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0080A - 圆弧头立铣刀、球头立铣刀及立铣刀 - Google Patents

圆弧头立铣刀、球头立铣刀及立铣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0080A
CN107000080A CN201680003876.9A CN201680003876A CN107000080A CN 107000080 A CN107000080 A CN 107000080A CN 201680003876 A CN201680003876 A CN 201680003876A CN 107000080 A CN107000080 A CN 107000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pheral edge
end mill
cutter body
mill cutter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38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博史
坂口光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382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7701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382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615938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00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00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02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utter
    • B23C5/10Shank-type cutters, i.e. with an integral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02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utter
    • B23C5/10Shank-type cutters, i.e. with an integral shaft
    • B23C5/1009Ball nose end mi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16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04Angles
    • B23C2210/0407Cutting angles
    • B23C2210/0421Cutting angles nega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04Angles
    • B23C2210/0407Cutting angles
    • B23C2210/0421Cutting angles negative
    • B23C2210/0435Cutting angles negative radial rake ang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04Angles
    • B23C2210/0485Helix ang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08Side or top views of the cutting edge
    • B23C2210/082Details of the corner region between axial and radial cutting e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20Number of cutting edges
    • B23C2210/203Number of cutting edges fou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40Flutes, i.e. chip conveying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26/00Materials of tools or workpieces not comprising a metal
    • B23C2226/18Ceram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圆弧头立铣刀具备:立铣刀主体(2),由陶瓷构成;排屑槽(4),形成于立铣刀主体(2)的外周;外周刃(6),形成于排屑槽(4)中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壁面与立铣刀主体(2)的外周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底刃,形成于排屑槽(4)中的所述壁面与立铣刀主体(2)的前端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及刃角,位于立铣刀主体(2)的前端外周部,并且连接底刃的外端与外周刃(6)的前端,所述刃角呈朝向立铣刀主体(2)的前端外周侧凸出的凸曲线状。在外周刃(6)、底刃及刃角中至少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角度α)被设定为负的角度。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角度α)为‑20°~‑10°。

Description

圆弧头立铣刀、球头立铣刀及立铣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陶瓷构成的圆弧头立铣刀。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5年2月27日于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5-038218号及2015年2月27日于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5-038219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由陶瓷构成的圆弧头立铣刀。
该圆弧头立铣刀具有呈轴状的立铣刀主体,在该立铣刀主体形成有排屑槽、外周刃、底刃(前端刃)及刃角。
在切削加工时,圆弧头立铣刀朝向沿立铣刀主体的轴线周围的圆周方向中的工具旋转方向旋转且朝向与轴线交叉的方向被赋予进给(进给),从而切入工件材料。
详细而言,在圆弧头立铣刀中,在立铣刀主体的外周沿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形成有多条从该立铣刀主体的前端朝向基端侧延伸的排屑槽。
并且,在排屑槽中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的壁面与立铣刀主体的外周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形成有外周刃。并且,在排屑槽的所述壁面与立铣刀主体的前端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形成有底刃。并且,在排屑槽的所述壁面的前端外周部(角部)形成有连接底刃的外端(径向外侧的端边)与外周刃的前端且呈凸曲线状的刃角。
然而,在这种圆弧头立铣刀中,为了提高切削的加工速度,一般将外周刃的径向前角(外周前角)设定为正(positive)的角度。
具体而言,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越是被设定为较大的正的角度,该外周刃越是锋利地切入工件材料而提高锋利度。由于提高锋利度而切削阻力降低,因此能够提高切削速度并提高加工效率。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的圆弧头立铣刀中,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设为-4°~0°,被设定为接近正角的负(negative)的角度。
其理由为专利文献1的圆弧头立铣刀由陶瓷构成,通过将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设为负的角度,增大了刀具角并确保了刀尖强度。
而且,以往,已知有例如如专利文献2所示的球头立铣刀。
一般,球头立铣刀由硬质合金等形成。专利文献2的球头立铣刀具有呈轴状的立铣刀主体,在该立铣刀主体形成有排屑槽、外周刃及底刃(前端刃)。
另外,作为球头立铣刀,除了外周刃的半径沿轴线方向恒定的狭义的球头立铣刀以外,还有外周刃的半径随着从沿轴线方向的前端朝向基端侧而逐渐增大的锥球头立铣刀、长颈立铣刀、锥颈立铣刀等。
在切削加工时,球头立铣刀朝向沿立铣刀主体的轴线周围的圆周方向中的工具旋转方向旋转且朝向与轴线交叉的方向被赋予进给(进给),从而切入工件材料。
详细而言,球头立铣刀中,在立铣刀主体的外周沿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形成有多条从该立铣刀主体的前端朝向基端侧延伸的排屑槽。并且,在排屑槽中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的壁面与立铣刀主体的外周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形成有外周刃。并且,在排屑槽的所述壁面与立铣刀主体的前端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形成有底刃(前端刃)。底刃呈朝向立铣刀主体的前端外周侧凸出的凸圆弧状,并且与外周刃的前端圆滑地连接,且从该外周刃的前端朝向轴线延伸。
在专利文献2的球头立铣刀中,为了提高切削的加工速度,将外周刃的径向前角(外周前角)设定为正(positive)的角度。
具体而言,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越是被设定为较大的正的角度,该外周刃越是锋利地切入工件材料而提高锋利度。由于提高锋利度而切削阻力降低,因此能够提高切削速度并提高加工效率。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已知有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立铣刀主体由陶瓷形成的圆弧头立铣刀。该圆弧头立铣刀的外周刃的径向前角为-4°~0°,被设定为接近正角的负(negative)的角度。
其理由为如上所述那样专利文献1的圆弧头立铣刀由陶瓷构成,通过将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设为负的角度,增大了刀具角并确保了刀尖强度。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647025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56649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圆弧头立铣刀中,外周刃提前磨损(磨耗)而工具寿命较短。为了抑制这种外周刃的磨损,优选降低加工时的切削阻力。即,如上所述,可考虑通过使外周刃的径向前角向正角侧增大而提高锋利度的对策。
然而,专利文献1的圆弧头立铣刀由陶瓷构成,因此若使外周刃的径向前角向正角侧增大,则刀具角变小而无法确保刀尖强度。
并且,对这种圆弧头立铣刀要求更加提高切削速度并提高加工效率。
而且,在对于现有的球头立铣刀,如专利文献1那样立铣刀主体由陶瓷形成且对外周刃的径向前角适用-4°~0°的情况下,导致外周刃提前磨损(磨耗),存在工具寿命缩短的问题。为了抑制这种外周刃的磨损,优选降低加工时的切削阻力。即,如上所述,可考虑通过使外周刃的径向前角向正角侧增大而提高锋利度的对策。
然而,在球头立铣刀由陶瓷形成的情况下,若使外周刃的径向前角向正角侧增大,则如上所述,刀具角变小而无法确保刀尖强度。
并且,对这种球头立铣刀要求更加提高切削速度并提高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弧头立铣刀、球头立铣刀及立铣刀,所述圆弧头立铣刀、球头立铣刀及立铣刀即使立铣刀主体由陶瓷形成也能充分确保外周刃的刀尖强度和耐磨性,且能够提高切削速度并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还能够延长工具寿命。
