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55434A - 锚杆卡钩 - Google Patents

锚杆卡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55434A
CN106955434A CN201610932664.0A CN201610932664A CN106955434A CN 106955434 A CN106955434 A CN 106955434A CN 201610932664 A CN201610932664 A CN 201610932664A CN 106955434 A CN106955434 A CN 106955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trigger piece
supporting leg
hook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326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丹·亨
盖理·E·乔特
蒂姆·埃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liance Industr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Reliance Industr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liance Industries LLC filed Critical Reliance Industr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6955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54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45/00Hooks; Eyes
    • F16B45/02Hooks with pivoting or elastically bending closing member
    • F16B45/024Hooks with pivoting or elastically bending closing member and having means biasing the closing member about the pivot
    • F16B45/026Hooks with pivoting or elastically bending closing member and having means biasing the closing member about the pivot and including a coil type sp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5/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 A62B35/0043Lifelines, lanyards, and anchors therefore
    • A62B35/0068Anch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45/00Hooks; Eyes
    • F16B45/02Hooks with pivoting or elastically bending closing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45/00Hooks; Eyes
    • F16B45/02Hooks with pivoting or elastically bending closing member
    • F16B45/023Hooks with pivoting or elastically bending closing member the closing member pivoting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hoo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卡钩组件包括钩本体、可枢转地安装到钩本体的门、可枢转地安装到钩本体的扳柄、扳柄偏置构件与门偏置构件。钩本体包括颈部以及从颈部延伸的钩部。锁定臂从钩部的端部朝向颈部延伸并且限定捕获区域。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门是仅枢转的,并且门偏置构件是具有沿门延伸的支腿的扭转弹簧,并且其中支腿限定锁定构件。扭转弹簧连接到扳柄以便通过扳柄的枢转运动相对于门与锁定臂在其中防止门的枢转运动的锁定位置与其中使能够枢转运动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门相对于钩本体另外地横向地移动并且适于与本体的锁定臂接合。门连接到扳柄以便通过扳柄的枢转运动在其中防止门的枢转运动的锁定位置与其中使能够枢转运动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Description

锚杆卡钩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5年10月22日提交的、标题为锚杆卡钩的美国专利申请No.62/245075的优先权,所述申请通过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关于联邦资助实验或开发的陈述
不适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坠落保护装置,并且特别地涉及门式锚杆卡钩,其用于经由系索将工人锚定到诸如在构造位置中的现有的锚杆的锚定点。
背景技术
在构造与建筑物修复工业并且在其它相关工业中、诸如例如在多层建筑物的上层楼面的构造或修复期间对于工人而言在升高的工作位置处工作并非是不常见的。在此情形中使用多种安全设备。例如,安全带与可伸缩物是设计为在没有受伤风险的情况下允许个人在本来是危险或致命的高度处安全地操作。自收缩系索(可收缩的)包括保持在卷轴上的可收缩物中的被称作为救生索的缆线或织带。当救生索从可收缩物处以相对慢的速度被拉动时,诸如当使用者四处移动但未坠落时,可收缩物使卷轴解开缠绕并且使救生索从可收缩物延伸。安全带可以附接到救生索的端部以将个人固定到可收缩物。
救生索或可收缩物连接到锚定件。锚定点通常可以是圆柱形柱件或锚杆,并且在此情形中,通常地使用卡钩以将可收缩物连接到锚定件。已经开发了门式钩(即,具有延伸跨越钩开口的门的钩件)以助于降低钩从锚定件脱离的可能性,并且当附接到大体上竖直的杠时(并且由此当钩与竖直相比更多地是水平时)抵抗施加在钩上的力来加强钩。
发明内容
简要地说,卡钩组件包括钩本体、门与扳柄。钩本体包括颈部及从颈部延伸并且限定钩区域的钩部。本体还可以包括在颈部底部处的连接环。钩部包括从所述颈部延伸的后部,从后部的顶部延伸的弯曲部分,以及从所述弯曲部分延伸的前部。前部的远端限定钩部的端部。锁定臂从钩部的端部朝向颈部延伸。锁定臂包括从钩部的端部延伸的基部、从基部向上地延伸的第一支腿、以及从第一支腿朝向钩本体前部延伸的第二支腿。锁定臂基部、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限定捕获区域,并且第二支腿的端部与钩部前部之间的间隙限定进入捕获区域的进口。锁定臂的基部可以从本体的钩部的端部大体上垂直地延伸。
