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9221B - 电声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电声变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79221B CN107079221B CN201580047690.9A CN201580047690A CN107079221B CN 107079221 B CN107079221 B CN 107079221B CN 201580047690 A CN201580047690 A CN 201580047690A CN 107079221 B CN107079221 B CN 1070792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aphragm
- paddy
- tubular
- tubular portion
- lo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12—Non-planar diaphragms or co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12—Non-planar diaphragms or cones
- H04R7/14—Non-planar diaphragms or cones corrugated, pleated or ribb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16—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5—Moun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7/00—Details of diaphragms or cone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or their suspension covered by H04R7/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H04R7/00 or in H04R2307/00
- H04R2207/021—Diaphragm extensions, not necessarily integrally formed, e.g. skirts, rims, flang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16—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 H04R7/24—Tensioning by means acting directly on free portions of diaphragm or c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如同费尔扬声器一样包括并排布置的一对纵裂管状表面的隔膜。本发明的目的是增加隔膜在其安装在音圈上的部分处的强度和耐久性,以改进音圈和隔膜之间的振动传输。一种电声变换器包括:隔膜(1),其包括彼此靠近布置的一对纵裂管状表面(15),在相应纵裂管状表面(5)的侧部之间形成有谷(16);转换器(2),其包括磁体机构(21)和音圈(20),所述转换器被配置成执行在沿着所述谷(16)的深度方向的所述隔膜(1)的振动和与所述振动对应的电信号之间进行转换;以及支承件(35),其支承所述隔膜(1),使得所述隔膜(1)能沿着所述谷(16)的深度方向振动。在所述谷(16)的中部处设置有将所述隔膜(1)和所述音圈(20)彼此耦合的管状部(13),并且所述管状部(13)在所述谷(16)的深度方向上延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被配置成通过振动纵裂管状表面来再现声音的扬声器和被配置成拾取声音的麦克风的电声变换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锥形扬声器中,作为驱动装置的音圈的端部和锥型隔膜的端部以其整个周缘彼此接合,从而能够很好地传输振动。然而,在通过单个扬声器单元再现在宽可听频率范围内的声音的情况下,高频范围和低频范围之间的指向性是不均匀的,从而导致高频范围内的窄指向性。为了使所有可听频率范围内的指向性均匀,需要特定于高频范围的扬声器。
如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作为对照物的费耳扬声器(riffell speaker)包括具有并排布置的一对纵裂管状构件的隔膜,并且相应纵裂管状隔膜的侧部彼此接合,从而导致中频和高频下的良好指向性。
然而,在这种费尔扬声器中,由于隔膜的耦合部笔直延伸,因此隔膜的耦合部和圆形音圈只在两个位置处彼此耦合,从而导致构造差。因此,耦合部具有低耐久性,并且振动的传输不可靠。
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音圈的端部中具有V形切口的扬声器。翼对隔膜的弯曲部被安装在这些切口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No.3521319
