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21200B -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电动汽车及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电动汽车及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21200B
CN106921200B CN201710308265.1A CN201710308265A CN106921200B CN 106921200 B CN106921200 B CN 106921200B CN 201710308265 A CN201710308265 A CN 201710308265A CN 106921200 B CN106921200 B CN 1069212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ontrol unit
power
charging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82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21200A (zh
Inventor
闫泽宇
范春鹏
肖胜然
蒋荣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082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21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21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1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21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1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02J7/025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92Energy efficient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system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2Remote or cooperative charg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电动汽车及充电系统,其中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包括:车载控制单元;与车载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一无线接收线圈;与第一无线接收线圈连接的充电回路,充电回路与动力电池连接;其中,在车载控制单元处于上电状态时,第一无线接收线圈接收供电设备无线发送的充电电流,充电回路导通为动力电池充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电路,可以实现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提高了充电的安全性以及便捷性,使得电动汽车用户获得更优的充电体验。同时,本发明可实现远程操作,通过无线充电系统唤醒车载控制单元,降低整车功耗,简化整车控制策略。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电动汽车及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电动汽车及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在充电时,往往需要采用物理连接的方式才可以实现有线充电过程,但采用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时,导致电动汽车充电时占地面积大,且受充电电源所在场地的限制使得充电不便,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影响充电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电动汽车及充电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有线充电时充电不便且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影响电动汽车用户充电体验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包括:
车载控制单元;
与所述车载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一无线接收线圈;
与所述第一无线接收线圈连接的充电回路,所述充电回路与动力电池连接;
其中,在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处于上电状态时,所述第一无线接收线圈接收供电设备无线发送的充电电流,所述充电回路导通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其中,所述充电电路包括:
与所述供电设备进行无线通讯的车载通信单元,所述车载通信单元与所述车载控制单元连接;
在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处于上电状态时,所述车载通信单元向所述供电设备发送自检信号,并在所述供电设备自检成功后,接收所述供电设备发送的闭合信号,将所述闭合信号通过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发送至所述充电回路,使得所述充电回路导通。
其中,所述充电电路包括:
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车载控制单元之间的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器;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
