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5792B - 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和具备该后处理装置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和具备该后处理装置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5792B
CN106795792B CN201480081709.7A CN201480081709A CN106795792B CN 106795792 B CN106795792 B CN 106795792B CN 201480081709 A CN201480081709 A CN 201480081709A CN 106795792 B CN106795792 B CN 1067957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forced regeneration
main body
driving type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17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5792A (zh
Inventor
早川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kuetsu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kuetsu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kuetsu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kuetsu Industr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795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5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5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5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021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 F02D41/0235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in relation with the state of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 F02D41/027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in relation with the state of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to purge or regenerate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 F02D41/029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in relation with the state of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to purge or regenerate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being a particulate fil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 F01N3/023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using means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s, e.g. by burning trapped particles
    • F01N3/025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using means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s, e.g. by burning trapped particles using fuel burner or by adding fuel to exhau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105General auxiliary catalysts, e.g. upstream or downstream of the main catalyst
    • F01N3/106Auxiliary oxidation catalys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9/00Controlling engines, such controlling being peculiar to the devices driven thereby, the devices being other than parts or accessories essential to engine operation, e.g. controlling of engines by signals external thereto
    • F02D29/04Controlling engines, such controlling being peculiar to the devices driven thereby, the devices being other than parts or accessories essential to engine operation, e.g. controlling of engines by signals external thereto peculiar to engines driving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02D41/1438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 F02D41/1439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osition of the sensor
    • F02D41/1441Plural sen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02D41/1438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 F02D41/144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 F02D41/1446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the characteristics being exhaus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02D41/1438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 F02D41/144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 F02D41/1448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the characteristics being an exhaust ga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8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 F02D41/4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njection timing or duration
    • F02D41/402Multiple injections
    • F02D41/405Multiple injections with post inj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2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concerning induction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02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riven b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06Control using electricity
    • F04B49/065Control using electricity and making use of compu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22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by means of valves
    • F04B49/225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by means of valves with throttling valves or valves varying the pump inlet opening or the outlet op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2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concerning induction conduits
