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2824B - 波动齿轮装置的柔性外齿齿轮与轴部件的紧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波动齿轮装置的柔性外齿齿轮与轴部件的紧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2824B
CN107002824B CN201480083531.XA CN201480083531A CN107002824B CN 107002824 B CN107002824 B CN 107002824B CN 201480083531 A CN201480083531 A CN 201480083531A CN 107002824 B CN107002824 B CN 1070028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ing face
boss
face
side fastening
inclin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35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2824A (zh
Inventor
保科达郎
小林优
长井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monic Drive Syste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armonic Drive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monic Drive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Harmonic Drive System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002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2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28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28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9/00Other gearings
    • F16H49/001Wave gearings, e.g. harmonic drive transmiss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018Shaft assemblies for gearings
    • F16H57/0025Shaft assemblies for gearings with gearing elements rigidly connected to a shaft, e.g. securing gears or pulleys by specially adapted splines, keys or meth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9/00Other gearings
    • F16H49/001Wave gearings, e.g. harmonic drive transmissions
    • F16H2049/003Features of the flexsplin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形成于波动齿轮装置的柔性外齿齿轮(3)的凸台(7)的凸台侧紧固面(12)和输出轴(11)的轴侧紧固面(13)通过螺栓(15)而同轴地紧固固定。凸台侧紧固面(12)为由以其直径线(16)为峰线并按规定的角度交叉的对称的2个倾斜面限定的凸侧紧固面。轴侧紧固面(13)为由以其直径线为谷线并按规定的角度交叉的对称的2个倾斜面限定的凹侧紧固面。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被设定为2deg~16deg范围内的值。仅利用螺栓紧固,就能够确保与并用螺栓、销进行紧固时同等以上的传递扭矩。

Description

波动齿轮装置的柔性外齿齿轮与轴部件的紧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动齿轮装置中用于将其柔性外齿齿轮同轴地紧固固定于轴部件的紧固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作为波动齿轮装置,具备杯形状或者礼帽形状的柔性外齿齿轮。波动齿轮装置中,例如,柔性外齿齿轮为减速旋转输出部件,减速旋转从柔性外齿齿轮向输出轴传递。另外,对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波动齿轮装置,从输入轴传递到柔性外齿齿轮的旋转被减速而从刚性内齿齿轮侧输出。
