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17167B - 牵伸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牵伸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17167B CN106917167B CN201610913701.3A CN201610913701A CN106917167B CN 106917167 B CN106917167 B CN 106917167B CN 201610913701 A CN201610913701 A CN 201610913701A CN 106917167 B CN106917167 B CN 1069171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drafting
- air
- frame
- operating s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22—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in which fibres are controlled by rollers only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60—Arrangements maintaining drafting elements free of fibre accumulations
- D01H5/66—Suction devices exclusively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9/00—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 D01H9/005—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removing empty packages or cans and replacing by completed (full) packages or cans at paying-out stations; also combined with piecing of the roving
- D01H9/008—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removing empty packages or cans and replacing by completed (full) packages or cans at paying-out stations; also combined with piecing of the roving for c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一种牵伸设备(1),其具有两个牵伸装置(2)。每个牵伸装置具有喂入区段(13)、牵伸区段(29)、输出区段(3)和驱动设备。此外,所述牵伸设备(1)具有操作单元(15)。所述操作单元设立用于使用户能实现对两个牵伸装置(2)的运行相互独立地配置和控制。牵伸装置(2)的驱动设备配置为相互独立地工作的。对于操作单元(15)备选地或者附加地,牵伸设备(1)还包括排气设备(36、37、39)。所述排气设备与牵伸区段(29)在流动技术上这样耦联,使得排气设备(36、37、39)能够将空气由牵伸区段(29)朝向排气设备(36、37、39)抽出。此外,所述排气设备(36、37、39)设计用于中断所述两个牵伸区段(29)中相应的一个牵伸区段的空气抽出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牵伸设备、亦即一种机器,该机器能够将例如来自多个条筒的纤维带喂入,之后彼此并排放置、牵伸并且撮合成新的、唯一的纤维带,该纤维带优选具有与被喂入的多个纤维带中的每条单独的纤维带相同的宽度尺寸。宽度尺寸在本申请文件的范围内意味着纤维带沿每个横向于纤维带的纵向延伸部的方向的延伸尺寸。
背景技术
为了喂入纤维带,通常使用条筒架结构(Gatteranordnung),在所述条筒架结构中,条筒沿其纵向延伸部看以一排或者多排的方式并排地布置。在此,通常可以将不超过十条纤维带喂入到牵伸装置中。
有问题的是,在由如棉纤维球(Baumwollfaserballen)或者化学纤维那样的粗纤维至粗纱的加工链的范围内需要多个并条机。这导致更高的空间需求,因为每个单独的并条机必须是可接近的。多个并条机的简单的并排放置不能缓解该问题。
因此,所谓的双眼并条机(Doppelstrecken)被研制出来。所述双眼并条机具有两个牵伸装置,这两个牵伸装置沿着它们的纵向延伸部看相互间非常紧密地布置。此外,这能实现使用三排的条筒架结构,在该条筒架结构中可以相应地设置用于两个牵伸装置中相应的一个牵伸装置的11/2纵排。两个牵伸装置紧密地相互并排地放置并且借助于轴相互有效连接。因此,通过共同的驱动系,两个牵伸装置由一个马达驱动。整个机器外围设备(开关柜、控制装置、抽出箱体/过滤箱体和显示器)仅需要一套。因为这些机器总是同时运行,所以仅需要一个条筒架结构。因此,能够使用非常小的面积,并且仍然可以进一步利用两个并条机或者牵伸装置的功率。依次相继地设置的、其产生的纤维带需要被牵伸的横排梳理机越多,那么面积利用的问题就越大。
因为两个牵伸装置彼此驱动耦联,所以两个牵伸装置一起工作或者停止。如果现在在其中一个牵伸装置上发生干扰,并且该牵伸装置必须暂时停止,则这也自动地影响到第二牵伸装置。这导致,尽管是可能的,本身功能正常的牵伸装置仍不可以工作,这以不必要的方式减小整个牵伸设备或者双眼并条机的生产量进而减小有效功率。这特别是在仅一个牵伸装置上需要的、间隔的维修工作或者整备工作时是令人厌烦的。
此外,所述牵伸装置的操作仅可能由牵伸装置的外侧并且由双眼并条机的背离条筒架结构的侧面进行。亦即,相关人员例如相对于来回行驶的车辆(Fahrzeug)总是处于危险区域中。
除此之外,这样的牵伸装置通常也不能一致地相互同步地工作。应该将纤维带输送给牵伸装置的条筒通常不一定相同地填充。因此,可能发生的是,其中一个牵伸装置比另一个牵伸装置更快速地腾空所属的条筒。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的是,两个牵伸装置必须停止,以便更换相关的输送条筒,尽管另一个牵伸装置还可以工作。这同样减小这样的双眼并条机的有效功率。
并且因为两个牵伸装置通过同样的驱动器运行,所以两个牵伸装置总是以相互间相同的速度运行。亦即,两个牵伸装置必须以来自相同数量的条筒的相同的纤维材料供料。附加地,双眼并条机相对于相应的加工过程仅在被驱动的辊的转速允许的范围内变化;该转速由于驱动耦联而预先确定为固定的。对于两个牵伸装置的所有调节(减速、供货速度、带数量)必须是相同的、特别是牵伸区域宽度。因此,牵伸装置总是仅能用于相同的材料或者相同的通道。在按照纺纱计划(Spinnplan)预牵伸件数为奇数时必须总是多提供一个并条机。在使用这样的双眼并条机时在整体上获得更小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解决上述缺点。
按照本发明设有一种牵伸设备,所述牵伸设备具有两个牵伸装置。所述两个牵伸装置中的每个牵伸装置以已知的方式具有喂入区段、牵伸区段和输出区段。喂入区段设计用于将纤维带相对于所属的牵伸装置由外部朝向所属的牵伸装置的牵伸区段输送。牵伸区段设计用于将输送的纤维带按照预先确定的预设值(Vorgaben)牵伸并且拉匀。输出区段又设计用于将牵伸和拉匀的纤维带由所属的牵伸装置向外输出。这以通常的方式借助于存放到条筒中进行。此外,每个牵伸装置具有各自的驱动设备。驱动设备设计用于驱动所述区段,亦即同样的所属的牵伸装置的喂入区段、牵伸区段和/或输出区段。在此,牵伸区段的驱动设备配置为相互独立地工作的。
此外,按照本发明,所述牵伸设备具有唯一的、中央的操作单元。操作单元设立用于使用户能实现对两个牵伸装置的运行至少相互独立地配置和/或控制。因为牵伸装置的驱动设备配置为相互独立地工作的,所以虽然牵伸装置可以相互协调地工作,然而这相互独立地进行。在两个牵伸装置之间完全不存在耦联,该耦联可能导致两个牵伸装置机械上相互依赖地运行。这具有如下优点,即,例如其中一个牵伸装置的停止不导致另一个牵伸装置的必需的停止。另一个优点在于,两个牵伸装置还可以节省空间地布置。中央的操作单元因此由本身自给自足的牵伸装置或者并条机制作相当可变的(双眼)并条机单元。因此,满足按照高效的空间利用和广泛的可操作性的需求。
