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5039A - 护线套及带护线套的电线 - Google Patents

护线套及带护线套的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5039A
CN107005039A CN201580066563.3A CN201580066563A CN107005039A CN 107005039 A CN107005039 A CN 107005039A CN 201580066563 A CN201580066563 A CN 201580066563A CN 107005039 A CN107005039 A CN 107005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arcus
inner circumferential
wire bush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65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宇治田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05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50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22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through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e.g. into build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B60R16/0222Gromm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00Devices for use where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pass through walls or partitions
    • F16L5/02Sea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7/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17/56Insulating bodies
    • H01B17/58Tubes, sleeves, beads, or bobbins through which the conductor pa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2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moisture, corrosion, chemical attack or wea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2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moisture, corrosion, chemical attack or weather
    • H01B7/282Preventing penetration of fluid, e.g. water or humidity, into conductor or c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ulating Bodie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目的是在安装于轨道形状的贯通孔中的护线套中,实现贯通孔的内周缘部与护线套的环状槽的底面之间的防水性提高。护线套具备筒部和安装部,该安装部以向筒部的外周部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在安装部的外周部形成有能嵌入贯通孔的内周缘部的环状槽。环状槽的底面形成为具有一对直线部和一对弧状部的轨道形状,该一对弧状部形成为向外凸的弧状,并将一对直线部的一侧的两端及另一侧的两端各自连接。弧状部的内周侧部分包含其厚度尺寸随着从其中央朝向弧状部和直线部的连结部分逐渐变大的部分。

Description

护线套及带护线套的电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到形成于车辆的面板等上的贯通孔中的护线套。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面板等中形成有用于将电线相对于面板从一侧拉入到另一侧的贯通孔,为了从该贯通孔的内周缘部保护电线、以及抑制水等通过贯通孔浸入,有时安装有护线套。
在贯通孔形成为轨道形状、并且在护线套的外周也形成有与所述轨道形状相应的槽的情况下,有如下问题:当将护线套装配到贯通孔中时,在护线套与贯通孔之间容易产生间隙。这是因为,形成于护线套的槽的直线部分容易向内侧挠曲变形,结果在该槽的直线部分与贯通孔的周缘部的直线部分之间产生间隙。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将槽部的外周形状形成为椭圆形,使得槽部不易向内侧变形。另外,在槽部的椭圆形四角处设置肋,利用该肋加强槽部,并且使得肋与贯通孔紧密接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476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贯通孔的内周缘部形状和槽部的外周形状的匹配性差,可产生贯通孔的内周缘部和槽部的底面的紧密接触性差的部分。例如,在槽部中椭圆的短轴方向两侧的弧状部分和椭圆的长轴方向两侧的弧状部分的连结部分,有可能贯通孔的内周缘部和槽部的底面的紧密接触性变差。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设置肋,但是由于肋的突出尺寸沿着槽部的延伸方向在各部不同,另外,混合存在肋与贯通孔接触的部分和槽部的底与贯通孔直接接触的部分,肋追随护线套自身的变形而变形等,所以不易在槽部的延伸方向整体上确保稳定的防水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安装于轨道形状的贯通孔中的护线套中,实现贯通孔的内周缘部与护线套的环状槽的底面之间的防水性提高。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上述技术问题,第1方式是一种护线套,其安装到形成于车辆的面板上的轨道形状的贯通孔中,所述护线套具备:筒部,在其内部插通电线;以及安装部,其以向所述筒部的外周部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在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部形成有能嵌入所述贯通孔的内周缘部的环状槽,所述环状槽的底面形成为具有一对直线部和一对弧状部的轨道形状,所述一对弧状部形成为向外凸的弧状,并将所述一对直线部的一侧的两端及另一侧的两端各自连接,所述一对弧状部的内周侧部分包含其厚度尺寸随着从所述一对弧状部的中央朝向所述一对弧状部和所述一对直线部的各自的连结部分逐渐变大的部分。
