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0507A -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0507A
CN107070507A CN201610978783.XA CN201610978783A CN107070507A CN 107070507 A CN107070507 A CN 107070507A CN 201610978783 A CN201610978783 A CN 201610978783A CN 107070507 A CN107070507 A CN 107070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mi
frequency resource
cell
pr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787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0507B (zh
Inventor
高冈辰辅
今村大地
三好宪
三好宪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Patent Trust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n Patent Trus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Patent Trust Inc filed Critical Sun Patent Trust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070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0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0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0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us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9Acquisition of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s, e.g. detection of cell-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343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91Spatial equalizers
    • H04L25/03898Spatial equalizers codebook-based design
    • H04L25/03904Spatial equalizers codebook-based design cooperative design, e.g. exchanging of codebook information between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91Spatial equalizers
    • H04L25/03949Spatial equalizers equalizer selection or adaptation based on feedback
    • H04L25/03955Spatial equalizers equalizer selection or adaptation based on feedback in combination with downlink estimations, e.g. downlink path lo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777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bstract

维持多个节点间的协同CoMP产生的ICI降低效果,同时削减与在回程上通知的预编码(波束形成权重)信息有关的开销。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从终端接收预编码信息;选择单元,根据频率资源的位置而可变地控制用于通过回程向其他的通信装置通知的、所述预编码信息的量;以及发送单元,基于由所述选择单元控制的所述预编码信息的量,将所述预编码信息发送到所述其他的通信装置。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本申请为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日为2011年01月07日,申请号为201180005493.2,发明名称为《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回程(backhaul)对其他的通信装置通知预编码信息的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后继的移动通信系统,正在研究在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中高级LTE(LTE-advance)的标准化。在高级LTE中,进行以位于小区边缘的终端(UE:User Equipment)的用户吞吐量的改善、小区吞吐量的改善等为目的,协同在下行链路(DL:Downlink)和上行链路(UL:Uplink)中都被称为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的、多个地理上分开的发送接收点,进行MIMO(Multi-Input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的技术的研究。CoMP分类为下述两个技术(A)、(B)。以下,有时将终端表记为UE。
(A)联合处理(JP:Joint Processing)
在联合处理中,向UE发送的数据可在多个CoMP发送点(CoMP transmissionpoints)利用,作为面向UE的期望信号来发送。由此,通过将来自相邻小区的很大的小区间干扰(ICI:inter-cell interference)改变为期望的信号,降低其他小区干扰。再有,作为联合处理的子类型(category),规定有联合发送(JT)/动态小区选择(DCS)。
(B)协同波束形成(CB:Coordinated Beam-forming、协同调度(CS:CoordinatedScheduling)
在协同波束形成及协同调度中,向UE发送的数据,仅正服务中的小区(servingcell)可利用,并且仅从正服务中的小区发送。此外,协同调度及协同波束形成所需的波束形成权重等信息,在多个发送点间协同决定。由此,有效地降低或抑制小区间干扰。
联合处理及协同波束形成的两方式都是用于实现频率利用效率高的有效技术。
如上所述,在高级LTE中,在研究通过在多个发送接收点(例如,节点B)间的协同MIMO发送接收技术,降低小区间干扰,实现频率利用效率高这样的途径(approach)。另一方面,在LTE的Rel.8规格中,也规定有用于实现小区间干扰协同(ICIC:Inter-Cell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的结构。以下,论述有关从基站到终端的下行链路(DL)的传输。
在LTE Rel.8的DL传输中,定义了指示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Block)单位的将来的发送信号功率的信息(归一化EPRE(Energy Per Resource Element;每资源元素能量))的、RNTP(Relative Narrow band TX Power;相对窄带发射功率)为2值的指示符(“0”或“1”)(参照非专利文献3)。
这里,1PRB由12资源元素(RE:Resource Element)、即12副载波构成。通过利用了其他小区中的将来的发送信号功率(RNTP)的指示符的小区间协同调度,可以实现频域中的ICIC。以下,有时将物理资源块简单地表记为PRB。
图22的(A)中表示在小区间共享RNTP的指示符的情况的示意图。图22的(B)表示频域中的每PRB的RNTP的指示符。
如图22的(A)所示,节点B#0(正服务中的小区)将RNTP的指示符通过回程(例如X2接口)通知节点B#1(非正服务中的小区)。然后,节点B#1使用节点B#0的RNTP的指示符,进行频域的协同调度。
此外,如图22的(B)所示,RNTP的指示符是每PRB的将来的发送信号功率的信息。在归一化EPRE(发送信号功率密度)比某个RNTP阈值小(即,将来性地降低发送信号功率)的情况下,RNTP的指示符表示“0”。在归一化EPRE的上限未明确约定(no promise)的情况下,RNTP的指示符表示“1”。
即,节点B#0将每PRB的发送信号功率的信息例如通过X2等的回程通知到节点B#1,接收到该信息的节点B通过在表示指示符=1的PRB中不分配本小区的UE,可以进行降低对相邻小区的施与干扰的频域的协同调度。即,节点B#0对其他小区干扰加以考虑,可以高效率地实现FFR(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分频再用)。
但是,在LTE Rel.8的传输系统中,由于对其他小区的施与干扰降低效果和小区间分享频带造成的频率利用效率的下降有折衷(trade-off)的关系,所以有吞吐量的改善效果不充分的课题。这里,‘小区间分享频带’是指在系统频带内部分地进行频率重复,与(再用系数,reuse factor)>1等同。
因此,如上所述,在高级LTE中,正在研究使用了空域(地理上分开的多个发送接收点的MIMO),在同一时间同一频率上的小区间干扰协同(ICIC)。作为利用了空域的协同小区间的干扰控制方法,正在研究下述方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及非专利文献2)。
在以往的单小区内的单用户(SU:Single-User)-MIMO或多用户(MU:Multi-User)-MIMO中,在选择为了发送信号的预编码而定义的预编码矩阵的指示符(PMI:Pre-condingMatrix Indicator)时,仅将本小区的终端所连接的正服务中的小区中的预编码(波束形成)加以考虑。然后,采取终端选择可以使吞吐量最大的PMI(即,最好的PMI),并反馈到正服务中的小区的方法。另一方面,在非专利文献1及非专利文献2中,基于对来自其他小区的干扰加以考虑的、与来自UE的PMI(波束形成权重)有关的扩展反馈信息,在协同节点间共享PMI信息(例如,抑制在相邻小区中使用的PMI,即最差的PMI)。而且,基于共享的信息,通过在多个小区间进行协同波束形成(CB),谋求多个小区整体中的吞吐量最大。以下,参照图23,表示该具体的方法。图23是基于PMI信息,在多个小区间进行协同波束形成(CB)情况下的示意图。
(1)UE接收其他小区(以及本小区)的参考信号(RS:Reference Signal),决定对自身产生大的小区间干扰(ICI:Inter-Cell Interference)的其他小区的最差的PMI表(worst PMI list)。然后,UE将最差的PMI表(图中,最差的PMI#0、最差的PMI#3)反馈到正服务中的小区(图23中,参照箭头(1))。
(2)作为正服务中的小区的节点B#0基于来自正服务中的小区所连接的多个UE的反馈信息,选择最差的PMI表,通知到其他小区(图23中,参照箭头(2)-2)。
(3)其他节点在从所通知的最差的PMI以外选择PMI,对于本小区内的(该节点上所连接的)UE进行预编码(波束形成)发送(图23中,参照(3))。
由此,避免在LTE Rel.8的传输系统中作为课题的、在协同小区间分享频带(设在系统频带内,部分地频率重复数(再用系数:reuse factor)>1)造成的频率利用效率的下降,并且可以降低对相邻小区的施与干扰。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R1-093780,Estimation of extended PMI feedback signallingrequired for user intra-cell and inter-cell coordination,3GPP TSG RAN WG1#58bis,Miyazaki,Japan,12-16Oct.2009
非专利文献2:R1-093781,Consideration on performance of coordinatedbeamforming with PMI feedback 3GPP TSG RAN WG1#58bis,Miyazaki,Japan,12-16Oct.2009
非专利文献3:3GPP TS 36.213V8.7.0(2009-05)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若将上述非专利文献1及非专利文献2中的传输系统扩展到频域,则也可以容易地设想频域和空域之间的小区间干扰协同(ICIC)。例如,由PRB或多个PRB构成的每子频带的扩展PMI(波束形成权重)表通过回程被通知到其他节点,接收到该信息的其他节点对每个PRB选择对每个PRB通知的扩展PMI(例如,最差的PMI)以外的PMI,向该小区所连接的UE进行预编码(波束形成)发送。这里,最差的PMI是扩展PMI的一例,是相邻节点不想使用的预编码权重指示符。
由此,在协同节点间,对每个频带可以选择合适的波束形成权重,可以高效率地降低小区间干扰协同(ICIC)。图24是用于高效率地降低小区间干扰协同(ICIC)的传输系统的一例。如图24所示,基于从节点B#0所连接的多个UE反馈的扩展PMI信息(最差的PMI信息),节点B#0在PRB#0至PRB#4之中,两个地单独选择最差的PMI,并通知到节点B#1。由此,可以实现频域及空域的ICIC。
但是,在将非专利文献1及非专利文献2中的传输系统扩展到频域的情况下,由于节点B#0需要将每频带的扩展PMI表信息通知到其他节点,所以开销增加,存在所谓逼迫回程上的业务量的课题。例如,在系统频带(20MHz)由110个PRB构成,从16(=24)种类的PMI(码本)中对每个PRB选择两个来通知的情况下,发往到各节点需要(PRB数=110)×(对每PRB进行1PMI的通知比特数=4比特)×2=880比特的控制信息。而且,在高级LTE中,还在研究集中多个(宽带化)由称为组合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的20MHz构成的频带,被称为实现高速传输的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spectrum aggregation;频谱聚合))的技术,所以在该情况下开销的增加成为更大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维持多个节点间的DL协同CoMP(CB、JP等)产生的ICI降低效果,同时可以削减在回程上通知的与预编码信息(例如,PMI)、波束形成权重信息有关的开销的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从终端接收预编码信息;选择单元,根据频率资源的位置而可变地控制用于通过回程向其他的通信装置通知的、所述预编码信息的量;以及发送单元,基于由所述选择单元控制的所述预编码信息的量,将所述预编码信息发送到所述其他的通信装置。
此外,本发明提供通信方法,在该通信方法中,通信装置从终端接收预编码信息,根据所述频率资源的位置而可变地控制用于通过回程向其他的通信装置通知的、所述预编码信息的量,基于所述控制的预编码信息的量,将所述预编码信息发送到所述其他的通信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可以维持多个节点间的DL协同CoMP(CB、JP等)产生的ICI降低效果,同时可以削减在回程上通知的与预编码信息(例如,PMI)(或波束形成权重信息)有关的开销。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传输系统的通信装置100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传输系统中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一例扩展PMI表。
图5是表示由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选择的一例扩展PMI表。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通信装置100A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1中的一例扩展PMI表。
图8是表示变形例1中的传输系统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一例扩展PMI表。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一例扩展PMI表。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的一例扩展PMI表。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的一例扩展PMI表。
图13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以比特图(bit map)通知子频带号和该频带内有无PMI通知的例子(1)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以比特图(bit map)通知子频带号和该频带内有无PMI通知的例子(2)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一例扩展PMI表。
图16的(A)、(B)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一例扩展PMI表。
图17是用于说明将RNTP的指示符和PMI表同时通知到其他节点的方法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通信装置600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将RNTP的通知定时(timing)和PMI表的通知定时错开来通知到其他节点的方法(1)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将RNTP的通知定时和PMI表的通知定时错开来通知到其他节点的方法(2)的图。
