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2424A - 混凝土部段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部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2424A
CN107002424A CN201580064679.3A CN201580064679A CN107002424A CN 107002424 A CN107002424 A CN 107002424A CN 201580064679 A CN201580064679 A CN 201580064679A CN 107002424 A CN107002424 A CN 107002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flange
mast
windmill
st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46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2424B (zh
Inventor
S·多布勒斯基
G·尚维尔拉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farge Holsim Co.,Ltd.
Holcim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farge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farge SA filed Critical Lafarge SA
Publication of CN107002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2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2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2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16Prestressed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8Memb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used in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02Structures mad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H12/12Structures mad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ternal or external reinforcements, e.g. with metal coverings, with permanent form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18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movable or with movable sections, e.g. rotatable or telescopic
    • E04H12/185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movable or with movable sections, e.g. rotatable or telescopic with identical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34Arrangements for erecting or lowering towers, masts, poles, chimney stacks, or the like
    • E04H12/342Arrangements for stacking tower sections on top of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10Assembly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for erecting wind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2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or supporting wind motors; Masts or towers for wind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30/00Manufacture
    • F05B2230/60Assembly metho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题是混凝土部段(10),所述部段(10)旨在形成用于风车(2)的桅杆(1),所述部段(10)包括:‑第一部分(11),所述第一部分(11)包括第一凸缘(11’),‑第二部分(12),所述第二部分(12)包括第二凸缘(12’),‑预应力装置(20),所述预应力装置(20)包括至少一个可见部分(22),所述可见部分(22)位于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之间,‑第一附接装置(13a),所述第一附接装置(13a)被设置成连接至第一凸缘(11’),和/或‑第二附接装置(13b),所述第二附接装置(13b)被设置成连接至第二凸缘(12’),本发明的主题还涉及所得的桅杆(1)和桅杆(1)的构造方法。

Description

混凝土部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上层建筑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更具体地,本发明的主题是旨在形成特别是风车的桅杆的混凝土部段,包括具有一个或更多个该部段的一组部段的混凝土桅杆和构造所述桅杆的方法。
随着由风能产生电力的技术的发展,发现在可以由风车传递的动力和风车的尺寸之间存在关联。
因此,为了构造能够传递高生产力的风车,人们认为需要增加叶片的长度因此增加桅杆的高度。
然而,当增加桅杆的高度时,需要考虑一系列标准,这些标准一方面与希望的桅杆技术性能相关,另一方面与构造桅杆的物流相关。
所述技术性能标准可以包括桅杆必须支撑的负载,因此包括所使用的材料的耐压力,而且还包括这些材料的抗拉力。
事实上,抗拉力是重要的,因为桅杆上的负载可能造成巨大的拉伸应力。
对于与桅杆构造过程中使用的物流相关的标准而言,其可以包括形成桅杆的各个元件从生产这些元件的生产场地至安装场地的运输,而且包括在安装场地组装这些元件的条件。
这些标准共同促成了由混凝土制成的桅杆的生产,而对钢不利,特别是为了便于到安装场地的运输以及达到更高的高度。
这是因为混凝土桅杆通常包括多个被称为部段的第一元件,所述第一元件分成多个被称为节段的分布在圆周上的第二元件。
节段的使用大大促进至场地的运输。节段可以水平地上下堆叠在卡车上然后在安装场地组装成部段。
此外,节段的使用还可能显著增加部段的直径,因此增加桅杆的高度。
然而,节段的使用需要在安装场地组装形成部段的全部节段的额外步骤,并且该额外步骤可能浪费大量时间。
使用混凝土形成节段本身允许增加部段的厚度,因此允许增加桅杆的高度。
此外,不同于钢焊缝,混凝土接缝具有良好的耐疲劳负载性,这增加了桅杆的耐久性,并且使混凝土成为用于构造具有巨大高度的桅杆的材料选择。
