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9595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39595A
CN107039595A CN201610834676.XA CN201610834676A CN107039595A CN 107039595 A CN107039595 A CN 107039595A CN 201610834676 A CN201610834676 A CN 201610834676A CN 107039595 A CN107039595 A CN 107039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transmittance
light
oled device
illumina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346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39595B (zh
Inventor
林熙澈
韩奎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39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9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39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9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0/86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light-blocking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7Filters comprising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5Encapsulations multilayered coatings having a repetitive structure, e.g. having multiple organic-inorganic bi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3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18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contrast of the display / brillance control visibil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1Encapsulations multilayered coatings having a repetitive structure, e.g. having multiple organic-inorganic bi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显示装置。本文中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该OLED装置包括:有机发光元件层,该有机发光元件层位于基板上;以及包封层,该包封层覆盖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层以阻挡湿气和氧气渗透,其中,所述包封层包括阻挡膜,该阻挡膜具有对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层发出的光射出所述OLED装置的比率进行调整的至少一个透光率调整层,以使得不需要采用偏光板。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在用于实现虚拟现实并且调整该显示装置的亮度的设备中。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以图形形式在屏幕上提供各种信息,并且是信息和通信时代的核心技术。相应地,正在开发更薄且更轻的显示装置。近来,已经开发了针对不同应用的不同类型的显示装置。作为这些应用之一,正在进行对头戴式显示器(HMD)的研究。
如其名称所暗指的,HMD被佩戴或者附加到观察者的头部,并且被经常用作用于实现虚拟现实和/或增强现实的设备,有时与3D显示技术结合。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模拟环境并且使得观察者能够经历与现实世界相似的环境的技术。即,HMD通过提供生动的图像、视频、语音等来使得观察者能够感受到仿佛是真实的虚拟图像。当HMD被佩戴在观察者的头部时,HMD具有透镜以使得观察者能够看到附近的事物。参照图1中示出的HMD,HMD可以包括显示装置100、控制装置200、透镜300、保持器(holder)400和盖500。
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诸如液晶显示(LCD)装置、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等这样的轻且薄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0是虚拟现实显示器的类型。控制装置200可以包括各种传感器和处理器,并且利用传感器技术和无线技术来识别用户的动作,以将其反映到屏幕上。这些技术帮助提高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内容的真实性。鱼眼透镜被经常用作透镜300。鱼眼透镜是超宽视角透镜,其具有180度或者更大的视角并且给出世界的球形视图,因此提高真实性。保持器400使HMD稳定到观察者的头部。盖500是覆盖彼此联接的显示装置100、控制装置200、透镜300和保持器400的组件。
HMD显示靠近观察者的眼睛的图像,并且因此观察者能够深深地沉浸在所显示的环境中。这就是为什么HMD被开发以实现虚拟现实的原因。相应地,HMD已经被应用到军事训练、医疗服务、航天发展、以及增强现实工业和教育目的、虚拟现实(VR)体验装置、用于穿戴式PC的显示器、主题公园、电影和游戏显示装置等。
在诸如HMD这样的虚拟现实装置中,图像被正好显示在眼睛的前面,并且因此这些显示装置不需要解决特定技术问题。这里,本发明的发明者认识到用于虚拟现实的这些显示装置需要实现特定水平的高分辨率显示能力以改进用户的沉浸体验,需要解决形式因素问题(例如,穿戴舒适度、重量减轻等)等。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用于实现虚拟现实的设备采用的OLED装置以及用于调整在该OLED装置中使用的亮度的结构。
