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4577A - 对战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对战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4577A
CN106794577A CN201680001937.8A CN201680001937A CN106794577A CN 106794577 A CN106794577 A CN 106794577A CN 201680001937 A CN201680001937 A CN 201680001937A CN 106794577 A CN106794577 A CN 106794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assembly
battle
battle robot
roller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19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4577B (zh
Inventor
王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kegongch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kegongch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kegongch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kegongch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794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4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4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4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7/00Toy vehicles, e.g. with self-drive; ; Cranes, winches or the like;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5/00Manipulators mounted on wheels or on carriages
    • B25J5/007Manipulators mounted on wheels or on carriages mounted on whe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7/00Toy vehicles, e.g. with self-drive; ; Cranes, winches or the like;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3H17/26Details;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J11/002Manipulators for defensive or military tas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J11/003Manipulators for entertain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9/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nipulators, e.g. for monitoring, for viewing; Safety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nipu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对战机器人(100),包括本体(10)、驱动机构(20)、控制组件(50)和适配组件,本体(10)包括机身(11)和滚轮(12),机身(11)包括底盘(111)和相对底盘(111)设置的机罩(117),驱动机构(20)驱动滚轮(12)转动,以带动机身(11)行走,控制组件(50)控制驱动机构(20)运行,机罩(117)包括前盖(118)和相对前盖(118)设置的后盖(119),前盖(118)和后盖(119)均固定于底盘(111)上,并共同盖住驱动机构(20)和控制组件(50),前盖(118)包括朝向后盖(119)的第一开口端(118a),后盖(119)设有朝向前盖(118)的第二开口端(119a),适配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开口端(118a)的第一磁体(118b),以及固定于第二开口端(119a)的第二磁体(119b),第一磁体(118b)和第二磁体(119b)通过磁力相固定。

Description

对战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战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对战机器人可以模拟实际战斗情景,可用于战斗演练或趣味游戏。传统的对战机器人包括车身和驱动车身行走的滚轮,以及固定于车身上的炮塔。传统的对战机器人通常包括底盖,安装于底盖的滚轮和驱动机构,固定于底盖的主板和控制组件,以及与底盖相盖合的顶盖,滚轮转动连接于底盖,驱动机构驱动滚轮转动,顶盖盖住主板、控制组件和驱动机构,从而传统的对战机器人结构稳固,通常不易损坏,然而,传统的对战机器人此种结构存在零部件不易拆卸和功能单一性的缺陷,即传统的对战机器人更换适配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适配性的对战机器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战机器人,其中,所述对战机器人包括本体、驱动机构、控制组件和适配组件,所述本体包括机身和滚轮,所述机身包括底盘和相对所述底盘设置的机罩,所述滚轮、驱动机构和控制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滚轮转动,以带动所述机身行走,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运行,所述机罩包括前盖和相对所述前盖设置的后盖,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均固定于所述底盘上,并共同盖住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控制组件,所述前盖包括朝向所述后盖的第一开口端,所述后盖设有朝向所述前盖的第二开口端,所述适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开口端的第一磁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开口端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通过磁力相固定。
