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2301A - 上行控制信令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行控制信令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2301A
CN101902301A CN2010102550332A CN201010255033A CN101902301A CN 101902301 A CN101902301 A CN 101902301A CN 2010102550332 A CN2010102550332 A CN 2010102550332A CN 201010255033 A CN201010255033 A CN 201010255033A CN 101902301 A CN101902301 A CN 101902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fdm symbol
sequence
control signaling
carried
upstream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50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2301B (zh
Inventor
杨维维
梁春丽
戴博
喻斌
朱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Standard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0102550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02301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JP2013523463A priority patent/JP2013539269A/ja
Priority to MX2012012065A priority patent/MX2012012065A/es
Priority to EP10855819.8A priority patent/EP2530895A4/en
Priority to US13/581,320 priority patent/US9350575B2/en
Priority to RU2012146852/08A priority patent/RU2532722C2/ru
Priority to PCT/CN2010/079084 priority patent/WO2012019398A1/zh
Priority to KR1020127033867A priority patent/KR101428357B1/ko
Priority to BR112012027161-0A priority patent/BR112012027161B1/pt
Publication of CN101902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2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2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23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91Spatial equalizers
    • H04L25/03898Spatial equalizers codebook-based desig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包括:对上行控制信令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加扰、调制、时域扩展和预编码变换,或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加扰、调制、预编码变换和时域扩展后,映射到用于承载所述上行控制信令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发送。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上行控制信令发送时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包括:将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承载于子帧中的k个OFDM符号上。本发明还公开了分别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上行控制信令采用DFT-s-OFDM结构发送的问题。

Description

上行控制信令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以及上行控制信令发送时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方式中,发端发送的码字,不仅能够检错,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接收端译码器收到码字后,首先检验错误情况,如果在码字的纠错能力以内,则自动进行纠错,如果错误很多,超过了码字的纠错能力,但能检测错误出来,则接收端通过反馈信道给发端发一个判决信号,要求发端重发信息。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系统中,通过正确/错误应答(ACK/NACK,Acknowledged/Non-acknowledged)控制信令来表示传输正确/错误,以此来判断是否需要重传。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是第三代伙伴组织的重要计划,图1为根据相关技术LTE系统中基本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LTE系统中基本帧结构,帧结构分为无线帧、半帧、子帧、时隙和符号五个等级,其中,一个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一个无线帧由两个半帧组成,每个半帧的长度为5ms,一个半帧由5个子帧组成,每个子帧的长度为1ms,一个子帧由两个时隙构成,每个时隙的长度为0.5ms。
当LTE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时,一个时隙包含7个长度为66.7us的上/下行符号,其中,第一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为5.21us,其他6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为4.69us。
当LTE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时,一个时隙包含6个长度为66.7us的上/下行符号,其中,每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均为16.67us。
在LTE的下行HARQ中,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上发送ACK/NACK消息,当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没有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时,是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上发送的。LTE系统定义了多种PUCCH格式(PUCCH format),包括PUCCH format 1/1a/1b和format 2/2a/2b,其中format 1用来发送UE的调度请求(SR,SchedulingRequest)信号,format 1a和1b分别用来反馈1比特的ACK/NACK消息和2比特的ACK/NACK消息,format 2用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sInformation),其中,CSI包括信道质量信息(CQI,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以及秩指示信息(RI,Rank Indication),format 2a用来发送CSI和1比特的ACK/NACK消息,format2b用来发送CSI信息和2比特的ACK/NACK消息,format 2a/2b只用于循环前缀为常规循环前缀的场景。
在LTE系统中,在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系统中,由于上下行子帧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当PDSCH只包含一个传输块时,UE要反馈1比特的ACK/NACK消息,当PDSCH包含两个传输块时,UE要反馈2比特的ACK/NACK消息,在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系统中,由于上下行子帧的不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多个下行子帧对应的ACK/NACK消息需要在一个上行子帧的PUCCH信道上发送,其中上行子帧对应的下行子帧集合组成了绑定窗口(bundling window)。ACK/NACK消息的发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绑定(bundling)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需要在该上行子帧反馈的各个下行子帧对应的传输块的ACK/NACK消息进行逻辑与运算,如果一个下行子帧有2个传输块,UE要反馈2比特的ACK/NACK消息,如果各个子帧只有一个传输块,UE要反馈1比特的ACK/NACK消息;另一种是信道选择复用(multiplexing with channel selection)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不同的PUCCH信道和该信道上不同的调制符号来表示需要在该上行子帧反馈的下行子帧的不同反馈状态,如果下行子帧上有多个传输块,那么先将下行子帧的多个传输块反馈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也叫作spatial bundling)后再进行信道选择,然后使用PUCCH format1b发送。
在LTE系统中,有2种上行参考信号:一种是上行解调参考信号(DM 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一种是上行测量参考信号(SRS,Soundingreference signal),DM RS由频域上的一条序列构成,该序列为参考信号序列的一个循环移位(CS,Cyclic Shift),不同的PUCCH格式对应的DM RS结构不同;SRS是周期发送的,如果ACK/NACK消息和SRS同时发送,ACK/NACK消息采用截短结构发送,也就是每个子帧的第二个时隙的最后一个符号上不用来承载ACK/NACK消息,如果CSI和SRS同时发送,只发送CSI。
为了满足高级国际电信联盟(ITU-Advanced,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 Union-Advanced)的要求,作为LTE的演进标准的高级长期演进(LTE-A,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系统需要支持更大的系统带宽(最高可达100MHz),并需要后向兼容LTE现有的标准。在现有的LTE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将LTE系统的带宽进行合并来获得更大的带宽,这种技术称为载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技术,该技术能够提高IMT-Advance系统的频谱利用率、缓解频谱资源紧缺,进而优化频谱资源的利用。
当LTE-A采用了载波聚合技术时,当UE配置了4个下行分量载波时,UE需要反馈这4个下行分量载波的ACK/NACK。如果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情况下,UE需要反馈每个码字的ACK/NACK,则当UE配置了4个下行分量载波时,UE需要反馈8个ACK/NACK。目前关于ACK/NACK消息反馈的结论是:对于LTE-A的终端来说:如果最多支持4比特ACK/NACK消息,使用信道选择复用方法;如果支持大于4比特ACK/NACK消息的反馈,使用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的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结构的方法,当然也没有排除其他上行控制信令采用DFT-s-OFDM结构发送。但是目前LTE-A系统没有给出上行控制信令采用DFT-s-OFDM结构的发送具体方法以及该结构下上行参考信号的位置和个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以及,上行控制信令发送时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及装置,有效地解决了上行控制信令采用DFT-s-OFDM结构发送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包括:
对上行控制信令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加扰、调制、时域扩展和预编码变换,或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加扰、调制、预编码变换和时域扩展后,映射到用于承载所述上行控制信令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符号上发送。
优选地,对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信道编码具体为:
所述上行控制信令的比特数大于11比特时,采用约束长度为7、码率为1/3的咬尾卷积码方式进行编码;否则采用线性分组码方式进行编码。其中,编码后的长度和一个子帧内的两个时隙是否承载相同的信息有关,具体地,一个子帧内的两个时隙承载相同的信息时,所述上行控制信令编码之后的长度是12×Qm;否则,编码后的长度是24×Qm,其中Qm是对应的调制阶数。
优选地,对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加扰具体为:
利用扰码序列与编码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序列相加后,再进行对2取模的运算,得到加扰后的序列;其中,所述扰码序列由伪随机序列构成;
优选地,对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调制具体为:
采用QPSK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调制。
优选地,对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时域扩展具体为:
利用正交序列将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序列扩展到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上;所述正交序列为离散傅里叶变换(DFT,Discrete CosineTransform)序列,或Walsh序列,或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Const AmplitudeZero Auto Corelation)序列,或DFT序列、Walsh序列或CAZAC序列的扩展序列;所述正交序列的长度为一个时隙内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个数。
优选地,对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预编码变换具体为:
对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上的上行控制信令序列进行DFT操作。
优选地,所述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为一个子帧内除上行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之外的OFDM符号。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与SRS承载于一个子帧中时,子帧的第二个时隙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不承载上行控制信令或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优选地,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为上行反馈的ACK/NACK信息或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发送时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包括:
将解调参考信号承载于每个时隙的k个OFDM符号上。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正常循环前缀的子帧中,k=2或k=3;
在扩展循环前缀的子帧中,k=2或k=1。
优选地,将解调参考信号承载于每个时隙的k个OFDM符号上具体为:
在正常循环前缀的子帧中,每个时隙内的3个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3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3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分别承载于第1个,第3个,第5个OFDM符号上;