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车载控制单元之间;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获取所述动力电池所需的充电电流,将所述动力电池所需的充电电流通过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发送至所述车载通信单元,由所述车载通信单元将所述动力电池所需的充电电流发送至所述供电设备;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监测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状态,在所述动力电池充电完成时,通过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向所述车载通信单元发送充电完成信号,由所述车载通信单元将所述充电完成信号发送至所述供电设备。
其中,所述充电回路包括:
与所述第一无线接收线圈连接的次级补偿电路,与所述次级补偿电路连接的整流电路,以及与所述整流电路连接的第一继电器;
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通过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所述整车控制器以及所述车载控制单元接收所述车载通信单元传输的闭合信号,并根据所述闭合信号处于闭合状态;
在所述动力电池充电完成时,所述第一继电器通过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载控制单元以及所述车载通信单元接收所述供电设备发送的充电停止信号,根据所述充电停止信号处于断开状态,并促使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切换至下电状态。
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同时与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内部的控制开关连接,在所述整车控制器启动时,控制所述控制开关闭合,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切换至上电状态。
其中,所述车载控制单元还包括:唤醒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所述唤醒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开关连接,在所述唤醒模块处于唤醒状态时,所述控制开关闭合,所述电源模块与蓄电池连通,通过所述蓄电池供电。
其中,所述蓄电池通过高低压转换器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
其中,所述充电电路包括:
与所述车载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二无线接收线圈;
在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处于下电状态时,所述第二无线接收线圈接收所述供电设备无线发送的电信号,为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内部的唤醒模块供电,使得所述唤醒模块处于唤醒状态、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切换至上电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包括:供电设备,与所述供电设备无线通信的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为上述的电动汽车。
其中,所述供电设备包括:
与所述电动汽车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连接的供电控制单元,与所述供电控制单元连接的供电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的供电电源,以及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的、用于向所述电动汽车提供充电电流的无线发射线圈;
其中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的第二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继电器连接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的高频逆变电路,以及与所述高频逆变电路连接的初级补偿电路,所述初级补偿电路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连接,且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述高频逆变电路以及所述初级补偿电路均与所述供电控制单元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车载控制单元处于上电状态时,第一无线接收线圈接收供电设备提供的充电电流,将获取的充电电流提供给充电回路,使得充电回路处于导通状态并为动力电池充电,可以实现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提高无线快速充电的安全性以及充电的便捷性,使得电动汽车用户获得更优的充电体验。且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可实现远程操作,通过无线充电系统唤醒车载控制单元,控制车载控制单元切换至上电状态,降低整车功耗,简化整车控制策略。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示意图一;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示意图二;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车载控制单元1;与车载控制单元1连接的第一无线接收线圈2;与第一无线接收线圈2连接的充电回路3,充电回路3与动力电池4连接;其中,在车载控制单元1处于上电状态时,第一无线接收线圈2接收供电设备无线发送的充电电流,充电回路3导通为动力电池4充电。
在车载控制单元1处于上电状态时,充电回路3处于导通状态,此时与充电回路3连接的第一无线接收线圈2可以接收对端的供电设备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的充电电流,第一无线接收线圈2在获取充电电流之后,将充电电流传递至处于闭合状态的充电回路3,由充电回路3对动力电池4进行充电。
