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53028A - 一种研磨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研磨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53028A
CN107053028A CN201710120671.5A CN201710120671A CN107053028A CN 107053028 A CN107053028 A CN 107053028A CN 201710120671 A CN201710120671 A CN 201710120671A CN 107053028 A CN107053028 A CN 1070530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a abrasive
grinding layer
abrasive grain
grind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206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杰
孙金永
刘虎林
杜玉来
席忠飞
杨守成
周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OM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O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OM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O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206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530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053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530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1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flexible abrasive materials; Speci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such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1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flexible abrasive materials; Speci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such materials
    • B24D11/02Backings, e.g. foils, webs, mesh fabric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磨带,尤其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硅研磨带,一种研磨带,包括:基膜层和研磨层,其中,所述研磨层固定于所述基膜层的表面,所述研磨层包括多个二氧化硅磨粒,所述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在10~1000nm的范围内,并且所述研磨层的厚度为2~15um。通过以上方式,制成的研磨带一致性好且成本更低,并且使得研磨带的研磨合格率高以及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研磨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磨带,尤其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硅研磨带。
【背景技术】
研磨带是一种带状的研磨产品,是用静电植砂或者涂覆的方式,将磨料均匀的涂覆在聚酯薄膜带基上,可根据下游不同的用途裁剪成不同的尺寸。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精密研磨带和精密抛光带两大类。精密研磨带的磨料粒度偏大,主要应用的范围在汽车曲轴、凸轮轴的研磨、印刷辊轴类的研磨等这些领域。精密抛光带的磨料粒度较小,主要用在辊类或微型马达的换向器的抛光。现有的研磨带,研磨合格率较低,使用寿命短,并且研磨效果差。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急需一种研磨合格率高、使用寿命长、研磨效果好的研磨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研磨带的研磨合格率较低,并且使用寿命短、研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研磨合格率高、使用寿命长、研磨效果好的研磨带,技术方案如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研磨带,包括:基膜层和研磨层,其中,所述研磨层固定于所述基膜层的表面,所述研磨层包括多个二氧化硅磨粒,所述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在10~1000nm的范围内,并且所述研磨层的厚度为2~15u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在50~500nm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在100~200nm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研磨层的厚度为5~15u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研磨层的厚度为5~10u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膜层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相互平行;多个所述二氧化硅磨粒均设置于所述基膜层表面,并且多个所述二氧化硅磨粒均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膜层包括基膜层本体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有多个,分别固定于所述基膜层本体的表面,同一表面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形成所述凹槽,多个所述凸出部之间相互平行,从而使得多个所述凹槽之间相互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研磨层中的二氧化硅磨粒均固定于所述凸出部,并且所述二氧化硅磨粒在一个所述凸出部上排成一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研磨层包括第一研磨层和第二研