柔性外齿齿轮与输出轴、输入轴等轴部件之间的紧固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将形成于柔性外齿齿轮的刚性的凸台通过螺栓紧固而同轴地紧固固定于输出轴。例如,专利文献1中,柔性外齿齿轮的凸台夹持在压板与输入轴之间,以该状态通过螺栓而同轴地紧固固定于输入轴。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2485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此处,在柔性外齿齿轮与紧固固定于柔性外齿齿轮的轴部件之间需要传递较大的扭矩的情况下,使用将螺栓和销并用的紧固结构。并用了销的紧固结构的情况下,必须以高加工精度形成销孔等,加工成本非常高。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增加柔性外齿齿轮的凸台与轴部件之间的重叠尺寸(凸台的轴向长度),仅利用螺栓紧固就能够确保与并用螺栓和销进行紧固时同等以上的传递扭矩的紧固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使用该新的紧固结构来对柔性外齿齿轮的凸台和轴部件进行紧固固定的波动齿轮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波动齿轮装置的柔性外齿齿轮与轴部件的紧固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
圆环状或者圆形的凸台侧紧固面,该圆环状或者圆形的凸台侧紧固面形成于柔性外齿齿轮上的刚性的凸台的端面;
轴侧紧固面,该轴侧紧固面形成于同轴地紧固固定于所述凸台的轴部件的端面;以及
紧固件,该紧固件在使所述凸台侧紧固面与所述轴侧紧固面同轴抵接的状态下,将所述凸台及所述轴部件在它们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紧固固定,
所述凸台侧紧固面及所述轴侧紧固面中的一个紧固面为由第一倾斜面及第二倾斜面限定的凸侧紧固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及第二倾斜面以该紧固面的直径线为峰线并按规定的角度交叉,且相对于包含所述峰线及所述中心轴线的平面对称,
所述凸台侧紧固面及所述轴侧紧固面中的另一个紧固面为由第三倾斜面及第四倾斜面限定的凹侧紧固面,所述第三倾斜面及第四倾斜面以该紧固面的直径线为谷线并按规定的角度交叉,且相对于包含所述谷线及所述中心轴线的平面对称,
当使与所述中心轴线正交的平面为轴正交平面时,所述第一倾斜面~第四倾斜面各自相对于所述轴正交平面的倾斜角度为2deg~16deg的范围内的值。
本发明的紧固结构中,使凸台侧紧固面及轴侧紧固面的一个紧固面为由对称的2个第一、第二倾斜面限定的凸侧紧固面,使另一个紧固面为由对称的2个第三、第四倾斜面限定的凹侧紧固面。另外,使对紧固面进行限定的第一~第四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低至2deg~16deg。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实验,确认到:本发明的紧固结构能够传递与以往的将螺栓及销并用而对与轴正交的平坦面彼此进行紧固固定时同等以上的较大的扭矩。
另外,本发明的紧固结构的各紧固面的加工比销孔加工容易。因此,与以往的将螺栓和销并用而对轴正交面彼此进行紧固的情形相比,通过简单的加工,就能够实现可以传递同等以上的扭矩的紧固结构。另外,也不需要为了提高传递扭矩而增加凸台的轴向尺寸。
此外,本发明的紧固结构中,在柔性外齿齿轮与轴部件之间传递规定的扭矩所需要的轴力较小即可。能够减少这些部件之间的紧固用螺栓的根数,或者能够减小使用的螺栓的尺寸。因此,能够实现两个部件的紧固部分的省空间化。另外,因此,在形成有贯穿凸台的中心而延伸的中空部的情况下,无需增加凸台的外径,就能够增大中空部的直径。
本发明中,如上所述,对各紧固面进行限定的第一~第四倾斜面相对于所述轴正交平面的倾斜角度分别被设定为2deg~16deg范围内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实验,确认到:在倾斜角度低于2度的情况下,无法使传递扭矩足够大。即,确认到:很难确保与以往的情形(两个紧固面为与轴正交平面相平行的平坦面,将螺栓和销并用而对这些紧固面进行紧固的情形)得到的传递扭矩同等以上的传递扭矩。
反之,在采用超过16deg的倾斜角度的情况下,为了形成具备该倾斜角度较大的倾斜面的紧固面,导致柔性外齿齿轮的凸台的轴向尺寸(厚度尺寸)大幅增大,并不实用。通过使倾斜角度为16deg以下,能够使形成紧固用的2个倾斜面所需要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轴向尺寸与柔性外齿齿轮的凸台的通常的厚度尺寸相比,足够小。
本发明的紧固结构中,优选为,对所述凸侧紧固面进行限定的所述第一、第二倾斜面的所述倾斜角度与对所述凹侧紧固面进行限定的所述第三、第四倾斜面的所述倾斜角度相比,小0.5deg~1.5deg范围内的值。
像这样,通过使凸侧紧固面的倾斜角度比凹侧紧固面的倾斜角度稍小,能够使两个紧固面的接触率得到提高。即,在将两个紧固面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在轴线方向上紧固的情况下,凸侧紧固面的第一、第二倾斜面上的倾斜方向的外周缘部分先抵接于凹侧紧固面的第三、第四倾斜面上的倾斜方向的外周缘部分。随着螺栓等紧固件的轴力增加,两个紧固面的倾斜面发生塑性变形,从而抵接区域从它们的倾斜方向的外周缘侧朝向中心侧扩展。因此,两个紧固面从轴线方向上被可靠地紧固固定,能够可靠地形成传递扭矩较大的紧固结构。
接下来,本发明的波动齿轮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刚性内齿齿轮;柔性外齿齿轮;以及波动发生器,该波动发生器使所述柔性外齿齿轮在半径方向上弯曲变形而与所述刚性内齿齿轮啮合,并使两个齿轮的啮合位置在圆周方向上移动,所述柔性外齿齿轮具备同轴地紧固固定于轴部件的凸台,在所述凸台形成有用于上述紧固结构的所述凸台侧紧固面。