门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门在其第一端处枢转地安装到钩本体。在其第二端处,门限定定尺寸经过锁定臂第二支腿的开口以及定尺寸为通过进入捕获区域的进口的门横跨构件。门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可选择性地枢转地移动,其中在闭合位置中,门横跨构件抵靠锁定臂基部以闭合钩区域的开口,并且其中在打开位置中,钩区域的开口被打开以允许卡钩连接到锚定点或从锚定点移除。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卡钩组件包括沿门延伸的锁定构件。锁定构件包括定尺寸为容纳在本体锁定臂的捕获区域中的横跨构件。锁定构件相对于门与本体锁定臂在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其中在锁定位置中,所述锁定构件横跨构件容纳在捕获区域中以防止门的枢转运动,并且其中在释放位置中,锁定构件的横跨构件与捕获区域的进口对准以便不妨碍门的枢转运动。
在此实施方式中,扳柄在扳柄枢转点处枢转地安装到钩本体并且在与所述扳柄枢转点分隔开的点处连接到锁定构件。扳柄在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其中在锁定位置中,锁定构件的横跨构件容纳在钩部锁定臂的捕获区域中,并且其中在释放位置中,锁定构件的横跨构件位于其释放位置中;由此扳柄在其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的选择性枢转运动使锁定构件在其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卡钩组件还包括用于使门偏置到闭合位置中的门偏置构件以及用于使扳柄偏置到第一位置的扳柄偏置构件。
根据卡钩组件的方面,门偏置构件包括具有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的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第一支腿沿门延伸并且限定锁定构件。
根据卡钩组件的另一个方面,卡钩组件包括具有第一支腿、第二支腿与第三支腿的一件式复合扭转弹簧,其中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通过第一线圈接合并且第二支腿与第三支腿通过第二线圈接合。门偏置构件包括复合扭转弹簧的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并且扳柄偏置构件包括复合扭转弹簧的第二支腿与第三支腿。复合扭转弹簧的第一支腿、第二支腿与第三支腿相对于扳柄、钩本体、与门定位,使得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使扳柄偏置到其锁定位置并且第二支腿与第三支腿使门偏置到其闭合位置。此外,第三支腿沿门延伸并且限定锁定构件。由此,复合扭转弹簧用于双重目的,其相应地使扳柄与门偏置到它们的锁定与闭合位置中,并且用作为锁定构件以至少部分地防止门从其闭合位置枢转。
根据卡钩组件的另一方面,扳柄限定从其前边缘向后地延伸的弧形通道;并且门包括延伸通过门沿其枢转的平面的锁定销。扳柄通道与门锁定销分别地定位在扳柄与门上,使得当扳柄位于其释放位置中时,门锁定销与扳柄通道对准以允许门从其闭合位置移动到其打开位置;并且其中当扳柄位于其锁定位置中时,门锁定销不与通道对准并且与扳柄的前表面邻接,使得基本上防止了门从其闭合位置的枢转运动。
根据卡钩组件的方面,钩本体包括平行于锁定构件的行进的方向延伸的细长狭槽。连接销延伸通过钩本体与锁定机构的狭槽并且在相对端处连接到所述扳柄,使得连接销将锁定构件连接到扳柄。
在此实施方式的变型中,扳柄沿钩本体在其中扳柄可以在其锁定与释放位置之间枢转的第一位置与其中防止扳柄的枢转运动的第二位置之间之间是可移动的。当扳柄在第二位置中时,门位于其闭合位置中并且锁定构件横跨构件被捕获在锁定臂捕获区域中。
根据此变型的方面,钩本体包括第一狭槽以及从第一狭槽延伸的第二狭槽。第一狭槽大体上平行于锁定机构的行进的方向延伸并且第二狭槽大体上平行于扳柄行进的方向延伸。当扳柄位于第一位置中时,连接销与第一狭槽对准以在第一狭槽中行进,并且当扳柄在其第二位置中时,连接销容纳在第二狭槽中并且不与第一狭槽对准。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卡钩组件包括钩本体、门与扳柄。此外,卡钩组件包括门偏置构件与扳柄偏置构件。钩部是如上所述的。
门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使得门在第一端处连接到本体以相对于本体枢转地且横向地移动。门第二端限定了定尺寸为经过锁定臂第二支腿的开口以及定尺寸为通过捕获区域的进口并且容纳在捕获区域中的门横跨构件。门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可枢转地移动,其中在闭合位置中,门横跨构件抵靠锁定臂基部以闭合钩区域的开口,并且其中在打开位置中,所述钩区域的开口被打开以允许卡钩连接到锚定点或从锚定点移除。此外,当在闭合位置中时,门在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还可横向地可移动,其中在锁定位置中,门横跨构件容纳在捕获区域中以防止门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并且其中在释放位置中,门开口与本体锁定臂第二支腿对准并且门横跨构件与到捕获区域的开口对准由此门可以在其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枢转。
扳柄可枢转地安装到钩本体并且连接到门。扳柄在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由此当扳柄位于其锁定位置中时,门横跨构件容纳在钩部锁定臂的捕获区域中,并且当扳柄位于其释放位置中时,门位于其释放位置中。扳柄在其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的选择性移动使门在其所述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面,门包括延伸通过门沿其枢转的平面的锁定销,并且钩本体包括从本体的内表面向后地延伸的狭槽。狭槽与门锁定销对准。门锁定销定位在门上使得当门位于其锁定位置中时,门锁定销容纳在本体通道中以防止门的枢转运动,并且当门位于其释放位置中时,门锁定销位于通道外部以允许门的枢转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弹簧锁定机构的卡钩组件的侧视图;
图2是卡钩组件的不完全的立体图;
图3是卡钩组件的本体的侧视图;
图4包括卡钩组件的扳柄的侧视图与俯视图;
图5包括卡钩组件的门的侧视图与横截面视图;
图6是示出通过钩本体的锁定臂捕获的弹簧锁定机构的、卡钩组件的放大不完全立体图;
图7是示出从钩本体的锁定臂脱离的弹簧锁定机构的、卡钩组件的放大不完全立体图;
图8是示出了与扳柄的锁定通道接合的门锁定销的放大不完全立体图;
图9是示出组件的多个部件的卡钩组件的、其中卡钩组件位于闭合位置与锁定位置中的线图;
图10是卡钩组件的、其中卡钩组件被闭合但处于解锁或释放位置中的线图;