磨层,所述第一研磨层和第二研磨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膜层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一研磨层中的各个所述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相等,所述第二研磨层中的各个所述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相等;并且所述第一研磨层中的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二研磨层中的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研磨层包括第一研磨层和第二研磨层,所述第一研磨层和第二研磨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膜层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一研磨层包括第一二氧化硅磨粒和第二二氧化硅磨粒,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出部分别固定有第一二氧化硅磨粒和第二二氧化硅磨粒,并且一个所述凸出部只固定有第一二氧化硅磨粒或第二二氧化硅磨粒中的一种;所述第二研磨层包括第三二氧化硅磨粒和第四二氧化硅磨粒,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出部分别固定有第三二氧化硅磨粒和第四二氧化硅磨粒,并且一个所述凸出部只固定有第三二氧化硅磨粒或第四二氧化硅磨粒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研磨层包括第一研磨层和第二研磨层;所述第一研磨层和第二研磨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膜层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一研磨层和第二研磨层中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研磨层由配比为10:1~10:3的纳米二氧化硅和聚氨酯(PU)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微乳液法合成的纳米二氧化硅作为磨粒,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磨粒相比,其合成工艺较为稳定,而且在合成过程中可以精确地控制粒径在10~1000nm的范围内的预定值,从而使制成的研磨带一致性好且成本更低,并且使得研磨带的研磨合格率高以及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纳米二氧化硅磨粒在研磨金属时,可在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形成自润滑的微层结构,对被研磨的金属起到保护作用,在研磨精密金属轴承、齿轮时具有独特的优势,进而使得所述研磨带具有极佳的研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研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研磨带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研磨带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研磨带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研磨带的另一结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研磨带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研磨带,包括:基膜层10和研磨层,其中所述基膜层10的表面均设置有多个凹槽13,所述凹槽13相互平行;所述研磨层包括多个二氧化硅磨粒,多个所述二氧化硅磨粒均设置于所述基膜层表面,并且多个所述二氧化硅磨粒均位于所述凹槽13的两侧。
具体的,如图1所示,研磨带100中的基膜层10可以由纸、高分子材料、布、非织造材料、硬化纸板或以上材料的组合形成。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基膜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丙烯(PP)或聚氯乙烯(PVC)等树脂的膜。所述基膜层10包括基膜层本体11和凸出部12,所述凸出部12有多个,分别固定于所述基膜层本体11的上下表面,同一个表面中相邻的两个凸出部12之间形成凹槽13,多个凸出部12之间相互平行,从而使得凹槽13之间相互平行。即,所述基膜层10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多个凹槽13,所述多个凹槽13相互平行。所述研磨层包括第一研磨层20和第二研磨层30,所述第一研磨层20和第二研磨层30分别设置于所述基膜层10上下表面。在用研磨带100研磨和抛光需要加工的工件时,研磨带100中的研磨层与所述需要加工的工件表面摩擦,从而将所述需要加工的工件表面上的凸出部分刮下(被刮下的凸出部分,也可称之为余料)。余料在被刮下后,进入凹槽13中,由研磨带100随着移动,带离所述需要加工的工件表面,从而使得所述需要加工的工件表面更加光洁。如图2中所示,研磨带100整体呈环状,在使用研磨带100时,需要将研磨带100套设于两个滚轮上,使得研磨带100在滚轮的驱动下,不断的与所述需要加工的工件表面摩擦。传统的研磨带中,只有一层设置有研磨层,由于研磨带呈环状,可知研磨带的外侧周长大于研磨带的内侧周长(或者说,研磨带的外表面长度大于内表面的长度)。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研磨带100的两侧均设置有研磨层(即第一研磨层20和第二研磨层30),因此,研磨带100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翻转,以使得第一研磨层20和第二研磨层30轮流起到研磨或抛光的作用。基膜层10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凹槽13使得位于所述基膜层10中靠近研磨带100内表面的凹槽13的开口变小,远离于研磨带100内表面的凹槽13的开口变大。这样设计的好处的,无论研磨带100中哪一侧的表面成为外表面,另一侧的表面成为内表面时,所述研磨带100均不会发生褶皱,能够保持研磨带100更好的贴合于所述加工的工件表面,从而使得研磨带100的研磨和抛光效果更好。
研磨层包括:第一研磨层20和第二研磨层30,并且第一研磨层20和第二研磨层30均为由二氧化硅磨粒粘合于基膜层10的表面而成,其中用于粘合二氧化硅磨粒的粘合剂可以是有机粘合剂或无机粘合剂。例如,有机粘合剂可以采用酚醛树脂、脲甲醛树脂或环氧树脂;无机粘合剂可以采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在10~1000nm的范围内,第一研磨层20和第二研磨层30的厚度为2~15um。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微乳液法合成的纳米二氧化硅作为磨粒,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磨粒相比,其合成工艺较为稳定,而且在合成过程中可以精确地控制粒径在10~1000nm的范围内的预定值,从而使制成的研磨带一致性好且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纳米二氧化硅磨粒在研磨金属时,可在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形成自润滑的微层结构,对被研磨的金属起到保护作用,在研磨精密金属轴承、齿轮时具有独特的优势,进而使得所述研磨带具有极佳的研磨效果。