另外,本发明的波动齿轮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刚性内齿齿轮;柔性外齿齿轮;波动发生器,该波动发生器使所述柔性外齿齿轮在半径方向上弯曲变形而与所述刚性内齿齿轮啮合,并使两个齿轮的啮合位置在圆周方向上移动;以及轴部件,该轴部件通过紧固件而同轴地紧固固定于形成于所述柔性外齿齿轮的凸台,所述凸台和所述轴部件通过上述紧固结构而紧固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波动齿轮装置的剖视简图。
图2A是表示图1的柔性外齿齿轮的凸台与输出轴的紧固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B是表示使图2A的柔性外齿齿轮和输出轴分离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C是表示图2A的柔性外齿齿轮的凸台侧紧固面的形状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图2B的由圆框III包围的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是表示对各种紧固结构的传递扭矩进行比较得到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5A是表示紧固结构的另一例子的说明图。
图5B是表示图5A的凸台侧紧固面的形状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紧固结构的另一例子的说明图。
图7中,(a1)~(a3)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紧固结构中的凹侧紧固面部分的侧视图、俯视图及立体图,(b1)~(b3)是表示凸侧紧固面部分的侧视图、俯视图及立体图,(c)是以(b2)的C-C线切断得到的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以切去凹侧紧固面部分的一半的方式表示使图7所示的凸侧紧固面部分与凹侧紧固面部分重合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将销安装于凸面侧安装槽的紧固前的状态及在凸面侧安装槽及凹面侧安装槽之间安装有销的紧固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具备应用了本发明的紧固结构的波动齿轮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波动齿轮装置的构成简图。波动齿轮装置1包括:圆环状的刚性内齿齿轮2、同轴地配置于该刚性内齿齿轮2的内侧的杯形状的柔性外齿齿轮3、以及配置于该柔性外齿齿轮3的内侧的椭圆状轮廓的波动发生器4。杯形状的柔性外齿齿轮3包括:能够在半径方向上弯曲变形的圆筒状主体部5、从该圆筒状主体部5的一端在半径方向上向内侧延伸的圆环状的隔膜6、以及一体形成于隔膜6的内周缘的圆环状的刚性的凸台7。在圆筒状主体部5的另一开口端侧的外周面部分形成有外齿8,该外齿8能够与刚性内齿齿轮2的内齿9啮合。
柔性外齿齿轮3的外齿8部分被嵌入于其内侧的波动发生器4弯曲变形成椭圆状,位于椭圆形状的长轴方向的两端的外齿8与内齿9啮合。波动发生器4被马达等未图示的驱动源驱动旋转。当波动发生器4进行旋转时,两个齿轮2、3的啮合位置在圆周方向上移动。两个齿轮的齿数差被设定为2n(n为正整数)。
当波动发生器4旋转1圈时,以与齿数差相对应的角度,在两个齿轮2、3之间发生相对旋转。例如,如果将刚性内齿齿轮2固定成不旋转,则柔性外齿齿轮3成为减速旋转输出部件,从这里输出减速旋转。输出轴11通过压紧部件14和螺栓15而同轴地紧固固定于柔性外齿齿轮3的凸台7,由此,减速旋转从输出轴11向未图示的被驱动部传递。
图2A是表示柔性外齿齿轮3的凸台7与输出轴11的紧固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2B是以已使柔性外齿齿轮3和输出轴11分离的状态进行表示的说明图,图2C是表示形成于凸台7的凸台侧紧固面的说明图。另外,图3是取出图2B的圆框III部分进行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参照这些图进行说明,本例的凸台7与输出轴11的紧固结构由形成于凸台7的外侧的圆环状的端面的凸台侧紧固面12、形成于输出轴11的轴端面的轴侧紧固面13、圆盘状的压紧部件14、以及多根紧固用的螺栓15构成。
凸台7夹持在压紧部件14与输出轴11之间,通过从压紧部件14侧安装的多根螺栓15而紧固固定于输出轴11侧。由此,凸台侧紧固面12以同轴抵接于轴侧紧固面13的状态相互紧固。
如图2B、图2C所示,凸台侧紧固面12为由以该凸台侧紧固面12的直径线16为峰线并按规定的角度交叉的第一倾斜面12a及第二倾斜面12b限定的凸侧紧固面。第一、第二倾斜面12a、12b为相对于包含直径线16(峰线)及中心轴线1a的平面对称的倾斜面。
与此相对,如图2B所示,轴侧紧固面13为呈与凸台侧紧固面12大致互补的形状的凹侧紧固面,该凹侧紧固面由以轴侧紧固面13的直径线17为谷线并按规定的角度交叉的第三倾斜面13a及第四倾斜面13b限定。第三、第四倾斜面13a、13b为相对于包含直径线17(谷线)及中心轴线1a的平面对称的半圆形的倾斜面。