其中,第一无线接收线圈2与供电设备无线连接,第一无线接收线圈2与充电回路3、充电回路3与动力电池4、第一无线接收线圈2与车载控制单元1有线连接。车载控制单元1包括上电状态和下电状态,在车载控制单元1处于上电状态时,充电回路3导通,在车载控制单元1处于下电状态时,充电回路3处于断路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自动充电模式下,当电动汽车停车入库熄火后,且确认停车位置无误,能够保证无线充电电路可以与供电设备进行无线通讯时,电动汽车可以自动开启充电功能,充满电后自动停止充电,无需任何人工操作,使用便捷、智能。当然也可以采用手动控制进入手动充电模式,在停车之后电动汽车未进行充电,且在用户离开停车位置后又进行充电时,由于此时车载控制单元处于休眠状态,并未唤醒,用户需要利用交互设备(如移动终端)通过地面端的供电设备唤醒车载控制单元来进行无线充电过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充电电路包括:与车载控制单元1连接的第二无线接收线圈5;在车载控制单元1处于下电状态时,第二无线接收线圈5接收供电设备11无线发送的电信号,为车载控制单元1内部的唤醒模块101供电,使得唤醒模块101处于唤醒状态、车载控制单元1切换至上电状态。
第二无线接收线圈5可以在车载控制单元1处于下电状态时,接收供电设备11无线发送的电信号,此时,供电设备11处于工作状态,第二无线接收线圈5可在高频交变磁场中感应到电流,其中第二无线接收线圈5为低压接收线圈。第二无线接收线圈5在感应到电流之后,利用电流为车载控制单元1内部的唤醒模块101进行供电,在唤醒模块101得到电流处于唤醒状态时,车载控制单元1也可切换至上电状态。
具体的,车载控制单元1包括:与电源模块102和唤醒模块101连接的控制开关103;在唤醒模块101处于唤醒状态时,控制开关103闭合,此时电源模块102通过处于导通状态的控制开关103与蓄电池9连通,通过蓄电池9供电。其中蓄电池9通过高低压转换器10与动力电池4连接。
车载控制单元1包括有唤醒模块101、电源模块102以及控制开关103,其中电源模块102通过控制开关103与蓄电池9连接,蓄电池9通过高低压转换器10与动力电池4连接。动力电池4的电压经过高低压转换器10转换后,为蓄电池9供电,蓄电池9在得到电量之后,在控制开关103闭合时为车载控制单元1的电源模块102供电。
在唤醒模块101处于唤醒状态时,唤醒模块101促使控制开关103闭合,在控制开关103闭合时,电源模块102与蓄电池9连通,通过蓄电池9的供电使得车载控制单元1处于上电状态。在唤醒模块101处于休眠状态时,控制开关103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电源模块102与蓄电池9未导通,车载控制单元1处于下电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自动充电模式下,电动汽车熄火后车载控制单元未下电时,无线充电电路首先尝试充电,若在规定时间内供电设备无响应,则车载控制单元下电,减小功耗。否则,若车载控制单元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将导致蓄电池亏电,车辆无法启动。若是供电设备响应充电,则在充电状态下,动力电池将通过高低压转换器持续为蓄电池供电,蓄电池不会出现亏电的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充电电路包括:与供电设备11进行无线通讯的车载通信单元6,车载通信单元6与车载控制单元1连接;在车载控制单元1处于上电状态时,车载通信单元6向供电设备11发送自检信号,并在供电设备11自检成功后,接收供电设备11发送的闭合信号,将闭合信号通过车载控制单元1发送至充电回路3,使得充电回路3导通。
车载通信单元6用于与供电设备11进行无线通讯,在电动汽车停车熄火后且车载控制单元1处于上电状态时,车载通信单元6传送自检信号至供电设备11,其中供电设备11包括有无线通信单元111,无线通信单元111与无线充电电路进行无线通信,供电设备11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11获取车载通信单元6传送的自检信号。在无线通信单元111接收到自检信号后,供电设备11开始进行自检,若自检状态良好,供电设备11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11传送闭合信号至车载通信单元6,车载通信单元6在接收到闭合信号之后,将闭合信号通过车载控制单元1发送至充电回路3,充电回路3在接收到闭合信号之后处于闭合状态。在充电回路3处于闭合状态后,可以为动力电池4进行充电。在充电完成后,充电回路3处于断路状态,供电设备11停止提供充电电流,充电回路3处于断路状态后,车载控制单元1下电,进入休眠状态,结束充电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动力电池4的一端与充电回路3连接,另一端与车载控制单元1连接,第一无线接收线圈2与充电回路3连接,第二无线接收线圈5与车载控制单元1连接,车载通信单元6与车载控制单元1连接,第一无线接收线圈2通过充电回路3、动力电池4与车载控制单元1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充电电路包括:连接于动力电池4与车载控制单元1之间的电池管理系统7和整车控制器8;电池管理系统7与动力电池4连接;整车控制器8连接于电池管理系统7与车载控制单元1之间;电池管理系统7获取动力电池4所需的充电电流,将动力电池4所需的充电电流通过整车控制器8、车载控制单元1发送至车载通信单元6,由车载通信单元6将动力电池4所需的充电电流发送至供电设备11;电池管理系统7监测动力电池4的充电状态,在动力电池4充电完成时,通过整车控制器8、车载控制单元1向车载通信单元6发送充电完成信号,由车载通信单元6将充电完成信号发送至供电设备11。
具体的,在动力电池4与车载控制单元1之间设置有电池管理系统7和整车控制器8,动力电池4、电池管理系统7、整车控制器8以及车载控制单元1依次连接,电池管理系统7可以对动力电池4进行监测,获取动力电池4所需的充电电流的规格,然后将监测得到的充电电流的规格通过整车控制器8发送至车载控制单元1,由车载控制单元1将获取的充电电流的规格发送至车载通信单元6,车载通信单元6将获取的充电电流的规格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至供电设备11。供电设备11在获取充电电流的规格之后,提供相应的充电电流,发送至无线充电电路。其中供电设备11包括:无线发射线圈115,供电设备11通过无线发射线圈115将提供的充电电流以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至充电电路的第一无线接收线圈2,在第一无线接收线圈2获取供电设备11提供的充电电流之后,通过充电回路3将充电电流传输至动力电池4,为动力电池4充电。
