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66530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66530A
CN106766530A CN201611227354.5A CN201611227354A CN106766530A CN 106766530 A CN106766530 A CN 106766530A CN 201611227354 A CN201611227354 A CN 201611227354A CN 106766530 A CN106766530 A CN 106766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ag
metal plate
central sill
location hole
locating dow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273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66530B (zh
Inventor
吕贤滨
崔静
何文华
王宁
王英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273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665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66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6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66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6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包括一起吸附成型的第一内胆与第二内胆、连接所述第一内胆与所述第二内胆的内胆中梁以及与连接于所述内胆中梁上的钣金件,所述钣金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内胆中梁前侧的钣金前盖以及连接于所述内胆中梁后侧的钣金后盖,所述钣金后盖与所述内胆中梁中的一个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一个定位孔以及至少一个定位槽,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柱以及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外径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外径与所述定位槽沿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从而能够解决钣金后盖装配至内胆中梁上后,内胆中梁上的通孔与铰链固定孔易产生左右或上下偏差的问题,便于铰链的安装。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内胆中梁上用于固定铰链的通孔与铰链固定孔产生偏差的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箱体的组装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冷藏内胆、冷冻内胆成型后,单独与钣金件组装;第二种是冷藏内胆与冷冻内胆一起吸附成型后整体与钣金件组装,而第二种冰箱箱体的组装方式能够解决冰箱箱体整体扭曲变形、影响外观的问题。
现有的冷藏内胆与冷冻内胆一起吸附成型后,通过在冷藏内胆与冷冻内胆中间的内胆中梁上设置通孔,钣金后盖上的加强铁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铰链固定孔,通过螺钉同时穿过所述通孔以及铰链固定孔从而将铰链固定于箱体上,但是,在所述内胆中梁与钣金后盖的装配过程中,易由于装配误差或者加工误差,导致通孔与铰链固定孔之间产生偏差,不利于装配。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冰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内胆中梁上用于固定铰链的通孔与铰链固定孔产生偏差的冰箱。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冰箱,包括一起吸附成型的第一内胆与第二内胆、连接所述第一内胆与所述第二内胆的内胆中梁以及与连接于所述内胆中梁上的钣金件,所述第一内胆位于所述第二内胆的上侧,所述钣金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内胆中梁前侧的钣金前盖以及连接于所述内胆中梁后侧的钣金后盖,所述钣金后盖与所述内胆中梁中的一个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一个定位孔以及至少一个定位槽,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柱以及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外径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外径与所述定位槽沿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外径小于所述定位槽沿左右方向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钣金后盖或所述内胆中梁上设置有一个定位孔以及一个定位槽,一个所述定位孔以及一个所述定位槽对称分布于设置该定位孔以及定位槽的钣金后盖或内胆中梁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钣金后盖或所述内胆中梁上设置有位于中间的一个定位孔以及对称分布于所述定位孔的左右两侧的两个定位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槽靠近所述定位孔的一端距所述定位孔的距离小于与该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距所述第一定位柱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孔以及定位槽均设于所述钣金后盖上,所述钣金后盖具有位于所述钣金后盖的长度方向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端、第二端,所述钣金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的插接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的卡接件,在将所述钣金后盖连接于所述内胆中梁上后,所述插接件插接于所述内胆中梁上,所述卡接件卡接于所述内胆中梁上;靠近第二端的所述定位槽上远离所述定位孔的一端距所述定位孔的距离大于与该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距第一定位柱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接件包括自所述第一端向前延伸的抵持部以及自所述抵持部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