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83232B -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83232B
CN106883232B CN201710205740.2A CN201710205740A CN106883232B CN 106883232 B CN106883232 B CN 106883232B CN 201710205740 A CN201710205740 A CN 201710205740A CN 106883232 B CN106883232 B CN 1068832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added
reaction
mixed solution
methylene chlo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057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83232A (zh
Inventor
张�浩
王小东
徐卫良
徐炜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ANGRUN PHARMACEUTICAL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ANGRUN PHARMACEUTIC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ANGRUN PHARMACEUTICALS Inc filed Critical SUZHOU KANGRUN PHARMACEUTICAL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20574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832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83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83232A/zh
Priority to US16/497,773 priority patent/US10669274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88201 priority patent/WO2018177444A2/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83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83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hree hetero rings
    • C07D471/16Peri-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Landscapes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Hydrogenated Pyridine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其结构如为:

Description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多聚二磷酸腺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是当今癌症治疗的一个新靶点,其能够催化ADP-核糖单元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NAD+)转移至各种受体蛋白。PARP参与DNA修复和转录调控,不但在调节细胞存活和死亡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同时也是肿瘤发展和炎症发生过程中的主要转录因子。
PARP-1是PARP家族中最早被发现,并且研究较清楚的成员。是由10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16ku的核酶,在DNA单链修复中发挥着主导作用。PARP-1作为DNA缺口感受器,在DNA损伤后被激活,识别并结合到DNA断裂部位,减少重组发生并避免受损DNA受核酸外切酶的作用。在与DNA缺口结合后催化活性随即提高10~500倍,通过自身糖基化并形成同型二聚体将NAD+催化分解为烟酰胺和ADP核糖。再以ADP核糖为底物,使核受体蛋白(主要是PARP自身)聚ADP核糖化形成线状或直链的PARP-1-ADP核糖多聚物。这些负电荷较多、位阻较大的多聚ADP核糖支链一方面可防止附近的DNA分子与损伤的DNA进行重组;另一方面能够降低PARP-1与DNA的亲和性,使PARP-1从DNA断裂处解离,然后引导DNA修复酶与DNA缺口结合,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从DNA上解离下的PARP-1-ADP核糖多聚物被聚ADP核糖水解酶[Poly(ADP-ribose)glycohydrolase,PARG]裂解,裂解后的ADP核糖可重新用于合成NAD+。而PRAP-1与ADP核糖多聚物脱离后,又重新被激活与DNA结合,如此反复循环进行DNA损伤的修复。然而,在肿瘤细胞中DNA修复酶过度表达的话,会激活自身的DNA损伤修复机制,进而在药物治疗和放疗过程中产生抗性。研究发现,PARP抑制剂可以阻断DNA修复通路,降低肿瘤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因此将PARP抑制剂与放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增强抗肿瘤效果。研究还发现,PARP抑制剂单药对BRCA1/2基因缺失或突变的乳腺癌及卵巢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PARP抑制剂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如申请号为2015102677321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PARP抑制剂的应用,其中,氮杂菲那烯-3-酮衍生物的结构式为其中R为氢,甲基,乙基,异丙基,苄基或者3-甲基-3-丁烯基,具有很高的抑制PARP酶的活性,给发展氮杂菲那烯-3-酮化合物作为用于PARP抑制剂从而达到肿瘤治疗目的的新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其化学制备过程困难,在合成方面存在产率低、后处理难、纯度低等特点,其次在合成路线中大量使用易致毒试剂如乙酸酐、三氯氧磷和硫酸等,并且可对接化合物少,成功率低,不利于进行后期大量药物对接筛选。因此本发明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一系列全新的基于酞嗪酮母核的氮杂非那烯-3-酮化合物衍生物,并对其活性进行筛选和初步研究,为研发出活性更好的抗肿瘤药物提供基础。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氮杂非那烯-3-酮衍生物制备过程简单,合成率高,后处理容易,并且纯度高,具有很高的抑制PARP酶的活性,为研发出活性更好的抗肿瘤药物提供基础。
技术方案: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其结构如式(Ⅰ)所示:
其中R为氢,2-氟乙胺基,2,2,2-三氟乙胺基,二乙胺基,吡咯烷基,咪唑基,哌啶基,吗啡啉基,4-一甲氨基哌啶基,4-二甲氨基哌啶基,1-甲基-4-(甲氨基)哌啶基,1-苯基-4-甲氨基哌啶基,1-苄基-4-甲氨基哌啶基或者7-氟-1,2,3,4-四氢异喹啉基。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吡啶加入至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和乙腈的混合溶液,保持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加入三光气,其中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吡啶和三光气的摩尔比为1:2:0.3,溶剂乙腈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加完后室温下反应5.5-8h,待反应完毕后,加水过滤,将滤饼烘干后制得化合物2
(2)将氢氧化钠分两批加入至化合物2和甲醇的混合溶液,其中化合物2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0.1,溶剂甲醇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在50-70℃下反应1.5-3h,待反应完成后,旋干溶剂,加入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后分离有机层,将有机层干燥后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后得化合物3