对于上面提到的操作单元备选地或者附加地,牵伸设备按照本发明还包括排气设备。排气设备与牵伸区段在流动技术上这样耦联,使得排气设备能够将空气由牵伸区段朝向排气设备抽出。亦即,在牵伸运行期间,如污物颗粒和不期望的纤维那样的外来物如通常那样通过如下方式由相应的牵伸区段的区域运出,即,优选凭借低压抽出空气。此外,排气设备设计用于中断两个牵伸区段中的相应的一个牵伸区段的空气抽出装置。因此,排气设备能够在所属的牵伸装置停止时例如由于干扰而相对于另一个牵伸装置继续工作并且尽管如此仍不再由停止的所属的牵伸装置抽出空气。因此,可以排除在所属的牵伸装置上的干扰。因此,用于排气装置的唯一的驱动器是可能的,其例如是用于两个牵伸装置的风扇的形式,这极大地减少了用于此外两个必需的排气设备的结构空间。这对整个双眼并条机的少的空间需求是有好处的。
每个输出区段优选具有条筒更换机。这能实现:可以更换其中一个牵伸装置的条筒,而另一个牵伸装置可以继续工作。
条筒更换机优选构造为线性更换机,并且平行于相应的所属的牵伸装置的纵向延伸部延伸。这能实现相应的牵伸装置并且因此实现整个牵伸设备的所有组成部分的特别窄的布置。
此外,每个上面提到的牵伸设备可以具有连接区段。该连接区段沿两个牵伸装置的纵向延伸部看布置在两个牵伸装置之间。由此造成,两个牵伸装置至少相互间隔距离地布置在连接区段的区域中。连接区段也同样沿两个牵伸装置的纵向方向延伸。亦即,连接区段仅将整个布置加宽了其特定的宽度。这能使用户在同样的位置上、亦即在连接区段的区域中实现同时接近两个牵伸装置。因此包围用户的牵伸装置保护用户免遭如行驶的车辆或者类似物那样的可能的危险。另一个优点在于,为了操作两个牵伸装置,仅附加地需要连接区段的宽度。如果省略连接区段,并且牵伸装置直接相互邻接地布置,则为了操作而必须在牵伸设备的外侧上布置空间。因此,也可以通过中间区段实现由外部接近条筒架结构,与更小的事故危险相关联。亦即,优化地充分利用该空间。第二牵伸设备沿着其纵向延伸部看可以直接邻接于在这里描述的牵伸设备布置。
连接区段优选安装在两个牵伸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牵伸装置上。因此,连接区段与安装的牵伸装置形成结构单元。这便利于牵伸设备的所有组件相互间的装配、布置方式和定向。
每个上面提到的连接区段优选形成在所属的牵伸设备的两个牵伸装置之间沿着牵伸装置的纵向延伸部的通道。因此,牵伸装置借助于连接区段是由连接区段的两个端部、亦即由纤维带输送部(喂入区段)的侧面并且由纤维带输出部(输出区段)的侧面可接近的。这使得操作更舒适并且关于当地的相应的条件更通用。
操作单元在存在这样的连接区段时沿牵伸装置的纵向方向看优选布置在连接区段的其中一个端部上。这能实现接近牵伸装置的其它部件、比如像接近壳体部件,该壳体部件必须被打开或者移除,以便例如将遗留的、未抽出的纤维的形式的污物由相应的牵伸装置移除。
每个上面提到的连接区段可以配设有平台区段(Podestabschnitt)。所述平台区段顾名思义地相对于底板具有预先确定的高度,牵伸设备布置在底板上。这能实现至少对于牵伸装置和/或驱动设备的操作来说必需的缆线可以布设在地下、亦即在连接区段之下穿过。因此,例如两个牵伸装置或者它们的驱动设备可以由牵伸设备的一侧以能量供给。此外,因此可能的是,可以以精美的方式和方法将操作单元与牵伸装置或者它们的控制装置耦联。因此,只要存在,也可以在地下形成对于排气设备必需的、由其中一个牵伸装置至另一个牵伸装置的管连接,在那里布置通常的风扇,因此所述管连接不会挡路。
如果设置这样的平台区段,则连接区段此外优选至少配设有斜坡状的或者阶梯状的上升区段。该上升区段构造为由连接区段的其中一个自由的端部沿着两个牵伸结构的纵向延伸部朝向平台区段上升的并且安装在平台区段上或者与平台区段一体式地构造。因此,得出一种达到平台区段上的简单的可能性。可以设置斜坡,以便可以将容器卷上并且以上面提到的污物填充。
操作单元可以在所有上面提到的牵伸设备中安装在两个牵伸装置中的一个牵伸装置上。因此,提供一种主从结构的类型。带有操作单元的牵伸装置形成主结构,该主结构在没有另一个牵伸装置(即从结构)的情况下也正常运转。因此,可能的是,牵伸装置在工厂交货时设置为单个机器亦或主机器,根据操作单元是否与另一个牵伸装置耦联。这能实现标准化构造的牵伸装置并且因此有助于减少制造花费。
备选地,操作单元可以安装在每个上面提到的连接区段上,亦或仅存在针对上述安装的安装可能性,只要这样的区段是存在的。这具有如下优点,即,牵伸装置可以在功能上构造为相同的,除了牵伸装置的组件相互间的可能的对称的布置之外。无论如何,牵伸装置不是必须配设有关于操作单元的构造形式,这能实现标准化的牵伸装置,与少量的制造花费相关联。
如果存在上面提到的排气设备,则优选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空气抽出的中断,方法是,在至少一个相应的牵伸区段和排气设备之间布置有影响装置。该影响装置设计用于在第一运行状态中阻塞从至少一个牵伸区段朝向排气设备的气流连接部。亦即,在该状态中可以示例性地排除上面提到的对那样的牵伸区段的干扰。因此,排气设备此外设计用于在与第一运行状态不同的第二运行状态中释放从至少一个牵伸区段朝向排气设备的气流连接部。亦即,该运行状态布置用于排除上面提到的来自所属的牵伸装置的外来物。因此,牵伸装置的气流的中断不是必须凭借排气设备的断开进行,而是气流简单地改道并且因此“经过”牵伸装置,因此是一种旁路解决方案的类型。这能以简单的方式实现按照本发明的排气设备的实现。
优选借助于影响装置的运行引起第一运行状态或者第二运行状态。与此相应地,借助于影响装置的停止运行引起第二运行状态或者第一运行状态。由此,可能的是,所述两个运行状态中的一个运行状态在影响装置没有运行的情况下进而在没有外部电能的情况下实现,这对能量消耗有好处。
代替上述影响装置也可以设置双稳态的影响装置。该影响装置设计用于在运行时引起由第一运行状态向第二运行状态的更换或者再次引起从第二运行状态更换回第一运行状态。亦即,实际的运行状态可以在没有外部的供能的情况下保持。这例如可以借助于锁定进行,这会进一步减少总能量需求。
每个上面提到的影响装置优选可以具有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在与第一运行状态相对应的阻塞位置中释放在与牵伸区段在流动技术上隔离的区域和排气设备之间的气流。在流动技术上隔离意味着,在这样状态中由于双眼并条机的结构型式,实际上不可能将空气由所属的牵伸区段抽出;在牵伸装置的区域中不出现由排气设备产生的气流。空气有利地由外部相对于双眼并条机被抽吸。与此相应地,锁止机构在与第二运行状态相对应的释放位置中释放在至少一个牵伸区段和排气设备之间的气流。因此,该释放位置相当于通常的运行位置,以便由所属的牵伸区段运出外来物。
影响装置优选包括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设计用于将锁止机构朝向阻塞位置或者释放位置挤压。例如可能发生如下情况,即,其中一个牵伸区段停止运转并且必须被修复。如果朝向影响装置的供电停止运转,则影响装置例如在阻塞位置中挤压锁止机构,从而牵伸区段的驱动可以被修复。因此,提高了安全性。
复位机构优选具有朝向阻塞位置或者释放位置预张紧的弹簧。这特别简单地并且廉价地实现这样的复位机构。
每个上面提到的影响装置优选具有驱动器。按照本发明,所述驱动器在其运行时朝向释放位置或者阻塞位置挤压锁止机构。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由以下对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得出。图中:
图1以俯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
图2以透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
图3以透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
图4以三个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