(1)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圆弧头立铣刀的特征在于,具备:立铣刀主体,呈轴状且由陶瓷构成;排屑槽,形成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外周,且随着从该立铣刀主体的沿轴线方向的前端朝向基端侧而逐渐朝向绕所述轴线的圆周方向中的与工具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延伸;外周刃,形成于所述排屑槽中的朝向所述工具旋转方向的壁面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外周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底刃,形成于所述排屑槽中的所述壁面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前端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及刃角,位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前端外周部,并且连接所述底刃的外端与所述外周刃的前端,所述刃角呈朝向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前端外周侧凸出的凸曲线状,在所述外周刃、所述底刃及所述刃角中至少所述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负的角度,所述外周刃的径向前角为-20°~-10°。
本发明的圆弧头立铣刀中,立铣刀主体由陶瓷形成。并且,在外周刃、底刃及刃角中至少外周刃的径向前角(外周前角)被设定为负的角度。具体而言,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20°~-10°。
在本说明书中“外周刃的径向前角”是指,在图4所示的立铣刀主体2的横截面视角(与立铣刀主体2的轴线O垂直的截面视角)下,在沿与轴线O正交的径向中的通过外周刃6的规定的径向D的假想面(相当于所谓的“基准面”)与该外周刃6的前刀面4a(与该外周刃6相邻的排屑槽4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壁面部分)之间形成的锐角及钝角中的锐角的角度α。
并且,径向前角为“-(minus)”即负(negative)的角度是指,在图4所示的立铣刀主体2的横截面视角下,外周刃6的前刀面4a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倾斜并延伸时的角度α。该情况下,相对于沿上述规定的径向D的假想面(基准面),外周刃6的前刀面4a配置于工具旋转方向T侧。
另外,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径向前角为“+(plus)”即正(positive)的角度是指,在立铣刀主体2的横截面视角下,外周刃6的前刀面4a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倾斜并延伸时的角度α。该情况下,相对于沿上述规定的径向D的假想面(基准面),外周刃6的前刀面4a配置于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
并且,在本发明中,外周刃的径向前角(上述角度α)为负的角度,而且在负角侧设定得较大且为-20°~-10°。因此,在切削加工时,圆弧头立铣刀的外周刃对工件材料的切削阻力较大,与此相应地,切削热(由于剪切区域中的塑性变形而导致的发热和摩擦热等)也较高。
若切削热较高,则与由陶瓷构成且耐热性较高的圆弧头立铣刀的外周刃相比,工件材料的切削面(被加工部)会软化。即,相对于外周刃,被加工部的硬度显著降低。
由此,外周刃能够以削取(刮取)工件材料的方式进行高速切削。并且,与软化后的工件材料相比,圆弧头立铣刀的硬度相对提高,因此能够显著抑制外周刃的磨损(磨耗),并能够延长工具寿命。
即,本发明的发明人对由陶瓷构成的圆弧头立铣刀不断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将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设定为上述数值范围来有意提高切削加工时的切削热,由此,维持圆弧头立铣刀的硬度且使工件材料软化,并通过它们的硬度差以刮掉工件材料的方式进行切削加工,从而能够急剧提高切削速度。
即,本发明的圆弧头立铣刀的切削模式(加工方式)与现有的一般圆弧头立铣刀的切削模式大不相同。
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的圆弧头立铣刀,确认到对作为工件材料的例如INCONEL(因可耐尔合金)(注册商标)等耐热合金进行切削加工的情况下,与一般的由硬质合金构成的圆弧头立铣刀(现有产品)相比,能够实现10倍以上的加工效率。
而且,在本发明的圆弧头立铣刀的外周刃中,将径向前角设定为上述数值范围,从而充分确保了刀具角并提高了刀尖强度。因此,也不易发生刀尖的崩刀等。
另外,在外周刃的径向前角小于-20°的情况下,即在负角侧较大的情况下,导致该外周刃的锋利度过于降低,即使由于切削热而使工件材料软化也难以提高切削速度。
并且,在外周刃的径向前角大于-10°的情况下,径向前角过于接近正角侧而无法得到所期待的切削热。即,由于无法充分提高切削热而工件材料不会软化,不仅无法得到本发明的上述作用效果,而且有可能外周刃提前磨损而达到工具寿命。
因此,在本发明中将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设定为-20°~-10°。
综上,根据本发明,即使立铣刀主体由陶瓷形成也能充分确保外周刃的刀尖强度和耐磨性,且能够提高切削速度并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还能够延长工具寿命。
(2)在本发明的圆弧头立铣刀中,所述外周刃的径向前角优选为-17.5°~-12.5°。
该情况下,容易更可靠且稳定地得到本发明的上述作用效果。另外,在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15°的情况下,发挥最显著的效果。
(3)在本发明的圆弧头立铣刀中,所述外周刃的螺旋角优选为30°~40°。
本说明书中所谓“螺旋角”是指,在图2所示的立铣刀主体2的侧面视角(从与轴线O正交的径向观察立铣刀主体2的侧面视角)下,形成于轴线O(或与轴线O平行的直线)与外周刃6(扭转的螺旋线)之间的锐角及钝角中的锐角的角度β。
一般,例如在由硬质合金构成的圆弧头立铣刀(现有产品)中,外周刃的螺旋角被设定为大于40°。其理由为如此螺旋角被设定为较大的正的角度时,外周刃锋利地切入工件材料而提高锋利度。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通过将外周刃的螺旋角设定得较小且为30°~40°来有意提高外周刃对工件材料的切削阻力。由此,在切削加工时,圆弧头立铣刀的外周刃对工件材料的切削阻力较大而切削热(由于剪切区域中的塑性变形而导致的发热和摩擦热等)也较高。
若切削热较高,则与由陶瓷构成且耐热性较高的圆弧头立铣刀的外周刃相比,工件材料的切削面(被加工部)会软化。即,相对于外周刃,被加工部的硬度显著降低。
由此,外周刃能够以削取(刮取)工件材料的方式进行高速切削。并且,与软化后的工件材料相比,圆弧头立铣刀的硬度相对提高,因此能够显著抑制外周刃的磨损(磨耗),并能够延长工具寿命。
即,通过将外周刃的螺旋角设定为30°~40°,能够使上述作用效果进一步格外显著。
具体而言,通过将外周刃的螺旋角设定为大于30°,能够在外周刃中确保足以削取由于切削热而软化的工件材料的锋利度。
并且,通过将外周刃的螺旋角设定为小于40°,能够将外周刃的切削阻力提高至可得到足以使工件材料软化的切削热的程度。
(4)在本发明的圆弧头立铣刀中,所述立铣刀主体优选由赛隆构成。
该情况下,由于立铣刀主体由陶瓷材料赛隆(SiAlON)构成,因此耐热性、耐热冲击性、高温环境下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等优异。因此,本发明的上述作用效果进一步格外显著且稳定地奏效。
(5)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球头立铣刀的特征在于,具备:立铣刀主体,呈轴状且由陶瓷构成;排屑槽,形成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外周,且随着从该立铣刀主体的沿轴线方向的前端朝向基端侧而逐渐朝向绕所述轴线的圆周方向中的与工具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延伸;外周刃,形成于所述排屑槽中的朝向所述工具旋转方向的壁面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外周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及底刃,形成于所述排屑槽中的所述壁面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前端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且呈朝向该立铣刀主体的前端外周侧凸出的凸圆弧状,并且所述底刃与所述外周刃的前端圆滑地连接,且从该外周刃的前端朝向所述轴线延伸,在所述外周刃及所述底刃中至少所述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负的角度,所述外周刃的径向前角为-20°~-10°。
在本发明的球头立铣刀中,立铣刀主体由陶瓷形成。并且,在外周刃及底刃中至少外周刃的径向前角(外周前角)被设定为负的角度。具体而言,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20°~-10°。
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球头立铣刀”除了外周刃的半径(沿与轴线正交的径向的从轴线至外周刃为止的距离。即半径)沿轴线方向恒定的狭义的球头立铣刀以外,还包括外周刃的半径随着从沿轴线方向的前端朝向基端侧而逐渐增大的锥球头立铣刀、长颈立铣刀及锥颈立铣刀等。
即,本发明采用于各种方式的广义的球头立铣刀,从而发挥后述的显著的作用效果。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外周刃的径向前角”是指,在图9及图14所示的立铣刀主体102的横截面视角(与立铣刀主体102的轴线O垂直的截面视角)下,在沿与轴线O正交的径向中的通过外周刃106的规定的径向D的假想面(相当于所谓的“基准面”)与该外周刃106的前刀面104a(与该外周刃106相邻的排屑槽104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壁面部分)之间形成的锐角及钝角中的锐角的角度α。
并且,径向前角为“-(minus)”即负(negative)的角度是指,在如图9及图14所示的立铣刀主体102的横截面视角下,外周刃106的前刀面104a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倾斜并延伸时的角度α。
该情况下,相对于沿上述规定的径向D的假想面(基准面),外周刃106的前刀面104a配置于工具旋转方向T侧。
另外,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径向前角为“+(plus)”即正(positive)的角度是指,在立铣刀主体102的横截面视角下,外周刃106的前刀面104a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倾斜并延伸时的角度α。
该情况下,相对于沿上述规定的径向D的假想面(基准面),外周刃106的前刀面104a配置于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
并且,在本发明中,外周刃的径向前角(上述角度α)为负的角度,而且在负角侧设定得较大且为-20°~-10°。
因此,在切削加工时,球头立铣刀的外周刃对工件材料的切削阻力较大,与此相应地,切削热(由于剪切区域中的塑性变形而导致的发热和摩擦热等)也较高。
若切削热较高,则与由陶瓷构成且耐热性较高的球头立铣刀的外周刃相比,工件材料的切削面(被加工部)会软化。即,相对于外周刃,被加工部的硬度显著降低。
由此,外周刃能够以削取(刮取)工件材料的方式进行高速切削。并且,与软化后的工件材料相比,球头立铣刀的硬度相对提高,因此能够显著抑制外周刃的磨损(磨耗),并能够延长工具寿命。
即,本发明的发明人对由陶瓷构成的球头立铣刀不断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将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设定为上述数值范围来有意提高切削加工时的切削热,由此,维持球头立铣刀的硬度且使工件材料软化,并通过它们的硬度差以刮掉工件材料的方式进行切削加工,从而能够急剧提高切削速度。
即,本发明的球头立铣刀的切削模式(加工方式)与现有的一般球头立铣刀的切削模式大不相同。
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的球头立铣刀,确认到对作为工件材料的例如INCONEL(注册商标)等耐热合金进行切削加工的情况下,与一般的由硬质合金构成的球头立铣刀(现有产品)相比,能够实现10倍以上的加工效率。