(3)将2-溴-5甲基吡啶,碳酸铯,醋酸钯,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加入至化合物3和二氧六环的混合溶液,其中化合物3,2-溴-5甲基吡啶,碳酸铯,醋酸钯,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的摩尔比为1:1.1:1.5:0.1:0.3,溶剂二氧六环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在氮气保护下50-75℃反应5.5-8h,反应完毕后,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后分离有机层,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化合物4
(4)将化合物4加到二氯甲烷中制成混合溶液,将三溴化硼用二氯甲烷稀释,保持温度不超过-20℃的情况下向化合物4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三溴化硼稀释液,其中化合物4和三溴化硼的摩尔比为1:2.2,溶剂二氯甲烷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20mL:1g,将二氯甲烷平分成两份,一份与化合物4制成混合溶液,一份用来稀释三溴化硼,滴毕后升至-5~-15℃反应2.5-4h,反应完成后,保持温度不超过-10℃的情况下加水淬灭三溴化硼,待反应液升至室温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调pH至中性,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后分离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即得化合物5
(5)将4-二甲氨基吡啶加入化合物5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将三氟甲磺酸酐用二氯甲烷稀释,保持温度不超过-5℃的情况下向4-二甲氨基吡啶、化合物5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三氟甲磺酸酐稀释液,其中化合物5,三氟甲磺酸酐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1.2:1.6,溶剂二氯甲烷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20mL:1g,将二氯甲烷平分成两份,一份与化合物5制成混合溶液,一份用来稀释三氟甲磺酸酐,滴毕后升至室温并搅拌,反应完毕后,用HCl将pH调至弱酸性,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后分离有机层,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化合物6
(6)将[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和三乙胺加入至化合物6和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其中[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为化合物6重量的10%;化合物6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3,溶剂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其中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4:1,反应体系用CO置换三次后在65-85℃和0.8MPa压力下反应7.5-10h,反应完毕后,旋干溶剂,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化合物7
(7)当R为氢时,将水合肼加入至化合物7和乙醇的混合溶液,其中化合物7和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2,溶剂乙醇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室温下反应5.5-8h,反应完毕后,旋干溶剂和水合肼,加水充分搅拌打散不溶物后抽滤,滤饼烘干即得化合物8在化合物8中加入多聚磷酸,溶剂多聚磷酸与化合物8的比值为10mL:1g,在130-150℃下反应5.5-8h,将反应液倒入水中淬灭多聚磷酸,保持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用氨水将pH调至弱碱,待不溶物析出后进行抽滤,滤饼烘干即得化合物9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吡啶加入至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和乙腈的混合溶液,保持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加入三光气,其中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吡啶和三光气的摩尔比为1:2:0.3,溶剂乙腈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加完后室温下反应5.5-8h,待反应完毕后,加水过滤,将滤饼烘干后制得化合物2
(2)将氢氧化钠分两批加入至化合物2和甲醇的混合溶液,其中化合物2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0.1,溶剂甲醇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在50-70℃下反应1.5-3h,待反应完成后,旋干溶剂,加入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后分离有机层,将有机层干燥后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后得化合物3
(3)将2-溴-5甲基吡啶,碳酸铯,醋酸钯,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加入至化合物3和二氧六环的混合溶液,其中化合物3,2-溴-5甲基吡啶,碳酸铯,醋酸钯,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的摩尔比为1:1.1:1.5:0.1:0.3,溶剂二氧六环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在氮气保护下50-75℃反应5.5-8h,反应完毕后,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后分离有机层,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化合物4
(4)将化合物4加到二氯甲烷中制成混合溶液,将三溴化硼用二氯甲烷稀释,保持温度不超过-20℃的情况下向化合物4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三溴化硼稀释液,其中化合物4和三溴化硼的摩尔比为1:2.2,溶剂二氯甲烷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20mL:1g,将二氯甲烷平分成两份,一份与化合物4制成混合溶液,一份用来稀释三溴化硼,滴毕后升至-5~-15℃反应2.5-4h,反应完成后,保持温度不超过-10℃的情况下加水淬灭三溴化硼,待反应液升至室温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调pH至中性,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后分离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即得化合物5
(5)将4-二甲氨基吡啶加入化合物5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将三氟甲磺酸酐用二氯甲烷稀释,保持温度不超过-5℃的情况下向4-二甲氨基吡啶、化合物5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三氟甲磺酸酐稀释液,其中化合物5,三氟甲磺酸酐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1.2:1.6,溶剂二氯甲烷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20mL:1g,将二氯甲烷平分成两份,一份与化合物5制成混合溶液,一份用来稀释三氟甲磺酸酐,滴毕后升至室温并搅拌,反应完毕后,用HCl将pH调至弱酸性,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后分离有机层,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化合物6
(6)将[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和三乙胺加入至化合物6和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其中[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为10%化合物6的重量;化合物6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3,溶剂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其中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4:1,反应体系用CO置换三次后在65-85℃和0.8MPa压力下反应7.5-10h,反应完毕后,旋干溶剂,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化合物7