图5以俯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
图6以俯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
图7以两个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
图8以俯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
图9以俯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
图10以俯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
图11以两个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
图12以放大的细节图并且以不同的视图示出在图1中上方的牵伸装置;
图13以不同的视图示出图12所示的牵伸装置的排气机构;
图14以放大的细节图并且以不同的视图示出图13的切换区段,以及
图15以不同的视图示出在图1中下方的另一个牵伸装置的类似于图12所示的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俯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牵伸设备1,该牵伸设备构造为双眼并条机。
双眼并条机1包括两个牵伸装置2,这两个牵伸装置布置在相应的条筒更换机3上方。
牵伸装置2以传统的方式设计,亦即,具有牵伸辊和用于纤维带厚度的相应的传感器。此外,每个牵伸装置2具有特有的、不可见的驱动器。驱动器和牵伸辊优选布置在相应的壳体顶盖14下方。
每个条筒更换机3示例性地构造为线性更换机。亦即,相应的空的条筒4沿双眼并条机1的纵向延伸部看、亦即按照图1水平地在侧面由相应的条筒更换机3的外侧推入到条筒更换机中。这在图1中借助于垂直的空心箭头表示。
在此,待填充的条筒5在图1中示出的状态中已经相应地处于相应的条筒更换机3的相应、不可见的输出区段下方。输出区段用于将由相应的牵伸装置2加工的纤维带材料存放到所属的条筒5中并且因此填充该条筒。
如果相应的条筒5是满的,则该条筒优选自动地由相应的条筒更换机3朝向牵伸设备1的纵向延伸部向外输送,如借助于水平延伸的、向右指向的空心箭头表示的那样。
牵伸装置2示例性地借助于中间区段7相互分离。中间区段7沿着牵伸装置2或者布置在其下方的条筒更换机3的纵向延伸部延伸。为了可以由中间区段7手动地操作两个牵伸装置2,这两个牵伸装置沿着它们的纵向延伸部看至少在待操作的组件方面优选构造为相互对称的。中间区段7示例性地在两端通入到相应的进入通道25中。进入通道25用于克服中间区段7相对于在这里未示出的底板的高度差,在该底板上布置双眼并条机1,从而人员可以沿中间区段7行走。
在牵伸装置2左侧布置有条筒架结构8,该条筒架结构在示出的实例中构造为三排的。该条筒架结构包括机架9,在该机架下方布置三排沿邻接地布置的牵伸装置2的纵向延伸部延伸的条筒11,在这里每排各四个条筒。
机架9按照横向于牵伸装置2的纵向延伸部延伸的横排的数量、在这里为四个横排(包括各三个条筒11)具有与之相对应的数量的成对的臂10,其中仅两个臂设有附图标记。在每对中,两个臂10由机架9伸出地相互远离地延伸。两个臂的自由的端部处于所属的横排的三个条筒11的相应的外部的条筒上方。
每个臂10在相应的外部的条筒11上方的区段中并且也在相应地居中地布置的条筒11的区域中具有例如滚筒形式的转向机构,以便使由所属的条筒11取出的纤维带朝向牵伸工具2转向。
在机架9的朝向牵伸装置2的端部上相应地存在作为导向区段12的纤维带导向部,该纤维带导向部的形式为两个彼此远离地延伸的、独立式的臂。纤维带导向部优选平行于臂10构造。导向区段12负责将由条筒11取出的纤维带以释放额方式输送给相应的所属的牵伸装置2。
在示出的实例中,纤维带材料由上方的四个和中间左侧的两个条筒11输送给在这里上方的牵伸装置2,而纤维带材料由剩余的六个条筒输送给在这里下方的牵伸装置2。
中间区段7在示出的实例中形成在两个牵伸装置2之间的通道。这能实现由牵伸装置2的朝向条筒架结构8的端部接近条筒架结构8。
此外,示出操作终端15,通过该操作终端可以软件式地监测和/或操作两个牵伸装置2。
图2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该双眼并条机与在图1中示出的双眼并条机1基本上通过条筒架结构8和操作终端5的位置区分,该操作终端现在布置在两个牵伸装置2中的另一个牵伸装置上。
条筒架结构8构造为两排的并且在示出的实例中包括两个机架9。这两个机架在相互朝向的侧面上又相应地具有用于二十个在这里未示出的条筒的成对的臂10,这些臂用于将纤维带由相应地布置在其下方的条筒朝向所属的牵伸装置2导出。
在朝向牵伸装置2的端部上,每个机架9有具有导向区段12,该导向区段在这里形式为两个独立式的、相向地延伸的臂。
纤维带材料通过导向区段12的相应的臂穿过相应的牵伸装置2的喂入部13朝向相应的、牵伸纤维带材料的辊导向,这些辊处于相应的壳体顶盖14下方并且因此是不可见的。
在牵伸装置2下方又相应地存在条筒更换机3,其中,可布置的条筒未示出。在这里,能特别良好地看出,条筒更换机3在条筒的区域中在这里在侧面并且在端侧相应地具有开口16。相对于牵伸装置2和条筒架结构8在侧面布置的开口16用于调节相应的空的条筒,反之,在这里在前方的开口16用于将经填充的条筒由相应的条筒更换机3导出。
操作终端15示例性地安装在右边的牵伸装置2上。该操作终端构造为能够相互分离地或者一起进行对两个牵伸装置2的调节。此外,两个牵伸装置2的状态或者相应的加工过程在同一个操作终端15上显示。为此,操作终端15与相应的控制装置耦联,所述控制装置属于相应的牵伸装置2。出于所述目的,通过在这里垂直延伸的拉杆26将电缆线导向至牵伸装置2,在该拉杆上紧固操作终端15。
就此而言,在右边的牵伸装置2的情况下这不是大问题,因为保持拉杆26安装在其上方的遮盖件27上。
为了将左边的牵伸装置2与操作终端15也耦联,优选使用中间区段7。
如可看出的那样,中间区段7构造为平台状的。亦即,该中间区段在其底侧上具有空腔,在该空腔中将必需的缆线布设至左边的牵伸装置2。平台区段7在前方的端部上具有中间阶段形式的阶梯上升区段25,该阶梯上升区段能实现的是,人员可以以舒服的方式经过牵伸装置2例如运动至条筒架结构8亦或仅运动至操作终端15。
图3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1。该双眼并条机与在图2中示出的双眼并条机的区别在于,条筒架结构8又不同地构造。
如可看出的那样,条筒架结构8包括两个并排地相互间隔距离地布置的机架9,这两个机架布置为朝向相应的牵伸装置2的纵向延伸部延伸。机架9示例性地构造为类似于按照图1的条筒架结构8的。亦即,每个机架9在其朝向和背离相应的另一个机架9的侧面上具有独立式的臂10,这些臂用于将纤维带材料由相应地布置在下方的、在这里未示出的条筒导出。
因此,在机架朝向相应的牵伸装置2的端部上,两个机架9相应地同样具有两个相应地相互延伸的、独立式的臂形式的导向区段12。
因为双眼并条机1的其它结构是相同的,所以省去结构的详细的说明。
图4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1并且以三个视图,即一个透视图(图4a)和两个变换的俯视图(图4b和图4c)示出。
条筒架结构8的机架9原则上如按照图3的右边的或者左边的机架9那样构建。在这里仅能沿每个纵排示例性地布置八个条筒11。但是,导向区段12的两个侧面的臂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反地相应地通入到双眼并条机1的单独的牵伸装置2中。
每个牵伸装置2以已知的方式具有牵伸辊。被包括的所属的驱动器示例性地相应地布置在所属的遮盖件27与壳体顶盖14下方。
处于相应的牵伸辊结构下方的条筒更换机3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构造为相应地填充在这里布置在右边或者左边的条筒。亦即,两个条筒可以是空的条筒4、待填充的条筒5或者满的条筒6。因此,如果填充左边的或者右边的条筒(条筒5),则另一个条筒是空的条筒4或者满的条筒6;或者所属的条筒-调节位置是空的。