其中,所述底盘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滚轮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前端的万向滚轮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后端的单向滚轮,所述单向滚轮的转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底盘的长度方向。
其中,所述单向滚轮包括位于所述机身两侧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转动轴向和所述第二滚轮的转动轴轴向同向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转动。
其中,所述对战机器人包括发射器,所述发射器固定于所述机身,并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发射器发射可见光束。
其中,所述对战机器人还包括炮塔,所述炮塔包括炮身和炮筒,所述炮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后盖外侧,所述炮筒固定于所述炮身,所述发射器固定于所述炮身内,所述发射器的可见光束沿所述炮筒内侧射出。
其中,所述对战机器人包括可见光传感器,所述可见光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机身,并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可见光传感器接收可见光束。
其中,所述可见光传感器包括一感光面,所述感光面平行于所述底盘,所述感光面的朝向背离所述底盘,所述对战机器人还包括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固定于所述机身,所述导光件包括对应所述感光面的反光面,所述反光面呈圆锥形,且轴向垂直所述感光面。
其中,所述对战机器人还包括无线通信组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并固定于所述机身的小端,所述无线通信组件用于两个所述对战机器人之间相互通信或者所述对战机器人与外部器件之间相互通信,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将通信信号向所述控制组件传递。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包括终端设备通信模块和2.4G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终端设备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以向终端设备收发信号,所述2.4G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以向另一所述对战机器人收发信号。
其中,所述反馈机构还包括指示光源,所述指示光源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指示光源发光,以指示所述对战机器人的运行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对战机器人,通过所述机罩包括前盖和相对所述前盖设置的后盖,并利用所述适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开口端的第一磁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开口端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通过磁力相固定,从而使得所述后盖可拆卸于所述前盖,且所述前盖可以利用所述第一磁体与其他盖板进行适配,从而使得所述对战机器人的结构稳固,同时利用所述前盖的第一磁体的磁性与其他盖板的适配,进行实现所述对战机器人的多功能性,且增加所述对战机器人的适配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对战机器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对战机器人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对战机器人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对战机器人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的V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的V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战机器人100。所述对战机器人100包括本体10、驱动机构20、发射机构30、反馈机构40、控制组件50和适配组件(未标示)。所述本体10包括机身11和设置于机身11的滚轮12。所述驱动机构20固定于所述机身11并驱动所述滚轮12转动,以带动所述机身11行走。所述驱动机构20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50,所述控制组件50控制所述驱动机构20运行。所述发射机构30包括发射器31,所述发射器31固定于所述机身11顶端,并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50,通过所述控制组件50控制所述发射器31发射可见光束。所述反馈机构40包括可见光传感器41,所述可见光传感器41固定于所述机身11上,并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50,通过所述控制组件50控制所述可见光传感器41接收可见光束。所述机身11包括底盘111和相对所述底盘111设置的机罩117,所述滚轮12、驱动机构20和控制组件50均安装于所述底盘111上。所述机罩117包括前盖118和相对所述前盖118设置的后盖119,所述前盖118和所述后盖119均固定于所述底盘111上,并共同盖住所述驱动机构20和所述控制组件50,所述前盖118包括朝向所述后盖119的第一开口端118a,所述后盖119设有朝向所述前盖118的第二开口端119a,所述适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开口端118a的第一磁体118b,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开口端119a的第二磁体119b,所述第一磁体118b和所述第二磁体119b通过磁力相固定。