在正常循环前缀的子帧中,每个时隙内的2个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1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3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5个OFDM符号上;
在扩展循环前缀的子帧中,每个时隙内的2个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4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3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1个或者第4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5个OFDM符号上;
在扩展循环前缀中,每个时隙内的1个解调参考信号承载于第2个OFDM符号上;或者,承载于第3个OFDM符号上。
其中,每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从0开始编号。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为两个以上时,各个OFDM符号上承载的解调参考信号为相同的序列,或者为经时域扩展的序列;所述的序列为计算机自生成恒包络零自相关(CG-CAZAC,Computer generated-ConstAmplitude Zero Auto Corelation)序列。
一种应答消息的上行发送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映射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预处理单元,用于对上行控制信令进行预处理;
映射单元,用于将预处理后的上行控制信令映射到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上;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令。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信道编码子单元、加扰子单元、调制子单元、时域扩展子单元和预编码变换子单元;其中,
信道编码子单元,用于对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信道编码;
加扰子单元,用于对信道编码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加扰;
调制子单元,用于对加扰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调制;
时域扩展子单元,用于对调制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时域扩展;
预编码变换子单元,用于对时域扩展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预编码变换。
优选地,所述预编码变换子单元进一步对调制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预编码变换;所述时域扩展子单元再对预编码变换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时域扩展。
优选地,所述信道编码子单元进一步在所述上行控制信令的比特数大于11比特时,采用约束长度为7、码率为1/3的咬尾卷积码方式进行编码;否则采用线性分组码方式进行编码。其中,编码后的长度和一个子帧内的两个时隙是否承载相同的信息有关,具体地,一个子帧内的两个时隙承载相同的信息时,所述上行控制信令编码之后的长度是12×Qm;否则,编码后的长度是24×Qm,其中Qm是对应的调制阶数。
优选地,所述加扰子单元进一步利用扰码序列和编码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序列相加后,再进行对2取模的运算,得到加扰后的序列;其中,所述扰码序列由伪随机序列构成。
优选地,所述调制子单元进一步采用QPSK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调制。
优选地,所述时域扩展子单元进一步利用正交序列将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序列扩展到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上;所述正交序列为DFT序列,或Walsh序列,或CAZAC序列,或DFT序列、Walsh序列或CAZAC序列的扩展序列;所述正交序列的长度为一个时隙内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个数。
优选地,所述预编码变换子单元进一步对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上的上行控制信令序列进行DFT操作。
优选地,所述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为一个子帧内除上行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之外的OFDM符号。
优选地,所述映射单元在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与SRS承载于一个子帧中时,在子帧的第二个时隙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不承载上行控制信令或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优选地,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为上行反馈的ACK/NACK应答信息或CSI。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发送时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装置,包括:
承载单元,用于将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承载于每个时隙的k个OFDM符号上。
优选地,在正常循环前缀的子帧中,k=2或k=3;
在扩展循环前缀的子帧中,k=2或k=1;
所述承载单元进一步地,
在正常循环前缀的子帧中,将每个时隙内的3个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3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3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分别承载于第1个,第3个,第5个OFDM符号上;
在正常循环前缀的子帧中,将每个时隙内的2个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1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3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5个OFDM符号上;
在扩展循环前缀的子帧中,将每个时隙内的2个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4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3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1个或者第4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5个OFDM符号上;
在扩展循环前缀中,将每个时隙内的1个解调参考信号承载于第2个OFDM符号上;或者,承载于第3个OFDM符号上。
其中,每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从0开始编号。
优选地,所述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为两个以上时,各个承载的解调参考信号为相同的序列,或者为经时域扩展的序列;所述的序列为CG-CAZAC序列。
本发明中,当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令是通过DFT-s-OFDM结构发送时,通过本发明设计的对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能将待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顺利承载于上行子帧中的相应OFDM符号中。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上行控制信令采用DFT-s-OFDM结构发送的具体方法以及该结构下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相关技术LTE系统中基本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利用咬尾卷积码方式进行预编码处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预处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预处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预处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预处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预处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预处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预处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预处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九的预处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十的预处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一的预处理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二的预处理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三的预处理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四的预处理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五的预处理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六的预处理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上行控制信令发送时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ACK/NACK应答信息为例说明,当在一个子帧内需要上行反馈的ACK/NACK应答信息大于4比特之后,通过本发明设计的对ACK/NACK应答信息的编码方式,能将待反馈的ACK/NACK应答信息顺利承载于上行子帧中的相应OFDM符号中,从而顺利进行上行反馈。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主要是将ACK/NACK消息采用DFT-s-OFDM结构进行发送,具体地,将ACK/NACK消息进行预处理后映射到N个OFDM符号(指的是一个子帧内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上发送,其中N的值和系统采用循环前缀的类型和上行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有关,映射的OFDM符号位置和上行参考信号的位置有关。
本发明中,对ACK/NACK消息预处理是指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
方式一,依次进行信道编码、加扰、调制、时域扩展和预编码变换;
方式二,依次进行信道编码、加扰、调制、预编码变换和时域扩展;
其中信道编码的过程是:当需要反馈的ACK/NACK消息O0,O1,...OM-1的比特数M大于11比特时,采用图2所示的约束长度为7,码率为1/3的咬尾卷积码方式进行编码;图2中,ck表示待编码信号,D表示调制器,dk表示编码后信号,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101
表示交织处理;图中,仅是示例性的信道编码示意图;比特数M小于等于11比特时采用线性分组码方式进行编码,线性分组码的具体编码方式是:基本序列的长度对多个反馈信息进行编码具体为: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102
其中,i=0、1、2、...、B-1,b0,b1,...,bB-1表示编码后的比特序列,B表示编码后的长度,如果子帧中两个时隙承载相同的信息,那么B=12×Qm,如果两个时隙承载不同的信息,那么B=2×12×Qm(Qm表示调制阶数),N表示基本序列的长度,Mi,n表示基本序列n中编号为i的值,O0,O1,...OM-1表示反馈的信令,基本序列如下表1或者表2所示,基本序列也可以采用表1或者表2的基本序列进行行置换后的形式,当然不排除其他形式的基本序列。
i Mi,0 Mi,1 Mi,2 Mi,3 Mi,4 Mi,5 Mi,6 Mi,7 Mi,8 Mi,9 Mi,1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2   1   0   0   1   0   0   1   0   1   1   1
  3   1   0   1   1   0   0   0   0   1   0   1
  4   1   1   1   1   0   0   0   1   0   0   1
  5   1   1   0   0   1   0   1   1   1   0   1
  6   1   0   1   0   1   0   1   0   1   1   1
  7   1   0   0   1   1   0   0   1   1   0   1
  8   1   1   0   1   1   0   0   1   0   1   1
  9   1   0   1   1   1   0   1   0   0   1   1
  10   1   0   1   0   0   1   1   1   0   1   1
  1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2   1   0   0   1   0   1   0   1   1   1   1
  13   1   1   0   1   0   1   0   1   0   1   1
  14   1   0   0   0   1   1   0   1   0   0   1
  15   1   1   0   0   1   1   1   1   0   1   1
  16   1   1   1   0   1   1   1   0   0   1   0
  17   1   0   0   1   1   1   0   0   1   0   0
  18   1   1   0   1   1   1   1   1   0   0   0
  19   1   0   0   0   0   1   1   0   0   0   0
  20   1   0   1   0   0   0   1   0   0   0   1
  21   1   1   0   1   0   0   0   0   0   1   1
  22   1   0   0   0   1   0   0   1   1   0   1
  23   1   1   1   0   1   0   0   0   1   1   1
  24   1   1   1   1   1   0   1   1   1   1   0
  25   1   1   0   0   0   1   1   1   0   0   1
  26   1   0   1   1   0   1   0   0   1   1   0
  27   1   1   1   1   0   1   0   1   1   1   0
  28   1   0   1   0   1   1   1   0   1   0   0
  29   1   0   1   1   1   1   1   1   1   0   0
  30   1   1   1   1   1   1   1   1   1   1   1
  31   1   0   0   0   0   0   0   0   0   0   0
表1
i Mi,0 Mi,1 Mi,2 Mi,3 Mi,4 Mi,5 Mi,6 Mi,7 Mi,8 Mi,9 Mi,1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2   1   0   0   1   0   0   1   0   1   1   1
  3   1   0   1   1   0   0   0   0   1   0   1
  4   1   1   1   1   0   0   0   1   0   0   1
  5   1   1   0   0   1   0   1   1   1   0   1
  6   1   0   1   0   1   0   1   0   1   1   1
  7   1   0   0   1   1   0   0   1   1   0   1
  8   1   1   0   1   1   0   0   1   0   1   1
  9   1   0   1   1   1   0   1   0   0   1   1
  10   1   0   1   0   0   1   1   1   0   1   1
