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10515A - 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以及声音输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以及声音输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10515A
CN106910515A CN201710223488.8A CN201710223488A CN106910515A CN 106910515 A CN106910515 A CN 106910515A CN 201710223488 A CN201710223488 A CN 201710223488A CN 106910515 A CN106910515 A CN 106910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ume
output
sound
control unit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234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10515B (zh
Inventor
伊藤祐
伊藤祐一
谷口笃史
大塚茂树
平井光太
藤井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na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n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na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na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910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0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10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0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05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amplifiers suitable for low-frequencies, e.g. audio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89Control of digital or coded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9Processing of audio elementary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5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 H04N21/4852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for modifying audio parameters, e.g. switching between mono and stere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60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for the sound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04N21/43635HDM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Television Receiver Circuit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And Gain Control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声音信号输出设备(1)具备声音信号输出部以及音量设定信息获取部(15)、控制部(10)。控制部根据内容的音量信息和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计算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并且,当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时,进行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的控制。

Description

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以及声音输出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3月29日、申请号为201380019681.X、发明名称为“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以及声音输出系统”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以及声音输出系统,特别是涉及能够减小输出音量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以及声音输出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输出音量大时能够减小输出音量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这样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在例如日本特开2007-53510号公报中有所公开。
在日本特开2007-53510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电视接收器,所述电视接收器具备:镜头区间处理部,用于区别在电视广播节目等内容信号中包含的正篇区间和广告(CM)区间;音量增益判断部,根据CM区间的音量代表值和CM区间前的正篇区间的音量来形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将输出音量比较大的CM区间的整体音量降得比正篇区间的音量低规定量(一定量);以及声音处理部,根据来自音量增益判断部的控制信号将调整过音量增益的声音信号依次输出到扬声器。在该电视接收器中,以CM区间内的每个规定时间点的音量的平均值作为CM区间的音量代表值。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535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日本特开2007-53510号公报的电视接收器中,使用CM区间内的每个规定时间点的音量的平均值,将CM区间的整体的音量降得比正篇区间的音量低规定量,因此,会有如下问题:在CM区间存在音量极大的部分时,即使将CM区间的整体音量降得比正篇区间的音量低规定量,在CM区间的音量极大的部分也会有大的音量被输出。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以及声音输出系统,能够可靠地抑制大音量被输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声音信号输出部,用于输出声音信号,该声音信号是用于在输出声音的外部设备中再生的内容的声音信号;音量设定信息获取部,用于获取所述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控制部,获取所述内容的声音信号的音量信息;所述控制部,在对所述内容进行再生时,根据所述内容的音量信息和所述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来计算所述外部设备中的输出音量,并且在所述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时,进行用于减小所述外部设备中的输出音量的控制。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中,如上所述,通过设置控制部,在对内容进行再生时,根据内容的音量信息和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计算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并且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时,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在对内容进行再生时,能够根据输出音量的计算结果,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的部分减小再生时实际从外部设备输出的音量,因此,即使在局部存在输出音量极大的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抑制内容的声音从外部设备以大音量被输出。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中,优选控制部,根据内容的音量信息和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在依次再生内容之前计算外部设备中的输出音量,并且,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的情况下,根据进行用于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的控制的状态下的内容的声音信号,进行用于再生内容的控制。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对内容进行再生时,能够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的部分依次减小实际从外部设备输出的音量,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内容的声音从外部设备以大音量被输出。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中,优选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时,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根据从声音信号输出部向外部设备输出内容的声音信号时的输出方法,通过减小内容的音量信息的方法或者减小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的方法,来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根据声音信号的输出方法,选择减小内容中包含的音量信息或者是减小在外部设备侧减小音量设定信息,因此,能够以适于输出方法的方法来进行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的控制。