端向背离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的插入部,所述内胆中梁上与所述第一端相配合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插入部穿过且收容所述抵持部的通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接件自所述第二端先向前再向第一端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卡接件与所述钣金后盖围设形成卡持部;所述内胆中梁上与所述第二端相配合的一端连接有供卡持于所述卡持部内的卡接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均呈圆柱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钣金前盖包括钣金前盖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钣金前盖本体后侧的若干个卡勾,所述内胆中梁以及所述钣金后盖上与若干所述卡勾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供所述卡勾穿过的卡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若干所述卡勾呈矩阵分布于所述钣金前盖本体的后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通过在所述钣金后盖与所述内胆中梁中的一个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一个定位孔以及至少一个定位槽,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柱以及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外径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外径与所述定位槽沿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外径小于所述定位槽沿左右方向的长度;从而能够解决钣金后盖装配至内胆中梁上后,内胆中梁上的通孔与铰链固定孔易产生左右或上下偏差的问题,便于铰链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钣金件安装至内胆中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分解图。
图5是图4中的分解图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本发明中的内胆中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本发明中的钣金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F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中G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本发明中的加强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9所示的钣金后盖上安装有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的H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9所示的钣金后盖上未安装锁紧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的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是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中将钣金后盖装配至内胆中梁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J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9中K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2图19所示的将钣金后盖装配至内胆中梁上后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L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2中M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1所示的钣金件中除去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5中N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9所示的钣金后盖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至图27所示,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2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包括一起吸附成型的第一内胆与第二内胆,连接所述第一内胆与所述第二内胆的内胆中梁1以及连接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的钣金件2。
所述第一内胆与所述第二内胆沿上下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内胆位于所述第二内胆的上侧。
所述钣金件2包括连接于所述内胆中梁1的前侧的钣金前盖21、连接于所述内胆中梁1的后侧的钣金后盖22以及连接于所述钣金后盖22后侧的密封件23,所述密封件23为软质密封件。
本说明书中对内胆中梁1中所指的“前”是指冰箱面对使用者的一侧,其他的“后”、“左”、“右”、“上”、“下”均是以该“前”为基准定义的,而钣金件2中的“前”、“后”、“左”、“右”、“上”、“下”均是在将钣金件2安装至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与内胆中梁1的各个方向相对应的。
所述钣金后盖22上沿左右方向的两端分设有与所述内胆中梁1相卡接的连接件24,所述内胆中梁1的左、右两端分设有与所述连接件24相配合的卡接部11,通过所述连接件24与所述卡接部11的插接配合,将所述钣金后盖22装配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易于装配且操作简单。
所述钣金后盖22具有位于所述钣金后盖22长度方向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端、第二端,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即为所述钣金后盖22上沿左右方向的两端中的一端,第二端为所述钣金后盖22上沿左右方向的两端中的另一端。所述连接件24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端的插接件24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端的卡接件242。