图21的(A)、(B)是用于说明以特定的同一频率资源同时地发送两个信息的方法的图。
图22的(A)是表示将RNTP的指示符在小区间共享的情况的示意图,图22的(B)是表示一例频域中的每PRB的RNTP的指示符。
图23是表示基于PMI信息在多个小区间进行协同波束形成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24是表示一例用于高效率地降低小区间干扰协同(ICIC)的传输系统。
标号说明
100、100A、600 通信装置
101 接收处理单元
103 控制信息提取单元
105 扩展PMI表存储单元(本节点用)
107 预编码权重决定单元
109 数据信息发送处理单元
111 控制信息发送处理单元
113 参考信号发送处理单元
115 调度单元
117 发送信号功率控制单元
119 无线发送处理单元
121 指示符生成单元
123 控制单元
125 无线接收处理单元
127 控制信息提取单元
129 扩展PMI表存储单元(其他节点用)
131 扩展PMI表选择单元
133 控制信息生成单元
135 发送处理单元
137 发送接收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基于以下着眼点。
(1)若基于将降低节点的设置成本及该利用效率加以考虑,改善覆盖范围的扩大及服务质量的、普通的小区设计(节点面的展开),则在小区内一样地存在的UE之中,小区边缘上存在的UE的比例最多为10至20%左右。此外,电波状态差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功率比(SINR:Signal-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power Ratio)低的)小区边缘上存在的UE的传输速度,与位于节点附近的UE的传输速度比较大幅度地下降。因此,在系统频带内,小区边缘上存在的UE利用的频率资源的分配最多为10至20%左右。即,将用于CoMP的扩展波束形成(PMI)信息作为必需的频率资源的分配,即使在系统频带内,最多为10至20%左右。相反地说,在系统频带的80至90%左右的资源中,不必在节点间共享CoMP所需的扩展波束形成(PMI)信息。根据以上,根据对小区边缘存在的UE分配的系统频带内的资源位置,扩展波束形成(PMI)信息量受到可变控制,被通知到其他节点。
(2)小区间的协同波束形成的主对象为小区边缘上存在的UE,所以应通知到其他节点的PMI信息,仅用对本小区的小区边缘UE分配的预定的频率资源中的、其他小区的扩展PMI信息就足够了。因此,其他节点仅选择ICIC所需的、特定资源(最小限度)中的协同PMI(波束形成权重)信息,通知到其他节点。
(3)本小区的小区边缘(或小区边缘的附近)上存在的UE所分配的预定的频率资源,考虑以本小区的发送信号功率的信息(例如,RNTP的“1”(或“0”))来表现。即,在RNTP的指示符为“0”(或“1”)时,由于发送功率小(或大),所以可以估计为可能是被小区附近(边缘)存在的UE使用的频率资源。换句话说,不需要来自其他节点的通知信息,仅由本节点就可估计其他小区所需的协同波束形成的频率资源(分配本小区中小区边缘UE的频率资源)。因此,各节点可自主地选择其他节点在ICIC上所需的、特定资源(最小限度)中的协同PMI(波束形成权重)信息。
根据上述(1)~(3)的着眼点,作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特征之一在于,各节点从本小区中的发送信号功率(在LTE Rel.8中,将来的发送信号功率的信息(RNTP的指示符))或通信质量中自主地(仅由本节点)选择最小限度(特定频率资源)的其他节点在ICIC上所需的、仅有用的PMI信息,通过回程向其他节点通知。由此,一边再利用Rel.8的格式(即,一边维持后方互换性),一边在节点间自主分散地共享小区间协同上最小限度并且有用的信息,通过优化系统整体(多个小区间)的波束形成信息,可以改善多个小区中的吞吐量。
(实施方式1)
下面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以下特征(a)~(c)。
(a)通过回程,根据频域的资源位置而可变控制用于对其他节点通知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将该信息和该选择的频率资源位置的信息通知其他节点。
(b)使本小区中的每频率资源的将来的发送功率(密度)、(归一化)发送信号能量(密度)、或通信质量的大小(好坏)的信息,与该频率资源位置上的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相对应。
(c)本小区中的每频率资源的将来的发送功率(密度)、(归一化)发送信号能量(密度)越大(或越小),或通信质量越好(或越差),越增加(或越减少)该资源中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传输系统的通信装置(基站(节点B))100的方框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传输系统的控制步骤的图。
在图1所示的传输系统中,节点B#0(正服务中的小区)根据本小区中的每频率资源的发送信号功率的信息,选择对其他节点通知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最差的PMI表的数)(图中,为(2)-1),通过回程(例如,X2接口),将每频率资源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通知到作为其他节点的节点B#1(非正服务中的小区)。由此,节点B#0(正服务中的小区)实施频域和空域的ICIC。
图1中,作为每频带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表示了最差的PMI表。例如,在物理资源块(PRB)号#0中,由于发送信号的功率大,所以在最差的PMI表中表示了两个最差的PMI#0、最差的PMI#3。
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基站(节点B))100包括:接收处理单元101;控制信息提取单元103;扩展PMI表存储单元(本节点用)105;预编码权重决定单元107;数据信息发送处理单元109;控制信息发送处理单元111;参考信号发送处理单元113;无线发送处理单元119;无线接收处理单元125;控制信息提取单元127;扩展PMI表存储单元(其他节点用)129;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33;发送处理单元135;以及发送接收天线137。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通信装置100为节点B#0(正服务中的小区)。
<节点B#0的动作>
节点B#0(正服务中的小区)从高层接收扩展PMI反馈的请求信号,将该信息输入到控制信息发送处理单元111。例如,假设以高层的信令通知该扩展PMI(波束形成)请求。
控制信息发送处理单元111将扩展PMI反馈的请求信号变换为2值的比特序列后,进行信道编码、调制等规定的发送信号处理,并输出到无线发送处理单元119。
此外,参考信号发送处理单元113根据参考信号的发送请求,通过进行规定的发送信号处理,将生成的参考信号输出到无线发送处理单元119。作为参考信号的种类,可列举CRS(Cell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US-RS(User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用户特定的参考信号)。
无线发送处理单元119对从控制信息发送处理单元111输入的信号,进行D/A变换、放大和上变频等无线发送处理,将进行了无线发送处理的信号通过发送接收天线137,向UE发送扩展PMI(波束形成)请求信号。此外,无线发送处理单元119对于从参考信号发送处理单元113输入的参考信号,进行同样的处理,通过发送接收天线137发送。
<UE的动作>
这里,说明节点B#0所连接的终端(UE)200的动作。以下,有时将终端200简单地表记为UE。此外,在与终端200相同的UE存在多个的情况下,为了区别它们,有时表记为UE#0、UE#1、UE#2。
UE接收从节点B#0发送的、发往本UE的扩展PMI(波束形成)请求信号。此外,接收本小区(正服务中的小区)的参考信号(RS:Reference Signal)、以及其他小区(非正服务中的小区)的参考信号(RS)。
而且,UE根据接收到的本小区(正服务中的小区)的参考信号、以及接收到的其他小区(非正服务中的小区)的参考信号(RS),进行节点B#0(正服务中的小区)和本UE之间的信道估计/质量测定、以及节点B#1(非正服务中的小区)和本UE间的信道估计/质量测定,使用该信道估计结果/测定结果,选择对本UE产生大的小区间干扰(ICI)、或降低接收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power Ratio)的其他小区的扩展PMI(例如,最差的PMI表)。这里,PMI是在节点B和UE间事先规定的PMI,假设为由节点B和UE共享该信息的PMI。
再有,UE也可以进行节点B#0和本UE之间的信道估计/质量测定,使用节点B#0和本UE间的信道估计结果/测定结果,一并选择节点B#0和本UE之间的最佳PMI(例如,最好的PMI)。此外,UE也可以例如从其他小区的CRS等中同时地辨别与选择的扩展PMI相当的其他小区的小区ID。
接着,UE将选择的扩展PMI(最差的PMI表)根据调制处理等规定的发送处理步骤,作为控制信号反馈发送到节点B#0(正服务中的小区)。此外,也可以将本小区中的最佳PMI(最好的PMI)一并反馈。(此时,也可以将与辨别的扩展PMI相当的其他小区的小区ID和扩展PMI信息一起反馈。由此,反馈目标的节点B#0(正服务中的小区)可以识别哪个小区(节点)对哪个UE产生了其他小区干扰。因此,可以用于节点B#0(正服务中的小区)内的频率调度(对频率资源分配多个UE),所以可以提高基于节点B#0(正服务中的小区)内的频率资源分配的多用户分集,可以改善小区吞吐量。)此外,也可以一并选择节点B#0和本UE之间的最佳PMI(例如,最好的PMI)。
节点B#0通过发送接收天线137接收从本小区内的多个UE发送的扩展PMI(最差的PMI表)、与(以及与扩展PMI相当的、辨别过的小区ID)有关的控制信号,将其输入到无线接收处理单元125。
在无线接收处理单元125中,对该信号进行下变频、A/D变换等接收处理,将进行了接收处理的控制信号解调和解码。然后,将其输出到控制信息提取单元127。
控制信息提取单元127提取从无线接收处理单元125输入的控制信号中包含的扩展PMI信息(以及小区ID),将提取的扩展PMI信息输出到扩展PMI表存储单元(其他节点用)129。
在扩展PMI表存储单元(其他节点用)129中,对每个频率资源(例如,以PRB为单位),生成从本小区的多个UE反馈的扩展PMI表。例如,生成在其他小区中不想使用的(限制、禁止、不奖励使用)扩展PMI(最差的PMI表)。例如,为了降低从作为节点B#0的相邻小区的节点B#1(非正服务中的小区)对节点B#0(正服务中的小区)的其他小区干扰,生成限制(禁止、不奖励使用)在相邻小区节点B#1中的使用的、以频率资源(PRB)为单位的扩展PMI表(参照图4)。
图4中表示实施方式1的一例扩展PMI表。横轴是频率。如图4所示,例如,在物理资源(PRB)号#0中,作为从本小区的UE#0反馈的PMI,存在最差的PMI#0、最差的PMI#5,作为从本小区的UE#2反馈的PMI,存在最差的PMI#3。
此外,如图4所示,例如,在物理资源(PRB)号#3中,作为从本小区的UE#0反馈的PMI,存在最差的PMI#9,作为从本小区的UE#1反馈的PMI,存在最差的PMI#0、最差的PMI#3,作为从本小区的UE#2反馈的PMI,存在最差的PMI#8。
再有,根据与扩展PMI同时反馈的小区ID,可以对每个其他小区单独地生成图4所示的扩展PMI表,也可以从本小区以外的其他小区中集中多个小区来生成一个表。在从本小区以外的其他小区中集中多个小区来生成一个表的情况下,可以解除节点B#0的复杂性和运算量。
然后,扩展PMI存储单元(其他节点用)129将生成的扩展PMI表输出到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
在控制单元123中,根据每频率资源的发送模式(CoMP的发送模式、JP/CB/CS等)或UE的位置信息、每频率资源的发送信号功率的信息等,决定作为通过回程对其他节点通知的PMI信息而选择的特定频率资源位置以及该资源中的通知PMI数(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量),将其输出到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及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33。
在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中,基于从控制单元123输入的、作为通过回程对其他节点通知的PMI信息而选择的特定频率资源位置以及该资源中的通知PMI数(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量),选择从扩展PMI存储单元(其他节点用)129输入的每频率资源的扩展PMI表(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量)。
这里,图5中表示一例由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选择出的每频率资源的扩展PMI表。如图5所示,例如,在物理资源块(PRB)号#0中,选择了从UE#0反馈的最差的PMI#5、最差的PMI#0、以及从UE#2反馈的最差的PMI#3。此外,在PRB#3中,选择了从UE#0反馈的最差的PMI#9、从UE#2反馈的最差的PMI#8、以及从UE#1反馈的最差的PMI#3、最差的PMI#0。
然后,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为了将图5所示的对每个频率资源可变选择的通知PMI表通知到该小区所属的节点,将其输出到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33。再有,在图5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将PRB号#0、PRB#3的扩展PMI表输出。
再有,在扩展PMI存储单元(其他节点用)129中,在对每小区ID生成了每频率资源的扩展PMI表的情况下,将对每小区选择的通知扩展PMI表与小区ID一起输出到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33。此外,在扩展PMI表存储单元(其他节点用)129中,在对集中了多个小区ID的每个小区组生成了每频率资源的扩展PMI表的情况下,将扩展PMI表和相应的多个小区ID或该组的小区组ID一起输出到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33。
在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33中,通过进行将从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输入的扩展PMI表(以及小区ID、小区组ID)、以及从控制单元123输入的通知频率资源位置变换为2值的序列来生成控制信息,并将其输出到发送处理单元135。作为通知频率资源位置的表现方法,例如,以比特图的导通(=1)/关断(=0)来表现对每个频率资源有无扩展PMI表即可。即,在存在通知的PMI表的频率资源中以“1”(导通)表现,在不存在通知的PMI表的频率资源中以“0”(关断)表现即可。在图5中,在PRB#0和PRB#3的频率资源位置,存在通知的PMI表,所以表示“1”,在除此以外的频率资源位置(PRB#1、PRB#2、PRB#4)中,不存在通知的PMI表,所以表示“0”。
在发送处理单元135中,对于输入的扩展PMI表(以及小区ID、小区组ID(cellgroup ID))、通知频率资源号,参照小区ID(或小区组ID)的信息,在附加了表示发送节点(小区)的目的地地址的信头(header)等后,通过进行规定的处理而生成回程上的发送信号,将其发送到其他节点(小区)。
在接收处理单元101中,接收从其他节点(小区)发送的与扩展PMI表(以及小区ID、小区组ID)、通知频率资源号有关的控制信息,在进行了目的地地址等的确认等规定的处理后,将其输出到控制信息提取单元103。
在控制信息提取单元103中,提取在控制信号中包含的、从其他节点(小区)发送的扩展PMI表(以及小区ID、小区组ID)、通知频率资源号,将其输出到扩展PMI表存储单元(本节点用)105。
在扩展PMI表存储单元(本节点用)105中,对每个其他小区或对每个小区组,生成每频率资源的扩展PMI表,将该信息输出到预编码权重决定单元107。
在预编码权重决定单元107中,基于从本小区的UE输入的、每频率资源的最好的PMI反馈信息、以及从扩展PMI表存储单元(本节点用)105输入的其他小区(或每小区组)的每频率资源的扩展PMI表(例如,最差的PMI表)等,例如决定使小区吞吐量最大的每频率资源的预编码权重或本小区内的每UE的预编码权重。然后,将决定的权重信息输出到数据信息发送处理单元109、控制信息发送处理单元111、或参考信号发送处理单元113。
在数据信息发送处理单元109中,对于输入的发往UE的数据信号,在进行了信道编码、调制等规定的处理后,基于从预编码权重决定单元107输入的权重信息,对于发送数据信号进行预编码。然后,将其输出到无线发送处理单元119。
再有,在控制信息发送处理单元111及参考信号发送处理单元113中,基于来自预编码权重决定单元107输入的预编码权重信息,也可以对于控制信号和参考信号(特别地,对于DMRS)进行预编码。
这里,参照图3,说明图1所示的传输系统的控制步骤。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传输系统的控制步骤的图。
在步骤ST31中,节点B#0(正服务中的小区)向UE发送扩展PMI(波束形成)请求信号。
在步骤ST32、ST33中,UE接收作为本小区的节点B#0的参考信号、以及作为其他小区的节点B#1(非正服务中的小区)的参考信号。
