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1408B -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61408B
CN106961408B CN201610206786.1A CN201610206786A CN106961408B CN 106961408 B CN106961408 B CN 106961408B CN 201610206786 A CN201610206786 A CN 201610206786A CN 106961408 B CN106961408 B CN 106961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frequency
demodulation reference
uplink transmission
do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067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61408A (zh
Inventor
杨维维
戴博
夏树强
方惠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PCT/CN2017/07474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712141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961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1408A/zh
Priority to US15/987,888 priority patent/US1064485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61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1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04J13/0062Zadoff-Chu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2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using repet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本发明中的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包括: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该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单个子载波或多个子载波;将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第一时频单元的第一时频位置中;发送第一时频单元内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和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上行数据。本发明通过合理的设计上行数据发送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无法以子载波为调度单位进行发送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网络应用中,对业务量的需求、终端数量和终端种类都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趋势,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简称为:5G)已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机器间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简称为:MTC)作为5G系统的重要场景和技术手段之一,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MTC,又称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简称为:M2M)通信,该通信方式是现阶段物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目前市场上部署的MTC设备主要基于全球移动通信(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技术报告TR45.820V200中公开了几种适用于蜂窝级物联网(Comb-Internet Of Things,简称为C-IOT)的技术,其中,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g-Internet Of Things,简称为NB-IoT)技术最为引人注目。该NB-IoT系统的系统带宽为200千赫兹(kHz),与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的信道带宽相同,这为NB-IoT系统重用GSM频谱并降低邻近与GSM信道的相互干扰带来了极大便利。考虑到现有LTE系统中的上行数据都是基于PRB调度的,而NB-IoT中上行数据是基于子载波调度的,所以无法直接沿用LTE系统中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以本发明给出一种上行信号发送的方法,适用于基于子载波调度的窄带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本发明通过合理的设计上行数据发送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无法以子载波为调度单位进行发送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包括:
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单个子载波或多个子载波;
将所述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第一时频位置中;
发送所述第一时频单元内的所述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上行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单个子载波时,所述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包括:
至少根据上行系统的带宽和所述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生成第一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
根据所述第一时频单元所在的频域位置从所述第一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中得到第一时频单元第一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对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一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重复处理或扩展处理,生成所述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单个子载波时;
所述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包括:
根据第一时频单元内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资源单元数生成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所述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或者,
根据固定长度生成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
对所述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进行重复处理或扩展处理或截取处理,生成所述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单个子载波时;所述第一时频位置为根据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对应的第二时频位置和时域偏移量确定的。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间隔阈值,且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长度为1毫秒时;
所述第二时频位置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3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3个所述OFDM符号。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间隔阈值,且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的长度为2毫秒时;
所述第二时频位置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2个或第4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6个所述OFDM符号;或者,
所述第二时频位置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3个或第5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7个所述OFDM符号;或者,
所述上行信号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HARQ-ACK信号时,所述第二时频位置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5个、第6个和第7个OFDM符号,或者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1个、第2个和第3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7个所述OFDM符号。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间隔阈值,且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的长度为4毫秒时;
所述第二时频位置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2个和第8个OFDM符号,或所述第二时频位置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4个和第10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12个所述OFDM符号;或者,
所述第二时频位置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3个和第10个OFDM符号,或所述第二时频位置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5个和第12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14个所述OFDM符号。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域偏移量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子帧索引、无线帧索引和时隙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
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多个子载波时;所述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子载波的个数生成第三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所述第三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三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对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三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重复处理或扩展处理,生成所述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多个子载波时;
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全部子载波;或者,
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上行系统的全部子载波;或者,
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其中一个子载波;或者,
当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子载波个数为12时,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全部子载波;或者,
当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子载波个数小于12时,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子载波。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其中一个子载波,是指:
当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其中一个子载波时,所述一个子载波在所述第一时频单元中的频域位置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终端索引、无线帧索引、子帧索引和时隙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或者,所述一个子载波在所述第一时频单元中的频域位置为根据信令确定的。