第2方式是第1方式的护线套,所述一对直线部的内周侧部分的内周面形成为描绘向外侧凸的弧的形状。
第3方式是第2方式的护线套,所述一对直线部的中央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一对弧状部的中央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
第4方式是第1方式的护线套,所述一对直线部的内周侧部分沿着其延伸方向形成为均匀的厚度尺寸。
第5方式具备:第1~第4中的任一方式的护线套;以及至少一根电线,其在所述筒部插通。
发明效果
根据第1~第5方式,因为弧状部的内周侧部分和直线部的内周侧部分的连结部分的厚度尺寸比较大,所以在该部分不易弯曲。由此,直线部不易向内侧变形,在环状槽的底面的直线部与贯通孔的内周缘部之间不易产生间隙。另外,因为弧状部的中央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比较小,所以在将贯通孔的周缘部嵌入到环状槽的状态下,将要使环状槽的内周侧部分收缩的力主要由弧状部的中央吸收。弧状部自身不易从该形状向内侧较大地变形,因此,弧状部和贯通孔的周缘部能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结果是,在环状槽的底面的周向整体上,能尽量减小贯通孔的内周缘部和环状槽的底面的间隙,能实现它们之间的防水性提高。
根据第2方式,因为直线部的内周侧部分的内周面形成拱门结构,所以能实现护线套的轻量化,并且能抑制直线部的内周侧部分的变形。
根据第3方式,能更可靠地抑制直线部的内周侧部分的变形。
根据第4方式,因为直线部的内周侧部分以与弧状部和直线部的连结部分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相同程度的厚度尺寸沿着其延伸方向形成为均匀的厚度尺寸,所以能更可靠地抑制直线部的内周侧部分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护线套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带护线套的电线安装于面板的状态的概要侧视图。
图3是表示将安装部的截面形状投影到面板的贯通孔的周缘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其它例的安装部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将变形例的安装部的截面形状投影到面板的贯通孔的周缘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护线套及带护线套的电线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护线套2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带护线套的电线10安装于面板16的状态(即,带护线套的电线10的护线套的装配结构)的概要侧视图。另外,图3表示将安装部30用与其中心轴(与筒部22、24的中心轴一致)正交、且通过环状槽40的平面切断的截面形状投影到面板16的贯通孔18的周缘部的状态。此外,在该投影状态下,截面形状的中心和贯通孔18的中心一致。
带护线套的电线10具备电线12和护线套20。
在此,带护线套的电线10包含多根电线12。多根电线12在安装有本护线套20的部分以形成圆形截面的方式捆扎。多根电线12也可以在护线套外分支。在电线12的端部装配有端子,端子插入保持于连接器。并且,在本带护线套的电线10配设于车辆的状态下,各连接器通过连接器与搭载于车辆的各种电气部件连接,由此各种电气部件通过多根电线12电连接。即,本带护线套的电线10作为车辆中的电气配线材料使用。也可以在电线12上一起捆扎有光纤缆线。在图2中,绘画出捆扎有多根电线12的外形。
护线套20是插入安装到车辆的面板16上所形成的贯通孔18中的构件。
作为面板16,可假设将车辆中的各部隔开的金属板、例如将发动机室和车室隔开的金属板、将车室内和外部隔开的金属板等。
面板16中形成有用于使电线12通过的贯通孔18。贯通孔18形成为轨道形状。在此,所谓轨道形状是指由一对直线和一对弧规定的形状,该一对直线相互平行且在各自的延伸方向上配设于使端部对齐的位置,该一对弧将一对直线的一侧两端及另一侧两端各自连接,并向外凸。弧包含圆弧,但不是必须为圆弧。
并且,被电线12插通的护线套20插入安装于上述贯通孔18中。由此,护线套20起到如下作用:从贯通孔18的周缘部保护电线12,并且抑制水等从面板16的一侧空间浸入到另一侧空间。
护线套20是利用橡胶等弹性体通过金属模具一体成型的构件,具备筒部22、24和安装部30。
筒部22形成为在内部能插通电线12的筒形状。筒部22的内径形成为与多根电线12的线束的外径相同程度或者小于该外径的大小(稍小的大小)。并且,在使筒部22以扩径的方式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在其内部插通有多根电线12的线束并保持。优选的是,在该状态下,在筒部22的端部及从该端部延伸的多根电线12的线束部分缠绕有粘结带等。
筒部24与筒部22同样,形成为在内部能插通电线12的筒形状。筒部22、24夹着安装部30向两侧延伸,另外,配设于同轴上。并且,多根电线12的线束从筒部22在安装部30内插入到筒部24内。筒部22、24中的一方也可以省略。
安装部30形成为向筒部22、24的外周部突出的形状,在该外周部形成有能嵌入贯通孔18的内周缘部的环状槽40。另外,在安装部30的内部形成有与筒部22、24相连的空间。
更具体地,安装部30具备:锷部32,其从筒部22的端部向外方扩径;裙状部34,其从锷部32的外周部朝向筒部24侧依次扩展;锷部38,其从筒部24的端部向外方扩径;以及连结部36,其连结裙状部34和锷部38。