而且,在本发明的球头立铣刀的外周刃中,将径向前角设定为上述数值范围,从而充分确保了刀具角并提高了刀尖强度。因此,也不易发生刀尖的崩刀等。并且,由于外周刃的刀具角较大且提高了刀尖强度,因此作为球头立铣刀的同时还可稳定地进行利用外周刃的切削加工(侧面加工)。
另外,在外周刃的径向前角小于-20°的情况下,即在负角侧较大的情况下,导致该外周刃的锋利度过于降低。因此,即使由于切削热而使工件材料软化也难以提高切削速度。
并且,在外周刃的径向前角大于-10°的情况下,径向前角过于接近正角侧而无法得到所期待的切削热。即,由于无法充分提高切削热而工件材料不会软化,不仅无法得到本发明的上述作用效果,而且有可能外周刃提前磨损而达到工具寿命。
因此,在本发明中将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设定为-20°~-10°。
综上,根据本发明,即使立铣刀主体由陶瓷形成也能充分确保外周刃的刀尖强度和耐磨性,且能够提高切削速度并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还能够延长工具寿命。
(6)在本发明的球头立铣刀中,所述外周刃的径向前角优选为-17.5°~-12.5°。
该情况下,容易更可靠且稳定地得到本发明的上述的作用效果。另外,在将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设定为-15°的情况下,发挥最显著的效果。
(7)在本发明的球头立铣刀中,所述外周刃的螺旋角优选为30°~40°。
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螺旋角”是指,在图7及图12所示的立铣刀主体102的侧面视角(从与轴线O正交的径向观察立铣刀主体102的侧面视角)下,形成于轴线O(或与轴线O平行的直线)与外周刃106(扭转的螺旋线)之间的锐角及钝角中的锐角的角度β。
一般,例如在由硬质合金构成的球头立铣刀(现有产品)中,外周刃的螺旋角被设定为大于40°。其理由为如此螺旋角被设定为较大的正的角度时,外周刃锋利地切入工件材料而提高锋利度。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将外周刃的螺旋角设定得较小且为30°~40°来有意提高外周刃对工件材料的切削阻力。由此,在切削加工时,球头立铣刀的外周刃对工件材料的切削阻力较大而切削热(由于剪切区域中的塑性变形而导致的发热和摩擦热等)也较高。
若切削热较高,则与由陶瓷构成且耐热性较高的球头立铣刀的外周刃相比,工件材料的切削面(被加工部)会软化。即,相对于外周刃,被加工部的硬度显著降低。
由此,外周刃能够以削取(刮取)工件材料的方式进行高速切削。并且,与软化后的工件材料相比,球头立铣刀的硬度相对提高,因此能够显著抑制外周刃的磨损(磨耗),并能够延长工具寿命。
即,通过将外周刃的螺旋角设定为30°~40°,能够使上述作用效果进一步格外显著。
具体而言,通过将外周刃的螺旋角设定为大于30°,能够在外周刃中确保足以削取由于切削热而软化的工件材料的锋利度。
并且,通过将外周刃的螺旋角设定为小于40°,能够将外周刃的切削阻力提高至可得到足以使工件材料软化的切削热的程度。
(8)在本发明的球头立铣刀中,所述立铣刀主体优选由赛隆构成。
该情况下,由于立铣刀主体由陶瓷材料赛隆(SiAlON)构成,因此耐热性、耐热冲击性、高温环境下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等优异。因此,本发明的上述作用效果进一步格外显著且稳定地奏效。
(9)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立铣刀的特征在于,具备:立铣刀主体,呈轴状且由陶瓷构成;排屑槽,形成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外周,且随着从该立铣刀主体的沿轴线方向的前端朝向基端侧而逐渐朝向绕所述轴线的圆周方向中的与工具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延伸;外周刃,形成于所述排屑槽中的朝向所述工具旋转方向的壁面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外周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及底刃,形成于所述排屑槽中的所述壁面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前端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所述底刃被形成为,所述底刃的外端经由刃角与所述外周刃的前端连接,其中,所述刃角位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前端外周部且呈朝向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前端外周侧凸出的凸曲线状,或者所述底刃被形成为呈朝向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前端外周侧凸出的凸圆弧状,并且所述底刃与所述外周刃的前端圆滑地连接,且从该外周刃的前端朝向所述轴线延伸,所述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负的角度,为-20°~-10°。
根据本发明,即使立铣刀主体由陶瓷形成也能充分确保外周刃的刀尖强度和耐磨性,且能够提高切削速度并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能够延长工具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圆弧头立铣刀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图1的圆弧头立铣刀的侧视图。
图3为表示图1的圆弧头立铣刀的主视图。
图4为表示图2的X-X截面的图。
图5为对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与现有的比较例进行对比的图表,表示外周刃的径向前角与切削长度之间的关系。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球头立铣刀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图6的球头立铣刀的侧视图。
图8为表示图6的球头立铣刀的主视图。
图9为表示图7的X-X截面的图。
图10为对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与现有的比较例进行对比的图表,表示外周刃的径向前角与切削长度之间的关系。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球头立铣刀(锥球头立铣刀)的立体图。
图12为表示图11的球头立铣刀的侧视图。
图13为表示图11的球头立铣刀的主视图。
图14为表示图12的Y-Y截面的图。
图15为对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与现有的比较例进行对比的图表,表示外周刃的径向前角与切削长度之间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立铣刀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立铣刀例举圆弧头立铣刀进行说明。
〔圆弧头立铣刀的基本结构及立铣刀主体〕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圆弧头立铣刀1具有呈轴状且由陶瓷构成的立铣刀主体2。具体而言,立铣刀主体2由陶瓷材料赛隆(SiAlON)构成。
立铣刀主体2呈大致圆柱状,在该立铣刀主体2的沿轴线O方向的至少前端部形成有刃部3a。立铣刀主体2中的除刃部3a以外的部位为刀柄部3b。
关于圆弧头立铣刀1,在立铣刀主体2中呈圆柱状的刀柄部3b被机床的主轴等把持,且沿轴线O周围中的工具旋转方向T旋转,从而使用于由金属材料等构成的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旋削加工)中。
并且,圆弧头立铣刀1进行上述旋转的同时,朝向与轴线O交叉的方向进给(被赋予进给),从而通过刃部3a对工件材料进行例如台阶面加工、槽加工、圆弧加工和仿形加工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圆弧头立铣刀1在作为工件材料的例如INCONEL(注册商标)等耐热合金(难切削材料)的切削加工中尤其适合。
并且,通过该圆弧头立铣刀1对工件材料进行切削加工时,朝向该圆弧头立铣刀1的刃部3a及工件材料的切削面(被加工部)喷射冷却剂。作为该冷却剂优选使用干冰粉。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朝向(方向)的定义〕
在本说明书中,将立铣刀主体2的轴线O方向中的、从刀柄部3b朝向刃部3a的方向称为前端侧,从刃部3a朝向刀柄部3b的方向称为基端侧。
并且,将与轴线O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在径向中靠近轴线O的方向称为径向内侧,远离轴线O的方向称为径向外侧。
并且,将环绕轴线O周围的方向称为圆周方向,在圆周方向中,进行切削加工时立铣刀主体2的旋转方向称为工具旋转方向T,朝向与此相反的一侧的方向称为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
〔排屑槽〕
在刃部3a的外周沿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形成有多条排屑槽4。
排屑槽4在立铣刀主体2的前端面上开口,且随着从该前端面朝向基端侧而逐渐朝向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扭转并延伸。排屑槽4在刃部3a的基端侧的端部切至立铣刀主体2的外周。
在本实施方式的圆弧头立铣刀1中,四条排屑槽4沿圆周方向彼此隔开间隔(等间隔或不等间隔)而形成。
各排屑槽4具有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壁面,在该壁面中与切削刃相邻的部分为前刀面。具体而言,在切削刃的前刀面中与该切削刃的后述的外周刃6、底刃9及刃角10相邻的部分分别为外周刃6的前刀面4a、底刃9的前刀面4b及刃角10的前刀面4c。
在排屑槽4的前端部中朝向径向以槽状切开该前端部而形成有中心槽7。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中心槽7形成为在排屑槽4的前端部沿径向延伸的截面梯形的槽状,该中心槽7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到达轴线O。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四条排屑槽4对应而形成有四条中心槽7。这些中心槽7彼此在径向内侧的端部(立铣刀主体2的前端面中的径向中央,即轴线O上)相互连通。
〔切削刃〕
刃部3a沿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具有多个切削刃。切削刃分别具有外周刃6、刃角10及底刃9,它们圆滑地相连,从而形成呈L字状的一个切削刃。
本实施方式的圆弧头立铣刀1具有四刃(四个切削刃)刃部3a。但是,圆弧头立铣刀1的切削刃的数量(以L字状相连的外周刃6、刃角10及底刃9的组数)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四刃,例如可以为三刃以下或也可以为五刃以上。另外,切削刃的数量与排屑槽4的数量对应。
〔外周刃〕
在排屑槽4中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壁面与立铣刀主体2的外周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形成有外周刃6。外周刃6沿排屑槽4的所述壁面的外周端边以螺旋线状(螺旋状)延伸。
具体而言,外周刃6形成于在排屑槽4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壁面中位于径向外侧的端部的前刀面4a与在刃部3a的外周面中与该排屑槽4在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相邻的外周后刀面5之间的交叉棱线上。
在刃部3a的外周面中,在沿圆周方向相邻的排屑槽4彼此之间分别形成有外周后刀面5。外周后刀面5的宽度(与外周刃6正交的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沿外周刃6的延伸方向大致恒定。
详细而言,在刃部3a沿圆周方向彼此隔开间隔而形成有与排屑槽4的数量(四条)对应的数量(四条)的外周刃6。外周刃6以与排屑槽4相等的螺距随着从立铣刀主体2的前端朝向基端侧而逐渐朝向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扭转的同时延伸。
通过外周刃6绕轴线O旋转而形成的旋转轨迹成为以轴线O为中心的一个圆筒面。
并且,在图4所示的立铣刀主体2的横截面视角(与立铣刀主体2的轴线O垂直的截面视角)下,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角度α)被设定为负的角度。
