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74673A - 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74673A
CN106874673A CN201710087631.5A CN201710087631A CN106874673A CN 106874673 A CN106874673 A CN 106874673A CN 201710087631 A CN201710087631 A CN 201710087631A CN 106874673 A CN106874673 A CN 1068746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ss
grade
order according
section office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876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国伟
黄智勇
汤宇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0876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746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74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46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医院系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具有医疗、护理和医技等多个业务科室和多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上班机动性强,类型复杂多样,无统一规律可循,种种行业特殊性决定了医院编班与其他性质单位编班完全不同。目前国内多数医院仍采用传统手工编班模式,编班需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考勤汇总极度繁琐杂碎,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编班和考勤汇总尤为迫切。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医疗卫生行业特色的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包括数据表创建及基础数据录入、月排班记录生成、周排班信息呈现、周排班信息存储、月排班记录提交和月考勤汇总信息提取,可以最大程度的适应满足目前医院各种灵活编班和考勤汇总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医院作为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着社会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社会责任。医院往往24小时对外开放,医护人员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具有急诊、门诊、病房、检验、放射、药房等多个业务科室,涉及医疗、护理和医技等多种专业技术岗位。由于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人员上班机动性强,类型复杂多样,无统一规律可循,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以上种种决定了医院编班与其他行政、企事业单位编班方式完全不同,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编班及其考勤统计存在较大困难。因此,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院仍采用传统手工编班模式,人员编班工作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考勤汇总工作更是极度繁琐杂碎,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编班和考勤汇总显得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医疗卫生行业特色的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可最大程度的适应和满足目前医院各种灵活编班和考勤汇总的需要,提升业务科室编班和考勤汇总的工作效率,达到信息化编班和考勤汇总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表创建及基础数据录入、月排班记录生成、周排班信息呈现、周排班信息存储、月排班记录提交、月考勤汇总信息提取。
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表创建及基础数据录入包括首次应用和后续应用两种情况。
首次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创建人员信息表Users,用于保存全院所有科室人员基本信息和其他信息。其中,人员基本信息包括科室编号、科室名称、人员工号、姓名、职称。其余归为其他信息。
步骤(2):创建日排班类型表Class_Type,用于保存全院所有科室的日排班类型、考勤属性和折算天数。其中,日排班类型包含所有科室共有的共性日排班类型和各科室独立的个性日排班类型,共性日排班类型统一设置,个性日排班类型根据所在科室实际需要自行设置。考勤属性与日排班类型相对应,包括出勤、病假、请假、放假、公休、进修、旷工等属性。折算天数为日排班类型所对应考勤属性相应的计算天数。
步骤(3):创建月排班详细记录表Class_Detail,用于保存各科室人员基本信息、月份信息、日排班类型信息、考勤汇总信息。其中,人员基本信息来源于步骤(1)所述的人员基本信息。日排班类型信息统一以每月31日作为最大长度,设置1日-31日共31个日排班类型。若月不足31日,则有效日排班类型数量以实际天数为准。考勤汇总信息为步骤(2)所述的考勤属性对应的所在月折算天数之和。
步骤(4):创建月排班提交记录表Class_Detail_Record,包括科室编号、月份和提交状态,用于判断科室月排班详细记录是否已生成并提交。
步骤(5)在上述Users表和Class_Type表中录入基础数据。
后续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实际需要在上述Users表和Class_Type表中进行基础数据变更。
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月排班记录生成涉及科室所有人员月排班详细记录的成批生成和科室月排班提交记录的生成,具体月份以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确定。生成过程包括一周位于同月内和一周横跨两个月两种情况:
一周位于同月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Dep_ID=科室编号、参数A=所在月份。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检索Class_Detail_Record表记录是否存在。
步骤(3):若步骤(2)所述的记录不存在,执行下列步骤:
步骤(3.1):在Class_Detail表中成批生成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人员A月排班详细记录。记录中的人员基本信息从Users表中写入,日排班类型信息和考勤统计信息设置为空。
步骤(3.2):在Class_Detail_Record表中生成一条科室编号为Dep_ID的A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设置为未提交。
一周横跨两个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Dep_ID=科室编号、参数A=开始月份、参数B=结束月份。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检索Class_Detail_Record表记录是否存在。
步骤(3):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B作搜索条件,检索Class_Detail_Record表记录是否存在。
步骤(4):若步骤(2)所述的记录不存在,执行下列步骤:
步骤(4.1):在Class_Detail表中成批生成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人员A月排班详细记录。记录中的人员基本信息从Users表中写入,日排班类型信息和考勤统计信息设置为空。
步骤(4.2):在Class_Detail_Record表中生成一条科室编号为Dep_ID的A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设置为未提交。
步骤(5):若步骤(3)所述的记录不存在,执行下列步骤:
步骤(5.1):在Class_Detail表中成批生成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人员B月排班详细记录。记录中的人员基本信息从Users表中写入,日排班类型信息和考勤统计信息设置为空。
步骤(5.2):在Class_Detail_Record表中生成一条科室编号为Dep_ID的B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设置为未提交。
