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5673A - 用于缝制车辆内装部件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形成的部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缝制车辆内装部件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形成的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5673A
CN106795673A CN201580052884.8A CN201580052884A CN106795673A CN 106795673 A CN106795673 A CN 106795673A CN 201580052884 A CN201580052884 A CN 201580052884A CN 106795673 A CN106795673 A CN 1067956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alis
inside components
stitch
suture
display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28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5673B (zh
Inventor
E·J·温策尔
J·A·马瑟提
R·哈巴布
P·艾库豪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va Products LLC
Original Assignee
Inteva Product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450,60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809176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521,39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340912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va Products LLC filed Critical Inteva Product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6795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5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5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56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00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 D05B1/02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single-thread s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60N2/5891Seat cover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anufacturing seat cove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5/00Machines for sewing leather go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向内装部件施加缝线针脚的方法。该内装部件仅具有单层基底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锥穿透该基底层以形成贯穿该基底层的穿孔;b)从该基底层中退出该锥;c)经该穿孔将自动缝纫机头的钩针穿过基底层以钩住位于该基底层显示面上的缝线;d)拉动该缝线穿过该基底层;e)由前一个已穿过该基底层的针脚圈住该缝线;f)将机器人缝纫机头推进至相对于内装部件的另一位置,其中该基底层的背面没有阻挡结构;以及g)重复步骤a‑f,直至有预定数量的针脚被施加到该内装部件上。

Description

用于缝制车辆内装部件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形成的 部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2014年8月4日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4/450,609的部分继续申请,后者是2012年7月6日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3/543,484(现在是美国专利号8,833,829)的部分继续申请,该申请要求在2011年7月8日申请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1/505,833的权益,每件申请的内容被援引纳入本文。本申请还要求在2014年10月22日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4/521,390的优先权,后者是2014年8月4日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为14/450,609的部分继续申请,每件申请的内容被援引纳入本文。
本申请还是2012年7月6日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3/543,489的部分继续申请,后者要求在2011年7月8日申请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1/505,836的权益,每件申请的内容被援引纳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内部的内装结构。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缝制车辆内装部件的装置。
目前,在机动车内部所见的大部分缝线针脚属于功能性的,其中,两片或更多片材料(皮革、乙烯树脂、热塑性聚烯烃、布料等)从模版裁剪下并缝合在一起(裁缝),之后将其包裹在诸如座垫、头枕、扶手、控制台盖、仪表盘底材等部件的周围。这种功能性针脚是高度劳力密集型的并且通常只在需要的情况下被用在中低档车辆上。出于成本原因,在诸如仪表盘固定结构和门板的装饰性部件上的功能性针脚通常仅限于较高档次的车辆。
近些年,机动车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有兴趣将“缝合”的外观用于价格档次范围更广的更多车辆。在一些应用场合已经使用模拟的非功能性针脚,但想要提供具有对比色的模拟针脚的能力在目前在生产上并不可行。另外,更多的原始设备制造商被要求在装饰性部件上使用真正的或者“逼真的”缝线针脚以提供真实的裁缝部件的外观和感觉。