具体而言,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为-20°~-10°。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优选为-17.5°~-12.5°。
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是指,在图4所示的立铣刀主体2的横截面视角下,在沿与轴线O正交的径向中的通过外周刃6的规定的径向D形成的假想面(相当于所谓的“基准面”)与该外周刃6的前刀面4a(与该外周刃6相邻的排屑槽4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壁面部分)之间形成的锐角及钝角中的锐角的角度α。
并且,径向前角为“-(minus)”即负(negative)的角度是指,在图4所示的立铣刀主体2的横截面视角下,外周刃6的前刀面4a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倾斜并延伸时的角度α。
该情况下,相对于沿上述规定的径向D而形成的假想面(基准面),外周刃6的前刀面4a配置于工具旋转方向T侧。
另外,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径向前角为“+(plus)”即正(positive)的角度是指,在立铣刀主体2的横截面视角下,外周刃6的前刀面4a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倾斜并延伸时的角度α。
因此,在该情况下,相对于沿上述规定的径向D而形成的假想面(基准面),外周刃6的前刀面4a配置于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切削刃的外周刃6、底刃9及刃角10中至少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负的角度,且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上述数值范围。
另外,除了外周刃6以外,还可以底刃9及刃角10中的任一个以上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负的角度。
并且,在图2所示的立铣刀主体2的侧面视角(从与轴线O正交的径向观察立铣刀主体2的侧面视角)下,外周刃6的螺旋角(角度β)为30°~40°。外周刃6的螺旋角优选为小于39°。外周刃6的螺旋角更优选为30°~35°。
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螺旋角”是指,在图2所示的立铣刀主体2的侧面视角下,形成于轴线O(或与轴线O平行的直线)与外周刃6(扭转的螺旋线)之间的锐角及钝角中的锐角的角度β。
〔底刃(前端刃)〕
如图1~图3所示,在排屑槽4中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壁面与立铣刀主体2的前端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形成有底刃(前端刃)9。底刃9沿排屑槽4的所述壁面的前端边以直线状延伸。
具体而言,底刃9形成于在排屑槽4(中心槽7)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壁面中位于前端侧的端部的前刀面4b与刃部3a的前端面中与该排屑槽4在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相邻的前端后刀面8之间的交叉棱线上。
在刃部3a的前端面中,在沿圆周方向相邻的排屑槽4彼此之间分别形成有前端后刀面8。前端后刀面8的宽度(与底刃9正交的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沿底刃9的延伸方向大致恒定。
详细而言,在刃部3a沿圆周方向彼此隔开间隔而形成有与排屑槽4的数量(四条)对应的数量(四条)的底刃9。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3所示的立铣刀主体2的正面视角(从轴线O方向正面观察立铣刀主体2的前端面)下,底刃9沿径向延伸,该底刃9的内端(径向内侧的端边)被配置在与轴线O上面相比更靠径向外侧处。
并且,在图2所示的立铣刀主体2的侧面视角下,底刃9随着从其外端(径向外侧的端边)朝向径向内侧而逐渐稍微朝向基端侧延伸(倾斜)。因此,通过底刃9绕轴线O旋转而形成的旋转轨迹成为随着从该底刃9的外端朝向径向内侧而逐渐朝向基端侧倾斜的圆锥面(锥面)。
另外,底刃9可以以包含于与轴线O垂直的平面的方式延伸,在该情况下,底刃9的所述旋转轨迹成为与轴线O垂直的平面。
如图2所示,底刃9的前角(大致相当于轴向前角)被设定为接近0°的负的角度或0°。即,底刃9的前刀面4b以随着从前端(底刃9)朝向基端侧而逐渐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倾斜或以与轴线O平行的方式形成。
另外,底刃9的前角可以被设定为正角度。该情况下,底刃9的前刀面4b随着从前端朝向基端侧而逐渐朝向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倾斜。
〔刃角〕
如图1~图3所示,在排屑槽4中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壁面中位于立铣刀主体2的前端外周部的部分(角部)形成有刃角10。刃角10圆滑地连接底刃9的外端与外周刃6的前端,且呈朝向立铣刀主体2的前端外周侧凸出的凸曲线状。
具体而言,刃角10形成于在排屑槽4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壁面中位于前端外周部的前刀面4c与在刃部3a的前端外周面中与该排屑槽4在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相邻的角部后刀面11之间的交叉棱线上。
角部后刀面11圆滑地连接前端后刀面8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与外周后刀面5的前端部,且呈朝向立铣刀主体2的前端外周侧凸出的凸曲面状。
在刃部3a的前端外周面中,在沿圆周方向相邻的排屑槽4彼此之间分别形成有角部后刀面11。角部后刀面11的宽度(与刃角10正交的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沿刃角10的延伸方向大致恒定。
详细而言,在刃部3a沿圆周方向彼此隔开间隔而形成有与排屑槽4的数量(四条)对应的数量(四条)的刃角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3所示的立铣刀主体2的正面视角下,刃角10呈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和径向外侧凸出的凸曲线状。并且,在图2所示的立铣刀主体2的侧面视角下,刃角10(参考与轴线O靠近配置的刃角10)呈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和基端侧凸出的凸曲线状。
刃角10的前角被设定为正的角度。即,刃角10的前刀面4c随着从前端外周缘(刃角10)朝向径向内侧和基端侧而逐渐朝向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倾斜。
另外,刃角10的前角可以被设定为负的角度。该情况下,刃角10的前刀面4c随着从前端外周缘朝向径向内侧和基端侧而逐渐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倾斜。并且,刃角10的前角可以被设定为0°。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圆弧头立铣刀1,立铣刀主体2由陶瓷形成。并且,在外周刃6、底刃9及刃角10中至少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外周前角,图4中的角度α)被设定为负的角度。具体而言,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20°~-10°。
因此,在切削加工时,圆弧头立铣刀1的外周刃6对工件材料的切削阻力较大,与此相应地,切削热(由于剪切区域中的塑性变形而导致的发热和摩擦热等)也较高。
若切削热较高,则与由陶瓷构成且耐热性较高的圆弧头立铣刀1的外周刃6相比,工件材料的切削面(被加工部)会软化。即,相对于外周刃6,被加工部的硬度显著降低。
由此,外周刃6能够以削取(刮取)工件材料的方式进行高速切削。并且,与软化后的工件材料相比,圆弧头立铣刀1的硬度相对较高,因此能够显著抑制外周刃6的磨损(磨耗),并能够延长工具寿命。
即,本发明的发明人对由陶瓷构成的圆弧头立铣刀1不断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将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设定为上述数值范围来有意提高切削加工时的切削热,由此,维持圆弧头立铣刀1的硬度且使工件材料软化,并通过它们的硬度差以刮掉工件材料的方式进行切削加工,从而能够急剧提高切削速度。
即,本实施方式的圆弧头立铣刀1的切削模式(加工方式)与现有的一般圆弧头立铣刀的切削模式大不相同。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圆弧头立铣刀1,确认到对作为工件材料的例如INCONEL(注册商标)等耐热合金进行切削加工的情况下,与一般的由硬质合金构成的圆弧头立铣刀(现有产品)相比,能够实现10倍以上的加工效率。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圆弧头立铣刀1的外周刃6中,将径向前角设定为上述数值范围,从而充分确保了刀具角并提高了刀尖强度。因此,也不易发生刀尖的崩刀等。
另外,在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小于-20°的情况下,即在负角侧较大的情况下,导致该外周刃6的锋利度过于降低,即使由于切削热而使工件材料软化也难以提高切削速度。
并且,在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大于-10°的情况下,径向前角过于接近正角侧而无法得到所期待的切削热。即,由于无法充分提高切削热而工件材料不会软化,不仅无法得到本实施方式的上述作用效果,而且有可能外周刃6提前磨损而达到工具寿命。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设定为-20°~-10°。
综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立铣刀主体2由陶瓷形成也能充分确保外周刃6的刀尖强度和耐磨性,且能够提高切削速度并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还能够延长工具寿命。
并且,在将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设定为-17.5°~-12.5°的情况下,容易更可靠且稳定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上述作用效果。
而且,在将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设定为-15°的情况下,能够发挥最显著的效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周刃6的螺旋角(图2中的角度β)被设定为30°~40°,因此发挥下述作用效果。
一般,例如在由硬质合金构成的圆弧头立铣刀(现有产品)中,外周刃的螺旋角被设定为大于40°。这是因为螺旋角被设定为较大的正的角度时,外周刃锋利地切入工件材料而提高锋利度。
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的上述结构中,通过将外周刃6的螺旋角设定得较小且为30°~40°来有意提高外周刃6对工件材料的切削阻力。由此,在切削加工时,圆弧头立铣刀1的外周刃6对工件材料的切削阻力较大而切削热(由于剪切区域中的塑性变形而导致的发热和摩擦热等)也较高。
若切削热较高,则与由陶瓷构成且耐热性较高的圆弧头立铣刀1的外周刃6相比,工件材料的切削面(被加工部)会软化。即,相对于外周刃6,被加工部的硬度显著降低。
由此,外周刃6能够以削取(刮取)工件材料的方式进行高速切削。并且,与软化后的工件材料相比,圆弧头立铣刀1的硬度相对提高,因此能够显著抑制外周刃6的磨损(磨耗),并能够延长工具寿命。
即,通过将外周刃6的螺旋角设定得较小且为30°~40°,能够使本实施方式的上述作用效果进一步格外显著。
具体而言,通过将外周刃6的螺旋角设定为大于30°,能够在外周刃6中确保足以削取由于切削热而软化的工件材料的锋利度。
