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8534B -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8534B
CN110138534B CN201910410570.0A CN201910410570A CN110138534B CN 110138534 B CN110138534 B CN 110138534B CN 201910410570 A CN201910410570 A CN 201910410570A CN 110138534 B CN110138534 B CN 110138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carrier
target
terminal device
offset value
band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05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38534A (zh
Inventor
郭志恒
吴茜
谢信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38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8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38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8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2Frequency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00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28Variable 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2011/0003Combination with other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 H04J2011/0009Combination with other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with FDM/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2011/0003Combination with other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 H04J2011/0016Combination with other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with FDM/FDMA and TDM/T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号发送、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目标资源块个数,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确定上行信号,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避免或降低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直流子载波的额外信令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部署无线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和5G新空口(new radio interface,NR)系统时,皆采用正交频分多址复用技术,即在频域上的通信资源块为频域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其中,一个PRB包括12个子载波。目前,在NR标准中,已经定义了多种带宽和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例如,如表1所示,其中,5MHz、10MHz、15MHz和20MH为带宽,NRB为目标资源块的个数:
Figure GDA0002661702350000011
从而对于一个给定的带宽或者一个给定的带宽部分(band width part,BWP),每种子载波间隔对应的PRB的个数不同,对于取值大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PRB的个数小于取值小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PRB个数。需要说明的是,带宽的取值并不限于表1中所列的4种,还可以是大于20MHz的取值,如30MHz,50MHz等。子载波间隔也不限于表1中所列的3中,还可以是大于60KHz的值,如120KHz等。
在进行信息传输时,发送设备可以选择带宽中多个子载波中的一个做为直流(DC)子载波,例如,根据表1,带宽为5MHz,且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共有25个PRB,每个PRB中包括12个子载波,因此总共有25×12=300个子载波,该发送设备从300个子载波中选择一个做为直流子载波。需要说明的是,通常将这个300个子载波从0-299进行编号,其中编号为149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50的子载波都可以被称为该带宽中的中心子载波。发送设备可以向接收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通知该直流子载波的位置信息。
如上所述,该接收设备需要获知该发送设备用于发送信号的直流子载波的位置信息,从而该发送设备能够从多个子载波中随意选择某一子载波作为直流子载波,因此,为了使该接收设备能够获知直流子载波的位置信息,该发送设备需要额外向该接收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通知该直流子载波的位置信息,从而增加了信令开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信号接收方法,降低发送设备向该接收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直流子载波的额外信令开销。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目标资源块个数;根据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确定上行信号,以及向网络设备发送该上行信号。采用这种方案,可以保证该网络设备在接收该终端设备所发送的上行信号的接收性能,同时避免或降低该终端设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直流子载波的额外信令开销。
在一个示例中,该第一参数为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该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带宽和该子载波间隔确定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采用这种方案,使得该终端设备在发送不同子载波间隔的信号时,载波频率或者射频本振的位置与第一子载波位置都能够对齐,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接收性能,例如射频性能。
在另一个示例中,该第一参数为目标资源块个数,该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资源块个数确定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采用这种方案,对于发送带宽中任意的子载波间隔的取值,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都为该发送带宽中的中心子载波,使得该终端设备在发送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信号时,载波频率或者射频本振的位置与第一子载波位置都能够对齐,从而能够获得较好的接收性能,例如射频性能。
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二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第二子载波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为除所述第一子载波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之外的其他子载波间隔。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的接收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目标资源块个数;在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子载波位置上接收上行信号。
在一个示例中,该第一参数为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该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包括: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目标带宽和该子载波间隔确定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该第一参数为目标资源块个数,该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包括: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目标资源块个数确定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二方面中的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请参考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用实现上述方法设备中终端设备的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在一个可能设计中,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发射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以及根据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确定上行信号;其中,该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目标资源块个数;发射器,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该处理器确定的该上行信号。
在一个示例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该第一参数为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根据该目标带宽和该子载波间隔确定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该第一参数为目标资源块个数,根据该目标资源块个数确定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该处理器还用于:确定第二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第二子载波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为除所述第一子载波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之外的其他子载波间隔。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三方面中的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请参考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际中网络设备的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目标资源块个数;接收器,用于在该处理器确定的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子载波位置上接收上行信号。
