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01202A - 发热盘和具有该发热盘的加热壶 - Google Patents

发热盘和具有该发热盘的加热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01202A
CN106801202A CN201710079337.XA CN201710079337A CN106801202A CN 106801202 A CN106801202 A CN 106801202A CN 201710079337 A CN201710079337 A CN 201710079337A CN 106801202 A CN106801202 A CN 106801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generating disc
weight
heating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793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少华
杨智龙
杨玲
曹达华
熊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7933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012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01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12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4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 C22C38/5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with more than 1.5% by weight of mangane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mangane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4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 C22C38/4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with copp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10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 H05B3/12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okers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发热盘的不锈钢材料、发热盘和具有该发热盘的加热壶。其中,不锈钢材料含有:1.0~5.0重量%的Cu;10~30重量%的Cr;6~15重量%的Ni;不大于10重量%的Mn;不大于0.1重量%的C;不大于1.0重量%的Si;以及余量的Fe。采用该不锈钢材料制备得到的发热盘能够释放具有杀菌功能的金属离子,通过静电吸附、金属溶出杀菌等机制产生抗菌作用,因此具有该发热盘的加热壶具有长期的广谱抗菌性能,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市场价值。

Description

发热盘和具有该发热盘的加热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发热盘和具有该发热盘的加热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关注,养生壶由于集烧水、熬粥、泡茶、药膳等功能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
然而,现有的养生壶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发明人基于对以下问题和事实的发现而提出的:
养生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期煮食、贮存茶叶、粥、中药等各种食材,使得底部发热盘难以避免地会残留水渍、茶渍,药渣等,这些残留物质长期放置过程中会与空气接触而滋生各种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从而导致壶体产生异味,同时对人体也存在较大的健康危害。
目前,常见抗菌的技术主要有紫外光、负离子、臭氧等,如果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养生壶产品,存在着需要额外添加抗菌模块、结构复杂、成本高等缺点;另外,通过对壶身及底部发热盘进行表面改性或表面涂层则存在着处理工艺复杂、成本高及表面抗菌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和脱落导致抗菌性能耐久性不佳等缺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用于发热盘的不锈钢材料、发热盘和具有该发热盘的加热壶。该发热盘能够释放具有杀菌功能的金属离子,通过静电吸附、金属溶出杀菌等机制产生抗菌作用,因此具有该发热盘的加热壶具有长期的广谱抗菌性能,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市场价值。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发热盘的不锈钢材料,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不锈钢材料含有:1.0~5.0重量%的Cu;10~30重量%的Cr;6~15重量%的Ni;不大于10重量%的Mn;不大于0.1重量%的C;不大于1.0重量%的Si;以及余量的Fe。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用于发热盘的不锈钢材料采用具有杀菌功能的金属元素制成不锈钢发热盘,在使用过程中,抗菌不锈钢发热盘表面能够释放具有杀菌功能的金属离子,通过静电吸附、金属溶出杀菌等机制产生抗菌作用,从而使发热盘具有长期的广谱抗菌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发热盘的不锈钢材料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材料含有:3.5~4..5重量%的Cu;18~20重量%的Cr;8~10重量%的Ni;0.1~2.0重量%的Mn;0.01~0.08重量%的C;0.4~1.0重量%的Si;以及余量的Fe。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用于发热盘的不锈钢材料的抗菌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热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发热盘是前面实施例的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由此发热盘在使用过程中,其表面能够释放具有杀菌功能的金属离子,并通过静电吸附、金属溶出杀菌等机制产生抗菌作用,因此该发热盘具有长期的广谱抗菌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盘呈平板状。
在本发明的第三的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加热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加热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内限定出加热空间;前面实施例的发热盘,所述发热盘设置在所述加热空间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热壶采用具有广谱抗菌性能的发热盘,因此该加热壶使用更加安全健康,长期使用可以达到养生目的,受更多消费者喜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盘设置在所述加热空间的底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壶为养生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壶用于加热选自养生茶、中药、牛奶、粥等至少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的至少之一为至少9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壶体是由高硼硅玻璃形成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壶进一步包括加热温控底座,所述加热温控底座与所述发热盘相连。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提出了前面实施例的不锈钢材料在制备养生壶中的用途。由于不锈钢材料采用具有杀菌功能,因此可以使得养生壶具有抗菌性,使用更加安全健康,受更多消费者喜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热盘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食物霉变试验结果对比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食物霉变试验结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用于发热盘的不锈钢材料,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锈钢材料含有:1.0~5.0重量%的Cu;10~30重量%的Cr;6~15重量%的Ni;不大于10重量%的Mn;不大于0.1重量%的C;不大于1.0重量%的Si;以及余量的Fe。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发明人发现,通过向不锈钢材料中加入1.0~5.0重量%的Cu,可以使不锈钢材料具有抗菌功能,因此将其制备成发热盘,在使用过程中,发热盘的表面能够释放出具有杀菌功能的铜离子,通过静电吸附、金属溶出杀菌等机制产生抗菌作用,从而解决发热盘表面残留物长期放置会滋生细菌,导致发热盘产生异味,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发热盘可以为加热壶内发热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发明人还发现,通过向不锈钢材料中加入10~30重量%的Cr、6~15重量%的Ni以及不大于10重量%的Mn,可以使上述金属元素与Cu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用于发热盘的不锈钢材料的杀菌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锈钢材料含有:3.5~4..5重量%的Cu;18~20重量%的Cr;8~10重量%的Ni;0.1~2.0重量%的Mn;0.01~0.08重量%的C;0.4~1.0重量%的Si;以及余量的Fe。由此,发明人通过进一步对不锈钢材料中各组分含量进行优化,发现通过采用上述组分含量可以进一步提高不锈钢材料表面释放具有杀菌功能的金属离子的性能,进而进一步提高用于发热盘的不锈钢材料的广谱抗菌性能。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热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发热盘是由前面实施例的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由此发热盘在使用过程中,其表面能够释放具有杀菌功能的金属离子,并通过静电吸附、金属溶出杀菌等机制产生抗菌作用,因此该发热盘具有长期的广谱抗菌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发热盘可以呈任意形状,例如可以呈盘管状、螺旋状、平板状等。如图1所示,发热盘优选呈平板状。