  1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2   1   0   0   1   0   1   0   1   1   1   1
  13   1   1   0   1   0   1   0   1   0   1   1
  14   1   0   0   0   1   1   0   1   0   0   1
  15   1   1   0   0   1   1   1   1   0   1   1
  16   1   1   1   0   1   1   1   0   0   1   0
  17   1   0   0   1   1   1   0   0   1   0   0
  18   1   1   0   1   1   1   1   1   0   0   0
  19   1   0   0   0   0   1   1   0   0   0   0
  20   1   0   1   0   0   0   1   0   0   0   1
  21   1   1   0   1   0   0   0   0   0   1   1
  22   1   0   0   0   1   0   0   1   1   0   1
  23   1   1   1   0   1   0   0   0   1   1   1
表2
其中,加扰的过程是用扰码序列c0,c1,...,cB-1和编码后的序列b0,b1,...,bB-1相加后对2进行取模运算,得到加扰后的序列q0,q1,...,qB-1;即qi=mod((ci+bi),2)(i=0,1,...B-1),扰码序列是由伪随机序列构成,初始值是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121
其中,调制方式采用QPSK,调制后的序列为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122
其中,时域扩展是指使用正交序列将编码后的序列扩展到ACK/NACK消息在子帧中所占的OFDM符号上,正交序列可以采用DFT序列,也可以采用Walsh序列,也可以采用CAZAC序列,或上述各序列的扩展序列。序列的长度等于一个时隙内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如果序列的长度小于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可以将序列中任何一个或者多个和原始序列组合满足组合后的序列长度和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相同。
其中,预编码变换是指对OFDM符号上的调制序列进行DFT操作。
N的值和系统采用的循环前缀的类型和上行参考信号(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测量参考信号(S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相关是指:根据系统采用循环前缀的类型可以得到当前时隙的OFDM符号个数,减去时隙内上行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就可以得到一个时隙内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从而可以得到一个子帧内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N。
其中一个时隙内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3或者2或者1,上行测量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1。
映射的OFDM符号位置和上行参考信号的位置有关是指,将预处理后的ACK/NACK消息映射在除上行参考信号位置之外的OFDM符号上。
对于常规循环前缀。每个时隙内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3或者2,
其中如果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3,那么这3个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承载在每个时隙的第2个,第3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在第0个,第3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在第1个,第3个,第5个OFDM符号上,这3个OFDM符号上的解调参考信号可以是相同的序列,也可能是一条序列经过时域扩展得到的。
其中如果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那么这2个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承载在每个时隙的第0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在第0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在第1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在第2个,第3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在第2个,第5个OFDM符号上;这2个OFDM符号上的解调参考信号可以是相同的序列,也可能是一条序列经过时域扩展得到的;
对于扩展循环前缀。每个时隙内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或者1;
其中如果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那么这2个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承载在每个时隙的第0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在第0个,第4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在第2个,第3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在第1个,第4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在第2个,第5个OFDM符号上,这2个OFDM符号上的解调参考信号可以是相同的序列,也可能是一条序列经过时域扩展得到的;
其中如果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1,那么这1个解调参考信号是承载在每个时隙的第2个OFDM符号上;或者,第3个OFDM符号上;
其中,每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从0开始编号;
上述的解调参考信号使用的序列是CG-CAZAC序列;
如果同时需要发送上行测量参考信号,那么每个子帧的第二个时隙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不用来承载ACK/NACK消息或者解调参考信号。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其中,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十二中,除了实施例二是每个slot有1个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其他为每个时隙(slot)有2个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情形。实施例十三至实施例十六为每个slot有3个解调参考信号的情形。图3至图18仅为对ACK/NACK应答信息的预处理的示例性的说明。实施例中OFDM符号编号从0开始。
实施例一
假设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不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不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1个和第5个OFDM符号上,DM RS的序列是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151
如图3所示;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线性分组码采用表1所示的基本序列;正交码采用Walsh序列,如表3所示,调制阶数Qm=2;采用前述方式二的预处理方式。
  序列索引   序列
  0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3   [1 1 -1 -1]
表3
对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进行编码,因为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的比特数8比特且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那么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码,且编码后的序列长度是48,编码后的序列为b0,b1,...b47,经过加扰调制后的序列为Q0,Q1,...Q23;因为每个slot内OFDM符号个数是7,DM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没有SRS发送,那么每个slot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5,所以将Walsh序列扩展成表4所示的正交序列,那么正交序列如表4所示:
表4
将Q0,Q1,...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预编码得到Q′1,Q′2,...Q′11和Q′12,Q′13,...Q′23,在表4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4)]将Q′1,Q′2,...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每个slot的第0,2,3,4,6个OFDM符号上,将导频序列映射到每个slot的第1,5个OFDM符号上,2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可以通过每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序列都是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161
构成,或者在表5(或者表6)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 w(1)]将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162
进行时域扩展构成。
  序列索引   序列
  0   [1 1]
  1   [1 -1]
表5
  序列索引   序列
  0   [1 j]
  1   [1 -j]
表6
实施例二
假设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不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1,且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2个OFDM符号上,如图4所示;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线性分组码采用表1所示的基本序列;正交码采用Walsh序列,如表7所示,调制阶数Qm=2;采用前述方式二的预处理方式。
  序列索引   序列
  0   [1 1 1 1 1]
  1   [1 ej8π/5 ej6π/5 ej4π/5 ej2π/5]
  2   [1 ej6π/5 ej2π/5 ej8π/5 ej4π/5]
  3   [1 ej4π/5 ej8π/5 ej2π/5 ej6π/5]
  4   [1 ej2π/5 ej4π/5 ej6π/5 ej8π/5]
表7
对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进行编码,因为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的比特数8比特且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那么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码,且编码后的长度是48,编码后的序列为b0,b1,...b47,经过加扰后调制后的序列为Q0,Q1,...Q23;因为每个slot内OFDM符号个数是6,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1且没有SRS发送,那么每个slot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5,将Q0,Q1,...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预编码得到Q′1,Q′2,...Q′11和Q′12,Q′13,...Q′23,在表5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4)]将Q′1,Q′2,...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每个slot的第0,1,3,4,5个OFDM符号上。将导频序列映射到每个slot的第2个OFDM符号上。
实施例三
假设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不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1个和第5个OFDM符号上,如图5所示;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线性分组码采用表1所示的基本序列;正交码采用Walsh序列,如表3所示,调制阶数Qm=2;采用前述方式二的预处理方式。
对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进行编码,因为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的比特数8比特且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那么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码,且编码后的序列长度是48,编码后的序列为b0,b1,...b47,经过加扰后调制后的序列为Q0,Q1,...Q23;因为每个slot内OFDM符号个数是7,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有SRS发送,那么slot0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5,slot1内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4,所以将Walsh序列重复到5,那么正交序列如表4所示。
将Q0,Q1,...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预编码得到Q′1,Q′2,...Q′11和Q′12,Q′13,...Q′23,在表4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4)]将Q′1,Q′2,...Q′11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slot0的第0,2,3,4,6个OFDM符号上,在表3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3)]将Q′12,Q′13,...Q′23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slot1的第0,2,3,4个OFDM符号上,将导频序列映射到每个slot的第1,5个OFDM符号上,2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可以通过每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序列都是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181
构成,或者在表7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 w(1)]将进行时域扩展构成。
实施例四
假设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1,且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2个OFDM符号上,如图6所示;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线性分组码采用表1所示的基本序列;正交码采用Walsh序列,如表3所示,调制阶数Qm=2;采用前述方式二的预处理方式。
对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进行编码,因为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的比特数8比特且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那么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码,且编码后的序列长度是48,编码后的序列为b0,b1,...b47,经过加扰后调制后的序列为Q0,Q1,...Q23;因为每个slot内OFDM符号个数是6,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1且有SRS发送,那么slot0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5,slot1内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4,所以将Walsh序列重复到5,那么正交序列如表4所示。
