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26243B -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26243B
CN107026243B CN201610066634.6A CN201610066634A CN107026243B CN 107026243 B CN107026243 B CN 107026243B CN 201610066634 A CN201610066634 A CN 201610066634A CN 107026243 B CN107026243 B CN 1070262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ave part
substrate
extension
display pane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666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26243A (zh
Inventor
王承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666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262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26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6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26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6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显示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封装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且环绕所述显示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与所述封装件位置相对应的封装区,所述封装区包括环绕所述显示元件的凹槽部,所述凹槽部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延展部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延展部,所述第一延展部与所述第二延展部相连通;所述封装件的一端填充入所述凹槽部中。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与诸多显示面板相比,OLED显示面板具有主动发光、高对比度、无视角限制等其诸多优点。OLED显示面板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功耗上也低于原有器件,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因此,OLED显示面板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显示技术领域,将成为今后显示器消费的主流。然而OLED显示面板中的OLED显示元件的寿命是其发展的重要瓶颈。OLED显示元件发光的有机材料会受到水氧入侵而产生破坏,导致该区域的画素无法正常点亮。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玻璃胶(Frit)材料,将其涂布于显示面板的封装区域(非发光区域)并利用高温镭射将其软化后,可紧密地将显示面板的封装盖板与阵列基板粘合,并阻隔外界的水氧从显示面板的侧面侵入、防止OLED显示元件接触水氧。
请参见图1,其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的俯视图。阵列基板1’上设有显示元件3’,阵列基板1’包括封装区11’,封装区11’环绕显示元件3’设置,在阵列基板1’与封装盖板贴合、封装的过程中,玻璃胶对应设置于阵列基板1’的封装区11’。
请参见图2,其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阵列基板的封装区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阵列基板1’的封装区11’包括网格状的玻璃胶填入部5’,玻璃胶填入部5’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且尺寸相同的方格状填入孔51’。玻璃胶经高温镭射软化后进入并填满填入孔51’,使显示面板的封装盖板与阵列基板1’紧密粘合。但目前的封装过程存在以下问题:玻璃胶在高温软化后进入并填满填入孔51’的过程中,玻璃胶的膨胀系数比接触的材质的膨胀系数大,因此,玻璃胶填入部5’的局部区域会在玻璃胶的膨胀力以及部分外在力量(例如,模组切割的下压力、分离拨片动作的施力以及面板承受震荡冲击时受到机壳压迫的力量等)的作用下被破坏、产生裂缝,进而,外界的水氧可以从裂缝处侵入显示面板中、与显示元件3’接触,被水氧接触的显示元件3’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无法正常发光。因此,显示面板通常会在裂缝的部位出现画素内缩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显示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封装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且环绕所述显示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与所述封装件位置相对应的封装区,所述封装区包括环绕所述显示元件的凹槽部,所述凹槽部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延展部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延展部,所述第一延展部与所述第二延展部相连通;所述封装件的一端填充入所述凹槽部中。
优选地,所述凹槽部包括一个第一延展部以及多个第二延展部。
优选地,多个第二延展部垂直于所述第一延展部。
优选地,所述封装区包括第一凹槽部以及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以及第二凹槽部之间相互间隔。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相对设置、呈拉链状,所述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的第二延展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的第一延展部之间,且所述第二凹槽部的每个第二延展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两个相邻的第二延展部之间,所述第一凹槽部的每个第二延展部均位于所述第二凹槽部的两个相邻的第二延展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凹槽部还包括多个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三延展部,每个所述第三延展部均与所述第一延展部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三延展部与所述第二延展部沿所述第一延展部对称。
优选地,所述凹槽部包括多个第一延展部以及多个第二延展部。
优选地,所述凹槽部呈麻花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板的封装区包括:玻璃基底;半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玻璃基底上;第一栅极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层上;栅极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上;第二栅极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上,且覆盖所述栅极金属层;接触孔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上;钝化层,设置于所述接触孔层上。
优选地,所述凹槽部自所述钝化层延伸至所述半导体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板的封装区还包括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凹槽部的内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第一基板的封装区的网格状的玻璃胶填入部改进为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延展部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且与第一延展部相连通的第二延展部的凹槽部。在封装件(玻璃胶)在高温软化后进入并填满该凹槽部的过程中,可沿凹槽部的第一延展部和第二延展部两个方向进行延展和填充,改善了高温环境下的应力,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封装件的膨胀系数比接触的材质的膨胀系数大而使第一基板的封装区出现裂缝,并且,该凹槽部的结构还使封装层软化后具有较佳的延展方式,提高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密合度。因此,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封装效果,可有效地防止水氧接触显示面板内的显示元件,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阵列基板的封装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第一基板的封装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5中封装区的第一凹槽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封装区的第二凹槽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封装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基板的封装区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基板的封装区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进行进一步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附图中元件的大小并不代表实际大小的比例关系。
第一实施例