已知的实践是使用预应力装置来增加形成桅杆的混凝土元件的抗拉力。
当应用于生产场地时,这种抗拉力的改进造成可运输性的改进。
因此需要增加离开生产场地的混凝土元件的抗拉力。
此外,由于混凝土的蠕变现象和预应力装置的松弛现象,施加至混凝土的应力可能随着时间变化,在一些情况下,一旦桅杆竖立,不再能够控制可以通知混凝土的蠕变现象和预应力装置的松弛现象的作用的预应力装置。
这可能显著增加工业危险并且甚至可能造成无法安装由混凝土制成的所述桅杆。
因此有必要保持控制、甚至是再调节(如果需要的话)桅杆使用寿命期间施加至混凝土的应力的可能性。
最后,桅杆的构造(包括在安装场地通过预应力装置施加应力)可能冗长和繁重,并且由于气候可能减慢或停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全部或一些缺点。
为此目的,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部段,所述部段旨在形成用于风车的桅杆,所述部段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旨在在风车的下方相邻部分上施加承载力并且包括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从部段的内表面对着部段的内部体积基本上沿横向延伸,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旨在对风车的上方相邻部分形成承载支撑并且包括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从部段的内表面对着部段的内部体积基本上沿横向延伸,
-预应力装置,所述预应力装置被设置成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施加应力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可见部分,所述可见部分在混凝土部段的外部延伸并且位于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
-第一附接装置,所述第一附接装置被设置成连接至第一凸缘并且旨在用于将部段附接在风车的下方相邻部分上,和/或
-第二附接装置,所述第二附接装置被设置成连接至第二凸缘并且旨在用于将部段附接至风车的上方相邻部分。
该设置使得能够在生产场地对混凝土元件施加应力使得混凝土元件更好地承受来自运输和构造的负载,特别是拉伸应力。
该设置使得能够在桅杆使用寿命期间容易地检查混凝土的蠕变现象和预应力装置的松弛现象的作用,特别是通过检查预应力装置的在混凝土部段外部在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延伸的可见部分的应变,同时能够根据该检查结果容易地控制和最终再调节混凝土上的应力值。
最后,该设置允许在安装场地简单和迅速地构造桅杆而无需使用预应力装置。
最后,必须理解预应力装置可以包括通过预拉伸的预应力装置(其中在混凝土凝固之前对预应力装置施加应力)和/或通过后拉伸的预应力装置(其中在混凝土凝固之后对预应力装置施加应力)。
此外,必须理解生产场地是生产混凝土元件的位置,生产场地可能接近或不接近安装场地,安装场地是竖立风车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混凝土是超高性能混凝土或用纤维和/或常规增强件增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用纤维增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FRC)应被理解为表示28天的特征压缩强度大于或等于120MPa的混凝土。
该设置使得能够增加混凝土元件的抵抗力,因此相比于由常规混凝土制成的部段的厚度减小了部段的厚度。
对于相似的重量,厚度的减小允许增加部段的高度。
部段高度的增加减少了水平接缝的量,因此减少薄弱区域的量。
因此,部段厚度的减小使得能够以一个整体部段的形式运输长度长达20m,优选长达40m,更优选长达100m的部段,而不会超过运输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预应力装置包括在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上形成的多个孔和缆索和/或钢筋。
缆索可以是单股类型或多股类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每个孔包括在第一凸缘的与第二凸缘的相对侧的表面上形成的凹部和/或在第二凸缘的与第一凸缘的相对侧的表面上形成的凹部。
该设置能够限制缆索的端部和/或钢筋的端部和风车的相邻部分的形成承载支撑或在风车的所述相邻部分上施加承载力的部分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包括增强元件。
该设置使得能够增强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特别是在由预应力装置施加应力时减少开裂变形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部段是包括多个节段的模块化部段。
该设置使得能够促进桅杆部段的运输并且能够增加部段的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部段为单件部段。
该设置使得能够促进桅杆的原位组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部段具有空心圆筒形状、多边形形状或截头圆锥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一附接装置包括在第一凸缘上形成的多个孔和旨在穿过所述孔的螺栓和/或螺纹钢筋,和/或第二附接装置包括在第二凸缘上形成的多个孔和旨在穿过所述孔的螺栓和/或螺纹钢筋。
该设置使得能够简单地使用螺纹钢筋和/或螺栓将部段和风车的相邻部分附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既定凸缘上的用于预应力装置的多个孔形成第一组孔,并且既定凸缘上的用于既定附接装置的多个孔形成第二组孔,每组孔设置在离既定凸缘的自由端部的不同距离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一组孔的孔比第二组孔的孔更远离既定凸缘的自由端部。
该设置使得能够限制由预应力装置施加至凸缘的应力,因此减少开裂风险,同时提供该应力在部段的其它部分上的更好划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一附接装置包括连接至预应力装置的部分,所述部分突出超过第一凸缘并且旨在穿过风车的下方相邻部分,和/或第二附接装置包括连接至预应力装置的部分,所述部分突出超过第二凸缘并且旨在穿过风车的上方相邻部分。
该设置使得能够使用与钢筋和/或缆索相同的元件对混凝土元件施加应力并且将该元件紧固至风车的相邻部分。
此外,该设置允许通过使用附接装置调节应力。
因此,预应力装置可以用于在生产场地施加第一应力从而例如增加混凝土元件的关于运输和构造的抗拉力。
因此第一和/或第二附接装置可以在桅杆构造过程中用于在安装场地施加第二应力。
该设置还使得能够在混凝土桅杆的使用寿命期间对混凝土元件施加应力。
本发明的主题还有用于风车的混凝土桅杆,所述桅杆包括一组部段,所述一组部段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上述部段。
本发明的主题还有用于风车的混凝土桅杆的构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一组部段,所述一组部段包括至少一个上述部段,
-在安装场地通过上下堆叠一组部段的全部部段从而构造桅杆。
根据所述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方法包括将一组部段的全部部段以一个整体部段的形式运输至安装场地的步骤。