将Q0,Q1,...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预编码得到Q′1,Q′2,...Q′11和Q′12,Q′13,...Q′23,在表4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4)]将Q′1,Q′2,...Q′11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slot0的第0,1,2,4,5个OFDM符号上,在表3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3)]将Q′12,Q′13,...Q′23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slot1的第0,1,3,4个OFDM符号上,将导频序列映射到第2个OFDM符号上。
实施例五
假设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不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不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0个和第6个OFDM符号上,如图7所示;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线性分组码采用表1所示的基本序列;正交码采用DFT序列,如表5所示,调制阶数Qm=2;采用前述方式二的预处理方式。
对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进行编码,因为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的比特数8比特且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那么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码,且编码后的长度是48,编码后的序列为b0,b1,...b47,经过加扰后调制后的序列为Q0,Q1,...Q23;因为每个slot内OFDM符号个数是7,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没有SRS发送,那么每个slot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5,将Q0,Q1,...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预编码得到Q′1,Q′2,...Q′11和Q′12,Q′13,...Q′23,在表5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4)]将Q′1,Q′2,...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每个slot的第1,2,3,4,5个OFDM符号上,将导频序列映射到每个slot的第0,6个OFDM符号上,2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可以通过每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序列都是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191
构成,或者在表5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 w(1)]将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192
进行时域扩展构成。
实施例六
假设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不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不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0个和第5个OFDM符号上,如图8所示;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线性分组码采用表1所示的基本序列;正交码采用Walsh序列,如表3所示,调制阶数Qm=2;采用前述方式二的预处理方式。
对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进行编码,因为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的比特数8比特且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那么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码,且编码后的长度是48,编码后的序列为b0,b1,...b47,经过加扰后调制后的序列为Q0,Q1,...Q23;因为每个slot内OFDM符号个数是6,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没有SRS发送,那么每个slot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4,将Q0,Q1,...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预编码得到Q′1,Q′2,...Q′11和Q′12,Q′13,...Q′23,在表3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3)]将Q′1,Q′2,...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每个slot的第1,2,3,4个OFDM符号上,将导频序列映射到每个slot的第0,5个OFDM符号上,2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可以通过每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序列都是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01
构成,或者在表7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 w(1)]将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02
进行时域扩展构成。
实施例七
假设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不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1个和第7个OFDM符号上,如图9所示;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线性分组码采用表1所示的基本序列;正交码采用DFT序列,如表7所示,调制阶数Qm=2;采用前述方式二的预处理方式。
对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进行编码,因为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的比特数8比特且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那么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码,且编码后的长度是48,编码后的序列为b0,b1,...b47,经过加扰后调制后的序列为Q0,Q1,...Q23;因为每个slot内OFDM符号个数是7,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有SRS发送,那么slot0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5,slot1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5,将Q0,Q1,...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预编码得到Q′1,Q′2,...Q′11和Q′12,Q′13,...Q′23,在表5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4)]将Q′1,Q′2,...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每个slot的第1,2,3,4,5个OFDM符号上,将导频序列映射到每个slot的第0,6个OFDM符号上,2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可以通过每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序列都是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03
构成,或者在表5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 w(1)]将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11
进行时域扩展构成。
实施例八
假设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不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0个和第5个OFDM符号上,如图10所示;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线性分组码采用表1所示的基本序列;正交码采用Walsh序列,如表3所示,调制阶数Qm=2;采用前述方式二的预处理方式。
对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进行编码,因为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的比特数8比特且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那么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码,且编码后的长度是48,编码后的序列为b0,b1,...b47,经过加扰后调制后的序列为Q0,Q1,...Q23;因为每个slot内OFDM符号个数是6,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没有SRS发送,那么每个slot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4,将Q0,Q1,...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预编码得到Q′1,Q′2,...Q′11和Q′12,Q′13,...Q′23,在表3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3)]将Q′1,Q′2,...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每个slot的第1,2,3,4个OFDM符号上,将导频序列映射到每个slot的第0,5个OFDM符号上,2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可以通过每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序列都是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12
构成,或者在表7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 w(1)]将进行时域扩展构成。
实施例九
假设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不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2个和第3个OFDM符号上,如图11所示;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线性分组码采用表1所示的基本序列;正交码采用DFT序列,如表7所示,调制阶数Qm=2;采用前述方式二的预处理方式。
对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进行编码,因为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的比特数8比特且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那么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码,且编码后的长度是48,编码后的序列为b0,b1,...b47,经过加扰后调制后的序列为Q0,Q1,...Q23;因为每个slot内OFDM符号个数是7,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没有SRS发送,那么每个slot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5,将Q0,Q1,...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预编码得到Q′1,Q′2,...Q′11和Q′12,Q′13,...Q′23,在表5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4)]将Q′1,Q′2,...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每个slot的第0,1,4,5,6个OFDM符号上,将导频序列映射到每个slot的第2,3个OFDM符号上,2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可以通过每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序列都是构成,或者在表7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 w(1)]将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22
进行时域扩展构成。
实施例十
假设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不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2个和第3个OFDM符号上,如图12所示;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线性分组码采用表1所示的基本序列;正交码采用Walsh序列,如表7所示,调制阶数Qm=2;采用前述方式二的预处理方式。
对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进行编码,因为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的比特数8比特且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那么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码,且编码后的长度是48,编码后的序列为b0,b1,...b47,经过加扰后调制后的序列为Q0,Q1,...Q23;因为每个slot内OFDM符号个数是6,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没有SRS发送,那么每个slot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4,将Q0,Q1,...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预编码得到Q′1,Q′2,...Q′11和Q′12,Q′13,...Q′23,在表3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3)]将Q′1,Q′2,...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每个slot的第0,1,4,5个OFDM符号上,将导频序列映射到每个slot的第2,3个OFDM符号上,2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可以通过每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序列都是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31
构成,或者在表7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 w(1)]将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32
进行时域扩展构成。
实施例十一
假设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2个和第3个OFDM符号上,如图13所示;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线性分组码采用表1所示的基本序列;正交码采用DFT序列和Walsh序列,如表7和表3所示,调制阶数Qm=2;采用前述方式二的预处理方式。