锷部32形成为轨道形状,裙状部34中最宽的部分的边缘部也形成轨道形状。另外,锷部38也形成与裙状部34中最宽的部分的边缘部相同的大小或者比其大的形状的轨道形状。
另外,连结部36形成比裙状部34中最宽的部分的边缘部及锷部38的外周缘部小的轨道形状。
裙状部34中最宽的部分和锷部38通过上述连结部36连接,在裙状部34与锷部38之间形成有环状槽40,环状槽40将连结部36的外周面作为环状的底面42,将裙状部34中最宽的部分及锷部38的相对的面作为环状侧面。
环状槽40的底面42形成为轨道形状。即,底面42包含一对直线部42a和一对弧状部42b。一对直线部42a相互平行,且在各自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使端部对齐的位置。另外,一方的弧状部42b形成为向外凸的弧状,将一对直线部42a的一侧两端彼此连接。另外,另一方的弧状部42b形成为向外凸的弧状,将一对直线部42a的另一侧两端彼此连接。
安装部30中环状槽40的内周侧部分(即,连结部36)的厚度尺寸以随着从一对弧状部42b的中央部朝向一对弧状部42b和一对直线部42a逐渐变大的方式设定。
另外,在此,一对直线部42a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以沿着其延伸方向为均匀的方式设定。
在此,安装部30的中环状槽40的内周侧部分的内周面的形状(即,连结部36的内周面的形状)描绘比底面42的轨道形状小的轨道形状。
并且,一对弧状部42b的中央部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设定为d1,一对弧状部42b的端部的内周侧部分、且一对弧状部42b和一对直线部42a的各自的连结部分的厚度尺寸设定为d2(d1<d2),一对弧状部42b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以从d1朝向d2逐渐变大的方式设定。另外,一对直线部42a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在其延伸方向整体上维持上述连结部分的厚度尺寸d2。
此外,底面42的轨道形状的大小小于贯通孔18的轨道形状的大小。优选的是,底面42的各部在贯通孔18的轨道形状的周向整体上,底面42的轨道形状的大小比贯通孔18的轨道形状的大小小出位于内侧一定尺寸的程度。
根据这样构成的护线套20及带护线套的电线10,能尽量减小贯通孔18的内周缘部和环状槽40的底面的间隙,能实现它们之间的防水性的提高。
对上述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首先,图4是表示在与上述安装部30对应的安装部230中、环状槽的底面242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在其周向整体上均匀的情况的剖视图。在该情况下,当将贯通孔的内周缘部嵌入到环状槽时,环状槽的底面242整体被朝向内侧压入。发明人对该情况的底面242的变形状况详细讨论的结果是,判明如下情况。
首先,因为弧状部242b的内周侧部分形成向外凸的弧状,所以不易向内周侧变形,且相对于贯通孔18的内周缘部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另一方面,因为直线部242a的内周侧部分形成直线状,所以如该图4的双点划线的直线部242Ba所示,有时会向内侧变形。当详细讨论该变形状态时,可判明如下:直线部242a不是仅在其延伸方向中间部变形,而是以直线部242a和弧状部242b的连结部分为起点向内周侧变形。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30中环状槽40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以随着从一对弧状部42b的中央部朝向一对弧状部42b和一对直线部42a的各自的连结部分逐渐变大的方式设定。由此,在弧状部42b的内周侧部分与直线部42a的内周侧部分之间不易弯曲,结果是,直线部42a的内周侧部分也不易向内侧变形。由此,在环状槽40的底面42的直线部42a与贯通孔18的内周缘部之间不易产生间隙。
另外,因为弧状部42b的中央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比较小,所以在将贯通孔18的内周缘部嵌入到环状槽40的状态下,要使环状槽40的内周侧部分收缩的力主要由弧状部42b的中央吸收。在此,因为弧状部42b自身形成向外凸的弧状,所以不易向内侧变形,弧状部42b和贯通孔18的内周缘部能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
结果是,在环状槽40的底面42的周向整体上,能尽量减小贯通孔18的内周缘部和底面42的间隙,能实现它们之间的防水性提高。
而且,因为底面42与贯通孔18同样形成为轨道形状,所以在如现有技术那样使槽部的外周形状为椭圆形的情况下,不易产生形状的不匹配性,从这方面出发也能实现它们之间的防水性提高。
另外,因为直线部42a的内周侧部分以与弧状部42b和直线部42a的连结部分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d2相同的程度沿着其延伸方向形成为均匀的厚度尺寸d2,所以能更可靠地抑制直线部42a的内周侧部分的变形。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直线部42a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d2以沿着沿着其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式设定,但是未必是那样的构成。
例如,在图5所示的变形例中,在与安装部30对应的安装部130中,环状槽的底面42形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但是安装部130中底面42的内周侧部分的内周面的形状形成为椭圆形(在数学上定义的椭圆形)。
在该变形例中,与一对弧状部42b对应的一对弧状部142b包含其厚度尺寸从弧状部142b的中央朝向弧状部142b和与直线部对应的直线部142a的连结部分逐渐变大的部分。具体地,弧状部142b的中央部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设定为e1,比弧状部142b和直线部142a的各自的连结部分靠近弧状部142的部分的厚度尺寸设定为e2(e1<e2),弧状部142b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以从e1朝向e2逐渐变大的方式设定。
