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6128B - 冲水大便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冲水大便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6128B
CN106996128B CN201710024365.1A CN201710024365A CN106996128B CN 106996128 B CN106996128 B CN 106996128B CN 201710024365 A CN201710024365 A CN 201710024365A CN 106996128 B CN106996128 B CN 1069961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loating drum
water tank
climb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243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96128A (zh
Inventor
酒井洋和
桑原隆显
中村祯仁
羽生亚矢子
松下康一郎
筒井治雄
吉冈隆
高山浩一
盐釜大贵
结城浩
加藤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t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t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153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4503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to Corp filed Critical Tot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996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61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961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61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30Valves for high or low level cisterns; Their arrangement ; Flushing mechanisms in the cistern, optionally with provisions for a pre-or a post- flushing and for cutting off the flushing mechanism in case of leakage
    • E03D1/33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floa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24Low-level flushing systems
    • E03D1/26Bowl with flushing cistern mounted on the rearwardly extending end of the bow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装置,其能够防止虽然清洗水的水位在上升但浮筒在轴部上的移动受阻碍,防止在适当的时刻浮筒开关不进行动作,防止停止给水时刻滞后,能够使浮筒开关确实地进行动作,能够确实地停止给水。本发明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形成为,因给水装置向清洗水水箱内供给清洗水而清洗水水箱内清洗水的水位上升,当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时,由于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从形成在比浮筒的下端部分更靠近上部的窗口部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因此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比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更增大。

Description

冲水大便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水大便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清洗水进行清洗并排出污物的冲水大便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周知如下浮筒开关,如专利文献1所示,将浮筒开关配置于用于向冲水大便器供给清洗水的贮水水箱内的上部,当清洗水的水位在给水过程中到达满水水位时,浮筒开关探测到清洗水的水位已到达满水水位,停止清洗水供给。
如专利文献1及2所示,检测贮水水箱内的水位的浮筒开关具备:安装于贮水水箱的基座部;从基座部延伸的支撑轴;及沿着该支撑轴可上下移动的浮筒。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0-2362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1-3235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浮筒开关中存在如下问题,沿着支撑轴可上下移动的浮筒的动作变得不稳定,有可能无法确实地探测出清洗水的水位。
例如存在如下问题,当浮筒开关的浮筒与支撑轴在接触的状态下静止时,由于在浮筒开关的浮筒与支撑轴之间产生静止摩擦力,因此给水时即使清洗水的水位已到达满水水位,浮筒也不会相对于支撑轴移动,浮筒开关有可能不工作或者工作时刻发生滞后。另外,例如存在如下问题,当气泡附着于浮筒开关的浮筒或支撑轴时,因气泡等的附着而浮筒的移动受阻碍,给水时即使清洗水的水位已到达满水水位,浮筒也不会相对于支撑轴移动,浮筒开关有可能不工作或者工作时刻发生滞后。
于是,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与课题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装置,其能够防止虽然清洗水的水位在上升但浮筒在轴部上的移动受阻碍,防止在适当的时刻浮筒开关不进行动作,防止停止给水时刻滞后,能够使浮筒开关确实地进行动作,能够确实地停止给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冲水大便器装置,其用清洗水进行清洗并排出污物,其特征为,具有:便器本体;清洗水水箱,贮存清洗便器本体的清洗水;给水装置,向清洗水水箱内供给清洗水;浮筒开关,其设置在清洗水水箱内的上部,具有连动于清洗水的水位而进行上下移动的浮筒与可上下移动地安装有浮筒的轴部,当因清洗水的水位上升而浮筒在轴部上上升到规定位置时,发出停止给水信号;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通过接收浮筒开关发出的停止给水信号,从而使给水装置停止供给清洗水;及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在清洗水水箱的内部,以至少围住浮筒的下部外侧的方式形成,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具备:放水孔部,形成放水用的放水孔;及窗口部,形成在比浮筒的下端部分更靠上的上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形成为,因给水装置向清洗水水箱内供给清洗水而清洗水水箱内清洗水的水位上升,当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时,由于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从形成在比浮筒的下端部分更靠近上部的窗口部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因此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比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更增大,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还具备从所述窗口部的下端朝着外侧向斜下方延伸的檐部。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形成为,给水时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当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时,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从形成在比浮筒的下端部分更靠近上部的窗口部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比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更增大。因此,浮筒承受对应于增大的水位上升速度而增大的浮力。从而,即使在浮筒开关的浮筒承受与轴部之间产生的静止摩擦力、气泡附着等的阻碍移动的力的情况下,浮筒也承受增大的浮力,该增大的浮力超过阻碍浮筒与轴部之间移动的力,从而相对于轴部变得容易上升。因此,能够防止虽然清洗水的水位在上升但浮筒在轴部上的移动受阻碍,防止在适当的时刻浮筒开关不进行动作,防止停止给水时刻滞后。
另外,当给水时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时,由于清洗水从形成于浮筒上部侧的窗口部向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落下,因此使水面产生紊乱并晃动浮筒,从而使浮筒承受超过浮筒与轴部之间的静止摩擦力的力,容易解除浮筒与轴部之间的静止摩擦力,能够使浮筒相对于轴部容易上升。因此,能够防止虽然清洗水的水位在上升但浮筒在轴部上的移动受阻碍,防止在适当的时刻浮筒开关不进行动作,防止停止给水时刻滞后。
从而,能够使浮筒开关确实地进行动作,能够确实地停止给水。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窗口部形成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给水时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当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时,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从形成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大致相同高度位置的窗口部在大致相同时刻一下子开始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因此,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比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更增大。从而,浮筒能够承受对应于更增大的水位上升速度而更增大的浮力。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窗口部形成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大致整周上。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给水时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当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时,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从形成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大致整周上的窗口部从大致整周一下子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因此,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比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更增大。从而,浮筒能够承受对应于更增大的水位上升速度而更增大的浮力。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放水孔部具备放水孔用浮筒部,其通过因清洗水的水位上升而承受的浮力来关闭放水用的放水孔部。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放水孔用浮筒部通过因清洗水的水位上升而承受的浮力来关闭放水用的放水孔部,因此在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而到达窗口部之前,能够防止清洗水从放水用的放水孔部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
从而,能够使清洗水从窗口部一下子流入处于空的状态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能够使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比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更增大,浮筒能够承受对应于增大的水位上升速度而增大的浮力。
另外,当给水时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时,由于清洗水从形成在比浮筒的下端部分更靠近上部侧的窗口部向处于大致空的状态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落下,因此使水面产生紊乱并晃动浮筒,从而使浮筒承受超过浮筒与轴部之间的静止摩擦力的力,容易解除浮筒与轴部之间的静止摩擦力,能够使浮筒相对于轴部容易上升。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为7mm/s~100mm/s范围的速度。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为7mm/s~100mm/s范围的速度。从而,浮筒能够承受对应于7mm/s~100mm/s范围的水位上升速度而更增大的浮力。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形成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底部的放水孔部由直径为1mm~15mm范围的大小的孔所形成。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放水孔部由直径为1mm~15mm范围的大小的孔所形成,因此伴随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排出而在清洗水的水位下降中,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清洗水从放水孔部的孔全部或大致全部向清洗水水箱内流出,而且,在向清洗水水箱给水时,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周围的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为止,从放水孔部的孔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量被抑制为比浮筒部的下端部分更低位置的比较少的水量。从而,能够使清洗水从窗口部一下子流入处于比较低的水位状态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能够使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比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更增大,浮筒能够承受对应于增大的水位上升速度而增大的浮力。
另外,当给水时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时,由于清洗水从形成在比浮筒的下端部分更靠近上部侧的窗口部向处于比较低的水位状态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落下,因此使水面产生紊乱并晃动浮筒,从而使浮筒承受超过浮筒与轴部之间的静止摩擦力的力,容易解除浮筒与轴部之间的静止摩擦力,能够使浮筒相对于轴部容易上升。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还具备从窗口部的下端朝着外侧向斜下方延伸的檐部。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即使在进入清洗水水箱内的浮游物等小物体因表面张力而沿着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窗口部下方的外壁面存在的情况下,也由于檐部从窗口部的下端朝着外侧向斜下方延伸,因此能够用檐部挂住伴随清洗水水箱内的水位的上升而上升的小物体,以便使其不会从窗口部的下方上升到窗口部的高度。从而,能够抑制沿着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窗口部下方的外壁面的位置存在的小物体侵入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窗口部内。