对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进行编码,因为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的比特数8比特且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那么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码,且编码后的长度是48,编码后的序列为b0,b1,...b47,经过加扰后调制后的序列为Q0,Q1,...Q23;因为每个slot内OFDM符号个数是7,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有SRS发送,那么slot0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5,slot1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4,将Q0,Q1,...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预编码得到Q′1,Q′2,...Q′11和Q′12,Q′13,...Q′23,在表5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4)]将Q′1,Q′2,...Q′11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slot0的第0,1,4,5,6个OFDM符号上;在表3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3)]将Q′12,Q′13,...Q′23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slot1的第0,1,4,5个OFDM符号上,将导频序列映射到每个slot的第2,3个OFDM符号上,2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可以通过每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序列都是构成,或者在表7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 w(1)]将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34
进行时域扩展构成。
实施例十二
假设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2个和第3个OFDM符号上,如图14所示;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线性分组码采用表1所示的基本序列;正交码采用Walsh序列,如表7和表8所示,调制阶数Qm=2;采用前述方式二的预处理方式。
表6DFT序列[w(0)…w(2)]
  序列索引   序列
  0   [1 1 1]
  1   [1 ej2π/3 ej4π/3]
  2   [1 ej4π/3 ej2π/3]
表8
对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进行编码,因为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的比特数8比特且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那么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码,且编码后的长度是48,编码后的序列为b0,b1,...b47,经过加扰后调制后的序列为Q0,Q1,...Q23;因为每个slot内OFDM符号个数是6,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2且有SRS发送,那么slot0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4,slot1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4;将Q0,Q1,...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预编码得到Q′1,Q′2,...Q′11和Q′12,Q′13,...Q′23,在表3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3)]将Q′1,Q′2,...Q′11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slot0的第0,1,4,5个OFDM符号上;在表8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2)]将Q′12,Q′13,...Q′23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slot1的第0,1,4个OFDM符号上,将导频序列映射到每个slot的第2,3个OFDM符号上,2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可以通过每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序列都是构成,或者在表7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 w(1)]将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42
进行时域扩展构成。
实施例十三
假设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不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3,且不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0个,第3个和第6个OFDM符号上,DM RS的序列是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51
如图15所示;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线性分组码采用表1所示的基本序列;正交码采用Walsh序列,如表3所示,调制阶数Qm=2;采用前述方式二的预处理方式。
对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进行编码,因为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的比特数8比特且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那么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码,且编码后的序列长度是48,编码后的序列为b0,b1,...b47,经过加扰调制后的序列为Q0,Q1,...Q23;因为每个slot内OFDM符号个数是7,DM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3且没有SRS发送,那么每个slot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4,将Q0,Q1,...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预编码得到Q′1,Q′2,...Q′11和Q′12,Q′13,...Q′23,在表3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3)]将Q′1,Q′2,...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每个slot的第1,2,4,5个OFDM符号上,将导频序列映射到每个slot的第0,3,6个OFDM符号上,3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可以通过每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序列都是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52
构成,或者在表6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2)]将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53
进行时域扩展构成。
实施例十四
假设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3,且不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0,3,6个OFDM符号上,如图16所示;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线性分组码采用表1所示的基本序列;正交码采用Walsh序列,如表3所示,调制阶数Qm=2;采用前述方式二的预处理方式。
对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进行编码,因为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的比特数8比特且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那么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码,且编码后的序列长度是48,编码后的序列为b0,b1,...b47,经过加扰后调制后的序列为Q0,Q1,...Q23;因为每个slot内OFDM符号个数是7,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3且有SRS发送,那么slot0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4,slot1内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4,将Q0,Q1,...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预编码得到Q′1,Q′2,...Q′11和Q′12,Q′13,...Q′23,在表3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3)]将Q′1,Q′2,...Q′11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slot0的第1,2,4,5个OFDM符号上,在表3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3)]将Q′12,Q′13,...Q′23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slot1的第1,2,4,5个OFDM符号上,将导频序列映射到slot0的第0,3,6个OFDM符号上,slot1的第0,3个OFDM符号上,slot0的3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可以通过每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序列都是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61
构成,或者在表6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2)]将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62
进行时域扩展构成,slot1的2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可以通过每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序列都是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63
构成,或者在表7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 w(1)]将进行时域扩展构成。
实施例十五
假设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不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3,且部分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2,3,6个OFDM符号上,如图17所示;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线性分组码采用表1所示的基本序列;正交码采用Walsh序列,如表3所示,调制阶数Qm=2;采用前述方式二的预处理方式。
对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进行编码,因为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的比特数8比特且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那么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码,且编码后的序列长度是48,编码后的序列为b0,b1,...b47,经过加扰后调制后的序列为Q0,Q1,...Q23;因为每个slot内OFDM符号个数是7,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3且有SRS发送,那么slot0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4,slot1内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4,将Q0,Q1,...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预编码得到Q′1,Q′2,...Q′11和Q′12,Q′13,...Q′23,在表3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3)]将Q′1,Q′2,...Q′11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slot0的第0,1,4,5个OFDM符号上,在表3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3)]将Q′12,Q′13,...Q′23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slot1的第0,1,4,5个OFDM符号上,将导频序列映射到slot0的第2,3,6个OFDM符号上,slot1的第2,3,6个OFDM符号上,slot0的3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可以通过每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序列都是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71
构成,或者在表6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2)]将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72
进行时域扩展构成,slot1的3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可以通过每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序列都是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73
构成,或者在表6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2)]将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74
进行时域扩展构成。
实施例十六
假设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3,且部分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2,3,6个OFDM符号上,如图18所示;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线性分组码采用表1所示的基本序列;正交码采用Walsh序列,如表3所示,调制阶数Qm=2;采用前述方式二的预处理方式。
对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是O0,O1,...O7进行编码,因为需要发送的ACK/NACK消息的比特数8比特且每个slot上承载不同的控制信息,那么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码,且编码后的序列长度是48,编码后的序列为b0,b1,...b47,经过加扰后调制后的序列为Q0,Q1,...Q23;因为每个slot内OFDM符号个数是7,DM RS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3且有SRS发送,那么slot0内的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4,slot1内ACK/NACK消息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4,将Q0,Q1,...Q11和Q12,Q13,...Q23分别进行预编码得到Q′1,Q′2,...Q′11和Q′12,Q′13,...Q′23,在表3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3)]将Q′1,Q′2,...Q′11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slot0的第0,1,4,5个OFDM符号上,在表3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3)]将Q′12,Q′13,...Q′23进行时域扩展,映射在slot1的第0,1,4,5个OFDM符号上,将导频序列映射到slot0的第2,3,6个OFDM符号上,slot1的第2,3个OFDM符号上,slot0的3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可以通过每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序列都是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81