专利文献2:日本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32·7807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扬声器中,相比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扬声器,将隔膜安装在音圈中形成的切口中增加了耦合部的强度。然而,这样的增加并不够,需要进行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涉及如同费尔扬声器(电声变换器)一样包括并排布置的一对纵裂管状表面的隔膜。本发明的目的是增加隔膜在其安装在音圈(转换器)上的部分处的强度和耐久性,以改进音圈(转换器)和隔膜之间的振动传输。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电声变换器包括:隔膜,所述隔膜包括彼此靠近布置的一对纵裂管状表面,在所述纵裂管状表面的相应侧部之间形成有谷;转换器,所述转换器包括磁体机构和音圈,所述转换器被配置成执行在沿着所述谷的深度方向的所述隔膜的振动和与所述振动对应的电信号之间进行转换;以及支承件,所述支承件支承所述隔膜,使得所述隔膜沿着所述谷的深度方向振动。在所述谷的中部处设置有将所述隔膜和所述音圈彼此耦合的管状部,并且所述管状部在所述谷的深度方向上延伸。
在该电声变换器中,纵裂管状表面用作振动表面。因此,在将本发明应用于扬声器的情况下,如同费尔扬声器的情况下一样,在中频和高频下,扬声器的指向性宽。另外,在将本发明应用于麦克风的情况下,麦克风可以以宽指向性拾取声音。
此外,电声变换器包括将隔膜和音圈彼此耦合的管状部。因此,隔膜和音圈可以在其周缘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牢固地彼此固定。用该构造,以小损失来传输振动,从而导致在隔膜和转换器之间可靠地进行振动传输并且导致耐久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电声装置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在设置有所述管状部的位置处形成穿过隔膜的通孔,并且设置闭合通孔的盖构件。
所述盖构件闭合通孔,从而防止灰尘颗粒等侵入音圈。所述盖构件可以按照所需的振动特性而具有各种形状中的任一种。例如,盖构件可以具有含上升中心部的圆顶形状或圆锥梯形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电声变换器可以被构造成,使得管状部被设置在谷的深度方向上的隔膜的深侧表面上,而在设置有管状部的位置处没有穿过隔膜而形成的通孔。
还可以通过用后表面(即,谷的深度方向上的隔膜表面)闭合管状部来防止灰尘颗粒等侵入音圈中,而没有穿过隔膜而形成的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电声装置优选地被构造成,使得盖构件包括与隔膜的纵裂管状表面和谷分别连接的一对纵裂管状表面和谷。
盖构件的表面包括如同翼对部的纵裂管状表面和谷一样的一对纵裂管状表面和谷。因此,包括盖构件表面的整个表面用作纵裂管的表面,从而使整个表面能够以宽指向性再现(在扬声器的情况下)或拾取(在麦克风的情况下)声音。
盖的纵裂管状表面可以与隔膜的相应纵裂管状表面连续地齐平并且可以与隔膜的相应纵裂管状表面分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电声变换器可以被构造成,使得管状部耦合到隔膜,以致管状部的轴的延伸方向与隔膜的振动方向基本上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电声变换器可以被构造成,使得谷在与谷的深度方向交叉的延伸方向上延伸,并且管状部在谷在延伸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和隔膜的端部之间的位置处耦合到隔膜。
根据本发明的电声变换器可以被构造成,使得管状部以所述管状部的轴与所述音圈的轴一致的状态耦合到所述音圈。
这些发明使得在隔膜和音圈(转换器)之间能够可靠地传输振动。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声变换器可以以宽指向性来再现和拾取声音。隔膜和音圈(转换器)可以以高耐久性牢固地彼此固定。可以以小损失来传输振动,从而导致在隔膜和音圈(转换器)之间可靠地传输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处于组装状态的扬声器的透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处于组装状态的扬声器的半截面透视图。
图4是图2中的扬声器的隔膜的视图。
图5是在图4中的方向B上观察到的隔膜的侧视图;
图6是沿着图4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7是图4中的隔膜的右侧视图;
图8是如同图3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半截面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半截面透视图。
图10是示出图9中的扬声器的垂直截面的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扬声器的透视图。
图12是图11中的扬声器的半截面透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扬声器的透视图。
图14是示出图13中的扬声器的垂直截面的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扬声器的透视图。
图16是示出图15中的扬声器的垂直截面的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扬声器的透视图。
