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45456A - 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45456A
CN106945456A CN201710120528.6A CN201710120528A CN106945456A CN 106945456 A CN106945456 A CN 106945456A CN 201710120528 A CN201710120528 A CN 201710120528A CN 106945456 A CN106945456 A CN 106945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ke
wheel rim
mounting hole
projection
wheel h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205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之杰
叶明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UNLE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UNLE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UNLE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UNLE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205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454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45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454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00Disc wheels, i.e. wheels with load-supporting disc body
    • B60B3/04Disc wheels, i.e. wheels with load-supporting disc body with a single disc body not integral with rim, i.e. disc body and rim being manufactured independently and then permanently attached to each other in a second step, e.g. by welding
    • B60B3/041Disc wheels, i.e. wheels with load-supporting disc body with a single disc body not integral with rim, i.e. disc body and rim being manufactured independently and then permanently attached to each other in a second step, e.g. by wel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ttachment of rim to wheel dis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5/00Wheels, spokes, disc bodies, rims, hubs, wholly or predominantly made of non-metallic material
    • B60B5/02Wheels, spokes, disc bodies, rims, hubs, wholly or predominantly made of non-metallic material made of synthet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360/00Materials; Physical forms thereof
    • B60B2360/30Synthetic materials
    • B60B2360/32Plastic com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900/00Purpose of invention
    • B60B2900/10Reduction of
    • B60B2900/111W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900/00Purpose of invention
    • B60B2900/20Avoidance of
    • B60B2900/212Da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毂,公开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包括轮辋和轮辐,轮辐包括多条呈辐射发散均匀分布的辐条,轮辐与轮辋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轮辋为塑料制成的轮辋,轮辐为合金制成的轮辐,轮辋内圈侧壁上固定有至少三个向轮辋中轴线方向凸起的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镶嵌有金属制成的定位套,辐条一端部设有第二安装孔,螺栓穿过第二安装孔与定位套将轮辐固定在轮辋上,轮辐内端面为第一弧形面,第一弧形面与轮辋内侧壁之间设有缓冲间隙。轮辋和轮辐为分离式,提高轮毂的加工效率,轮辋为塑性轮辋,减轻轮毂重量,轮辋与轮辐之间设有缓冲间隙,当轮毂在外力的撞击下,轮辐先发生变形,缓冲间隙使得轮辐变形时不能波及到轮辋。

Description

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毂,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
背景技术