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排班信息呈现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通过本周、上周、下周起止日期的一周制切换,读取周排班类型信息,选中设置相应日排班类型列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Dep_ID=科室编号,参数User_Count=科室人数。
步骤(2):调出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人员的周排班表模板,以(User_Count+1)*13表格(行*列)呈现。
单元格(1,1)-单元格(1,13)依次标示为序号、科室编号、科室名称、人员工号、姓名、职称、周一至周日对应日期。
单元格(2,1)-单元格(User_Count+1,1)自动生成序号1- User_Count。
单元格(2,2)-单元格(User_Count+1,6)为从Users表导入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人员基本信息,并以人员工号排序。
单元格(2,7)-单元格(User_Count+1,13)为日排班类型单元格,单元格内列出日排班类型列表,日排班类型列表为从Class_Type表导入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个性日排班类型和共性日排班类型,日排班类型列表仅可单项选择。
步骤(3):呈现周排班信息,涉及一周位于同月内和一周横跨两个月两种情况,具体月份以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确定。
一周位于同月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1):设置参数A=所在月份、WeekBeginDate=周一日期、WeekEndDate=周日日期。建立二维数组Type[User_Count]*[7],用于存储科室所有人员周排班信息。
步骤(3.1.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Class_Detail表得到对应记录集。
步骤(3.1.3):依次读取步骤(3.1.2)所述记录集中所在周的日排班类型信息,存储至步骤(3.1.1)中所述的二维数组的对应单元格中。使二维数组内单元格位置坐标与步骤(2)所述日排班类型单元格位置坐标一一对应。
步骤(3.1.4):依次读取步骤(3.1.3)所述的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选中对应的步骤(3.1.3)所述日排班类型单元格内日排班类型列表的相同值。
一周横跨两个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2.1):设置参数A=开始月份、参数B=结束月份、WeekBeginDate=周一日期、WeekEndDate=周日日期、参数A_LastDay=开始月份最后1天日期、参数B_FirstDay=结束月份第1天日期、参数Day=周日日期之“日”值。
步骤(3.2.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Class_Detail表得到对应记录集。
步骤(3.2.3):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B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Class_Detail表得到对应记录集。
步骤(3.2.4):建立二维数组TypeA[User_Count]*[7-Day],依次读取步骤(3.2.2)所述记录集中WeekBeginDate至A_LastDay期间单元格的日排班类型值,存储至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
步骤(3.2.5):建立二维数组TypeB[User_Count]*[Day],依次读取步骤(3.2.3)所述记录集中B_FirstDay至WeekEndDate期间单元格的日排班类型值,存储至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
步骤(3.2.6):建立二维数组Type[User_Count]*[7],用于存储科室所有人员周排班信息。按先后顺序,将步骤(3.2.4)所述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和步骤(3.2.5)所述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分别存储至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使二维数组内单元格位置坐标与步骤(2)所述的日排班类型单元格位置坐标一一对应。
步骤(3.2.7):依次读取步骤(3.2.6)所述的二维数组内单元格的值,选中步骤(3.2.6)所述日排班类型单元格内日排班类型列表的相同值。
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排班信息存储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通过本周、上周和下周起止日期的一周制切换,读取周排班类型信息,选中设置相应日排班类型列表,并保存周排班信息。涉及一周位于同月内和一周横跨两个月两种情况,具体以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确定。
一周位于同月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A=所在月份、参数Dep_ID=科室编号、参数User_Count=科室人数。建立二维数组Type[User_Count]*[7],用于存储科室所有人员的周排班信息。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Class_Detail表,获取所在周对应记录集。
步骤(3):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并在所在周期间内,依次读取日排班类型单元格中日排班类型列表的选中值并写入至步骤(1)所述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使二维数组内单元格位置坐标与步骤(2)所述记录集单元格位置坐标一一对应。
步骤(4):依次读取步骤(3)所述的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写入步骤(2)所述的记录集单元格中,并存储至Class_Detail表中。
一周横跨两个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A=开始月份、参数B=结束月份、参数WeekBeginDate=周一日期、参数WeekEndDate=周日日期、参数A_LastDay=A月最后1天日期、B_FirstDay=B月第1天日期、参数Dep_ID=科室编号、参数User_Count=科室人数、参数Day=周日对应日期之“日”值。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Class_Detail表,获取WeekBeginDate至A_LastDay期间对应记录集。
步骤(3):以科室编号为Dep_ID、月份为B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Class_Detail表,获取B_FirstDay至WeekEndDate期间对应记录集。
步骤(4):建立二维数组TypeA[User_Count]*[7-Day],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并在WeekBeginDate至A_LastDay期间内,依次读取日排班类型单元格所在区域单元格(2,7)-单元格(User_Count+1,6+7-Day)的日排班类型列表选中值写入至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使二维数组内单元格位置坐标与步骤(2)所述记录集中单元格位置坐标一一对应。
步骤(5):建立二维数组TypeB[User_Count]*[Day],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并在B_FirstDay至WeekEndDate期间内,依次读取日排班类型单元格中所在区域单元格(2,6+7-Day+1)-单元格(User_Count+1,13)的日排班类型列表选中值写入至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使二维数组内单元格位置坐标与步骤(3)所述记录集中单元格位置坐标一一对应。
步骤(6):依次读取步骤(4)所述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写入步骤(2)所述记录集单元格中,并存储至Class_Detail表中。
步骤(7):依次读取步骤(5)所述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写入步骤(3)所述记录集单元格中,并存储至Class_Detail表中。
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月排班记录提交的过程是根据科室的月有效日排班类型计算考勤汇总信息后保存,并标记为已提交状态后,月有效日排班类型不允许再次修改。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A =所选月份、参数Dep_ID=科室编号。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Class_Detail表,获取1日-31日期间有效日排班类型记录集、考勤汇总信息记录集。