    • F02D2009/0201Arrangements; Control features; Details thereof
    • F02D2009/023Engine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02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the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D2200/08Exhaust gas treatment apparatus parameters
    • F02D2200/0812Particle filter loa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203/00Motor parameters
    • F04B2203/06Motor parameter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4B2203/0605Rotational spe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rocesses For Solid Components From Exhaust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应用在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DPF的强制再生处理方法。当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中设置的发动机(20)的排气通道(21)中设置的排气后处理装置(DPF)(50)的滤芯上堆积的颗粒物质(PM)量达到规定的强制再生开始量(作为一例10g/L)以上且输入了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时,将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的容量控制单元(30)无效化,关闭吸入阀(12),并使所述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大气开放,使所述压缩机主体(10)成为低负荷状态,并且使发动机成为规定的再生转速且切换到使排气温度上升的规定的强制再生模式的运转。这样,通过使所述DPF(50)内的温度上升到氧化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以上的温度且不足PM的自燃温度的温度,使滤芯上堆积的PM强制燃烧。

Description

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和具备 该后处理装置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更具体地,涉及通过将所述排气后处理装置中设置的滤芯(filter element)上捕捉的颗粒物质(Particulatematter/以下称“PM”)燃烧并除去而使所述滤芯再生的方法,以及具备用于执行所述再生方法的结构的发动机驱动型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用发动机驱动压缩机主体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即使在电源难以保证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压缩空气,特别是将压缩机主体、发动机和其他必要设备收容在隔音箱内一体化的封装型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由于移动和设置容易,所以作为土木、建筑工地等中的压缩空气的供给源广泛使用。
这种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从控制运行成本的目的出发,作为驱动压缩机主体的发动机,使用以相比汽油燃烧效率高、油耗优异的轻油为燃料的柴油发动机。
所述柴油发动机在结构上相比汽油发动机在燃烧时和排气一起排出的颗粒物质(PM)更多。由于所述PM成为大气污染和健康损害的原因,所以通过排气限制对从柴油发动机排出的PM的限制值(每单位输出的质量[g/kWh])进行了规定。为了应对所述排出限制,在柴油发动机的排气通道中,设置被称作柴油微粒过滤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的排气后处理装置(以下仅称为“DPF”),试图降低PM的排出量。
所述DPF通过由内置滤芯捕捉排气中的PM,使PM的排出量减少,所以随着持续使用,PM不断堆积在滤芯上而产生堵塞。而后,因所述堵塞使排气阻力提高,会招致发动机的输出降低和油耗的恶化,所以需要进行将滤芯上堆积的PM除去而使滤芯再生的处理。
作为这种滤芯的再生方式的一种,公开有在DPF内的入口侧设置氧化催化剂并在氧化催化剂的下游侧收容滤芯的连续再生型的DPF。所述连续再生型的DPF在发动机的工作中,氧化催化剂的温度因排气的热量而上升到活性温度以上时,通过氧化催化剂的作用生成NO2,将NO2作为氧化剂使PM燃烧,由此能够在比PM通过氧而燃烧的自燃温度低的温度使滤芯再生,在发动机的工作中,利用排气的热量使PM连续燃烧并除去。
可是,在这种连续再生型的DPF中,发动机在低负荷的运转状态下长时间运转等时,在排气温度低于氧化催化剂的活性化温度的状态下长时间运转的情况下,由于不会生成NO2而不能使PM燃烧,所以PM在滤芯上不断堆积。而后,当滤芯上堆积了超过一定量的PM而导致排气阻力上升后,发动机转移到高负荷运转时,由于高排气阻力的影响,排气温度比通常的高负荷运转时温度高,滤芯上堆积的大量PM开始自燃并产生高温,所述热量使DPF主体和DPF内收容的滤芯(以下为滤芯等)产生裂纹和熔损。
因此,在连续再生型的DPF中,也并用如下强制再生方式(专利文献1):当滤芯上的PM的堆积量达到规定量以上时,通过燃料的后喷射和喷射时期的延迟使排气温度上升,从而使DPF内的氧化催化剂的温度上升到活性温度以上,由此将NO2作为氧化剂使滤芯上堆积的PM强制燃烧。
另外,尽管没有公开关于DPF的结构,但是作为有关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的运转控制方法的发明,公开有专利文献2、3。
这里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为了以低油耗对消费侧供给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在运转中,进行容量控制和速度控制(专利文献2、3)。
其中的容量控制是指下述控制:在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因压缩空气的消耗而低于规定的设定压力时,开放压缩机主体的吸入口,向进行空气的吸入和压缩的负荷运转转移,并且在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达到规定的设定压力以上时,关闭压缩机主体的吸入口,向停止空气的吸入和压缩的无负荷运转转移。
此外,速度控制是指下述控制:随着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变低,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并且随着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变高,降低发动机的转速。
另外,上述的专利文献3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作业机,在压缩机主体的吸入口关闭的状态下进行前述的无负荷运转时,通过将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的压力大气开放或向吸入阀的吸入流道导入,降低无负荷运转时发动机的负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280118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20917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312272号
作为上述的专利文献1介绍的强制再生方法,尽管是汽车上装载的DPF的强制再生,但是DPF的强制再生不仅是汽车上装载的DPF所需的处理,也是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上装载的DPF所需的处理。
可是,专利文献1介绍的强制再生方法,是在汽车的行驶中,在发动机的负荷发生变化的状态下进行的强制再生(在本说明书中称“负荷变动型强制再生”)。
即,前述的强制再生是在PM大量堆积前,当PM的堆积量超过规定量时,通过将NO2作为氧化剂使PM强制燃烧,防止大量PM在滤芯上自燃时产生的放热使滤芯破损,即使在前述的规定量的PM燃烧时,在PM的燃烧速度快的情况下,滤芯也会因瞬间被施加高热而破损。
因此,需要使强制再生时的DPF内温度达到氧化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以上,并且必须维持不足PM的自燃温度(通过氧的燃烧温度)的温度。
这里,DPF内的温度因发动机的排气温度而变化,发动机的排气温度因发动机的负荷的变动而变化。因此,在排气温度因发动机的低负荷运转而较低的状态中,为提高氧化催化剂的温度也采用温度上升单元(主要后喷射)。
可是,即使在排气温度因发动机低负荷运转而较低的状态下开始后喷射,利用后喷射使氧化催化剂的温度上升到活性温度以上也需要数分~10分钟左右,而且利用达到活性温度以上的氧化催化剂生成的NO2使PM强制燃烧、至滤芯的再生结束为止,需要以氧化催化剂在活性温度以上的状态持续运转20~30分钟。
对此,重复在低负荷运转中仅极短时间成为高负荷运转、随后返回低负荷运转的运转动作时,后喷射的燃料喷射量伴随负荷变动而增减,或者重复在暂时的高负荷运转时后喷射停止的动作,因此氧化催化剂的温度变得不稳定,不能保持活性温度以上的状态,由于不能稳定/持续生成NO2,所以不能使PM燃烧,或者,尽管处于强制再生执行中,但如果操作者使发动机停止,则PM的燃烧也中止,所以不仅不能使滤芯再生,PM的堆积量还会增加,尽管具有强制再生(负荷变动型强制再生)功能,但滤芯上大量堆积PM而导致排气阻力升高,当排气温度异常上升而到达PM的自燃温度时,大量堆积的PM急剧自燃,DPF主体和滤芯存在破损的危险。