图11是显示卡钩组件位于打开位置中的、卡钩组件的线图;
图12是卡钩组件的变型的本体的侧视图;
图13包括用于卡钩组件的变型的扳柄的侧视图与后视图;
图14包括用于卡钩组件的变型的门的俯视图与横截面视图;
图15是示出组件的多个部件的卡钩组件的变型的线图,其中卡钩组件位于闭合位置与锁定位置中;
图16是卡钩组件的线图,其中卡钩组件被闭合但在释放但仍锁定的位置中;
图17是示出卡钩组件位于解锁、但仍闭合的位置中的卡钩组件的线图;
图18是示出卡钩组件位于打开位置中的卡钩组件的线图;
图19是示出组件的多个部件的卡钩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图,其中卡钩组件位于闭合与锁定位置中;
图20是图19的卡钩组件的线图,其中卡钩组件被闭合但位于解锁状态中;以及
图21是示出卡钩组件位于打开条件中的图19的卡钩组件的线图。
贯穿附图的几个图将使用相应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的描述通过实例而不是通过要求的限制示出了本发明。此说明书将清楚地使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能够制造与使用要求的发明,并且描述了几个实施方式、改变、变形、替换以及要求的发明的用途,包括我目前认为是实施要求的发明的最佳模式。此外,应该理解的是要求的发明不限于其应用到在下面描述中阐述的或在附图中描述的构造的细节与部件的布置。要求的发明能够具有其它实施方式并且以多种方式实践或实施。此外,应该理解的是这里使用的措辞与术语,是出于描述的目的并且不应被视为限定。
在图1和图2中大体上示出了卡钩组件10,并且在图3-图4中单独地示出了卡钩组件10的部件。图9、图10和图11分别示出了位于其闭合与锁定状态、闭合与解锁状态、以及打开状态中的卡钩组件,其中钩部定位在锚杆R周围。卡钩组件10包括本体12、扳柄50、门70、及部分抵靠以使门保持在闭合位置中的弹簧90。
参照图3,本体12包括位于其底端处的连接环14,救生索可以连接到该连接环。颈部16从连接环14延伸,并且如将要说明的,形成用于扳柄和门的安装区域。颈部16包括在颈部的外边缘中且正好定位在连接环14上方的切口区域18。扳柄安装穿孔20在切口区域18的顶部附近形成在颈部中。颈部16还包括从颈部16的内边缘延伸的门安装区域24。门安装区域是通过大体上直线下边缘26a来限定,其中直线下边缘26a就在连接环14上方远离颈部初始地延伸。下边缘26a,平滑地转变成弧形内边缘26b,此弧形内边缘向上地弯曲到大体上直线顶部边缘26c,该直线顶部边缘26c向内地延伸并且大体上平行于底部边缘26a。上弧形边缘26d从顶部边缘26c的端部延伸,并且向外朝向颈部16的外边缘成弧形。弧形边缘26d限定半径,并且由弧形边缘26d和26b限定的圆基本上是同心的。上弧形边缘26d有效地延伸到颈部16的内边缘中,使得在门安装区域24与颈部16的内边缘的上交叉部处形成小入口28。门安装穿孔30形成在门安装区域24的中心处且与由弧形边缘26b和26d限定的圆基本上同心。最后,门安装区域包括位于下面的、并且参照图3位于略微相对门穿孔30的左侧的狭槽32。
钩部34从颈部16向上延伸并且包括从颈部延伸的后部34a、从后部的端部延伸的弧形部34b、以及从弧形部34b的端部延伸的前部34c。前部34c,参照图3,大体上沿向下方向延伸并且示出为大体上平行于钩后部34a。本体的钩部34由此限定尺寸设计为容纳锚杆、柱件或锚定件R(图9、图10)的钩区域36。锁定臂38从颈部34的端部34d朝向颈部16向内延伸。锁定臂38包括从钩前部34c的端部34d朝向颈部16延伸的基部38a。第一支腿38b从基部38a朝向钩部的钩弧形部34b向上延伸。最后,锁定臂38包括从第二部分的端部朝向钩部部分延伸并且示出为大体上平行于基部38a的第二支腿38c。如可以看到的,锁定臂38限定从钩前部34c的端部34d延伸的小钩部。锁定臂38基部、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结合在一起限定捕获区域40。锁定臂第二支腿的端部与钩部分前部34c分隔开以限定捕获区域40的进口。钩部分前部34c的尺寸设计为(或具有长度)以使得锁定臂38及其捕获区域40相对于图3位于在门安装穿孔30之下。即,从锁定臂的顶部延伸的线(即,可以是锁定臂第二支腿38c的顶部表面的延伸部的线)通过位于门安装穿孔30下方的本体安装区域。
参照图4,扳柄50包括后壁52以及从后壁52大体上垂直地延伸的两个相同侧壁54。如看到的,侧壁54的底端与后壁52的底部大体上平齐,然而侧壁54长于后壁52,并且由此侧壁54的上端与后壁52的上端分隔开。侧壁具有包括后边缘56a、顶部边缘56b和底部边缘56b的大体上矩形本体56c。顶部与底部边缘56b,56c大体上彼此平行,但不垂直于后边缘,并且与后边缘限定大约80°到大约85°的角度。下半圆突出部58在本体前端处从本体延伸。连接孔60大致形成在突出部58的中心处。扳柄包括位于突出部58之上的下臂62。下臂62具有倾斜的下边缘62a和弧状、半径限定的上边缘62b。从突出部58到本体的前边缘、以及随后到下臂62的过渡限定了凹形圆弧形边缘56d。上臂64在下臂上方从扳柄本体延伸。上壁64包括下边缘64a与上边缘64b。上臂下边缘64a是圆弧形的并且与下臂上边缘62b大体上同心。两个臂由此限定圆弧形狭槽或通道66。由通道66限定的圆与连接孔60大体上同心。上壁64的顶部边缘64b向上弯曲以平滑地过渡到本体的前边缘。安装孔68形成在侧壁本体56的顶部边缘下方,大致位于侧壁本体56的前边缘与后边缘之间的中间。
扳柄50,在横截面中,大体上限定了U通道,并且安装到本体使得扳柄后壁52容纳在本体颈部16的后边缘的切口18中,使得侧壁54朝向门安装区域24延伸。扳柄50通过诸如销、铆钉等的扳柄轴69枢转地安装到本体12,其中,扳柄轴延伸通过第一扳柄侧壁54的中的安装孔68,通过钩本体的颈部16中的扳柄安装孔20,并且然后通过第二扳柄侧壁54中的安装孔68。如图9中看到的,扳柄50定尺寸及成形为使得扳柄通道66与钩本体12的门安装区域24的上边缘26d大体上对准。此外,扳柄下突出部58中的连接孔60与钩扳柄安装区域24中的狭槽32大体上对准,并且扳柄下臂62的下边缘62a在门安装区域中的孔30上方。扳柄安装孔68与连接孔60竖直地且水平地分隔开,使得扳柄围绕安装孔68的枢转运动沿平行于狭槽32的路径使连接孔60朝向或远离本体钩部分34的锁定臂38移动。
在图5中示出了门70。门70包括下壁72以及从下壁向上地延伸的镜像侧壁74。门70的横截面由此大体上是U状。下壁72具有从下壁的后边缘向前地延伸的狭槽76以及邻近门的前端的开口78。开口78限定了在门下壁72的前端处的横跨构件79。狭槽76定尺寸为容纳钩颈部16的门安装区域24;并且开口78定尺寸为越过在钩前部34c的端部处的锁定臂38的第三部分38c。门侧壁74包括细长的大体上矩形的本体部分80,其在门70的后部处具有半圆突出部82。枢轴孔84形成在突出部82中;然后孔84相对于由突出部82的上边缘82a限定的圆是偏心的。锁定销83在侧壁突出部82之间延伸。锁定销83定尺寸为容纳在扳柄狭槽66中,并且定位在门70上以便当卡钩位于闭合与锁定位置中时与扳柄上臂64对准(如图9中看到的)。
