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96961B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96961B
CN106896961B CN201710118042.9A CN201710118042A CN106896961B CN 106896961 B CN106896961 B CN 106896961B CN 201710118042 A CN201710118042 A CN 201710118042A CN 106896961 B CN106896961 B CN 1068969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ub
row direction
width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80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96961A (zh
Inventor
马扬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180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969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96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6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96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69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电极块、触控信号线与悬浮电极,其中悬浮电极与触控信号线同层形成,该悬浮电极位于阵列基板上两相邻的子像素之间,与彩膜基板上各个色阻之间的黑矩阵的位置相对应,本发明在不增加制作步骤的情况下可以改善该触控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而且,该发明适当增大了触控信号线在行方向上的宽度,降低了触控信号线的电阻值,有效改善了触控电极块的边缘可见问题,提升了该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控显示装置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牛活中。目前,触控显示装置按照组成结构可以分为:外挂式、表面覆盖式以及内嵌式,其中,内嵌(In cell)式触控显示装置将触控电极内嵌在液晶显示面板内部,可以减薄模组整体的厚度,又可以大大降低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使其受到各大面板厂家青睐。
目前,现有的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是利用互电容或自电容的原理实现检测手指触摸位置。其中,利用自电容的原理,可以在触控显示装置中设置多个同层设置且相互绝缘的自电容电极,当人体未触碰屏幕时,各自电容电极所承受的电容为一固定值,当人体触碰屏幕时,对应的自电容电极所承受的电容为固定值叠加人体电容,驱动单元中的触控用集成电路在触控时间段通过检测各自电容电极的电容值变化可以判断出触控位置。由于人体电容可以作用于全部自电容,相对于人体电容仅能作用于自电容中的投射电容,由人体碰触屏幕所引起的触控变化量会大于利用互电容原理制作出的触摸屏,因此,相对于互电容的触摸屏能有效提高触控的信噪比,从而提高触控感应的准确性。
在由液晶显示面板组成的内嵌式(In-cel l)触控显示面板制备过程中,需要将制备好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进行对位贴合,在此贴合过程中会产生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对位偏差,导致彩膜基板上的各个色阻与阵列基板上的各个像素的透光区之间差生偏差,此时,当光线穿透液晶层后,在不同色阻的相邻区域,会发生混色现象,即发生色偏。随着人们对显示图像分辨率的追求越来越高,阵列基板上的像素和彩膜基板上的绿色色阻、红色色阻和蓝色色阻被设计的越来越小,由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对位偏差导致的色偏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降低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触控电极块、触控信号线、多个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触控信号线与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滤光片,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滤光片包括多个色阻与黑矩阵,所述多个色阻分别与所述多个子像素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黑矩阵对应于所述子像素之间的遮光区;
特别的,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悬浮电极,与所述触控信号线同层形成,且所述悬浮电极位于除触控信号线所在位置之外的所述遮光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多个子像素呈矩阵排列,悬浮电极与触控信号线延列方向延伸,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等于触控信号线在行方向上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同一列方向上的所述悬浮电极在相邻两行子像素之间断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与第三子像素;所述遮光区包括:位于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之间的第一遮光区,位于第二子像素与第三子像素之间的第二遮光区,以及位于第三子像素与第一子像素之间的第三遮光区;在第一遮光区与第二遮光区的至少一处设置有所述悬浮电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色阻包括红色阻、蓝色阻、绿色阻,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与第三子像素;上述黑矩阵包括:位于红色阻与蓝色阻之间的第一黑矩阵,位于蓝色阻与绿色阻之间的第二黑矩阵,及位于绿色阻与红色阻之间的第三黑矩阵,分别对应于第一遮光区、第二遮光区与第三遮光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悬浮电极包括位于第一遮光区的第一悬浮电极与位于第二遮光区的第二悬浮电极;第一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不小于3μm;上述第二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在3μm与5μm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一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上述第二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二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上述第一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不小于4μm;上述第二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在3.5μm与5.5μm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三黑矩阵与上述第一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三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不大于6μ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三遮光区,该触控信号线在行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一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触控信号线在行方向上的宽度不大于5.5μ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公共电极层、第二绝缘层与像素电极层,位于第一基板上;其中,触控电极块与公共电极层同层形成,