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7859A - 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及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及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7859A
CN106687859A CN201580048506.2A CN201580048506A CN106687859A CN 106687859 A CN106687859 A CN 106687859A CN 201580048506 A CN201580048506 A CN 201580048506A CN 106687859 A CN106687859 A CN 106687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ompensatory
compensatory element
adjustment
optical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85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饭沼和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5/00534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067580A1/ja
Publication of CN106687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78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7Convergence or focus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7Optical correction of image distortions, e.g. keysto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G02B27/006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havin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degree of correction, e.g. using phase modulators, movable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5Projectors using an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ut not peculiar thereto
    • G03B21/006Projectors using an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ut not peculiar thereto using LC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3/00Colour photography, other than mere exposure or projection of a colour film
    • G03B33/10Simultaneous recording or projection
    • G03B33/12Simultaneous recording or projection using beam-splitting or beam-combining systems, e.g. dichroic mirr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高精度地调整光学补偿元件的倾斜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以及投影机。一种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具有:对液晶面板进行光学补偿的光学补偿元件;和对光学补偿元件相对于液晶面板的角度进行调整的调整框,调整框具有:保持光学补偿元件的大致矩形的保持部;一对固定部,从保持部的成为对角的位置分别向与保持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并分别固定于安装调整框的第1保持部件;和调整部,配置于离开一对固定部的位置,通过以将一对固定部相连的假想线为中心使保持部倾斜,使光学补偿元件倾斜。

Description

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及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及投影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备:光源装置、对从该光源装置出射的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和使调制后的光投射的投射光学装置的投影机。作为这样的投影机,提出了为了提高投影图像的对比度而在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的光出射侧具备光学补偿元件的投影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投影机中,具备调整光学补偿元件相对于液晶面板的倾斜姿态的补偿元件调整机构。
具体而言,该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具备:支承光学补偿元件的框架、安装该框架的保持部件、固定部件和固定用板料。
这些之中,在框架设置有用于角度调整的杆部件。
保持部件具有:位于一侧而与液晶面板接合的第1接合部;和位于另一侧而安装偏振滤波器的第2接合部,在这两个接合部之间形成有收纳上述框架的空间。另外,在连接各接合部的各侧壁部,形成有缝状的支承槽,在一个支承槽具有预定间隙地嵌合有形成于框架的正面左下的轴部件,在另一个支承槽具有同样的间隙地嵌合有形成于框架的正面右下的轴部件。此时,形成于各个轴部件的端部的钩部协同作用而限制框架在平行于光学补偿元件的主面的横向上的运动,所以框架变得能够在保持部件内顺畅地转动。在这样的保持部件的光出射侧,安装有固定用板料。
固定部件安装于保持部件的第1接合部的上部。该固定部件具有实现轨道的作用的一对突起部,利用用这些突起部夹着上述杆部件,从而框架的姿态稳定,另外还能够实现框架和/或光学补偿元件的姿态的微调整。
而且,通过对杆部件的操作,框架转动,在光学补偿元件的倾斜姿态被调整之后,框架与保持部件通过粘接剂而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422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补偿元件调整机构是组合多个部件而成的复杂构成,所以该补偿元件调整机构的制造成本会比较高。因此,期望构成简单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调整光学补偿元件的位置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以及投影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1方式涉及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光学补偿元件,对光调制装置进行光学补偿;和调整框,调整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相对于所述光调制装置的角度,所述调整框具有:保持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的大致矩形的保持部;一对固定部,从所述保持部的成为大致对角的位置分别向与所述保持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并分别固定于供所述调整框安装的安装部件;以及调整部,配置于离开所述一对固定部的位置,以连结所述一对固定部的假想线为中心使所述保持部倾斜,由此使所述光学补偿元件倾斜。
根据上述第1方式,调整框的保持光学补偿元件的保持部通过2个固定部而固定于安装部件。而且,利用调整部使保持部倾斜,由此使保持部以上述假想线为转动轴而转动,调整光学补偿元件相对于安装部件的倾斜量。由此,通过调整保持光学补偿元件的保持部相对于配置于相对于光调制装置的适当的位置的安装部件的倾斜量,能够适当地调整光学补偿元件相对于光调制装置的倾斜量。在这样的结构中,调整框能够作为一体件而构成,所以与组合多个部件而构成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构成简易结构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因此,通过简易构成的调整框,就能够调整光学补偿元件的位置。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所述调整部向接近所述安装部件的方向移动,由此使所述保持部倾斜。
根据上述第1方式,通过使调整部向接近安装部件的方向移动,能够简易地调整保持部的倾斜量、进而调整光学补偿元件的倾斜量。因此,能够简易地实施光学补偿元件的位置调整。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所述调整部具有孔部,所述孔部供被插入所述安装部件的插入部件插通,根据所述插入部件向所述安装部件的插入量,调整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件的移动量,由此调整所述保持部的倾斜量。
此外,作为插入部件,可以例示螺合于安装部件的螺纹件。
根据上述第1方式,若插入部件的插入量增大,则调整部向接近安装部件的方向移动,所以除了能够简易地调整光学补偿元件的倾斜量外,还能够通过调整该插入量来微调光学补偿元件的位置。因此,除了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调整光学补偿元件的位置外,在将调整框固定于安装部件后,还能够微调光学补偿元件的位置。
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所述保持部,通过所述调整部而倾斜,由此将所述插入部件向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施力。
根据上述第1方式,保持部在根据插入部件的插入而倾斜了时,向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对插入部件施力。由此,能够将保持部的倾斜量设定成与插入部件的插入量相应的值,能够维持保持部的倾斜状态。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所述调整部设置于所述保持部中的不同于所述一对固定部的配置位置的角部附近。
在上述第1方式中,在大致矩形形状的保持部的具有对角关系的2个角部设置有固定部,在其他角部附近设置有调整部。由此,调整部的位置离开假想线。由此,例如、能够增大使保持部以上述假想线为转动轴而转动的力作用于调整部时的转矩,所以能够容易地使保持部转动。因此,能够更为容易地实施光学补偿元件的位置调整。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所述调整部形成为从所述调整框向外周侧延伸,所述调整部具备:第1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安装部件;和第2抵接部,供以大致平行于所述安装部件中的与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相向的面的方式移动的移动部件抵接,所述第1抵接部具有挠性。
此外,作为移动部件,可以例示螺合于安装部件的螺纹件等。
根据上述第1方式,第2抵接部根据移动部件的移动而移动,第1抵接部根据第2抵接部的移动而挠曲,所以,例如,若第2抵接部由于移动部件而最大限度地移动,则保持部最大限度地倾斜。由此,能够通过简易构成的调整框来调整光学补偿元件的位置。另外,移动部件大致平行于安装部件的面向光学补偿元件的面地移动,所以,例如、在移动部件由其他部件(例如、出射侧偏振板)覆盖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移动部件移动。因此,即使在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组装起来之后,也能够调整保持部以及被保持于保持部的光学补偿元件的位置。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所述保持部的倾斜量,根据抵接于所述第2抵接部的状态下的所述移动部件的移动量被调整。