门侧壁74略微地长于门底壁72,并且侧壁的前端由此略微地延伸超过底壁的端部。指部86从每个侧壁的前端向下地延伸越过底壁的端部。最后,门包括在每个突出部82的枢轴孔84后面的向外延伸突出部88。在俯视图中,门70的后部比其前部更宽。门70可以由此限定为具有后部70a(其包括半圆突出部74)、前部70b、与过渡部70c。在后部与前部中的壁彼此平行,并且在过渡部中的壁向内地倾斜。门通过诸如铆钉、销等的门轴89枢转地安装到钩本体12,其中,门轴89通过一个门壁的枢轴孔84,通过钩部门安装区域24中的门安装孔30,并且然后通过其它门壁的枢轴孔84。如在图2和图8中最佳看到的,当门70安装到钩本体12时,扳柄50的侧壁54容纳在门70的突出部74之间。即,门70使扳柄50夹置在其间。如可以理解的是,门70可以在闭合位置(图9和图10)与打开位置(图11)之间枢转。在闭合位置中,门70延伸横过钩区域36的开口,锁定臂38的第二支腿38b延伸通过门70的端部处的孔78,并且门的前横跨构件79抵靠在位于捕获区域40外部的锁定臂基部38a上。在打开位置中,如在图11中看到的门70向上地摆动,以邻接颈部16以及钩部34的后部34a。在其完全打开位置中,门的U通道围绕钩本体颈部16和钩部分后部34a延伸。如可以理解的是,门70仅围绕其轴89枢转。它不相对于钩本体12滑动或另外地横向移动。
如上面指出的,卡钩组件10的弹簧90,抵靠为将此卡钩组件10保持在锁定位置中。弹簧是多支腿或复合扭转弹簧,其包括容纳在扳柄50中的第一部分90a与容纳在门70中且沿门70延伸的第二部分90b。弹簧第一部分90a包括通过缠绕在扳柄轴69周围的第一线圈94接合在一起的第一支腿92a与第二支腿92b。弹簧支腿92a、b从线圈向下地延伸。弹簧第一部分将扳柄偏置到“锁定”位置。弹簧第二部分90b包括弹簧92c的第三支腿,该第三支腿通过缠绕在弹簧销98周围的第二线圈96接合到弹簧的第二支腿92b。弹簧销98延伸通过扳柄下突出部58中的连接孔60以及卡钩本体12的颈部16中的狭槽32。第三支腿92c沿门70的下壁72延伸。弹簧90的第二部分使门偏置到闭合位置。第三支腿92c的相对侧,在它们端部处通过定尺寸为容纳在锁定臂38的捕获区域40中的弹簧横跨构件99进行连接。横跨构件99可以被加强,并且可以由此具有比弹簧第三支腿92c的剩余部分更大的直径。弹簧的第三支腿92c具有长度,使得弹簧的端部与门下壁72中的开口78对准。此外,如通过第三支腿92c的相对侧之间的距离限定的弹簧的宽度定尺寸为能够使弹簧横跨构件99被容纳在卡钩本体12的锁定钩38的捕获区域40中。如可以理解的是,弹簧有效地仅物理地连接到钩本体12(通过销94和98)以及到扳柄50(通过销94)。弹簧90未明确地连接到门70。然而,弹簧作用在扳柄50与门70上,并且由此有效地限定双扭转弹簧。此双扭转弹簧的第一部分90a包括弹簧第一支腿92a、弹簧第一线圈94、以及弹簧第二支腿92b。弹簧90的第一部分90a将扳柄偏置到图9中示出的锁定位置,并且通过抵靠弹簧的偏置力来实现扳柄的按压或致动(如下面将要描述)。双扭转弹簧的第二部分90b包括弹簧第二支腿92b、第二线圈98、与弹簧第三支腿92c。弹簧第二部分90b将门向下地偏置到其闭合位置。
在图9中示出了处于其闭合位置与锁定位置中的卡钩组件10。在此状态中,门70延伸横过在颈部16之间的钩区域36的开口使得门横跨构件79抵靠在锁定臂基部38a上。由此,卡钩组件10不能被从杠R移除。在弹簧90的端部处的横跨构件99容纳在锁定臂38的捕获区域40中(也在图6中示出了),并且门锁定销83与扳柄50的上臂64的端部对准。门锁定销83与扳柄上臂64的相互作用以及弹簧横跨构件99在锁定臂38的捕获区域40中的捕获将大体上防止门的枢转运动。由此,门将不能从其闭合位置(图9)移动到其打开位置(图11)。
如图10中所示,通过抵靠卡钩本体12将扳柄50按压或挤压到如图10中所示的释放位置,卡钩组件10移动到解锁(但仍闭合)位置。将扳柄50挤压到其释放位置致使扳柄50围绕其轴69枢转,从而致使扳柄的底部,尤其是下突出部58向前地移动(即,朝向在钩部34的端部处的锁定臂38)。扳柄突出部58的向前移动使弹簧销98沿卡钩本体12的颈部16中的狭槽32移动。这致使第三弹簧支腿92c相对于门70向前移动到在其中弹簧交叉杠99通过锁定钩臂38并且与捕获区域的开口(也在图7中示出)对准的位置。此外,扳柄的枢转使扳柄通道66移动为与门锁定销83对准。通过与扳柄通道66对准的门锁定销83以及延伸到其解锁位置的弹簧90,门70不再锁定在适当位置中,并且可以如图3中所示抵抗弹簧90的偏置枢转到打开位置。图8示出了卡钩组件与门锁定销83一起沿扳柄通道66部分地移动。
在图11示出的打开位置中,门锁定销83基本上移动扳柄通道66的全部长度,并且弹簧销98相对于钩本体狭槽32保持在向前位置中。锁定销83与扳柄通道66的相互作用防止了扳柄返回到其锁定(或处于静止)位置并且由此将第三弹簧支腿92c保持在其向前延伸位置中(或防止第三弹簧支腿92c从释放位置返回到其锁定位置)。由此,当门被释放以闭合钩部时,第三弹簧支腿92c将仍在向前位置中,以便弹簧横跨构件99将通过锁定钩38的指部38c。由此,首先通过释放门71来闭合且锁定卡钩从而使弹簧支腿92c偏置为将门移动到闭合位置。如指出的,弹簧横跨构件99位于延伸位置中,并且通过锁定钩指部38c。这将使卡钩返回到图10中示出的位置。然后通过释放扳柄50,弹簧的第一部分的偏置将使扳柄返回到图9中示出的位置,从而使第三弹簧支腿92c向后地移动并且将弹簧横跨构件99引入到锁定臂38的捕获区域40中,并且使扳柄上臂66移动为与门锁定销83对准。如可以理解的,弹簧90用于三个功能,弹簧第一部分90a使扳柄偏置到其锁定位置,弹簧第二部分90b使门偏置到其闭合位置,并且弹簧的第三支腿92c用作锁定机构以便当卡钩组件位于其闭合与锁定位置中时至少部分地防止门的枢转运动。
应该指出的是,门70示出有在门70的侧壁74之间延伸的销85。弹簧90的第三支腿92c定位在此销85与门70的底壁72之间。销85不是必要地将弹簧固定在卡钩组件10中,更确切地说是设置为降低使用者将试图移除弹簧以使卡钩组件10的失去锁定功能性的可能性。
在图12-图18中示出了卡钩的变型。卡钩组件110与卡钩组件10基本上相同。卡钩本体112与卡钩本体12具有两个区别。扳柄枢轴孔20以狭槽120替换,并且弹簧销98在其中滑动的狭槽32以L状狭槽132替换,该L状狭槽132具有大体上平行于狭槽120的第一支腿132a以及大体上垂直于第一支腿132a的第二支腿132b,并且该L状狭槽132与卡钩本体12的狭槽32的功能相应。扳柄150与扳柄50基本上相同,并且区别仅在于扳柄150包括从扳柄的后壁152的底部边缘延伸的狭槽151,并且在侧壁154中的底臂162的形状略微地改变。最后,门170与门70相同,并且弹簧190与卡合组件10的弹簧90相同。卡钩本体112和扳柄150相对于钩本体12和扳柄50的变化允许扳柄沿卡钩本体112的颈部116移动。此变化要求释放与解锁门的双重动作。首先,扳柄150必须相对于本体112向下移动,并且然后可以挤压扳柄150以释放门170从而允许门的枢转。
在图15中的闭合与锁定位置中示出了此卡钩组件110。在此位置中,扳柄枢转轴169位于狭槽120的顶部;弹簧销198位于L-狭槽132的支腿132b的顶部处;门锁定销183与扳柄下臂162的端部对准;并且弹簧横跨构件199被捕获在锁定臂138的捕获区域140中。通过弹簧销198不与狭槽支腿132b对准,弹簧销198(其通过扳柄突出部158的连接孔160)防止扳柄150围绕扳柄轴169枢转。应该理解的是弹簧190使扳柄偏置到狭槽120中的此上部位置。为使扳柄150能够枢转,其必须沿弹簧颈部116轴向地(向下地)移动,以将扳柄枢转轴169与弹簧销198移动到它们相应的狭槽120与132a的底部。在此位置中,如图16中看到的,弹簧销198与狭槽支腿132b对准,并且扳柄由此可以围绕扳柄轴169旋转。此外,扳柄150的移动使扳柄上臂164与门锁定销183对准。在此“释放”位置中,卡钩位于与如图10中所示的用于卡钩组件10的“解锁”位置相同的位置中。从这一点来说,扳柄150可以被挤压,并且卡钩组件110的操作结合卡钩组件10如上所述地继续进行。当扳柄移动到其下部位置时,扳柄后壁152中的狭槽151滑动经过(或容纳)钩本体112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减小后壁152的长度移除此狭槽。尽管卡钩组件110从在其中防止扳柄的枢转运动的第一位置(图15)移动到在其中通过相对于颈部使扳柄150向下移动使能够枢转运动的第二位置(图16)。卡钩组件110可以另选地构造为使得扳柄150相对于颈部向上移动以将组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到第二位置。