在本发明的第三的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加热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加热壶包括:壶体100和发热盘200,壶体100内限定出加热空间110;发热盘200为前面实施例的发热盘,发热盘设置在加热空间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热壶采用具有广谱抗菌性能的发热盘,因此该加热壶使用更加安全健康,长期使用可以达到养生目的,受更多消费者喜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发明人发现,相对于常见的杀菌、抗菌技术,例如利用紫外光、负离子、臭氧等进行杀菌、抗菌,本发明的加热壶直接向底部不锈钢发热盘中添加金属元素,从而实现了加热壶的杀菌、抗菌功能,无需额外向壶中添加抗菌模块,从而简化了加热壶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发热盘设置在加热空间的底部。由此可以提高发热盘与加热壶内剩余物或者残留物的接触面积,进而得到最好抗菌效果。另外还可以方便加热,提高加热壶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加热壶为养生壶。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养生壶的健康安全性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加热壶用于加热选自养生茶、中药、牛奶、粥等至少之一。由此可以防止上述食物滋生病菌,延长其存放时间,提高食品安全性。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本发明的加热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的至少之一为至少90%。上述抗菌率是按照标准JIS Z 2801-2010的方法测试获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壶体是由高硼硅玻璃形成的。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加热壶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加热壶进一步包括加热温控底座300,加热温控底座300与发热盘200相连。由此可以对发热盘进行温度控制,进而提高加热壶的智能性,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
另外,发明人通过将具有灭菌活性的金属元素添加至不锈钢中,并通过一体成型制备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不锈钢发热盘应用于加热壶中。该发热盘相对于涂层发热盘不仅节省了制备工序,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以涂层的形式形成在壶身内表面或底部不锈钢发热盘等位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涂层磨损或脱落而导致的抗菌效果欠佳问题。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不锈钢材料的发热盘即使磨损也不会影响其抗菌效果,进而使用寿命更长,抗菌效果更持久。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加热壶采用具有杀菌功能的金属离子制成不锈钢发热盘,在使用过程中,抗菌不锈钢发热盘表面能够释放具有杀菌功能的金属离子,通过静电吸附、金属溶出杀菌等机制产生抗菌作用,从而使该加热壶具有长期的广谱抗菌性能。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提出了前面实施例的不锈钢材料在制备养生壶中的用途。由于不锈钢材料采用具有杀菌功能,因此可以使得养生壶具有抗菌性,使用更加安全健康,受更多消费者喜好。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描述性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加热壶中不锈钢发热盘包含:18.7wt%的Cr,9.7wt%的Ni、4.2wt%的Cu、0.02wt%的C、0.49wt%的Si、1.25wt%的Mn、0.024wt%的P以及0.002wt%的S和余量的Fe。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加热壶中不锈钢发热盘包含:18wt%的Cr,8.7wt%的Ni以及3.6wt%的Cu、0.04wt%的C、0.70wt%的Si以及1.45wt%的Mn和余量的Fe。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加热壶中不锈钢发热盘包含:18.0wt%的Cr,9wt%的Ni、3.8wt%的Cu、0.04wt%的C、0.5wt%的Si以及1.8wt%的Mn和余量的Fe。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按照标准JIS Z 2801-2010的方法测试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的相同材料的不锈钢样板的抗菌性能,不锈钢样板的规格为50mm×50mm,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实施例1中不锈钢材料的抗菌性能测试
表2实施例2中不锈钢材料的抗菌性能测试
表3实施例3中不锈钢材料的抗菌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加热壶所采用的发热盘不锈钢材料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
实施例5
称取3g银耳和5g红枣倒入实施例1中的加热壶中,加入500mL水,加热至煮熟,然后自然静置4天,食物表面状态的变化如图4所示,结果表明,随着静置时间的增加,普通养生壶中的食物表面出现了明显的霉变,而实施例1中的加热壶中的食物则无明显变化。
实施例6
将500mL牛奶倒入实施例1中的加热壶中,然后自然静置4天,牛奶表面状态的变化如图5所示,结果表明,随着静置时间的增加,普通养生壶中的牛奶表面出现了明显的霉变,而实施例1中的加热壶中的食物则无明显变化。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发热盘的不锈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材料含有:1.0~5.0重量%的Cu;10~30重量%的Cr;6~15重量%的Ni;不大于10重量%的Mn;不大于0.1重量%的C;不大于1.0重量%的Si;以及余量的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热盘的不锈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材料含有:3.5~4..5重量%的Cu;18~20重量%的Cr;8~10重量%的Ni;0.1~2.0重量%的Mn;0.01~0.08重量%的C;0.4~1.0重量%的Si;以及余量的Fe。
3.一种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是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锈钢材料制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呈平板状。
5.一种加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壶包括:
壶体,所述壶体内限定出加热空间;
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发热盘,所述发热盘设置在所述加热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设置在所述加热空间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壶为养生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壶用于加热选自养生茶、中药、牛奶、粥等至少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的至少之一为至少90%。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是由高硼硅玻璃形成的。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壶进一步包括加热温控底座,所述加热温控底座与所述发热盘相连。
12.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锈钢材料在制备养生壶中的用途。
CN201710079337.XA 2017-02-14 2017-02-14 发热盘和具有该发热盘的加热壶 Pending CN1068012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9337.XA CN106801202A (zh) 2017-02-14 2017-02-14 发热盘和具有该发热盘的加热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9337.XA CN106801202A (zh) 2017-02-14 2017-02-14 发热盘和具有该发热盘的加热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1202A true CN106801202A (zh) 2017-06-06