根据上述第1方式,除了能够简易地调整光学补偿元件的倾斜量外,还能够通过调整该移动量来微调光学补偿元件的位置。因此,除了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容易地调整光学补偿元件的位置外,在将调整框固定于安装部件后,还能够微调光学补偿元件的位置。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所述调整框具有一对所述调整部,一对所述调整部形成于从所述安装部件侧观察、相对于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的中心为大致点对称的位置。
在此,在这样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用于投影机的情况下,在红色光用液晶面板、绿色光用液晶面板以及蓝色光用液晶面板中,绿色光用液晶面板不同于其他液晶面板,它必须使入射于该液晶面板的光反转,所以必须使使与该绿色光用液晶面板相对应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的光学补偿元件倾斜的转动轴不同。因此,在以往的光学补偿调整机构中,必须分别设置与红色光用以及蓝色光用液晶面板相对应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和与绿色光用液晶面板相对应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
相对于此,根据上述第1方式,一对调整部形成为相对于光学补偿元件的中心大致点对称,所以通过使该调整框旋转180°,能够使光学补偿元件的转动轴不同。因此,在与所有液晶面板的各个相对应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中,因为能够使用同一调整框,所以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所述第2抵接部,通过所述第1抵接部从所述安装部件受到的反作用力,对所述移动部件施力。
根据上述第1方式,第2抵接部,在根据移动部件的移动而移动了时,通过第1抵接部从安装部件所受到的反作用力而向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对第2抵接部施力。由此,能够将保持部的倾斜量设定成与移动部件的移动量相应的值,能够维持保持部的倾斜状态。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所述假想线是相对于被所述保持部保持的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的各边倾斜大致45°的直线。
在此,在上述光调制装置是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取向)方式的液晶面板的情况下,光学补偿元件的光学轴(滞相轴)相对于大致矩形的光学补偿元件的各边(端缘)倾斜大致45°。
相对于此,根据上述第1方式,将固定部间连接的假想线是相对于光学补偿元件的各边倾斜大致45°的直线,由此,能够使该光学补偿元件以光学补偿元件的滞相轴为转动轴而转动。因此,能够适当且可靠地调整光学补偿元件相对于光调制装置的位置。
此外,假想线相对于光学补偿元件的各边倾斜大致45°,意味着该假想线的倾斜角包含于以45°为中心、能够以所期望的精度对光学补偿元件进行定位的角度范围。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所述安装部件具备供所述一对固定部卡合的多个卡合部,所述一对固定部以及所述多个卡合部分别具有相互卡合的缺口。
根据上述第1方式,通过安装部件的多个卡合部的任意一个与一对固定部的卡合部卡合,使得保持部以该卡合处为支点倾斜。由此,能够使光学补偿元件以至少将2个支点设为中心的转动轴为中心而转动。因此,能够适当且可靠地调整光学补偿元件相对于光调制装置的位置。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所述一对固定部的至少一个具有:从所述保持部弯曲的弯曲部;和固定主体部,从所述弯曲部的前端与所述保持部大致平行地延伸,固定于所述安装部件。
根据上述第1方式,一对固定部的至少一个具有从保持部弯曲的弯曲部和从该弯曲部的前端侧延伸出的固定主体部,固定部通过该固定主体部而固定于安装部件。由此,弯曲部挠曲,从而能够容易地使保持部倾斜。因此,能够更为容易地实施光学补偿元件的位置调整。
本发明的第2方式涉及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源装置;光调制装置,对从所述光源装置出射的光进行调制;投射光学装置,投射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以及上述第1方式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所述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配置于所述光调制装置与所述投射光学装置之间。
根据上述第2方式,能够起到与上述第1方式涉及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同样的效果。另外,由此,能够适当且可靠地对光调制装置进行光学补偿,所以能够提高所投射的图像的对比度。
在上述第2方式中,优选,所述光调制装置具备:液晶面板,对入射的光进行调制;和保持部件,在光入射侧保持所述液晶面板,所述保持部件是所述安装部件,所述一对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保持部件的光出射侧的面。
根据上述第2方式,在光入射侧保持液晶面板的保持部件是将调整框的固定部固定的安装部件。因此,通过调整光学补偿元件相对于保持部件的位置(倾斜量),能够可靠地调整相对于光调制装置的倾斜量。
在上述第2方式中,优选,具备:偏振板,配置于所述光调制装置与所述投射光学装置之间;和冷却装置,向该投影机的成为冷却对象的部件送出冷却风,所述调整框具有使从所述冷却装置被送风的冷却风朝向所述偏振板流通的整流部。
根据上述第2方式,调整框具备使冷却风朝向偏振板流通的整流部。由此,能够使朝向调整部流通后的冷却风朝向偏振板流通。因此,能够高效冷却偏振板。
在上述第2方式中,优选,在所述调整部使所述光学补偿元件倾斜之前,从所述光调制装置出射的光的中心轴在离开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的中心的位置透射。
在此,光学补偿元件将上述假想线作为转动轴而转动,相对于光调制装置倾斜。该情况下,光学补偿元件的不同于与上述一对固定部相对应的对角的对角的一方接近光调制装置、另一方向远离光调制装置的方向倾斜。
另一方面,在从光调制装置出射的光随着朝向该光的行进方向而扩展开的情况下,经过离开光调制装置的光学补偿元件的角部侧的光,与经过接近光调制装置的光学补偿元件的角部侧的光相比向外侧扩展。
假设,将该光学补偿元件配置成使得从调制装置出射的光的中心轴与光学补偿元件的中心一致,并且将该光学补偿元件形成以及配置成使得从光调制装置出射的所有光入射于光学补偿元件。该情况下,在使光学补偿元件倾斜时,在接近光调制装置的光学补偿元件的角部,光不入射的区域变大。即、光学补偿元件会变为大型。
相对于此,根据上述第2方式,从光调制装置出射的光的中心轴偏离光学补偿元件的中心。因此,例如、通过构成为在光学补偿元件倾斜时经过接近光调制装置的角部侧的位置,从而能够减小光不入射的上述区域。因此,能够使光学补偿元件以及保持部小型化,所以能够使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小型化、进而使投影机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上述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电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上述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补偿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上述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补偿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上述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补偿装置的调整框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上述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补偿装置的调整框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在光学补偿元件的中心位于来自上述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面板的光束的中心轴上的情况下、来自液晶面板的光束透射光学补偿元件的范围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来自液晶面板的光束透射光学补偿元件的范围的示意图。
图9是对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冷却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从光的入射方向侧观察上述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光电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立体图。
图11是从光的出射方向侧观察上述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部的立体图。
图12是上述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从光的出射方向侧观察上述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入射侧偏振板、光学补偿装置以及第1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14是上述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补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示出上述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光学补偿装置的调整框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上述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调整框的侧视图。
图17是上述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光学补偿装置的安装部件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部件安装有调整框以及螺纹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上述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调整框倾斜时的转动轴的图。
图20是上述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调整框最大限度倾斜的状态的光学补偿装置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上述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调整框倾斜时的转动轴的图。
