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9153A - 线圈部件及具备该线圈部件的电路基板 - Google Patents

线圈部件及具备该线圈部件的电路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39153A
CN107039153A CN201710004196.5A CN201710004196A CN107039153A CN 107039153 A CN107039153 A CN 107039153A CN 201710004196 A CN201710004196 A CN 201710004196A CN 107039153 A CN107039153 A CN 107039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ode
distance
core
coil component
flang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41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39153B (zh
Inventor
高木信雄
大井康裕
御子神祐
土田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39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9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39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91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1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9/00Fixed transformers or mutual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9/04Transformers or mutual inductances suitable for handling frequencies considerably beyond the audio r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00Cores, Yokes, or armatures
    • H01F3/10Composite arrangements of magnetic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4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soldering
    • H05K3/341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H05K3/3431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3/3442Leadless components having edge contacts, e.g. leadless chip capacitors, chip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027/348Preventing eddy curr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03Non-printed indu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部件及具备该线圈部件的电路基板。本发明的线圈部件在凸缘部的外侧面具备端子电极,并且降低涡电流引起的损耗。具备形成于鼓型芯(20)的凸缘部(22)且分别接线有不同的绕线的端子电极(E1~E4)。端子电极(E1、E2)在x方向上的距离L1比端子电极(E3、E4)在x方向上的距离宽,假想线(C1)与端子电极(E3)在x方向上的距离比假想线(C1)与端子电极(E2)在x方向上的距离宽。根据本发明,将端子电极(E3、E4)向外侧偏置配置,因此,可以降低涡电流引起的损耗。由于确保端子电极(E1、E2)的距离,因此,即使在这些端子电极与相互不同的焊盘图案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短路不良的产生。

Description

线圈部件及具备该线圈部件的电路基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部件及具备该线圈部件的电路基板,特别是涉及使用了鼓型芯的线圈部件及具备该线圈部件的电路基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智能手机等信息终端所使用的电子部件,强烈要求小型化及薄型化。因此,对于脉冲变压器等的线圈部件,也大多使用非环型芯、而使用了鼓型芯的表面安装型的线圈部件。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使用了鼓型芯的表面安装型的脉冲变压器。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脉冲变压器的鼓型芯如其图2所记载那样,凸缘部的安装面具有凹凸形状,引线的端部与凸部接线。另一方面,在凸缘部的外侧面未形成端子电极。通过这种结构,当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脉冲变压器安装于印刷基板时,在印刷基板上的焊盘和凸缘部的凸部之间形成焊料。与之相对,在凸缘部的外侧面未形成端子电极,因此,在外侧面未形成焊料的圆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9906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特别是对车载用的线圈部件要求比以往更高的可靠性,为了满足该要求,认为在安装时形成焊料圆角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形成焊料圆角,需要在凸缘部的外侧面形成端子电极,但当在凸缘部的外侧面形成端子电极时,由于涡电流的产生,有时损耗增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凸缘部的外侧面具备端子电极,并且降低涡电流引起的损耗的线圈部件及具备该线圈部件的电路基板。