在步骤ST34中,UE将扩展PMI信息(相应的小区ID、最佳PMI)作为控制信号反馈发送到节点B#0。
在步骤ST35中,节点B#0接收来自本小区所连接的其他UE的PMI信息。
在步骤ST36中,节点B#0基于本小区的每频带的CoMP模式、UE位置信息、发送信号功率信息等,选择及生成每频带的PMI信息。
在步骤ST37中,节点B#0将PMI信息以及选择的频带位置的信息通知到节点B#1。
在步骤ST38中,节点B#0将PMI信息以及选择的频带位置的信息通知到其他的节点B。
由以上可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通信装置100基于发送信号功率信息等,自主地仅选择并通知特定频率资源中的、实施多个小区间的CoMP的UE所需最小限度的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从而可以一边维持多个节点间的DL协同CoMP(CB、JP等)产生的ICI降低效果,一边削减与在回程上通知的预编码(波束形成权重(例如,PMI表的数))信息有关的开销。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通信装置100通过仅通知对小区边缘上存在的UE的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从而一边削减开销,一边基于多个小区间的对频率资源及空间资源的UE分配,也可以维持多个小区间的频域及空域的调度的自由度、即多个小区间的多用户分集效应。
这里,例如,对于以下三个条件的情况,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的效果。
(1)小区内存在10%左右的在小区边缘上存在的UE全部实施CoMP,该UE占有系统频带的10%左右的频率资源。
(2)1PMI以4比特表现,设每PRB的通知PMI数为2个。
(3)将通知PMI的频率资源的位置信息使用110比特以比特图来表现。例如,以通知PMI的频率资源指示“1”、不通知PMI的频率资源指示“0”方式定义通知。
上述(1)~(3)的条件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中,选择为对其他节点通知的PMI总比特数的PMI的频率资源的信息为作为PMI的总通知比特数、即((110×0.1)×4×2)=88比特,以及作为选择出的PMI的频率资源位置信息的比特数、即110比特之和的198比特,与参照图24说明的、非专利文献1及非专利文献2中的将传输系统扩展到频域的技术比较,可知能够大幅度地削减开销。
即,通过利用作为CoMP的对象的UE的数的比例与小区内的全部UE数(或不作为CoMP的对象数)比较极小,除了‘选择出的PMI信息’,即使为通知‘选择出的PMI的频率资源位置信息’的结构,与参照图24说明的、非专利文献1及非专利文献2中的将传输系统扩展到频域的技术(仅通知全部频率资源中的PMI信息的方法)比较,也能够大幅度地削减总开销。
[变形例1]
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中,其特征在于,通信装置100A使本小区中的每频率资源的发送功率(密度)、(归一化)发送信号能量(密度)的大小信息、或通信质量好坏的信息,与该频率资源位置中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相对应。此外,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适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1的通信装置100A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基站(节点B))100A包括:接收处理单元101;控制信息提取单元103;扩展PMI表存储单元(本节点用)105;预编码权重决定单元107;数据信息发送处理单元109;控制信息发送处理单元111;参考信号发送处理单元113;调度单元115;发送信号功率控制单元117;无线发送处理单元119;每频率资源的发送功率(RNTP)的指示符生成单元121;控制单元123;无线接收处理单元125;控制信息提取单元127;扩展PMI表存储单元(其他节点用)129;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33;发送处理单元135;以及发送接收天线137。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通信装置100A为节点B#0(正服务中的小区)。
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100A与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100的不同方面是,包括调度单元115、发送信号功率控制单元117、以及指示符生成单元121。以下,对与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100相同的结构附加同一标号,省略它们的详细的说明。
调度单元115基于输入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或从UE反馈的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决定本小区中的UE的频率资源分配、以及每频率资源的发送信号功率值。然后,将该信息输出到发送信号功率控制单元117。
在发送信号功率控制单元117中,基于输入的每频率资源的发送信号功率值,生成用于控制无线发送处理单元119内的放大器的控制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出到无线发送处理单元119及RNTP的指示符生成单元121。
在RNTP的指示符生成单元121中,基于从发送信号功率控制单元117输入的控制信号和RNTP的阈值,生成将来的(例如,1帧后的)发送信号功率大小的信息(RNTP指示符),并将其输出到控制单元123。
在控制单元123中,使对从扩展PMI表存储单元(其他节点用)129输入的每频率资源生成的扩展PMI表和本小区中的每频率资源的发送信号功率(密度)大小的信息(RNTP指示符)的信息等相对应并进行比较。然后,在控制单元123中,基于每频率资源的发送信号功率(密度)大小的信息(RNTP指示符)的信息,选择频率资源的扩展PMI表。
图7中表示变形例1的一例扩展PMI表。在图7中,在控制单元123选择的扩展PMI(最差的PMI)表中,使每频率资源的(将来的)发送信号功率大小的信息相对应。如图7所示,将来(例如,1帧后)对物理资源块(PRB)号为#0和#3的物理资源块预定分配在小区边缘存在的UE,所以将该频率资源的发送信号功率设定得高。因此,将该频率资源位置的号输出到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
在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中,选择从控制单元123通知的频率资源位置的扩展PMI表(图7所示的扩展PMI表的情况下,为PRB号#0、以及PRB号#3的扩展PMI表),将其输出到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33。与上述同样地,选择的频率资源位置的信息(例如,图5所示的、表示通知PMI的频率资源位置的比特序列(比特图))也可以输出到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33。
在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33中,通过将从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输入的扩展PMI表(以及小区ID、小区组ID)、以及从控制单元123输入的通知频率资源号进行变换为2值的序列等的处理而生成控制信息,并将该控制信息输出到发送处理单元135。
在发送处理单元135中,对于输入的扩展PMI表(以及小区ID、小区组ID)、通知频率资源号,参照小区ID的信息,附加了表示发送节点(小区)的目的地地址的信头等后,通过进行规定的处理而生成在回程上的发送信号,并将其发送到其他节点(小区)。
在接收处理单元101中,接收从其他节点(小区)发送的与扩展PMI表(以及小区ID、小区组ID)、通知频率资源号有关的控制信息,在进行了目的地地址等的确认等的规定的处理后,将其输出到控制信息提取单元103。
在控制信息提取单元103中,提取在控制信号中包含的、从其他节点(小区)发送的扩展PMI表(以及小区ID、小区组ID)、通知频率资源号,将它们输出到扩展PMI表存储单元(本节点用)105。
在扩展PMI表存储单元(本节点用)105中,对每个其他小区或对每个小区组,生成每频率资源的扩展PMI表,将该信息输出到预编码权重决定单元107。
在预编码权重决定单元107中,基于从本小区的UE输入的每频率资源的最好的PMI反馈信息、以及从扩展PMI表存储单元(本节点用)105输入的其他小区(或每小区组)的每频率资源的扩展PMI表,例如决定使小区吞吐量最大的每频率资源的预编码权重或本小区内的每UE的预编码权重。然后,将决定的权重信息输出到数据信息发送处理单元109、控制信息发送处理单元111或参考信号发送处理单元113。
在数据信息发送处理单元109中,对于输入的发往UE的数据信号,在进行了信道编码、调制等的规定的处理后,基于从预编码权重决定单元107输入的权重信息,对于发送数据信号进行预编码。然后,将其输入到无线发送处理单元119。
再有,在控制信息发送处理单元111及参考信号发送处理单元113中,也可以基于来自预编码权重决定单元107输入的预编码权重信息,对于控制信号和参考信号(特别是DMRS)进行预编码。
参照图8,说明表示变形例1的传输系统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8是表示变形例1的传输系统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在步骤ST81中,节点B#0(正服务中的小区)向UE发送扩展PMI(波束形成)请求信号。
在步骤ST82、ST83中,UE接收作为本小区的节点B#0的参考信号、以及作为其他小区的节点B#1(非正服务中的小区)的参考信号。
在步骤ST84中,UE将PMI信息作为控制信号反馈发送到节点B#0。
在步骤ST85中,节点B#0接收来自本小区所连接的其他UE的PMI信息。
在步骤ST86中,节点B#0根据本小区中的每频率资源的发送功率(密度)、(归一化)发送信号能量(密度)、或通信质量的大小(好坏)的信息,进行PMI信息的生成、选择。
在步骤ST87中,节点B#0将PMI信息以及选择的频带位置的信息通知到节点B#1。
在步骤ST88中,节点B#0将PMI信息以及选择的频带位置的信息通知到其他的节点B。
以上,根据变形例1的传输系统,通信装置100A基于本小区中的将来的发送信号功率大小的信息(例如,RNTP指示符),仅由本节点就可以自主地选择其他节点对ICIC所需的、特定资源中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可以削减与在回程上通知的PMI(波束形成权重(例如,PMI表的数))信息有关的开销。
再有,通信装置100A也可以除了本小区中的每频率资源的将来的发送功率(密度)信息以外,使(归一化)发送信号能量(密度)或通信质量(CQI)的大小(好坏)的信息等和该频率资源位置中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相对应。由此,可获得与上述变形例1的传输系统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通信装置100A向其他节点一起通知每频率资源的将来的发送功率(密度)信息、(归一化)发送信号能量(密度)或通信质量(CQI)的大小(好坏)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通知所选择的频率资源位置的信息。通过协同节点间共享上述的相对应(规则),例如,从通知的每频率资源的发送功率信息中,可以确定PMI通知的频率资源,所以即使不通知该选择出的频率资源位置信息,也可获得与上述变形例1的传输系统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变形例2]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通信装置,在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中,本小区中的每频率资源的发送功率(密度)、(归一化)发送信号能量(密度)越大(或越小),或通信质量越好(或越差),越增加(或越减少)该资源中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
这里,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通信装置的动作与通信装置100A的动作不同在于,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的动作,在本变形例中,主要说明进行不同动作的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的动作。
参照图9,说明在变形例2的传输系统中,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的动作。图9是变形例2的一例扩展PMI表。在图9中,在扩展PMI表中,还表示每频率资源的发送功率(密度)。在图9所示的扩展PMI表中,根据每频率资源的发送信号功率的大小,改变该频率资源中的扩展PMI表数。
如图9所示,在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中,对发送信号功率设定两个阈值(发送信号功率阈值1、发送信号功率阈值2),对发送信号功率的大小定义三个区域(“大”、“中”、“小”)。此时,(1)在发送信号功率的值在“小”的区域的情况下,将通知的扩展PMI表数设为“0”,(2)在发送信号功率的值在“中”的区域的情况下,将通知的扩展PMI表数设为“1”,(3)在发送信号功率的值在“大”的区域的情况下,将通知的扩展PMI表数设为“2”。
而且,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基于依赖于发送信号功率的大小的扩展PMI表数,分别对每频率资源、即PRB号#0~#7,选择扩展PMI。
例如,如图9所示,在PRB#1中,发送信号功率的值在“大”的区域中,所以通知的扩展PMI表数为“2”。因此,在PRB#1中,选择扩展PMI#1、扩展PMI#0的两个扩展PMI。此外,在PRB#4中,发送信号功率的值在“小”的区域中,所以通知的扩展PMI表数为“0”。因此,在图9所示的扩展PMI表中,在PRB#4中,未选择扩展PMI。
如上所述,在变形例2的传输系统中,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每频率资源的发送信号功率越大(或越小),越增加(或越减少)该资源中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例如,PMI表的数)。
由此,在变形例2的传输系统中,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通信装置,从本节点来看,通过仅增加对其他小区产生大的施与干扰(从其他节点来看,为来自其他小区的大的被干扰)的可能性高的特定频率资源的、协同CB/JP信息,可以进一步提高多个节点间的协同ICIC的ICI降低效果。
再有,在变形例2的传输系统中,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通信装置,也可以除了每频率资源的发送信号功率以外,还基于发送信号功率密度、(归一化)发送信号能量(密度),使该频带中的波束形成信息量相关联。例如,也可以发送信号功率密度、(归一化)发送信号能量(密度)越大(或越小),越增加(或越减少)该资源中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由此,可获得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变形例2的传输系统中,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通信装置也可以将来自UE的反馈的通信质量(CQI(Channel Quality))信息(SIR(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信噪比)、SINR(Signal-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等和该频带中的波束形成信息量相关联。此外,也可以将来自UE的反馈的测量信息(RSR、RSRQ、RSSI等)和该频带中的波束形成信息量相关联。例如,也可以通信质量(CQI(Channel Quality))、RSRP、RSRQ等越大(或越小),越增加(或越减少)该资源中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由此,即使在该频率资源中被分配了小区边缘以外的高速率(需要高CQI(SINR))的UE的情况下,也可以降低对该UE的小区间干扰。
[变形例3]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通信装置,在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中,将每物理资源块(PRB)的RNTP的2值的指示符(表示将来的发送信号功率的信息)和该频带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相对应。
这里,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通信装置的动作与通信装置100A的动作的不同在于,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的动作,在本变形例中,主要说明进行不同动作的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的动作。