图22是示出上述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补偿装置的冷却空气的流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投影机的概略构成]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1的结构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1是对从设置于内部的光源装置31出射的光进行调制而形成与图像信息相应的图像、将该图像放大投射到屏幕等被投射面(省略图示)的图像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该投影机1具备:构成该投影机1的外装的俯视大致矩形形状的外装壳体2;和被收纳配置于该外装壳体2内的光学单元3。此外,投影机1具备控制该投影机1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对构成该投影机1的电子零件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省略图示)、以及对构成投影机1的部件中的成为冷却对象的部件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CU。
[外装壳体的结构]
外装壳体2形成投影机1的顶面(省略图示)、正面2B、背面2C、左侧面2D、右侧面2E以及底面(省略图示),在该底面设置有多个支腿部,但是省略了图示。而且,通过配置成底面朝向铅垂方向下方,投影机1变为正置姿态,另外,通过配置成将正置姿态上下颠倒而使得底面朝向铅垂方向上方,投影机1变为倒置姿态。
[光学单元的结构]
光学单元3形成以及投射与从前述控制装置输入的信号相应的图像。这样的光学单元3具备光源装置31、照明光学装置32、分色装置33、中继装置34、光电装置35、投射光学装置36以及光学零件用壳体37,它们与照明光轴AX(设计上的光轴)相应地配置。
光源装置31向照明光学装置32出射光。该光源装置31,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超高压水银灯等光源灯311、反射器312以及平行化透镜313。但是,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取代光源灯,而采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和/或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等固体光源。
照明光学装置32使相对于从光源装置31出射的光束的中心轴正交的正交面内的照度均匀化。该照明光学装置32具备一对多透镜(multilens)321、322、偏振变换元件323和重叠透镜324。
分色装置33将从照明光学装置32入射的光束分离成红色、绿色以及蓝色这3种色光。该分色装置33具有分色镜331、332以反射镜333。
中继装置34设置于与绿色光以及蓝色光的光路相比长的红色光的光路上,抑制光的损失并使红色光入射于红色光用的场透镜351。该中继装置34具有入射侧透镜341、中继透镜343以及反射镜342、344。
光电装置35,在按每种色光对入射的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各色光进行了调制后,对该各色光进行合成而形成图像。光电装置35具备:与每种色光相应而设置的3个场透镜351;3个入射侧偏振板352;作为光调制装置的3个液晶面板353(将红色光用、绿色光用以及蓝色光用的液晶面板分别设为353R、353G、353B);3个光学补偿装置5;3个出射侧偏振板354;和作为色合成装置的十字分色棱镜355。
图2是示出光电装置35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在图2中,省略蓝色光以及红色光用的液晶面板353B、353R、光学补偿装置5、出射侧偏振板354、第1保持部件41以及第2保持部件42的图示。
在这样的光电装置35的结构中,如图2所示,液晶面板353、光学补偿装置5、出射侧偏振板354以及十字分色棱镜355,通过第1保持部件41以及第2保持部件42而一体化。
具体而言,在第1保持部件41的光入射侧的面41A安装有液晶面板353,在光出射侧的面41B安装有光学补偿装置5。在该第1保持部件41的大致中央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供穿过液晶面板353入射于光学补偿装置5的光穿过,但是省略了图示。
第2保持部件42隔着出射侧偏振板354固定于十字分色棱镜355中的相对应的光入射面。在该第2保持部件42的大致中央形成有开口部421,该开口部421使穿过了光学补偿装置5的光入射于出射侧偏振板354。另外,在第2保持部件42的四角形成有向光入射侧突出的突出部422,这些突出部422插入形成于第1保持部件41的四角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孔部411。而且,在突出部422插入这些孔部411后,对该孔部411注入粘接剂而进行固定,由此上述构成通过第1保持部件41以及第2保持部件42而一体化。
在这样的光电装置35中,液晶面板353,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VA方式的液晶面板。
另外,光学补偿装置5配置于液晶面板353与出射侧偏振板354之间。该光学补偿装置5对因在液晶面板353产生的双折射而引起的普通光与异常光之间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并改善液晶面板353的明视特性。关于该光学补偿装置5的结构,后面将详述。
回到图1,投射光学装置36将从十字分色棱镜355入射的各色光(上述图像光)放大投射到上述被投射面上。作为这样的投射光学装置36,可以例示具备镜筒和配置在该镜筒内的多个透镜的组透镜。
光学零件用壳体37在相对于设定于内部的照明光轴AX的预定位置收纳配置各装置31~34。
[光学补偿装置的结构]
图3以及图4是从光出射侧观察光学补偿装置5的立体图。其中,图3是从外装壳体2的顶面侧观察光学补偿装置5的立体图,图4是从外装壳体2的底面侧观察光学补偿装置5的立体图。
各个光学补偿装置5是包含本发明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的装置,如上所述,对对应的液晶面板353进行光学补偿。这些光学补偿装置5,如图3以及图4所示,分别安装于保持对应的液晶面板353的上述第1保持部件41的光出射侧的面41B。
这样的光学补偿装置5具备光学补偿元件51和保持该光学补偿元件51并且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相对于面41B(进而是对应的液晶面板353)的倾斜的调整框52。
[光学补偿元件的结构]
光学补偿元件51对于在光束倾斜入射(相对于液晶面板353的光束入射面的法线方向倾斜地入射)于液晶面板353的情况下、由于在该液晶面板353产生的双折射而出现的普通光与异常光之间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该光学补偿元件51的光学轴(滞相轴)相对于大致矩形的该光学补偿元件51的各个端缘倾斜大致45°。
作为这样的光学补偿元件51,可以由在例如三醋酸纤维素(TAC)等透明支持体上隔着取向膜形成有圆盘状(discotic)化合物层的元件构成,可以采用WV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Z方向示出各个色光中从液晶面板353朝向十字分色棱镜355的光的行进方向,X方向以及Y方向示出相对于该Z方向正交并且彼此正交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投影机1以上述正置姿态配置而Z方向沿着水平方向的情况下,Y方向设为沿着铅垂方向从下朝上的方向,X方向设为沿着Z方向观察时沿着水平方向从左向右的方向。进一步,Z方向侧是指Z方向上的下游侧(Z方向前端侧),Z方向的相反侧是指Z方向上的下游侧(Z方向基端侧)。其他方向也同样。
[调整框的结构]
图5以及图6是示出调整框52的图。具体而言,图5是从Z方向的相反侧且从Y方向的相反侧观察调整框52的立体图。另外,图6是从Z方向侧观察调整框52的俯视图。
调整框52安装于上述第1保持部件41,在保持着光学补偿元件51的状态下调整其相对于上述面41A的角度,从而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相对于液晶面板353的倾斜。如图3~图6所示,该调整框52具备保持部521、一对固定部522、调整部523以及整流部524,通过对板料进行折曲加工而形成。
[保持部的结构]
保持部521是保持上述光学补偿元件51的部位,如图6所示,沿着Z方向观察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外形。在该保持部521中的Z方向的相反侧的面(光入射侧的面),通过粘接剂等固定有光学补偿元件51。这样的保持部521在大致中央具有矩形形状的开口部5211,经由对应的液晶面板353入射于光学补偿元件51的光,穿过该开口部5211入射于上述出射侧偏振板354。
[固定部的结构]
如图3~图6所示,一对固定部522分别是如下的部位:将保持部521的一部分折曲而形成,利用螺纹件(省略图示)固定于上述第1保持部件41的面41B,由此将调整框52固定于该面41B。
这些固定部522位于大致矩形的保持部521的角部CR1~CR4中的、该保持部521的Y方向侧的角部且X方向的相反侧的角部CR2和该角部CR2的对角且离角部CR2最远的角部CR3的外缘侧的部位、即位于角部CR2、CR3附近。这样的固定部522分别具有弯曲部5221以及固定主体部5222。
弯曲部5221是朝向Z方向的相反侧即朝向上述第1保持部件41从保持部521起弯曲而延伸的部位,是各个固定部522中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平板状部位。这样的弯曲部5221具有挠性,在保持部521倾斜时成为该保持部521的转动中心,详情后述。
固定主体部5222是弯曲部5221的前端进一步弯曲而形成的部位,形成为大致平行于面41B。如图5所示,该固定主体部5222,在各个固定部522以被保持部521覆盖的方式从各个弯曲部5221彼此向相反方向延伸。在这样的固定主体部5222分别形成有孔部5223(参照图5),插通该孔部5223的螺纹件S1固定于面41B,从而调整框52固定于第1保持部件41。
[调整部的结构]
调整部523是通过使保持部521相对于安装有调整框52的面41B倾斜从而使被保持于该保持部521的光学补偿元件51倾斜、进而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相对于液晶面板353的倾斜的部位。该调整部523,构成为上述保持部521的一部分,若详述,则位于该保持部521中不同于上述一对固定部522所处的角部CR2、CR3的角部CR1附近。
这样的调整部523具有贯通保持部521的孔部5231。而且,通过与插通孔部5231而插入第1保持部件41的面41B的螺纹件S2的插入量相应地,调整部523向相对于该面41B接近的方向移动,从而使保持部521相对于面41B倾斜、进而使光学补偿元件51倾斜。
即、根据螺纹件S2的插入量而调整调整部523在相对于该面41B近接或分离的方向上的移动量,从而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的倾斜量。
在此,如图6所示,固定部522设置为,位于经过矩形形状的开口部5211的中心CN1的假想线R1上。若详述,则上述弯曲部5221分别位于该假想线R1上。这样的假想线R1是相对于被保持于保持部521的大致矩形的光学补偿元件51的各端缘倾斜大致45°的直线,是大致平行于被保持于保持部521的光学补偿元件51的光学轴(滞相轴)的直线。因此,如上所述,在与插通调整部523所具备的孔部5231的螺纹件S2的插入量相应的保持部521倾斜时,该保持部521的转动轴成为假想线R1所示的转动轴。因此,能够使光学补偿元件51以上述滞相轴为中心而转动。
而且,光学补偿元件51配置成,从Z方向的相反侧观察,对应的液晶面板353的摩擦方向与该滞相轴重叠。因此,能够使光学补偿元件51以该滞相轴为转动轴而转动(倾斜),从而能够准确地实施该光学补偿元件51的倾斜调整。
[穿过液晶面板的光的中心轴与光学补偿元件的中心的位置关系]
在此,在从Z方向的相反侧观察的情况下,在光学补偿元件51倾斜前的阶段,如图6所示,该光学补偿元件51的中心CN1相对于开口部5211中从液晶面板353出射的光的中心轴CN2(与照明光轴AX相同)的位置错开。若详述,则中心CN1相对于中心轴CN2沿着与经过该中心CN1的上述假想线R1正交的假想线R2、偏向调整部523所处的一侧的相反侧的角部侧。
图7是示出在光学补偿元件51的中心CN1位于从液晶面板353出射的光束的中心轴CN2上的情况下、从液晶面板353出射的光束透射光学补偿元件51的范围的示意图。另外,图8是示出光学补偿元件51的中心CN1如上述那样相对于从液晶面板353出射的光束的中心轴CN2错开的情况下、从液晶面板353出射的光束透射光学补偿元件51的范围的示意图。此外,在图7以及图8中,示出沿着上述假想线R2观察时的范围,图示为角部CR1侧成为上方、角部CR4侧成为下方。
