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6378B - 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6378B
CN107076378B CN201480082891.8A CN201480082891A CN107076378B CN 107076378 B CN107076378 B CN 107076378B CN 201480082891 A CN201480082891 A CN 201480082891A CN 107076378 B CN107076378 B CN 1070763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ens
tail
colorless
lamp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28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6378A (zh
Inventor
E.布恩萨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76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6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6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63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20Arrangement of reflectors, e.g. on the wheel spokes ; Lighting devices mounted on wheel spo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4Rear ligh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5Direction indicators
    • B62J6/055Electrical means, e.g. l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其针对向设置在容易看到外观的位置上的无色透镜入射的光线,能够使光线在向无色透镜入射前改变成希望的颜色,使漏光不被识别。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具备:设于车辆后部且具备红色透镜(1)和尾灯灯泡(B1)的尾灯单元(Y1)、和设于尾灯单元(Y1)的左右上部且具有无色透镜(2)和左右转向灯灯泡(B2)的转向灯单元(Y2),其中,具有将无色透镜(2)的下部和尾灯单元(Y1)的上部连结的连结部(P),无色透镜(2)形成有在该连结部(P)进入红色透镜(1)的内侧的内侧进入部(2a),并且红色透镜(1)形成有对来自尾灯灯泡(B1)的直接光向内侧进入部(2a)的入射进行遮挡的遮光部(4)。

Description

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尾灯单元和转向灯单元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其中,该尾灯单元设于车辆后部且具备红色透镜和尾灯灯泡,该转向灯单元设于该尾灯单元的左右上部且具有无色透镜和左右转向灯灯泡。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例如像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那样,提出了在尾灯透镜的侧部具备对透过了车牌照灯透镜(无色)的光进行遮光的肋部(15)的装置。根据该现有技术,能够通过肋部(15),防止尾灯单元下侧的车牌照灯的漏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208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现有构造是防止车牌照灯的漏光的构造,位于尾灯单元的下侧且阻碍难以从外观看到的位置上的光的行进,因此,不对如尾灯发出的光那样的容易从外观看到的位置上的光的方向进行调节。因此,当想要利用上述现有技术的肋部对如尾灯发出的光那样的容易从外观看到的位置上的光进行调节时,在容易从外观看到的位置上设置肋部,有可能导致外型变差、或尾灯单元大型化等不良后果。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进行的发明,其提供针对向设置在容易看到外观的位置上的无色透镜入射的光线,能够使光线在向无色透镜入射前改变成希望的颜色,使漏光不被识别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一方面所记载的发明为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具备:设于车辆后部且具备红色透镜和尾灯灯泡的尾灯单元、和设于该尾灯单元的左右上部且具有无色透镜和左右转向灯灯泡的转向灯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无色透镜的下部和所述尾灯单元的上部连结的连结部,所述无色透镜形成有在该连结部进入所述红色透镜内侧的内侧进入部,并且所述红色透镜形成有对来自所述尾灯灯泡的直接光向所述内侧进入部的入射进行遮挡的遮光部。