图18是图17中的扬声器的半截面透视图。
图19是示出图17中的扬声器的隔膜的垂直截面的视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半截面透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半截面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描述将根据本发明的电声变换器应用于扬声器的实施例。
图1至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电声装置)100。
1.整体构造
根据该实施例的扬声器100包括:隔膜1;致动器2(作为本发明中的转换器的一个示例),其用于使隔膜1往复运动;支承框架3,其用于支承隔膜1和致动器2;以及边缘构件4,其用于支承隔膜1,使得隔膜1相对于支承框架3能往复运动。
在图1和图2中例示的状态下,上下方向被定义成,使得上侧是在其上设置有边缘构件4的一侧,而下侧是在其上设置有致动器2的一侧。以下将描述的隔膜1的谷的延伸方向被定义为前后方向。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被定义为左右方向。面向上的表面可以被称为前表面,面向下的表面可以被称为后表面。如附图中例示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可以在下文中分别被称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
2.组件的构造
(1)隔膜的构造
如图4至图7中的放大视图例示的,隔膜1包括:翼对部11;端板12,其闭合翼对部11的谷16(以下将对此进行描述)的相对端;管状部13,其被固定于翼对部11的后部;以及环板14,其用于将隔膜1连接到边缘构件4。这些组件彼此一体地被形成。
翼对部11包括:并排布置的一对纵裂管状表面15;以及谷16,其被限定在相应纵裂管状表面15的侧部之间。通过将管的表面在其纵向方向上(沿着其轴向方向)分裂和切割,纵裂管状表面15中的每个被成形。纵裂管状表面15的上述侧部是管状表面弯曲方向上的侧部。
纵裂管状表面15中的每个可以不是单个弧,而是可以具有一系列连续弯曲。另外,纵裂管状表面15沿着其周缘方向(其宽度方向)的截面可以具有如同抛物线和样条曲线一样恒定或连续变化的曲率。另外,例如,纵裂管状表面15可以成形为如同多边形管或阶梯状表面,使得具有多个阶梯。纵裂管状表面15在一个方向(与纵裂管状表面15的周缘方向相符的宽度方向)上弯曲。纵裂管状表面15在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纵裂管状表面15的纵向方向)上笔直延伸。
如图5至图7中例示的,这对纵裂管状表面15并排布置,使得每一个纵裂管状表面均在其前表面方向上突出。相邻的侧部彼此相对,在其间具有小间隔,使得沿着纵裂管状表面15的周缘方向的截面具有U形。相应侧部的下段彼此接合,使得形成笔直延伸的耦合部17。
如图4中例示的,在视图中翼对部11的外周缘边缘基本上成形如同圆形一样,但该圆形形状不是完美的圆形。具体地,翼对部11的周缘边缘被形成为,使得谷16的相对端之间的距离在与谷16正交的方向上比外周缘边缘的两个位置之间的最长距离(沿着图4中的片状表面的左右方向的翼对部11的最长距离)略短。换句话讲,在与谷16正交的方向上的距离在翼对部11的外周缘边缘上最长,并且在视图中的圆形径向方向上谷16的相对端中的每个位于该圆形的略微靠内侧,该圆形的外直径等于最长距离。视图中的翼对部11的圆形中心被定义为翼对部11的轴C1(参见图6)。
端板12的外周缘边缘成形为如同一个圆形,该圆形的最长直径等于端板12的外周缘边缘上的在与翼对部11的谷16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另外,端板12以圆锥形表面形状从其外周缘边缘延伸到翼对部11的谷16的相对端,以靠近谷16的相对端。换句话讲,成形为部分构成圆锥形表面的端板12被形成为靠近形成在谷16的相对端处的开口,以便限定翼对部11的圆形外周缘形状,该形状具有通过并排布置这对纵裂管状表面15而形成的谷16。环板14沿着翼对部11和端板12的外周缘边缘围绕翼对部11和端板12连接到翼对部11和端板12的外表面。环板14具有圆锥形表面形状。
在视图中管状部13被设置在谷16的延伸方向上的谷16的中间,并且在视图中(参见图4)通孔19形成在翼对部11中。管状部13具有在谷16的深度方向上延伸的管状形状(参见图3)。管状部13接合到音圈20的上端部,以将翼对部11和音圈20彼此耦合(参见图3)。管状部13被设置成穿过管状部中心延伸的轴C2(参见图6)与翼对部11的轴C1一致的状态。管状部13具有逐渐变细的管状形状,从管状部13的上端到下端,该形状的直径逐渐减小。管状部13延伸到在翼对部11的耦合部17的下端下方的位置。具有恒定直径的笔直管状部18一体地形成在管状部13的下端部处。
用例如粘合剂将以下将描述的音圈20的骨架20a接合到笔直管状部18。结果,管状部13以管状部13的轴C2与音圈20的轴一致的状态被固定于音圈20。
要注意,可以由通常用于扬声器隔膜的诸如合成树脂、纸和金属的任何材料形成隔膜1。例如,可以通过真空形成由诸如聚丙烯和聚酯的合成树脂形成的膜来相对容易地一体形成隔膜1。
要注意,如以下将描述的,隔膜1在与谷16的深度方向一致的z方向上振动,并且管状部13以管状部13的轴的方向与隔膜1的振动方向基本上一致的状态固定于隔膜1(翼对部11的后表面)。