根据所述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在桅杆的构造步骤的过程中,使用第二附接装置将风车的上方相邻部分附接至至少一个部段和/或使用第一附接装置将至少一个部段附接至风车的下方相邻部分。
根据所述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方法包括在生产场地使用全部或部分预应力装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对至少一个部段施加第一值的应力的步骤。
该设置使得能够增加形成部段的混凝土元件的关于运输和构造的抗拉力。
预应力装置的所有部分不一定在生产场地受到应力,只有一些部分需要受到应力从而保证运输和在安装场地的组装。
根据所述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方法包括在安装场地使用第一附接装置和/或第二附接装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对至少一个部段施加第二值的应力的步骤。
该步骤使得能够施加第二值的应力,允许桅杆承受其使用寿命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应力。
根据所述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第二值的应力等于或大于第一值的应力。
根据所述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将风车的上方相邻部分放置就位之后施加第二值的应力。
该步骤使得能够促进第二值的应力的施加并且允许施加不可能施加至孤立部段的应力。
根据所述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方法包括在桅杆使用寿命期间调节在桅杆的部段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所施加的应力值的步骤。
该步骤使得能够限制和检查混凝土的蠕变现象和预应力装置的松弛现象的作用。
附图说明
总之,通过如下描述参考附图充分理解本发明,附图以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方式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部段和桅杆以及根据本发明的桅杆的构造步骤。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桅杆在风车原位置的概况和相同桅杆的分解投影。
图2显示了图1所示的桅杆的根据本发明的部段的概况。
图3显示了图2所示的部段的变体形式的概况。
图4显示了图1所示的桅杆的两个相邻部段之间的根据第一个实施方案的水平接缝的部分的细节图。
图5显示了图4所示的水平接缝的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6显示了图1所示的桅杆的两个相邻部段之间的根据第二个实施方案的水平接缝的部分的细节图。
图7显示了图6所示的水平接缝的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8显示了图4和图5所示的第一个实施方案的变体形式。
图9显示了图6和图7所示的第二个实施方案的变体形式。
图10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由混凝土制成的桅杆的构造方法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特别是用于风车2的桅杆1包括多个上下堆叠的混凝土部段10。
如图2所示,部段10可以是单件,或者如图3所示,部段10可以包括多个节段3。因此,所述部段10为模块化部段10。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模块化部段10包括四个节段3a、3b、3c、3d。
显然地,本发明不受节段3的数目或由节段3形成的部段10的尺寸的任何限制。
可以通过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装置,例如使用文献WO 2013/029743 A1中描述的竖向接缝将这些节段3组装在一起。
部段10还可以是不具有节段3的单件。
在所示实施例中,部段10为空心圆筒的形状,所述空心圆筒限定部段10的内部体积V和外表面E和内表面I,所述内表面I与外表面E相反并且面对部段10的内部体积V设置。
有利地,部段10由超高性能混凝土或用纤维增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制成。
当然可以使用一些常用增强装置,例如钢筋网格。
该混凝土可以例如是由Lafarge公司以商标销售的类型。
相比于常规混凝土,使用这种类型的混凝土能够生产更轻质的桅杆1同时保持减小的部段直径,特别是允许将长度从15、20或25m到40m的部段10以一个整体部段的形式从生产场地运输至安装场地。
特别地,由一个整体混凝土部段(如果不由多个节段形成,所述整体混凝土部段也可以由单件混凝土部段制成)制成的部段可以具有例如至多4.40m的外径。
如图4至图9中各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部段10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所述第一部分11旨在在风车2的下方相邻部分上施加承载力,所述第二部分12旨在对风车2的上方相邻部分形成承载支撑。
所考虑的风车2的部分可以是桅杆1的下方相邻部段10a、桅杆1的上方相邻部段10b,也可以是风车2的机舱、过渡连接件或桅杆1的基础结构。
图4至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两个相邻部段10a、10b之间的水平接缝的部分。
因此,这些不同的图仅显示既定部段10的两个部分11、12之一。
然而,在所示不同实施方案中,桅杆1的下方相邻部段10a的未显示的第一部分11与桅杆1的上方相邻部段10b的所显示的第一部分11相似。
相似地,桅杆1的上方相邻部段10b的未显示的第二部分12与桅杆1的下方相邻部段10a的所显示的第二部分12相似。
显然地,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于本文以实施例方式提供的这些具体实施方案,并且例如可以包括这些实施方案或本发明覆盖的其它实施方案的组合。
第一部分11包括第一凸缘11’,所述第一凸缘11’从部段10的内表面I对着部段10的内部体积V基本上沿横向延伸。
相似地,第二部分12包括第二凸缘12’,所述第二凸缘12’从部段10的内表面I对着部段10的内部体积V基本上沿横向延伸。
显然地,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这些凸缘11’、12’的形状和尺寸。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的厚度为例如300mm。
此外,部段10包括第一附接装置13a,所述第一附接装置13a被设置成连接至第一凸缘11’并且旨在将所述部段10附接至风车2的下方相邻部分,例如桅杆1的下方相邻部段10a或桅杆1的基础结构。
相似地,部段10包括第二附接装置13b,所述第二附接装置13b被设置成连接至第二凸缘12’并且旨在将所述部段10附接至风车2的上方相邻部分,例如桅杆1的上方相邻部段10b或风车2的机舱或过渡连接件。
最后,根据本发明的部段10包括预应力装置20,所述预应力装置20被设置成在部段10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之间施加应力。
在所示实施例中,该预应力装置20包括多个钢筋21以及多个孔26,所述钢筋21具有预定长度并且具有螺纹端部23,所述孔26在凸缘11’、12’上形成并且旨在容纳所述钢筋21。
这些孔26在凸缘11’、12’的圆周上均匀分布。