另外,当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在檐部的高度处逐渐上升时,由于檐部从窗口部的下端朝着外侧向斜下方延伸,因此能够抑制在水平的清洗水水面与向斜下方延伸的檐部的上面之间产生比较大的表面张力。从而,能够抑制清洗水从檐部上面流入窗口部内的时刻因表面张力的影响而发生滞后或不规则,能够减少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水位上升时刻的滞后所产生的问题,能够高精度地确保浮筒开关的工作时刻。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窗口部形成在清洗水水箱的中央区域侧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壁面上。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进入清洗水水箱内的垃圾、浮游物等小物体因表面张力而容易集中在清洗水水箱的内侧壁面上。从而,通过将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窗口部形成在清洗水水箱的中央区域侧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壁面上,从而能够抑制集中于清洗水水箱的内侧壁面的垃圾、浮游物等小物体侵入到清洗水水箱的中央区域侧的窗口部内。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还具备从窗口部的下端朝着外侧延伸的檐部。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即使在进入清洗水水箱内的浮游物等小物体因表面张力而沿着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窗口部下方的外壁面存在的情况下,也由于檐部从窗口部的下端朝着外侧延伸,因此能够用檐部挂住伴随清洗水水箱内的水位上升而上升的小物体,以便使其不会从窗口部的下方上升到窗口部的高度。从而,能够抑制沿着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窗口部下方的外壁面的位置存在的小物体侵入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窗口部内。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还具备从窗口部的下端朝着外侧向斜下方延伸的檐部。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即使在进入清洗水水箱内的浮游物等小物体因表面张力而沿着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窗口部下方的外壁面存在的情况下,也由于檐部从窗口部的下端朝着外侧向斜下方延伸,因此能够用檐部挂住伴随清洗水水箱内的水位上升而上升的小物体,以便使其不会从窗口部的下方上升到窗口部的高度。从而,能够抑制沿着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窗口部下方的外壁面的位置存在的小物体侵入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窗口部内。
另外,当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在檐部的高度处逐渐上升时,由于檐部从窗口部的下端朝着外侧向斜下方延伸,因此能够抑制在水平的清洗水水面与向斜下方延伸的檐部的上面之间产生比较大的表面张力。从而,能够抑制清洗水从檐部上面流入窗口部内的时刻因表面张力的影响而发生滞后或不规则,能够减少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水位上升时刻的滞后所产生的问题,能够高精度地确保浮筒开关的工作时刻。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底部具备安装于浮筒的轴部的安装开口部,安装开口部具备倾斜抑制部,其抑制在安装于轴部的状态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相对于轴部发生倾斜。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安装开口部具备倾斜抑制部,其抑制在安装于轴部的状态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相对于轴部发生倾斜,因此能够大致呈水平地保持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倾斜,能够抑制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发生倾斜,能够高精度地确保浮筒开关的工作时刻。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具备开闭机构,其具有:关闭姿势,通过密封部关闭放水孔部;及开放姿势,通过从关闭姿势斜着移动密封部来开放放水孔部,开闭机构具备:支撑腕,支撑密封部与对密封部施加浮力的放水孔用浮筒部;及凸部,通过朝着支撑腕与安装支撑腕的支撑腕安装部之间的间隙突出,从而抑制支撑腕与支撑腕安装部之间发生接触。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开闭机构具有通过从关闭姿势斜着移动密封部来较大地开放放水孔部的开放姿势,因此能够较大地开放放水孔部,使进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浮游物等小物体在放水孔部难以发生堵塞,而且能够使其与比较大流量的清洗水一起从放水孔部排出到清洗水水箱内。从而,即使在小物体进入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小物体引起浮筒开关的动作不良及在放水孔部发生堵塞,能够提高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可靠性。
另外,由于凸部抑制支撑腕与支撑腕安装部之间发生接触,因此能够抑制支撑腕与支撑腕安装部在发生接触的状态下被粘固,能够抑制开闭机构发生动作不良。
根据本发明的冲水大便器装置,能够防止虽然清洗水的水位在上升但浮筒在轴部上的移动受阻碍,防止适当的时刻浮筒开关不进行动作,防止停止给水时刻滞后,能够使浮筒开关确实地进行动作,能够确实地停止给水。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在省略壳、便座及便盖的状态下,表示冲水大便器装置的前后方向的中央截面的剖视图。
图2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在省略壳、清洗水水箱装置的内侧盖体、便座及便盖的状态下,表示冲水大便器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3的IV-IV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5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在清洗水水箱装置内的清洗水的水位降低且清洗水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被完全排出的状态下,放大表示图3的浮筒开关及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左右方向截面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在清洗水水箱装置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为满水水位的状态下,放大表示图3的浮筒开关及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左右方向截面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7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在清洗水水箱装置内的清洗水的水位降低且清洗水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被完全排出的状态下,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浮筒开关及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前后方向截面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8是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沿着清洗水水箱装置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高度位置的水平截面进行观察的剖视图。
图9是从斜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立体图。
图10是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从清洗水水箱的中央附近观察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挡板部采取关闭放水孔部的关闭姿势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从斜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立体图。
图12是沿着图8的XII-XII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13是沿着图8的XIII-XIII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14是在拆下浮筒开关的状态下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俯视图。
图15是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从清洗水水箱的中央附近观察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挡板部采取比较大地开放放水孔部的开放姿势的状态的主视图。
符号说明
1、101-冲水大便器装置;2-便器本体;4-盆部;6-排水弯管管路;6a-入口;8-内缘;9-导水路;10-第1吐水口;12-积水部;14-第2吐水口;16-洗净单元;18-壳板;20-喷嘴部;22-局部洗净装置;24-清洗水水箱装置;26-清洗水水箱;26a-内侧壁;28-给水装置;30-排水口;32-排水阀装置;34-浮筒开关;36-控制装置;37-停电时用浮筒部;38-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40-清洗水水箱盖;42-给水管;44-给水阀;46-吐水口;48-溢流管;48a-上端开口部;50-驱动装置;52-珠链;54-排水阀;56-杆;56a-顶端部;56b-缘部;58-浮筒部;59-下端部分;60-安装部;62-螺栓;66-簧片开关;68-磁铁;70-纵向壁;72-底部;74-孔部;76-窗口部;78-第一筒状部;80-第二筒状部;82-放水孔用浮筒部;84-卡头固定支撑部;86-卡头固定部;88-槽部;90-第一筒状内流路;92-第二筒状内流路;94-平坦部;96-内部空间;98-浮筒用卡头部;99-孔用浮筒支撑部;100-上面;102-密封部;104-支撑部;106-下端部;107-上端部;138-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70-纵向壁;170a-中央侧壁;170b-壁侧纵向壁;170c-侧壁;172-底部;173-杆安装部;173a-圆形开口部;173b-切口部;173c-折返部;174-放水孔部;175-挡板部;175a-挡板部侧密封部;175b-放水孔用浮筒部;175c-支点部;175d-支撑腕;176-窗口部;177-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9-挡板安装部;179a-凸部;181-檐部;181a-下垂部;181b-平板部;181c-弯曲部;181d-折返部;181e-侧壁部;C1-横断线;D1-直径;D2-直径;D3-直径;F1-箭头;H1-位置;H2-位置;H3-位置;H5-位置;H6-位置;H7-位置;s-间隙;S1-可贮水区域;S2-可贮水区域;W0-积水面;WL0-满水水位。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在省略壳、便座及便盖的状态下,表示冲水大便器装置的前后方向的中央截面的剖视图,
图2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在省略壳、清洗水水箱装置的内侧盖体、便座及便盖的状态下,表示冲水大便器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观察的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3的IV-IV线观察的剖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符号1是用清洗水进行清洗并排出污物的冲水大便器装置,该冲水大便器装置1具备陶瓷制的便器本体2,该便器本体2上分别形成有:设置在便器本体2上方的便盖(未图示);在便盖(未图示)与便器本体2之间被配置于便器本体2上面的便座(未图示);盆部4;及连通于该盆部4下部的排水弯管管路6。并且,除了陶瓷以外,便器本体2也可以由树脂与陶瓷所形成,或者仅由树脂所形成。
在便器本体2的盆部4的上缘部,形成有向内侧外伸的内缘8,在便器本体2的盆部4的左侧上方,形成有吐出从导水路9供给的清洗水的第1吐水口10,导水路9形成在便器本体2的后方侧的内部,从该第1吐水口10吐出的清洗水一边旋转一边下降而清洗盆部4。
盆部4下方形成有用实线W0表示积水面的积水部12。在该积水部12的下方,开口有排水弯管管路6的入口6a,该入口6a后方的排水弯管管路6通过排水管套(未图示)连接于地面下的排出管(未图示)。
另外,在盆部4的积水面W0的后方右侧的上方位置,形成有吐出从导水路9供给的清洗水的第2吐水口14,导水路9形成在便器本体2的后方侧的内部,从该第2吐水口14吐出的清洗水形成使积水部12的积水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旋转的旋转流。
在便器本体2的后方侧的上面上设置有洗净单元16。
洗净单元16具备:壳板18,配置在便器本体2的后方侧的上面上且形成洗净单元16的基体部;局部洗净装置22,设置于壳板18的上面,使喷出用于洗净人体局部的清洗水的喷嘴部20进行工作;及清洗水水箱装置24,设置于壳板18的上面,贮存向盆部4供给的水。
壳板18将清洗水水箱装置24与局部洗净装置22一起在壳板18上排列配置在相互的附近,可作为呈一体的单元而一起收容在一个壳罩(未图示)内部。
如图1及图3所示,清洗水水箱装置24是自身高度形成得比较低的所谓低位水箱,贮存向盆部4供给的水。
清洗水水箱装置24具有:贮存用于清洗冲水大便器装置1的清洗水的清洗水水箱即清洗水水箱26;自身的一部分设置在清洗水水箱26内且从自来水管等的给水源向该清洗水水箱26内供给清洗水的给水装置28;设置在清洗水水箱26内且通过开放排水口30使贮存于清洗水水箱26的清洗水向便器本体2的导水路9流出的排水阀装置32;设置在清洗水水箱26内的上部的浮筒开关34;以通过接收浮筒开关34发出的停止给水信号来使给水装置28停止供给清洗水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36;停电时能够使给水装置28停止给水动作的停电时用浮筒部37;及在清洗水水箱26的内部且浮筒开关34的外侧,以从外侧至少围住浮筒开关34的下部的方式形成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
清洗水水箱26上安装有覆盖该清洗水水箱26的上方开口的清洗水水箱盖40。在清洗水水箱26的底部形成有与便器本体2的导水路9连通的排水口30,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通过排水口30供给到便器本体2的导水路9。
由于给水装置28的结构与现有的给水装置相同,因此省略具体说明,其具备:从清洗水水箱26外部的给水源延伸至给水装置28且以规定的给水压供给清洗水的给水管42;安装在该给水管42的上端部且对从给水管42供给的清洗水向清洗水水箱26内的吐出与停止进行切换的给水阀44;及在给水阀44的下游侧开口且将来自给水阀44的清洗水向清洗水水箱26内吐出的吐水口46。给水装置28从吐水口46向清洗水水箱26内吐出规定的单位时间流量的清洗水。例如,由给水装置28供给的清洗水的单位时间给水流量的范围为4L/min~10L/min。此时,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为1mm/s~4mm/s范围的上升速度,例如为2mm/s的上升速度。
关于排水阀装置32的结构,由于与现有的排水阀装置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具体说明,该排水阀装置32具备: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溢流管48;及固定安装在溢流管48下端部的排水阀54,该溢流管48内的下方部分与排水口30连通,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万一上升到满水水位WL0以上而到达溢流管48的上端开口部48a时,从该溢流管48的上端开口部48a流入的清洗水从排水口30排出到便器本体2的导水路9。
当使用者对安装于墙壁等的操作开关(未图示)等进行操作,通过执行大清洗或小清洗的规定清洗模式而由驱动装置50进行驱动来介由珠链52提起溢流管48及排水阀54时,排水口30则开放规定时间,到经过规定时间后排水阀54下降而关闭排水口30为止,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以一定量排出到便器本体2的导水路9。
控制装置36可对清洗水水箱装置24、局部洗净装置22所具备的电子器件进行电控制。例如,控制装置36分别与清洗水水箱装置24的给水装置28的给水阀44、浮筒开关34、排水阀装置32的驱动装置50、局部洗净装置22、对各种操作的操作开始及停止进行操作的操作开关(未图示)等进行电连接,可收发各设备的操作所需的指令信号。虽然控制装置36设置在局部洗净装置22侧,但是也可以设置在清洗水水箱装置24侧的清洗水水箱26的外侧等。
控制装置36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从刚开始排出清洗水之后开始,打开给水装置28的给水阀44而开始供给清洗水。作为变形例,控制装置36也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当从开始排出清洗水开始经过规定时间时,或者当控制装置36接收到因另外设置在清洗水水箱内的下部浮筒开关(未图示)探测到水位降低而发出的给水开始信号时,打开给水装置28的给水阀44而开始供给清洗水。
本实施方式中,当控制装置36接收到由浮筒开关34发出的停止给水信号时,以关闭给水装置28的给水阀44而停止供给清洗水的方式进行控制。
另外,控制装置36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当使用者对安装于墙壁等的操作开关(未图示)等进行操作时,控制装置36接收到由操作开关等发出的清洗开始指令信号等,为了执行大清洗或小清洗等规定的清洗模式而驱动驱动装置50,即,使驱动部旋转,提起珠链52,从而提起溢流管48及排水阀54。