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鼓型芯,其包含以第一方向为轴方向的卷芯部、设于所述卷芯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的第一凸缘部和设于所述卷芯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的第二凸缘部;第一~第四端子电极,其形成于所述第一凸缘部,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列;第五~第八端子电极,其形成于所述第二凸缘部,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列;第一~第四绕线,其卷绕于所述卷芯部,且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四端子电极中不同的一个端子电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第八端子电极中不同的一个端子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凸缘部具有与所述卷芯部连接的第一内侧面和位于所述第一内侧面的相反侧的第一外侧面,所述第二凸缘部具有与所述卷芯部连接的第二内侧面和位于所述第二内侧面的相反侧的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一~第四端子电极至少形成于所述第一外侧面,所述第五~第八端子电极至少形成于所述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一端子电极与所述第二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比所述第三端子电极与所述第四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宽,所述第五端子电极与所述第六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比所述第七端子电极与所述第八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宽,在将沿着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卷芯部的中心轴一致的第一假想线定义于所述第一外侧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假想线与所述第三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比所述第一假想线与所述第二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宽,在将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卷芯部的中心轴一致的第二假想线定义于所述第二外侧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假想线与所述第七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比所述第二假想线与所述第六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宽。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板,其具有多个焊盘图案;所述线圈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基板;焊料,其分别连接所述多个焊盘图案和所述第一~第八端子电极,所述多个焊盘图案包含: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五及第六端子电极分别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焊盘图案;与所述第三及第四端子电极共同连接的第五焊盘图案;与所述第七及第八端子电极共同连接的第六焊盘图案。
根据本发明,第一及第二端子电极(或第五及第六端子电极)与第三及第四端子电极(或第七及第八端子电极)不是左右对称,第三及第四端子电极(或第七及第八端子电极)向外侧偏置配置,因此,可以降低涡电流引起的损耗。而且,可确保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的距离(或第五端子电极和第六端子电极的距离),因此,即使在这些端子电极与相互不同的焊盘图案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短路不良的产生。另外,第三端子电极和第四端子电极的距离(或第七端子电极和第八端子电极的距离)较近,因此,在将这些端子用作脉冲变压器的中心抽头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焊料的焊桥,使两者可靠地短路。
本发明中,优选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第一~第八端子电极不与所述卷芯部重叠。据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涡电流引起的损耗。
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第四端子电极与所述第一外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部的距离比所述第一端子电极与所述第一外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的距离窄,所述第八端子电极与所述第二外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部的距离比所述第五端子电极与所述第二外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的距离窄。据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涡电流引起的损耗。
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第一凸缘部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方向平行的第一底面,所述第二凸缘部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方向平行的第二底面,所述第一~第四端子电极还形成于所述第一底面上,所述第五~第八端子电极还形成于所述第二底面上,所述第一~第四绕线的所述一端分别与形成于所述第一底面的所述第一~第四端子电极接线,所述第一~第四绕线的所述另一端分别与形成于所述第二底面的所述第五~第八端子电极接线。据此,绕线的接线变得容易。
