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8950A - 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08950A CN101908950A CN2010102590062A CN201010259006A CN101908950A CN 101908950 A CN101908950 A CN 101908950A CN 2010102590062 A CN2010102590062 A CN 2010102590062A CN 201010259006 A CN201010259006 A CN 201010259006A CN 101908950 A CN101908950 A CN 1019089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fdm symbol
- antenna
- send
- utilize
- mention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其中,该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包括:终端从一个时隙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提取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对,其中,每个OFDM符号对包括两个OFDM符号;上述终端对上述每个OFDM符号对中的控制符号进行编码;上述终端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编码后的控制符号。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基于STBC的分集方式下实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的OFDM符号发送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准确地发送上行控制信令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是第三代伙伴组织的重要计划,图1示出了LTE系统中基本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帧结构分为无线帧、半帧、子帧、时隙和符号四个等级,其中,一个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一个无线帧由两个半帧组成,每个半帧的长度为5ms,一个半帧由5个子帧组成,每个子帧的长度为1ms,一个子帧由两个时隙构成,每个时隙的长度为0.5ms。
当LTE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时,一个时隙包含7个长度为66.7us的上/下行符号,其中,第一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为5.21us,其他6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为4.69us。
当LTE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时,一个时隙包含6个长度为66.7us的上/下行符号,其中,每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均为16.67us。
在LTE的下行HARQ中,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ACK/NACK(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应答消息,当UE(User Equipment终端)没有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是在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发送的。LTE定义了多种PUCCH format(format,格式),包括PUCCH format1/1a/1b和format 2/2a/2b,其中format 1用来发送UE的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信号,format 1a和1b分别用来反馈1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和2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format 2用来发送CSI(Channel States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包括CQI(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信道质量信息)、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信息)以及RI(Rank Indication,秩指示信息),format 2a用来发送CSI和1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format2b用来发送CSI信息和2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format 2a/2b只用于循环前缀为常规循环前缀的场景。
LTE系统中,在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系统中,由于上下行子帧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当PDSCH只包含一个传输块时,UE要反馈1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当PDSCH包含两个传输块时,UE要反馈2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在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系统中,由于上下行子帧的不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多个下行子帧对应的ACK/NACK应答消息需要在一个上行子帧的PUCCH信道上发送,其中上行子帧对应的下行子帧集合组成了“bundling window”。ACK/NACK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bundling(绑定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把需要在该上行子帧反馈的各个下行子帧对应的传输块的ACK/NACK应答消息进行逻辑与运算,如果一个下行子帧有2个传输块,UE要反馈2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如果各个子帧只有一个传输块,UE要反馈1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另一种是multiplexing(multiplexing with channel selection,信道选择)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不同的PUCCH信道和该信道上不同的调制符号来表示需要在该上行子帧反馈的下行子帧的不同反馈状态,如果下行子帧上有多个传输块,那么先将下行子帧的多个传输块反馈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Spatial Bundling)后再进行信道选择,然后使用PUCCH formatlb发送。
为了满足高级国际电信联盟(Intem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Advanced,简称为ITU-Advanced)的要求,作为LTE的演进标准的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简称为LTE-A)系统需要支持更大的系统带宽(最高可达100MHz),并需要后向兼容LTE现有的标准。在现有的LTE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将LTE系统的带宽进行合并来获得更大的带宽,这种技术称为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为CA)技术,该技术能够提高IMT-Advance系统的频谱利用率、缓解频谱资源紧缺,进而优化频谱资源的利用。为了获得更高的峰值频谱效率,LTE-A系统中,上行支持多根传输天线,考虑到传输分集方式可以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改善接收信号的信噪比,所以针对PUCCH信道多天线传输模式的讨论都是基于传输分集方式的。传输分集的方式很多,其中,SORTD(Space Orthogonal-Resource Transmit Diversity,空间正交资源传输分集)使用不同的正交资源在不同的天线上传输相同的控制信令,从而获得分集增益,使用该分集方式需要多个正交资源的问题;STBC(Space Time Block Coding,空时分组码)在时域利用Alamouti(目前,没有对应的中文技术术语)编码,使用该分集方式需要偶数个符号;SFBC(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ing,空频分组码)在频域利用Alamouti编码。
当LTE-A采用了载波聚合技术时,当UE配置了4个下行分量载波时,UE需要反馈这4个下行分量载波的ACK/NACK。如果在MIMO情况下,UE需要反馈每个码字的ACK/NACK,则当UE配置了4个下行分量载波时,UE需要反馈8个ACK/NACK。目前关于ACK/NACK应答消息反馈的结论是:对于LTE-A的终端来说:如果最多支持4比特ACK/NACK应答消息,使用信道选择方法;如果支持大于4比特ACK/NACK应答消息的反馈,使用DFT-s-OFDM结构的方法。目前也没有排除其他上行控制信令采用DFT-s-OFDM结构发送的方法,为了便于后面描述,将这种基于DFT-s-OFDM结构的称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虽然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基于STBC的分集方式,但是没有公开任何技术方案在这种分集方式下实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的OFDM符号的配对选择和发送,此外,现有技术也没有公开对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采用STBC分集方式时,配对后剩余的一个OFDM符号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基于STBC的分集方式下实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的OFDM符号发送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其包括:终端从一个时隙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提取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对,其中,每个OFDM符号对包括两个OFDM符号;上述终端对上述每个OFDM符号对中的控制符号进行编码;上述终端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编码后的控制符号。
进一步地,上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用于采用DFT-s-OFDM格式发送上行控制信令,其中,上述上行控制信令包括:确认/否定ACK/NACK应答信息和/或信道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一个OFDM符号对包括:OFDM符号a和OFDM符号b,上述OFDM符号a和OFDM符号b均包括n个用于传输的控制符号,其中,n=12,上述终端对上述一个OFDM符号对中的控制符号进行编码包括:上述终端从上述OFDM符号a和OFDM符号b中依次选择第i个控制符号a_s(i)和b_s(i),其中,i=0,1,...,n-1;上述终端对上述控制符号a_s(i)和b_s(i)进行alamouti编码。