在一个示例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该第一参数为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根据该目标带宽和该子载波间隔确定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该第一参数为目标资源块个数,根据该目标资源块个数确定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四方面中的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请参考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目标资源块个数;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确定下行信号;该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信号。采用这种方案,可以保证终端设备在接收网络设备所发送的下行信号的接收性能,同时避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直流子载波的额外信令开销。
在一个示例中,该第一参数为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该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包括: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目标带宽和该子载波间隔确定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采用这种方案,使得该网络设备在发送不同子载波间隔的信号时,载波频率或者射频本振的位置与第一子载波位置都能够对齐,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射频性能。
在另一个示例中,该第一参数为目标资源块个数,该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包括: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目标资源块个数确定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采用这种方案,对于发送带宽中任意的子载波间隔的取值,网络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都为该发送带宽中的中心子载波,使得该网络设备在发送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信号时,载波频率或者射频本振的位置与第一子载波位置都能够对齐,从而能够获得较好的射频性能。
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二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第二子载波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为除所述第一子载波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之外的其他子载波间隔。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目标资源块个数;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上接收下行信号。
在一个示例中,该第一参数为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该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带宽和该子载波间隔确定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该第一参数为目标资源块个数,该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资源块个数确定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六方面中的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请参考第五方面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际中网络设备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以及根据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确定上行信号;其中,该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目标资源块个数;发射器,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该处理器确定的该下行信号。
在一个示例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该第一参数为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根据该目标带宽和该子载波间隔确定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该第一参数为目标资源块个数,根据该目标资源块个数确定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该处理器还用于:确定第二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第二子载波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为除所述第一子载波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之外的其他子载波间隔。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七方面中的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请参考第五方面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终端设备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目标资源块个数;接收器,用于在该处理器确定的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子载波位置上接收下行信号。
在一个示例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该第一参数为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根据该目标带宽和该子载波间隔确定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该第一参数为目标资源块个数,根据该目标资源块个数确定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八方面中的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请参考第五方面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方面的实施例中,该目标带宽包括:该终端设备的发送带宽,或者该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
在上述方面的实施例中,该目标资源块个数包括:该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对应的资源块个数或者网络设备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对应的资源块个数;或者,该终端设备发送带宽对应的资源块个数或者网络设备发送带宽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在上述方面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子载波为与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中心子载波。
在上述方面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包括该第一子载波编号。
在上述方面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子载波编号为6的倍数且不为12的倍数,或者为12的倍数。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带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该处理器通过执行该指令,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各个步骤。该信息发送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基带芯片。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带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该处理器通过执行该指令,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各个步骤。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带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该处理器通过执行该指令,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五方面的各个步骤。该信息发送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基带芯片。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带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该处理器通过执行该指令,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六方面的各个步骤。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网络设备运行时,使得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终端设备运行时,使得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网络设备运行时,使得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终端设备运行时,使得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发送、信号接收方法所应用的系统架构图;
图2至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方式;
图3为子载波间隔为15kHz、30kHz和60kHz时分别对应的第一子载波编号的一种示意图;