更具体地,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调整OLED装置的透光率的结构。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用于调整透光率的结构在内的阻挡膜。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OLED装置。该OLED装置可以包括:有机发光元件层,该有机发光元件层被设置在基板上;以及包封层,该包封层覆盖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层以阻挡湿气和氧气渗透,其中,所述包封层包括阻挡膜,该阻挡膜具有对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层发出的光射出所述OLED装置的比率进行调整的至少一个透光率调整层。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由用于实现虚拟现实的设备采用的OLED装置。该OLED装置可以包括包封层,该包封层具有用于调整透光率的结构,以实现适于用于实现虚拟现实图像显示特性的显示装置的亮度特性。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抑制湿气/氧气渗透到有机发光元件中并且具有多层结构的阻挡膜。该阻挡膜包括:至少一个透光率调整层,所述至少一个透光率调整层被配置为代表不需要被采用的偏光板对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透光率进行调整以落入特定范围内。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显示装置能够具有适于用于实现虚拟现实的设备的亮度。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更薄且更轻的VR显示器。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能够节省用于VR显示器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根据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和其它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其中:
图1是用于实现虚拟现实的示例设备的分解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的平面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OLED装置的显示区域(active area)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4是由实现虚拟现实的设备采用的OLED装置的截面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由实现虚拟现实的设备采用的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组件时,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这样的措辞。这些措辞仅被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因此,组件的性质、顺序、次序、数量等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如本文中使用的,短语“元件A连接到元件B”或者“元件A与元件B联接”是指元件A可以直接连接到元件B/与元件B直接联接、另一元件C可以插置在元件A与元件B之间、和/或元件A可以经由另一元件C间接连接到元件B/与元件B间接联接。如本文中使用的,短语“元件A在元件B上”是指元件A可以直接设置在元件B上和/或元件A可以经由另一元件C间接设置在元件B上。附图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并且附图中的各种元件的相对尺寸被示意性地描绘而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OLED装置”或者“显示装置”共同地指代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和采用这种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的显示装置。通常,OLED装置可以被划分为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和RGB有机发光装置。在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中,每个像素中的子像素发出白光,并且在每个子像素中使用一组滤色器以过滤白光,以便产生红光、绿光或者蓝光。此外,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可以包括没有用于形成产生白光的子像素的滤色器的子像素。另一方面,在RGB有机发光装置中,有机发光层被配置为在每个子像素中发出特定颜色的光。例如,单个像素包括具有用于发出红光的有机发光层的红色子像素、具有用于发出绿光的有机发光层的绿色子像素、以及具有用于发出蓝光的有机发光层的蓝色子像素。
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可以被部分组合或者完全组合。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领会的,在技术上各种交互和操作是可能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单独地或以组合形式来实践。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的平面图。
适用于实现虚拟现实的设备的显示装置(在下文中称作VR显示器)可以包括LCD装置、OLED装置等。在下面的描述中,OLED显示装置是VR显示器的示例。OLED装置具有利用有机发光层而自发光的优点,并且因此它能够薄。OLED装置通常具有如下的结构:像素驱动电路和有机发光元件形成在基板上,并且利用从有机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来显示图像。
参照图2,OLED装置100包括设置有像素的阵列的至少一个显示区域A/A。一个或更多个非显示区域(inactive area)I/A可以被设置在显示区域周围。也就是说,非显示区域可以与显示区域的一侧或者更多侧相邻。在图2中,非显示区域包围矩形的显示区域。然而,显示区域的形状以及与显示区域相邻的非显示区域的形状/布局不限于图2中所示出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可以具有适于设计采用显示装置100的电子装置的形状。例如,显示区域可以是五边形形状、六边形形状、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等,而非显示区域不需要完全包围显示区域。
显示区域中的像素中的每一个可以与像素电路相关联。像素电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开关晶体管和至少一个驱动晶体管。每个像素电路可以电连接到选通线和数据线,以便与设置在非显示区域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驱动电路(诸如选通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配合。
驱动电路可以在非显示区域中被实现为TFT(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可以被称作GIP(面内栅极)。此外,诸如数据驱动器IC(集成电路)这样的一些组件可以被安装在单独的PCB上,并且可以利用诸如FPCB(柔性印刷电路板)、COF(膜上芯片)、TCP(带载封装)等这样的电路膜与设置在非显示区域中的连接接口(焊盘、凸块、引脚等)联接。印刷电路(COF、PCB等)可以被设置在显示装置100的后面。
OLED装置100可以包括用于生成各种信号或者用于驱动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的各种附加元件。用于驱动像素的附加元件可以包括反相器电路、复用器、静电放电电路等。OLED装置100可以包括除了用于驱动像素的元件以外的附加元件。例如,OLED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提供触摸感测功能、用户认证功能(例如,指纹识别)、多级压力感测功能、触觉反馈功能等的附加元件。上述附加元件可以被设置在非显示区域和/或连接到连接接口的外部电路中。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OLED装置可以包括位于下基板110上的薄膜晶体管和有机发光元件以及有机发光元件上的包封层。术语下基板110也可以是指基板本身以及形成在基板上的元件和功能层,例如,开关TFT、连接到开关TFT的驱动TFT、连接到驱动TFT的有机发光元件、阻挡膜等。