(7)当R不为氢时,将N-溴代丁二酰亚胺和偶氮二异丁腈加入至化合物7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溶液进行回流反应9.5-12h,其中化合物7,N-溴代丁二酰亚胺和偶氮二异丁腈的摩尔比为1:1.2:0.1,溶剂四氯化碳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的比值为20mL:1g,反应完毕后,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后分离有机层,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化合物10将待接化合物和碳酸钾加入至化合物10和乙腈的混合溶液,其中化合物10,待接化合物和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1.1:4,溶剂乙腈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在35-55℃下反应5.5-8h,加入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后分离有机层,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即得化合物11所述待接化合物为2-氟乙胺盐酸盐、2,2,2-三氟乙胺盐酸盐,二乙胺盐酸盐,吡咯烷,咪唑,哌啶,吗啡啉,4-叔丁氧羰基氨基哌啶、4-二甲氨基哌啶、1-甲基-4-甲氨基哌啶、1-苯基-4-甲氨基哌啶、1-苄基-4-甲氨基哌啶或者7-氟-1,2,3,4-四氢异喹啉中的一种,将水合肼加入至化合物11和乙醇的混合溶液,其中水合肼和化合物11的摩尔比为2:1,溶剂乙醇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在室温下反应5.5-8h,反应完毕后,旋干溶剂和水合肼,加水充分搅拌打散不溶物后进行抽滤,滤饼烘干即得化合物12向化合物12中加入多聚磷酸,溶剂多聚磷酸与化合物8的比值为10mL:1g,130-150℃下反应5.5-8h,将反应液倒入水中淬灭多聚磷酸,保持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加入氨水将pH调至弱碱性,待不溶物析出后进行抽滤,滤饼烘干即得化合物13
作为优选,通过薄层色谱监测反应完毕。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作为PARP抑制剂的应用。
有益效果:1、通过对本发明所制备的氮杂非那烯-3-酮衍生物的活性进行筛选和初步研究,经过初步的官能团对接,活性测定发现,其对PARP酶的抑制活性达到nM级别(与临床试验的药物在同一水平),为接下对接更多的官能团提供了基础与方向。
2、同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衍生物的结构中增加了共轭结构部分-吡啶环,产物更加稳定,并且采用的原料价格低廉,更容易得到,合成路线反应温和,对环境无污染。
3、对PARP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PARP抑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申请所述氮杂非那烯-3-酮衍生物合成工艺如下:
实施例1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其结构如式(Ⅰ)所示:
其中R为氢,2-氟乙胺基,2,2,2-三氟乙胺基,二乙胺基,吡咯烷基,咪唑基,哌啶基,吗啡啉基,4-一甲氨基哌啶基,4-二甲氨基哌啶基,1-甲基-4-(甲氨基)哌啶基,1-苯基-4-甲氨基哌啶基,1-苄基-4-甲氨基哌啶基或者7-氟-1,2,3,4-四氢异喹啉基。
所述氮杂非那烯-3-酮衍生物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化合物2的合成
将吡啶(67.86g,857.84mmol)加入至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71.7g,428.92mmol)和乙腈(720ml)的混合溶液,保持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缓慢加入三光气(43.27g,145.83mmol),加完后常温反应5.5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加入1L水过滤,将滤饼烘干后得到黄白色固体化合物2(70g,84%);
(2)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化合物3)的合成
将氢氧化钠(1.45g,36.24mmol)分两批加入至化合物2(70g,362.40mmol)和甲醇(700mL)的混合溶液,50℃下反应1.5h,待反应结束后,旋干溶剂,加入500mL水和1L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后棕红色固体化合物3(52.1g,79%);
(3)化合物4的合成
将2-溴-5甲基吡啶(26.11g,151.77mmol),碳酸铯(66.08g,202.81mmol),醋酸钯(0.90g,4.00mmol),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2.68g,4.63mmol)加入至化合物3(25g,137.98mmol)和二氧六环(250mL)的混合溶液,在氮气保护下50℃反应5.5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加入500mL水和800mL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淡黄色固体化合物4(24.6g,74%);
(4)化合物5的合成
将化合物4(24.6g,102.39mmol)加到二氯甲烷(500mL)制成混合溶液,将三溴化硼(56.43g,225.25mmol)用110mL二氯甲烷稀释,保持温度不超过-20℃的情况下向化合物4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三溴化硼稀释液,滴毕后升至-5℃反应2.5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保持温度不超过-10℃的情况下慢加150mL水淬灭三溴化硼。待反应液升至室温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调pH至7。加入500mL水和800mL二氯甲烷,萃取一次,分离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即得黄色固体化合物5(20g,86%);
(5)化合物6的合成
将4-二甲氨基吡啶(42.34g,346.55mmol)加入化合物5(49g,216.59mmol)和二氯甲烷(1L)的混合溶液,将三氟甲磺酸酐(73.33g,259.91mmol)用150mL二氯甲烷稀释,保持温度不超过-5℃的情况下向混合溶液中滴加三氟甲磺酸酐稀释液,滴毕后缓慢升至室温,搅拌0.5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加入水(500mL)和二氯甲烷(500mL),用1mol/L的HCl调pH至6,然后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棕黄色固体化合物6(68.9g,69%);
(6)化合物7的合成
将[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7g,9.57mmol)和三乙胺(58.38g,576.90mmol)加入至化合物6(68.9g,192.30mmol)和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体积比为4:1,700mL)的混合溶液。反应体系用CO置换三次后在65℃和0.8MPa压力下反应7.5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旋干溶剂,加入水(500mL)和二氯甲烷(800mL),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黄棕色固体化合物7(45.6g,88%);
(7)化合物8的合成
将水合肼(186.61mg,3.73mmol)加入至化合物7(500mg,1.86mmol)和乙醇(5mL)的混合溶液,常温下反应5.5h,待TLC监测反应完毕后,旋干溶剂和水合肼,加水(20mL)充分搅拌打散不溶物后抽滤,滤饼烘干即得黄色固体产物化合物8(408mg,82%)。
(8)化合物9的合成
将上步产物化合物8加入5mL多聚磷酸后,在130℃下反应5.5h,将反应液倒入水(30mL)中淬灭多聚磷酸,保持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慢加氨水,调节pH至8,待大量不溶物析出后进行抽滤,滤饼烘干即得浅黄色固体产物化合物9(280mg,74%)。
(9)化合物10的合成