图4为子载波间隔为15KHz、30KHz和60KHz时分别对应的第一子载波编号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5为子载波间隔为15KHz、30KHz和60KHz时分别对应的第一子载波编号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6为子载波间隔为15kHz、30kHz和60kHz时分别对应的第一子载波编号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7为子载波间隔为15kHz、30kHz和60kHz时分别对应的第一子载波编号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8至图8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式、情况以及类别的划分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不应构成特别的限定,各种方式、类别以及情况中的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新无线电(new radio,NR)通信系统,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长期演进高级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系统,也可以扩展到类似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相关的蜂窝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上行,接收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发送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针对下行,接收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发送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为了表述方便,下面的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包括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及接入点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网络接入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是5G系统中诸如gNB或TRP之类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还可以是LTE系统或LTE-A系统中的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odeB)、第三代(3rdgeneration,3G)系统的节点B(Node B)等。另外,该网络设备还可以是车载设备或可穿戴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是一种可以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可以是5G系统中通过诸如gNB或TRP之类的网络设备接入系统的设备,也可以是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是WLAN、LTE系统、LTE-A系统或3G系统中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终端设备单元(subscriber unit)、终端设备站、移动站、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terminal)、无线通信设备、终端设备代理或终端设备装置。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用户单元、蜂窝电话(cellularphone)、智能手机(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set)、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站点(station,ST),也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等。
以5G NR系统为例,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发送、信号接收方法所应用的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中包括网络设备以及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和该终端设备工作5G NR通信系统上,其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5G NR通信系统与网络设备通信。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该第一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目标资源块个数中至少一种。
示例性的,该第一子载波可以为直流子载波。
例如,该直流子载波为该终端设备生成的基带信号中频率为0的子载波,该频率应理解为基带的频率。
示例性的,该第一子载波为与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中心子载波。
示例性的,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该第一子载波编号。例如,该第一子载波编号为6的倍数且不为12的倍数,或者为12的倍数。
例如,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还可以有除编号之外的其它表现形式,这里不一一列举,只要能够体现第一子载波位置信息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示例性的,该目标带宽可以为该终端设备的发送带宽。例如,可以为发送上行信息所使用的带宽,如5MHz、10MHz或20MHz等。
示例性的,该目标带宽可以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也可以终端设备确定的。
示例性的,该目标带宽可以为该终端设备能够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
例如,该最大发送带宽可以是由该终端设备的能力决定的参数,对于不同的终端设备,该最大发送带宽可以不同。当然,该最大发送带宽也可以是预先确定的固定值,该终端设备能够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相同。
示例性的,该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与该终端设备的能力相关。
例如,该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为20MHz时,该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小于等于20MHz的发送带宽来发送上行信号。
在一个示例中,该第一参数为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确定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
例如,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子载波的位置、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子载波在最大发送带宽中的子载波中的编号。具体的,该终端设备可以维护一个第一子载波的位置、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对应关系的表格,其中,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为第一子载波编号k,如表2所示,表2为第一子载波编号k、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表,其中,当该终端设备的发送带宽为15MHz,该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该终端设备直接确定第一子载波编号k=474,及第一子载波为在该发送带宽中编号为474的子载波。
表2
子载波间隔 10MHz带宽 15MHz带宽
15KHz k=312 k=474
30KHz k=144 k=328
60KHz k=66 k=108
需要说明的是,在表2所示实施例中,对于发送带宽中任意的子载波间隔的取值,该终端设备所确定的第一子载波都为该发送带宽中的中心子载波。这样能够使得该终端设备在发送不同子载波间隔的信号时,载波频率或射频本振的位置与第一子载波位置都能够对齐,从而能够获得较好的射频性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表2只是为了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所举的例子,一方面,表2包括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上述内容,例如,带宽的取值可以只包括10MHz,15MHz中的一个,也可以包括除10MHz,15MHz以外的其他带宽取值,对于子载波间隔的取值可以有其它取值,另一方面,表2中的第一子载波编号k、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只要能体现出第一子载波编号k、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都属于本发明要保护的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又例如,终端设备根据发送带宽、子载波间隔与第一偏移值k0的对应关系先确定第一偏移值k0,其中该第一偏移值k0为第一子载波编号k与发送带宽中的中心子载波编号的差值。其中,k0的取值可以为整数,也可以为小数。k0的取值可以与第一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相关,即,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k0不同;k0的取值可以与第一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无关,即,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k0相同。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维护一个第一偏移值k0、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对应关系的表格,如表3所示,表3为第一偏移值k0、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表,其中,当该终端设备的发送带宽为15MHz,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偏移值k0为-6,由于该终端设备在15MHz的发送带宽中,子载波的个数为948,所以该终端设备的中心子载波编号为474,从而确定第一子载波编号k=474-(-6)=480。
表3
子载波间隔 10MHz带宽 15MHz带宽
15KHz k<sub>0</sub>=0 k<sub>0</sub>=-6
30KHz k<sub>0</sub>=0 k<sub>0</sub>=0
60KHz k<sub>0</sub>=0 k<sub>0</sub>=0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对于发送带宽中的任意一个子载波间隔,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编号、发送带宽中的中心子载波编号的差为0或6。采用这种方案,能够使得该终端设备在发送不同子载波间隔的信号时,载波频率或射频本振的位置与第一子载波位置都能够对齐,从而能够获得较好的射频性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表3只是为了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所举的例子,一方面,表3包括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上述内容,例如,带宽的取值可以只包括10MHz或15MHz,也可以包括除10MHz或15MHz以外的其他带宽取值,对于子载波间隔也可以有其它取值,另一方面,表3中的第一偏移值k0、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只要能体现出第一偏移值k0、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都属于本发明要保护的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再例如,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子载波的位置、最大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在最大发送带宽中的子载波中的编号。具体的,该终端设备可以维护一个第一子载波编号、最大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的表格,如表4所示,表4为第一子载波编号k、最大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的关系表,其中,该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为50MHz,当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该终端设备直接确定第一子载波编号k=1620。当子载波间隔为30KHz时,该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子载波编号k=798。当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该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子载波编号k=390。
表4
子载波间隔 50MHz最大发送带宽
15KHz k=1620
30KHz k=798
60KHz k=390