发明内容
在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代替前述的“负荷变动型强制再生”或者与“负荷变动型强制再生”并用,作为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设置的DPF的新型强制再生方法,提供能够在将发动机的负荷维持为一定的状态、随之将DPF内的温度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的强制再生(以下称“定负荷型强制再生”),并且提供具备用于实现所述定负荷型强制再生的结构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
以下,和为了实施发明的实施方式使用的附图标记一起,记述用于解决问题的单元。所述附图标记用于使权利要求的记述和用于实施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记述明确对应,当然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性范围的解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50的再生方法的特征在于,
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包括:吸入被压缩流体并压缩的压缩机主体10;驱动所述压缩机主体10的发动机20;开闭所述压缩机主体10的吸入口11的吸入阀12;容量控制单元30,其根据所述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压力的变化通过开闭所述吸入阀12进行容量控制;以及进行所述发动机20的转速控制的速度控制单元40,
在所述发动机20的排气通道21中设置排气后处理装置(DPF)50,所述排气后处理装置(DPF)50具备用于捕捉排气中的颗粒物质(PM)的滤芯和氧化催化剂,
当所述DPF50中设置的滤芯上堆积的PM量达到规定的强制再生开始量(作为一例10g/L)以上且输入了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时,
将由所述容量控制单元30进行的容量控制无效化,关闭所述吸入阀12,并且将所述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大气开放,使所述压缩机主体10即压缩机1处于低负荷状态,
并且使所述发动机20处于规定的再生转速且切换到使排气温度上升的规定的运转状态构成的强制再生模式,
由此进行使所述DPF50内的温度上升到所述氧化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以上且不足所述PM的自燃温度的温度而使所述DPF50的所述滤芯上堆积的PM强制燃烧的强制再生处理。
在上述再生方法中,所述DPF50中设置的滤芯上堆积的PM量达到规定的强制再生开始量(作为一例10g/L)以上时,
使由所述速度控制单元40进行的转速控制无效化,使所述发动机20切换到以规定的无负荷运转速度(作为一例1350min-1)运转的待机运转模式,设置等待所述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的输入的前处理,
并且在所述待机运转模式的运转中,输入了所述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时,
将所述容量控制无效化,使所述压缩机主体10成为所述低负荷状态,
并且将所述发动机的运转状态从所述待机运转模式切换为所述强制再生模式,进行所述强制再生处理。
而且,持续进行所述强制再生处理直到经过规定时间(作为一例30分钟)且所述滤芯上堆积的PM量低于规定的强制再生结束量(作为一例8g/L)为止。
所述强制再生模式中的发动机20的运转控制,可以伴随燃料的追加喷射。
另外,在本发明中“追加喷射”是指,包含主喷射后进行的追加的燃料喷射整体,不仅是与主喷射之间明确存在不喷射燃料的时间的后喷射、远后喷射、近后喷射(JIS D0116-5:2008),也包含与主喷射连续进行的燃料喷射。
而且,优选在将所述压缩机主体10设为所述低负荷状态后,将发动机20的运转状态向所述强制再生模式切换。
更优选的是,在所述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压力降低到规定的下限压力以下后,将发动机20的运转状态向所述强制再生模式切换。
此外,用于执行上述DPF的再生方法的本发明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
包括:吸入被压缩流体并压缩的压缩机主体10;驱动所述压缩机主体10的发动机20;开闭所述压缩机主体10的吸入口11的吸入阀12;容量控制单元30,其根据所述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压力的变化通过开闭所述吸入阀12进行容量控制;以及进行所述发动机20的转速控制的速度控制单元40,所述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的特征在于设置有:
排气后处理装置(DPF)50,设置在所述发动机20的排气通道21中,捕捉排气中的颗粒物质(PM);
输入单元64,用于输入所述DPF50的强制再生处理的开始指令;
强制再生控制部62,通过由所述输入单元64进行的开始指令的输入,输出切换信号;
低负荷化单元70,从所述强制再生控制部62接收切换信号,将由所述容量控制单元30进行的容量控制无效化,关闭所述吸入阀12,并且将所述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大气开放,使所述压缩机主体10处于低负荷状态;以及
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82,从所述强制再生控制部62接收切换信号,使所述发动机20处于规定的再生转速且切换到使排气温度上升的规定的运转状态构成的强制再生模式。
上述结构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中可以还设置有:
压力检测单元(Ps1、Ps2),检测所述滤芯的前后的所述DPF50内的压力;
堆积状态判定单元83,接收所述压力检测单元(Ps1、Ps2)的检测信号并算出所述滤芯上的PM的堆积量,并把算出的PM堆积量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比较,判断滤芯上的PM的堆积状态;以及
待机运转控制单元84,当所述堆积状态判定单元83判断堆积了应进行强制再生的堆积量在预先设定的规定的强制再生开始量以上的PM时,将由所述速度控制单元40进行的转速控制无效化,使所述发动机切换到以规定的无负荷运转速度(作为一例1350min-1)运转的待机运转模式,等待由所述输入单元64进行的开始指令的输入。
还可以设有堵塞显示单元63,当所述堆积状态判定单元83判断堆积了所述强制再生开始量以上的PM时,所述堵塞显示单元63显示滤芯处于堵塞状态。
而且,设置用于对所述输入单元64输入开始指令后所经过的时间进行计时的计时器,
所述计时器计时规定时间且所述堆积状态判定单元83判断所述滤芯上堆积的PM量低于规定的强制再生结束量(作为一例8g/L)时,
所述强制再生控制部62使由所述低负荷化单元70进行的吸入阀12的控制和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的大气开放结束,使由所述容量控制单元30进行的容量控制成为有效,
并且所述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82使强制再生模式下的发动机的运转结束,使由所述速度控制单元40进行的速度控制恢复。
所述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82在所述强制再生模式中,进行燃料的追加喷射。
此外,优选所述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82在压缩机主体通过所述低负荷化单元70成为低负荷状态后,使所述发动机切换到所述强制再生模式。
此时,设置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压力的吐出压力检测单元24,
所述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82在所述吐出压力检测单元24检测到所述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压力达到规定的下限压力时,使所述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转移到所述强制再生模式。
利用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结构,按照本发明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的DPF再生方法和执行所述再生方法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可以得到以下的显著效果。
按照作为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说明的DPF的强制再生,针对在汽车的行驶中进行由此使发动机的负荷变动的状态下的强制再生(负荷变动型强制再生),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将由容量控制单元30进行的容量控制无效化,将压缩机主体10设为规定的低负荷状态,在降低发动机的负荷并使其稳定的状态下且使发动机20的转速以规定的再生转速一定的状态下进行DPF的强制再生(在本说明书中称“定负荷型强制再生”),因此不仅能避免滤芯等的破损,还能确保滤芯上堆积的PM燃烧而再生。
这里,在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即使仅关闭压缩机主体10的吸入口11,通过不再由压缩机主体10进行空气的压缩,和吸入口11开放时比较,可以减小压缩机主体10的负荷。
可是,仅仅关闭压缩机主体10的吸入口11,在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压力维持高压的状态下,由于压缩机主体10反抗从吐出侧向吸入侧回流的压缩空气进行运转,发动机20上仍旧作用有30%左右的相对高负荷率。