在LTE Rel.8的DL传输中,定义了作为指示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Block)单位的将来的发送信号功率的信息(归一化EPRE(Energy Per Resource Element;每资源元素能量))的指标的、RNTP(Relative Narrowband TX Power)为2值的指示符(“0”或“1”)。在本变形例中,利用在LTE Rel.8的DL传输中所利用的指标。即,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通信装置将LTE Rel.8中规定的格式进行再利用,即,可以维持后方互换性。
这里,参照图10,说明在变形例3的传输系统中,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的动作。图10是变形例3中的一例扩展PMI表。在图10中,还表示与扩展PMI表对应的、每频率资源(各个PRB#0~#7)的RNTP的2值的指示符。横轴为频率。
如图10所示,在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中,设定RNTP的阈值,(1)在RNTP的值低于RNTP的阈值的情况下,将RNTP的2值的指示符设为“0”,(2)在RNTP的值超过RNTP的阈值的情况下,将RNTP的2值的指示符设为“1”。而且,(1)在RNTP的2值的指示符为“1”的情况下,将通知的PMI表数设为“2”,(2)在RNTP的2值的指示符为“0”的情况下,将通知的PMI表数设为“1”。即,根据每频率资源的RNTP的2值的指示符=“0”或“1”,在各个PRB#0~#7中,PMI表数变化。
例如,在图10所示的扩展PMI表中,在PRB#0中,由于RNTP的2值的指示符为“0”,所以通知的PMI表数为“1”。因此,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在PRB#0中将通知的PMI表的数设为“1”,选择PMI#0。此外,在图10所示的扩展PMI表中,在PRB#3中,RNTP的2值的指示符为“1”,所以通知的PMI表数为“2”。因此,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在PRB#3中,将通知的PMI表的数设为“2”,选择PMI#2、PMI#4。
即,在变形例3的传输系统中,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通信装置根据每频率资源的RNTP的2值的指示符的值(“1”或“0”),变动(增加或减少)该频率资源中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即,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通信装置在频域中可变地控制PMI数。
由此,在变形例3的传输系统中,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通信装置通过将RNTP的指示符和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相对应,从而可以再利用在LTERel.8中规定的格式,即可以维持后方互换性,所以可以降低在实际运用时所需的(新的)试验项目的数、工时。
[变形例4]
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的传输系统中,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的通信装置,在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中,选择每频率资源的RNTP的2值的指示符的值为“1”的物理资源块(PRB)的PMI表,将对应的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用回程通知到其他节点。
再有,在本变形例中,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的通信装置也可以不通知或不选择每频率资源的RNTP的2值的指示符的值为“0”的PRB的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
这里,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的通信装置的动作与通信装置100A的动作的不同在于,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的动作,在本变形例中,主要说明进行不同动作的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的动作。
参照图11,说明在变形例4的传输系统中,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的动作。图11是表示变形例4中的一例扩展PMI表。在图11中,还表示与扩展PMI表对应的、每频率资源(各个PRB#0~#7)的RNTP的2值的指示符。
如图11所示,在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中,设定RNTP的阈值,(1)在RNTP的值低于RNTP的阈值的情况下,将RNTP的2值的指示符设为“0”,(2)在RNTP的值超过RNTP的阈值的情况下,将RNTP的2值的指示符设为“1”。而且,(1)在RNTP的2值的指示符为“1”的情况下,将通知的PMI表数设为“2”,(2)在RNTP的2值的指示符为“0”的情况下,将通知的PMI表数设为“0”。即,根据每频率资源的RNTP的2值的指示符=“0”或“1”,在各个PRB#0~#7中,改变PMI表数。再有,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在RNTP的2值的指示符为“0”的情况下,没有被通知的PMI表。
例如,在图11所示的扩展PMI表中,在PRB#0中,由于RNTP的2值的指示符为“0”,所以通知的PMI表数为“0”。因此,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在PRB#0中不选择通知的PMI表。此外,在图11所示的扩展PMI表中,在PRB#2中,RNTP的2值的指示符为“1”,所以通知的PMI表数为“2”。因此,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在PRB#2中,将通知的PMI表的数设为“2”,选择PMI#1、PMI#2。
即,在变形例4的传输系统中,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的通信装置可以一边维持多个节点间的协同CB产生的ICI降低效果,一边进一步削减与在回程上通知的预编码(波束形成权重(例如,PMI表的数))信息有关的开销。
[变形例5]
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的传输系统中,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的通信装置,在每频率资源(例如,PRB)的RNTP的指示符以3值以上表现的情况下,多值的RNTP的指示符表示发送信号功率的大小的值越大(或越小),越增加(或越减少)该频带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
这里,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的通信装置的动作与通信装置100A的动作的不同在于,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的动作,在本变形例中,主要说明进行不同动作的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的动作。
这里,参照图12,说明在变形例5的传输系统中,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的动作。图12是表示变形例5中的一例扩展PMI表。在图12中,还表示与扩展PMI表对应的、每频率资源(各个PRB#0~#7)的RNTP的3值的指示符。
如图12所示,根据RNTP的3值的指示符的值(“10”、“01”、“00”),对应表示发送信号功率的大小的三个区域(“大”、“中”、“小”)。三个区域(“大”、“中”、“小”)通过对发送功率设定两个阈值(发送信号功率阈值1、发送信号功率阈值2)来区分发送信号功率的大小。即,RNTP的3值的指示符的值“10”对应于表示发送信号功率的大小的区域“大”。RNTP的3值的指示符的值“01”对应于表示发送信号功率的大小的区域“中”。RNTP的3值的指示符的值“00”对应于表示发送信号功率的大小的区域“小”。
此外,在图12中,(1)在RNTP的3值的指示符的值为“00”的情况下,将通知的PMI表数设为“0”,(2)在RNTP的3值的指示符的值为“01”的情况下,将通知的PMI表数设为“1”,(3)在RNTP的3值的指示符的值为“10”的情况下,将通知的PMI表数定义为“2”。即,发送信号功率的值越大的区域,RNTP的3值的指示符的值越大。相反地,发送信号功率的值越小的区域,RNTP的3值的指示符的值越小。
如图12所示,例如,在PRB#0中,被赋予了RNTP的3值的指示符的值“01”,发送信号功率的值存在于发送信号功率的值为“中”的区域内。因此,通知的扩展PMI表数为“1”。因此,如图12所示的扩展PMI表那样,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在PRB#0中,选择一个扩展PMI(扩展PMI#1)。
此外,如图12所示,例如,在PRB#1中,被赋予了RNTP的3值的指示符的值“10”,发送信号功率的值存在于发送信号功率的值为“大”的区域内。因此,通知的扩展PMI表数为“2”。因此,如图12所示的扩展PMI表那样,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在PRB#1中,选择两个扩展PMI(扩展PMI#0、扩展PMI#1)。
此外,如图12所示,例如,在PRB#4中,被赋予了RNTP的3值的指示符的值“00”,发送信号功率的值存在于发送信号功率的值为“小”的区域内。因此,通知的扩展PMI表数为“0”。因此,如图12所示的扩展PMI表那样,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在PRB#4中,不选择扩展PMI。
即,在变形例5的传输系统中,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的通信装置,可以在每频率资源(例如,PRB)的RNTP的指示符以3值以上表现的情况下,多值的RNTP的指示符表示发送信号功率的大小的值越大(或越小),越增加(或越减少)该频带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因此,在变形例5的传输系统中,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的通信装置可以优先地以ICI来有效地抑制有极大的对其他小区产生施与干扰(ICI)的可能性的某个频率资源。此外,可以对每个频率资源精密地反映其他小区干扰的大小,通知合适的PMI的信息量。
再有,在变形例5中,也可以伴随PMI信息来通知多值的RNTP的指示符。由此,可以利用频域中的其他小区的发送功率(对本小区来说视为干扰功率)的大小和空域的预编码信息两个信息来进行高效率的波束形成。
再有,在实施方式1及上述变形例1~5的传输系统中,在将CB作为ICIC进行的情况下,通信装置通知在相邻小区内抑制(或禁止、限制)使用的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例如,PMI表)作为对其他节点通知的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例如,PMI表)即可。
此外,在实施方式1及上述变形例1~5的传输系统中,在将JP作为ICIC进行的情况下,通信装置通知在相邻小区内奖励(优先)使用的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例如,PMI表)作为对其他节点通知的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例如,PMI表)即可。
此外,在实施方式1及上述变形例1~5的传输系统中,通信装置也可以将指示CB和JP的发送模式与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例如,PMI表)一并通知。
由此,协同波束形成(CB)中,为了降低其他小区干扰,将在其他小区中不想使用的(抑制、禁止、限制使用)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作为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在联合处理(JP)中,为了降低其他小区干扰,将在其他小区中想使用的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作为有用的信息。因此,在CS、CB、JP的各自情况中,可以在协同小区间进行合适的预编码(波束形成)。
再有,在实施方式1及上述变形例1~5的传输系统中,在通知PMI的频率资源连续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知频率资源的开始号和结束号作为选择的PMI的频率资源位置信息。例如,在由110的PRB构成的情况中(将PRB号=0~109以7比特表现的情况),在通知PMI的PRB号为5~15的情况下,通知‘开始号=0000101(=5)’和‘结束号=0001111(=15)’即可。
此外,在实施方式1及上述变形例1~5的传输系统中,在通知PMI的频率资源连续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知频率资源的开始(或结束)号和连续的频率资源的长度(带宽)的绝对值作为选择的PMI的频率资源位置信息。例如,在由110的PRB构成的情况中(将PRB号=0~109以7比特表现的情况),在通知PMI的PRB号为5~15的情况下,通知‘开始号=0000101(=5)’(‘结束号=0001111(=15)’和‘长度=0001010(=10)’即可。而且,所通知的节点在通知频率资源开始号(结束号)和长度的情况下,通过开始号与长度进行加法运算(结束号与长度进行减法运算),获取结束号(开始号)即可。再有,除了频率资源的长度(带宽)的绝对值以外,也可以一并传送指示通知开始号或结束号的识别符(flag)。
根据上述两个通知方法,在实施方式1及上述变形例1~5的传输系统中,通信装置100可以一边维持ICI降低效果,一边进一步降低与通知PMI的频率资源位置信息有关的开销。
〈频率资源位置信息的削减>
再有,在实施方式1的传输系统中,表示了通信装置100通知选择的PMI的频率资源位置信息,以比特图表现指示整个系统频带的频率资源,并通知该全部信息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在实施方式1的传输系统中,通信装置100通过利用作为CoMP的对象的UE数的比例与小区内全部UE的数(不作为CoMP的对象的UE数)比较极小的特点,按以下所示的方法来通知选择的PMI的频率资源位置信息。
即,在实施方式1的传输系统中,通信装置100也可以通过分割系统频带来定义多个子频带,以比特图表示仅子频带内的PMI通知的资源,对其他节点,以比特图来通知子频带号和该子频带内的频率资源位置。
因此,参照图13,说明以比特图来通知子频带号、子频带内有无PMI通知的例子。图13是用于说明以比特图来通知子频带号和在子频带内有无PMI通知的例子(1)的图。
如图13所示,在实施方式1的传输系统中,将系统频带等分割为四个,定义四个子频带。即,对于子频带#0,将子频带号(00)相对应。对于子频带#1,将子频带号(01)相对应。对于子频带#2,将子频带号(10)相对应。对于子频带#3,将子频带号(11)相对应。
此外,如图13所示,在各子频带内,假设存在四个物理资源块。即,在子频带#0中,存在四个物理资源块PRB#0~PRB#3。在子频带#1中,存在四个物理资源块PRB#4~PRB#7。在子频带#2中,存在四个物理资源块PRB#8~PRB#11。在子频带#3中,存在四个物理资源块PRB#12~PRB#15。
此外,在图13所示的系统频带中,子频带号(01)相对应的子频带#1中所包含的、仅三个物理资源块PRB#5、PRB#6、PRB#7被选择为向其他节点通知的PMI。
即,在实施方式1的传输系统中,通信装置100仅在子频带号(01)相对应的子频带#1内选择向其他节点通知的PMI。这样的情况下,表示向其他节点通知的PMI的频率资源位置的比特序列由‘子频带号’、以及‘在子频带内有无PMI通知(比特图)’构成。即,作为组合了对应于子频带#1的子频带号(01)和表示在子频带内有无PMI通知的比特图(0111)的比特序列,通知(010111)。而且,通信装置100除了通知该比特序列(010111)以外,通知要通知的PMI表即可。这里,假设在各PRB中通知的PMI数为使用“2”的固定值。
因此,在实施方式1的传输系统中,通信装置100一边以特定限定的频带来容纳作为在小区内利用的频率资源的比例少的CoMP的对象的UE,一边可以进一步削减通知所需的开销。
这里,CoMP UE是作为CoMP的对象的UE。此外,非CoMP UE是不成为CoMP的对象的UE。
再有,在图13所示的系统频带中,举例说明了将系统频带等分割,定义具有相等的带宽的多个子频带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分割系统频带的带宽相互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参照图14来说明。图14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以比特图来通知子频带号和在该频带内有无PMI通知的例子(2)的图。
例如,在将作为CoMP的对象的UE和非CoMP UE以系统频带内的频率资源高效率地利用的情况下,一般来说,该数不同(CoMP UE数<非CoMP UE)。因此,例如,考虑与该CoMP UE数成比例来分割系统频带而生成子频带,并有效利用频率资源。
这里,如图14所示,在实施方式1的传输系统中,将系统频带分割为两个,定义两个子系统频带。即,对于子频带#0,将子频带号(00)相对应。对于子频带#1,将子频带号(01)相对应。与图13所示的系统频带不同的方面在于,由于非均等地分割系统频带,所以对于在子频带#0中,包含相互等间隔的四个物理资源块PRB#0~PRB#3来说,在子频带#1中,包含相互等间隔的12个物理资源块PRB#4~PRB#15。