因此,希望能够在装饰性的机动车内部装饰部件上提供逼真的、非功能性的缝线针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向内装部件施加缝线针脚的方法,该内装部件包括外表层、基底层和位于所述外表层和基底层之间的中间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锥穿透所述外表层、基底层和中间层以形成贯穿所述外表层、基底层和中间层的穿孔;b)从所述外表层、基底层和中间层退出该锥;c)经穿孔将自动缝纫机头的钩针穿过所述基底层、中间层和外表层以钩住位于外表层上的缝线;d)拉动该缝线穿过所述外表层、中间层和基底层;e)由前一个穿过所述外表层、中间层和基底层的针脚来圈住该缝线;f)将自动缝纫机头推进至相对于该内装部件的另一位置;以及g)重复步骤a-f,直至有预定数量的针脚被施加到该内装部件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方法形成的车辆内装部件。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外表层从由乙烯基、皮革和热塑性聚烯烃组成的组形成;并且该中间层是泡沫材料,该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外表层由皮革形成,该中间层是泡沫材料,该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基底层的背面沿着整个针脚长度没有阻挡结构。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基底层的背面配置有附接到其上的单独部件,所述单独部件没有任何阻挡结构。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外表层由皮革形成,该中间层是泡沫材料,该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向内装部件施加缝线针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锥穿透外表层、基底层和中间层以形成贯穿外表层、基底层和中间层的穿孔;b)从外表层、基底层和中间层退出该锥;c)经所述穿孔将自动缝纫机头的钩针穿过所述基底层、中间层和外表层以钩住位于外表层上的缝线;d)拉动该缝线穿过所述外表层、中间层和基底层;e)由前一个穿过所述外表层、中间层和基底层的针脚来圈住该缝线;f)将自动缝纫机头推进到相对于所述内装部件的另一位置,其中该基底层的背面没有阻挡结构;以及g)重复步骤a-f,直至有预定数量的针脚被施加到内装部件上。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外表层从由乙烯基,皮革和热塑性聚烯烃组成的组形成;该中间层是泡沫材料,该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外表层由包括乙烯基、皮革和热塑性聚烯烃的组形成;该中间层是泡沫材料,该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方法形成的车辆的内装部件。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向内装部件施加缝线针脚的方法,内装部件仅具有单层基底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锥穿透该基底层以形成贯穿该基底层的穿孔;b)从该基底层中退出该锥;c)经穿孔将自动缝纫机头的钩针穿过该基底层以钩住位于该基底层显示面上的缝线;d)拉动该缝线穿过该基底层;e)由前一个已穿过该基底层的针脚圈住该缝线;f)将自动缝纫机头推进至相对于内装部件的另一位置;以及g)重复步骤a-f,直至有预定数量的针脚被施加到所述内装部件上。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并且其中该基底层被构造成在该基底层的显示面上具有纹理。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基底层由塑料形成并且模制有人造接缝。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基底层的背面沿着整个针脚长度没有阻挡结构。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基底层的背面配置有附接到其上的单独部件,该单独部件没有任何阻挡结构。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基底层由塑料形成,并且在缝合之前将软触漆层施加到内装部件的显示面上以提供比基底层材料的显示面更柔软的显示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向内装部件施加缝线针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锥穿透该基底层以形成贯穿该基底层的穿孔;b)从该基底层中退出该锥;c)经穿孔将自动缝纫机头的钩针穿过该基底层以钩住位于该基底层显示面上的缝线;d)拉动该缝线穿过该基底层;e)用前一个已穿过该基底层的针脚圈住该缝线;f)将自动缝纫机头推进至相对于内装部件的另一位置,其中该基底层的背面没有阻挡结构;以及g)重复步骤a-f,直至有预定数量的针脚被施加到所述内装部件上。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基底层由塑料形成,并且其中在缝合之前将软触漆层施加到内装部件的显示面上以便提供比基底层材料的显示面更柔软的显示面。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基底层被构造成在基底层的显示面上具有纹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方法形成的车辆的内装部件。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执行本发明所描述和/或公开的方法的装置。
除了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本发明所描述和/或公开的内装部件的装置。
附图说明
其它的特征、优点和细节仅作为示例呈现在以下参考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中,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缝制的部件的内装部分的横截面视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A-3F示出了在固定装置的静止部件上方驱动缝纫机头的机器人的非限制性使用;
图4是可操作地接合到图3A-3F所示的机器人的装置的一种非限制性构造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单层部件48的视图;及