在图19-图21中示出相应地位于其锁定、解锁、以及打开位置中的另选的卡钩组件210。卡钩组件210包括钩本体212、扳柄250、门270、扳柄偏置构件(未示出)、以及门偏置构件(未示出)。
本体212类似于卡钩组件10、110的本体12、112。本体212包括在其底部处可以与救生索相连接的连接环214。颈部216从连接环214延伸,并且如将要说明的,形成用于扳柄与门的安装区域。在颈部中形成有锁定穿孔220。颈部216还包括从颈部的内边缘延伸的门安装区域224。门安装区域是通过就在连接环214上方远离颈部延伸的大体上直线下边缘226a限定的。下边缘226a平滑地过渡到向上地弯曲并且在周围与颈部216的内边缘接合的弧形内边缘226b中。弯曲边缘226b限定大约140°的弧。门枢转狭槽230形成在门安装区域224的中心处并且具有与由边缘226b限定的弧基本上同心的前端。最后,门安装区域224包括从内门安装区域的边缘226b向内地延伸并且与狭槽230大体上共线的狭槽232。然而,狭槽232比狭槽230更窄。
钩部分234从颈部216向上延伸并且包括从颈部延伸的后部234a、从后部的端部延伸的弧形部234b、以及从弧形部234b的端部延伸的前部234c。参照图19,前部234c沿大体上向下的方向延伸并且大体上平行于后部234a。钩部234由此限定尺寸设计为容纳锚杆、柱件或锚定件的钩区域236。在钩前部234c的端部234d处,本体212包括朝向颈部216延伸的锁定臂或钩238。锁定臂238包括从钩前部234c的端部234d朝向颈部216延伸的基部238a。第一支腿238b从基部朝向钩部的弧形部分234b向上延伸。最后,锁定臂238包括从第一支腿朝向钩前部延伸的第二支腿238c。如可以看到的,锁定臂238限定从钩前部234c的端部234d延伸的小的钩部。锁定臂238基部、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结合在一起限定捕获区域240,并且第二支腿238c的端部与钩部分前部234c之间的间隙242限定捕获区域240的进口。
扳柄250包括后壁252与从后壁252大体上垂直地延伸的两个相同侧壁254。如看到的,侧壁的底端与后壁252的底部大体上平齐;然而,侧壁254长于后壁252,并且由此侧壁254的上端与后壁252的上端分隔开。侧壁具有包括后边缘256a、顶部边缘256b和底部边缘256c的大体上矩形本体256。顶部边缘与底部边缘256b,256c大体上彼此平行,但不垂直于后边缘,并且与后边缘限定大约80°到大约85°的角度。下半圆突出部258在其前端处从本体延伸。连接孔260大致形成在突出部258的中心处。安装孔268形成在侧壁本体56的顶部边缘下方,大致位于侧壁本体56的前边缘与后边缘之间的中间。
扳柄250,在横截面中,大体上限定了U通道,并且安装到本体使得扳柄后壁252邻接本体颈部216的后侧,使得侧壁254朝向门安装区域224延伸。扳柄250通过诸如销、铆钉等的扳柄轴269枢转地安装到本体212,其中,扳柄轴延伸通过扳柄侧壁254的第一个中的安装孔268,通过钩本体的颈部216中的安装孔220,并且然后通过扳柄侧壁254的第二个中的安装孔268。扳柄250定尺寸及成形为使得扳柄下突出部258中的穿孔与钩扳柄安装区域224中的狭槽230大体上对准。与扳柄50和150类似,安装孔268竖直地且水平地偏置于连接孔260,使得扳柄围绕扳柄轴269的枢转运动使连接孔260朝向或远离锁定臂238移动。
门270基本上类似于门70、170。其包括下壁272及从下壁向上地延伸的镜像侧壁274。门270的横截面由此大体上是U状。下壁272具有从上壁的后边缘向前地延伸的狭槽276以及邻近门的前端的开口278。开口278限定了在门下壁272的前端处的横跨构件279。狭槽276定尺寸为容纳钩颈部216的门安装区域224;并且开口278定尺寸为越过在钩前部234c的端部234d处的锁定臂238的第二支腿238c。门侧壁274包括在门270的后部处、具有半圆突出部282的细长的大体上矩形本体部分280。枢轴孔284形成在突出部282中,然后孔284相对于由突出部282的上边缘282a限定的圆是偏心的。锁定销283在侧壁突出部282之间延伸。锁定销283定尺寸为容纳在扳柄狭槽232内。
侧壁274略微地长于底壁272,并且侧壁的前端由此略微地超过底壁的端部。指部286从每个侧壁的前端向下地延伸超过底壁的端部。最后地,门包括在每个突出部282的枢轴孔284后面的向外延伸突出部288。在平面图中,门270的后部比其前部更宽。门270可以由此限定为具有后部270a、前部270b与过渡部270c。在后部与前部中的壁彼此平行,并且在过渡部中的壁向内地倾斜。门通过诸如铆钉、销等的门轴289枢转地安装到钩本体212,其中,门轴289通过一个门壁的枢轴孔284,通过钩部门安装区域224中的门安装狭槽230,并且然后通过其它门壁的枢轴孔284。当门270安装到钩本体12时,扳柄250的侧壁254容纳在门270的突出部274之间。即,门270使扳柄250夹置在其间。如可以理解的是,门270可以在闭合位置(图19和图20)与打开位置(图21)之间枢转。在闭合位置中,门延伸横过钩区域236的开口,锁定臂38的第二支腿238c延伸通过门的孔278,并且门的前横跨构件279抵靠在臂部分238a上并且被捕获在锁定臂238的锁定区域240中。在打开位置中,如在图21中看到的,门270向上地摆动,以临接颈部216及钩部234的后部234a。在其完全打开位置中,门的U通道围绕钩本体颈部216与钩部分后部234a延伸。
扳柄偏置构件(未示出)可以是扭转弹簧、螺旋弹簧、或者其它偏置构件。如果使用螺旋弹簧,那么将弹簧定位在本体颈部116的后边缘与扳柄的后壁252之间。扳柄偏置构件将由此使得扳柄偏置到图19中示出的锁定位置。门偏置构件(未示出)可以是扭转弹簧,使得一个支腿沿门的下壁272延伸并且使得其线圈缠绕在门枢转轴289周围。
当在锁定位置(图19)中时,扳柄250偏置到向外锁定位置并且门270处于向后锁定位置中,使得门横跨构件279被捕获在钩本体212的锁定臂238的捕获区域240中。此外,门锁定销283容纳在扳柄突出部224的锁定狭槽232中。门横跨构件279与锁定臂238以及锁定销283与锁定狭槽232的相互作用将防止门从闭合位置枢转到打开位置。为了解锁门270,抵靠本体212的颈部216来将扳柄250挤压或按压到解锁位置(图20)。由于门270通过门轴289连接到扳柄250,因此扳柄的枢转运动将朝向钩部分234的前部234c向前地移动门。由此,如在图20中看到的,在此向前解锁位置中,门锁定销238与扳柄锁定狭槽232脱离,并且门横跨构件279移动到捕获区域240外部以与捕获区域240的进口242对准。在此解锁位置中,门可以向上枢转到如图21中所示的其打开位置中。
如可以理解的,在一个方面的卡钩组件10、110与另一方面的卡钩组件210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卡钩组件210的门270既轴向地(或纵向地)移动又进行,而卡钩组件10、110的门70、170仅枢转。门270的纵向移动允许门自身被锁定臂238捕获,并且由此,卡钩组件210不需要独立的锁定构件。