在将所述钣金后盖22连接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所述插接件241插接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所述卡接件242卡接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
所述插接件241包括自所述第一端向前延伸的抵持部2411以及自所述抵持部2411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端向背离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的插入部2412;所述卡接件242自所述第二端先向前再向第一端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卡接件242与所述钣金后盖22围设形成卡持部243。
所述卡接部11包括设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与所述插接件241相配合的一端的供所述插接件241穿过的通槽111以及设于另一端的供卡持于所述卡持部243内的卡接块112。在将所述钣金后盖22装配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所述卡接块112卡持于所述卡持部243内,所述抵持部2411收容于所述通槽111内且所述插入部2412位于所述内胆中梁1的前侧。
所述卡接块112与所述内胆中梁1一体成形,或者所述卡接块112即为所述内胆中梁1上与所述卡持部243相配合的一端。
在将所述钣金后盖22装配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时,将所述钣金后盖22的第一端沿着所述内胆中梁1的长度方向自所述内胆中梁1上与所述第二端相配合的一端向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插入部2412穿过所述通槽111、所述抵持部2411收容于所述通槽111内且所述卡接块112卡持于所述卡持部243内后,所述钣金后盖22即装配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本发明中的所述钣金后盖22与所述内胆中梁1通过插接的方式装配在一起,不需要通过螺钉固定,节约了成本且简化了钣金后盖22与内胆中梁1的组装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钣金后盖22上靠近第一端的位置处以及靠近第二端的位置处分别固定有加强铁3,所述加强铁3包括与所述钣金后盖22相固定的固定部31以及连接于所述固定部31上且自所述钣金后盖22上固定该加强铁的一端向外突伸的突伸部32。
进一步地,所述冰箱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内胆、第二内胆外侧的箱体,所述箱体上与所述内胆中梁两端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容纳槽,在将所述钣金后盖22安装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所述突伸部32收容于与该突伸部32相对应的容纳槽内,使钣金后盖22与所述内胆中梁1结合得更加紧密,且增强了所述钣金件2的承重强度。
具体地,所述插接件241为靠近所述第一端的加强铁3的突伸部32,从而节约了成本,且增强了钣金后盖22与内胆中梁1以及箱体的连接强度。
所述固定部31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用于固定铰链的铰链固定孔311,所述钣金后盖22、钣金前盖21以及所述内胆中梁1上与所述铰链固定孔311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通孔,在将所述钣金件2装配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每一所述铰链固定孔311和与该铰链固定孔311相对应的内胆中梁1、钣金前盖21以及钣金后盖22上的通孔相连通,以通过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以及铰链固定孔311将铰链固定于所述冰箱上,能够增强所述铰链的承重能力,加强安装于所述铰链上的门体的稳固性。
当然,所述内胆中梁1上的通孔也可以直接设置为与一个固定部31上的两个铰链固定孔311均相连通的开口,便于将螺钉穿过所述内胆中梁1。
所述内胆中梁1与所述钣金后盖22中的一个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一个定位孔25以及至少一个定位槽26,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25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柱12以及与至少一个所述定位槽26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柱13,所述第一定位柱12的外径与所述定位孔25的内径相同,即在所述第一定位柱12收容于所述定位孔25内后,所述第一定位柱12与所述定位孔25之间呈无间隙配合的状态;所述第二定位柱13的外径与所述定位槽26沿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同时所述第二定位柱13的外径小于所述定位槽26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即在所述第二定位柱13收容于所述定位槽26内后,所述第二定位柱13能够沿着所述定位槽26左右移动。
上述第一定位柱12以及第二定位柱13均呈圆柱状,在将所述钣金后盖22装配至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所述第一定位柱12收容于所述定位孔25内,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定位柱13收容于与该第二定位柱13相对应的定位槽26内,一方面,能够防止所述铰链固定孔311与所述通孔产生偏差,即使所述铰链固定孔311及与该铰链固定孔311相对应的通孔相连通,便于所述铰链的固定安装;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所述钣金件2的承重能力,使装配于所述钣金件2的两端的铰链以及安装于所述铰链上的门体更加稳固。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钣金后盖22与所述内胆中梁1采用插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的,在需要将所述钣金后盖22自所述内胆中梁1上拆卸下来时,首先要使所述第一定位柱12、第二定位柱13分别自所述定位孔25、定位槽26内脱离,才能便于所述钣金后盖22相对于所述内胆中梁1侧向滑动以使所述钣金后盖22与所述内胆中梁1脱离。所述定位槽26靠近所述定位孔25的一端距所述定位孔25的距离小于与该定位槽26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13距所述第一定位柱12的距离,在将所述钣金后盖22装配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收容于所述定位槽26内的第二定位柱13与该定位槽26靠近所述定位孔25的一端具有间隙。在需要将所述钣金后盖22自所述内胆中梁1上拆卸下来时,首先使所述第一定位柱12脱离所述定位孔25,在所述第一定位柱12脱离所述定位孔25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定位柱13能够在所述定位槽26内向定位孔25所在的方向移动,利于所述钣金后盖22发生形变从而使所述第一定位柱12自所述定位孔25内脱离,便于拆卸且防止所述第一定位柱12或者所述第二定位柱13发生损坏。