图5A是沿图5中的线5A-5A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见附图,其中在附图中尽可能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示相同的零部件。在图1中可以看出其示出了车辆的内装部分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内装部分16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如图1最佳所示,内装部分16优选是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优选包括具有基本光滑的外表面和背向外表面的底面的外表层18。外表层18优选由具有充分柔性和美观性的塑料材料形成。
为提高内装部分16的柔软度,一层缓冲支撑材料设置在外表层18下方区域中。虽然泡沫材料如交联聚丙烯树脂(XLPP)泡沫材料可能是优选的,但可以想到缓冲支撑材料20可以为任何数量的不同结构。由尺寸稳定的塑料或者其它合适材料构成的基底片或基层22优选设置在缓冲支撑材料下方。
因此,根据一个可能优选的实施例,缓冲支撑材料20和基底片22用于相互配合地为外表层18提供支撑结构。
可以想到可将形成缓冲支撑材料20的XLPP泡沫材料吹塑到外表层18和基底片22之间,以形成具有大致如图1所示形状的多层复合结构。还可以想到可将缓冲材料20在初始的覆盖操作中附接到外表层18上以形成初始层状复合结构,然后该层状复合结构被施加到可用的任何基底片22上。还可以想到缓冲材料20可以在预包覆操作中被附接到基底面板22以形成随后可被外表层18覆盖的初步层状复合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逼真的非功能性缝线针脚可以如下方式之一被施加至内装部分:
1)在装饰材料的未成型的单层或多层结构上缝制图案,并将已缝制的装饰片材包裹预成型/预裁切的基底;
2)在装饰材料的预成型的单层或多层结构上缝制图案,并将已缝制的装饰预成型件结合至预成型的模制基底上;和
3)在平坦或相对平坦的单层或多层装饰和基底件结构上缝制图案。
当部件变得复杂且尺寸增大时,选项1将不再可行,因为未成型的装饰材料只能被施加到相对平坦的表面上。
选项2要求预成型及缝制外皮尺寸和形状与模制基底的尺寸和形状几乎完美匹配。另外,选项2要求在拉模时所有表面被充分抽吸,以便能在不对预成型件造成损伤情况下容纳套叠。选项2中的所有切口均要求自动包边或手动包边以作最终修饰。
选项3消除了与选项2相关的匹配和最终修饰问题,但受到在具有驱使钩针穿过部件的装饰和基底材料的能力的同时缝纫机还要能到达部件规定区域的能力的限制。同样,部件结构或附接所需的任何背侧结构(罗纹、凸起等、)均无法位于针脚路径的正后方/正下方的区域内。
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穿过较大的、具轮廓的柔性装饰包覆机动车内装面板的装饰层和基底来缝制的手段,以降低与上述选项2相关的制造成本和复杂性,并且可被如此设计和制造,如果需要,针脚可位于背侧结构的正上方。
如本文所述的本发明的各不同实施例可均包括使用链式缝纫机,链式缝纫机使用位于机头上部的锥来刺透内装部件的装饰层和基底。在锥退出其在部件中形成的孔24后,钩针从机器的下臂伸入并穿过孔24以钩住由缝线张紧臂保持就位的缝线。一旦被钩住,缝线就被拉动穿过该孔并穿过之前针脚形成的环圈。当钩针向下拉动缝线穿过孔24时,钩针还推动部件到下一个锥穿孔点位。然后,在锥与部件接触时,钩针再次前进到钩线位置,从而该部件不会移动,并且一旦锥退出该部件,则钩针迅速穿过新形成的孔。因为使用锥来形成针脚孔,故可以在对部件上表面或锥造成最小损伤的情况下缝制更为坚固的材料结构(复合材料、金属等)。由于缝线不会像在锁缝花纹情形中那样被多次来回拉动穿过孔,所以缝线损伤得以最小化。可以使用特大特克斯的缝线而无需担心钩针折断。
用于上述链式缝纫机的缝台针座板可以小至10mm×10mm,这与之前的自动链式缝纫机针座板的尺寸16mm×44mm相比减小很多(当然,比该尺寸大或小的尺寸也将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现在,可接近部件中极其有限的区域,特别是尽量小的针座板长度是很重要的穿孔面半径。
用于以手动方式缝制装饰层/基底结构的优选机器配置是高缝台长臂机器。需要手动或机械引导部件进给。
用于自动缝制的优选机器配置将取决于部件结构。同样,关键因素在于针座板的紧凑尺寸。柱臂长度和缝台高度将取决于使用情况。
为方便针脚在部件上的定位,提出固定结构的背侧或ISM侧没有且排除了会阻止针座板在整个缝制长度沿部件后侧行进/接触的任何多平面式衬里、罗纹、凸起或任何其它阻挡结构。如果背侧结构无法从缝制路径排除,在此提出可以模制含所述背侧结构的独立构件并在缝制完成之后将其附接到基底。随后进行的附接可以通过热熔、红外焊接、粘接或者其它任何合适的方法实施。
如有必要,还提出将基底材料厚度局部减薄到更适于缝制。例如,对于标定壁厚为2.5mm的部件,可以沿缝制路径在15mm-20mm宽度上局部减薄至1.5mm或2.0mm。在部件背侧的凹陷还可被用于在附接前定位包含所需罗纹或凸起的独立构件。基底片的压缩模制可容忍在缝制区域将标定壁厚从2.0mm减薄至1mm-1.5mm。当然,大于或小于前述数值的尺寸也将落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现在参照图2,提供流程图30,其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向内装部件施加缝线针脚的方法。在这里,内装部件具有外表层、基底层和位于外表层和基底层之间的中间层。
在方框32中,用锥穿透所述外表层、基底层和中间层以形成贯穿这三者的穿孔。在方框34中,在穿孔形成以后退出该锥。
然后在方框36中,将钩针穿过该孔(例如穿过基底层、中间层和外表层)以钩住位于外表层上的缝线。一旦方框36中的步骤完成,如方框38所示,缝线被拉动穿过所述外表层、中间层和基底层。
接着在方框40中,缝线用之前穿过所述外表层、中间层和基底层的针脚来圈住,当然除非此为第一针脚。一旦方框40的步骤完成,在方框42中推动或移动内装部件至相对于锥和钩针的另一位置,然后重复方框32-42中的工艺或步骤,直到预定数量的针脚被施加到内装部件上。
如上所述且在采用自动缝制的应用中,机器人用于在固定装置的静止部件的上方驱动或重新定位缝纫机头。
例如参见图3A-3F和图4,其中,机器人的一种非限制性应用被用于在固定装置的静止部件48上方驱动缝纫机头46。虽然示意性示出机器人44,但应当理解该机器人44可以包括缝纫机头46的一部分,或者缝纫机头46可以位于机器人臂的一端。
在图3A中,缝纫机头46的锥52经由往复机构或偏心件53开始朝向其运动上止点(TDC)向上运动,所述往复机构或偏心件53如在相关领域中已知的那样向上和向下驱动锥52。换句话说且如本文所用,锥52的上止点(TDC)指的是锥52相对于部件48的最高位置。偏心件53可操作联接到上驱动轴81以及锥52。还示出了压脚54开始升离部件48的表面。压脚54由单独的偏心件55驱动或可操作联接到单独的偏心件55,偏心件55也系结或可操作联接到缝纫机头46的上驱动轴81。在一个非限制性构造中,上驱动轴81由马达85驱动。压脚54的运动与锥52的运动相协调,但由也可操作联接至上驱动轴81的单独的偏心件55驱动。因此,随着上驱动轴81旋转,可操作联接到上驱动轴81的偏心件53、55旋转并且实现锥52和压脚54的期望运动。
同时,下针杆组件57的钩针56开始其向上运动以接收新的缝线58。