下基板110支承OLED装置100的各种元件,并且由绝缘材料制成。下基板110可以由诸如玻璃、塑料等这样的透明的绝缘材料制成。
有机发光元件被设置在下基板110上。有机发光元件包括阳极、形成在阳极上的有机发光层、以及形成在有机发光层上的阴极。有机发光层可以由发出彩色光的单个发光层组成,或者可以由发出白光的多个发光层组成。有机发光元件可以形成在下基板110的中心中,以使得它位于显示区域中。在有机发光元件的有机发光层发出白光的情况下,可以在下基板110中设置滤色器。
包封层可以被设置在形成在显示区域(A/A)中的元件上面,以抑制湿气和/或诸如氧气这样的气体渗透。表面密封可以被用作包封层。表面密封的示例是阻挡膜。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OLED装置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参照图3,薄膜晶体管(包括元件102、104、106和108)和有机发光元件(包括元件112、114和116)被设置在下基板110上。
下基板110可以是玻璃或者塑料基板。这种塑料基板可以由聚酰亚胺类材料或聚碳酸酯类材料制成,并且因此可以具有柔性。
薄膜晶体管可以通过在下基板110上依次堆叠半导体层102、栅绝缘膜103、栅极104、层间绝缘膜105以及源极106和漏极108来形成。
半导体层102可以由多晶硅(p-Si)制成,并且可以用杂质部分地掺杂。此外,半导体层102可以由单晶硅(a-Si)制成,或者可以由诸如并五苯这样的各种有机半导体材料制成。另外。半导体层102可以由氧化物制成。由多晶硅制成的半导体层102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来形成:形成单晶硅以使其固化,使得单晶硅被改变为多晶硅。这种晶化工序可以通过包括采用激光能量、RTA(快速热退火)、使用引起结晶化的材料、SLS(连续横向凝固)等的方法在内的各种方法来实现。
栅绝缘膜103可以由诸如硅氧化物(SiOx)膜和硅氮化物(SiNx)膜这样的绝缘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绝缘有机材料制成。栅极104可以由诸如镁(Mg)、铝(Al)、镍(Ni)、铬(Cr)、钼(Mo)、钨(W)、金(Au)或其合金这样的各种导电材料制成。
层间绝缘膜105可以由诸如硅氧化物(SiOx)膜和硅氮化物(SiNx)膜这样的绝缘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绝缘有机材料制成。通过选择性地去除层间绝缘膜105和栅绝缘膜103,可以形成分别使源极区和漏极区暴露的接触孔。
源极106和漏极108由与栅极104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在层间绝缘膜105上由单个层或者多个层组成,使得接触孔分别填充有电极106和电极108。
平整层107(或者用于相同或者类似目的的一些其它功能层)可以被设置在薄膜晶体管上。平整层107保护薄膜晶体管并且提供平坦的表面。平整层107可以具有各种形式。例如,平整层107可以由诸如BCB(苯并环丁烯)和丙烯酸基这样的有机绝缘膜制成,或者可以由诸如硅氮化物(SiNx)膜和硅氧化物(SiOx)膜或者它们的组合这样的无机绝缘膜制成。此外,平整层107可以由单层、双层或者多层组成。
可以通过将第一电极112、有机发光层114和第二电极116按照该次序或者顺序堆叠来形成有机发光元件。也就是说,有机发光元件可以包括形成在平整层107上的第一电极112、设置在第一电极112上的有机发光层114、以及设置在有机发光层114上的第二电极116。
第一电极112经由接触孔电连接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漏极108。在OLED装置100是顶部发光型的情况下,第一电极112可以由具有高反射率的不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例如,第一电极112可以由银(Ag)、铝(Al)、金(Au)、钼(Mo)、钨(W)、铬(Cr)或者其合金制成。
岸109(或者类似结构)形成在除了发光区域以外的剩余区域中。因此,岸109具有使第一电极112暴露的、与发光区域对应的岸孔或者开口。岸109可以由诸如硅氮化物(SiNx)膜和硅氧化物(SiOx)膜这样的无机绝缘材料或者诸如BCB、丙烯醛基类树脂或酰亚胺类树脂这样的有机绝缘材料制成。
有机发光层114被设置在经由岸109的孔而暴露的第一电极112上。有机发光层114可以包括发光层、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等。这些层可以全部不同,或者一些层可以被一起实现为单个层。
第二电极116被设置在有机发光层114上。在OLED装置100是顶部发光型的情况下,第二电极116由诸如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ZO)这样的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使得有机发光层114中产生的光向上发出穿过第二电极116。
包封层可以被设置在有机发光元件上。包封层对有机发光元件进行密封,以保护有机发光元件免受氧气、湿气等的影响。虽然可以应用各种包封结构和技术,但是在本公开的这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将描述表面密封结构。表面密封结构的示例包括钝化层、阻挡膜和粘合膜。
钝化层120被设置在第二电极116上。钝化层120可以被配置为由玻璃、铝氧化物(AlOx)或者硅(Si)类材料制成的无机膜,或者可以通过将有机膜和无机膜交替地堆叠来形成。钝化层120阻挡氧气和/或湿气从外部渗透。如果有机发光元件被暴露于湿气和/或氧气,则发光区域会收缩,即,会发生像素收缩或者会在发光区域中出现暗点。
阻挡膜150可以被设置在钝化层120上。阻挡膜150阻挡氧气和/或湿气渗透到显示装置的前部中。阻挡膜150可以是阻滞膜或光学各向同性膜。如果阻挡膜具有光学各向同性特性,则入射到阻挡膜上的光穿过阻挡膜而没有相位延迟。此外,还可以在阻挡膜150上或者阻挡膜150下设置有机膜或者无机膜。无机膜可以包括硅氮化物(SiNx)膜或者硅氧化物(SiOx)膜。有机膜可以包括丙烯醇基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诸如聚酰亚胺或聚乙烯这样的聚合物材料等。
粘合膜140对钝化层120提供密封并且将阻挡膜150附接到钝化层120。此外,粘合膜140阻挡湿气从侧表面渗透。B-PSA(阻挡压敏粘合剂)可以被用作粘合膜140。
下粘合层160形成或者设置在下基板110下面,并且下包封层170形成或者设置在下粘合层160下面。下包封层170可以由从由以下项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聚乙烯醚邻苯二甲酸酯、聚碳酸酯、聚芳酯、聚醚酰亚胶、聚醚磺酸酯、聚酰亚胺和聚丙烯酸酯。下包封层170可以抑制湿气和/或氧气渗透到基板中。
下粘合层160由热固粘合剂或者自然固化粘合剂制成,并且将下基板110附接到下包封层170。例如,下粘合层160可以由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制成。
图4是由实现虚拟现实的设备采用的OLED装置的截面图。
OLED装置(例如,针对虚拟现实显示器实现的)可以包括下基板110、像素驱动电路和有机发光元件TFT/OLED、粘合膜140、阻挡膜150和偏光板180。
对于虚拟现实显示装置(VR显示器),因为观看者在类似于暗房的黑暗环境中观看显示装置,同时因为显示装置处于与外部光隔离的封闭环境内并且位于非常靠近观看者的眼睛,所以必需减小显示装置的亮度。在图4中示出的显示装置中,为此设置了偏光板180。
下基板110由绝缘材料制成并且支承OLED装置100的各种元件。