第一研磨层20和第二研磨层30中的二氧化硅磨粒均固定于所述凸出部12,并且,二氧化硅磨粒在一个凸出部12上排成一行,相邻的两行二氧化硅磨粒之间具有凹槽13。二氧化硅磨粒的形状呈圆球状,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在10~1000nm的范围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研磨层20中的各个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相等,第二研磨层30中的各个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相等;并且第一研磨层20中的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大于第二研磨层30中的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这样设计的好处是,由于第一研磨层20中的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大于第二研磨层30中的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所以第一研磨层20和第二研磨层30所起到的作用有所不同。具体的,第一研磨层20中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较大,主要起到研磨作用,从而使得研磨带100具有精密研磨带的功能;第二研磨层30中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较小,主要起到抛光作用,从而使得研磨带100具有精密抛光带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研磨层20和第二研磨层30均由配比为10:1~10:3的纳米二氧化硅和聚氨酯(PU)构成。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在保证纳米二氧化硅磨粒固定牢固的前提下,使用最少量的聚氨酯(PU),以达到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以及减小研磨带100厚度的效果。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与以上第一个详细阐述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研磨层20中的二氧化硅磨粒按照粒径的大小划分,有两种,其中一种二氧化硅磨粒(此处称之为第一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大于另一种二氧化硅磨粒(此处称之为第二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并且位于同一凸出部12上的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相等,即同一凸出部12上只有一种二氧化硅磨粒。相邻的两个凸出部12上的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不同,即相邻的两个凸出部12上的分别固定有第一二氧化硅磨粒和第二二氧化硅磨粒(即,所述第一研磨层包括第一二氧化硅磨粒和第二二氧化硅磨粒,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出部分别固定有第一二氧化硅磨粒和第二二氧化硅磨粒,并且一个所述凸出部只固定有第一二氧化硅磨粒或第二二氧化硅磨粒中的一种。)第二研磨层30中的二氧化硅磨粒按照粒径的大小划分,有两种,其中一种二氧化硅磨粒(此处称之为第三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大于另一种二氧化硅磨粒(此处称之为第四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并且位于同一凸出部12上的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相等,即同一凸出部12上只有一种二氧化硅磨粒。相邻的两个凸出部12上的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不同,即相邻的两个凸出部12上的分别固定有第三二氧化硅磨粒和第四二氧化硅磨粒。(即,所述第二研磨层包括第三二氧化硅磨粒和第四二氧化硅磨粒,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出部分别固定有第三二氧化硅磨粒和第四二氧化硅磨粒,并且一个所述凸出部只固定有第三二氧化硅磨粒或第四二氧化硅磨粒中的一种。)这样设计的好处是,粒径较大的第一二氧化硅磨粒对所述需要加工的工件表面的凸出部分刮下,即粒径较大的第一二氧化硅磨粒主要对所述需要加工的工件进行研磨;粒径较小的第二二氧化硅磨粒对所述需要加工的工件表面的凸出部分进行进一步打磨,即粒径较小的第二二氧化硅磨粒主要对所述需要加工的工件进行抛光。从而使得研磨带100具有更好的研磨和抛光功能,进而研磨带100对所述需要加工的工件的研磨精度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研磨层20和第二研磨层30中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相等(即,所述研磨带只采用一种尺寸的二氧化硅磨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膜层仅有一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相互平行。所述研磨层只有一个,其包括多个二氧化硅磨粒,多个所述二氧化硅磨粒均设置于所述基膜层表面,并且多个所述二氧化硅磨粒均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5中所示,研磨带100还包括第一接头50和第二接头60。在本实施例中,研磨带100呈长带状,而不是环状,所述第一接头50可固定于所述基膜层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头60可固定于所述基膜层的另一端。第一接头50和第二接头可实现卡扣连接,进而使得研磨带首尾相连,形成环状。以下将对第一接头50和第二接头6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介绍,第一接头50包括第一接头本体(图未标示)和卡爪(图未标示),第一接头本体的宽度略大于所述基膜层的宽度。所述卡爪共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一接头本体的左右两端,所述卡爪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另一端悬空。第二接头50包括第二接头本体(图未标示)和扣合部(图未标示),第二接头本体的宽度略大于所述基膜层的宽度。所述扣合部共有一个,固定于第二接头本体中远离于基膜层的一端。所述扣合部为一竖直壁,所述扣合部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图未标示),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卡爪相对应,所述卡爪的另一端(即,悬空的一端)可插入所述通孔,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接头50和第二接头60实现卡扣连接。这样设计的好处是,由于有第一接头50和第二接头60的卡扣连接,使得研磨带100的整体长度可以调节,进而使得研磨带100可以适应各种研磨设备的要求。
