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3336B - 眼科装置 - Google Patents

眼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63336B
CN106963336B CN201610809475.4A CN201610809475A CN106963336B CN 106963336 B CN106963336 B CN 106963336B CN 201610809475 A CN201610809475 A CN 201610809475A CN 106963336 B CN106963336 B CN 1069633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pection
optical system
eye
characteristic
insp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094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63336A (zh
Inventor
山本重义
边光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m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m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m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m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963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3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63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33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8Arrangement of plural eye-testing or -examining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16Opera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91Fixation targets for viewing dir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03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determining refraction, e.g. refractometers, skia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 A61B3/15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 A61B3/15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for alig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6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measuring intraocular pressure, e.g. tono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6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measuring intraocular pressure, e.g. tonometers
    • A61B3/165Non-contacting tonomet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眼科装置,检查包括眼压的至少2个眼部特性。眼科装置具有:检查光学系统,其在至少2个眼部特性的检查中,用于取得被检查眼部的检查信息;和检查窗,其切换所述至少2个眼部特性的检查。检查光学系统设置在所述检查窗的外部,所述检查窗相对于所述检查光学系统独立且可旋转,通过旋转所述检查窗,能够切换所述至少2个眼部特性的检查。

Description

眼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进行包括眼压检查在内的至少2个眼部特性检查的眼科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对被检查眼部进行多个眼部特性检查的眼科装置,其具有以非接触方式测定眼压的眼压测定部和测定眼屈光度的眼屈光度测定部,切换上述眼压测定部和眼屈光度测定部而进行测定。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结构中,具有用于检查不同的眼部特性的第1检眼部(例如眼压检查)和第2检眼部(例如眼屈光度检查),使包括2个检眼部共用的光学元件(在实施例中为反射镜)的切换部旋转而改变该光学元件的朝向,而切换朝向第1检眼部或第2检眼部的光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230303号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结构中,配置在旋转的切换部的、共用的光学元件(例如反射镜)随着切换部的旋转而改变朝向,由此切换光路,据此,切换第1检眼部的眼压检查和第2检眼部的眼屈光度检查。即,以反射镜的中心为旋转轴使切换部旋转。