当前轮毂中的轮辋和轮辐基本都是一体式,且都是采用合金材料制成,制作成本高,这个结构的轮辋边缘会加工的很厚来弥补轮胎在受到冲击时强度的不足,当轮辋边缘受到冲击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形时,汽车再继续行驶时,轮辋会划破轮胎,从而导致轮胎漏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轮毂加工成本高而且轮辋边缘厚度厚的缺点,提供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包括轮辋和轮辐,轮辐包括多条呈辐射发散均匀分布的辐条,轮辐与轮辋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轮辋为塑料制成的轮辋,轮辐为合金制成的轮辐,轮辋内圈侧壁上固定有至少三个向轮辋中轴线方向凸起的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镶嵌有金属制成的定位套,辐条一端部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与辐条一体式,第一凸台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贯穿第一凸台,轮辋与轮辐固定安装时,第一凸台与定位套接触连接,螺栓穿过第二安装孔与定位套将轮辐固定在轮辋上,轮辐内端面为第一弧形面,第一弧形面与轮辋内侧壁之间设有缓冲间隙。本发明的轮辋和轮辐为分离式,分步加工,可以有效的提高加工效率,轮辋为塑性材料制成,减轻轮毂整体重量,轮辋与轮辐之间设有缓冲间隙,当轮毂在外力的撞击下,冲击力首先撞击在轮辐上,轮辐发生钢性变形,缓冲间隙使得轮辐发生变形时不能波及到轮辋,保证轮辋的完整性,从而保证轮辋上的轮胎不会受到损坏。
作为优选,轮辋上设有向轮辋中轴线方向凹陷的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槽两侧壁为倾斜的弧面,第二环形凹槽的开口端宽度大于第二环形凹槽槽底的宽度,第二环形凹槽槽底开设有向轮辋中轴线方向凹陷的第三环形凹槽,第三环形凹槽的两侧壁为倾斜的弧面,第三环形凹槽的开口宽度大于第三环形凹槽槽底宽度。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都是用于安装轮胎,第二环形凹槽两侧壁为倾斜弧面,一方面减少转弯连接处应力集中,另一方面方便维修人员安装轮胎,更好的保护轮胎;第三环形凹槽两侧壁为倾斜弧面,一方面减少转弯连接处应力集中,另一方面方便维修人员安装轮胎。
作为优选,辐条一端部设有向外凸起的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与第一凸台相对设置,第二安装孔贯穿第二凸台。第二凸台增加了轮辋与轮辐之间的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设定轮辐中间处为安装部,辐条与安装部固定连接,辐条与安装部一体式,安装部中心处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凹槽中心处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内固定有用于安装驱动轴的轴套,轴套内设有渐开线花键,中心孔周围均匀分布有多个用于拆卸轴承的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贯穿安装部并设在凹槽槽底上。轴套第一凸台在中心孔内,轴套固定牢靠,不会发生松动,渐开线花键使得轴套与驱动轴连接更加的牢靠,力的传递也更加的稳定,轴套上还会安装有轴承,第三安装孔用于连接拆卸工装,通过拆卸工装可以取出轴套上的轴承,保证轴承的完整性,同时也方便维修人员取出轮辐。
作为优选,定位套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道用于注塑定位的第一环形凹槽,定位套的中轴线与第一安装孔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注塑时,第一环形凹槽内也被注满塑性材料,从而使得定位套牢牢的固定在第一凸块上,定位套的中轴线与第一安装孔的中轴线共线,定位套定位准确,方便轮辐固定安装。
作为优选,设定轮辐外圈为辐圈,辐圈上设有至少三块朝向辐圈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二凸块,辐圈、第二凸块和辐条一体式,第二凸块与辐条两侧壁连接处为向内凹陷的第二弧形面,辐条的端面与第二凸块端面之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外形为弧形加强筋,加强筋的弧形外侧面与第二弧形面在同一弧面上。加强筋使得轮辐在冲击时不会轻易发生变形,增强了轮辐的抗冲击能力,辐条的侧面与加强筋的侧面在同一弧面上,减少两者连接处应力集中,使得加强筋能够牢牢将辐条与第二凸块固定在一起,第二凸块与福条一体式更加增强了轮辐的强度了。
作为优选,辐条与安装部连接处的侧壁为圆弧面,相邻两辐条、安装部、第二凸块和辐圈合围成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可以减轻轮辐的重量,减少了加工的材料,减少轮辐的加工成本,在保证轮辐的强度下,轮毂整体重量上更加的轻。
作为优选,一根辐条上的加强筋数量为两根,第二安装孔设在两根加强筋之间,第二凸块上设有贯穿第二凸块的第二空腔,第二空腔设在两相邻加强筋之间。辐条与第二凸块之间设有两根加强筋使得两者之间连接更加的牢靠,轮辐整体的强度也更加的强,第二空腔可以减轻轮辐整体的重量,而且减省了轮辐的加工材料,节约加工成本。
作为优选,辐条为向外拱起的辐条,辐条的上端面为向外凸起的弧面,辐条的下端面为向外凸起的弧面。向外拱起的辐条抗弯强度高,辐条在受到冲击时要先克服辐条弯曲,轮辐整体的抗冲击能力进一步增强。
作为优选,轮辋外边缘的圆周直径小于等于轮辐外边缘的圆周直径。保证轮毂在受到冲击时,首先碰撞的位置为轮辐,保证轮辋边缘不受损伤。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轮辋和轮辐为分离式,分步加工,可以有效的提高加工效率,轮辋为塑性材料制成,减轻轮毂整体重量,轮辋与轮辐之间设有缓冲间隙,当轮毂在外力的撞击下,冲击力首先撞击在轮辐上,轮辐发生钢性变形,缓冲间隙使得轮辐发生变形时不能波及到轮辋,保证轮辋的完整性,从而保证轮辋上的轮胎不会受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轮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轮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0—轮辋、11—轮辐、12—螺栓、13—定位套、14—缓冲间隙、15—轴套、101—第一凸块、102—第二环形凹槽、103—第三环形凹槽、111—辐条、112—第一弧形面、113—安装部、114—辐圈、115—第二凸块、116—第二弧形面、117—加强筋、118—第一空腔、119—第一凸台、