而且,在图14所示的系统频带中,在子频带号(00)相对应的子频带#1中所包含的、仅三个物理资源块PRB#1、PRB#2、PRB#3被选择为向其他节点通知的PMI。
即,在实施方式1的传输系统中,通信装置100仅在子频带号(00)相对应的子频带#1内选择向其他节点通知的PMI。而且,表示向其他节点通知的PMI的频率资源位置的比特序列由‘子频带号’、以及‘在子频带内有无PMI通知(比特图)’构成。即,作为组合了对应于子频带#1的子频带号(00)和表示在子频带内有无PMI通知的比特图(0111)的比特序列,通知(010111)。而且,通信装置100除了通知该比特序列(010111)以外,通知选择的PMI表即可。这里,假设在各PRB中通知的PMI数为使用“2”的固定值。
由此,在实施方式1的传输系统中,通信装置100可以用少的开销,更高效率地实现频域及空域中的ICIC。
此外,在表示子频带号和子频带内有无PMI通知的比特图信息的通知方法中,也可以将表示子频带号的比特序列作为比表示子频带内有无PMI通知的比特图信息不易弄错的发送格式来通知。例如,将子频带号作为MSB(Most Significant Bit;最高比特)来处理,也可以提高纠错编码的编码率。此外,也可以在多级调制(16QAM等)中分配给可靠性高的星座图(constellation)的比特位置。由此,可以稳定地运用多个节点间的CoMP。
此外,在表示子频带号和子频带内有无PMI通知的比特图的信息的通知中,也可以通知多个通知子频带内的PMI的频率资源的号(例如,PRB号)。
例如,在由110个PRB构成的情况中(将PRB号=0~109以6比特表现的情况),在通知PMI的PRB号为5和20的情况下,通知‘0000101(=5)’和‘00010100(=20)’即可。
此外,在表示子频带号和子频带内有无PMI通知的比特图的信息的通知中,在通知子频带内的PMI的频率资源连续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知频率资源的开始号和结束号。
例如,在由110个PRB构成的情况中(将PRB号=0~109以7比特表现的情况),在通知PMI的PRB号为5~15的情况下,通知‘开始号=0000101(=5)’和‘结束号=0001111(=15)’即可。
此外,在表示子频带号和子频带内有无PMI通知的比特图的信息的通知中,在通知子频带内的PMI的频率资源连续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知频率资源的开始(或结束)号和连续的频率资源的长度(带宽)的绝对值。
例如,在由110个PRB构成的情况中(将PRB号=0~109以7比特表现的情况),在通知PMI的PRB号为5~15的情况下,通知‘开始号=0000101(=5)’、‘结束号=0001111(=15)’和‘长度=0001010(=10)’即可。而且,在通知频率资源开始号(结束号)和长度的情况下,所通知的节点也可以通过将开始号与长度进行加法运算(结束号与长度进行减法运算),获取结束号(开始号)。再有,除了频率资源的长度(带宽)的绝对值以外,也可以一并传送指示通知开始号或结束号的识别符(flag)。
根据上述的表示子频带号和子频带内有无PMI通知的比特图的信息的通知方法,在实施方式1的传输系统中,通信装置100可以一边维持ICI降低效果,一边进一步降低与通知PMI的频率位置信息有关的开销。
(实施方式2)
下面,参照图15,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2。在本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中,实施方式2的通信装置至少具有以下的特征(1)、(2)。
(1)根据在由多个资源元素(RE)、多个副载波、多个PRB等构成的子带内的RNTP的2值的指示符的“1”(或“0”)的数,以该频带为单位来控制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
(2)子频带内RNTP=1(0)的数越大,越增加(减少)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
这里,参照图15,说明在实施方式2的传输系统中,实施方式2的通信装置的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的动作。再有,对于除此以外的结构要素,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通信装置100A相同,所以省略它们的详细的说明。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一例扩展PMI表。在图15中,还表示与扩展PMI表对应的、每频率资源(各个PRB#0~#8)的RNTP的2值的指示符。此外,在图15中,还表示对每3PRB计数了2值的RNTP的指示符(“0”或“1”)的数的结果。
而且,在图15所示的一例扩展PMI表中,在计数了2值的RNTP的指示符(“0”或“1”)的数的每3PRB的频带中,分别定义有:(A)在2值的RNTP的指示符为“1”(或“0”)、PRB的数为“0”(或“3”)的情况下,将通知的PMI表数设为“0”,(B)在2值的RNTP的指示符为“1”(或“0”)、PRB的数为“1”(或“2”)的情况下,将通知的PMI表数设为“1”,(C)在2值的RNTP的指示符为“1”(或“0”)、PRB的数为“2”(或“1”)的情况下,将通知的PMI表数设为“2”,(D)在2值的RNTP的指示符为“1”(或“0”)、PRB的数为“3”(或“0”)的情况下,将通知的PMI表数设为“3”。
例如,如图15所示,在三个PRB#0~#2组成的频带中,由于2值的RNTP的指示符为“1”(或“0”)的PRB的数为“2”(或“1”),所以通信装置通过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选择要通知的两个PMI表(PMI#0、以及PMI#1)。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中,实施方式2的通信装置,子带频带内2值的RNTP的指示符为“1”(或“0”)的频率资源(图15中为PRB)的数越大(或越小),越增加(或越减少)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
如参照图15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2的通信装置根据由多个资源元素(RE)、多个副载波、多个PRB等构成的子带内的RNTP的2值的指示符的“1”(或“0”)的数而可变控制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并通知到其他节点,从而实现频域及空域的ICIC。
由此,实施方式2的通信装置可以一边维持节点间的协同CB的ICI降低效果,一边进一步削减与回程上通知的预编码(波束形成权重(例如,PMI表的数))信息有关的开销。
(实施方式3)
下面,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3。
参照图16的(A)、(B),说明在实施方式3的传输系统中,通信装置600的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的动作。再有,对于除此以外的结构要素,由于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通信装置100A相同,所以省略它们的详细的说明。图16的(A)、(B)是实施方式3的一例扩展PMI表。
在本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中,实施方式3的通信装置600至少具有以下的特征(1)、(2)。
(1)将决定RNTP的2值的指示符时使用的每小区(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等)的多个阈值与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相对应。
(2)RNTP的阈值越大(越小),越增加(越减少)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
这里,RNTP的阈值可以对每个节点设定多个值,所以RNTP(“0”或“1”)的含义因阈值的值而不同。即,在RNTP的阈值大,并且RNTP的2值的指示符为“1”的情况下,意味着发送信号功率非常大。此外,在RNTP的阈值为中等程度,并且RNTP的2值的指示符为“1”的情况下,意味着发送信号功率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以下那样,将决定RNTP的2值的指示符时使用的每小区(分量载波等)的多个阈值与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相对应。即,(A)在RNTP的阈值大,并且RNTP的2值的指示符为“1”的情况下,将通知的PMI表数设定得多。(B)在RNTP阈值小,并且RNTP的2值的指示符为“1”的情况下,将通知PMI表数设定得少。
由此,可以将RNTP的2值的指示符的含义因RNTP的阈值的大小而不同的情况反映在信息量上。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中,通信装置600可以将更正确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通知到其他节点。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中,通信装置600可以根据每小区(分量载波等)的对其他小区的施与干扰量的大小,设定必要最小限度的PMI数,所以可以一边降低ICI,一边进一步削减与PMI信息有关的开销。
这里,如上所述,一个分量载波表示20MHz等的某一汇总的频带的事实。
(实施方式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论述了根据每频率资源的RNTP的指示符=“1”(“0”),增加(或减少)该频带中的预编码(波束形成)(例如,PMI表的数)的信息量,将该信息通知到其他节点的方法。因此,作为本实施方式4的传输系统,对于将LTE Rel.8的RNTP的指示符组合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参照图17来说明。图17是用于说明将RNTP的指示符和PMI表同时通知到其他节点的方法的图。
在图17中,将RNTP的指示符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选择的PMI表,从通信装置600同时地通知到其他的节点。为了说明,在图17中,将通信装置600表记为节点B1,将其他的节点表记为节点B2。
此外,在图17中,在时间T1、T3和T5的定时,同时地通知两个信息(RNTP的指示符及PMI表)。由此,节点B2可以获取来自节点B1的频域、以及空域中的其他小区干扰的信息,所以可以灵活地实施频域、或频域及空域的ICIC。
但是,在通知两个信息(RNTP的指示符及PMI表)的时间T1、T3、及T5中,节点B1对于节点B2多余地通知每频率资源的发送信号功率大小的信息,所以在上述方法中存在所谓逼迫回程的业务量的进一步的课题。
因为对每频率资源PMI表的信息量基于该频带中的频率资源的发送信号功率的大小来决定,PMI表的信息的多少,即暗示地表示该频带中的频率资源的发送信号功率的大小。因此,在时间T1、T3和T5中,节点B2从RNTP的指示符和PMI表的两个信息中,重复获取节点B1的频率资源的发送信号功率大小的信息。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通信装置600在对其他节点通知每频率资源的发送功率(密度)、(归一化)发送信号能量(密度)、或通信质量的大小(好坏)的信息、该频率资源位置中的预编码(波束形成)(例如,PMI表的数)的信息的通知方法中,使通知周期不同。
图18中表示通信装置600的方框图。图18所示的通信装置600包括:接收处理单元101;控制信息提取单元103;扩展PMI表存储单元(本节点用)105;预编码权重决定单元107;数据信息发送处理单元109;控制信息发送处理单元111;参考信号发送处理单元113;调度单元115;发送信号功率控制单元117;无线发送处理单元119;RNTP的指示符生成单元121;控制单元123;无线接收处理单元125;控制信息提取单元127;扩展PMI表存储单元(其他节点用)129;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33;发送处理单元135;以及发送接收天线137。
这里,图18所示的通信装置600的动作与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100A的动作的不同方面是,控制单元123及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的动作。以下,以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123及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的动作为中心进行说明。
参照图19,说明在实施方式4的传输系统中,通知RNTP的指示符和PMI表的定时(timing)。图19是用于说明使RNTP的通知定时和PMI表的通知定时不同并通知到其他节点的方法(1)的图。
再有,为了说明,在图19中,将通信装置600表记为节点B#1(正服务中的小区),将作为RNTP的指示符和PMI表的通知目的地的其他节点表记为节点B#2(非正服务中的小区)。
如图19所示,作为由控制单元123设定的通知定时,(1)从节点B#1到节点B#2的、RNTP的通知定时为T1、T3、T5,(2)从节点B#1(正服务中的小区)到节点B#2(非正服务中的小区)的、RNTP的通知定时为T2、T4。再有,PMI表的T2和T4的PMI信息是从T2和T4的时刻的将来的发送信号功率信息(RNTP的指示符)中,基于上述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中的任一方法选择出的PMI信息。
即,在实施方式4的传输系统中,通信装置600由控制单元123设定有两通知定时,以使从节点B#1(正服务中的小区)到节点B#2(非正服务中的小区)的RNTP的通知定时和从节点B#1(正服务中的小区)到节点B#2(非正服务中的小区)的PMI表的通知定时不同。
而且,在扩展PMI表选择单元131中,PMI表数的信息基于各个时刻的将来的发送信号功率的大小(RNTP的指示符(“0”或“1”))来决定,所以接收到两信息的节点B从频率资源位置中的预编码(波束形成)(例如,PMI表的数)的信息量中,可以暗示地知道‘该频率资源中的该小区的发送功率(密度)、(归一化)发送信号能量(密度)、或通信质量的大小(好坏)的信息’=其他小区干扰功率大小的信息。
如图19所示,例如,节点B#2从节点B#1未被通知时间T2中的RNTP信息,但节点B#2从节点B#1通知的时间T2中的PMI信息中,可以暗示性地知道‘该频率资源中的该小区的发送功率(密度)、(归一化)发送信号能量(密度)、或通信质量的大小(好坏)的信息’=其他小区干扰功率的大小的信息。
因此,在接收到RNTP或PMI表的信息的全部定时中,节点B#2可以获取来自其他小区(节点B#1)的干扰功率大小的信息。因此,可在CS中利用该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600也可以由控制单元123将预编码(波束形成)(例如,PMI表的数)的信息的通知周期设定得长于每频率资源的发送功率(密度)、(归一化)发送信号能量(密度)、或通信质量的大小(好坏)的信息的通知周期。参照图20说明该情况。图20是用于说明使RNTP的通知周期和PMI表的通知周期不同并通知到其他节点的方法(2)的图。
如图20所示,控制单元123将从节点B#1(正服务中的小区)到节点B_#2(非正服务中的小区)的发送功率的通知周期设定为T_rntp,将从节点B_#1到节点B_#2的扩展PMI的通知周期设定为T_pmi(T_rntp≤T_pmi)。再有,PMI表的T2和T6的PMI信息是从T2和T6的时刻中的将来的发送信号功率信息(RNTP的指示符)中,基于上述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中任一方法选择出的PMI信息。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600通过将‘该频率资源中的该小区的发送功率(密度)、(归一化)发送信号能量(密度)、或通信质量的大小(好坏)的信息’=其他小区干扰功率大小的信息比RNTP或PMI表信息高频度地优先通知,可以避免在其他小区干扰功率小的情况下(在协同ICIC上不需要的频率资源中的、通知成为无用的预编码(波束形成)(例如,PMI表的数)的信息。即,可以削减开销。
此外,作为接收节点的节点B#2可以高频度地接收‘该频率资源中的该小区的发送功率(密度)、(归一化)发送信号能量(密度)、或通信质量的大小(好坏)的信息’=其他小区干扰功率大小的信息。因此,在其他小区干扰功率小的频率资源中,由于仅考虑本小区的UE即可,所以可以不进行关系到其他小区干扰的无用的运算,而灵活地进行预编码(波束形成)。
再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通信装置600通过控制单元123将预编码(波束形成)(例如,PMI表的数)的信息的通知周期设定得长于每频率资源的发送功率(密度)、(归一化)发送信号能量(密度)、或通信质量大小(好坏)的信息的通知周期的情况,相反地,也可以将预编码(波束形成)(例如,PMI表的数)的信息的通知周期设定得短于每频率资源的发送功率(密度)、(归一化)发送信号能量(密度)、或通信质量大小(好坏)的信息的通知周期。
例如,为了避免对其他小区的干扰的动态变动,有时节点采用在某个一定期间之间的、以固定的功率发送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在该情况下,将来的发送信号功率的信息(RNTP的指示符)的信息的重要度低于预编码(波束形成)(例如,PMI表的数)的信息的重要度。因此,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在发送信号功率(从其他小区来看,为其他小区干扰)的动态变动小的环境下,可以在多个小区间高效率地运用预编码(波束形成)。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600也可以不将RNTP的指示符传送到节点#2,而向节点#2仅传送PMI表。由此,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传输系统中,通信装置600可以从扩展PMI表的信息量(例如,PMI表的数)中,暗示性地知道其他小区的发送信号功率的(大小)信息,所以没有与RNTP的控制信息量有关的开销。
