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4846A - 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及面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及面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4846A
CN106994846A CN201610811458.4A CN201610811458A CN106994846A CN 106994846 A CN106994846 A CN 106994846A CN 201610811458 A CN201610811458 A CN 201610811458A CN 106994846 A CN106994846 A CN 106994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ologram pattern
base material
image
lamin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14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94846B (zh
Inventor
小林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994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4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94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4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41M3/06Veined printings; Fluorescent printings; Stereoscopic images; Imitated patterns, e.g. tissues, texti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coration By Transfer Pictures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 Holo Graphy (AREA)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将全息图案层与彩色图案层重叠而形成、同时能够按照能对这些层的图像以鲜明度高的状态进行视觉辨认的方式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及面板的制造方法。通过对在第1基材上层叠具有热熔融性和光透射性的彩色油墨而得到的彩色油墨转印片材进行加热,从而将彩色油墨作为彩色图案层进行转印,通过对在第2基材上层叠具有光透射性的全息图案层和热熔融性的粘接层而得到的全息转印片材进行加热,从而利用熔融的粘接剂转印全息图案层,在全息图案层的全息图案上层叠薄膜层。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及面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基底材料上使全息图案层和彩色图案层重叠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通过该图像形成方法在基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及使用像这样形成有图像的基底材料来制造面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形成设计性高的图像,提出了形成将利用浮雕层的全息图像和通过色料而表现的图像重叠而得到的图像形成物的图像形成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中,通过将按照粘接层、具有全息图像的浮雕形成层、色料接受层的顺序层叠而成的转印层转印到被转印材料上,之后,通过按需打印在上述色料接受层上形成由色料构成的图像,从而形成兼具全息图像和由色料构成的图像的图像。在按需打印中,通过对热升华墨带中的由打印指示信号指定的区域进行加热,使得经加热的区域的油墨升华,渗透至与热升华墨带相对配置的色料接受层的相当部位中,形成与打印指示信号对应的图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197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通过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形成的图像形成物中,虽然当从上侧看色料接受层时、即从附着有由热升华墨带升华的油墨的面侧看色料接受层时,能够看见所期望的图像,但是在从下侧看图像形成物的情况下,油墨向色料接受层中的渗透深度·扩展根据区域的不同而不一定,在上侧有油墨的情况下受到色料接受层的模糊不清或散射的影响,与从上侧看到的图像相比,容易变成鲜明度显著降低的图像,作为图像进行识别变难的情况也不少。因此,在按照从被转印材料侧看图像的方式配置图像形成物的情况下,存在对所期望的图像进行视觉辨认变得困难的问题。