此处,对于凸台7,如图3所示,中心轴线1a的方向上的外侧的端面为凸台侧紧固面12,相反侧的内侧的端面7a为从隔膜6的端面6a连续延伸的平坦面。该端面7a为在与中心轴线1a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面。如下所述,各倾斜面12a、12b、13a、13b的倾斜角度被设定为较小的值,凸台侧紧固面12在中心轴线1a的方向上的轴向尺寸L(12)与凸台7在中心轴线1a的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尺寸L(7)相比,足够小。
凸台侧紧固面12的第一倾斜面12a的倾斜角度被设定成相对于与中心轴线1a正交的轴正交平面18而言为2deg~16deg的范围内的值。因此,与第一倾斜面12a对称的第二倾斜面12b以相同倾斜角度向相反方向倾斜。
轴侧紧固面13的第三倾斜面13a与第一倾斜面12a向同一方向倾斜,其倾斜角度θ(13a)也被设定成相对于轴正交平面18而言为2deg~16deg的范围内的值。与第三倾斜面13a对称的第四倾斜面13b以相同倾斜角度向相反方向倾斜。
本例中,如图3所示,凸侧紧固面亦即凸台侧紧固面12的第一、第二倾斜面12a、12b的倾斜角度相对于另一方的凹侧紧固面亦即轴侧紧固面13的第三、第四倾斜面13a、13b的倾斜角度而言,小1deg±0.5deg的范围内的角度Δθ。
接下来,如图2B所示,在输出轴11的圆周方向上以一定间距形成有在轴侧紧固面13开口的螺栓孔19。如图2A、图2B所示,在凸台7及压紧部件14的圆周方向上分别以与螺栓孔19相同的间距形成有螺栓插通孔20、21。将这三个部件11、7、14同轴重合并从压紧部件14侧将螺栓15紧固,由此,凸台7和输出轴11被紧固固定。
该构成的紧固结构中,如果使凸台侧紧固面12的第一、第二倾斜面12a、12b及轴侧紧固面13的第三、第四倾斜面13a、13b的倾斜角度增大,则传递扭矩也随之增大。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实验,确认到:如果倾斜角度为2deg以上,则能够传递与以往的紧固结构同等以上的大小的扭矩。即,能够传递与使凸台侧紧固面12、轴侧紧固面13为与中心轴线1a正交的平坦面且将螺栓及销并用而对凸台7和输出轴11进行紧固固定时得到的传递扭矩同等以上的扭矩。
另一方面,如果增大倾斜角度,则凸台侧紧固面12的轴向尺寸L(12)随之增大,还必须增加凸台7的厚度。其结果,凸台7与输出轴11的紧固部分的重合尺寸增大。如果考虑一般使用的杯形状(或者礼帽形状)的柔性外齿齿轮3的凸台7的厚度尺寸,则倾斜角度θ(12a)、θ(13a)为16deg以下是比较实用的。
图4是表示将本例的紧固结构的传递扭矩与其它构成的紧固结构相比较得到的实验结果之一例的图表。对于波动齿轮装置A及B,分别测定具备不同的紧固结构时的传递扭矩。图中,“螺栓紧固”是使凸台侧紧固面12及轴侧紧固面13均为与中心轴线1a正交的平坦面且仅使用螺栓来对两个面进行紧固固定的情形。“螺栓+销紧固”是使凸台侧紧固面12及轴侧紧固面13均为与中心轴线1a正交的平坦面且将螺栓和销并用而对两个面进行紧固固定的情形。“2凸凹面”是本例的紧固结构的情形,使倾斜角度θ(12a)为5.9deg且使倾斜角度θ(13a)为6.0deg。
对于各情形,使其它条件相同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确认到:通过本例的紧固结构而能够得到与将螺栓和销并用时同样的传递扭矩。
(实施方式2)
图5A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紧固结构的另一例子的说明图,图5B是表示其凸台侧紧固面的说明图。在这些图所示的例子中,使形成于柔性外齿齿轮3A的圆环状的凸台7A的凸台侧紧固面12A为凹侧紧固面,使轴部件11A的轴侧紧固面13A为凸侧紧固面。除此以外,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
(实施方式3)
图6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紧固结构的再一例子的说明图。该图所示的例子中,柔性外齿齿轮3B的凸台7B的凸台侧紧固面12B为由对称的2个倾斜面构成的凸侧紧固面,轴部件11B的轴侧紧固面13B为由对称的2个倾斜面构成的凹侧紧固面。凸台侧紧固面12B和轴侧紧固面13B通过压紧部件14B及螺栓15B而紧固固定。螺栓15B同轴地紧固固定于压紧部件14B、凸台7B及轴部件11B。
应予说明,各实施方式中,第一~第四倾斜面为平坦的倾斜面。例如,还可以使凸台侧紧固面为凸侧紧固面,通过由凸曲面构成的第一、第二倾斜曲面进行限定,并使轴侧紧固面为凹侧紧固面,通过由凹曲面构成的第三、第四倾斜曲面进行限定。这种情况下,包含各紧固面的倾斜方向上的外周缘端以及各紧固面交叉的直径线的倾斜平面与轴正交平面所成的倾斜角度只要为2deg~16deg的范围内的值即可。
(实施方式4)
上述的实施方式1~3的紧固结构中,在使由对称的2个第一、第二倾斜面限定的凸侧紧固面和由对称的2个第三、第四倾斜面限定的凹侧紧固面同轴重合的情况下,优选能够简单地进行这些紧固面的定心。
如果使凸侧紧固面的第一、第二倾斜面和凹侧紧固面的第三、第四倾斜面彼此重合,则能够在这些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上进行两个紧固面的定心。但是,在与倾斜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凸侧紧固面的峰线的方向(凹侧紧固面的谷线的方向)上,无法自动地对两个紧固面进行定位。