在图3A中,缝纫机头46由机器人44正在箭头70方向上向前驱动,下针杆组件57处于向前到头位置。应当理解,下针杆组件57和钩针56可绕轴线72枢转或旋转,使得在箭头74(图3B)和76(图3E)方向上的运动是可能的。
在图3B中,锥52如图所示靠近其上止点(TDC)或靠近其相对于偏心件77的最大运动范围,且压脚54抬离部件48,钩针56继续向上运动以接收新的缝线58。机器人44沿箭头70方向持续向前驱动缝纫机头46,且下针杆组件57经由可操作联接到下针杆组件57的且位于下驱动机构78中的偏心件77开始沿箭头74方向向后运动。
例如参见图4,示出被构造成在期望方向上驱动或移动锥52和钩针56的装置75的一种非限制性构造。偏心件77位于下驱动机构78中且由下驱动轴79驱动或可操作联接到下驱动轴79。当偏心件77被下驱动轴79旋转时,偏心件77在箭头74和76的方向上移动下针杆组件57。偏心件87也可操作联接到下驱动轴79和钩针56,且随着下驱动轴79的旋转,偏心件87驱动钩针56上下运动,从而随着下驱动轴79旋转引起钩针56的期望运动。
下驱动轴79通过张紧带82或其它直接联接的机构由上驱动轴81驱动,使得驱动轴79、81可操作联接在一起并由单个马达85驱动。驱动轴79、81均可旋转容纳在位于装置75附6近的轴承84中。
在图3C中,锥52处于其相对于部件48的运动范围的上止点,因此处于其与部件48的最远距离处,并且压脚54也与部件48间隔开或离开部件48,而钩针56相对于能够如在相关技术中已知的那样使钩针56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位于上止点附近。机器人44在箭头70方向上持续向前驱动缝纫机头46,而下针杆组件57如图3C所示继续向后运动。
现在参见图3D,锥52开始朝向部件下降且压脚54与部件48间隔开或远离部件48,而钩针56向上穿过部件48且钩住和拉动缝线58穿过孔24。机器人44在箭头70方向上持续向前驱动缝纫机头46,并且下针杆组件57继续在箭头74的方向上向后运动。
在图3E中,锥52被示出正在下降,此时压脚54几乎下降到部件48上。在这里,钩针56如图所示拉动钩住的缝线58穿过脱圈托架80,且之前的环圈82从脱圈托架80被释放。如图所示,机器人44在箭头70方向上持续向前驱动缝纫机头46,且下针杆组件57通过驱动机构78开始在箭头76方向上向前运动。
现在参见图3F,锥52如图所示刺穿部件48以形成供钩针56穿过的开孔24。还示出压脚54此时下降到部件48上。当钩针56开始其向上运动时,随着钩针56穿过脱圈托架80尖端,其释放缝线58。机器人44又在箭头70方向上持续向前驱动缝纫机头46,而下针杆组件57处于向前到头位置。
因此如以上附图所示,在锥52离开其在部件48上产生的孔24之后,钩针56从机器下臂伸入并穿过孔24以钩住由缝线张紧臂86保持就位的缝线58,缝线张紧臂的运动由可操作联接到上驱动轴81及缝线张紧臂86的偏心件88控制,使得上驱动轴81的旋转运动引起缝线张紧臂86的期望运动。一旦被钩住,缝线58就被拉动穿过孔24以及之前针脚形成的环圈。当机器人44使缝纫机头46在部件48上方前行时,钩针56相对于缝纫机头70的向前运动向后移动并保持与部件48的接合,直到其与缝线58一起离开孔24。然后,下针杆组件57推进钩针52,下针杆组件57又由可操作联接到下驱动轴79的偏心件77驱动。
因此,在替代实施例中且至少在步骤40中,机器人44被用于驱动位于固定装置50上的静止部件48上方的缝纫机头。随着缝制部件尺寸增大,自动缝制是特别有利的。例如随着缝制部件尺寸增大,部件重量和可操作性变得难以由操作者把控。由于实现良好的缝合需要相对于部件合理地定向缝纫机头且操作人员无法与机器人的可重复性相媲美,故期望使用机器人驱动的缝纫机头,并且尤其适用于缝制部件尺寸较大的场合。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及前述自动应用中,可以采用6轴机器人来相对于部件重新定位缝纫机头。当然,应当理解的是可采用其它类型的机器人来重新定位缝纫机头。
自动缝纫机头的使用被规定作为手动操作的替代。在手动操作中,钩针用于使部件相对于固定的缝纫机头前进。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静止部件48仅包括单层如基底层或基底面板22(如不使用或采用泡沫材料层20和外表层18且不施加其它层)。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底面板22由尺寸确定的塑料或其它合适材料形成以提供刚性面板或部件,并且例如不需要将附加层用于部件的预期用途的装饰性外观或感觉。基底面板还可由复合材料形成,其可以但不限于任何数量的不同纤维层压体或嵌入基质树脂内的随机取向增强纤维的任何聚集物,条件是复合基底层或面板22的顶面或显示面92保持刚性。在该实施例中,处理周期将与穿过外表层、泡沫材料层和基底层来缝合的周期相同,但由于仅使用单层基底层而不具有外表层和泡沫材料层。
参见图5且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仅包括基底层或面板22的单层或静止部件48将具有施加到其上的缝线针脚90。在此,可以在任何前述步骤和/或过程中施加缝线针脚。现在还参见图2,对于该实施例,流程图30和框图32-42可被认为是缝合单层部件,其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仅包括基底层或面板22。
更进一步地且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仅包括基底层或面板22的部件48可以在仅包括基底层或面板22的部件48的显示面92上具有纹理91。在又一个替代实施例中或与显示面92纹理相结合地,出于美观和用于缝纫机功能性引导的目的,部件48可以模制有模制到部件48中的人造接缝94。人造接缝94可以被构造为显示面92中的突起或凹陷或凹槽。在另一个替代实施例中,人造接缝94可以被构造为法式接缝或甲板接缝或任何其它逼真的功能性外观接缝。
应当理解,生产仅包括基底层或面板22的缝制的单层静止部件48不需要人造接缝94,这只是简单地作为一个替代实施例。
在又一个替代实施例中,仅包括基底层或面板22的模制部件在缝合前在其显示面92上可覆有通常在汽车仪表盘上发现的软触漆96,以在接触时提供更多逼真的“柔软”感觉。换句话说,软触漆96现在提供显示面92或其至少一部分,并且是当部件48安装在其期望位置时被观看和/或触摸的部件48表面,与基底层或面板22的材料相比,软触漆96提供更软的显示面或外表面。或者,可在缝合步骤之后施加软触漆96。此外,可将非软触漆或“标准”软触漆96(如用在任何汽车内饰件上的漆)施加到显示面92以覆盖部件显示面92上的任何瑕疵并提供美观表面(例如显示面92)。换句话说,当部件48安装在其期望位置时,软触漆96此刻位于部件48的能被观察和/或接触的表面上。因此在该实施例中,除了缝线针脚90外,部件48仅包括具有施加到显示面92的软触漆96的基底层或面板22,其中可在施加缝线针脚之前或之后施加软触漆96,并且仅包括基底层或面板22的部件48可以包括或可以排除模制的人造接缝94。
在这些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缝线针脚90可根据部件尺寸和复杂性手动或自动地完成。