此时,优选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时,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判断内容的声音信号是否以未被转换的方式从声音信号输出部输出到外部设备,并且,在内容的声音信号以未被转换的方式被输出的情况下,减小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在内容的声音信号被转换后输出的情况下,减小内容的音量信息,由此,进行用于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的控制。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内容的声音信号不被转换地输出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在外部设备中,能够一面结合未转换的内容的声音信号使内容如实地再生,一面能够减小输出的音量。此外,在内容的声音信号未被转换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减小内容的音量信息,由此,能够通过控制部,在转换内容的声音信号时,结合减小内容的音量信息的控制来进行内容的声音信号的转换,因此,没有必要进行用于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的控制。由此,能够减轻因控制部的计算而带来的处理负载。
在判断上述内容的声音信号是否未转换地输出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中,优选在内容的声音信号以未被转换的方式被输出的情况下,控制部仅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的特定时间减小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在内容的声音信号被转换后输出的情况下,控制部金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的特定时间减小内容的音量信息,由此,进行用于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的控制。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一面抑制根据规定的音量阈值以下的输出音量从外部设备输出声音,一面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的特定的时间,可靠地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
在减小上述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中,优选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的情况下,控制部判断内容的声音信号是否以比特流形式从声音信号输出部输出到外部设备,并且,在内容的声音信号以比特流形式被输出的情况下,减小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在内容的声音信号没有以比特流形式被输出的情况下,减小内容的音量信息,由此,进行用于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的控制。这里,在内容的声音信号以比特流形式被输出时,在内容的声音信号未被转换而是以原始的数字声音信号的状态从声音信号输出部输出,因此,难以修正包含在内容中的音量信息。因此,在内容的声音信号以比特流形式被输出时,通过减小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能够不修正内容的音量信息而减小从外部设备输出的音量。此外,在内容的声音信号未以比特流形式输出时,能够减小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中内容的音量信息,因此,在以比特流输出的情况下,不需要与外部设备等进行用于减小音量设定信息的通信。由此,能够根据输出方法,容易地减小从外部设备输出的音量。
在减小上述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中,优选在减小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计算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将计算出的音量设定信息输出到外部设备,由此,进行用于减小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的控制。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侧进行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的计算,由此,没有必要在外部设备一侧进行用于减小音量设定信息的计算。由此,能够减轻因外部设备的计算导致的处理负载。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中,优选在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被改变的情况下,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通过音量设定信息获取部从外部设备获取变更后的音量设定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计算出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以适应外部设备的当前的音量设定信息,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内容的声音从外部设备以大音量被输出。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中,优选控制部,在对内容进行再生时,根据构成内容的音量信息的放大率和构成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的放大率,计算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根据这样的结构,控制部能够容易地进行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的计算。
此时,优选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时,控制部通过减小构成内容的音量信息的放大率,进行用于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的控制。根据这样的结构,控制部没有必要对外部设备发出用于减小构成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的放大率的指示,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的控制。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中,优选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时,控制部以使得输出音量与规定的音量阈值大致相等的方式,来进行用于减小外部设备中的输出音量的控制。根据这样的结构,当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时,在将从外部设备输出的音量保持在能够允许的最大音量(音量阈值)的状态下,能够从外部设备输出内容的声音。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中,优选规定的音量阈值能够由用户进行设定。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根据各人喜好来设定音量阈值。