另外,直线部142a的内周侧部分的内周面描绘向外凸的弧。因此,直线部142a的延伸方向中间部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为e3(e3<e2)。即,直线部142a的端部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以随着从端部朝向中央逐渐变小的方式设定。
另外,为了能更可靠地抑制直线部142a的变形,优选直线部142a的中央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e3大于弧状部142b的中央的厚度尺寸e1。
根据该变形例也是,直线部142a和弧状部142b的连结部分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比较大,另外,弧状部142b的中央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比较大,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能尽量减小贯通孔18的内周缘部和环状槽40的底面的间隙,能实现它们之间的防水性提高。此外,如本例所示,弧状部142b的内周侧部分只要包含厚度尺寸随着从中央朝向端部(连结部分)逐渐变大的部分即可,直线部142a和弧状部142b的连结部分不必形成得最厚。即,在可抑制直线部142a向内侧的变形的范围内,也可以形成为厚度尺寸在该连结部分的前后的位置上最大。
另外,因为直线部142a的内周侧部分的内周面形成为描绘向外侧凸的弧的形状,所以沿着该直线部142a的内周侧部分的内周面的部分形成一种拱门结构。因此,能实现护线套20的轻量化,并且能抑制直线部142a的内周侧部分的变形,能良好地保持贯通孔18的内周缘部与环状槽40的底面之间的防水性提高。
如上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是上述的说明在所有的方面是例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想没有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
附图标记说明
10 带护线套的电线
12 电线
16 面板
18 贯通孔
20 护线套
22、24 筒部
30、130 安装部
40 环状槽
42 底面
42a、142a 直线部
42b、142b 弧状部。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删除)
2.(修改后)一种护线套,其安装到形成于车辆的面板上的轨道形状的贯通孔中,所述护线套具备:
筒部,在其内部插通电线;以及
安装部,其以向所述筒部的外周部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在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部形成有能嵌入所述贯通孔的内周缘部的环状槽,
所述环状槽的底面形成为具有一对直线部和一对弧状部的轨道形状,所述一对弧状部形成为向外凸的弧状,并将所述一对直线部的一侧的两端及另一侧的两端各自连接,
所述一对弧状部的内周侧部分包含其厚度尺寸随着从所述一对弧状部的中央朝向所述一对弧状部和所述一对直线部的各自的连结部分逐渐变大的部分
所述一对直线部的内周侧部分的内周面形成为描绘向外侧凸的弧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线套,其中,
所述一对直线部的中央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一对弧状部的中央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
4.(删除)
5.(修改后)一种带护线套的电线,具备:
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线套;以及
至少一根电线,其在所述筒部插通。

Claims (5)

1.一种护线套,其安装到形成于车辆的面板上的轨道形状的贯通孔中,所述护线套具备:
筒部,在其内部插通电线;以及
安装部,其以向所述筒部的外周部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在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部形成有能嵌入所述贯通孔的内周缘部的环状槽,
所述环状槽的底面形成为具有一对直线部和一对弧状部的轨道形状,所述一对弧状部形成为向外凸的弧状,并将所述一对直线部的一侧的两端及另一侧的两端各自连接,
所述一对弧状部的内周侧部分包含其厚度尺寸随着从所述一对弧状部的中央朝向所述一对弧状部和所述一对直线部的各自的连结部分逐渐变大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线套,其中,
所述一对直线部的内周侧部分的内周面形成为描绘向外侧凸的弧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线套,其中,
所述一对直线部的中央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一对弧状部的中央的内周侧部分的厚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线套,其中,
所述一对直线部的内周侧部分沿着其延伸方向形成为均匀的厚度尺寸。
5.一种带护线套的电线,具备:
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护线套;以及
至少一根电线,其在所述筒部插通。
CN201580066563.3A 2014-12-16 2015-11-27 护线套及带护线套的电线 Pending CN1070050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3922 2014-12-16
JP2014253922A JP2016116361A (ja) 2014-12-16 2014-12-16 グロメット及びグロメット付電線
PCT/JP2015/083333 WO2016098559A1 (ja) 2014-12-16 2015-11-27 グロメット及びグロメット付電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5039A true CN107005039A (zh) 2017-08-01