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金属层,该第三金属层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一绝缘层之间;悬浮电极与第三金属层同层形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触控信号线与触控电极块通过位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上的过孔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负性液晶分子层,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以及驱动芯片,该驱动芯片用于显示驱动和触控驱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与触控信号线同层设置的悬浮电极,位于两相邻的子像素之间,与彩膜基板上各个色阻之间的黑矩阵的位置相对应,可以在不增加制作步骤的情况下改善该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色偏问题;而且,该发明适当增大了触控信号线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在进一步改善该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色偏问题的同时,降低了触控信号线的电阻值,有效改善了触控电极块的边缘可见问题,提升了该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中单个触控电极块所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中悬浮电极所在位置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技术效果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触控显示面板中悬浮电极所在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及位于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之间的负性液晶分子层;该阵列基板包括悬浮电极与触控信号线,该悬浮电极与该触控信号线同层形成,且该悬浮电极位于除触控信号线所在位置之外的遮光区,对应于彩膜基板上的黑矩阵,可以改善色偏问题。进一步的,该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与第三子像素,以及,位于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之间的第一遮光区,位于第二子像素与第三子像素之间的第二遮光区,位于第三子像素与第一子像素之间的第三遮光区;该彩膜基板还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与第三子像素的红色阻、蓝色阻、绿色阻,以及对应于第一遮光区、第二遮光区与第三遮光区的的第一黑矩阵、第二黑矩阵与第三黑矩阵。
其中,悬浮电极包括位于第一遮光区的第一悬浮电极与位于第二遮光区的第二悬浮电极;第一悬浮电极与触控信号线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在不影响显示面板透光率的同时很好地改善色偏中最严重的红色色偏。而且,该发明适当增大了触控信号线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在进一步改善该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色偏问题的同时,降低了触控信号线的电阻值,有效改善了触控电极块的边缘可见问题,提升了该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该触控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电极块50,每个触控电极块50分时复用为触控感应电极和公共电极,每个触控电极块50与触控显示基板终端的驱动单元连接。当触控电极块50作为触控感应电极时,驱动单元控制由该触控显示基板构成的触控显示装置实现触控感测,当触控电极块50块用作为公共电极时,驱动单元控制由该触控显示基板所在的触控显示装置显示图像。
具体的,该触控显示基板还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30,该多条触控信号线30与该多个触控电极块50一一对应设置,并与该多个触控电极块50通过过孔40一一对应电连接。当触控电极块50作为触控感应电极时,每个触控电极块50通过触控信号线30与驱动单元电连接。在触控检测过程中,由驱动单元内的触控用集成电路产生触控驱动信号,经触控信号线30提供给触控电极块50,使触控电极块50带有一定电荷量;驱动单元内的触控用集成电路经触控信号线30对触控电极块50中的带电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读取,通过带电状态的变化,可以判断出哪个或者哪些触控电极块50被触控,从而可以进一步确定出触控点的位置。触控驱动信号和带电状态的变化情况都可以理解为一个脉冲信号。
其中,除触控信号线30之外,该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悬浮电极31,与触控信号线30同层形成,与触控信号线30不同的是,该悬浮电极31并不与触控电极块50相连接,而且也不与任何电极层导通连接,关于悬浮电极31的具体位置与作用请参考图2-5所示。
图2为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中单个触控电极块所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中悬浮电极所在位置示意图。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线110、数据线120,以及由扫描线110和数据线120交叉排列形成的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10,每个触控电极块50对应于多个呈像素排列的的像素单元10。每个像素单元10包括三个子像素,分别为第一子像素11、第二子像素12与第三子像素13。每个子像素分别电连接至相应的扫描线110与数据线120,其中,扫描线110用以给对应的子像素传输扫描信号,数据线120用以给对应的子像素传输数据信号,从而控制该触控显示面板显示需要显示的画面。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子像素呈矩阵排列,每条数据线120延列方向延伸,并位于相邻两列子像素之间的遮光区,每条扫描线110延行方向延伸,并位于相邻两行子像素之间的遮光区;触控信号线30延列方向延伸,并位于相邻两列子像素之间的遮光区,该触控信号线30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数据线120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悬浮电极31位于两相邻的子像素之间,同样延列方向延伸,且该悬浮电极31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数据线120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在本实施例中,触控信号线30位于两列相邻的像素单元10之间,悬浮电极31位于像素单元10的第一子像素11与第二子像素12之间,以及第二子像素12与第三子像素13之间,且在同一列方向上,相邻两行像素单元之间的悬浮电极31断开,当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与位于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的负性液晶分子层。
阵列基板依次包括第一基板1、第一金属层1100、第二金属层1200、平坦层2、第三金属层3、第一绝缘层4、公共电极层5、第二绝缘层6,以及像素电极层7。具体的,第一金属层1100、第二金属层1200位于第一基板1余平坦层2之间,第三金属层3位于平坦层与第一绝缘层4之间,公共电极层5位于第一绝缘层4与第二绝缘层6之间,像素电极层7位于第二绝缘层6的背离第一基板1的一面上。
其中,扫描线110与第一金属层1100同层形成,用于给像素单元10传输扫描信号,数据线120与第二金属层1200同层形成,用于给像素单元10传输数据信号;触控电极块50与公共电极层5同层形成,在触控检测阶段作为触控检测电极用于触控位置检测,在图像显示阶段作为公共电极用于显示图形;像素电极71与像素电极层7同层形成,通过设置于平坦层2与第一基板1之间的薄膜晶体管与数据线120、扫描线110导通,该像素电极71在图像显示阶段与公共电极共同作用用于显示图像;触控信号线30与悬浮电极31同层形成,设置于第三金属层3上,且触控信号线30通过一过孔40与触控电极块50电连接,该过孔为跨桥结构,该跨桥结构包括设置在像素电极层7上的与像素电极71同层形成的跨桥70、第一过孔41、第二过孔42。第一过孔41依次贯穿第二绝缘层6与第一绝缘层5露出触控信号线30,第二过孔42贯穿第二绝缘层6露出触控电极块50,跨桥70同时填充第一过孔41与第二过孔42,进而将触控信号线30与触控电极块50电连接在一起。