电池管理系统7还可以监测动力电池4的充电状态,在动力电池4充电完成时,电池管理系统7根据监测到的充电完成状态生成充电完成信号,将充电完成信号发送至整车控制器8,整车控制器8将充电完成信号发送至车载控制单元1,车载控制单元1将接收到的充电完成信号发送至车载通信单元6,车载通信单元6利用与供电设备11之前的无线通信,将充电完成信号发送至供电设备11,供电设备11在接收到充电完成信号之后,供电设备11的第二继电器1131断开,此时供电设备11停止发送充电电流,向车载通信单元6发送充电停止信号,车载通信单元6在接收到充电停止信号之后,将充电停止信号发送至车载控制单元1,车载控制单元1将充电停止信号通过整车控制器8、电池管理系统7、动力电池4发送至充电回路3,使得充电回路3内的第一继电器33处于断开状态,进而使得充电回路3断路,停止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充电回路3包括:与第一无线接收线圈2连接的次级补偿电路31,与次级补偿电路31连接的整流电路32,以及与整流电路32连接的第一继电器33;其中,第一继电器33与动力电池4连接,第一继电器33通过动力电池4、电池管理系统7、整车控制器8以及车载控制单元1接收车载通信单元6传输的闭合信号,并根据闭合信号处于闭合状态;在动力电池4充电完成时,第一继电器33通过动力电池4、电池管理系统7、整车控制器8、车载控制单元1以及车载通信单元6接收供电设备11发送的充电停止信号,根据充电停止信号处于断开状态,并促使车载控制单元1切换至下电状态。
具体的,充电回路3包括依次连接的次级补偿电路31、整流电路32以及第一继电器33,次级补偿电路31的输入端与第一无线接收线圈2连接,次级补偿电路31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32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32的输出端与第一继电器33连接,第一继电器33与动力电池4连接。在第一继电器33处于闭合状态时,充电回路3处于导通状态;在第一继电器33处于断开状态时,充电回路3处于断路状态。
在供电设备11为充电电路进行充电之前,车载通信单元6传送自检信号至供电设备11,供电设备11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11获取车载通信单元6传送的自检信号。在无线通信单元111接收到自检信号后,供电设备11开始进行自检,若自检状态良好,供电设备11传送闭合信号至车载通信单元6,车载通信单元6在接收到闭合信号之后,将闭合信号通过车载控制单元1、整车控制器8、电池管理系统7以及动力电池4发送至充电回路3,充电回路3内的第一继电器33在接收到闭合信号之后,处于闭合状态,此时充电回路3处于导通状态。至此,可以进行充电过程,第一无线接收线圈2接收供电设备11提供的充电电流,将充电电流传递至次级补偿电路31,次级补偿电路31将充电电流传递至整流电路32,整流电路32将充电电流通过处于闭合状态的第一继电器33发送至动力电池4,实现动力电池4的充电过程。
其中,电池管理系统7需要在充电之前,获取动力电池4所需的充电电流的规格,将充电电流的规格发送至供电设备11,使得供电设备11提供相应的充电电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整车控制器8同时与车载控制单元1内部的控制开关103连接,在整车控制器8启动时,控制控制开关103闭合,车载控制单元1切换至上电状态;车载控制单元1还包括:唤醒模块101和电源模块102,电源模块102、唤醒模块101均与控制开关103连接,在唤醒模块101处于唤醒状态时,控制开关103闭合,电源模块102与蓄电池9连通,通过蓄电池9供电;蓄电池9通过高低压转换器10与动力电池4连接。
具体的,整车控制器8启动后,可以控制车载控制单元1内的控制开关103闭合,进而控制蓄电池9与电源模块102连通,蓄电池9为电源模块102供电,车载控制单元1切换至上电状态。
车载控制单元1包括有:唤醒模块101,电源模块102以及控制开关103,其中电源模块102通过控制开关103与蓄电池9连接,蓄电池9通过高低压转换器10与动力电池4连接。
在唤醒模块101处于休眠状态,控制开关103处于断开状态时,电源模块102无法通过控制开关103与蓄电池9连通,蓄电池9无法为电源模块102供电,车载控制单元1处于下电状态。在唤醒模块101切换至唤醒状态时,可以促使控制开关103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电源模块102通过控制开关103与蓄电池9连通,蓄电池9为电源模块102供电,车载控制单元1处于上电状态。其中,唤醒模块101需要由供电设备来唤醒。
需要说明的是,在唤醒模块101处于休眠状态时,可以由整车控制器8的启动来控制车载控制单元1内的控制开关103闭合。
车载控制单元1的上电状态,可以由整车控制器8来控制,还可以由交互设备来控制。当由整车控制器8来控制时,对应的为自动充电模式,当由交互设备来控制时,对应的为手动充电模式。
在电动汽车停车关闭车门后,整车处于下电状态,且整车控制器下电后,控制开关仍处于闭合状态,等待一段时间后若没有任何操作,控制开关断开,车载控制单元切换至下电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电动汽车充电时通常处于停车熄火状态,此时整车控制器处于休眠状态,若车载控制单元处于上电状态则可以直接进行充电过程。若车载控制单元处于下电状态,可以通过整车控制器的启动来唤醒车载控制单元,也可以通过供电设备来唤醒车载控制单元。
当电动汽车停车之后,整车下电但车载控制单元未下电时,如果接收到供电设备的响应可以进行充电过程,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供电设备的响应,则车载控制单元下电。在车载控制单元下电之后,需要利用交互设备控制供电设备,使得供电设备发射小功率能量,对唤醒模块进行唤醒,使得蓄电池为车载控制单元供电,再次尝试充电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电路,包括自动充电模式和手动充电模式,下面对两种模式的充电过程进行简要介绍。
在自动充电模式下:用户将电动汽车停放至指定位置,检测无误且在车载控制单元处于上电状态时,车载无线通信单元传送自检信号至供电设备的无线通信单元,供电设备的无线通信单元在接收后自检信号之后,供电设备开始自检,判断自检状态,若自检状态良好,供电设备通过无线通信单元传送闭合信号至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在接收到闭合信号之后,控制充电回路内的第一继电器闭合,进而使得充电回路导通。然后电动汽车向供电设备反馈第一继电器闭合信号,供电设备在接收到之后,控制第二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发送充电电流,通过无线充电电路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在动力电池充电完成后,供电设备内的第二继电器断开,此时供电设备内的供电电路处于断路状态,供电设备停止发送充电电流,并向电动汽车发送充电停止信号,电动汽车在接收到充电停止信号之后,控制无线充电电路内的第一继电器断开,此时充电电路断路,车载控制单元下电,进入休眠状态,充电结束。