再有,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协同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的节点提出了通信装置(基站(节点B),但不限于此。例如,有宏基站(节点B)、微基站(节点B)、微微基站(节点B)、本地基站(节点B)、伸缩天线(RRE:Remote Radio Head,RRE:Remote Radio Equipment)等,可以适用于它们。此外,也可以将终端作为节点,将终端间的回程以无线方式连接,适用于终端间的协同。由此,可获得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再有,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节点间的回程以X2等有线网连接的情况,但也可以适用于协同节点间以无线网连接的结构。例如,也可以适用于在回程以无线构成的中继节点(relay node)和宏节点B间、中继-中继间等。由此,可获得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再有,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频域的物理资源(副载波、资源元素、资源块等)中的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通知到其他节点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可以不是频率,而对于时间、码、…领域等的其他物理资源也可以适用。由此,可获得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再有,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频域的物理资源(副载波、资源元素、资源块等)中的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通知到其他节点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对于逻辑性的资源(例如,虚拟副载波、虚拟资源元素(virtual resource element)、虚拟资源块等)也同样地适用。由此,不受传送发送信号的物理资源的制约,而可获得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再有,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发送信号功率的信息(例如,RNTP)与扩展PMI的信息一起同时通知。由此,可以将其他节点中的发送信号功率的信息加以考虑,从通知的扩展PMI信息中选择合适的预编码权重。即,可以同时获取频域中的其他小区干扰的功率信息和空域中的其他小区的预编码(波束形成)信息,所以可以灵活地实施频域及空域的ICIC控制。
再有,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连续的频率资源形成组,通知对该组的扩展PMI的情况,但也可以将非连续的频率资源形成组,通知扩展PMI。
再有,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通知第1差的(好的)PMI,而通知第1以外的PMI作为最好的(最差的)PMI等的扩展PMI信息。例如,通知第2差的(好的)PMI。由此,在以多个小区整体来看的情况下,不是第1差的(好的)PMI,而通知第2差的(好的)PMI的情况,以整体最优的观点来看,是可以使多个小区整体的吞吐量最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可以高效率地运用。
再有,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通知PMI作为波束形成(预编码)信息的例子,但不限于此。在通知传播信道(或发送信号、接收信号)的协方差矩阵或信道矩阵等的显式的信道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信息的量化比特数与发送信号功率大小的信息等(例如,RNTP值)相关联。由此,可获得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再有,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每节点的天线端口数(码本大小)相对应来改变扩展PMI通知数(或量化间隔(granularity))。例如,在节点(小区)的发送天线端口数(码本大小)多的情况下,按照该数来增加波束形成(预编码)信息量、PMI通知数即可。由此,在对每节点天线端口数不同等的不同结构(configuration)的情况下,在系统整体中可以最优。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每频率资源,得到了通知最好的PMI(限制(禁止)在其他小区中的使用的不奖励的PMI)信息、或最差的PMI(奖励在其他小区中的使用的PMI)信息的任一个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用选择的某一特定的同一频率资源同时传送两个信息。图21的(A)、(B)表示其一例。图21的(A)、(B)是用于说明以特定的同一频率资源同时传送两个信息的方法的图。
在图21的(A)中,表示通知PRB号=#0和#3的最好+最差PMI表、以及该频率资源位置信息的情况。此外,图21的(B)中,表示通知与发送信号功率的信息相对应的最好+最差PMI表数、以及该频率资源位置信息的情况,相当于通知发送信号功率=大的PRB号=#0和#3的最好+最差PMI表、以及该频率资源位置信息的情况。
由此,即使在对每小区的每频率资源CoMP的发送模式不同的情况下,例如,即使在相邻节点内的小区1中为CB模式,在相邻节点内的小区2中采用JP作为CoMP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时应对。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正服务中的小区向本小区所连接的UE发送扩展PMI(波束形成/预编码)的请求信号,接收到该信号的UE例如选择对于本UE产生大的其他小区干扰等的PMI表(限制(禁止)在其他小区中的利用的、推荐不奖励的PMI表),并将该信息反馈到正服务中的小区的情况。
但是,正服务中的小区所连接的UE也可以不发送扩展PMI(波束形成/预编码)请求的信号,而依从以下所示的实施例。例如,与LTE Rel.8同样,正服务中的小区发送对于本小区的UE的PMI反馈请求信号(发送对于本UE推荐利用的PMI(例如,最好的PMI)请求信号),UE将该信息反馈到正服务中的小区。正服务中的小区对每频带生成所反馈的最好的PMI的表。然后,在对每频带由多个最好的PMI构成的表中,作为对其他节点通知的PMI表,仅选择对应CoMP模式的PMI(换句话说,作为向其他节点通知的PMI,不选择非CoMP模式的PMI)。然后,向其他节点仅通知对每频带选择的PMI。通过获得这样的结构,可以一边维持LTE Rel.8的反馈机制,即,维持后方互换性,一边获得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对各节点的每个小区(分量载波)使用的RNTP的阈值一并通知到其他节点。由此,接收到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PMI表信息的节点,在可以独自判断来自其他小区的干扰量的大小(例如,在节点B、中继的本地节点B中容许最大功率不同,所以根据容许最大功率和RNTP的阈值,接收节点可以单独正确地判断ICI的大小。因此,可以用于对通知的预编码(波束形成)的信息、PMI表信息应该依从哪个程度、或不依从也可以的判断,可以增加选择PMI表的灵活性。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通知波束形成/预编码的信息量(扩展PMI的通知数)和发送信号功率大小的信息相互对应的、RNTP和每频率资源的波束形成/预编码(扩展资源)信息的情况下,从波束形成/预编码的信息量(扩展PIM的通知数)中,可以暗示地知道其他小区的发送功率的信息,所以也可以不传送波束形成/预编码(扩展PMI)的信息对应的频率资源位置的信息。由此,可以进一步削减开销。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DL的CoMP为对象,通知节点间的预编码(例如,PMI)信息或波束形成权重信息的方法,但同样可以适用于在UL(Uplink;上行链路)的CoMP中,多个小区所连接的UE间的协同波束形成中的、回程上的预编码(例如,PMI)信息或波束形成权重信息的通知方法。由此,可获得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再有,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天线进行了说明,但即使是天线端口也可以同样地适用。天线端口(antenna port)是指,由1个或多个物理天线构成的逻辑的天线。也就是说,天线端口并不一定指1个物理天线,有时指由多个天线构成的阵列天线等。
例如,在LTE中,未规定由几个物理天线构成天线端口,而将天线端口规定为基站能够发送不同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的最小单位。另外,有时天线端口被规定为乘以预编码矢量(Precoding vector)的权重的最小单位。
另外,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各功能块通常被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这些功能块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一个芯片,也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地被集成为一个芯片。虽然此处称为LSI,但根据集成程度,可以被称为IC、系统LSI、超大LSI(Super LSI)、或特大LSI(Ultra LSI)。
另外,实现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利用LSI制造后能够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可以利用对LSI内部的电路块的连接或设定能进行重新构置的可重构置处理器(Reconfigurable Processor)。
再者,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它技术的出现,如果出现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新技术,当然可利用该新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详细且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白,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或修正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本申请基于2010年1月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0-003332),其内容在本申请中作为参照引用。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具有一边维持多个节点间的DL协同CoMP(CB、JP等)产生的ICI降低效果,一边可以削减回程上通知的与预编码(例如,PMI)、波束形成权重信息有关的开销的效果,作为通信装置等是有用的。

Claims (22)

1.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从本小区内的终端接收通信质量信息;
选择单元,选择在将与每个频率资源的CoMP模式的使用有关的第1信息通知给其它节点时的、与所述第1信息对应的特定的频率资源位置;
生成单元,生成对于每个频率资源以不同的值表示所述特定的频率资源位置和除此以外的频率资源位置的频率资源位置信息;以及
发送单元,将所述第1信息、所述频率资源位置信息、适用了所述频率资源位置信息的小区ID、以及所述通信质量信息发送到其它的通信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通信质量信息与所述第1信息分别发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
所述发送单元以不同的周期发送所述通信质量信息和所述第1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所述其它的通信装置是其它小区的通信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装置,
在发送目的地的小区有多个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信息、所述频率资源位置信息和小区ID作为多个组发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所述频率资源位置信息包含以物理资源块即PRB为单位的比特图、开始PRB以及结束PRB、开始PRB或者结束PRB以及频率资源的长度即带宽的其中一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所述发送单元经由回程向其它通信装置进行发送,所述回程是X2接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频率资源位置信息被周期性地发送到所述其它的通信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所述特定的频率资源位置根据有关所述第1信息的、每个频率资源的发送模式、终端的位置信息、每个资源的发送功率信息的其中一个进行决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所述第1信息是与禁止、限制、不奖励、或者奖励在其它小区或者相邻通信装置中的CoMP模式的使用有关的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所述频率资源位置信息表示有无每个频率资源的所述第1信息的存在。
12.一种在通信装置中执行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根据从本小区内的终端接收到的通信质量信息生成的、将与每个频率资源的CoMP模式的使用有关的第1信息通知给其它节点时的、与所述第1信息对应的特定的频率资源位置;
生成以物理资源块即PRB为单位、以不同的值表示所述特定的频率资源位置和除此以外的频率资源位置的频率资源位置信息;以及
将所述第1信息、所述频率资源位置信息、适用了所述频率资源位置信息的小区ID发送到其它的通信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
将所述通信质量信息与所述第1信息分别发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方法,
以不同的周期发送所述通信质量信息和所述第1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
所述其它的通信装置是其它小区的通信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发送目的地的小区有多个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信息、所述频率资源位置信息和小区ID作为多个组发送。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
所述频率资源位置信息包含以PRB为单位的比特图、开始PRB以及结束PRB、开始PRB或者结束PRB以及频率资源的长度即带宽的其中一个。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
经由回程向其它通信装置进行发送,所述回程是X2接口。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
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频率资源位置信息被周期性地发送到所述其它的通信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
所述特定的频率资源位置根据有关所述第1信息的、每个频率资源的发送模式、终端的位置信息、每个资源的发送功率信息的其中一个进行决定。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
所述第1信息是与禁止、限制、不奖励、或者奖励在其它小区或者相邻通信装置中的CoMP模式的使用有关的信息。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
所述频率资源位置信息表示有无每个频率资源的所述第1信息的存在。
CN201610978783.XA 2010-01-08 2011-01-07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Active CN1070705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3332 2010-01-08
JP2010003332 2010-01-08
CN201180005493.2A CN102696256B (zh) 2010-01-08 2011-01-07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5493.2A Division CN102696256B (zh) 2010-01-08 2011-01-07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0507A true CN107070507A (zh) 2017-08-18