并且,通过将外周刃6的螺旋角设定为小于40°,能够将外周刃6的切削阻力提高至可得到足以使工件材料软化的切削热的程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立铣刀主体2由陶瓷材料赛隆构成,因此耐热性、耐热冲击性、高温环境下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等优异。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上述作用效果进一步格外显著且稳定地奏效。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切削加工时,使用干冰粉作为向圆弧头立铣刀1的刃部3a及工件材料的加工面(被加工部)供给的冷却剂,因此如上所述那样即使提高切削热也能够抑制氧化被膜的附着。
〔本发明所包含的其他结构〕
例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立铣刀主体2的陶瓷材料使用了赛隆,但也可以为除此以外的陶瓷材料。
并且,将外周刃6的螺旋角设定为30°~40°,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在本发明中,通过将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设定为负的角度且为-20°~-10°,可得到上述显著的作用效果,从而外周刃6的螺旋角例如可以小于30°,且可以大于40°。
但是,若外周刃6的螺旋角为30°~40°的范围,则发挥上述格外显著的作用效果,因此优选。并且,若外周刃6的螺旋角小于39°,则可更加稳定地得到上述作用效果,外周刃6的螺旋角进一步优选为30°~35°。
另外,在30°~35°中,外周刃6的螺旋角越接近30°越可提高切削热,容易得到良好的结果。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
[切削长度的确认试验A]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准备了在第1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的圆弧头立铣刀1。
即,在确认试验A中所使用的圆弧头立铣刀1中,立铣刀主体2由陶瓷构成,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外周前角)α被设定在-20°~-10°的范围内。
具体而言,准备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α被设定为-18°、-15°、-12°的三种圆弧头立铣刀1,将它们依次作为实施例1~3。
并且,准备两种圆弧头立铣刀,将它们依次作为比较例1、2,该两种圆弧头立铣刀在立铣刀主体2由陶瓷构成这一点上与实施例相同,但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α被设定为本发明的范围外的-23°、-7°。
并且,使用这些圆弧头立铣刀实际进行工件材料的连续切削,并对直至外周刃6由于刀尖缺损或磨损等而无法切削(工具寿命)为止的切削长度(总切削长度)进行了确认。
另外,对于切削条件等,设定为如下。
·圆弧头立铣刀的刃数、尺寸:四刃、φ10mm×R1.25mm
·工件材料:INCONEL(注册商标)718
·转速:20000min-1
·切削速度:628m/min
·进给速度:2000mm/min
·每一刃的进给:0.025mm/tooth
·冷却剂:干冰
·切削方式:顺铣
·突出长度:23mm
·切削深度ae:3.0mm
·切削深度ap:7.5mm
将确认试验A的结果示于图5的图表中。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3中能够充分确保切削长度。由此,能够确认到如下内容,即,能够稳定地进行切削加工,并能够延长工具寿命。
尤其,能够确认到在外周刃6的径向前角α为-17.5°~-12.5°的范围内的实施例2中,切削长度达到35m以上,发挥更加格外显著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2中,与实施例1~3相比,切削长度为一半以下。
具体而言,可认为在比较例1中,由于外周刃6的锋利度过度降低,因此影响了切削长度。并且,可认为在比较例2中,未充分得到外周刃6的刀尖强度及切削时的切削热,影响了切削长度。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考图6~图9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立铣刀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立铣刀例举球头立铣刀而进行说明。
〔球头立铣刀的基本结构及立铣刀主体〕
如图6~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球头立铣刀101具有呈轴状且由陶瓷构成的立铣刀主体102。具体而言,立铣刀主体102由陶瓷材料赛隆(SiAlON)构成。
立铣刀主体102呈大致圆柱状,在该立铣刀主体102的沿轴线O方向的至少前端部形成有刃部103a。在立铣刀主体102中除了刃部103a以外的部位为刀柄部103b。
关于球头立铣刀101,在立铣刀主体102中呈圆柱状的刀柄部103b被机床的主轴等把持,且沿轴线O周围中的工具旋转方向T旋转,从而使用于由金属材料等构成的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旋削加工)中。
并且,球头立铣刀101进行上述旋转的同时,朝向与轴线O交叉的方向进给(被赋予进给),从而通过刃部103a对工件材料进行例如台阶面加工、槽加工、圆弧加工和仿形加工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球头立铣刀101在作为工件材料的例如INCONEL(注册商标)等耐热合金(难切削材料)的切削加工中尤其适合。
并且,通过该球头立铣刀101对工件材料进行切削加工时,朝向该球头立铣刀101的刃部103a及工件材料的切削面(被加工部)喷射冷却剂。作为该冷却剂优选使用干冰粉。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朝向(方向)的定义〕
在本说明书中,将立铣刀主体102的轴线O方向中的、从刀柄部103b朝向刃部103a的方向称为前端侧,从刃部103a朝向刀柄部103b的方向称为基端侧。
并且,将与轴线O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在径向中靠近轴线O的方向称为径向内侧,远离轴线O的方向称为径向外侧。
并且,将环绕轴线O周围的方向称为圆周方向,在圆周方向中,进行切削加工时立铣刀主体102的旋转方向称为工具旋转方向T,朝向与此相反的一侧的方向称为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
〔排屑槽〕
在刃部103a的外周沿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形成有多条排屑槽104。
排屑槽104在立铣刀主体102的前端面上开口,且随着从该前端面朝向基端侧而逐渐朝向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扭转并延伸。排屑槽104在刃部103a的基端侧的端部切至立铣刀主体102的外周。
在本实施方式的球头立铣刀101中,四条排屑槽104沿圆周方向彼此隔开间隔(等间隔或不等间隔)而形成。
各排屑槽104具有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壁面,在该壁面中与切削刃相邻的部分为前刀面。具体而言,在切削刃的前刀面中与该切削刃的后述的外周刃106及底刃109相邻的部分分别为外周刃106的前刀面104a及底刃109的前刀面104b。
在排屑槽104的前端部中朝向径向以槽状切开该前端部而形成有中心槽107。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中心槽107形成为在排屑槽104的前端部沿径向延伸的截面V字形的槽状,该中心槽107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轴线O靠近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四条排屑槽104对应而形成有四条中心槽107。这些中心槽107以轴线O为中心形成为放射状。
〔切削刃〕
刃部103a沿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具有多个切削刃。切削刃分别具有外周刃106及底刃109,它们圆滑地相连,从而形成呈J字状的一个切削刃。
本实施方式的球头立铣刀101具有四刃(四个切削刃)的刃部103a。
但是,球头立铣刀101的切削刃的数量(以J字状相连的外周刃106及底刃109的组数)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四刃,例如可以为三刃以下或也可以为五刃以上。另外,切削刃的数量与排屑槽104的数量对应。
〔外周刃〕
在排屑槽104中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壁面与立铣刀主体102的外周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形成有外周刃106。外周刃106沿排屑槽104的所述壁面的外周端边以螺旋线状(螺旋状)延伸。
具体而言,外周刃106形成于在排屑槽104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壁面中位于径向外侧的端部的前刀面104a与在刃部103a的外周面中与该排屑槽104在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相邻的外周后刀面105之间的交叉棱线上。
在刃部103a的外周面中,在沿圆周方向相邻的排屑槽104彼此之间分别形成有外周后刀面105。外周后刀面105的宽度(与外周刃106正交的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沿外周刃106的延伸方向大致恒定。
详细而言,在刃部103a沿圆周方向彼此隔开间隔而形成有与排屑槽104的数量(四条)对应的数量(四条)的外周刃106。外周刃106以与排屑槽104相等的螺距随着从立铣刀主体102的前端朝向基端侧而逐渐朝向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扭转的同时延伸。
外周刃106的半径(沿径向的从轴线O至外周刃106为止的距离。即半径)被设定为沿轴线O方向恒定。因此,通过外周刃106绕轴线O旋转而形成的旋转轨迹成为以轴线O为中心的一个圆筒面。并且,关于与外周刃106相邻的外周后刀面105的半径也被设定为沿轴线O方向恒定。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球头立铣刀101中,外周刃106的旋转轨迹所呈的圆筒面的纵截面(沿轴线O的截面)呈与轴线O平行的直线状,该球头立铣刀101例如为使用于在被加工部中具有垂直壁的直槽(肋槽)的切削加工等中的、JIS B0172-1993(编号4208)中所规定的狭义的球头立铣刀。
并且,在图9所示的立铣刀主体102的横截面视角(与立铣刀主体102的轴线O垂直的截面视角)下,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角度α)被设定为负的角度。
具体而言,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为-20°~-10°。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优选为-17.5°~-12.5°。
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是指,在图9所示的立铣刀主体102的横截面视角下,在沿与轴线O正交的径向中的通过外周刃106的规定的径向D的假想面(相当于所谓的“基准面”)与该外周刃106的前刀面104a(与该外周刃106相邻的排屑槽104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壁面部分)之间形成的锐角及钝角中的锐角的角度α。
并且,径向前角为“-(minus)”即负(negative)的角度是指,在图9所示的立铣刀主体102的横截面视角下,外周刃106的前刀面104a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倾斜并延伸时的角度α。
该情况下,相对于沿上述规定的径向D的假想面(基准面),外周刃106的前刀面104a配置于工具旋转方向T侧。
另外,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径向前角为“+(plus)”即正(positive)的角度是指,在立铣刀主体102的横截面视角下,外周刃106的前刀面104a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倾斜并延伸时的角度α。
该情况下,相对于沿上述规定的径向D的假想面(基准面),外周刃106的前刀面104a配置于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切削刃的外周刃106及底刃109中,至少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负的角度,且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上述数值范围。