步骤(3):根据步骤(2)所述有效日排班类型记录集单元格内的值计算考勤汇总信息,写入对应的考勤汇总信息记录集单元格中,并存储至Class_Detail表中。
步骤(4):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检索Class_Detail_Record表记录。若记录存在,将提交状态设置为已提交。
步骤(5):在月份为A的起止日期内,日排班类型单元格中日排班类型列表为仅可读但不可用的失效状态,无法进行修改。
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月考勤汇总信息提取的过程是导出科室所有人员基本信息及其月考勤汇总信息至Excel表格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A =所选月份、参数Dep_ID=科室编号。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Class_Detail表,获取包含人员基本信息和考勤汇总信息的记录集。
步骤(3):将步骤(2)所述的记录集导出至Excel表格中。
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过程包括首次应用和后续应用两种情况。
首次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创建数据表,录入科室所有人员信息和科室所有个性日排班类型信息。
步骤(2):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成批生成本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详细记录,生成科室本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
步骤(3):呈现科室所有人员的本周排班信息。
步骤(4):保存科室所有人员的本周排班信息。
步骤(5):进行上周、本周、下周时间切换。判断科室当前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不影响判断)是否存在。若存在,则呈现科室所有人员当前周排班信息。反之,则生成当前周所在月份的月排班详细记录和科室当前周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再呈现科室所有人员的当前周排班信息。
步骤(6):保存科室所有人员当前周排班信息。
步骤(7):重复执行步骤(5)、步骤(6),完成科室所有人员月排班详细记录的保存。
步骤(8):根据科室所有人员的月排班详细记录计算其考勤汇总信息后保存,在科室的月排班提交记录中标记提交状态为“已提交”。
步骤(9):提取科室所有人员的月考勤汇总信息。
后续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视实际需要进行科室内人员信息和科室内日排班类型信息修改。
步骤(2):判断科室本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不影响判断)是否存在。若存在,则呈现科室所有人员本周排班信息。反之,则生成科室所有人员本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详细记录和科室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再呈现本周排班信息。
步骤(3):保存科室所有人员本周排班信息。
步骤(4):进行上周、本周、下周时间切换。判断科室当前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不影响判断)是否存在。若存在,则呈现科室所有人员当前周排班信息。反之,则生成当前周所在月份的月排班详细记录和科室当前周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再呈现科室所有人员的当前周排班信息。
步骤(5):保存科室所有人员当前周排班信息。
步骤(6):重复执行步骤(4)、步骤(5),完成科室所有人员月排班详细记录的保存。
步骤(7):根据科室所有人员的月排班详细记录计算其考勤汇总信息后保存,在科室的月排班提交记录中标记提交状态为“已提交”。
步骤(8):提取科室所有人员的月考勤汇总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数据表创建及基础数据录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月排班记录生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周排班信息呈现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周排班信息存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月排班记录提交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月考勤汇总信息提取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更加清晰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通过本发明的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最大程度的适应和满足目前医院各种灵活编班及其考勤汇总的需要,达到信息化排班的目的。具体如下:
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包括数据表创建及基础数据录入、月排班记录生成、周排班信息呈现、周排班信息存储、月排班记录提交、月考勤汇总信息提取。具体如下:
第一、所述数据表创建及基础数据录入包括首次应用和后续应用两种情况。
参照图1,首次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创建人员信息表Users,用于保存全院所有科室人员基本信息和其他信息。其中,人员基本信息包括科室编号、科室名称、人员工号、姓名、职称。其余归为其他信息。
步骤(2):创建日排班类型表Class_Type,用于保存全院所有科室的日排班类型、考勤属性和折算天数。其中,日排班类型包含所有科室共有的共性日排班类型和各科室独立的个性日排班类型,共性日排班类型统一设置,个性日排班类型根据所在科室实际需要自行设置。考勤属性与日排班类型相对应,包括出勤、病假、请假、放假、公休、进修、旷工等属性。折算天数为日排班类型所对应考勤属性相应的计算天数。
步骤(3):创建月排班详细记录表Class_Detail,用于保存各科室人员基本信息、月份信息、日排班类型信息、考勤汇总信息。其中,人员基本信息来源于步骤(1)所述的人员基本信息。日排班类型信息统一以每月31日作为最大长度,设置1日-31日共31个日排班类型。若月不足31日,则有效日排班类型数量以实际天数为准。考勤汇总信息为步骤(2)所述的考勤属性对应的所在月折算天数之和。
步骤(4):创建月排班提交记录表Class_Detail_Record,包括科室编号、月份和提交状态,用于判断科室月排班详细记录是否已生成并提交。
步骤(5)在上述Users表和Class_Type表中录入各科室基础数据。
后续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实际需要在上述Users表和Class_Type表中进行各科室基础数据变更。
第二、参照图2,所述月排班记录生成涉及科室所有人员月排班详细记录的成批生成和科室月排班提交记录的生成,具体月份以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确定。生成过程包括一周位于同月内和一周横跨两个月两种情况:
一周位于同月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Dep_ID=科室编号、参数A=所在月份。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检索Class_Detail_Record表记录是否存在。
步骤(3):若步骤(2)所述的记录不存在,执行下列步骤:
步骤(3.1):在Class_Detail表中成批生成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人员A月排班详细记录。记录中的人员基本信息从Users表中写入,日排班类型信息和考勤统计信息设置为空。
步骤(3.2):在Class_Detail_Record表中生成一条科室编号为Dep_ID的A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设置为未提交。
一周横跨两个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Dep_ID=科室编号、参数A=开始月份、参数B=结束月份。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检索Class_Detail_Record表记录是否存在。
步骤(3):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B作搜索条件,检索Class_Detail_Record表记录是否存在。
步骤(4):若步骤(2)所述的记录不存在,执行下列步骤:
步骤(4.1):在Class_Detail表中成批生成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人员A月排班详细记录。记录中的人员基本信息从Users表中写入,日排班类型信息和考勤统计信息设置为空。
步骤(4.2):在Class_Detail_Record表中生成一条科室编号为Dep_ID的A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设置为未提交。