本文公开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涉及将缝线针脚施加到内装部件的方法,该内装部件包括外表层、基底层和位于所述外表层和基底层之间的中间层,该方法包括:a)用锥穿透外表层、基底层和中间层以形成贯穿外表层、基底层和中间层的穿孔;b)从外表层、基底层和中间层退出该锥;c)经该穿孔将自动缝纫机头的钩针穿过基底层、中间层和外表层穿以钩住位于外表层上的缝线;d)拉动该缝线穿过外表层、中间层和基底层;e)用前一个穿过外表层、中间层和基底层的针脚圈住该缝线;f)将所述自动缝纫机头推进到相对于所述内装部件的另一位置,其中所述基底层的背面没有阻挡结构;和g)重复步骤a-f,直至有预定数量的针脚被施加到内装部件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并且至少公开在第0097段中地,所述外表层从由乙烯基、皮革和热塑性聚烯烃组成的组形成;所述中间层是泡沫,所述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并且至少公开在第0097和0098段中地,所述外表层由包括乙烯基的组形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内装部件由至少公开在第0097-0099段中的任何实施例形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内装部件由0097-00100段中的任何实施例形成,并且该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97-00101段中地,该外表层由皮革形成,该中间层是泡沫,该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97-00102段中地,该基底层的背面沿着整个针脚长度没有阻挡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97-00103段中地,该基底层的背面配置有附接到其上的单独部件,所述单独部件没有任何阻挡结构。
本文公开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是一个涉及将缝线针脚施加到内装部件的方法的实施例,该内装部件包括外表层、基底层和位于所述外表层和基底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方法包括:a)用锥穿透该外表层、基底层和中间层以形成贯穿外表层、基底层和中间层的穿孔;b)从外表层、基底层和中间层退出该锥;c)经该穿孔将自动缝纫机头的钩针穿过基底层、中间层和外表层以钩住位于外表层上的缝线;d)拉动该缝线穿过外表层、中间层和基底层;e)用前一个穿过外表层、中间层和基底层的针脚圈住该缝线;f)将所述自动缝纫机头推进到相对于所述内装部件的另一位置,其中所述基底层的背面没有阻挡结构;和g)重复步骤a-f,直至有预定数量的针脚被施加到内装部件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105段中地,所述外表层从由乙烯基、皮革和热塑性聚烯烃组成的组形成,所述中间层是泡沫材料,所述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97-00106段中地,提供一种内装部件,其中该内装部件由至少公开在第0097-00106段中的方法形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97-00106段中地,该内装部件由公开在第0097-00106段中的任何实施例形成且该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内装部件由第00108段中的任何实施例形成且该内装部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97-00109段中地,该外表层由皮革形成,该中间层为泡沫材料,该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97-00110段中,该基底层的背面沿着整个针脚长度没有阻挡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97-00111段中地,该基底层的背面配置有附接到其上的单独部件,所述单独部件没有任何阻挡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97-00112段中地,该外表层从由乙烯基、皮革和热塑性聚烯烃组成的组形成,所述中间层是泡沫材料,所述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本文公开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是一个涉及将缝线针脚施加到内装部件的方法的实施例,该内装部件仅包括单层基底层,所述方法包括:a)用锥穿透该基底层以形成贯穿该基底层的穿孔;b)从该基底层中退出该锥;c)经该穿孔将自动缝纫机头的钩针穿过该基底层以钩住位于该基底层的显示面上的缝线;d)拉动该缝线穿过该基底层;e)用前一个已穿过该基底层的针脚圈住该缝线;f)将自动缝纫机头推进至相对于内装部件的另一位置,其中该基底层的背面没有阻挡结构;以及g)重复步骤a-f,直至有预定数量的针脚被施加到所述内装部件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114段中,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114和00115段中,该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并且该基底层被构造成在基底层的显示面上具有纹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116段中地,该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114和00115段中地,该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118段中地,该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114-00119段中地,该基底层由塑料形成并且模制有人造接缝。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114-00120段中地,该基底层的背面沿着整个针脚长度没有阻挡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120和00121段中地,该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122段中地,该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114-00123段中地,该基底层的背面配置有附接到其上的单独部件,所述单独部件没有任何阻挡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114-00124段中地,该基底层由塑料形成,并且在缝合之前将软触漆层施加到内装部件的显示面以便提供比基底层材料的显示面更软的显示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125段中地,该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