进一步地,上述终端采用以下发送方式之一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编码后的控制符号:在上述OFDM符号a上利用天线1发送上述a_s(i);在上述OFDM符号a上利用天线2发送上述-b_s(i)*;在上述OFDM符号b上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b_s(i);在上述OFDM符号b上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a_s(i)*;在上述OFDM符号b上利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a_s(i);在上述OFDM符号b上利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b_s(i)*;在上述OFDM符号a上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b_s(i);在上述OFDM符号a上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a_s(i)*;在上述OFDM符号a上利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a_s(i);在上述OFDM符号a上利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b_s(i)*;在上述OFDM符号b上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b_s(i);在上述OFDM符号b上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a_s(i)*;在上述OFDM符号b上利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a_s(i);在上述OFDM符号b上利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b_s(i)*;在上述OFDM符号a上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b_s(i);在上述OFDM符号a上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a_s(i)*。
进一步地,上述终端从一个时隙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OFDM符号中提取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对之后,还包括:判断上述时隙内是否只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上述OFDM符号;若是,则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上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上述OFDM符号中的控制符号。
进一步地,上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上述OFDM符号为OFDM符号c,上述OFDM符号c中的控制符号包括:c_s(i),其中,i=0,1,...,n-1,n=12;上述在不同的天线上采用以下发送方式之一发送上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上述OFDM符号中的控制符号:在上述OFDM符号c上利用天线1发送上述c_s(i);在上述OFDM符号c上利用天线2发送上述c_s(i);在上述OFDM符号c上利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c_s(i);在上述OFDM符号c上利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c_s(i)*exp(j·i·d),其中,d>=0;在上述一个时隙上,在上述OFDM符号c上利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c_s(i);在上述一个时隙的下一个时隙上,在上述OFDM符号c上利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c_s(i)。
进一步地,当上述一个时隙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为x0,x1和x2时,上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1),上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上述OFDM符号为x2;或者,上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2),上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上述OFDM符号为x1;或者,上述OFDM符号对包括(x1,x2),上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上述OFDM符号为x0;当上述一个时隙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为x0,x1,x2和x3时,上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1)和(x2,x3);当上述一个时隙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为x0,x1,x2,x3和x4时,上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1)和(x3,x4),上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上述OFDM符号为x2;或者,上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1)和(x2,x3),上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上述OFDM符号为x4;当上述一个时隙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为x0,x1,x2,x3,x4和x5时,上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1),(x2,x3)和(x4,x5)。
进一步地,还包括:上述终端在上述不同的天线上使用上述不同的时域正交资源或不同的频域正交资源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进一步地,上述终端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编码后的OFDM符号包括:上述终端使用不同的天线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发送编码后的控制符号。
进一步地,上述终端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编码后的控制符号包括:如果上述终端使用4天线来发送上述上行控制信令,则通过2天线虚拟化实现上述4天线的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多天线系统的终端,其包括:提取单元,用于从一个时隙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OFDM符号中提取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对,其中,每个OFDM符号对包括两个OFDM符号;编码单元,用于对上述每个OFDM符号对中的控制符号进行编码;发送单元,用于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编码后的控制符号。
进一步地,上述一个OFDM符号对包括:OFDM符号a和OFDM符号b,其中,上述OFDM符号a和OFDM符号b均包括n个用于传输的控制符号,n≥1;上述编码单元包括:选择模块,用于从上述OFDM符号a和OFDM符号b中依次选择第i个控制符号a_s(i)和b_s(i),其中,i=0,1,...,n-1;编码模块,用于对上述控制符号a_s(i)和b_s(i)进行alamouti编码。
进一步地,上述编码模块用于对上述控制符号a_s(i)和b_s(i)编码得到:其中*代表共轭。
进一步地,上述发送单元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上述OFDM符号a上利用天线1发送上述a_s(i);在上述OFDM符号a上利用天线2发送上述-b_s(i)*;在上述OFDM符号b上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b_s(i);在上述OFDM符号b上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a_s(i)*;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上述OFDM符号b上利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a_s(i);在上述OFDM符号b上利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b_s(i)*;在上述OFDM符号a上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b_s(i);在上述OFDM符号a上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a_s(i)*;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上述OFDM符号a上利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a_s(i);在上述OFDM符号a上利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b_s(i)*;在上述OFDM符号b上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b_s(i);在上述OFDM符号b上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a_s(i)*;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在上述OFDM符号b上利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a_s(i);在上述OFDM符号b上利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b_s(i)*;在上述OFDM符号a上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b_s(i);在上述OFDM符号a上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a_s(i)*。
进一步地,上述终端还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在上述提取单元从一个时隙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OFDM符号中提取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对之后,判断上述时隙内是否只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上述OFDM符号;上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只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上述OFDM符号时,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上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上述OFDM符号中的控制符号。