构成,或者在表6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w(2)]将
Figure BSA00000232277100282
进行时域扩展构成,slot1的2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可以通过每个OFDM符号上的导频序列都是构成,或者在表7中选择一个正交序列[w(0) w(1)]将进行时域扩展构成。
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例中,如果采用前述的方式一的预处理方式,也能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其所实现的细节基本相同,本发明不再赘述其细节。
图19为本发明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本发明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190、映射单元191和发送单元192;其中,
预处理单元190,用于对上行反馈的上行控制信令进行预处理;
映射单元191,用于将预处理后的上行控制信令映射到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上;
发送单元192,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令。
预处理单元190进一步包括信道编码子单元、加扰子单元、调制子单元、时域扩展子单元和预编码变换子单元;其中,
信道编码子单元,用于对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信道编码;
加扰子单元,用于对信道编码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加扰;
调制子单元,用于对加扰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调制;
时域扩展子单元,用于对调制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时域扩展;
预编码变换子单元,用于对时域扩展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预编码变换。
优选地,所述预编码变换子单元进一步对调制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预编码变换;所述时域扩展子单元再对预编码变换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时域扩展。
上述信道编码子单元进一步在所述上行控制信令的比特数大于11比特时,采用约束长度为7、码率为1/3的咬尾卷积码方式进行编码;否则采用线性分组码方式进行编码。其中,编码后的长度和一个子帧内的两个时隙是否承载相同的信息有关,具体地,一个子帧内的两个时隙承载相同的信息时,所述上行控制信令编码之后的长度是12×Qm;否则,编码后的长度是24×Qm,其中Qm是对应的调制阶数。
上述加扰子单元进一步利用扰码序列和编码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序列相加后,再进行对2取模的运算,得到加扰后的序列;其中,所述扰码序列由伪随机序列构成。
上述调制子单元进一步采用QPSK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调制。
上述时域扩展子单元进一步利用正交序列将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序列扩展到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上;所述正交序列为DFT序列或Walsh序列或CAZAC序列,或上述各序列的扩展序列,所述正交序列的长度为一个时隙内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个数。
上述预编码变换子单元进一步对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上的上行控制信令序列进行DFT操作。
上述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为一个子帧内除上行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之外的OFDM符号。
上述映射单元191在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与SRS承载于一个子帧中时,在子帧的第二个时隙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不承载上行控制信令。
其中,上行控制信令为ACK/NACK应答信息或信道状态信息CSI。
图20为本发明上行控制信令发送时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本发明上行控制信令发送时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装置包括承载单元200,用于将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承载于每个时隙的k个OFDM符号上。
其中,在正常循环前缀的子帧中,k=2或k=3;
在扩展循环前缀的子帧中,k=1或k=2。
在正常循环前缀的子帧中,每个时隙内的3个解调参考信号是承载在每个时隙的第2个,第3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者,第0个,第3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者,第1个,第3个,第5个OFDM符号上
在正常循环前缀的子帧中,每个时隙内的2个解调参考信号是承载在每个时隙的第0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第0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者,第1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第2个,第3个OFDM符号上;
在扩展循环前缀的子帧中,每个时隙内的2个解调参考信号是承载在每个时隙的第0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第0个,第4个OFDM符号上;或者,第2个,第3个OFDM符号上;或者,第1个,第4个OFDM符号上;或者,第2个,第5个OFDM符号上;
在扩展循环前缀中,每个时隙内的1个解调参考信号是承载在每个时隙的第2个OFDM符号上;或者,第3个OFDM符号上;
其中,上述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是两个以上时,每个OFDM符号上承载的解调参考信号为相同的序列,或者为经时域扩展的序列,所述的序列是CG-CAZAC序列。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图19及图20所示的装置分别是为实现前述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以及上行控制信令发送时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而设计的,上述各处理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中的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8)

1.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上行控制信令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加扰、调制、时域扩展和预编码变换,或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加扰、调制、预编码变换和时域扩展后,映射到用于承载所述上行控制信令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信道编码具体为:
所述上行控制信令的比特数大于11比特时,采用约束长度为7、码率为1/3的咬尾卷积码方式进行编码;否则采用线性分组码方式进行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一个子帧内的两个时隙承载相同的信息时,所述上行控制信令编码之后的长度是12×Qm;否则,编码后的长度是24×Qm,其中Qm是对应的调制阶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加扰具体为:
利用扰码序列与编码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序列相加后,再进行对2取模的运算,得到加扰后的序列;其中,所述扰码序列由伪随机序列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调制具体为:
采用四相相移键控(QPSK)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序列进行调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时域扩展具体为:
利用正交序列将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序列扩展到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上;所述正交序列为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序列,或Walsh序列,或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或DFT序列、Walsh序列或CAZAC序列的扩展序列;所述正交序列的长度为一个时隙内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个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预编码变换具体为:
对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上的上行控制信令序列进行DFT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为一个子帧内除上行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之外的OFDM符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与上行测量参考信号(SRS)承载于一个子帧中时,子帧的第二个时隙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不承载上行控制信令或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为上行反馈的正确/错误应答(ACK/NACK)信息或信道状态信息(CSI)。
11.一种上行控制信令发送时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解调参考信号承载于每个时隙的k个OFDM符号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正常循环前缀的子帧中,k=2或k=3;
在扩展循环前缀的子帧中,k=2或k=1。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解调参考信号承载于每个时隙的k个OFDM符号上具体为:
在正常循环前缀的子帧中,每个时隙内的3个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3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3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分别承载于第1个,第3个,第5个OFDM符号上;
在正常循环前缀的子帧中,每个时隙内的2个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1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3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5个OFDM符号上;
在扩展循环前缀的子帧中,每个时隙内的2个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4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3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1个,第4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5个OFDM符号上;
在扩展循环前缀中,每个时隙内的1个解调参考信号承载于第2个OFDM符号上;或者,承载于第3个OFDM符号上。
其中,每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从0开始编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为两个以上时,各个OFDM符号上承载的解调参考信号为相同的序列,或者为经时域扩展的序列;所述的序列为计算机生成恒包络零自相关(CG-CAZAC)序列。
15.一种应答消息的上行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映射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预处理单元,用于对上行控制信令进行预处理;
映射单元,用于将预处理后的上行控制信令映射到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上;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信道编码子单元、加扰子单元、调制子单元、时域扩展子单元和预编码变换子单元;其中,
信道编码子单元,用于对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信道编码;
加扰子单元,用于对信道编码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加扰;
调制子单元,用于对加扰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调制;
时域扩展子单元,用于对调制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时域扩展;
预编码变换子单元,用于对时域扩展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预编码变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变换子单元进一步对调制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预编码变换;所述时域扩展子单元再对预编码变换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时域扩展。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编码子单元进一步在所述上行控制信令的比特数大于11比特时,采用约束长度为7、码率为1/3的咬尾卷积码方式进行编码;否则采用线性分组码方式进行编码;其中,一个子帧内的两个时隙承载相同的信息时,所述上行控制信令编码之后的长度是12×Qm;否则,编码后的长度是24×Qm,其中Qm是对应的调制阶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扰子单元进一步利用扰码序列和编码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序列相加后,再进行对2取模的运算,得到加扰后的序列;其中,所述扰码序列由伪随机序列构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子单元进一步采用QPSK调制方式对加扰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进行调制。
21.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扩展子单元进一步利用正交序列将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序列扩展到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上;所述正交序列为DFT序列,或Walsh序列,或CAZAC序列,或DFT序列、Walsh序列或CAZAC序列的扩展序列;所述正交序列的长度为一个时隙内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个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变换子单元进一步对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上的上行控制信令序列进行DFT操作。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为一个子帧内除上行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之外的OFDM符号。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单元在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与SRS承载于一个子帧中时,在子帧的第二个时隙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不承载上行控制信令或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15、16、17、23或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为上行反馈的ACK/NACK应答信息或CSI信息。
