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26956B - 折叠代步车架及折叠代步车 - Google Patents

折叠代步车架及折叠代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26956B
CN106926956B CN201710206298.5A CN201710206298A CN106926956B CN 106926956 B CN106926956 B CN 106926956B CN 201710206298 A CN201710206298 A CN 201710206298A CN 106926956 B CN106926956 B CN 1069269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rame
plate
groove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062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26956A (zh
Inventor
曹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hile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hile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hile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hile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062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269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26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6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26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69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62K15/006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the frame being fol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62K2015/005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having additional wheels for use when folded or collapsed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折叠代步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叠代步车架及折叠代步车;折叠代步车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后车架包括固定外套和伸缩内杆,伸缩内杆设置有与前车架中部铰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控制杆,固定外套上靠近伸缩内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凹槽,固定板上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支撑杆,支撑杆一端在控制杆的控制下能够在凹槽内滑动,凹槽内设置有通孔,支撑杆在凹槽内滑动,当支撑杆滑动到通孔处时,能够将折叠车折叠起来,当打开折叠车时,提拉伸缩内杆用户通过控制杆就可以完成折叠工作,方便快捷;折叠代步车包括车轮、车座、车把和折叠代步车架,折叠代步车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具有上述的优势。

Description

折叠代步车架及折叠代步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代步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叠代步车架及折叠代步车。
背景技术
电动代步车是一种利用随车搭载的电池提供电力,以驱动控制杆控制马达输出,再经传动机构驱动后轮的转动,后轮则带动前轮同步转动,来达到行驶的一种交通工具,虽然其速度较低,且骑行距离有限,但能提高人们出行的效率,又绿色环保,电动代步车包括自行车、滑板车等各种形式的短距离交通工具,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为了方便收纳折叠和便于携带,折叠车所具有的折叠机构应设置于车体的何处、应使用何种的折叠方式、折叠次数应是多少次等因素,这些因素都需要多方设计与考虑。现有技术中折叠车的折叠机构操作复杂,需要折叠多次多个部件,无法实现简单联动折叠。
因此,提供一种方便折叠的折叠代步车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首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代步车架,以缓解现有折叠代步车架在使用过程中折叠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折叠代步车架,包括前车架和可伸缩的后车架;
所述后车架包括固定外套和伸缩内杆,所述伸缩内杆一端与所述固定外套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前车架中部铰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并形成第一铰接处;
所述固定外套上靠近所述伸缩内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并形成第二铰接处,所述支撑杆一端在所述控制杆的控制下能够在所述凹槽内滑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供所述支撑杆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前车架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长条通孔,所述长条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轴。