步骤(5):若步骤(3)所述的记录不存在,执行下列步骤:
步骤(5.1):在Class_Detail表中成批生成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人员B月排班详细记录。记录中的人员基本信息从Users表中写入,日排班类型信息和考勤统计信息设置为空。
步骤(5.2):在Class_Detail_Record表中生成一条科室编号为Dep_ID的B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设置为未提交。
第三、参照图3,所述周排班信息呈现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通过本周、上周、下周起止日期的一周制切换,读取周排班类型信息,选中设置相应日排班类型列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Dep_ID=科室编号,参数User_Count=科室人数。
步骤(2):调出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人员的周排班表模板,以(User_Count+1)*13表格(行*列)呈现。
单元格(1,1)-单元格(1,13)依次标示为序号、科室编号、科室名称、人员工号、姓名、职称、周一至周日对应日期。
单元格(2,1)-单元格(User_Count+1,1)自动生成序号1- User_Count。
单元格(2,2)-单元格(User_Count+1,6)为从Users表导入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人员基本信息,并以人员工号排序。
单元格(2,7)-单元格(User_Count+1,13)为日排班类型单元格,单元格内列出日排班类型列表,日排班类型列表为从Class_Type表导入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个性日排班类型和共性日排班类型,日排班类型列表仅可单项选择。
步骤(3):呈现周排班信息,涉及一周位于同月内和一周横跨两个月两种情况,具体月份以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确定。
一周位于同月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1):设置参数A=所在月份、WeekBeginDate=周一日期、WeekEndDate=周日日期。建立二维数组Type[User_Count]*[7],用于存储科室所有人员周排班信息。
步骤(3.1.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Class_Detail表得到对应记录集。
步骤(3.1.3):依次读取步骤(3.1.2)所述记录集中所在周的日排班类型信息,存储至步骤(3.1.1)中所述的二维数组的对应单元格中。使二维数组内单元格位置坐标与步骤(2)所述日排班类型单元格位置坐标一一对应。
步骤(3.1.4):依次读取步骤(3.1.3)所述的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选中对应的步骤(3.1.3)所述日排班类型单元格内日排班类型列表的相同值。
一周横跨两个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2.1):设置参数A=开始月份、参数B=结束月份、WeekBeginDate=周一日期、WeekEndDate=周日日期、参数A_LastDay=开始月份最后1天日期、参数B_FirstDay=结束月份第1天日期、参数Day=周日日期之“日”值。
步骤(3.2.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Class_Detail表得到对应记录集。
步骤(3.2.3):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B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Class_Detail表得到对应记录集。
步骤(3.2.4):建立二维数组TypeA[User_Count]*[7-Day],依次读取步骤(3.2.2)所述记录集中WeekBeginDate至A_LastDay期间单元格的日排班类型值,存储至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
步骤(3.2.5):建立二维数组TypeB[User_Count]*[Day],依次读取步骤(3.2.3)所述记录集中B_FirstDay至WeekEndDate期间单元格的日排班类型值,存储至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
步骤(3.2.6):建立二维数组Type[User_Count]*[7],用于存储科室所有人员周排班信息。按先后顺序,将步骤(3.2.4)所述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和步骤(3.2.5)所述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分别存储至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使二维数组内单元格位置坐标与步骤(2)所述的日排班类型单元格位置坐标一一对应。
步骤(3.2.7):依次读取步骤(3.2.6)所述的二维数组内单元格的值,选中步骤(3.2.6)所述日排班类型单元格内日排班类型列表的相同值。
第四、参照图4,所述周排班信息存储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通过本周、上周和下周起止日期的一周制切换,读取周排班类型信息,选中设置相应日排班类型列表,并保存周排班信息。涉及一周位于同月内和一周横跨两个月两种情况,具体以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确定。
一周位于同月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A=所在月份、参数Dep_ID=科室编号、参数User_Count=科室人数。建立二维数组Type[User_Count]*[7],用于存储科室所有人员的周排班信息。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Class_Detail表,获取所在周对应记录集。
步骤(3):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并在所在周期间内,依次读取日排班类型单元格中日排班类型列表的选中值并写入至步骤(1)所述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使二维数组内单元格位置坐标与步骤(2)所述记录集单元格位置坐标一一对应。
步骤(4):依次读取步骤(3)所述的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写入步骤(2)所述的记录集单元格中,并存储至Class_Detail表中。
一周横跨两个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A=开始月份、参数B=结束月份、参数WeekBeginDate=周一日期、参数WeekEndDate=周日日期、参数A_LastDay=A月最后1天日期、B_FirstDay=B月第1天日期、参数Dep_ID=科室编号、参数User_Count=科室人数、参数Day=周日对应日期之“日”值。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Class_Detail表,获取WeekBeginDate至A_LastDay期间对应记录集。
步骤(3):以科室编号为Dep_ID、月份为B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Class_Detail表,获取B_FirstDay至WeekEndDate期间对应记录集。
步骤(4):建立二维数组TypeA[User_Count]*[7-Day],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并在WeekBeginDate至A_LastDay期间内,依次读取日排班类型单元格所在区域单元格(2,7)-单元格(User_Count+1,6+7-Day)的日排班类型列表选中值写入至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使二维数组内单元格位置坐标与步骤(2)所述记录集中单元格位置坐标一一对应。
步骤(5):建立二维数组TypeB[User_Count]*[Day],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并在B_FirstDay至WeekEndDate期间内,依次读取日排班类型单元格中所在区域单元格(2,6+7-Day+1)-单元格(User_Count+1,13)的日排班类型列表选中值写入至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使二维数组内单元格位置坐标与步骤(3)所述记录集中单元格位置坐标一一对应。
步骤(6):依次读取步骤(4)所述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写入步骤(2)所述记录集单元格中,并存储至Class_Detail表中。
步骤(7):依次读取步骤(5)所述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写入步骤(3)所述记录集单元格中,并存储至Class_Detail表中。