在自动充电模式下,电动汽车熄火后,车载控制单元并未下电时,此时电动汽车可以尝试充电过程,若在规定时间内供电设备无响应,则车载控制单元下电,减小功耗。否则,车载控制单元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将导致为车载控制单元供电的蓄电池亏电,车辆无法启动。若是供电设备响应充电,则在充电状态下,动力电池将通过高低压转换器持续为蓄电池供电,蓄电池不会出现亏电的情况。
在整车控制器启动后,可以控制车载控制单元切换至上电状态,在车载控制单元切换至上电状态后,可以进行充电过程。整车控制器启动时,控制车载控制单元内的控制开关闭合,进而控制蓄电池与电源模块连通,使得蓄电池为电源模块供电,车载控制单元切换至上电状态。
在手动充电模式下:车载控制单元处于下电状态时,用户可以手持交互设备通过供电设备来唤醒车载控制单元。首先供电设备进入低功率工作模式,由于电动汽车内的第一继电器未闭合,第一无线接收线圈无法获取充电电流进行传递,而第二无线接收线圈可以从高频交变磁场中感应到电流,为车载控制单元内部的唤醒模块供电,驱使内部电源模块与蓄电池之间的控制开关闭合。一旦控制开关闭合,车载控制单元上电,内部的自保持电路将使控制开关处于常闭状态,蓄电池与车载控制单元将保持导通状态。之后的控制流程与上述的自动充电模式一样。若规定时间内供电设备未响应充电,或充电完成,车载控制单元将再次下电,与蓄电池断开,进入休眠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电路,在车载控制单元处于上电状态时,第一无线接收线圈接收供电设备提供的充电电流,将获取的充电电流提供给供电回路,使得充电回路处于导通状态并未动力电池充电,可以实现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提高无线快速充电的安全性以及充电的适配性,使得电动汽车用户获得更优的充电体验。且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可实现远程操作,通过无线充电系统唤醒车载控制单元,控制车载控制单元切换至上电状态,降低整车功耗,简化整车控制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通过上述的无线充电电路,可以实现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提高无线快速充电的安全性以及充电的适配性,使得电动汽车用户获得更优的充电体验。且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可实现远程操作,通过无线充电系统唤醒车载控制单元,控制车载控制单元切换至上电状态,降低整车功耗,简化整车控制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包括:供电设备,与供电设备无线通信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为上述的电动汽车。如图3所示,供电设备11包括:与电动汽车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111,与无线通信单元111连接的供电控制单元112,与供电控制单元112连接的供电电路113,与供电电路113连接的供电电源114,以及与供电电路113连接的、用于向电动汽车提供充电电流的无线发射线圈115;其中供电电路113包括:与供电电源114连接的第二继电器1131,与第二继电器1131连接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132,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132连接的高频逆变电路1133,以及与高频逆变电路1133连接的初级补偿电路1134,初级补偿电路1134与无线发射线圈115连接,且第二继电器1131、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132、高频逆变电路1133以及初级补偿电路1134均与供电控制单元112连接。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系统,包括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包括无线充电电路,并通过无线充电电路与供电设备无线连接。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充电电路通过车载通信单元6与供电设备11的无线通信单元111进行无线通信,供电设备11还包括与无线通信单元111连接的供电控制单元112,与供电控制单元112连接的供电电路113,其中供电电路113的一端与供电电源114连接,供电电路113的另一端与无线发射线圈115连接。
其中,供电设备11的无线通信单元111接收电动汽车发送的动力电池4所需的充电电流的规格,发送至供电控制单元112,由供电控制单元112控制供电电路113输出对应的充电电流。其中供电电路113的第二继电器1131与供电电源114连接,在供电过程中,第二继电器1131处于闭合状态,供电电源114提供的充电电流经第二继电器1131传输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132,由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132传输至高频逆变电路1133,高频逆变电路1133将充电电流传输至初级补偿电路1134,最后由初级补偿电路1134将处理完后的、满足要求的充电电流传输至无线发射线圈115,无线发射线圈115在获取到充电电流后,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充电电流传输至第一无线接收线圈2,由第一无线接收线圈2将充电电流通过充电回路3传输至动力电池4进行充电。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载控制单元;
与所述车载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一无线接收线圈;
与所述第一无线接收线圈连接的充电回路,所述充电回路与动力电池连接;
其中,在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处于上电状态时,所述第一无线接收线圈接收供电设备无线发送的充电电流,所述充电回路导通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与所述供电设备进行无线通讯的车载通信单元,所述车载通信单元与所述车载控制单元连接;
其中,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包括上电状态和下电状态,在车载控制单元处于上电状态时,充电回路导通,在车载控制单元处于下电状态时,充电回路处于断路状态;
所述充电回路包括:
与所述第一无线接收线圈连接的次级补偿电路,与所述次级补偿电路连接的整流电路,以及与所述整流电路连接的第一继电器;