请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显示元件3以及封装件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2于第一基板1相对设置,第二基板2为一封装盖板。显示元件3设置于第一基板1上,位于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形成显示面板的发光区,其中,显示元件3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结构,例如,显示元件3可以包括阳极、设置于阳极上的发光层以及设置于发光层上的阴极,在此不予赘述。封装件4设置于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且环绕显示元件3,具体来说,封装件4设置于显示面板的非发光区,其与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共同形成一密闭空间,用于防止外界的水氧气侵入、与显示元件3接触。优选地,封装件4为玻璃胶,玻璃胶通过镭射高温加工后软化,粘合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
请参见图4至图7,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俯视图。图5示出了图4中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封装区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第一基板的封装区的第一凹槽部以及第二凹槽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第一基板1包括封装区11,封装区11的位置于封装件4的位置相对应,即封装区11是指封装件4在第一基板1上的所在区域。封装区11包括环绕显示元件的凹槽部。所述凹槽部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延展部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延展部,所述第一延展部与所述第二延展部相连通。
具体来说,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封装区11包括两个相互匹配的凹槽部,分别为第一凹槽部6和第二凹槽部6’。封装件4的一端(靠近第一基板1的一端)经镭射高温加工软化后填充进入第一凹槽部6和第二凹槽部6’中。
第一凹槽部6包括一个第一延展部61以及多个第二延展部62。第一延展部61沿第一方向设置,多个第二延展部62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一延展部61与每个第二延展部62均连通。在图5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方向是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因此,多个第二延展部62之间相互平行,并且每个第二延展部62均与第一延展部61相垂直。在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所示结构仅仅为图4中封装区11的一个局部区域,封装区11以及封装区11上的凹槽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凹槽部6和第二凹槽部6’)是环绕显示元件3的,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不是直线方向,而优选地是指平行于显示元件3的边界的方向,进而,在封装区11的不同区域第一方向以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是变化的。
第二凹槽部6’与第一凹槽部6的结构类似。如图7所示,第二凹槽部6’包括一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延展部61’以及多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延展部62’。第一延展部61’与每个第二延展部62’均垂直且连通。与第一凹槽部6不同的是,第二凹槽部6’的第二延展部62’与第一凹槽部6的第二延展部62是相对设置的,即第二凹槽部6’可以理解为第一凹槽部6的镜像结构。
在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凹槽部6’与第一凹槽部6以及之间相互间隔,第二凹槽部6’位于第一凹槽部6的外侧,第一凹槽部6和第二凹槽部6’形成拉链状。具体来说,第一凹槽部6的第一延展部61与第二凹槽部6’的第一延展部61’相互平行。第一凹槽部6的每个第二延展部62均与第二凹槽部6’的每个第二延展部62’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即第一凹槽部6与第二凹槽部6’的所有第二延展部62和62’均位于第一凹槽部6与第二凹槽部6’的第一延展部61和61’之间。第二凹槽部6’的每个第二延展部62’均位于第一凹槽部6的两个相邻的第二延展部62之间,相应地,第一凹槽部6的每个第二延展部62均位于第二凹槽部6’的两个相邻的第二延展部62’之间。
请参见图8,其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封装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8虽然仅仅示意性地以第一凹槽部6处的第一基板1封装区11的截面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凹槽部6’处的第一基板1封装区11的截面结构是相同的,在此不予赘述。
具体来说,如图8所示,第一基板1的封装区11包括玻璃基底12、半导体层13、第一栅极绝缘层14、栅极金属层15、第二栅极绝缘层16、接触孔层17以及钝化层18。其中,半导体层13设置于玻璃基底12上。第一栅极绝缘层14设置于半导体层13上。栅极金属层15设置于第一栅极绝缘层14上。第二栅极绝缘层16设置于第一栅极绝缘层14上,且覆盖栅极金属层15。接触孔层17设置于第二栅极绝缘层16上。钝化层18设置于接触孔层17上。如图8所示,第一凹槽部6自钝化层18延伸至半导体层13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的封装区11还包括第三绝缘层19,第三绝缘层19设置于第一凹槽部6的内表面。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凹槽部6’的内表面同样设有第三绝缘层19,在此不予赘述。
第二实施例
请参见图9,其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基板的封装区的局部放大图。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类似的,在此实施例中,封装区11包括环绕显示元件的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延展部61”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延展部62”,第一延展部61”与第二延展部62”相连通。
与上述图4和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封装区11仅包括一个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包括多个第一延展部61”以及多个第二延展部62”。具体来说,在图9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优选地相互垂直,但第一方向与图9中的竖直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相应地,第二方向与水平方向也形成一与上述夹角角度相同的夹角,即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对第一实施例来说进行了顺指针旋转。多个第一延展部61”以及多个第二延展部62”形成的凹槽部呈麻花状,每个第一延展部61”至少连通两个第二延展部62”,相应地,每个第二延展部62”至少连通两个第一延展部61”。该实施例同样可以实现,并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效果,在此不予赘述。
第三实施例
请参见图10,其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基板的封装区的局部放大图。与上述图5所示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封装区11仅包括一个凹槽部。所述凹槽部还包括多个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三延展部63,每个第三延展部63均与第一延展部61相连通。具体来说,在图10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部呈鱼骨状,第三延展部63与第二延展部62沿第一延展部61对称,且第三延展部63与第二延展部62均不与第一延展部61垂直。该实施例同样可以实现,并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效果,在此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显示面板。由于上述显示面板具有良好的封装效果、有效地防止水氧接触显示元件,因此,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第一基板的封装区的网格状的玻璃胶填入部改进为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延展部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且与第一延展部相连通的第二延展部的凹槽部。在封装件(玻璃胶)在高温软化后进入并填满该凹槽部的过程中,可沿凹槽部的第一延展部和第二延展部两个方向进行延展和填充,改善了高温环境下的应力,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封装件的膨胀系数比接触的材质的膨胀系数大而使第一基板的封装区出现裂缝,并且,该凹槽部的结构还使封装层软化后具有较佳的延展方式,提高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密合度。因此,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封装效果,可有效地防止水氧接触显示面板内的显示元件,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显示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
封装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且环绕所述显示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与所述封装件位置相对应的封装区,所述封装区包括环绕所述显示元件的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一个第一延展部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延展部,所述第一延展部与每一所述第二延展部的一端相连通;