至于管状部13和隔膜1之间的位置关系,换句话讲,如图4中所示,管状部13在谷16的延伸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的x方向)上在谷16的中心位置和翼对部11的端部之间连接到隔膜1(翼对部11)。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中所示,由于管状部13的轴C2穿过谷16的耦合部17的中心位置在谷16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管状部13在翼对部11的中心位置和端部之间(在翼对部11的中心位置周围)连接到翼对部11(耦合部17)。
考虑视图中的翼对部11的外直径形状是基本上与本实施例中一样的圆形形状,管状部13的轴C2延伸穿过翼对部11的外径形状的中心。
(2)除了隔膜外的组件的构造
例如,音圈电机被用于致动器2。致动器2包括:音圈20,其结合到设置在隔膜1的后部处的管状部13;以及磁体机构21,其固定于支承框架3。
如图1中所示,音圈20包括具有圆柱状形状的骨架20a和缠绕骨架20a的线圈20b。如图3中所示,音圈20的上端部被装配在并固定在设置在翼对部11的后部上的管状部13的笔直管状部18中。
音圈20的外周缘部被支承框架3支承,减震器22处于其间。音圈20能相对于支承框架3在音圈20的轴向方向上往复运动。可以由用于典型动态扬声器的材料形成减震器22。
磁体机构21包括:环状磁体23;环形外磁轭24,其固定于磁体23的相反极中的一个;以及内磁轭25,其固定于磁体23的相反极中的另一个。竖直放置在内磁轭25的中心上的极25a的远端部被设置在外磁轭24中,由此在外磁轭24和内磁轭25之间形成环状磁间隙26,并且音圈20的端部(它被音圈20b缠绕的一部分)被设置在磁间隙26中。
由例如金属形成支承框架3。在例示示例中,支承框架3包括:凸缘部30,其成形为如同圆形框架;多个臂部31,其从凸缘部30向下延伸;以及环形框架部32,其形成在相应臂部31的下端。隔膜1被设置于在凸缘部30内部形成的间隔中,耦合部17指向下。隔膜1的环板14结合到边缘构件4的内周缘部。隔膜1经由边缘构件4由凸缘部30的上表面支承。因此,边缘构件4具有与隔膜1的环板14对应的圆环形状。可以由用于典型动态扬声器的材料形成该边缘构件4。
在本发明中,在本实施例中,由支承框架3和边缘构件4构成支承隔膜1以允许隔膜1在振动方向(与谷16的深度方向一致的z方向)上振动的支承件35。
另外,磁体机构21的外磁轭24被安装在支承框架3的环形框架部32上,由此磁体机构21和支承框架3被彼此一体固定。
在隔膜1被安装在支承框架3上的状态下,如图6中所示,在边界线H(参见图6中的一点划线)是在相应纵裂管状表面15在其相应的弯曲方向上的最靠外端部(与谷16的距离最长的位置处的)之间连接的线的情况下,纵裂管状表面15中的每个在使得以下这样的方向上弯曲:在沿着彼此相对并且使谷16插入其间的相应纵裂管状表面15的周缘方向(左右方向)的截面中,随着从纵裂管状表面15的远端向着谷16的距离增大,纵裂管状表面15和边界线H之间的距离增大。
如上所述,纵裂管状表面15不限于单个弧表面并且可以是具有一系列连续曲率的表面、其截面具有如同抛物线和样条曲线一样恒定或连续变化的曲率的表面、成形为如同多边形管的表面一样的表面和具有多个阶梯部分的表面,但纵裂管状表面15优选地成形为不从在相应纵裂管状表面15的远端之间连接的边界线H伸出。
要注意,图1和图2中的参考标号33指代将音圈20连接到外部装置的端子。
3.操作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扬声器1000中,当基于语音信号的驱动电流被供应到固定于隔膜1的致动器2的音圈20时,因驱动电流和磁间隙26中的磁场所生成的磁通的变化,基于驱动电流而生成的驱动力被施加到音圈20,并且音圈20在与磁场正交的方向上(即,音圈20的轴向方向和与图6中的箭头所指示的上下方向一致的z方向)振动。该振动致使与音圈20连接的隔膜1沿着谷16的轴向方向振动,以从隔膜1的前表面发出再现的声音。
在隔膜1中,翼对部11形成隔膜1的大部分面积,并且端板12被设置在靠近谷16的相对端的有限窄区域上。用该构造,从构成隔膜1的大多数部分的翼对部11的纵裂管状表面15发出的声音占从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主导。
因此,该隔膜1具有如同用于费尔扬声器的隔膜一样的中频和高频下的宽指向性。
此外,通过边缘构件4将隔膜1支承在支承框架3上,以允许隔膜1的外周缘部在谷16的深度方向上往复振动。因此,从耦合部17到外周缘部的整个隔膜1在致动器2的作用下均匀地振动,换句话讲,隔膜1按所谓的活塞运动进行振动。因此,如同传统动态扬声器一样,隔膜还在低频下提供高声压。如果谷16的相对端开口,则从隔膜发出的声波部分地穿过朝向隔膜的后侧的开口。然而,在该实施例中,谷16的相对端被端板12闭合,从而防止声波向着隔膜1的后侧前进,由此隔膜1可以有效地从隔膜1的整个前表面发出声音。
该构造使得单个扬声器单元能够用作能够再现在包括低频和中高频的可听频率的全部范围内具有宽指向性的声音的全音域扬声器单元。
隔膜1的纵裂管状表面15所再现的声音的指向性在沿着各纵裂管状表面15的周缘方向的方向上宽,而在与沿着周缘方向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窄。因此,可以将多个扬声器布置在前后方向上,使得隔膜1的谷16彼此连续,由此提供线阵列扬声器系统,从而能够通过线声音源来实现理想声音空间。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扬声器100中,管状部13被设置在隔膜1的后部上,并且该管状部13具有管状形状,以允许致动器2的音圈20的上端部被装配在管状部13的下端部中并且与其接合。因此,即使如同常见动态扬声器一样,隔膜1包括具有彼此接合于笔直延伸的耦合部17处的纵裂管状表面15的翼对部11,也可以将隔膜1在音圈20的周缘方向上接合于音圈20,音圈20在音圈20的整个长度上具有柱状形状。因此,隔膜1和音圈20以大面积和高耐久性牢固地彼此连接,从而导致隔膜1和音圈20之间的振动传输损失较小,使得能够在隔膜1和音圈20之间可靠地传输振动。