进一步地,上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上述OFDM符号为OFDM符号c,上述OFDM符号c中的控制符号包括:c_s(i),其中,i=0,1,...,n-1,n≥1,其中,上述发送单元还包括: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在上述OFDM符号c上利用天线1发送上述c_s(i);在上述OFDM符号c上利用天线2发送上述c_s(i);第六发送模块,用于在上述OFDM符号c上利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c_s(i);在上述OFDM符号c上利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c_s(i)*exp(j·i·d),其中,d>=0;第七发送模块,用于在上述一个时隙上,在上述OFDM符号c上利用上述天线1发送上述c_s(i);在上述一个时隙的下一个时隙上,在上述OFDM符号c上利用上述天线2发送上述c_s(i)。
通过本发明,终端从一个时隙内OFDM符号中选择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对,并对其进行编码,然后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解决上述的无法在基于STBC的分集方式下实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的发送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准确地发送上行控制信令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LTE系统中基本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的一种优选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FT-s-OFDM结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符号的一种优选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FT-s-OFDM结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符号的另一种优选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FT-s-OFDM结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符号的又一种优选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FT-s-OFDM结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符号的又一种优选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FT-s-OFDM结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符号的又一种优选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多天线系统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的一种优选流程图,其包括:
S202,终端从一个时隙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中提取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对,其中,每个OFDM符号对包括两个OFDM符号;
S204,上述终端对上述每个OFDM符号对中的控制符号进行编码;
S206,上述终端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编码后的OFDM符号。
通过本发明,终端在一个时隙内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OFDM符号中选择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对,并对其进行编码,然后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解决上述的无法在基于STBC的分集方式下实现上行控制信令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的发送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准确地发送上行控制信令的技术效果。
优选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可以为协议所规定的上行控制信道格式。
优选的,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用于采用DFT-s-OFDM结构发送上行控制信令,其中,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包括:ACK(Acknowledgement,确认)/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否定)应答信息和/或信道状态信息。
优选的,所述一个OFDM符号对包括:OFDM符号a和OFDM符号b,OFDM符号a和OFDM符号b均包括n个用于传输的控制符号(也称为控制信令符号),其中,n≥1。在本实施例的场景下,所述终端对所述一个OFDM符号对中的控制符号进行编码包括:所述终端从所述OFDM符号a和OFDM符号b中依次选择第i个控制符号a_s(i)和b_s(i),其中,i=0,1,...,n-1;所述终端对所述控制符号a_s(i)和b_s(i)进行alamouti编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在2天线下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
优选的,所述终端对所述控制符号a_s(i)和b_s(i)进行alamouti编码包括:对所述控制符号a_s(i)和b_s(i)编码得到:其中*代表共轭。
优选的,所述终端采用以下发送方式之一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编码后的OFDM符号,以便实现在2天线下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
1)在所述OFDM符号a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a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a_s(i)*;
2)在所述OFDM符号b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a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a_s(i)*;
3)在所述OFDM符号a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a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a_s(i)*;
4)在所述OFDM符号b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a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a_s(i)*。
优选的,所述终端从一个时隙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OFDM符号中提取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对之后(即,在一个时隙内从采用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的OFDM符号中提取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对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时隙是否只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若是,则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中的控制符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剩余的未被编码的OFDM符号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为OFDM符号c,所述OFDM符号c中的控制符号包括:c_s(i),其中,i=0,1,...,n-1,n≥1;所述在不同的天线上采用以下发送方式之一发送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中的控制符号,以便实现对剩余的未被编码的OFDM符号的传输:
1)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c_s(i);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c_s(i);
2)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c_s(i);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c_s(i)*exp(j·i·d),其中,d>=0;
3)在所述一个时隙上,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c_s(i);在所述一个时隙的下一个时隙上,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c_s(i)。
优选的,下面描述在一个时隙内选择OFDM符号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之一:
1)当所述一个时隙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为x0,x1和x2时,所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1),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为x2;或者,所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2),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为x1;或者,所述OFDM符号对包括(x1,x2),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为x0;
2)当所述一个时隙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为x0,x1,x2和x3时,所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1)和(x2,x3);
3)当所述一个时隙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为x0,x1,x2,x3和x4时,所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1)和(x3,x4),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为x2;或者,所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1)和(x2,x3),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为x4;
4)当所述一个时隙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为x0,x1,x2,x3,x4和x5时,所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1),(x2,x3)和(x4,x5)。
通过上述选择方法,可以灵活地选取时隙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
