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7382A - 抗划伤性和防污性优异的塑料容器 - Google Patents

抗划伤性和防污性优异的塑料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7382A
CN106687382A CN201580047563.9A CN201580047563A CN106687382A CN 106687382 A CN106687382 A CN 106687382A CN 201580047563 A CN201580047563 A CN 201580047563A CN 106687382 A CN106687382 A CN 106687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resin
resin layer
bottle
transparent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75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雄郎
加藤雄一郎
安斋雄介
小泽里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Seikan Group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Seikan Kaish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Seikan Kaisha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Seikan Kaish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87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73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3/00Details of bottles or ja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23/08Coverings or external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34Coverings or external coatings

Abstract

本发明的塑料容器的特征在于:其至少外表面层由透明树脂层或着色树脂层形成,所述透明树脂层由透明树脂形成,并且所述着色树脂层通过将着色剂配混在所述透明树脂中而获得;和包含100质量份硅油和50至5,000质量份表面活性剂的保护膜形成在所述外表面层上。该塑料容器在未覆盖有如收缩膜等标签的状态下展现出优异的抗划伤性和防污性。

Description

抗划伤性和防污性优异的塑料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划伤性(scratch resistance)和防污性优异的塑料容器。
背景技术
由于直接吹塑瓶的主体部壁通常具有使内容物可以通过挤压而容易地排出的高挠性,因而直接吹塑瓶广泛地用作用于容纳如食品类、化妆品和护发产品(例如,洗发剂和染发剂)等各种内容物的塑料容器。
一般而言,包括上述直接吹塑瓶的塑料容器在吹塑成形后即刻通过印刷或用粘性标签装饰,被内容物填充并出售。然而,它们具有如在从成形和装饰直至填充和销售期间其外表面被划伤或如灰尘等污物附着至其外表面等问题。即,塑料容器一般在成形和装饰后以空的状态出售,购买了塑料容器的商贩进行将内容物填充至塑料容器中的作业,塑料容器最终出售并流通给普通消费者。因此,由于在成形和装饰后即刻直到销售给普通消费者期间存在运输和长期贮存,可能发生塑料容器的外表面通过与其它容器或运载工具接触而被划伤、或者在此期间通过大气中的灰尘的附着而被污染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通过设置金属层或珠光层(pearly layer)而被赋予高级感(high-grade feeling)的容器,上述问题变得严重。即,在被赋予金属调外观或珠光层外观的容器中,高级感因外表面上的划痕、或灰尘对外表面的附着而丧失,从而大幅降低它们的商品价值。
尽管已采用了在塑料容器的外表面上形成保护层的手段,如专利文献1至3所提及,设置收缩膜作为保护膜或者在该膜层上设置充当保护膜的覆盖层。到目前为止,对于改进成形和装饰后即刻的空容器的抗划伤性和防污性的手段几乎没有进行过研究。
专利文献4提出了在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瓶的外表面上设置由有机硅制成的覆盖层。设置该涂层是为了避免由PEN瓶的再循环造成的透明性降低,而不是为了改进抗划伤性和防污性,实际上也并没有改进抗划伤性和防污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 2005-345793
专利文献2:JP-A 2006-110828
专利文献3:JP-A 2005-169904
专利文献4:JP-A 2000-238857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未覆盖有如收缩膜等标签的情况下抗划伤性和防污性优异的塑料容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尽管具有金属调外观而抗划伤性和防污性也优异的塑料容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容器,其至少外表面层由透明树脂层或着色树脂层形成,所述透明树脂层由透明树脂形成,并且所述着色树脂层配混有所述透明树脂和着色剂;其中包含100质量份硅油和50至5,000质量份表面活性剂的保护膜形成在所述外表面层上。