像素驱动电路和有机发光元件TFT/OLED被设置在下基板110上。有机发光元件包括阳极、形成在阳极上的有机发光层、以及形成在有机发光层上的阴极。有机发光层可以由发出彩色光的单个发光层组成,或者可以由发出白光的多个发光层组成。有机发光元件可以形成在下基板110的中心中,使得它位于显示区域中。诸如薄膜晶体管、电容器等这样的用于驱动有机发光元件的各种像素驱动电路和线可以与有机发光元件关联地设置。像素驱动电路和有机发光元件的结构和功能基本上与以上参照图3所描述的相同。
用于保护像素驱动电路和有机发光元件TFT/OLED的钝化膜可以被设置为使得钝化膜覆盖有机发光元件。钝化膜可以是无机膜,或者可以是通过将有机膜和无机膜交替地堆叠而形成的。
阻挡膜150阻挡氧气和/或湿气渗透到显示装置中。图4示出了由多个层组成的阻挡膜150。阻挡膜150可以包括外涂层151、阻挡涂层(barrier coating layer)152、内涂层153、基膜154和后涂层155。
外涂层151被设置为保护阻挡涂层152。外涂层151可以是由有机材料和/或无机材料制成的薄膜,并且可以具有1μm或者更小的厚度。阻挡涂层152被设置为抑制湿气渗透。阻挡涂层152可以由柔性透明聚合物树脂或者无机膜制成。内涂层153被设置为将基膜154与阻挡涂层152结合。内涂层153可以是具有几纳米(nm)至几十纳米的厚度的无机膜。基膜是阻挡膜的基层,并且可以由CPO(环烯烃共聚物)等制成。后涂层155增强了偏光板180与阻挡膜150之间的粘附。
粘合膜140将阻挡膜150附接到TFT阵列基板110和有机发光元件TFT/OLED。粘合膜140可以包括固化树脂和分散在固化树脂中的吸湿剂。吸湿剂吸收由于物理或者化学反应等而导致的湿气和/或氧气。因此,粘合膜140可以阻挡湿气渗透到显示装置中。粘合膜140呈现良好的粘附特性,并且可以由例如环氧树脂类材料、丙烯醛基类材料、酰亚胺类材料、硅烷类材料或橡胶类材料这样的具有高透光率的材料制成。
偏光板180被用于阻挡来自外部并且被元件反射的光,以增加可见性。然而,由于VR显示器在与暗房类似的黑暗环境中使用,因此不需要阻止外部光反射。相反,在VR显示器中,由于观看者的眼睛离显示装置非常近,因此需要降低亮度,并且因此偏光板180被用于减少从有机发光元件朝向显示装置的外部发出的光的量,这不是典型的偏光板180被用于执行的原始功能。通常,偏光板的厚度可以占据显示装置的总厚度的约10%至15%。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V树脂层和触摸膜可以被设置在偏光板180上。触摸膜是指形成有用于感测用户的触摸输入的触摸元件的膜。盖基板可以被附加地设置在OLED装置的顶部上,以进一步保护OLED装置免受外部冲击或者损坏。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由实现虚拟现实的设备采用的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的截面图。
根据图5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偏光板可以从用于VR显示器的OLED装置去除,并且OLED装置可以实现VR显示器所需要的亮度。这使得显示装置能够更薄。
OLED装置100包括下基板110、像素驱动电路和有机发光元件TFT/OLED、以及包封层140-1和150-1。图5示出了顶部发光OLED装置。也就是说,在图5中示出的OLED装置中,在有机发光元件层中产生光,并且光向上发出穿过包封层。
图5中示出的下基板110以及像素驱动电路和有机发光元件TFT/OLED与图4中示出的基本相同,并且因此将不进行冗余的描述。
OLED装置100可以被实现虚拟现实的设备采用。OLED装置100具有通过包括在包封层中的用于调整透光率的结构而调整的、适于实现虚拟现实的亮度特性。亮度特性是指针对实现虚拟现实的设备的使用环境适当调整的(即,减小的)亮度。
用于调整透光率的结构代表图4中示出的偏光板180来调整OLED装置100的亮度。用于调整透光率的结构通过调整比率(即,透光率)、即在有机发光元件中产生的光当中的朝向显示装置发出的光来实现适于虚拟现实的亮度。用于调整透光率的结构使得显示设备能够呈现适于特定虚拟现实环境的画面亮度。用于调整透光率的结构可以利用以下层来实现:i)包括在阻挡膜中的透光率调整层(或者用于相同或相似目的的一些其它功能层)和/或ii)具有吸光材料的粘合膜(或者用于相同或相似目的的一些其它功能元件)。用于调整透光率的结构可以使得从有机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能够在所得到的透光率的特定范围(例如,40%至60%)内从OLED装置向外传递。透光率的特定范围可以根据使用环境、采用该装置的设备的特性(例如,面板尺寸、分辨率、亮度等)、内容等,基于OLED装置所需要的亮度来确定。例如,最佳峰值亮度(例如,50%)可以根据占空比(例如,18.5%)来确定,透光率的特定范围可以基于所确定的最佳峰值亮度来确定。
通常,包封层被设置为覆盖有机发光元件层,以抑制湿气和/或氧气渗透。然而,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封层也对从显示装置发出的光的透光率进行调整。包封层包括阻挡膜150-1,阻挡膜150-1包括用于对在有机发光元件层中发出(产生)的光射出显示装置的比率(透光率)进行调整的透光率调整层156-1和156-2。
阻挡膜150-1可以是具有多层结构的膜,其中多个层彼此堆叠以抑制氧气和/或湿气渗透到有机发光元件中。此外,阻挡膜150-1可以包括代表偏光板的将从有机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透光率调整到特定范围的一个或更多个透光率调整层156-1和156-2。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阻挡膜150-1。阻挡膜具有通过将有机膜/无机膜的多个层涂覆在柔性塑料膜(例如,PET、PC、PEN、PES等)的表面上而改进的气体透过率特性。阻挡膜可以具有由单个层或者多个层(例如,2至7层)组成的透光率调整层。图5示出了包括两个透光率调整层156-1和156-2的阻挡膜。图5中示出的阻挡膜可以通过用两个透光率调整层156-1和156-2来替换图4中示出的外涂层151和内涂层153来形成。因此,图5中示出的阻挡膜可以具有与图4中示出的阻挡膜相同的厚度,并且可以通过相似的制造工序来形成。
阻挡膜150可以包括阻挡涂层152、基膜154、后涂层155以及透光率调整层156-1和156-2。
阻挡涂层152抑制氧气和/或湿气渗透。阻挡涂层152可以由柔性的透明聚合物树脂(聚碳酸酯(PC)、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聚酰亚胺(PI)、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或者无机(SiONx)膜等制成。阻挡涂层152可以具有100nm或者更小的厚度。
基膜154是阻挡膜的基层,并且可以由光学各向同性CPO(环烯烃共聚物)膜等制成。基膜154可以具有约50微米(μm)的厚度。
后涂层155是增强阻挡膜与阻挡膜上的结构之间的粘附的涂覆层。后涂层155可以是具有几纳米(nm)至几十纳米的厚度的无机膜。
透光率调整层156-1和156-2可以调整从有机发光元件层发出的光的透光率,以实现由实现虚拟现实的设备采用的显示装置所需要的亮度。也就是说,透光率调整层156-1和156-2可以基于VR显示器所需要的亮度来将从有机发光元件层发出的光的透光率调整到预定范围(例如,40%至60%)。具体地,可以通过对透光率调整层156-1和156-2中的每一个的折射率和厚度进行调整来调整所得到的透光率和光谱。例如,为了实现40%至60%的透光率,透光率调整层156-1和156-2中的每一个的折射率和厚度被分别调整为0.2或者更高以及10nm至1μm。透光率调整层156-1和156-2可以由硅氧化物(Si-Oxide)、钛氧化物(Ti-Oxide)等制成。
在图5中示出的设置有两个透光率调整层156-1和156-2的示例中,第一透光率调整层156-1可以以70%至80%之间的透光率来透射从有机发光元件层中发出的光,并且第二透光率调整层156-2可以以40%至60%之间的透光率来透射已穿过第一透光率调整层156-1的光。按照相似的方式,可以设置多于两个透光率调整层以实现显示装置所需要的透光率。