进而,在通过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形成的图像形成物中,由于在被转印材料上依次形成有粘接层、浮雕形成层、色料接受层,所以在被转印材料侧与色料接受层之间存在浮雕形成层和粘接层。特别是关于浮雕形成层,由于在被转印材料侧设置有反射层,所以从被转印材料侧对形成于色料接受层上的图像进行视觉辨认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将全息图案层和彩色图案层重叠而形成的图像形成物中可以按照能够对这些层的图像以鲜明度高的状态进行视觉辨认的方式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通过该图像形成方法在基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及使用通过该图像形成方法形成有图像的基底材料来制造面板的面板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其是通过在具有光透射性的基底材料上层叠全息图案层及彩色图案层中的一个图案层,并进一步在其上侧层叠另一个图案层而形成图像的方法,通过对在第1基材上层叠具有热熔融性和光透射性的彩色油墨而得到的彩色油墨转印片材进行加热,从而将彩色油墨作为彩色图案层进行转印,通过对在第2基材上层叠具有光透射性的全息图案层和热熔融性的粘接层而得到的全息转印片材进行加热,从而通过熔融的粘接剂转印全息图案层,在全息图案层的全息图案上层叠薄膜层。
若从基底材料侧看通过该图像形成方法而形成的图像形成物,则由于在基底材料的表面没有光的散射,所以不会减弱由全息图案层产生的全息效果,彩色图案层的图像重叠而成的图像变成设计性和鲜明度这两者高的图像。进而,由于彩色图案层通过热熔融转印而形成,所以能够得到析像度高的图像。因此,若将这样的图像形成物贴附到面板上,则能够实现高品位的装饰。此外,通过将多种颜色的彩色图案层重叠,除了高品位的全息效果以外,还能够实现特色、即作为企业或制品的品牌颜色等被指定的特定的颜色。此外,由于在全息图案层的全息图案上层叠薄膜层,所以即使与全息图案的凹凸邻接的层的材料进入,全息效果也变得难以消失。此外,由于能够通过热熔融转印来层叠全息图案层,所以能够利用与彩色图案层的形成为共同的装置,因此能够抑制制造装置的大型化和制造工序的复杂化。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优选在基底材料上层叠彩色图案层,在彩色图案层的上侧层叠全息图案层,在全息图案层中,在层叠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面中的远离基底材料的上表面形成全息图案,形成具有光反射性的反射层作为薄膜层。
由此,能够得到包含光泽的全息效果,能够生成设计性高的图像。此外,由于通过薄膜层,能够遮挡来自其外侧的光的入射,所以能够以少的层构成得到所期望的图像。此外,若将所得到的图像形成物贴附到面板上,则能够以少的层构成得到装饰效果及隐蔽效果。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优选在全息图案层中,在层叠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面中的靠近基底材料的下表面形成全息图案,形成具有光透射性的透射层作为薄膜层。变得能够任意地设定彩色图案层和全息图案层的层叠顺序。即,在一个方式中,在基底材料上层叠彩色图案层,并将全息图案层层叠到彩色图案层的上侧,在其它的方式中,在基底材料上层叠全息图案层,并将彩色图案层层叠到全息图案层的上侧。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优选在层叠于基底材料上的各层的最上层上层叠非透射性的隐蔽层。
由此,由于来自外部的光变得难以入射,所以图像的视觉辨认性提高。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优选在层叠于基底材料上的各层的最上层上层叠反射层。
由此,由于能够提高利用全息图案层的全息效果,所以能够提供设计性高的图像,此外,由于来自外部的光变得难以入射,所以图像的视觉辨认性提高。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上述中的任一个图像形成方法,在基底材料上形成图像。
由此,能够得到设计性和鲜明度高的图像形成物。进而,若将该图像形成物贴附到面板上,则能够实现高品位的装饰。
本发明的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是通过上述的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图像形成物,其中,将基底材料的下表面与具有光透射性的面板接合。
由此,能够通过具有高品位的图像的图像形成物对面板进行装饰。进而,通过按照从面板侧进行视觉辨认的方式来构成,能够实现高品位的装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全息图案层和彩色图案层重叠而形成,并且能够按照能对这些层的图像以鲜明度高的状态进行视觉辨认的方式形成图像。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表示从彩色油墨转印片材向基底材料转印彩色油墨的工序的截面图,(B)是表示从全息转印片材转印全息图案层等的工序的截面图,(C)是表示隐蔽层的形成和面板的贴合的工序的截面图,(D)是表示通过图1(A)~(C)的工序而形成的面板的截面图。
图2的(A)是表示从彩色油墨转印片材向基底材料转印彩色油墨的工序的截面图,(B)是表示从全息转印片材转印全息图案层等的工序的截面图,(C)是表示反射层的形成和面板的贴合的工序的截面图,(D)是表示通过图2(A)~(C)的工序而形成的面板的截面图。
图3的(A)是表示从全息转印片材转印全息图案层等的工序的截面图,(B)是表示从彩色油墨转印片材转印彩色油墨的工序的截面图,(C)是表示反射层的形成和面板的贴合的工序的截面图,(D)是表示通过图3(A)~(C)的工序而形成的面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及面板的制造方法,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A)、(B)、(C)、(D)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及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截面图,且是沿着各层的层叠方向的图。图1(A)表示从彩色油墨转印片材20向基底材料10转印彩色油墨22的工序,(B)表示从全息转印片材30转印全息图案层35等的工序,(C)表示隐蔽层40的形成和面板52的贴合的工序,(D)表示通过图1(A)~(C)的工序而形成的面板。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相对于基底材料10层叠彩色图案层23、以及粘接层36、全息图案层35、及反射层34的方向、即图1(A)~(D)中的朝上的方向作为上方向,将各图中的朝下的方向作为下方向。