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4的紧固结构中,在两个紧固面形成有在与它们的峰线及谷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销安装槽。在将销安装于两个紧固面的销安装槽之间的状态下,使两个紧固面从中心轴线的方向重合。由此,通过销,在与对这些紧固面进行限定的倾斜面的峰线(谷线)正交的方向上,对两个紧固面进行定心。
以往,为了使紧固对象的2个部件的旋转轴重合,在两个紧固面设置有能够从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相互嵌合的凹凸状的嵌合部。根据实施方式4的紧固结构,无需在紧固面的外周侧的部分设置该凹凸状的嵌合部,就能够进行两个紧固面的定心。换言之,能够仅以两个紧固面进行定心。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紧固结构的图,图7(a1)~(a3)是表示紧固结构的凹侧紧固面部分的侧视图、俯视图及立体图,图7(b1)~(b3)是表示凸侧紧固面部分的侧视图、俯视图及立体图,图7(c)是以图7(b2)的C-C线切断得到的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以切去凹侧紧固面部分的一半的方式表示将图7所示的凸侧紧固面部分和凹侧紧固面部分重合的状态的立体图。
这些图所示的紧固结构为图1~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紧固结构的变形例,给出了该紧固结构中的凸侧紧固面及凹侧紧固面。对与图1~图4所示的紧固结构中的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从而省略它们的说明。
实施方式4的紧固结构包括:圆环状的凸台侧紧固面亦即凸侧紧固面12,该圆环状的凸台侧紧固面形成于柔性外齿齿轮3上的刚性的凸台7的端面;轴侧紧固面亦即凹侧紧固面13,该轴侧紧固面形成于同轴地紧固固定于凸台7的输出轴11(轴部件)端面;多根螺栓(未图示),该多根螺栓在使凸侧紧固面12及凹侧紧固面13同轴抵接的状态下,将两个紧固面在中心轴线1a的方向上紧固固定;以及定心用的2根细长的圆柱形状的第一销31及第二销32,该第一销31及第二销32安装于凸侧紧固面12及凹侧紧固面13之间。应予说明,在实际紧固中,与图1~图4所示的紧固结构的情形同样地也使用压紧部件14,不过,在图7、图8中进行了省略。
凸侧紧固面12由第一、第二倾斜面12a、12b限定,所述第一、第二倾斜面12a、12b以沿着该紧固面12的一条直径线的线为峰线16并按规定的角度交叉,且相对于包含该峰线16及中心轴线1a的平面对称。凹侧紧固面13由第三及第四倾斜面13a、13b限定,所述第三及第四倾斜面13a、13b以沿着该紧固面13的一条直径线的线为谷线17并按规定的角度交叉,且相对于包含谷线17及中心轴线1a的平面对称。
此处,在凸侧紧固面12形成有在沿着与峰线16正交的直径线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面侧销安装槽41及第二凸面侧销安装槽42。同样地,在凹侧紧固面13也形成有在沿着与谷线17正交的直径线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凹面侧销安装槽51及第二凹面侧销安装槽52。如图8所示,凸侧紧固面12及凹侧紧固面13在使峰线16及谷线17重合且在第一、第二凸面侧销安装槽41、42与第一、第二凹面侧销安装槽51、52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一、第二销31、32的状态下彼此通过螺栓而紧固固定。
更详细地进行说明,第一、第二凸面侧销安装槽41、42是以中心轴线1a为中心对称形成的以直线状延伸的一定宽度、一定深度的槽。同样地,第一、第二凹面侧销安装槽51、52也是以中心轴线1a为中心对称形成的按一定宽度以直线状延伸的一定宽度、一定深度的槽。第一、第二凸面侧销安装槽41、42和第一、第二凹面侧销安装槽51、52形成于在通过中心轴线的直径方向上的对应的位置。本例中,第一、第二凸面侧销安装槽41、42、第一、第二凹面侧销安装槽51、52均为形状、大小相同的槽,因此,以下对第一凸面侧销安装槽41、第一凹面侧销安装槽51、第一销31进行说明。
图9(a)是表示将第一销31安装于第一凸面侧销安装槽41的紧固前的状态的说明图,图9(b)是表示在第一凸面侧销安装槽41与第一凹面侧销安装槽51之间安装有第一销31的紧固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由图7(c)、图9(a)可知:第一凸面侧销安装槽41呈包括比第一销31的外径宽的矩形的槽开口部41a和比第一销31的外径窄的矩形的槽底部41b的槽截面形状。例如,当将第一销31安装于第一凸面侧销安装槽41时,如图7(c)、图9(a)所示,第一销31的圆形外周面被槽底部41b的两侧的开口缘41c、41d以线接触的状态支撑。
如图8、图9(b)所示,安装于凸台侧的第一凸面侧销安装槽41与输出轴侧的第一凹面侧销安装槽51之间的第一销31成为从中心轴线1a的方向的两侧无晃动地夹持在第一凸面侧销安装槽41的左右的开口缘41c、41d与第一凹面侧销安装槽51的槽底部的左右的开口缘51c、51d之间的状态。
即,如图9(a)所示,第一销31的一半以上从安装槽41突出出来。如果夹持第一销31并将凸台7及输出轴11紧固,则如图9(b)所示,各安装槽41、51的开口缘41c、41d、51c、51d如斜线所示发生塑性变形,由此,第一销31的位置被固定,利用第一销进行定位。另外,对于开口缘发生了塑性变形的部分,在安装槽41中确保了足够的退避部(宽度较宽的槽开口部41a、51a),因此,不会对对侧的紧固面造成干涉。