透光率调整层可以被配置为使得从有机发光元件层产生的光能够以所得到的特定透光率(例如,40%至60%)从OLED装置发出。例如,两个透光率调整层156-1和156-2二者都可以具有50%的透光率或者可以分别具有50%和60%的透光率,使得OLED装置的所得到的透光率可以被调整为50%。
粘合层140-1可以对有机发光元件进行密封并且将阻挡膜150-1附接到有机发光元件层TFT/OLED。粘合层140-1可以是包含固化树脂以及分散在固化树脂中的(湿气/氧气)吸附剂的膜。固化树脂是粘合层140-1的基本材料,并且可以由热固树脂或光固化树脂制成。固化树脂可以由环氧类聚合物、烯烃类聚合物等制成,但是不限于此。吸附剂通过物理或者化学反应等来吸收和去除湿气和/或氧气。例如,吸附剂可以是与引入到粘合层140-1中的湿气和/或氧气进行化学反应以吸收湿气和/或氧的活性吸附剂,或者可以是通过使湿气和/或氧气移动所经由的路径更长来抑制湿气和/或氧气渗透的物理吸附剂。吸附剂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吸附剂可以是诸如包含氧化铝的金属粉末、金属氧化物、金属盐、五氧化二磷(P2O5)或者其混合物这样的活性吸附剂。对于另一示例,吸附剂可以是诸如二氧化硅、沸石、二氧化钛、氧化锆、蒙脱石等这样的物理吸附剂。所述金属氧化物可以是锂氧化物(Li2O)、钠氧化物(Na2O)、钡氧化物(BaO)、钙氧化物(CaO)或镁氧化物(MgO)。所述金属盐可以是诸如硫酸锂(Li2SO4)、硫酸钠(Na2SO4)、硫酸钙(CaSO4)、硫酸镁(MgSO4)、硫酸钴(CoSO4)、硫酸镓(Ga2(SO4)3)、钛硫酸钛(Ti(SO4)2)或硫酸镍(NiSO4)这样的硫酸盐。此外,所述金属盐可以是诸如氯化钙(CaCl2)、氯化镁(MgCl2)、氯化锶(SrCl2)、氯化钇(YCl3)、氯化铜(CuCl2)、氟化铯(CsF)、氟化钽(TaF5)、氟化铌(NbF5)、溴化锂(LiBr)、溴化钙(CaBr2)、溴化铯(CeBr3)、溴化硒(SeBr4)、溴化钒(VBr3)、溴化镁(MgBr2)、碘化钡(BaI2)或碘化镁(MgI2)这样的金属卤化物、或者诸如高氯酸钡(Ba(ClO4)2)、高氯酸镁(Mg(ClO4)2)这样的金属氯酸盐。要注意的是,湿气吸附剂不限于以上列举的湿气吸附剂。
粘合层140-1可以是还包含吸光材料(例如,B-PSA)的粘合膜。粘合层140-1中包含的吸光材料可以调整(减小)OLED装置的透光率。也就是说,从有机发光元件层发出的光以由于吸光材料而导致的特定透光率透射到粘合层140-1。包含吸光材料的粘合层140-1可以执行与设置在阻挡层中的透光率调整层相似的功能。
所述吸光材料可以包含副品红、亚甲基蓝、结晶紫、派洛宁、甲苯胺蓝、硫堇、甲酚紫、天青石蓝、天然红、藏红、俾斯麦棕、酸性品红、苯胺蓝、伊红Y、荧光桃红、偶氮胭脂红、橙黄G、柠檬黄、刚果红、布里希猩红、苦味酸、马休黄、罗曼诺夫斯基染料、苏木红、天青石蓝B、茜素红以及其混合物中的一种。所述吸光材料以10%或者更低的百分比与不同比例的染料混合,以调整不同波长范围的透光率。
粘合层140-1与透光率调整层156-1和156-2一起可以调整从有机发光元件层发出的光的透光率,以实现由实现虚拟现实的显示装置所需要的亮度。也就是说,透光率调整层156-1和156-2可以使得从有机发光元件层发出的光能够基于VR显示器所需要的亮度以特定范围(即,40%至60%)穿过三个层(粘合层和透光率调整层)。例如,粘合层140-1与透光率调整层156-1和156-2全部都可以具有50%的透光率或者可以分别具有50%和60%的透光率,使得OLED装置的结果透光率可以被调整为50%。
这样,粘合层140-1与透光率调整层156-1和156-2代表偏光板降低亮度,并且因此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OLED装置能够甚至在包封层上没有偏光板的情况下实现VR显示器所需要的亮度。这使得显示装置能够更薄。如上文所阐述的,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更薄且更轻的VR显示器。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能够从用于VR显示器的OLED装置去除偏光板,并且因此能够节省制造成本。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也能够被描述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OLED装置包括:有机发光元件层,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层位于基板上;以及包封层,所述包封层覆盖有机发光元件层以阻挡湿气和氧气渗透,其中,所述包封层包括阻挡膜,所述阻挡膜具有对从有机发光元件层发出的光射出OLED装置的比率进行调整的至少一个透光率调整层。
所述透光率调整层可以被配置为对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层发出的光的透光率进行调整,以提供用于实现虚拟现实所需要的亮度。
所述透光率调整层可以被配置为将从有机发光元件层发出的光的结果的透光率调整为40%至60%。
所述至少一个透光率调整层可以包括多个层,所述多个层被设置在阻挡涂层的上面和下面。
所述透光率调整层可以包括2至7层。
所述透光率调整层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0.2或更高的折射率以及0.01μm至1μm的厚度。
所述包封层还可以包括粘合层,该粘合层被配置为将阻挡膜附接到有机发光元件层,并且所述粘合层可以由包含吸附材料的固化树脂制成。
所述粘合层还可以包含用于调整透光率的吸光材料。
所述粘合层和所述透光率调整层可以被配置为使得从有机发光元件层发出的光以40%至60%的结果透光率穿过粘合层和透光率调整层。
所述粘合层和所述透光率调整层可以代表偏光板降低亮度,进而放弃对这种偏光板的需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由用于实现虚拟现实的设备采用的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包括包封层,该包封层具有用于调整透光率的结构,以提供适于用于实现虚拟现实图像显示特性的显示装置的亮度特性。
用于调整透光率的所述结构可以被配置为对在有机发光元件中产生的光射出OLED装置的透光率进行调整,以使得OLED装置呈现适于用于实现所述虚拟现实图像显示特性的使用环境的亮度。
用于调整透光率的所述结构可以利用包括在阻挡膜中的透光率调整层以及具有吸光材料的粘合膜来实现。
用于调整透光率的所述结构可以使得从有机发光元件产生的光能够以40%至60%的透光率从OLED装置射出。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一种抑制湿气/氧气渗透到有机发光元件中并且具有多层结构的阻挡膜包括至少一个透光率调整层,所述至少一个透光率调整层被配置为代表不需要被采用的偏光板对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透光率进行调整以落入特定范围内。
所述特定范围可以是基于由用于实现虚拟现实图像显示特性的显示装置所需要的亮度来确定的。
虽然已经公开了本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但是将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不同的修改和组合。因此,本文中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技术思想不受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限制。本公开寻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并且其所有等同物被解释为处在本公开的真实范围内。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9月2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5-0133113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并入到本文中。