Family

ID=56126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6563.3A Pending CN107005039A (zh) 2014-12-16 2015-11-27 护线套及带护线套的电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305366A1 (zh)
JP (1) JP2016116361A (zh)
CN (1) CN107005039A (zh)
WO (1) WO20160985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45582B2 (ja) * 2016-06-10 2017-12-13 株式会社サンセイアールアンドディ 遊技機
DE102017207513A1 (de) * 2017-05-04 2018-11-08 Hamm Ag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Schläuche
US11114831B2 (en) * 2018-06-26 2021-09-07 Gabe Coscarella Flashing hood for utility lines
JP7041112B2 (ja) * 2019-10-29 2022-03-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7675U (ja) * 1991-12-02 1993-06-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H10302563A (ja) * 1997-04-22 1998-11-13 Yazaki Corp グロメット
CN203242989U (zh) * 2013-03-21 2013-10-1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线束过孔橡胶密封件
CN203589641U (zh) * 2013-10-10 2014-05-07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过孔套总成及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0799A (en) * 1994-02-03 1999-02-16 Benda; Steven J. Grommet
JP3412983B2 (ja) * 1995-09-26 2003-06-0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7675U (ja) * 1991-12-02 1993-06-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H10302563A (ja) * 1997-04-22 1998-11-13 Yazaki Corp グロメット
CN203242989U (zh) * 2013-03-21 2013-10-1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线束过孔橡胶密封件
CN203589641U (zh) * 2013-10-10 2014-05-07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过孔套总成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16361A (ja) 2016-06-23
US20170305366A1 (en) 2017-10-26
WO2016098559A1 (ja) 2016-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5039A (zh) 护线套及带护线套的电线
US930009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798775B2 (ja) 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
US20150222038A1 (en) Low insertion force terminal
EP2738895A1 (en) Corrugated tube provided with passage maintenance member, and wire harness
US932639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CN109768419B (zh) 连接器
CN204597020U (zh) 电连接器组合
US20140169871A1 (en) Connector
US9136660B2 (en) Female terminal
ATE394814T1 (de) Verbinderanordnung für elektrische kabel, für verbindung zu verbindern mit zylinderstifte
US9608362B2 (en) Mat seal for a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molding tool for injection molding of a mat seal
CN105490097B (zh) 电连接器
GB2521328A (en) Outer protective tube for electrical wire
US20080149364A1 (en) Ribbon cable
CN105024217A (zh) 橡胶塞固定结构
CN203351776U (zh) 连接端子
US9889805B2 (en) Wire harness and wire harnes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9960516B2 (en) Connection terminal
CN202368496U (zh) 车辆及其车辆内饰件与车身的装配结构
JP3228253U (ja) モジュラー接続式ハウジング
KR101666072B1 (ko) 단자
CN203504085U (zh) 一种汽车线束用分段式波纹管
CN102959810B (zh) 被屏蔽的插塞连接器
JP2012253961A (ja) 電線保護具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