动件的外周边,所述外本体部分与所述移动推动件隔开;以及
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从所述外本体部分突出以与所述移动推动件接触,
所述移动推动件包括:
连接到所述可移动触头的移动部分延伸杆;以及
连接到所述移动部分延伸杆的闩板;
其中,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移动部分延伸杆接触,
通过将吸引力施加到所述闩板来允许所述可移动触头与所述固定触头隔开的磁体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
当驱动所述驱动源时,活塞被驱动以将大于所述吸引力的外力施加到所述闩板,
所述闩板包括:
销钉,所述活塞将外力施加到所述销钉;以及
板本体,所述板本体面向所述磁体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销钉插入部分形成在所述板本体的一个表面处,能够插入销钉的插入孔形成在所述销钉插入部分,并且连接到所述移动部分延伸杆的连接部分形成在所述板本体的另一个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路开关,其中,所述接触部分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接触部分形成为沿着所述外本体部分的周向方向彼此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路开关,其中,所述接触部分沿着与所述移动部分延伸杆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路开关,包括布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以固定所述磁体的磁体保持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旁路开关,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沿着所述可移动触头与所述固定触头彼此接触的方向弹性地支撑所述闩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旁路开关,其中,弹簧座部分形成在所述磁体保持件中,
其中,所述弹簧的一部分插入并且容纳在所述弹簧座部分中,并且所述弹簧座部分支撑所述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路开关,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支撑所述多触头的多触头支撑件,所述多触头支撑件由导电材料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旁路开关,其中,从所述多触头支撑件的内周边突出有突出部,通过所述突出部保持所述多触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路开关,
其中,所述外本体部分包括围绕所述移动推动件的一部分的中空圆柱形本体,
所述中空圆柱形本体布置为在所述移动推动件与所述多触头支撑件之间与所述移动推动件隔开,并且
所述接触部分是从所述中空圆柱形本体的内周边突出的突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旁路开关,其中,所述中空圆柱形本体具有与所述移动推动件的外表面隔开的孔。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旁路开关,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
第一导电壳体,所述第一导电壳体联接到所述固定触头与所述第一固定汇流条;以及
第二导电壳体,所述第二导电壳体联接到所述多触头支撑件与所述第二固定汇流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旁路开关,
其中,围绕所述驱动源的一部分的中空圆柱形本体从所述第二导电壳体突出,并且
所述中空圆柱形本体穿过的中空圆柱形本体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二固定汇流条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旁路开关,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汇流条包括:
与所述第二导电壳体接触的接触板本体;以及
从所述接触板本体弯曲的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平行于所述驱动源突出到外部的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旁路开关,
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多触头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导电壳体之间的绝缘壳体,并且
所述绝缘壳体在所述真空断路器的外部处围绕所述真空断路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旁路开关,其中,所述多触头支撑件布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壳体与所述绝缘壳体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旁路开关,其中,在所述第一导电壳体中形成紧固构件通孔,将所述第一导电壳体紧固到所述绝缘壳体的紧固构件穿过该紧固构件通孔,并且
所述第一固定汇流条覆盖所述紧固构件通孔与所述紧固构件。
CN201710076171.6A 2016-02-16 2017-02-13 旁路开关 Active CN1070861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18051A KR101870016B1 (ko) 2016-02-16 2016-02-16 바이패스 스위치
KR10-2016-0018051 2016-02-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6164A CN107086164A (zh) 2017-08-22
CN107086164B true CN107086164B (zh) 2020-03-27

Family

ID=56682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76171.6A Active CN107086164B (zh) 2016-02-16 2017-02-13 旁路开关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53779B2 (zh)
EP (1) EP3208825B2 (zh)
JP (1) JP6378270B2 (zh)
KR (1) KR101870016B1 (zh)
CN (1) CN107086164B (zh)
ES (1) ES2712667T5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66160B2 (en) * 2015-05-18 2020-02-18 Gigavac, Llc Passive triggering mechanisms for use with switching devices incorporating pyrotechnic features
US11239038B2 (en) * 2015-05-18 2022-02-01 Gigavac, Llc Mechanical fuse device