进一步地,所述卡轴与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控制杆的同一侧,且所述卡轴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处上方,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处下方,所述卡轴和所述支撑杆均与所述控制杆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杆呈环状“L”型,且“L”型开口朝向所述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拉紧所述支撑杆的第一弹力件,所述第一弹力件与所述支撑杆连接,且形成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铰接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外套下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朝两侧开合的脚踏,所述脚踏与所述第二支撑板铰接,所述脚踏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支撑板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第二弹力件。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一端设置有折板;
所述固定板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折板配合的拉杆,所述拉杆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拉杆上设置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前车架内设置有电源,所述前车架前端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车架底部设置有防翻支架,所述防翻支架上设置有滑轮。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代步车,以缓解现有折叠代步车架在使用过程中折叠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折叠代步车,包括车轮、车座、车把和所述折叠代步车架;
所述前车架与所述后车架底部设置有车轮,所述车座一端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另一端通过伸缩弹力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铰接,所述车把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前车架前端。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折叠代步车架,包括前车架和可伸缩的后车架;后车架包括固定外套和伸缩内杆,伸缩内杆一端与固定外套连接,使用时伸缩内杆可以退缩到固定外套内,伸缩内杆另一端设置有与前车架中部铰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控制杆,控制杆与固定板铰接的,并形成第一铰接处,第一铰接处相比固定板与前车架的铰接处更靠近伸缩内杆,固定外套上靠近伸缩内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凹槽,固定板上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支撑杆,当折叠车打开时第一支撑板用于支撑支撑杆,支撑杆顶在第一支撑板上,同时支撑杆与固定板铰接,并形成第二铰接处,支撑杆一端在控制杆的控制下能够在凹槽内滑动,凹槽内设置有供支撑杆穿过的通孔,通过扳动控制杆控制支撑杆在凹槽内的滑动,当支撑杆滑动到通孔处时,能够将折叠车折叠起来,当打开折叠车时,提拉伸缩内杆,然后通过控制杆将支撑杆扳到凹槽远离通孔的一端即可,用户通过控制杆就可以完成折叠工作,方便快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折叠代步车,包括车轮、车座、车把和折叠代步车架;前车架与后车架底部设置有车轮,车座一端与固定板铰接,另一端通过伸缩弹力件与第一支撑板铰接,车把可伸缩的设置在前车架前端,折叠代步车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具有上述的优势,此处不再赘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折叠代步车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折叠代步车架的折叠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防翻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1中第一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脚踏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前车架;101-卡槽;102-锁固槽;200-后车架;201- 固定外套;2011-第一支撑板;2012-凹槽;2013-通孔;2014-第二支撑板;2015-脚踏;2016-凸起;2017-第二弹力件;202-伸缩内杆; 300-固定板;301-控制杆;3011-凸块;302-第一铰接处;303-长条通孔;304-卡轴;3041-弹簧;305-拉杆;400-支撑杆;401-第二铰接处;402-第一弹力件;403-第一连接处;500-照明灯;600-防翻支架;601-滑轮;700-车轮;800-车座;900-车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折叠代步车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折叠代步车架的折叠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中防翻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图1中第一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 为图1中脚踏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代步车架,包括前车架100和可伸缩的后车架200;后车架200包括固定外套201 和伸缩内杆202,伸缩内杆202一端与固定外套20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前车架100中部铰接的固定板300,固定板300上设置有控制杆301,控制杆301与固定板300铰接,并形成第一铰接处302;固定外套201上靠近伸缩内杆2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011,第一支撑板2011上设置有凹槽2012,固定板300上设置有与凹槽2012 配合的支撑杆400,支撑杆400与固定板300铰接,并形成第二铰接处401,支撑杆400一端在控制杆301的控制下能够在凹槽2012内滑动,凹槽2012内设置有供支撑杆400穿过的通孔201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代步车架,包括前车架100 和可伸缩的后车架200;后车架200包括固定外套201和伸缩内杆 202,伸缩内杆202一端与固定外套201连接,使用时伸缩内杆202 