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调整螺纹件S2的插入量而使光学补偿元件51相对于液晶面板353倾斜的情况下,相对于该光学补偿元件51的中心CN1,光学补偿元件51中的角部CR1侧的端部位于Z方向的相反侧、角部CR4侧的端部位于Z方向侧。
在此,从液晶面板353出射的光随着朝向Z方向而扩展开。因此,经过远离液晶面板353的角部CR4侧的端部的光,与经过接近液晶面板353的角部CR1侧的端部的光相比向外侧扩展开。因此,在光学补偿元件51的中心CN1位于上述中心轴CN2上的状态下,若将该光学补偿元件51形成以及配置为从该液晶面板353出射的所有光束入射于光学补偿元件51,则如图7所示,在角部CR1侧的光学补偿元件51的端部,光不入射的区域会变大。出于这些原因,在中心CN1位于上述中心轴CN2上的情况下,光学补偿元件51难以小型化。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中心轴CN2与中心CN1相比经过角部CR1侧,从而在将该光学补偿元件51形成以及配置为从液晶面板353出射的所有光束入射于光学补偿元件51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上述角部CR1侧的光学补偿元件51的端部,能够使光不入射的区域变小。因此,能够使光学补偿元件51以及保持部521小型化、进而能够使光学补偿装置5小型化。
此外,上述例示了中心CN1与中心轴CN2错开的结构,但是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构成。
[整流部的结构]
如图4~图6所示,整流部524是从保持部521延伸出且前端侧向Z方向的相反侧折曲而形成的,进行整流使得来自冷却装置CU(参照图1)的冷却风朝向出射侧偏振板354。
具体而言,整流部524从保持部521中的被角部CR3、CR4所夹的端缘向Y方向的相反侧延伸、进一步前端向Z方向的相反侧(接近液晶面板353且远离出射侧偏振板354的方向)倾斜。
图9是示出被整流部524整流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
如图9所示,这样的整流部524使从上述冷却装置CU被送出的冷却风朝向出射侧偏振板354流通。即、朝向整流部524流通的冷却风,沿着该整流部524的前端部分中的光出射侧的端面流通,所以该冷却风的流通方向变为朝向出射侧偏振板354的方向。接着,朝向出射侧偏振板354的冷却风,沿着该出射侧偏振板354向Y方向流通。由此,出射侧偏振板354被冷却。
[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1,具有以下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光学补偿元件51的保持部521,通过2个固定部522而被固定于液晶面板353侧。该保持部521通过调整部523而以假想线R1为中心转动,从而调整该保持部521相对于作为安装部件的第1保持部件41的倾斜量。据此,通过相对于配置于相对于液晶面板353的适当的位置的第1保持部件41,调整保持光学补偿元件51的保持部521的倾斜量,从而能够适当地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相对于液晶面板353的倾斜量。在这样的结构中,调整框52可以构成为一体件,所以与组合多个部件而构成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将光学补偿装置5设为简单的结构。因此,能够通过简单构成的调整框52,来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的位置。另外,能够适当且可靠地对液晶面板353进行光学补偿,所以能够提高所投射的图像的对比度。
另外,保持部521通过螺纹件S1牢固地相对于保持液晶面板353的第1保持部件41固定。由此,能够抑制保持部521相对于液晶面板353的错位。因此,能够在光学补偿元件51调整倾斜量时、抑制作为保持部521的转动轴的假想线R1的位置变化,所以能够高精度地调整上述倾斜量。另外,在上述倾斜量调整后也能够抑制上述假想线R1的位置变化,所以能够维持光学补偿元件的倾斜。
调整部523向接近第1保持部件41的方向移动,由此使保持部521倾斜。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使调整部523向接近第1保持部件41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简易地调整保持部521的倾斜量、进而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的倾斜量。因此,能够简易地实施光学补偿元件51的位置调整。
另外,在光学补偿装置5中,与被插入孔部5231中的螺纹件S2的插入量相应地,调整保持部521的倾斜量。在这样的结构中,若上述插入量增大,则调整部523向接近第1保持部件41(液晶面板353)的方向移动,所以能够简易地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的倾斜量,此外,通过调整该插入量还能够微调光学补偿元件51的位置。因此,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容易地对光学补偿元件51的位置进行调整,此外,即使在将调整框52固定于第1保持部件41之后,也能够对光学补偿元件51的位置进行微调。
另外,通过调整螺纹件S2的螺合量,从而能够更高精度地调整上述插入量。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的倾斜量。
另外,在光学补偿装置5中,在大致矩形形状的保持部521的具有对角关系的2个角部CR2、CR3分别设置有固定部522,在其他角部CR1设置有调整部523。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够使调整部523的位置离开假想线R1。由此,能够增大使保持部521以上述假想线R1为转动轴而转动的力作用于调整部523时的转矩,所以能够容易地使保持部521转动。因此,能够更为容易地实施光学补偿元件51的位置调整。
另外,一对固定部522具有从保持部521起弯曲的弯曲部5221和从该弯曲部5221的前端侧延伸出的固定主体部5222,固定部522通过该固定主体部5222被固定于第1保持部件41。在这样的结构中,据此,弯曲部5221挠曲,从而能够容易地使保持部521倾斜。因此,能够更为容易地实施光学补偿元件51的位置调整。
另外,弯曲部5221是在沿Z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沿着假想线R1配置的板状部件,能够抑制弯曲部5221绕Z轴扭曲。因此,能够抑制假想线R1倾斜,所以能够高精度地实施光学补偿元件51的位置调整。
另外,弯曲部5221与螺纹件S2的插入量相应地挠曲,所以利用该弯曲部5221的复原力抑制保持部521以及光学补偿元件51进一步倾斜,能够维持它们的倾斜状态。换言之,保持部521成为与倾斜量相应地向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对螺纹件S2施力的形态,能够维持倾斜状态。因此,并不是必需通过粘接剂等进行固定,能够省略组装期间暂时紧固时等时候使用粘接剂的功夫。另外,因为未利用粘接剂等进行固定,所以,例如,能够容易地进行对上述倾斜量进行再调整的情况、拆下调整框52的情况下的作业。
另外,作为保持部521的转动轴的假想线R1,成为相对于光学补偿元件51的各边呈大致45°角度的直线。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补偿元件51的滞相轴相对于大致矩形的光学补偿元件51的各边(端缘)倾斜大致45°。另外,如上所述,配置成:VA方式的液晶面板353的摩擦方向与该滞相轴重叠。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假想线R1是相对于光学补偿元件51的各边倾斜大致45°的直线,从而能够以光学补偿元件51的滞相轴作为转动轴,使该光学补偿元件51转动。因此,能够相对于液晶面板353,适当且可靠地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的位置。
另外,在保持部521倾斜时,从光调制装置出射的光的中心轴CN2,透射离开光学补偿元件51的中心CN1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调整框52固定于第1保持部件41,使得在保持部521倾斜时,中心轴CN2穿过开口部5211中与中心CN1相比接近液晶面板353的位置。在这样的结构中,如上所述,与配置成中心轴CN2与中心CN1一致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减小开口部5211中的来自液晶面板353的光不经过的区域,所以能够使光学补偿元件51以及保持部521小型化。因此,能够使光学补偿装置5小型化、进而使投影机1小型化。
另外,调整框52具备使冷却风朝向出射侧偏振板354流通的整流部524。由此,能够使朝向调整部523流通了的冷却风流向出射侧偏振板354。因此,能够高效地对出射侧偏振板354进行冷却。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具备与上述投影机1同样的结构,但是构成光电装置的第1保持部件以及第2保持部件的形状不同,此外,光学补偿装置的结构不同,在这一点上,有别于上述投影机1。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已说明的部分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10是从光的入射方向侧观察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的光电装置的图像形成部6的立体图。图11是从光的出射方向侧观察图像形成部6的立体图,图12是图像形成部6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在图10~图12中,与图2同样地,可以省略蓝色光以及红色光用的液晶面板353B、353G、光学补偿装置7、出射侧偏振板、第1保持部件61以及第2保持部件62的图示。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除了取代光电装置35而具备光电装置35A之外,具有与上述投影机1同样的结构以及功能。另外,光电装置35A,除了取代第1保持部件41、第2保持部件42以及光学补偿装置5而具有第1保持部件61、第2保持部件62以及光学补偿装置7之外,具有与上述光电装置35同样的结构以及功能。即、光电装置35A具有按上述每种色光而设置的入射侧偏振板352、液晶面板353、出射侧偏振板354(参照图22)、第1保持部件61、第2保持部件62以及光学补偿装置7、十字分色棱镜355。
这些部件之中,第1保持部件61是与上述第1保持部件41大致相同的形状,在该第1保持部件61的四角形成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孔部611。在该第1保持部件61的光入射侧的面61A安装有液晶面板353,在光出射侧的面61B安装有光学补偿装置7。如图12所示,在该第1保持部件61的大致中央形成有开口部612,穿过液晶面板353而入射于光学补偿装置7的光穿过该开口部612。
第2保持部件62是与上述第2保持部件42大致相同的形状,在该第2保持部件62的四角形成有向光入射侧突出的突出部622。
第2保持部件62固定于十字分色棱镜355中的相对应的光入射面。在该第2保持部件62的大致中央形成有开口部621,该开口部621使穿过了光学补偿装置7以及出射侧偏振板354的光入射于十字分色棱镜355。另外,第2保持部件62的突出部622被插入形成于第1保持部件61的四角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孔部611。而且,在将突出部622插入这些孔部611之后,对该孔部611注入粘接剂而进行固定,从而上述构成通过第1保持部件61以及第2保持部件62而一体化。
[光学补偿装置的结构]
图13是从光出射侧观察光学补偿装置7以及第1保持部件61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的光学补偿装置7以及第1保持部件61的分解立体图。
上述按每种色光而设置的光学补偿装置7是包含本发明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的装置,如上所述,对对应的液晶面板353进行光学补偿。这些光学补偿装置7,分别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具备:光学补偿元件51;被安装于第1保持部件61的安装部件71;和保持上述光学补偿元件51并且相对于面41B(进而是对应的液晶面板353)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的倾斜的调整框72。而且,各光学补偿装置7安装于保持对应的液晶面板353的上述第1保持部件61的光出射侧的面61B。
