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5618B - 一种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35618B
CN107035618B CN201710439361.XA CN201710439361A CN107035618B CN 107035618 B CN107035618 B CN 107035618B CN 201710439361 A CN201710439361 A CN 201710439361A CN 107035618 B CN107035618 B CN 1070356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conversion
conversion system
wind energy
wind
w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393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35618A (zh
Inventor
李坚
黄琦
张真源
梁浩
周统汉
胡凯歌
卢有亮
滕云龙
桂勋
李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7104393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356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35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5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35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5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28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controlling wind motor output pow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4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 F03D7/042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by means of an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controller
    • F03D7/048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by means of an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controller controlling wind far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方法,基于Jensen尾流模型,分析尾流风速影响因素,最终确定风力机推力系数能够优化风力机的功率输出;具体讲,根据风力机尾流特性,建立风力机尾流速度叠加模型,再利用数值拟合方法对风力机的推力系数与风能利用系数进行数值拟合,并将拟合结果与Jensen尾流模型进行衔接,将风力机输出功率模型进行细化,得到其优化模型;本发明还可以利用可视化方法检验不同风速下,加入控制优化算法后,风电场输出总功率的变化情况,与自然状态下输出总功率进行对比,说明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电功率优化控制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能源的不断减少,风能作为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风资源的利用,最普遍的是利用风机进行发电,将风能转化为人们可以直接使用的电能。在风电场中,当平稳的气流吹过风机叶片带动风力机转动,由于风力机的转动以及叶片的阻挡作用,在风力机下风向产生尾流效应。在尾流区域,所产生的湍流、涡流等现象,会影响下游风电机组的发电量以及降低风电机组的使用寿命,若控制不当,不仅降低风资源利用率,也会使得风电场的整体效益降低。
研究风力机尾流效应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向。一种是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半经验尾流模型,在不考虑湍流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认为风机尾流区域是按照线性向外扩张,建立了Jensen模型和Lissaman模型。一种是基于N-S方程的CFD(ComputationalFluid Dynamics)尾流模拟计算,该方法考虑了实际情况下的湍流等空气流动因素,可以较为精确地计算出风力机尾流风速分布情况,但是计算量非常大,对计算速度要求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方法,在某一风向下,对风电场风力机串行分布的机组,通过控制风力机推力系数来提高风电场的输出功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Jensen尾流模型,计算第i台风力机距离风力机后方x处的尾流风速
其中,R为风力机的风轮半径,为第i台风力机的推力系数,v1表示第一台风力机处的风速,k为尾流下降系数;
(2)、根据风力机尾流特性,建立风力机尾流速度叠加模型;
其中,vn表示第n台风力机处的风速,γ(n,i)表示第i台风力机对下游第n台风力机的尾流影响因数;
(3)、利用数值拟合方法将第i台风力机推力系数和风能利用系数进行拟合;
其中,c1、c2、c3、c4、c5为风能利用系数;
(4)、建立风力机输出功率模型;
(4.1)、将代入风力机尾流风速叠加模型中,得到:
其中,vi表示第i台风力机处的风速,表示第i台风力机与第n台风力机之间的距离;
(4.2)、当风电场所有风力机正常工作时,则风电场第n台风力机的输出功率Pn为:
其中,表示第n台风力机的机推力系数和风能利用系数进行拟合后的系数;ρ表示空气密度;S表示风力机叶轮面积;
(5)、通过改变风力机推力系数来获取风电场优化控制输出模型;