因此,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以共用的光学元件的反射镜中心作为旋转轴使切换部旋转的结构,存在容易发生该共用的反射镜的位置偏移这样的危险,据此,很可能会发生测定光轴偏移而导致作为检查目的的眼部特性检查的精度变差。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检查包括眼压的至少2个眼部特性的眼科装置具有:检查光学系统,其用于在至少2个眼部特性的检查中取得被检查眼部的检查信息;和检查窗,其切换至少2个眼部特性的检查,检查光学系统设置在检查窗的外部,检查窗相对于检查光学系统独立且可旋转,通过旋转检查窗,能够切换至少2个眼部特性的检查。
如以下具体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检查窗没有如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由第1检眼部和第2检眼部共用且用于改变光路的光学元件。因此,在使本发明的检查窗旋转而切换眼部特性的检查时,在检查窗内光路不会改变。也就是说,由于仅检查窗旋转而切换检查,能够抑制检查窗的旋转导致的光轴偏移,且能够简单地切换检查。
在检查窗可设有流入孔,在检查所述眼压时,空气从所述检查窗的外部流入所述流入孔。所述检查窗以所述流入孔的中心轴为旋转轴而旋转。
将眼压用的空气路径作为旋转轴使检查窗旋转,这样即使检查窗旋转,眼压用的空气路径也不会移动,因此,在眼压检查时,可向被检查眼部喷出稳定的空气量,由此可防止精度变差。
检查光学系统可具有:第1检查光学系统,其在检查第1眼部特性时使用;和第2检查光学系统,其在检查作为第2眼部特性的眼压时使用,所述第2眼部特性包括于所述至少2个眼部特性,且与第1眼部特性不同。检查窗可在第1状态和与第1状态不同的第2状态之间切换,当检查窗处于第1状态时,可使用第1检查光学系统和检查窗,来检查第1眼部特性,当检查窗处于第2状态时,可使用第2检查光学系统和检查窗来检查第2眼部特性。
检查光学系统可具有共用观察光学系统。共用观察光学系统在第1眼部特性的检查中,作为用于观察被检查眼部的第1观察光学系统,在第2眼部特性的检查中,作为用于观察被检查眼部的第2观察光学系统。
检查光学系统可具有作为固视光学系统的共用指标光学系统。共用指标光学系统在第1眼部特性的检查中,作为用于使被检查眼部进行固视的第1指标光学系统,在第2眼部特性的检查中,作为用于使被检查眼部进行固视的第2指标光学系统。
检查光学系统可具有共用对准(alignment)光学系统。共用对准光学系统在第1眼部特性的检查中,作为用于进行第1检查光学系统的对准的第1对准光学系统,在第2眼部特性的检查中,作为用于进行第2检查光学系统的对准的第2对准光学系统。
观察光学系统、指标光学系统和对准光学系统在检查眼部特性时,为必须的结构。也可在根据检查的眼部特性,而共用上述观察光学系统、指标光学系统和对准光学系统。此时,以上述的光学系统的任意一个可共用使用的方式构成整个光学系统,据此,可使整个光学系统紧凑,由此可使装置小型化及降低成本。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在切换眼部特性的检查时容易产生的光轴偏移及抑制眼压检查用的空气量的变动,且通过采用简单的结构,可快速实施包括眼压检查在内的至少2个眼部特性的检查的切换,检查时间也缩短,而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眼科装置的光学系统(眼压检查时)的大致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眼科装置的光学系统(眼屈光度检查时)的大致结构图。
图3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查窗的剖面图(眼压检查时)。
图3B是从被检查眼部E一侧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查窗的图(眼压检查时)。
图3C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查窗的剖面图(眼屈光度检查时)。
图3D是从被检查眼部E一侧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查窗的图(眼屈光度检查时)。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眼科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眼科装置的操作流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眼科装置进行说明。
[一个实施方式]
图1、2是本发明的眼科装置1的光学系统的详细的说明图。图1是表示眼压检查时的光学系统的图,图2是表示眼屈光度检查时的光学系统的图。而且,图3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发明点的检查窗30的详细的说明图,图4是包括控制系统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眼科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说明用框图。以下使用上述的图1到图4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眼科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眼科装置1包括头部50和主体部60,其中,头部50配置有用于检查被检查眼部E的光学系统,主体部60控制头部中的光学系统等,且具有用于显示拍摄到的前眼部的图像及检查结果的监视器(Monitor)650等。检查时,使头部50相对于主体部60在XYZ(左右、上下、前后)方向上移动而实施对被检查眼部E的检查。