[调整框的结构]
图15是从Z方向侧观察调整框72的立体图,图16是从Y方向侧观察调整框72的俯视图。
调整框72安装于上述安装部件71。被保持于该调整框72的光学补偿元件51相对于液晶面板353的倾斜,是通过调整调整框72相对于上述面71A的角度而被调整的。
如图14~图16所示,这样的调整框72具备保持部721、一对固定部722、723、一对调整部724、725以及整流部726、727、728、729,通过对板料进行折曲加工而形成。
[保持部的结构]
保持部721是保持上述光学补偿元件51的部位,如图15所示,沿着Z方向观察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外形。在该保持部721中的Z方向的相反侧的面(光入射侧的面),通过粘接剂等固定有光学补偿元件51。这样的保持部721在大致中央具有矩形形状的开口部7211,经由对应的液晶面板353入射于光学补偿元件51的光,穿过该开口部7211而入射于上述出射侧偏振板354。
[固定部的结构]
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一对固定部722、723配置于保持部721的大致对角的位置。具体而言,一对固定部722、723形成于保持部721的Y方向侧的边缘部中的X方向侧的端部、以及保持部721的Y方向的相反方向侧的边缘部中的X方向的相反方向侧的端部。
其中,在固定部722的Y方向的侧边缘部形成有缺口7221,在固定部723的Y方向的相反方向侧的边缘部形成有缺口7231。该缺口7221、7231与后述的突出部712~715的缺口7121、7131、7141、7151中的任意缺口卡合(参照图17)。
此外,固定部722、723的缺口7221、7231,在保持部721倾斜时成为该保持部721的转动中心,详情后述。
[调整部的结构]
一对调整部724、725是与后述的螺纹件S3一起使保持部721相对于安装有调整框72的安装部件71的面71B倾斜、从而使被保持于该保持部721的光学补偿元件51倾斜、进而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相对于液晶面板353的倾斜的部位。
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这一对调整部724、725形成为,从上述保持部721(调整框72)的外周部分向外侧延伸。具体而言,调整部724形成于保持部721的Y方向侧的边缘部中的X方向相反方向侧。另外,调整部725形成于保持部721的Y方向的相反方向侧的边缘部中的X方向侧。
这样的一对调整部724、725之中,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调整部724具备第1抵接部7241以及第2抵接部7242,调整部725具备第1抵接部7251以及第2抵接部7252。其中,第1抵接部7241、7251是抵接于安装部件71的面71B的部位。该第1抵接部7241形成为大致U字状、具有挠性。具体而言,第1抵接部7241向Z方向的相反方向侧按大致U字状突出、第1抵接部7251向Z方向的相反方向侧按大致U字状突出。
第2抵接部7242、7252是抵接于后述的螺纹件S3的部位。该第2抵接部7242、7252形成为从第1抵接部7241、7251的端部向该第1抵接部7241、7251的相反方向侧突出的板状。
即、一对调整部724、725形成为同一形状,形成为相对于光学补偿元件51(光学补偿元件51的中心)大致点对称。
[整流部的结构]
整流部726、727、728、729是从保持部721延伸出且前端侧向Z方向以及Z方向的相反方向侧折曲而形成的,对来自冷却装置CU(图1参照)的冷却风进行整流使之朝向位于调整框72的光出射侧的出射侧偏振板354。
这些整流部726~729之中,整流部726形成于固定部722与调整部724之间,向Z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倾斜。另外,整流部727形成于固定部723与调整部725之间,向Z方向侧倾斜。即、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整流部726以及整流部727形成为相对于由调整框72保持的光学补偿元件51(详细而言、是光学补偿元件51的中心,是调整框72的中心)大致点对称。
另外,整流部728形成于调整部724的X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即、保持部721的Y方向侧的边缘部中的X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向Z方向侧倾斜。同样地,整流部729形成于调整部725的X方向侧、即、保持部721的Y方向的相反方向侧的端部中的X方向侧,向Z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倾斜。即、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整流部727以及整流部728形成为相对于光学补偿元件51(光学补偿元件51的中心)大致点对称。
进一步,整流部726、727的沿X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以及沿Y方向上的尺寸,比整流部728、729的沿X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以及Y方向上的尺寸大。
此外,关于这样的整流部726、727、728、729对冷却风的整流,详情后述。
[安装部件的结构]
图17是从Z方向侧观察安装部件71的立体图。
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安装部件71安装于第1保持部件61的Z方向侧的面61B,具有保持调整框72的功能。如图14以及图17所示,该安装部件71具备主体部711以及突出部712、713、714、715、716、717、718。
其中,在大致矩形形状的主体部711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与上述第1保持部件61的开口部612大致同一形状的开口部7111。在该安装部件71的内侧配置有安装有光学补偿元件51的调整框72,所以,从上述开口部612入射的光经由该开口部7111入射于光学补偿元件51。
如图17所示,突出部712~718分别是从主体部711向Z方向突出的板状部,例如,通过对板料进行折曲加工而形成。
其中,突出部712、713形成于主体部711的Y方向侧的两端部,在该突出部712、713的Y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形成有缺口7121、7131。另外,在突出部712、713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开口部7122、7132。这些开口部7122、7132形成为,能够使后述螺纹件S3(参照图14)旋转的夹具(例如旋具(driver)的前端部)经由该开口部7122、7132插入的大小。
突出部714、715形成于主体部711中的Y方向相反侧的两端部,在该突出部714、715的Y方向侧形成有缺口7141、7151。这些缺口7141、7151以及上述缺口7121、7131与后述的调整框72的固定部722、723的缺口7221、7231卡合。
突出部716、717形成于主体部711的大致中央部分的两侧部。
此外,突出部712~715相当于本发明的多个卡合部。
如图14以及图17所示,突出部718形成于主体部711中突出部712、713之间。在该突出部718形成有供上述螺纹件S3螺合的孔部7181,通过将螺纹件S3螺合于该孔部7181,从而该螺纹件S3在沿着X方向的方向上移动(参照图18)。
图18是示出在安装部件71上安装有调整框72以及螺纹件S3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9是示出调整框72倾斜时的转动轴R3的图。此外,图18以及图19中的调整框72,示出与液晶面板353之中的红色光用液晶面板353R以及蓝色光用液晶面板353B相对应的光学补偿装置7的调整框72的配置状态。
[向安装部件安装调整框]
如图18所示,上述调整框72以光学补偿元件51的表面51A朝向Z方向侧的状态固定。具体而言,调整框72的固定部722、723的缺口7221、7231分别与安装部件71的突出部712、715的缺口7121、7151卡合。另一方面,在安装部件71的突出部713、714的缺口7131、7141也不卡合调整框72的任意固定部722、723的缺口7221、7231。由此,如图19所示,调整框72被上述缺口7121、7221以及缺口7151、7231的2个点支承,并以将这2个点设为支点的转动轴R3为中心转动自如地固定于安装部件71。
[光学补偿元件的倾斜调整]
图20是从Y方向侧观察调整框72以最大限度倾斜的状态的光学补偿装置7的立体图。
以下,对光学补偿元件51相对于红色光用液晶面板353R的位置调整(倾斜调整)进行说明,光学补偿元件51相对于蓝色光用液晶面板353B的位置调整也同样。
如图20所示,在安装部件71的突出部718形成有孔部7181,螺纹件S3螺合于该孔部7181。而且,从X方向侧插入孔部7181的螺纹件S3安装成,能够与安装部件71的面71B大致平行地、即在沿着X方向的方向上移动。因此,若使螺纹件S3旋转并使其移动至图18以及图20所示的位置,则调整部724的第2抵接部7242在X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移动。该第2抵接部7242在X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移动,从而第1抵接部7241向Z方向的相反方向侧挠曲,调整框72的Y方向侧且X方向的相反方向侧的端部向Z方向倾斜。由此,调整框72以转动轴R3为中心向Z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
即,与螺纹件S3的插入量相应地调整调整部724在接近或远离上述安装部件71的面71B的方向上的移动量(第1抵接部7241的挠曲量),从而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的倾斜量。此外,螺纹件S3相当于本发明的移动部件。
图21是示出调整框72倾斜时的转动轴R4的图。此外,图21中的调整框72示出与液晶面板353之中的绿色光用液晶面板353G相对应的光学补偿装置7的调整框72的配置状态。
接着,对光学补偿元件51相对于绿色光用液晶面板353G的位置调整进行说明。
如图21所示,与绿色光用液晶面板353G相对应的光学补偿装置7的调整框72,以光学补偿元件51的背面51B朝向Z方向的状态安装于安装部件71。即、以180度旋转后的状态安装,使得与上述红色光用液晶面板353R以及蓝色光用液晶面板353B相对应的调整框72中的固定部722位于Y方向的相反方向侧。
具体而言,调整框72的固定部722、723的缺口7221、7231分别与安装部件71的突出部713、714的缺口7131、7141卡合。另一方面,在安装部件71的突出部712、715的缺口7121、7151也不卡合调整框72的任意固定部722、723的缺口7221、7231。由此,如图21所示,调整框72,被上述缺口7131、7221以及缺口7141、7231的2个点支承,并以将这2个点设为支点的转动轴R4为中心转动自如地固定于安装部件71。
另外,如图21所示,在安装部件71的突出部718形成有孔部7181,螺纹件S3螺合于该孔部7181。而且,从X方向的相反方向侧插入插入孔部7181的螺纹件S3安装成,能够与安装部件71的面71B大致平行地、即在沿着X方向的方向上移动。因此,若使螺纹件S3旋转,则调整部725的第2抵接部7252向X方向侧移动。该第2抵接部7252向X方向侧移动,从而第1抵接部7251向Z方向的相反方向侧挠曲,调整框72的Y方向侧且X方向侧的端部向Z方向倾斜。由此,调整框72以转动轴R4为中心向Z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
即,与螺纹件S3的插入量相应地调整调整部724在接近或远离上述安装部件71的面71B的方向上的移动量(第1抵接部7241的挠曲量),从而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的倾斜量。
[整流部对冷却风的整流]
图22是示出由整流部729整流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此外,图22中的调整框72,示出与液晶面板353之中的红色光用液晶面板353R以及蓝色光用液晶面板353B相对应的光学补偿装置7的调整框72的配置状态。
从上述冷却装置CU送出的冷却风沿着Y方向向各液晶面板353、光学补偿装置7以及出射侧偏振板354流通。此时,如图22所示,整流部729使该冷却风朝向出射侧偏振板354流通。