此外,第一凸缘11’上形成的孔26与第二凸缘12’上形成的孔26同轴设置。
在构造桅杆1之后,相同部段的第一凸缘11’上形成的孔26和第二凸缘12’上形成的孔26之间的同轴对齐允许钢筋21在部段10中具有基本上竖直的定向。
相同凸缘11’、12’的两个连续的孔26分隔的距离为例如600mm。
此外,每个孔26可以具有在第一凸缘11’的与相同部段10的第二凸缘12’的相对侧的表面上形成的凹部27和在第二凸缘12’的与相同部段10的第一凸缘11’的相对侧的表面上形成的凹部27。
在所示实施例中,该凹部27具有正方形轮廓从而保证位于凹部27底部的正方形垫圈25不能旋转。
该凹部27的深度允许钢筋21的螺纹端部23在凹部27内突出并且旋拧在顶部的螺母24不会突出至凹部27外部。
因此,钢筋21和螺母24不妨碍相邻部段10a、10b的部分11、12在既定部段10的部分11、12上的支撑。
此外,预应力装置20包括可见部分21,所述可见部分21在混凝土部段10的外部延伸并且在部段10的内部体积V中位于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之间。
该可见部分21使得能够容易地检查由预应力装置20施加的应力和该应力在桅杆1使用寿命中的趋势。
因此,该设置使得能够从生产场地的生产开始向混凝土部段10施加应力(特别是为了耐受运输),然后在安装场地控制该应力。
显然地,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于特定类型的预应力装置20并且可以包括从生产场地的生产开始在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之间施加应力的任何等效技术装置。
特别地,该预应力装置20可以是预拉伸类型或后拉伸类型。
例如,所述预应力装置20可以包括由部段10浇铸过程中夹在混凝土中的缆索或被嵌件封锁的缆索或甚至是钢筋和缆索的组合形成的部件。
缆索可以是单股类型或多股类型。
根据图8和9所示的变体形式,部段10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包括增强元件40。
该增强元件40可以由钢制成并且增加部段10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抵抗力。
这是因为这些悬垂设置的部分11、12经受巨大的应力,特别是由预应力装置20施加的应力。
该增强元件40接近符合所考虑的部分11、12的形状并且包括多个钢条,所述钢条横穿部段10的外表面E和内表面I并且联接增强元件40的两个相反部分。
该增强元件40可以例如是消失的模架(lost formwork),所述模架用于在生产场地浇铸混凝土的过程中浇铸所述部分11、12从而形成部段10。
在第一个实施方案和图4、5和8所示的变体形式中,每个附接装置13a、13b包括在所考虑的凸缘11’、12’上形成的多个孔14。
这些孔14的每一者设置在预应力装置20的两个孔26之间。
在该第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附接装置13a、13b还包括螺纹钢筋15,所述螺纹钢筋15旨在穿过孔14和旋拧至所述螺纹钢筋15的螺母17。
在所示实施例中,孔14在凸缘11’、12’的圆周上均匀分布。
螺纹钢筋15由钢制成并且具有预定长度。
根据未显示的变体形式,螺纹钢筋15可以例如完全或部分地被多个紧固螺栓替代。
在所示实施例中,正方形垫圈18设置在螺母17和第一凸缘11’的与第二凸缘12’相反的表面以及螺母17和第二凸缘12’的与第一凸缘11’相反的表面之间。
显然地,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特定类型的附接装置并且可以包括在两个相邻部段10之间产生联接的任何等效技术装置或甚至这些装置的组合。
在第二个实施方案和图6、7和9所示的变体形式中,第二附接装置13b包括连接至预应力装置20的部分31。
这些部分31突出超过第二凸缘12’并且旨在穿过风车2的上方相邻部分,在此为上方相邻部分10b的第一凸缘1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附接装置13a不包括连接至既定部段10的预应力装置20的部分31。
然而,第一附接装置13a可以具有与第二附接装置13b相同方式的一些部分。
在所示实施例中,既定部段10的第一附接装置13a包括连接至下方相邻部段10a的预应力装置20的部分31。
这些部分31从制造开始连接至预应力装置20的钢筋21的螺纹端部23从而形成一个单元并且被设置成接收第二垫圈33和第二螺母32。
在所示实施例中,既定部段10的预应力装置20的给定钢筋21设置在相邻部段10a、10b的预应力装置的两个钢筋21之间。
因此,第二个实施方案允许实施包括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的方法,所述第一步骤包括在生产场地使用全部或部分预应力装置20在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之间对部段10施加第一值的应力,使得部段10经得住运输,所述第二步骤包括随后在安装场地使用第二附接装置13b(特别是部分31)在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之间对部段10施加第二值的应力,使得部段10以及因此桅杆1承受桅杆1使用寿命期间可能遇到的不同应力。
因此,可以想到许多选择。
可以根据设计的应力值全部或部分地使用每个缆索或钢筋。
第一个选择包括完全或部分地使用预应力装置20的一些或全部钢筋21或缆索从而在生产场地对部段10施加第一值的应力,然后使用连接至全部钢筋21或缆索的任何附接装置13a、13b的部分31从而在安装场地对部段10施加第二值的应力。
第二个选择包括完全使用预应力装置20的不连接至任何附接装置13a、13b的一组钢筋21或缆索从而在生产场地施加第一值的应力,然后使用连接至钢筋21或缆索的任何附接装置13a、13b的部分31从而在安装场地对部段施加第二值的应力。
在第二个选择中,预应力装置20的连接至附接装置13a和/或13b的部分31的每个钢筋21或缆索可以完全或部分地用于在生产场地施加第一值的应力,或者不用于在生产场地施加第一值的应力。
可以在桅杆1使用寿命期间调节在桅杆1的部段10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之间施加的应力值,这使得能够补偿混凝土的蠕变现象和预应力装置20和/或附接装置13a、13b的松弛现象。
在所示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螺母32旋拧至第二附接装置13b的部分31从而施加该第二值的应力。
旋拧第二螺母32可以减少或消除之前用于在生产场地施加第一值的应力的预应力装置20的第一螺母24的作用。
实际上,将第二螺母32旋拧至连接至钢筋21的部分31在上方相邻部段10b的第一凸缘11’上施加力而且在所考虑部段10的第二凸缘12’上也施加力。
因此,该力对抗由第一螺母24施加至所考虑部段10的第二凸缘12’的力。
为了避免第一螺母24与上方相邻部段10b的第一凸缘11’接触,凹部21的深度必须足够大。
在风车的上方相邻部分作为上方相邻部段10b放置就位之后施加第二值的应力。
第二值的应力可以等于或大于第一值的应力,该应力值对应于混凝土部段10经受的应力绝对值。
在未显示的第三个实施方案中,既定凸缘11’、12’上的用于预应力装置20的多个孔26形成第一组孔,并且既定凸缘11’、12’上的用于既定附接装置13a、13b的多个孔14形成第二组孔,每组孔设置在离既定凸缘11’、12’的自由端部的不同距离处。
特别地,第一组孔的孔26比第二组孔的孔14更远离既定凸缘11’、12’的自由端部。
该设置使得能够限制由预应力装置20施加至凸缘11’、12’的应力,因此减少开裂风险,同时提供该应力在部段10的其它部分上的更好分配。
因此,可以在生产场地使用两个凸缘11’、12’的第一组孔26从而允许预应力装置20的全部或部分缆索和/或钢筋21对部段10施加第一值的应力,例如用于增加混凝土元件关于其运输和构造的抗拉力。