此时,优选控制部将与用于用户设定规定的音量阈值的测试音调相关的声音信号输出到外部设备;通过用户对从外部设备输出的测试音调的输出音量进行调整,能够由用户来设定规定的音量阈值。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一面实际听到被输出到外部设备的测试音调,一面设定规定的音量阈值,因此,用户能够更容易地根据各人喜好来设定音量阈值。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中,优选控制部针对从开始再生内容时到经过规定的经过时间为止规定期间,在内容再生前,预先根据内容的音量信息和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来计算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并且,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时,进行用于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的控制。根据这样的结构,控制部在内容再生开始时,可以不进行外部设备中的输出音量的预先计算部分的计算处理,因此,能够减轻内容再生开始时的控制部的负载。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中,优选控制部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时,进行下述通知,通知用于使用户选择是否进行用于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的控制。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一面向用户通知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一面使用户选择是否进行减小外部设备中的输出音量的控制。由此,与不通知用户而突然减小输出音量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使用户产生对减小输出音量的不适感。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声音输出系统具备: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和用于输出声音的外部设备。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包括:声音信号输出部,用于输出用于在外部设备中再生的内容的声音信号;音量设定信息获取部,用于获取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控制部,获取内容的声音信号的音量信息;声音信号输出设备的控制部,在对内容进行再生时,根据内容的音量信息和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计算外部设备中的输出音量,并且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时,进行用于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的控制。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声音输出系统中,如上所述,在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中设置控制部,在对内容进行再生时,根据内容的音量信息和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计算外部设备中的输出音量,并且,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时,进行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的控制,由此,在对内容进行再生时,能够根据输出音量的计算结果,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的部分,减小再生时实际从外部设备输出的音量,因此,即使在局部存在输出音量极大的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抑制内容的声音从外部设备以大音量被输出。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声音输出系统中,优选声音信号输出设备的控制部,根据内容的音量信息和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在依次再生内容之前计算外部设备的音量,并且,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时,根据进行用于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的控制的状态下的内容的声音信号,进行再生内容的控制。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对内容进行再生时,能够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的部分依次减小实际上从外部设备输出的音量,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内容的声音从外部设备以大音量被输出。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声音输出系统中,优选在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时,声音信号输出设备的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根据从声音信号输出部向外部设备输出内容的声音信号时的输出方法,通过减小内容的音量信息的方法或者减小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的方法,来减小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根据声音信号的输出方法,来选择减小内容中包含的音量信息,或者是在外部设备一侧减小音量设定信息,因此,能够进行以适于输出方法的方法来减小外部设备中的输出音量的控制。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声音输出系统中,优选在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被改变时,声音信号输出设备的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通过音量设定信息获取部从外部设备获取改变后的音量设定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以适应外部设备的当前的音量设定信息的方式,来计算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将内容的声音从外部设备以大音量被输出。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声音输出系统中,优选声音信号输出设备的控制部,在对内容进行再生时,根据构成内容的音量信息的放大率和构成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的放大率,计算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根据这样的结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的控制部能够容易地进行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的计算。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能够可靠地抑制大音量被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声音影像输出系统的结构的模块图。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声音影像输出系统中,在用户设定音量阈值时被使用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声音影像输出系统中,用户设定音量阈值时的再生装置以及电视机装置的控制处理流程的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声音影像输出系统中,进行内容再生时的再生装置以及电视机装置的控制处理流程的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声音影像输出系统中,内容从再生装置被以比特流输出时的输出音量控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声音影像输出系统中,内容从再生装置以LPCM(线性脉冲编码调制)方式被发送时的输出音量控制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以及图2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声音影像输出系统100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声音影像输出系统100具备再生装置1和电视机装置2。另外,声音影像输出系统100是本发明的“声音输出系统”的一个例子,再生装置1以及电视机装置2分别是本发明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以及“外部设备”的一个例子。
再生装置1和电视机装置2通过HDMI(High-Di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电缆3被相互连接。由此,再生装置1以能够将内容的声音信号以及影像信号输出到电视机装置2的方式被连接。
再生装置1具备:控制部10、再生部11、RAM12、ROM13、闪存14、HDMI发送器15、与HDMI电缆3连接的HDMI端子16。控制部10由CPU构成,通过执行控制程序进行再生装置1整体的动作控制。再生部11具有读出构成内容的声音信号以及影像信号的功能,所述内容存储在VHS带(录像带)、DVD(数字视频光盘)、BD(蓝光光盘)、LD(高清光盘)、USB(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SD卡(闪存卡)以及HDD(硬盘)等存储介质中。
RAM12是能够改写的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通过控制部10暂时存储内容的声音信号。此外,控制部10从存储在RAM12中的内容的声音信号获取音量信息X(参考图1)。另外,音量信息X由通过X=10×Log10(P/P0)(dB)定义的放大率构成。在此,P0是能够从再生装置1输出的最大的电压值(规定值),P是从再生装置1实际输出的电压值。即,由于(P/P0)是1以下的值,所以X是0以下的值。
ROM13是不能改写的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预先存储有构成如图2所示的设定画面13a的影像信号以及构成测试音调的声音信号。在设定画面13a中,用户能够设定从电视机装置2输出的输出音量的上限值即音量阈值Zlimit。具体讲,用户使设定画面13a内的音量调节条13b横向滑动,选择“OK”按钮13c,由此,能够将音量阈值Zlimit设定为用户希望的大小。
HDMI发送器15具有将声音信号以及影像信号作为数字信号发送给电视机装置2的功能;以及与电视机装置2进行CEC(Consumer Electronic Control:消费性电子控制)控制信号的双向通信的功能。另外,HDMI发送器15是本发明的“声音信号输出部”以及“音量设定信息获取部”的一个例子。