接下来,参照图3至图7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浮筒开关34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在清洗水水箱装置内的清洗水的水位降低且清洗水被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完全排出的状态下,放大表示图3的浮筒开关及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左右方向截面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6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在清洗水水箱装置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为满水水位的状态下,放大表示图3的浮筒开关及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左右方向截面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7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在清洗水水箱装置内的清洗水的水位降低且清洗水被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完全排出的状态下,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浮筒开关及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前后方向截面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浮筒开关34具备:形成浮筒开关34的棒状轴部的杆(轴部)56;及对应于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变动而一边承受对应于水位的浮力一边沿着杆56进行上下移动的浮筒部(浮筒)58。
浮筒开关34安装在清洗水水箱26的上部且其内侧。而且,浮筒开关34配置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内侧。
如图5至图7所示,杆56配置成以从安装在清洗水水箱26上部的安装部60下垂的方式向铅垂方向下方延伸,且在安装部60被螺栓62固定。在比杆56的下端部稍微更靠近上方的位置形成有浮筒止动件64。通过该浮筒止动件64能够在浮筒部58下降时防止其脱落,而且在清洗水的水位下降到浮筒止动件64以下时能够将浮筒部58的待机位置规定在浮筒止动件64之上。
杆56在内部具备簧片开关66。浮筒开关34的簧片开关66电连接于控制装置36。簧片开关66在处于接通状态时对控制装置36发出(发送)停止给水信号。另外,簧片开关66在处于断开状态时不发出停止给水信号而处于待机状态。
浮筒部58以圆筒形状形成,在中心的空间内穿通配置有杆56。浮筒部58以其外缘直径为15mm~25mm范围的直径的圆筒形状形成。浮筒部58的水平截面以环状形成。因此,浮筒部58沿着杆56在上下方向上可自由移动。在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形成有细微的间隙。浮筒部58有可能因自身的位置、姿势而处于自身的一部分与杆56发生接触的状态。通常,浮筒部58在保持与杆56接触的状态下移动。
当要使浮筒部58沿着杆56进行相对移动时,浮筒部58承受与杆56之间的静止摩擦力(或者动摩擦力),承受阻碍移动的力。例如,当浮筒部58以与杆56接触的状态静止时,需要通过超过在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产生的静止摩擦力、气泡附着等的阻碍移动的力的力(例如浮力或水流产生的冲击力、水流产生的晃动、水面紊乱等的产生波浪的力等)来移动浮筒部58。当对浮筒部58施加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静止摩擦力(或者动摩擦力)以下的力时,浮筒部58有可能相对于杆56保持静止的状态,或者浮筒部58有可能相对于杆56从活动的状态变为静止的状态,由于这将成为浮筒开关34误工作的原因,因此需要防止这种不移动的状态。
在浮筒部58的下部内侧的位置埋设配置有磁铁68。从而,伴随浮筒部58的上下移动而磁铁68的位置也上下移动。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浮筒部58的磁铁68处于离开簧片开关66的状态。当浮筒部58的磁铁68从图5所示的状态进行上升而靠近簧片开关66时,由磁铁68产生的磁场对簧片开关66产生较强的磁场影响,由此能够使簧片开关66处于接通状态。另外,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浮筒部58的磁铁68处于靠近簧片开关66的状态。当浮筒部58的磁铁68从图6所示的状态进行下降而远离簧片开关66时,磁铁68的磁场在簧片开关66处变弱,由此能够使簧片开关66处于断开状态。
接下来,参照图3至图7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进行详细说明。
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在清洗水水箱装置24的内部且浮筒部58的外侧以至少围住浮筒部58下部的方式形成。
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以长方体形状形成。因此,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在浮筒部58的外侧以长方体的各边围住浮筒部58的上部及下部(包括底部)周围的方式形成。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并不局限于呈长方体形状,也可以以圆筒形状或其他形状形成。
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具备:纵向壁70,形成在浮筒部58的外侧且在纵向上延伸;底部72,以从纵向壁70的下端向内侧延伸且围住浮筒部58的下部(包括底部)的方式形成;放水孔部74,在底部72形成放水用的放水孔;及窗口部76,形成于比浮筒部58的下端部分59更靠近上部侧的区域的纵向壁70。
纵向壁70形成长方体形状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4个边的平板状壁面。底部72形成长方体形状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底面,该底面朝着放水孔部74向下倾斜。
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放水孔部74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底面上作为连通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内部与外部的开口部而形成。放水孔部74具备:第一筒状部78,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底部72向下方延伸且在内侧形成放水用的流路;第二筒状部80,从第一筒状部78的下端进一步向下方延伸且在内侧形成放水用的流路;及放水孔用浮筒部82,通过因清洗水的水位上升而承受的浮力来关闭放水孔部74内的流路。
第一筒状部78、第二筒状部80以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底部中央向下方延伸的方式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底部72、纵向壁70一体形成。并且,第一筒状部78及第二筒状部80分别也可以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各部分分体形成。
第一筒状部78以圆筒形状形成,在自身内部形成有连通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内部与其外部的清洗水流路。
在第一筒状部78自身的内侧形成有可将后述的卡头固定部86及放水孔用浮筒支撑部99配置在内侧的圆筒形状的空间区域。
第一筒状部78具备形成在卡头固定支撑部84顶端的卡头固定部86,卡头固定支撑部84从第一筒状部78内周壁的下端向内部方向延伸规定距离,之后在长度方向上朝着上方延伸,卡头固定部86嵌合于形成在杆56下部的槽部88。通过卡头固定部86与杆56下部的槽部88嵌合,从而将浮筒开关34的杆56顶端固定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底部附近,能够确实地固定浮筒开关34且使其姿势稳定,从而能够使其正确地进行动作。
第二筒状部80以圆筒形状形成,在自身的内部形成有连通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部与其外部的清洗水流路。第二筒状部80及第一筒状部78的中心轴线共通配置,且第二筒状部80具有比第一筒状部78更大的半径。因此,在形成于第一筒状部78内部的第一筒状内流路90与形成于第二筒状部80内部的第二筒状内流路92的接合区域附近,形成有环状的平坦部94。第二筒状部80内侧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地配置有放水孔用浮筒部82。
放水孔用浮筒部82呈圆筒形状,内侧形成有圆柱形状的内部空间96且该内部空间96向下方开口,形成为像塑料瓶的盖子那样的盖子形状。
而且,放水孔用浮筒部82具备从其上面向上方延伸且在顶端形成有卡头(爪状部)的浮筒用卡头部98。浮筒用卡头部98能够配合于向第一筒状部78内侧突出的放水孔用浮筒支撑部99,当放水孔用浮筒部82下降到最低位置时,浮筒用卡头部98与放水孔用浮筒支撑部99发生配合,以像吊挂似的状态支撑放水孔用浮筒部82。并且,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上升时,放水孔用浮筒部82的浮筒用卡头部98脱离放水孔用浮筒支撑部99而上升,放水孔用浮筒部82上升,如后所述,在放水孔用浮筒部82与第一筒状部78及/或第二筒状部80之间形成有清洗水可连通的流路。
伴随清洗水的上升,放水孔用浮筒部82承受浮力而上升,对应于清洗水水位的上下移动而进行上下移动。放水孔用浮筒部82如下,当清洗水的水位上升时,由于在盖子形状的浮筒部的内部空间96中贮存有空气的状态下,放水孔用浮筒部82外侧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因此因贮存在内部空间96中的空气而产生向上的浮力。当放水孔用浮筒部82承受向上的浮力时,放水孔用浮筒部82的上面100抵接于密封部102,以阻断第二筒状部80内部且放水孔用浮筒部82外侧的第二筒状内流路92与第一筒状部78内部的第一筒状内流路90的连通的方式密封流路。
环状的平坦部94形成向下的平面,在该环状的平坦部94设置有从环状的平坦部94向下方延伸的密封部102。由于放水孔用浮筒部82的上面100因浮力而被压紧于密封部102,因此放水孔部74内的第一筒状内流路90与第二筒状内流路92被阻断,即放水孔部74被关闭。
密封部102以圆筒形状形成,通过在其下端部抵接于放水孔用浮筒部82的上面100,从而在内部密封放水孔。
在密封部102与放水孔用浮筒部82并未抵接的状态下,放水孔部74形成连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部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外部的流路。在密封部102与放水孔用浮筒部82抵接的状态下,放水孔部74分离第一筒状内流路90与第二筒状内流路92,形成各自独立的贮存区域。
虽然本实施方式中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放水孔部74具备第一筒状部78、第二筒状部80、放水孔用浮筒部82,但是根据变形例,放水孔部74也可以省略放水孔用浮筒部82,而仅由形成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底部72的小径孔所形成。这样的放水孔部74的孔由直径为1mm~15mm范围的大小的孔所形成。因此,到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而到达窗口部76为止,能够将从放水孔部74的孔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量抑制成比较少。
本实施方式中,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窗口部76形成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大致整周上。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窗口部76形成在浮筒部58上方的纵向壁70内。窗口部76形成在4个边的纵向壁70的大致整周上即大致整体的跨度上。纵向壁70上在某个窗口部76与其旁边的窗口部76之间稍微形成有支撑下部的纵向壁70的支撑部104。由于支撑部104以比较小的大小形成,整周当中窗口部76以比较大的大小形成,因此如后所述,当清洗水的水位上升到窗口部76的高度时,从各窗口部76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流路截面积形成为比较大,能够使从各窗口部76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量(单位时间水量)比较大。
并且,当省略支撑部104,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下部的纵向壁70不介由支撑部104而直接固定于清洗水水箱装置24的内壁等时,窗口部76可形成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外周的整周上。这样,当窗口部76在纵向壁70整周当中的100%区域的跨度上形成时,窗口部76下方侧的纵向壁70被连接于清洗水水箱装置24内壁等的支撑部支撑。
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窗口部76形成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大致整周的相同高度的位置。形成于纵向壁70的各窗口部76的开口部分的下端部106在整周的跨度上形成于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H1。因此,如后所述,当清洗水的水位一边上升一边到达窗口部76的高度位置H1时,清洗水从各窗口部76的下端部106同时一下子开始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能够使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量比较大,能够增大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能够使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将要上升的水势强于在其外部的将要上升的水势。
并且,窗口部76还包括如下情况,即使一部分窗口部76的下端部106形成在不同高度的位置,其他窗口部76的下端部106也形成在大致相同高度位置H1。
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窗口部76的上端部107形成在满水水位WL0的上方。因此,窗口部76形成为满水水位WL0位于窗口部76上。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成为满水水位WL0时,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也成为满水水位WL0。
各窗口部76的下端部106配置在比满水水位WL0的高度更低的位置,且配置在比浮筒承受浮力而开始上升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水位的高度位置H2更高的位置H1。
窗口部76的下端部106形成在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底部72距离高度位置H3的位置。高度位置H3例如被设置在从底部72距离17mm~33mm范围的高度位置。由于从窗口部76流入的清洗水从规定的高度位置H3流入落下且在底部72有力地弹回,因此能够在横向或上下方向上晃动浮筒部58来解除静止摩擦力,能够使浮筒部58容易上升。如果能够晃动浮筒部58来解除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静止摩擦力,则能够使浮筒部58抵抗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动摩擦力(动摩擦力小于静止摩擦力)而进行上升,能够使浮筒部58容易顺畅地上升。
合计如上所述的各窗口部76的开口部分的下端部106长度l的下端部合计长度L1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水平截面的整周长度L2中的100%~80%的长度所形成。
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如下形成,因给水装置28向清洗水水箱26内供给清洗水而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当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76时,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从形成在比浮筒部58的下端部分59更靠近上部侧的窗口部76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因此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水面的上升速度)大于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水面的上升速度)。
例如,清洗水从窗口部76开始流入起到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76的高度为止,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为7mm/s~100mm/s范围。另外,例如,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至少在清洗水到达浮筒部58的高度的时刻为7mm/s~100mm/s范围。
由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是比较快的上升速度,因此浮筒部58承受伴随比较快速的水位上升而增大的浮力。
能够将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设定成通过改变内部的水平截面的截面积的大小来改变内部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相对于给水装置28供给的清洗水的单位时间流量,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能够将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部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控制成所希望的上升速度。
例如,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部的可贮水区域S1的某个高度位置的水平截面的截面积为清洗水水箱26内部的可贮水区域S2的相同高度位置的水平截面的1/30~1/3范围的截面积。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清洗水水箱26的水平截面的截面积例如被设定为30000mm2~50000mm2范围,优选被设定为40000mm2~50000mm2范围。
