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8667B - 一种液压悬置总成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悬置总成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8667B
CN106938667B CN201710134797.8A CN201710134797A CN106938667B CN 106938667 B CN106938667 B CN 106938667B CN 201710134797 A CN201710134797 A CN 201710134797A CN 106938667 B CN106938667 B CN 1069386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cavity
hydraulic
mount assembly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347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38667A (zh
Inventor
于铁勇
李金峰
廖伟超
袁红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347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86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8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8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38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86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4/00Connections between vehicle body and vehicle frame
    • B62D24/04Vehicle body mounted on resilient suspension for movement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悬置总成和汽车。液压悬置总成包括:第一悬置和第二悬置,对称设置于车架两侧的纵梁上,连接车架纵梁和车身;第一悬置和第二悬置分别包括:头部;油缸杆,与头部连接;油缸套,内部设置有与油缸杆连接的活塞,活塞将油缸套的内部分成两个密封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别与一液压油补充装置连接;第一悬置的第一腔体通过第一油管与第二悬置的第二腔体连通,第一悬置的第二腔体通过第二油管与第二悬置的第一腔体连通。本发明的液压悬置总成,通过第一悬置和第二悬置的配对使用,可以保证两个悬置之间的相互补差、协同滤震。本发明的液压悬置总成较传统悬置的可变形量大,相互配对使用保证了整车的滤震效果,增加了汽车的平稳性,提高了行驶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悬置总成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悬置总成和汽车。
背景技术
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挑剔。
现有技术中,悬置设置于车身和车架之间,用于连接车身和车架。其中悬置多采用单独的橡胶悬置。橡胶悬置通过自身的缓冲可以减缓车身和车架之间的震动传递,达到缓冲震动的目的。但是,单独的橡胶悬挂,仅仅通过橡胶的形变吸收震动,橡胶的形变往往不大,吸收震动的能力差,造成局部震动过大,使得整车的平稳性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橡胶悬挂吸收震动能力差造成整车局部震动过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悬置总成和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悬置总成,包括:
第一悬置和第二悬置,对称设置于车架两侧的纵梁上,连接车架纵梁和车身;
所述第一悬置和所述第二悬置分别包括:
头部;
油缸杆,与所述头部连接;
油缸套,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油缸杆连接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油缸套的内部分成两个密封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别与一液压油补充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悬置的第一腔体通过第一油管与所述第二悬置的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悬置的第二腔体通过第二油管与所述第二悬置的第一腔体连通。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液压悬置总成中,所述头部包括依次设置的:
上螺栓、上板和橡胶弹簧;
所述上螺栓与所述上板固定在一起;
所述橡胶弹簧设置于所述上板的下方,并与所述上板硫化固接在一起。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液压悬置总成中,所述头部还包括:
橡胶头,设置于所述上板上方,并与所述上螺栓和所述上板分别硫化固接在一起。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液压悬置总成中,所述油缸套的底部设置有油缸底,所述油缸底的底部设置有下螺栓,所述下螺栓与所述油缸底固接。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液压悬置总成中,还包括橡胶座,所述橡胶座分别与所述油缸底和所述下螺栓硫化在一起。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液压悬置总成中,所述液压油补充装置包括:
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低压蓄能器和高压蓄能器;
所述第一悬置的所述第一腔体通过一个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与所述高压蓄能器连通;所述第一悬置的所述第二腔体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与所述高压蓄能器连通;