此外,内容的声音信号通过比特流输出或LPCM(Liner Pulse Code Modulation:线性脉冲编码调制)方式的输出的任一种输出方式,从再生装置1发送到电视机装置2。作为比特流输出方式,是指这样的方式:内容的声音信号保持为由再生装置1的再生部11读出的数字声音信号的形式而不被转换,从HDMI发送器15被发送到电视机装置2。LPCM方式是指,内容的数字声音信号在再生装置1的控制部10中被转换成LCPM形式之后,从HDMI发送器15发送到电视机装置2。
这里,在比特流输出方式中,难以在通过再生装置1的控制部10修正了内容的音量信息X的状态下将声音信号发送到电视机装置2,另一方面,在LPCM方式中,能够在通过控制部10修正了内容的音量信息X的状态下将声音信号发送到电视机装置2。另外,声音信号的输出方式是根据内容中预定的输出方式或通过用户选择的输出方式来确定的。
电视机装置2具备:控制部20、HDMI发送器(transmitter)21、与HDMI电缆3连接的HDMI端子22、显示部23、声音输出部24、用于接收用户对电视机装置2以及再生装置1的操作的操作部25。控制部20进行整个电视机装置2的动作控制。HDMI发送器21具有接收来自再生装置1的声音信号以及影像信号的功能以及与再生装置1进行CEC控制信号的双向通信的功能。显示部23具有根据影像信号显示影像的功能。
声音输出部24具有声音信号转换部24a、声音信号放大部24b、扬声器部24c。声音信号转换部24a具有将数字信号的声音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声音信号的功能。声音信号放大部24b具有根据音量设定信息Y(参考图1)对来自再生装置1的具有音量信息X的声音信号进行放大的功能。另外,音量设定信息Y由通过Y=10×Log10(Q/Q0)(dB)定义的放大率构成。这里,Q0是在声音信号放大部24b中能够输出的最大的电压值(规定值),Q是从声音信号放大部24b实际输出的电压值。即,(Q/Q0)是1以下的值,因此,Y是0以下的值。
由此,在声音信号放大部24b中,来自再生装置1的声音信号被放大成输出音量Z(=音量信息X+音量设定信息Y)(dB)。在扬声器部24c中,以在声音信号放大部24b被放大的输出音量Z来输出内容的声音。
然后,参考图1~图3说明设定音量阈值Zlimit时的再生装置1的控制部10以及电视机装置2的控制部20的控制处理流程。
在未图示的菜单画面中,进行由用户设定音量阈值Zlimit的操作等,由此,如图3所示,在再生装置1中,在步骤S1中,通过控制部10(参考图1),从ROM13(参考图1)读出设定画面13a(参考图2)的影像信号以及测试音调的声音信号并将它们发送到电视机装置2(参考图1)。
在电视机装置2中,通过控制部20(参考图1),在步骤S11中判断是否从再生装置1接收到设定画面13a的影像信号以及测试音调的声音信号,并且反复进行该判断,直到判断为接收到设定画面13a以及测试音调为止。在判断为接收到设定画面13a以及测试音调时,通过控制部20,在步骤S12中,将设定画面13a显示在显示部23(参考图1),并且,在步骤S13中,以规定的输出音量从扬声器部24c(参考图1)输出测试音调。
之后,用户对操作部25进行操作,由此滑动音量调节条13b(参考图2),调整为具有输出音量的音量。而且,在步骤S14中,通过控制部20判断是否选择了“OK”按钮13c(参考图2)。当判断为“OK”按钮13c没有被选择时,返回步骤S13,再次以规定的输出音量从扬声器部24c输出测试音调。当判断为“OK”按钮13c被选择时,将“OK”按钮13c被选择的时点的音量调节条13b的音量判断为音量阈值Zlimit。而且,在步骤S15中,通过控制部20使用CEC控制信号将音量阈值Zlimit的信息发送到再生装置1。然后,控制部20的控制结束。
在再生装置1中,在步骤S2中,通过控制部10判断是否接收到音量阈值Zlimit的信息,并且反复进行该判断,直到判断为接收到音量阈值Zlimit的信息为止。当判断为接收到音量阈值Zlimit的信息时,通过控制部10,在步骤S3中,将音量阈值Zlimit存储在闪存14(参考图1)中。然后,控制部10的控制结束。由此,通过用户进行的音量阈值Zlimit的设定结束。
然后,参考图1以及图4~图6,说明内容再生时的再生装置1的控制部10以及电视机装置2的控制部20的控制处理流程。
首先,如图4所示,在再生装置1(参考图1)中,在步骤S21中,通过控制部10(参考图1)判断通过用户的操作等是否选择了内容,并且反复进行该判断,直到判断为已被选择为止。当判断为内容已被选择时,在步骤S22中,通过控制部10使用CEC控制信号请求对电视机装置2(参考图1)发送当前在电视机装置2的声音信号放大部24b(参考图1)中设定的音量设定信息Ya。
在电视机装置2中,在步骤S41中,通过控制部20(参考图1)判断是否从再生装置1请求了发送音量设定信息Ya,并且反复进行该判断,直到判断为请求了发送音量设定信息Ya为止。当判断为请求了发送音量设定信息Ya时,在步骤S42中,通过控制部20使用CEC控制信号,将当前在电视机装置2中设定的音量设定信息Ya发送到再生装置1。
在再生装置1中,通过控制部10在步骤S23中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电视机装置2的音量设定信息Ya,并且反复进行该判断,直到判断为接收到音量设定信息Ya为止。当判断为接收到音量设定信息Ya时,通过控制部10,在步骤S24中,在再生前依次获取暂时存储在RAM12(参考图1)的内容的音量信息Xa(在图5以及图6中以细的实线表示)。然后,前进至步骤S25。
此外,在电视机装置2中,通过控制部20在步骤S43中,根据用户对操作部25进行的操作等,判断在电视机装置2中设定的音量设定信息Ya(之前音量设定信息Ya被变更的情况下,变成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是否被变更为新的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当判断为已经变更为新的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时,通过控制部20在步骤S44中,使用CEC控制信号将新的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发送到再生装置1。然后,前进至步骤S45。此外,当判断为未变更为新的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时,也前进至步骤S45。
在再生装置1中,通过控制部10在步骤S25中判断是否从电视机装置2接收到新的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当判断为未接收到新的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时,前进至步骤S27。此外,当判断为接收到新的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时,通过控制部10在步骤S26中,将电视机装置2的音量设定信息Ya或者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变更为新的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新的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被用于电视机装置2的输出音量Z(变更输出音量Zb)的计算。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部10在步骤S27中,根据音量信息Xa和音量设定信息Ya或者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依次在再生前计算出输出音量Za(=Xa+Ya)或变更输出音量Zb(=Xa+Yb)(参考图5以及图6)。然后,通过控制部10在步骤S28中,判断输出音量Za或者变更输出音量Zb是否比音量阈值Zlimit大。当判断为输出音量Za或变更输出音量Zb在音量阈值Zlimit以下时,通过控制部10在步骤S29中,将未被修正的音量信息Xa的声音信号经由HDMI电缆3原样发送到电视机装置2。然后,前进至步骤S34。
此外,当判断为输出音量Za或变更输出音量Zb比音量阈值Zlimit大(Z>Zlimit、图5以及图6所示的输出声音修正部分)时,通过控制部10在步骤S30中,判断声音信号是否从再生装置1被以比特流形式输出到电视机装置2。当判断为声音信号被以比特流输出时,通过控制部10在步骤S31中,在图5所示的输出声音修正部分上,以使输出音量Z与音量阈值Zlimit大致相等的方式,将电视机装置2的音量设定信息Ya或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修正为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即,以满足Z(=Zlimit)=Xa+Yc的方式,计算出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Yc<Ya或者Yc<Yb)。其结果,内容的输出音量Z被减小为与音量阈值Zlimit大致相等的第一修正输出音量Zc(=Xa+Yc)(在图5中,以粗实线表示)。这里,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仅在计算出的输出音量Z比音量阈值Zlimit大的特定时间的音量信息Xa中被应用,对于不同的时间的音量信息Xa,分别另外计算出不同的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
然后,通过控制部10在步骤S32中,将音量信息Xa的声音信号和修正过的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发送到电视机装置2。另外,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是使用CEC控制信号而被发送(输出)到电视机装置2的。然后,前进至步骤S34。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中,当判断为声音信号未以比特流形式被输出(通过LPCM方式被发送)时,通过控制部10在步骤S33中,在图6所示的输出声音修正部分,以使得输出音量Z与音量阈值Zlimit大致相等的方式,将内容的音量信息Xa修正为修正音量信息Xb(偏移增益)。即,以满足Z(=Zlimit)=Xb+Ya或者Z(=Zlimit)=Xb+Yb的方式,计算出修正音量信息Xb(Xb<Xa)(在图6中以点划线表示)。其结果,内容的输出音量Z被减小为与音量阈值Zlimit大致相等的第二修正输出音量Zd(=Xb+Ya)或者第三修正输出音量Ze(=Xb+Yb)(在图6中以粗实线表示)。这里,修正音量信息Xb是仅在计算出的输出音量Z比音量阈值Zlimit大的特定时间被应用的音量信息。然后,通过控制部10在步骤S29中,将修正后的修正音量信息Xb的声音信号发送到电视机装置2。然后,前进至步骤S34。