126段中地,该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本文公开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是一个涉及将缝线针脚施加到内装部件的方法的实施例,该内装部件仅包括单层基底层,所述方法包括:a)用锥穿透该基底层以形成贯穿该基底层的穿孔;b)从该基底层中退出该锥;c)经该穿孔将自动缝纫机头的钩针穿过该基底层以钩住位于该基底层的显示面上的缝线;d)拉动该缝线穿过该基底层;e)用前一个已穿过该基底层的针脚圈住该缝线;f)将自动缝纫机头推进至相对于内装部件的另一位置,其中该基底层的背面没有阻挡结构;以及g)重复步骤a-f,直至有预定数量的针脚被施加到所述内装部件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128段中地,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内装部件由至少公开在第00128-00129段中的方法形成,其中该内装部件是车辆的内饰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内装部件由至少公开在第00130段中的方法形成,其中该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128-00131段中,其中该基底层由塑料形成,并且在缝合之前将软触漆层施加到内装部件的显示面上以便提供比基底层材料的显示面更柔软的显示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128-00132段中地,该基底层被构造成在基底层的显示面上具有纹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97-00133段中地,公开一种用于执行至少在第0097-00133段中提供的方法的装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公开在第0097-00133段中地,公开一种用于形成至少在第0097-00133段中描述的内装部件的装置。
尽管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车辆内表面,但其也可以用于能被锥穿透且可缝合的任何车辆部分,包括外装部件(如复合部件)。虽然已经参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改变或等同来代替其中的各构件。另外,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做出许多改动,以使特定的情况或材料适应本发明的教导。因此,本发明不打算局限于为实现本发明最佳方式而被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将涵盖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实施例。

Claims (25)

1.一种向内装部件施加缝线针脚的方法,所述内装部件仅包括单层基底层,所述方法包括:
a)用锥穿透该基底层以形成贯穿该基底层的穿孔;
b)从该基底层中退出该锥;
c)经该穿孔将自动缝纫机头的钩针穿过该基底层以钩住位于该基底层的显示面上的缝线;
d)拉动该缝线穿过该基底层;
e)由前一个已穿过该基底层的针脚圈住该缝线;
f)将自动缝纫机头推进至相对于内装部件的另一位置,其中该基底层的背面不具有阻挡结构;以及
g)重复步骤a-f,直至有预定数量的针脚被施加到所述内装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方法形成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并且该基底层被构造成在所述基底层的显示面上具有纹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方法形成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底层由塑料形成并且模制有人造接缝。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和7所述的方法形成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基底层的背面沿整个针脚长度没有阻挡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2和7所述的方法形成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基底层的背面配置有附接到其上的单独部件,所述单独部件没有任何阻挡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2、7和13所述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基底层由塑料形成,并且在缝合之前将软触漆层施加到内装部件的显示面上以提供比基底层材料的显示面更柔软的显示面。
15.一种向内装部件施加缝线针脚的方法,所述内装部件仅包括单层基底层,所述方法包括:
a)用锥穿透该基底层以形成贯穿该基底层的穿孔;
b)从该基底层中退出该锥;
c)经该穿孔将自动缝纫机头的钩针穿过该基底层以钩住位于该基底层显示面上的缝线;
d)拉动该缝线穿过该基底层;
e)由前一个已穿过该基底层的针脚圈住该缝线;
f)将自动缝纫机头推进至相对于内装部件的另一位置,其中该基底层的背面不具有阻挡结构;以及
g)重复步骤a-f,直至有预定数量的针脚被施加到所述内装部件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1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和16所述的方法形成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装部件是车辆的内饰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15、16和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底层由塑料形成,并且在缝合之前将软触漆层施加到内装部件的显示面上以提供比基底层材料的显示面更柔软的显示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底层被构造成在所述基底层的显示面上具有纹理。
21.根据权利要求15和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底层被构造成在所述基底层的显示面上具有纹理。
2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形成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24.一种执行权利要求1和15所述的方法的装置。
2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和15所述的方法将缝线针脚施加到内装部件的装置。
