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98367A - 致动器组件以及具备该致动器组件的盘驱动器 - Google Patents

致动器组件以及具备该致动器组件的盘驱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98367A
CN106898367A CN201610119058.7A CN201610119058A CN106898367A CN 106898367 A CN106898367 A CN 106898367A CN 201610119058 A CN201610119058 A CN 201610119058A CN 106898367 A CN106898367 A CN 106898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face
hole
screw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190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藤光广
成濑仁
岩原广幸
冢田伸治
蜂谷敏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898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836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480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k drive assemblies, e.g. assembly prior to operation, hard or flexible disk driv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480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k drive assemblies, e.g. assembly prior to operation, hard or flexible disk drives
    • G11B5/4813Mounting or aligning of arm assemblies, e.g. actuator arm supported by bearings, multiple arm assemblies, arm stacks or multiple heads on single arm

Landscapes

  • Moving Of Head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致动器组件以及具备该致动器组件的盘驱动器,根据实施方式,致动器组件具备:致动器块,其具备:第1孔,其用于安装单元轴承;槽,其形成于所述第1孔的内周面,用于填充粘接剂;第1面,其供电路基板安装;第2孔,其从与所述第1面不同的第2面的外部连通于所述槽,用于注入粘接剂;以及第3孔,其具有开口于所述槽的一端和开口于所述第1面的排出口,从所述槽向所述第1面排出粘接剂;和单元轴承,其安装于所述第1孔,通过从所述第2孔填充到所述槽的粘接剂而固定于所述致动器块。

Description

致动器组件以及具备该致动器组件的盘驱动器
本申请享有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268,880号(申请日:2015年12月17日)为基础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基础申请而包含基础申请的所有内容。
技术领域
在此所述的实施方式涉及盘驱动器的致动器组件以及具备该致动器组件的盘驱动器。
背景技术
作为盘驱动器,例如、硬盘驱动器(HDD)通常具备配设于壳体内的磁盘、支承并驱动磁盘旋转的主轴马达、支承磁头的致动器组件、驱动该致动器组件的音圈马达、以及柔性印制电路基板单元(以下,称作FPC单元)等。
致动器组件具备具有多个臂的致动器块、以及安装于该致动器块的安装孔的单元轴承。在致动器块的侧面,以螺纹止动的方式固定柔性印制电路基板(FPC)。
单元轴承例如通过组合2个滚珠轴承和间隔件而构成。单元轴承利用从粘接剂注入孔流入到安装孔的的粘接剂而固定于致动器块。另外,为了抑制FPC的振动,也有时另外地利用粘接剂将FPC贴附于致动器块。
在上述那样的致动器组件中,在向安装孔注入粘接剂时,需要严格管理粘接剂的注入量。在注入量多的情况下,无处可去的剩余的粘接剂有可能溢出,或者在粘接剂的流入量不足的情况下,轴承的固定有可能变得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能够防止剩余的粘接剂溢出到轴承内的致动器组件以及盘驱动器。
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组件具有致动器块,该致动器块具有:第1孔,其用于安装单元轴承;槽,其形成于所述第1孔的内周面,用于填充粘接剂;第1面,其供电路基板安装;第2孔,其从与所述第1面不同的第2面的外部连通于所述槽,用于注入粘接剂;第3孔,其具有开口于所述槽的一端和开口于所述第1面的排出口,从所述槽向所述第1面排出粘接剂,所述致动器组件还具有单元轴承,其安装于所述第1孔,通过从所述第2孔填充到所述槽的粘接剂而固定于所述致动器块。
附图说明