在本发明的塑料容器中,优选,
(1)上述透明树脂为共聚酯树脂,
(2)上述保护膜的膜厚度在干燥状态下为10至1,000nm,
(3)上述硅油为二甲基硅油或苯基甲基硅油,
(4)上述着色剂为金属颜料和/或珠光颜料,
(5)配混有所述透明树脂和着色剂的着色树脂层形成在上述透明树脂层的下侧,和
(6)形成在上述透明层的下侧的着色树脂层中配混的上述着色剂为金属颜料和/或珠光颜料。
发明的效果
由于包括硅油和表面活性剂的保护膜形成在包含透明树脂的外表面层上,所以本发明的塑料容器具有优异的抗划伤性。即,如下文中将描述的实施例所示,具有该保护膜的本发明的塑料容器的外表面,在没有设置如收缩膜等标签的空的状态下展现出高滑移性,例如1.5以下的在23℃和50%RH下测量的极低的动摩擦系数(关于该测量方法,参照实施例)。结果,本发明的塑料容器可以有效地抑制通过与其它容器或运载工具接触引起的划痕或磨损的产生,因而展现出优异的抗划伤性。
上述保护膜包含大量的表面活性剂。由于该表面活性剂充当抗静电剂,所以在该保护膜形成之后,保护膜可以保持适量的水分,从而防止带电,并且可以有效避免通过带电引起的如灰尘等细颗粒的附着。因此,塑料容器展现出优异的防污性。
由于本发明的塑料容器如上所述具有优异的抗划伤性和防污性,所以其有效地用作通过着色来装饰的容器,特别是通过配混金属颜料装饰为金属调以赋予高级感的容器,例如化妆品用容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塑料容器的壁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a)和2(b)为本发明的塑料容器的壁部的优选层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和
图3为用于说明动摩擦系数测量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塑料容器中,在成形后即刻的容器10(下文中可称作“空容器”)的外表面上形成保护膜20。
该空容器10可以为通过配混着色剂而着色的、或者不配混着色剂而未着色的,只要作为保护膜20的基底的外表面由透明树脂形成即可。即,当外表面由透明树脂形成时,一般而言,由于外表面与其它容器或运载部件(例如带、螺杆或喷射管(shooter))接触而经受划伤或磨损,因而根据本发明需要设置保护膜20。
如果上述透明树脂为可以成形为容器形态的热塑性树脂,则对上述透明树脂不特别限定,但优选通常用于容器领域的烯烃系树脂或聚酯树脂。
烯烃系树脂的实例包括如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LVLDPE)等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聚(丁烯-1),乙烯-丁烯-1共聚物,丙烯-丁烯-1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1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离子交联的烯烃共聚物(离子交联聚合物)。非环状烯烃和环状烯烃的无定形至低结晶性的共聚物(COC)可以用作着色树脂层1的基础树脂。
聚酯树脂的实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和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元中引入有少量共聚酯单元的共聚酯树脂。
用于形成上述共聚酯的共聚单体组分包括如间苯二甲酸、对-β-氧代乙氧基苯甲酸、萘2,6-二羧酸、二苯氧基乙烷-4,4’-二羧酸、5-磺基间苯二甲酸钠、己二酸、癸二酸和这些二羧酸的烷基酯衍生物等二羧酸组分;和如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环己烷二甲醇、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合物、二甘醇和三甘醇等醇组分。
除此之外,特别优选通过将作为主单体的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共聚并将乙二醇转化为环己烷二甲醇而得到的环己烷二甲醇系共聚物。
上述空容器10的外表面上设置的保护膜20通过涂布含有硅油和表面活性剂的乳液而形成,并且空容器10由于该保护膜20而展现出优异的抗划伤性和防污性。
在本发明中,保护膜20中包含的硅油特别地提高滑移性,从而有助于动摩擦系数的降低,并且所述硅油改进抗划伤性。
从获得容易性、成本和乳化容易性的观点,上述硅油优选为二甲基硅油或苯基甲基硅油。
表面活性剂为用于使硅油乳化并通过其抗静电能力改进防污性的组分。重要的是,表面活性剂应当以基于100质量份上述硅油为50至5,000质量份、特别是100至1,000质量份的量包含在保护膜20中。当表面活性剂的量少于上述范围时,其可以满足上述硅油的乳液的制备但对于防污性的改进是不足够的。即,未充分发挥表面活性剂的抗静电能力(表面活性剂的水分保持能力变得不令人满意),结果如大气中所含的灰尘等细颗粒易于附着至空容器10的外表面。当表面活性剂的量超过上述范围时,保护膜20变粘,从而当手拿具有该膜的瓶时,其会给予不舒适的感觉。
如从上述说明所理解的,在本发明中,保护膜20中包含的表面活性剂的量比普通硅油乳液中包含的表面活性剂的量大得多。
作为上述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或两性表面活性剂。从对硅油的乳化作用和成本、或防污性等的观点,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是优选的。