在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处于上电状态时,所述车载通信单元向所述供电设备发送自检信号,并在所述供电设备自检成功后,接收所述供电设备发送的闭合信号,将所述闭合信号通过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发送至所述充电回路,使得所述充电回路导通;
其中,与所述车载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二无线接收线圈;
在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处于下电状态时,所述第二无线接收线圈接收所述供电设备无线发送的电信号,为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内部的唤醒模块供电,使得所述唤醒模块处于唤醒状态、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切换至上电状态;
与控制开关连接的电源模块和唤醒模块;
在所述唤醒模块处于唤醒状态时,所述控制开关闭合,所述电源模块与蓄电池连通,通过所述蓄电池供电,控制所述载控制单元切换至上电状态;
当所述唤醒模块处于休眠状态时,通过整车控制器控制车载控制单元切换为上电状态;
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包括自动充电模式和手动充电模式;
在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处于自动充电模式时,若检测到车辆熄火后所述车载控制单元仍处于上电状态,且在预设时间内所述供电设备无响应,则控制车载控制单元下电;
在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处于手动充电模式,且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处于下电状态时,用户手持交互设备通过所述供电设备唤醒所述车载控制单元;所述供电设备进入低功率工作模式,所述第一继电器未闭合,所述第一无线接收线圈无法获取充电电流;所述第二无线接收线圈从高频交变磁场中感应到电流,为所述唤醒模块供电,使所述唤醒模块处于唤醒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还包括:
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车载控制单元之间的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器;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
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车载控制单元之间;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获取所述动力电池所需的充电电流,将所述动力电池所需的充电电流通过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发送至所述车载通信单元,由所述车载通信单元将所述动力电池所需的充电电流发送至所述供电设备;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监测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状态,在所述动力电池充电完成时,通过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向所述车载通信单元发送充电完成信号,由所述车载通信单元将所述充电完成信号发送至所述供电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通过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所述整车控制器以及所述车载控制单元接收所述车载通信单元传输的闭合信号,并根据所述闭合信号处于闭合状态;
在所述动力电池充电完成时,所述第一继电器通过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载控制单元以及所述车载通信单元接收所述供电设备发送的充电停止信号,根据所述充电停止信号处于断开状态,并促使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切换至下电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同时与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内部的控制开关连接,在所述整车控制器启动时,控制所述控制开关闭合,所述车载控制单元切换至上电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通过高低压转换器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
6.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
7.一种充电系统,包括:供电设备,与所述供电设备无线通信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为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设备包括:
与所述电动汽车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连接的供电控制单元,与所述供电控制单元连接的供电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的供电电源,以及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的、用于向所述电动汽车提供充电电流的无线发射线圈;
其中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的第二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继电器连接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的高频逆变电路,以及与所述高频逆变电路连接的初级补偿电路,所述初级补偿电路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连接,且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述高频逆变电路以及所述初级补偿电路均与所述供电控制单元连接。