然后,通过控制部10在步骤S34中,根据是否读不出内容的声音信号,来判断内容的再生是否已结束。当判断为内容的再生尚未结束时,返回步骤S24,反复进行用于内容再生的上述控制处理流程。另一方面,当判断为内容的再生已结束时,结束控制部10的控制。
另一方面,在电视机装置2中,通过控制部20在步骤S45中判断是否从再生装置1接收到声音信号。当判断为接收不到声音信号时,判断内容的再生已结束,控制部20的控制结束。
此外,当判断为接收到声音信号时,通过控制部20在步骤S46中判断是否伴随声音信号也接收到了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当判断为没有接收到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时,前进至步骤S48。此外,当判断为也接收到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时,通过控制部20在步骤S47中,将音量设定信息Ya或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置换成与特定时间的音量信息Xa对应的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
然后,在声音信号被以比特流形式输出时,通过控制部20在步骤S48中,如图5所示,根据音量设定信息Ya、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或者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在声音信号放大部24b中放大音量信息Xa的声音信号,从扬声器部24c以输出音量Za(=Xa+Ya)、变更输出音量Zb(=Xa+Yb)或第一修正输出音量Zc(=Xa+Yc)(图5中,以粗实线表示),依次输出而再生内容的声音。此时,电视机装置2的输出音量Za、变更输出音量Zb以及第一修正输出音量Zc始终在音量阈值Zlimit以下。
此外,当声音信号通过LPCM方式被发送时,如图6所示,通过控制部20在步骤S48中,根据音量设定信息Ya或者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在声音信号放大部24b中放大音量信息Xa或修正音量信息Xb的声音信号,从扬声器部24c以输出音量Za(=Xa+Ya)、变更输出音量Zb(=Xa+Yb)、第二修正输出音量Zd(=Xb+Ya)或者第三修正输出音量Ze(=Xb+Yb)(在图6中以粗实线表示),依次输出而再生内容的声音。此时,电视机装置2中的输出音量Za、变更输出音量Zb、第二修正输出音量Zd以及第三修正输出音量Ze始终在音量阈值Zlimit以下。
之后,返回步骤S43,反复进行用于内容再生的上述控制处理流程,直到判断为未接收到声音信号为止(在步骤S45中判断为“否”)。
因此,如图5所示,在比特流输出方式中,在输出音量Za或者变更输出音量Zb比音量阈值Zlimit大(输出音量修正部分)时,通过控制部10计算出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Yc<Ya或者Yc<Yb),仅在计算出的输出音量Z比音量阈值Zlimit大的特定时间内,进行将输出音量Z减小为第一修正输出音量Zc的控制。此外,如图6所示,在LPCM方式下,在输出音量Za或变更输出音量Zb比音量阈值Zlimit大(输出音量修正部分)时,通过控制部10计算出修正音量信息Xb(Xb<Xa),仅在计算出的输出音量Z比音量阈值Zlimit大的特定时间内,进行将输出音量Z减小为第二修正输出音量Zd或第三修正输出音量Ze的控制。其结果,从电视机装置2输出的音量在音量阈值Zlimit以下。
此外,如图5以及图6所示,即使在电视机装置2中音量设定信息Y被变更为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变更后的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计算变更输出音量Zb。然后,在变更输出音量Zb比音量阈值Zlimit大时(输出音量修正部分),在以比特流方式输出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10计算出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并控制将变更输出音量Zb减小为第一修正输出音量Zc。此外,在LPCM方式的情况下,计算出修正音量信息Xb,并控制将变更输出音量Zb减小为第三修正输出音量Ze。其结果,即使是在音量设定信息Y被变更为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的情况下,从电视机装置2输出的音量也在音量阈值Zlimit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对内容进行再生时,通过控制部10,根据音量信息Xa和音量设定信息Ya或者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依次在再生前计算出输出音量Za(=Xa+Ya)或者变更输出音量Zb(=Xa+Yb),并且,在输出音量Za或者变更输出音量Zb比音量阈值Zlimit大时,控制将输出音量Z减小为第一修正输出音量Zc(=Xa+Yc)、第二修正输出音量Zd(=Xb+Ya)或者第三修正输出音量Ze(=Xb+Yb),由此,能够根据输出音量Za或者变更输出音量Zb的计算结果,将在再生时实际从电视机装置2输出的音量在输出音量修正部分依次减小,因此,即使是在局部存在输出音量Z极大的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内容的声音从电视机装置2以大音量被输出。此外,更准确地讲,与仅根据音量信息X或者音量设定信息Y的任一方进行减小输出音量Z的控制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内容的声音从电视机装置2以大音量输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比特流输出方式中,在输出音量Za或者变更输出音量Zb比音量阈值Zlimit大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10计算出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Yc<Ya或者Yc<Yb),进行将输出音量Z减小为第一修正输出音量Zc的控制,另一方面,在LPCM方式中,在输出音量Za或者变更输出音量Zb比音量阈值Zlimit大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10计算出修正音量信息Xb(Xb<Xa),进行将输出音量Z减小为第二修正输出音量Zd或者第三修正输出音量Ze的控制,由此,能够根据声音信号的输出方法,选择将内容的音量信息Xa减小为修正音量信息Xb的方法,或者选择在电视机装置2侧将音量设定信息Ya或者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减小为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的方法,因此,能够以适于输出方法的方法控制减小电视机装置2的输出音量Z。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内容的声音信号以不被转换的状态被输出的比特流输出方式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10计算出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进行将输出音量Z减小为第一修正输出音量Zc的控制。由此,在电视机装置2中,能够一面结合未被转换的内容的声音信号来如实地对内容进行再生,一面减小输出的音量。此外,在内容的声音信号被转换而被输出的LPCM方式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10计算出修正音量信息Xb,进行将输出音量Z减小为第二修正输出音量Zd或者第三修正输出音量Ze的控制。由此,控制部10在转换内容的声音信号时,能够组合进行将内容的音量信息Xa减小为修正音量信息Xb的控制,因此,就没有必要另外进行用于减小电视机装置2的输出音量Z的控制。由此,能够减轻因控制部10的计算所导致的处理负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比特流输出方式中,在输出音量Za或者变更输出音量Zb比音量阈值Zlimit大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10,计算出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仅在计算出的输出音量Z比音量阈值Zlimit大的特定时间内进行将输出音量Z减小为第一修正输出音量Zc的控制。此外,在LPCM方式中,在输出音量Za或者变更输出音量Zb比音量阈值Zlimit大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10,计算出修正音量信息Xb,仅在计算出的输出音量Z比音量阈值Zlimit大的特定时间内,进行将输出音量Z减小为第二修正输出音量Zd或第三修正输出音量Ze的控制。由此,能够一面抑制根据音量阈值Zlimit以下的输出音量Z来从电视机装置2输出声音,一面仅在输出音量Z比音量阈值Zlimit大的特定时间内可靠地减小电视机装置2的输出音量Z。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比特流输出方式下,通过控制部10计算电视机装置2的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Yc<Ya或者Yc<Yb),另一方面,在LPCM方式下,通过计算出内容的修正音量信息Xb(Xb<Xa),在内容的声音信号被以比特流输出时,将音量设定信息Ya或者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减小为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由此,能够在不对难以修正的音量信息Xa进行修正的情况下,减小从电视机装置2输出的音量。