具体而言,该冷却风的一部分,沿着整流部729的前端部分中的光出射侧的端面流通,在朝向出射侧偏振板354的方向上流通。而且,该冷却风,沿着该出射侧偏振板354在Y方向上流通,由此,出射侧偏振板354被冷却。
另一方面,朝向整流部727流通的冷却风,沿着该整流部727的前端部分中的光入射侧的端面流通,朝向液晶面板353流通,但是省略了图示。该冷却风沿着该液晶面板353在Y方向上流通,由此,液晶面板353被冷却。
此外,在与绿色光用液晶面板353G相对应的光学补偿装置7中,上述整流部726与整流部727同样地发挥功能,上述整流部728与整流部729同样地发挥功能,但是省略了图示。
[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
以上说明了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除具有与上述投影机1同样的效果外,还起到以下效果。
第2抵接部7242、7252响应螺纹件S3的移动而移动,第1抵接部7241、7251响应第2抵接部7242、7252的移动而挠曲,所以,若第2抵接部7242、7252通过螺纹件S3而以最大限度移动,则保持部721以最大限度倾斜。由此,通过简易构成的调整框72,能够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的位置。另外,螺纹件S3大致平行于安装部件71的面向光学补偿元件51的面71B地移动,所以即使在螺纹件S3被出射侧偏振板354覆盖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螺纹件S3移动。因此,即使在将光学补偿装置7组装起来之后,也能够调整保持部721以及被保持于保持部721的光学补偿元件51的位置。
与螺纹件S3相对于第2抵接部7242、7252的移动量相应地,调整保持部721的倾斜量,所以,除能够简易地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的倾斜量之外,通过调整该移动量,能够对光学补偿元件51的位置进行微调。因此,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的位置外,即使在将调整框72固定于安装部件71之后,也能够对光学补偿元件51的位置进行微调。
在此,红色光用液晶面板、绿色光用液晶面板以及蓝色光用液晶面板之中的绿色光用液晶面板353G,不同于其他液晶面板353R、353B,必须使入射于该液晶面板353G的光反转,所以必须使使与该绿色光用液晶面板353G相对应的光学补偿装置7的光学补偿元件51倾斜的转动轴不同。因此,在以往的光学补偿装置中,必须分别设置与红色光用液晶面板353R以及蓝色光用液晶面板353B相对应的光学补偿装置和与绿色光用液晶面板353G相对应的光学补偿装置。
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一对调整部724、725形成为相对于光学补偿元件51的中心大致点对称,所以通过使该调整框72旋转180°,能够使光学补偿元件51的转动轴不同。因此,在与所有液晶面板353的每个相对应的光学补偿装置中,能够使用同一调整框72,所以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在第2抵接部7242、7252响应螺纹件S3的移动而移动时,第1抵接部7241、7251由于从安装部件71受到的反作用力而向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对第2抵接部7242、7252施力。由此,能够将保持部721的倾斜量设定成与螺纹件S3的移动量相应的值,能够维持保持部721的倾斜状态。
通过安装部件71的多个缺口7121、7131、7141、7151的任意缺口与一对固定部722、723的缺口7221、7231卡合,从而保持部721以该卡合处为支点倾斜。由此,能够使光学补偿元件51以至少将2个支点设为中心的转动轴R3、R4为中心转动。因此,能够相对于液晶面板353适当且可靠地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的位置。
[实施方式的变形]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也包含于本发明。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调整部523通过调整作为插入部件的螺纹件S2的螺合量,从而接近作为安装部件的第1保持部件41而调整保持光学补偿元件51的保持部521的倾斜量。另外,调整部523位于不同于固定部522所处的保持部521的角部CR2、CR3的角部CR1。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如果能够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的倾斜量并调整该光学补偿元件51的位置,则调整部523的结构以及位置不受限制。
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通过插拔插入部件来调整插入量而调整上述倾斜量,在调制后,用固定部件(例如粘接剂等)将插入部件固定。
另外,例如,作为调整部也可以构成为,将向离开中心CN1的方向突出的杆设置于保持部521,操作该杆而调整倾斜量,在调整后将保持部521固定。
进一步,调整部523,与螺纹件S2相对于第1保持部件41的插入量相应地向接近该第1保持部件41的方向移动,使保持部521以及光学补偿元件51倾斜。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调整部也可以构成为,向离开第1保持部件41的方向移动而使保持部521以及光学补偿元件51倾斜。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如下的结构:在具有对角关系的2个角部CR2、CR3分别设置有弯曲部5221以及固定主体部5222。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仅在一对固定部522中的任一方设置有弯曲部5221以及固定主体部5222的结构。另外,固定部522,也可以是没有固定主体部5222而是通过将弯曲部5221插入作为安装部件的第1保持部件41而固定于该第1保持部件41的结构。
此外,通过在一对固定部522分别设置弯曲部5221以及固定主体部5222,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假想线R1相对于Z轴的转动,能够更适当地实施光学补偿元件51的位置调整。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如下的结构:在具有对角关系的2个角部CR2、CR3设置固定部522,使保持部521以相对于光学补偿元件51的各边大致45°地交叉的假想线R1为中心转动,调整光学补偿元件51的倾斜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假想线R1相对于光学补偿元件51的各边的角度既可以比45°大,也可以小于45°。
此外,也可以沿着与光学补偿元件51的边正交的假想线、例如在角部CR2、CR4设置固定部522。该情况下,例如,既可以在角部CR3设置调整部523,也可以在角部CR1与角部CR3之间设置调整部523。
另外,例示了设置有2个固定部522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沿着X方向或Y方向的一个方向设置多个固定部522。另外,也可以通过使保持部521沿着X方向或Y方向的一个方向折曲而设置弯曲部,从而形成1个固定部。在这样的结构中,也可以使保持部521沿着经过固定部的配置位置的假想线倾斜。另外,能够通过固定部将保持部521固定,能够抑制错位,所以能够更高精度地调整倾斜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的光学补偿装置5、7,被固定于在光入射侧的面保持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353的第1保持部件41、61的光出射侧的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光学补偿装置5、7,也可以安装于不同于保持液晶面板353的第1保持部件41、61的部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调整框52、72是具备使空气朝向作为位于光学补偿元件51的光路后级的光学零件的出射侧偏振板354流通的整流部524、726~729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整流部524、726~729,既可以与保持部521一体地设置,也可以分别设置。另外,被吹送流通方向因整流部524、726~729而变更后的空气的冷却对象,不限于出射侧偏振板354,也可以是液晶面板353等其他零件。进一步,也可以没有整流部524、726~729。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位置调整前的光学补偿元件51的中心CN1与从液晶面板353出射的光的中心轴CN2不一致。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它们也可以一致。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保持部521具备一对固定部522。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保持部521,也可以取代上述一对固定部522而具备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一对固定部722、723。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调整框72具备一对固定部722、723。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调整框72也可以取代上述一对固定部722、723而具备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一对固定部522。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螺纹件S3与安装部件71的面71B平行地(在沿着X方向的方向上)移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螺纹件S3也可以在面向安装部件71的面71B的方向(在沿着Z方向的方向)上移动。该情况下,安装部件71,只要设置有向与调整部724、725的第2抵接部7242、7252相向的位置突出的突出部以及供螺纹件S3与该突出部螺合的孔部即可。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调整框72,在保持部721的Y方向侧的边缘部以及Y方向的相反方向侧的边缘部设置有一对调整部724、725。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仅设置调整部724、725中的任一调整部。即,也可以分别设置:与红色光用液晶面板353R以及蓝色光用液晶面板353B相对应的光学补偿装置7的调整框72和与绿色光用液晶面板353G相对应的光学补偿装置7的调整框72。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安装部件71具备突出部712~715,在该突出部712~715分别形成有缺口7121、7131、7141、7151。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既可以仅具备突出部712、715,也可以仅具备突出部713、714。即,也可以分别设置:与红色光用液晶面板353R以及蓝色光用液晶面板353B相对应的光学补偿装置7的安装部件71和与绿色光用液晶面板353G相对应的光学补偿装置7的安装部件71。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光源装置31是具有光源灯311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如上所述,既可以是具备LED和/或LD等固体光源的结构,也可以是使从LD出射的光入射于荧光体并利用从该荧光体出射的光的结构。