在该情况下,优选所述第一~第四端子电极由覆盖所述第一外侧面及所述第一底面的L字型的端子金属零件构成,所述第五~第八端子电极由覆盖所述第二外侧面及所述第二底面的L字型的端子金属零件构成。据此,可以降低线圈部件的制造成本。
优选本发明的线圈部件还具备板状芯,所述第一凸缘部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底面的相反侧的第一上表面,所述第二凸缘部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二底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上表面,所述板状芯粘接于所述第一及第二上表面上。据此,可以得到较高的磁特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降低由于设于凸缘部的外侧面的端子电极产生的的涡电流,因此,可以提供损耗较少的线圈部件及具备该线圈部件的电路基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的外观结构的大致立体图;
图2是从y方向观察线圈部件10的凸缘部22的侧面图;
图3是从y方向观察线圈部件10的凸缘部23的侧面图;
图4是表示安装线圈部件10的基板上的导体图案的平面图;
图5是LAN连接器电路(100Base)的电路图;
图6是LAN连接器电路(1000Base)的电路图;
图7是安装于基板40的线圈部件10的侧面图。
符号说明
10 线圈部件
20 鼓型芯
21 卷芯部
22、23 凸缘部
22b、23b 底面
22i、23i 内侧面
22o、23o 外侧面
22t、23t 上表面
30 板状芯
40 基板
41、42 安装区域
51~53 焊料
A 中心轴
C1、C2 假想线
E1~E8 端子电极
P1~P6 焊盘图案
PT 脉冲变压器
W1~W4 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的外观结构的大致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是表面安装型的脉冲变压器,如图1所示,具备:鼓型芯20、与鼓型芯20粘接的板状芯30、卷绕于鼓型芯20的卷芯部21的绕线W1~W4。但是,本发明的线圈部件不限定于脉冲变压器,也可以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或升压变压器等其它变压器部件,也可以是共模扼流线圈等滤波器部件。
鼓型芯20及板状芯30由透磁率较高的磁性材料、例如Ni-Zn系铁素体或Mn-Zn系铁素体的烧结体构成。此外,Mn-Zn系铁素体等的透磁率较高的磁性材料通常具有固有电阻较低的导电性。
鼓型芯20具备以y方向为轴方向的棒状的卷芯部21和设于卷芯部21在y方向上的两端的第一及第二凸缘部22、23,且具有将它们一体化的结构。凸缘部22具有:与卷芯部21连接的内侧面22i、位于内侧面22i的相反侧的外侧面22o、与卷芯部21的轴方向平行的底面22b、位于底面22b的相反侧的上表面22t。同样,凸缘部23具有:与卷芯部21连接的内侧面23i、位于内侧面23i的相反侧的外侧面23o、与卷芯部21的轴方向平行的底面23b、位于底面23b的相反侧的上表面23t。内侧面22i、23i及外侧面22o、23o构成xz平面,且底面22b、23b及上表面22t、23t构成xy平面。
线圈部件10是在实际使用时在印刷基板上进行表面安装的部件,使凸缘部22、23的底面22b、23b以与基板相对的状态安装。在凸缘部22、23的上表面22t、23t上,通过粘接剂粘固有板状芯30。通过这种结构,利用鼓型芯20和板状芯30构成闭磁路。
如图1所示,在凸缘部22的底面22b及外侧面22o上沿x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第四端子电极E1~E4,在凸缘部23的底面23b及外侧面23o上沿x方向依次设置第五~第八端子电极E5~E8。端子电极E1~E8均由L字型的端子金属零件构成,经由粘接剂粘接于凸缘部22或23。通过使用L字型的端子金属零件,烧附膏状金属,由此,与形成端子电极E1~E8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在卷芯部21卷绕有4条绕线W1~W4。绕线W1~W4的一端分别与端子电极E1~E4中不同的一个端子电极连接,绕线W1~W4的另一端分别与端子电极E5~E8中不同的一个端子电极连接。绕线W1~W4的接线在端子电极E1~E8中覆盖底面22b、23b的部分进行。接线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但可以通过热压接或激光焊接进行。
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绕线W1与端子电极E1及端子电极E8连接,其卷绕方向为例如顺时针方向。绕线W2与端子电极E2及端子电极E7连接,其卷绕方向为例如逆时针方向。绕线W3与端子电极E3及端子电极E6连接,其卷绕方向为例如顺时针方向。绕线W4与端子电极E4及端子电极E5连接,其卷绕方向为例如逆时针方向。
图2及图3是从y方向观察线圈部件10的侧面图。其中,图2是从凸缘部22侧观察的图,图3是从凸缘部23侧观察的图。
图2中详细表示端子电极E1~E4的设计。具体而言,在将端子电极E1与端子电极E2在x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1,且将端子电极E3与端子电极E4在x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4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满足,
L1>L4。
另外,将通过卷芯部21的中心轴A并沿z方向延伸的假想线C1定义于外侧面22o时,在将假想线C1与端子电极E2在x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2,且将假想线C1与端子电极E3在x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3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满足,
L2<L3。
此外,
L1<L2+L3。
另外,在将外侧面22o在x方向上的右侧端部与端子电极E1在x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5,且将外侧面22o在x方向上的左侧端部与端子电极E4在x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6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满足,
L5>L6。