对此,按照将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大气开放的状态下进行再生处理的本发明的结构,通过降低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压力,能够使压缩机主体10的负荷进一步降低,可以实现低油耗下的再生处理,并且通过抑制再生处理时的发动机的排气温度的上升,能进一步降低滤芯等破损的危险。
设置有:压力检测单元(Ps1、Ps2),检测滤芯前后的DPF50内的压力;堆积状态判定单元83,根据所述压力检测单元(Ps1、Ps2)的检测信号,判断滤芯上的PM的堆积状态;以及待机运转控制单元84,当堆积状态判定单元83判断滤芯上的PM的堆积量达到规定的强制再生开始量以上时,将由速度控制单元40进行的发动机的转速控制无效,以规定的无负荷运转速度进行待机运转,按照如上设置的结构,在滤芯发生堵塞后、到强制再生开始为止期间,能防止发动机转移到高负荷运转引起PM的急剧燃烧而导致滤芯破损。
此外,按照设有用于显示滤芯处于规定的堵塞状态的堵塞显示单元63的结构,能够使操作者识别DPF处于需要进行强制再生处理的状态。
通过使上述强制再生处理持续规定的时间且持续进行到滤芯上堆积的PM量达到不足规定的强制再生结束量(作为一例8g/L)为止,能够确保将堆积的PM燃烧、除去而使滤芯再生。
通过燃料的追加喷射使排气温度上升,因此通过进行对发动机的燃料的喷射控制能实现强制再生所需要的DPF内的温度上升,不需要另外设置加热器等加热单元。
另外,通过在将所述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大气开放后进行强制再生处理,更优选通过在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的压力降低到规定的下限压力后进行强制再生处理,能够在发动机20的负荷降低的状态下,使发动机20的运转转移到强制再生模式,能够防止发动机上施加未预期的高负荷使排气温度过度上升而导致滤芯等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的说明图。
图2是主控制器(MC)和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功能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又一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的说明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在以规定的转速(再生转速)运转中为了向DPF供给规定的放热量的燃料的主喷射量和追加喷射量与发动机的负荷率的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
[定负荷型强制再生]
本发明中进行的DPF的强制再生方法中,采用在排除了发动机的负荷的变动的状态下进行的“定负荷型强制再生”。
在所述“定负荷型强制再生”中,为了得到最佳的排气温度/流量以使氧化催化剂保持稳定在活性温度的状态,设定作为强制再生时的发动机的转速的规定的再生转速,并预先设定用于维持再生转速的燃料主喷射量,而且预先设定使氧化催化剂的温度上升的追加喷射的燃料喷射量。
本申请采用的定负荷型强制再生与作为现有技术说明的负荷变动型强制再生不同,在强制再生中,发动机维持设定的再生转速,因此排除了发动机的负荷变动,所以追加喷射的燃料喷射量固定在一定量。即,由燃料主喷射和追加喷射供给的燃料的总量以如下方式设定:使通过燃料的燃烧对DPF供给的放热量在氧化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以上且不超过DPF的容许温度。
这里,如果把在发动机维持在一定的再生转速的状态下对DPF供给再生需要的一定的放热量的燃料的主喷射量、追加喷射量和发动机的负荷率的关系示意性地进行表示,则如图5所示。
即,为了在发动机的负荷率增加时使发动机的转速维持一定,需要增加燃料的主喷射量。
另一方面,如果伴随发动机的负荷率的增加,使主喷射量增加而使伴随主喷射的燃料的燃烧的放热量增大,则即使追加喷射量减少,也可以对DPF供给再生所需要的放热量。
而后,关于所述燃料喷射量(主喷射和追加喷射)的设定,在将压缩机主体10的吸入口11关闭并将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大气开放的低负荷状态下进行的本发明的强制再生中,以发动机负荷率0%的条件进行设定,作为一例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通过将主喷射量设为Fm1、将追加喷射量设为Fa,可以得到需要的放热量。
对此,现有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即使是压缩机主体10的吸入口11关闭、压缩机主体10不进行空气的压缩的卸载运转的状态,但是在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压力维持高压的状态下,反抗从吐出侧向吸入侧回流的压缩空气进行压缩机主体10的运转,所以发动机20上仍旧施加有30%左右的比较高的负荷。
因此,在现有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将追加喷射量设为Fa执行定负荷型强制再生时,控制发动机的运转状态的发动机控制单元(ECU)80,为了在30%的负荷状态下也维持既定的再生转速,以与负荷率30%相当的主喷射量(图5中的Fm2)进行主喷射,因此相对于以负荷率0%进行强制再生的本发明的总燃料喷射量(主喷射Fm1+追加喷射Fa),以负荷率30%进行强制再生的现有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强制再生的总喷射量,增加主喷射量的增加(Fm2-Fm1=α)部分。
其结果,通过由增量的燃料主喷射量α和一定量的追加喷射Fa供给的燃料的总量的燃烧,供给至DPF的放热量对DPF过度加热,而存在超过DPF的容许温度而达到PM的自燃温度的危险。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采用了定负荷型强制再生时能使发动机在低负荷状态下运转的结构。
[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的结构]
图1表示了本发明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的结构例。
所述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具备吸入空气并压缩后吐出的压缩机主体1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主体10的发动机(柴油发动机)20。
前述的压缩机主体10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将吸入的空气和冷却油一起压缩后吐出的油冷式的螺杆压缩机,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和储气罐91连通,在储气罐91内进行压缩空气和冷却油的一次分离,并且将在储气罐91分离的冷却油借助供油回路92导入压缩机主体10的供油口,能够循环使用。
另一方面,在储气罐91中油分被一次分离后的压缩空气,在通过分离器93时,可以将所述压缩空气中仍旧残留的油分分离、除去后,借助服务阀94导入与消费侧连接的空压设备(未图示)。
在从储气罐91至消费侧的流道中设有止回阀95,防止从所述止回阀95至消费侧的消费流道96侧的流体,向形成在压缩机主体10和止回阀95之间的吐出流道97侧回流。
在所述吐出流道97和吸入阀12之间设有容量控制单元30,所述容量控制单元30根据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压力(吐出流道97内的压力)的变化进行吸入阀12的开闭控制,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量控制单元30由控制流道31和压力调节阀32构成,所述控制流道31的一端和所述吐出流道97连通,另一端和吸入阀12的闭阀受压室连通,所述压力调节阀32根据所述吐出流道97内的压力使控制流道31开闭。
另外,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设置在吸入阀12的闭阀受压室与控制流道31的另一端连通的结构,但是当吸入阀12另外具备调节器等阀体开闭机构时,所述开闭机构的工作压室也包含在本申请中的“吸入阀21的闭阀受压室”中。
此外,在前述的吐出流道97和设置在吸入阀12的一次侧的吸入流道98之间设置有低负荷化单元70,在执行后述强制再生处理时,所述低负荷化单元70通过将容量控制单元30无效化,将设置在压缩机主体10的吸入口11的吸入阀12关闭,并且将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吐出流道97)大气开放,实现压缩机主体10的低负荷状态。
按照图示的实施方式,所述低负荷化单元70包括:一端与吐出流道97连通、另一端与吸入流道98连通的放气流道71;作为利用来自后述的主控制器(MC)60的控制信号将所述放气流道71开闭的电磁开闭阀的放气阀72;以及在所述放气阀72的二次侧将放气流道71与吸入阀12的闭阀受压室连通的闭阀保持回路73。
前述的发动机20的排气通道(排气管)21中设有用于除去排气中所含的颗粒物质(PM)的排气后处理装置(DPF)50。
所述DPF50在作为能导入来自发动机20的排气的容器的DPF主体内收容滤芯,排气通过所述滤芯时,PM被捕捉在滤芯上,由此可以将排气中的PM除去。
按照本发明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作为所述DPF50,采用现有技术中说明的并用了氧化催化剂的连续再生型的结构,在滤芯的上游侧的DPF主体内收容氧化催化剂,通过使DPF内的温度上升到氧化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以上,使滤芯上捕捉的PM燃烧。
所述DPF50中设有用于检测氧化催化剂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Ts1、Ts2),以及用于检测滤芯前后的DPF内的压力的压力检测单元(Ps1、Ps2),能够根据来自上述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监视氧化催化剂的温度及滤芯上的PM的堆积量。