可以退缩到固定外套201内,伸缩内杆202另一端设置有与前车架 100中部铰接的固定板300,固定板300上设置有控制杆301,控制杆301与固定板300铰接的,并形成第一铰接处302,第一铰接处302 相比固定板300与前车架100的铰接处更靠近伸缩内杆202,固定外套201上靠近伸缩内杆2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011,第一支撑板2011上设置有凹槽2012,固定板300上设置有与凹槽2012配合的支撑杆400,当折叠车打开时第一支撑板2011用于支撑支撑杆 400,支撑杆400顶在第一支撑板2011上,同时支撑杆400与固定板 300铰接,并形成第二铰接处401,支撑杆400一端在控制杆301的控制下能够在凹槽2012内滑动,凹槽2012内设置有供支撑杆400 穿过的通孔2013,通过扳动控制杆301控制支撑杆400在凹槽2012 内的滑动,当支撑杆400滑动到通孔2013处时,能够将折叠车折叠起来,当打开折叠车时,提拉伸缩内杆202,然后通过控制杆301将支撑杆400扳到凹槽2012远离通孔2013的一端即可,用户通过控制杆301就可以完成折叠工作,方便快捷。
其中固定外套201套接在伸缩内杆202一端,在进行折叠工作时,伸缩内杆202能够沿固定外套201轴向方向移动到固定外套201内部,减小体积,完成伸缩工作。
支撑杆400与固定板300铰接,并形成第二铰接处401,固定板 300固定在伸缩内杆202上远离固定外套201的一端,支撑杆400可以围绕第二铰接处401旋转一定角度,同时支撑杆400远离固定板 300的一端与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011上的凹槽2012配合,支撑杆400在可以在凹槽2012内滑动,同时凹槽2012内设置有通孔2013,当支撑杆400滑动到通孔2013处时,支撑杆400能够穿过通孔2013 向下滑动;当打开折叠车时,向上提拉固定板300,固定板300带动伸缩内杆202和支撑杆400向上运动,当支撑杆400从通孔2013完全拉出时,控制支撑杆400使其滑动到凹槽2012另一端,此时通过凹槽2012支撑住支撑杆400。
具体的,支撑杆400与凹槽2012配合的一端上设置有螺纹定位珠,使得支撑杆400能够在凹槽2012内便捷的滑动。
其中,凹槽2012在支撑杆400滑动方向的长度是支撑杆400直径的两倍以上。
控制杆301与固定板300铰接,通过控制杆301可以提拉固定板 300,而且控制杆301一端与支撑杆400连接配合,通过左右扳动控制杆301可以控制支撑杆400在凹槽2012内的滑动方向和距离,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折叠或打开工作。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前车架100靠近固定板300的一端设置有卡槽101,固定板300上设置有与卡槽101配合的长条通孔303,长条通孔303内设置有与卡槽101配合的卡轴304。
前车架100与后车架200通过固定板300连接在一起,固定板 300与前车架100中部铰接,前车架100靠近后车架200的一端设置有卡槽101,且固定板300上设置有卡槽101位置对应的长条通孔303,穿过长条通孔303卡槽101设置有卡轴304;具体的,长条通孔303为长条形通孔2013,同一平面内卡槽101长度小于长条通孔 303长度,卡轴304可以在长条通孔303内滑动,当卡轴304滑动到卡槽101内,此时卡轴304既位于长条通孔303内又位于卡槽101 内,此时能够将固定板300与前车架100固定在一起,两者无相对运动;当卡轴304滑动到长条通孔303内时,即卡轴304仅在长条通孔 303内,此时固定板300与前车架100可以相对转动。
需要指出的是,如图4所示,卡轴304上连接有弹簧3041,弹簧3041一端连接在卡轴304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板300上,打开折叠车时,在弹簧3041的作用下会拉动卡轴进入卡槽101内。
同时控制杆301底端设置有凸块3011,当折叠车打开时,在弹簧3041与凸块3011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将支撑杆400约束在凹槽 2012上远离通孔2013的一端,防止折叠车自行折叠。
前车架100上还设置有锁固槽102,当折叠代步车折叠后,卡轴 304在弹簧的作用下会卡入锁固槽102内,对折叠结构进行锁定,放置折叠结构自行打开。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卡轴304与支撑杆400位于控制杆301 的同一侧,且卡轴304位于第一铰接处302上方,支撑杆400位于第一铰接处302下方,卡轴304和支撑杆400均与控制杆301配合。
为形成联动机构,方便快捷完成折叠工作,将卡轴304与控制杆 301配合连接,由控制杆301控制卡轴304的运动;具体的,卡轴304 与支撑杆400均位于控制杆301的同一侧,且卡轴304位于第一铰接处302上方,支撑杆400位于第一铰接处302下方,通过扳动控制杆301可以同时改变卡轴304和支撑杆400的位置,以形成联动机构,方便折叠、打开工作。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控制杆301呈环状“L”型,且“L”型开口朝向支撑杆400。
控制杆301呈环状L形,控制杆301短边与支撑杆400连接配合,长边中部与固定板300铰接,长边上部与卡轴304配合。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固定板300远离第二铰接处40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拉紧支撑杆400的第一弹力件402,第一弹力件402与支撑杆400连接,且形成第一连接处403,第一连接处403位于第二铰接处401下方。
为确保机构的稳定性,即折叠车打开后不会因震动自动折叠,在固定板300上设置第一弹力件402,第一弹力件402一端与支撑杆400 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300连接,在折叠车打开状态,支撑杆400 在第一弹力件402的作用下远离通孔2013,可防止因震动造成的自动折叠。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固定外套201下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 2014,第二支撑板2014上设置有朝两侧开合的脚踏2015,脚踏2015 与第二支撑板2014铰接,脚踏2015一侧设置有凸起2016,第二支撑板2014一侧设置有与凸起2016配合的第二弹力件2017。
此折叠代步车由电池或其他能源带动,因此只需要在第二支撑板 2014上设置供用户踩踏的脚踏2015即可,无需设置其他传动机构,脚踏2015与第二支撑板2014铰接,脚踏2015能向外旋转展开,同时脚踏2015上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板2014连接的第二弹力件2017,通过弹力件能够使脚踏2015处于展开状态,不会随意晃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脚踏2015一端设置有折板;固定板300 底部设置有与折板配合的拉杆305,拉杆305穿过第一支撑板2011,拉杆305上设置有限位块。