在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彩色油墨转印片材20的彩色油墨22以规定的图案形状转印到基底材料10的上表面10b上,从而形成彩色图案层23,进而,使用全息转印片材30在彩色图案层23的上表面23b上转印全息图案层35等。以下,对各层进行说明。
基底材料10具有光透射性,且具备平坦的表面形状。该基底材料10由彩色油墨转印片材20的彩色油墨22不会渗透到内部、或者不会通过与彩色油墨22接触而引起化学反应的材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构成。
如图1(A)中所示的那样,彩色油墨转印片材20具有第1基材21、剥离层24和彩色油墨22依次层叠而成的构成。
第1基材21由具有耐热性的膜材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
剥离层24例如使用(1)氟系树脂、蜡树脂、硅酮树脂及其它具有脱模性的材料、(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热塑性树脂、或(3)它们的共聚物或混合物。
彩色油墨22例如具备在热塑性树脂中分散有颜料的形态,具有光透射性。此外,彩色油墨22在常温下为固体,并具有通过加热而熔融或软化的热熔融性。该彩色油墨22相对于第1基材21的一个面例如通过印刷而层叠。
若相对于彩色油墨转印片材20,使第1基材21侧接触打印头(未图示)而进行加热,则与利用打印头的加热图案对应的位置的彩色油墨22被加热熔融,熔融后的彩色油墨22被转印到相对接触的基底材料10上。由此,在基底材料10上形成规定的彩色图案层23。这里,若分别准备关于青色、品红色、黄色这3色油墨的彩色油墨转印片材,并将各颜色的彩色图案层依次层叠到基底材料10上,则能够生成全彩色的图像,由此,还能够生成各种图样、图像、或特色、即作为企业或制品的品牌颜色等被指定的特定的颜色等。
如图1(B)中所示的那样,全息转印片材30具有背涂层31、第2基材32、剥离层33、反射层34、全息图案层35和粘接层36依次层叠而成的构成。该全息转印片材30具有层叠有背涂层31的第2基材32与两面分别层叠有反射层34和粘接层36的全息图案层35介由剥离层33而一体化的构成。
第2基材32由具有耐热性的膜材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
背涂层31是用于加热全息转印片材30的加热头(未图示)所抵接的层,具有耐热性,同时具有难以附着到加热头上的脱模性。背涂层31通过印刷例如硅酮系材料、氟系树脂、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等而形成于第2基材32上。
另外,当第2基材32具有充分的脱模性时,也可以省略背涂层31。
作为全息图案层35,使用具有光透射性的树脂材料、例如聚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
在全息图案层35的相对的两个平面中的一个下表面35a,例如通过印刷而形成粘接层36。该粘接层36由具有光透射性、并且通过利用加热头而施加的热而熔融的热敏性的粘接剂构成。
在全息图案层35的上表面35b,形成有凹凸形状的全息图案。该全息图案通过将形成于由比全息图案层35硬质的树脂或金属构成的压模的表面的凹凸形状的全息图案转印到全息图案层35的层材料上而形成。该全息图案的转印例如通过将压模对作为全息图案层35的对象面的上表面35b进行规定时间压接来进行。作为构成全息图案层35的材料,可以使用热塑性材料或紫外线固化性的材料。在使用热塑性材料时,一边对全息图案层35进行加热一边使压模压接而转印全息图案,在转印后停止加热而使压模脱离。此外,在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材料时,使压模对全息图案层35进行压接而转印全息图案,然后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之后停止照射而使压模脱离。
在全息图案层35的形成有全息图案的上表面35b上,形成有作为薄膜层的反射层34。即,在全息图案层35的相对的两个相对面35a、35b中的远离基底材料10的上表面35b上形成有反射层34。该反射层34具有与和其邻接的全息图案层35及隐蔽层40不同的折射率,沿着全息图案的凹凸而形成,例如通过蒸镀铟、铝、或镍而形成。
另外,反射层34也可以通过除蒸镀以外的方法而形成。
剥离层33通过相对于第2基材32及反射层34中的一者,印刷与彩色油墨转印片材20的剥离层24同样的材料等而形成,若在其上层叠第2基材32及反射层34中的另一者,则通过剥离层33使第2基材32与反射层34彼此结合,形成全息转印片材30。
如以上那样形成的全息转印片材30如图1(B)中所示的那样,按照使粘接层36与彩色图案层23相对·接触的方式配置于基底材料10上,若使加热头与背涂层31的上表面31b抵接,则由加热头产生的热经由背涂层31、第2基材32、剥离层33、反射层34、及全息图案层35被传递至粘接层36中。利用该热,与彩色图案层23的上表面23b接触的粘接层36发生熔融,由此,全息转印片材30与彩色图案层23及基底材料10彼此接合,通过停止加热而接合状态被固定。其中,关于在基底材料10上转印有彩色油墨22的区域,介由彩色图案层23使全息转印片材30与基底材料10接合,关于没有转印彩色油墨22的区域,全息转印片材30与基底材料10直接接合。
通过粘接层36使基底材料10与全息转印片材30接合后,通过将剥离层33与背涂层31及第2基材32一起从反射层34剥离,从而形成图像形成物60(图1(C))。