将N-溴代丁二酰亚胺(19.79g,111.83mmol)和偶氮二异丁腈(1.53g,9.32mmol)加入至化合物7(25g,93.19mmol)和四氯化碳(250mL)的混合溶液,回流反应9.5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加入水(500mL)和二氯甲烷(1L),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金黄色固体化合物10(20g,62%)。
(10)化合物14-26的合成(以14为例)
将2-氟乙胺盐酸盐(157.69mg,5.76mmol)和碳酸钾(796.18mg,5.76mmol)加入至化合物10(500mg,1.44mmol)和乙腈(5mL)的混合溶液,35℃下反应5.5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加入水(50mL)和乙酸乙酯(100mL),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即得黄色油状物产物化合物11(380mg,80%)。
将水合肼(115.14mg,2.30mmol)加入至上述产物化合物11和乙醇(5mL)的混合溶液,常温下反应5.5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旋干溶剂和水合肼,加水(50mL)充分搅拌打散不溶物后进行抽滤,滤饼烘干即得黄色固体产物化合物12(287mg,76%)。
向上述产物化合物12中加入多聚磷酸(5mL),130℃下反应5.5h,将反应液倒入水(30mL)中淬灭多聚磷酸,保持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加氨水将pH调至8,待大量不溶物析出后进行抽滤,滤饼烘干即得淡黄色固体产物化合物14(200mg,74%)。
将上述2-氟乙胺盐酸盐换成2,2,2-三氟乙胺盐酸盐,二乙胺盐酸盐,吡咯烷,咪唑,哌啶,吗啡啉,4-叔丁氧羰基氨基哌啶、4-二甲氨基哌啶、1-甲基-4-甲氨基哌啶、1-苯基-4-甲氨基哌啶、1-苄基-4-甲氨基哌啶或者7-氟-1,2,3,4-四氢异喹啉中的一种,其余条件相同,可合成淡黄色固体化合物15~26,需要注意的是,若待接化合物若不是盐酸盐状态,那么操作中碳酸钾的使用量应减少1当量。
实施例2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其结构如式(Ⅰ)所示:
其中R为氢,2-氟乙胺基,2,2,2-三氟乙胺基,二乙胺基,吡咯烷基,咪唑基,哌啶基,吗啡啉基,4-一甲氨基哌啶基,4-二甲氨基哌啶基,1-甲基-4-(甲氨基)哌啶基,1-苯基-4-甲氨基哌啶基,1-苄基-4-甲氨基哌啶基或者7-氟-1,2,3,4-四氢异喹啉基。
所述氮杂非那烯-3-酮衍生物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化合物2的合成
将吡啶(67.86g,857.84mmol)加入至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71.7g,428.92mmol)和乙腈(720ml)的混合溶液,保持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缓慢加入三光气(43.27g,145.83mmol),加完后常温反应8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加入1L水过滤,将滤饼烘干后得到黄白色固体化合物2(70g,84%);
(2)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化合物3)的合成
将氢氧化钠(1.45g,36.24mmol)分两批加入至化合物2(70g,362.40mmol)和甲醇(700mL)的混合溶液,70℃下反应3h,待反应结束后,旋干溶剂,加入500mL水和1L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后棕红色固体化合物3(52.1g,79%);
(3)化合物4的合成
将2-溴-5甲基吡啶(26.11g,151.77mmol),碳酸铯(66.08g,202.81mmol),醋酸钯(0.90g,4.00mmol),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2.68g,4.63mmol)加入至化合物3(25g,137.98mmol)和二氧六环(250mL)的混合溶液,在氮气保护下75℃反应8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加入500mL水和800mL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淡黄色固体化合物4(24.6g,74%);
(4)化合物5的合成
将化合物4(24.6g,102.39mmol)加到二氯甲烷(500mL)制成混合溶液,将三溴化硼(56.43g,225.25mmol)用110mL二氯甲烷稀释,保持温度不超过-20℃的情况下向化合物4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三溴化硼稀释液,滴毕后升至-15℃反应4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保持温度不超过-10℃的情况下慢加150mL水淬灭三溴化硼。待反应液升至室温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调pH至7。加入500mL水和800mL二氯甲烷,萃取一次,分离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即得黄色固体化合物5(20g,86%);
(5)化合物6的合成
将4-二甲氨基吡啶(42.34g,346.55mmol)加入化合物5(49g,216.59mmol)和二氯甲烷(1L)的混合溶液,将三氟甲磺酸酐(73.33g,259.91mmol)用150mL二氯甲烷稀释,保持温度不超过-5℃的情况下向混合溶液中滴加三氟甲磺酸酐稀释液,滴毕后缓慢升至室温,搅拌0.5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加入水(500mL)和二氯甲烷(500mL),用1mol/L的HCl调pH至6,然后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棕黄色固体化合物6(68.9g,69%);
(6)化合物7的合成
将[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7g,9.57mmol)和三乙胺(58.38g,576.90mmol)加入至化合物6(68.9g,192.30mmol)和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体积比为4:1,700mL)的混合溶液。反应体系用CO置换三次后在85℃和0.8MPa压力下反应10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旋干溶剂,加入水(500mL)和二氯甲烷(800mL),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黄棕色固体化合物7(45.6g,88%);
(7)化合物8的合成
将水合肼(186.61mg,3.73mmol)加入至化合物7(500mg,1.86mmol)和乙醇(5mL)的混合溶液,常温下反应8h,待TLC监测反应完毕后,旋干溶剂和水合肼,加水(20mL)充分搅拌打散不溶物后抽滤,滤饼烘干即得黄色固体产物化合物8(408mg,82%)。
(8)化合物9的合成
将上步产物化合物8加入5mL多聚磷酸后,在150℃下反应8h,将反应液倒入水(30mL)中淬灭多聚磷酸,保持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慢加氨水,调节pH至8,待大量不溶物析出后进行抽滤,滤饼烘干即得浅黄色固体产物化合物9(280mg,74%)。
(9)化合物10的合成
将N-溴代丁二酰亚胺(19.79g,111.83mmol)和偶氮二异丁腈(1.53g,9.32mmol)加入至化合物7(25g,93.19mmol)和四氯化碳(250mL)的混合溶液,回流反应12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加入水(500mL)和二氯甲烷(1L),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金黄色固体化合物10(20g,62%)。
(10)化合物14-26的合成(以14为例)
将2-氟乙胺盐酸盐(157.69mg,5.76mmol)和碳酸钾(796.18mg,5.76mmol)加入至化合物10(500mg,1.44mmol)和乙腈(5mL)的混合溶液,55℃下反应8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加入水(50mL)和乙酸乙酯(100mL),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即得黄色油状物产物化合物11(380mg,80%)。
将水合肼(115.14mg,2.30mmol)加入至上述产物化合物11和乙醇(5mL)的混合溶液,常温下反应8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旋干溶剂和水合肼,加水(50mL)充分搅拌打散不溶物后进行抽滤,滤饼烘干即得黄色固体产物化合物12(287mg,76%)。
向上述产物化合物12中加入多聚磷酸(5mL),150℃下反应8h,将反应液倒入水(30mL)中淬灭多聚磷酸,保持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加氨水将pH调至8,待大量不溶物析出后进行抽滤,滤饼烘干即得淡黄色固体产物化合物14(200mg,74%)。