US10281248B2 (en) * 2015-11-11 2019-05-07 Northrop Grumman Innovation Systems, Inc. Gas generators, launch tube assemblies including gas generator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DE102017217166A1 (de) * 2017-09-27 2019-03-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Dämpfen des Kontaktprellens bei Hochspannungsleistungsschaltern
KR20190002819U (ko) 2018-05-03 2019-11-13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바이패스 스위치
EP3814216B1 (en) * 2018-05-17 2024-05-15 Adams Rite Aerospace Inc. Pyrotechnic latch actuator responsive to a decompression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1276535B2 (en) * 2018-08-28 2022-03-15 Gigavac, Llc Passive triggering mechanisms for use with switching devices incorporating pyrotechnic features
KR102190066B1 (ko) * 2019-05-24 2020-12-11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바이패스 스위치
KR102190065B1 (ko) * 2019-05-24 2020-12-11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바이패스 스위치
US20220246376A1 (en) * 2019-05-24 2022-08-04 Ls Electric Co., Ltd. Bypass switch
US10825625B1 (en) * 2019-06-07 2020-11-03 Smart Wires Inc. Kinetic actuator for vacuum interrupter
US11443910B2 (en) 2019-09-27 2022-09-13 Gigavac, Llc Contact levitation triggering mechanisms for use with switching devices incorporating pyrotechnic features
CN111539170B (zh) * 2020-04-09 2023-04-25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statcom冗余子模块开关暂态建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6969A (en) * 1981-11-27 1983-08-02 Porta Systems Corp. Gas tube protector module
CN1271471A (zh) * 1997-09-29 2000-10-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1672228A (zh) * 2002-06-14 2005-09-21 伊顿公司 消除配电装置中闪络故障的短路开关和系统
US7538454B2 (en) * 2005-06-30 2009-05-2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Leakage current shunt in an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utilizing solid state relays
CN101976626A (zh) * 2010-11-09 2011-02-16 常州市明及电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真空灭弧室的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15856U (zh) 1976-02-27 1977-09-02
JPS583791B2 (ja) 1976-06-14 1983-01-22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竪割無枠鋳型における鋳造品の取り出し移し替え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S5477974U (zh) 1977-11-14 1979-06-02
JPH0832132B2 (ja) 1984-11-09 1996-03-27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瞬時電圧低下補償装置
JPS6323743U (zh) * 1986-07-30 1988-02-17
JPH01279528A (ja) 1988-05-02 1989-11-09 Hitachi Ltd 高速度真空遮断装置
JPH02281521A (ja) * 1989-03-16 1990-11-19 Sprecher Energ Ag 多極真空遮断器および多極真空遮断器のための絶縁支持枠
DE4021945C2 (de) * 1990-07-10 1999-12-30 Alstom Sachsenwerk Gmbh Schaltvorrichtung zur Unterbrechung von Fehlerströmen
DE4133091C2 (de) * 1991-09-30 1995-06-01 Siemens Ag Vakuumschalter mit einer Antriebsvorrichtung und einer Polantriebseinheit
JPH0652761A (ja) * 1992-08-01 1994-02-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開閉器
DE9401655U1 (de) 1993-06-18 1994-11-03 Siemens Ag Vakuumschaltröhre mit ringförigem Isolator
US5438173A (en) 1994-01-27 1995-08-01 G & H Technology, Inc. Cell bypass switch
US5808258A (en) 1995-12-26 1998-09-15 Amerace Corporation Encapsulated high voltage vacuum switches
US6326872B1 (en) * 2000-05-09 2001-12-04 Eaton Corporation Power circuit breaker with air gap between molded insulative casing and grounded barrier insulating operating mechanism
US6853525B2 (en) 2002-06-14 2005-02-08 Eaton Corporation Vacuum arc interrupter actuated by a gas generated driving force
JP2005038630A (ja) * 2003-07-15 2005-02-10 Toshiba Corp 真空遮断装置
JP4458858B2 (ja) * 2004-01-07 2010-04-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操作機構の手動開放装置