该紧固状态下,在两个紧固面12、13之间,通过它们的峰线16和谷线17,在与这些线16、17正交的方向上进行定位。另外,通过在与峰线16(谷线17)正交的直径线的方向上安装的第一、第二销31、32,在峰线16(谷线17)的方向上进行定位。由于在这些正交的两个方向上进行定位,所以形成有两个紧固面12、13的中心轴线1a一致的定心状态。
由此,实施方式4的、波动齿轮装置的柔性外齿齿轮与轴部件的紧固结构包括:圆环状或者圆形的凸台侧紧固面,该凸台侧紧固面形成于柔性外齿齿轮上的刚性的凸台的端面;轴侧紧固面,该轴侧紧固面形成于同轴地紧固固定于所述凸台的轴部件的端面;紧固件,该紧固件在使所述凸台侧紧固面和所述轴侧紧固面同轴抵接的状态下,将所述凸台及所述轴部件在它们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进行紧固固定;以及定心用的销,该定心用的销安装于所述凸台侧紧固面与所述轴侧紧固面之间。
另外,所述凸台侧紧固面及所述轴侧紧固面中的一个紧固面为由第一、第二倾斜面限定的凸侧紧固面,所述第一、第二倾斜面以该紧固面的直径线为峰线并按规定的角度交叉,且相对于包含所述峰线及所述中心轴线的平面对称。所述凸台侧紧固面及所述轴侧紧固面中的另一个紧固面为由第三及第四倾斜面限定的凹侧紧固面,所述第三及第四倾斜面以该紧固面的直径线为谷线并按规定的角度交叉,且相对于包含所述谷线及所述中心轴线的平面对称。
所述凸侧紧固面具备在与所述峰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凸面侧销安装槽,所述凹侧紧固面具备在与所述谷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凹面侧销安装槽。所述凸侧紧固面及所述凹侧紧固面在使所述峰线及所述谷线重合且在所述凸面侧销安装槽与所述凹面侧销安装槽之间安装有所述销的状态下相互紧固。
应予说明,实施方式4的紧固结构中,作为销,使用第一销及第二销。作为凸面侧销安装槽,使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对称形成的第一凸面侧销安装槽及第二凸面侧销安装槽。作为凹面侧销安装槽,使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对称形成的第一凹面侧销安装槽及第二凹面侧销安装槽。第一销安装于第一凸面侧销安装槽与第一凹面侧销安装槽之间,第二销安装于第二凸面侧销安装槽与第二凹面侧销安装槽之间。
另外,作为销,采用一般使用的圆柱形状的销。凸面侧销安装槽及凹面侧销安装槽分别呈包括比销的外径宽的槽开口部及比销的外径窄的槽底部的槽截面形状。安装于凸面侧销安装槽与凹面侧销安装槽之间的销以与槽底部的左右一对的开口缘线接触的状态从中心轴线的方向的两侧夹持在一个左右一对的所述开口缘与另一个左右一对的所述开口缘之间。

Claims (4)

1.一种波动齿轮装置的柔性外齿齿轮与轴部件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环状或者圆形的凸台侧紧固面,该圆环状或者圆形的凸台侧紧固面形成于柔性外齿齿轮上的刚性的凸台的端面;
轴侧紧固面,该轴侧紧固面形成于同轴地紧固固定于所述凸台的轴部件的端面;以及
紧固件,该紧固件在使所述凸台侧紧固面与所述轴侧紧固面同轴抵接的状态下,将所述凸台及所述轴部件在它们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紧固固定,
所述凸台侧紧固面及所述轴侧紧固面中的一个紧固面为由第一倾斜面及第二倾斜面限定的凸侧紧固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及第二倾斜面以该紧固面的直径线为峰线并按规定的角度交叉,且相对于包含所述峰线及所述中心轴线的平面对称,
所述凸台侧紧固面及所述轴侧紧固面中的另一个紧固面为由第三倾斜面及第四倾斜面限定的凹侧紧固面,所述第三倾斜面及第四倾斜面以该紧固面的直径线为谷线并按规定的角度交叉,且相对于包含所述谷线及所述中心轴线的平面对称,
当使与所述中心轴线正交的平面为轴正交平面时,所述第一倾斜面~第四倾斜面各自相对于所述轴正交平面的倾斜角度为2deg~16deg范围内的值,
对所述凸侧紧固面进行限定的所述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的所述倾斜角度与对所述凹侧紧固面进行限定的所述第三倾斜面、第四倾斜面的所述倾斜角度相比,小0.5deg~1.5deg范围内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动齿轮装置的柔性外齿齿轮与轴部件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侧紧固面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凸台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尺寸。
3.一种波动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刚性内齿齿轮;
柔性外齿齿轮;以及
波动发生器,该波动发生器使所述柔性外齿齿轮在半径方向上弯曲变形而与所述刚性内齿齿轮啮合,并使两个齿轮的啮合位置在圆周方向上移动,
所述柔性外齿齿轮具备同轴地紧固固定于轴部件的凸台,
在所述凸台形成有用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固结构的所述凸台侧紧固面。
4.一种波动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刚性内齿齿轮;
柔性外齿齿轮;
波动发生器,该波动发生器使所述柔性外齿齿轮在半径方向上弯曲变形而与所述刚性内齿齿轮啮合,并使两个齿轮的啮合位置在圆周方向上移动;以及