在此,条筒更换机3优选这样构造,从而使得不可见的转盘将条筒的位置由一个条筒位置更换到另一个条筒位置上,通过该转盘将经牵伸的并且拉匀的纤维带填充到相应的条筒5中。在示出的实例中,左边前方的条筒是满的(附图标记6),并且右边前方的条筒是空的(附图标记4),但是暂时不填充。
此外,在两个牵伸装置2之间又存在连接区段7。
操作终端15布置或者构造在两个牵伸装置2中的在图4a中后方的牵伸装置上。
图4b与在图4a中的视图通过如下方式区分,即,在图4a中附加地画出纤维带材料17。
明显可看出,由相应的条筒纵排导出的纤维带朝向相应的牵伸装置2、亦即朝向相应的喂入部3输送。每个喂入部3设立用于捆扎相应地输送的纤维带材料并且输送给处于对应的壳体顶盖14下方的牵伸辊。
此外可看出,在这里八个条筒11的相应的纵排的单独的、形成纤维带材料17的并且借助于点划线表明的纤维带通过臂10相互平行地定向并且在这种形势中输送给导向区段12的相应的所属的独立式的臂。
两个喂入部13中的一个喂入部、或者甚至两个喂入部可以附加地设立用于采集纤维带厚度并且因此引起牵伸装置2的操控,以便纤维带还可以均匀地并且以期望的纤维带厚度制造。
图4c同样示出双眼并条机1的俯视图,亦即,在条筒更换机3的区域中没有牵伸装置2。亦即,条筒更换机3的内部空间是可见的。
该视图用于表示条筒4、5、6相对于相应的条筒更换机3的布置方式。
图5以俯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1并且同样具有处于敞开的条筒更换机3。
条筒架结构8与在图1中的条筒架结构类似。配设给相应的牵伸装置2的条筒11的11/2纵排仅横向于牵伸装置2的纵向延伸部大致相互间隔距离地错开地布置。因此,在这里未示出的纤维带可以由条筒11通过导向区段12的对应的部分相对于所属的牵伸装置2优选对置地输送,而不必须设有额外的转向部。
图6以俯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1。条筒架结构8示例性地与在图1中相同地示出。
图7以两个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1。这两个视图与第四实施方式的前两个视图类似。
与先前的实施方式不同,在两个牵伸装置2之间不存在中间区段7。更确切地说,至少在牵伸装置2上存在平台区段18,在该牵伸装置上布置有操作终端15。为了可以例如清洁两个牵伸装置2,优选也在后方的牵伸装置2的在图7a中向后指向的外侧上存在第二平台18。
平台18基本上大致在相应的牵伸装置2或者布置在下方的条筒更换机3的一半长度上延伸,亦即在相应的、构造在所属的牵伸装置上的孔24的区域中。平台18在其朝向条筒架结构8的端部上相应地通入到阶梯状的上升区段25中。
如可看出的那样,每个条筒更换机3这样构造,使得三个条筒沿横向于牵伸装置2的纵向延伸部的方向具有并排的位置。为了装配条筒更换机3,有利地规定,空的条筒4沿牵伸装置2的纵向方向看相对于两个条筒更换机3的布置居中地布置。如果相应地填充布置在侧面的条筒(例如在这里后方的条筒6),则该条筒例如自动地沿牵伸装置2的纵向方向远离条筒架结构8地、优选自动地移出。于是,下一个布置在条筒5、6之间的空的条筒4优选自动地移动到如下位置上,在该位置上布置弹出的满的条筒6。在此,下一个空的条筒4(该条筒按照图7a布置在牵伸装置2的外部)优选同样自动地移动到如下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存在在这里左边的条筒4。
因为平台18不在相应的牵伸装置2的整个长度上延伸,所以相应地存在用于条筒的位置。
图7b示出了该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在这里可看出布置在在这里上方的牵伸装置2的在图7a中不可见的背侧上的平台18。此外,示出纤维带材料17,该纤维带材料通过牵伸装置2的喂入部13朝向相应的牵伸辊引导,这些牵伸辊布置在壳体顶盖14下方。通过相应的纤维带的转向产生的“弯曲”借助于未示出的纤维带导向部实现。
图8以俯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1。该实施方式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类似。
区别在于,使用仅一个条筒更换机3,该条筒更换机能够借助于旋转部件28和安装在其上的、示例性突出状的随动件19使条筒4、5、6示例性地顺时针这样运动,使得布置在在这里构造在下方的导向轨道22或者仅表面中的空的条筒4可以输送到条筒更换机3的有效区域或者填充区域中并且满的条筒6在上方的导向轨道22或者表面的区域中由所述有效区域或者填充区域输送出来。
图9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1。该实施方式是图5的条筒架结构8与图8的牵伸装置2和条筒更换机3的结构的组合。
图10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1。该实施方式是图6的条筒架结构8与图8的牵伸装置2和条筒更换机3的结构的组合。
图11以两个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双眼并条机1。两个视图与第四实施方式的视图类似。条筒架结构8示例性地相当于在图3中示出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如可看出的那样,在这里布置或者构造不同的条筒更换机3。配设给牵伸装置2的条筒更换机3具有相应的两个导向轨道22,这两个导向轨道示例性地布置为相互平行地延伸的。两个导向轨道22在一端通入到相应的条筒更换机3的有效区域中并且在另一端通入到相应的斜坡21中,该斜坡提供相应的导向轨道22与未进一步示出的底板的高度补偿。
在示出的实例中将仅三个空的条筒4布置在相应的输送-导向轨道22中。这三个条筒在运动到相应的条筒更换机3的有效区域中、以及在所属的壳体顶盖14下方时由于滑动斜面20朝向填充位置运动,该滑动斜面构造在相应的平台18上。
如果在相应的壳体顶盖14下方已经存在一个现在满的条筒6,则该条筒借助于相应的、构造在中间区段7上的滑动斜面23朝向相应的另一个导向轨道22挤压。因此,能实现条筒的环绕的运动。
此外,代替在条筒架结构8上地,在牵伸装置2上构造导向区段12。亦即,在条筒架结构8中省略导向区段12。
此外,在这里不仅中间区段7而且侧面的平台18优选相应地构造为具有两个或者一个上升区段25。因此,相关人员可以选择他怎样解决在双眼并条机1上的累积的工作。因此,多个人员也可以舒适地例如在两个牵伸装置2处工作。
图12以更大的细节图和不同的视图示例性地示出了在图1中上方的牵伸装置2。
图12a示出其中一个在这里未示出的条筒架结构8的牵伸装置2,在所述条筒架结构上存在喂入部13。此外,示出壳体顶盖14,在该壳体顶盖下方存在能简略地看出的牵伸区段29。壳体顶盖14转动铰接地安装在框架30上。框架30在这里具有六个未标记的支脚,这些支脚优选支承整个牵伸装置2。在朝向条筒架结构8的侧面上,牵伸装置2具有箱状的或者盒状的箱体31。箱体31包括四个构造为环绕的外壁,其中一个外壁配设有附图标记33。在这里前方的、朝向条筒架结构8指向的隔离壁未画出,以便提供到箱体31的内部中的视野。在内部插入竖直延伸的、横向于牵伸装置2的纵向延伸部延伸的隔板32。该隔板将箱体3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前方的、朝向条筒架结构8指向的子空间和后方的、在这里不可见的部分,所述子空间例如用于容纳控制技术上的组成部分。
空气导管37由壁33的在这里右边的外侧伸出,之后会对该空气导管更详细地阐述。
图12b示出了牵伸装置2的没有箱体31的左边侧壁的截取区段。在这里,内部空间的所提到的后方的部分由左侧可见。该部分作为空腔由箱体31和隔板32包围。在该部分中存在空气导管39。
图12c示出了类似的截取区段,这次仅没有隔板32。亦即,在这里可看出所提到的空腔的结构。
如可看出的那样,空气导管39在空腔的左边前方的拐角处开始并且首先竖直地向下朝向底板延伸并且接着倾斜地朝向壁33弯折。在空气导管的下端部上连接有在这里以朝向未示出的隔板32敞开的管道的形式的空气引导部件36。首先延长空气导管39并且接着优选将该空气导管在箱体31的底侧上水平地朝向右边的壁33弯折。空气引导部件36在其朝向右边的壁33的端部上通入到壁33中,该壁在此具有开口34。在壁33的上面提到的、背离空气引导部件36的外侧上连接有空气导管37。