脚踏2015靠近第二支撑板2014的一端设置有折板,当脚踏2015 展开时,折板朝内展开,同时固定板300底部设置有与折板配合的拉杆305,在折叠过程中拉杆305随固定板300下移,在拉杆305下移过程中会与折板配合,拉杆305带动折板运动,折板带动脚踏2015旋转收回,此工作随用户扳动控制杆301同步完成,简化折叠机构,无需用户对多结构进行多次折叠工作。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前车架100内设置有电源,前车架100 前端设置有照明灯500,照明灯500与电源连接。
前车架100内设置有电池槽,电池槽内可以放置电源或功能装置,而且前车架100前端设置有照明灯500供用户使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后车架200底部设置有防翻支架600,防翻支架600上设置有滑轮601。
当对设备折叠后,设备整体无法自行站立,因此在后车架200 底部设置防翻支架600,通过防翻支架600可以使折叠车架竖立在路面上,而且防翻支架600还能够防止折叠车后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代步车,包括车轮700、车座 800、车把900和折叠代步车架;
前车架100与后车架200底部设置有车轮700,车座800一端与固定板300铰接,另一端通过伸缩弹力件与第一支撑板2011铰接,车把900可伸缩的设置在前车架100前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代步车,包括车轮700、车座 800、车把900和折叠代步车架;前车架100与后车架200底部设置有车轮700,车座800一端与固定板300铰接,另一端通过伸缩弹力件与第一支撑板2011铰接,车把900可伸缩的设置在前车架100前端,折叠代步车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具有上述的优势,此处不再赘叙。
具体的,在折叠中,车座800一端与固定板300铰接,另一端通过伸缩弹力件与第一支撑板2011铰接,在折叠过程中,随固定板300 的运动,车座800会贴在固定外套201外侧,减小占地空间,同时此运动均随着用户扳动控制杆301一起完成,简单快捷。
同时,车座800也设置有电池槽,电池放置在电池槽内,对其他部件供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折叠代步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和可伸缩的后车架;
所述后车架包括固定外套和伸缩内杆,所述伸缩内杆一端与所述固定外套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前车架中部铰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并形成第一铰接处;
所述固定外套上靠近所述伸缩内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并形成第二铰接处,所述支撑杆一端在所述控制杆的控制下能够在所述凹槽内滑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供所述支撑杆穿过的通孔;
所述前车架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长条通孔,所述长条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轴;
所述卡轴上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所述卡轴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控制杆底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前车架上还设置有锁固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代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轴与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控制杆的同一侧,且所述卡轴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处上方,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处下方,所述卡轴和所述支撑杆均与所述控制杆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代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呈环状“L”型,且“L”型开口朝向所述支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代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拉紧所述支撑杆的第一弹力件,所述第一弹力件与所述支撑杆连接,且形成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铰接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代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套下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朝两侧开合的脚踏,所述脚踏与所述第二支撑板铰接,所述脚踏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支撑板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第二弹力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代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一端设置有折板;
所述固定板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折板配合的拉杆,所述拉杆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拉杆上设置有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代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内设置有电源,所述前车架前端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电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折叠代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底部设置有防翻支架,所述防翻支架上设置有滑轮。