另外,图1中表示了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的主控制装置(MC:主控制器)60,以及通过控制由发动机20中设置的燃料喷射装置22进行的燃料的喷射(喷射量,喷射时期,喷射次数等)来控制发动机的运转状态的发动机控制单元(ECU)80。
其中,MC60设有堵塞显示单元63和输入单元64,并且具有通过执行预先存储的程序实现的速度控制部61和强制再生控制部62。
前述的堵塞显示单元63是显示灯,通过闪烁显示DPF的滤芯上堆积的PM量达到规定的强制再生开始量(作为一例10g/L)以上,并且当由后述输入单元64输入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时,通过亮灯显示强制再生处理执行中。
此外,前述的输入单元64是操作者用于输入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的开关。
另外,按照图示的实施方式,尽管在MC60上设置了前述的堵塞显示单元和输入单元,但是这些可以设置在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上设置的仪器面板和操作面板等操作者容易操作和视觉辨认的各种位置。
而且,前述的速度控制部61在正常运转时,将与由控制压力检测单元42检测出的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压力、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是控制流道31内的压力的变化对应的转速信号向ECU80输出,使后述ECU的正常运转控制单元81根据所述转速信号进行燃料喷射装置22的控制,前述的速度控制部61、控制压力检测单元42和ECU80的正常运转控制单元81一起构成对正常运转时的发动机20的转速进行控制的速度控制单元40。
而且此外,前述的强制再生控制部62通过由所述输入单元64进行的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的输入,输出切换信号。根据所述切换信号的输出,低负荷化单元70中设置的放气阀72开放,容量控制单元30被无效化,并且吸入阀12关闭且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大气开放,实现压缩机主体10的低负荷化。此外,从强制再生控制部62接收了切换信号的ECU80,将发动机20的运转状态切换到强制再生模式。
前述的ECU80通过执行预先存储的程序,实现正常运转控制单元81、堆积状态判定单元83、待机运转控制单元84以及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82。
其中,正常运转控制单元81用于进行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的正常运转时的发动机20的控制,根据从前述的MC60的速度控制部61接收的转速信号,控制发动机20的燃料喷射装置22。
此外,堆积状态判定单元83根据DPF50中设置的压力检测单元(Ps1、Ps2)的检测信号,判断滤芯上的PM的堆积状态。
而且,当所述堆积状态判定单元83判断出滤芯上的PM的堆积量达到规定的强制再生开始量(作为一例10g/L)以上时,待机运转控制单元84将由具备前述的正常运转控制单元81的速度控制单元40进行的发动机20的转速控制无效化,并且直到从MC60的强制再生控制部62接收到切换信号为止,将发动机20的转速维持在规定的无负荷运转速度(在本实施方式中1350min-1)并待机。
而且此外,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82通过接收来自MC60的强制再生控制部62的切换信号,结束由前述的待机运转控制单元84进行的发动机20的运转控制,使发动机20的转速成为规定的再生转速,且向进行燃料的追加喷射的运转状态(强制再生模式)转移。
[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的控制动作]
具备以上说明的结构的本发明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在正常运转时和强制再生处理时,各部分的动作控制分别如下。
(1)正常运转时
在不进行后述强制再生处理的正常运转时,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为了能够对消费侧以低油耗供给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根据伴随压缩空气的消耗而变化的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压力,进行对压缩机主体10的吸入口11进行开闭控制的容量控制,以及使发动机20的转速增减的速度控制。
(1-1)容量控制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由控制流道31和控制流道31中设置的压力调节阀32构成前述的容量控制单元30。
所述容量控制单元30中设置的压力调节阀32根据吐出流道97内的压力(压缩主体10的吐出侧压力)对控制流道31进行开闭,所以当吐出流道97的压力因消费侧中的压缩空气的消耗而达到预先设定的压缩机的额定压力(本实施方式中是0.69MPa)以下时所述压力调节阀32成为全闭,不对吸入阀12的闭阀受压室进行工作压力的导入,吸入阀12受到闭阀受压室中设置的弹簧的反作用力成为全开,从而处于由压缩机主体10进行吸气和压缩空气的吐出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消费侧中的压缩空气的消耗减少或者停止,吐出流道97内的压力上升到前述的额定压力以上时,压力调节阀32开始打开,根据吐出流道97的压力上升,压力调节阀32的阀座的开口面积增加,控制流道31内的控制压力与此成比例地上升。由于所述控制压力被导入吸入阀12的闭阀受压室,因此伴随控制压力的上升,吸入阀12胜过所述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开始关闭,压缩机主体10的吸入空气量减少。
而后,吐出流道97内的压力达到作为相对于所述额定压力高规定压力的无负荷运转开始压力(本实施方式中是0.80MPa)以上时,控制流道31内的压力上升,所述吸入阀12达到全闭,压缩机主体10转移到无负荷运转。
(1-2)速度控制
在正常运转时对发动机的转速进行控制的速度控制单元40,按照图示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由检测控制流道31内的压力的控制压力检测单元42、MC60的速度控制部61、以及ECU80的正常运转控制单元81实现。
作为控制流道31内的压力的控制压力,在压力调节阀32闭阀时成为0MPa。而后,伴随吐出流道97内的压力上升,压力调节阀32打开,且随着压力调节阀32的开度变大,控制压力上升。
控制压力检测单元42检测如此变化的控制流道31内的压力,并对MC60的速度控制部61输出。
从控制压力检测单元42接收了控制压力信号的MC60的速度控制部61,根据预先存储的控制压力信号和发动机的转速的关系图,把与接收到的控制压力信号对应的发动机转速信号向ECU80的正常运转控制单元81输出。
从MC60的速度控制部61接收了转速信号的ECU80的正常运转控制单元81,对应接收的转速信号向发动机20的燃料喷射装置22输出控制信号,燃料喷射装置22根据从正常运转控制单元81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增减燃料喷射(喷射)量,从而控制发动机的输出和转速。
由如上所述构成的速度控制单元40进行的速度控制,在压力调节阀32关闭的控制压力0MPa的情况下,使发动机20以全负荷转速(本实施方式中是3000min-1)运转,随着打开压力调节阀32并增大开度而控制压力上升,发动机20的转速与此成反比地逐渐减小,吐出流道97内的压力达到无负荷运转开始压力以上而控制压力达到最大压力时,使发动机20的转速成为无负荷运转速度(本实施方式1350min-1)并运转。
(2)从正常运转向待机运转的转移
本发明的DPF的再生方法是以操作者借助输入单元64输入了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作为条件而执行的再生方法,为了使操作者能够在适当的时期输入这种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1中,设置堆积状态判定单元83和堵塞显示单元63,当滤芯上堆积的PM量超过规定量时,能显示产生了规定的堵塞状态。
此外,通过设置当产生规定的堵塞状态时将发动机20的转速降低到规定的无负荷运转速度待机的待机运转控制单元84,直到输入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为止的期间,可以防止如下情况:发动机20转移到高负荷运转等,使排气温度上升,堆积的PM开始急剧燃烧而使滤芯等破损。
为了能利用ECU80的堆积状态判定单元83判断滤芯上堆积的PM的堆积状态,由信号配线连接在DPF50中设置的压力检测单元(Ps1、Ps2)和ECU80间,并将来自压力检测单元(Ps1、Ps2)的压力检测信号输入ECU80。
ECU80的堆积状态判定单元83,根据接收到的压力检测信号,并根据预先输入的计算式,算出滤芯上的PM的堆积量(单位滤芯容积(1升)的PM堆积量(g))的推算值,并把算出的推算值和预先设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
所述基准值中包含作为应开始强制再生的堆积量而预先设定的堆积量(强制再生开始量:在本实施方式中10g/L),当堆积状态判定单元83判断滤芯上的PM的堆积量达到所述强制再生开始量以上时,堆积状态判定单元83向MC60输出规定的堵塞检测信号,并启动待机运转控制单元84。
通过待机运转控制单元84的启动,ECU80结束基于来自MC60的发动机转速信号的速度控制(由正常运转控制单元81进行的控制)。而后,根据预先记录的待机运转控制程序,将发动机20的运转状态转移到规定的无负荷运转速度(本实施方式中是1350min-1)的待机运转模式,并直到借助后述输入单元64输入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为止,维持所述运转状态并待机。
另一方面,从ECU80接收了堵塞信号的MC60,通过使堵塞显示单元63闪烁,显示滤芯上的PM的堆积量已达到应进行强制再生的量。
(3)从待机运转向强制再生的转移
在前述的堵塞显示单元63闪烁的待机状态中,通过由操作者借助输入单元64输入再生处理的开始指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误动作,长按作为输入单元64的开关3秒以上),执行DPF的强制再生。