第五、参照图5,所述月排班记录提交的过程是根据科室的月有效日排班类型计算考勤汇总信息后保存,并标记为已提交状态后,月有效日排班类型不允许再次修改。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A =所选月份、参数Dep_ID=科室编号。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Class_Detail表,获取1日-31日期间有效日排班类型记录集、考勤汇总信息记录集。
步骤(3):根据步骤(2)所述有效日排班类型记录集单元格内的值计算考勤汇总信息,写入对应的考勤汇总信息记录集单元格中,并存储至Class_Detail表中。
步骤(4):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检索Class_Detail_Record表记录。若记录存在,将提交状态设置为已提交。
步骤(5):在月份为A的起止日期内,日排班类型单元格中日排班类型列表为仅可读但不可用的失效状态,无法进行修改。
第六、参照图6,所述月考勤汇总信息提取的过程是导出科室所有人员基本信息及其月考勤汇总信息至Excel表格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A =所选月份、参数Dep_ID=科室编号。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Class_Detail表,获取包含人员基本信息和考勤汇总信息的记录集。
步骤(3):将步骤(2)所述的记录集导出至Excel表格中。
上述第一点至第六点为各个功能点的设计过程。
参照图7,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其整体实现过程包括首次应用和后续应用两种情况。
首次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创建数据表,录入科室所有人员信息和科室所有个性日排班类型信息。
步骤(2):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成批生成本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详细记录,生成科室本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
步骤(3):呈现科室所有人员的本周排班信息。
步骤(4):保存科室所有人员的本周排班信息。
步骤(5):进行上周、本周、下周时间切换。判断科室当前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不影响判断)是否存在。若存在,则呈现科室所有人员当前周排班信息。反之,则生成当前周所在月份的月排班详细记录和科室当前周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再呈现科室所有人员的当前周排班信息。
步骤(6):保存科室所有人员当前周排班信息。
步骤(7):重复执行步骤(5)、步骤(6),完成科室所有人员月排班详细记录的保存。
步骤(8):根据科室所有人员的月排班详细记录计算其考勤汇总信息后保存,在科室的月排班提交记录中标记提交状态为“已提交”。
步骤(9):导出科室所有人员基本信息及其月考勤汇总信息至Excel表格中。
后续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视实际需要进行科室内人员信息和科室内日排班类型信息修改。
步骤(2):判断科室本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不影响判断)是否存在。若存在,则呈现科室所有人员本周排班信息。反之,则生成科室所有人员本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详细记录和科室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再呈现本周排班信息。
步骤(3):保存科室所有人员本周排班信息。
步骤(4):进行上周、本周、下周时间切换。判断科室当前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不影响判断)是否存在。若存在,则呈现科室所有人员当前周排班信息。反之,则生成当前周所在月份的月排班详细记录和科室当前周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再呈现科室所有人员的当前周排班信息。
步骤(5):保存科室所有人员当前周排班信息。
步骤(6):重复执行步骤(4)、步骤(5),完成科室所有人员月排班详细记录的保存。
步骤(7):根据科室所有人员的月排班详细记录计算其考勤汇总信息后保存,在科室的月排班提交记录中标记提交状态为“已提交”。
步骤(8):导出科室所有人员基本信息及其月考勤汇总信息至Excel表格中。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他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和变更,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表创建及基础数据录入、月排班记录生成、周排班信息呈现、周排班信息存储、月排班记录提交、月考勤汇总信息提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表创建及基础数据录入包括首次应用和后续应用两种情况;
首次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创建人员信息表Users,用于保存全院所有科室人员基本信息和其他信息;其中,人员基本信息包括科室编号、科室名称、人员工号、姓名、职称,其余归为其他信息;
步骤(2):创建日排班类型表Class_Type,用于保存全院所有科室的日排班类型、考勤属性和折算天数;其中,日排班类型包含所有科室共有的共性日排班类型和各科室独立的个性日排班类型,共性日排班类型统一设置,个性日排班类型根据所在科室实际需要自行设置;考勤属性与日排班类型相对应,包括出勤、病假、请假、放假、公休、进修、旷工等属性;折算天数为日排班类型所对应考勤属性相应的计算天数;
步骤(3):创建月排班详细记录表Class_Detail,用于保存各科室人员基本信息、月份信息、日排班类型信息、考勤汇总信息;其中,人员基本信息来源于步骤(1)所述的人员基本信息;日排班类型信息统一以每月31日作为最大长度,设置1日-31日共31个日排班类型,若月不足31日,则有效日排班类型数量以实际天数为准;考勤汇总信息为步骤(2)所述的考勤属性对应的所在月折算天数之和;
步骤(4):创建月排班提交记录表Class_Detail_Record,包括科室编号、月份和提交状态,用于判断科室月排班详细记录是否已生成并提交;
步骤(5)在上述Users表和Class_Type表中录入各科室基础数据;
后续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实际需要在上述Users表和Class_Type表中进行各科室基础数据变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月排班记录生成涉及科室所有人员月排班详细记录的成批生成和科室月排班提交记录的生成,具体月份以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确定;生成过程包括一周位于同月内和一周横跨两个月两种情况:
一周位于同月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Dep_ID=科室编号、参数A=所在月份;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检索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Class_Detail_Record表记录是否存在;
步骤(3):若步骤(2)所述的记录不存在,执行下列步骤:
步骤(3.1):在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Class_Detail表中成批生成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人员A月排班详细记录,记录中的人员基本信息从权利要求2所述的Users表中写入,日排班类型信息和考勤统计信息设置为空;
步骤(3.2):在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Class_Detail_Record表中生成一条科室编号为Dep_ID的A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设置为未提交;
一周横跨两个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Dep_ID=科室编号、参数A=开始月份、参数B=结束月份;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检索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Class_Detail_Record表记录是否存在;
步骤(3):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B作搜索条件,检索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Class_Detail_Record表记录是否存在;
步骤(4):若步骤(2)所述的记录不存在,执行下列步骤:
步骤(4.1):在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Class_Detail表中成批生成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人员A月排班详细记录,记录中的人员基本信息从权利要求2所述的Users表中写入,日排班类型信息和考勤统计信息设置为空;