另外,除了外周刃106以外,底刃109的径向前角也可以被设定为负的角度。
并且,在图7所示的立铣刀主体102的侧面视角(从与轴线O正交的径向观察立铣刀主体102的侧面视角)下,外周刃106的螺旋角(角度β)为30°~40°。
外周刃106的螺旋角优选为小于39°。外周刃106的螺旋角更优选为30°~35°。
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螺旋角”是指,在图7所示的立铣刀主体102的侧面视角下,形成于轴线O(或与轴线O平行的直线)与外周刃106(扭转的螺旋线)之间的锐角及钝角中的锐角的角度β。
〔底刃(前端刃)〕
如图6~图8所示,在排屑槽104中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壁面与立铣刀主体102的前端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形成有底刃(前端刃)109。
底刃109呈朝向立铣刀主体102的前端外周侧凸出的凸圆弧状,并且与外周刃106的前端圆滑地连接,从该外周刃的前端朝向轴线O上延伸。
具体而言,底刃109形成于在排屑槽104(中心槽107)的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的壁面中位于前端侧的端部的前刀面104b与在刃部103a的前端面中与该排屑槽104在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相邻的前端后刀面108之间的交叉棱线上。
在刃部103a的前端面中,在沿圆周方向相邻的排屑槽104彼此之间分别形成有前端后刀面108。前端后刀面108的宽度(与底刃109正交的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沿底刃109的延伸方向大致恒定。在图示例中,前端后刀面108的宽度被设定为小于外周后刀面105的宽度。
前端后刀面108呈朝向立铣刀主体102的前端外周侧凸出的凸曲面状。前端后刀面108的基端部与外周后刀面105的前端部连接。
在刃部103a沿圆周方向彼此隔开间隔而形成有与排屑槽104的数量(四条)对应的数量(四条)的底刃109。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8所示的立铣刀主体102的正面视角下(从轴线O方向正面观察立铣刀主体102的前端面),底刃109沿径向延伸,该底刃109的内端(径向内侧的端边)位于轴线O上。
并且,夹着轴线O相邻的底刃109彼此在轴线O上被圆滑地连接。在图示例中,所有底刃109在轴线O上彼此连接。
并且,在图7所示的立铣刀主体102的侧面视角下,通过底刃109绕轴线O旋转而形成的旋转轨迹呈以轴线O为中心的一个半球面。
在图7中,底刃109的前角被设定为接近0°的正的角度或0°。即,底刃109的前刀面104b随着从前端(底刃109)朝向基端侧及随着从径向外端(底刃109)朝向径向内侧而逐渐朝向与工具旋转方向T相反的一侧倾斜或以与轴线O平行的方式形成。
另外,底刃109的前角可以被设定为负的角度。该情况下,底刃109的前刀面104b随着从前端朝向基端侧及随着从径向外端朝向径向内侧而逐渐朝向工具旋转方向T倾斜。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球头立铣刀101,立铣刀主体102由陶瓷形成。并且,在外周刃106及底刃109中至少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外周前角,图9中的角度α)被设定为负的角度。具体而言,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20°~-10°。
因此,在切削加工时,球头立铣刀101的外周刃106对工件材料的切削阻力较大,与此相应地,切削热(由于剪切区域中的塑性变形而导致的发热和摩擦热等)也较高。
若切削热较高,则与由陶瓷构成且耐热性较高的球头立铣刀101的外周刃106相比,工件材料的切削面(被加工部)会软化。即,相对于外周刃106,被加工部的硬度显著降低。
由此,外周刃106能够以削取(刮取)工件材料的方式进行高速切削。并且,与软化后的工件材料相比,球头立铣刀101的硬度相对提高,因此能够显著抑制外周刃106的磨损(磨耗),并能够延长工具寿命。
即,本发明的发明人对由陶瓷构成的球头立铣刀101不断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将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设定为上述数值范围来有意提高切削加工时的切削热,由此,维持球头立铣刀101的硬度且使工件材料软化,并通过它们的硬度差以刮掉工件材料的方式进行切削加工,从而能够急剧提高切削速度。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球头立铣刀101的切削模式(加工方式)与现有的一般球头立铣刀的切削模式大不相同。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球头立铣刀101,确认到对作为工件材料的例如INCONEL(注册商标)等耐热合金进行切削加工的情况下,与一般的由硬质合金构成的球头立铣刀(现有产品)相比,能够实现10倍以上的加工效率。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球头立铣刀101的外周刃106中,将径向前角设定为上述数值范围,从而充分确保了刀具角并提高了刀尖强度。因此,也不易发生刀尖的崩刀等。并且,由于外周刃106的刀具角较大且提高了刀尖强度,因此作为球头立铣刀101(狭义的球头立铣刀)的同时还可稳定地进行利用外周刃106的切削加工(侧面加工)。
另外,在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小于-20°的情况下,即在负角侧较大的情况下,导致该外周刃106的锋利度过于降低,即使由于切削热而使工件材料软化也难以提高切削速度。
并且,在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大于-10°的情况下,径向前角过于接近正角侧而无法得到所期待的切削热。即,由于未充分提高切削热而工件材料不会软化,不仅无法得到本实施方式的上述作用效果,而且有可能外周刃106提前磨损而达到工具寿命。
由此,本实施方式中将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设定为-20°~-10°。
综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立铣刀主体102由陶瓷形成也能充分确保外周刃106的刀尖强度和耐磨性,且能够提高切削速度并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还能够延长工具寿命。
并且,在将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设定为-17.5°~-12.5°的情况下,容易更可靠且稳定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上述作用效果。
另外,在将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设定为-15°的情况下,发挥最显著的效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周刃106的螺旋角(图7中的角度β)被设定为30°~40°,因此发挥下述作用效果。
一般,例如在由硬质合金构成的球头立铣刀(现有产品)中,外周刃的螺旋角被设定为大于40°。其理由为螺旋角被设定为较大的正的角度时,外周刃锋利地切入工件材料而提高锋利度。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上述结构中,将外周刃106的螺旋角设定得较小且为30°~40°来有意提高外周刃106对工件材料的切削阻力。由此,在切削加工时,球头立铣刀101的外周刃106对工件材料的切削阻力较大而切削热(由于剪切区域中的塑性变形而导致的发热和摩擦热等)也较高。
若切削热较高,则与由陶瓷构成且耐热性较高的球头立铣刀101的外周刃106相比,工件材料的切削面(被加工部)会软化。即,相对于外周刃106,被加工部的硬度显著降低。
由此,外周刃106能够以削取(刮取)工件材料的方式进行高速切削。并且,与软化后的工件材料相比,球头立铣刀101的硬度相对提高,因此能够显著抑制外周刃106的磨损(磨耗),并能够延长工具寿命。
即,通过将外周刃106的螺旋角设定得较小且为30°~40°,能够使本实施方式的上述作用效果进一步格外显著。
具体而言,通过将外周刃106的螺旋角设定为大于30°,能够在外周刃106中确保足以削取由于切削热而软化的工件材料的锋利度。
并且,通过将外周刃106的螺旋角设定为小于40°,能够将外周刃106的切削阻力提高至可得到足以使工件材料软化的切削热的程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立铣刀主体102由陶瓷材料赛隆构成,因此耐热性、耐热冲击性、高温环境下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等优异。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上述作用效果进一步格外显著且稳定地奏效。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切削加工时,作为向球头立铣刀101的刃部103a及工件材料的加工面(被加工部)供给的冷却剂使用干冰粉,因此如上所述,即使切削热较高也能够抑制氧化被膜的附着。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考图11~图14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立铣刀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例举一种球头立铣刀即锥球头立铣刀以作为立铣刀来进行说明。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件省略详细的说明,主要仅对不同点进行下述说明。
〔与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如图11~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球头立铣刀111中,中心槽107形成为在排屑槽104的前端部沿径向延伸的截面梯形的槽状,该中心槽107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到达轴线O。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四条排屑槽104对应而形成有四条中心槽107。这些中心槽107彼此在径向内侧的端部(立铣刀主体102的前端面中的径向中央,即轴线O上)相互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的球头立铣刀111中,外周刃106的半径随着沿轴线O方向从前端朝向基端侧而逐渐变大。因此,通过外周刃106绕轴线O旋转而形成的旋转轨迹成为以轴线O为中心的一个锥面。并且,关于与外周刃106相邻的外周后刀面105的半径,也随着沿轴线O方向从前端朝向基端侧而逐渐变大。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球头立铣刀111中,外周刃106的旋转轨迹所呈的锥面的纵截面呈相对于轴线O倾斜的直线状,该球头立铣刀111例如为使用于在被加工部中具有倾斜壁的锥槽(锥形肋槽)的切削加工等中的、JIS B0172-1993(编号4209)中所规定的锥球头立铣刀。
在图14所示的立铣刀主体102的横截面视角(与立铣刀主体102的轴线O垂直的截面视角)下,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角度α)被设定为负的角度。
具体而言,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为-20°~-10°。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优选为-17.5°~-12.5°。
并且,在构成切削刃的外周刃106及底刃109中,至少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负的角度,且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上述数值范围。
另外,除了外周刃106以外,底刃109的径向前角也可以被设定为负的角度。
在图12所示的立铣刀主体102的侧面视角(从与轴线O正交的径向观察立铣刀主体102的侧面视角)下,外周刃106的螺旋角(角度β)为30°~40°。外周刃106的螺旋角优选为小于39°。外周刃106的螺旋角更优选为30°~35°。
另外,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的立铣刀主体102的外径从轴线O方向的前端朝向基端侧而变大的锥球头立铣刀中,需要使外周刃106的螺距长度一致或使螺旋角β一致。在本实施方式的球头立铣刀111中,通过使外周刃106的螺旋角β一致而设为相等扭转。