通过所述机罩117包括前盖118和相对所述前盖118设置的后盖119,并利用所述适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开口端118a的第一磁体118b,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开口端119a的第二磁体119b,所述第一磁体118b和所述第二磁体119b通过磁力相固定,从而使得所述后盖119可拆卸于所述前盖118,且所述前盖118可以利用所述第一磁体118b与其他盖板进行适配,从而使得所述对战机器人100的结构稳固,同时利用所述前盖118的第一磁体118b的磁性与其他盖板的适配,进行实现所述对战机器人100的多功能性,且增加所述对战机器人的适配性。
所述对战机器人100还包括电池(未图示),所述电池为所述驱动机构20、发射机构30、反馈机构40和控制组件50提供电能。所述驱动机构20可以利用电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以实现驱动所述滚轮12转动,从而驱动所述对战机器人100行走。所述发射机构30的发射器31可以是LED光源,所述发射器31接通所述电池的电流后,发射人眼可见的光束,从而实现所述对战机器人100发射的“炮弹”可见,提高所述对战机器人100的对战直观性。所述反馈机构40的可见光传感器41在接收到其他对战机器人100发射的可见光束时,可以将可见光束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而将数字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组件50,所述控制组件50进而可以根据该数字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20停止运行,以模拟所述对战机器人100收到“攻击”而停止运行。当然在所述对战机器人100未收到“攻击”时,所述控制组件50可以控制所述驱动机构20驱动所述对战机器人100前进或后退,或转向。所述对战机器人100以发射可见光束的模式模拟发射炮弹射击,进而提高所述对战机器人100的模拟性能,增加所述对战机器人100的趣味性。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11包括设置于底端的底盘111,所述底盘111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111a和后端111b,所述滚轮12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前端111a的万向滚轮121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后端111b的单向滚轮122,所述单向滚轮122的转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底盘111的长度方向。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盘111为矩形板件。具体的,所述前端111a的内侧面设置有一个球形凹槽112,所述球形凹槽112的底端贯穿所述前端111a的外侧面。所述万向滚轮121为塑料滚珠,所述万向滚轮121容纳于所述球形凹槽112内,并部分露出于所述前端111a的外侧面,以实现所述万向滚轮121滚动于地面上。所述前端111a的内侧面还固定有盖住所述球形凹槽112的盖板113,从而所述万向滚轮121转动于所述底盘111的前端111a。所述后端111b设置两个轴承113,两个所述轴承113分别靠近所述底盘111的两侧,所述滚轮12包括两个所述单向滚轮122,两个所述单向滚轮122的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113,同时所述后端111b在所述轴承113的一侧设置通孔114,所述单向滚轮122部分露出于所述通孔114,从而实现所述单向滚轮122滚动于地面。利用所述万向滚轮121设置于所述底盘111的前端111a,使得所述机身11行走方向不受限制,所述单向滚轮122设置于所述底盘111的后端,使得所述机身11受到的驱动力较大,方便所述机身11行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111还可以呈锥形。所述滚轮12也可以包括两个万向滚轮和两个单向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滚轮122包括位于所述机身11两侧的第一滚轮122a和第二滚轮122b,所述第一滚轮122a的转动轴向和所述第二滚轮122b的转动轴轴向同向设置,所述驱动机构20包括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1和所述第二电机22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滚轮122a和所述第二滚轮122b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端111b的内侧面设置容槽115,所述容槽115的开口背离所述底盘111的外侧面,所述容槽115内设有电机支架116。所述第一电机21和所述第二电极22均固定于所述电机支架116上。两个所述轴承113分别设置于所述容槽115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所述第一电机21的驱动转轴和所述第二电机22的驱动转轴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轴承113。两个所述通孔114分别设置于所述容槽115的两侧,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电机21驱动所述第一滚轮122a转动,所述第二电机22驱动所述第二电机122b转动。所述第一电机21和所述第二电机22均可以实现正转和反转。当所述第一电机21和所述第二电机22转动方向相同时,从而驱动所述第一滚轮122a的转动方向和所述第二滚轮122b转动方向相同,进而带动所述机身11前进或后退,以实现所述对战机器人100直线行驶;当所述第一电机21和所述第二电机22转动方向不同时,从而所述第一滚轮122a和所述第二滚轮122b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所述第一滚轮122a和所述第二滚轮122b共同对所述机身11施加扭矩,使得所述机身11转向,以实现所述对战机器人100可以转弯行驶。还可以是所述第一电机21或所述第二电机22单独运行,也可以实现驱动所述机身11转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50,所述控制组件50控制所述制动机构对所述驱动机构进行制动,以实现所述对战机器人100可以紧急停止行驶。