CN107070507B CN107070507B (zh) 2021-02-26

Family

ID=4430551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5493.2A Active CN102696256B (zh) 2010-01-08 2011-01-07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CN201610978783.XA Active CN107070507B (zh) 2010-01-08 2011-01-07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5493.2A Active CN102696256B (zh) 2010-01-08 2011-01-07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5) US9137685B2 (zh)
JP (5) JP5616363B2 (zh)
CN (2) CN102696256B (zh)
WO (1) WO20110837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6256B (zh) 2010-01-08 2016-12-07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US8364162B2 (en) * 2010-01-14 2013-01-29 Hitachi, Ltd. UE initiated frequency partitioning based CoMP scheme for downlink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JP2011166536A (ja) * 2010-02-10 2011-08-25 Sharp Corp 無線送信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送信方法、基地局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1158302A1 (en) * 2010-06-18 2011-12-22 Nec Corporation Precoding techniques for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in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GB2487909B8 (en) * 2011-02-04 2015-01-21 Sca Ipla Holding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system
JP5698049B2 (ja) * 2011-03-29 2015-04-08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制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2701327A4 (en) * 2011-04-19 2015-03-11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PRE-CODING METHOD AND PRE-CODING DEVICE
US8797966B2 (en) 2011-09-23 2014-08-05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KR102032850B1 (ko) * 2011-10-11 2019-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네트워크 노드로 구성된 셀을 포함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품질상태를 측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5867778B2 (ja) * 2011-10-26 2016-0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78000B2 (ja) 2011-10-27 2015-09-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EP2785101A4 (en) * 2011-11-03 2015-07-22 Kyocera Corp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DURE, BASIC STATION AND USER DEVICE
GB2544932B (en) * 2011-11-28 2017-08-23 Ubiquisys Ltd Power management in a cellular system
US8848673B2 (en) 2011-12-19 2014-09-30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Beam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base stations
CN102438304B (zh) * 2012-01-19 2015-11-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赋形增益确定方法和设备
JP5775942B2 (ja) 2012-02-14 2015-09-09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9520929B2 (en) 2012-02-29 2016-12-13 Kyoc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er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US9526091B2 (en)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3327498B (zh) * 2012-03-21 2016-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接入点间的干扰协调方法以及接入点设备
EP3301974B1 (en) 2012-03-25 2019-12-11 Intucell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performance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13255047A (ja) * 2012-06-06 2013-12-19 Sharp Corp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JP6224880B2 (ja) * 2012-07-31 2017-11-0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5952419B2 (ja) * 2012-10-18 2016-07-1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IL222709A (en) 2012-10-25 2016-02-29 Intucell Ltd A method and mechanism for coordinat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communications cells in solar systems
JP6134328B2 (ja) * 2012-11-06 2017-05-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基地局、及びプロセッサ
WO2014073488A1 (ja) * 2012-11-06 2014-05-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KR101910008B1 (ko) * 2012-11-07 2018-12-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JP2016502766A (ja) * 2012-12-05 2016-01-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IL224926A0 (en) 2013-02-26 2013-07-31 Valdimir Yanover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cellphone network
GB2518584B (en) 2013-07-09 2019-12-25 Cisco Tech Inc Power setting
CN105379374B (zh) * 2013-08-09 2020-05-15 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基站以及通信系统
CN104349488A (zh) * 2013-08-09 2015-02-11 阿尔卡特朗讯 多点协作中的信令信息交换装置与方法
US20160204838A1 (en) * 2013-08-30 2016-07-14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ing method for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9674863B2 (en) 2013-09-27 2017-06-06 Alcatel Lucent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KR102299326B1 (ko) * 2013-09-27 2021-09-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정보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9705572B2 (en) 2013-10-29 2017-07-11 Kyoc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EP3065458B1 (en) * 2013-10-29 2019-09-11 Kyocera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CN104602219A (zh) * 2013-11-01 2015-05-06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协作中的信令信息交换装置与方法
EP3085141B1 (en) * 2013-12-18 2022-01-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mforming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US9888469B2 (en) 2014-03-19 2018-02-06 Nec Corporation Signalling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oMP)
JP6482179B2 (ja) * 2014-03-20 2019-03-1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US9655102B2 (en) 2014-06-20 2017-05-16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698884B2 (en) * 2014-09-24 2017-07-04 Mediatek Inc. Control signaling in a beamforming system
US9705581B2 (en) 2014-09-24 2017-07-11 Mediatek Inc. Synchronization in a beamforming system
US10230507B2 (en) 2014-09-25 2019-03-12 Nec Corporation Signallin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oMP)
US10224986B2 (en) 2014-09-25 2019-03-05 Nec Corporation Signallin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oMP)
US10498518B2 (en) 2015-01-29 2019-12-03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155020B1 (en) 2015-02-19 2015-10-06 Oceus Networks, Inc. Best backhaul available link quality
US9918314B2 (en) 2015-04-14 2018-03-1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plink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860852B2 (en) 2015-07-25 2018-01-0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mall cell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648569B2 (en) 2015-07-25 2017-05-0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mall cell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806775B2 (en) 2015-09-01 2017-10-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groupings of stations
US9860761B2 (en) * 2015-09-01 2018-0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grouping metrics
US9820296B2 (en) 2015-10-20 2017-11-14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9826408B2 (en) 2015-12-07 2017-11-2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uplink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143002B2 (en) 2016-01-12 2018-11-2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centraliz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split radio access network environment
EP3403335B1 (en) * 2016-01-12 2020-05-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US9813970B2 (en) 2016-01-20 2017-11-0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small cell power control and load balancing for high mobility user equipment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091697B1 (en) 2016-02-08 2018-10-02 Cisco Technology, Inc. Mitigation of uplink interference with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JP2018042184A (ja) 2016-09-09 2018-03-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送信制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CN106973360B (zh) * 2017-03-22 2020-04-03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d2d通信网络的缓存策略和激励方法
US10972156B2 (en) * 2017-06-16 2021-04-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asurement reporting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for MU-MIMO operation