在刃部103a的前端面中,在沿圆周方向相邻的排屑槽104彼此之间分别形成有前端后刀面108。前端后刀面108的宽度(与底刃109正交的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沿底刃109的延伸方向大致恒定。在图示例中,前端后刀面108的宽度被设定为与外周后刀面105的宽度等同的大小。
前端后刀面108呈朝向立铣刀主体102的前端外周侧凸出的凸曲面状。前端后刀面108的基端部与外周后刀面105的前端部无高低差且圆滑地连接。
在刃部103a沿圆周方向彼此隔开间隔而形成有与排屑槽104的数量(四条)对应的数量(四条)的底刃109。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3所示的立铣刀主体102的正面视角下(从轴线O方向正面观察立铣刀主体102的前端面),底刃109沿径向延伸,该底刃109的内端(径向内侧的端边)被配置在与轴线O上面相比更靠径向外侧处。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球头立铣刀111,能够得到与前述的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球头立铣刀111为锥球头立铣刀,由于容易提供到利用外周刃106的切削加工,因此基于前述外周刃106的提高切削效率的作用效果容易更加格外显著。
〔本发明所包含的其他结构〕
例如,在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中,作为立铣刀主体102的陶瓷材料使用了赛隆,但也可以为除此以外的陶瓷材料。
并且,将外周刃106的螺旋角设定为30°~40°,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在本发明中,通过将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设定为负的角度且为-20°~-10°,可得到上述显著的作用效果,从而外周刃106的螺旋角例如可以小于30°,也可以大于40°。
但是,若外周刃106的螺旋角为30°~40°的范围,则发挥上述格外显著的作用效果,因此优选。并且,若外周刃106的螺旋角小于39°,则可更稳定地得到上述作用效果,外周刃106的螺旋角进一步优选为30°~35°。另外,在30°~35°中,外周刃106的螺旋角越接近30°越可提高切削热,从而越容易得到良好的结果。
并且,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作为狭义的球头立铣刀的球头立铣刀101进行了说明,在第3实施方式中,使用作为锥球头立铣刀的球头立铣刀111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在除此以外的球头立铣刀例如长颈立铣刀、锥颈立铣刀等中。
即本发明能够采用于各种方式的广义的球头立铣刀,并能够发挥上述的显著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更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
[切削长度的确认试验B]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准备了在第2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的球头立铣刀101。即,在确认试验B中使用的球头立铣刀101中,立铣刀主体102由陶瓷构成,外周刃106的半径被设定为沿轴线O方向恒定,而且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外周前角)α被设定在-20°~-10°的范围内。
具体而言,准备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α被设定为-18°、-15°、-12°的三种球头立铣刀101,并将它们依次作为实施例4~6。
并且,准备两种球头立铣刀,并将它们依次作为比较例3、4,该两种球头立铣刀在立铣刀主体102由陶瓷构成这一点及外周刃106的半径在轴线O方向上恒定这一点上与实施例相同,但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α被设定为本发明的范围外的-23°、-7°。
并且,使用这些球头立铣刀实际进行工件材料的连续切削,并对直至外周刃106由于刀尖缺损或磨损等而无法切削(工具寿命)为止的切削长度(总切削长度)进行了确认。
即,使用球头立铣刀的整个刃长(包括底刃109及外周刃106在内的大致整个刃部103a)实际进行了对工件材料连续切入的切削加工。
另外,对于切削条件等,设定为如下。
·球头立铣刀的刃数、尺寸:四刃、前端R5.0mm、刃长1D、螺旋角30°
·工件材料:INCONEL(注册商标)718
·转速:24000min-1
·切削速度:754m/min
·进给速度:2880mm/min
·每一刃的进给:0.03mm/tooth
·冷却剂:干冰
·切削方式:顺铣
·突出长度:20mm
·切削深度ae:1.5mm
·切削深度ap:9.0mm
将确认试验B的结果示于图10的图表中。
如图10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4~6中能够充分确保切削长度。由此,能够确认到如下内容,即,能够稳定地进行切削加工,并且能够延长工具寿命。
尤其,能够确认到在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α为-17.5°~-12.5°的范围内的实施例5中,切削长度大于20m,发挥更加格外显著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3、4中,与实施例4~6相比,呈现出切削长度显著短的结果。
具体而言,可认为在比较例3中,由于外周刃106的锋利度过度降低,因此影响了切削长度。并且,可认为在比较例4中,未充分得到外周刃106的刀尖强度及切削时的切削热,影响了切削长度。
[切削长度的确认试验C]
接着,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准备了在第3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的球头立铣刀(锥球头立铣刀)111。
即,在确认试验C中使用的球头立铣刀111中,立铣刀主体102由陶瓷构成,外周刃106的半径随着沿轴线O方向从前端朝向基端侧而逐渐变大,而且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外周前角)α被设定在-20°~-10°的范围内。
具体而言,准备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α被设定为-18°、-15°、-12°的三种球头立铣刀111,并将它们依次作为实施例7~9。
并且,准备两种球头立铣刀(锥球头立铣刀),并将它们依次作为比较例5、6,该两种球头立铣刀在立铣刀主体102由陶瓷构成这一点及外周刃106的半径随着从轴线O方向的前端朝向基端侧而逐渐变大这一点上与实施例相同,但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α被设定为本发明的范围外的-23°、-7°。
并且,使用这些球头立铣刀实际进行对工件材料的连续切削,并对直至外周刃106由于刀尖缺损或磨损等而无法切削(工具寿命)为止的切削长度(总切削长度)进行了确认。
即,使用球头立铣刀的整个刃长(包括底刃109及外周刃106在内的大致整个刃部103a)实际进行了对工件材料连续切入的切削加工。
另外,对于切削条件等,设定为如下。
·球头立铣刀(锥球头立铣刀)的刃数、尺寸:四刃、前端R4.0mm、刃长15.0mm、螺旋角30°、锥角3°
·工件材料:INCONEL(注册商标)718
·转速:24000min-1
·切削速度:603m/min
·进给速度:2880mm/min
·每一刃的进给:0.03mm/tooth
·冷却剂:干冰
·切削方式:顺铣
·突出长度:18mm
·切削深度ae:1.0mm
·切削深度ap:15.0mm
将确认试验C的结果示于图15的图表中。
如图15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7~9中能够充分确保切削长度。由此,能够确认到如下内容,即,能够稳定地进行切削加工,并且能够延长工具寿命。
尤其,确认到在外周刃106的径向前角α为-17.5°~-12.5°的范围内的实施例8中,切削长度大于15m,发挥更加格外显著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5、6中,与实施例7~9相比,呈现出切削长度显著短的结果。
具体而言,可认为在比较例5中,由于外周刃106的锋利度过度降低,因此影响了切削长度。并且,可认为在比较例6中,未充分得到外周刃106的刀尖强度及切削时的切削热,影响了切削长度。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加以各种变更。
另一方面,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组合在前述实施方式、变形例及附文等中进行说明的各结构(构成要件),并且,可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其他变更。并且,本发明并不受前述实施方式的限定,仅受权利要求书的限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立铣刀主体由陶瓷形成的同时充分确保外周刃的刀尖强度和耐磨性,且能够提高切削速度并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能够延长工具寿命。因此,具有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符号说明
O 轴线
T 工具旋转方向
α 角度(外周刃的径向前角)
β 角度(外周刃的螺旋角)
1 圆弧头立铣刀(立铣刀)
2 立铣刀主体
4 排屑槽
6 外周刃
9 底刃(前端刃)
10 刃角
101 球头立铣刀(立铣刀)
102 立铣刀主体
104 排屑槽
106 外周刃
109 底刃(前端刃)
111 球头立铣刀(锥球头立铣刀、立铣刀)

Claims (9)

1.一种圆弧头立铣刀,其具备:
立铣刀主体,呈轴状且由陶瓷构成;
排屑槽,形成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外周,且随着从该立铣刀主体的沿轴线方向的前端朝向基端侧而逐渐朝向绕所述轴线的圆周方向中的与工具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延伸;
外周刃,形成于所述排屑槽中的朝向所述工具旋转方向的壁面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外周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
底刃,形成于所述排屑槽中的所述壁面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前端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及
刃角,位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前端外周部,并且连接所述底刃的外端与所述外周刃的前端,所述刃角呈朝向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前端外周侧凸出的凸曲线状,
在所述外周刃、所述底刃及所述刃角中至少所述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负的角度,
所述外周刃的径向前角为-20°~-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头立铣刀,其中,
所述外周刃的径向前角为-17.5°~-1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弧头立铣刀,其中,
所述外周刃的螺旋角为30°~4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弧头立铣刀,其中,
所述立铣刀主体由赛隆构成。
5.一种球头立铣刀,其具备:
立铣刀主体,呈轴状且由陶瓷构成;
排屑槽,形成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外周,且随着从该立铣刀主体的沿轴线方向的前端朝向基端侧而逐渐朝向绕所述轴线的圆周方向中的与工具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延伸;
外周刃,形成于所述排屑槽中的朝向所述工具旋转方向的壁面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外周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及
底刃,形成于所述排屑槽中的所述壁面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前端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且呈朝向该立铣刀主体的前端外周侧凸出的凸圆弧状,并且所述底刃与所述外周刃的前端圆滑地连接,且从该外周刃的前端朝向所述轴线延伸,