多个像素单元10位于阵列基板上,每个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11、第二子像素12与第三子像素13;遮光区包括第一遮光区101、第二遮光区102与第三遮光区103,第一遮光区101位于第一子像素11与第二子像素12之间,第二遮光区102位于第二子像素12与第三子像素13之间,第三遮光区103位于第三子像素13与相邻像素单元的第一子像素11之间。
彩膜基板依次包括第二基板200、滤光片201与保护层202。滤光片201包括色阻与色阻之间的黑矩阵,具体的,色阻包括红色阻21、蓝色阻22与绿色阻23,黑矩阵包括位于红色阻21与蓝色阻22之间的第一黑矩阵301、位于蓝色阻22与绿色阻23之间的第二黑矩阵302、位于绿色阻23与相邻像素单元中的红色阻21之间的第三黑矩阵303;第一黑矩阵301、第二黑矩阵302与第三黑矩阵303所在的位置分别对应于阵列基板上的第一遮光区101、第二遮光区102与第三遮光区103,也即,彩膜基板上的红色阻21、蓝色阻22与绿色阻23分别对应于阵列基板上的第一子像素11、第二子像素12与第三子像素13,也就是说,在显示画面阶段,触控显示面板上对应于第一子像素11、第二子像素12与第三子像素13的位置会在电场的控制下分别显示红色、蓝色与绿色。
在本实施例中,悬浮电极31与触控信号线30通过第三金属层3同层形成,且悬浮电极31位于第一遮光区101与第二遮光区102,触控信号线30位于第三遮光区103。或者,也可以在设第一遮光区101、第二遮光区102与未设置有触控信号线30的部分第三遮光区103内设置悬浮电极31,也就是说,根据触控的需要只在部分第三遮光区103设置有触控信号线30,而在不设置触控信号线30的部分第三遮光区103设置悬浮电极31。
悬浮电极31与触控信号线30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黑矩阵301、第二黑矩阵302与第三黑矩阵303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之内,也即,悬浮电极31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一黑矩阵301、第二黑矩阵302在行方向上的宽度,触控信号线30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三黑矩阵303在行方向上的宽度,不会影响该触控显示面板的透光率。
在本实施例中,悬浮电极31在行方向上的宽度等于触控信号线30在行方向上的宽度。
关于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请参考图6所示。以红色画面为例,当该触控显示面板需要显示红色画面时,所有与红色阻21相对应的第一子像素11利用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控制第一子像素11与红色阻21之间区域的液晶分子旋转,控制光透过彩膜基板上的红色阻21,显示红色。而所有与蓝色阻22相对应的第二子像素12及所有与绿色阻23相对应的第三子像素13利用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控制第二子像素12与第三子像素13上方区域的液晶分子旋转,阻止光透过彩膜基板上的蓝色阻22与绿色阻23,但是由于电场的边缘效应,黑矩阵301与第一遮光区101之间区域的液晶分子同时也会由于第一子像素11内的电场的影响而发生偏转,虽然第二子像素12对应区域的光线并不会透过,但是透过第一子像素11的部分光线会在黑矩阵301下方对应区域电场的作用下偏转进入蓝色阻22从而显示蓝光,影响红色画面显示。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遮光区101位置设置了悬浮电极31,悬浮电极31位于红色阻21与蓝色阻22之间的第一遮光区101,且在行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宽度,可以阻止部分从第一子像素11透过的光线进入黑矩阵301下方对应区域,进而阻止其在黑矩阵301下方对应电场的作用下偏转进入蓝色阻22,影响红色画面显示,改善该触控显示面板的红色画面色偏现象。
当然,图6只是以红色画面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做了介绍,类似的,因为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二遮光区也设置了悬浮电极,在第三遮光区设置了触控信号线,且触控信号线在行方向上也具有一定的宽度,两者同理可以改善该触控显示面板的色偏现象;又因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悬浮电极与触控信号线在行方向上的宽度不大于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因此并不会影响该触控显示面板的透光率;再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悬浮电极与触控信号线通过第三金属层同层形成,因此悬浮电极的引入并不会增加该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步骤与制作成本。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触控显示面板中悬浮电极所在位置示意图。
图7-8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与图1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悬浮电极31包括第一悬浮电极311与第二悬浮电极312。第一悬浮电极311位于第一遮光区101,对应于红色阻21、蓝色阻22之间的第一黑矩阵301;第二悬浮电极312位于第二遮光区102,对应于蓝色阻22、绿色阻23之间的第二黑矩阵30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悬浮电极311在行方向上的宽度L1大于第二悬浮电极312在行方向上的宽度L2,相应的,第一黑矩阵301在行方向上的宽度W1大于第二黑矩阵302在行方向上的宽度W2。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信号线30位于第三遮光区103,对应于绿色阻23、相邻像素单元中红色阻21之间的第三黑矩阵303,触控信号线30在行方向上的宽度L3大于第二悬浮电极312在行方向上的宽度L2,相应的,第三黑矩阵303在行方向上的宽度W3大于第二黑矩阵302在行方向上的宽度W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悬浮电极311、第二悬浮电极312与触控信号线30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第一黑矩阵301、第二黑矩阵302与第三黑矩阵303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之内。也即,第一悬浮电极311在行方向上的宽度L1小于第一黑矩阵301在行方向上的宽度W1,第二悬浮电极312在行方向上的宽度L2小于第二黑矩阵302在行方向上的宽度W2,触控信号线30在行方向上的宽度L3小于第三黑矩阵303在行方向上的宽度W3,因此第一悬浮电极311、第二悬浮电极312与触控信号线30的引入不会影响该触控显示面板的透光率。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为,触控信号线30在行方向上的宽度L3等于第一悬浮电极311在行方向上的宽度L1,第三黑矩阵303在行方向上的宽度W3等于第一黑矩阵301在行方向上的宽度W1。
在本实施例中,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可以设置为:第一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L1不小于3μm,第二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L2在3μm与5μm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可以设置为:第一黑矩阵301在行方向上的宽度W1不小于4μm,第二黑矩阵302在行方向上的宽度W2在3.5μm与5.5μm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为,触控信号线在行方向上的宽度L3不大于5.5μm。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为,第三黑矩阵303在行方向上的宽度W3不大于6μm