第二方面所记载的发明在第一方面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色透镜的内侧进入部形成在所述尾灯单元的上半部,除所述遮光部所遮光的范围以外的所述内侧进入部通过反射壁对来自所述尾灯灯泡的直接光进行遮挡。
第三方面所记载的发明在第二方面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遮光部所遮光的范围,在所述反射壁形成有切口部。
第四方面所记载的发明在第一方面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由从所述红色透镜的内周面朝所述尾灯灯泡的上方突出形成的肋部构成。
第五方面所记载的发明在第一方面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色透镜使所述内侧进入部的下端部向车辆后方弯曲而形成有钩部,并且所述红色透镜的上部被所述钩部保持而与所述钩部连结。
第六方面所记载的发明在第五方面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有所述尾灯单元及转向灯单元的灯罩,并且在该灯罩的上部形成有抵靠在所述无色透镜的上端部中央形成的突出部而能够对该无色透镜进行保持的凹部。
第七方面所记载的发明在第六方面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色透镜的两侧形成有形成为销状的结合部,并且使该结合部与在所述灯罩上形成的槽部对准,由此,能够将无色透镜相对于该灯罩定位且组装到该灯罩上。
第八方面所记载的发明在第六方面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红色透镜的下部形成有面对车辆的车牌照的透明的窗部,并且所述灯罩上形成有延伸设置到该窗部的缘部附近的突出部。
第九方面所记载的发明在第一方面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透镜在其下部形成有能够对外部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部,并且形成有能够使所述尾灯灯泡的光漫反射的台阶部。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左右转向灯的无色透镜与尾灯单元的上部连结,因此能够提供具有特征设计,并且在无色透镜与红色透镜沿上下方向结合的连结部,无色透镜进入内侧,因此从后方观察外观良好。即,当红色透镜进入内侧时,透过上方的无色透镜能够看到红色透镜进入内侧,因此外观差,但是,如本发明这样通过无色透镜进入内侧,能够使外观良好。
进一步地,在红色透镜形成有遮光部,在向无色透镜入射前透过了遮光部的光使白色的尾灯灯泡的光变成红色光,因此即使是无色透镜进入内侧的结构,从尾灯灯泡进入无色透镜的光也不会看起来像白色的漏出光。因此,针对向设置在容易看到外观的位置上的无色透镜入射的光线,能够使光线在向无色透镜入射前改变成希望的颜色,使漏光不被识别。
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无色透镜的内侧进入部形成在尾灯单元的上半部,除遮光部所遮光的范围以外的内侧进入部通过反射壁对来自尾灯灯泡的直接光进行遮挡,因此能够将遮光部设为所需最小限度的宽度尺寸。
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在遮光部所遮光的范围,在反射壁形成有切口部,因此与在遮光部所遮光的范围也设置反射壁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高度尺寸。
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遮光部由从红色透镜的内周面朝尾灯灯泡的上方突出形成的肋部构成,因此能够通过更简单的结构使光线改变成希望的颜色,使漏光不被识别。
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无色透镜使内侧进入部的下端部向车辆后方弯曲而形成有钩部,并且红色透镜的上部被钩部保持而与其连结,因此能够更可靠且容易地进行无色透镜与红色透镜的连结。
根据第六方面的发明,具备安装有尾灯单元及转向灯单元的灯罩,在该灯罩的上部形成有凹部,该凹部抵靠在无色透镜的上端部中央形成的突出部而能够对该无色透镜进行保持,因此能够产生红色透镜的上部相对于无色透镜的钩部的保持、和无色透镜的突出部相对于灯罩的凹部的抵靠的合作保持力,能够容易且可靠地保持无色透镜。
根据第七方面的发明,在无色透镜的两侧形成有形成为销状的结合部,并且使该结合部与在灯罩上形成的槽部对准,由此,能够将无色透镜相对于该灯罩定位且组装到该灯罩上,因此,能够不使用螺丝等紧固部件而容易地进行无色透镜相对于灯罩的组装。
根据第八方面的发明,在红色透镜的下部形成有面对车辆的车牌照的透明的窗部,并且灯罩上形成有延伸设置到该窗部的缘部附近的突出部,因此,能够防止灯罩下部的尾灯灯泡在不期望的位置上的漏光,并且使光可靠地照射到车牌照上。
根据第九方面的发明,红色透镜在其下部形成有能够对外部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部,并且形成有能够使尾灯灯泡的光漫反射的台阶部,因此,能够在反射部使外部的光反射而不会阻碍尾灯灯泡的光的透过,并且能够通过台阶部实现的漫反射提高向外部传递尾灯灯泡的光时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所适用的车辆后部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同一车辆后部的后视图。