在表4所示实施例中,对于最大发送带宽中任意的子载波间隔的取值,该终端设备所确定的第一子载波都为该发送带宽中的中心子载波。采用这种方案,能够使得该终端设备在发送不同子载波间隔的信号时,载波频率或射频本振的位置与第一子载波位置都能够对齐,从而能够获得较好的射频性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表4只是为了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所举的例子,一方面,表4包括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上述内容,另一方面,表4中的第一子载波编号k、最大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只要能体现出第一子载波编号k、最大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都属于本发明要保护的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还例如,终端设备根据最大发送带宽、子载波间隔与第一偏移值的对应关系先确定第一偏移值,其中该第一偏移值k0为第一子载波编号k与发送带宽中的中心子载波编号的差值。具体的,该终端设备可以维护一个第一偏移值k0、最大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对应关系的表,如表5所示,其中,该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为50MHz,当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偏移值k0为0。由于该终端设备在50MHz的发送带宽中,子载波的个数为3240,所以该终端设备的中心子载波编号为1620,从而确定第一子载波编号k=1620-0=1620。
表5
子载波间隔 50MHz最大发送带宽
15KHz k<sub>0</sub>=0
30KHz k<sub>0</sub>=6
60KHz k<sub>0</sub>=0
需要说明的是,表5的例子中,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为该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中的中心子载波。对于最大发送带宽中的任意一个子载波间隔,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编号、发送带宽中的中心子载波编号的差为0或6。采用这种方案,能够使得该终端设备在发送不同子载波间隔的信号时,载波频率或射频本振的位置与第一子载波位置都能够对齐,从而能够获得较好的射频性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表5只是为了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所举的例子,一方面,表5包括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上述内容,另一方面,表5中的第一偏移值k0、最大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只要能体现出第一偏移值k0、最大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都属于本发明要保护的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该目标资源块个数包括终端设备发送带宽对应的资源块个数。应理解,该资源块个数与终端设备的发送带宽以及终端设备发送信号所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相关联。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发送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确定该目标资源块个数。
示例性的,该目标资源块个数包括该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在另一个示例中,该第一参数为目标资源块个数,该终端设备根据目标资源块个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
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可以为第一子载波编号k。
其中,第一子载波编号与目标资源块的个数通过下述任一公式可以满足:
k=floor(NRB*M/2) (公式1);或
k=floor(NRB*M/2)-k0 (公式2);或
k=floor(N*12/2/2^(umax-umin))*2^(umax-umin) (3);或
k=floor(N*12/2/2^(umax-umin))*2^(umax-umin)+2^(umax-umin) (4);或
k=ceil(N*12/2/2^(umax-umin))*2^(umax-umin) (5)
其中,公式中各个参数所取值请参考下述具体的实施例;
具体的,上述公式可以直接根据第一参数计算,可以维护一个表格存储计算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设备需要预先确定目标资源块个数。例如,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目标资源块个数、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资源块个数。如根据表1,当目标带宽为15MHz时,可以确定15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目标资源块个数为79,3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目标资源块个数为38,60KHz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目标资源块个数为18。
在该终端设备确定了目标资源块个数之后,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目标资源块个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
其中,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可以为第一子载波编号k。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按照公式1确定第一子载波编号k:
k=floor(NRB*M/2) (公式1)
其中,NRB为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目标资源块个数;M为一个资源块中的子载波个数,例如,M=12。
当NRB=79时,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编号k=474。当NRB=38时,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编号k=228。当NRB=18时,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编号k=108。图3为子载波间隔为15kHz、30kHz和60kHz时分别对应的第一子载波编号示意图,其中,虚竖线表示不同RB的分界点,实竖线即为第一子载波编号所对应的载波。可以看出,在图3的示例中,对于任意的子载波间隔,该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子载波都为目标带宽中的中心子载波。对于发送带宽中任意的子载波间隔的取值,该终端设备所确定的该第一子载波都为该发送带宽中的中心子载波。采用这种方案,能够使得终端设备在发送不同子载波间隔的信号时,载波频率/射频本振的位置与第一子载波位置都能够对齐,从而能够获得较好的射频性能。
又例如,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按照公式2确定第一子载波编号k,
k=floor(NRB*M/2)-k0 (公式2)
其中,NRB为终端设备确定的目标资源块个数;M为一个资源块中的子载波个数,例如,M=12;k0为该终端设备预先确定的参数,例如k0的取值可以为整数,也可以为小数。k0的取值可以与第一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相关,即,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k0不同;k0的取值可以与第一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无关,即,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k0相同。
具体的,该终端设备可以先确定k0的取值,再根据k0的取值确定第一子载波编号k的取值。例如,该终端设备确定k0为0,则当NRB=79时,中心子载波的编号为474,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编号k=474。或者,该终端设备确定k0为3,则当NRB=38时,中心子载波的编号为228,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编号k=228-3=225。或者,该终端设备确定k0为1.5,则当NRB=18时,中心子载波的编号为108,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编号为k=108-1.5=106.5,需要说明的是,k=106.5应理解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是两个子载波的中间位置,即为编号为106的子载波和编号为107的子载波的中间位置,而非一个子载波的峰值位置。
图4为子载波间隔为15KHz、30KHz和60KHz时分别对应的第一子载波编号示意图,其中,虚竖线表示不同RB的分界点,实竖线即为第一子载波编号所对应的载波。可以看出,对于15KHz和30KHz子载波间隔,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在子载波的峰值位置,而对于60KHz的子载波间隔,该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不在子载波的峰值位置。可以理解,在该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支持的最大的子载波间隔为60KHz,则该终端设备确定最小子载波间隔对应的第一子载波为中心子载波,而对于其他子载波间隔,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与最小子载波间隔对应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相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第一子载波的位置包括一个子载波的峰值,也包括两个子载波的中间位置,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可能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对于发送带宽中任意的子载波间隔的取值,终端设备所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都为该发送带宽的中心位置。虽然对于其中某一个子载波间隔,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不在一个子载波的峰值位置,但是能够使得终端设备在发送不同子载波间隔的信号时,载波频率或射频本振的位置与该第一子载波位置都能够对齐,从而能够获得较好的射频性能。
又例如,终端设备确定k0=-6,则当NRB=79时,中心子载波的编号为474,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编号k=474-(-6)=480。或者该终端设备确定的k0为0,则当NRB=38时,中心子载波的编号为228,该终端设备确定的该第一子载波编号k=228。或者当NRB=18时,中心子载波的编号为108,该终端设备确定的该第一子载波编号为k=108。图5为子载波间隔为15KHz、30KHz和60KHz时分别对应的第一子载波编号示意图,其中,虚竖线表示不同RB的分界点,实竖线即为该第一子载波编号所对应的载波。从图5可以看出,对于任意一个子载波间隔,该终端设备确定的该第一子载波为一个资源块中的第1个子载波,也可以理解为这个资源块中的编号为0的子载波。考虑到一个资源块中的子载波个数为12,并且目标资源块中的子载波的编号是从0开始递增编号的,所以此处确定的该第一子载波编号为12的倍数。若子载波的编号是从1开始递增编号的,则此处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的编号可以表示成12×m+1,其中m是整数。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虽然对于某个子载波间隔,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不在发送带框的中心位置,但是对于发送带宽中任意的子载波间隔的取值,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都是一个子载波的峰值位置,同时能够使得该终端设备在发送不同子载波间隔的信号时,载波频率或射频本振的位置与该第一子载波位置都能够对齐,从而降低终端设备生成信号的复杂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上述方式中,k0的取值可以是协议规定的,也可以根据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预先维护一个k0、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例如从该k0、该目标带宽和该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表中获取,或者根据该k0与目标资源块个数的对应关系获取,例如从k0与目标资源块个数的对应关系表中获取。