根据第二个实施方案可以在安装场地使用两个凸缘11’、12’的全部或部分第二组孔14从而允许缆索和/或钢筋21将部段10附接至风车2的相邻部分,和/或根据第一个实施方案可以在安装场地使用两个凸缘11’、12’的全部或部分第二组孔14从而简单地使用螺纹钢筋15和/或螺栓将部段10和风车2的相邻部分附接在一起。
所有这三个实施方案彼此相容。
特别地,第一个实施方案可以与第二个实施方案相容,因为预应力装置20和/或附接装置13a、13b可以针对既定部段10包括不同类型的元件,例如根据第一个实施方案的钢筋15和根据第二个实施方案的连接至钢筋21的部分31。
第三个实施方案仅指定附接装置13a、13b的元件和预应力装置20的元件在凸缘11’、12’上的位置。
本发明的主题还有用于风车2的由混凝土制成的桅杆1的构造方法,所述方法在安装场地上下堆叠一组部段的全部部段,这组部段的至少一个部段如上所述。
所述方法可以单独或组合地包括上文关于第二个实施方案和第三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
有利地,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图10中所示的步骤,包括将一组部段的全部部段10以一个整体部段的形式从生产场地运输至安装场地。
该部段10可以是模块化的或非模块化的。
尽管结合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显然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于此并且包括所述装置的所有技术等效形式及其组合。

Claims (20)

1.混凝土部段(10),所述部段(10)旨在形成用于风车(2)的桅杆(1),所述部段(10)包括:
-第一部分(11),所述第一部分(11)旨在在风车(2)的下方相邻部分上施加承载力并且包括第一凸缘(11’),所述第一凸缘(11’)从部段(10)的内表面(I)对着部段(1)的内部体积(V)基本上沿横向延伸,
-第二部分(12),所述第二部分(12)旨在对风车(2)的另一个上方相邻部分形成承载支撑并且包括第二凸缘(12’),所述第二凸缘(12’)从部段(10)的内表面(I)对着部段(10)的内部体积(V)基本上沿横向延伸,
-预应力装置(20),所述预应力装置(20)被设置成在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之间施加应力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可见部分(22),所述可见部分(22)在混凝土部段(10)的外部延伸并且位于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之间,
-第一附接装置(13a),所述第一附接装置(13a)被设置成连接至第一凸缘(11’)并且旨在用于将部段(10)附接在风车(2)的下方相邻部分上,和/或
-第二附接装置(13b),所述第二附接装置(13b)被设置成连接至第二凸缘(12’)并且旨在用于将部段(10)附接至风车(2)的上方相邻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段(10),其中混凝土是超高性能混凝土或用纤维和/或常规增强件增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段(10),其中预应力装置(20)包括在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上形成的多个孔(26),以及包括缆索和/或钢筋(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部段(10),其中每个孔(26)包括在第一凸缘(11’)的与第二凸缘(12’)的相对侧的表面上形成的凹部(27)和/或在第二凸缘(12’)的与第一凸缘(11’)的相对侧的表面上形成的凹部(27)。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部段(10),其中第一部分(11)和/或第二部分(12)包括增强元件(4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部段(10),其中部段(10)是包括多个节段(3)的模块化部段(1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部段(10),其中部段(10)是单件部段。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部段(10),其中第一附接装置(13a)包括在第一凸缘(11’)上形成的多个孔(14)和旨在穿过所述孔(14)的螺栓和/或螺纹钢筋(15),和/或第二附接装置(13b)包括在第二凸缘(12’)上形成的多个孔(14)和旨在穿过所述孔(14)的螺栓和/或螺纹钢筋(15)。
9.根据权利要求8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部段,其中既定凸缘(11’、12’)上的用于预应力装置的多个孔(26)形成第一组孔,并且既定凸缘(11’、12’)上的用于既定附接装置(13a、13b)的多个孔(14)形成第二组孔,每组孔设置在离既定凸缘(11’、12’)的自由端部的不同距离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部段,其中第一组孔的孔(26)比第二组孔的孔(14)更远离既定凸缘(11’、12’)的自由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部段(10),其中第一附接装置(13a)包括连接至预应力装置(20)的部分(31),所述部分(31)突出超过第一凸缘(11’)并且旨在穿过风车(2)的下方相邻部分,和/或第二附接装置(13b)包括连接至预应力装置(20)的部分(31),所述部分(31)突出超过第二凸缘(12’)并且旨在穿过风车(2)的上方相邻部分。
12.用于风车(2)的混凝土桅杆(1),所述桅杆(1)包括一组部段,所述一组部段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部段(10)。
13.用于风车(2)的混凝土桅杆(1)的构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一组部段,所述一组部段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部段(10),
-在安装场地通过上下堆叠该组部段的全部部段从而构造桅杆(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该组部段的全部部段以一个整体部段的形式运输至安装场地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桅杆(1)的构造步骤的过程中,使用第二附接装置(13b)将风车(2)的上方相邻部分附接至至少一个部段(10)和/或使用第一附接装置(13a)将至少一个部段(10)附接至风车(2)的下方相邻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生产场地使用全部或部分预应力装置(20)在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之间对至少一个部段(10)施加第一值的应力的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安装场地使用第一附接装置(13a)和/或第二附接装置(13b)在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之间对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部段(10)施加第二值的应力的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值的应力等于或大于第一值的应力。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将风车(2)的上方相邻部分放置就位之后施加第二值的应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桅杆(1)使用寿命期间调节在桅杆(1)的部段(10)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之间所施加的应力值的步骤。