131—第一环形凹槽、151—渐开线花键、1011—第一安装孔、1110—第二凸台、1111—第二安装孔、1131—凹槽、1132—中心孔、1133—第三安装孔、1151—第二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如图1-6所示,包括轮辋10和轮辐11,轮辐11包括多条呈辐射发散均匀分布的辐条111,本实施例辐条111的数量为八根,轮辐11与轮辋10通过螺栓12固定连接,方便维修人员拆卸轮辐11与轮辋10,轮辋10为塑料制成的轮辋,该轮辋虽然重量轻,但该轮辋在受到冲击时易脆,无法量产,轮辐11为合金制成的轮辐,合金制成的轮辐弥补轮辋的脆性,钢性轮辐与塑性轮辋结合使得轮毂重量轻,抗冲击力强,轮辋10内圈侧壁上固定有至少三个向轮辋10中轴线方向凸起的第一凸块101,第一凸块101的数量与辐条111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第一凸块101的数量为八块,第一凸块10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11,第一安装孔1011镶嵌有金属制成的定位套13,定位套13的两端均伸出第一安装孔1011的两端,辐条111一端部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一凸台119,第一凸台119与辐条111一体式,第一凸台119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111,第二安装孔1111的中轴线与轮辋10的中轴线相互平行,轮辐11与轮辋10定位更加的精确,方便将轮辐11固定在轮辋10上,第二安装孔1111贯穿第一凸台119,轮辋10与轮辐11固定安装时,第一凸台119与定位套13接触连接,第一凸台119增加了轮辋10与轮辐11连接处的强度,使得轮辋10与轮辐11连接更加的牢靠,螺栓12穿过第二安装孔1111与定位套13将轮辐11固定在轮辋10上,轮辐11与轮辋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方便维修人员拆装,第一凸台119增加了轮辋10与轮辐11连接处的强度,使得轮辋10与轮辐11连接更加的牢靠,轮辐11内端面为第一弧形面112,第一弧形面112与轮辋10内侧壁之间设有缓冲间隙14。
轮辋10上设有向轮辋10中轴线方向凹陷的第二环形凹槽102,第二环形凹槽102槽两侧壁为倾斜的弧面,第二环形凹槽102的开口端宽度大于第二环形凹槽102槽底的宽度,第二环形凹槽102槽底开设有向轮辋10中轴线方向凹陷的第三环形凹槽103,第三环形凹槽103的两侧壁为倾斜的弧面,第三环形凹槽103的开口宽度大于第三环形凹槽103槽底宽度。第二环形凹槽102和第三环形凹槽103都是用于安装轮胎,第二环形凹槽102两侧壁为倾斜弧面,一方面减少转弯连接处应力集中,另一方面方便维修人员安装轮胎,更好的保护轮胎;第三环形凹槽103两侧壁为倾斜弧面,一方面减少转弯连接处应力集中,另一方面方便维修人员安装轮胎。
辐条111一端部设有向外凸起的第二凸台1110,第二凸台1110与第一凸台119相对设置,本实施例第二凸台1110也为圆柱形凸台,第二凸台1110的直径与第一凸台119的直径相等,第二安装孔1111贯穿第二凸台1110。第二凸台1110增加了轮辋10与轮辐11之间的连接强度。
设定轮辐11中间处为安装部113,辐条111与安装部113固定连接,辐条111与安装部113一体式,安装部113中心处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1131,凹槽1131中心处设有中心孔1132,中心孔1132内固定有用于安装驱动轴的轴套15,轴套15第一凸台在中心孔1132内,凹槽131起到定位作用,方便凹槽131内安装端盖,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到轴套15内,轴套15内设有渐开线花键151,轴套15与驱动轴连接采用渐开线花键151连接,从而使得驱动轴与轴套15连接更加的牢靠,中心孔1132周围均匀分布有多个用于拆卸轴承的第三安装孔1133,本实施例第三安装孔1133的数量为三个,第三安装孔1133贯穿安装部113并设在凹槽1131槽底上。
定位套13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道用于注塑定位的第一环形凹槽131,第一环形凹槽131主要用来注塑塑性材料用,使得定位套13与安装部113固定牢靠,定位套13的中轴线与第一安装孔1011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设定轮辐11外圈为辐圈114,辐圈114上设有至少三块朝向辐圈114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二凸块115,第二凸块115的数量与辐条111的数量相同,辐圈114、第二凸块115和辐条111一体式,第二凸块115与辐条111两侧壁连接处为向内凹陷的第二弧形面116,第二弧形面116使得第二凸块115与辐条111连接处不会产生应力集中,保证第二凸块115与辐条111之间的连接强度,辐条111的端面与第二凸块115端面之间设有加强筋117,加强筋117一端固定在辐条111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凸块115上,辐条111、第二凸块115和加强筋117一体加工成型,加强筋117的外形为弧形加强筋,加强筋117的弧形外侧面与第二弧形面116在同一弧面上。
辐条111与安装部113连接处的侧壁为圆弧面,相邻两辐条111、安装部113、第二凸块115和辐圈114合围成第一空腔118。
一根辐条111上的加强筋117数量为两根,第二安装孔1111设在两根加强筋117之间,第二凸块115上设有贯穿第二凸块115的第二空腔1151,第二空腔1151设在两相邻加强筋117之间。
辐条111为向外拱起的辐条,辐条111的上端面为向外凸起的弧面,辐条111的下端面为向外凸起的弧面。
轮辋10外边缘的圆周直径小于等于轮辐11外边缘的圆周直径,本杀死合理轮辋10的外边缘的圆周直径小于轮辐11外边缘的圆周直径。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8)