为使得本发明的结构特征更加明显,发明人从上述实施例中,挑选十种实施例样品,并且这十种实施例样品的区别仅在于研磨层的厚度和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每种样品挑选一百个进行试验。以下将对该十种实施例样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下表中所述的关于划痕、瑕疵不良率、平整度不良率、研磨合格率、使用寿命(耐磨损次数)的试验方法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若研磨带中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小于10nm或者大于1000nm时,研磨带的性能指标均受到较大影响,以至于无法实现目标效果;若研磨带中研磨层的厚度小于2um或者大于20um时,研磨带的性能指标均受到较大影响,以至于无法实现目标效果。
表一
由表一可知,实施例1-5中所用于试验的五种实施例样品中的研磨层厚度均为8um,即实施例1-5中的实施例样品的区别仅在于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实施例1-5中的实施例样品中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分别是10、50、100、200和500nm,经对比可知,当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过小时,研磨带的打磨强度不够,平整度不良率上升;粒径过大时容易引起表面划痕,导致划痕瑕疵不良率上升。实施例1样品中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为10nm,其平整度不良率为34%,研磨合格率为64%,显然平整度不良率过高而研磨合格率过低。实施例2-5中样品的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分别是50、100、200和500nm,其划痕、瑕疵不良率、平整度不良率、研磨合格率、使用寿命(耐磨损次数)的试验结果较好。由此可见,本发明所述研磨带中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存在较佳的范围50~500nm。由实施例3和4中样品的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分别是100nm和200nm时,其划痕、瑕疵不良率、平整度不良率很低,研磨合格率很高,使用寿命(耐磨损次数)较长。即,本发明所述研磨带中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存在使得研磨带综合性能最佳的范围100~200nm。实施例6-10中所用于试验的五种实施例样品中的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均为200nm,即实施例6-10中的实施例样品的区别仅在于研磨层的厚度。经对比可知,当研磨带的厚度过薄时使用寿命过短,过厚时研磨层容易在打磨过程中脱落碎屑,引起划痕瑕疵不良率上升。实施例6样品中研磨层的厚度为2um,其使用寿命(耐磨损次数)过少。实施例10样品中研磨层的厚度为20um,其划痕、瑕疵不良率过高,研磨合格率过低。实施例7-9中样品的划痕、瑕疵不良率、平整度不良率、研磨合格率、使用寿命(耐磨损次数)的试验结果较好。由此可见,本发明所述研磨带中研磨层的厚度存在综合性能较佳的范围5~15um。由实施例7和8中样品的研磨层的厚度分别为5um和10um,其划痕、瑕疵不良率、平整度不良率很低,研磨合格率很高,使用寿命(耐磨损次数)较长。即,本发明所述研磨带中研磨层的厚度存在使得研磨带综合性能最佳的范围5~10um。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研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层和研磨层,其中,所述研磨层固定于所述基膜层的表面,所述研磨层包括多个二氧化硅磨粒,所述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在10~1000nm的范围内,并且所述研磨层的厚度为2~15u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在50~500nm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在100~200nm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研磨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研磨层的厚度为5~15u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研磨层的厚度为5~10u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膜层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相互平行;
多个所述二氧化硅磨粒均设置于所述基膜层表面,并且多个所述二氧化硅磨粒均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研磨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膜层包括基膜层本体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有多个,分别固定于所述基膜层本体的表面,同一表面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形成所述凹槽,多个所述凸出部之间相互平行,从而使得多个所述凹槽之间相互平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研磨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研磨层中的二氧化硅磨粒均固定于所述凸出部,并且所述二氧化硅磨粒在一个所述凸出部上排成一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研磨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研磨层包括第一研磨层和第二研磨层,所述第一研磨层和第二研磨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膜层的上下表面;