(眼压检查光学系统)
图1表示对被检查眼部E进行眼压检查时的整个光学系统(眼压检查光学系统10)。眼压检查光学系统10包括对准光学系统(Alignment Optical System)100、观察光学系统(Observation Optical System)300、固视光学系统(Fixation Optical System)400和眼压光学系统(Intraocular Pressure Optical System)200,其中,对准光学系统100由光源101~轮廓(profile)传感器107、108构成,观察光学系统300由光源301、302~二维摄像元件(CCD)306构成,固视光学系统400由光源401~反射镜404构成,眼压光学系统200用于检测被检查眼部E的角膜变形程度,并由光源201~喷嘴205、平板玻璃206构成。如图1所示,构成眼压检查光学系统10的各光学系统为一部分共有的结构。而且,检查窗30被旋转,而使用于眼压检查的喷嘴205得以配置而能够发挥作用。
(对准光学系统100)
对准光学系统100构成为,来自光源101的光由热镜102反射,穿过物镜103,再由热镜104反射后,穿过平板玻璃206和喷嘴205的开口部,照射被检查眼部E的角膜。在本实施例中,光源101采用输出红外光的LED。
被角膜反射的光由作为第1检测部的透镜105和轮廓传感器107、作为第2检测部的透镜106和轮廓传感器108接受,其中,第1检测部和第2检测部以主光轴O1为对称轴而对称配置。如图4所示,由轮廓传感器107和轮廓传感器108取得的信号由主体部60的控制装置(Controller)600进行处理,利用XYZ驱动控制部(XYZ Drive Control Unit)630对头部50实施相对于被检查眼部E的XYZ对准(微调整)。头部50相对于被检查眼部E的对准按照如下方式控制:检测者观察在监视器650上显示的前眼部图像中的由对准光形成的亮点,操作主体部60所具有的控制杆(Joystick)640进行粗对准,当该亮点进入规定的范围内时,由XYZ驱动控制部630实施XYZ的自动对准,对该控制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观察光学系统300)
图1的观察光学系统300构成为,由配置于头部50的被检查眼部E侧的光源301和光源302,来照射包括被检查眼部E的角膜部的前眼部区域,并且,通过物镜303、成像透镜305和二维摄像元件(CCD)306取得被检查眼部E的前眼部图像,并将取得的被检查眼部E的前眼部图像显示于监视器650(参照图4)。光源301和光源302采用输出红外光的LED,与对准用的光源101相比,采用短波长的光。因此,热镜104使观察用的光(观察光)透过,并反射对准用的光(对准光、来自光源101的光)。另外,分色镜304的反射/透过的波长范围设定为,使观察光透过。据此,能够将对准光和观察光适当地分开,可进行各自的测定。
(固视光学系统400)
固视光学系统400构成为,来自光源401的光(固视光)由热镜402反射,穿过转像透镜(relay lens)403,再由反射反射镜404反射后,透过热镜506,由分色镜304反射后沿着主光轴O1穿过物镜303、热镜104,成像在被检查眼部E的视网膜上。因此,光源401和被检查眼部E的视网膜的位置最好为大致共轭的位置。被检查眼部E基于固视光而固视,由此可进行眼压检查等的眼部特性的检查。光源401采用输出被检查者可视觉确认的可视光的LED。
(眼压光学系统200)
眼压光学系统200构成为,使来自光源201的光(变形检测(用)光)的一部分透过半透明反射镜(half-mirrior)202后,透过热镜102、物镜103,由热镜104反射后沿着主光轴O1穿过平板玻璃206、喷嘴205的开口部,照射检查眼部E的角膜。照射到角膜的光,由角膜反射,沿与照射时相反的路径,穿过喷嘴205的开口部、平板玻璃206,并由热镜104反射且穿过物镜103、热镜102,其一部分由半透明反射镜202反射后,经集光透镜203而由受光元件204接受。在眼压检查时,压缩的空气从喷嘴205向被检查眼部E的角膜喷射,对此将在后面说明。当喷射空气时,角膜发生位移变形,因此受光元件204接受的光量发生变化。从该光量的变化程度算出被检查眼部E的眼压值。光源201也采用输出红外光的LED,但选择相比观察光为长波长,且相比对准光为短波长的光。如此,设定对准光、观察光、固视光、变形检测光(来自光源201的光)的波长,通过适当设定热镜102、104、506、402和分色镜304的反射/透过特性,使上述的4个光沿着适当的光路前进。
(眼屈光度检查光学系统)
图2表示被检查眼部E的眼屈光度检查时的整个光学系统(眼屈光度检查光学系统20)。眼屈光度检查光学系统20包括对准光学系统100、观察光学系统300、固视光学系统400和眼屈光度光学系统(Eye Refractive Power Optical System)500,其中,对准光学系统100由光源101~轮廓传感器107、108构成,观察光学系统300由光源301、302~二维摄像元件(CCD)306构成,固视光学系统400由固视标512~光源514、转像透镜403、反射镜404构成,眼屈光度光学系统500用于检测被检查眼部E的眼屈光度,由光源501~平板玻璃511构成。如图2所示,构成眼屈光度检查光学系统20的各光学系统为一部分共有的结构。而且,检查窗30被旋转,而使用于眼屈光度检查的平板玻璃510和511得以配置而能够发挥作用。
对准光学系统100和观察光学系统300这二者与进行上述的眼压检查时的结构相同,因此,此处省略对其的说明。固视光学系统400与进行眼压检查时的结构存在部分不同,因此以下对其进行说明。