CN201580064679.3A 2014-12-01 2015-11-30 混凝土部段 Active CN1070024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461713A FR3029231B1 (fr) 2014-12-01 2014-12-01 Section en beton
FR1461713 2014-12-01
PCT/EP2015/078016 WO2016087345A1 (en) 2014-12-01 2015-11-30 Section of concre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2424A true CN107002424A (zh) 2017-08-01
CN107002424B CN107002424B (zh) 2019-10-22

Family

ID=52627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4679.3A Active CN107002424B (zh) 2014-12-01 2015-11-30 混凝土部段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3327B2 (zh)
EP (1) EP3227512B1 (zh)
CN (1) CN107002424B (zh)
AU (1) AU2015357297B2 (zh)
BR (1) BR112017011274B1 (zh)
CA (1) CA2969033C (zh)
ES (1) ES2717305T3 (zh)
FR (1) FR3029231B1 (zh)
MX (1) MX2017006723A (zh)
WO (1) WO201608734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5788A (zh) * 2017-08-02 2020-04-24 帕卡达尔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驱动的发电机的支撑结构
CN112135949A (zh) * 2018-03-26 2020-12-25 通用电气公司 增材制造的塔架结构和制作方法
CN112942954A (zh) * 2019-12-10 2021-06-11 乌本产权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塔的区段的方法,被预紧的区段,塔环,塔,风能设施及预紧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9386B (zh) * 2018-09-30 2019-08-23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塔筒段、塔筒、分割方法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4008320B (zh) * 2019-05-21 2023-10-13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 使用双头螺栓架设风力涡轮机塔架的方法
US20220205233A1 (en) * 2020-12-30 2022-06-30 Isotruss Industries Llc Iso-truss structure and coupling mechanism for iso-truss structur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76737A1 (en) * 2002-03-07 2003-09-18 Commstructures, Inc.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utility pole reinforcement
CN102011709A (zh) * 2009-09-03 2011-04-13 通用电气公司 风力涡轮机塔架及制造该风力涡轮机塔架的系统和方法
CN201991293U (zh) * 2011-02-24 2011-09-28 辽宁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大功率预应力三片式混凝土塔架
CN103867019A (zh) * 2014-03-27 2014-06-18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装配式体外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风电塔架
EP2781673A1 (en) * 2013-03-21 2014-09-24 Alstom Renovables España, S.L. Tow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3436A (en) * 1992-09-14 1994-08-02 Pirod, Inc. Modular antenna pole
US5687537A (en) * 1996-05-24 1997-11-18 Pi Rod Inc. Modular antenna pole
DE10033845A1 (de) * 2000-07-12 2002-01-24 Aloys Wobben Turm aus Spannbeton-Fertigteilen
US6782667B2 (en) * 2000-12-05 2004-08-31 Z-Tek, Llc Tilt-up and telescopic support tower for large structures
US6851231B2 (en) * 2001-06-27 2005-02-08 Maher K. Tadros Precast post-tensioned segmental pole system
DK200200178A (da) * 2002-02-06 2003-08-07 Vestas Wind Sys As Ophængningsmidler til vindturbinetårne
HUP0201136A2 (hu) * 2002-04-03 2004-04-28 Meir Silber Toronyszerkezet
AU2003212370B2 (en) * 2003-03-19 2009-03-12 Vestas Wind Systems A/S Method of constructing large towers for wind turbines
WO2004090263A1 (en) * 2003-04-09 2004-10-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substantially uninterrupted connection of the peripheral wall portions of two adjacent tubular segments
ES1058539Y (es) * 2004-10-11 2005-04-01 Inneo21 S L Estructura perfeccionada de torre modular para turbinas eolicas y otras aplicaciones.