接下来,参照图3、图4及图7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清洗动作(作用)进行说明。
并且,由于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所执行的大清洗模式与小清洗模式的2种清洗模式当中,大清洗模式时的珠链52对排水阀装置32的排水阀54的提起量大于小清洗模式,开放清洗水水箱装置24的排水口30的时间更长,大清洗模式时的死水水位(未图示)低于小清洗模式时,除此以外大清洗模式与小清洗模式的基本动作相同,因此以下只对大清洗模式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排水阀装置32开始排水前(开始清洗之前)的待机状态下,排水阀装置32的排水阀54关闭排水口30,清洗水水箱装置24内的初始水位为满水水位WL0。浮筒部58处于上升的状态,簧片开关66处于接通状态,给水装置28的给水阀44处于关闭的状态。
此时,因贮存在内部空间96中的空气而放水孔用浮筒部82承受向上的浮力,放水孔用浮筒部82的上面100抵接于密封部102,处于以阻断第二筒状内流路92与第一筒状内流路90连通的方式密封流路的状态。从而,在流路被阻断的状态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贮水区域与清洗水水箱26内的贮水区域形成分别独立的贮水区域。
接下来,根据使用者对操作部(未图示)的操作或规定的控制装置36的判断而开始进行清洗动作,排水阀装置32开放清洗水水箱装置24的排水口30,清洗水水箱装置24的排水阀装置32向冲水大便器装置1的便器本体2开始进行大清洗模式的排水,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开始降低。
清洗水从清洗水水箱26的排水口30排出到便器本体2的导水路9,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下降,同时接收到开始便器清洗的要求指令的控制装置36打开给水装置28的给水阀44,从吐水口46向清洗水水箱26内开始吐出一定瞬间流量的清洗水。
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下降到低于放水孔用浮筒部82高度时,放水孔用浮筒部82下降。这样,放水孔用浮筒部82的上面100与密封部102的抵接被解除,第一筒状内流路90与第二筒状内流路92连通,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开始从放水孔部74向清洗水水箱26内流出。之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继续从放水孔部74向清洗水水箱26内流出,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水位逐渐下降。此时,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位于比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更高的位置。
当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逐渐下降时,浮筒部58的高度伴随水位逐渐下降。当浮筒部58的高度下降时,由于磁铁68的位置下降,因此簧片开关66处于断开状态。
接下来,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降低到死水水位(未图示)时,排水阀装置32关闭清洗水水箱26的排水口30。排水阀装置32结束向冲水大便器装置1的便器本体2的大清洗模式的排水。在此期间,由于浮筒部58处于下降的状态,浮筒开关34的簧片开关66处于断开状态,因此给水阀44被开放,给水装置28继续向清洗水水箱26给水,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从死水水位(未图示)上升。由于给水装置28向清洗水水箱26以一定的给水流量(一定的瞬间流量)进行给水,因此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以大致一定的速度上升。水位的上升速度通过来自吐水口46的给水流量除以清洗水水箱26的水平截面的截面积来求出。
而且,当从给水装置28继续给水而水位上升时,放水孔用浮筒部82上升。由于因贮存在放水孔用浮筒部82的内部空间96的空气而在放水孔用浮筒部82产生向上的浮力,放水孔用浮筒部82的上面100抵接于密封部102,因此第二筒状内流路92与第一筒状内流路90的连通被阻断。
这样,即使在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下部的外周侧的情况下,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部也维持未贮存清洗水的空的状态。即,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部形成有未贮存清洗水的空的内部空间,由于不存在清洗水,因此浮筒部58处于下降到最低位置的状态。
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进一步上升而到达窗口部76的下端部106时,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从形成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大致整周上的窗口部76在大致相同时刻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部。由于从给水装置28供给的一定给水流量的清洗水从形成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大致整周上的窗口部76一下子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部,因此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部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比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更大。此时,由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部的可贮水区域S1的水平截面的截面积为清洗水水箱26的水平截面内部的可贮水区域S2的截面积的1/30~1/3范围,优选为1/25~1/20范围,因此即使在相同的一定给水流量的清洗水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情况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部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也大于在外部的上升速度。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为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的3倍~23倍范围,优选为15倍~23倍范围。
由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为比较快的上升速度,因此浮筒部58承受伴随速度比较快的水位的上升而增大的浮力及在上升方向上的上升能量。即使在浮筒开关34的浮筒部58承受与杆56之间产生的静止摩擦力、气泡附着等的阻碍移动的力(已产生)的情况下,浮筒部58也承受超过阻碍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移动的力的增大的浮力及上升能量等,从而相对于杆56进行上升,而不会相对于水位上升发生延时。
另外,当给水时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76时,清洗水从形成在比浮筒部58下端部分更靠近上方侧的窗口部76向空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落下。此时,由于向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落下的清洗水在空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发生弹回,而且使水面产生紊乱,水面上产生波浪,在上下方向及前后左右方向上晃动浮筒部58,因此浮筒部58承受超过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静止摩擦力等阻碍移动的力的力,解除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静止摩擦力,使浮筒部58相对于杆56顺畅地上升。
在浮筒部58开始上升之后,伴随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浮筒部58继续承受超过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动摩擦力等阻碍移动的力的力(例如浮力等),使浮筒部58相对于杆56顺畅地上升。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成为满水水位WL0,浮筒部58上升到对应于满水水位WL0的高度位置时,伴随浮筒部58向上方的移动,磁铁68的位置也向上方移动,簧片开关66从断开状态转变成接通状态。浮筒开关34的簧片开关66向控制装置36发出停止给水信号,接收到该信号的控制装置36关闭给水阀44,吐水口46被止水。由此,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维持在规定的满水水位WL0。
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成为满水水位WL0且给水阀44关闭时,清洗水水箱装置24结束一系列清洗动作,返回到待机状态。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如下形成,给水时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当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76时,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从形成在比浮筒部58的下端部分59更靠近上部的窗口部76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比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更增大。因此,浮筒部58承受对应于增大的水位上升速度而增大的浮力。从而,即使在浮筒开关34的浮筒部58承受与杆56之间产生的静止摩擦力、气泡附着等的阻碍移动的力的情况下,浮筒部58也承受超过阻碍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移动的力的增大的浮力而相对于杆56变得容易上升。因此,能够抑制发生如下情况,虽然清洗水的水位正在上升但浮筒部58在杆56上的移动受阻碍,浮筒开关34未在适当的时刻进行动作,停止给水的时刻滞后。
另外,当给水时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76时,由于清洗水从形成于浮筒部58上部侧的窗口部76向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落下,因此使水面产生紊乱并晃动浮筒部58,由此浮筒部58承受超过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静止摩擦力的力,容易解除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静止摩擦力,能够使浮筒部58相对于杆56容易上升。因此,能够抑制发生如下情况,虽然清洗水的水位正在上升但浮筒部58在杆56上的移动受阻碍,浮筒开关34未在适当的时刻进行动作,停止给水的时刻滞后。
从而,使浮筒开关34确实地进行动作,能够确实地停止给水。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给水时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当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76时,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从形成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大致相同高度位置的窗口部76在大致相同时刻一下子开始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因此,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比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更增大。从而,浮筒部58能够承受对应于更增大的水位上升速度而更增大的浮力。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给水时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当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76时,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从形成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大致整周的窗口部76从大致整周一下子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因此,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比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更增大。从而,浮筒部58能够承受对应于更增大的水位上升速度而更增大的浮力。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由于放水孔用浮筒部82通过因清洗水的水位上升而承受的浮力来关闭放水用的放水孔部74,因此到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而到达窗口部76为止,能够防止清洗水从放水用的放水孔部74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从而,能够使清洗水从窗口部76一下子流入处于空的状态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能够比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更增大,浮筒部58能够承受对应于更增大的水位上升速度而更增大的浮力。
另外,当给水时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76时,由于清洗水从形成在比浮筒部58的下端部分59更靠近上部侧的窗口部76向处于空的状态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落下,因此使水面产生紊乱并晃动浮筒部58,由此浮筒部58承受超过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静止摩擦力的力,容易解除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静止摩擦力,能够使浮筒部58相对于杆56容易上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为7mm/s~100mm/s范围的速度。从而,浮筒能够承受对应于7mm/s~100mm/s范围的水位上升速度而更增大的浮力。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由于放水孔部74由直径为1mm~15mm范围的大小的孔所形成,因此在伴随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排出的清洗水的水位下降中,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从放水孔部74的孔全部或者大致全部向清洗水水箱26内流出,而且,在向清洗水水箱26给水时,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周围的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76为止,从放水孔部74的孔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量被抑制为比浮筒部58的下端部分59更低位置的比较少的水量。从而,能够使清洗水从窗口部76一下子流入处于比较低的水位状态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能够比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更增大,浮筒部58能够承受对应于增大的水位上升速度而增大的浮力。
另外,当给水时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76时,由于清洗水从形成在比浮筒部58的下端部分59更靠近上部侧的窗口部76向处于比较低的水位状态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内落下,因此使水面产生紊乱并晃动浮筒部58,从而使浮筒部58承受超过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静止摩擦力的力,容易解除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静止摩擦力,能够使浮筒部58相对于杆56容易上升。