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多个子载波时;
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时域为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间N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或者,
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时域为以P个OFDM符号为单元均匀分布在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的N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P和所述N为正整数。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时域中的P个OFDM符号的位置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子帧索引和无线帧索引所确定的。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扩展处理包含通过正交序列进行扩展,其中,所述正交序列的索引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无线帧索引、子帧索引、时隙索引和终端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解调参考序列的索引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无线帧索引、子帧索引、时隙索引和终端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解调参考序列为:哈达玛序列,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序列,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ZC序列,伪随机序列,计算机搜索序列CGS和低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序列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方面,本发明一种上行信号发送装置,包括:
信号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单个子载波或多个子载波;
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信号生成模块生成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第一时频位置中;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时频单元内的所述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上行数据。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单个子载波时,所述信号生成模块包括:
序列生成单元,用于至少根据上行系统的带宽和所述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生成第一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
信号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频单元所在的频域位置从所述序列生成单元生成的第一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中得到第一时频单元第一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信号确定单元得到的第一时频单元第一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重复处理或扩展处理,生成所述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单个子载波时;
所述信号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是指:根据第一时频单元内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资源单元数生成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所述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或者
所述信号生成模块包括:序列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固定长度生成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
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序列生成单元生成的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进行重复处理或扩展处理或截取处理,生成所述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单个子载波时;所述第一时频位置为根据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对应的第二时频位置和时域偏移量确定的。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间隔阈值,且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长度为1毫秒时;
所述第二时频位置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3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3个所述OFDM符号。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间隔阈值,且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的长度为2毫秒时;
所述第二时频位置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2个或第4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6个所述OFDM符号;或者,
所述第二时频位置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3个或第5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7个所述OFDM符号;或者,
所述上行信号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HARQ-ACK信号时,所述第二时频位置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5个、第6个和第7个OFDM符号,或者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1个、第2个和第3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7个所述OFDM符号。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间隔阈值,且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的长度为4毫秒时;
所述第二时频位置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2个和第8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二时频位置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4个和第10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12个所述OFDM符号;或者,
所述第二时频位置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3个和第10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二时频位置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5个和第12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14个所述OFDM符号。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域偏移量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子帧索引、无线帧索引和时隙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
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多个子载波时;所述信号生成模块包括:
序列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子载波的个数生成第三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所述第三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三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对所序列生成单元生成的第一时频单元第三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重复处理或扩展处理,生成所述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多个子载波时;
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全部子载波;或者,
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上行系统的全部子载波;或者,
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其中一个子载波;或者,
当上行系统的子载波的个数为12时,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全部子载波;或者,
当上行系统的子载波的个数小于12时,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子载波。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其中一个子载波,是指:
当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其中一个子载波时,所述一个子载波在所述第一时频单元中的频域位置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终端索引、无线帧索引、子帧索引和时隙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或者,所述一个子载波在所述第一时频单元中的频域位置为根据信令确定的。
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多个子载波时;所述将所述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第一时频位置中,包括:
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时域为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间N个OFDM符号;或者,
所示第一时频位置的时域为以P个OFDM符号为单元均匀分布在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的N个OFDM符号。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频位置的时域中的P个OFDM符号的位置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子帧索引和无线帧索引所确定的。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扩展处理包含通过正交序列进行扩展,其中,所述正交序列的索引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无线帧索引、子帧索引、时隙索引和终端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解调参考序列的索引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无线帧索引、子帧索引、时隙索引和终端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解调参考序列为:哈达玛序列,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序列,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ZC序列,伪随机序列,计算机搜索序列CGS和低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序列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的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通过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将该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第一时频单元的第一时频位置中,发送所述第一时频单元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和该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上行数据,其中,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可以为单个子载波或多个子载波;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合理的设计上行数据发送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