9.一种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车座、车把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折叠代步车架;
所述前车架与所述后车架底部设置有车轮,所述车座一端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另一端通过伸缩弹力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铰接,所述车把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前车架前端。
CN201710206298.5A 2017-03-29 2017-03-29 折叠代步车架及折叠代步车 Active CN1069269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6298.5A CN106926956B (zh) 2017-03-29 2017-03-29 折叠代步车架及折叠代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6298.5A CN106926956B (zh) 2017-03-29 2017-03-29 折叠代步车架及折叠代步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6956A CN106926956A (zh) 2017-07-07
CN106926956B true CN106926956B (zh) 2023-01-20

Family

ID=59426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06298.5A Active CN106926956B (zh) 2017-03-29 2017-03-29 折叠代步车架及折叠代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2695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80371A (ja) * 1997-12-19 1999-07-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折り畳み自転車およびその収納ケース
CN103043162A (zh) * 2013-01-16 2013-04-17 浙江百事特工贸有限公司 快速折叠自行车
CN103395463A (zh) * 2013-07-18 2013-11-20 苏州杰翔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电动车或自行车车架
CN204223094U (zh) * 2014-09-30 2015-03-25 国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折叠机构
CN104709418A (zh) * 2015-04-09 2015-06-17 重庆长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自行车车架
CN204871405U (zh) * 2015-07-03 2015-12-16 杭州云造科技有限公司 可折叠式便携车
TWM520045U (zh) * 2015-12-31 2016-04-11 zheng-kun Gu 滑行車
CN206734517U (zh) * 2017-03-29 2017-12-12 天津市施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折叠代步车架及折叠代步车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80371A (ja) * 1997-12-19 1999-07-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折り畳み自転車およびその収納ケース
CN103043162A (zh) * 2013-01-16 2013-04-17 浙江百事特工贸有限公司 快速折叠自行车
CN103395463A (zh) * 2013-07-18 2013-11-20 苏州杰翔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电动车或自行车车架
CN204223094U (zh) * 2014-09-30 2015-03-25 国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折叠机构
CN104709418A (zh) * 2015-04-09 2015-06-17 重庆长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自行车车架
CN204871405U (zh) * 2015-07-03 2015-12-16 杭州云造科技有限公司 可折叠式便携车
TWM520045U (zh) * 2015-12-31 2016-04-11 zheng-kun Gu 滑行車
CN206734517U (zh) * 2017-03-29 2017-12-12 天津市施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折叠代步车架及折叠代步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6956A (zh) 2017-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7558B (zh) 一种轻型折叠车
US8746730B2 (en) Foldable frame for foldable motorized vehicle
CN106184552B (zh) 一种折叠车
US20160144708A1 (en) Luggage scooter
CN203753327U (zh) 一种电动折叠车座管的锁定装置
WO2017008411A1 (zh) 一种折叠机构及折叠车
CN104354810A (zh) 一种折叠式电动车
CN105774882B (zh) 带有安全扶手自动靠拢结构的婴儿车
CN106926956B (zh) 折叠代步车架及折叠代步车
CN101712360A (zh) 一种折叠车
CN211300746U (zh) 折叠轮椅车架
CN104443201A (zh) 一种多功用、可折叠变幻的电动车
CN210139929U (zh) 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CN105438367B (zh) 一种折叠车架
CN204077942U (zh) 一种交通工具折叠的锁定机构
CN104118510A (zh) 滑板车折叠装置
CN108622284B (zh) 一键折叠式交通代步车
CN208760696U (zh) 婴儿推车折叠机构
CN105882842A (zh) 一种自行车折叠机构
CN206719294U (zh) 一种婴儿手推车
CN205931016U (zh) 一种折叠车座椅组件
CN107323577B (zh) 与鞍管一体的折叠鞍座及其折叠展开方法
CN205916267U (zh) 一种快速折叠的电动助力三轮车
CN208498533U (zh) 一种宠物车
CN219506172U (zh) 一种立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