(固视光学系统400:眼屈光度检查)
在对眼屈光度进行检查时,将在眼压检查时使用的光源401灭灯,并将作为其他的光源的光源514亮灯。来自光源514的光利用准直透镜513成为平行光,照射固视标512。而且,来自固视标512的光透过热镜402、转像透镜403后,由反射镜404反射,透过热镜506后,由分色镜304反射而沿着主光轴O1,透过物镜303、热镜104、平板玻璃511、510,在被检查眼部E的视网膜成像。因此,固视标512和被检查眼部E的视网膜位置最好呈大致共轭的位置。被检查眼部E基于固视标512进行固视。在检查眼屈光度时,首先,为使固视标和被检查眼部E的视网膜位置呈大致共轭的位置,通过固视标控制680(参照图4)移动控制固视标部(固视标512、准直透镜513和光源514)而使被检查眼部E固视,之后,移动规定距离而形成为模糊状态,然后,对眼屈光度进行检查。因此,能够通过来自控制装置600(参照图4)的信号使固视标部沿着光轴前后移动。光源514与光源401相比,采用输出短波长的、被检查者可视觉确认的可视光的LED。
(眼屈光度光学系统500)
眼屈光度光学系统500构成为,来自光源501的光(反光)由集光透镜502聚光,由反射镜503反射后,穿过位于带孔反射镜504的中心的孔,透过相对于光轴O2倾斜配置且由未图示的驱动部驱动而以光轴O2为中心旋转的平行平板玻璃505后,由热镜506和分色镜304反射而沿着光轴O1透过物镜303、热镜104、平板玻璃511和平板玻璃510,照射被检查眼部E的视网膜。而且,来自被检查眼部E的视网膜的反射光沿与照射时相反的路径,透过平板玻璃510、平板玻璃511、热镜104和物镜303,由分色镜304和热镜506反射而沿着光轴O2,透过平行平板玻璃505后,由带孔反射镜504反射,透过透镜507后,通过环形透镜508,在二维摄像元件(CCD)509上以环形状成像(环形像)。光源501采用比对准光(光源101)及观察光(光源301和302)波长长的红外光。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波长870nm的SLD(超发光二极管(Superluminescent diode)),但不限定于此,也可采用光源101等采用的LED或激光二极管(LD)。
在此,平行平板玻璃505配置在与被检查眼部E的瞳孔形成共轭的位置。反光(来自光源501的光)在射入相对于光轴O2倾斜配置的平行平板玻璃505时,发生折射而偏离光轴O2规定的距离(例如ΔH)。如上所述,平行平板玻璃505以光轴O2为中心旋转,因此,透过平行平板玻璃505的反光在平行平板玻璃505的位置,以半径ΔH旋转。平行平板玻璃505配置在与被检查眼部E的瞳孔位置共轭的位置,因此,该反光在被检查眼部E的瞳孔位置以规定(恒定)的半径(例如Δh)旋转,并照射在被检查眼部E的视网膜上。因此,反光在被检查眼部E的视网膜上成像为,具有与被检查眼部E的眼屈光度相应的大小及形状的圆状。CCD509配置在与被检查眼部E的视网膜共轭的位置,因此,通过解析由CCD509取得的环形图像,能够求出被检查眼部E的眼屈光度。
(检查窗30)
在此,参照图3A-图3D对检查窗30进行说明。图3A-图3D是本实施例的检查窗30的详细的说明图。图3A、图3C表示眼压检查时的检查窗30,图3B、图3D表示眼屈光度检查时的检查窗30。另外,图3A、图3B是从侧面观察检查窗30的剖面图,图3C、图3D是从被检查眼部E观察检查窗30的图。如图3A、图3B所示,检查窗30由眼压检查时得以配置而能够发挥作用的喷嘴205和平板玻璃206,以及眼屈光度检查时得以配置而能够发挥作用的平板玻璃510和511构成。另外,在检查窗30设置有空气流入的流入口30a。如图3C所示,检查窗30通过轴承34和配管36,与气缸38连接。流入口30a、轴承34和配管36连通。因此,在眼压检查时,由气缸控制部(Cylinder Control Unit)620,使用螺线管(solenoid)(图示省略)等驱动控制气缸38内的活塞40,据此,使压缩的空气从气缸38经由配管36、轴承34和流入口30a,流入喷嘴205,而使空气朝被检查眼部E的角膜喷出。另外,如图3C、图3D所示,在检查窗30连接着旋转机构部32。旋转机构部32的动作由检查窗控制部(Examination Window Control Uint)610(参照图4)控制。检查窗30构成为,通过在检查窗30的左右配置的旋转机构部32,以流入口30a的中心轴A为中心旋转。另外,从流入口30a流入的空气的空气路径的中心轴和轴承34的中心轴,与流入口30a的中心轴A一致。
如图3A-图3D所示,眼压检查时(图3A、图3C)喷嘴205和平板玻璃206得以配置而能够发挥作用,眼屈光度检查时(图3B,图3D)平板玻璃510和平板玻璃511得以配置而能够发挥作用,因此,在检查窗30,任意一个光学元件在各检查中均不共有。而且,用于改变检查的检查窗30的旋转不会改变光路。因此,即使由于检查窗30的旋转使检查窗30内的光学元件产生位置偏移时,该位置偏移带来的影响也能够得到抑制。
(操作流程)
图5是本实施例的眼科装置的操作流程的说明图。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实施作为第1检查的眼屈光度检查和作为第2检查的眼压检查。另外,通过操作触摸屏660(参照图4)来开始检查。
在S10中,为实施作为第1检查的眼屈光度检查,而使检查窗30旋转,从而如图2、图3B、图3D所示,平板玻璃510和平板玻璃511得以配置而能够发挥作用(第1检查模式)。在检查窗30已经处于眼屈光度检查时的状态时,省略S10。
在S12,开始作为第1检查的眼屈光度检查。在操作流程中没有记载,此时,观察用的光源301、302、对准用的光源101、固视标用的光源514和眼屈光度检查用的光源501亮灯。
在S14,使用控制杆640移动头部50,使患者的右眼在监视器650上显示。然后,将头部50在XYZ方向进行粗对准,以使基于对准光的角膜上的亮点进入规定的区域。