如图1(C)中所示的那样,图像形成物60具有在基底材料10上依次层叠有彩色图案层23、粘接层36、全息图案层35和反射层34的结构。图像形成物60虽然能够从基底材料10的下表面10a侧重叠地看彩色图案层23的图像和形成于全息图案层35上的全息图案的图像,但为了可靠地抑制来自反射层34的上侧的光的入射,使视觉辨认的图像更清楚,优选在反射层34的上表面34b上设置隐蔽层40。隐蔽层40例如通过对将在树脂中分散黑色颜料而得到的油墨介由剥离层层叠于基材上而成的热转印片材进行加热,从而形成于反射层34的上表面34b上。其中,隐蔽层40的形成也可以通过印刷或将具有隐蔽性的片材与反射层34接合来进行。此外,代替使用了黑色颜料的隐蔽层40,通过以除黑色以外的颜色、例如白色来形成隐蔽层,还能够抑制来自上侧的光的入射,同时提高从下侧、即面板52侧看时的设计性。
另外,也可以代替隐蔽层40、或在隐蔽层4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设置反射层。该反射层例如通过蒸镀铝或镍而形成。由此,能够生成提高了设计性的图像。
图像形成物60通过作为装饰片材如图1(C)中所示的那样贴附到面板52上,可以相对于面板52给予装饰效果。其中,面板52为具有光透射性的面板,例如为智能手机等显示装置或照明装置等的外装面板,能够对面板的除光透射部以外的区域实施装饰,提高设计性。通过在图像形成物60上设置反射层34,进而设置隐蔽层40,还能够在贴附图像形成物60的范围内,将面板52的内部掩盖。
面板52通过利用粘合片材(未图示)而形成于其表面的光透射性的粘接层51被贴附到图像形成物60上。粘接层51例如由透明性高的光学粘接剂构成。通过以使基底材料10与粘接层51相对·接触的状态照射规定的波长的光而使光学粘接剂发生固化,由此图像形成物60与面板52彼此接合(图1(D))。另外,粘接层51也可以通过印刷而形成于面板52的表面。
另外,在图1(C)中,没有示出隐蔽层40的层叠和面板52的贴附的顺序,但无论先进行哪一个都可以。
由于如以上那样构成,所以根据第1实施方式,发挥下面的效果。
(1)由于基底材料10具备平坦的表面形状,所以若从基底材料10侧看图像形成物60,则由于在基底材料10的表面没有光的散射,所以由全息图案层35产生的全息效果不会减弱,利用彩色图案层23的图像重叠而成的图像变成设计性和鲜明度高的图像。此外,由于没有设置以往的热升华型的图像形成方法的色料接受层那样的油墨的渗透深度或扩展不一定的层,所以从平坦的基底材料10侧看时的图像变成鲜明度高的质量高的图像。
(2)由于彩色图案层23通过热熔融转印而形成,所以能够得到析像度高的图像。因此,若将图像形成物60贴附到面板52上,则能够实现高品位的装饰。此外,通过将多种颜色的彩色图案层重叠,能够实现全彩色,此外,能够生成特色。进而,能够在由全息图案层35得到的全息效果上,重叠显示高品位的彩色图像。
(3)由于在全息图案层35的全息图案上层叠有反射层34作为薄膜层,所以即使邻接的剥离层33的材料进入全息图案的凹凸的内部,全息效果也难以消失。此外,通过反射层34能够得到包含光泽的全息效果,能够生成设计性高的图像。此外,通过反射层34,能够遮挡来自其外侧的光的入射,所以能够以少的层构成得到高品位的图像。
(4)由于能够通过热熔融转印而层叠全息图案层35,所以能够利用与彩色图案层23的形成共同的装置,因此能够抑制制造装置的大型化、制造工序的复杂化。
(5)由于通过在最上侧设置隐蔽层40,来自外部的光变得难以入射,所以能够提高图像的视觉辨认性。
(6)通过将基底材料10的下表面10a介由透明性高的粘接层51与具有光透射性的面板52接合,能够利用具有高品位的图像的图像形成物对面板52进行装饰,同时通过按照从面板侧进行视觉辨认的方式构成,能够实现高品位的装饰。
<第2实施方式>
在第2实施方式中,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反射层34而使用透射层134,此外,在全息图案层135的基底材料110侧的面上转印有全息图案,沿着该图案而形成透射层134,在这点上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图2(A)、(B)、(C)、(D)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及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截面图,是沿着各层的层叠方向的图。图2(A)表示从彩色油墨转印片材120向基底材料110转印彩色油墨122的工序,(B)表示从全息转印片材130转印全息图案层135等的工序,(C)表示反射层140的形成和面板152的贴合的工序,(D)表示通过图2(A)~(C)的工序而形成的面板。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基底材料110上层叠彩色图案层123、以及粘接层136、透射层134、及全息图案层135的方向、即图2(A)~(D)中的朝上的方向作为上方向,将各图中的朝下的方向作为下方向。
在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彩色油墨转印20同样地,彩色油墨转印片材120具有第1基材121、剥离层124和彩色油墨122依次层叠而成的构成(图2(A))。彩色油墨122以规定的图案形状被转印到基底材料110的上表面110b上,由此形成彩色图案层123(图2(B))。进而,使用全息转印片材130在彩色图案层123的上表面123b上转印全息图案层135。
基底材料110及彩色油墨转印片材120为与第1实施方式的基底材料10及彩色油墨转印片材20同样的材料·构成,通过同样的工序在基底材料110上转印彩色油墨122而形成彩色图案层123。
如图2(B)中所示的那样,全息转印片材130具有背涂层131、第2基材132、剥离层133、全息图案层135、透射层134和粘接层136依次层叠而成的构成。
背涂层131和第2基材132由与第1实施方式的背涂层31和第2基材32同样的材料·制法构成。
剥离层133通过在第2基材132上印刷与第1实施方式的剥离层24同样的材料等而形成。
在剥离层133的下表面133a形成有全息图案层135。作为全息图案层135,使用树脂材料、例如聚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通过印刷等而形成。