在空气引导部件36上方布置有同样示例性地朝向隔板32敞开的另一个空气引导部件35。该空气引导部件将在相同的右边的壁33上构造的、在这里三个开口34与在空气引导部件35中可简略看出的开口和在朝向喂入部13的箱体31的后壁61中与该开口对准的、在这里不可见的开口63流动技术地连接。
隔板32在示出的实例中在空气引导部件的敞开的侧面上流动技术地封闭两个空气引导部件35、36。因此,两个空气导管穿过箱体31“放置”。
此外,在图12中示出了空气导管38,该空气导管通过稍后更详细地阐述的转换区段40将牵伸区段29与空气导管39的上方的、背离空气引导部件36的端部流动技术地连接。
图13仅示出了牵伸装置2的空气流动技术上重要的部件。这些部件如下面更详细地阐述的那样形成排气机构。
图13a示出了空气引导部件35和36。在空气引导部件35的朝向未示出的喂入部13的侧面上构造有上面提到的、未标记的开口。在该开口中或者在该开口上布置风扇43。在空气引导部件35的朝向喂入部13指向的外侧上连接管道42,该管道流动技术地通入到在这里同样未示出的牵伸区段29中。风扇43这样运行,使得该风扇将空气由空气引导部件35朝向管道42挤压。亦即,通过上面提到的三个开口34由相对于箱体31的外部通过隔板32-空气引导部件35的结构吸入空气并且通过管道42将空气挤压到牵伸区段29中。
在未示出的牵伸区段29的在这里的左侧上连接空气导管38,该空气导管在示出的实例中构造为多件式的。该空气导管由牵伸区段29出发朝向未示出的箱体31弯折,亦即,朝向箱体31的面对的壁61的上面提到的左边的上方的拐角弯折。管道38在其朝向箱体31的端部上通入到转换区段40中。该转换区段又在另一端通入到空气导管39的上方的端部中。亦即,在正常的牵伸运行中,通过风扇43挤压到牵伸区段29中的、带有容纳在牵伸区段29中的外来物的空气由未示出的、待牵伸的纤维材料17通过管道38、转换区段40、空气导管39、隔板32-空气引导部件36的结构和空气导管37导出并且因此由牵伸装置2导出。空气导管37如稍后更详细地阐述的那样通入到双眼并条机1的在这里未画出的另一个牵伸装置2中。
图13b示出了图13a的由未示出的牵伸装置29的侧面朝向同样未示出的箱体31的结构。可看出的是,存在附加的排气区段。该排气区段包括两个进料漏斗41,这两个进料漏斗在它们的底侧上相应地通入到软管45中。因此,两个软管45在另一端通入到空气导管38中。进料漏斗41是此外未进一步画出的喂入部13的组成部分。通过进料漏斗41抽出的空气用于如下目的,即,在喂入部中导出出现的外来物,从而这些外来物完全不到达牵伸区段29。因此,在牵伸和拉匀纤维带材料17之前发生一种类型的预清洁。
进料漏斗41不是与由于管道42而在这里不可见的风扇43流动技术地连接,而是平行于该风扇布置。
如果相应的牵伸装置2必须例如为了维修工作而停止运行,则必须断开空气抽出装置。但是,因为双眼并条机1的两个牵伸装置2相互流动技术地连接,所以切断所属的风扇43不带来太多不同。此外,在空气管道37中的低压导致气流穿过待停止运行的牵伸区段29,从而维修或者类似工作是几乎不可能或者完全不可能的。出于所述目的,布置转换区段40。
图13c由转换区段40的朝向底板的、按照图13a的底侧示出了管道38、转换区段40和空气导管39的结构。
如可看出的那样,转换区段40在其朝向底板指向的底侧上是敞开的并且优选具有栅格44。
图14以更大的细节图和不同的视图示出图13的转换区段40,亦即,两个由朝向未示出的管道38的连接侧的视图(图14a和图14b)和一个由朝向同样未示出的喂入部13的侧面的视图(图14c)。
转换区段40设有框架46。框架46这样设计,从而使得该框架仅朝向管道38、空气引导部件39和栅格44敞开。在栅格44的、朝向由框架46包围的内部空间的侧面上存在活盖47。
图14b在类似的透视中示出转换区段40。在这里仅省略框架46的前方的壁。
活盖47在其朝向在图14a和图14b中向前指向的、未画出的管道38敞开的侧面上借助于轴49转动铰接地支承。轴49流动技术上密封地穿过所提到的、在图14b中未示出的壁并且在其背离活盖47的端部上与杠杆51旋转有效连接。亦即,轴49的旋转引起杠杆51的枢转或者反之亦然。这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轴49的所提到的端部与杠杆51力锁合地和/或形锁合地嵌接。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这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轴49的端部具有沿轴49的纵向方向看非圆形的外部轮廓。杠杆51与此相应地在其朝向轴49的端部上具有与轴外部轮廓优选互补的内部轮廓。附加地或者备选地,杠杆51借助于旋上到轴49上的螺母50不可相对转动地固定在轴49上。
杠杆51的远离轴49的端部与气动的气缸52转动铰接地耦联。
在气缸背离杠杆51的端部上,气缸52转动铰接地支承在紧固部54上。紧固部54在示出的实例中包括紧固座,该紧固座借助于螺栓55安装亦或一体成型在框架46的上部分上。
气缸52具有两个压缩空气接头53。如果将压缩空气导入到其中一个接头中,则在气缸中可移动地支承的活塞与此相应地运动。在示出的实例中,活塞利用其自由的端部转动铰接地安装在杠杆51上。如果活塞被喂入到另外的气缸52中,则轴49与此相应地顺时针旋转。这引起活盖47利用其背离轴49的侧面远离栅格44地枢转。因此,转换区段40的栅格出口流动技术地与空气引导部件39连接。
气缸52优选与未示出的控制装置耦联,该控制装置通过压缩空气结构53能够使活盖47借助于气缸52朝向相应地方向、亦即朝向栅格出口或者远离栅格出口地枢转。控制装置是这样的,使得该控制装置在存在确定的运行状态或者事件时引起活盖47的枢转。例如可以在壳体顶盖14上示例性地布置压力开关形式的传感器。
如果关闭顶盖14,则开关例如借助于压下其开关元件、如按键来操纵,所述开关元件是用于控制装置的信号,使得所属的并条机的牵伸装置2正常地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不操纵气缸52。
那么,如果转换区段40也具有传感器,控制装置可以借助于该传感器确定活盖47的位置,则附加地可以操纵气缸52,活盖47不会处于释放位置中,活盖在该释放位置中大致遮盖栅格44并且因此锁止并且释放朝向所属的牵伸装置2的或者在空气导管38和空气导管39之间的空气流量。
如果打开顶盖14,则操纵处于顶盖14上的开关的开关元件失效,该开关元件是用于控制装置的信号,从而所属的并条机的牵伸装置2当前不运行并且因此切断空气抽出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操纵气缸52,以便活盖47枢转到锁止位置中,活盖在该锁止位置中实际上锁止朝向所属的牵伸装置2的空气流量并且释放在空气导管39和栅格44之间的空气流量。
如果转换区段40具有上面提到的传感器,则当活盖47不处于相应的待达到的释放位置或者锁止位置中时,可以仅操纵气缸52。
活盖47优选在背离轴49的侧面上具有贴靠区段48。该贴靠区段构造为板状的并且远离另外的活盖朝向栅格44弯折。如果活盖47枢转,则这进行至贴靠区段48贴靠在这里上方的框架部件的内侧上,该框架部件示例性地平行于栅格44延伸。因为活盖47也在图14a中右边的和左边的侧面上贴靠在框架46上,所以活盖在这种状态下关闭由管道40向空气引导部件39的流动通道。由此,空气可以不再由所属的牵伸区段29运出,由此,可以实施上面提到的维修工作。因此,不需要切断上面提到的排出装置,并且另一个牵伸装置2可以进一步工作。
此外,因为空气由栅格44穿过转换区段40向另一个牵伸装置2输送,所以在整个排气机构中的压力情况完全没有或者几乎没有变化。由此,另一个、未停止运行的牵伸装置也几乎没有变化。这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改善,即,在栅格44的区域中布置附加的风扇。该风扇在活盖47回转时这样被操控,使得恰好这么多空气朝向相邻的空气导管39输送,如这在图14中示出的、未向上枢转的活盖47中进行的那样。
图15以不同的视图示出了双眼并条机1的在图1中下方的另一个牵伸装置2的类似于图12的箱体31。
在这里未进一步示出的第二牵伸装置2的箱体31基本上沿牵伸装置2的纵向方向看构造为与在图12中示出的箱体31对称的。亦即,壁33在这里布置在左边。箱体31包括空气引导部件56。该空气引导部件优选类似于空气引导部件35构造。在这里仅省略用于风扇的开口。这通过如下方式建立,即,空气引导部件56利用其敞开的侧面朝向后壁61指向地并且在那里密封地安装。