CN201580052884.8A 2014-08-04 2015-08-03 用于缝制车辆内装部件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形成的部件 Active CN1067956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450,609 US9809176B2 (en) 2011-07-08 2014-08-04 Method for stitching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s and components formed from the method
US14/450609 2014-08-04
US14/521390 2014-10-22
US14/521,390 US9340912B2 (en) 2011-07-08 2014-10-22 Method for stitching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s and components formed from the method
PCT/US2015/043438 WO2016022479A1 (en) 2014-08-04 2015-08-03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itching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s and components formed from the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5673A true CN106795673A (zh) 2017-05-31
CN106795673B CN106795673B (zh) 2020-10-13

Family

ID=552643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2211.2A Active CN107075763B (zh) 2014-08-04 2015-08-03 用于缝制车辆内装部件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形成的部件
CN201580052884.8A Active CN106795673B (zh) 2014-08-04 2015-08-03 用于缝制车辆内装部件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形成的部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2211.2A Active CN107075763B (zh) 2014-08-04 2015-08-03 用于缝制车辆内装部件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形成的部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2) EP3177762B1 (zh)
JP (1) JP2017525454A (zh)
KR (1) KR102384257B1 (zh)
CN (2) CN107075763B (zh)
WO (2) WO201602247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5852A1 (en) * 2022-05-24 2023-11-30 Abb Schweiz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read drawi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38699B2 (en) 2020-02-06 2023-08-29 Faurecia Interior Systems, Inc.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a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US11780185B2 (en) * 2021-03-05 2023-10-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Reinforced composite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73537A (en) * 1950-12-02 1954-03-30 United Shoe Machinery Corp Shoe sewing machine
US4488498A (en) * 1983-11-16 1984-12-1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ly stitched trim part
DE3703070A1 (de) * 1987-02-03 1988-09-01 Protos Schuhmaschinen W Ullric Kettenstichnaehmaschine zum naehen von koffern
WO2011023170A1 (de) * 2009-08-26 2011-03-03 Car Trim Gmbh Nähanlage
US20120055386A1 (en) * 2007-12-12 2012-03-08 Arthur Bentley Method and system for freehand and realtime quilting with a computer-controlled quilting machine
CN103649396A (zh) * 2011-07-08 2014-03-19 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缝制车辆内装部件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形成的部件
CN104053577A (zh) * 2011-12-08 2014-09-17 佛吉亚汽车内部系统公司 用于与车辆内部部件的装饰线迹一起使用的线缝间隔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80753A (en) * 1936-08-27 1938-02-28 British United Shoe Machinery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ewing machines
US3055323A (en) * 1959-09-15 1962-09-25 United Shoe Machinery Corp Shoe machines with automatic welt severing mechanisms
JPH06126679A (ja) * 1991-01-11 1994-05-10 Yaskawa Electric Corp 縫製作業ロボット
JP2614797B2 (ja) * 1991-12-28 1997-05-28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射出成形内装部品