图1是将顶盖卸下后示出实施方式的硬盘驱动器(HDD)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所述HDD的头致动器组件和FPC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从图2的相反侧观察到的所述头致动器组件和FPC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致动器组件的致动器块和FPC单元的接合部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将接合部卸下了的状态下的致动器块的立体图。
图6是沿着图4的线VI-VI的致动器块和轴承单元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致动器块的相反侧面侧的致动器块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安装轴承单元之前的致动器块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组件的致动器块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组件的致动器块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组件的致动器块以及FPC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组件的致动器块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组件的致动器块和FPC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组件的致动器块和FPC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组件的致动器块和FPC组件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组件的致动器块和FPC组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盘装置,对实施方式的硬盘驱动器(HDD)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表示将顶盖卸下后的HDD的内部构造。如图1所示,HDD具备壳体10。壳体10具有上面开口的矩形箱状的基体12和将基体12的上端开口封闭的未图示的顶盖。基体12具有矩形状的底壁12a和沿着底壁的周缘立起设置的侧壁12b。
在壳体10内设置有:例如6张磁盘16,来作为记录介质;以及作为驱动部的主轴马达18,其支承磁盘16并使之旋转。主轴马达18配设于底壁12a上。各磁盘16例如形成为直径65mm(2.5英寸),在上面(一面)和下面(另一面)具有磁记录层。磁盘16与主轴马达18的未图示的轮毂彼此同轴地嵌合,并且由夹持弹簧27夹持而被固定于轮毂。由此,磁盘16被支承为位于与基体12的底壁12a平行的位置的状态。并且,主轴马达18使磁盘16以预定的速度旋转。
在壳体10内设置有:多个磁头17,其对磁盘16进行信息的记录和再生;和致动器组件22,其将这些磁头17支承为相对于磁盘16移动自如。另外,在壳体10内设置有:音圈马达(以下称作VCM)24,其转动致动器组件22并对其进行定位;斜坡加载机构25,其在磁头17移动到磁盘16的最外周时,将磁头保持在与磁盘分开的卸载位置;闩锁机构26,其在冲击等作用于HDD时,将致动器组件22保持在退避位置;以及柔性印制电路基板(FPC)单元(电路基板组件)21,其安装有转换连接器等电子部件。致动器组件22和FPC单元21构成头致动器组件。
在基体12的底壁12a的外面安装由未图示的印制电路基板(控制电路基板)。该印制电路基板控制主轴马达18的工作,并且经由FPC单元21控制VCM24和磁头17的工作。在基体12的侧壁12b的附近设置有位于磁盘16的外侧的循环过滤器23,其通过可动部的运转来捕获在壳体10内产生的尘埃。另外,在侧壁12b的附近设置有呼吸过滤器15,其从流入壳体10内的空气中捕获尘埃。
图2是从一面侧观察具有致动器组件22和FPC单元21的头致动器组件而得到的立体图,图3是从图2的相反侧观察头致动器组件而得到的立体图。如图1至图3所示,致动器组件22具备:致动器块29,其具有通孔(第1孔)80;旋转自如的轴承单元(单元轴承)28,其设置于通孔80内;从致动器块29延伸出的多条例如7条臂32;悬架组件30,其安装于各臂32;以及磁头17,其支承于悬架组件30。轴承单元28具有在磁盘16的外周缘附近立起设置于基体12的底壁12a的枢轴、安装于枢轴的多个轴承、以及配置于轴承间的间隔件等。轴承单元28的多个轴承嵌合于致动器块29的通孔80内,而且通过注入通孔80内的粘接剂而固定于致动器块29。由此,致动器组件22以绕轴承单元28的枢轴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底壁12a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致动器块29和7条臂32通过铝等一体成形,构成所谓的E状块。臂32例如形成为细长的平板状,在与轴承单元28的枢轴正交的方向上从致动器块29延伸出来。7条臂32彼此隔开间隙地平行设置。
在各臂32的一侧缘形成有切槽31。该切槽31沿着臂32的一侧缘从臂32的延出端延伸到基端,进而延伸到致动器块29的设置面29e(参照图5)。在各切槽31插入后述的挠曲件的基端侧部分。
致动器组件22具有从致动器块29向与臂32相反的方向延伸出的支承架36,由该支承架36支承构成VCM24的一部分的音圈34。如图1所示,音圈34位于一对轭38之间,且与这些轭38、以及固定其中任一个轭的磁铁一起构成VCM24,所述一对轭38中的1个轭38固定于基体12上。