1.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包括轮辋(10)和轮辐(11),轮辐(11)包括多条呈辐射发散均匀分布的辐条(111),轮辐(11)与轮辋(10)通过螺栓(1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轮辋(10)为塑料制成的轮辋,轮辐(11)为合金制成的轮辐,轮辋(10)内圈侧壁上固定有至少三个向轮辋(10)中轴线方向凸起的第一凸块(101),第一凸块(10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11),第一安装孔(1011)镶嵌有金属制成的定位套(13),辐条(111)一端部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一凸台(119),第一凸台(119)与辐条(111)一体式,第一凸台(119)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111),第二安装孔(1111)贯穿第一凸台(119),轮辋(10)与轮辐(11)固定安装时,第一凸台(119)与定位套(13)接触连接,螺栓(12)穿过第二安装孔(1111)与定位套(13)将轮辐(11)固定在轮辋(10)上,轮辐(11)内端面为第一弧形面(112),第一弧形面(112)与轮辋(10)内侧壁之间设有缓冲间隙(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其特征在于:设定轮辐(11)中间处为安装部(113),辐条(111)与安装部(113)固定连接,辐条(111)与安装部(113)一体式,安装部(113)中心处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1131),凹槽(1131)中心处设有中心孔(1132),中心孔(1132)内固定有用于安装驱动轴的轴套(15),轴套(15)内设有渐开线花键(151),中心孔(1132)周围均匀分布有多个用于拆卸轴承的第三安装孔(1133),第三安装孔(1133)贯穿安装部(113)并设在凹槽(1131)槽底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其特征在于:定位套(13)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道用于注塑定位的第一环形凹槽(131),定位套(13)的中轴线与第一安装孔(1011)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其特征在于:设定轮辐(11)外圈为辐圈(114),辐圈(114)上设有至少三块朝向辐圈(114)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二凸块(115),辐圈(114)、第二凸块(115)和辐条(111)一体式,第二凸块(115)与辐条(111)两侧壁连接处为向内凹陷的第二弧形面(116),辐条(111)的端面与第二凸块(115)端面之间设有加强筋(117),加强筋(117)的外形为弧形加强筋,加强筋(117)的弧形外侧面与第二弧形面(116)在同一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其特征在于:辐条(111)与安装部(113)连接处的侧壁为圆弧面,相邻两辐条(111)、安装部(113)、第二凸块(115)和辐圈(114)合围成第一空腔(11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其特征在于:一根辐条(111)上的加强筋(117)数量为两根,第二安装孔(1111)设在两根加强筋(117)之间,第二凸块(115)上设有贯穿第二凸块(115)的第二空腔(1151),第二空腔(1151)设在两相邻加强筋(117)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其特征在于:辐条(111)为向外拱起的辐条,辐条(111)的上端面为向外凸起的弧面,辐条(111)的下端面为向外凸起的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其特征在于:轮辋(10)外边缘的圆周直径小于等于轮辐(11)外边缘的圆周直径。
CN201710120528.6A 2017-03-02 2017-03-02 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 Pending CN1069454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20528.6A CN106945456A (zh) 2017-03-02 2017-03-02 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20528.6A CN106945456A (zh) 2017-03-02 2017-03-02 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45456A true CN106945456A (zh) 2017-07-14

Family

ID=59467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20528.6A Pending CN106945456A (zh) 2017-03-02 2017-03-02 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45456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9058A (zh) * 2017-08-24 2017-12-22 安徽中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稳定易散热型汽车轮毂
CN108327457A (zh) * 2017-12-26 2018-07-27 郑州翎羽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自行车车轮
CN110087895A (zh) * 2016-12-15 2019-08-02 格里美加有限公司 用于形成和组装车辆车轮的方法
CN111332066A (zh) * 2020-01-13 2020-06-2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驱动轮组件及消防机器人
CN111439064A (zh) * 2020-05-06 2020-07-24 山东山工钢圈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车一体式轮辐
CN112747884A (zh) * 2021-01-29 2021-05-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轴承抗冲击能力评价方法