当然,在所述钣金后盖22与所述内胆中梁1不采用插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时,若所述定位槽26靠近所述定位孔25的一端距所述定位孔25的距离小于与该定位槽26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13距所述第一定位柱12的距离时,在拆卸过程中可以先使第一定位柱12自所述定位孔25内脱离,也可以先将所述第二定位柱13自所述定位槽26内脱离,也能达到便于拆卸以及防止所述第一定位柱12或者所述第二定位柱13发生损坏的效果;若所述定位槽26靠近所述定位孔25的一端距所述定位孔25的距离等于与该定位槽26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13距所述第一定位柱12的距离时,拆卸时可先将所述第二定位柱13自所述定位槽26内脱离,然后再使所述第一定位柱12自所述定位孔25内脱离,也能达到便于拆卸以及防止所述第一定位柱12或者所述第二定位柱13发生损坏的效果。即在所述钣金后盖22与所述内胆中梁1不采用插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时,所述定位槽26靠近所述定位孔25的一端距所述定位孔25的距离不大于与该定位槽26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13距所述第一定位柱12的距离即可达到便于拆卸等上述技术效果。
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孔25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定位槽26设于所述钣金后盖22上,所述第一定位柱12以及第二定位柱13凸设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当然,于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孔25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定位槽26也可以设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所述第一定位柱12以及第二定位柱13凸设于所述钣金后盖22上,以在将所述钣金后盖22与所述内胆中梁1装配在一起后,所述第一定位柱12收容于所述定位孔25内,所述第二定位柱13收容于与该第二定位柱13相对应的定位槽26内,防止所述铰链固定孔311与通孔产生偏差。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钣金后盖22上设有一个定位槽26以及一个定位孔25,所述定位孔25与所述定位槽26对称分布于所述钣金后盖22上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具体地,所述定位孔25位于所述钣金后盖22的第一端,所述定位槽26位于所述钣金后盖22的第二端。所述内胆中梁1上凸设有与所述定位孔25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柱12以及与所述定位槽26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13。
所述定位槽26远离所述定位孔25的一端距所述定位孔25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定位柱12距所述第二定位柱13的距离。在将所述钣金后盖22的第一端沿着所述内胆中梁1的长度方向自所述内胆中梁1上与所述第二端相配合的一端向另一端滑动安装时,所述第二定位柱13先进入所述定位槽26内且能够随着所述钣金后盖22的移动而在所述定位槽26内移动,使钣金后盖22在所述第一定位柱12的抵持作用下更易于产生一定的形变,便于与所述第一定位柱12收容于所述定位孔25内,即便于装配。
另外,在将所述钣金后盖22装配至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一方面,所述第一定位柱12与所述定位孔25的配合能够防止所述铰链固定孔311与所述通孔左右产生偏差,同时,所述第一定位柱12与所述定位孔25相配合,所述第二定位柱13与所述定位槽26相配合能够防止所述铰链固定孔311与所述通孔产生上下偏差,从而使每一所述铰链固定孔311及与该铰链固定孔311相对应的通孔相连通,利于铰链的安装;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定位柱12与第二定位柱13对称分布于所述内胆中梁1的两端,在将所述钣金后盖22装配至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有利于加强所述钣金件2的承重能力,在将所述铰链安装于所述钣金件2的两端并将门体安装于铰链上后,能够加强所述铰链的承重能力,防止安装于铰链上的门体发生倾斜,导致影响外观并产生漏冷等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述定位孔25位于所述钣金后盖22的第二端,所述定位槽26位于所述钣金后盖22的第一端,此时,所述定位槽26远离所述定位孔25的一端距所述定位孔25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定位柱12距所述第二定位柱13的距离均可。
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除上述区别外,其他结构均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述钣金后盖22上设有位于所述钣金后盖22的中间的定位孔25以及对称分布于所述定位孔25的左右两侧的两个定位槽26,两个所述定位槽26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端设置的第一定位槽261以及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的第二定位槽262;所述内胆中梁1上凸设有与所述定位孔25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柱12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槽26相配合的两个第二定位柱13。
在将所述钣金后盖22装配至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一方面,所述第一定位柱12与所述定位孔25的配合能够防止所述铰链固定孔311与所述通孔产生左右偏差,同时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柱13与两个所述定位槽26相配合,能够防止所述铰链固定孔311与所述通孔产生上下偏差,从而使每一所述铰链固定孔311及与该铰链固定孔311相对应的通孔相连通,利于铰链的安装;另一方面,两个所述定位槽26对称分布于所述定位孔25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槽26相配合的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柱13也对称分布于所述内胆中梁1的两端,在将所述钣金后盖22装配至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有利于加强所述钣金件2的承重能力,在将所述铰链安装于所述钣金件2的两端并将门体安装于铰链上后,能够加强所述铰链的承重能力,防止安装于铰链上的门体发生倾斜,导致产生漏冷等问题。