又例如,以20MHz的带宽为例,15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目标资源块个数为106,3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目标资源块个数为52,6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目标资源块个数为24。采用公式1确定15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k=636,3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k=312,6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k=144。15kHz、30kHz和60kHz子载波间隔分别对应的第一载波编号示意图如图6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20MHz的带宽为例的情况下,采用公式2确定第一子载波编号k时,也可以确定相同的第一子载波,此时对于所有的子载波间隔,k0=0。
再例如,当目标带宽为终端设备能够支持的最大带宽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可以先确定目标资源块的个数为270,则该终端设备根据公式1可以确定15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k=1620。或者该终端设备确定目标资源块的个数为133,则终端设备根据公式1可以确定3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k=798。或者该终端设备确定目标资源块的个数为65,则该终端设备根据公式1可以确定60KHz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k=390。图5为子载波间隔为15KHz、30KHz和60KHz时分别对应的第一子载波编号示意图,其中,虚竖线表示不同RB的分界点,实竖线即为第一子载波编号所对应的载波。
再例如,当目标带宽为终端设备能够支持的最大带宽的情况下,15kHz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目标资源块的个数为270,在30kHz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目标资源块的个数为133,在60kHz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目标资源块的个数为65,采用公式2确定第一载波的编号k时,15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k0=0,3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k0=0,6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k0=2,15kHz、30kHz和60kHz子载波间隔分别对应的第一载波编号如图7所示。
在上述图3到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其中Xth RB代表编号为Xth的RB,例如,9th RB,代表编号为9的RB。
在另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会预先确定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PRB的网格结构,所以该终端设备根据上述方法确定了最小子载波间隔对应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二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第二子载波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为除所述第一子载波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之外的其他子载波间隔。该位置应理解为相同的物理位置,第一子载波编号可以是不同的。采用这种方案,能够使得该终端设备在发送不同子载波间隔的信号时,载波频率或射频本振的位置与第一子载波位置都能够对齐,从而能够获得较好的射频性能。
在另一个示例中,在上述方法中,对于一个给定带宽,第一子载波的位置是根据最大支持的子载波间隔确定的。
例如,对于给定的带宽,在该带宽中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小子载波间隔umin(例如15kHz),该带宽中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子载波间隔umax(例如60kHz),如下表6所示:
表6
μ Δf=2<sup>μ</sup>·15[kHz]
0 15
1 30
2 60
3 120
4 240
5 480
其中,u为表示子载波间隔的标识,对于umin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一子载波编号根据公式3获取,具体为:
k=floor(N*12/2/2^(umax-umin))*2^(umax-umin) (3)
N表示该带宽中umin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RB个数,floor(x)表示对x进行向下取整。
又例如,可以根据公式4获取第一子载波编号,具体为:
k=floor(N*12/2/2^(umax-umin))*2^(umax-umin)+2^(umax-umin) (4)
其中,N表示该带宽中umin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RB个数,floor(x)表示对x进行向下取整。
公式(4)还可以表示成如下公式(5)形式:
k=ceil(N*12/2/2^(umax-umin))*2^(umax-umin) (5)
其中ceil(x)表示对x进行向上取整。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公式(3)计算的第一子载波编号小于带宽中心子载波的编号,而根据公式(4)计算的第一子载波编号大于带宽中心子载波的编号,考虑到公式(3)和(4)计算出的第一子载波与带宽中心子载波对称,所以可以有多个候选子载波作为第一子载波。从而终端设备可以从多个候选的第一子载波中选择一个。
考虑到2^(umax-umin)的取值可以1、2、4、8、16或32,上述公式可以简单的归纳为公式6:
k=floor(N*12/2n)*n+s (公式6)
其中,n=1、2、4、8、16或32,s=0或n,N表示该带宽中umin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RB个数,floor(x)表示对x进行向下取整。
在该例子中,对于所有的子载波间隔,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都是一个子载波的峰值位置,并且,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是对齐的,并且该位置位于带宽的中心附近,采用这种方案能够平衡终端设备发送信号的性能和复杂度。
又例如,对于给定的目标资源块个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子载波编号与目标资源块的个数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子载波编号。第一子载波编号与目标资源块的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7所示,或者也可如表8所示。
表7
Figure GDA0002661702350000161
表8
Figure GDA0002661702350000171
在该例子中,对于所有的子载波间隔,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都是一个子载波的峰值位置,并且,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可以是对齐的,并且该位置位于带宽的中心附近,采用这种方案,可以平衡终端设备发送信号的性能和复杂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表7或表8只是为了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所举的例子,一方面,表7或表8包括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上述内容,另一方面,表7或表8中的第一子载波编号与目标资源块的个数对应关系还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只要能体现出第一子载波编号与目标资源块的个数的对应关系,都属于本发明要保护的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载波频率位置,可以与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相同,所以该终端设备确定了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确定了发送上行信号的载波频率位置。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射频本振位置,也可以与该终端设备确定的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相同,所以该终端设备确定了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确定了发送上行信号的射频本振位置。该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信道栅格位置,也可以与该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相同,所以该终端设备确定了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确定了发送上行信号的信道栅格的位置。
步骤202、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确定上行信号。
步骤203、该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该上行信号。
步骤204、该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目标资源块个数。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4步骤与步骤201至203任一步骤的顺序不分先后,例如,如图2c所示,步骤204可以执行在步骤201之前;也可以执行在步骤201之后,如图2b所示,步骤204可以执行在步骤202之前;如图2a所示,步骤204可以执行在步骤203之前,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制。
具体的,第一子载波、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第一参数、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者目标资源块的细化特征请参考步骤201中的细化特征,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示例性的,该第一子载波可以为直流子载波。例如,该直流子载波为该终端设备生成的基带信号中频率为0的子载波,该频率应理解为基带的频率。
示例性的,该目标带宽可以为该终端设备的发送带宽。例如,可以为发送上行信息所使用的带宽,如5MHz、10MHz或20MHz等。
示例性的,该目标带宽可以为该终端设备能够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
示例性的,该目标资源块的个数包括网络设备支持的最大发送带宽对应的资源块个数;或者网络设备发送带宽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示例性的,该该第一参数为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该网络设备根据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具体的确定过程请参考步骤201中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子载波的的位置信息的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该第一参数为目标资源块个数,该网络设备根据目标资源块个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具体的确定过程请参考步骤201中终端设备根据目标资源块个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的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该第一子载波为与目标带宽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中心子载波。