将上述2-氟乙胺盐酸盐换成2,2,2-三氟乙胺盐酸盐,二乙胺盐酸盐,吡咯烷,咪唑,哌啶,吗啡啉,4-叔丁氧羰基氨基哌啶、4-二甲氨基哌啶、1-甲基-4-甲氨基哌啶、1-苯基-4-甲氨基哌啶、1-苄基-4-甲氨基哌啶或者7-氟-1,2,3,4-四氢异喹啉中的一种,其余条件相同,可合成淡黄色固体化合物15~26,需要注意的是,若待接化合物若不是盐酸盐状态,那么操作中碳酸钾的使用量应减少1当量。
实施例3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其结构如式(Ⅰ)所示:
其中R为氢,2-氟乙胺基,2,2,2-三氟乙胺基,二乙胺基,吡咯烷基,咪唑基,哌啶基,吗啡啉基,4-一甲氨基哌啶基,4-二甲氨基哌啶基,1-甲基-4-(甲氨基)哌啶基,1-苯基-4-甲氨基哌啶基,1-苄基-4-甲氨基哌啶基或者7-氟-1,2,3,4-四氢异喹啉基。
所述氮杂非那烯-3-酮衍生物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化合物2的合成
将吡啶(67.86g,857.84mmol)加入至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71.7g,428.92mmol)和乙腈(720ml)的混合溶液,保持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缓慢加入三光气(43.27g,145.83mmol),加完后常温反应6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加入1L水过滤,将滤饼烘干后得到黄白色固体化合物2(70g,84%);
(2)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化合物3)的合成
将氢氧化钠(1.45g,36.24mmol)分两批加入至化合物2(70g,362.40mmol)和甲醇(700mL)的混合溶液,60℃下反应2h,待反应结束后,旋干溶剂,加入500mL水和1L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后棕红色固体化合物3(52.1g,79%);
(3)化合物4的合成
将2-溴-5甲基吡啶(26.11g,151.77mmol),碳酸铯(66.08g,202.81mmol),醋酸钯(0.90g,4.00mmol),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2.68g,4.63mmol)加入至化合物3(25g,137.98mmol)和二氧六环(250mL)的混合溶液,在氮气保护下60℃反应6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加入500mL水和800mL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淡黄色固体化合物4(24.6g,74%);
(4)化合物5的合成
将化合物4(24.6g,102.39mmol)加到二氯甲烷(500mL)制成混合溶液,将三溴化硼(56.43g,225.25mmol)用110mL二氯甲烷稀释,保持温度不超过-20℃的情况下向化合物4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三溴化硼稀释液,滴毕后升至-10℃反应3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保持温度不超过-10℃的情况下慢加150mL水淬灭三溴化硼。待反应液升至室温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调pH至7。加入500mL水和800mL二氯甲烷,萃取一次,分离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即得黄色固体化合物5(20g,86%);
(5)化合物6的合成
将4-二甲氨基吡啶(42.34g,346.55mmol)加入化合物5(49g,216.59mmol)和二氯甲烷(1L)的混合溶液,将三氟甲磺酸酐(73.33g,259.91mmol)用150mL二氯甲烷稀释,保持温度不超过-5℃的情况下向混合溶液中滴加三氟甲磺酸酐稀释液,滴毕后缓慢升至室温,搅拌0.5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加入水(500mL)和二氯甲烷(500mL),用1mol/L的HCl调pH至6,然后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棕黄色固体化合物6(68.9g,69%);
(6)化合物7的合成
将[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7g,9.57mmol)和三乙胺(58.38g,576.90mmol)加入至化合物6(68.9g,192.30mmol)和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体积比为4:1,700mL)的混合溶液。反应体系用CO置换三次后在75℃和0.8MPa压力下反应8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旋干溶剂,加入水(500mL)和二氯甲烷(800mL),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黄棕色固体化合物7(45.6g,88%);
(7)化合物8的合成
将水合肼(186.61mg,3.73mmol)加入至化合物7(500mg,1.86mmol)和乙醇(5mL)的混合溶液,常温下反应6h,待TLC监测反应完毕后,旋干溶剂和水合肼,加水(20mL)充分搅拌打散不溶物后抽滤,滤饼烘干即得黄色固体产物化合物8(408mg,82%)。
(8)化合物9的合成
将上步产物化合物8加入5mL多聚磷酸后,在140℃下反应6h,将反应液倒入水(30mL)中淬灭多聚磷酸,保持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慢加氨水,调节pH至8,待大量不溶物析出后进行抽滤,滤饼烘干即得浅黄色固体产物化合物9(280mg,74%)。
(9)化合物10的合成
将N-溴代丁二酰亚胺(19.79g,111.83mmol)和偶氮二异丁腈(1.53g,9.32mmol)加入至化合物7(25g,93.19mmol)和四氯化碳(250mL)的混合溶液,回流反应10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加入水(500mL)和二氯甲烷(1L),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金黄色固体化合物10(20g,62%)。
(10)化合物14-26的合成(以14为例)
将2-氟乙胺盐酸盐(157.69mg,5.76mmol)和碳酸钾(796.18mg,5.76mmol)加入至化合物10(500mg,1.44mmol)和乙腈(5mL)的混合溶液,45℃下反应6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加入水(50mL)和乙酸乙酯(100mL),萃取两次,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即得黄色油状物产物化合物11(380mg,80%)。
将水合肼(115.14mg,2.30mmol)加入至上述产物化合物11和乙醇(5mL)的混合溶液,常温下反应6h,待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完毕后,旋干溶剂和水合肼,加水(50mL)充分搅拌打散不溶物后进行抽滤,滤饼烘干即得黄色固体产物化合物12(287mg,76%)。
向上述产物化合物12中加入多聚磷酸(5mL),140℃下反应6h,将反应液倒入水(30mL)中淬灭多聚磷酸,保持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加氨水将pH调至8,待大量不溶物析出后进行抽滤,滤饼烘干即得淡黄色固体产物化合物14(200mg,74%)。
将上述2-氟乙胺盐酸盐换成2,2,2-三氟乙胺盐酸盐,二乙胺盐酸盐,吡咯烷,咪唑,哌啶,吗啡啉,4-叔丁氧羰基氨基哌啶、4-二甲氨基哌啶、1-甲基-4-甲氨基哌啶、1-苯基-4-甲氨基哌啶、1-苄基-4-甲氨基哌啶或者7-氟-1,2,3,4-四氢异喹啉中的一种,其余条件相同,可合成淡黄色固体化合物15~26,需要注意的是,若待接化合物若不是盐酸盐状态,那么操作中碳酸钾的使用量应减少1当量。
化合物9:1H NMR(400MHz,DMSO)δ=12.05(s,1H),8.33(s,1H),7.87(t,J=7.9,1H),7.70(d,J=6.8,1H),7.57(dd,J=8.1,0.9,1H),7.49(dd,J=9.3,2.0,1H),7.17(d,J=9.2,1H),2.28(d,J=1.0,3H).
化合物14:1H NMR(400MHz,D2O)δ=9.25(s,1H),8.27(d,J=9.5,1H),8.00-7.83(m,2H),7.61(dd,J=15.2,8.6,2H),4.91-4.76(m,2H),4.45(s,2H),3.50(ddd,J=18.9,11.9,5.7,2H).
化合物15:1H NMR(400MHz,D2O)δ=9.22(s,1H),8.27(d,J=8.8,1H),8.02-7.86(m,2H),7.61(dd,J=12.9,8.6,2H),4.43(s,2H),3.94(q,J=8.9,2H),3.61-3.38(m,1H).