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代表性实例包括如蔗糖脂肪酸酯、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和脂肪酸烷醇酰胺等脂肪酸系的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烷基醚等高级醇系的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和如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等烷基酚系的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具有适当的HLB(亲水性和亲油性平衡(Hydrophile andLipophile Balance))的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应根据所使用的硅油的种类等来选择。
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如脂肪酸钠、脂肪酸钾和α-磺基-脂肪酸酯钠等脂肪酸系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等烷基苯系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如烷基硫酸钠和烷基醚硫酸钠等高级醇系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如α-烯烃磺酸钠等α-烯烃系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和如烷基磺酸钠等正链烷烃系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
优选地,包含上述硅油和表面活性剂的保护膜20在室温下的干燥状态下的膜厚度为10至1,000nm,且形成在空容器10的外表面上,从而发挥优异的防污性和通过下文将描述的方法测量的动摩擦系数(23℃,50%RH)为1.5以下的优异的滑移性。当膜厚度低于该范围时,滑移性会变得不充分且抗划伤性会变得不令人满意。当膜厚度超过该范围时,保护膜变粘,摸起来会不舒服。膜厚度为通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保护膜存在与保护膜不存在之间的差而得到的值。
在本发明中,上述保护膜20,如前简述,期望通过用以上述量包含硅油和表面活性剂的乳液涂布液喷涂成形后即刻的空容器10的外表面而形成。
期望调节该乳液涂布液的水含量以得到1.0至10.0质量%、特别是2.0至6.0质量%的固成分浓度。设定待喷涂的乳液的固成分浓度和乳液涂布液从喷嘴的排出压力以确保通过喷涂形成具有上述固成分浓度的保护膜20。
当保护膜20通过喷涂该乳液来形成时,不需要干燥步骤且通过室温下的水分蒸发形成作为固体物质的保护膜20。因此,保护膜20可以以低成本有利地形成,此外,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从而不引起环境恶化。
在外表面上具有上述保护膜20的空容器可以具有如瓶、杯或袋等任意的形态,只要外表面(保护膜20的基底)由前述透明树脂形成即可,并且所述空容器通过本身已知的方法成形。然而,优选其应成形为诸如可能具有如划痕或由灰尘的附着引起的污染等问题的直接吹塑瓶。从利用本发明的优点来看,更优选空容器应通过使用着色剂来装饰成各种颜色。
图2(a)和2(b)示出通过使空容器10着色得到的直接吹塑瓶的代表性层结构。
参照图2(a)和2(b),该瓶(空容器)10可以大致分为两种构造。其中之一是如图2(a)所示,包含分散在其中的着色剂(例如,有机或无机颜料)的着色树脂层1形成在外表面上;另一种是如图2(b)所示,透明树脂层2形成在外表面上,并且包含分散在其中的着色剂的着色树脂层1形成在该透明树脂层2的下侧。在所有这些层结构中,着色树脂层1与位于与内容物接触的内表面侧的内层3邻接形成。
在所有这些构造中,空容器用着色树脂层1装饰。
在图2(a)和2(b)中,上述着色树脂层1包含分散在基础树脂(前述透明树脂)中的着色剂,并且将已知的有机或无机颜料用作着色剂。为了使本发明的效果最大化,使用金属颜料和/或珠光颜料作为着色剂是最佳的。即,通过金属颜料得到金属感和通过珠光颜料得到珠光感,从而发挥高级感。尽管该高级感被小的划痕或污物损害,但在本发明中,这种小的划痕或污物能够得以有效抑制且高级感能够得以有效维持。
作为金属颜料,可以使用任何金属颜料,只要其提供金属光泽即可,列举为铝颜料,铜颜料,铜锌(黄铜)颜料,铜锡(青铜)颜料,和通过将云母的表面用铝、铁氧化物或氧化钛涂布而得到的光亮颜料。特别是从金属光泽的观点,铝颜料和铝制光亮颜料是优选的。珠光颜料的优选实例包括如云母系光亮颜料和玻璃系光亮颜料等光亮颜料。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在本发明中,当上述金属颜料和/或珠光颜料用作着色剂时,着色剂的配混量依据种类和颜色而不同,优选基于100质量份基础树脂为0.1至10.0质量份,从而赋予良好的金属感和/或良好的珠光感。
当着色树脂层1如图2(a)所示位于外表面上时,从抗划伤性等的观点,无填料烯烃系树脂(virgin olefin-based resin)、具有低结晶性的共聚酯或无定形共聚酯优选作为基础透明树脂。
当着色树脂层1如图2(b)所示位于形成外表面的透明树脂2的下侧时,可以使用通过将如直接吹塑瓶10成形时产生的毛刺(burrs)等废料与无填料树脂(virgin resin)(例如,烯烃系树脂或聚酯树脂)混合而获得的回用料(regrind)作为着色树脂层1的基础树脂。
尽管着色树脂层1的厚度依据瓶的尺寸等而不同且不能无条件地规定,但该厚度使得通过着色剂得到的色调充分显现,例如为10μm以上。
如图2(b)所示,当着色树脂层1形成在作为外表面的透明树脂层2的下侧时,可用于成形直接吹塑瓶的各种树脂可以用作用于形成作为外表面的透明树脂层2的透明树脂,只要其具有不损害下层的着色树脂层1的色调的高透明性即可。一般而言,优选使用前述烯烃系树脂或聚酯树脂,并且特别是烯烃系树脂、具有低结晶性的共聚酯或无定形共聚酯树脂是有利的,这是因为由于其低熔融温度而容易成形。
该透明树脂层2的厚度可以根据该直接吹塑瓶10的尺寸和所要求的挠性和可压缩性而设定为适宜的范围,但通常为10至200μm.