图3是表示同一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同一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同一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灯罩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同一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无色透镜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同一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红色透镜的立体图。
图8是图2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是表示同一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无色透镜与尾灯单元的连结部(范围A)及其周边的剖视图,是图11的IX-IX线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同一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无色透镜与尾灯单元的连结部(范围B)及其周边的剖视图,是图11的X-X线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同一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由在机动二轮车后部安装的电器件构成,因此所适用的机动二轮车构成为具有:能够落座的座椅6、中央罩7、下方侧罩8、护腿板9、侧罩10、空气滤清器11、后缓冲12、后把手13、后罩14、后挡泥板15、车牌照16、消声器17、主支架18、带传动装置罩19、后制动卡钳20、后轮21。
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安装于后挡泥板15中比车牌照16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如图4、11所示,尾灯单元Y1、转向灯单元Y2、灯罩3形成一体组装的结构,尾灯单元Y1设于车辆后部且具备红色透镜1和尾灯灯泡B1,转向灯单元Y2设于该尾灯单元Y1的左右上部且具有无色透镜2和左右转向灯灯泡B2,灯罩3安装有尾灯单元Y1及转向灯单元Y2。
尾灯单元Y1的红色透镜1由可使尾灯灯泡B1的光(白色光)透过的着色成红色的树脂成型件构成,因此其构成为,上端部1a(参照图7)插入后述的无色透镜2的钩部2b(参照图8、9),并且下端部1b插入灯罩3的安装槽3h而组装。另外,如图3所示,红色透镜1上形成有螺纹插通部1c,将螺丝s1插通于该螺纹插通部1c和在灯罩3上形成的螺纹孔3i而螺纹联接,由此,红色透镜1被固定在灯罩3上。
然后,当尾灯灯泡B1点亮而照射白色的光时,其光透过红色透镜1而变成红色光,之后向外部照射。另外,如图8、9所示,在红色透镜1的下部形成有面对着车辆的车牌照16的透明的窗部5,能够通过从尾灯灯泡B1照射的光中的透过了窗部5的光,而对车牌照16进行照射。
进一步地,红色透镜1在其下部形成有能够对外部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部1e,并且形成有能够使尾灯灯泡B1的光漫反射的台阶部1d。需要说明的是,由此,能够在反射部1e使外部的光反射而不会阻碍尾灯灯泡B1的光的透过,并且能够通过台阶部1d实现的漫反射提高向外部传递尾灯灯泡B1的光时的美观度。
转向灯单元Y2的无色透镜2由可使左右转向灯灯泡B2的光透过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成型件构成,因此如图3所示,在其两侧形成有形成为销状的结合部F1,并且如图4所示使该结合部F1与在灯罩3上形成的槽部F2对准,由此,能够将无色透镜相对于该灯罩3定位且组装到该灯罩3上。
灯罩3安装有尾灯单元Y1及转向灯单元Y2,因此如图5所示,构成为具有:能够将尾灯灯泡B1插通而安装的安装孔3a、能够将左右的转向灯B2分别插通而安装的安装孔3b、能够将使灯罩3固定在车辆的后挡泥板15上的螺丝插通的螺纹孔3c、3j、能够将灯罩3的下部固定在车辆的后挡泥板15上的安装部3d、能够插入红色透镜1的下端部1b的安装槽3h、能够安装车辆的侧罩10的安装部3k。
进一步地,灯罩3上形成有突出部F3,突出部F3延伸设置到在红色透镜1的下部形成的窗部5的缘部附近。由此,能够防止灯罩3下部的尾灯灯泡B1在不期望的位置上的漏光,并且能够使光可靠地照射到车牌照16上。需要说明的是,在灯罩3的上部通过螺丝s2安装有车辆的后罩14。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10所示,具有将无色透镜2的下部和尾灯单元Y1的上部(具体的是红色透镜1的上部)连结的连结部P,无色透镜2上形成有在该连结部P进入红色透镜1的内侧的内侧进入部2a。需要说明的是,图9是表示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中央位置(左右转向灯灯泡B2的中间位置)的剖视图(范围A内的剖视图),而图10表示其他位置的剖视图(范围B内的剖视图)。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红色透镜1上形成有对来自尾灯灯泡B1的直接光L1(参照图9)向内侧进入部2a的入射进行遮挡的遮光部4。该遮光部4是与红色透镜1一体成形而着色成与红色透镜1相同的红色的部位,由从红色透镜1的内周面朝尾灯灯泡B1的上方突出形成的肋部构成。