US6196145B1 (en) * 1998-11-17 2001-03-06 Albany International Techniweave, Inc. Yarn insertion mechanism
JP4136515B2 (ja) * 2002-07-26 2008-08-20 株式会社バルダン ミシン及び刺繍方法
WO2004078518A1 (en) * 2003-03-03 2004-09-16 Intier Automotive Inc. Automotive interior structure with integrated fiber optic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7922956B1 (en) * 2003-11-05 2011-04-12 Leon Plastics, Inc. Vehicular trim component and cover with simulated stitch and/or seam thereon
JP4713998B2 (ja) 2005-03-04 2011-06-29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と、その製造方法
DE602006006488D1 (de) * 2005-03-04 2009-06-10 Calsonic Kansei Corp Fahrzeuginnenverkleid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JP2008074241A (ja) * 2006-09-21 2008-04-03 Nissan Motor Co Ltd 装飾部品
CN201010768Y (zh) * 2007-01-26 2008-01-23 金利佳股份有限公司 机头旋转定位型缝纫机
JP2012171447A (ja) * 2011-02-21 2012-09-10 Kojima Press Industry Co Ltd オーナメントパネルの取付け構造
US9580851B2 (en) * 2013-12-11 2017-02-28 Fca Us Llc Composite panel stitc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73537A (en) * 1950-12-02 1954-03-30 United Shoe Machinery Corp Shoe sewing machine
US4488498A (en) * 1983-11-16 1984-12-1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ly stitched trim part
DE3703070A1 (de) * 1987-02-03 1988-09-01 Protos Schuhmaschinen W Ullric Kettenstichnaehmaschine zum naehen von koffern
US20120055386A1 (en) * 2007-12-12 2012-03-08 Arthur Bentley Method and system for freehand and realtime quilting with a computer-controlled quilting machine
WO2011023170A1 (de) * 2009-08-26 2011-03-03 Car Trim Gmbh Nähanlage
CN103649396A (zh) * 2011-07-08 2014-03-19 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缝制车辆内装部件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形成的部件
CN104053577A (zh) * 2011-12-08 2014-09-17 佛吉亚汽车内部系统公司 用于与车辆内部部件的装饰线迹一起使用的线缝间隔部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5852A1 (en) * 2022-05-24 2023-11-30 Abb Schweiz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read draw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77761B1 (en) 2022-03-16
JP2017525454A (ja) 2017-09-07
CN107075763B (zh) 2021-02-02
KR102384257B1 (ko) 2022-04-07
EP3177761A1 (en) 2017-06-14
EP3177762B1 (en) 2021-06-02
WO2016022479A1 (en) 2016-02-11
EP3177761A4 (en) 2017-08-30
EP3177762A4 (en) 2018-04-11
CN107075763A (zh) 2017-08-18
KR20170040321A (ko) 2017-04-12
WO2016022477A1 (en) 2016-02-11
EP3177762A1 (en) 2017-06-14
CN106795673B (zh)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0627B2 (en) Method for stitching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s and components formed from the method
CN103649396B (zh) 用于缝制车辆内装部件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形成的部件
CN103649397B (zh) 用于缝制车辆内装部件的装置
US9809176B2 (en) Method for stitching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s and components formed from the method
US10233576B2 (en) Apparatus for stitching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s
CN106795675A (zh) 用于缝制三维成型部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07075764B (zh) 用于暗针缝制成形部件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由该方法形成的部件
CN106795673A (zh) 用于缝制车辆内装部件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形成的部件
JP2017525454A5 (zh)
CN107002332A (zh) 用于缝制车辆内装部件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