如图1至图3所示,致动器组件22具备分别支承有磁头17的12个悬架组件30,这些悬架组件30分别安装于各臂32的延出端32a。多个悬架组件30包括将磁头17朝向上方支承的向上方头悬架组件和将磁头17朝向下方支承的向下方头悬架组件。这些向上方头悬架组件和向下方头悬架组件通过改变同一构造的悬架组件30的上下朝向地配置来构成。
悬架组件30具有大致矩形状的基板44、含有细长的板簧的加载梁46、以及细长的带状的挠曲件(配线部件)48。基板44的基端部固定于臂32的延出端32a,例如通过铆接固定。加载梁46的基端部重叠地固定于基板44的端部。加载梁46自基板44延伸出来,形成为朝向延出端顶端变细的形状。基板44和加载梁46例如由不锈钢形成。
挠曲件48具有作为基体的不锈钢等的金属板(衬里层)、形成于该金属板上的绝缘层、形成于绝缘层上的构成多条配线(配线图案)的导电层、以及覆盖导电层的保护层(绝缘层),挠曲件48形成细长的带状的层叠板。
挠曲件48具有安装在加载梁46和基板44的表面上的顶端侧部分、以及从基板44的侧缘向外侧延伸出、进而沿着基板44的侧缘及臂32延伸到臂32的基端部(致动器块29)的基端侧部分。在位于加载梁46上的挠曲件48的顶端部设置有移位自如的万向接头部(弹性支承部),在该万向接头部搭载有磁头17。挠曲件48的配线与磁头17电连接。
挠曲件48的基端侧部分从基板44的侧缘向外侧伸出后,穿过形成于该侧缘及臂32的一侧缘的切槽31内而延伸到臂32的基端。在基端侧部分的一端形成有挠曲件48的连接端部48c。连接端部48c形成为细长的矩形状。连接端部48c相对于基端侧部分弯折成直角,位于与臂32大致垂直的位置。在连接端部48c排成一列地设置有多个、例如9个连接端子(连接触点)50。这些连接端子50与挠曲件48的配线分别连接。即,挠曲件48的多条配线在挠曲件48的大致全长的范围内延伸,一端与磁头17电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端部48c的连接端子(连接触点)50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FPC单元21一体地具有基部60、中继部62以及接合部64,所述基部60为大致矩形状,所述中继部62为从基部60的一侧缘延伸出的细长的带状,所述接合部64为大致矩形状,与中继部62的顶端部连续地设置。该基部60、中继部62以及接合部64由柔性印制电路基板形成。柔性印制电路基板具有聚酰亚胺等的绝缘层、形成于该绝缘层上且形成配线、连接触点51(参照图4)等的导电层、以及覆盖导电层的保护层。
转换连接器61、以及未图示的多个电容器等电子部件安装于基部60的一表面(外面)上,与未图示的配线电连接。在基部60的另一表面(内面)分别贴附有作为加强板发挥功能的金属板56、58。基部60在金属板56与金属板58之间的部分弯折90度。并且,基部60配置于壳体10的底壁12a上,通过2个螺纹件而螺纹止动于底壁12a。基部60上的转换连接器61与设置于壳体10的底面侧的控制电路基板连接。
中继部62从基部60的侧缘延伸出,而且呈大致直角地改变朝向而向致动器组件22延伸。设置于中继部62的延出端的接合部64形成为具有与致动器块29的高度(厚度)大致相等的宽度的矩形状。接合部64具有与挠曲件48的连接端部48c对应的12个连接触点群。各连接触点群具有排成1列地设置的例如9个连接触点51(参照图4),各连接触点51经由配线与基部60电连接。在接合部64上安装头IC(前置放大器)66,该头IC66经由配线与连接触点51和基部60连接。而且,接合部64具有用于连接音圈34的2个连接触点68。在接合部64的内面(背面),贴附有例如由铝构成的衬板70作为加强板。该衬板70形成为与接合部64大致相同的形状和尺寸,且被贴附于接合部64的大致整个面。
这样构成的接合部64,衬板70侧被贴附于致动器块29的一侧面(设置面),而且通过2个固定螺纹件72而以螺纹止动的方式固定于设置面。各挠曲件48的连接端部48c被引出到致动器块29的设置面侧,并与接合部64接合。详细而言,各连接端部48c的连接端子50通过钎焊等电接合且机械接合于接合部64的相对应的连接触点51。另外,接合部64的连接触点68连接有音圈34的配线。
由此,12个磁头17分别通过挠曲件48的配线、连接端部48c、FPC单元21的接合部64、以及中继部62而与基部60电连接。而且,基部60经由转换连接器61而与壳体10的底面侧的印制电路基板连接。
如图1所示,在将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致动器组件22和FPC单元21组装于基体12上的状态下,轴承单元28的枢轴的下端部固定于基体12,且与主轴马达18的主轴大致平行地立起设置。各磁盘16位于2个悬架组件30间。在HDD工作时,安装于悬架组件30的磁头17分别与磁盘16的上面和下面相对。FPC单元21的基部60固定于基体12的底壁12a。
接着,对致动器组件22的致动器块29、以及轴承单元28和印制电路基板相对于该致动器块29的安装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表示致动器组件的致动器块和FPC单元的接合部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将接合部卸下了的状态下的致动器块的立体图,图6是沿着图4的线VI-VI的致动器块和轴承单元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致动器块的相反侧面侧的致动器块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安装轴承单元之前的致动器块的立体图。