在全息图案层135的相对的两个平面中的一个下表面135a,形成有凹凸形状的全息图案。该全息图案通过将形成于由比全息图案层135硬质的树脂或金属构成的压模的表面的凹凸形状的全息图案转印到全息图案层135的层材料上而形成。该全息图案的转印例如将压模与作为全息图案层135的对象面的下表面135a压接来进行。构成全息图案层135的材料及全息图案的转印方法与第1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案层35同样。
在全息图案层135的下表面135a,形成有作为薄膜层的透射层134。即,在全息图案层135的相对的两个面135a、135b中的靠近基底材料110的下表面135a上形成有透射层134。该透射层134具有与和其邻接的全息图案层135及粘接层136不同的折射率,沿着全息图案的凹凸而形成,例如通过蒸镀硫化锌而形成。
另外,透射层134也可以通过除蒸镀以外的方法而形成。
在透射层134的下表面134a,例如通过印刷、旋涂而形成粘接层136。该粘接层136由具有光透射性、并且通过利用加热头施加的热而熔融的热敏性的粘接剂构成。
如以上那样形成的全息转印片材130如图2(B)中所示的那样,按照使粘接层136与彩色图案层123相对·接触的方式配置于基底材料110上,若使加热头抵接背涂层131的上表面131b,则由加热头产生的热经由背涂层131、第2基材132、剥离层133、全息图案层135、及透射层134被传递至粘接层136中。利用该热,与彩色图案层123的上表面123b接触的粘接层136发生熔融,由此,全息转印片材130与彩色图案层123及基底材料110彼此接合,通过停止加热而接合状态被固定。其中,关于在基底材料110上转印有彩色油墨122的区域,介由彩色图案层123使全息转印片材130与基底材料110接合,关于没有转印彩色油墨122的区域,全息转印片材130与基底材料110直接接合。
通过粘接层136使基底材料110与全息转印片材130接合后,通过将剥离层133与背涂层131及第2基材132一起从全息图案层135剥离,从而形成图像形成物160(图2(C))。
如图2(C)中所示的那样,图像形成物160具有在基底材料110上依次层叠有彩色图案层123、粘接层136、透射层134和全息图案层135的结构。在该图像形成物160的全息图案层135的上表面135b上形成有反射层140。反射层140例如通过蒸镀铝、镍、或铟而形成。另外,也可以代替反射层140而形成白色层。该白色层例如通过在溶剂中分散白色颜料而得到的油墨的印刷等来形成。
通过这样的构成,在图像形成物160中,若从基底材料110的下表面110a侧看,则能够对彩色图案层123的图像和全息图案层135的全息图案的图像重叠而成的设计性高的图像进行视觉辨认。
另外,也可以在反射层140的上表面140b设置隐蔽层。该隐蔽层例如通过在溶剂中分散黑色颜料而得到的油墨的印刷等来形成。
此外,也可以是没有设置反射层140的构成,这种情况下,通过来自全息图案层135的上表面135b侧的入射光,也能够得到全息效果。
图像形成物160通过作为装饰片材如图2(C)中所示的那样贴附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面板52同样的面板152上,可以相对于面板152给予装饰效果。此外,通过在图像形成物160上设置反射层140,还能够在贴附图像形成物160的范围内,将面板152的内部掩盖。
面板152通过利用粘合片材(未图示)形成于其表面的光透射性的粘接层151而贴附到图像形成物160上。粘接层151例如由透明性高的光学粘接剂构成。通过以使基底材料110与粘接层151相对·接触的状态照射规定的波长的光,从而使光学粘接剂固化,由此图像形成物160与面板152彼此接合(图2(D))。另外,粘接层151也可以通过印刷而形成于面板152的表面。
另外,在图2(C)中,没有示出反射层140的层叠和面板152的贴附的顺序,但无论先进行哪一个都可以。
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全息图案层135的下表面135a转印全息图案,并在该全息图案上形成透射层134,但也可以代替其,在全息图案层135的上表面135b形成全息图案,并在该全息图案上形成透射层。
另外,其它的作用、效果、变形例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
<第3实施方式>
在第3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2实施方式,彩色图案层和全息图案层的层叠顺序不同。此外,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反射层34而使用透射层234这点、及在全息图案层235的基底材料210侧的面上转印全息图案并沿着该全息图案而形成透射层234这点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
图3(A)、(B)、(C)、(D)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及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截面图,是沿着各层的层叠方向的图。图3(A)表示从全息转印片材230转印全息图案层235等的工序,(B)表示从彩色油墨转印片材220向全息图案层235上转印彩色油墨222的工序,(C)表示反射层240的形成和面板252的贴合的工序,(D)表示通过图3(A)~(C)的工序而形成的面板。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基底材料210上层叠粘接层236、透射层234、及全息图案层235、以及彩色图案层223的方向、即图3(A)~(D)中的朝上的方向作为上方向,将各图中的朝下的方向作为下方向。
基底材料210为与第1实施方式的基底材料同样的材料·构成。
如图3(A)中所示的那样,全息转印片材230与第2实施方式的全息转印片材130同样地具有背涂层231、第2基材232、剥离层233、全息图案层235、作为薄膜层的透射层234和粘接层236依次层叠而成的构成。全息转印片材230的各层分别具备与第2实施方式的全息转印片材130的对应的层同样的材料·构成。透射层234具有与和其邻接的全息图案层235和粘接层236不同的折射率。此外,在全息图案层235的相对的两个平面中的一个下表面235a,形成有凹凸形状的全息图案。