在某一风向下,设风电场有n台风力机为串行分布,改变第一台风力机的推力系数按照公式(5)计算第二台风力机的输出功率P2,并以此类推,直至改变到第n-1台风力机的推力系数计算第n台风力机的输出功率Pn,再将n台风力机的输出功率进行求和,得到风电场优化控制输出模型: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方法,基于Jensen尾流模型,分析尾流风速影响因素,最终确定风力机推力系数能够优化风力机的功率输出;具体讲,根据风力机尾流特性,建立风力机尾流速度叠加模型,再利用数值拟合方法对风力机的推力系数与风能利用系数进行数值拟合,并将拟合结果与Jensen尾流模型进行衔接,将风力机输出功率模型进行细化,得到其优化模型;本发明还可以利用可视化方法检验不同风速下,加入控制优化算法后,风电场输出总功率的变化情况,与自然状态下输出总功率进行对比,说明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实施中求解尾流影响因子的模型示意图;
图3是加入控制算法与自然状态下,3台风力机输出总功率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在以下的描述中,当已知功能和设计的详细描述也许会淡化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时,这些描述在这里将被忽略。
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方法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Jensen尾流模型,计算第每一台风力机距离风力机后方x处的尾流风速
其中,R为风力机的风轮半径,为第i台风力机的推力系数,v1表示第一台风力机处的风速,k为尾流下降系数;
下面结合Jensen尾流模型,分析影响风力机尾流速度的因素,影响风力机尾流风速的因素有第一台风力机处的风速v1,风力机的推力系数Ct,风力机的风轮半径R,风力机后方距离x;其中,通过实验可以确定风力机的推力系数是影响风力机尾流风速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后续步骤中进一步的验证。
S2、根据风力机尾流特性,建立风力机尾流速度叠加模型;
根据风力机尾流特性,下游风力机处在上游风力机的的尾流场中,会出现两种遮挡情况:一种是完全遮挡,一种是部分遮挡。
当下游风力机部分处于上游风力机的尾流场中时,如图2所示,其中,图2(a)表示当R(x)≤X<R(x)+R时,其遮挡面积模型表示为,
图2(b)表示当R(x)-X<X<R(x)时,其遮挡面积模型表示为,
其中,R(x)表示距离上游风力机x处的尾流半径,X1表示上游风力机尾流扩散切面圆心与阴影面积中线之间的距离,X表示上游风力机尾流扩散切面圆心与下游风力机风轮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H表示下游风力机风轮中心与两个圆相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尾流影响因数的表达式为:
其中:S阴影表示上游风力机尾流场对下游风力机叶轮的遮挡面积,S表示下游风力机的叶轮面积;
因此,可以建立风力机尾流速度叠加模型,得到第n台风力机处的风速为vn
其中,vn表示第n台风力机处的风速,γ(n,i)表示第i台风力机对下游第n台风力机的尾流影响因数;
S3、利用数值拟合方法将第i台风力机推力系数和风能利用系数进行拟合;
其中,c1、c2、c3、c4、c5为风能利用系数,其取值分别为:c1=-0.6737,c2=0.8535,c3=-0.7952,c4=1.054,c5=-0.01134;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数值拟合方法进行拟合时,其拟合结果符合要求的评价标准为:
计算和方差SSE:
计算均方根RMSE:
确定拟合系数R-square:
其中,wi表示权值,yi表示原始的数据,可以通过查询风机的出厂资料获取;y′i表示拟合后的数据;
当拟合系数的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越准确。随着多项式拟合阶数的增加,SSE和RMSE的数值呈减小趋势,R-square的数值越趋近于1。当拟合阶数增加到4阶时,再增加拟合阶数,这三个评价模型质量的数值变化非常小,但是随着拟合阶数的增加,计算消耗的资源会越多,计算时间会增加,所取得的效果变化并不明显,故拟合模型最后选择4阶多项式拟合模型。
S4、建立风力机输出功率模型;
S4.1、将代入风力机尾流风速叠加模型中,得到:
其中,vi表示第i台风力机处的风速,表示第i台风力机与第n台风力机之间的距离;
S4.2、当风电场所有风力机正常工作时,则风电场第n台风力机的输出功率Pn为:
其中,表示第n台风力机的机推力系数和风能利用系数进行拟合后的系数,可以通过步骤S3拟合得到;ρ表示空气密度;S表示风力机叶轮面积;
S5、通过改变风力机推力系数来获取风电场优化控制输出模型;
在某一风向下,设风电场有n台风力机为串行分布,改变第一台风力机的推力系数按照步骤S4.2所述方法计算第二台风力机的输出功率P2,改变第二台风力机的推力系数按照公式(5)计算第三台风力机的输出功率P3,并以此类推,直至改变到第n-1台风力机的推力系数计算第n台风力机的输出功率Pn,再将n台风力机的输出功率进行求和,得到风电场优化控制输出模型:
风力机的推力系数是在[0,1]区间进行变化,为了得到最优结果,利用Matlab软件进行逐步计算,即将[0,1]区间划分成1000份,精度为0.001,设第一台风力机的初始风速为v1,不加入控制时,风力机正常运转时一定速度对应相应的推力系数,此时以精度为0.001的步数,改变前n-1台风力机的推力系数,然后计算总输出功率,对比前面得到的数据是否达到最优,如果没有达到最优,则继续改变前n-1台风力机的推力系数,如果达到最大,则此时前n-1台风力机所对应的推力系数即为该风速下风力机最优控制系数。
S6、对比验证
在本实施例中,风电场有3台风力机为串行分布;
S6.1、按照传统方法,基于Jensen尾流模型,计算3台风力机在不同风速下的输出总功率;
S6.2、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计算3台风力机在不同风速下的输出总功率;
S6.3、将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检验加入控制和无控制状态下优化控制模型的有效性;
如图3所示,P1表示第一台风力机的输出功率,P2表示第二台风力机的输出功率,P3表示第三台风力机输出功率,Ptotal表示三台风力机输出功率总和。当风力机加入控制算法后,第一台风力机的输出功率相比于不加入控制算法会降低,但是第二台风力机和第三台风力机的输出功率会的得到提高,风电场的总输出功率会得到有效提高,尤其是在启动风速和额定风速之间,改变风力机的推力系数,总输出功率提高更加明显。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1)

1.一种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Jensen尾流模型,计算第i台风力机距离风力机后方x处的尾流风速
其中,R为风力机的风轮半径,为第i台风力机的推力系数,v1表示第一台风力机处的风速,k为尾流下降系数;(2)、根据风力机尾流特性,建立风力机尾流速度叠加模型;