如图4至图6所示,致动器块29形成为柱状、例如多棱柱形状,具有上面29a、下面29b以及多个侧面。从1个侧面29c延伸出多个臂32。在与这些臂32相反侧的侧面29d突出设置有支承框36。位于臂32与支承框36之间的平坦的侧面构成设置面(第1面)29e。在致动器块29的大致中心部形成有通孔(安装孔)80。通孔80例如是截面为圆形的通孔,在致动器块29的上面29a和下面29b开口。另外,通孔80与上面29a和下面29b大致垂直地延伸。
如图6和图8所示,在通孔80的内周面形成有至少1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2个环状的收纳槽(粘接剂收纳槽)82a、82b。2个收纳槽82a、82b与通孔80同轴地形成,并且沿着通孔80的轴向隔开预定间隔地设置。各收纳槽82a、82b的宽度形成得比后述的轴承的宽度(厚度)小。
如图5、图7、图8所示,致动器块29具有用于向收纳槽82a、82b注入粘接剂的2个注入孔(第2孔)84a、84b、用于将剩余的粘接剂从收纳槽82a、82b向设置面29e排出的2个排出孔(第3孔)86a、86b、以及用于将FPC单元21的接合部64螺纹止动于致动器块29的2个螺孔88a、88b。
注入孔84a的一端开口于致动器块29的设置面29e的相反侧的侧面(第2面)29f,另一端开口于一方的收纳槽82a并与该收纳槽82a连通。注入孔84b的一端开口于致动器块29的侧面29f,另一端开口于另一方的收纳槽82b并与该收纳槽82b连通。
排出孔86a的一端开口于收纳槽82a并与该收纳槽82a连通,另一端(排出口)开口于致动器块29的设置面29e。排出孔86b的一端开口于收纳槽82b并与该收纳槽82b连通,另一端(排出口)开口于致动器块29的设置面29e。这样,排出孔86a、86b隔着通孔80而设置于注入孔84a、84b的相反侧。在各收纳槽82a、82b中,排出孔86a、86b的一端开口与注入孔84a、84b的一端开口充分分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圆周方向上分开180度。
螺孔88a、88b的一端开口于设置面29e,另一端开口于通孔80的除了收纳槽82a、82b以外的内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螺孔88a在通孔80的轴向上设置于排出孔86a的上方,螺孔88b在通孔80的轴向上设置于排出孔86b的下方。
如图4至图7所示,轴承单元28嵌合于致动器块29的通孔80内,进而通过填充于收纳槽82a、82b的粘接剂AD而固定于致动器块29。轴承单元28具有:枢轴90,其立起设置于基体12的底壁12a;多个例如2个轴承(滚珠轴承)92a、92b,其安装于枢轴90;间隔圈94,其配置于轴承92a、92b间;上部轴承按压件96a,其嵌合于枢轴90并覆盖上侧的轴承92a;以及下部轴承按压件96,其嵌合于枢轴90并覆盖下侧的轴承92b。轴承92a的外圈嵌合于通孔80的内周面,并与收纳槽82a相对。该轴承92a通过填充于收纳槽82a的粘接剂AD而固定于致动器块29。轴承92b的外圈与通孔80的内周面嵌合,且与收纳槽82b相对。该轴承92b通过填充于收纳槽82b的粘接剂AD而固定于致动器块29。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致动器组件22的组装中,如图4所示,将轴承单元28装填并嵌合于致动器块29的通孔80,另外在致动器块29的设置面29e通过固定螺纹件72以螺纹止动的方式固定FPC单元21的接合部64。在该状态下,如图7所示,从注入孔84a、84b向收纳槽82a、82b注入并填充粘接剂AD。此时,通过将粘接剂AD的注入量设定为比收纳槽82a、82b的容量多,所注入的粘接剂在充满了收纳槽82a、82b之后,其一部分如图5所示,通过排出孔86a、86b被排出到设置面29e。所排出的粘接剂AD在设置面29e与接合部64的衬板70之间扩展。由此,轴承单元28通过粘接剂AD而固定于致动器块29,并且接合部64的衬板70通过粘接剂AD而贴附于设置面29e。
此外,虽然设为了在将接合部64螺纹止动于设置面29e之后注入粘接剂AD的步骤,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如下步骤:将粘接剂AD注入收纳槽82a、82b,向设置面29e上排出了粘接剂之后,将接合部64贴附并螺纹止动于设置面29e。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HDD和致动器组件,通过在致动器块设置将粘接剂排出到设置面的排出孔,能够在粘接剂的注入时,将粘接剂的一部分从排出孔排出到设置面侧,能够防止剩余的粘接剂溢出到轴承内。由此,粘接剂的注入量、注入压力等的设定、管理变得容易,能够容易地粘接固定轴承单元。另外,能够利用被排出到致动器块的设置面的粘接剂将印制电路基板(FPC)贴附于设置面。因此,不需要进行独立的粘接剂的涂布或填充作业,能够容易地贴附印制电路基板。另外,通过利用粘接剂将印制电路基板贴附于设置面,能够抑制印制电路基板的振动。根据以上内容可知,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粘接固定轴承单元和印制电路基板,可得到组装性提高了的致动器组件以及具备该致动器组件的盘驱动器。
接着,对其他实施方式的HDD的致动器组件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对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参照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以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详细说明。