如此,本实施例在通过设置悬浮电极来改善色偏的同时,考虑到触控显示面板显示红色画面时色偏现象最严重的问题,增大了红色阻21两侧第一黑矩阵301、第三黑矩阵303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同时增大了第一子像素单元11两侧的第一悬浮电极311与触控信号线30在行方向上的宽度,达到了重点改善红色画面的色偏问题的技术效果;又因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悬浮电极、第二悬浮电极与触控信号线在行方向上的宽度不大于对应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因此并不会影响该触控显示面板的透光率;再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悬浮电极与触控信号线通过第三金属层同层形成,因此悬浮电极的引入并不会增加该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步骤与制作成本;同时,由于该实施例中增大了触控信号线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减小了触控信号线的电阻,进而减小了触控信号线的近驱动单元端与近相应触控电极块端之间的电阻差值,有助于改善触控电极块的边缘可见问题,提升了触控电极块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以及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显示驱动和触控驱动。其中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电极块、触控信号线与悬浮电极,其中悬浮电极与触控信号线同层形成,该悬浮电极位于阵列基板上两相邻的子像素之间,与彩膜基板上各个色阻之间的黑矩阵的位置相对应,本发明在不增加制作步骤的情况下可以改善该触控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而且,该发明适当增大了触控信号线在行方向上的宽度,降低了触控信号线的电阻值,有效改善了触控电极块的边缘可见问题,提升了该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5)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触控电极块、触控信号线、多个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触控信号线与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块电连接;
滤光片,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滤光片包括多个色阻与黑矩阵,所述多个色阻分别与所述多个子像素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黑矩阵对应于所述子像素之间的遮光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悬浮电极,与所述触控信号线同层形成,且所述悬浮电极位于除触控信号线所在位置之外的所述遮光区;
其中,所述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与第三子像素;
所述遮光区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之间的第一遮光区,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与所述第三子像素之间的第二遮光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第三遮光区;
在所述第一遮光区与所述第二遮光区的至少一处设置有所述悬浮电极;
所述色阻包括红色阻、蓝色阻、绿色阻,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与第三子像素;
所述黑矩阵包括:位于红色阻与蓝色阻之间的第一黑矩阵,位于蓝色阻与绿色阻之间的第二黑矩阵,及位于绿色阻与红色阻之间的第三黑矩阵,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遮光区、第二遮光区与第三遮光区;
所述悬浮电极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遮光区的第一悬浮电极与位于所述第二遮光区的第二悬浮电极;
所述第一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像素呈矩阵排列,所述悬浮电极与所述触控信号线延列方向延伸,所述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等于所述触控信号线在行方向上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同一列方向上的所述悬浮电极在相邻两行子像素之间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不小于3μm;所述第二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在3μm与5μ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二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一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不小于4μm;所述第二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在3.5μm与5.5μ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黑矩阵与所述第一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黑矩阵在行方向上的宽度不大于6μ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三遮光区,所述触控信号线在行方向上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悬浮电极在行方向上的宽度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信号线在行方向上的宽度不大于5.5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公共电极层、第二绝缘层与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公共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
所述触控电极块与所述公共电极层同层形成,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绝缘层之间;所述悬浮电极与所述第三金属层同层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电极块通过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过孔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负性液晶分子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15.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以及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显示驱动和触控驱动。
CN201710118042.9A 2017-03-01 2017-03-01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068969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8042.9A CN106896961B (zh) 2017-03-01 2017-03-01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8042.9A CN106896961B (zh) 2017-03-01 2017-03-01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6961A CN106896961A (zh) 2017-06-27
CN106896961B true CN106896961B (zh) 2020-01-10

Family

ID=59185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18042.9A Active CN106896961B (zh) 2017-03-01 2017-03-01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969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4999B (zh) * 2017-06-30 2019-12-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摸屏