在所述外周刃及所述底刃中至少所述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负的角度,
所述外周刃的径向前角为-20°~-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头立铣刀,其中,
所述外周刃的径向前角为-17.5°~-12.5°。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球头立铣刀,其中,
所述外周刃的螺旋角为30°~40°。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头立铣刀,其中,
所述立铣刀主体由赛隆构成。
9.一种立铣刀,其具备:
立铣刀主体,呈轴状且由陶瓷构成;
排屑槽,形成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外周,且随着从该立铣刀主体的沿轴线方向的前端朝向基端侧而逐渐朝向绕所述轴线的圆周方向中的与工具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延伸;
外周刃,形成于所述排屑槽中的朝向所述工具旋转方向的壁面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外周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及
底刃,形成于所述排屑槽中的所述壁面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前端面之间的交叉棱线上,
所述底刃被形成为,所述底刃的外端经由刃角与所述外周刃的前端连接,其中,所述刃角位于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前端外周部且呈朝向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前端外周侧凸出的凸曲线状,或者
所述底刃被形成为呈朝向所述立铣刀主体的前端外周侧凸出的凸圆弧状,并且所述底刃与所述外周刃的前端圆滑地连接,且从该外周刃的前端朝向所述轴线延伸,
所述外周刃的径向前角被设定为负的角度,为-20°~-10°。
CN201680003876.9A 2015-02-27 2016-02-24 圆弧头立铣刀、球头立铣刀及立铣刀 Pending CN1070000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38219 2015-02-27
JP2015-038218 2015-02-27
JP2015038218A JP6477015B2 (ja) 2015-02-27 2015-02-27 ラジアスエンドミル
JP2015038219A JP2016159380A (ja) 2015-02-27 2015-02-27 ボールエンドミル
PCT/JP2016/055471 WO2016136820A1 (ja) 2015-02-27 2016-02-24 ラジアスエンドミル、ボールエンドミル、及びエンドミ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0080A true CN107000080A (zh) 2017-08-01

Family

ID=56788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3876.9A Pending CN107000080A (zh) 2015-02-27 2016-02-24 圆弧头立铣刀、球头立铣刀及立铣刀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341162A1 (zh)
EP (1) EP3263255A4 (zh)
KR (1) KR20170120094A (zh)
CN (1) CN107000080A (zh)
WO (1) WO201613682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5770A (zh) * 2017-10-24 2018-03-06 国宏工具系统(无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硬质合金加工球头铣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R201515785A2 (tr) * 2015-12-09 2017-02-21 Alp Havacilik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Sirketi 28° ile 43° ARALIĞINDA HELİS AÇISINA SAHİP YEKPARE SERAMİK PARMAK FREZE KESİCİ TAKIMI
CN109414769B (zh) * 2016-06-30 2020-12-22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端铣刀主体和圆角端铣刀
EP3560645A4 (en) * 2016-12-26 2020-07-29 Mitsubishi Hitachi Tool Engineering, Ltd. End mill
US9884379B1 (en) * 2017-03-07 2018-02-06 Iscar, Ltd. Ceramic face mill with circular arc profile for machining Inconel
GB2573524B (en) * 2018-05-08 2023-01-18 Prima Dental Mfg Limited Dental milling tool
JP7417112B2 (ja) * 2018-06-21 2024-01-18 株式会社Moldino エンドミル
RU2725533C1 (ru) * 2019-12-30 2020-07-02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СТАНКИН" (ФГБОУ ВО "МГТУ "СТАНКИН") Цельная концевая керамическая фреза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5517U (ja) * 1984-06-18 1986-01-14 日立ツール株式会社 スパイラルエンドミル
JPH04304918A (ja) * 1991-03-29 1992-10-28 Nisshin Kogu Kk エンドミル
JPH0557519A (ja) * 1991-08-28 1993-03-09 Kobe Steel Ltd 高硬度材切削用エンドミル
JPH06298567A (ja) * 1993-04-09 1994-10-25 Toshiba Tungaloy Co Ltd サイアロン基焼結体およびその被覆焼結体
JPH08337477A (ja) * 1995-06-07 1996-12-24 Toshiba Tungaloy Co Ltd サイアロン基焼結体および被覆焼結体
CN103008745A (zh) * 2012-11-21 2013-04-03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伊达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钛合金用立铣刀
WO2013146236A1 (ja) * 2012-03-26 2013-10-03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ヘッド交換式切削工具
US8647025B2 (en) * 2011-01-17 2014-02-11 Kennametal Inc. Monolithic ceramic end mil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0314A (ja) * 1995-04-20 1996-11-05 Hitachi Tool Eng Ltd 高速切削用ボ−ルエンドミル
US10265784B2 (en) * 2012-10-29 2019-04-23 Kyocera Corporation Ball end mill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5517U (ja) * 1984-06-18 1986-01-14 日立ツール株式会社 スパイラルエンドミル
JPH04304918A (ja) * 1991-03-29 1992-10-28 Nisshin Kogu Kk エンドミル
JPH0557519A (ja) * 1991-08-28 1993-03-09 Kobe Steel Ltd 高硬度材切削用エンドミル
JPH06298567A (ja) * 1993-04-09 1994-10-25 Toshiba Tungaloy Co Ltd サイアロン基焼結体およびその被覆焼結体
JPH08337477A (ja) * 1995-06-07 1996-12-24 Toshiba Tungaloy Co Ltd サイアロン基焼結体および被覆焼結体
US8647025B2 (en) * 2011-01-17 2014-02-11 Kennametal Inc. Monolithic ceramic end mill
WO2013146236A1 (ja) * 2012-03-26 2013-10-03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ヘッド交換式切削工具
CN103008745A (zh) * 2012-11-21 2013-04-03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伊达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钛合金用立铣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5770A (zh) * 2017-10-24 2018-03-06 国宏工具系统(无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硬质合金加工球头铣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36820A1 (ja) 2016-09-01
KR20170120094A (ko) 2017-10-30
EP3263255A1 (en) 2018-01-03
US20170341162A1 (en) 2017-11-30
EP3263255A4 (en) 2018-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0080A (zh) 圆弧头立铣刀、球头立铣刀及立铣刀
RU2469820C2 (ru) Сверло для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го сверления композит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и способ сверления с помощью указанного сверла
US7223053B2 (en) Helical flute end mill with multi-section cutting edge
CN104023886B (zh) 球头立铣刀
WO2015060392A1 (ja) ボールエンドミル
CN110418690A (zh) 具有圆弧轮廓的用于加工铬镍铁合金的陶瓷面铣刀
JP5615053B2 (ja) 総形カッタ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総形カッターの研削工具
CN111032264B (zh) 锥度铰刀
JP2005118960A (ja) エンドミル
CN104039488B (zh) 球头立铣刀
JP5814611B2 (ja) エンドミル
CN110446575A (zh) 球头立铣刀
JP2016159380A (ja) ボールエンドミル
JP6477015B2 (ja) ラジアスエンドミル
CN110167702B (zh) 模具加工用立铣刀
US11014174B2 (en) Multi-flute end mill
US9545678B2 (en) Rotary cutting tool
JP2013202748A (ja) エンドミル
JP7417112B2 (ja) エンドミル
JP6825400B2 (ja) テーパボールエンドミル
KR20090086408A (ko) 연삭 형성방법 및 회전 절삭공구
JP6930404B2 (ja) エンドミル
JP2007245338A (ja) ミリングカッタ
JP4752551B2 (ja) 総形カッタおよび総形カッタの製造方法
JP4035184B2 (ja) 多角形断面エンドミ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