所述第一研磨层中的各个所述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相等,所述第二研磨层中的各个所述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相等;并且所述第一研磨层中的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二研磨层中的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研磨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研磨层包括第一研磨层和第二研磨层,所述第一研磨层和第二研磨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膜层的上下表面;
所述第一研磨层包括第一二氧化硅磨粒和第二二氧化硅磨粒,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出部分别固定有第一二氧化硅磨粒和第二二氧化硅磨粒,并且一个所述凸出部只固定有第一二氧化硅磨粒或第二二氧化硅磨粒中的一种;
所述第二研磨层包括第三二氧化硅磨粒和第四二氧化硅磨粒,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出部分别固定有第三二氧化硅磨粒和第四二氧化硅磨粒,并且一个所述凸出部只固定有第三二氧化硅磨粒或第四二氧化硅磨粒中的一种。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研磨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研磨层包括第一研磨层和第二研磨层,所述第一研磨层和第二研磨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膜层的上下表面;
所述第一研磨层和第二研磨层中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相等。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研磨层由配比为10:1~10:3的纳米二氧化硅和聚氨酯(PU)构成。
CN201710120671.5A 2017-03-02 2017-03-02 一种研磨带 Pending CN1070530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20671.5A CN107053028A (zh) 2017-03-02 2017-03-02 一种研磨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20671.5A CN107053028A (zh) 2017-03-02 2017-03-02 一种研磨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53028A true CN107053028A (zh) 2017-08-18

Family

ID=59622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20671.5A Pending CN107053028A (zh) 2017-03-02 2017-03-02 一种研磨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53028A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5936A (en) * 1907-07-30 1908-01-07 Ezra F Landis Abrading material.
JPH08126962A (ja) * 1994-10-28 1996-05-21 Kyosan Electric Mfg Co Ltd ラップ装置における研磨テープの連結構造
WO1997038825A1 (en) * 1996-04-16 1997-10-2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Abrasive members for endless abrasive surfaces
DE29911163U1 (de) * 1999-06-26 1999-09-09 Joest Peter Schleifvorrichtungs-Antriebsriemen
US6080215A (en) * 1996-08-12 2000-06-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brasive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uch article
JP2001315056A (ja) * 1999-12-22 2001-11-13 Toray Ind Inc 研磨用パ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研磨装置及び研磨方法
JP2003291057A (ja) * 2002-03-29 2003-10-14 Noritake Super Abrasive:Kk レジンボンドダイヤモンドワイヤソ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50118939A1 (en) * 2000-11-17 2005-06-02 Duescher Wayne O. Abrasive bead coated sheet and island articles
CN101045289A (zh) * 2006-03-31 2007-10-03 阮克荣 一种砂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80305A (zh) * 2004-12-16 2007-11-28 3M创新有限公司 弹性构造的砂磨物品
CN101400481A (zh) * 2006-03-16 2009-04-01 3M创新有限公司 柔性磨料制品
CN101594968A (zh) * 2006-12-13 2009-12-02 圣戈本磨料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接合砂纸的连接系统和方法
CN202062316U (zh) * 2011-03-30 2011-12-07 深圳市汉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插片式柔性研磨带
CN104772714A (zh) * 2015-03-26 2015-07-15 常州市金牛研磨有限公司 双面两用砂纸
CN106470800A (zh) * 2014-07-07 2017-03-01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研磨膜
CN206764585U (zh) * 2017-03-02 2017-12-19 深圳市摩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研磨带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5936A (en) * 1907-07-30 1908-01-07 Ezra F Landis Abrading material.