轴部件,该轴部件通过紧固件而同轴地紧固固定于形成于所述柔性外齿齿轮的凸台,
所述凸台和所述轴部件通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固结构而紧固固定。
CN201480083531.XA 2014-12-05 2014-12-05 波动齿轮装置的柔性外齿齿轮与轴部件的紧固结构 Active CN1070028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82334 WO2016088277A1 (ja) 2014-12-05 2014-12-05 波動歯車装置の可撓性外歯歯車と軸部材の締結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2824A CN107002824A (zh) 2017-08-01
CN107002824B true CN107002824B (zh) 2019-04-26

Family

ID=56091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3531.XA Active CN107002824B (zh) 2014-12-05 2014-12-05 波动齿轮装置的柔性外齿齿轮与轴部件的紧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508726B2 (zh)
EP (1) EP3228902B1 (zh)
JP (1) JP6342015B2 (zh)
KR (1) KR101906818B1 (zh)
CN (1) CN107002824B (zh)
TW (1) TWI658222B (zh)
WO (1) WO20160882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94670B2 (ja) * 2016-10-06 2018-09-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DE102016220919A1 (de) * 2016-10-25 2018-04-2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erstellgetriebe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Fahrzeug mit der Verstellgetriebeanordnung sowie Verfahren zur Montage der Verstellgetriebeanordn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6546A (en) * 1972-10-02 1974-01-22 Kennametal Inc Forming roll, especially for rod mills and the like
SU977870A1 (ru) * 1980-04-25 1982-11-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1836 Многоскоростной привод
JPS6034305U (ja) * 1983-08-16 1985-03-08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圧延ロ−ル
JPS6140513U (ja) * 1984-08-16 1986-03-1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カプリング
JPS6187489U (zh) * 1984-11-12 1986-06-07
JPS61204043U (zh) 1985-06-12 1986-12-22
JPH0451234Y2 (zh) * 1987-12-10 1992-12-02
JPH05248502A (ja) * 1992-03-03 1993-09-24 Topcon Corp 粗微動装置
DE4320901A1 (de) * 1993-06-24 1995-01-05 Univ Magdeburg Tech Reibradwellgetriebe mit regelbarem selbstzentrierendem Wellgenerator
KR960007486B1 (ko) * 1994-03-05 1996-06-05 대한중석 주식회사 압연 로울러
JP2002339990A (ja) 2001-05-22 2002-11-27 Harmonic Drive Syst Ind Co Ltd 軽量ベアリングおよび波動歯車装置
CN1501006A (zh) * 2002-11-16 2004-06-02 Л 轴用活套及装置
JP2009257409A (ja) * 2008-04-15 2009-11-05 Denso Wave Inc ハーモニック減速機の組立方法
JP2009275528A (ja) * 2008-05-12 2009-11-26 Kubota Corp 軸継手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ポンプ装置
TWI412674B (zh) * 2010-11-17 2013-10-21 Ind Tech Res Inst 減速機構及其諧波齒輪減速機
WO2013179353A1 (ja) * 2012-05-31 2013-12-05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波動歯車装置および可撓性外歯歯車