Family

ID=58988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79337.XA Pending CN106801202A (zh) 2017-02-14 2017-02-14 发热盘和具有该发热盘的加热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0120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63A (zh) * 1995-12-15 1997-09-03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改进抗菌性能的不锈钢及其制法
CN1401808A (zh) * 2002-09-13 2003-03-12 张体宝 奥氏体抗菌不锈钢
CN1483849A (zh) * 2002-11-15 2004-03-24 张体宝 改进抗菌性能的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法
CN201743507U (zh) * 2010-01-27 2011-02-16 陈标年 陶瓷养生电热水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63A (zh) * 1995-12-15 1997-09-03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改进抗菌性能的不锈钢及其制法
CN1401808A (zh) * 2002-09-13 2003-03-12 张体宝 奥氏体抗菌不锈钢
CN1483849A (zh) * 2002-11-15 2004-03-24 张体宝 改进抗菌性能的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法
CN201743507U (zh) * 2010-01-27 2011-02-16 陈标年 陶瓷养生电热水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誉喜等: "《学生居家安全知识》", 30 November 2010,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50289B2 (ja) 貴金属担持無機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水処理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818860B1 (ko) 항균성 제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EP3187621B1 (en) Antibacterial produc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833307A (zh) 具有消毒和报警功能的消毒柜
CN106801202A (zh) 发热盘和具有该发热盘的加热壶
CN102450943A (zh) 抗菌保健低压力锅
US10940664B2 (en) Antibacterial produc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901605A (zh) 滤网和具有该滤网的壶具
KR101656335B1 (ko) 식품용기에 내장 또는 설치되어 원적외선 방사능을 갖도록 제공되는 세라믹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641668B (zh) 抗菌產品及其製造方法
CN104886214A (zh) 一种艾叶糕及其制作方法
CN203828643U (zh) 煮制食品用的加热及冷却一体化组合餐具
US10470463B2 (en) Antibacterial produc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0931005U (zh) 一种食物料理装置
CN102308951A (zh) 一种不粘锅的香草饭
CN216439026U (zh) 一种自带杀菌消毒功能的烤箱
CN108004110A (zh) 一种用远红外线辐射体制备保健益生酒的方法
KR102549646B1 (ko) 볶음 고춧가루, 그 포장 및 제조방법
CN107115535A (zh) 一种消毒柜
CN206303759U (zh) 一种抗菌蒸汽阀和煮食设备
CN108652434A (zh) 一种双控温边炉
CN206729769U (zh) 一种抗菌回流阀、蒸汽阀和煮食设备
CN201438926U (zh) 金属紫砂电饭锅
CN207118835U (zh) 内锅和烹饪器具
KR200396669Y1 (ko) 항균 식사 도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