优选的,所述终端在所述不同的天线上使用不同的时域正交资源或不同的频域正交资源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通过使用不同的时域正交资源或者频域正交资源,终端可以更有效地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使得基站可以有效地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
优选的,所述终端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编码后的OFDM符号包括:所述终端使用不同的天线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发送编码后的OFDM符号。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本发明可以实现在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
优选的,所述终端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编码后的OFDM符号包括:如果所述终端使用4天线来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则通过2天线虚拟化实现所述4天线的发送。通过这种虚拟化的方式,使得本发明可以适用于4天线的场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图3所示的场景。在该场景中,假设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每个slot内符号个数是6;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符号个数是2,且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2个和第3个符号上,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令是o0,o1,...om-1,采用2天线发送;DM RS的序列是
针对上述场景,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其包括:
步骤S1:对需要传输的上行控制信令进行预处理,映射到图3的OFDM符号上;
步骤S2:所述终端在时隙0先选取OFDM符号对(x0,x1),(x2,x3),在时隙1内选取OFDM符号对(y0,y1);
步骤S3:所述终端依次分别从符号对(x0,x1),(x2,x3)和(y0,y1),从各个符号对中顺序提取控制符号,每个OFDM符号均包含12个用于传输的控制符号,将提取得控制符号a_x0_s(i),a_x2_s(i),a_y0_s(i)和b_x1_s(i),b_x3_s(i),b_y1_s(i)分别进行alamouti编码,直到所有的控制符号均编码完成。采用如下方式之一对a_s(i)和b_s(i)进行alamouti编码和发送:
1)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0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_b_x1_s(i)*在OFDM符号x0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1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1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2_s(i)在OFDM符号x2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3_s(i)*在OFDM符号x2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3_s(i)在OFDM符号x3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2_s(i)*在OFDM符号x3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0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0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1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1上用天线2发送;
2)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1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1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0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0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2_s(i)在OFDM符号x3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3_s(i)*在OFDM符号x3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3_s(i)在OFDM符号x2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2_s(i)*在OFDM符号x2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1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1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0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0上用天线2发送;
3)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0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0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1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1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2_s(i)在OFDM符号x2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3_s(i)*在OFDM符号x2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3_s(i)在OFDM符号x3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2_s(i)*在OFDM符号x3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0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0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1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1上用天线1发送;
4)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1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1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0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0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2_s(i)在OFDM符号x3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3_s(i)*在OFDM符号x3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3_s(i)在OFDM符号x2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2_s(i)*在OFDM符号x2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1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1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0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0上用天线1发送;
步骤S4:所述终端在时隙1内得到一个OFDM符号y3,对符号y3中的控制符号c_y3_s(i)进行相关处理,直到符号y3中所有控制符号c_y3_s(i)处理完成;对c_y3_s(i)进行相应处理是指采用如下方式之一:
1)所述c_y3_s(i)在OFDM符号y3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c_y3_s(i)在OFDM符号y3上利用天线2发送;
2)所述c_y3_s(i)在OFDM符号c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c_y3_s(i)*exp(j·i·d)(d>=0)在OFDM符号c上利用天线2发送,
3)时隙t时,所述c_y3_s(i)在上OFDM符号c上利用天线1发送;时隙t+1时,所述c_y3_s(i)在上OFDM符号c上利用天线2发送;
步骤S5:所述终端采用以下的几种方式之一生成不同天线上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步骤S6:所述终端将编码后的控制符号加上SRS,DM RS后进行IDFT变换,然后通过多天线发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基于图4所示的场景。在该场景中,假设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每个slot内符号个数是6;不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符号个数是2,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令是o0,o1,...om-1;采用2天线发送,DM RS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0个和第5个符号上,如图4所示,DM RS的序列是
针对上述场景,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其包括:
步骤S1:对需要传输的上行控制信令进行预处理,映射到图4的OFDM符号上;
步骤S2:所述终端在时隙0选取OFDM符号对(x0,x1),(x2,x3),在时隙1内选取OFDM符号对(y0,y1),(y2,y3);
步骤S3:所述终端依次分别从符号对(x0,x1),(x2,x3),(y0,y1)和(y2,y3)顺序提取控制符号,每个OFDM符号均包含12个用于传输的控制符号,将提取得的控制符号a_x0_s(i),a_x2_s(i),a_y0_s(i),a_y2_s(i)和b_x1_s(i),b_x3_s(i),b_y1_s(i),b_y3_s(i)分别进行alamouti编码,直到所有的控制符号均编码完成。采用如下方式之一对a_s(i)和b_s(i)进行alamouti编码和发送:
1)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0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0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1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1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2_s(i)在OFDM符号x2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3_s(i)*在OFDM符号x2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3_s(i)在OFDM符号x3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2_s(i)*在OFDM符号x3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0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0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1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1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2_s(i)在OFDM符号y2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3_s(i)*在OFDM符号y2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3_s(i)在OFDM符号y3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2_s(i)*在OFDM符号y3上用天线2发送;
2)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1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1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0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0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2_s(i)在OFDM符号x3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3_s(i)*在OFDM符号x3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3_s(i)在OFDM符号x2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2_s(i)*在OFDM符号x2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1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1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0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0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2_s(i)在OFDM符号y3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3_s(i)*在OFDM符号y3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3_s(i)在OFDM符号y2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2_s(i)*在OFDM符号y2上用天线2发送;
3)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0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0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1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1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2_s(i)在OFDM符号x2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3_s(i)*在OFDM符号x2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3_s(i)在OFDM符号x3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2_s(i)*在OFDM符号x3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0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0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1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1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2_s(i)在OFDM符号y2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3_s(i)*在OFDM符号y2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3_s(i)在OFDM符号y3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2_s(i)*在OFDM符号y3上用天线1发送;
4)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1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1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0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0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2_s(i)在OFDM符号x3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3_s(i)*在OFDM符号x3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3_s(i)在OFDM符号x2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2_s(i)*在OFDM符号x2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1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1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0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0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2_s(i)在OFDM符号y3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3_s(i)*在OFDM符号y3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3_s(i)在OFDM符号y2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2_s(i)*在OFDM符号y2上用天线1发送;
步骤S4:所述终端采用以下的几种方式之一生成不同天线上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步骤S5:所述终端将编码后的控制符号加上DM RS后进行IDFT变换,然后通过多天线发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基于图5所示的场景。在该场景中,假设采用常规循环前缀,每个slot内符号个数是7;需要发送的上行控制信令是o0,o1,...om-1,采用2天线发送,不需要发送SRS;DM RS所占的符号个数是2,且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2个和第3个符号上,如图5所示(或者DM RS不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1个和第5个符号上,如图6所示,或者DM RS不连续分布在每个时隙的第0个和第6个符号上,如图7所示),DM RS的序列是
针对上述场景,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其包括:
步骤S1:对需要传输的上行控制信令进行预处理,映射到图5(或图6,或图7)的OFDM符号上;
步骤S2:所述终端在时隙0先选取OFDM符号对(x0,x1),(x3,x4),在时隙1内选取OFDM符号对(y0,y1),(y3,y4);
步骤S3:所述终端依次分别从符号对(x0,x1),(x3,x4),(y0,y1)和(y3,y4)中顺序提取控制符号,每个OFDM符号均包含12个用于传输的控制符号,将提取得到的a_x0_s(i),a_x3_s(i),a_y0_s(i),a_y3_s(i)和b_x1_s(i),b_x4_s(i),b_y1_s(i),b_y4_s(i)分别进行alamouti编码,直到所有的控制符号均编码完成。采用如下方式之一对a_s(i)和b_s(i)进行alamouti编码和发送:
1)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0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0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1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1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3_s(i)在OFDM符号x3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4_s(i)*在OFDM符号x3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4_s(i)在OFDM符号x4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3_s(i)*在OFDM符号x4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0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0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1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1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3_s(i)在OFDM符号y3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4_s(i)*在OFDM符号y3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4_s(i)在OFDM符号y4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3_s(i)*在OFDM符号y4上用天线2发送;