CN109257079A (zh) * 2017-07-14 2019-01-22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TWI670944B (zh) * 2017-08-28 2019-09-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US10912095B2 (en) * 2017-09-19 2021-02-02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WO2019087988A1 (ja) 2017-10-30 2019-05-09 公立大学法人横浜市立大学 構造体と細胞塊を連結した構築物
US20220360406A1 (en) * 2021-05-10 2022-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updating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states
US11929810B2 (en) * 2021-06-17 2024-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er selection i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US11356155B1 (en) * 2021-11-11 2022-06-07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Method of optimizing multi-cell association in downlink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U-MIMO) systems via statistical beamformi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3358A1 (fr) * 2007-09-12 2009-03-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rocédé de rétroaction d'information, système, dispositif utilisateur et station de base basée sur le domaine spatial, fréquentiel et temporel
CN101405983A (zh) * 2006-03-20 2009-04-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中资源分配的通知
WO2009072408A1 (ja) * 2007-12-06 2009-06-11 Nec Corporation 端末装置および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
CN101494627A (zh) * 2009-03-11 2009-07-29 北京邮电大学 宽带移动通信中利用压缩感知减少导频数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01529943A (zh) * 2006-08-22 2009-09-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发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67760B2 (ja) 2007-10-24 2013-03-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上り通信方法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端末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01534527B (zh) * 2008-03-13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预编码信息指示方法
WO2009120048A2 (en) 2008-03-28 2009-10-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void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a multi-cell environment
JP5059673B2 (ja) 2008-03-31 2012-10-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
CN101557249B (zh) 2008-04-07 2012-11-07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协作传输下行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KR101486378B1 (ko) 2008-05-07 2015-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협력적 다중 입출력 안테나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송수신 방법
US8447236B2 (en) 2008-05-15 2013-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tia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schem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0053119A1 (ja) 2008-11-07 2010-05-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00189038A1 (en) * 2009-01-23 2010-07-29 Runhua Ch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apping data symbols and reference signal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ystems
WO2010101431A2 (en) * 2009-03-04 2010-09-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comp operation and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917598B (zh) * 2009-03-16 2018-12-11 Lg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US8811314B2 (en) * 2009-03-18 2014-08-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120024A1 (en) 2009-04-15 2010-10-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ordinating precoding matrix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126339A2 (en) * 2009-04-30 2010-1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xing large payloads of control information from user equipments
WO2010140854A2 (en) * 2009-06-03 2010-12-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estimating channel stat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and mobil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KR101608782B1 (ko) * 2009-06-05 2016-04-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의 CoMP 방식에서의 신호 전송 방법
KR101559800B1 (ko) * 2009-10-25 2015-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CoMP 동작을 수행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피드백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489105B2 (en) * 2009-11-05 2013-07-16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Radio base stations,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696256B (zh) 2010-01-08 2016-12-07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5983A (zh) * 2006-03-20 2009-04-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中资源分配的通知
CN101529943A (zh) * 2006-08-22 2009-09-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发送装置
WO2009033358A1 (fr) * 2007-09-12 2009-03-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rocédé de rétroaction d'information, système, dispositif utilisateur et station de base basée sur le domaine spatial, fréquentiel et temporel
WO2009072408A1 (ja) * 2007-12-06 2009-06-11 Nec Corporation 端末装置および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
CN101494627A (zh) * 2009-03-11 2009-07-29 北京邮电大学 宽带移动通信中利用压缩感知减少导频数的信道估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12017A1 (en) 2015-10-29
US10009162B2 (en) 2018-06-26
US20170134143A1 (en) 2017-05-11
CN102696256B (zh) 2016-12-07
US11223465B2 (en) 2022-01-11
JP5616363B2 (ja) 2014-10-29
US20130279403A1 (en) 2013-10-24
JP6195096B2 (ja) 2017-09-13
JP2016208540A (ja) 2016-12-08
JP6425052B2 (ja) 2018-11-21
JP5995011B2 (ja) 2016-09-21
CN107070507B (zh) 2021-02-26
US20180270040A1 (en) 2018-09-20
JP6712791B2 (ja) 2020-06-24
JP2017208853A (ja) 2017-11-24
US9137685B2 (en) 2015-09-15
JPWO2011083774A1 (ja) 2013-05-13
US10623168B2 (en) 2020-04-14
CN102696256A (zh) 2012-09-26
JP2015008530A (ja) 2015-01-15
WO2011083774A1 (ja) 2011-07-14
JP2018207540A (ja) 2018-12-27
US20200213064A1 (en) 2020-07-02
US9602267B2 (en) 2017-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0507A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KR20110033079A (ko) 다중 송수신 노드를 가지는 인접 셀 간섭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Tang et al. Cooperative full duplex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underlaying cellular networks
Shojaeifard et al. Design,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ulti-antenna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Cui et al. Capacity analysis and optimal power allocation for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in MIMO-OFDM systems
Zhang et al.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in fractional-frequency-reuse-aided cellular networks
Hwang et al. Multicell cooperative systems with multiple receive antennas
Choi et al. The capacity gain from base station cooperative scheduling in a MIMO DPC cellular system
Georgakopoulos et al. Coalition formation games for improved cell-edge user service in downlink noma and MU-MIMO small cell systems
Kusashima et al. Fractional base station cooperation cellular network
Lee et al. Combinatorial orthogonal beamforming for joint processing and transmission
Seifi et al. Coordinated user scheduling in the multi-cell MIMO downlink
Özbek et al. Feedback strategies for multicell systems
Zong et al. Joint user scheduling and beamforming for underlay cognitive radio systems
Bendlin et al. Two-phase scheduling and leakage-based precoding in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s
Khan et al. Multi-cell block diagonalization precoding for multiuser MIMO broadcast channel
Balaji et al. Enhancing coverage and rate of cell edge user in multi-antenna Poisson Voronoi cells
Wang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IRS-aided JP-CoMP cellular networks with underlaying D2D communications
Lee et al. Joint user selection and feedback bit allocation based on sparsity constraint in MIMO virtual cellular networks
Zhang et al. Semidefinite relaxation based beamforming in clustered cooperative multicell MISO systems
Zheng et al. A practical method of base-station cooperation for multi-cell multi-user MIMO systems
Zhang et al. Adaptive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Making smart use of multiple antennas at base stations
Jia et al. Joint allocation of frequency and space resources for a cooperative OFDMA cellular system
Cai et al. A Novel and Effective User Scheduling Scheme for Heterogeneous Scenario in LTE-A System
James J et al.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precoding with power control for cellular systems with correlated antennas at the recei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