进一步似,所述对战机器人100还包括第一传动机构23和第二传动机构(未标示),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3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21和所述第一滚轮122a之间,用以将所述第一电机21扭矩传递至所述第一滚轮122a,所述第二传动机构24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22和所述第二滚轮122b之间,用以将所述第二电机22扭矩传递至所述第二滚轮122b,所述第一电机21和所述第二电机22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电机21的驱动转轴和所述第二电机22的驱动转轴均垂直所述第一滚轮122a的转动轴。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3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未标示)均为齿轮传动组。具体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3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21驱动轴上的第一齿轮231和套设于所述第一滚轮122a转动轴上的第二齿轮232,以及与所述第一齿轮231和所述第二齿轮232相配合的第三齿轮(未标示)。所述第一齿轮231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二齿轮232的轴向,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电机21可以偏离所述第一滚轮122a的转动轴,从而避免所述第一电机21对所述第一滚轮122a的影响,进而所述第一电机21可以稳定驱动所述第一滚轮122a转动,使得所述对战机器人100稳定运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23相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3还可以是包括变速齿轮组,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滚轮122a的转速可以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机罩117盖合于所述底盘111上,所述控制组件50和所述驱动机构20均固定于所述机罩117内,所述机罩117呈楔形,所述机罩117的小端117a对应于所述底盘111的前端111a,所述机罩117的大端117b对应于所述底盘111的后端111b。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罩117为壳体,所述机罩117包括相对设置的小端117a和大端117b。所述机罩117还包括一收容腔117c,所述收容腔117c的开口朝向所述底盘111。所述控制组件50固定于所述底盘111的电路板上,所述机罩117罩住所述控制组件50和所述电机支架116,从而所述控制组件50和所述驱动机构20均收容于所述收容腔117c内,所述机罩117对所述控制组件50和所述电机支架116进行保护。利用所述机罩117的小端117a对应于所述底盘111的前端111a,所述机罩117的大端117b对应于所述底盘111的后端111b,从而使得所述机身117在前进行驶时,可以受到较小阻力,进而提高所述对战机器人100的行驶性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机罩117还可以是两端小,中间大的楔形。
进一步地,所述对战机器人100还包括炮塔60,所述炮塔60包括炮身61和炮筒62,所述炮身6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机罩117的大端,所述炮筒62固定于所述炮身61,所述发射器31固定于所述炮身61内,所述发射器31的可见光束沿所述炮筒62的内侧射出。
具体的,所述发射机构30还包括固驱动电路板32,所述驱动电路板32和所述发射器31均固定于所述炮身61内,所述驱动电路板32利用驱动电路驱动所述发射器31发射可见光束,所述发射器31可以是LED灯。所述驱动电路板32可以通过线缆连接所述控制组件50,所述控制组件50可以设置于主板上。所述发射器31向所述炮筒62远离所述炮身61一端发射可见光束。所述炮筒62远离所述炮身61的一端可以设置凸透镜621,从而方便对所述发射器31发出的可见光束进行聚光,以方便观察到所述可见光束。当所述控制组件50向所述驱动电路板32发送发射指令,所述驱动电路板32根据发射指令,向所述发射器31发送脉冲信号,进而驱动所述发射器31发射可见光束,以实现所述对战机器人100模拟发射“炮弹”。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炮塔60固定于所述后盖119,所述炮塔60可随所述后盖119一通拆卸于所述前盖119,从而可以将所述炮塔60和所述后盖119拆卸于所述前盖118,并利用另一没有设置炮塔的盖板与所述前盖118进行适配,从而使得所述对战机器人100实现另一功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利用所述发射器31至接连接于主板和主板上的控制组件50。
进一步地,所述机罩117包括对应于所述前端111a的前盖118和对应于所述后端111b的后盖119,所述后盖119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前盖118,所述后盖119外侧设置炮塔平台70,所述炮塔6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炮塔平台70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盖118设有朝向所述后盖119的第一开口118a,所述后盖119设有朝向所述前盖118的第二开口119b。所述前盖118的第一开口118a和所述第二开口119a相盖合,从而所述前盖118和所述后盖119形成保护罩,对所述驱动机构20和控制组件30进行保护,并利用所述后盖119可以拆卸连接于所述前盖118,方便所述对战机器人100的维护,以及方便所述炮塔60可拆于所述前盖118,进而使得所述对战机器人100可以多样化。具体的,所述前盖118的第一开口118a设有第一磁体118b,所述后盖119的第二开口119a设有第二磁体119b。利用所述第一磁体118b和所述第二磁体119b磁性相吸,从而使得所述后盖119可以固定于所述前盖118,并且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后盖119方便拆卸于所述前盖118。所述炮塔平台70设置于所述后盖119外侧,所述炮塔平台70卡合连接于所述炮塔60,从而使得所述炮塔60稳固于所述机罩117,提高所述对战机器人100的结构性能。具体的,所述炮塔平台70上设置贯穿所述后盖119内侧的“U”缺口71,所述缺口71将所述驱动电路板32的线缆穿引至所述机罩117内,并与主板和主板上的控制组件50相连接。具体的,所述缺口71的开口朝向所述前盖118。所述缺口71的内侧周缘设有卡槽72,所述炮身61的底端设有第一接线端(未标示),所述第一接线端上设有若干个导电引脚(未标示),所述导电引脚用以将所述驱动电路板32的导电线引导至所述机身117内。