示例性的,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包括该第一子载波编号。例如,该第一子载波编号为6的倍数且不为12的倍数,或者为12的倍数。例如,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还可以有除编号之外的其它表现形式,这里不一一列举,只要能够体现第一子载波位置信息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步骤205、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上接收上行信号。
采用这种方案,可以保证网络设备在接收终端设备所发送的上行信号的接收性能,同时避免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直流子载波的额外信令开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现方式,该实施例中的一些描述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类似,下面主要针对一些不同点进行描述。该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网络设备根据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该第一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目标资源块个数中至少一种。
具体的,第一子载波、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第一参数、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者目标资源块的细化特征请参考步骤201中的细化特征,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的,网络设备根据目标带宽与子载波间隔获取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请参考步骤201中的获取过程。采用这种方案,使得该网络设备在发送不同子载波间隔的信号时,载波频率或者射频本振的位置与第一子载波位置都能够对齐,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射频性能。
具体的,网络设备根据该目标资源块个数获取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请参考步骤201中的获取过程。采用这种方案,对于发送带宽中任意的子载波间隔的取值,网络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都为该发送带宽中的中心子载波,使得该网络设备在发送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信号时,载波频率或者射频本振的位置与第一子载波位置都能够对齐,从而能够获得较好的射频性能。
具体的,对于一个给定带宽,第一子载波的位置是根据最大支持的子载波间隔确定的,具体的确定过程请参考步骤201。
步骤302、该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确定下行信号。
步骤303、该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信号。
步骤304、该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目标资源块个数。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4步骤与步骤301至303任一步骤的顺序不分先后,例如,如图8c所示,步骤304可以执行在步骤301之前;也可以执行在步骤301之后,如8b所示,步骤304可以执行在步骤302之前;如图8a所示,步骤304可以执行在步骤303之前,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制。
步骤305、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上接收该下行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该网络设备发送下行信号的载波频率位置,可以与该网络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相同,所以该网络设备确定了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可以理解为该网络设备确定了发送下行信号的载波频率位置。该网络设备发送下行信号的射频本振位置,也可以与该网络设备确定的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相同,所以该网络设备确定了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可以理解为该网络设备确定了发送下行信号的射频本振位置。该网络设备发送下行信号的信道栅格位置,也可以与该网络设备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相同,所以该网络设备确定了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可以理解为该网络设备确定了发送下行信号的信道栅格的位置。
采用这种方案,可以保证该终端设备在接收该网络设备所发送的下行信号的接收性能,同时避免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直流子载波的额外信令开销。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行为功能,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901和发射器902。
其中,处理器901,用于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以及用于根据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确定上行信号,其中,该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目标资源块个数。
该发射器902,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该处理器901确定的该上行信号。
具体的,第一子载波、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第一参数、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者目标资源块的细化特征请参考步骤201中的细化特征,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的,处理器901具体用于,根据目标带宽与子载波间隔获取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具体的获取过程请参考步骤201中所介绍的获取示例。
具体的,处理器901具体用于,根据该目标资源块个数获取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具体的获取过程请参考步骤201中所介绍的获取示例。
具体的,处理器901具体用于,对于一个给定带宽,该处理器根据最大支持的子载波间隔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其中,具体的获取过程请参考步骤201中所介绍的获取示例。
示例性的,该处理器还用于:确定第二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第二子载波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为除所述第一子载波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之外的其他子载波间隔。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该实施例中处理器还可以为处理模块,发射器还可以为发射器。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请参考对应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用于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示网络设备的行为功能,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1001和接收器1002。
该处理器1001,用于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目标资源块个数;
该接收器1002,用于在该处理器确定的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上接收上行信号。
具体的,第一子载波、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第一参数、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者目标资源块的细化特征请参考步骤201中的细化特征,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的,处理器1001具体用于,根据目标带宽与子载波间隔获取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具体的获取过程请参考步骤201中所介绍的获取示例。
具体的,处理器1001具体用于,根据该目标资源块个数获取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具体的获取过程请参考步骤201中所介绍的获取示例。
具体的,处理器1001具体用于,对于一个给定带宽,该处理器根据最大支持的子载波间隔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其中,具体的确定过程请参考步骤201中所介绍的示例。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该实施例中处理器还可以为处理模块,接收器还可以为接收模块。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请参考对应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图8所示网络设备的行为功能,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1101和接收器1102:
处理器1101,用于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以及根据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确定上行信号;其中,该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目标资源块个数。
发射器1102,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该处理器确定的该下行信号。
具体的,第一子载波、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第一参数、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者目标资源块的细化特征请参考步骤201中的细化特征,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的,处理器1101具体用于,根据目标带宽与子载波间隔获取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具体的获取过程请参考步骤201中所介绍的获取示例。
具体的,处理器1101具体用于,根据该目标资源块个数获取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具体的获取过程请参考步骤201中所介绍的获取示例。