现在,在这里在右边上方也存在朝向未示出的转换区段40的开口,该转换区段具有与另一个牵伸装置20的转换区段40相同的功能。不过,转换区段40不是通入到空气导管39中而是通入到框架区段60中。框架区段60借助于两个框架壁60a、60b形成,这两个框架壁形成例如90°的角度并且在它们相互背离的边缘上流动技术上密封地安装或者一体成型在箱体31的内侧上。因此,框架区段60在与转换区段40对置的侧面上构造为敞开的。该框架区段沿牵伸装置2的纵向方向的延伸部比箱体31朝向该方向的对应的内部尺寸(深度)短。因此,来自所属的转换区段40的空气被吸入到箱体31的间隙62中(见图15b)。
壁33与另一个箱体31的壁33类似地同样包括下方的开口34。在这里未示出的空气管道37由箱体31的外侧通入到该开口中。开口34通入到框架区段59中,该框架区段类似于框架区段60地构造。框架区段同样借助于两个框架壁59a、59b形成,这两个框架壁形成例如90°的角度并且在它们相互背离的边缘上流动技术上密封地安装或者一体成型在箱体31的内侧上。此外,两个壁59a、59b也密封地布置在后壁61上。因此,框架区段59仅在背离后壁61的侧面上构造为敞开的。框架区段沿牵伸装置2的纵向方向的延伸部同样比箱体31的对应的尺寸短。因此,来自所属的开口34、亦即来自另一个牵伸装置2的空气同样被吸入到箱体31的间隙62中。
箱体31的间隙62在箱体31的朝向未画出的条筒架结构8的、在图15a中前方的侧面上优选借助于未示出的门流动技术地密封。过滤器优选以垫子的形式插入到间隙62中,该垫子沿着牵伸装置2的纵向延伸部看示例性地填充间隙62的整个横截面。
在箱体31在框架区段59、60和空气引导部件56之间的内部空间的拐角区域中构造有在这里三角形的壁部件57,该壁部件具有开口58。壁部件57优选平行于后壁61延伸并且至少在开口58的区域中贴靠在过滤器上。
图15b示出了无环绕的壁、亦即也无壁33的箱体31。在这里可看出,框架区段60配设有开口64,通过该开口将框架区段60与转换区段40流动技术地连接。此外,可看出的是,在壁部件57后方存在稍后更详细地阐述的风扇壳体65。除此之外,在壁部件57的背离箱体31的环绕地构造的壁的、在这里倾斜地延伸的边缘上连接有壁68,该壁朝向后壁61延伸并且优选与壁部件57形成90°的角度。
图15c示出了按照图15a所示的箱体31,仅没有空气引导部件56。在这里,可明显地看出用于空气引导部件56的开口34、63,如所述开口在按照图12的箱体31中构造为用于空气引导部件35那样,恰好仅与其对称。
图15d由朝向喂入部13的背侧、亦即由箱体31相对于图15a的背侧示出了箱体31。图15e由相同的透视图示出箱体31,仅没有后壁61。
因此,后壁61基本上构造为两件式的。后壁61的在这里画出的部件在风扇壳体65的区域中具有开口。该开口借助于在这里未示出的、属于后壁61的活盖封闭。
设置活盖,以便允许人员进入箱体31的间隙66。间隙66由箱体31的在这里左边前方的侧壁、箱体31的底板69、壁68、壁部件57和后壁61包围。
风扇壳体65示例性地构造为蜗壳状的并且是径流风扇的组成部分。该径流风扇在入口侧与开口58流动连接并且在出口侧以开口70指向间隙66。底板69具有开口67,该开口这样布置,使得由径流风扇、亦即通过其开口70产生的空气可以由箱体31向外导出。
空气引导部件35、56以及箱体31可以由相同类型的部件组装好,尽管该结构相互对称地实现。这保持低的花费并且能实现标准化的部件的利用。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面描述的实施方式。
在设想的双眼并条机1中能使用每种类型的条筒架结构,只要该条筒架结构设立用于将纤维带材料提供至两个牵伸装置2。
也能将每个条筒更换机3与每个上面描述的牵伸装置2组合。
平台18和中间区段7在每个实施方式中是可预见的或者也可以省去。如果省略中间区段7,则相应的操作终端15布置或者构造在牵伸装置2的两个相互远离的外侧的其中一个外侧上。
操作终端15与牵伸装置2或者一个或者多个操控牵伸装置的控制装置的耦联不是必须导线连接。该耦联也可以例如借助于蓝牙无线地进行。
描述的条筒更换机3也可以分开地布置。
上升区段25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地省去或者以每个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构造成上面描述的阶梯形状。相对于中间区段7适合的是,在中间区段的背离条筒架结构8的端部上布置斜坡状的上升区段。因此,污物容器例如可以为了维修而卷起到中间区段7上,以便可以存放来自相应的牵伸区段的在此未抽出的材料。
中间区段7也可以构造为板状的或者具有相对于底板上升的形状。
结果,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的并且能普遍使用的解决方案用以实现双眼并条机,所述双眼并条机在占地需求尽可能小时提供尽可能大的使用灵活性。
空间需求减少,特别是在整个双眼并条机1的宽度方面。可以将线性条筒更换机用于1000mm直径的条筒,这对使用效果有好处。条筒料箱(Kannenmagazin)不一定是必需的。在没有相互机械的耦联并且具有分离的驱动技术的设想的双眼(断路)并条机(Doppel(kopfvor)strecken)中,可以将外围设备(开关柜、控制装置、抽出装置/过滤盒、操作终端/显示器)与两个牵伸装置2一起使用或者用于两个牵伸装置。
由于两个牵伸装置2的驱动技术上的分离,在干扰时可以进一步运行不相关的牵伸装置2。这同样涉及维修工作/服务,只要该维修工作/服务仅在一个牵伸装置2上进行。
在两个牵伸装置2之间的间距可以如此大地选择,从而使得可以由在两个牵伸装置2之间的中部向外进行操作。
此外,可以实现至条筒架结构的直接通道;用于操作人员的路径因此减少到最小值。
对两个牵伸装置2的调节可以完全自给自足地进行。因此,按照本发明的牵伸设备1可以毫无问题地利用不同的材料使用或者例如用作第一通道或者第二通道。
通过本发明,牵伸装置2能够利用操作终端15被作为单眼断路并条机(Einkopfvorstrecke)。因此,能实现奇数的牵伸件数。
代替气缸可以使用每种驱动器,该驱动器能够将活盖47枢转。蜗杆传动例如是一种可能性。
此外可以规定,活盖47的驱动器仅朝向一个方向起作用。朝向另一个方向布置优选机械地起作用的复位机构。在图14中,复位机构可以借助于螺旋扭力弹簧形成,该螺旋扭力弹簧的一个端部支撑在框架46,并且该螺旋扭力弹簧的另一个端部紧固在杠杆51上或者支撑在布置在其上的止挡部上。
根据以上可以得出,活盖47在其边缘上密封地贴靠在框架46的所属的内侧上。备选地,活盖47优选与每个所述内侧具有间距。该间距这样确定尺寸,使得虽然空气穿流,但是以可忽略的程度穿流。亦即,当活盖47向上枢转时,这在牵伸区段29上是不可察觉的。该间距引起:处于空气中的外来物可以不在活盖47和框架46之间的接触区域中累积并且由此可以使活盖47在框架46上夹紧,从而活盖不再能运动。间距因此用于转换区段40的运行可靠性。
代替可枢转的活盖47也可以布置可移动的部件。该部件例如可以具有两个自由的弯管,这两个弯管相互成直角地布置。其中一个弯管平行于活盖47在图14中的定向延伸。另一个弯管由上述弯管朝向栅格44延伸。作为驱动器可以设置齿杆传动器。在此,电机轴旋转并且与齿杆啮合,该齿杆例如穿过唇形橡胶密封部安装或者一体成型在所述另一个弯管上。在这里,作为复位机构可以布置压力弹簧或者张力弹簧。
备选地或者附加地,可以设置双稳态的实施方式。在杠杆51的情况下,该杠杆例如可以这样构造,使得该杠杆从朝向杠杆弯曲的、弹簧弹性的部分旁边经过。大致在运动的中部,该部分最大化地预张紧并且在杠杆进一步运动时由于该部分的松弛朝向相应的端部位置挤压杠杆。
代替具有过滤垫的箱体31也可以规定,相应的箱体31配设有空气导向部件。这这样设计,使得来自空气导管37的空气和来自直接连接到箱体31上的转换区段40的空气相对于箱体31向外输出到外部的空气抽出部上。
附图标记列表
1 双眼并条机
2 牵伸装置
3 条筒更换机
4 空的条筒
5 待填充的条筒
6 满的条筒
7 中间区段
8 条筒架结构
9 机架
10 臂
11 条筒
12 导向区段
13 喂入部
14 壳体顶盖
15 操作终端
16 开口
17 纤维带材料
18 平台区段
19 随动件
20 滑动斜面
21 斜坡
22 导向轨道
23 滑动斜面
24 空隙
25 上升段