全息转印片材230如图3(A)中所示的那样,按照使粘接层236与基底材料210的上表面210b相对·接触的方式配置,若使加热头抵接背涂层231的上表面231b,则由加热头产生的热经由背涂层231、第2基材232、剥离层233、全息图案层235、及透射层234被传递至粘接层236中,利用该热,与基底材料210的上表面210b接触的粘接层236发生熔融,由此,全息转印片材230与基底材料210彼此接合,通过停止加热而接合状态被固定。
通过粘接层236使基底材料210与全息转印片材230接合后,将剥离层233与背涂层231及第2基材232一起从全息图案层235剥离。
彩色油墨转印片材220为与第1实施方式的彩色油墨转印片材20同样的构成,如图3(B)中所示的那样,具有第1基材221、剥离层224和彩色油墨222依次层叠而成的构成。彩色油墨222以规定的图案形状转印到全息图案层235的上表面235b上而形成彩色图案层223,由此形成图像形成物260(图3(C))。
如图3(C)中所示的那样,图像形成物260具有在基底材料210上依次层叠有粘接层236、反射层234、全息图案层235和彩色图案层223的结构。在该图像形成物260的彩色图案层223的上表面223b上,设置有反射层240。反射层240例如通过蒸镀铝、镍、或铟而形成。在图像形成物260中,若从基底材料210的下表面210a侧看,则能够对全息图案层235的全息图案的图像和彩色图案层223的图像重叠而成的设计性高的图像进行视觉辨认。
另外,也可以在反射层240的上表面240b设置隐蔽层。该隐蔽层例如通过在溶剂中分散黑色颜料而得到的油墨的印刷等来形成。
此外,也可以是没有设置反射层240的构成,这种情况下,通过经由彩色图案层223入射至全息图案层235的光,也能够得到全息效果。
图像形成物260通过作为装饰片材如图3(C)中所示的那样贴附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面板52同样的面板252上,能够相对于面板252给予装饰效果。此外,通过在图像形成物260上设置反射层240,还可以在贴附图像形成物260的范围内,将面板252的内部掩盖。
面板252利用通过印刷等而形成于其表面的光透射性的粘接层251贴附到图像形成物260上。粘接层251例如由光学粘接剂构成,通过以使基底材料210与粘接层251相对·接触的状态照射规定的波长的光而使光学粘接剂固化,由此使图像形成物260与面板252彼此接合(图3(D))。
另外,在图3(C)中,没有示出反射层240的层叠和面板252的贴附的顺序,但无论先进行哪一个都可以。
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全息图案层235的下表面235a转印全息图案,并在该全息图案上形成透射层234,但也可以代替其,在全息图案层235的上表面235b形成全息图案,并在该全息图案上形成透射层。
另外,其它的作用、效果、变形例与第1实施方式或第2实施方式同样。
关于本发明参照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改良的目的或本发明的思想范围内可以进行改良或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及面板的制造方法在能够提供全息图案层与彩色图案层重叠而成的构成的图像形成物中鲜明度高且设计性优异的图像的方面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10、110、210 基底材料
20、120、220 彩色油墨转印片材
21、121、221 第1基材
22、122、222 彩色油墨
23、123、223 彩色图案层
24、124、224 剥离层
30、130、230 全息转印片材
31、131、231 背涂层
32、132、232 第2基材
33、133、233 剥离层
34 反射层(薄膜层)
35、135、235 全息图案层
36、136、236 粘接层
40 隐蔽层
51、151、251 粘接层
52、152、252 面板
60、160、260 图像形成物
134、234 透射层
140、240 反射层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通过在具有光透射性的基底材料上层叠全息图案层及彩色图案层中的一个图案层,并进一步在其上侧层叠另一个图案层而形成图像的方法,
通过对在第1基材上层叠具有热熔融性和光透射性的彩色油墨而得到的彩色油墨转印片材进行加热,从而将所述彩色油墨作为所述彩色图案层进行转印,
通过对在第2基材上层叠具有光透射性的全息图案层和热熔融性的粘接层而得到的全息转印片材进行加热,从而利用熔融的所述粘接层转印所述全息图案层,
在所述全息图案层的全息图案上层叠薄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底材料上层叠所述彩色图案层,在所述彩色图案层的上侧层叠所述全息图案层,在所述全息图案层中,在层叠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面中的远离所述基底材料的上表面形成所述全息图案,并形成具有光反射性的反射层作为所述薄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全息图案层中,在层叠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面中的靠近所述基底材料的下表面形成所述全息图案,并形成具有光透射性的透射层作为所述薄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底材料上层叠所述彩色图案层,将所述全息图案层层叠于所述彩色图案层的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底材料上层叠所述全息图案层,将所述彩色图案层层叠于所述全息图案层的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层叠于所述基底材料上的各层的最上层上层叠非透射性的隐蔽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层叠于所述基底材料上的各层的最上层上层叠反射层。