所述第二定位槽262远离所述定位孔25的一端距所述定位孔25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定位柱12距所述第二定位柱13的距离,同时又由于所述第一定位槽261靠近所述定位孔25的一端距所述定位孔25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定位柱12距所述第二定位柱13的距离,在将所述钣金后盖22的第一端沿着所述内胆中梁1的长度方向自所述内胆中梁1上与所述第二端相配合的一端向另一端侧向滑动安装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柱12两侧的两个第二定位柱13首先分别进入两个定位槽26内,且所述第二定位柱13能够随着所述钣金后盖22的移动而在所述定位槽26内移动,使钣金后盖22在所述第一定位柱12的抵持作用下更易于产生一定的形变,便于所述第一定位柱12收容于所述定位孔25内,即便于装配。
另,由于所述第二定位槽262靠近所述定位孔25的一端距所述定位孔25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定位柱12距所述第二定位柱13的距离,同时所述第一定位槽261靠近所述定位孔25的一端距所述定位孔25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定位柱12距所述第二定位柱13的距离,在将所述钣金后盖22装配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与所述第一定位槽261相配合的所述第二定位柱13与该第一定位槽261靠近所述定位孔25的一端具有间隙且与所述第二定位槽262相配合的所述第二定位柱13与该第二定位槽262靠近所述定位孔25的一端也具有间隙。在需要将所述钣金后盖22自所述内胆中梁1上拆卸下来时,首先使所述第一定位柱12脱离所述定位孔25,在所述第一定位柱12脱离所述定位孔25的过程中,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柱13能够在相应的定位槽26内向定位孔25所在的方向移动,利于所述钣金后盖22发生形变从而使所述第一定位柱12自所述定位孔25内脱离,便于拆卸且所述第一定位柱12或者所述第二定位柱13均不会发生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钣金后盖22包括与所述内胆中梁1固定连接的固定板221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板221的上端以及下端的弯折板222,所述弯折板222与所述固定板221一体成形。上述固定板221的上端以及下端指的是在将钣金后盖22装配至内胆中梁1上后固定板221所对应的上端以及下端。
连接于所述固定板221上端的弯折板222自所述固定板221的上端先向后弯折再向前且向上弯折形成,连接于所述固定板221下端的弯折板222自所述固定板221的下端先向后再向前且向下弯折形成。一方面,所述弯折板222能够增加所述钣金后盖22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在将所述钣金后盖22装配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所述弯折板222与所述内胆中梁1之间具有间隙,即所述弯折板222与所述内胆中梁1之间形成发泡缓冲区,从而在发泡时,所述发泡料进入该发泡缓冲区,能够防止发泡料流入钣金前盖21所在的位置处,导致钣金前盖21变形。
进一步地,在将所述钣金件2装配至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所述钣金件2的上、下端分别距所述第一内胆的底壁、第二内胆的顶壁的距离不小于6mm,以防自安装于内胆中梁1上的除露管穿透过来的热量与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内的温度差过高而导致产生凝露、结冰等问题。
进一步地,在将所述钣金件2装配至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所述钣金件2的上、下端分别距第一内胆的底壁、第二内胆的顶壁的距离不大于12mm,以降低制造成本。
较优地,在将所述钣金件2装配至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所述钣金件2的上端、下端分别距第一内胆的底壁、第二内胆的顶壁的距离为10mm。
所述钣金前盖21包括钣金前盖本体211以及连接于所述钣金前盖本体211后侧的若干个卡勾212,所述内胆中梁1以及钣金后盖22上与若干所述卡勾212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在将所述钣金后盖22装配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相连通的若干卡槽27,每一所述卡勾212能够同时穿过所述内胆中梁1以及钣金后盖22上与该卡勾212相对应的所述卡槽27内并勾住所述钣金后盖22,从而将所述钣金前盖21、内胆中梁1以及钣金后盖22卡固在一起。
若干所述卡勾212呈矩阵分布式分布于所述钣金前盖本体211上,以使在通过卡勾212将所述钣金前盖本体211、内胆中梁1、钣金后盖22卡固在一起后,所述钣金前盖21受力比较均匀,防止所述钣金前盖21与所述内胆中梁1之间产生闪缝,影响外观。
所述卡勾212呈L型,包括连接于所述钣金前盖本体211上且向后延伸的连接部2121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部2121远离所述钣金前盖21本体的一端的卡勾部2122,所述卡勾部2122沿所述钣金前盖本体211的长度方向延伸,即沿左右方向延伸。在装配时,先将所述钣金后盖22装配至所述内胆中梁1上,使所述钣金后盖22上的卡槽27与所述内胆中梁1上的卡槽27一一对应且连通,然后将所述卡勾212穿过所述卡槽27使所述连接部2121位于所述卡槽27内,同时所述卡勾部2122穿过所述卡槽27位于所述钣金后盖22的后侧,最后沿着所述卡勾部2122的延伸方向侧向移动所述钣金前盖21使所述卡勾部2122卡持于所述钣金后盖22的后侧,以将所述钣金前盖21、内胆中梁1以及钣金后盖22卡固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钣金件2还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钣金后盖22后侧与所述卡勾212相卡接的位置处的多个锁紧件4,每一列所述卡勾212对应一个锁紧件4,即每一列所述卡槽27对应一个锁紧件4,能够保证在所述锁紧件4锁紧所述卡勾212的过程中每一列卡勾212中的每一所述卡勾212受力均匀。当然,也可以每一所述卡槽27对应一个锁紧件4。
所述锁紧件4包括靠近与该锁紧件4对应的卡槽27设置第一压板41、自所述第一压板41远离与该锁紧件4对应的卡槽27的一端向后延伸的连接板42以及自所述连接板42远离所述第一压板41的一端向背离所述第一压板41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压板43。
所述第一压板41位于所述钣金后盖22上与所述卡勾部2122相配合的部分,将所述钣金前盖21、内胆中梁1、钣金后盖22装配完成后,所述第一压板41位于所述卡勾部2122与所述钣金后盖22之间。