此外,可以使用与常见动态扬声器中所使用的组件相同的组件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扬声器中的致动器2,从而导致制造成本降低。
图8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扬声器(电声变换器)200。要注意,使用与第一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参考标号相同的参考标号来指定该图中的对应元件,并且简化了对其的说明(对于第三实施例和后续实施例,同样如此)。
图8中例示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扬声器200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的相同之处在于,隔膜1的翼对部11、端板12、管状部13和环板14彼此一体地形成。然而,在扬声器200中,在截面中,在其纵向方向上贯穿谷16的长度的刚性杆51被插入翼对部11的耦合部17的U形部并且与其结合。该条形杆51被插入,使得其宽度方向与翼对部11的谷16的深度方向(z方向)一致。杆51至少在谷16的纵向方向(x方向)上贯穿管状部13延伸。杆51具有小厚度,以防止由于杆51插入谷16中而导致纵裂管状表面15之间的距离(谷16的宽度)增大。杆51的宽度(杆51在z方向上的尺寸)是实现翼对部11的耦合部17必需的刚度所需的最小尺寸。杆51的固定加固了翼对部11的耦合部17,从而导致在致动器2和隔膜1之间更可靠地传输振动,由此能够产生更稳定的频率响应。
要注意,优选地由在管状部13上方延伸并且贯穿谷16的整个长度的单个杆构成条形杆51。
图9和图1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扬声器(电声变换器)300。
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隔膜中,翼对部的谷16和管状部13的上侧开口,并且在谷16和管状部13上方形成凹陷空间。在第三实施例中的隔膜55中,闭合板(在本发明中,作为盖构件的一个示例)57被设置成闭合形成在翼对部56中的通孔19,也就是说,闭合板57被设置成闭合翼对部56的谷16的底部(截面是U形部)和管状部13的上端。该闭合板57的表面是谷折形状,使得翼对部56的纵裂管状表面15延伸。闭合板57具有一对纵裂管状表面58,这对纵裂管状表面58被弯曲成与相应的纵裂管状表面15齐平。也就是说,翼对部56的纵裂管状表面15的每一个和闭合板57的纵裂管状表面58的对应一个在周缘方向(弯曲方向)上相同并且彼此连续。翼对部56的U形底部的截面被闭合,并且由具有谷折形状的闭合板57的该部分和上表面限定谷16。
用该构造,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包括谷16的底部和在其中形成管状部13的一部分的隔膜55的基本整个表面包括纵裂管状表面(翼对部56的纵裂管状表面15和闭合板57的纵裂管状表面58)和谷16。因此,隔膜55能够用其整个表面再现并拾取声音。此外,管状部13的内部空间和谷16的底部被闭合板57闭合,由此防止灰尘等附着到内部空间和底部中。
图11和图12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扬声器(电声变换器)400。
在第四实施例中的隔膜61中,在设置有管状部13的区域处形成通孔19。设置用于常见动态扬声器的中心间隙(作为本发明中的盖构件的另一个示例)62被固定在管状部13中,以闭合管状部13的内部空间。该中心盖62成形为如同球形壳体的一半并且被设置在管状部13中,使得向上突出。中心盖62的下端部被设置在耦合部17下方,使得在中心盖62和谷16之间不形成间隔。
图13和图14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扬声器(电声变换器)500。
在第五实施例中的隔膜65中,如第四实施例中一样,在管状部13中设置闭合管状部13的内部空间的中心盖(作为本发明中的盖构件的另一个示例)66。中心盖66的上端表面具有沿着翼对部11的纵裂管状表面15延伸的谷折形状。因此,中心盖66的上端表面包括:一对纵裂管状表面67,其中的每一个均沿着纵裂管状表面15中的对应纵裂管状表面的周缘方向(弯曲方向)延伸;以及第二谷68,其与谷16平行。纵裂管状表面15、67彼此连续,并且谷16、68彼此连续。纵裂管状表面15、67可以没有相同的曲率,但当从上方观看这些表面时,纵裂管状表面15、67的周缘方向(弯曲方向)彼此相同。
在第三实施例中,用于覆盖管状部13的闭合板57具有纵裂管状表面15的形状。在该第五实施例中,相比之下,设置在管状部13中的中心盖66的上端表面具有沿着纵裂管状表面15的形状,由此在中心盖66的上端和管状部13的上端之间形成环形间隔g。用该构造,中心盖66的纵裂管状表面67和翼对部11的纵裂管状表面15彼此连续,在其间插入间隔g,从而导致纵裂管状表面的面积随隔膜而增大。由于管状部13的内部空间被中心盖66闭合,因此即使在形成有间隔g的构造中,也防止灰尘等侵入音圈20中。要注意,中心盖66的下端部位于耦合部17下方,使得在中心盖66和谷16之间不形成间隔。
图15和图16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扬声器(电声变换器)600。