8.一种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通过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在所述基底材料上形成图像。
9.一种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图像形成物中,将所述基底材料的下表面与具有光透射性的面板接合。
CN201610811458.4A 2015-10-01 2016-09-08 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及面板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69948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5710 2015-10-01
JP2015195710A JP6467327B2 (ja) 2015-10-01 2015-10-01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4846A true CN106994846A (zh) 2017-08-01
CN106994846B CN106994846B (zh) 2019-03-29

Family

ID=58494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1458.4A Active CN106994846B (zh) 2015-10-01 2016-09-08 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及面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67327B2 (zh)
CN (1) CN1069948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6808B (zh) * 2020-07-10 2022-08-05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池盖、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0170A (ja) * 1995-05-18 1996-11-2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ホログラム付き印画物及びその作成方法
JPH0952449A (ja) * 1995-08-10 1997-02-2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盛り上げ画像形成用熱転写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H10138639A (ja) * 1996-11-12 1998-05-2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盛り上げ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盛り上げ画像形成方法
JPH10250295A (ja) * 1997-03-12 1998-09-22 Fujicopian Co Ltd 図柄模様を有する熱硬化性樹脂含浸化粧板または熱硬化性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H10309897A (ja) * 1997-03-10 1998-11-24 Sakura Color Prod Corp 受像体形成面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CN101048290A (zh) * 2004-10-25 2007-10-0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热转印片及保护层转印片
CN202098136U (zh) * 2011-05-30 2012-01-04 林日胜 一种热转印膜及应用该热转印膜的转印制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53945B2 (ja) * 2000-09-18 2010-04-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転写箔シート及びその剥離性・破断性の評価方法
JP2003335083A (ja) * 2002-05-23 2003-11-2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印字記録媒体、定期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61622A (ja) * 2003-06-04 2004-12-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ホログラム転写シート及び中間転写記録媒体
JP2006088524A (ja) * 2004-09-24 2006-04-06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転写箔及びidカード
JP4753152B2 (ja) * 2005-07-06 2011-08-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ホログラム付透明カード、および、ホログラム付透明カード認識装置
JP5288163B2 (ja) * 2008-06-11 2013-09-1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ホログラム自己吸着ラベルの製造方法