26 拉杆
27 遮盖件
28 旋转部件
29 牵伸区段
30 框架
31 箱体
32 隔板
33 壁
34 开口
35 空气引导部件
36 空气引导部件
37 空气导管
38 空气导管
39 空气导管
40 转换区段
41 进料漏斗
42 管道
43 风扇
44 栅格
45 软管
46 框架
47 活盖
48 贴靠区段
49 轴
50 螺母
51 杠杆
52 气动的气缸
53 压缩空气接头
54 紧固部
55 螺栓
56 空气引导部件
57 壁部件
58 开口
59 框架区段
59a、59b 壁
60 框架区段
60a、60b 壁
61 后壁
62 间隙
63 开口
64 开口
65 风扇壳体
66 间隙
67 开口
68 壁部
69 底板
70 开口
Claims (18)
1.牵伸设备(1),
其具有两个牵伸装置(2),这两个牵伸装置分别具有:
-喂入区段(13),构造所述喂入区段以便将纤维带(17)相对于所属的牵伸装置(2)由外部朝向所属的牵伸装置(2)的牵伸区段(29)输送;
-牵伸区段(29)本身,构造所述牵伸区段以便将输送的纤维带(17)按照预先确定的预设值牵伸并且拉匀;
-输出区段,构造所述输出区段以便将牵伸的和拉匀的纤维带由所属的牵伸装置(2)向外送出;以及
-驱动设备,构造所述驱动设备以便驱动所属的牵伸装置(2)的区段,
其中,两个驱动设备配置为相互独立地工作的,并且
所述牵伸设备(1)还包括:
-唯一的操作单元(15),设置所述操作单元以便使用户能够对两个牵伸装置(2)的运行相互独立地进行配置和/或控制;和/或
-排气设备(36、37、39),所述排气设备与牵伸区段(29)在流动技术上这样耦联,从而使得排气设备(36、37、39)能够将空气由牵伸区段(29)朝向排气设备(36、37、39)抽出,并且构造所述排气设备以便中断两个牵伸区段(29)中相应的一个牵伸区段的空气抽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其中,每个输出区段具有条筒更换机(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条筒更换机(3)构造为线性更换机;并且
平行于各自所属的牵伸装置(2)的纵向延伸部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其还具有连接区段(7),所述连接区段
沿两个牵伸装置(2)的纵向延伸部看,布置在所述两个牵伸装置(2) 之间,从而所述两个牵伸装置(2)至少相互间隔距离地布置在连接区段(7)的区域中;并且
沿所述两个牵伸装置(2)的纵向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连接区段(7)安装在所述两个牵伸装置(2)中的至少一个牵伸装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连接区段(7)形成在所述两个牵伸装置(2)之间的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操作单元(15)沿所述牵伸装置(2)的纵向方向看布置在连接区段(7)的端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连接区段(7)设有平台区段,该平台区段相对于底板具有预先确定的高度,所述牵伸设备(1)布置在所述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连接区段(7)此外至少配设有斜坡状的或者阶梯状的上升区段(25),所述上升区段
构造为从连接区段(7)的自由的端部出发沿着所述两个牵伸装置(2)的纵向延伸部朝向平台区段上升的;并且
安装在所述平台区段上或者与所述平台区段一体式地构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操作单元(15)安装在所述两个牵伸装置(2)中的一个牵伸装置上。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1),其中,操作单元(15)安装在所述连接区段(7)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其中,在存在排气设备(36、37、39)时实现空气抽出装置的中断,方法是:在牵伸区段(29)的相应的至少一个牵伸区段和排气设备之间设置有影响装置(40),构造所述影响装置以便
在第一运行状态中,阻塞从至少一个牵伸区段(29)朝向排气设备(36、37、39)的气流连接部;并且
在第二运行状态中,释放从至少一个牵伸区段(29)朝向排气设备(36、37、39)的气流连接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1),其中,
借助于运行影响装置(40)来引起所述第一运行状态或第二运行状态;并且
与此相应地,借助于停止运行影响装置(40)来引起所述第二运行状态或者第一运行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1),其中,构造所述影响装置以便在运行时引起由第一运行状态向第二运行状态的更换或者再次引起从第二运行状态更换回第一运行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影响装置(40)具有锁止机构(47),所述锁止机构
在与第一运行状态相对应的阻塞位置中释放在与牵伸区段(29)在流动技术上隔离的区域和排气设备(36、37、39)之间的气流;并且
在与第二运行状态相对应的释放位置中释放在至少一个牵伸区段(29)和排气设备(36、37、39)之间的气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影响装置(40)包括复位机构,构造所述复位机构以便将锁止机构朝向阻塞位置或者释放位置挤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复位机构具有朝向阻塞位置或者释放位置预张紧的弹簧。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影响装置(40)具有驱动器(52),所述驱动器在连同锁止机构(47)运行时将所述锁止机构朝向释放位置或者阻塞位置挤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5118763.9A DE102015118763A1 (de) | 2015-11-03 | 2015-11-03 | Streckvorrichtung |
DE102015118763.9 | 2015-11-0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17167A CN106917167A (zh) | 2017-07-04 |
CN106917167B true CN106917167B (zh) | 2019-12-20 |
Family
ID=56893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13701.3A Active CN106917167B (zh) | 2015-11-03 | 2016-10-19 | 牵伸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165635B1 (zh) |
CN (1) | CN106917167B (zh) |
DE (1) | DE10201511876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8000920C5 (de) | 2008-04-01 | 2022-03-17 | Rieter Ingolstadt Gmbh | Doppelkopfstrecke |
DE102016109535B4 (de) * | 2016-05-24 | 2018-10-11 |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 Streckanlage für textile Faserbänder |
CN112805423B (zh) * | 2018-10-12 | 2022-06-28 | 特吕茨施勒集团欧洲公司 | 用于纺织机器的基座 |