所述第一接线端的周围设有卡板(未标示),所述卡板卡合连接于所述卡槽72内。从而所述炮身61与所述炮塔平台70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盖119在所述炮塔平台70靠近所述底盘111一侧还设有外接端口73,所述外接端口73内侧设置连接器74,所述连接器74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50,所述连接器74可以与外部器件通过有线数据线进行通讯,或者通过供电线缆向电池充电,以利用外部器件向所述控制组件50输入控制指令,或者利用外部器件向对战机器人进行供电。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74为USB连接器。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111b设有支撑所述炮塔平台70的凸台75,所述凸台75设有垂直所述卡槽72的滑槽76,所述炮身61对应所述滑槽76设有定位孔(未标示),所述对战机器人100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76的卡销631和弹性连接于所述卡销631与所述凸台75之间的弹性件(未标示),所述弹性件用以向所述卡销631提供卡入所述定位孔62的回复力。具体的,所述凸台75设有与所述第一接线端611相连接的第二接线端(未标示),所述第二接线端上设有对应连接所述导电引脚的导电触点77,所述导电触点77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50。所述滑槽76位于所述第二接线端一侧。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第一接线端611一侧,利用所述弹性件将所述卡销631卡入所述定位孔内,从而使得所述炮身61在卡合连接于所述炮塔平台70后,防止所述炮身61脱离所述机身11,同时保证所述炮身61电性连接于所述机身11内的控制组件50。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图4和图6,所述可见光传感器41包括一感光面411,所述感光面411平行于所述底盘111,所述感光面411的朝向背离所述底盘111,所述反馈机构40包括固定于所述机身11的导光件42,所述导光件42包括对应所述感光面411的反光面42a,所述反光面42a呈圆锥形,且轴向垂直所述感光面411。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见光传感器41固定于所述炮身61内,所述感光面411位于所述炮身61内,所述感光面411的朝向背离所述底盘111。具体的,所述炮身61的顶端对应所述感光面411设置进光孔611。所述进光孔611利用所述导光件42将可见光束引导至所述感光面411上。具体的,所述导光件42包括透光的支撑部421,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部421上的反光部422。所述支撑部421呈圆筒状,所述支撑部4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进光孔611,所述支撑部421的内侧与所述进光孔611相通。所述反光部422固定于所述支撑部421远离所述进光孔611一端,所述反光部422呈圆锥形,所述反光部422轴向垂直所述感光面411,且所述反光部422的小端靠近所述感光面411。所述反光面42a设置于所述反光部422的锥面。利用所述反光面42a呈圆锥状,从而在所述对战机器人100四周任意位置发射过来的可见光束照射均可以照射至所述导光件42的反光面42a上,进而反射至所述感光面411上。更为具体的,在所述对战机器人100四周的可见光束透过所述支撑部421,照射在所述反光面42a上,所述反光面42a将可见光束反射至所述感光面411上,进而所述感光面411可以接收到所述对战机器人100四周任意位置发射过来的可见光束,从而模拟所述对战机器人100可以收到四周任意位置的“攻击”,进而提高所述对战机器人100对战模拟的真实性。利用所述发射器63将可见光束作为模拟炮弹,一方面可见光可以供用户直接可见,从而可以增强用户的直观感受性能,另一方面所述发射器63的可见光在被阻碍物遮挡时,不易穿过阻碍物,进而避免所述发射器63的模拟“炮弹”穿过阻碍物击中对方,从而使得发射器63的可见光模拟“炮弹”的真实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421还可以是固定于所述反光部422小端和所述感光面411之间的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对战机器人100还包括无线通信组件80,所述无线通信组件80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40,并固定于所述背板111的顶端111a,所述无线通信组件80用于两个所述对战机器人100之间相互通信或者所述对战机器人100与外部器件之间相互通信,所述无线通信组件80将通信信号向所述控制组件40传递。
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无线通信组件80固定于所述背板111的顶端111a可以增加信号接收能力,提高所述对战机器人100的通讯能力。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外部器件可以是遥控器,利用遥控器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80之间收发无线信号,实现所述遥控器向所述控制组件40收发控制指令,从而可以远程遥控所述对战机器人100运行,从而可以控制所述对战机器人100行驶、发射炮弹、躲避炮弹或停止运行,进而模拟出所述对战机器人100进行对战。两个所述对战机器人100之间也可以利用所述无线通信组件80进行信号交互,即通过将两个所述对战机器人100连接至网络中,并通过终端控制两个所述对战机器人100的运行,两个所述对战机器人100可以相互向对方发送信号,或接收对方信号,从而实现两个所述对战机器人100的模拟对战交互功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通信组件80还可以是设置于所述机罩100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组件80包括终端设备通信模块81和2.4G无线通信模块82,所述终端设备通信模块81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40,用以向终端设备收发信号,该终端设备可以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所述2.4G无线通信模块82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40,用以向另一所述对战机器人100收发信号。所述终端设备通信模块81可以连接WIFI网络中,从而可以利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局域网络与所述对战机器人100进行通讯,进而可以利用终端设备控制所述对战机器人100运行。