由于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面的构造作出多种改变,因此意图是包含在上面描述中或者在附图中示出的全部事物都应该解释为描述性的而不是限定性意义上的。例如,可以的是能够通过两个扭转弹簧替换单个双扭转弹簧90、190,一个与双扭转弹簧的第一部分相应并且一个与双扭转弹簧的第二部分相应。此变型仅是说明性的。

Claims (11)

1.一种卡钩组件,包括:
钩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颈部及从所述颈部延伸的钩部;所述钩部包括:
从所述颈部延伸的后部;从所述后部的顶部延伸的弯曲部分,以及从所述弯曲部分延伸的前部;所述前部的远端限定所述钩部的端部;由此所述钩部限定钩区域;以及
锁定臂,其从所述钩部的所述端部朝向所述颈部延伸;所述锁定臂包括从所述钩部的所述端部延伸的基部、从所述基部向上延伸的第一支腿、以及从所述第一支腿的端部朝向所述钩本体前部延伸的第二支腿;由此所述锁定臂基部、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限定捕获区域;所述第二支腿的端部与所述钩部前部之间的间隙限定进入所述捕获区域的进口;
门,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门第一端枢转地安装到所述钩本体;所述门第二端限定定尺寸为经过所述锁定臂第二支腿的开口以及定尺寸为通过进入所述捕获区域的进口的门横跨构件;所述门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可选择性地枢转地移动,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所示门横跨构件抵靠所述锁定臂基部以闭合所述钩区域的开口,并且其中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钩区域的所述开口被打开以允许所述卡钩连接到锚定点或从所述锚定点移除;
锁定构件,其沿所述门延伸;所述锁定构件包括定尺寸为容纳在所述本体锁定臂的所述捕获区域中的横跨构件;所述锁定构件相对于所述门和所述锁定臂在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锁定构件横跨构件容纳在所述捕获区域中以防止所述门的枢转运动,并且其中在所述释放位置中,所述锁定构件的横跨构件与所述捕获区域的所述进口对准以便不妨碍所述门的枢转运动;
扳柄,其在扳柄枢转点处可枢转地安装到所述钩本体并且在与所述扳柄枢转点分隔开的点处连接到所述锁定构件;所述扳柄在锁定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示锁定构件的所述横跨构件容纳在所述钩部锁定臂的所述捕获区域中,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锁定构件的横跨构件处于其释放位置中;由此所述扳柄在其所述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的所述选择性枢转运动使所述锁定构件在其所述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门偏置构件,其用于将所述门偏置到所述闭合位置;以及
扳柄偏置构件,其用于将所述扳柄偏置到所述第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钩组件,其中,所述门偏置构件包括具有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的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所述第一支腿沿所述门延伸并且限定所述锁定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钩组件,包括具有第一支腿、第二支腿与第三支腿的一件式复合扭转弹簧;所述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通过第一线圈接合并且所述第二支腿与第三支腿通过第二线圈接合;所述门偏置构件包括所述复合扭转弹簧的所述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并且所述扳柄偏置构件包括所述复合扭转弹簧的所述第二支腿与第三支腿;所述第一支腿与所述扳柄的表面接合以使所述扳柄偏置到其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三支腿沿所述门延伸并且限定所述锁定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钩组件,其中,所述钩本体包括位于所述颈部的底部处的连接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钩组件,其中,所述锁定臂的所述基部从所述本体的所述钩部的所述端部大体上垂直地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钩组件,其中,所述扳柄限定从其前边缘向后地延伸的弧形通道;并且其中所述门包括延伸通过所述门沿其枢转的平面的锁定销;所述扳柄通道与所述门锁定销分别地定位在所述扳柄与门上,使得当所述扳柄位于其所述释放位置中时,所述门锁定销与所述扳柄通道对准以允许所述门从其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其所述打开位置;并且其中当所述扳柄位于其所述锁定位置中时,所述门锁定销不与所述通道对准并且与所述扳柄的前表面邻接,使得基本上防止了所述门从其所述闭合位置的枢转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钩组件,其中,所述钩本体包括平行于所述锁定构件的行进的方向延伸的细长狭槽;所述卡钩组件包括将所述锁定构件连接到所述扳柄的连接销;所述连接销延伸通过所述狭槽并且固定在所述扳柄的相对端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钩组件,其中,所述扳柄沿所述钩本体在其中所述扳柄能够在所述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枢转的第一位置与其中防止所述扳柄的枢转运动的第二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由此,当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时,所述门位于其闭合位置中并且所述锁定构件横跨构件被捕获在所述锁定臂捕获区域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钩组件,其中,所述本体的狭槽是第一狭槽;所述本体还包括从所述第一狭槽沿平行于所述扳柄的行进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狭槽;由此,当所述扳柄位于其第一位置中时,所述连接销与所述第一狭槽对准以在所述第一狭槽中行进,并且当所述扳柄位于其所述第二位置中时,所述连接销容纳在所述第二狭槽中并且不与所述第一狭槽对准。
10.一种卡钩组件,包括:
钩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颈部及从所述颈部延伸的钩部;所述钩部包括:
从所述颈部延伸的后部;从所述后部的顶部延伸的弯曲部分,以及从所述弯曲部分延伸的前部;所述前部的远端限定所述钩部的端部;由此所述钩部限定钩区域;以及