所述第二悬置的所述第一腔体通过一个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与所述低压蓄能器连通;所述第二悬置的所述第二腔体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与所述低压蓄能器连通。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液压悬置总成中,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所述第一悬置的所述第一腔体或所述第二腔体流向所述高压蓄能器的方向。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液压悬置总成中,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所述低压蓄能器流向所述第二悬置的所述第一腔体或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压悬置总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液压悬置总成中,通过第一悬置和第二悬置的配对使用,可以保证两个悬置之间的实现稳定的协同滤震。本发明的液压悬置总成较传统悬置的可变形量大,相互配对使用保证了整车的滤震效果,增加了汽车的平稳性,提高了行驶品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液压悬置总成的第一悬置(第二悬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液压悬置总成的第一悬置与第二悬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液压悬置总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悬置总成,包括:第一悬置1和第二悬置2,对称设置于车架两侧的纵梁上,连接车架纵梁和车身;第一悬置1和第二悬置2分别包括:头部;油缸杆11,与头部连接;油缸套12,内部设置有与油缸杆11连接的活塞13,活塞13将油缸套12的内部分成两个密封的第一腔体121和第二腔体122,第一腔体121和第二腔体122分别通过与一个液压油补充装置连接;第一悬置1的第一腔体121通过第一油管6与第二悬置2的第二腔体122连通,第一悬置1的第二腔体122通过第二油管7与第二悬置2的第一腔体121连通。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第一悬置1和第二悬置2对称设置于车架两侧的纵梁上,对车架起到的冲击起到缓冲的作用。其中头部作为用来连接车身与连接的部分,与稳定车架的油缸套12通过油缸杆11连接。油缸套12与其内部设置的活塞13组成减震部分。其中头部通过油缸杆11与活塞13连接,活塞13可以在油缸套12内被油缸杆11带动从而运动。
下面介绍,第一悬置1和第二悬置2的结构,两个悬置的结构一致,区别为设置的位置不同。
进一步来说,悬置包括头部,头部包括依次设置的:上螺栓21、上板23和橡胶弹簧24。上螺栓21用于与车身进行固定连接,上螺栓21与上板23固定在一起;橡胶弹簧24设置于上板23的下方,并与上板23硫化固接在一起。当头部的上螺栓21受到冲击力后,会通过上板23作用在橡胶弹簧24上,橡胶弹簧24起到了的缓冲作用。
进一步来说,橡胶头22设置于上板23上方,并与上螺栓21和上板23分别硫化固接在一起。为了缓冲上板23和车身之间的冲击和震动,在上板23的上部设置橡胶头22。
为了实现每个悬置与车架的连接,在油缸套12的底部设置油缸底31,油缸底31的底部设置有下螺栓32,下螺栓32与油缸底31固接。下螺栓32用于与车架进行固定连接。
为了缓冲车架与悬置之间震动,液压悬置总成还包括橡胶座33,橡胶座33分别与油缸底31和下螺栓32硫化在一起。
其中,橡胶头22用于克服上螺栓21和车身连接时的位置差;上板23的下方硫化连接有橡胶弹簧24,主要用于克服在行驶过程中车身和车架之间的位移。和上螺栓21硫化在一起的橡胶头22以及和下螺栓32硫化在一起的橡胶座33有利于车架和车身的相对位移时的车辆平衡性;中间油缸套12的设置可以改变车身和车架的相对高度。
为了保证每个悬置的油缸套12内液压油维持在一个较稳平稳水平,液压油补充装置会对油缸套12内的液压油进行及时补充。第一液控单向阀3、第二液控单向阀9、低压蓄能器8和高压蓄能器4组成液压油补充装置。
其中,第一悬置1的第一腔体121和第二腔体122分别通过一个第一液控单向阀3与所述高压蓄能器4连通;第二悬置2的第一腔体121和第二腔体122分别通过一个第二液控单向阀9与低压蓄能器8连通。第一液控单向阀3的导通方向为第一悬置1的第一腔体121或第二腔体122向高压蓄能器4。第二液控单向阀9的导通方向为低压蓄能器8向第二悬置2的第一腔体121或第二腔体12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悬置1的油缸底部的第二腔体122的油口和第二悬置2的油缸顶部的第一腔体121连通;第一悬置1的油缸顶部的第一腔体121的油口和第二悬置2的油缸底部的第二腔体122连通。
在汽车行驶中,如第一悬置1侧车身和车架相对距离减小时,及第一悬置1的油缸杆11有向下移动趋势,此时油缸底部的第二腔体122的油压上升,此上升的高压液压油通过第一油管6进入第二悬置2的第一腔体121。
同时打开与第一悬置1的第一腔体121连接的第一液控单向阀3,在高压蓄能器4和第二悬置2底部的第二腔体122液压油的作用下,第一悬置1的油缸趋于收缩,使车身和车架相对距离趋于缩小,进而使车身更加趋于水平。同时与第二悬置2的第一腔体121连通的第二液控单向阀9打开,低压蓄能器8的液压油顺利补充进第二悬置2的第一腔体121和第一悬置1的第二腔体122。
相反,汽车在行驶中,第一悬置1侧车身和车架相对距离加大时,及第一悬置1侧第一悬置1有向上移动趋势,此时第一悬置1的第一腔体121油压上升。此上升的高压液压油通过第二油管7进入第二悬置2的第二腔体122。同时打开第一液控单向阀3,在高压蓄能器4和第二悬置2的第一腔体121液压油的作用下,第一悬置1趋于外伸,使车身和车架相对距离趋于加大,进而使车身更加趋于水平。同时第二液控单向阀9打开,低压蓄能器8的液压油顺利补充进第二悬置2的第二腔体122和第一悬置1的第一腔体121。
如果第二悬置2侧车身和车架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原理同上。
该种第一悬置和第二悬置的设置形式,可以保证两个悬置之间相互配合调节车身的幅度,增加整车形式的稳定性,降低震动和颠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压油补充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是包括上述液压油补充装置的汽车,上述液压油补充装置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同样适用于该汽车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液压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悬置(1)和第二悬置(2),对称设置于车架两侧的纵梁上,连接车架纵梁和车身;
所述第一悬置(1)和所述第二悬置(2)分别包括:
头部;
油缸杆(11),与所述头部连接;
油缸套(12),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油缸杆(11)连接的活塞(13),所述活塞(13)将所述油缸套(12)的内部分成两个密封的第一腔体(121)和第二腔体(122),所述第一腔体(121)和所述第二腔体(122)分别与一液压油补充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悬置(1)的第一腔体(121)通过第一油管(6)与所述第二悬置(2)的第二腔体(122)连通,所述第一悬置(1)的第二腔体(122)通过第二油管(7)与所述第二悬置(2)的第一腔体(121)连通;
所述液压油补充装置包括:
第一液控单向阀(3)、第二液控单向阀(9)、低压蓄能器(8)和高压蓄能器(4);
所述第一悬置(1)的所述第一腔体(121)通过一个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3)与所述高压蓄能器(4)连通;所述第一悬置(1)的所述第二腔体(122)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3)与所述高压蓄能器(4)连通;
所述第二悬置(2)的所述第一腔体(121)通过一个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9)与所述低压蓄能器(8)连通;所述第二悬置(2)的所述第二腔体(122)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9)与所述低压蓄能器(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包括依次设置的:
上螺栓(21)、上板(23)和橡胶弹簧(24);
所述上螺栓(21)与所述上板(23)固定在一起;