在第五实施例中,隔膜65的中心部凹进,因为设置在管状部13中的中心盖66的上端表面具有沿着纵裂管状表面的形状。在第六实施例中的隔膜71中,相比之下,中心盖(作为本发明中的盖构件的另一个示例)72具有包括突出中心部的山形状,并且该中心盖72闭合管状部13的内部空间。山形状的顶部73在翼对部11的谷16的延伸方向上笔直延伸。纵裂管状表面74分别被设置在顶部73的相对侧。在每一侧,纵裂管状表面74以与翼对部11的纵裂管状表面15的角度相反的角度倾斜。当从上方观察这些表面时,翼对部11的纵裂管状表面15中的每个的周缘方向(弯曲方向)和中心盖72的纵裂管状表面74中的对应纵裂管状表面的周缘方向彼此相同。
第六实施例的隔膜71还具有作为隔膜的纵裂管状表面的增大面积。
要注意,中心盖72的下端被设置在耦合部17下方,在中心盖72和谷16之间不形成间隔。
图17至图19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扬声器(电声变换器)700。
在图9和图10中示出的第三实施例中,通孔19形成在隔膜55的设置有翼对部56的管状部13的部分中,并且该通孔19被闭合板57闭合。在第七实施例中的隔膜81中,如图17至图19中所示,翼对部86在设置有管状部83的位置处没有通孔。在该隔膜81中,一对纵裂管状表面85彼此靠近地布置。谷16形成在相应纵裂管状表面85的侧部之间,使得没有分离地连续延伸。管状部83被设置在翼对部86的后表面(下表面)上,即,在翼对部86的在深度方向上更靠近谷16底部的表面上。管状部83的上端被翼对部86闭合。由例如单谷折的塑料膜构成翼对部86。管状部83从翼对部86的后表面突出。通过注塑成型将翼对部86和管状部83彼此形成一体。
因此,第七实施例中的隔膜81的基本整个表面包括纵裂管状表面(纵裂管状表面85)和谷16。因此,隔膜81能够用其整个表面来再现并拾取声音。
另外,在视图中,在隔膜81的翼对部86中没有形成通孔,从而导致设计改进。此外,管状部83的上端被翼对部86闭合,由此防止灰尘等被附接到音圈20中。
在第七实施例中的隔膜81中,通过注塑成型将翼对部86和管状部83彼此形成一体。相比之下,在图20中例示的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扬声器(电声变换器)800中,隔膜91的翼对部96和管状部93被分别模制并且用例如粘合剂彼此结合。也就是说,翼对部96和管状部93可以如下地彼此一体形成:由例如单谷折的塑料膜构成翼对部96,而不是如同第七实施例中一样形成通孔;在其上端部处具有结合部93a的管状部93与翼对部96独立地被形成;管状部93的上端部的结合部93a结合到翼对部96的下表面(纵裂管状表面15和耦合部17的下表面)。在该构造中,可以由不同材料形成翼对部96和管状部93。
在图21中例示的根据第九实施例的扬声器(电声变换器)900中,具有柱状形成的骨架20a延伸至隔膜97的翼对部96的后表面。延伸部形成将翼对部96和音圈20彼此耦合的管状部94。可以用例如粘合剂将作为骨架20a的上端部的管状部94的上端部和翼对部96的后表面彼此结合。
要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例示的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按各种改变和修改来实施本发明。
例如,在上述每个实施例中,在视图中,隔膜具有圆形形状,但隔膜可以被构造成,使得由诸如矩形形状的四边形形状的弯曲隔膜的表面构成翼对部的纵裂管状表面中的每个,并且弯曲隔膜彼此靠近地布置,以形成纵裂管状表面,而谷处于其间。此外,管状部可以如各实施例中一样被形成在谷中并且接合到音圈的上端部。在该构造中,多个管状部可以被形成为在谷的纵向方向上彼此分隔开,并且管状部中的每个可以接合到音圈。
虽然将本发明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扬声器,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麦克风。在本发明被应用于扬声器的情况下,诸如音圈电机的转换器将基于语音信号的电信号转换成隔膜的振动。另外,在本发明被应用于麦克风的情况下,音圈电机可以用作例如转换器,并且该转换器将因声波而振动的隔膜的振动转换成电信号。在应用本发明的麦克风中,纵裂管状表面用作振动表面,并且隔膜和转换器彼此牢固地连接。该构造可靠地传输振动,由此以可靠的灵敏度来提供良好的指向性,由此麦克风可以以在从低频到高频的宽频率范围内的宽指向性来拾取声音。
对参考标号的说明
1:隔膜;2:致动器(转换器);3:支承框架,4:边缘构件,11:翼对部,12:端板;13:管状部,14:环板,15:纵裂管状表面,16:谷,17:耦合部,18:笔直管状部,19:通孔,20:音圈,20a:骨架,20b:音圈;21:磁体机构;22:减震器;23:磁体;24:外磁轭;25:内磁轭,25a:极,26:磁间隙,30:凸缘部,31:臂部,32:环形框架部,35:支承件,51:杆,55:隔膜,56:翼对部,57:闭合板(盖构件),58:纵裂管状表面,61:隔膜,62:中心盖(盖构件),65:隔膜,66:中心盖(盖构件),67:纵裂管状表面,68:第二谷,71:隔膜,72:中心盖(盖构件),73:顶部,74:纵裂管状表面,81:隔膜,83:管状部,85:纵裂管状表面,86:翼对部,93:管状部,93a:结合部,94:管状部,96:翼对部
Claims (7)
1.一种电声变换器,包括:
隔膜,所述隔膜包括:
翼对部,所述翼对部包括彼此靠近布置的一对纵裂管状表面,在所述一对纵裂管状表面的各侧部之间形成有谷,以及
端板,所述端板闭合所述翼对部的所述谷的相对端;
转换器,所述转换器包括磁体机构和音圈,所述转换器被配置成在沿着所述谷的深度方向的所述隔膜的振动和与所述振动对应的电信号之间执行转换;以及
支承件,所述支承件支承所述隔膜,使得所述隔膜沿着所述谷的深度方向振动,