此外,在内容的声音信号是LPCM方式的情况下,能够在再生装置1中将音量信息Xa减小为修正音量信息Xb,因此,不需要如比特流输出的情况那样与电视机装置2进行通信来减小音量设定信息Ya或者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由此,能够根据输出方法容易地减小从电视机装置2输出的音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控制部10计算出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音量信息Xa的声音信号和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被发送到电视机装置2,由此,不需要在电视机装置2一侧进行用于将音量设定信息Ya或者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减小为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的计算。由此,能够减轻因电视机装置2的控制部20的计算所导致的处理负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通过控制部10判断为接收到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时,电视机装置2的音量设定信息Ya或者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被改变为新的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新的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被用于电视机装置2中的变更输出音量Zb的计算,由此,能够以与电视机装置2的当前的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相适应的方式计算出电视机装置2中的变更输出音量Zb。由此,更准确的说,能够抑制内容的声音从电视机装置2以大音量输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控制部10根据音量信息Xa和音量设定信息Ya或变更音量设定信息Yb,在依次再生前对计算出输出音量Za或者变更输出音量Zb,由此,能够在对内容依次再生之前容易地在电视机装置2进行输出音量Za或变更输出音量Zb。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LPCM方式中,在输出音量Za或变更输出音量Zb比音量阈值Zlimit大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10计算出修正音量信息Xb(Xb<Xa),进行将输出音量Z减小为第二修正输出音量Zd或者第三修正输出音量Ze的控制。由此,控制部10不需要对电视机装置2发出指示以减小构成电视机装置2的音量设定信息Ya的放大率,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减小电视机装置2中的输出音量Z的控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控制部10,在输出音量Za或者变更输出音量Zb比音量阈值Zlimit大的情况下,通过将内容的输出音量Z减小为与音量阈值Zlimit大致相等的第一修正输出音量Zc、第二修正输出音量Zd或者第三修正输出音量Ze,能够在将从电视机装置2输出的音量保持在能够允许的最大的音量(音量阈值Zlimit)的状态下,将内容的声音从电视机装置2输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控制部10,测试音调的声音信号从ROM13被读出并被输出到电视机装置2,从扬声器部24c输出具有规定的输出音量的测试音调,并且,通过用户来使音量调节条13c滑动,由此,被调整到某个音量的输出音量Z被设定为音量阈值Zlimit。由此,用户能够一面实际听到输出到电视机装置2的测试音调,一面对音量阈值Zlimit进行设定,因此,能够更容易地使用户根据各人喜好来设定音量阈值Zlimit。
另外,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点上仅是例示而不应考虑为具有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来表示,进而包含与权利要求的范围相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控制部10,在声音信号是比特流输出方式的情况下计算出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在声音信号是LPCM方式的情况下计算出修正音量信息Xb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声音信号是LPCM方式的情况下,可以不计算出修正音量信息Xb而是计算出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也可以计算出修正音量信息Xb和修正音量设定信息Yc这二者。此外,声音信号也可以是以比特流输出方式以及LPCM方式以外的输出方式从再生装置发送。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判断为进行减小输出音量的控制的情况下,再生装置的控制部进行自动减小输出音量的控制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电视机装置的显示部显示选择画面,用于使用户选择是否进行减小输出音量的控制,由此,可以使用户选择是否进行减小输出音量的控制。由此,与不通知用户而突然减小输出音量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使用户产生对减小输出音量的不适感。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再生装置1作为本发明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将电视机装置2作为本发明的外部设备来构成声音影像输出系统100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放大器作为本发明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将电视机装置作为本发明的外部设备来构成声音影像输出系统。此时,放大器从再生装置接收声音信号,并且将声音信号发送到电视机装置,并且,具备控制部来用于进行减小电视机装置的输出音量的控制。此外,可以将再生装置作为本发明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将包含能够输出声音的扬声器部的放大器作为本发明的外部设备。此外,可以由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和外部设备一体组合的设备来构成声音影像输出系统。此时,能够通过串行通信来进行相互之间的信号的发送接收。
进而,可以将便携型的音乐再生装置作为本发明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将能够与便携型的音乐再生装置连接的车辆音频或组件系统等作为本发明的外部设备。由此,能够抑制存储在音乐再生装置的内容的声音从车辆音频或组件系统等以大音量被输出。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本发明的电视机装置中的输出音量Z减小为与音量阈值Zlimit大致相等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如果电视机装置中的输出音量被减小,就可以使得输出音量不与规定的音量阈值大致相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再生装置1的控制部10,仅在电视机装置2中在依次再生前计算输出音量Za或变更输出音量Zb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仅在从再生开始时到规定的经过时间的规定期间内进行预先减小电视机装置中的输出音量的控制。由此,再生装置的控制部在内容再生开始时,在电视机装置中可以不对预先计算过的部分进行输出音量计算处理,因此,能够减轻内容再生开始时的控制部的负载。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再生装置1和电视机装置2通过HDMI电缆3连接进行双向通信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再生装置和电视机装置通过有线LAN或者无线LAN进行连接来进行双向通信,也可以通过Wireless-HD连接来进行双向通信。此外,可以根据IEEE1394标准来对再生装置和电视机装置进行连接,进行双向通信。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具有声音信号以及影像信号的内容的音量信息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例如可以使用仅具有音乐CD、音乐用磁带等的声音信号的内容的音量信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判断为输出音量Za或变更输出音量Zb比音量阈值Zlimit大之后,判断声音信号是否从再生装置1被以比特流形式输出到电视机装置2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在判断为输出音量Za或变更输出音量Zb比音量阈值Zlimit大之前,可以预先确认声音信号是否从再生装置1被以比特流形式输出到电视机装置2。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本发明的“声音信号输出部”以及“音量设定信息获取部”兼作为HDMI发送器15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分别单个地设置声音信号输出部和音量设定信息获取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使用过程驱动型的流程图进行了说明,所述过程驱动型是沿着控制处理流程按顺序对本发明的控制部的处理进行处理,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事件驱动型(事件驱动型)来进行控制部的处理动作,所述事件驱动型是以事件为单位来执行处理。此时,可以以完全的事件驱动型来进行,也可以对事件驱动以及过程驱动组合来进行。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再生装置(声音信号输出设备)
2 电视机装置(外部设备)
10 控制部
15 HDMI发送器(声音信号输出部、音量设定信息获取部)