26.一种上行控制信令发送时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承载单元,用于将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承载于每个时隙的k个OFDM符号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正常循环前缀的子帧中,k=2或k=3;
在扩展循环前缀的子帧中,k=2或k=1;
所述承载单元进一步地,
在正常循环前缀的子帧中,将每个时隙内的3个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3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3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分别承载于第1个,第3个,第5个OFDM符号上;
在正常循环前缀的子帧中,将每个时隙内的2个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6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1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3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5个OFDM符号上;
在扩展循环前缀的子帧中,将每个时隙内的2个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5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0个,第4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2个,第3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于第1个或者第4个OFDM符号上;或者,分别承载在第2个,第5个OFDM符号上;
在扩展循环前缀中,将每个时隙内的1个解调参考信号承载于第2个OFDM符号上;或者,承载于第3个OFDM符号上。
其中,每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从0开始编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OFDM符号个数为两个以上时,各个承载的解调参考信号为相同的序列,或者为经时域扩展的序列;所述的序列为CG-CAZAC序列。
CN201010255033.2A 2010-08-12 2010-08-12 上行控制信令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9023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5033.2A CN101902301B (zh) 2010-08-12 2010-08-12 上行控制信令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及装置
MX2012012065A MX2012012065A (es) 2010-08-12 2010-11-24 Metodo y aparato para transmitir señalizacion de control de enlace ascendente y soportar señal de referencia de desmodulacion de enlace ascendente.
EP10855819.8A EP2530895A4 (en) 2010-08-12 2010-11-2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CONTROL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RECOVERY
US13/581,320 US9350575B2 (en) 2010-08-12 2010-11-2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and bearing up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JP2013523463A JP2013539269A (ja) 2010-08-12 2010-11-24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シグナル送信方法、アップリンク送信装置及びアップリンク復調基準信号搬送装置
RU2012146852/08A RU2532722C2 (ru) 2010-08-12 2010-11-24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управляющих сигналов канала восходящей связи и переноса опорного сигнала демодуляции канала восходящей связи
PCT/CN2010/079084 WO2012019398A1 (zh) 2010-08-12 2010-11-24 上行控制信令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及装置
KR1020127033867A KR101428357B1 (ko) 2010-08-12 2010-11-24 업링크 제어 시그널링의 송신, 업링크 복조 참조 신호의 적재 방법 및 장치
BR112012027161-0A BR112012027161B1 (pt) 2010-08-12 2010-11-24 Método para transmissão de sinalização de controle de ligação ascendente, e aparelho de transmissão para sinalização de controle de ligação ascendent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5033.2A CN101902301B (zh) 2010-08-12 2010-08-12 上行控制信令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2301A true CN101902301A (zh) 2010-12-01
CN101902301B CN101902301B (zh) 2018-11-20

Family

ID=43227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5033.2A Active CN101902301B (zh) 2010-08-12 2010-08-12 上行控制信令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350575B2 (zh)
EP (1) EP2530895A4 (zh)
JP (1) JP2013539269A (zh)
KR (1) KR101428357B1 (zh)
CN (1) CN101902301B (zh)
BR (1) BR112012027161B1 (zh)
MX (1) MX2012012065A (zh)
RU (1) RU2532722C2 (zh)
WO (1) WO2012019398A1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30078A1 (zh) * 2011-03-25 2012-10-04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解调导频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3312438A (zh) * 2012-03-12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3348612A (zh) * 2011-02-23 2013-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的多个非周期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
CN103733717A (zh) * 2011-08-12 2014-04-1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被配置不连续接收(drx)的用户设备的活动时间状态来决定是否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WO2014107838A1 (zh) * 2013-01-08 2014-07-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解调参考信号的配置、映射方法、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WO2014113935A1 (zh) * 2013-01-23 2014-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配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4201614A1 (zh) * 2013-06-17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393618A (zh) * 2013-05-15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通信系统、终端和基站
CN105634665A (zh) * 2014-11-06 2016-06-0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2739374B (zh) * 2011-04-12 2017-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下确认信息的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和系统
CN106793105A (zh) * 2016-08-26 2017-05-31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用户终端
CN106961408A (zh) * 2016-01-11 2017-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7026719A (zh) * 2016-01-29 2017-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7710658A (zh) * 2015-07-06 2018-02-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扩展的接收机处理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26650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上行信号的方法及终端
CN109428846A (zh) * 2017-08-25 2019-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9062668A1 (zh) * 2017-09-29 2019-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信息、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20142937A1 (en) * 2019-01-09 2020-07-16 Nec Corporation Dmrs transmission
US10813129B2 (en) 2016-01-20 2020-10-2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data,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15189735A (zh) * 2016-06-30 2022-10-14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方法以及发送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9607B (zh) * 2010-11-09 2014-01-2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触发和传输方法及其设备
EP2987287B1 (en) * 2013-04-15 2018-04-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nodes for using precoding in a wir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634807B2 (en) * 2014-12-02 2017-04-25 Nxp Usa, Inc. Joint user detection apparatus
US9930654B2 (en) * 2015-03-17 2018-03-27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ser equipment uplink transmissions on an unlicensed carrier
WO2017052307A1 (en) 2015-09-25 2017-03-30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dm-rs for v2x
KR102443053B1 (ko) * 2015-10-30 2022-09-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643133A1 (en) * 2017-06-23 2020-04-29 IDAC Holdings, Inc. Transmission with restrictions in unlicensed spectrum
US10623224B2 (en) 2018-05-14 2020-04-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onvey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information for an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WO2020143046A1 (zh) * 2019-01-11 2020-07-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由用户设备、基站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和基站
US20200374066A1 (en) * 2019-05-20 2020-11-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 Signaling Structure
US11950237B2 (en) * 2019-09-24 2024-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quence base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KR20220101473A (ko) * 2021-01-11 2022-07-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 전송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970A (zh) * 2008-05-16 2008-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秩指示信令的发送方法
CN101505293A (zh) * 2009-03-13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89382B1 (ko) 2003-06-20 2007-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분할다중화방식을 기반으로 하는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송신장치 및 방법
EP1774678A4 (en) * 2004-08-03 2011-01-05 Agency Science Tech & Re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DIGITAL DATA STREAM, TRANSMITTER, METHOD FOR RECEIVING A DIGITAL DATA STREAM AND RECEIVER
KR101106297B1 (ko) * 2005-12-23 2012-0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Ofdm 심볼의 주파수 호핑 방법
US20080084815A1 (en) * 2006-10-06 2008-04-1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trol signaling