进一步,光源装置不限于1个,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光源装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投影机1具备3个液晶面板353作为光调制装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使用了2个以下或者4个以上的液晶面板的投影机。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光学单元3中的各光学零件的配置位置可以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采用俯视具有大致L字形状的结构或俯视具有大致U字形状的结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光束入射面不同于光束射出面的透射型的液晶面板353,但是也可以采用光入射面与光射出面相同的反射型的液晶面板。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备液晶面板353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投影机1,但是只要是能够与图像信息相应地调制入射光束的光调制装置,也可以利用使用了液晶以外的光调制装置的光调制装置,例如利用了微镜的器件、例如DMD(Digital MicromirrorDevice,数字微镜器件)等的光调制装置等。在使用了这样的光调制装置的情况下,作为光学补偿元件也可以使用具有视场角补偿功能以外的功能的光学元件。另外,在使用了这样的光调制装置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各偏振板352、354。
附图标记的说明
1…投影机;5、7…光学补偿装置(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41…第1保持部件(安装部件);51…光学补偿元件;52、72…调整框;71…安装部件;353…液晶面板(光调制装置);354…出射侧偏振板;521、721…保持部;522、722、723…固定部;523、724、725…调整部;524、726、727、728、729…整流部;712、713、714、715…突出部(多个卡合部);5211、7211…开口部;5221…弯曲部;5222…固定主体部;5231…孔部;7121、7131、7141、7151、7221、7231…缺口;7241、7251…第1抵接部;7242、7252…第2抵接部;CN1…中心;CN2…中心轴;CR1、CR2、CR3…角部;CU…冷却装置;R1…假想线;S2…螺纹件(插入部件);S3…螺纹件(移动部件)。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学补偿元件,对光调制装置进行光学补偿;和
调整框,调整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相对于所述光调制装置的角度,
所述调整框具有:
保持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的大致矩形的保持部;
一对固定部,从所述保持部的成为大致对角的位置分别向与所述保持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并分别固定于供所述调整框安装的安装部件;以及
调整部,配置于离开所述一对固定部的位置,以连结所述一对固定部的假想线为中心使所述保持部倾斜,由此使所述光学补偿元件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部向接近所述安装部件的方向移动,由此使所述保持部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部具有孔部,所述孔部供被插入所述安装部件的插入部件插通,
根据所述插入部件向所述安装部件的插入量,调整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件的移动量,由此调整所述保持部的倾斜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通过所述调整部而倾斜,由此将所述插入部件向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部设置于所述保持部中的不同于所述一对固定部的配置位置的角部附近。
6.(修改后)一种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学补偿元件,对光调制装置进行光学补偿;和
调整框,调整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相对于所述光调制装置的角度,
所述调整框具有:
保持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的大致矩形的保持部;
一对固定部,从所述保持部的成为大致对角的位置分别向与所述保持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并分别固定于供所述调整框安装的安装部件;以及
调整部,配置于离开所述一对固定部的位置,以连结所述一对固定部的假想线为中心使所述保持部倾斜,由此使所述光学补偿元件倾斜,
所述调整部形成为从所述调整框向外周侧延伸,
所述调整部具备:
第1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安装部件;和
第2抵接部,供以大致平行于所述安装部件中的与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相向的面的方式移动的移动部件抵接,
所述第1抵接部具有挠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的倾斜量,根据抵接于所述第2抵接部的状态下的所述移动部件的移动量被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框具有一对所述调整部,
一对所述调整部形成于从所述安装部件侧观察、相对于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的中心为大致点对称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抵接部,通过所述第1抵接部从所述安装部件受到的反作用力,对所述移动部件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假想线是相对于被所述保持部保持的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的各边倾斜大致45°的直线。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件具备供所述一对固定部卡合的多个卡合部,
所述一对固定部以及所述多个卡合部分别具有相互卡合的缺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固定部的至少一个具有:
从所述保持部弯曲的弯曲部;和
固定主体部,从所述弯曲部的前端与所述保持部大致平行地延伸,固定于所述安装部件。
13.一种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装置;
光调制装置,对从所述光源装置出射的光进行调制;
投射光学装置,投射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以及
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
所述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配置于所述光调制装置与所述投射光学装置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调制装置具备:
液晶面板,对入射的光进行调制;和
保持部件,在光入射侧保持所述液晶面板,
所述保持部件是所述安装部件,
所述一对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保持部件的光出射侧的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偏振板,配置于所述光调制装置与所述投射光学装置之间;和
冷却装置,向该投影机的成为冷却对象的部件送出冷却风,
所述调整框具有使从所述冷却装置被送风的冷却风朝向所述偏振板流通的整流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调整部使所述光学补偿元件倾斜之前,从所述光调制装置出射的光的中心轴在离开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的中心的位置透射。

Claims (16)

1.一种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学补偿元件,对光调制装置进行光学补偿;和
调整框,调整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相对于所述光调制装置的角度,
所述调整框具有:
保持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的大致矩形的保持部;
一对固定部,从所述保持部的成为大致对角的位置分别向与所述保持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并分别固定于供所述调整框安装的安装部件;以及
调整部,配置于离开所述一对固定部的位置,以连结所述一对固定部的假想线为中心使所述保持部倾斜,由此使所述光学补偿元件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部向接近所述安装部件的方向移动,由此使所述保持部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部具有孔部,所述孔部供被插入所述安装部件的插入部件插通,
根据所述插入部件向所述安装部件的插入量,调整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件的移动量,由此调整所述保持部的倾斜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通过所述调整部而倾斜,由此将所述插入部件向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部设置于所述保持部中的不同于所述一对固定部的配置位置的角部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部形成为从所述调整框向外周侧延伸,
所述调整部具备:
第1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安装部件;和
第2抵接部,供以大致平行于所述安装部件中的与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相向的面的方式移动的移动部件抵接,
所述第1抵接部具有挠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的倾斜量,根据抵接于所述第2抵接部的状态下的所述移动部件的移动量被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框具有一对所述调整部,
一对所述调整部形成于从所述安装部件侧观察、相对于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的中心为大致点对称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抵接部,通过所述第1抵接部从所述安装部件受到的反作用力,对所述移动部件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假想线是相对于被所述保持部保持的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的各边倾斜大致45°的直线。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件具备供所述一对固定部卡合的多个卡合部,
所述一对固定部以及所述多个卡合部分别具有相互卡合的缺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固定部的至少一个具有:
从所述保持部弯曲的弯曲部;和
固定主体部,从所述弯曲部的前端与所述保持部大致平行地延伸,固定于所述安装部件。
13.一种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装置;
光调制装置,对从所述光源装置出射的光进行调制;
投射光学装置,投射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以及
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