尤其,本实施方式的无色透镜2的内侧进入部2a构成为,形成于尾灯单元Y1的上半部(图11中遍及范围A及范围B的部位),并且除遮光部4所遮光的范围A以外(即,范围B)的内侧进入部2a通过在灯罩3上形成的反射壁3f(参照图5、图10)对来自尾灯灯泡B1的直接光L1进行遮挡。另一方面,在遮光部4所遮光的区域A(位于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中央的范围),在反射壁3f上形成有切口部3g(参照图5、9),在该切口部3g形成有位于左右转向灯B2的中间的内侧进入部2a。
即,如图9所示,如果将灯罩3中的尾灯灯泡B1的收纳空间的上部M设定在β的位置,虽然能够防止尾灯灯泡B1的直接光L1向无色透镜2的内侧进入部2a入射,但该情况下,上部M会进入在尾灯灯泡B1的周围设定的范围α(因耐热而无法配设灯罩3的一部分的范围),所以不能采用。
因此,将灯罩3的上部M设定在上方,设为图9中表示的位置时,该上部M位于范围α的外侧,但尾灯灯泡B1的直接光L1会向无色透镜2的内侧进入部2a入射。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无色透镜2的位置设定在更上方,虽然能够避免尾灯灯泡B1的直接光L1向无色透镜2的内侧进入部2a入射,但该情况下,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整体会大型化,导致需要变更设计。因此,本发明中构成为,通过具备遮光部4,对来自尾灯灯泡B1的直接光向内侧进入部2a的入射进行遮挡。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无色透镜2构成为,使内侧进入部2a的下端部向车辆后方(图8~10中的右侧)弯曲而形成钩部2b(参照图6),并且红色透镜1上部的上端部1a被钩部2b保持并与其连结。在形成有钩部2b的部位上,无色透镜2的内侧进入部2a位于灯罩3的后端部Ma与红色透镜1的上端部1a之间。
再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的灯罩3的上部形成有凹部3e,凹部3e抵靠在无色透镜2的上端部中央形成的突出部2c而能够对该无色透镜2进行保持。该凹部3e内填充有密封部件N,通过抵靠无色透镜2的突出部2c,形成为可密封。需要说明的是,在无色透镜2的突出部2c的规定位置上形成有凸部2d,在该突出部2c抵靠凹部3e时,突部2d与凹部3e的开口缘部抵接,能够限制进一步的插通。
然后,在组装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时,如图3、4所示,通过使无色透镜2的结合部F1对准灯罩3的槽部F2,将无色透镜2相对于该灯罩3定位且组装到该灯罩3上,同时,使无色透镜2的突出部2c抵靠并保持于灯罩3的凹部3e。然后,将红色透镜1靠近灯罩3,使其上端部1a保持于无色透镜2的钩部2b的同时将下端部1b插入灯罩3的安装槽3h,之后通过螺丝s1固定。以该方式,在灯罩3安装了尾灯单元Y1及转向灯单元Y2后,固定在车辆后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左右转向灯的无色透镜2与尾灯单元Y1的上部连结,因此能够提供具有特征设计,并且在无色透镜2与红色透镜1沿上下方向结合的连结部P,无色透镜2进入内侧,因此从后方观察的外观良好。即,当红色透镜1进入内侧时,透过上方的无色透镜2能够看到红色透镜1进入内侧,因此外观差,但是,如本发明,通过使无色透镜2进入内侧,能够形成良好的外观。
进一步地,在红色透镜1形成有遮光部4,在向无色透镜2入射前透过了遮光部4的光使白色的尾灯灯泡B1的光变成红色光,因此即使是无色透镜2进入内侧的结构,从尾灯灯泡B1进入无色透镜2的光也不会看起来像白色的漏出光。因此,针对向设置在容易看到外观的位置上的无色透镜2入射的光线,能够使光线在向无色透镜2入射前改变成希望的颜色,使漏光不被识别。
另外,无色透镜2的内侧进入部2a形成在尾灯单元Y1的上半部,除遮光部4所遮光的范围A以外的内侧进入部2a通过反射壁3f对来自尾灯灯泡B1的直接光L1进行遮挡,因此能够将遮光部4设为所需最小限度的宽度尺寸。进一步地,在遮光部4所遮光的范围A,在反射壁3f形成有切口部3g,因此与在遮光部4所遮光的范围A也设置反射壁3f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的高度尺寸。
尤其,本实施方式的遮光部4由从红色透镜1的内周面朝尾灯灯泡B1的上方突出形成的肋部构成,因此能够通过更简单的结构使光线改变成希望的颜色,使漏光不被识别。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方式的遮光部4由与红色透镜1一体成形的肋部构成,但也可以使与红色透镜1分体设置的遮光部通过粘接等固定在该红色透镜1的内周面上。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无色透镜2使内侧进入部2a的下端部向车辆后方弯曲而形成有钩部2b,并且红色透镜1的上部被钩部2b保持而与其连结,因此能够更可靠且容易地进行无色透镜2与红色透镜1的连结。除此以外,在灯罩3的上部形成有凹部3e,凹部3e抵靠在无色透镜2的上端部中央形成的突出部2c而能够对该无色透镜2进行保持,因此能够产生红色透镜1的上部相对于无色透镜2的钩部2b的保持、和无色透镜2的突出部2c相对于灯罩3的凹部3e的抵靠的合作保持力,从而能够容易且可靠地保持无色透镜2。
再进一步地,在无色透镜2的两侧形成有形成为销状的结合部F1,并且使该结合部F1与在灯罩3上形成的槽部F2对准,由此,能够将无色透镜2相对于该灯罩3定位且组装到该灯罩3上,因此,能够不使用螺丝等紧固部件而容易地进行无色透镜2相对于灯罩3的组装。