锁定臂,其从所述钩部的所述端部朝向所述颈部延伸;所述锁定臂包括从所述钩部的所述端部延伸的基部、从所述基部向上延伸的第一支腿、以及从所述第一支腿的端部朝向所述钩本体前部延伸的第二支腿;由此所述锁定臂基部、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限定捕获区域;所述第二支腿的端部与所述钩部前部之间的间隙限定进入所述捕获区域的进口;
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的门;所述门第一端在其第一端处安装到所述钩本体;所述门第二端限定了定尺寸为经过所述锁定臂第二支腿的开口以及定尺寸为通过所述捕获区域的所述进口并且容纳在所述捕获区域中的门横跨构件;所述门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可枢转地移动,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所述门横跨构件抵靠所述锁定臂基部以闭合所述钩区域的开口,并且其中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钩区域的开口被打开以允许所述卡钩连接到锚定点或从所述锚定点移除;当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时,所述门在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还可横向地移动,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中,门横跨构件容纳在所述捕获区域中以防止所述门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并且其中在所述释放位置中,所述门开口与所述本体锁定臂第二支腿对准并且所述门横跨构件与所述捕获区域的所述开口对准,由此所述门能够在其所述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枢转;
扳柄,其枢转地安装到所述钩本体并且连接到所述门;所述扳柄在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由此当所述扳柄位于其锁定位置中时,所述门横跨构件容纳在所述钩部锁定臂的所述捕获区域中,并且当所述扳柄位于其所述释放位置中时,所述门位于其释放位置中;由此所述扳柄在其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的选择性移动使所述门在其所述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门偏置构件,其用于将所述门偏置到所述闭合位置;以及
扳柄偏置构件,其用于将所述扳柄偏置到所述第一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钩组件,其中,所述门包括锁定销,所述锁定销延伸通过所述门沿其枢转的平面;所述钩本体包括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向后地延伸的狭槽,所述狭槽与所述门锁定销对准;所述门锁定销定位在所述门上使得当所述门位于其锁定位置中时,所述门锁定销容纳在所述本体通道中以防止所述门的枢转运动,并且当所述门位于其释放位置中时,所述门锁定销在所述通道外部以允许所述门的枢转运动。
CN201610932664.0A 2015-10-22 2016-10-24 锚杆卡钩 Pending CN1069554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45075P 2015-10-22 2015-10-22
US62/245,075 2015-10-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5434A true CN106955434A (zh) 2017-07-18

Family

ID=58561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32664.0A Pending CN106955434A (zh) 2015-10-22 2016-10-24 锚杆卡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66660B2 (zh)
CN (1) CN106955434A (zh)
TW (1) TW2017223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6753A (zh) * 2021-03-04 2022-09-06 贝加工业有限公司 抗扭矩性安全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63487S1 (en) * 2017-08-28 2019-10-15 David B. Pieper Tent stake
US11433263B1 (en) * 2018-06-14 2022-09-06 Jerry Bishop Structure climbing safety device
US10760601B2 (en) 2018-08-23 2020-09-01 Shenton J. King Clamping device
CN110126983B (zh) * 2019-05-10 2023-08-29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定装置、运输工具
US11432664B2 (en) * 2020-09-14 2022-09-06 Uttermost Co. Safety hanger
US11286973B1 (en) 2020-12-22 2022-03-29 Black Diamond Equipment,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rabiner gate automatic locking
US11898591B2 (en) 2021-08-29 2024-02-13 Make Ideas, LLC Releasable coupling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60950A (en) * 1971-07-30 1974-07-24 American Hoist & Derrick Co Safety hook
CN101925529A (zh) * 2008-01-24 2010-12-22 约翰·杜恩
CN104136789A (zh) * 2012-02-28 2014-11-05 Db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卡扣钩
CN104229140A (zh) * 2014-07-11 2014-1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76321部队 飞机用吊运空投装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1014A (en) 1903-02-16 1903-10-13 Robert F Covert Snap-hook.
US939727A (en) 1909-10-04 1909-11-09 Matti Maki Snap-hook.