具体的,处理器1101具体用于,对于一个给定带宽,该处理器根据最大支持的子载波间隔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其中,具体的确定过程请参考步骤201中所介绍的示例。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该实施例中处理器还可以为处理模块,发射器还可以为发射器。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请参考对应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图8所示终端设备的行为功能,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1201和接收器1202,其中:
处理器1201,用于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目标资源块个数。
发射器1202,用于在该处理器1201确定的该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子载波位置上接收下行信号。
具体的,第一子载波、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第一参数、子载波间隔、目标带宽或者目标资源块的细化特征请参考步骤201中的细化特征,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的,处理器1201具体用于,根据目标带宽与子载波间隔获取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具体的获取过程请参考步骤201中所介绍的获取示例。
具体的,处理器1201具体用于,根据该目标资源块个数获取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信息,其中,具体的获取过程请参考步骤201中所介绍的获取示例。
具体的,处理器1201具体用于,对于一个给定带宽,该处理器根据最大支持的子载波间隔确定的第一子载波的位置,其中,具体的确定过程请参考步骤201中所介绍的示例。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该实施例中处理器还可以为处理模块,接收器还可以为接收模块。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请参考对应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诸如终端设备之类的通信设备的一种可能的设计结构的简化示意图,该通信设备可以是图9中所示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51,控制器/处理器52,还可包括存储器53和调制解调处理器54。
收发器51调节(例如,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该输出采样并生成上行链路信号,该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发射给上述实施例中中该的基站。在下行链路上,天线接收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发射的下行链路信号。收发器51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等)从天线接收的信号并提供输入采样。在调制解调处理器54中,编码器541接收要在上行链路上发送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对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进行处理(例如,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调制器542进一步处理(例如,符号映射和调制)编码后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提供输出采样。解码器543处理(例如,解交织和解码)该符号估计并提供发送给终端设备的已解码的数据和信令消息。解调器544处理(例如解调)该输入采样并提供符号估计。编码器541、调制器542、解码器543和解调器544可以由合成的调制解调处理器54来实现。这些单元根据无线接入网采用的无线技术(例如,LTE及其他演进系统的接入技术)来进行处理。
控制器/处理器52对诸如终端设备之类的通信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进行的处理。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上行子载波的映射方式。作为示例,控制器/处理器52可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1或图4中所涉及终端设备的内容。存储器53用于存储用于该终端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 line,简称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简称SSD))等。
虽然通过参照本申请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申请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偏移值,所述第一偏移值为第一子载波编号与目标带宽的中心子载波编号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一偏移值与所述第一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相关,所述第一子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目标带宽支持的最大的子载波间隔;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目标资源块个数和所述第一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并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确定上行信号,其中,所述目标资源块个数对应于所述目标带宽和所述子载波间隔;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值为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二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第二子载波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为除所述第一子载波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之外的其他子载波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偏移值,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资源块个数确定所述第一偏移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带宽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与所述上行信号的载波频率位置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偏移值为第一子载波编号与目标带宽中心子载波编号的差值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目标资源块个数和所述第一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通过以下任一公式满足:
k=floor(N*12/2/2^(umax-umin))*2^(umax-umin);或者,
k=floor(N*12/2/2^(umax-umin))*2^(umax-umin)+2^(umax-umin);或者,
k=ceil(N*12/2/2^(umax-umin))*2^(umax-umin);
其中,k为第一子载波编号,N表示所述目标带宽中umin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RB个数,floor(x)表示对x进行向下取整,ceil(x)表示对x进行向上取整,umax为所述目标带宽中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的子载波间隔,umin为所述目标带宽中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
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偏移值,所述第一偏移值为第一子载波编号与目标带宽的中心子载波编号之间的偏移值,所述第一偏移值与所述第一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相关,所述第一子载波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目标带宽中支持的最大的子载波间隔;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目标资源块个数和所述第一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并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确定上行信号,其中,所述目标资源块个数对应于所述目标带宽和所述子载波间隔;
发射器,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值为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第二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第二子载波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为除所述第一子载波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之外的其他子载波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资源块个数确定所述第一偏移值。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带宽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与所述上行信号的载波频率位置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偏移值为第一子载波的编号与目标带宽中心子载波编号之间的偏移值时,根据目标资源块个数和所述第一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子载波的位置通过以下任一公式满足:
k=floor(N*12/2/2^(umax-umin))*2^(umax-umin);或者,
k=floor(N*12/2/2^(umax-umin))*2^(umax-umin)+2^(umax-umin);或者,
k=ceil(N*12/2/2^(umax-umin))*2^(umax-umin);
其中,k为第一子载波编号,N表示所述目标带宽中umin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RB个数,floor(x)表示对x进行向下取整,ceil(x)表示对x进行向上取整,umax为所述目标带宽中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子载波间隔,umin为所述目标带宽中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小子载波间隔。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当所述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410570.0A 2017-09-08 2018-02-14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1385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6271 2017-09-08
CN201710806271X 2017-09-08
CN2017111438117 2017-11-17
CN201711143811 2017-11-17
CN201810151929.2A CN109475003B (zh) 2017-09-08 2018-02-14 一种信号发送、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1929.2A Division CN109475003B (zh) 2017-09-08 2018-02-14 一种信号发送、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8534A CN110138534A (zh) 2019-08-16
CN110138534B true CN110138534B (zh) 2020-12-08

Family