接下来,参照图8至图15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0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不同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在此,主要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关于相同的部分在附图中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8是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沿着清洗水水箱装置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高度位置的水平截面进行观察的剖视图,图9是从斜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立体图,图10是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从清洗水水箱的中央附近观察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挡板部采取关闭放水孔部的关闭姿势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1是从斜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立体图,图12是沿着图8的XII-XII线观察的剖视图,图13是沿着图8的XIII-XIII线观察的剖视图,图14是在拆下浮筒开关的状态下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俯视图,图15是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从清洗水水箱的中央附近观察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挡板部采取比较大地开放放水孔部的开放姿势的状态的主视图。
如图8至图13所示,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01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进行详细说明。
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在清洗水水箱装置24的内部且浮筒部58的外侧以至少围住浮筒部58下部的方式形成。
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以长方体形状形成。因此,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在浮筒部58的外侧以长方体的各边围住浮筒部58的上部及下部(包括底部)周围的方式形成。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不局限于呈长方体形状,也可以以圆筒形状或其他形状形成。
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具备:纵向壁170,形成在浮筒部58的外侧且在纵向上延伸;底部172,以从纵向壁170的下端向内侧延伸且围住浮筒部58下部(包括底部)的方式形成;放水孔部174,在底部172形成放水用的放水孔;及窗口部176,形成在比浮筒部58的下端部分59更靠近上部侧且比纵向壁170的顶部更靠近下方侧的任意区域的纵向壁170上。
纵向壁170形成长方体形状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4个边的平板状壁面。底部172形成长方体形状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底面,且作为大致平坦的平坦面而形成。即使底部172作为平坦面而形成,也由于如后所述地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能够将放水孔部174作为比较大的开口而开放,因此能够比较强地形成从放水孔部174流出的清洗水的水流,从底部172通过放水孔部174能够确实地排出小物体。并且,底部172也可以以朝着放水孔部174向下倾斜的方式形成。
纵向壁170具备:中央侧壁170a,靠近清洗水水箱26的中央侧;壁侧纵向壁170b,在与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平行的方向上延伸且配置在靠近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的位置;及侧壁170c,在与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且朝向清洗水水箱26的左右方向的侧方侧。
如图8所示,壁侧纵向壁170b大致与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平行延伸。在纵向壁170的壁侧纵向壁170b与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之间形成有间隙s。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是清洗水水箱26的前方侧的内侧壁26a,但是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也可以是清洗水水箱26的后方侧的内侧壁或侧方侧的内侧壁。即,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也可以配置在靠近清洗水水箱26内的前方侧、后方侧或侧方侧的任意一个内侧壁的位置。在该任意一个配置方法中,窗口部176都形成在靠近清洗水水箱26的中央侧的中央侧壁170a上。另外,窗口部176未形成在壁侧纵向壁170b及侧壁170c上,而是只形成在中央侧壁170a上,以便使位于内侧壁26a附近的小物体难以流入。
中央侧壁170a配置在纵向壁170当中的最靠近中央侧的位置。中央侧壁170a形成与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相反侧的壁。相对于配置在靠近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侧的位置的壁侧纵向壁170b,中央侧壁170a配置在远离内侧壁26a侧的位置。
在如图8所示的水平截面上,由于中央侧壁170a并未形成与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连续的壁面,因此以如下方式形成,因表面张力而引向清洗水水箱26内侧壁26a的小物体例如垃圾等的浮游物及异物,不会在水面上从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沿着与中央侧壁170a连续的壁面移动。这样,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如下形成,清洗水水箱26中浮游的浮游物难以从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流入中央侧壁170a的窗口部176内。
底部172形成大致平坦的四角形状的底面。在底部172的大致中心,形成有安装在浮筒开关34的杆56顶端部56a的杆安装部173(安装开口部)。
杆安装部173形成为比杆56顶端部56a的直径D1稍微小的直径D2的圆形开口部173a。另外,圆形开口部173a的直径D2比在与杆安装部173的高度位置相对应的高度位置的杆56的轴径D3稍微大。
杆安装部173形成从该圆形开口部173a以放射状延伸的切口部173b。因此,能够将具有比圆形开口部173a的直径D2更大的直径D1的杆56的顶端部56a通过圆形开口部173a插入,且在将杆56的顶端部56a通过圆形开口部173a插入之后,能够使杆56的顶端部56a难以从圆形开口部173a拔出。这样,在将杆56的顶端部56a通过圆形开口部173a插入的状态下,能够用浮筒开关34支撑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处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被安装于浮筒开关34的杆56的状态。
而且,杆安装部173形成以均等间隔配置在圆形开口部173a外周当中的3处的折返部173c(倾斜抑制部)。该折返部173c形成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底部172下面朝着铅垂方向下方侧突出的突起。折返部173c呈沿着圆形开口部173a内周的弧形。折返部173c的顶端面(安装有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状态下的折返部173c的下端面)以平面形成。
3个折返部173c的大小及突起的长度(高度)、横宽形成为全都相同,且在圆周上均等地配置。因此,在将杆56的顶端部56a通过圆形开口部173a插入的状态下,配置成杆56的顶端部56a的缘部56b接触折返部173c,折返部173c即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被放置在杆56的顶端部56a的缘部56b上。由于3个折返部173c配置成相对于圆形开口部173a的中心呈对称(例如配置成3个折返部173c之间的角度分别为120度),因此放置在杆56的顶端部56a的缘部56b上的折返部173c比较稳定,不仅在上下方向上而且在前后左右方向(周向)上也都能够抑制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发生倾斜及晃动。由于相对于杆56能够大致水平地保持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倾斜,因此相对于浮筒能够抑制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发生倾斜,能够高精度地确保浮筒开关34的工作时刻。
并且,能够改变折返部173c的配置及/或数量。折返部173c例如也可以以均等间隔配置在圆形开口部173a内周当中的6处。另外,也能够通过将折返部173c形成在2处或4处,从而将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稳定地配置在杆56的顶端部56a的缘部56b上。
通过使杆56的顶端部56a与折返部173c一致,从而浮筒开关34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得到稳定组合,将浮筒开关34的杆56的顶端部56a固定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底部172附近,能够确实地固定浮筒开关34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且配置成姿势稳定,能够使浮筒开关34正确地进行动作。
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放水孔部174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底部172作为连通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内部与外部的开口部而形成。放水孔部174形成以四角形形状形成的比较大的开口部。这样的比较大的开口部以能够排出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异物、垃圾等的浮游物(小物体)的大小形成。
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放水孔部174在放水孔部174的下游端具备放水孔部侧密封部(放水孔阀体部)177。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形成在放水孔部174的四角形状的开口部的内周上且以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底部172向下方稍微突出的方式形成。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形成比放水孔部174的开口部稍大的密封部分。通过使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与后述的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一致,从而对放水孔部174的开口部水密地进行密封。
另外,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放水孔部174具备形成对放水孔部174进行开闭的开闭机构的挡板部175(开闭机构)。挡板部175形成对放水孔部174的开口进行开闭的开闭机构。
挡板部175具备: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密封部),对放水孔部174内的开口的流路进行开闭;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形成为连接于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且通过因清洗水的水位上升而承受的浮力,来以将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压紧于放水孔部174的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的方式对流路进行关闭;支撑腕175d,使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与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以支点部175c为中心进行转动;及挡板安装部179(支撑腕安装部),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下面向下方突出。
这样的挡板部175具有:关闭姿势,通过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与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关闭放水孔部174;及开放姿势,通过从该关闭姿势斜着移动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来比较大地开放放水孔部174。
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形成设置在挡板部175上面的阀体。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以与放水孔部174内的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的大小一致的大小及形状所形成,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大致四角形状的阀体。由于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形成在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的顶部,因此连动于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进行上升或下降。因此,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一起承受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所承受的浮力,而被按压于放水孔部174的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且密封放水孔部174。另外,在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并不承受浮力或浮力比较小的情况下,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离开放水孔部174,将放水孔部174作为比较大的开口而开放。
在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与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并不抵接的状态下,放水孔部174形成连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部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外部的流路。在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与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抵接的状态下,放水孔部174分开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部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外部,形成分别独立的贮存区域。
在挡板部175的上面作为大致平坦的平面而形成有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在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下降且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从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离开而已开放放水孔部174的状态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从放水孔部174流出到下方,在挡板部175上面的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上流动而流出到清洗水水箱26内。这样,清洗水能够在作为大致平坦面而形成的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上流动而流出。
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在安装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下面的状态下形成向下开口的箱型。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上升时,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处于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内的空间内积存有空气的状态,由于清洗水的水位进一步上升,因此因积存的空气而产生向上的浮力。由于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承受向上的浮力而上升(或者在停止的状态下承受向上的力),因此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被按压于放水孔部174的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被按压于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的状态产生如下状态,以阻断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内部空间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外部的清洗水水箱26内的空间的连通的方式密封流路,水密地关闭放水孔部174。此时,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以支点部175c为中心以介由支撑腕175d上升的方式进行转动。