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遮光部4只要能够对来自尾灯灯泡B1的直接光L1向内侧进入部2a的入射进行遮挡,也可以代替红色,设为使漏光不被识别的其它的希望的颜色。另外,在连结部P只要能够在无色透镜2上形成有进入红色透镜1的内侧的内侧进入部2a,也可以将尾灯单元Y1及转向灯单元Y2相对于灯罩3的安装构造形成为其它的构造。进一步地,红色透镜1及无色透镜2的形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也可以不在红色透镜1形成台阶部1d或反射部1e。
工业实用性
只要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具有将无色透镜的下部和尾灯单元的上部连结的连结部、无色透镜形成有在该连结部进入红色透镜内侧的内侧进入部、并且红色透镜形成有对来自尾灯灯泡的直接光向内侧进入部的入射进行遮挡的遮光部,也能够适用于外观形状不同的装置,或者附加了其它功能的装置等。
附图标记说明
1:红色透镜;1d:台阶部;1e:反射部;2:无色透镜;2a:内侧进入部;2b:钩部;3:灯罩;4:遮光部;5:窗部;P:连结部;Y1:尾灯单元;Y2:转向灯单元;B1:尾灯灯泡;B2:转向灯灯泡

Claims (8)

1.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具备:设于车辆后部且具备红色透镜和尾灯灯泡的尾灯单元、和设于该尾灯单元的左右上部且具有无色透镜和左右转向灯灯泡的转向灯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无色透镜的下部和所述尾灯单元的上部连结的连结部,所述无色透镜形成有在该连结部进入所述红色透镜的内侧的内侧进入部,并且所述红色透镜形成有对来自所述尾灯灯泡的直接光向所述内侧进入部的入射进行遮挡的遮光部,并且所述无色透镜的内侧进入部形成在所述尾灯单元的上半部,除所述遮光部所遮光的范围以外的所述内侧进入部通过反射壁对来自所述尾灯灯泡的直接光进行遮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遮光部所遮光的范围,在所述反射壁形成有切口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部由从所述红色透镜的内周面朝所述尾灯灯泡的上方突出形成的肋部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色透镜使所述内侧进入部的下端部向车辆后方弯曲而形成有钩部,并且所述红色透镜的上部被所述钩部保持而与所述钩部连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安装有所述尾灯单元及转向灯单元的灯罩,并且在该灯罩的上部形成有凹部,该凹部抵靠于在所述无色透镜的上端部中央形成的突出部而能够对该无色透镜进行保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无色透镜的两侧形成有形成为销状的结合部,并且使该结合部与在所述灯罩上形成的槽部对准,由此,能够将无色透镜相对于该灯罩定位且组装到该灯罩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红色透镜的下部形成有面对车辆的车牌照的透明的窗部,并且所述灯罩形成有延伸设置到该窗部的缘部附近的突出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色透镜在其下部形成有能够对外部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部,并且形成有能够使所述尾灯灯泡的光漫反射的台阶部。
CN201480082891.8A 2014-12-11 2014-12-11 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 Active CN1070763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82896 WO2016092682A1 (ja) 2014-12-11 2014-12-11 自動二輪車用テールライ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6378A CN107076378A (zh) 2017-08-18
CN107076378B true CN107076378B (zh) 2019-08-23

Family

ID=56106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2891.8A Active CN107076378B (zh) 2014-12-11 2014-12-11 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232117A4 (zh)
JP (1) JP6276422B2 (zh)
CN (1) CN107076378B (zh)
WO (1) WO20160926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06231B2 (ja) * 2016-09-30 2019-04-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2021113882A (ja) * 2020-01-17 2021-08-0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レンズ及びライセンスランプ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56807A (ja) * 2000-03-09 2001-09-21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灯具