另外,优选操作者在确认堵塞显示单元63处于闪烁的状态后,在输入再生处理的开始指令前,将向消费侧供给压缩空气的服务阀94全闭且确认燃料的残量足够持续再生处理。
操作者借助输入单元64输入了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后,如下所述,进行容量控制单元30的无效化和压缩机主体10的低负荷化,并且使发动机20的运转状态从前述的待机模式向强制再生模式切换。
另外,在以下的处理以外,可以在由输入单元64输入了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时,MC60将前述的堵塞显示单元63的显示从“闪烁”的状态切换到“亮灯”的状态,能够显示处于强制再生处理的执行中。
(3-1)容量控制单元的无效化和压缩机主体的低负荷化
利用输入单元64输入了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后,MC60的强制再生控制部62对设置在低负荷化单元70中的放气阀72输出切换信号(打开信号),将放气阀72打开。
前述的低负荷化单元70包括:一端与吐出流道97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吸入阀12的一次侧的吸入流道98连通的放气流道71;作为开闭所述放气流道71的电磁开闭阀的放气阀72;以及将所述放气阀72的二次侧中的放气流道71与吸入阀12的闭阀受压室连通(附图的示例中,借助压力调节阀32的二次侧中的控制流道31连通)的闭阀保持回路73。
此外,为了使吐出流道97内的压力在压缩机主体10的驱动中能够维持根据放气阀72的打开也能够使储气罐91内的润滑油向压缩机主体供油所需要的规定的下限压力(本实施方式中是0.25MPa),将前述的吸入阀12的全闭压力设定为比前述的下限压力略高的压力。
因此,将如上所述结构的低负荷化单元70中设置的放气阀72打开时,吐出流道97内的压力借助放气流道71和吸入流道98释放(清除),并且导入放气流道71中的压缩空气的一部分借助闭阀保持回路73导入吸入阀12的闭阀受压室。
这样,不论由容量控制单元30进行的工作状态如何,成为吸入阀12将吸入口11关闭且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大气开放的低负荷的状态。
这样,通过放气阀72的打开,容量控制单元30被无效化,并且吸入阀12关闭且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大气开放,从而达成压缩机主体10的驱动所需要的动力降低的低负荷状态。
另外,吐出流道97内的压缩空气继续放气,则吐出流道97内的压力降低,并且借助放气流道71和闭阀保持回路73导入吸入阀12的闭阀受压室内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也降低,但是通过将吸入阀12的全闭压力设定为相对于前述的下限压力略高的压力,如果吐出流道97内的压力达到前述的下限压力,则导入吸入阀12的闭阀受压室的工作压力成为相对于吸入阀的全闭压力略低的压力,所以吸入阀12略微开放而压缩机主体10开始吸气。
其结果,压缩机主体10略微吐出压缩空气,使吐出流道97的压力上升,则导入吸入阀12的闭阀受压室的工作压力上升而关闭吸入阀12。通过重复上述动作,吐出流道97内的压力几乎维持下限压力,并且设置在压缩机主体10的吸入口11的吸入阀12维持几乎关闭的状态。
这样,在DPF50的强制再生时,压缩机主体10的负荷降低并且维持稳定的状态。
(3-2)发动机的运转模式的切换
操作者借助输入单元64输入再生处理的开始指令时,MC60的强制再生控制部62输出切换信号,所述切换信号也输入到ECU80。
接收到所述切换信号的ECU80,启动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82,将发动机20的运转状态从由待机运转控制单元84进行的待机模式运转,切换到由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82进行的强制再生模式运转。
这样,以无负荷运转速度运转的发动机的转速,向规定的再生转速(本实施例中是2200min-1)增速,并且开始使排气的温度上升的处理,本实施方式中是燃料的追加喷射。
另外,ECU80从MC60的强制再生控制部62接收了切换信号后,可以在切换发动机的运转模式前,利用设置在发动机20的各处的各种传感器实施是否满足强制再生开始条件(作为一例冷却水温60℃以上)的自查。
此时,可以将自查的结束作为条件,向由前述的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82进行的强制再生模式的运转转移,也可以在自查中,持续由待机运转控制单元84进行待机模式运转(无负荷运转速度下的运转)。
进行这种自查时,如图3所示,通过在放气阀72的二次侧中的放气流道71中设置节流件,或者通过选择放气流道71的管径,将放气阀72打开后、直到吐出流道97内的压力降低到前述的下限压力为止的时间设定为与前述的自查结束的时间大体相同,优选比自查结束的时间略短。
本实施方式通过如上所述将吸入阀12的全闭压力设定成略高于下限压力,使由放气阀72的打开而放气(清除)的压缩空气量与压缩机主体10吐出的压缩空气量平衡,由此实现保持前述的下限压力。因此,借助放气流道71放气的压缩空气量越多,压缩机主体10吐出的压缩空气量也越多,因此强制再生时的压缩机主体10的负荷增大。
另一方面,如果减少借助放气流道71放气的压缩空气量,则压缩机主体10应吐出的压缩空气量也减少,所以能减少强制再生时的压缩机主体的负荷,但是放气量过于被节流时,在放气阀72打开后、直到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压力降低到下限压力为止的时间变长,在压缩机主体10的吐出侧压力降低前的、施加有相对高负荷的状态下,发动机20的运转切换到强制再生模式,从而排气温度过度上升,存在滤芯等破损的危险。
因此,通过如上设定借助放气流道71放气的压缩空气的放气量,实现向强制再生转速的增速,以及在远后喷射开始前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向下限压力的降低,并且使再生处理中的压缩机主体的驱动所需要的动力最小化,由此尽可能成为低油耗的强制再生处理。
而且,为了确保向强制再生转速的增速,以及远后喷射的开始在吐出流道97内的压力降低到下限压力后进行,可以检测吐出流道97内的压力,并以检测压力达到前述的下限压力作为条件,开始由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82进行的发动机的控制。
此时,如图4所示,可以另外设置用于检测吐出流道97内的压力的吐出压力检测单元24,将所述吐出压力检测单元24的检测信号输入MC,由强制再生控制部62输出运转模式切换信号。
(4)向正常运转的恢复处理
在经过规定的时间且滤芯上堆积的PM减少到不足规定的强制再生结束量为止,进行以上说明的强制再生处理。
本实施方式中借助输入单元64输入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后,由计时器(未图示)开始计时,对强制再生的处理时间进行计时。
此外,堆积状态判定单元83根据DPF50中设置的压力检测单元(Ps1、Ps2)的检测信号,算出滤芯上的PM的堆积量,判断PM的堆积量是否降低到不足预先存储的基准值中的规定的强制再生结束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是8g/L)。
而后,计时器的计时经过了规定时间(作为一例30分钟)且堆积状态判定单元83判断滤芯上的PM的堆积量降低到不足前述的强制再生结束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是8g/L)时,停止MC60的强制再生控制部62向放气阀72输出的打开信号的输出,关闭放气阀72,这样容量控制单元30成为有效,容量控制再次开始。
此外,MC60的强制再生控制部62对ECU80输出使发动机20从强制再生模式向正常运转模式的运转切换的切换信号,ECU80结束由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82进行的强制再生模式下的发动机20的运转,恢复由正常运转控制单元81进行的发动机20的运转控制,即由速度控制单元40进行的发动机20的转速控制。
而且,MC60使堵塞显示单元63灭灯,并且将作为输入单元64的开关恢复为断开状态,从而结束强制再生而恢复到正常运转。
附图标记说明
1 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
10 压缩机主体
11 吸入口
12 吸入阀
20 发动机
21 排气通道(排气管)
22 燃料喷射装置
23 转速检测单元
24 吐出压力检测单元
30 容量控制单元
31 控制流道
32 压力调节阀
40 速度控制单元
42 控制压力检测单元
50 排气后处理装置(DPF)
60 主控制器(MC)
61 速度控制部
62 强制再生控制部
63 堵塞显示单元
64 输入单元
70 低负荷化单元
71 放气流道
72 放气阀
73 闭阀保持回路
80 发动机控制单元(ECU)
81 正常运转控制单元
82 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
83 堆积状态判定单元
84 待机运转控制单元
91 储气罐
92 供油回路
93 分离器
94 服务阀
95 止回阀
96 消费流道
97 吐出流道
98 吸入流道
Ps1、Ps2 压力检测单元
Ts1、Ts2 温度检测单元

Claims (27)

1.一种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包括:吸入被压缩流体并压缩的压缩机主体;驱动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发动机;开闭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吸入口的吸入阀;容量控制单元,其根据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的变化通过开闭所述吸入阀进行容量控制;以及进行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控制的速度控制单元,
在所述发动机的排气通道中设置排气后处理装置,所述排气后处理装置具备用于捕捉排气中的颗粒物质的滤芯和氧化催化剂,
当所述排气后处理装置中设置的滤芯上堆积的颗粒物质的量达到规定的强制再生开始量以上且输入了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时,