JPH08126962A (ja) * 1994-10-28 1996-05-21 Kyosan Electric Mfg Co Ltd ラップ装置における研磨テープの連結構造
WO1997038825A1 (en) * 1996-04-16 1997-10-2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Abrasive members for endless abrasive surfaces
US6080215A (en) * 1996-08-12 2000-06-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brasive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uch article
DE29911163U1 (de) * 1999-06-26 1999-09-09 Joest Peter Schleifvorrichtungs-Antriebsriemen
JP2001315056A (ja) * 1999-12-22 2001-11-13 Toray Ind Inc 研磨用パ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研磨装置及び研磨方法
US20050118939A1 (en) * 2000-11-17 2005-06-02 Duescher Wayne O. Abrasive bead coated sheet and island articles
JP2003291057A (ja) * 2002-03-29 2003-10-14 Noritake Super Abrasive:Kk レジンボンドダイヤモンドワイヤソ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080305A (zh) * 2004-12-16 2007-11-28 3M创新有限公司 弹性构造的砂磨物品
CN101400481A (zh) * 2006-03-16 2009-04-01 3M创新有限公司 柔性磨料制品
CN101045289A (zh) * 2006-03-31 2007-10-03 阮克荣 一种砂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94968A (zh) * 2006-12-13 2009-12-02 圣戈本磨料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接合砂纸的连接系统和方法
CN202062316U (zh) * 2011-03-30 2011-12-07 深圳市汉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插片式柔性研磨带
CN106470800A (zh) * 2014-07-07 2017-03-01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研磨膜
CN104772714A (zh) * 2015-03-26 2015-07-15 常州市金牛研磨有限公司 双面两用砂纸
CN206764585U (zh) * 2017-03-02 2017-12-19 深圳市摩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研磨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3732B (zh) 具有非均勻分佈開口之磨料物品
CN101909822A (zh) 在磨料物品与支撑工具之间使用的界面垫
WO2013149209A1 (en) Abrasive products having fibrillated fibers
CN102171002A (zh) 利用压花基底制备研磨片的方法
EP1394319B1 (en) Belt for a papermaking machine
US20150352689A1 (en) Abrasive products and methods for finishing hard surfaces
US20100075578A1 (en) Abrasive polishing net with a stickable fiber layer
CN108274387A (zh) 研磨垫及研磨装置
CN206764585U (zh) 一种研磨带
US20130189911A1 (en) Abrasive products and methods for finishing coated surfaces
CN107053028A (zh) 一种研磨带
JP2009136935A (ja) 研磨パッド
US20150224630A1 (en) Sandpaper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WO2008033816A1 (en) Abrasive articles having mechanical fasteners
US11697186B2 (en) Abrasive article
CN104972387A (zh) 研磨方法和保持器具
KR20180012307A (ko) 연마재 및 연마재의 제조방법
US2970929A (en) Manufacture of coated abrasives
KR100809874B1 (ko) 망사를 이용한 연마포
DE102006062872B4 (de) Verfahren zum gleichzeitigen beidseitigen Schleifen mehrerer Halbleiterscheiben
JP6340142B2 (ja) 研磨材
CN202622594U (zh) 显示磨料层的盘卷式研磨轮
JP2021519219A (ja) 含浸織布及び研磨粒子を含む研磨製品
WO2019135179A1 (en) Abrasive ro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brasive roll
WO2018008551A1 (ja) 研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