US6930271B1 (en) * 2004-08-13 2005-08-16 Eaton Corporation Circuit interrupter including linear actuator and manual pivot member
CN200990333Y (zh) * 2006-07-31 2007-12-12 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断路器极柱
DE102007018344B4 (de) 2007-04-16 2022-08-04 Siemens Energy Global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Schutz von Umrichtermodulen
ES2529049T3 (es) 2007-09-05 2015-02-16 Abb Technology Ag Conjunto de conmutador de baja tensión, media tensión o alta tensión que tiene un sistema de cortociruito
FR2925214B1 (fr) 2007-12-18 2009-11-27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Court-circuit pyrotechnique a contacts electrique auto-serrant et ensemble de protection contre les arcs internes comportant un tel court-circuiteur
JP4946920B2 (ja) * 2008-03-03 2012-06-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真空開閉器
DE102008059670B3 (de) 2008-11-26 2010-06-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akuumschalter mit beidseitig fest verschienten Anschlussklemmen
JP5338477B2 (ja) 2009-05-25 2013-11-13 株式会社明電舎 真空遮断器
JP5199498B2 (ja) * 2011-04-27 2013-05-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気接点用グリース及び摺動通電構造、電力用開閉機器、真空遮断器、真空絶縁スイッチギヤ、並びに真空絶縁スイッチギヤの組立方法
KR101613812B1 (ko) 2015-01-12 2016-04-19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초고압 직류 송전의 바이패스 스위치
CN104851740B (zh) * 2015-05-28 2017-06-30 东南大学 一种带辅助线圈的高压真空断路器用长行程永磁操动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6969A (en) * 1981-11-27 1983-08-02 Porta Systems Corp. Gas tube protector module
CN1271471A (zh) * 1997-09-29 2000-10-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1672228A (zh) * 2002-06-14 2005-09-21 伊顿公司 消除配电装置中闪络故障的短路开关和系统
US7538454B2 (en) * 2005-06-30 2009-05-2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Leakage current shunt in an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utilizing solid state relays
CN101976626A (zh) * 2010-11-09 2011-02-16 常州市明及电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真空灭弧室的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712667T5 (es) 2022-04-20
CN107086164A (zh) 2017-08-22
US9953779B2 (en) 2018-04-24
EP3208825A1 (en) 2017-08-23
KR20170096539A (ko) 2017-08-24
US20170236663A1 (en) 2017-08-17
KR101870016B1 (ko) 2018-07-23
ES2712667T3 (es) 2019-05-14
EP3208825B1 (en) 2019-01-09
JP2017147216A (ja) 2017-08-24
JP6378270B2 (ja) 2018-08-22
EP3208825B2 (en) 2021-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86164B (zh) 旁路开关
US8734165B2 (en) Quick connection device for electrical appliance
US10181387B2 (en) Electromagnetic repulsion actuator for circuit breaker
EP2693573B1 (en) Power circuit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2779666B (zh) 开关设备和相关的开关设施
ZA200508667B (en) Vacuum circuit breaker
US10141126B2 (en) Vibration-limiting device for an apparatus comprising a switchgear and a switching device, such as a circuit breaker, 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said vibration-limiting device
US20140048514A1 (en) Contact assembly and vacuum switch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953522A (zh) 电气安装设备的暗装嵌件
KR101224403B1 (ko) 진공차단기의 접점장치
US8405476B2 (en) Relay with multiple contacts
US10679807B2 (en) Power breaking device
CN105706204A (zh) 具有电磁驱动的断路器单元
US10043623B2 (en) Device for transmission of forces
US11657996B2 (en) Relay contactor dual linear actuator module system
EP3979286A1 (en) Bypass switch
KR102190065B1 (ko) 바이패스 스위치
KR102190066B1 (ko) 바이패스 스위치
KR101519695B1 (ko) 가스 절연 개폐장치의 선로용 단로기의 무빙 콘택트
KR20170117826A (ko) 가스절연개폐기의 단로기
KR20180094414A (ko) 가스절연 개폐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