另外,端子电极E1~E4较短地设计其在z方向上的长度,以从y方向观察不与卷芯部21重叠。
图3中详细表示端子电极E5~E8的设计。具体而言,在将端子电极E5与端子电极E6在x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1,且将端子电极E7与端子电极E8在x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4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满足,
L1>L4。
另外,将通过卷芯部21的中心轴A并沿z方向延伸的假想线C2定义于外侧面23o时,在将假想线C2与端子电极E6在x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2,且将假想线C2与端子电极E7在x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3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满足,
L2<L3。
此外,
L1<L2+L3。
另外,在将外侧面23o在x方向上的右侧端部与端子电极E5在x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5,且将外侧面23o在x方向上的左侧端部与端子电极E8在x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6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满足,
L5>L6。
另外,端子电极E5~E8较短地设计其在z方向上的长度,以从y方向观察不与卷芯部21重叠。
本实施方式中,端子电极E1~E8具有这种设计,因此,在例如将端子电极E1、E2用作脉冲变压器的1次侧输入输出端子、将端子电极E5、E6用作脉冲变压器的2次侧输入输出端子、将端子电极E7、E8用作脉冲变压器的1次侧中心抽头、将端子电极E3、E4用作脉冲变压器的2次侧中心抽头的情况下,可以确保1次侧和2次侧之间的绝缘耐压,同时降低由涡电流产生的损耗。确保1次侧和2次侧之间的绝缘耐压主要通过距离L2+L3比距离L1或距离L2扩大来实现。
涡电流通过由流过绕线W1~W4的电流产生的磁通与端子电极E1~E8交错而产生。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以从y方向观察端子电极E1~E8不与卷芯部21重叠的方式设计,因此,可抑制涡电流的产生。
另外,即使在从y方向观察,端子电极E1~E8不与卷芯部21重叠的情况下,为了尽可能抑制涡电流的产生,优选使从y方向观察的端子电极E1~E8的平面位置尽可能远离卷芯部21的中心轴A。为此,只要将例如端子电极E1、E2尽可能靠近图2所示的右侧,且将端子电极E3、E4尽可能靠近图2所示的左侧即可,但在将端子电极E1、E2用作脉冲变压器的1次侧输入输出端子的情况下,当两者间的距离L1过近时,可能产生一对1次侧输入输出端子的短路。因此,对于端子电极E1和端子电极E2的距离L1,需要确保某个程度的大小。
与之相对,关于端子电极E3、E4,在用作脉冲变压器的2次侧中心抽头的情况下,对两者赋予同电位。因此,端子电极E3和端子电极E4的距离L4可以比距离L1窄(L1>L4)。由此,可以使端子电极E3比端子电极E2更向外侧偏置配置(L3>L2)。因此,端子电极E3、E4和卷芯部21的中心轴A的距离变远,因此,可以降低在端子电极E3、E4产生的涡电流。
而且,在将端子电极E3、E4用作脉冲变压器的2次侧中心抽头的情况下,两者成为同电位,因此,其设计的设计自由度比端子电极E1、E2的设计自由度高。利用该点,本实施方式中,使端子电极E4更靠近端部配置(L5>L6),由此,可以更进一步降低在端子电极E3、E4产生的涡电流。
端子电极E5~E8也一样,使端子电极E7比端子电极E6更向外侧偏置配置,因此,可以降低在端子电极E7、E8产生的涡电流。另外,通过使端子电极E8更靠近端部配置,可以更进一步降低在端子电极E7、E8产生的涡电流。
以上是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的结构。
图4是表示安装线圈部件10的基板上的导体图案的平面图。
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基板40上分配有两个安装区域41、42,在这些安装区域41、42中分别安装线圈部件10。安装区域41、42为了实现基板40上的高密度安装,在x方向上相互接近设计。具体而言,安装区域41和安装区域42在x方向上的间隔为L0。间隔L0的最小值由求得的可靠性、规格、安装精度等限制。
作为需要这种设计的例子,在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为脉冲变压器的情况下,可举出图5所示的LAN连接器电路(100Base)或图6所示的LAN连接器电路(1000Base)。这些LAN连接器电路如图5及图6所示,使用多个脉冲变压器PT,因此,当进行高密度安装时,如图4所示,有时安装区域41、42接近。
在安装区域41、42中设有通过焊料与端子电极E1~E8连接的焊盘图案P1~P6。具体而言,焊盘图案P1、P2、P4、P5分别与端子电极E1、E2、E5、E6连接,焊盘图案P3与端子电极E3、E4共同连接,焊盘图案P6与端子电极E7、E8共同连接。由此,可以将端子电极E1、E2用作脉冲变压器的1次侧输入输出端子,将端子电极E5、E6用作脉冲变压器的2次侧输入输出端子,将端子电极E7、E8用作脉冲变压器的1次侧中心抽头,并将端子电极E3、E4用作脉冲变压器的2次侧中心抽头。
如图4所示,焊盘图案P3、P6在x方向上的宽度比其它焊盘图案P1、P2、P4、P5在x方向上的宽度扩大。这是由于,在1个焊盘图案(例如P3)上连接两个端子电极(例如E3、E4)。但是,作为焊盘图案P3、P6在x方向上的宽度,不需要设为覆盖对应的两个端子电极全部的宽度,如图4所示,只要设为覆盖对应的两个端子电极各自的一部分的宽度即可。据此,即使在安装区域41、42间的距离L0较窄,且端子电极E4、E8和安装区域41、42的边缘的距离L6较窄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设于安装区域41的焊盘图案P1与设于安装区域42的焊盘图案P3在x方向上的距离,及设于安装区域41的焊盘图案P6与设于安装区域42的焊盘图案P4在x方向上的距离。
图7是安装于基板40的线圈部件10的侧面图。
图7所示的例子中,端子电极E1和焊盘图案P1利用焊料51连接,端子电极E2和焊盘图案P2利用焊料52连接,端子电极E3、E4和焊盘图案P3利用焊料53连接。其中,焊盘图案P1、P2在x方向上的大小比分别对应的端子电极E1、E2在x方向上的大小更大。另一方面,焊盘图案P3以覆盖端子电极E3和端子电极E4之间的方式配置。而且,向这些焊盘图案P1~P3分别供给的焊料51~53覆盖于凸缘部22的外侧面22o中沿z方向延伸的端子电极E1~E4的表面而形成圆角,因此,线圈部件10相对于基板40的连接强度变强,可以提高电路基板的可靠性。