在S16中,通过固视标512使患者的右眼进行固视。在眼屈光度检查的情况下,此时测定眼屈光度,且基于得到的眼屈光度的值,移动固视标部(512~514),以使固视标512位于与被检查眼部E的视网膜共轭的位置。据此,使被检查眼部E固视。
在S18中,根据由轮廓传感器107和轮廓传感器108取得的信号检测对准状态,根据该检测结果由主体内部的XYZ驱动控制部630实施头部50的XYZ对准。
XYZ对准结束后,在S20中开始测定。在眼屈光度检查时,为使被检查眼部E为睁开状态,而使固视标部(512~514)以规定的距离沿光轴移动,在进入模糊状态之后,实施眼屈光度的测定。
在S22中,将测定值存储于存储器670。
在S24中,判定左、右眼是否均进行了测定。在仅测定了右眼时,在S28中,将头部50移动至左眼侧,与右眼同样,从S18到S22测定左眼的眼屈光度,并将测定值存储于存储器670。
若左、右眼的测定均已结束,则在S26中判断作为第2检查的眼压检查是否结束。
在第2检查的眼压检查还没有结束时,在S30中,旋转检查窗30,如图1、图3A、图3C所示,喷嘴205和平板玻璃206得以配置而能够发挥作用(第2检查模式)。而且,在S32中,开始作为第2检查的眼压检查。在此,虽没有在操作流程中记载,其实眼屈光度检查用的固视光源514灭灯,取而代之,固视光源401亮灯。
在S14中,与眼屈光度检查同样,使用控制杆640移动头部50,以使患者的右眼显示于监视器650。然后,对头部50在XYZ方向进行粗对准,以使基于对准光的角膜上的亮点进入规定的区域。
在S16中,利用来自光源401的固视光使被检查眼部E固视。
在S18中,与眼屈光度检查同样,根据由轮廓传感器107和轮廓传感器108得到的信号来检测对准状态,并根据该检测结果,由主体60内部的XYZ驱动控制部630实施头部50的XYZ对准。
XYZ对准完成后,在S20中开始测定。如上所述,使来自光源201的光照射被检查眼部E的角膜,并由受光元件204接受该反射光。而且,由气缸控制部620,驱动如图3C所示的气缸38内的活塞40,在气缸38内被压缩的空气经由配管36、流入口30a,流入检查窗30的空气路径,并从喷嘴205向被检查眼部E的角膜喷出。利用喷出的空气使角膜位移变形,因此,由受光元件204接受的光量发生变化(由于喷出的空气使角膜变平,使得由受光元件204接受的光量增加)。测定由受光元件204得到的受光信号达到规定的值所需的时间,在S22中将该测定值存储于存储器670。由于眼压值与从空气喷出开始直到受光信号达到规定的值为止所需的时间相关联,由此能够根据存储的测定值(时间)算出被检查眼部E的眼压值。
然后,在S24中,与眼屈光度检查同样,判断左、右眼是否均进行了测定。在仅右眼进行了测定时,在S28中,将头部50移动至左眼侧,与右眼时同样,在S18到S22,实施左眼的眼压检查,并将其结果存储于存储器670。
若左、右眼的测定均已结束,则在S26中,判断作为第2检查的眼压检查是否已结束。若作为第2检查的眼压检查已结束,则测定结束。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第1检查为眼屈光度检查,使第2检查为眼压检查,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相反而使第1检查为眼压检查,使第2检查为眼屈光度检查。另外,不一定必须实施第1检查和第2检查的双方,也可仅实施一方的检查。也可适当设定所需要的检查,并实施检查。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从右眼开始实施检查,也可从左眼开始实施,也可仅检查一方的眼。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的说明,这只是一个示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体记载,没有任何限定性的解释,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作各种的改变、修正、改良等,另外,像上述那样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都可以理解为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的是在第1检查中实施眼屈光度检查的结构,但第1检查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配置如下角膜曲率(kerato)光学系统,即,将位于检查窗30的被检查眼部E侧的多个光源,配置在具有规定半径的圆周上,使多个光照射在被检查眼部E的角膜上,利用观察光学系统的二维摄像元件(CCD)306,根据照射角膜的多个亮点测定角膜的曲率半径。另外,也可构成为,在眼屈光度光学系统增加角膜曲率光学系统,在第1检查时实施眼屈光度检查和角膜曲率检查。另外,也可配置检查角膜形状的角膜地形图仪(トポコーン),来代替角膜曲率光学系统,据此,代替角膜曲率值而生成角膜地形图(topomap,topography),并在监视器650上显示。

Claims (7)

1.一种眼科装置,检查包括眼压的至少2个眼部特性,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查光学系统,其用于在所述至少2个眼部特性的检查中取得被检查眼部的检查信息;和检查窗,其切换所述至少2个眼部特性的检查,
所述至少2个眼部特性包括第1眼部特性和与所述第1眼部特性不同的第2眼部特性,
所述第2眼部特性为眼压特性,
所述检查光学系统设置在所述检查窗的外部,并具有:
第1检查光学系统,其在检查所述第1眼部特性时使用;和
第2检查光学系统,其在检查所述第2眼部特性时使用,