Claims (16)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该OLED装置包括:
有机发光元件层,该有机发光元件层位于基板上;以及
包封层,该包封层覆盖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层,并且被配置为阻挡湿气和氧气渗透,
其中,所述包封层包括阻挡膜,该阻挡膜具有对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层发出的光的透光率进行调整的至少一个透光率调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装置,其中,所述透光率调整层被配置为对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层发出的光的透光率进行调整,以提供用于实现虚拟现实所需要的亮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装置,其中,所述透光率调整层被配置为将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层发出的光的透光率调整为40%至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透光率调整层包括多个层,所述多个层被设置在阻挡涂层的上面和下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OLED装置,其中,所述透光率调整层包括2至7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OLED装置,其中,所述透光率调整层中的每一个具有0.2或更高的折射率以及0.01μm至1μm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装置,其中,所述包封层包括粘合层,该粘合层被配置为将所述阻挡膜附接到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层,其中,所述粘合层由包含吸附材料的固化树脂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OLED装置,其中,所述粘合层包含用于调整透光率的吸光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OLED装置,其中,所述粘合层和所述透光率调整层被配置为使得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层发出的光能够以所得到的40%至60%的透光率穿过所述粘合层和所述透光率调整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OLED装置,其中,所述粘合层和所述透光率调整层代表偏光板降低亮度,进而放弃对这种偏光板的需要。
11.一种由用于实现虚拟现实的设备采用的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该OLED装置包括:
包封层,该包封层具有用于调整透光率的结构,以提供用于实现虚拟现实图像显示特性的显示装置的亮度特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OLED装置,其中,用于调整透光率的所述结构被配置为对在有机发光元件中产生的光的透光率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OLED装置根据用于实现所述虚拟现实图像显示特性的使用环境来呈现亮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OLED装置,其中,用于调整透光率的所述结构包括粘合膜以及在阻挡膜中的透光率调整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OLED装置,其中,用于调整透光率的所述结构被配置为使得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产生的光能够以40%至60%的透光率从所述OLED装置射出。
15.一种抑制湿气/氧气渗透到有机发光元件中并且具有多层结构的阻挡膜,该阻挡膜包括:
至少一个透光率调整层,所述至少一个透光率调整层被配置为代表不需要被采用的偏光板对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透光率进行调整以落入特定范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阻挡膜,其中,所述特定范围是基于用于实现虚拟现实图像显示特性的显示装置所需要的亮度来确定的。
CN201610834676.XA 2015-09-21 2016-09-20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0395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33113 2015-09-21
KR1020150133113A KR102404648B1 (ko) 2015-09-21 2015-09-21 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9595A true CN107039595A (zh) 2017-08-11
CN107039595B CN107039595B (zh) 2019-02-05

Family

ID=56985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34676.XA Active CN107039595B (zh) 2015-09-21 2016-09-20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24515B2 (zh)
EP (1) EP3144971B1 (zh)
KR (2) KR102404648B1 (zh)
CN (1) CN1070395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4068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04923B2 (ja) * 2016-10-17 2020-12-2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6449658A (zh) * 2016-11-08 2017-02-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Tft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876331B (zh) * 2017-03-03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06685388U (zh) * 2017-03-14 2017-1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916688B (zh) * 2017-04-24 2020-08-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和照明装置
CN107464888A (zh) * 2017-08-01 2017-1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0930709B2 (en) 2017-10-03 2021-02-23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Stacked transparent pixel structures for image sensors