另外,焊料53的圆角形成将端子电极E3和端子电极E4进行直接连接的焊桥。这种焊桥在端子电极E3和端子电极E4的距离L4较窄的情况下容易形成。由此,端子电极E3、E4不仅经由焊盘图案P3而短路,而且还经由焊料53的焊桥而短路,因此,可实现更可靠的短路。
以上,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这些当然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使用L字型的端子金属零件作为端子电极E1~E8,但也可以代替使用L字型的端子金属零件,通过在凸缘部22、23上烧附膏状金属而形成端子电极E1~E8。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具备板状芯30,但本发明的线圈部件不是必须具备板状芯30。即使在具备板状芯30的情况下,其位置也不是必须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为凸缘部22、23的上表面22t、23t,也可以以连接凸缘部22和凸缘部23的方式设于凸缘部22、23的yz侧面,也可以设于凸缘部22、23的上表面22t、23t和yz侧面双方。在设于双方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覆盖凸缘部22、23的上表面22t、23t的部分和覆盖yz侧面的部分一体化的、截面为L字型的板状芯。
另外,端子电极E1~E8也不是必须为L字型。例如,也可以是端子电极E1~E4还覆盖凸缘部22的上表面22t,且端子电极E5~E8还覆盖凸缘部23的上表面23t那样的コ字型。

Claims (8)

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
鼓型芯,其包含以第一方向为轴方向的卷芯部、设于所述卷芯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的第一凸缘部、以及设于所述卷芯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的第二凸缘部;
第一~第四端子电极,其形成于所述第一凸缘部,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列;
第五~第八端子电极,其形成于所述第二凸缘部,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列;
第一~第四绕线,其卷绕于所述卷芯部,且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四端子电极中不同的一个端子电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第八端子电极中不同的一个端子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凸缘部具有与所述卷芯部连接的第一内侧面和位于所述第一内侧面的相反侧的第一外侧面,
所述第二凸缘部具有与所述卷芯部连接的第二内侧面和位于所述第二内侧面的相反侧的第二外侧面,
所述第一~第四端子电极至少形成于所述第一外侧面,
所述第五~第八端子电极至少形成于所述第二外侧面,
所述第一端子电极与所述第二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比所述第三端子电极与所述第四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宽,
所述第五端子电极与所述第六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比所述第七端子电极与所述第八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宽,
在将沿着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卷芯部的中心轴一致的第一假想线定义于所述第一外侧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假想线与所述第三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比所述第一假想线与所述第二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宽,
在将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卷芯部的中心轴一致的第二假想线定义于所述第二外侧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假想线与所述第七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比所述第二假想线与所述第六端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第一~第八端子电极不与所述卷芯部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端子电极与所述第一外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部的距离比所述第一端子电极与所述第一外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的距离窄,
所述第八端子电极与所述第二外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部的距离比所述第五端子电极与所述第二外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的距离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缘部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方向平行的第一底面,
所述第二凸缘部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方向平行的第二底面,
所述第一~第四端子电极还形成于所述第一底面上,
所述第五~第八端子电极还形成于所述第二底面上,
所述第一~第四绕线的所述一端分别与形成于所述第一底面的所述第一~第四端子电极接线,
所述第一~第四绕线的所述另一端分别与形成于所述第二底面的所述第五~第八端子电极接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四端子电极由覆盖所述第一外侧面及所述第一底面的L字型的端子金属零件构成,