无法以子载波为调度单位进行发送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另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另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11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又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12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再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13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14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15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16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17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18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19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20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21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22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23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行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以下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例如可以为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本发明提供以下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发送方法适用于NB-IoT中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发送的情况中,该方法可以由上行信号发送装置执行,该上行信号发送装置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该装置可以集成在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中,供处理器调用使用。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110,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该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单个子载波或多个子载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发送方法,目的在于合理的配置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以及该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上行数据的发送位置,该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例如为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号。通常地,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包括序列、位置和与上行数据比例这几方面的内容,序列为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内容,位置为信号发送时所在的时频位置,现有LTE中,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的比例为1:6。
现有的LTE/LTE-A技术中,上行数据的调度单位为PRB,所以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设计基于RB为单位,即频域以12或12的倍数个子载波,本发各明实施例中,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上行数据的调度单位为子载波,即频域上可以1个或多个子载波,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用于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可以为单个子载波或者多个子载波。
S120,将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第一时频单元的第一时频位置中。
在本实施例中,对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映射就是将该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第一时频位置。本实施例在具体实现中,对于第一时频单元为单个子载波时,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可以为更小的子载波间隔,如3.75KHz,还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15KHz,对于第一时频单元为多个子载波时,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
S130,发送第一时频单元内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和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上行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图2中的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单个子载波,假设第一时频单元中的时频子单元为1ms,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3.75KHz,则上述时频子单元包含3个OFDM符号,并且假设时域偏移量为0,那么第一时频位置为该时频子单元中的第3个OFDM符号上,第一时频单元包括多个这样的时频子单元。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行信号发送方法,通过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将该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第一时频单元的第一时频位置中,发送所述第一时频单元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和该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上行数据,其中,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可以为单个子载波或多个子载波;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合理的设计上行数据发送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无法以子载波为调度单位进行发送的问题。
可选地,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单个子载波,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方式,即S110可以包括:
S111,至少根据上行系统的带宽和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生成第一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
S112,根据第一时频单元所在的频域位置从第一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中得到第一时频单元第一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S113,对第一时频单元第一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重复处理或扩展处理,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可选地,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同样为单个子载波,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方式,即S110可以包括:
S111,根据第一时频单元内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资源单元数生成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该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为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110可以包括:
S112,根据固定长度生成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
S113,对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进行重复处理或扩展处理或截取处理,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S111与S112~S113是两种可选的执行方式,为择一执行的。
上述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时频单元为单个子载波时,第一时频位置为根据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对应的第二时频位置和时域偏移量确定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时频单元中具有多个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第一时频单元,其中的时频子单元即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该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的时域长度例如可以是1ms、2ms或4ms,每1ms内OFDM符号的数量与子载波的间隔相关。在具体实现中,由于通常存在时域偏移量,因此,本发明中的第一时域位置由第二时频位置和时域偏移量决定。该时域偏移量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子帧索引和无线帧索和时隙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以时域偏移量根据小区索引确定举例说明,即每个小区对应的时域偏移量不同,例如服务小区1对应的时域偏移量为1,也就是在第二时频位置的基础上向右偏移1个子帧,服务小区2对应的时域偏移量为2,也就是在第二时域偏移的基础上向右偏移2个子帧,其中假设时域偏移量即为偏移的子帧数量,当然也可以预先定义时域偏移量和偏移子帧数量的关系。
结合上述图3和图4中生成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具体方式,以下通过一些具体实例说明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单个子载波时,第二时频位置的几种可能情况:
情况一、当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间隔阈值,且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的长度为1ms时,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3个OFDM符号,其中,该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3个OFDM符号。
举例来说,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间隔阈值为3.75KHz,上行系统的子载波个数为48个,例如第一时频单元为子载波索引为1的单个子载波,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的长度为1ms。图5所示实施例为按照图3所示方式生成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因为上行系统的子载波个数为48,所以生成长度为48的ZC(Zadoff-chu)序列{Z(0),Z(1),…,Z(47)},根据第一时频单元所在的频域位置得到第一时频单元第一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Z(1),对上行解调参考信号Z(1)进行重复处理或扩展处理,例如进行重复处理得到第一时频单元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Z(1),Z(1),…,Z(1)}。由于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长度为1ms,那么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3个OFDM符号上,具体位置如图5所示。