所述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配置于所述光调制装置与所述投射光学装置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调制装置具备:
液晶面板,对入射的光进行调制;和
保持部件,在光入射侧保持所述液晶面板,
所述保持部件是所述安装部件,
所述一对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保持部件的光出射侧的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偏振板,配置于所述光调制装置与所述投射光学装置之间;和
冷却装置,向该投影机的成为冷却对象的部件送出冷却风,
所述调整框具有使从所述冷却装置被送风的冷却风朝向所述偏振板流通的整流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调整部使所述光学补偿元件倾斜之前,从所述光调制装置出射的光的中心轴在离开所述光学补偿元件的中心的位置透射。
CN201580048506.2A 2014-10-27 2015-10-23 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及投影机 Pending CN1066878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8488 2014-10-27
JP2014218488 2014-10-27
JP2015158558A JP6668635B2 (ja) 2014-10-27 2015-08-10 光学補償素子調整機構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5-158558 2015-08-10
PCT/JP2015/005345 WO2016067580A1 (ja) 2014-10-27 2015-10-23 光学補償素子調整機構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7859A true CN106687859A (zh) 2017-05-17

Family

ID=55973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8506.2A Pending CN106687859A (zh) 2014-10-27 2015-10-23 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及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073329B2 (zh)
EP (1) EP3214494A4 (zh)
JP (1) JP6668635B2 (zh)
KR (1) KR20170057414A (zh)
CN (1) CN106687859A (zh)
TW (1) TWI57296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0766A (zh) * 2019-04-19 2020-10-27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模块及投影机
CN112444987A (zh) * 2019-08-29 2021-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光学系统的调整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7711A (zh) * 2006-05-02 2007-11-0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液晶投影装置
CN101364034A (zh) * 2007-08-06 2009-0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及投影机
JP2009169046A (ja) * 2008-01-16 2009-07-30 Seiko Epson Corp 補償素子調整機構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10020052A (ja) * 2008-07-10 2010-01-28 Seiko Epson Corp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13015724A (ja) * 2011-07-05 2013-01-24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2015041A1 (en) 1991-02-22 1992-09-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type liquid crystalline projector
JP3767047B2 (ja) * 1996-04-26 2006-04-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3794250B2 (ja) * 2000-07-17 2006-07-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EP1530077A4 (en) * 2003-03-10 2007-12-26 Seiko Epson Corp HOUSING FOR AN OPTICAL COMPONENT AND PROJECTOR
JP4168899B2 (ja) 2003-10-16 2008-10-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用筐体、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103803B2 (ja) 2004-01-15 2008-06-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158719B2 (ja) * 2004-02-18 2008-10-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TWI291039B (en) * 2006-04-20 2007-12-11 Benq Corp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osition of mirr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10054657A (ja) 2008-08-27 2010-03-11 Panasonic Corp 位相補償板調整保持装置
JP2010230726A (ja) 2009-03-25 2010-10-1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視野角補償方法
JP2010286691A (ja) 2009-06-12 2010-12-24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7711A (zh) * 2006-05-02 2007-11-0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液晶投影装置
CN101364034A (zh) * 2007-08-06 2009-0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及投影机
JP2009169046A (ja) * 2008-01-16 2009-07-30 Seiko Epson Corp 補償素子調整機構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10020052A (ja) * 2008-07-10 2010-01-28 Seiko Epson Corp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13015724A (ja) * 2011-07-05 2013-01-24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0766A (zh) * 2019-04-19 2020-10-27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模块及投影机
CN112444987A (zh) * 2019-08-29 2021-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光学系统的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14494A1 (en) 2017-09-06
JP6668635B2 (ja) 2020-03-18
JP2016085443A (ja) 2016-05-19
TW201617722A (zh) 2016-05-16
KR20170057414A (ko) 2017-05-24
TWI572969B (zh) 2017-03-01
US20170307967A1 (en) 2017-10-26
US10073329B2 (en) 2018-09-11
EP3214494A4 (en) 2018-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14793B2 (ja) Ledモジュール取付け機構
JP6378448B2 (ja) 投射レンズ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US7984994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7816637B2 (en) Image display projector having a drive unit for moving either a Fresnel lens or a diffusion member
JP2005352447A (ja) 画像表示装置・投射光学系
CN204790282U (zh) 投影仪
US8985784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micro projector using the same
US10564424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1364034A (zh) 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及投影机
CN102981304A (zh) 液晶显示单元和投影式显示装置
US6799871B2 (en) Lamp mounting structure
US7357532B2 (en) Adjustable lamp module and image projector applied with the lamp module
CN106687859A (zh) 光学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及投影机
CN101533209B (zh) 投影机光学镜片调整组件、投影机光学引擎及投影机
CN101558353A (zh) 光学部件调节机构、液晶显示器和投影显示器
KR20050015152A (ko) 프로젝터
US9148635B2 (en) Projection video display device
US9335618B2 (en) Projectio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7864436B2 (en) Rear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US7184211B2 (en) Transmissive screen and rear-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CN204536712U (zh) 投影仪
WO2016067580A1 (ja) 光学補償素子調整機構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9070723A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調整方法
JP6331281B2 (ja) 照明光学系、画像表示装置とその生産方法並びに照明位置調整方法
JP6107043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