100 声音影像输出系统(声音输出系统)
X 音量信息
Y 音量设定信息
Z 输出音量
Zlimit 音量阈值

Claims (14)

1.一种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出部,用于向外部设备输出内容的声音信号,
获取部,用于获取所述外部设备的音量设定信息,
存储部,存储所述内容的声音信号,
控制部,获取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内容的声音信号水平;
所述控制部,在与所述声音信号水平和所述外音量设定信息对应的所述外部设备的输出音量比规定的音量阈值大时,根据从所述输出部向所述外部设备输出所述内容的声音信号时的输出方法,进行用于减小所述声音信号水平或者减小所述音量设定信息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进行再生之前,依次比较所述输出音量与所述规定的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出音量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大时,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内容的声音信号以未被转换的方式从所述输出部输出到所述外部设备的情况下,减小所述音量设定信息;在所述内容的声音信号被转换后输出的情况下,减小所述声音信号水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容的声音信号以未被转换的方式被输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仅在所述输出音量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大的特定时间减小所述音量设定信息;在所述内容的声音信号被转换后输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仅在所述输出音量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大的特定时间减小所述声音信号水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出音量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大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内容的声音信号以比特流形式从所述输出部输出到所述外部设备的情况下,减小所述音量设定信息;在所述内容的声音信号没有以比特流形式被输出的情况下,减小所述声音信号水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减小所述音量设定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调整从所述外部设备获取的所述音量设定信息并向所述外部设备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音量设定信息被改变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通过所述获取部从所述外部设备获取变更后的所述音量设定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音量与构成所述声音信号水平的放大率和构成所述音量设定信息的放大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出音量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大时,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减小构成所述声音信号水平的放大率或者构成所述音量设定信息的放大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出音量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大时,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使得所述输出音量与所述规定的阈值大致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能够变更所述规定的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与用于设定所述规定的阈值的测试音调相关的声音信号输出到所述外部设备,
所述控制部通过对从所述外部设备输出的所述测试音调的输出音量进行调整,能够变更所述规定的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针对从开始再生所述内容时到经过规定的经过时间为止的规定期间,在所述内容再生前,预先调整与所述声音信号水平和所述音量设定信息对应的所述输出音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信号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输出音量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大时,进行下述通知,所述通知用于设定是否进行减小所述输出音量的控制。
CN201710223488.8A 2012-04-13 2013-03-29 声音信号输出设备 Active CN1069105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91827 2012-04-13
JP2012091827A JP6015085B2 (ja) 2012-04-13 2012-04-13 音声信号出力機器
CN201380019681.XA CN104221088A (zh) 2012-04-13 2013-03-29 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以及声音输出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9681.XA Division CN104221088A (zh) 2012-04-13 2013-03-29 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以及声音输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0515A true CN106910515A (zh) 2017-06-30
CN106910515B CN106910515B (zh) 2019-12-27

Family

ID=493275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23488.8A Active CN106910515B (zh) 2012-04-13 2013-03-29 声音信号输出设备
CN201380019681.XA Pending CN104221088A (zh) 2012-04-13 2013-03-29 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以及声音输出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9681.XA Pending CN104221088A (zh) 2012-04-13 2013-03-29 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以及声音输出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80750B2 (zh)
EP (1) EP2838087B1 (zh)
JP (1) JP6015085B2 (zh)
CN (2) CN106910515B (zh)
WO (1) WO20131539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53858C1 (ru) 2014-05-28 2018-05-15 Фраунхофер-Гезелльшафт Цур Фердерунг Дер Ангевандтен Форшунг Е.Ф. Процессор данных и транспорт данных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на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екодирования и 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аудио
CN105392050B (zh) * 2015-11-05 2019-03-12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自适应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EP3249909B1 (en) * 2016-05-23 2020-01-01 Funai Electric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7493500B (zh) * 2017-08-03 2020-06-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媒体资源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11713116B (zh) 2018-02-22 2022-10-14 杜比国际公司 用于处理嵌入在mpeg-h 3d音频流中的辅媒体流的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96450A3 (en) * 2001-09-21 2004-04-14 Pioneer Corporation Amplifier with limiter
JP2009021834A (ja) * 2007-07-12 2009-01-29 Victor Co Of Japan Ltd 音量調整装置
CN102355562A (zh) * 2011-09-16 2012-02-1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量控制方法及其设备