利用所述无线通信组件80设置无线局域网络,从而提高所述对战机器人100的适配性。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所述对战机器人100还可以利用所述2.4G无线通信模块82并入同一无线网络中,从而可以实现多个对战机器人100相互之间的通讯,或者通过终端设备控制多个对战机器人100进行互动对战。利用所述终端设备通信模块81和所述2.4G无线通信模块82相互独立通信,提高所述对战机器人100的通信效率,使得所述对战机器人100的运行效率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反馈机构40还包括指示光源43,所述指示光源43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50,所述控制组件50控制所述指示光源43发光,以指示所述对战机器人100的运行状态。所述控制组件50控制所述指示光源43发光或熄灭,进而可以指示所述对战机器人100不同的运行状态。具体的,所述指示光源43可以是多个LED灯珠组成的LED表情面板,通过所述控制组件50控制所述指示光源43的多个LED灯以不同排布方式进行发光,从而形成不同的图案,进而可以指示出所述对战机器人100不同的运行状态。具体的,可以是用户向所述控制组件40输入该LED灯珠512开关信号指令,即通过用户自行编辑所述LED灯珠512点亮的排列方式,从而所述LED灯珠512根据用户的需求展现出各种图案。例如,所述对战机器人100在收到“攻击”时,所述控制组件50可以控制所述指示光源43呈现出“哭脸”的图案,以指示该对战机器人100收到“攻击”无法继续“作战”的状态;在所述对战机器人100在“击中”其他对战机器人100时,所述控制组件50控制所述指示光源43呈现“笑脸”图案,以指示该对战机器人100击中其他对战机器人获得胜利的运行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对战机器人,通过所述机罩包括前盖和相对所述前盖设置的后盖,并利用所述适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开口端的第一磁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开口端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通过磁力相固定,从而使得所述后盖可拆卸于所述前盖,且所述前盖可以利用所述第一磁体与其他盖板进行适配,从而使得所述对战机器人的结构稳固,同时利用所述前盖的第一磁体的磁性与其他盖板的适配,进行实现所述对战机器人的多功能性,且增加所述对战机器人的适配性。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对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战机器人包括本体、驱动机构、控制组件和适配组件,所述本体包括机身和滚轮,所述机身包括底盘和相对所述底盘设置的机罩,所述滚轮、驱动机构和控制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滚轮转动,以带动所述机身行走,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运行,所述机罩包括前盖和相对所述前盖设置的后盖,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均固定于所述底盘上,并共同盖住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控制组件,所述前盖包括朝向所述后盖的第一开口端,所述后盖设有朝向所述前盖的第二开口端,所述适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开口端的第一磁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开口端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通过磁力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滚轮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前端的万向滚轮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后端的单向滚轮,所述单向滚轮的转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底盘的长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滚轮包括位于所述机身两侧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转动轴向和所述第二滚轮的转动轴轴向同向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战机器人包括发射器,所述发射器固定于所述机身,并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发射器发射可见光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战机器人还包括炮塔,所述炮塔包括炮身和炮筒,所述炮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后盖外侧,所述炮筒固定于所述炮身,所述发射器固定于所述炮身内,所述发射器的可见光束沿所述炮筒内侧射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战机器人包括可见光传感器,所述可见光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机身,并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可见光传感器接收可见光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传感器包括一感光面,所述感光面平行于所述底盘,所述感光面的朝向背离所述底盘,所述对战机器人还包括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固定于所述机身,所述导光件包括对应所述感光面的反光面,所述反光面呈圆锥形,且轴向垂直所述感光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战机器人还包括无线通信组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并固定于所述机身的小端,所述无线通信组件用于两个所述对战机器人之间相互通信或者所述对战机器人与外部器件之间相互通信,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将通信信号向所述控制组件传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包括终端设备通信模块和2.4G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终端设备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以向终端设备收发信号,所述2.4G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以向另一所述对战机器人收发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机构还包括指示光源,所述指示光源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指示光源发光,以指示所述对战机器人的运行状态。
