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1301A - 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1301A
CN106931301A CN201511028374.5A CN201511028374A CN106931301A CN 106931301 A CN106931301 A CN 106931301A CN 201511028374 A CN201511028374 A CN 201511028374A CN 106931301 A CN106931301 A CN 106931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ment agency
composite structure
articulated section
triangular pyramid
sciss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283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ecai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ecai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ecai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ecai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2837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13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1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13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S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N GENERAL; STRUCTURES BUILT-UP FROM SUCH ELEMENTS, IN GENERAL
    • F16S3/00Elongated members, e.g. profiled members; Assemblies thereof; Gratings or grilles
    • F16S3/06Assemblies of elongated members
    • F16S3/08Assemblies of elongated members forming frameworks, e.g. grat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包括连接件和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中部枢接形成一个剪式单元,该中部枢接位置为第一枢接部;两个或者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剪式单元,其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杆端部相互枢接形成一套可向一个方向伸缩的可展机构,该端部枢接位置为第二枢接部,相邻的所述剪式单元的所述第一剪式部与所述第二剪式部首尾相连,形成可向一个方向伸缩的棱锥可展机构;所述锥形可展机构为三个,相邻的每套所述可展机构在其对应的第二枢接部通过所述连接件枢接,组成立体的棱锥复合机构;本发明根据以上内容,提出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其承受支撑能力强,伸展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工作精度大,结构稳定,并且可折叠,方便安装和搬运。

Description

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工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
背景技术
可展机构目前有很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如可折叠的帐篷、可收缩的门帘、升降机、可折叠式台灯或机械臂等。它的特点是伸缩比大,可延伸长距离和大跨度,而当它收缩以后所占空间很小,因此被应用于许多行业中。目前大多数可展机构的应用中采用的是单面可展机构或双平行的可展机构,如门帘采用的是单面可展机构,升降机采用的是双平行的可展机构。大多数的可展机构的主要缺点是在受多方向力作用下,其受力方向上的结构的强度和刚性不足以承受该力的承重作用,容易发生歪折,安全性也不高。此外,目前的可展机构的载荷能力也不高,这些弱点限制了它的更广泛的应用。若使用双平行的可展机构,虽然可以加强载荷能力,但是两个可展机构之间会存在工作非同步的问题,导致升降机的工作平台运行不平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其承受支撑能力强,伸展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工作精度大,结构稳定,并且可折叠,方便安装和搬运。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包括连接件和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连接,中部枢接形成一个剪式单元,该中部枢接位置为第一枢接部;两个或者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剪式单元,其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杆端部相互枢接形成一套可向一个方向伸缩的可展机构,该端部枢接位置为第二枢接部;
一套所述可展机构中,以所述第一枢接部的连线为X向,以所述第二枢接部垂直于所述X向的方向为Y向,定义其垂直距离为L;所述连接杆以所述第一枢接部为分界线,两侧的L值不相等,定义L值较大的一端为第一剪式部,L值较小的一端为第二剪式部;相邻的所述剪式单元的所述第一剪式部与所述第二剪式部首尾相连,形成可向一个方向伸缩的棱锥可展机构;
所述锥形可展机构为三个,相邻的每套所述可展机构在其对应的第二枢接部通过所述连接件枢接,组成立体的三棱锥复合机构;
所述连接杆为弯折的杆状件,其弯折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枢接部,所述连接杆在所述第二剪式部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剪式部的一端向内侧弯折;
所述连接杆的弯折角度为0-70°;
所述连接杆为弯曲的杆状件,所述连接杆在所述第一剪式部的一端向外弯曲,在所述第二剪式部的一端向内弯曲;
所述连接件是由两个连接板的的一侧相互以一定角度构成的V型结构;
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可展机构组成的四棱锥复合结构的内侧;
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可展机构组成的四棱锥复合结构的外侧;
所述棱锥可展机构开口大的一端设有驱动机构,为驱动端;开口小的一端为设有执行机构,为工作端;
所述锥形可展机构的工作端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为U型结构,其封闭端固定于所述工作端最末端的第一枢接部,所述锥形可展机构的其他的所述第一枢接部的转动轴向外突出于所述锥形可展机构,在所述锥形可展机构伸缩时,所述转动轴在所述滑轨内滑动。