CN109387964A (zh) * 2017-08-02 2019-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255882A (zh) * 2017-08-18 2017-10-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491213B (zh) * 2017-08-28 2020-05-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757118B (zh) * 2017-09-04 2021-09-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设备
CN110032300B (zh) * 2017-12-28 2024-02-20 天马日本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及触摸面板装置
CN108766995B (zh) * 2018-06-22 2021-02-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984038B (zh) * 2018-07-25 2022-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WO2020258025A1 (en) * 2019-06-25 2020-12-3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control display panel, touch control display apparatus, counter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ouch control display panel
CN110515496B (zh) * 2019-08-30 2023-05-2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工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11965878B (zh) * 2020-08-31 2023-06-1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调光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及智能窗玻璃
CN112711349B (zh) * 2020-12-30 2023-06-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屏、触控显示装置
CN115047989A (zh) * 2022-06-28 2022-09-13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4294A (zh) * 2012-08-17 2013-09-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感应器、内嵌式触摸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
CN103913871A (zh) * 2012-12-28 2014-07-09 业鑫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5138184A (zh) * 2015-09-25 2015-12-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触摸液晶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6578A (zh) * 2013-05-30 2014-1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TWM518787U (zh) * 2014-10-17 2016-03-11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內嵌式觸控面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4294A (zh) * 2012-08-17 2013-09-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感应器、内嵌式触摸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
CN103913871A (zh) * 2012-12-28 2014-07-09 业鑫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5138184A (zh) * 2015-09-25 2015-12-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触摸液晶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6961A (zh) 2017-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696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7193417B (zh) 触控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US9665222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self-capacitance electrodes
CN107870492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6908980B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020901B1 (ko) 인-셀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US10409425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with shielding electrod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909249B (zh) 触控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9519374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509505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6430536B2 (ja) 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US9292139B2 (en) Capacitive in-cell touch screen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564332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에 일체화된 터치 스크린 패널과 그 제조 방법 및 터치 센싱 방법
CN102841716B (zh)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8563362B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07491213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654917B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及驱动方法
CN107678590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6023867B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8628020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01001B (zh) 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16106849A1 (zh) 一种触控式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7340919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718967B2 (en) 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panel
US11231795B2 (en) Touch control array substrate having a plurality of auxiliary conductive lines,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