CN201710308265.1A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电动汽车及充电系统 Active CN106921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8265.1A CN106921200B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电动汽车及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8265.1A CN106921200B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电动汽车及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1200A CN106921200A (zh) 2017-07-04
CN106921200B true CN106921200B (zh) 2021-10-22

Family

ID=59567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8265.1A Active CN106921200B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电动汽车及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212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2739A (zh) * 2017-08-07 2017-12-15 珠海三吉士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感应充电装置及其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10014892B (zh) * 2017-09-27 2020-09-29 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唤醒装置
CN110014893A (zh) * 2017-09-29 2019-07-16 上海寰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电动汽车多路磁耦合式无线充电系统
CN108749605A (zh) * 2018-05-14 2018-11-06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矿用蓄电池牵引车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210252992A1 (en) * 2018-06-29 2021-08-19 Brusa Elektronik Ag Primary circuit device, secondary circuit device, and system for inductive charging
CN109017403A (zh) * 2018-08-14 2018-12-1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辆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038742B (zh) * 2018-08-16 2020-11-24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
CN109011178A (zh) * 2018-08-23 2018-12-18 杭州三信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及智能理疗装置
CN109159680B (zh) * 2018-08-31 2020-09-22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端充电控制装置、车辆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09774504A (zh) * 2019-01-23 2019-05-21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法
CN111114349B (zh) * 2019-12-31 2021-09-2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方法和系统
CN113135093B (zh) * 2020-01-20 2022-10-14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蓄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1645567A (zh) * 2020-06-17 2020-09-11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bms的充电唤醒方法、装置及车辆充电系统
CN112277709A (zh) * 2020-10-19 2021-01-29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112498134A (zh) * 2020-12-31 2021-03-16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具备无线功率接入的可双向能量流动的车载充电机
CN113276696B (zh) * 2021-05-10 2023-05-19 常州易控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智能驾驶车辆上实现无线充电功能的控制方法
CN113922517A (zh) * 2021-10-11 2022-01-1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动汽车双端ddq型三相无线动态充电系统
CN113910931B (zh) * 2021-11-10 2023-10-20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34641U (zh) * 2013-03-14 2014-02-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通信系统
CN104810884A (zh) * 2015-04-07 2015-07-29 江华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
CN106560970A (zh) * 2016-03-21 2017-04-12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电动汽车和无线充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41526C (zh) * 2007-11-16 2009-09-16 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终端供电装置和方法