本发明根据以上内容,提出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其承受支撑能力强,伸展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工作精度大,结构稳定,并且可折叠,方便安装和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可展机构伸展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剪式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杆弯折角度的测量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收缩状态图。
其中:连接件1、连接板11、第一剪式部13、第二剪式部14、连接杆2、第二枢接部3、第一枢接部4、驱动端5、工作端6、滑轨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3所示,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包括连接件1和连接杆2,两个所述连接杆2连接,中部枢接形成一个剪式单元,该中部枢接位置为第一枢接部4;两个或者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剪式单元,其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杆2端部相互枢接形成一套可向一个方向伸缩的可展机构,该端部枢接位置为第二枢接部3;
一套所述可展机构中,以所述第一枢接部4的连线为X向,以所述第二枢接部3垂直于所述X向的方向为Y向,定义其垂直距离为L;所述连接杆2以所述第一枢接部4为分界线,两侧的L值不相等,定义L值较大的一端为第一剪式部13,L值较小的一端为第二剪式部14;相邻的所述剪式单元的所述第一剪式部13与所述第二剪式部14首尾相连,形成可向一个方向伸缩的棱锥可展机构;
所述锥形可展机构为三个,相邻的每套所述可展机构在其对应的第二枢接部3通过所述连接件1枢接,组成立体三棱锥复合机构。
在一套所述可展机构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剪式部13那一侧的L值大于所述第二剪式部14那一侧的L值,使得所述可展机构变成可向一个方向伸缩的棱锥可展机构,由于所述棱锥可展机构呈锥形,锥形等同于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得所述棱锥可展机构的伸展或折叠运动稳定,工作时结构稳定,能实现定点工作,工作精度提高;
三个所述锥形可展机构,在相邻的每套所述锥形可展机构对应的第二枢接部3通过所述连接件1枢接,组成三棱锥复合机构,所述三棱锥复合机构在伸缩两状态下,其底部的尺寸变化不大,在10%的变化以内,因此相对其它传统的单关节机构,有更好的伸缩支撑强度;相邻的所述棱锥可展机构互相起到支撑作用,在展开时的刚性和强度增大,使承受支撑能力变大;由于所述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可以折叠,其安装和搬运方便,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进一步,如图1和6所示,所述锥形可展机构为三个,组成三棱锥复合机构;所述三棱锥复合机构结构稳定,支撑性能更好,在应用范围更广,三棱锥复合机构结构承受力最好、制作容易、成本低且耐用。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杆2为弯折的杆状件,其弯折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枢接部4,所述连接杆2在所述第二剪式部14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剪式部13的一端向内侧弯折。
使所述第一剪式部13那一侧的L值大于所述第二剪式部14那一侧的L值,使得所述可展机构变成可向一个方向伸缩的棱锥可展机构,呈现与三角形一样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2的弯折角度为0-70°。
具体弯折角度如4图所示,为5度,具体测量方法为:将同一个所述连接杆2上的两个第二枢接部3连接,再过该连接杆2第一枢接部4作两个第二枢接部3连线的平行线,两个第二枢接部3和第一枢接部4的连线与上述水平线的夹角即为弯折角度范围;弯折角度设在0-70度范围内,保证所述锥形可展机构有足够大的伸缩空间,进而使得所述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的结构更加稳定
所述连接杆2为弯曲的杆状件,所述连接杆2在所述第一剪式部13的一端向外弯曲,在所述第二剪式部14的一端向内弯曲。
使所述第一剪式部13那一侧的L值大于所述第二剪式部14那一侧的L值,使得所述可展机构变成可向一个方向伸缩的棱锥可展机构,呈现与三角形一样的稳定性。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件1是由两个连接板的11的一侧相互以一定角度构成的V型结构;
V型结构的稳定性好,保证所述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在伸缩时足够稳定。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1位于所述锥形可展机构组成的三棱锥复合机构的内侧。
使所述三棱锥复合机构的外表面无其他零件,避免四棱锥复合机构外表面碰撞的损伤。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1位于所述锥形可展机构组成的三棱锥复合机构的外侧。
方便所述连接件1的更换,容易操作。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棱锥可展机构开口大的一端设有驱动机构,为驱动端5;开口小的一端为设有执行机构,为工作端6;
所述锥形可展机构的工作端6设有滑轨7,所述滑轨7为U型结构,其封闭端固定于所述工作端最末端的第一枢接部4,所述锥形可展机构的其他的所述第一枢接部4的转动轴向外突出于所述锥形可展机构,在所述锥形可展机构伸缩时,所述转动轴在所述滑轨内滑动。
所述滑轨7一方面将所述工作端6的端部夹住,使得其运动时可沿着所述滑轨7滑动,滑动时结构更加稳定;另一方面,所述滑轨7将执行机构与所述工作端6连接,并使得所述执行机构不能相对于所述工作端6伸缩方向发生旋转;使得所述执行机构与所述锥形可展机构的连接固定更加方便、简化,进而使得所述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工作精度更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包括连接件和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连接,中部枢接形成一个剪式单元,该中部枢接位置为第一枢接部;两个或者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剪式单元,其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杆端部相互枢接形成一套可向一个方向伸缩的可展机构,该端部枢接位置为第二枢接部,其特征在于:
一套所述可展机构中,以所述第一枢接部的连线为X向,以所述第二枢接部垂直于所述X向的方向为Y向,定义其垂直距离为L;所述连接杆以所述第一枢接部为分界线,两侧的L值不相等,定义L值较大的一端为第一剪式部,L值较小的一端为第二剪式部;相邻的所述剪式单元的所述第一剪式部与所述第二剪式部首尾相连,形成可向一个方向伸缩的棱锥可展机构;