(第2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组件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致动器块29具有形成于设置面29e的例如圆形的2个凹处98a、98b。排出孔86a、86b的排出口分别开口于凹处98a、98b内。这些凹处98a、98b作为收纳从排出孔86a、86b排出的粘接剂的粘接剂存留部发挥功能。通过设置这样的凹处98a、98b,能够将更多的粘接剂保持于设置面29e上。由此,能够将FPC单元21的接合部64更稳定地贴附于设置面29e。
(第3实施方式)
图10和图11是分别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组件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致动器块29的设置面29e的凹处98a、98b设为细长的带状的引导槽。这些引导槽98a、98b例如沿着与臂32平行的方向延伸。排出孔86a、86b分别开口于引导槽98a、98b并与引导槽98a、98b连通。
如图11所示,在粘接剂的注入时,从排出孔86a、86b排出的粘接剂AD在引导槽98a、98b内流动,在设置面29e的大范围内逐渐扩散。由此,能够以更大的面积将FPC单元的接合部和衬板70贴附于设置面29e。
(第4实施方式)
图12是第4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组件的侧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致动器块29的设置面29e的凹处98a、98b分别具有从排出孔86a、86b延伸到各臂32的基端部附近的切槽31的多个引导槽112a、112b。
在粘接剂的注入时,从排出孔86a、86b排出的粘接剂在各引导槽112a、112b内流动,向引导槽112a、112b的周围逐渐扩散,并且其一部分被引导到切槽31并被填充于切槽31内。由此,能够以较大的面积将FPC单元的接合部和衬板贴附于设置面29e,并且能够通过粘接剂将插入于切槽31的挠曲件固定于臂32和致动器块29。
(第5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组件和FPC单元的衬板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表示致动器组件和FPC单元的衬板的背面侧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表示FPC单元的接合部和衬板被固定于致动器块的设置面的状态的致动器组件的立体图。
根据本实施方式,形成于致动器块29的2个螺孔88a、88b的一端开口于设置面29e,另一端开口于通孔80内的收纳槽82a、82b并与收纳槽82a、82b连通。由此,螺孔88a、88b分别构成排出孔。在粘接剂的注入时,剩余的粘接剂通过螺孔88a、88b而被排出到设置面29e上,并在设置面29e上扩散。
如图15所示,FPC单元的接合部64和衬板70通过固定螺纹件72而螺纹止动于设置面29e,而且通过在设置面29e上扩散的粘接剂AD贴附于设置面29e。固定螺纹件72穿过接合部64和衬板70而拧入螺孔88a、88b。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在衬板70的与致动器块29的设置面29e相对的面侧,形成有多个、例如2个板侧引导槽114a、114b。板侧引导槽114a、114b例如沿着与臂32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且分别至少一部分与螺孔88a、88b相对并连通。而且,在接合部64和衬板70还分别形成有用于供固定螺纹件72穿过的通孔116a、116b。这些通孔116a、116b隔着板侧引导槽114a、114b而与螺孔88a、88b相对并且排成列。
在粘接剂的注入时,剩余的粘接剂通过螺孔88a、88b而被排出到设置面29e上,而且穿过板侧引导槽114a、114b地流动,并从这些板侧引导槽114a、114b向周围的设置面29e上和衬板70的表面上逐渐扩散。
根据上述结构的第5实施方式,通过FPC固定用的螺孔兼用作排出孔,能够省略独立的排出孔。另外,通过设为穿过螺孔88a、88b地排出粘接剂的结构,能够抑制从螺孔产生的异物、灰尘等。而且,能够通过形成于衬板70的板侧引导槽114a、114b使粘接剂向大的范围扩散。
此外,引导槽不限于形成于衬板,也可形成于致动器块29的设置面29e。
(变形例)
图16是表示变形例的致动器组件的侧视图。本变形例中,在FPC单元的接合部64和衬板70设置有窗118。该窗118由在形成于接合部64和衬板70的贯通孔中填充的聚醚酰亚胺等透明树脂构成。透过该窗118,能够从外部看到致动器块29的设置面29e,能够容易地确认设定面29e上有无粘接剂。
此外,在上述的第2至第5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分别进行说明的结构以外的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组件以及HDD相同。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仅是作为例示而提出的,并不是想要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其他各种实施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主旨,并且包含于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与之均等的范围内。
例如,在第1至第4实施方式中,对于FPC单元相对于致动器组件的固定,也可以省略螺纹止动,而仅通过粘接剂进行固定。