化合物16:1H NMR(400MHz,D2O)δ=9.26(t,J=7.8,1H),8.27(dd,J=9.3,1.9,1H),8.02–7.87(m,2H),7.63(t,J=8.3,2H),4.47(s,2H),3.31–3.17(m,4H),1.29(t,J=7.3,6H).
化合物17:1H NMR(400MHz,D2O)δ=9.31(s,1H),8.33(s,1H),7.98(dd,J=21.0,7.3,2H),7.67(s,2H),4.56(s,2H),3.61(s,2H),3.24(s,2H),2.09(d,J=69.8,4H).
化合物18:1H NMR(400MHz,D2O)δ=9.15(s,1H),8.93(s,1H),8.14(d,J=9.4,1H),7.89(t,J=8.0,1H),7.79(d,J=7.8,1H),7.52(dd,J=16.5,11.5,4H),5.55(d,J=16.6,2H),3.58-3.40(m,1H).
化合物19:1H NMR(400MHz,D2O)δ=9.25(s,1H),8.27(dd,J=9.3,1.6,1H),7.94(t,J=8.0,1H),7.86(d,J=7.9,1H),7.60(d,J=8.4,2H),4.41(s,2H),3.55-3.46(m,2H),3.00(dd,J=12.5,10.0,2H),1.89(d,J=14.8,2H),1.79-1.58(m,3H),1.40(q,J=12.7,1H).
化合物20:1H NMR(400MHz,D2O)δ=9.28(s,1H),8.27(d,J=9.5,1H),8.04-7.85(m,2H),7.63(dd,J=12.0,8.6,2H),4.52(s,2H),3.92(s,4H),3.45(dd,J=17.9,12.4,4H).
化合物21:1H NMR(400MHz,D2O)δ=9.31(s,1H),8.30(d,J=9.2,1H),8.06-7.86(m,2H),7.65(t,J=9.2,2H),4.51(s,2H),3.71(d,J=11.3,2H),3.60-3.49(m,1H),3.45(dd,J=11.8,6.4,1H),3.23(t,J=12.2,2H),2.67(s,3H),2.38(d,J=12.4,2H),1.91(d,J=11.8,2H).
化合物22:1H NMR(400MHz,D2O)δ=9.34(s,1H),8.36(s,1H),7.95(t,J=17.6,2H),7.67(s,2H),4.56(s,2H),3.81(s,2H),3.58(dd,J=14.3,7.1,2H),3.29(s,2H),2.87(s,6H),2.42(s,2H),2.08(s,2H),1.11(t,J=7.0,1H).
化合物23:1H NMR(400MHz,D2O)δ=9.33(s,1H),8.29(s,1H),8.00(d,J=9.8,2H),7.68(d,J=7.1,2H),4.57(s,2H),3.84(s,1H),3.68(s,2H),3.56(s,1H),3.15(s,2H),2.82(d,J=23.6,5H),2.41(d,J=34.9,2H),2.15(s,2H).
化合物24:1H NMR(400MHz,D2O)δ=9.35(s,1H),8.33(d,J=9.2,1H),7.99(dt,J=15.6,7.8,2H),7.67(t,J=7.8,2H),7.60-7.36(m,5H),4.64(s,2H),4.04(t,J=11.9,1H),3.92(d,J=12.9,2H),3.77(t,J=12.0,2H),2.87(s,3H),2.59(d,J=13.7,2H),2.50-2.30(m,2H).
化合物25:1H NMR(400MHz,D2O)δ=9.32(s,1H),8.29(d,J=9.0,1H),8.09-7.90(m,2H),7.74-7.57(m,2H),7.44(s,5H),4.56(s,2H),4.30(s,1H),3.85(s,1H),3.69(d,J=11.2,2H),3.60-3.50(m,1H),3.45(dd,J=11.8,6.4,1H),3.17(t,J=11.9,2H),2.78(s,2H),2.45(d,J=12.3,2H),2.11(d,J=12.1,2H).
化合物26:1H NMR(400MHz,D2O)δ=9.25(s,1H),8.30(d,J=9.5,1H),7.93(t,J=8.1,1H),7.84(d,J=8.0,1H),7.59(t,J=7.9,2H),7.29-7.18(m,1H),7.03(dd,J=8.6,6.6,1H),6.89(d,J=9.5,1H),4.65(s,2H),4.46(s,2H),3.70(s,2H),3.60-3.53(m,1H),3.47(dd,J=11.7,6.5,1H),3.17(s,2H).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3制备氮杂非那烯-3-酮衍生物,将制备的化合物14~26依次排序为A1~A13。
对氮杂非那烯-3-酮衍生物进行活性检测,具体实验方法如下:
PARP1抑制活性的测定
实验材料:通用PARP比色法分析试剂盒(Trevigen):10U/μL PARP-HAS,20XPARPBuffer,10X PARP1cocktail,含组氨酸的96孔板,200mM 3-AB,10X Strep-Diluen,Strep-HRP,TACS-SapphireTM,10X Activated DNA;PBS溶液;PBS+0.1%Triton X-100;蒸馏水;0.02MHCl;自制PARP1小分子抑制剂:化合物9;A1~A13。
PARP1酶抑制活性测定方法
(1)每孔加入50μL的1X PARP Buffer,室温孵育30min,拍干。
(2)加入一系列浓度的PARP1抑制剂,对照品3-AB浓度为10μM;每孔加入0.5U的PARP-HAS,使孔内总体积为25μL,室温孵育10min。
(3)每孔加入1X PARP1cocktail 25μL,室温孵育60min。
(4)依次使用PBS+0.1%Triton X-100和PBS分别清洗两次,每次200μL,拍干除去残留溶液。加入1X Strep-HRP 50μL,室温孵育60min。再次按同上步骤清洗两次后,加入TACS-SapphireTM,室温避光孵育15min,加入50μL的0.2M HCl,终止反应,并在450nM波长下测量每孔OD值,所得数据用于计算IC50值(Logt-t法)。
(5)抑制率的计算公式为:PARP1酶抑制率%=(活性组OD值-空白对照OD值)-(抑制组OD值-空白对照OD)/(活性组OD值-空白对照OD值)×100%;
表1化合物9对PARP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
a:无特殊说明均为500nM下的抑制率
表2 A1~A7对PARP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
a:无特殊说明均为500nM下的抑制率
ND:不能确定
表3 A8~A13对PARP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
a:无特殊说明均为500nM下的抑制率
ND:不能确定
本发明合成纯化了一系列氮杂非那烯-3-酮衍生物衍生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NMR)进行了结构鉴定,并进行PARP酶的活性测定。测试结果见表1、表2和表3,化合物9、14-26通过通用PARP比色法分析试剂盒进行活性初筛发现,化合物的IC50均在nM级别,与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的PARP抑制剂在同一活性水平,说明这些化合物对PARP酶的抑制活性很好,同时也证明了设计的合理性。

Claims (5)

1.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式(Ⅰ)所示:
其中R为氢,2-氟乙胺基,2,2,2-三氟乙胺基,二乙胺基,吡咯烷基,咪唑基,哌啶基,吗啡啉基,4-一甲氨基哌啶基,4-二甲氨基哌啶基,(1-甲基哌啶-4基)甲氨基,(1-苯基哌啶-4基)甲氨基,(1-苄基哌啶-4基)甲氨基或者7-氟-3,4-二氢异喹啉-2(1H)-基。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吡啶加入至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和乙腈的混合溶液,保持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加入三光气,其中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吡啶和三光气的摩尔比为1:2:0.3,溶剂乙腈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加完后室温下反应5.5-8h,待反应完毕后,加水过滤,将滤饼烘干后制得化合物2
(2)将氢氧化钠分两批加入至化合物2和甲醇的混合溶液,其中化合物2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0.1,溶剂甲醇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在50-70℃下反应1.5-3h,待反应完成后,旋干溶剂,加入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后分离有机层,将有机层干燥后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后得化合物3
(3)将2-溴-5- 甲基吡啶,碳酸铯,醋酸钯,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加入至化合物3和二氧六环的混合溶液,其中化合物3,2-溴-5- 甲基吡啶,碳酸铯,醋酸钯,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的摩尔比为1:1.1:1.5:0.1:0.3,溶剂二氧六环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在氮气保护下50-75℃反应5.5-8h,反应完毕后,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后分离有机层,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化合物4