支撑腕175d是以连接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与支点部175c的方式形成的棒状构件。支撑腕175d以2根臂从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的两端相互并排延伸的方式形成。支撑腕175d构成为以支点部175c为中心能够使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及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在上下方向的一定角度内进行转动。
设置在支撑腕175d基体部的支点部175c安装在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下面向下方突出的挡板安装部179,相对于挡板安装部179可自由旋转。
如图12所示,挡板部175还具备朝着支撑腕175d与挡板安装部179之间的间隙空间突出的凸部179a。凸部179a的顶端被做成圆形,以大致球状形成。即,凸部179a以微小的半球形状形成。凸部179a具有将支撑腕175d与挡板安装部179之间的接触抑制(用其他的词说是限制)为点接触的功能。即,凸部179a具有如下功能,即使在支撑腕175d与挡板安装部179接触的情况下,也不会以比较大的区域发生面接触,而止于点接触为止的接触。点接触这个词的意思并不局限于绝对的一个点,还包括在某一个点区域部分处的接触,即也包括微小的扩展区域的部分同时接触的情况。由于形成有该微小的凸部179a,因此在支撑腕175d与挡板安装部179之间始终维持存在微小的间隙,能够防止支撑腕175d与挡板安装部179贴紧,抑制支撑腕175d与挡板安装部179发生接触,能够防止支撑腕175d与挡板安装部179因水中的各种成分等而发生粘固。因此,能够防止因支撑腕175d与挡板安装部179发生粘固而使挡板部175产生动作不良。
本实施方式中,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窗口部176形成在箱体的4个边的纵向壁170当中的靠近清洗水水箱26中央侧的1个边的中央侧壁170a上。窗口部176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中朝着清洗水水箱26内侧开口,例如朝着将清洗水水箱26在前后方向上分成前部与后部两部分的清洗水水箱26的横断线C1向内侧开口,更优选向清洗水水箱26的中央区域开口。窗口部176在靠近清洗水水箱26中央侧的中央侧壁170a的一个面上形成四角形状的比较大的开口部。形成箱体的4个壁面当中的3个面的壁侧纵向壁170b及侧壁170c上并未形成有窗口部176。从而,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只形成有朝着清洗水水箱26内侧开口的窗口部176。
由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中央侧壁170a是位于最远离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的位置的壁面,因此能够使容易靠近内侧壁26a的小物体等难以流入中央侧壁170a的窗口部176。
另外,由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包括中央侧壁170a的纵向壁170与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并未形成连续的壁面,因此因表面张力而引向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的小物体例如浮游类的垃圾等异物等不会从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顺着与中央侧壁170a连续的壁面移动。
窗口部176设置在靠近清洗水水箱26中央侧的中央侧壁170a上。在此,中央侧壁170a位于比较靠近给水装置28的吐水口46的位置,且位于从吐水口46吐出的清洗水从中央附近朝着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像扩展那样流动的水流的途中位置,给水装置28配置在清洗水水箱26的中央附近区域。从而,流入清洗水水箱26内的小物体变得容易被冲向比中央侧壁170a更靠近外侧的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
流入清洗水水箱26内的小物体不会积存在中央侧壁170a附近,会朝着外侧的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流动,且因表面张力而引向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这样,小物体难以积存在位于靠近清洗水水箱26中央侧的中央侧壁170a附近。另外,假设即使在从吐水口46吐出的清洗水中含有小物体,给水时在处于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低于窗口部176的状态期间,小物体也容易流向比中央侧壁170a更靠近外侧的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且难以从窗口部176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部。
另外,当清洗水水箱装置24上安装使用者可洗手的洗手装置来加以使用时,来自洗手装置的排水会流入清洗水水箱26内的中央附近区域。此时,即使在来自洗手装置的排水中含有小物体时,流入的小物体也容易被冲向比中央侧壁170a更靠近外侧的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
窗口部176通过比较大地形成窗口部176的开口大小,从而在如后所述地清洗水的水位上升达到窗口部176的高度时,从窗口部176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的流路截面积形成为比较大,能够使从窗口部176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的水量(单位时间水量)比较大。
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窗口部176形成在浮筒部58上方侧的纵向壁170内。窗口部176在中央侧壁170a的左右方向的大致整体的跨度上形成比较大的开口部分。形成在中央侧壁170a上的窗口部176的开口部分的下端部106形成在规定的高度位置H1。因此,如后所述,当清洗水的水位一边上升一边到达窗口部176的高度位置H5时,清洗水从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一下子开始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能够使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的水量比较大,增大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能够使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将要上升的水势强于其外部的将要上升的水势。
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窗口部176的上端部107形成在满水水位WL0的上方。因此,窗口部176形成为满水水位WL0位于窗口部176上。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成为满水水位WL0时,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也成为满水水位WL0。
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配置在比满水水位WL0的高度更低的位置,且配置在比浮筒部58承受浮力而开始上升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水位的高度位置H2更高的位置H5。浮筒部58构成为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水位处于高度位置H2(参照图5)时浮筒承受浮力而开始上升。
另外,如图12所示,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形成在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底部172距离高度位置H6的位置。浮筒部58构成为,当处于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底部172距离高度位置H7(如上所述,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水位的高度位置H2)时,浮筒部58承受浮力而开始上升。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的高度位置H6被设定在比浮筒开始上升的高度位置H7更高的位置。
并且,浮筒部58处于上升的状态且簧片开关66处于接通状态的水位的高度位置为对应于满水水位WL0的高度位置,为比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更高的位置。伴随此,本实施方式中,浮筒开关34的簧片开关66也配置在比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更高的位置。从而,假设即使在发生挡板部175因粘固、故障等某些理由而无法动作,无法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放水,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维持贮存有清洗水这样的事态发生的情况下,伴随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的下降,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也会降低到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由此浮筒部58稍微下降,能够使簧片开关66为断开状态,能够使给水装置28进行给水。
由于从窗口部176流入的清洗水从规定的高度位置H6流下来且在底部172有力地弹回,因此能够在横向或上下方向上晃动浮筒部58来解除静止摩擦力,使浮筒部58容易上升。如果能够通过晃动浮筒部58来解除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静止摩擦力,则能够使浮筒部58抵抗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动摩擦力(动摩擦力小于静止摩擦力)而进行上升,能够使浮筒部58容易顺畅地上升。
在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安装有从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朝着外侧延伸且形成向下倾斜的檐部181。檐部181形成具有在窗口部176的开口宽度的整体跨度上的宽度且呈板状的倾斜部。檐部181形成从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向斜下方延伸的倾斜路。
檐部181形成有:下垂部181a,在檐部181的顶端部朝向下方;平板部181b,从檐部181的根端部向斜下方延伸;及弯曲部181c,平滑地连接平板部181b与下垂部181a之间。
檐部181的平板部181b上面形成将清洗水从该上面上引导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部的流路。平板部181b形成从檐部181的顶端部朝着根端部上升的比较平坦的斜面。并且,当观察沿着檐部181的倾斜方向切开的截面时,檐部181既可以是从檐部181的顶端部朝向根端部以直线平板状形成,而且也可以是从檐部181的顶端部朝着根端部以整体弯曲的形状形成。
檐部181通过从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向斜下方延伸,从而可抑制以下情况发生: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平水位在檐部181的高度处沿着平板部181b逐渐上升时,在水平的清洗水水面与向斜下方延伸的平板部181b的上面之间产生比较大的表面张力。从而,能够抑制清洗水从檐部181的上面流入窗口部176内的时刻因受表面张力的影响发生滞后或不规则,能够降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水位上升时刻发生滞后的问题,能够高精度地确保浮筒开关的工作时刻。
并且,与后述的檐部181从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以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的情况相比,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檐部181从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向斜下方延伸,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表面张力的影响,能够高精度地设定清洗水流入窗口部176的时刻。
檐部181从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朝着外侧向斜下方延伸。从而,檐部181的背面利用檐部181的平板部181b、弯曲部181c、下垂部181a形成折返部181d,其进行覆盖,能够防止沿着中央侧壁170a存在的小物体伴随水位(水面)的上升而沿着中央侧壁170a上升到窗口部176。具体而言,折返部181d能够在形成于平板部181b与中央侧壁170a之间的小空间内阻止小物体,以便防止小物体伴随水面的上升而进一步上升。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上升时,沿着中央侧壁170a上升的小物体被折返部181d挂住,不会进一步上升。这样上升被限制而处于被檐部181挂住的状态的小物体,在下一次的清洗水排出时与清洗水一起下降并从排水口30排出。
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檐部181从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向斜下方延伸,但是作为变形例,檐部181也可以以从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向水平方向或大致横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横向延伸的檐部181也可以利用檐部181的背面来形成折返部181d,其进行覆盖,能够防止沿着中央侧壁170a存在的小物体伴随水位(水面)的上升而沿着中央侧壁170a上升到窗口部176。
檐部181还在平板部181b与下垂部181a的侧部形成有侧壁部181e。侧壁部181e形成平板上的纵向壁,侧壁部181e的下端连接于平板部181b的两端及下垂部181a的左右两侧端部。另外,侧壁部181e的基体部侧在窗口部176的左右两侧的缘上连接于中央侧壁170a。侧壁部181e从窗口部176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附近到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为止连接于中央侧壁170a。因此,侧壁部181e形成檐部181左右两侧的侧壁,作为向窗口部176的正面侧延伸的直线状的导水路而形成朝向窗口部176的导水路。侧壁部181e防止清洗水从檐部181的侧方侧流入窗口部176内,如图9中箭头F1所示,使清洗水从檐部181正面侧的清洗水水箱26的中央附近区域流入窗口部176内。这样,侧壁部181e能够防止清洗水从檐部181的侧方侧流入窗口部176内,即使在小物体受表面张力的作用而沿着侧壁170c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小物体难以从侧壁170c流入窗口部176内。
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如下形成,给水装置28向清洗水水箱26内供给清洗水,从而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当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176时,由于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从形成在比浮筒部58的下端部分59更靠近上部侧的窗口部176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因此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水面的上升速度)比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水面的上升速度)更大。
由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是比较快的上升速度,因此浮筒部58承受对应于比较快的水位上升速度而增大的浮力。
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可被设定成通过改变内部的水平截面的截面积大小来改变内部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关于相对于给水装置28供给的清洗水的单位时间给水流量的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能够将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部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控制为所希望的上升速度。
接下来,参照图8至图15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清洗动作(作用)进行说明。
并且,由于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所执行的大清洗模式与小清洗模式的2种清洗模式当中,大清洗模式时的珠链52对排水阀装置32的排水阀54的提起量大于小清洗模式时,开放清洗水水箱装置24的排水口30的时间更长,大清洗模式时的死水水位(未图示)低于小清洗模式时,除此之外大清洗模式与小清洗模式的基本动作相同,因此以下只对大清洗模式进行说明。
如图9至图13等所示,在排水阀装置32开始排水前(开始清洗之前)的待机状态下,排水阀装置32的排水阀54关闭排水口30,清洗水水箱装置24内的初始水位为满水水位WL0。浮筒部58处于上升的状态,簧片开关66处于接通状态,给水装置28的给水阀44处于被关闭的状态。
在该待机状态下,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因贮存在其内部空间的空气而承受向上的浮力,连接于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上面的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抵接于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处于密封放水孔部174的状态。从而,在流路被阻断的状态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贮水区域、清洗水水箱26内的贮水区域形成分别独立的贮水区域。