另外,在盘驱动器中,磁盘不限于6张,也可以设为2~5张,悬架组件的数量及磁头的数量也根据磁盘的设置张数增减即可。

Claims (20)

1.一种致动器组件,具备:
致动器块,所述致动器块具备:第1孔,其用于安装单元轴承;槽,其形成于所述第1孔的内周面,用于填充粘接剂;第1面,其供电路基板安装;第2孔,其从与所述第1面不同的第2面的外部连通于所述槽,用于注入粘接剂;以及第3孔,其具有开口于所述槽的一端和开口于所述第1面的排出口,从所述槽向所述第1面排出粘接剂;和
单元轴承,其安装于所述第1孔,通过从所述第2孔填充到所述槽的粘接剂而固定于所述致动器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组件,其中,
所述致动器块具有形成于所述第1面的凹处,所述第3孔的排出口开口于所述凹处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组件,其中,
所述凹处包括沿着所述第1面延伸的带形状的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组件,其中,
还具备从所述致动器块延伸出的多个臂,
所述致动器块的凹处包括从所述排出口的附近延伸到各臂的基端部附近的多个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组件,其中,
所述致动器块具有螺孔,该螺孔开口于所述第1面,能够与用于将所述电路基板螺纹止动于所述第1面上的螺纹件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器组件,其中,
所述螺孔与所述第1孔的所述槽连通,构成所述第3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组件,其中,
还具备具有电路基板的电路基板组件,所述电路基板组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从所述排出口排出到所述第1面上的粘接剂而贴附于所述第1面,并通过螺纹件而螺纹止动于所述第1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致动器组件,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组件具备:加强板,其贴附于所述第1面;柔性电路基板,其设置于该加强板上;以及板侧引导槽,其形成于所述加强板,且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排出口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致动器组件,其中,
所述致动器块具有开口于所述第1面的螺孔,
所述电路基板组件具有形成于所述加强板和加强板上的柔性电路基板且与所述螺孔相对的通孔,所述电路基板组件通过穿过所述通孔并拧入到所述螺孔中的固定螺纹件而被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致动器组件,其中,
所述螺孔与所述第1孔的所述槽连通,构成所述第3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组件,其中,还具备:
多个臂,其从所述致动器块延伸出;和多个悬架组件,其分别安装于所述臂,并支承头。
12.一种盘驱动器,具备:
盘状的记录介质;
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组件;以及
壳体,其收纳所述存储介质和所述致动器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
所述致动器块具有形成于所述第1面的凹处,所述第3孔的排出口开口于所述凹处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驱动器,
还具备从所述致动器块延伸出的多个臂,
所述致动器块的凹处包括从所述排出口的附近延伸到各臂的基端部附近的多个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
所述致动器块具有螺孔,该螺孔开口于所述第1面,能够与用于将所述电路基板螺纹止动于所述第1面上的螺纹件接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
所述螺孔与所述第1孔的所述槽连通,构成所述第3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
还具备具有电路基板的电路基板组件,所述电路基板组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从所述排出口排出到所述第1面上的粘接剂而贴附于所述第1面,并通过螺纹件而螺纹止动于所述第1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组件具备:加强板,其贴附于所述第1面;柔性电路基板,其设置于该加强板上;以及板侧引导槽,其形成于所述加强板,且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排出口相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
所述致动器块具有开口于所述第1面的螺孔,
所述电路基板组件具有形成于所述加强板和加强板上的柔性电路基板且与所述螺孔相对的通孔,所述电路基板组件通过穿过所述通孔并拧入到所述螺孔中的固定螺纹件而被固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
所述螺孔与所述第1孔的所述槽连通,构成所述第3孔。