情况二、当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间隔阈值,且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的长度为2ms时,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2或者为第4个OFDM符号,其中,该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6个OFDM符号;或者,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3或第5个OFDM符号,其中,该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7个OFDM符号;另外,在该情况的一种特殊应用场景中,当上行信号仅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为:HARQ)应答信号(Acknowledgement,简称为:ACK)信号,即HARQ-ACK信号时,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5个、第6个和第7个OFDM符号,或者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1个、第2个和第3个OFDM符号,并且该应用场景中的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同样包括7个OFDM符号。
举例来说,图6为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间隔阈值为3.75KHz,上行系统的子载波个数为48个,例如第一时频单元为子载波索引为1的单个子载波,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的长度为2ms,且包括6个OFDM符号。图6所示实施例为按照图4所示方式生成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因为第一时频单元的时域长度为48ms,且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的长度为2ms,所以生成长度为24的ZC序列{Z(0),Z(1),…,Z(23)},那么第一时频单元内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为{Z(0),Z(1),…,Z(23)}。由于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长度为2ms,那么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2个或第4个OFDM符号,图6所示以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2个OFDM符号为例予以示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生成长度为12的倍数的序列,或者生成固定长度的序列,通过重复处理或扩展处理或截取处理得到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举例来说,图7为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另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间隔阈值为3.75KHz且上行信号仅为HARQ-ACK应答信号,例如第一时频单元为子载波索引为1的单个子载波,时域为8ms,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的长度为2ms且包括7个OFDM符号。图7所示实施例为按照图4所示方式生成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因为第一时频单元的时域长度为8ms,且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的长度为2ms,所以生成长度为4的CGS序列{C(0),C(1),…,C(3)},那么第一时频单元内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为使用长度为3的OCC序列[W(0),W(1),W(2)],将长度为4长CGS序列{C(0),C(1),…,C(3)}进行扩展得到[C(0)W(0),C(0)W(1),C(0)W(2),C(1)W(0),C(1)W(1),…,C(3)W(3)]。其中OCC序列如下表1所示,OCC序列索引至少通过服务小区索引,时隙索引确定,一个例子为OCC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161
mod为取模操作,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162
为服务小区索引,ns为时隙索引。
表1长度为3的OCC序列
OCC序列索引 OCC序列
0 [1 1 1]
1 [1 e<sup>j2π/3</sup> e<sup>j4π/3</sup>]
2 [1 e<sup>j4π/3</sup> e<sup>j2π/3</sup>]
因为现有LTE中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SRS)位于每个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而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DMRS)映射时需要考虑和LTE SRS碰撞问题,所以只能映射在第1个、第2个和第3个符号,或者第5个、第6个和第7个符号上。图7中以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1个,第2个和第3个OFDM符号为例。
情况三、当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间隔阈值,且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的长度为4ms时,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2个和第8个OFDM符号,或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4个和第10个OFDM符号,其中,该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12个OFDM符号;或者,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二时频单元中的第3个和第10个OFDM符号,或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5个和第12个OFDM符号,其中,该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14个OFDM符号。
上述DMRS的时域位置是基于以下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1)考虑了和LTESRS碰撞;(2)不跨2个LTE子帧。
可选地,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多个子载波,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方式,即S110可以包括:
S111,根据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子载波的个数生成第三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该第三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三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S112,对第一时频单元第三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重复处理或扩展处理,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本实施例中生成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的长度通常与第一时频单元中子载波的个数相同。举例来说,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上行系统的子载波个数为12个,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上行子载波的个数为2个。图9所示实施例为按照图8所示方式生成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因为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长度为2,所以生成长度为2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简称为:DFT)序列{D(0),D(1)},该序列{D(0),D(1)}即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三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对第一时频单元第三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重复处理得到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第一时频位置如图9所示。图9所示实施例为对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多个子载波情况下,第一时频位置的一个示意性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扩展处理包括通过正交序列进行扩展,其中,该正交序列的索引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无线帧索引、子帧索引、时隙索引和终端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的索引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无线帧索引、子帧索引、时隙索引和终端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通常为:哈达玛(Hadmard)序列,DFT序列,恒包络零自相关(Const Amplitude Zero Auto-Corelation,简称为:CAZAC)序列,ZC序列,伪随机(Pseudo-Random)序列,计算机搜索序列(ComputerSearch Sequence,简称为:CGS)和低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简称为:PAPR)序列中的一项或多项。
举例来说,假设根据第一时频单元内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资源单元数生成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假设第一时频单元内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资源单元数为16,那么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的长度为16,假设上行解调参考序列为根据哈达玛序列和伪随机序列相乘得到;假设基于哈达玛序列得到的32条长度为16的序列为[UH16H16],其中H16为16长的哈达玛矩阵,U为1x16的矩阵,下表2给出一种具体的例子,伪随机序列为现有LTE系统中采用的序列,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根据单载波对应的资源单元的长度,子帧索引,无线帧索引,终端索引和时隙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这里不再赘述。
表2 32条长度为16的序列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181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191
再举例来说,第三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为计算机搜索序列(Computer SearchSequence,简称为:CGS),那么按照以下规则搜索序列:(1)满足一定的立方度量(CubicMetric,简称为:CM)特性,(2)满足一定的互相关性;(3)基于QPSK符号;一个例子如下所示,假设第三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的长度为6,那么搜索得到的序列为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207
0≤n≤5,其中,u为序列号,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205
如下表所示:
表3序列长度为6时的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206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201
当序列长度为3时,那么搜索得到的序列为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202
0≤n≤2,其中,u为序列号,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203
如下表4~表8所示,表4~表8对应的序列个数分别为3,4,6,8,16。
表4序列长度为3时的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204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211
表5序列长度为3时的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215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212
表6序列长度为3时的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216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213
表7序列长度为3时的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217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214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221
表8序列长度为3时的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223
Figure GDA0002261975410000222