步骤(4.2):在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Class_Detail_Record表中生成一条科室编号为Dep_ID的A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设置为未提交;
步骤(5):若步骤(3)所述的记录不存在,执行下列步骤:
步骤(5.1):在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Class_Detail表中成批生成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人员B月排班详细记录,记录中的人员基本信息从权利要求2所述的Users表中写入,日排班类型信息和考勤统计信息设置为空;
步骤(5.2):在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Class_Detail_Record表中生成一条科室编号为Dep_ID的B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设置为未提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排班信息呈现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通过本周、上周、下周起止日期的一周制切换,读取周排班类型信息,选中设置相应日排班类型列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Dep_ID=科室编号,参数User_Count=科室人数;
步骤(2):调出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人员的周排班表模板,以(User_Count+1)*13表格(行*列)呈现;
单元格(1,1)-单元格(1,13)依次标示为序号、科室编号、科室名称、人员工号、姓名、职称、周一至周日对应日期;
单元格(2,1)-单元格(User_Count+1,1)自动生成序号1- User_Count;
单元格(2,2)-单元格(User_Count+1,6)为从权利要求2所述的Users表导入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人员基本信息,并以人员工号排序;
单元格(2,7)-单元格(User_Count+1,13)为日排班类型单元格,单元格内列出日排班类型列表,日排班类型列表为从权利要求2所述的Class_Type表导入科室编号为Dep_ID的所有个性日排班类型和共性日排班类型,日排班类型列表仅可单项选择;
步骤(3):呈现周排班信息,涉及一周位于同月内和一周横跨两个月两种情况,具体月份以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确定;
一周位于同月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1):设置参数A=所在月份、WeekBeginDate=周一日期、WeekEndDate=周日日期,建立二维数组Type[User_Count]*[7],用于存储科室所有人员周排班信息;
步骤(3.1.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Class_Detail表得到对应记录集;
步骤(3.1.3):依次读取步骤(3.1.2)所述记录集中所在周的日排班类型信息,存储至步骤(3.1.1)中所述的二维数组的对应单元格中,使二维数组内单元格位置坐标与步骤(2)所述日排班类型单元格位置坐标一一对应;
步骤(3.1.4):依次读取步骤(3.1.3)所述的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选中对应的步骤(3.1.3)所述日排班类型单元格内日排班类型列表的相同值;
一周横跨两个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2.1):设置参数A=开始月份、参数B=结束月份、WeekBeginDate=周一日期、WeekEndDate=周日日期、参数A_LastDay=开始月份最后1天日期、参数B_FirstDay=结束月份第1天日期、参数Day=周日日期之“日”值;
步骤(3.2.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Class_Detail表得到对应记录集;
步骤(3.2.3):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B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Class_Detail表得到对应记录集;
步骤(3.2.4):建立二维数组TypeA[User_Count]*[7-Day],依次读取步骤(3.2.2)所述记录集中WeekBeginDate至A_LastDay期间单元格的日排班类型值,存储至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
步骤(3.2.5):建立二维数组TypeB[User_Count]*[Day],依次读取步骤(3.2.3)所述记录集中B_FirstDay至WeekEndDate期间单元格的日排班类型值,存储至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
步骤(3.2.6):建立二维数组Type[User_Count]*[7],用于存储科室所有人员周排班信息,按先后顺序,将步骤(3.2.4)所述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和步骤(3.2.5)所述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分别存储至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使二维数组内单元格位置坐标与步骤(2)所述的日排班类型单元格位置坐标一一对应;
步骤(3.2.7):依次读取步骤(3.2.6)所述的二维数组内单元格的值,选中步骤(3.2.6)所述日排班类型单元格内日排班类型列表的相同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排班信息存储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通过本周、上周和下周起止日期的一周制切换,读取周排班类型信息,选中设置相应日排班类型列表,并保存周排班信息,涉及一周位于同月内和一周横跨两个月两种情况,具体以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确定;
一周位于同月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A=所在月份、参数Dep_ID=科室编号、参数User_Count=科室人数,建立二维数组Type[User_Count]*[7],用于存储科室所有人员的周排班信息;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Class_Detail表,获取所在周对应记录集;
步骤(3):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并在所在周期间内,依次读取权利要求4所述日排班类型单元格中日排班类型列表的选中值并写入至步骤(1)所述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使二维数组内单元格位置坐标与步骤(2)所述记录集单元格位置坐标一一对应;
步骤(4):依次读取步骤(3)所述的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写入步骤(2)所述的记录集单元格中,并存储至权利要求2所述的Class_Detail表中;
一周横跨两个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A=开始月份、参数B=结束月份、参数WeekBeginDate=周一日期、参数WeekEndDate=周日日期、参数A_LastDay=A月最后1天日期、B_FirstDay=B月第1天日期、参数Dep_ID=科室编号、参数User_Count=科室人数、参数Day=周日对应日期之“日”值;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Class_Detail表,获取WeekBeginDate至A_LastDay期间对应记录集;
步骤(3):以科室编号为Dep_ID、月份为B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Class_Detail表,获取B_FirstDay至WeekEndDate期间对应记录集;
步骤(4):建立二维数组TypeA[User_Count]*[7-Day],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并在WeekBeginDate至A_LastDay期间内,依次读取权利要求4所述日排班类型单元格所在区域单元格(2,7)-单元格(User_Count+1,6+7-Day)的日排班类型列表选中值写入至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使二维数组内单元格位置坐标与步骤(2)所述记录集中单元格位置坐标一一对应;
步骤(5):建立二维数组TypeB[User_Count]*[Day],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并在B_FirstDay至WeekEndDate期间内,依次读取权利要求4所述的日排班类型单元格中所在区域单元格(2,6+7-Day+1)-单元格(User_Count+1,13)的日排班类型列表选中值写入至二维数组对应单元格中,使二维数组内单元格位置坐标与步骤(3)所述记录集中单元格位置坐标一一对应;