其中,在所述谷的中部处设置有管状部,以将所述隔膜和所述音圈彼此耦合,并且所述管状部在所述谷的深度方向上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变换器,其中,所述隔膜包括形成在设置所述管状部的位置处的通孔,并且所述隔膜设置有闭合所述通孔的盖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变换器,其中,所述管状部设置在所述谷的深度方向上的所述隔膜的深侧表面上,在设置所述管状部的位置处没有穿过所述隔膜形成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声变换器,其中,所述盖构件包括与所述隔膜的所述一对纵裂管状表面和所述谷分别连接的一对纵裂管状表面和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声变换器,其中,所述管状部耦合到所述隔膜,使得所述管状部的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隔膜的振动方向基本上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声变换器,
其中,所述谷在与所述谷的深度方向交叉的延伸方向上延伸,以及
其中,所述管状部在下述位置处耦合到所述隔膜,所述位置在所述谷的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和所述隔膜的端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声变换器,其中,所述管状部在所述管状部的轴与所述音圈的轴一致的状态下耦合到所述音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98789 | 2014-09-29 | ||
JP2014198789 | 2014-09-29 | ||
JP2015086310A JP6123838B2 (ja) | 2014-09-29 | 2015-04-20 | 電気音響変換器 |
JP2015-086310 | 2015-04-20 | ||
PCT/JP2015/074196 WO2016052022A1 (ja) | 2014-09-29 | 2015-08-27 | 電気音響変換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79221A CN107079221A (zh) | 2017-08-18 |
CN107079221B true CN107079221B (zh) | 2019-10-25 |
Family
ID=55865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47690.9A Active CN107079221B (zh) | 2014-09-29 | 2015-08-27 | 电声变换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82294B2 (zh) |
EP (1) | EP3203758B1 (zh) |
JP (1) | JP6123838B2 (zh) |
CN (1) | CN1070792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5233272A (ja) * | 2014-05-14 | 2015-12-24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電気音響変換器 |
CN111357301B (zh) | 2017-11-24 | 2021-08-31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振动板、以及具有该振动板的电声换能器 |
EP4342738A3 (en) * | 2018-09-25 | 2024-05-29 | AGC Glass Europe | An interior component of a vehicle |
WO2021033226A1 (ja) * | 2019-08-17 | 2021-02-25 | 株式会社サウンドファン |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及びスピーカ湾曲振動板 |
JP7025833B2 (ja) * | 2019-09-17 | 2022-02-25 | 株式会社サウンドファン |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及びスピーカ |
CN111918188B (zh) * | 2020-07-10 | 2021-12-14 |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一种mems扬声器及其制造工艺 |
US11395060B2 (en) * | 2020-07-31 | 2022-07-19 | Em-Tech Co., Ltd. | Receiver having pressure equilibrium structure |
JP2023019839A (ja) * | 2021-07-30 | 2023-02-09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電気音響変換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71899A (ja) * | 1984-02-16 | 1985-09-0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スピ−カ |