(4)将化合物4加到二氯甲烷中制成混合溶液,将三溴化硼用二氯甲烷稀释,保持温度不超过-20℃的情况下向化合物4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三溴化硼稀释液,其中化合物4和三溴化硼的摩尔比为1:2.2,溶剂二氯甲烷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20mL:1g,将二氯甲烷平分成两份,一份与化合物4制成混合溶液,一份用来稀释三溴化硼,滴毕后升至-5~-15℃反应2.5-4h,反应完成后,保持温度不超过-10℃的情况下加水淬灭三溴化硼,待反应液升至室温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调pH至中性,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后分离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即得化合物5
(5)将4-二甲氨基吡啶加入化合物5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将三氟甲磺酸酐用二氯甲烷稀释,保持温度不超过-5℃的情况下向4-二甲氨基吡啶、化合物5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三氟甲磺酸酐稀释液,其中化合物5,三氟甲磺酸酐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1.2:1.6,溶剂二氯甲烷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20mL:1g,将二氯甲烷平分成两份,一份与化合物5制成混合溶液,一份用来稀释三氟甲磺酸酐,滴毕后升至室温并搅拌,反应完毕后,用HCl将pH调至弱酸性,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后分离有机层,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化合物6
(6)将[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和三乙胺加入至化合物6和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其中[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为10%化合物6的重量;化合物6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3,溶剂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其中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4:1,反应体系用CO置换三次后在65-85℃和0.8MPa压力下反应7.5-10h,反应完毕后,旋干溶剂,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化合物7
(7)当R为氢时,将水合肼加入至化合物7和乙醇的混合溶液,其中化合物7和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2,溶剂乙醇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室温下反应5.5-8h,反应完毕后,旋干溶剂和水合肼,加水充分搅拌打散不溶物后抽滤,滤饼烘干即得化合物在化合物8中加入多聚磷酸,溶剂多聚磷酸与化合物8的比值为10mL:1g,在130-150℃下反应5.5-8h,将反应液倒入水中淬灭多聚磷酸,保持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用氨水将pH调至弱碱,待不溶物析出后进行抽滤,滤饼烘干即得化合物9
3.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吡啶加入至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和乙腈的混合溶液,保持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加入三光气,其中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吡啶和三光气的摩尔比为1:2:0.3,溶剂乙腈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加完后室温下反应5.5-8h,待反应完毕后,加水过滤,将滤饼烘干后制得化合物2
(2)将氢氧化钠分两批加入至化合物2和甲醇的混合溶液,其中化合物2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0.1,溶剂甲醇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在50-70℃下反应1.5-3h,待反应完成后,旋干溶剂,加入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后分离有机层,将有机层干燥后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后得化合物3
(3)将2-溴-5- 甲基吡啶,碳酸铯,醋酸钯,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加入至化合物3和二氧六环的混合溶液,其中化合物3,2-溴-5- 甲基吡啶,碳酸铯,醋酸钯,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的摩尔比为1:1.1:1.5:0.1:0.3,溶剂二氧六环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在氮气保护下50-75℃反应5.5-8h,反应完毕后,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后分离有机层,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化合物4
(4)将化合物4加到二氯甲烷中制成混合溶液,将三溴化硼用二氯甲烷稀释,保持温度不超过-20℃的情况下向化合物4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三溴化硼稀释液,其中化合物4和三溴化硼的摩尔比为1:2.2,溶剂二氯甲烷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20mL:1g,将二氯甲烷平分成两份,一份与化合物4制成混合溶液,一份用来稀释三溴化硼,滴毕后升至-5~-15℃反应2.5-4h,反应完成后,保持温度不超过-10℃的情况下加水淬灭三溴化硼,待反应液升至室温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调pH至中性,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后分离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即得化合物5
(5)将4-二甲氨基吡啶加入化合物5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将三氟甲磺酸酐用二氯甲烷稀释,保持温度不超过-5℃的情况下向4-二甲氨基吡啶、化合物5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三氟甲磺酸酐稀释液,其中化合物5,三氟甲磺酸酐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1.2:1.6,溶剂二氯甲烷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20mL:1g,将二氯甲烷平分成两份,一份与化合物5制成混合溶液,一份用来稀释三氟甲磺酸酐,滴毕后升至室温并搅拌,反应完毕后,用HCl将pH调至弱酸性,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后分离有机层,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化合物6
(6)将[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和三乙胺加入至化合物6和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其中[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为10%化合物6的重量;化合物6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3,溶剂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与反应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其中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4:1,反应体系用CO置换三次后在65-85℃和0.8MPa压力下反应7.5-10h,反应完毕后,旋干溶剂,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分离有机层后合并,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化合物7