ES2246734B1 (es) * 2005-04-21 2007-04-16 STRUCTURAL CONCRETE & STEEL, S.L. Torre modular prefabricada.
US20090300996A1 (en) * 2005-06-21 2009-12-10 Tim Jones System for reinforcing towers and the like
EP1767729A1 (de) * 2005-09-23 2007-03-28 Sika Technology AG Turmkonstruktion
CN101317006A (zh) * 2005-11-24 2008-12-03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 风轮机塔架、用于装配风轮机塔架的连接装置及其方法
WO2008000265A1 (en) * 2006-06-30 2008-01-03 Vestas Wind Systems A/S A wind turbine tower and a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tering the eigenfrequency of a wind turbine tower
ES2326010B2 (es) * 2006-08-16 2011-02-18 Inneo21, S.L. Estructura y procedimiento de montaje de torres de hormigon para turbinas eolicas.
US20080041009A1 (en) * 2006-08-18 2008-02-21 General Electric Flangeless support structures
PT103562B (pt) * 2006-09-13 2008-08-14 Alexandre Francisco Mal Aragao Torres em betão polimérico para geradores eólicos e outras grandes aplicações estruturais
DE202007003842U1 (de) * 2007-03-15 2007-05-24 Mecal Applied Mechanics B.V. Mast für eine Windturbine
DE102007018025A1 (de) * 2007-04-17 2008-10-23 Nordex Energy Gmbh Windenergieanlagenturm
DE102007031065B4 (de) * 2007-06-28 2011-05-05 Nordex Energy Gmbh Windenergieanlagenturm
WO2009056898A1 (es) * 2007-11-02 2009-05-07 Alejandro Cortina-Cordero Torre de concreto postensado para generadores eolicos
US20100058673A1 (en) * 2007-08-31 2010-03-11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Tubular-member flange coupling
MX2010003824A (es) * 2007-10-09 2010-05-13 Jeffrey O Willis Estructura de torre y metodo de ensamble.
DE102008016925A1 (de) * 2008-04-02 2009-10-08 Wobben, Aloys Windenergieanlage mit mehreren Konstruktionsabschnitten
US20100024311A1 (en) * 2008-07-30 2010-02-04 Dustin Jon Wambeke Wind turbine assembly with tower mount
CN101737273A (zh) * 2008-11-17 2010-06-16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集团公司 塔架、风力发电机组以及在塔架内设置平台的方法
GB2465577A (en) * 2008-11-21 2010-05-26 Vestas Wind Sys As Monitoring device for a wind turbine
EP2192245B1 (en) * 2008-11-27 2012-05-30 Vestas Wind Systems A/S Tower for a wind turbine and a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tower
US8555600B2 (en) * 2008-12-10 2013-10-15 Cortina Innovations, S.A. De C.V. Method for mounting in sections an annular tower for wind power generator, heliostatic power generator or chimney composed from three concrete segments or more
DE102009016893B4 (de) * 2009-04-08 2011-12-08 Nordex Energy Gmbh Verankerungsbauteil für einen Windenergieanlagenturm
US20100281818A1 (en) * 2009-05-07 2010-11-11 Southworth George L Method for building wind turbine tower
DK2631393T3 (en) * 2009-05-19 2015-10-19 Pacadar Sa Tower for a wind turbine
EP2253781B1 (en) * 2009-05-21 2013-03-20 Alstom Wind Sl Composite connection for a wind turbine tower structure
US8490337B2 (en) * 2009-06-09 2013-07-23 Thomas Nott Word, III Structural flange 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ES2378199B1 (es) * 2009-06-24 2013-06-05 Acciona Windpower S.A. Sistema de unión de una góndola con la torre de hormigón de un aerogenerador.
DK2454427T3 (en) * 2009-07-13 2017-05-15 Vsl Int Ag Telescopic tower arrangement and method
IT1396433B1 (it) * 2009-11-16 2012-11-23 Rolic Invest Sarl Impianto eolico per la generazione di energia elettrica e metodo per realizzare un pilone del suddetto impianto eolico.
DK2330263T3 (en) * 2009-12-01 2016-06-06 Siemens Ag concrete Tower
EP2339094B1 (en) * 2009-12-23 2016-06-15 Soletanche Freyssinet Tower having a pre-stressed concrete colum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BR112012019203A2 (pt) * 2010-02-01 2018-03-27 Conelto Aps construção de torre de concreto, método para erguer uma construção de torre, elemento de torre de concreto, e, elemento interligante.