US1521811A (en) 1923-08-06 1925-01-06 Carl W Hartbauer Snap hook
US1546208A (en) 1924-10-27 1925-07-14 Wintford P Cunningham Safety hook
US1626866A (en) 1926-10-30 1927-05-03 Robert E Neilson Safety hook
US1711346A (en) 1928-02-23 1929-04-30 Edgar E Greve Safety hook
US1879168A (en) 1931-07-10 1932-09-27 North & Judd Mfg Co Safety snap hook
US1949608A (en) 1931-07-17 1934-03-06 Mathias Klein & Sons Safety hook
US1964428A (en) 1932-09-19 1934-06-26 Duffy Thomas Francis Safety hook
US2490931A (en) 1947-03-12 1949-12-13 Albert N Thompson Self-locking device for linemen's body belts
US3918758A (en) 1974-07-18 1975-11-11 Aeroquip Corp Remotely releasable self-latching snap hook
US4062092A (en) 1975-07-11 1977-12-13 Fujii Denko Company, Limited Safety hook
FR2453311A1 (fr) 1979-04-04 1980-10-31 Wichard Mousqueton pour l'accrochage de deux pieces
US4440432A (en) 1982-02-22 1984-04-03 The Crosby Group, Inc. Self-locking, quick release, latched hook
FR2531414B1 (fr) 1982-08-06 1986-04-11 Lebeon Roger Perfectionnement aux crochets de securite
US4528728A (en) 1982-10-13 1985-07-16 Rose Manufacturing Company Locking snap hook
US4434536A (en) 1982-10-13 1984-03-06 Rose Manufacturing Company Locking snap hook
US4539732A (en) 1984-01-30 1985-09-10 D B Industries, Inc. Double locking safety snap
US4621851A (en) 1985-11-27 1986-11-11 United States Forgecraft Corporation Safety hook
US5002420A (en) 1989-06-09 1991-03-26 Aeroquip Corporation Swivel snap hook
US4908913A (en) 1989-08-01 1990-03-20 Yoshida Kogyo K.K. Safety hook
US4977647A (en) 1989-10-27 1990-12-18 D.B. Industries, Inc. Double locking snap hook
JP3287918B2 (ja) 1993-07-26 2002-06-04 ポリマーギヤ株式会社 安全ベルトのフック
US5579564A (en) 1995-07-03 1996-12-03 Buckingham Manufacturing Co., Inc. Locking snap-hook
US5694668A (en) 1995-08-25 1997-12-09 D B Industries, Inc. Wall form hook assembly
US5735025A (en) 1996-09-25 1998-04-07 United States Forgecraft Corporation Ergonomic recessed release safety hook
FR2782351B1 (fr) 1998-08-13 2000-09-22 Simond Ludger Sa Mousqueton a levier de verrouillage articule sur le doigt de fermeture
US6161264A (en) 1998-11-04 2000-12-19 Soll Usa, Llc Safety hook
US6718601B1 (en) 2001-08-23 2004-04-13 Gary E. Choate Tie back snap
US6832417B1 (en) 2002-10-04 2004-12-21 Gary E. Choate Safety snap hook
DE202004010008U1 (de) 2004-06-25 2004-09-30 Eduard Kaufmann Gmbh Karabinerhaken mit dreifacher Sicherung
US7647677B2 (en) 2005-09-20 2010-01-19 D B Industries, Inc. Double locking snap hook
TWM314233U (en) 2006-11-03 2007-06-21 Usang Ind Co Ltd Safety retainer ring
US8001663B2 (en) 2006-11-28 2011-08-23 Black Diamond Equipment, Ltd. Safety carabiner
TWM314272U (en) 2006-12-04 2007-06-21 Usang Ind Co Ltd Safety retaining ring
US7922220B2 (en) 2007-02-07 2011-04-12 Coulombe Don F Safety hook
US7636990B1 (en) 2008-03-25 2009-12-29 Gary E Choate Snap hook with hoop-loaded gate
US8015676B1 (en) * 2008-03-25 2011-09-13 Reliance Industries, Llc Snap hook with interlocking gate
US20100299893A1 (en) 2009-06-02 2010-12-02 Feng-Chia Liang Double locking snap hook device
US8117721B2 (en) 2009-11-19 2012-02-21 Gimmal Co., Ltd. Snap hook having pivotal lock
US20110126386A1 (en) 2009-12-02 2011-06-02 Feng Chia Liang Safety hook assembly
US8572819B2 (en) 2011-07-27 2013-11-05 Aerohook Technology Co., Ltd. Enhanced safety hook
TWM449839U (zh) * 2012-10-22 2013-04-01 Usang Ind Co Ltd 安全扣環
US9861839B2 (en) 2014-02-19 2018-01-09 D B Industries, Llc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60950A (en) * 1971-07-30 1974-07-24 American Hoist & Derrick Co Safety hook
CN101925529A (zh) * 2008-01-24 2010-12-22 约翰·杜恩
CN104136789A (zh) * 2012-02-28 2014-11-05 Db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卡扣钩
CN104229140A (zh) * 2014-07-11 2014-1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76321部队 飞机用吊运空投装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6753A (zh) * 2021-03-04 2022-09-06 贝加工业有限公司 抗扭矩性安全钩
CN115006753B (zh) * 2021-03-04 2023-08-04 贝加工业有限公司 抗扭矩性安全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14824A1 (en) 2017-04-27
TW201722303A (zh) 2017-07-01
US10066660B2 (en) 2018-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5434A (zh) 锚杆卡钩
CN109844255A (zh) 梯子、用于梯子的机构和部件以及相关方法
JPH0443507Y2 (zh)
CN103818149B (zh) 改进的锁定环金属件
US20220064958A9 (en) Folding staircase
KR102292903B1 (ko) 록킹수단을 갖는 푸쉬풀 도어록
EP2092126A1 (en) Parking stand
JP2018525550A (ja) スライド式パネルのための固定機構
CA2487200C (en) Mine door system with trigger-actuated latch mechanism
CN109968405B (zh) 用于辅助打开式刀具的安全装置
US440278A (en) Sample-case
GB2491808A (en) Safety clamp which receives safety rail
US20120055095A1 (en) Auto locking, manual unlocking door stay
KR20160029943A (ko) 트럭용 윙도어 잠금장치
JP6783066B2 (ja) 操作具支持装置およびロールスクリーン
CN107117407A (zh) 一种门端闭锁装置及集装箱笼架
EP3647166A1 (en) Trailer with double hinge tailgate
US20200270906A1 (en) Self-locking gate assembly
CN109217159A (zh) 手车断路器的联锁装置
JP2006075345A (ja) 安全帯用フック
CA2540751C (en) Window balance system
US450870A (en) Bag-fastening
JP2001112877A (ja) 高所掛止用フック金具
EP0691452B1 (en) Ladder
DE29924647U1 (de) Drehstangenverschluss, insbesondere für Schwenktüren von Kraftfahrzeugaufbaut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