CN201610119058.7A 2015-12-17 2016-03-02 致动器组件以及具备该致动器组件的盘驱动器 Withdrawn CN1068983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68880P 2015-12-17 2015-12-17
US62/268880 2015-12-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8367A true CN106898367A (zh) 2017-06-27

Family

ID=59190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19058.7A Withdrawn CN106898367A (zh) 2015-12-17 2016-03-02 致动器组件以及具备该致动器组件的盘驱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9836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9021A (zh) * 2018-03-19 2019-09-27 株式会社东芝 盘装置
CN111383666A (zh) * 2018-12-27 2020-07-07 株式会社东芝 磁盘装置
CN111696582A (zh) * 2019-03-15 2020-09-22 株式会社东芝 盘装置
CN111724818A (zh) * 2019-03-19 2020-09-29 株式会社东芝 盘装置
CN111724819A (zh) * 2019-03-19 2020-09-29 株式会社东芝 盘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2115A (en) * 1980-02-29 1983-12-20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Lightweight dual head support assembly for magnetic disk drives
US5475549A (en) * 1994-01-21 1995-12-12 Brush Wellman Inc. Magnesium-beryllium disk drive armset
US5550694A (en) * 1993-07-12 1996-08-27 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 Magnetic memory disk storage system
JPH09233799A (ja) * 1996-02-29 1997-09-05 Nittoku Eng Co Ltd ハードディスクアーム
CN1478270A (zh) * 2000-11-06 2004-02-25 �����ι�˾ 带有摩擦套筒的盒式轴承
CN1516866A (zh) * 2001-05-10 2004-07-28 西加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盘驱动器的致动器组件的导热聚合物过模制件
CN101751934A (zh) * 2008-12-03 2010-06-23 日立环球储存科技荷兰有限公司 盘驱动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2115A (en) * 1980-02-29 1983-12-20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Lightweight dual head support assembly for magnetic disk drives
US5550694A (en) * 1993-07-12 1996-08-27 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 Magnetic memory disk storage system
US5475549A (en) * 1994-01-21 1995-12-12 Brush Wellman Inc. Magnesium-beryllium disk drive armset
JPH09233799A (ja) * 1996-02-29 1997-09-05 Nittoku Eng Co Ltd ハードディスクアーム
CN1478270A (zh) * 2000-11-06 2004-02-25 �����ι�˾ 带有摩擦套筒的盒式轴承
CN1516866A (zh) * 2001-05-10 2004-07-28 西加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盘驱动器的致动器组件的导热聚合物过模制件
CN101751934A (zh) * 2008-12-03 2010-06-23 日立环球储存科技荷兰有限公司 盘驱动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9021A (zh) * 2018-03-19 2019-09-27 株式会社东芝 盘装置
CN110289021B (zh) * 2018-03-19 2021-06-01 株式会社东芝 盘装置
CN111383666A (zh) * 2018-12-27 2020-07-07 株式会社东芝 磁盘装置
CN111696582A (zh) * 2019-03-15 2020-09-22 株式会社东芝 盘装置
CN111724818A (zh) * 2019-03-19 2020-09-29 株式会社东芝 盘装置
CN111724819A (zh) * 2019-03-19 2020-09-29 株式会社东芝 盘装置