当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子载波的个数为12时,按照现有LTE中上行解调参考序列生成方式得到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多个子载波时,将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第一时频单元的第一时频位置中,其中该第一时频单元中包括多个第一时频单元第三子单元,本实施中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和时频的具体位置为: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的几种情况为:
第一种,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全部子载波。
第二种,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上行系统的全部子载波。
第三种,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的其中一个子载波。
第四种,当第一时频单元的子载波个数为12时,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全部子载波。
第五种,当第一时频单元的子载波个数小于12时,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子载波。
上述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的其中一个子载波是指:当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的其中一个子载波时,该一个子载波在第一时频单元中的频域位置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终端索引、无线帧索引、子帧索引和时隙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或者,该一个子载波在第一时频单元中的频域位置为根据信令确定的。当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的其中一个子载波时,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生成方式也可以为上述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生成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方式。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时频位置的时域的几种情况为:
第一种,第一时频位置的时域为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间N个OFDM符号。
第二种,第一时频位置的时域为以P个OFDM符号为单元均匀分布在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的N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P和所述N为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N和P均为正整数;另外,上述第一时频位置的时域中的P个OFDM符号的位置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子帧索引和无线帧索引所确定的。
以下通过一些具体实例,对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多个子载波时,第一时频位置的多种可能情况做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具体实例中均假设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上行系统的子载波个数为12,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的比例为1:6。
第一种情况: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全部子载波。
假设时域为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间N个OFDM符号。
举例来说,图10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另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其中,图10示意出第一时频单元中频域的全部子载波(2个子载波),时域的1个子帧,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的比例为1:6,频域上为连续的映射方式,时域N=2且2个符号为连续;如图10所示,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全部子载波,时域为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的中间2个OFDM符号,即第6个和第7个OFDM符号,其中符号为0开始编号。
再举例来说,图11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又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其中,图11示意出第一时频单元中频域的全部子载波(2个子载波),时域的2个子帧,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的比例为1:6,频域上为连续的映射方式,时域N=4且4个符号为连续;如图11所示,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全部子载波,时域为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的中间4个OFDM符号,即第12、13、14和15个符号,其中符号为0开始编号。
假设时域为以P个OFDM符号为单元均匀分布在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的N个OFDM符号。
举例来说,图12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再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图12示意出第一时频单元中频域的全部子载波(2个子载波),时域的2个子帧,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的比例为1:6,频域上为连续的映射方式,时域N=4且4个符号以P=1为单位均匀分布在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的4个OFDM符号;如图12所示,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全部子载波,时域为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的中间4个OFDM符号,即第3、10、17和24个符号,其中符号为0开始编号。
再举例来说,图13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图13示意出第一时频单元中频域的全部子载波(2个子载波),时域的2个子帧,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的比例为1:6,频域上为连续的映射方式,时域N=4且4个符号以P=2为单位均匀分布在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的4个OFDM符号;如图13所示,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全部子载波,时域为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的中间4个OFDM符号,即第6、7、20和21个符号,其中符号为0开始编号。
假设时域为以P个OFDM符号为单元均匀分布在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的N个OFDM符号。
再举例来说,图14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图13示意出第一时频单元中频域的全部子载波(4个子载波),时域的2个子帧,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的比例为1:6,例如频域上以Q=1为单位进行离散映射,时域上为连续的映射方式;如图14所示,以{频域1个子载波,时域4个符号}为单位映射。
再举例来说,图15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图15示意出第一时频单元中频域的全部子载波(4个子载波),时域的2个子帧,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的比例为1:6,例如频域上以Q=2为单位进行离散映射,时域上为连续的映射方式;如图15所示,以{频域2个子载波,时域4个符号}为单位映射。
再举例来说,图16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图16示意出第一时频单元中频域的全部子载波(4个子载波),时域的2个子帧,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的比例为1:6,例如频域上以Q=1为单位进行离散映射,时域上以P=1为单位均匀分布在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的4个OFDM符号;如图16所示,以{频域1个子载波,时域1个符号}为单位映射。
再举例来说,图17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图17示意出第一时频单元中频域的全部子载波(4个子载波),时域的2个子帧,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的比例为1:6,例如频域上以Q=2为单位进行离散映射,时域上以P=1为单位均匀分布在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的4个OFDM符号;如图17所示,以{频域2个子载波,时域1个符号}为单位映射。
再举例来说,图18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图18示意出第一时频单元中频域的全部子载波(4个子载波),时域的2个子帧,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的比例为1:6,例如频域上以Q=1为单位进行离散映射,时域上以P=2为单位均匀分布在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的4个OFDM符号;如图18所示,以{频域1个子载波,时域2个符号}为单位映射。
再举例来说,图19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图19示意出第一时频单元中频域的全部子载波(4个子载波),时域上为2个子帧,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与上行数据的比例为1:6,例如频域上以Q=2为单位进行离散映射,时域上以P=2为单位均匀分布在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的4个OFDM符号;如图19所示,以{频域2个子载波,时域2个符号}为单位映射。
第二种情况: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上行系统的全部子载波。
假设时域为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间N个OFDM符号。
举例来说,图20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图20示意出第一时频单元中频域的全部子载波(12个子载波),时域的1个子帧,其中,频域为上行系统的子载波个数的总数,例如频域上以Q=12为单位映射,时域上连续映射;如图20所示。
假设时域以P个OFDM符号为单元均匀分布在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的N个OFDM符号。
举例来说,图21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图21示意出第一时频单元中频域的全部子载波(12个子载波),时域的1个子帧,其中,频域为上行系统的子载波个数的总数,例如频域上以Q=12为单位映射,时域上以P=1为单位均匀分布在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的4个OFDM符号;如图21所示。
第三种情况: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的其中一个子载波。
假设时域为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间N个OFDM符号。
举例来说,图22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图22示意出第一时频单元中频域的全部子载波(4个子载波),时域的1个子帧,其中,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中的一个子载波,例如频域为索引为1的子载波,时域上N=2且为连续;如图22所示。
假设时域以P个OFDM符号为单元均匀分布在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的N个OFDM符号。
举例来说,图23为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还一种第一时频单元的示意图。图23示意出第一时频单元中频域的全部子载波(4个子载波),时域的1个子帧,其中,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中的一个子载波,例如频域为索引为1的子载波,时域上以P=2为单元均匀分布在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的N个OFDM符号;如图23所示。
第四种情况:当第一时频单元的子载波个数为12时,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全部子载波。举例来说,当第一时频单元的子载波个数为12时,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对应的子载波个数也为12。