JP5694552B2 (ja) * 2013-01-09 2015-04-01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波動歯車装置
JP6150736B2 (ja) * 2013-03-19 2017-06-21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波動歯車装置および中空型回転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4285074B (zh) * 2013-05-08 2017-03-08 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紧固用摩擦板、波动齿轮装置与输出构件的紧固固定结构
JP5885848B2 (ja) * 2013-05-08 2016-03-16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可撓性外歯歯車の製造方法、波動歯車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可撓性外歯歯車の締結方法
JP5968528B2 (ja) * 2013-09-11 2016-08-10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波動発生器および波動歯車装置
JP3187367U (ja) * 2013-09-11 2013-11-21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カップ型波動歯車装置ユニット
JP5992106B2 (ja) * 2013-09-12 2016-09-14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波動歯車装置ユニット
JP6010201B1 (ja) 2015-08-26 2016-10-1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固定部の検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35941A1 (en) 2017-11-23
TW201638495A (zh) 2016-11-01
US10508726B2 (en) 2019-12-17
KR101906818B1 (ko) 2018-10-11
TWI658222B (zh) 2019-05-01
EP3228902A1 (en) 2017-10-11
JPWO2016088277A1 (ja) 2017-08-10
KR20170080692A (ko) 2017-07-10
JP6342015B2 (ja) 2018-06-13
WO2016088277A1 (ja) 2016-06-09
EP3228902B1 (en) 2020-08-26
CN107002824A (zh) 2017-08-01
EP3228902A4 (en) 2018-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20321B2 (ja) 弾性的な歯車を有する伝動装置
TWI703287B (zh) 杯型的可撓性外齒齒輪及杯型的諧波齒輪裝置
KR101742203B1 (ko) 파동 기어 장치의 가요성 외치기어
CN101929527B (zh) 波动齿轮装置
US10648550B2 (en) Harmonic driving device
KR101411588B1 (ko) 3차원 접촉의 인볼류트 양편위 치형을 가지는 파동기어장치
JP4392771B2 (ja) 偏位かみ合いインボリュート歯形を有する撓みかみ合い式歯車装置
CN107002824B (zh) 波动齿轮装置的柔性外齿齿轮与轴部件的紧固结构
CN106461028B (zh) 波动齿轮装置的波动发生器及波动发生器的制造方法
TWI758503B (zh) 諧波齒輪裝置
CN103912381A (zh) 内燃机的平衡装置
KR102133443B1 (ko) 하모닉 감속기
KR101834815B1 (ko) 듀얼타입의 파동기어장치
EP2369201A2 (en) Gear structure
JP2013199948A5 (zh)
CN109983254A (zh) 柔性的传动构件
JP6362528B2 (ja) 波動歯車装置の可撓性外歯歯車と軸部材の締結構造
KR101918011B1 (ko) 듀얼타입의 파동기어장치
KR101900261B1 (ko) 듀얼타입의 파동기어장치
US11333221B2 (en) Gear set in which interacting gears have a different circular pitch
CN103362718A (zh) 用于起动装置的组件
US11384830B2 (en) Window design for a differential housing
US20100144474A1 (en) Belt unit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20170343051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shaft
JP2015209939A (ja) ドライブプレ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