接下来,根据使用者对操作部(未图示)的操作或规定的控制装置36的判断而开始进行清洗动作,排水阀装置32开放清洗水水箱装置24的排水口30,清洗水水箱装置24的排水阀装置32向冲水大便器装置101的便器本体2开始大清洗模式的排水,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开始降低。
清洗水从清洗水水箱26的排水口30排出到便器本体2的导水路9,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下降,同时接收到开始便器清洗的要求指令的控制装置36打开给水装置28的给水阀44,从吐水口46向清洗水水箱26内开始吐出一定瞬间流量的清洗水。
如图15所示,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下降到低于挡板部175的高度时,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下降。伴随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的下降,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与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的抵接被解除,放水孔部174处于打开的状态,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从放水孔部174开始向清洗水水箱26内流出。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从放水孔部174向清洗水水箱26内流出,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水位逐渐下降。此时,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位于比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更高的位置。
当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逐渐下降时,浮筒部58的高度伴随水位逐渐下降。挡板部175从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密封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的关闭姿势变化成通过斜着移动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来比较大地开放放水孔部174的开放姿势。当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离开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而下降时,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顺着以支点部175c为中心的支撑腕175d的转动沿着相对于铅垂方向下方倾斜的转动方向进行下降移动。这样,挡板部175能够使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以支点部175c为中心进行转动,能够使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从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充分离开,能够以较少的移动距离充分大地形成放水孔部174的开口。
当伴随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下降而浮筒部58的高度下降时,由于磁铁68的位置下降,因此簧片开关66处于断开状态。
如图15所示,由于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离开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向斜下方移动,因此即使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依然处于位于放水孔部174下方的状态,在放水孔部174的下方扩大的开口部分也变得比较大,放水孔部174作为比较大的开口而被开放。因此,能够使进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垃圾等的浮游物等小物体在放水孔部174难以发生堵塞,且能够使其与比较大流量的清洗水一起从放水孔部174排出到清洗水水箱26内。另外,由于放水孔部174作为比较大的开口而形成,因此能够比较强地形成从放水孔部174流出的清洗水的水流,小物体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被引导到放水孔部174侧,能够容易从放水孔部174排出。
接下来,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降低到死水水位(未图示)时,排水阀装置32关闭清洗水水箱26的排水口30。排水阀装置32结束向冲水大便器装置101的便器本体2的大清洗模式的排水。此时,由于浮筒部58处于已下降的状态,浮筒开关34的簧片开关66处于断开状态,因此给水阀44被开放而给水装置28继续向清洗水水箱26给水,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从死水水位(未图示)上升。由于给水装置28向清洗水水箱26以一定的给水流量(一定的瞬间流量)进行给水,因此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以大致一定的速度上升。水位的上升速度通过来自吐水口46的给水流量除以清洗水水箱26的水平截面的截面积来求出。
而且,如图10至图13所示,当给水装置28继续给水而水位上升到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的高度时,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上升。因贮存在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的向下的空间中的空气而在放水孔用浮筒部175b产生向上的浮力,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抵接于放水孔部侧密封部177,从而密封放水孔部174。这样,即使在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下部的外周侧的情况下,也由于放水孔部174被密封,因此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部维持未贮存有清洗水的大致空的状态。即,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部形成未贮存有清洗水的空的内部空间,由于不存在清洗水,因此处于浮筒部58下降到最低位置的状态。
当来自给水装置28的给水或来自洗手装置的排水流入清洗水水箱26内的中央附近区域时,流入清洗水水箱26内(或存在于清洗水水箱26内)的小物体被冲向比中央侧壁170a更靠近外侧的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且因表面张力而引向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例如,小物体处于沿着内侧壁26a浮在水面上的状态。给水时在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176的高度之前,较多的小物体被冲向内侧壁26a,处于沿着内侧壁26a浮在水面上的状态。另外,即使当给水时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176的高度时,较多的小物体也被冲向内侧壁26a,处于沿着内侧壁26a浮在水面上的状态。这样,当小物体因表面张力而沿着内侧壁26a存在时,由于小物体难以从内侧壁26a沿着壁面移动到窗口部176,因此小物体难以流入窗口部176内而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内部发生堵塞。
另外,能够抑制小物体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部,能够抑制因小物体绞入或缠绕于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而浮筒部58发生动作不良。
虽然如上所述小物体基本上容易朝着内侧壁26a流动,但是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面上升时,在小物体受表面张力的作用而沿着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纵向壁170的位置存在时,能够用折返部181d挂住沿着中央侧壁170a侧存在的小物体,使其无法相对于水面的上升而再上升,能够使其难以流入窗口部176。能够使像这样以被引向中央侧壁170a的形式存在的小物体难以流入形成于中央侧壁170a的窗口部176。
另外,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面上升时,在小物体受表面张力的作用而沿着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纵向壁170的位置存在时,能够通过侧壁部181e使沿着侧壁170c侧存在的小物体难以从侧壁170c侧流入窗口部176内。侧壁部181e能够使从侧壁170c侧流向窗口部176内的水流难以形成。
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进一步上升而达到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时,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从朝着清洗水水箱26中央侧开口的窗口部176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部。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平水位沿着平板部181b逐渐上升时,抑制在水平的清洗水水面与向斜下方延伸的平板部181b的上面之间产生比较大的表面张力,清洗水的水位一旦到达下端部106,则清洗水马上开始流入窗口部176内。
由于从给水装置28供给的一定给水流量的清洗水从作为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大开口而形成的窗口部176一下子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部,因此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部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比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更大。此时,由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部的可贮水区域S1的水平截面的截面积为清洗水水箱26的水平截面内部的可贮水区域S2的1/30~1/3截面积的范围,优选为1/25~1/20范围,因此即使在相同的一定给水流量的清洗水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情况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部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也大于在外部的上升速度。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为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的3倍~23倍范围,优选为15倍~23倍范围。
由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为比较快的上升速度,因此浮筒部58承受伴随速度比较快的水位的上升而增大的浮力及在上升方向上的上升能量。即使在浮筒开关34的浮筒部58承受与杆56之间产生的静止摩擦力、气泡附着等的阻碍移动的力(已产生)的情况下,浮筒部58也承受超过阻碍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移动的力的增大的浮力及上升能量等,而相对于水位上升不发生延时地相对于杆56进行上升。
另外,当给水时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176时,清洗水从形成在比浮筒部58下端部分更靠近上方侧的窗口部176一下子向空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落下。此时,由于向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落下的清洗水在空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发生弹回,而且使水面产生紊乱,水面上产生波浪,在上下方向及前后左右方向上晃动浮筒部58,因此浮筒部58承受超过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静止摩擦力等阻碍移动的力的力,解除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静止摩擦力,使浮筒部58相对于杆56顺畅地上升。
在浮筒部58开始上升之后,伴随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浮筒部58继续承受超过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动摩擦力等阻碍移动的力的力(例如浮力等),使浮筒部58相对于杆56顺畅地上升。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成为满水水位WL0,浮筒部58上升到对应于满水水位WL0的高度位置时,伴随浮筒部58向上方的移动,磁铁68的位置也向上方移动,簧片开关66从断开状态转变成接通状态。浮筒开关34的簧片开关66向控制装置36发出停止给水信号,接收到该信号的控制装置36关闭给水阀44,吐水口46被止水。由此,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维持在规定的满水水位WL0。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成为满水水位WL0且给水阀44被关闭时,结束清洗水水箱装置24的一系列清洗动作,返回到待机状态。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01,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如下形成,当给水时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而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176时,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从形成在比浮筒部58的下端部分59更靠近上部的窗口部176流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比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更增大。因此,浮筒部58承受对应于增大的水位上升速度而增大的浮力。从而,即使在浮筒开关34的浮筒部58承受与杆56之间产生的静止摩擦力、气泡附着等的阻碍移动的力的情况下,浮筒部58也承受超过阻碍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移动的力的增大的浮力而相对于杆56变得容易上升。因此,能够抑制发生如下情况,虽然清洗水的水位正在上升但浮筒部58在杆56上的移动受阻碍,浮筒开关34未在适当的时刻进行动作,停止给水的时刻滞后。
另外,当给水时清洗水的水位到达窗口部176时,由于清洗水从形成于浮筒部58上部侧的窗口部176向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落下,因此使水面产生紊乱并晃动浮筒部58,浮筒部58承受超过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静止摩擦力的力,容易解除浮筒部58与杆56之间的静止摩擦力,能够使浮筒部58相对于杆56容易上升。因此,能够抑制发生如下情况,虽然清洗水的水位正在上升但浮筒部58在杆56上的移动受阻碍,浮筒开关34未在适当的时刻进行动作,停止给水的时刻滞后。从而,能够使浮筒开关34确实地进行动作,确实地停止给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01,进入清洗水水箱26内的垃圾、浮游物等小物体因表面张力而容易集中在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26a上。从而,通过将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窗口部176形成在清洗水水箱26的中央区域侧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中央侧壁170a上,从而能够抑制集中于清洗水水箱26的内侧壁面的垃圾、浮游物等小物体侵入到清洗水水箱26的中央区域侧的窗口部176内。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01,即使在进入清洗水水箱26内的浮游物等小物体因表面张力而沿着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窗口部176下方的外壁面(例如中央侧壁170a)存在的情况下,也由于檐部181从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朝着外侧延伸,因此能够用檐部181挂住伴随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上升而上升的小物体,以便使其不会从窗口部176的下方上升到窗口部176的高度。从而,能够抑制沿着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窗口部176下方的外壁面的位置存在的小物体侵入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窗口部176内。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01,即使在进入清洗水水箱26内的浮游物等小物体因表面张力而沿着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窗口部176下方的外壁面(例如中央侧壁170a)存在的情况下,也由于檐部181从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朝着外侧向斜下方延伸,因此能够用檐部181挂住伴随清洗水水箱26内的水位上升而上升的小物体,以便使其不会从窗口部176的下方上升到窗口部176的高度。从而,能够抑制沿着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窗口部176下方的外壁面(例如中央侧壁170a)的位置存在的小物体侵入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窗口部176内。