CN113201817A (zh) * | 2020-06-03 | 2021-08-03 | 邱丽遐 | 一种有微波传感器和独立驱动的并条机 |
DE102022106192A1 (de) | 2022-03-16 | 2023-09-21 | Trützschler Group SE | Spinnereianlage mit einer Filtervorrichtung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95170A (en) * | 1963-12-06 | 1967-01-03 | Ideal Ind | Drive for textile machines having coilers |
EP0799916A2 (de) * | 1996-04-02 | 1997-10-08 |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 Kämmaschine mit einem Regulierstreckwerk |
DE19807894A1 (de) * | 1998-02-25 | 1999-08-26 | Rieter Ag Maschf | Spinnmaschine mit Verdichtungseinrichtung |
CN101550618A (zh) * | 2008-04-01 | 2009-10-07 |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 双眼并条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19333A (en) | 1952-08-11 | 1955-10-04 | Iii Andrew E Buchanan | Scavenger mechanism for pin drafting machines |
DE1130336B (de) | 1958-12-09 | 1962-05-24 | Ferdinand Reiterer |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der Walzen von Streckwerken an Spinnereimaschinen |
DE10055026B4 (de) | 2000-11-07 | 2017-08-17 | Trützschler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 Spinnereivorbereitungsanlage mit einer übergeordneten Bedien- und Anzeigeeinrichtung |
JP2012127007A (ja) | 2010-12-13 | 2012-07-05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前紡工程のドラフト装置 |
-
2015
- 2015-11-03 DE DE102015118763.9A patent/DE102015118763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
- 2016-09-09 EP EP16188023.2A patent/EP3165635B1/de active Active
- 2016-10-19 CN CN201610913701.3A patent/CN10691716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95170A (en) * | 1963-12-06 | 1967-01-03 | Ideal Ind | Drive for textile machines having coilers |
EP0799916A2 (de) * | 1996-04-02 | 1997-10-08 |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 Kämmaschine mit einem Regulierstreckwerk |
DE19807894A1 (de) * | 1998-02-25 | 1999-08-26 | Rieter Ag Maschf | Spinnmaschine mit Verdichtungseinrichtung |
CN101550618A (zh) * | 2008-04-01 | 2009-10-07 |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 双眼并条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5118763A1 (de) | 2017-05-04 |
CN106917167A (zh) | 2017-07-04 |
EP3165635A1 (de) | 2017-05-10 |
EP3165635B1 (de) | 2021-06-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17167B (zh) | 牵伸设备 | |
CN102733014B (zh) | 双眼并条机 | |
CN103260580B (zh) | 药剂分装机 | |
CN107109712B (zh) | 具有多个工位和抽气装置的气流纺织机 | |
GB2055305A (en) | Spinning frame | |
CN101796232B (zh) | 用于由基本上未加捻的纤维材料制造针织品的方法和针织机 | |
CN104451987B (zh) | 用来清洁路段上的过滤器的方法以及具有抽吸系统的路段 | |
US3695021A (en) | Textile spinning machines | |
CN105803589A (zh) | 空气纺纱机的纺纱喷嘴及其打开方法 | |
CN101580194A (zh) | 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用的纺织管纱及纱管输送系统 | |
CN101260581B (zh) | 前纺机械中的装置 | |
ITMI990038A1 (it) | Dispositivo nella preparazione alla filatura per la separazione e ilcaricamento di materiale in fibre per esempio di cotone ad una | |
CN106637550B (zh) | 牵伸装置 | |
CN212451794U (zh) | 用于在纺纱准备工序中为多台梳理机馈给散纤维的装置 | |
CN108350614B (zh) | 纺纱生产线的粗纱机 | |
US5182903A (en) | Open-end spinning machine | |
CN111285183B (zh) | 抽气系统 | |
CN116601345A (zh) | 纺纱准备机器 | |
CN104583476A (zh) | 开包机 | |
CN1061393C (zh) | 纺织机的维护装置 | |
CN114059204A (zh) | 操作纺织机的方法以及纺织机 | |
CN108070925B (zh) | 具有灰尘处置装置的自由端纺纱机 | |
CN201605372U (zh) | 清梳联纤维低损伤喂棉箱 | |
US5325658A (en) | Spinning machine with false-twisting devices | |
CN220611597U (zh) | 一种具有废线导向机构的吹吸清洁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5 Address after: The German city Minxin Gladbach Patentee after: Trutschler Group Europe Address before: The German city Minxin Gladbach Patentee before: TRuTZSCHLER GmbH & Co.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