CN111724819B (zh) * 2019-03-19 2021-09-17 株式会社东芝 盘装置
CN111724818B (zh) * 2019-03-19 2021-12-07 株式会社东芝 盘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8367A (zh) 致动器组件以及具备该致动器组件的盘驱动器
US8665566B1 (en) Suspension tail design for a head gimbal assembly of a hard disk drive
US7733609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agnetic head arm assembly (HAA)
US8760812B1 (en) Disk drive head gimbal assembly having a jumper in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overlap region
US9214174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disk drive head gimbal assembly having a flexure tail with folded bond pads
US2006016879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a hard drive relay flexible circuit assembly to an HGA flexure cable
CN110289021B (zh) 盘装置
US7663843B2 (en) Flex cable frame assembly for micro-actuator and flex cable suspension assembly for HGA of disk drive device
US72713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tenuating flexible circuit resonance
US20080068757A1 (en) Head Stack Assembly
US2005028094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suspension-to-slider attachment in a hard disk drive
US20120075741A1 (en) Arm coil assembly, arm flexible cable assembly and disk drive unit with the same
JP2729359B2 (ja)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US20050219738A1 (en) Insulation sheet and disk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9953667B2 (en) Disk drive system
US8144431B2 (en) Flex cable assembly for vibration reduction in HDD applications
US20150015990A1 (en) Head stack assembly, hard disk drive,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a head gimbal assembly to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ssembly in a head stack assembly
JP2009289346A (ja) リムーバブル・データ記憶装置
US20120099221A1 (en) Head stack assembly and hard disk drive with the same
US20050068682A1 (en) Head actuator assembly and disk driv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201102112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 least one actuator arm damper covering at least one lightening hole in a hard disk drive to reduce track mis-registration (tmr)
US7921542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disk drive unit
US7623321B2 (en) Micro-actuator inclu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shifting circuit, head gimbal assembly and disk drive unit with the same
JP2004127487A (ja) 低コストのヘッド・ジンバル組立体
CN102208201B (zh) 一体式盘片驱动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