另外,当清洗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的水位在檐部181的高度处逐渐上升时,由于檐部181从窗口部176的下端部106朝着外侧向斜下方延伸,因此能够抑制在水平的清洗水水面与向斜下方延伸的檐部181上面之间产生比较大的表面张力。从而,能够抑制清洗水从檐部181上面流入窗口部176内的时刻因表面张力的影响而发生滞后或不规则,能够减少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水位上升时刻的滞后所产生的问题,高精度地确保浮筒开关34的工作时刻。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01,由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安装开口部具备折返部173c,其抑制在安装于杆56的状态下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相对于杆56发生倾斜,因此能够大致呈水平地保持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倾斜,能够抑制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清洗水的水位发生倾斜,高精度地确保浮筒开关34的工作时刻。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01,由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挡板部175具有通过从关闭姿势斜着移动挡板部侧密封部175a来较大地开放放水孔部174的开放姿势,因此能够较大地开放放水孔部174,使进入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浮游物等小物体在放水孔部174难以发生堵塞,而且能够使其与比较大流量的清洗水一起从放水孔部174排出到清洗水水箱26内。从而,即使在小物体进入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内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小物体引起浮筒开关34的动作不良及在放水孔部174发生堵塞,能够提高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可靠性。
最后,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及/或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0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例如,作为一个变形例,也可以在像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中的在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大致整周的跨度上形成的窗口部76的全部或一部分中,安装像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01中的从窗口部76的下端部106朝着外侧延伸且向斜下方倾斜的檐部181。
另外,作为另一个变形例,例如也可以在像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中的形成于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多个纵向壁70的多个窗口部76的全部或一部分中,安装像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01中的从窗口部76的下端部106朝着外侧延伸且向斜下方倾斜的檐部181。
另外,作为另一个变形例,例如也可以替代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中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38的放水孔部74的结构,而构成应用了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01中的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138的放水孔部174结构的冲水大便器装置。
另外,作为另一个变形例,例如也可以通过组合上述及其他变形例的一部分或多个结构来构成冲水大便器装置。

Claims (9)

1.一种冲水大便器装置,其用清洗水进行清洗并排出污物,具有:便器本体;
清洗水水箱,贮存清洗所述便器本体的清洗水;
给水装置,向所述清洗水水箱内供给清洗水;
浮筒开关,其设置在所述清洗水水箱内的上部,具有连动于清洗水的水位而进行上下移动的浮筒与可上下移动地安装有所述浮筒的轴部,当因清洗水的水位上升而所述浮筒在所述轴部上上升到规定位置时,发出停止给水信号;
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通过接收所述浮筒开关发出的停止给水信号,从而使所述给水装置停止供给清洗水;
及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在所述清洗水水箱的内部,以至少围住所述浮筒的下部外侧的方式形成,
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具备:放水孔部,形成放水用的放水孔;及窗口部,形成在比所述浮筒的下端部分更靠上的上部,
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形成为,因所述给水装置向所述清洗水水箱内供给清洗水而所述清洗水水箱内清洗水的水位上升,当清洗水的水位到达所述窗口部时,由于所述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从形成在比所述浮筒的下端部分更靠近上部的所述窗口部流入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因此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比所述清洗水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更增大,
所述冲水大便器装置的特征为,
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还具备从所述窗口部的下端朝着外侧向斜下方延伸的檐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水大便器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所述窗口部形成在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水大便器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所述窗口部形成在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大致整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水大便器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所述放水孔部具备放水孔用浮筒部,其通过因清洗水的水位上升而承受的浮力来关闭所述放水用的放水孔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水大便器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上升速度为7mm/s~100mm/s范围的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水大便器装置,其特征为,形成在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内的底部的所述放水孔部由直径为1mm~15mm范围的大小的孔所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水大便器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所述窗口部形成在所述清洗水水箱的中央区域侧的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壁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冲水大便器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在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的底部具备安装于所述浮筒的所述轴部的安装开口部,
所述安装开口部具备倾斜抑制部,其抑制在安装于所述轴部的状态下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相对于所述轴部发生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冲水大便器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浮筒上升速度控制水箱具备开闭机构,其具有:关闭姿势,通过密封部关闭所述放水孔部;及开放姿势,通过从所述关闭姿势斜着移动所述密封部来开放所述放水孔部,
所述开闭机构具备:支撑腕,支撑所述密封部与对所述密封部施加浮力的放水孔用浮筒部;
及凸部,通过朝着所述支撑腕与安装所述支撑腕的支撑腕安装部之间的间隙突出,从而抑制所述支撑腕与所述支撑腕安装部之间发生接触。
CN201710024365.1A 2016-01-22 2017-01-13 冲水大便器装置 Active CN1069961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0423 2016-01-22
JP2016010423 2016-01-22
JP2016115304A JP6745031B2 (ja) 2016-01-22 2016-06-09 水洗大便器装置
JP2016-115304 2016-06-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6128A CN106996128A (zh) 2017-08-01
CN106996128B true CN106996128B (zh) 2019-10-22

Family

ID=59358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24365.1A Active CN106996128B (zh) 2016-01-22 2017-01-13 冲水大便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100503B2 (zh)
CN (1) CN1069961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71937A1 (ja) * 2020-02-28 2021-09-02 Toto株式会社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水洗便器装置
CN113445598A (zh) * 2021-07-19 2021-09-28 厦门安百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出水稳定的人体清洗装置及智能马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82957U (zh) * 2012-03-06 2012-10-10 林文斌 可控制进水阀延时出水的单向阀
CN102884255A (zh) * 2010-05-14 2013-01-16 Toto株式会社 洗净水箱装置及排水装置
CN202767204U (zh) * 2012-08-14 2013-03-06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进水阀延迟进水结构
CN204781211U (zh) * 2015-06-05 2015-11-18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水的进水阀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0986A (en) * 1976-07-19 1978-03-28 Adolf Schoepe Ball cock float having improved anti-noise structure
JP2001323540A (ja) 2000-05-19 2001-11-22 Toto Ltd 液位検出装置と温水貯湯装置および衛生洗浄装置
JP5428462B2 (ja) 2009-03-30 2014-02-26 Toto株式会社 水洗大便器
US8069503B2 (en) * 2009-05-19 2011-12-06 Globe Union Industrial Corp. Water refilling device for water saving toilets
BR112012000338B1 (pt) * 2010-10-27 2020-12-08 Lab (Xiamen) Santitary Fitting Inc. aparelho preventivo de escapamento de água
JP6066076B2 (ja) * 2013-03-29 2017-01-25 Toto株式会社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この洗浄水タンク装置を備えた水洗大便器
FR3007774B1 (fr) * 2013-06-27 2018-03-23 Etablissement Dubourgel Grange Procede et dispositif ameliores de chasse d'eau
WO2015184640A1 (zh) * 2014-06-06 2015-12-10 厦门立业卫浴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进水阀的防止大漏水装置
US10041240B2 (en) * 2014-06-06 2018-08-07 Lab (Xiamen) Sanitary Fittings Inc Minor water leak prevention apparatus for water inlet valv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4255A (zh) * 2010-05-14 2013-01-16 Toto株式会社 洗净水箱装置及排水装置
CN202482957U (zh) * 2012-03-06 2012-10-10 林文斌 可控制进水阀延时出水的单向阀
CN202767204U (zh) * 2012-08-14 2013-03-06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进水阀延迟进水结构
CN204781211U (zh) * 2015-06-05 2015-11-18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水的进水阀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11263A1 (en) 2017-07-27
CN106996128A (zh) 2017-08-01
US10100503B2 (en)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5725B (zh) 排水阀装置、清洗水水箱装置以及冲水大便器
JP5569853B2 (ja) 水洗便器のタンク構造
CN106996128B (zh) 冲水大便器装置
KR20170019381A (ko) 위생도기 세정 시스템
US9737181B1 (en) Self-cleaning helical drain toilet
CN113692470B (zh) 为非电动式节水马桶供应冲洗水的装置
JP5742085B2 (ja) 洗浄水量調整装置、この洗浄水量調整装置を備えた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この洗浄水タンク装置を備えた水洗大便器
JP4300235B2 (ja) 男子用便器
JP2013204268A (ja)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
JP5928978B2 (ja) 便器洗浄水タンク
JP5641495B2 (ja)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
JP6745031B2 (ja) 水洗大便器装置
MXPA03010284A (es) Distribuidor de carrera descendente.
JP2009228374A (ja) 便器洗浄水供給装置
CN210767073U (zh) 一种进排水联动的冲刷系统
KR101624316B1 (ko) 양변기의 물공급 제어장치
JP6222616B2 (ja) 洗浄水量調整装置、この洗浄水量調整装置を備えた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この洗浄水タンク装置を備えた水洗大便器
CN108474200B (zh) 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及水洗便器
KR102300750B1 (ko) 용액 공급 장치
JP2019154724A (ja) 浴室システム
JP6749580B2 (ja)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水洗大便器
KR200267749Y1 (ko) 수세식 변기용 청정제 투입장치
KR101468884B1 (ko) 넘침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분사펌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양변기
JP2018053668A (ja)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および水洗大便器
CN217885934U (zh) 基站和智能机器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