步骤(6):依次读取步骤(4)所述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写入步骤(2)所述记录集单元格中,并存储至权利要求2所述的Class_Detail表中;
步骤(7):依次读取步骤(5)所述二维数组单元格的值,写入步骤(3)所述记录集单元格中,并存储至权利要求2所述的Class_Detail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月排班记录提交的过程是根据科室的月有效日排班类型计算考勤汇总信息后保存,并标记为已提交状态后,月有效日排班类型不允许再次修改,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A =所选月份、参数Dep_ID=科室编号;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权利要求2所述的Class_Detail表,获取1日-31日期间有效日排班类型记录集、考勤汇总信息记录集;
步骤(3):根据步骤(2)所述有效日排班类型记录集单元格内的值计算考勤汇总信息,写入对应的考勤汇总信息记录集单元格中,并存储至权利要求2所述的Class_Detail表中;
步骤(4):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检索权利要求2所述的Class_Detail_Record表记录,若记录存在,将提交状态设置为已提交;
步骤(5):在月份为A的起止日期内,权利要求4所述的日排班类型单元格中日排班类型列表为仅可读但不可用的失效状态,无法进行修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月考勤汇总信息提取的过程是导出科室所有人员基本信息及其月考勤汇总信息至Excel表格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参数A =所选月份、参数Dep_ID=科室编号;
步骤(2):以科室编号为Dep_ID和月份为A作搜索条件,以人员工号排序,检索权利要求2所述的Class_Detail表,获取包含人员基本信息和考勤汇总信息的记录集;
步骤(3):将步骤(2)所述的记录集导出至Excel表格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过程包括首次应用和后续应用两种情况;
首次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创建数据表,录入科室所有人员信息和科室所有个性日排班类型信息;
步骤(2):以科室所有人员为对象,成批生成本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详细记录,生成科室本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
步骤(3):呈现科室所有人员的本周排班信息;
步骤(4):保存科室所有人员的本周排班信息;
步骤(5):进行上周、本周、下周时间切换,判断科室当前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不影响判断)是否存在,若存在,则呈现科室所有人员当前周排班信息,反之,则生成当前周所在月份的月排班详细记录和科室当前周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再呈现科室所有人员的当前周排班信息;
步骤(6):保存科室所有人员当前周排班信息;
步骤(7):重复执行步骤(5)、步骤(6),完成科室所有人员月排班详细记录的保存;
步骤(8):根据科室所有人员的月排班详细记录计算其考勤汇总信息后保存,在科室的月排班提交记录中标记提交状态为“已提交”;
步骤(9):提取科室所有人员的月考勤汇总信息;
后续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视实际需要进行科室内人员信息和科室内日排班类型信息修改;
步骤(2):判断科室本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不影响判断)是否存在,若存在,则呈现科室所有人员本周排班信息,反之,则生成科室所有人员本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详细记录和科室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再呈现本周排班信息;
步骤(3):保存科室所有人员本周排班信息;
步骤(4):进行上周、本周、下周时间切换,判断科室当前周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提交状态不影响判断)是否存在,若存在,则呈现科室所有人员当前周排班信息,反之,则生成当前周所在月份的月排班详细记录和科室当前周所在月份的月排班提交记录,再呈现科室所有人员的当前周排班信息;
步骤(5):保存科室所有人员当前周排班信息;
步骤(6):重复执行步骤(4)、步骤(5),完成科室所有人员月排班详细记录的保存;
步骤(7):根据科室所有人员的月排班详细记录计算其考勤汇总信息后保存,在科室的月排班提交记录中标记提交状态为“已提交”;
步骤(8):提取科室所有人员的月考勤汇总信息。
CN201710087631.5A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 Pending CN1068746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87631.5A CN106874673A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87631.5A CN106874673A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4673A true CN106874673A (zh) 2017-06-20

Family

ID=59166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87631.5A Pending CN106874673A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7467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7710A (zh) * 2019-07-11 2019-10-18 苏州达家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40493A (zh) * 2020-05-29 2020-09-08 扬中市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冒泡算法的手术通知单自动排班方法
CN111882218A (zh) * 2020-07-28 2020-11-0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基于vba和c#的排班考勤方法
CN112101825A (zh) * 2020-11-16 2020-12-18 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客运服务的站务排班与考勤系统及方法
CN112561478A (zh) * 2020-12-16 2021-03-26 上海红爵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医院科室的智能排班考勤管理方法
CN116721751A (zh) * 2023-08-10 2023-09-08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临床大数据的医护排班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0253A (zh) * 2012-06-05 2012-10-31 广东智华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务人员智能排班与应急方法
CN102930399A (zh) * 2012-11-07 2013-02-13 深圳市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地铁乘务管理系统的排班方法
CN103258113A (zh) * 2013-04-02 2013-08-21 冯志仙 一种护理管理系统
CN104112175A (zh) * 2013-04-17 2014-10-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排班方法及系统
CN105069569A (zh) * 2015-08-10 2015-11-18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排班方法及系统
CN105574793A (zh) * 2016-01-07 2016-05-11 蓝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为值班医生自动分配检查任务的排班方法及系统
CN105701648A (zh) * 2016-02-22 2016-06-22 太仓苏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班管理系统