KR102507095B1 (ko) 2017-10-18 2023-03-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0510812B2 (en) 2017-11-09 2019-12-17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Display-integrated infrared emitter and sensor structures
US10652529B2 (en) 2018-02-07 2020-05-12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In-layer Signal processing
US10129984B1 (en) 2018-02-07 2018-11-13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nics distribution by geodesic faceting
US11616941B2 (en) 2018-02-07 2023-03-28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Direct camera-to-display system
US10951883B2 (en) 2018-02-07 2021-03-16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multi-screen array for high density display
US10979699B2 (en) 2018-02-07 2021-04-13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Plenoptic cellular imaging system
US10594951B2 (en) 2018-02-07 2020-03-17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multi-aperture camera array
US10838250B2 (en) 2018-02-07 2020-11-17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Display assemblies with electronically emulated transparency
US10690910B2 (en) 2018-02-07 2020-06-23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Plenoptic cellular vision correction
US10866413B2 (en) 2018-12-03 2020-12-15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Eccentric incident luminance pupil tracking
US10698201B1 (en) 2019-04-02 2020-06-30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Plenoptic cellular axis redirection
KR20200122116A (ko) * 2019-04-17 2020-10-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신규 화합물 및 유기 발광 소자
EP3990967A4 (en) 2019-06-27 2022-08-03 Lumus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THE EYE BASED ON IMAGING THE EYE THROUGH A LIGHT GUIDE OPTICAL ELEMENT
CN114746797A (zh) 2019-12-08 2022-07-12 鲁姆斯有限公司 具有紧凑型图像投影仪的光学系统
CN114415372B (zh) * 2021-12-24 2023-08-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Ar眼镜对比度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ar眼镜
WO2023218407A1 (en) * 2022-05-12 2023-11-16 Lumus Ltd. Compound polymer for lightguid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95759A1 (en) * 2009-05-20 2010-11-25 Hitachi Displays,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US20130240862A1 (en) * 2010-11-02 2013-09-19 Lg Chem, Ltd. Adhesive film and method of encapsulating organic electrode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15126172A1 (ko) * 2014-02-18 2015-08-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봉지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자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5954B2 (en) * 2003-06-17 2006-05-16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reduction of ambient-light-reflection by disposing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ver a semi-transparent cathode
KR100637201B1 (ko) * 2004-12-20 2006-10-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060246811A1 (en) * 2005-04-28 2006-11-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Encapsulating emissive portions of an OLED device
US20060250084A1 (en) * 2005-05-04 2006-11-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OLED device with improved light output
US7294959B2 (en) * 2005-10-24 2007-11-13 Eastman Kodak Company OLED device having improved contrast
US7560747B2 (en) * 2007-05-01 2009-07-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Light-emitting device having improved light output
KR101323394B1 (ko) * 2007-09-12 2013-10-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US20090081356A1 (en) * 2007-09-26 2009-03-26 Fedorovskaya Elena A Process for forming thin film encapsulation layers