将由所述容量控制单元进行的容量控制无效化,关闭所述吸入阀,并且将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大气开放,使所述压缩机主体处于低负荷状态,
并且使所述发动机处于规定的再生转速且切换到使排气温度上升的规定的运转状态构成的强制再生模式,
由此进行使所述排气后处理装置内的温度上升到所述氧化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以上且不足所述颗粒物质的自燃温度的温度而使所述排气后处理装置的所述滤芯上堆积的颗粒物质强制燃烧的强制再生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后处理装置中设置的滤芯上堆积的颗粒物质的量达到规定的强制再生开始量以上时,
使由所述速度控制单元进行的转速控制无效化,使所述发动机切换到以规定的无负荷运转速度运转的待机运转模式,设置等待所述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的输入的前处理,
并且在所述待机运转模式的运转中,输入了所述强制再生的开始指令时,
将所述容量控制无效化,使所述压缩机主体成为所述低负荷状态,
并且将所述发动机的运转状态从所述待机运转模式切换为所述强制再生模式,进行所述强制再生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持续进行所述强制再生处理直到经过规定时间且所述滤芯上堆积的颗粒物质的量低于规定的强制再生结束量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再生模式中的发动机的运转控制,伴随燃料的追加喷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再生模式中的发动机的运转控制,伴随燃料的追加喷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压缩机主体设为所述低负荷状态后,将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向所述强制再生模式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压缩机主体设为所述低负荷状态后,将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向所述强制再生模式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压缩机主体设为所述低负荷状态后,将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向所述强制再生模式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压缩机主体设为所述低负荷状态后,将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向所述强制再生模式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降低到规定的下限压力以下后,将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向所述强制再生模式切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降低到规定的下限压力以下后,将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向所述强制再生模式切换。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降低到规定的下限压力以下后,将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向所述强制再生模式切换。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降低到规定的下限压力以下后,将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向所述强制再生模式切换。
14.一种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包括:吸入被压缩流体并压缩的压缩机主体;驱动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发动机;开闭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吸入口的吸入阀;容量控制单元,其根据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的变化通过开闭所述吸入阀进行容量控制;以及进行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控制的速度控制单元,
所述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设置有:
排气后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排气通道中,捕捉排气中的颗粒物质;
输入单元,用于输入所述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强制再生处理的开始指令;
强制再生控制部,通过由所述输入单元进行的开始指令的输入,输出切换信号;
低负荷化单元,从所述强制再生控制部接收切换信号,将由所述容量控制单元进行的容量控制无效化,关闭所述吸入阀,并且将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大气开放,使所述压缩机主体处于低负荷状态;以及
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从所述强制再生控制部接收切换信号,使所述发动机处于规定的再生转速且切换到使排气温度上升的规定的运转状态构成的强制再生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
压力检测单元,检测滤芯前后的所述排气后处理装置内的压力;
堆积状态判定单元,接收所述压力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并算出所述滤芯上的颗粒物质的堆积量,并把算出的颗粒物质的堆积量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比较,判断滤芯上的颗粒物质的堆积状态;以及
待机运转控制单元,当所述堆积状态判定单元判断堆积了应进行强制再生的堆积量在预先设定的规定的强制再生开始量以上的颗粒物质时,将由所述速度控制单元进行的转速控制无效化,使所述发动机切换到以规定的无负荷运转速度运转的待机运转模式,等待由所述输入单元进行的开始指令的输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设有堵塞显示单元,当所述堆积状态判定单元判断堆积了所述强制再生开始量以上的颗粒物质时,所述堵塞显示单元显示滤芯处于堵塞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用于对所述输入单元输入开始指令后所经过的时间进行计时的计时器,
所述计时器计时规定时间且所述堆积状态判定单元判断所述滤芯上堆积的颗粒物质的量低于规定的强制再生结束量时,
所述强制再生控制部使由所述低负荷化单元进行的吸入阀的控制和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的大气开放结束,使由所述容量控制单元进行的容量控制成为有效,
并且所述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使强制再生模式下的发动机的运转结束,使由所述速度控制单元进行的速度控制恢复。
18.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在所述强制再生模式中,进行燃料的追加喷射。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在所述强制再生模式中,进行燃料的追加喷射。
20.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在压缩机主体通过所述低负荷化单元成为低负荷状态后,使所述发动机切换到所述强制再生模式。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在压缩机主体通过所述低负荷化单元成为低负荷状态后,使所述发动机切换到所述强制再生模式。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在压缩机主体通过所述低负荷化单元成为低负荷状态后,使所述发动机切换到所述强制再生模式。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在压缩机主体通过所述低负荷化单元成为低负荷状态后,使所述发动机切换到所述强制再生模式。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的吐出压力检测单元,
所述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在所述吐出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达到规定的下限压力时,使所述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转移到所述强制再生模式。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的吐出压力检测单元,
所述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在所述吐出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达到规定的下限压力时,使所述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转移到所述强制再生模式。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的吐出压力检测单元,