JP2010194722A (ja) * 2009-02-23 2010-09-0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パッチ転写媒体
JP2013222027A (ja) * 2012-04-16 2013-10-2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表示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025861A (ja) * 2013-07-24 2015-02-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スクラッチラベル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0170A (ja) * 1995-05-18 1996-11-2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ホログラム付き印画物及びその作成方法
JPH0952449A (ja) * 1995-08-10 1997-02-2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盛り上げ画像形成用熱転写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H10138639A (ja) * 1996-11-12 1998-05-2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盛り上げ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盛り上げ画像形成方法
JPH10309897A (ja) * 1997-03-10 1998-11-24 Sakura Color Prod Corp 受像体形成面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JPH10250295A (ja) * 1997-03-12 1998-09-22 Fujicopian Co Ltd 図柄模様を有する熱硬化性樹脂含浸化粧板または熱硬化性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101048290A (zh) * 2004-10-25 2007-10-0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热转印片及保护层转印片
CN202098136U (zh) * 2011-05-30 2012-01-04 林日胜 一种热转印膜及应用该热转印膜的转印制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4846B (zh) 2019-03-29
JP2017068156A (ja) 2017-04-06
JP6467327B2 (ja) 2019-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8448C (zh) 光学可变防伪图样
CN102666121B (zh) 安全装置的改进
CN104169098B (zh) 防伪文件以及用于制造防伪文件的方法
CN102186677B (zh) 印刷安全特征的改进
CA2777383C (en) Image display, labeled articl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JP5221634B2 (ja) 立体感形成外装材
CN106029595A (zh) 在玻璃上印刷的方法
JPWO2006109880A1 (ja) 印刷像が設置されている再帰反射シート
JP6380100B2 (ja) ホログラム転写箔、画像表示体の作製方法、画像表示体及び個人認証媒体
JP6839319B1 (ja) 加飾シート及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107709024A (zh) 用于产生文件的方法以及文件
KR100253724B1 (ko) 적층 전사체 형성 장치 및 적층 전사체 형성 방법
CA2080666A1 (en) Printed glass grating decorative plate
KR100923660B1 (ko) 표면 장식부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1320876Y (zh) 一种可逆温致变色型全息防伪烫印膜
JP2012071477A (ja) 画像形成体、個人認証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994846B (zh) 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物的制造方法、及面板的制造方法
US20180326718A1 (en) Thermal Transfer Foil for Producing a True Color Image,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True Color Image, and True Color Image
JP5915055B2 (ja) 画像形成体および個人認証媒体並びに画像形成体の形成方法および個人認証媒体の形成方法
KR101450132B1 (ko) 재귀반사 필름을 이용한 열전사용 컬러 전사지
WO2021029358A1 (ja) 記録媒体、加飾シート、加飾品、及び加飾品の製造方法
KR20200008570A (ko) 정보 기록체, 및 개인 증명체
JP5200649B2 (ja) 熱転写媒体及び回折構造体
CN217373998U (zh) 一种多彩变色膜和多彩烫印膜
JP2013091203A (ja) 画像形成体、個人認証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