JP2009261201A (ja) * 2008-04-21 2009-11-05 Toyota Motor Corp 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CN102044888A (zh) * 2009-10-23 2011-05-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JP2011178181A (ja) * 2010-02-26 2011-09-15 Nissan Motor Co Ltd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02013533B (zh) * 2010-09-28 2014-09-10 上海奕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电池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303541B (zh) * 2011-06-20 2013-01-09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电量管理方法
CN103847531B (zh) * 2012-11-28 2016-06-0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283239B (zh) * 2013-07-01 2018-03-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车载无线充电系统
KR101459489B1 (ko) * 2013-09-26 2014-11-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친환경 자동차의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5790350A (zh) * 2016-03-01 2016-07-20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能源补给站以及能源补给方法
CN106208270A (zh) * 2016-09-12 2016-12-07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79188A (zh) * 2016-09-30 2017-02-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及安全防护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34641U (zh) * 2013-03-14 2014-02-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通信系统
CN104810884A (zh) * 2015-04-07 2015-07-29 江华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
CN106560970A (zh) * 2016-03-21 2017-04-12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电动汽车和无线充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1200A (zh) 201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21200B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电动汽车及充电系统
CN108859761B (zh) 一种电动汽车补电方法
CN111452742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蓄电池智能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2431508B (zh) 太阳能汽车天窗供电控制方法、系统以及汽车
CN112677766A (zh) 基于bms的电动汽车智能补电方法和系统
WO2014157096A1 (ja)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US20140306658A1 (en) Charging system and charging reservation method
CN106004331A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140316651A1 (en) Vehicle having an auxiliary battery
CN109159680B (zh) 一种车端充电控制装置、车辆及无线充电系统
CN207683369U (zh) 一种汽车预约充电系统
CN107323433B (zh) 车辆的故障检测维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76721A (zh) 基于闹钟模式的电动车蓄电池补电方法及系统
CN112895977A (zh) 汽车启动电源的智能补电方法
CN107471957A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控制系统、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03223907A (zh) 车载空调自调温控制系统
CN210897531U (zh) 一种新型低压蓄电池补电监控器
CN105172518B (zh) 车载空调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619354A (zh) 一种电动汽车上下电控制方法
CN104124766B (zh)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接收端、发射端及其唤醒方法
CN105071514A (zh) 无线电气设备的充电方法、装置和无线充电系统
CN21033764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时段监控系统
CN112776674A (zh) 一种氢能汽车的智能补电系统及其方法
CN112977064A (zh) 低压蓄电池低电量充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KR101738043B1 (ko) 전기자동차 충전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