具体地,所述锁紧件4还包括分别自所述第一压板41的上、下两侧向外突伸的两个连接轴44,所述钣金后盖22的上、下两侧的弯折板222上分别设有与两个所述连接轴44相配合的收容孔2221。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轴44呈片状,所述连接轴44与所述第一压板41位于同一平面且易于发生形变。在将所述钣金件2安装至所述内胆中梁1上后,所述第一压板41位于所述卡勾部2122与所述钣金后盖22的中间,在发泡的过程中,发泡液流至密封件23的表面并将所述密封件23向钣金后盖22所在的方向挤压,密封件23发生形变并施加给所述第二压板43向钣金后盖22所在的一侧移动的挤压力,所述第二压板43受到的挤压力传递至所述连接轴44处使所述连接轴44发生形变并脱离所述收容孔2221,进而在力的平衡的作用下,第一压板41向远离所述钣金后盖22的一侧移动并带动所述卡勾部2122也向远离所述钣金后盖2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钣金前盖21与所述内胆中梁1紧密配合,一方面,能够防止所述钣金前盖21与所述内胆中梁1之间具有闪缝,影响外观;另一方面,防止安装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的除露管的热量外漏,导致热量的损失,或者导致冷藏间室产生凝露现象,冷冻间室产生结冰现象。
于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轴44也可以呈圆柱状,即所述锁紧件4转动连接于所述钣金后盖22上,在发泡的过程中,所述发泡料使所述密封件23发生形变并施加给所述第二压板43向所述钣金后盖22移动的挤压力,在所述第二压板43向所述钣金后盖22所在的一侧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压板41向远离所述钣金后盖22的方向转动,带动所述卡勾部2122也向远离所述钣金后盖2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钣金前盖21与所述内胆中梁1紧密配合,一方面,能够防止所述钣金前盖21与所述内胆中梁1之间具有闪缝,影响外观;另一方面,防止安装于所述内胆中梁1上的除露管的热量外漏,导致热量的损失,或者导致冷藏间室产生凝露现象,冷冻间室产生结冰现象。
具体地,所述第二压板43自所述连接板42远离所述第一压板41的一端向前且向背离所述第一压板41的方向延伸,从而更有利于发泡液通过密封件23发生形变施加给所述第二压板43向钣金后盖22所在的一侧移动的挤压力。
所述锁紧件4靠近所述钣金后盖22的一侧凹设有至少一个沿锁紧件4的长度方向呈长条形的凹槽45,以加强所述锁紧件4的强度,防止所述锁紧件4在发泡料的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通过在所述钣金后盖22与所述内胆中梁1中的一个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一个定位孔25以及至少一个定位槽26,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25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柱12以及与所述定位槽26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13;所述第一定位柱12的外径与所述定位孔25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柱13的外径与所述定位槽26沿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柱13的外径小于所述定位槽26沿左右方向的长度;从而能够解决钣金后盖22装配至内胆中梁1上后,内胆中梁1上的通孔与铰链固定孔311易产生左右或上下偏差的问题,便于铰链的安装。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包括一起吸附成型的第一内胆与第二内胆、连接所述第一内胆与所述第二内胆的内胆中梁以及与连接于所述内胆中梁上的钣金件,所述第一内胆位于所述第二内胆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内胆中梁前侧的钣金前盖以及连接于所述内胆中梁后侧的钣金后盖,所述钣金后盖与所述内胆中梁中的一个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一个定位孔以及至少一个定位槽,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柱以及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外径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外径与所述定位槽沿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外径小于所述定位槽沿左右方向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后盖或所述内胆中梁上设置有一个定位孔以及一个定位槽,一个所述定位孔以及一个所述定位槽对称分布于设置该定位孔以及定位槽的钣金后盖或内胆中梁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后盖或所述内胆中梁上设置有位于中间的一个定位孔以及对称分布于所述定位孔的左右两侧的两个定位槽。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靠近所述定位孔的一端距所述定位孔的距离小于与该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距所述第一定位柱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以及定位槽均设于所述钣金后盖上,所述钣金后盖具有位于所述钣金后盖的长度方向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端、第二端,所述钣金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的插接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的卡接件,在将所述钣金后盖连接于所述内胆中梁上后,所述插接件插接于所述内胆中梁上,所述卡接件卡接于所述内胆中梁上;靠近第二端的所述定位槽上远离所述定位孔的一端距所述定位孔的距离大于与该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距第一定位柱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包括自所述第一端向前延伸的抵持部以及自所述抵持部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端向背离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的插入部,所述内胆中梁上与所述第一端相配合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插入部穿过且收容所述抵持部的通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自所述第二端先向前再向第一端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卡接件与所述钣金后盖围设形成卡持部;所述内胆中梁上与所述第二端相配合的一端连接有供卡持于所述卡持部内的卡接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均呈圆柱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前盖包括钣金前盖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钣金前盖本体后侧的若干个卡勾,所述内胆中梁以及所述钣金后盖上与若干所述卡勾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供所述卡勾穿过的卡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卡勾呈矩阵分布于所述钣金前盖本体的后侧。