ID=6565985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1929.2A Active CN109475003B (zh) 2017-09-08 2018-02-14 一种信号发送、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CN201910410570.0A Active CN110138534B (zh) 2017-09-08 2018-02-14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1929.2A Active CN109475003B (zh) 2017-09-08 2018-02-14 一种信号发送、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33834B2 (zh)
EP (1) EP3678430B1 (zh)
JP (1) JP2020533868A (zh)
KR (1) KR20200044948A (zh)
CN (2) CN109475003B (zh)
BR (1) BR11202000460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1578B (zh) * 2017-08-11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2449429B (zh) * 2019-09-05 2023-11-21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430312A (zh) * 2020-10-29 2022-05-0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直流分量载波的位置上报、接收方法、终端及设备
TWI827939B (zh) * 2021-06-09 2024-01-01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實體及資源配置方法
US12022437B2 (en) * 2021-07-23 2024-06-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rect current location sharing between unicast user equipments in sidelink
CN117978331B (zh) * 2024-03-28 2024-07-02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射方法、发射机与通信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7222A (zh) * 2006-08-22 2009-08-12 摩托罗拉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dc子载波的资源分配
CN104254997A (zh) * 2013-08-27 2014-12-3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类型通信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5974B2 (en) * 2008-05-02 2012-02-28 Wi-Lan, Inc. Transmit emission control in a wireless transceiver
CN101335969B (zh) * 2008-08-01 2012-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上行信道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WO2010049754A1 (en) * 2008-10-28 2010-05-06 Nokia Corporation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configuration for extended bandwidth systems
CN102447662B (zh) 2010-09-30 2014-10-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多载波通信系统子载波配置方法和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US9166754B2 (en) * 2011-11-08 2015-10-2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handling shortened resource block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6004634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for enb, ue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10440710B2 (en) * 2014-09-09 2019-10-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source structure and indication for Rel-13 MTC UE
KR101926004B1 (ko) * 2014-11-07 2018-12-06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직류 컴포넌트 부반송파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05812106B (zh) * 2014-12-31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31230B (zh) * 2015-01-27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资源块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119440A1 (zh) * 2015-01-30 2016-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子带资源确定装置及方法
US11177853B2 (en) * 2015-11-13 2021-11-16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961408B (zh) * 2016-01-11 2020-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6633511A (zh) * 2016-02-04 2023-08-22 株式会社Kt 用于用户设备发送和接收上行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JP6174735B1 (ja) * 2016-02-04 2017-08-0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GB2547030B (en) * 2016-02-05 2018-04-18 Tcl Communication Ltd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US10841060B2 (en) * 2016-09-06 2020-11-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resource block structure for N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499371B2 (en) * 2016-11-03 2019-12-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flexible data transmissions and receptions in next generation cellular networks
KR102491072B1 (ko) * 2016-12-07 2023-0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nr에 대한 제어 채널을 구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8289332B (zh) * 2017-01-09 2024-05-10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信号的频率位置指示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EP3661144B1 (en) * 2017-08-11 2022-02-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sending method,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7222A (zh) * 2006-08-22 2009-08-12 摩托罗拉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dc子载波的资源分配
CN104254997A (zh) * 2013-08-27 2014-12-3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类型通信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cussion on frequency domain frame structure for NR;Panasonic;《R1-1611892》;20161104;第1-5页 *
Implicit DC sub-carrier indication;ZTE等;《R1-1700266》;20170110;第1-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14508A1 (en) 2020-01-09
BR112020004603A2 (pt) 2020-10-13
KR20200044948A (ko) 2020-04-29
CN109475003B (zh) 2024-03-29
CN110138534A (zh) 2019-08-16
EP3678430A1 (en) 2020-07-08
US10833834B2 (en) 2020-11-10
CN109475003A (zh) 2019-03-15
EP3678430A4 (en) 2020-10-28
JP2020533868A (ja) 2020-11-19
EP3678430B1 (en) 2022-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8534B (zh)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764884B2 (en) Method for sending or receiv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device
CN110176981B (zh)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传输装置
CN109392182B (zh) 一种信息发送、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327296B (zh)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615816B (zh) 一种用于载波聚合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98738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576363B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arrier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09150461B (zh) 一种发送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解调方法和装置
US11528705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2600655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EP3657871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ime slot format indication
CN113301649A (zh)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261334A1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0087982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9047773A1 (zh) 一种信号发送、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