EP2212726A1 (en) * 2007-10-30 2010-08-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ulti-stack optical bandpass film with 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for optical display filters
US20090278454A1 (en) * 2008-05-12 2009-11-12 Fedorovskaya Elena A Oled display encapsulated with a filter
WO2012157719A1 (ja) * 2011-05-17 2012-11-22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光学装置
JP2013003480A (ja) * 2011-06-21 2013-01-07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3025480A1 (en) * 2011-08-12 2013-02-2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s of coating surfaces using initiated plasma-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TWI538276B (zh) * 2013-09-30 2016-06-11 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有機電子裝置之基板以及其製造方法
KR102110918B1 (ko) * 2013-10-29 2020-05-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626936B2 (en) * 2014-08-21 2017-04-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mming module for augmented and virtual reality
KR102314734B1 (ko) * 2015-06-12 2021-10-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표시장치
KR102442188B1 (ko) * 2015-06-19 2022-09-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95759A1 (en) * 2009-05-20 2010-11-25 Hitachi Displays,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US20130240862A1 (en) * 2010-11-02 2013-09-19 Lg Chem, Ltd. Adhesive film and method of encapsulating organic electrode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15126172A1 (ko) * 2014-02-18 2015-08-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봉지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자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YOUNG DUK LEE.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rast of 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containing a black matrix and antireflection layers》",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4068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656038B1 (ko) 2024-04-08
KR20170034617A (ko) 2017-03-29
KR20220075300A (ko) 2022-06-08
EP3144971A1 (en) 2017-03-22
CN107039595B (zh) 2019-02-05
KR102404648B1 (ko) 2022-05-31
US10224515B2 (en) 2019-03-05
US20170084867A1 (en) 2017-03-23
EP3144971B1 (en) 2019-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9595B (zh) 显示装置
CN207116481U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08123058B (zh) 显示设备和包括其的头戴式电子装置
CN107785393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7381403U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KR20200120845A (ko) 표시 장치
CN106992199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包括该显示装置的头戴式显示器
CN104681746B (zh) 制造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
KR102614061B1 (ko) 표시 장치
KR102553875B1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8254919A (zh) 显示模块和包括该显示模块的头戴式显示装置
KR20180036428A (ko) 표시장치,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를 포함한 헤드 장착형 디스플레이
KR20220093067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TWI672546B (zh) 一種顯示裝置
KR20200061667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커버 윈도우 제조 방법
CN112467054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KR102630000B1 (ko) 표시장치
KR20220099523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20170131049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와 그를 포함한 헤드 장착형 디스플레이
CN115117119A (zh) 显示装置和包括该显示装置的拼接显示装置
KR20220077307A (ko) 표시 장치
US20200343328A1 (en) Display panel
KR100685812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240023367A (ko) 표시 장치
KR20220091153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