CN201611227354.5A 2016-12-27 2016-12-27 冰箱 Active CN106766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7354.5A CN106766530B (zh) 2016-12-27 2016-12-27 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7354.5A CN106766530B (zh) 2016-12-27 2016-12-27 冰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66530A true CN106766530A (zh) 2017-05-31
CN106766530B CN106766530B (zh) 2019-08-02

Family

ID=58921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27354.5A Active CN106766530B (zh) 2016-12-27 2016-12-27 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665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1563A1 (zh) * 2016-12-27 2018-07-0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4146B2 (ja) * 1996-09-06 2006-03-08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断熱箱体の仕切構造
CN203501594U (zh) * 2013-05-30 2014-03-26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冰箱
EP2715256A2 (de) * 2011-05-25 2014-04-09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Haushaltskältegerät mit einer stirnleiste
CN103727733A (zh) * 2013-12-26 2014-04-16 合肥雪祺电气有限公司 对开门冰箱翻转梁
CN104677012A (zh) * 2015-03-17 2015-06-03 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204494959U (zh) * 2014-12-16 2015-07-22 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中梁连接方式的冰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4146B2 (ja) * 1996-09-06 2006-03-08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断熱箱体の仕切構造
EP2715256A2 (de) * 2011-05-25 2014-04-09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Haushaltskältegerät mit einer stirnleiste
CN203501594U (zh) * 2013-05-30 2014-03-26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冰箱
CN103727733A (zh) * 2013-12-26 2014-04-16 合肥雪祺电气有限公司 对开门冰箱翻转梁
CN204494959U (zh) * 2014-12-16 2015-07-22 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中梁连接方式的冰箱
CN104677012A (zh) * 2015-03-17 2015-06-03 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1563A1 (zh) * 2016-12-27 2018-07-0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66530B (zh) 2019-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6529B (zh) 冰箱
US8104853B2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oor thereof
US9574819B2 (en) Refrigerator
US9970701B2 (en) Refrigerator having a heating pipe
CN102109265B (zh) 冰箱
CN102374737B (zh) 冷藏设备及在其内胆上装配加强件的定位结构
EP2957844A1 (en) Hinge for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383176A (zh) 冰箱和制造冰箱门的方法
CN102401536B (zh) 用于滑动式门的导轨附接结构和具有导轨附接结构的冰箱
CN106766606B (zh) 冰箱
CN106568254B (zh) 一种具有制冰室的冰箱
CN105737499A (zh) 冰箱的抽屉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11874213U (zh) 冰箱
CN106766530A (zh) 冰箱
US20150192351A1 (en) Refrigerator
JP6580360B2 (ja) 壁付家具の設置方法
CN113418342A (zh) 门体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01245933B (zh) 空调机
JP2006177654A (ja) 冷蔵庫
CN102384628B (zh) 隔板结构以及装配有所述隔板结构的冷藏设备
CN220017895U (zh) 抽屉结构、抽屉组件和冰箱
CN101903721B (zh) 制冷机器壳体
JP2017083046A (ja) 冷蔵庫
CN201261419Y (zh) 组合式商务冷藏车
CN205637996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铰链组件及冷藏冷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