US8228782B2 (en) 2006-12-22 2012-07-24 Lg Electronics Inc. Sequenc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d on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transmission unit
KR101350134B1 (ko) * 2007-04-26 2014-0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준신호 전송 방법
CN101296021B (zh) 2007-04-28 2012-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信道复用传输方法与装置
CN101132387B (zh) * 2007-08-15 2013-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通信系统的控制信令及其参考信号的发射方法
JP2009302880A (ja) * 2008-06-13 2009-12-24 Fujitsu Ltd 上り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多重方法及びこれを適用する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KR101037520B1 (ko) * 2008-12-02 2011-05-26 주식회사 팬택 광대역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스크램블링 코드 생성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10068047A2 (en) 2008-12-11 2010-06-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performed by relay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40676B2 (en) * 2009-06-25 2012-12-25 Motorola Mobility Llc Control and data signaling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203584B2 (en) * 2009-11-02 2015-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DM-FDM relay backhaul channel for LTE advanced
WO2011096646A2 (en) * 2010-02-07 2011-08-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s
US9654265B2 (en) * 2010-04-08 2017-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to facilitate transmission of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2005523A2 (ko) * 2010-07-07 2012-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응답 정보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970A (zh) * 2008-05-16 2008-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秩指示信令的发送方法
CN101505293A (zh) * 2009-03-13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8612A (zh) * 2011-02-23 2013-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的多个非周期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
WO2012130078A1 (zh) * 2011-03-25 2012-10-04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解调导频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2739374B (zh) * 2011-04-12 2017-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下确认信息的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和系统
CN103733717A (zh) * 2011-08-12 2014-04-1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被配置不连续接收(drx)的用户设备的活动时间状态来决定是否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CN103733717B (zh) * 2011-08-12 2018-06-1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决定是否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3312438A (zh) * 2012-03-12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3312438B (zh) * 2012-03-12 2018-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4107838A1 (zh) * 2013-01-08 2014-07-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解调参考信号的配置、映射方法、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04871624A (zh) * 2013-01-08 2015-08-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解调参考信号的配置、映射方法、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WO2014113935A1 (zh) * 2013-01-23 2014-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配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393618B (zh) * 2013-05-15 2019-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通信系统、终端和基站
US10070464B2 (en) 2013-05-15 2018-09-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05393618A (zh) * 2013-05-15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通信系统、终端和基站
CN104871619A (zh) * 2013-06-17 2015-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9888462B2 (en) 2013-06-17 2018-02-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WO2014201614A1 (zh) * 2013-06-17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4871619B (zh) * 2013-06-17 2019-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634665B (zh) * 2014-11-06 2019-05-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5634665A (zh) * 2014-11-06 2016-06-0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7710658B (zh) * 2015-07-06 2020-10-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扩展的接收机处理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10658A (zh) * 2015-07-06 2018-02-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扩展的接收机处理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61408A (zh) * 2016-01-11 2017-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6961408B (zh) * 2016-01-11 2020-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US10813129B2 (en) 2016-01-20 2020-10-2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data,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07026719A (zh) * 2016-01-29 2017-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5189735B (zh) * 2016-06-30 2024-03-26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方法以及发送设备
CN115189735A (zh) * 2016-06-30 2022-10-14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方法以及发送设备
CN106793105B (zh) * 2016-08-26 2018-08-10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用户终端
CN106793105A (zh) * 2016-08-26 2017-05-31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用户终端
WO2018126650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上行信号的方法及终端
CN110168993A (zh) * 2017-01-06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上行信号的方法及终端
CN110168993B (zh) * 2017-01-06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上行信号的方法及终端
US11095492B2 (en) 2017-08-25 2021-08-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9428846B (zh) * 2017-08-25 2023-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428846A (zh) * 2017-08-25 2019-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586870A (zh) * 2017-09-29 2019-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信息、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586870B (zh) * 2017-09-29 2022-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信息、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19062668A1 (zh) * 2017-09-29 2019-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信息、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20142937A1 (en) * 2019-01-09 2020-07-16 Nec Corporation Dmrs 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2301B (zh) 2018-11-20
EP2530895A1 (en) 2012-12-05
US9350575B2 (en) 2016-05-24
WO2012019398A1 (zh) 2012-02-16
US20120320872A1 (en) 2012-12-20
EP2530895A4 (en) 2014-03-05
MX2012012065A (es) 2012-11-22
KR20130044242A (ko) 2013-05-02
KR101428357B1 (ko) 2014-08-07
JP2013539269A (ja) 2013-10-17
RU2012146852A (ru) 2014-05-20
BR112012027161A2 (pt) 2017-07-11
RU2532722C2 (ru) 2014-11-10
BR112012027161B1 (pt)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2301A (zh) 上行控制信令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及装置
CN10274220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4220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59923B (zh) 在物理数据信道中复用来自用户设备的控制和数据信息
WO2017121417A1 (zh) 一种确定编码调制参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5276120B2 (ja) 物理ハイブリッド再送指示チャネルリソースの分配方法
CN10295991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04723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2008030458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control channels to resources in OFDM systems
CN101330306A (zh)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
CN102484568A (zh) 正确错误应答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反馈方法及系统
CN101378307B (zh) 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
CN101986591A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终端、基站
WO2011074910A2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CN101924624A (zh)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CN102394685A (zh) 多天线系统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03312446A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860425A (zh) 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1783718A (zh) 调度请求消息和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复用方法
CN101917380A (zh) 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2833056B (zh) 一种进行信道处理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1908950A (zh) 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WO2017121416A1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1867466A (zh) 应答消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2377511B (zh) 一种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1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Advanced Standard Communica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Ministry of justice, Zhongxing building, S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