所述检查窗相对于所述检查光学系统独立且可旋转,并可在第1状态和与所述第1状态不同的第2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检查窗没有设置由所述第1检查光学系统和所述第2检查光学系统共用且用于改变光路的光学元件,
通过旋转所述检查窗,能够切换所述至少2个眼部特性的检查,
当所述检查窗处于第1状态时,可使用所述第1检查光学系统和所述检查窗来检查所述第1眼部特性,
当所述检查窗处于第2状态时,可使用所述第2检查光学系统和所述检查窗来检查所述第2眼部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查窗设有流入孔,在检查所述眼压时,空气从所述检查窗的外部流入所述流入孔,
所述检查窗以所述流入孔的中心轴为旋转轴而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光学系统具有共用观察光学系统,
所述共用观察光学系统在所述第1眼部特性的检查中,作为用于观察所述被检查眼部的第1观察光学系统,
所述共用观察光学系统在所述第2眼部特性的检查中,作为用于观察所述被检查眼部的第2观察光学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光学系统具有作为固视光学系统的共用指标光学系统,
所述共用指标光学系统在所述第1眼部特性的检查中,作为用于使所述被检查眼部进行固视的第1指标光学系统,
所述共用指标光学系统在所述第2眼部特性的检查中,作为用于使所述被检查眼部进行固视的第2指标光学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光学系统具有共用对准光学系统,
所述共用对准光学系统在所述第1眼部特性的检查中,作为用于进行所述第1检查光学系统的对准的第1对准光学系统,
所述共用对准光学系统在所述第2眼部特性的检查中,作为用于进行所述第2检查光学系统的对准的第2对准光学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眼部特性为眼屈光度。
7.一种眼科装置,用于检查第1眼部特性和与所述第1眼部特性不同的第2眼部特性,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检查光学系统,其在所述第1眼部特性的检查中,取得被检查眼部的检查信息;
第2检查光学系统,其在所述第2眼部特性的检查中,取得所述被检查眼部的检查信息;和
检查窗,其可切换为第1状态和第2状态,
在所述检查窗处于第1状态时,可使用所述检查窗和所述第1检查光学系统,来检查所述第1眼部特性,
在所述检查窗处于第2状态时,可使用所述检查窗和所述第2检查光学系统,来检查所述第2眼部特性,
即使所述检查窗从所述第1状态切换到所述第2状态,所述第1检查光学系统的光轴和所述第2检查光学系统的光轴也不会变化,
即使所述检查窗从所述第2状态切换到所述第1状态,所述第1检查光学系统的光轴和所述第2检查光学系统的光轴也不会变化。
CN201610809475.4A 2015-09-07 2016-09-07 眼科装置 Active CN1069633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5264 2015-09-07
JP2015175264A JP6643602B2 (ja) 2015-09-07 2015-09-07 眼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3336A CN106963336A (zh) 2017-07-21
CN106963336B true CN106963336B (zh) 2020-05-22

Family

ID=56883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9475.4A Active CN106963336B (zh) 2015-09-07 2016-09-07 眼科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64966B2 (zh)
EP (1) EP3138474B1 (zh)
JP (1) JP6643602B2 (zh)
CN (1) CN1069633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24891A1 (en) 2016-05-31 2017-12-07 Qura, Inc. Implantable intraocular pressure sensors and methods of use
JP7100503B2 (ja) * 2018-06-15 2022-07-13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装置
JP7197889B2 (ja) * 2018-10-10 2022-12-28 株式会社トーメ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眼科装置
JP7258330B2 (ja) * 2018-10-10 2023-04-17 株式会社トーメ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眼科装置
US11324400B2 (en) 2020-07-07 2022-05-10 Scintellite,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non-contact eye examination
WO2023054612A1 (ja) * 2021-09-30 2023-04-06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3808A (en) * 1992-01-08 1996-06-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hthalmic apparatus having an intraocular pressure measuring system