2)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1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1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0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0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3_s(i)在OFDM符号x4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4_s(i)*在OFDM符号x4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4_s(i)在OFDM符号x3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3_s(i)*在OFDM符号x3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1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1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0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0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3_s(i)在OFDM符号y4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4_s(i)*在OFDM符号y4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4_s(i)在OFDM符号y3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3_s(i)*在OFDM符号y3上用天线2发送;
3)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0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0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1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1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3_s(i)在OFDM符号x3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4_s(i)*在OFDM符号x3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4_s(i)在OFDM符号x4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3_s(i)*在OFDM符号x4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0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0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1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1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3_s(i)在OFDM符号y3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4_s(i)*在OFDM符号y3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4_s(i)在OFDM符号y4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3_s(i)*在OFDM符号y4上用天线1发送;
4)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1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1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1_s(i)在OFDM符号x0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0_s(i)*在OFDM符号x0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x3_s(i)在OFDM符号x4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x4_s(i)*在OFDM符号x4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x4_s(i)在OFDM符号x3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x3_s(i)*在OFDM符号x3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1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1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1_s(i)在OFDM符号y0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0_s(i)*在OFDM符号y0上用天线1发送;所述a_y3_s(i)在OFDM符号y4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y4_s(i)*在OFDM符号y4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b_y4_s(i)在OFDM符号y3上用天线2发送;所述a_y3_s(i)*在OFDM符号y3上用天线1发送;
步骤S4:所述终端在时隙0,1内分别得到一个用于PUCCH格式3的OFDM符号x2,y2,对符号x2,y2中的控制符号c_x2_s(i),c_y2_s(i)进行相关处理,直到符号x2,y3中所有控制符号c_x2_s(i),c_y2_s(i)处理完成;对c_x2_s(i),c_y2_s(i)进行相应处理是指采用如下方式之一:
1)所述c_x2_s(i)在OFDM符号x2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c_x2_s(i)在OFDM符号x2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c_y2_s(i)在OFDM符号y2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c_y3_s(i)在OFDM符号y2上利用天线2发送;
2)所述c_x2_s(i)在OFDM符号x2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c_x2_s(i)*exp(j·i·d)(d>=0)在OFDM符号x2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c_y2_s(i)在OFDM符号y2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c_y2_s(i)*exp(j·i·d)(d>=0)在OFDM符号y2上利用天线2发送,
3)时隙t时,所述c_x2_s(i)在上OFDM符号x2上利用天线1发送;时隙t+1时,所述c_x2_s(i)在上OFDM符号x2上利用天线2发送;时隙t时,所述c_y2_s(i)在上OFDM符号y2上利用天线1发送;时隙t+1时,所述c_y2_s(i)在上OFDM符号y2上利用天线2发送;
步骤S5:所述终端采用以下的几种方式之一生成不同天线上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步骤S6:所述终端将编码后的控制符号加上DM RS后进行IDFT变换,然后通过多天线发送。
实施例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多天线系统的终端,其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1-4中的发送方法来发送多天线系统下的上行控制信令。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多天线系统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提取单元802,用于从一个时隙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OFDM符号中提取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对,其中,每个OFDM符号对包括两个OFDM符号;编码单元804,与提取单元802相连,用于对所述每个OFDM符号对中的控制符号进行编码;发送单元806,与编码单元804相连,用于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编码后的OFDM符号。
通过本发明,终端在一个时隙内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OFDM符号中选择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对,并对其进行编码,然后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解决上述的无法在基于STBC的分集方式下实现上行控制信令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的发送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准确地发送上行控制信令的技术效果。
优选的,所述一个OFDM符号对包括:OFDM符号a和OFDM符号b,其中,所述OFDM符号a和OFDM符号b均包括n个用于传输的控制符号,n≥1;编码单元804包括:选择模块8041,用于从所述OFDM符号a和OFDM符号b中依次选择第i个控制符号a_s(i)和b_s(i),其中,i=0,1,...,n-1;编码模块8042,用于对所述控制符号a_s(i)和b_s(i)进行alamouti编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在2天线下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
优选的,发送单元806包括:
1)第一发送模块8061,用于在所述OFDM符号a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a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a_s(i)*;
2)第二发送模块8062,用于在所述OFDM符号b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a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a_s(i)*;
3)第三发送模块8063,用于在所述OFDM符号a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a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a_s(i)*;
4)第四发送模块8064,用于在所述OFDM符号b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a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a_s(i)*。
通过上述发送单元的结构,本实施例可以实现在2天线下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
优选的,上述终端还可以包括:判断单元808,用于在所述提取单元从一个时隙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OFDM符号中提取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对之后,判断所述时隙内是否只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发送单元806还用于在只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时,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中的控制符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剩余的OFDM符号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一个剩余的OFDM符号包括:OFDM符号c,其中,所述OFDM符号c包括用于传输的控制符号c_s(i),i=0,1,...,n-1,n≥1,其中,发送单元806还包括:
1)第五发送模块8065,用于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c_s(i);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c_s(i);
2)第六发送模块8066,用于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c_s(i);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c_s(i)*exp(j·i·d),其中,d>=0;
3)第七发送模块8067,用于在所述一个时隙上,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c_s(i);在所述一个时隙的下一个时隙上,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c_s(i)。
通过上述发送单元的结构,可以实现对剩余的OFDM符号的传输。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从一个时隙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提取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对,其中,每个OFDM符号对包括两个OFDM符号;
所述终端对所述每个OFDM符号对中的控制符号进行编码;
所述终端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编码后的控制符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用于采用DFT-s-OFDM格式发送上行控制信令,其中,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包括:确认/否定ACK/NACK应答信息和/或信道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OFDM符号对包括:OFDM符号a和OFDM符号b,所述OFDM符号a和OFDM符号b均包括n个用于传输的控制符号,其中,n=12,所述终端对所述一个OFDM符号对中的控制符号进行编码包括:
所述终端从所述OFDM符号a和OFDM符号b中依次选择第i个控制符号a_s(i)和b_s(i),其中,i=0,1,...,n-1;
所述终端对所述控制符号a_s(i)和b_s(i)进行alamouti编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采用以下发送方式之一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编码后的控制符号:
在所述OFDM符号a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a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a_s(i)*;
在所述OFDM符号b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a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a_s(i)*;
在所述OFDM符号a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a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a_s(i)*;
在所述OFDM符号b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a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a_s(i)*。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从一个时隙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OFDM符号中提取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对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时隙内是否只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
若是,则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中的控制符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为OFDM符号c,所述OFDM符号c中的控制符号包括:c_s(i),其中,i=0,1,...,n-1,n=12;所述在不同的天线上采用以下发送方式之一发送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中的控制符号:
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c_s(i);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c_s(i);
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c_s(i);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c_s(i)*exp(j·i·d),其中,d>=0;
在所述一个时隙上,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c_s(i);在所述一个时隙的下一个时隙上,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c_s(i)。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一个时隙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为x0,x1和x2时,所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1),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为x2;或者,所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2),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为x1;或者,所述OFDM符号对包括(x1,x2),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为x0;
当所述一个时隙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为x0,x1,x2和x3时,所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1)和(x2,x3);
当所述一个时隙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为x0,x1,x2,x3和x4时,所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1)和(x3,x4),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为x2;或者,所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1)和(x2,x3),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为x4;
当所述一个时隙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OFDM符号为x0,x1,x2,x3,x4和x5时,所述OFDM符号对包括:(x0,x1),(x2,x3)和(x4,x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不同的天线上使用所述不同的时域正交资源或不同的频域正交资源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编码后的OFDM符号包括:
所述终端使用不同的天线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发送编码后的控制符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编码后的控制符号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使用4天线来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则通过2天线虚拟化实现所述4天线的发送。
12.一种采用多天线系统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从一个时隙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OFDM符号中提取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对,其中,每个OFDM符号对包括两个OFDM符号;
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每个OFDM符号对中的控制符号进行编码;
发送单元,用于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编码后的控制符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OFDM符号a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a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a_s(i);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OFDM符号b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a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a_s(i)*;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OFDM符号a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a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a_s(i)*;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OFDM符号b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a_s(i);在所述OFDM符号b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b_s(i);在所述OFDM符号a上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a_s(i)*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提取单元从一个时隙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中的OFDM符号中提取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对之后,判断所述时隙内是否只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只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时,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中的控制符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下一个未被提取的所述OFDM符号为OFDM符号c,所述OFDM符号c中的控制符号包括:c_s(i),其中,i=0,1,...,n-1,n≥1,其中,所述发送单元还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天线1发送所述c_s(i);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天线2发送所述c_s(i);