所述第五~第八端子电极由覆盖所述第二外侧面及所述第二底面的L字型的端子金属零件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板状芯,
所述第一凸缘部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底面的相反侧的第一上表面,
所述第二凸缘部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二底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上表面,
所述板状芯粘接于所述第一及第二上表面上。
7.一种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
具备:
基板,其具有多个焊盘图案;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基板;
焊料,其分别连接所述多个焊盘图案和所述第一~第八端子电极,
所述多个焊盘图案包含: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五及第六端子电极分别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焊盘图案;与所述第三及第四端子电极共同连接的第五焊盘图案;与所述第七及第八端子电极共同连接的第六焊盘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端子电极和所述第四端子电极通过所述焊料的焊桥而短路,所述第七端子电极和所述第八端子电极通过所述焊料的焊桥而短路。
CN201710004196.5A 2016-01-05 2017-01-04 线圈部件及具备该线圈部件的电路基板 Active CN1070391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0324 2016-01-05
JP2016000324A JP6733179B2 (ja) 2016-01-05 2016-01-05 コイル部品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回路基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9153A true CN107039153A (zh) 2017-08-11
CN107039153B CN107039153B (zh) 2018-10-02

Family

ID=59236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4196.5A Active CN107039153B (zh) 2016-01-05 2017-01-04 线圈部件及具备该线圈部件的电路基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839129B2 (zh)
JP (1) JP6733179B2 (zh)
CN (1) CN10703915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6772A (zh) * 2018-04-29 2019-11-05 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110706905A (zh) * 2018-07-09 2020-01-17 Tdk株式会社 脉冲变压器及具备其的电路模块
CN111199824A (zh) * 2018-11-19 2020-05-26 美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性构件
CN113178300A (zh) * 2020-01-27 2021-07-27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具备其的电路基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63559B2 (ja) * 2020-02-18 2023-10-18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回路基板
JP7156327B2 (ja) * 2020-03-12 2022-10-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極付き巻線用コアおよびコイル部品
JP7444012B2 (ja) 2020-09-30 2024-03-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CN117174457A (zh) * 2022-05-25 2023-12-05 绵阳普思电子有限公司 贴片式变压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09827A1 (en) * 2008-10-31 2010-05-06 Tdk Corporation Surface mount pulse transforme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2258716U (zh) * 2011-08-22 2012-05-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脉冲变压器
CN203456223U (zh) * 2012-10-16 2014-02-26 Tdk株式会社 脉冲变压器
CN104979072A (zh) * 2014-04-03 2015-10-14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9222U (ja) * 1982-01-20 1983-07-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フライバツクトランス
JPH0187576U (zh) * 1987-12-02 1989-06-09
JP2001044046A (ja) * 1999-07-29 2001-02-16 Taiyo Yuden Co Ltd コイル部品及びコイル部品搭載混成集積回路装置
TW446969B (en) * 1999-08-19 2001-07-2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Coil component
JP2004363178A (ja) * 2003-06-02 2004-12-24 Murata Mfg Co Ltd 巻線コイル部品
US20080309445A1 (en) * 2007-06-14 2008-12-18 Tdk Corporation Transformer
JP4708469B2 (ja) * 2008-02-29 2011-06-22 Tdk株式会社 バルントランス