WO2011163585A1 (en) * 2010-06-25 2011-12-29 Schmidt Phillip M Fluid-actuated telescoping tower for supporting heavy loads
US20110138704A1 (en) * 2010-06-30 2011-06-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ower with tensioning cables
US8307593B2 (en) * 2010-08-18 2012-11-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ower with adapter section
US20110140447A1 (en) * 2010-11-10 2011-06-16 Ingo Paura Reinforcement assembly for use with a support tower of a wind turbine
US20110210233A1 (en) * 2010-12-20 2011-09-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inforcement system for wind turbine tower
ES2401787B2 (es) * 2011-06-09 2014-01-21 Inneo Torres, S.L. Montaje machihembrado de fijación
DE102011107804A1 (de) * 2011-07-17 2013-01-17 Philipp Wagner Bauprinzip für Turmkonstruktion für Windenergieanlagen
DE102011079314A1 (de) * 2011-07-18 2013-01-24 Rolf J. Werner Turmförmiges Tragwerk
DE102011118113A1 (de) 2011-08-31 2013-02-28 Drössler GmbH Umwelttechnik Betonkonstruktion
US8443557B2 (en) * 2011-09-16 2013-05-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ower base section of a wind turbine, a wind turbine and a system for mounting a tower
US20130205686A1 (en) * 2012-02-15 2013-08-15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Tower and wind turbine generator having the same
CA2880788C (en) * 2012-08-03 2020-03-24 James D. Lockwood Precast concrete post tensioned segmented wind turbine tower
DK2767654T3 (en) * 2013-02-19 2015-10-26 Siemens Ag Flangehjælpemiddel to connect tower sections, adjacent to one anoth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76737A1 (en) * 2002-03-07 2003-09-18 Commstructures, Inc.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utility pole reinforcement
CN102011709A (zh) * 2009-09-03 2011-04-13 通用电气公司 风力涡轮机塔架及制造该风力涡轮机塔架的系统和方法
CN201991293U (zh) * 2011-02-24 2011-09-28 辽宁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大功率预应力三片式混凝土塔架
EP2781673A1 (en) * 2013-03-21 2014-09-24 Alstom Renovables España, S.L. Tower
CN103867019A (zh) * 2014-03-27 2014-06-18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装配式体外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风电塔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5788A (zh) * 2017-08-02 2020-04-24 帕卡达尔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驱动的发电机的支撑结构
CN111065788B (zh) * 2017-08-02 2021-09-10 帕卡达尔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驱动的发电机的支撑结构
CN112135949A (zh) * 2018-03-26 2020-12-25 通用电气公司 增材制造的塔架结构和制作方法
CN112942954A (zh) * 2019-12-10 2021-06-11 乌本产权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塔的区段的方法,被预紧的区段,塔环,塔,风能设施及预紧装置
US11566605B2 (en) 2019-12-10 2023-01-31 Wobben Properties Gmbh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gments for a tower, prestressed segment, tower ring, tower, wind turbine, and prestress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029231B1 (fr) 2016-12-30
BR112017011274A2 (pt) 2018-04-03
AU2015357297B2 (en) 2020-08-27
CA2969033A1 (en) 2016-06-09
CA2969033C (en) 2023-05-16
BR112017011274B1 (pt) 2022-09-06
US20170314285A1 (en) 2017-11-02
CN107002424B (zh) 2019-10-22
FR3029231A1 (zh) 2016-06-03
AU2015357297A1 (en) 2017-06-08
US10113327B2 (en) 2018-10-30
ES2717305T3 (es) 2019-06-20
EP3227512B1 (en) 2018-12-26
EP3227512A1 (en) 2017-10-11
WO2016087345A1 (en) 2016-06-09
MX2017006723A (es) 2017-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2424B (zh) 混凝土部段
KR101373914B1 (ko) 중공 구조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EP2929182B1 (en) Wind turbine tower arrangement
US8881485B2 (en) Wind turbine tower system
US10724204B2 (en) Foundation for a windmill
BR112018015971B1 (pt) Alicerce para um moinho de vento e turbina eólica
BR112018015974B1 (pt) Fundação para um moinho eólico e turbina eólica
CN103072906B (zh) 内爬式塔吊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装置及利用其的施工方法
CN104314776B (zh) 一种用于海上和陆上风电机组的装配式预应力塔筒
CN108167125A (zh) 连接构件、混凝土塔筒分片及模具、塔筒及其制作方法
CN116805123A (zh) 格构式塔架独立基础的设计方法、验算方法及格构式塔架
JP2014151926A (ja) 地上タンクおよび地上タンクの施工方法
CN105735110B (zh) 可更换复合板内置钢棒阻尼器的桥墩耗能与防压碎结构
CN106906749B (zh) 全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箱梁的施工方法
EP3162983B1 (en) Wind turbine towers
CN102071745B (zh) 一种构架柱的柱脚节点
CN203559429U (zh) 预应力钢绞线锚栓复合预制拼接筒式基础
CN103982380A (zh) 预制混凝土塔架构件、其组合件、其累叠方法及预埋件
CN107700843B (zh) 大跨度建筑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3847334U (zh) 预埋件
KR20020044618A (ko) 콘크리트와 볼트 합성식으로 보강되는 강관 말뚝용 머리보강장치
CN101985839B (zh) 一种大吨位桩基静载试验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及安装方法
WO2017198689A1 (en) A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of a mast for a windmill
CN202148534U (zh) 可叠加的塔式起重机基础
AU599333B2 (en) Base for posts or the lik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4

Address after: Swiss Yunus

Applicant after: HOLCIM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Swiss Yunus

Applicant before: Lafarge Holsim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4

Address after: Swiss Yunus

Applicant after: Lafarge Holsim Co.,Ltd.

Address before: Paris France

Applicant before: LAFARG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