其中,vn表示第n台风力机处的风速,γ(n,i)表示第i台风力机对下游第n台风力机的尾流影响因数;
根据风力机尾流特性,下游风力机处在上游风力机的的尾流场中,会出现两种遮挡情况:一种是完全遮挡,一种是部分遮挡,其中,当R(x)≤X<R(x)+R时为完全遮挡,其遮挡面积模型表示为,
当R(x)-X<X<R(x)时为部分遮挡,其遮挡面积模型表示为,
其中,R(x)表示距离上游风力机x处的尾流半径,X1表示上游风力机尾流扩散切面圆心与阴影面积中线之间的距离,X表示上游风力机尾流扩散切面圆心与下游风力机风轮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H表示下游风力机风轮中心与两个圆相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因此,第i台风力机对下游第n台风力机的尾流影响因数γ(n,i)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S阴影表示第i台风力机尾流场对下游第n台风力机叶轮的遮挡面积,S表示下游第n台风力机叶轮面积;
(3)、利用数值拟合方法将第i台风力机推力系数和风能利用系数进行拟合;
其中,c1、c2、c3、c4、c5为风能利用系数;
(4)、建立风力机输出功率模型;
(4.1)、将代入风力机尾流风速叠加模型中,得到:
其中,vi表示第i台风力机处的风速,表示第i台风力机与第n台风力机之间的距离;
(4.2)、当风电场所有风力机正常工作时,则风电场第n台风力机的输出功率Pn为:
其中,表示第n台风力机的机推力系数和风能利用系数进行拟合后的系数;ρ表示空气密度;S表示风力机叶轮面积;
(5)、通过改变风力机推力系数来获取风电场优化控制输出模型;
设风电场n台风力机为串行分布,改变第一台风力机的推力系数具体改变方法为:
设推力系数将区间[0,1]等均分成M份,则以精度为1/M的步数,改变前n-1台风力机的推力系数,然后计算总输出功率,对比前面得到的总输出功率是否达到最大,如果没有达到最大,则继续改变前n-1台风力机的推力系数,如果达到最大,则此时前n-1台风力机所对应的推力系数即为该风速下风力机最优控制系数;
按照公式(5)计算第二台风力机的输出功率P2,并以此类推,直至改变到第n-1台风力机的推力系数计算第n台风力机的输出功率Pn,再将n台风力机的输出功率进行求和,得到风电场优化控制输出模型:
CN201710439361.XA 2017-06-12 2017-06-12 一种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035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9361.XA CN107035618B (zh) 2017-06-12 2017-06-12 一种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9361.XA CN107035618B (zh) 2017-06-12 2017-06-12 一种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5618A CN107035618A (zh) 2017-08-11
CN107035618B true CN107035618B (zh) 2019-03-01

Family

ID=59541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39361.XA Active CN107035618B (zh) 2017-06-12 2017-06-12 一种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356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2899B (zh) * 2017-12-13 2020-12-04 三一重能有限公司 风电场出力的优化方法、装置和实现装置
CN108708825B (zh) * 2018-05-15 2019-11-26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机组尾流的风电场偏航控制方法
CN109973330B (zh) * 2019-04-11 2020-06-19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上游风机尾流对下游风机影响情况的检测方法
CN110046442A (zh) * 2019-04-22 2019-07-23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风机与尾流投影面积叠加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0778454B (zh) * 2019-10-11 2021-04-09 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协调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577544A (zh) * 2020-05-22 2020-08-25 三一重能有限公司 风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80857A (zh) * 2020-08-26 2020-11-24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场的闭环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96576B (zh) * 2020-11-10 2021-02-23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尾流场优化控制的多台风机阵列年发电量提升方法
CN114417692B (zh) * 2021-11-24 2022-12-13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带约束的风电场尾流效应粒子群优化方法
CN114169614B (zh) * 2021-12-09 2022-12-13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风力机尾流模型优化的风电场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0462A (zh) * 2012-12-21 2013-04-03 华北电力大学 计及复杂尾流效应模型的风电场概率输出功率计算方法
CN103701120A (zh) * 2013-12-23 2014-04-02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含风电场的大电网可靠性的评估方法