US6061461A (en) * | 1998-05-08 | 2000-05-09 | Paddock; Paul W. | Audio transducer |
CN201307927Y (zh) * | 2008-11-21 | 2009-09-09 | 余明月 | 软膜低音扬声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03297A (ja) * | 1981-12-16 | 1983-06-20 | Toshiba Corp | 動電型スピ−カ |
JPS6016797A (ja) * | 1984-06-12 | 1985-01-2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スピ−カ |
US5652801A (en) * | 1994-05-02 | 1997-07-29 | Aura Systems, Inc. | Resonance damper for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 |
JP3521319B2 (ja) * | 1994-09-29 | 2004-04-19 | フオ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 スピーカ |
JP3893694B2 (ja) * | 1996-10-30 | 2007-03-14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スピーカ |
JP2002078079A (ja) * | 2000-08-24 | 2002-03-15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電気音響変換器 |
JP2008124630A (ja) * | 2006-11-09 | 2008-05-29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スピーカ装置 |
-
2015
- 2015-04-20 JP JP2015086310A patent/JP6123838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8-27 EP EP15847623.4A patent/EP3203758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8-27 CN CN201580047690.9A patent/CN107079221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3-28 US US15/471,103 patent/US1018229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71899A (ja) * | 1984-02-16 | 1985-09-0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スピ−カ |
US6061461A (en) * | 1998-05-08 | 2000-05-09 | Paddock; Paul W. | Audio transducer |
CN201307927Y (zh) * | 2008-11-21 | 2009-09-09 | 余明月 | 软膜低音扬声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203758B1 (en) | 2019-04-24 |
EP3203758A4 (en) | 2018-05-30 |
JP6123838B2 (ja) | 2017-05-10 |
CN107079221A (zh) | 2017-08-18 |
EP3203758A1 (en) | 2017-08-09 |
US10182294B2 (en) | 2019-01-15 |
JP2016072955A (ja) | 2016-05-09 |
US20170201834A1 (en) | 2017-07-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79221B (zh) | 电声变换器 | |
EP2869595B1 (en) |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 |
JP6048470B2 (ja) | 電気音響変換器 | |
EP3145214A1 (en) |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 |
US10142736B2 (en) |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 |
JP6435662B2 (ja) | 電気音響変換器 | |
JP6908129B2 (ja) | 振動板、およびこの振動板を有する電気音響変換器 | |
JP2015084522A (ja) | 薄型ラウドスピーカ変換器 | |
CN108810755B (zh) | 传感器及制造方法 | |
JP2016082321A (ja) | 電気音響変換器 | |
WO2016167126A1 (ja) | 電気音響変換器 | |
JP2017169006A (ja) | 電気音響変換器 | |
JP2016082566A (ja) | 電気音響変換器 | |
JP2017163304A (ja) | 電気音響変換器 | |
JP2017158053A (ja) | 音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