所述锥形可展机构为三个,相邻的每套所述可展机构在其对应的第二枢接部通过所述连接件枢接,组成立体的三棱锥复合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弯折的杆状件,其弯折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枢接部,所述连接杆在所述第二剪式部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剪式部的一端向内侧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弯折角度为0-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弯曲的杆状件,所述连接杆在所述第一剪式部的一端向外弯曲,在所述第二剪式部的一端向内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是由两个连接板的一侧相互以一定角度构成的V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可展机构组成的四棱锥复合结构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可展机构组成的四棱锥复合结构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锥可展机构开口大的一端设有驱动机构,为驱动端;开口小的一端为设有执行机构,为工作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可展机构的工作端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为U型结构,其封闭端固定于所述工作端最末端的第一枢接部,所述锥形可展机构的其他的所述第一枢接部的转动轴向外突出于所述锥形可展机构,在所述锥形可展机构伸缩时,所述转动轴在所述滑轨内滑动 。
CN201511028374.5A 2015-12-30 2015-12-30 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 Pending CN1069313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8374.5A CN106931301A (zh) 2015-12-30 2015-12-30 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8374.5A CN106931301A (zh) 2015-12-30 2015-12-30 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1301A true CN106931301A (zh) 2017-07-07

Family

ID=59442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28374.5A Pending CN106931301A (zh) 2015-12-30 2015-12-30 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130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8252A (zh) * 2018-12-07 2019-04-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音箱及音箱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8815B1 (zh) * 1970-03-08 1978-06-17
CN2071320U (zh) * 1990-04-09 1991-02-13 冶金工业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 剪式推车机电拖车
WO1995021350A1 (fr) * 1994-02-07 1995-08-10 Aleph Co., Ltd. Construction a cadre
US20120098284A1 (en) * 2010-10-26 2012-04-26 Aberth Karl R Folding reach extender
CN102644352A (zh) * 2012-03-08 2012-08-22 东南大学 具有固定支座的径向伸缩网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8815B1 (zh) * 1970-03-08 1978-06-17
CN2071320U (zh) * 1990-04-09 1991-02-13 冶金工业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 剪式推车机电拖车
WO1995021350A1 (fr) * 1994-02-07 1995-08-10 Aleph Co., Ltd. Construction a cadre
US20120098284A1 (en) * 2010-10-26 2012-04-26 Aberth Karl R Folding reach extender
CN102644352A (zh) * 2012-03-08 2012-08-22 东南大学 具有固定支座的径向伸缩网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8252A (zh) * 2018-12-07 2019-04-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音箱及音箱控制方法
CN109618252B (zh) * 2018-12-07 2024-04-0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音箱及音箱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2729B (zh) 一种类正方体形的伸缩可变结构
CN102561703A (zh) 一种臂架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CN104608147A (zh) 一种弯曲伸缩的机械臂
CN106931301A (zh) 一种三棱锥复合机构
CN104440945B (zh) 一种三角形复合机械臂驱动机构
CN106931120A (zh) 一种四棱锥复合机构
CN105649541B (zh) 双折线变幅机构、双折线旋挖钻机及折桅控制方法
CN104589370B (zh) 一种摆杆式连接的三角形机械臂
CN106151429A (zh) 一种有弧度的机械可展结构
CN104476564A (zh) 一种y式复合机械臂
CN103693025A (zh) 车辆支腿结构
CN106142076A (zh) 一种三棱柱机械臂驱动机构
CN104464829A (zh) 一种凵式复合机械臂
CN104369180A (zh) 一种四边形复合机械臂
CN103358303B (zh) 一种两转动一移动完全解耦并联机构
CN204212430U (zh) 一种臂架系统及混凝土泵车
CN104385262B (zh) 一种四边形复合机械臂驱动机构
CN208185161U (zh) 一种折叠杆连接件及折叠杆结构
CN104589369A (zh) 一种机械臂的摆杆式连接结构
CN104464832A (zh) 一种v式复合机械臂
CN210885040U (zh) 摆动支腿及工程机械设备
CN104464830B (zh) 一种复合剪式机构
CN106945039A (zh) 一种大空间十连杆两构态变胞机构
CN104476563A (zh) 一种k式复合机械臂
CN104464831A (zh) 一种h式复合机械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