CN104794357A (zh) * 2015-04-29 2015-07-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二维尾流数值模拟方法
CN104794287A (zh) * 2015-04-22 2015-07-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风工程尾流计算方法
CN106203695A (zh) * 2016-07-07 2016-12-07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降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内优化调度方法
WO2016192731A1 (en) * 2015-06-03 2016-12-08 Vestas Wind Systems A/S Overboosting techniques for wind power plant
CN106919730A (zh) * 2015-12-25 2017-07-0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采用风速衰减因子的风电场尾流确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0462A (zh) * 2012-12-21 2013-04-03 华北电力大学 计及复杂尾流效应模型的风电场概率输出功率计算方法
CN103701120A (zh) * 2013-12-23 2014-04-02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含风电场的大电网可靠性的评估方法
CN104794287A (zh) * 2015-04-22 2015-07-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风工程尾流计算方法
CN104794357A (zh) * 2015-04-29 2015-07-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二维尾流数值模拟方法
WO2016192731A1 (en) * 2015-06-03 2016-12-08 Vestas Wind Systems A/S Overboosting techniques for wind power plant
CN106919730A (zh) * 2015-12-25 2017-07-0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采用风速衰减因子的风电场尾流确定方法
CN106203695A (zh) * 2016-07-07 2016-12-07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降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内优化调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5618A (zh) 2017-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5618B (zh) 一种基于尾流效应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方法
CN111801493B (zh) 确定用于风力涡轮机的控制设置
CN106897486B (zh) 考虑湍流强度影响的抛物线形风电机组尾流模型计算方法
CN106548414B (zh) 一种海上风电场发电量计算方法
CN101949363A (zh) 计及风电场输入风速和风向随机波动的风电机组分组方法
CN104933483A (zh) 一种基于天气过程划分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
KR101383792B1 (ko) 라이다 측정을 이용한 나셀 풍속계 보정 방법
CN109992889B (zh) 风电场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尾流值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7784386B (zh) 一种基于风速衰减因子的风电场风机优化排布方法及系统
CN108509718B (zh) 一种基于质量守恒的远场尾流二维解析模型
CN106919730B (zh) 一种采用风速衰减因子的风电场尾流确定方法
CN112949217A (zh) 风电机组尾流分区域建模及快速分析方法
CN109409019A (zh) 一种风力机叶片气动外形的预弯优化方法
CN108536907A (zh) 一种基于简化动量定理的风电机组远场尾流解析建模方法
CN116378897B (zh) 一种风电场偏航角控制方法及装置
Foloppe et al. Development of a dynamic wake model accounting for wake advection delays and mesoscale wind transients
Gabl et al.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velocity distributions in front of bulb hydro turbines
CN109766611B (zh) 一种考虑地形坡度的风电场功率简化预测方法
US11846270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of a wind park
CN109344535A (zh) 一种基于流场自适应的轴流泵后导叶体自动优化设计方法
Urbán et al. The effect of wake position and yaw misalignment on power loss in wind turbines
Wei et al. The impact of wake effect on the aggregated modeling of wind farm
CN104965975B (zh) 一种微风区mw级风力发电机风轮大小初选的确定方法
Jafari et al. Aerodynamic analysis of a stator‐augmented linear cascade wind turbine
Oktavitasari et al. Study of the wind farm arrangements and wake characteristic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crossflow wind turb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