CN102638744A (zh) * 2011-02-14 2012-08-15 索尼公司 声音信号输出设备、扬声器设备和声音信号输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4476A (en) * 1996-06-21 1997-12-24 Ford Motor Co Limiter for audio system in which the limiting threshold is altered by the volume control
JP4259318B2 (ja) 2003-12-25 2009-04-30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一体型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CN2772154Y (zh) * 2005-01-11 2006-04-12 武汉大学 一种可自动控制电视机音量的遥控器
JP2007053510A (ja) 2005-08-17 2007-03-01 Sony Corp 記録再生装置、再生装置、音量自動調整方法および音量自動調整プログラム
JP2008067263A (ja) * 2006-09-11 2008-03-2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音量調節装置
KR101356206B1 (ko) * 2007-02-01 2014-0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자동 오디오 볼륨 기능을 갖는 오디오 재생 방법 및 장치
JP2008228005A (ja) * 2007-03-14 2008-09-25 Seiko Epson Corp 映像音声処理装置、映像音声再生システム、映像音声処理方法、及び、映像音声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132189B2 (ja) * 2007-05-24 2013-01-30 株式会社東芝 映像音声再生装置、および映像音声再生方法
JP2009027601A (ja) 2007-07-23 2009-02-05 Sharp Corp 表示システム
JP5176455B2 (ja) 2007-09-27 2013-04-03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出力装置
JP2009100077A (ja) * 2007-10-15 2009-05-07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音声出力制御方法
JP5335224B2 (ja) * 2007-11-27 2013-11-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Hdmi送受信システム
CN101304242B (zh) * 2008-07-10 2011-08-17 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音量控制方法及设备
JP2010103639A (ja) 2008-10-21 2010-05-06 Toshiba Corp 機器状態通知方法およびデジタルインターフェイス
TWI377851B (en) * 2008-12-22 2012-11-21 Wistron Corp Electronic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volume and method therefor
US9800820B2 (en) 2009-09-30 2017-10-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Home theater system, audio/video playback device, audio output control device, and volume control method
JP2011124925A (ja) 2009-12-14 2011-06-23 Sony Corp 出力制御装置、出力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出力制御システム
JP2011130236A (ja) 2009-12-18 2011-06-30 Yamaha Corp オーディオアンプ
US8995685B2 (en) * 2010-05-28 2015-03-31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miting output volume of a media presentation device
EP2453669A1 (en) * 2010-11-16 2012-05-16 Nxp B.V. Control of a loudspeaker outpu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96450A3 (en) * 2001-09-21 2004-04-14 Pioneer Corporation Amplifier with limiter
JP2009021834A (ja) * 2007-07-12 2009-01-29 Victor Co Of Japan Ltd 音量調整装置
CN102638744A (zh) * 2011-02-14 2012-08-15 索尼公司 声音信号输出设备、扬声器设备和声音信号输出方法
CN102355562A (zh) * 2011-09-16 2012-02-1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量控制方法及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53967A1 (ja) 2013-10-17
EP2838087A1 (en) 2015-02-18
CN104221088A (zh) 2014-12-17
JP6015085B2 (ja) 2016-10-26
CN106910515B (zh) 2019-12-27
US9780750B2 (en) 2017-10-03
EP2838087A4 (en) 2015-10-28
JP2013222472A (ja) 2013-10-28
EP2838087B1 (en) 2020-11-04
US20150043752A1 (en) 2015-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10515A (zh) 声音信号输出设备以及声音输出系统
KR101374160B1 (ko) 영상 및 음성 처리 시스템, 영상 처리장치, 음성 처리장치,출력장치, 및 시스템 제어 방법
US8351624B2 (en) Audio output apparatus, audio input apparatus, audio control apparatus, audio control system, and audio control method
CN101785237B (zh) 数据传送和接收系统、数据中继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中继方法、以及数据接收方法
JP5853813B2 (ja) 音声信号出力機器および音声出力システム
CN103139638A (zh) 再现设备、再现方法和程序
CN102088586A (zh)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US20120008052A1 (en) Method, device, system, program, and integrated circuit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JP2009027601A (ja) 表示システム
EP2151992A2 (en) Video transmission apparatus, video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reproduction control method by video transmission apparatus
JP2009027550A (ja)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
EP1513353A2 (en) Video stream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video stream processing method
CN101330586B (zh) 音频输出装置、输入装置、控制装置、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JP2011172146A (ja) 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設定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1521781A (zh) 一种hdmi音频格式设置的方法
KR20090034224A (ko) 외부음 청취가 가능한 음원출력장치 및 휴대용 전자기기그리고 그 방법
EP3389252B1 (en)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sig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program
CN107925794B (zh) 发送设备、发送方法、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
US20140180459A1 (en) HDMI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JP2007251867A (ja)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情報受信装置、再生方法
CN101742066A (zh) 视频装置及控制该视频装置的方法
JP2009027594A (ja) 音声出力システムおよび音声出力方法
JP3767108B2 (ja) 音声信号記録装置および音声信号記録再生装置
JP2014013990A (ja) 映像信号出力機器および映像出力システム
JP2007082146A (ja) 映像信号変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