CN201680001937.8A 2016-02-25 2016-02-25 对战机器人 Active CN1067945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74569 WO2017143565A1 (zh) 2016-02-25 2016-02-25 对战机器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4577A true CN106794577A (zh) 2017-05-31
CN106794577B CN106794577B (zh) 2020-09-04

Family

ID=58953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1937.8A Active CN106794577B (zh) 2016-02-25 2016-02-25 对战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94577B (zh)
WO (1) WO20171435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2633B (zh) * 2021-12-14 2024-02-20 重庆昶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机互动的表演仿真机器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54016A1 (en) * 1998-04-21 1999-10-28 Toymax Inc. Light shooting and detecting toy figures
JP2006034823A (ja) * 2004-07-29 2006-02-09 Speecys Kk シューティングゲームシステム
CN201154220Y (zh) * 2008-02-20 2008-11-26 广东高乐玩具股份有限公司 玩具坦克
CN201529397U (zh) * 2009-10-12 2010-07-21 罗仁全 磁铁吸合组合式玩具汽车
CN102335517A (zh) * 2010-07-16 2012-02-01 陈军 一种能发直亮激光、兼有声光模拟射击功能的激光类产品
CN203060824U (zh) * 2013-02-08 2013-07-17 陈泽明 一种拼装电动玩具车
CN204261332U (zh) * 2014-12-09 2015-04-15 成都三千水上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玩具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54016A1 (en) * 1998-04-21 1999-10-28 Toymax Inc. Light shooting and detecting toy figures
JP2006034823A (ja) * 2004-07-29 2006-02-09 Speecys Kk シューティングゲームシステム
CN201154220Y (zh) * 2008-02-20 2008-11-26 广东高乐玩具股份有限公司 玩具坦克
CN201529397U (zh) * 2009-10-12 2010-07-21 罗仁全 磁铁吸合组合式玩具汽车
CN102335517A (zh) * 2010-07-16 2012-02-01 陈军 一种能发直亮激光、兼有声光模拟射击功能的激光类产品
CN203060824U (zh) * 2013-02-08 2013-07-17 陈泽明 一种拼装电动玩具车
CN204261332U (zh) * 2014-12-09 2015-04-15 成都三千水上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玩具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43565A1 (zh) 2017-08-31
CN106794577B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7139A (zh) 智能机器人
US4621562A (en) Remote control robot vehicle
CN106794381A (zh) 对战机器人
US20190243222A1 (en) Camera dolly, remote-controlled camera dolly system and camera dolly photographing control method
CN203169878U (zh) 遥控消防机器人
CN108735026A (zh) 一种坦克综合训练模拟器
CN106794577A (zh) 对战机器人
CN206631195U (zh) 对战机器人
CN202470903U (zh) 一种低空慢速小目标拦截指控系统操作面板
CN107073706A (zh) 对战机器人
US4306630A (en) Radio controlled miniature target vehicle and radio control accessory for binoculars
CN110370300A (zh) 一种基于电磁弹射的投掷救援机器人
CN207518852U (zh) 无人机喊话器
CN207889979U (zh) 一种消防无人机
CN202791378U (zh) 户外手电筒
CN209889111U (zh) 配网电缆走廊巡检装置
KR100998872B1 (ko) 원격 제어 모바일 유닛의 자동 충전 시스템
CN210119164U (zh) 可移动平台
CN207007011U (zh) 一种智能靶机腰部旋转结构
CN202853495U (zh) 一种地雷目标激光指示装置
CN203799519U (zh) 一种数学教学专用远射激光教具
CN216448707U (zh) 激光电子靶及打靶系统
CN108768426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互展示装置
CN213458505U (zh) 一种具有演示功能的教学讲台
CN205598637U (zh) 一种激光玩具坦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