第五种情况:当第一时频单元的子载波个数小于12时,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子载波。举例来说,当第一时频单元的子载波个数为12时,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对应的子载波个数为1个。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多个子载波的具体实例的图22和图23中,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的时域位置对应的频域位置上不映射上行数据,并且该两种情况中,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在子载波的频域位置可以由基站通过信令通知给终端设备,或者预先设定,或者与终端设备的索引、小区索引相关。另外,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的图5和图6,图9到图23中时频单元中的填充的方格表示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为填充的方格表示上行数据,图22和图23中不映射上行数据的位置已用文字具体标识出来。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单个子载波或多个子载波时,将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第一时频单元上的第一时频位置,仅为本发明的一些可选的映射规则,本发明并不限制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映射规则,只要是可以实现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映射,并且符合预置的映射规则,都可以应用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行信号发送方法中。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发送装置适用终端设备进行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发送的情况中,该上行信号发送装置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该装置可以集成在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中,供处理器调用使用。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的上行信号发送具体包括:信号生成模块11、映射模块12和发送模块13。
其中,信号生成模块11,用于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该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单个子载波或多个子载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发送装置,目的在于合理的配置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以及该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上行数据的发送位置。上述实施例中已经具体说明LTE/LTE-A技术中,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调度单位和无法应用于NB-IoT系统中的原因,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
映射模块12,用于将信号生成模块11生成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第一时频单元的第一时频位置中。
在本实施例中,对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映射就是按照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与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比例,以及预置的映射规则,将该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第一时频位置。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现中,对于第一时频单元是单个子载波或多个子载波,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更小的子载波间隔,如3.75KHz还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15KHz,对于第一时频单元为多个子载波时,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
发送模块13,用于发送第一时频单元内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和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上行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映射位置的多种情况,同样可以参考图2、图6到图8所示的第一时频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发送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行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单个子载波,在上述图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信号生成模块11包括:序列生成单元14,用于至少根据上行系统的带宽和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生成第一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信号确定单元15,用于根据第一时频单元所在的频域位置从序列生成单元14生成的第一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中得到第一时频单元第一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信号生成单元16,用于对信号确定单元15得到的第一时频单元第一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重复处理或扩展处理,生成所述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发送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同样可以通过上述图25所示的装置生成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其具体方式为:信号生成模块11用于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是指:根据第一时频单元内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资源单元数生成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该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为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序列生成单元14,还用于根据固定长度生成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信号生成单元16,还用于对序列生成单元14生成的第二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进行重复处理或扩展处理或截取处理,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发送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时频单元为单个子载波时,第一时频位置为根据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对应的第二时频位置和时域偏移量确定的。在具体实现中,由于通常存在时域偏移量,因此,本发明中的第一时域位置由第二时频位置和时域偏移量决定。该时频偏移量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子帧索引、无线帧索和时隙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
在上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单个子载波的情况下,上述第二时频位置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当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间隔阈值,且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的长度为1ms时,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3个OFDM符号,其中,该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3个OFDM符号。
情况二、当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间隔阈值,且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的长度为2ms时,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2或者为第4个OFDM符号,其中,该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6个OFDM符号;或者,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3或第5个OFDM符号,其中,该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7个OFDM符号。
情况三、当上行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间隔阈值,且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的长度为4ms时,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2个和第8个OFDM符号,或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4个和第10个OFDM符号,其中,该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12个OFDM符号;或者,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二时频单元中的第3个和第10个OFDM符号,或第二时频位置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的第5个和第12个OFDM符号,其中,该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中包括14个OFDM符号。
情况一到情况三的具体实例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具体实例相同,可以参考图5和图6所示的第一时频单元和第一时频单元第二子单元。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多载波时,同样可以通过上述图25所示的装置生成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其具体方式为:序列生成单元14,用于根据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子载波的个数生成第三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该第三长度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为第一时频单元第三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信号生成单元16,用于对所序列生成单元14生成的第一时频单元第三子单元对应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重复处理或扩展处理,生成第一时频单元内待发送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扩展处理包括通过正交序列进行扩展,其中,该正交序列的索引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无线帧索引、子帧索引、时隙索引和终端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的索引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无线帧索引、子帧索引、时隙索引和终端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上行解调参考序列通常为:哈达玛(Hadmard)序列,DFT序列,恒包络零自相关(Const Amplitude Zero Auto-Corelation,简称为:CAZAC)序列,ZC序列,伪随机序列(Pseudo-Random Sequence),计算机搜索序列(Computer Search Sequence,简称为:CGS)和低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Ratio,简称为:PAPR)序列中的一项或多项。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时频单元的频域为多个子载波时,将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第一时频单元的第一时频位置中,其中该第一时频单元中包括多个第一时频单元第三子单元,本实施中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和时频的具体位置为: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的几种情况为:
第一种,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全部子载波。
第二种,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上行系统的全部子载波。
第三种,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的其中一个子载波。
第四种,当第一时频单元的子载波个数为12时,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对应的全部子载波。
第五种,当第一时频单元的子载波个数小于12时,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子载波。
上述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的其中一个子载波是指:当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的其中一个子载波时,该一个子载波在第一时频单元中的频域位置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终端索引、无线帧索引、子帧索引、时隙索引和终端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或者,该一个子载波在第一时频单元中的频域位置为根据信令确定的。当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为第一时频单元的其中一个子载波时,所述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生成方式也可以为上述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生成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方式。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时频位置的时域的几种情况为:
第一种,第一时频位置的时域为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间N个OFDM符号。
第二种,第一时频位置的时域为以P个OFDM符号为单元均匀分布在每个第一时频单元第四子单元中的N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P和所述N为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N和P均为正整数;另外,上述第一时频位置的时域中的P个OFDM符号的位置为至少根据小区索引、子帧索引无线帧索引和时隙索引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
上述几种第一时频位置的频域和时域的几种情况的具体实例,可以参照上述图10到图23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时频单元,和该第一时频单元中的第一时频位置,上述实施例中已经示意性的说明了第一时频位置的一些可能的情况,故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移动设备处生成用于窄带上行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移动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组中,所述时频资源组包括频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和时域中的各时隙的单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以及
所述移动设备利用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所述时频资源组向基站发送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所述单个OFDM符号为时域中各时隙的第五OFDM符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是基于哈达玛序列和伪随机序列确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包括传输上行数据。
4.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移动设备处生成窄带上行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移动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组中,所述时频资源组包括频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和时域中的各时隙的单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以及
所述移动设备利用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所述时频资源组向基站发送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所述单个OFDM符号为时域中各时隙的第四OFDM符号。
5.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移动设备处生成用于窄带上行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移动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组中,所述时频资源组包括频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和时域中的各时隙的三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以及
所述移动设备利用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所述时频资源组向基站发送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所述三个OFDM符号为时域中各时隙的第一OFDM符号、第二OFDM符号和第三OFDM符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是基于哈达玛序列和伪随机序列确定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信号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号。
8.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站处接收来自移动设备的用于窄带上行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被映射到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组中,所述时频资源组包括频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和时域中的各时隙的单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以及
其中,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所述单个OFDM符号为时域中各时隙的第五OFDM符号。
9.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站处接收来自移动设备的用于窄带上行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被映射到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组中,所述时频资源组包括频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和时域中的各时隙的单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以及
其中,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所述单个OFDM符号为时域中各时隙的第四OFDM符号。
10.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站处接收来自移动设备的用于窄带上行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被映射到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组中,所述时频资源组包括频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和时域中的各时隙的三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以及
其中,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所述三个OFDM符号为时域中各时隙的第一OFDM符号、第二OFDM符号和第三OFDM符号。
1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其配置为:
生成用于窄带上行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
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组中,所述时频资源组的时频资源包括频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和时域中的各时隙的单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发射器,其配置为利用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所述时频资源组向基站发送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所述单个OFDM符号为时域中各时隙的第五OFDM符号。
12.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其配置为:
生成用于窄带上行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
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组中,所述时频资源组包括频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和时域中的各时隙的单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发射器,其配置为利用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所述时频资源组向基站发送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所述单个OFDM符号为时域中各时隙的第四OFDM符号。
13.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其配置为:
生成用于窄带上行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
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映射到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组中,所述时频资源组包括频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和时域中的各时隙的三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发射器,其配置为利用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所述时频资源组向基站发送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所述三个OFDM符号为时域中各时隙的第一OFDM符号、第二OFDM符号和第三OFDM符号。
14.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其配置为接收来自基站的用于窄带上行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以及
处理器,其配置为处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被映射到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组中,所述时频资源组包括频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和时域中的各时隙的单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以及
其中,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所述单个OFDM符号为时域中各时隙的第五OFDM符号。
15.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其配置为接收来自基站的用于窄带上行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以及
处理器,其配置为处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被映射到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组中,所述时频资源组包括频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和时域中的各时隙的单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以及
其中,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所述单个OFDM符号为时域中各时隙的第四OFDM符号。
16.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其配置为接收来自基站的用于窄带上行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以及
处理器,其配置为处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被映射到用于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组中,所述时频资源组包括频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和时域中的各时隙的三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以及