(7)当R不为氢时,将N-溴代丁二酰亚胺和偶氮二异丁腈加入至化合物7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溶液进行回流反应9.5-12h,其中化合物7,N-溴代丁二酰亚胺和偶氮二异丁腈的摩尔比为1:1.2:0.1,溶剂四氯化碳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的比值为20mL:1g,反应完毕后,加入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后分离有机层,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化合物10将待接化合物和碳酸钾加入至化合物10和乙腈的混合溶液,其中化合物10,待接化合物和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1.1:4,溶剂乙腈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在35-55℃下反应5.5-8h,加入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后分离有机层,有机层经干燥后旋干,即得化合物11所述待接化合物为2-氟乙胺盐酸盐、2,2,2-三氟乙胺盐酸盐,二乙胺盐酸盐,吡咯烷,咪唑,哌啶,吗啡啉,4-叔丁氧羰基氨基哌啶、4-二甲氨基哌啶、1-甲基-4-甲氨基哌啶、1-苯基-4-甲氨基哌啶、1-苄基-4-甲氨基哌啶或者7-氟-1,2,3,4-四氢异喹啉中的一种,将水合肼加入至化合物11和乙醇的混合溶液,其中水合肼和化合物11的摩尔比为2:1,溶剂乙醇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的比值为10mL:1g,在室温下反应5.5-8h,反应完毕后,旋干溶剂和水合肼,加水充分搅拌打散不溶物后进行抽滤,滤饼烘干即得化合物12向化合物12中加入多聚磷酸,溶剂多聚磷酸与化合物12的比值为10mL:1g,130-150℃下反应5.5-8h,将反应液倒入水中淬灭多聚磷酸,保持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加入氨水将pH调至弱碱性,待不溶物析出后进行抽滤,滤饼烘干即得化合物1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薄层色谱监测反应完毕。
5.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作为制备PARP抑制剂的应用。
CN201710205740.2A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068832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5740.2A CN106883232B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16/497,773 US10669274B2 (en) 2017-03-31 2018-05-24 Azaphenalene-3-one derivativ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application therof
PCT/CN2018/088201 WO2018177444A2 (zh) 2017-03-31 2018-05-24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5740.2A CN106883232B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83232A CN106883232A (zh) 2017-06-23
CN106883232B true CN106883232B (zh) 2019-01-22

Family

ID=59182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05740.2A Active CN106883232B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69274B2 (zh)
CN (1) CN106883232B (zh)
WO (1) WO201817744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3232B (zh) 2017-03-31 2019-01-22 苏州康润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527332B (zh) * 2020-04-13 2022-07-26 南开大学 具有生物活性的卡波特韦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51558B (zh) * 2021-02-05 2022-01-07 大连理工大学 2-氰基非那烯酮类化合物及其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52386A (en) * 2009-01-23 2014-09-15 Takeda Pharmaceutical Substituted 6a,7,8,9-tetrahydropyrido[3,2-e] pyrrolo[1,2-a]pyrazin-6(5h)-ones
SG11201401726VA (en) * 2011-12-31 2014-10-30 Beigene Ltd Fused tetra or penta-cyclic dihydrodiazepinocarbazolones as parp inhibitors
KR101684039B1 (ko) * 2011-12-31 2016-12-07 베이진 엘티디 Parp 저해제로서의 융합된 테트라 또는 펜타-사이클릭 피리도프탈라지논
CN106883232B (zh) 2017-03-31 2019-01-22 苏州康润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69274B2 (en) 2020-06-02
WO2018177444A2 (zh) 2018-10-04
CN106883232A (zh) 2017-06-23
WO2018177444A3 (zh) 2018-11-22
US20200031828A1 (en) 2020-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3232B (zh) 一种氮杂非那烯-3-酮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295635B (zh) 抗肿瘤药物四氢化萘酰胺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88684B (zh)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联苯脲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E528407C2 (sv) Borföreningar användbara vid BNCT
CN103728294A (zh) 二苯并咪唑联咔唑类化合物在用于特异性结合核酸g-四链体结构及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US20110111429A1 (en) Fluorescent carbazole compounds for cancer diagnosis
WO1999012908A1 (en) Quinoline and quinazoline derivatives having 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 (crf) antagonist activity
ES2368389T3 (es) Derivados de beta-carbolina y uso farmacéutico contra la depresión y la ansiedad.
CN101973989B (zh) 一种噻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药物用途
CN101020661A (zh) (-)-美普他酚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和/或其盐类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638389A (zh) 一种含萘酰亚胺结构的多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alán et al. Synthesis and conformational analysis of tetrahydroisoquinoline-and piperidine-fused 1, 3, 4, 2-oxadiazaphosphinanes, new ring systems
Torres et al. Retention of optical activity during conversion of Λ-[Ru (1, 10-phenanthroline) 3] 2+ to Λ-[Ru (1, 10-phenanthroline-5, 6-dione) 3] 2+ and Λ-[Ru (dipyrido [a: 3, 2-h: 2′, 3′-c-]-phenazine) 3] 2+
CN103936631A (zh) 一种含有肟基的联苯脲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59002B (zh) 具有Aurora激酶抑制活性的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CN102850397B (zh) 多靶点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33390A (zh) 一种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36244B (zh) 一种他克林-吩噻嗪异二联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U2016209680A1 (en) Coumarin-based compounds and related methods
TWI807343B (zh) 取代喹唑啉類化合物、藥物組合物及應用
CN108727404B (zh) 噻吩并[3,2-d]嘧啶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8484594B (zh) 一种烷氧基取代四氢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或其可用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322176B (zh) 一种2,3-二氢苯并呋喃基取代的1h-吲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1423435B (zh) (1H-咪唑并[4,5-b]吡啶-6-基)吡啶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03804341B (zh) 酰胺衍生物及其医药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