CN105868840A (zh) * 2016-03-12 2016-08-17 丽水学院 可实时调整窗口开放数目的弹性服务制排班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0253A (zh) * 2012-06-05 2012-10-31 广东智华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务人员智能排班与应急方法
CN102930399A (zh) * 2012-11-07 2013-02-13 深圳市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地铁乘务管理系统的排班方法
CN103258113A (zh) * 2013-04-02 2013-08-21 冯志仙 一种护理管理系统
CN104112175A (zh) * 2013-04-17 2014-10-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排班方法及系统
CN105069569A (zh) * 2015-08-10 2015-11-18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排班方法及系统
CN105574793A (zh) * 2016-01-07 2016-05-11 蓝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为值班医生自动分配检查任务的排班方法及系统
CN105701648A (zh) * 2016-02-22 2016-06-22 太仓苏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班管理系统
CN105868840A (zh) * 2016-03-12 2016-08-17 丽水学院 可实时调整窗口开放数目的弹性服务制排班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玉秀: "医院排班制人事考勤系统设计", 《中国医学创新》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7710A (zh) * 2019-07-11 2019-10-18 苏州达家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47710B (zh) * 2019-07-11 2023-02-28 苏州达家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40493A (zh) * 2020-05-29 2020-09-08 扬中市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冒泡算法的手术通知单自动排班方法
CN111640493B (zh) * 2020-05-29 2020-12-25 扬中市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冒泡算法的手术通知单自动排班方法
CN111882218A (zh) * 2020-07-28 2020-11-0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基于vba和c#的排班考勤方法
CN111882218B (zh) * 2020-07-28 2024-03-05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基于vba和c#的排班考勤方法
CN112101825A (zh) * 2020-11-16 2020-12-18 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客运服务的站务排班与考勤系统及方法
CN112561478A (zh) * 2020-12-16 2021-03-26 上海红爵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医院科室的智能排班考勤管理方法
CN116721751A (zh) * 2023-08-10 2023-09-08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临床大数据的医护排班方法及系统
CN116721751B (zh) * 2023-08-10 2023-12-05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临床大数据的医护排班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4673A (zh) 一种医院排班系统设计方法
Bardram et al. A web of coordinative artifacts: collaborative work at a hospital ward
Prasartkul et al. Prospects and contexts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in Thailand.
Foreit et al. Increasing access to family planning (FP)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RH) services through task-sharing between community health workers (CHWs) and community mid-level professionals in large-scale public-sector programs: a literature review to help guide case studies
Campbell Strategies for problem list implementation in a complex clinical enterprise.
Prince Beyond failure: bureaucratic labour and the will to improve in Kenya's experiments with universal health care
JP3925848B2 (ja) スキル適合方法
Yakubu et al. Impact of self organisation and time management on staff performance and service delivery
Birgün et al. Scientific publication analysis on lean management in healthcare sector: the period of 2010-2019
Hummer et al. Improvement in prescription renewal handling by application of the Lean process.
Kanner Programmed medical history-taking with or without computer
US20030216945A1 (en) Method for analyzing orders and automatically reacting to them with appropriate responses
Twohig “We Shall Arrive at the “Utopia” of Nursing”: Reconceptualizing Nursing Labour in British Columbia, 1945-1965
Hall et al. Case study of an inter‐professional and inter‐organisational programme to adapt, implement and evaluate clinical guidelines in secondary care
Chong et al. Planning ophthalmology workflow in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a systems engineering approach
Ngoma et al. Challenges in implementing a computerized name-based information tracking System: Practical Experiences from Maternal Health Care
Wadhwa et al. Talent Management amidst the Covid-19 Pandemic with the Role of AI in the Health Industry
Murphy A brief history of pediatric nurse practitioners and NAPNAP 1964–1990
Carlton et al. Physician engagement with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professionalism
JP7470887B2 (ja) 画像情報認識装置、画像情報記憶媒体構築方法、画像情報認識方法、そ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保健情報管理方法
Jameson A system of recording the family history in general practice.
Fako et al. Productivity among nurses and midwives in Botswana
Barr Value for money in hospitals
Ashford et al. The Exeter Community Health Research Project
Haaga et al. The Second Malaysian Family Life Surve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