所述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在所述吐出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达到规定的下限压力时,使所述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转移到所述强制再生模式。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的吐出压力检测单元,
所述强制再生运转控制单元在所述吐出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压力达到规定的下限压力时,使所述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转移到所述强制再生模式。
CN201480081709.7A 2014-09-03 2014-09-03 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和具备该后处理装置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 Active CN1067957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73178 WO2016035164A1 (ja) 2014-09-03 2014-09-03 エンジン駆動型圧縮機における排気ガス後処理装置の再生方法及び該後処理装置を備えたエンジン駆動型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5792A CN106795792A (zh) 2017-05-31
CN106795792B true CN106795792B (zh) 2019-04-12

Family

ID=55439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1709.7A Active CN106795792B (zh) 2014-09-03 2014-09-03 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和具备该后处理装置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53709B2 (zh)
JP (1) JP6212650B2 (zh)
CN (1) CN106795792B (zh)
WO (1) WO20160351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05207B2 (ja) 2014-12-01 2018-10-17 北越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駆動発電機における排気ガス後処理装置の再生方法及び再生装置
JP6827334B2 (ja) * 2017-02-06 2021-02-10 北越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駆動型圧縮機の制御方法及びエンジン駆動型圧縮機
JP7354985B2 (ja) * 2020-10-16 2023-10-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制御装置
CN112415915B (zh) * 2020-10-23 2022-09-09 江苏巨胜智能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粪便处理的智慧社区服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46836A (ja) * 2003-05-22 2004-12-09 Denso Corp 内燃機関の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JP2005241219A (ja) * 2004-02-27 2005-09-08 Denso Corp エンジン駆動式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0261340A (ja) * 2009-04-30 2010-11-18 Sumitomo (S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建設機械のdpf強制再生回路
JP2011112004A (ja) * 2009-11-27 2011-06-09 Sumitomo (S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建設機械のdpf強制再生回路
JP2012097681A (ja) * 2010-11-04 2012-05-24 Tadano Ltd Dpfの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80118A (ja) 2000-03-31 2001-10-10 Isuzu Motors Ltd 内燃機関の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JP4344213B2 (ja) 2003-10-16 2009-10-14 北越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駆動型圧縮機の吐出圧力変更方法及び吐出圧力の変更可能なエンジン駆動型圧縮機
JP5312272B2 (ja) 2009-09-18 2013-10-09 北越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駆動型空気圧縮機の制御方法及びエンジン駆動型空気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46836A (ja) * 2003-05-22 2004-12-09 Denso Corp 内燃機関の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JP2005241219A (ja) * 2004-02-27 2005-09-08 Denso Corp エンジン駆動式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0261340A (ja) * 2009-04-30 2010-11-18 Sumitomo (S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建設機械のdpf強制再生回路
JP2011112004A (ja) * 2009-11-27 2011-06-09 Sumitomo (S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建設機械のdpf強制再生回路
JP2012097681A (ja) * 2010-11-04 2012-05-24 Tadano Ltd Dpfの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5792A (zh) 2017-05-31
US20170226945A1 (en) 2017-08-10
US10253709B2 (en) 2019-04-09
JPWO2016035164A1 (ja) 2017-04-27
WO2016035164A1 (ja) 2016-03-10
JP6212650B2 (ja) 2017-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5792B (zh) 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中的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再生方法和具备该后处理装置的发动机驱动型压缩机
CN102947558B (zh) 废气净化系统
US8943803B2 (en) Power system with cylinder-disabling strategy
CN101943073B (zh) 工程机械
CN101220760B (zh) 基于氧的颗粒过滤器再生策略
KR101737637B1 (ko) 전자유압펌프를 포함하는 건설기계의 dpf 강제 재생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720191B2 (en) Diesel engine
JP2005264785A (ja)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排気後処理装置
CN104895649A (zh) 汽油机双路并联颗粒物过滤系统及再生方法
WO2011130220A1 (en) Exhaust throttle valve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regeneration
CN103016710A (zh) 用于估计干式双离合器变速器内的液压压力并对其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JP2006307811A (ja) 内燃機関の二次空気供給装置
CN101484667A (zh) 控制排气温度的系统
CN210289880U (zh) Dpf/gpf电加热离线主动再生系统
CN204755026U (zh) 汽油机双路并联颗粒物过滤装置
JP2010127084A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装置
CN207554162U (zh)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系统
CN103603714B (zh) Dpf自动再生控制系统及再生控制方法
CN103758614A (zh) Dpf自动再生系统及再生方法
US20140290223A1 (en)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devic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4099006U (zh) 尾气催化系统
CN204225965U (zh) Dpf自动再生系统
CN203655390U (zh) Dpf自动再生系统
JP2007332906A (ja) 内燃機関のdpf再生装置
CN104265423B (zh) 尾气催化系统及尾气催化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