CN114012362A (zh) * 2021-11-10 2022-02-08 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薄壁壳体及其加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539006A (ja) * 1998-06-16 2002-11-19 カール ウィールズ,エルエルシー ホイールサポート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023598A1 (de) * 2012-08-08 2014-02-13 Cool Wheels Ag Radkonstruktion für ein automobil
US20140246895A1 (en) * 2011-09-30 2014-09-04 Bbs Japan Co., Ltd. Wheel
CN105829076A (zh) * 2013-12-18 2016-08-03 堤森克鲁波碳零件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具有纤维复合材料轮缘的轮圈的方法
CN205468296U (zh) * 2016-03-25 2016-08-17 杭州云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轮辋
CN206765697U (zh) * 2017-03-02 2017-12-19 杭州云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分离式抗冲击轮毂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539006A (ja) * 1998-06-16 2002-11-19 カール ウィールズ,エルエルシー ホイールサポート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40246895A1 (en) * 2011-09-30 2014-09-04 Bbs Japan Co., Ltd. Wheel
WO2014023598A1 (de) * 2012-08-08 2014-02-13 Cool Wheels Ag Radkonstruktion für ein automobil
CN105829076A (zh) * 2013-12-18 2016-08-03 堤森克鲁波碳零件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具有纤维复合材料轮缘的轮圈的方法
CN205468296U (zh) * 2016-03-25 2016-08-17 杭州云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轮辋
CN206765697U (zh) * 2017-03-02 2017-12-19 杭州云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分离式抗冲击轮毂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7895A (zh) * 2016-12-15 2019-08-02 格里美加有限公司 用于形成和组装车辆车轮的方法
CN107499058A (zh) * 2017-08-24 2017-12-22 安徽中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稳定易散热型汽车轮毂
CN108327457A (zh) * 2017-12-26 2018-07-27 郑州翎羽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自行车车轮
CN108327457B (zh) * 2017-12-26 2022-07-19 郑州翎羽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自行车车轮
CN111332066A (zh) * 2020-01-13 2020-06-2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驱动轮组件及消防机器人
CN111439064A (zh) * 2020-05-06 2020-07-24 山东山工钢圈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车一体式轮辐
CN112747884A (zh) * 2021-01-29 2021-05-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轴承抗冲击能力评价方法
CN114012362A (zh) * 2021-11-10 2022-02-08 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薄壁壳体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5456A (zh) 一种分离式抗冲击轮毂
CN104781089B (zh) 非充气轮胎
EP1831034B1 (en) Farm vehicle tyre
CN1182981C (zh) 带磨损指示器的自行车轮缘
EP1475246A3 (en) Bicycle rim
CN206765697U (zh) 分离式抗冲击轮毂
CN1184087C (zh) 自行车轮缘
CN204472426U (zh) 中心具有嵌合空心结构的冲压成形汽车轮毂
JP2013035491A (ja) スポーク車輪
GB2489334A (en) Improvements in bicycle wheels
JP6661304B2 (ja) 全方向移動車両用車輪
RU2677547C2 (ru) Колесо, образующее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ое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е орудие
CN105365477A (zh) 自行车车轮辐条结构
EP3372421B1 (en) Honeycomb rim-type wheel
CN202294039U (zh) 车辆钢轮
US20160114621A1 (en) Wheel assembly
CN206231544U (zh) 两轮车、三轮车及其车轮用的轮轴组件
CN205615260U (zh) 汽车轮毂
CN206439235U (zh) 免铆钉安装的抽油烟机风轮用轴套
CN210454321U (zh) 一体式工业重型全向轮
CN105365498A (zh) 一种轮胎
CN212765473U (zh) 一种耐冲击轮圈
CN213441873U (zh) 一种高韧性低成本的辐条
CN212022880U (zh) 车把强度结构
CN217753371U (zh) 一种洗地机用车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