JP5298755B2 (ja) * 2008-10-10 2013-09-25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888843B2 (ja) * 2009-08-24 2012-02-29 Tdk株式会社 トランス
US8686822B2 (en) * 2011-08-22 2014-04-0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urface mounted pulse transformer
JP5844765B2 (ja) * 2013-03-27 2016-01-20 Tdk株式会社 パルストランス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回路部品
TWI473127B (zh) 2013-03-29 2015-02-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變壓裝置
JP5771232B2 (ja) * 2013-03-29 2015-08-26 Tdk株式会社 パルストランス
JP2014204124A (ja) * 2013-04-01 2014-10-27 台達電子工業股▲ふん▼有限公司Delta Electronics,Inc. 変圧器
JP6435649B2 (ja) * 2014-06-05 2018-12-12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186376B2 (en) * 2015-07-10 2019-01-22 Tdk Corporation Coil component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coated conductive wi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6642006B2 (ja) * 2016-01-05 2020-02-05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回路基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09827A1 (en) * 2008-10-31 2010-05-06 Tdk Corporation Surface mount pulse transforme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2258716U (zh) * 2011-08-22 2012-05-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脉冲变压器
CN203456223U (zh) * 2012-10-16 2014-02-26 Tdk株式会社 脉冲变压器
CN104979072A (zh) * 2014-04-03 2015-10-14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6772A (zh) * 2018-04-29 2019-11-05 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110706905A (zh) * 2018-07-09 2020-01-17 Tdk株式会社 脉冲变压器及具备其的电路模块
CN111199824A (zh) * 2018-11-19 2020-05-26 美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性构件
CN113178300A (zh) * 2020-01-27 2021-07-27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具备其的电路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96093A1 (en) 2017-07-06
US20180070451A1 (en) 2018-03-08
US10123422B2 (en) 2018-11-06
JP2017123365A (ja) 2017-07-13
CN107039153B (zh) 2018-10-02
JP6733179B2 (ja) 2020-07-29
US9839129B2 (en) 2017-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9153B (zh) 线圈部件及具备该线圈部件的电路基板
CN106941039B (zh) 线圈部件及具备该线圈部件的电路基板
CN104733862B (zh) 通信终端装置
US8604992B2 (en) Magnetic material antenna and antenna device
US9736942B2 (en) Coil component,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circuit substrate provided with the coil component
US10389328B2 (en) Differential mode filter
CN110379598A (zh) 线圈部件
CN106685106B (zh) 供电装置
JP2020195050A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icカード
JP5593834B2 (ja) 近接型アンテナ及び無線通信機器
CN105745725B (zh) 具有堆叠部件容纳的表面安装功率电感器部件
JP2007324197A (ja) インダクタ
JP5527013B2 (ja) 近接型アンテナ及び無線通信機器
US20220060162A1 (en) Noise filter and power supply device
CN110619994B (zh) 线圈部件
CN110619995B (zh) 线圈部件
US20210272745A1 (en) Coil device
EP4053859A1 (en) Integrally-formed inductor and power supply module
US11398738B1 (en) Wireless power module for noise reduc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9661708B (zh) 扼流线圈
JP2022034595A (ja) コイル部品
CN116895436A (zh) 线圈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