第六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c_s(i);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c_s(i)*exp(j·i·d),其中,d>=0;
第七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一个时隙上,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所述天线1发送所述c_s(i);在所述一个时隙的下一个时隙上,在所述OFDM符号c上利用所述天线2发送所述c_s(i)。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59006.2A CN101908950B (zh) | 2010-08-16 | 2010-08-16 | 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59006.2A CN101908950B (zh) | 2010-08-16 | 2010-08-16 | 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08950A true CN101908950A (zh) | 2010-12-08 |
CN101908950B CN101908950B (zh) | 2015-06-03 |
Family
ID=43264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5900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8950B (zh) | 2010-08-16 | 2010-08-16 | 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08950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2224A (zh) * | 2010-08-20 | 2013-07-24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识别pucch格式3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
WO2018126650A1 (zh) * | 2017-01-06 | 2018-07-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上行信号的方法及终端 |
WO2020056726A1 (en) * | 2018-09-21 | 2020-03-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108310A1 (en) * | 2004-06-22 | 2008-05-08 | Wen Tong | Closed Loop Mimo Systems and Methods |
US20090262852A1 (en) * | 2008-01-16 | 2009-10-22 | Orlik Philip V | Coding for Large Antenna Arrays in MIMO Networks |
CN101577612A (zh) * | 2008-05-07 | 2009-11-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1599786A (zh) * | 2008-06-06 | 2009-1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射方法、数据发射装置及系统 |
-
2010
- 2010-08-16 CN CN201010259006.2A patent/CN10190895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108310A1 (en) * | 2004-06-22 | 2008-05-08 | Wen Tong | Closed Loop Mimo Systems and Methods |
US20090262852A1 (en) * | 2008-01-16 | 2009-10-22 | Orlik Philip V | Coding for Large Antenna Arrays in MIMO Networks |
CN101577612A (zh) * | 2008-05-07 | 2009-11-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1599786A (zh) * | 2008-06-06 | 2009-1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射方法、数据发射装置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TS 36.211 V1.2.0 (2007-06)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0 June 2007 (2007-06-30)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2224A (zh) * | 2010-08-20 | 2013-07-24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识别pucch格式3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
CN103222224B (zh) * | 2010-08-20 | 2015-09-23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识别pucch格式3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
CN105024796A (zh) * | 2010-08-20 | 2015-11-04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识别pucch格式3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
CN105024796B (zh) * | 2010-08-20 | 2019-06-04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识别pucch格式3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
US10897751B2 (en) | 2010-08-20 | 2021-01-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PUCCH format 3 resources |
WO2018126650A1 (zh) * | 2017-01-06 | 2018-07-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上行信号的方法及终端 |
WO2020056726A1 (en) * | 2018-09-21 | 2020-03-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US12074824B2 (en) | 2018-09-21 | 2024-08-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08950B (zh) | 2015-06-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02301B (zh) | 上行控制信令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及装置 | |
US8861455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aling configuration of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 |
EP2723012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transmission on up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imo | |
CN101631374B (zh) | 一种下行传输方式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3944665B (zh) | 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3581891B (zh) | 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US9131465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control channels to resources in OFDM systems | |
CN102484568B (zh) | 正确错误应答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反馈方法及系统 | |
CN101984568B (zh) |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系统 | |
CN101789848B (zh) | Lte-a系统的上行链路预编码矩阵的信令指示方法 | |
US914826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HARQ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1330306A (zh) |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 | |
WO2011141874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transmission resources | |
CN102083223A (zh) | 一种发送dci和上行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2823184A (zh) | 用于有效传输控制信息以支持上行链路多天线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5553533A (zh) |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
CN102395163A (zh) | 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信息的交互方法及协作多点传输系统 | |
CN103312446A (zh)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
WO2012155506A1 (zh) | 一种小区间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信息交互方法和基站 | |
CN101783718A (zh) | 调度请求消息和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复用方法 | |
CN101964698A (zh) | 多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 |
CN107659349A (zh) | 一种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640585B (zh) | 多天线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 |
WO2010145068A1 (en) |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data over a communications channel | |
CN101908950B (zh) | 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