EP1245442A2 (en) * 2001-03-28 2002-10-0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rear structure
JP2006244760A (ja) * 2005-03-01 2006-09-14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テールランプ
CN102001381A (zh) * 2009-08-31 2011-04-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尾灯装置
CN102537810A (zh) * 2010-12-28 2012-07-04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用投影型前照灯
CN102574556A (zh) * 2009-08-31 2012-07-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89145U (zh) * 1987-12-04 1989-06-13
JPH0733284Y2 (ja) * 1989-07-31 1995-07-3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
JP2000016166A (ja) * 1998-07-06 2000-01-18 Ichikoh Ind Ltd 車両用灯具
JP2001148203A (ja) * 1999-11-19 2001-05-29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灯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56807A (ja) * 2000-03-09 2001-09-21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灯具
EP1245442A2 (en) * 2001-03-28 2002-10-0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rear structure
JP2006244760A (ja) * 2005-03-01 2006-09-14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テールランプ
CN102001381A (zh) * 2009-08-31 2011-04-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尾灯装置
CN102574556A (zh) * 2009-08-31 2012-07-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
CN102537810A (zh) * 2010-12-28 2012-07-04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用投影型前照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76422B2 (ja) 2018-02-07
CN107076378A (zh) 2017-08-18
EP3232117A4 (en) 2018-05-09
JPWO2016092682A1 (ja) 2017-08-31
WO2016092682A1 (ja) 2016-06-16
EP3232117A1 (en) 2017-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90333B1 (fr) Bloc optique d'éclairage ou de signalisation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 masque opalin
EP2990720B1 (en) Vehicle lighting unit
US9169984B2 (en) Vehicular lamp with pillar shaped light guide and lens with thick walled projecting portion
JP5921265B2 (ja) 車両用灯具
JP2010108639A (ja) 車両用灯具、及び、レンズ体
CN107076378B (zh) 机动二轮车用尾灯装置
EP2781825B1 (en) Vehicle lighting unit
CN102788301B (zh) 机动车辆灯具
JP5741598B2 (ja) 車両後方用ランプ構造
CN211232743U (zh) 一种车灯导光介质外观不可见的设计结构
JP2016054081A (ja) 導光体及び灯具
CN210771941U (zh) 具有立体发光效果的汽车尾灯
JP5869028B2 (ja) 車両のリアランプ
KR20130136742A (ko) 차량용 램프
JP5574798B2 (ja) 車両用灯具
JP5298523B2 (ja) 車両用灯具
CN203907416U (zh) 一种汽车前大灯
JP2014093285A (ja) 車両用灯火器
JP2014112473A (ja) 車両用信号灯
JP6096529B2 (ja) 車両用灯具ユニット
JP5830392B2 (ja) 車両用灯具
JP2010102860A (ja) 車両用テールライト
KR200483557Y1 (ko) 차량용 램프
CN204345325U (zh) 一种满足80度发光角度的光学结构
KR200484712Y1 (ko) 차량용 램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