CN102670173A (zh) * 2011-02-25 2012-09-19 佳能株式会社 眼科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81091A (zh) * 2012-05-01 2013-11-06 佳能株式会社 眼科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1584A (en) * 1986-10-25 1991-02-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hthalmic exami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apable of examining glaucoma
JP4233439B2 (ja) * 2003-11-28 2009-03-04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装置
JP2006055200A (ja) 2004-08-17 2006-03-02 Canon Inc 眼科装置
JP5201852B2 (ja) 2006-03-31 2013-06-05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装置
WO2007114426A1 (ja) 2006-03-31 2007-10-11 Nidek Co., Ltd. 眼科装置
JP4907214B2 (ja) 2006-04-12 2012-03-28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装置
JP5231746B2 (ja) 2006-03-31 2013-07-10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装置
JP5179894B2 (ja) * 2008-02-15 2013-04-10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装置
JP6006519B2 (ja) 2012-04-16 2016-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3808A (en) * 1992-01-08 1996-06-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hthalmic apparatus having an intraocular pressure measuring system
CN102670173A (zh) * 2011-02-25 2012-09-19 佳能株式会社 眼科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81091A (zh) * 2012-05-01 2013-11-06 佳能株式会社 眼科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38474B1 (en) 2018-11-07
US20170065174A1 (en) 2017-03-09
CN106963336A (zh) 2017-07-21
JP2017051213A (ja) 2017-03-16
EP3138474A1 (en) 2017-03-08
JP6643602B2 (ja) 2020-02-12
US10264966B2 (en) 201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3336B (zh) 眼科装置
JP5643078B2 (ja)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JP6522390B2 (ja) 眼科装置
US9078595B2 (en) Ophthalmic laser treatment apparatus
JP4578994B2 (ja) 眼科撮影装置
JP6613103B2 (ja) 眼科装置
WO2017135015A1 (ja) 眼科装置及び眼科検査システム
JP6603545B2 (ja) 眼科装置
JP2019154985A (ja) 眼科装置
US11129529B2 (en)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7394948B2 (ja) 眼科装置
JP6513747B2 (ja) 眼科装置
JP2017136217A (ja) 眼科装置及び眼科検査システム
JP6654378B2 (ja) 眼科装置
JP6833081B2 (ja) 眼科装置及び眼科検査システム
JP6518733B2 (ja) 眼科装置
JP6735963B2 (ja) 眼科装置
JP7281877B2 (ja) 眼科装置
JP7103813B2 (ja) 眼科装置
WO2022030222A1 (ja) 眼科装置
JP2018038718A (ja) 眼科レンズ測定装置
JP7244211B2 (ja) 眼科装置、及び眼科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3126596A (ja) 眼科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1568370A (zh) 眼科装置
JP2023102032A (ja) 眼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