所述橡胶弹簧(24)设置于所述上板(23)的下方,并与所述上板(23)硫化固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还包括:
橡胶头(22),设置于所述上板(23)上方,并与所述上螺栓(21)和所述上板(23)分别硫化固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套(12)的底部设置有油缸底(31),所述油缸底(31)的底部设置有下螺栓(32),所述下螺栓(32)与所述油缸底(31)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座(33),所述橡胶座(33)分别与所述油缸底(31)和所述下螺栓(32)硫化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3)的导通方向为所述第一悬置(1)的所述第一腔体(121)或所述第二腔体(122)流向所述高压蓄能器(4)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9)的导通方向为所述低压蓄能器(8)流向所述第二悬置(2)的所述第一腔体(121)或所述第二腔体(122)的方向。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压悬置总成。
CN201710134797.8A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液压悬置总成和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9386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4797.8A CN106938667B (zh)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液压悬置总成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4797.8A CN106938667B (zh)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液压悬置总成和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8667A CN106938667A (zh) 2017-07-11
CN106938667B true CN106938667B (zh) 2019-04-09

Family

ID=59469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3479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938667B (zh)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液压悬置总成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866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1714A (zh) * 2005-10-19 2007-04-25 廖向东 液力车轮连动器
CN200981474Y (zh) * 2006-12-19 2007-11-28 杜国丰 汽车减震系统
CN203294193U (zh) * 2013-05-09 2013-11-2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悬置装置和卡车
CN104053563A (zh) * 2012-01-18 2014-09-17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具有摇摆稳定机构的驾驶室悬挂装置
EP3015296A2 (de) * 2014-10-31 2016-05-04 vonRoll infratec (investment) ag Neigungsermöglichende radaufhängung für fahrzeug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1714A (zh) * 2005-10-19 2007-04-25 廖向东 液力车轮连动器
CN200981474Y (zh) * 2006-12-19 2007-11-28 杜国丰 汽车减震系统
CN104053563A (zh) * 2012-01-18 2014-09-17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具有摇摆稳定机构的驾驶室悬挂装置
CN203294193U (zh) * 2013-05-09 2013-11-2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悬置装置和卡车
EP3015296A2 (de) * 2014-10-31 2016-05-04 vonRoll infratec (investment) ag Neigungsermöglichende radaufhängung für fahrzeu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8667A (zh) 2017-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1748B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高调整装置
CN107687492B (zh) 微多孔金属纤维毡作为阻尼元件的车用减振器
CN102889332B (zh) 一种汽车悬架用磁流变阻尼器
CN204284289U (zh) 一种振幅选择减振器
CN106122343A (zh) 一种摩托车倒置式前减震器
CN103821868A (zh) 具有双通节流阀和空气弹簧的减振器
CN103982586A (zh) 振幅敏感减振器
CN206409560U (zh) 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改进型倒置式前减震器
CN106938667B (zh) 一种液压悬置总成和汽车
CN212272918U (zh) 一种双弹簧减振器
CN204327839U (zh) 一种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的油气分离结构
CN204567203U (zh) 汽车恒力悬挂系统
CN102996696A (zh) 重型工矿车辆所用后悬架油缸
CN203730633U (zh) 一种可变压缩阻尼减震器
CN104760482B (zh) 储、释能式汽车恒力悬挂系统
CN108488297A (zh) 一种油气弹簧
CN209671507U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互通平稳机构
CN211715632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循环结构油压减振器活塞组件
CN211737853U (zh) 汽车减震装置
CN210661175U (zh) 一种铁路车辆用双油路开关式可变阻尼半主动油压减振器
CN112253668A (zh) 一种减振器的可调节低速回弹阻尼结构
CN202612465U (zh) 汽车转向减震器
CN107989947B (zh) 一种多活塞阻尼可调式减震器机构
CN208816583U (zh) 一种油气弹簧
CN102410330A (zh) 一种可变容积和隔膜孔调静动刚度加减冲的空气弹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9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Renhe Town,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