所述封装件的一端填充入所述凹槽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延展部垂直于所述第一延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区包括第一凹槽部以及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以及第二凹槽部之间相互间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相对设置、呈拉链状,所述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的第二延展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的第一延展部之间,且所述第二凹槽部的每个第二延展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两个相邻的第二延展部之间,所述第一凹槽部的每个第二延展部均位于所述第二凹槽部的两个相邻的第二延展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还包括多个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三延展部,每个所述第三延展部均与所述第一延展部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延展部与所述第二延展部关于所述第一延展部对称。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封装区包括:
玻璃基底;
半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玻璃基底上;
第一栅极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层上;
栅极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上;
第二栅极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上,且覆盖所述栅极金属层;
接触孔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上;
钝化层,设置于所述接触孔层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自所述钝化层延伸至所述半导体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封装区还包括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凹槽部的内表面。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610066634.6A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0262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66634.6A CN107026243B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66634.6A CN107026243B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26243A CN107026243A (zh) 2017-08-08
CN107026243B true CN107026243B (zh) 2019-06-11

Family

ID=59524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66634.6A Active CN107026243B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262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60159B (zh) * 2023-06-02 2023-09-0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5056A (zh) * 2011-07-12 2011-11-23 上海大学 一种增强玻璃料密封oled器件密封性能的方法
CN103681690A (zh) * 2012-09-06 2014-03-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基底及其制造方法
CN203644804U (zh) * 2014-01-07 2014-06-11 蒙特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焊带
CN203895433U (zh) * 2014-06-19 2014-10-22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环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5056A (zh) * 2011-07-12 2011-11-23 上海大学 一种增强玻璃料密封oled器件密封性能的方法
CN103681690A (zh) * 2012-09-06 2014-03-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基底及其制造方法
CN203644804U (zh) * 2014-01-07 2014-06-11 蒙特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焊带
CN203895433U (zh) * 2014-06-19 2014-10-22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环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26243A (zh) 2017-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9660B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封装方法、显示装置
CN109390381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5419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屏体
CN206134686U (zh) 一种amoled显示面板结构
CN100587947C (zh) 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EP3660939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packaging method therefor
CN10887425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16508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8173590U (zh) Oled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7579167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6816546A (zh) 一种oled阵列基板及oled显示器件
CN102856468B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44315B (zh) 显示面板结构及制备方法
CN104681584B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08717957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026243B (zh)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212107A (zh) 一种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CN106462018A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和修复方法
WO2017063429A1 (zh) 封框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3078063A (zh) 一种oled封装结构
CN107507925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8686547B1 (en) Stack die structure for stress reduction and facilit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CN209298176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438696A (zh) 应力释放的图案组合结构
CN105609472A (zh) 压力传感器的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500, building two, building 100, 1, Jinshan Industrial Road, 208, Shanghai, Jinsh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ehui opto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500, building two, building 100, 1, Jinshan Industrial Road, 208, Shanghai, Jin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506, No. nine, No. 1568, Jinshan Industrial Zone, Shanghai, Jinsh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ehui opto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500, building two, building 100, 1, Jinshan Industrial Road, 208, Shanghai, Jin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ehui optoelectronic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