其中,所述窄带上行传输的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所述三个OFDM符号为时域中各时隙的第一OFDM符号、第二OFDM符号和第三OFDM符号。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代码,当所述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代码,当所述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代码,当所述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代码,当所述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代码,当所述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代码,当所述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
CN201610206786.1A 2016-01-11 2016-04-05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9614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74745 WO2017121415A1 (zh) 2016-01-11 2017-02-24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US15/987,888 US10644850B2 (en) 2016-01-11 2018-05-2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92123 2016-01-11
CN201610019212 2016-01-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1408A CN106961408A (zh) 2017-07-18
CN106961408B true CN106961408B (zh) 2020-04-24

Family

ID=59480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06786.1A Active CN106961408B (zh) 2016-01-11 2016-04-05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44850B2 (zh)
CN (1) CN106961408B (zh)
WO (1) WO20171214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2415B (zh) * 2016-09-23 2022-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474408B (zh) * 2017-09-08 202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序列的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138534B (zh) * 2017-09-08 2020-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60316A (zh) * 2017-10-11 2019-04-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190149298A1 (en) * 2017-11-15 2019-05-16 Mediatek Inc. Reference Signals With Improved Cross-Correlation Properti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R112020009408A2 (pt) 2017-11-16 2020-11-0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étodo e dispositivo de mapeamento de recursos físicos das camadas, equipamento do usuário e estação base
CN117692118A (zh) * 2017-11-16 202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序列的信号处理方法及信号处理装置
WO2019096268A1 (zh) * 2017-11-16 2019-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序列的信号处理方法及信号处理装置
CN109802812B (zh) * 2017-11-17 2023-05-12 夏普株式会社 支持时分双工的窄带物联网系统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9905217B (zh) * 2017-12-11 2020-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299980B (zh) * 2018-03-23 2022-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788823A1 (en) * 2018-05-04 2021-03-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of uplink reference signals
CN110492969B (zh) 2018-05-11 2022-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1082279B2 (en) 2018-09-27 2021-08-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reduction of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659270B2 (en) * 2018-10-10 2020-05-1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app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o avoid repetition
US11418992B2 (en) 2018-11-02 2022-08-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Generation of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advanced networks
CN111277528B (zh) * 2019-01-11 2022-02-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及第一通信设备
CN113542178A (zh) * 2019-04-28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449403B (zh) * 2019-09-05 2023-10-2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低轨卫星通信中的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804751A (zh) * 2019-11-13 2021-05-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覆盖提升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1826A (zh) * 2003-02-17 2006-11-29 维夫康姆公司 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应的信号、系统、发射机和接收机
CN101902301A (zh) * 2010-08-12 2010-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令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及装置
WO2015109609A1 (zh) * 2014-01-27 2015-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传输的方法、设备、基站及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2443B (zh) * 2009-09-18 2014-10-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的序列产生和映射方法及发送装置
CN102123013B (zh) * 2010-01-08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调参考符号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3096389A (zh) * 2011-11-07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20140286255A1 (en) * 2013-03-25 2014-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7113425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1826A (zh) * 2003-02-17 2006-11-29 维夫康姆公司 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应的信号、系统、发射机和接收机
CN101902301A (zh) * 2010-08-12 2010-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令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及装置
WO2015109609A1 (zh) * 2014-01-27 2015-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传输的方法、设备、基站及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78396A1 (en) 2018-09-27
WO2017121415A1 (zh) 2017-07-20
US10644850B2 (en) 2020-05-05
CN106961408A (zh) 2017-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1408B (zh)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9156018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RU2436252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управляющих сигналов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2934404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0863489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RU2009135402A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ов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о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9479303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2150380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调度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EP2165443A2 (en) Allocation of block spreading sequences
US11177992B2 (en) Sequence-base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3162721B (zh) 短序列信号的分组和使用
CN109906645B (zh) 上行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190036753A1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0200056A1 (zh) 解调导频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US10763948B2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713134B1 (en) Pucch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15868223A (zh)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2010710B2 (en)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for uplink resource request and related device
US20210250952A1 (en)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for uplink resource request and related device
WO2018029843A1 (ja) 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8616343B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中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