此外,如图2(b)所示,当着色树脂层1形成在作为外表面的透明树脂层2的下侧且透明树脂层2与着色树脂层1之间的粘合性差时,可以在二者之间插入粘合剂树脂层。
用于形成该粘合剂树脂层的粘合剂树脂本身是已知的,列举为聚烯烃、乙烯-α-烯烃共聚合树脂及其酸改性的树脂、烯烃与酸的共聚合树脂、和含缩水甘油基的树脂。为了改进粘合性,可以将已知的增粘剂添加至这些树脂中。
作为共聚物,可以使用通过任意的偶联方式制造的无规、嵌段和接枝共聚物。酸改性的树脂包括用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巴豆酸等不饱和羧酸,或者这些不饱和羧酸的酸酐接枝改性的树脂。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作为两种以上的共混物使用、或者作为与其它树脂的共混物使用。增粘剂的实例包括松香系树脂、萜烯系树脂和石油树脂。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可以将已知的添加剂添加至粘合剂树脂层。所述添加剂包括例如热塑性弹性体、其它热塑性树脂、橡胶树脂、无机填料、颜料、增塑剂、抗氧化剂、防静电剂、光稳定剂和防粘连剂。特别是,通过将增粘剂添加至聚烯烃树脂(特别是聚乙烯系树脂)制备的树脂是优选的。作为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系弹性体优选用于减少层间界面处的凹凸。粘合剂树脂层的厚度为使得得到适当的粘着力的厚度,通常为10至200μm。
在图2(a)和图2(b)所示的层结构中,将用于成形这种直接吹塑瓶的已知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前述烯烃系树脂或聚酯树脂用于面向内表面的内层3。
该内层3可以具有由多个树脂层组成的多层结构。例如,由诸如该瓶10成形时产生的毛刺等废料与无填料树脂的混合物制成的回用料层可作为中间层来设置,条件是其不面向瓶10的内表面。
另外,阻气性树脂层也可以作为不面向内表面的中间层来设置。
形成该阻气性树脂层的阻气性树脂为具有5.5×10-12cc·cm/cm2·sec·cmHg以下的在37℃和0%RH下的透氧系数的树脂,并且其典型实例包括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聚酰胺,其中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是特别优选的。
更具体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产物)优选为通过使具有20至60mol%、特别是25至50mol%的乙烯含量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96%以上、特别是99%以上的皂化率皂化得到的共聚物皂化产物。该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下文中可称作“EVOH”)应具有足以形成膜的分子量,且具有0.01dl/g以上、特别是0.05dl/g以上的特性粘度,所述特性粘度在重量比为85/15的苯酚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在30℃下测量。
上述阻气性树脂层可以通过将热塑性树脂与阻氧性树脂共混来形成,只要不损害其优异的阻氧性即可。
此外,可以包括本身已知的氧吸收性树脂层作为不面向内表面的中间层。该氧吸收性树脂层补充阻氧性并且包括如JP-A 2002-240813中记载的氧化聚合物和过渡金属系催化剂。容易被氧化的聚合物因过渡金属系催化剂的作用而被氧氧化,从而其吸收氧以切断氧的透过。由于容易被氧化的聚合物和过渡金属系催化剂已在上述JP-A 2002-240813中详细说明,因而省略它们的详情。容易被氧化的聚合物的代表性实例包括具有叔碳原子的烯烃系树脂(例如,聚丙烯、聚(丁烯-1)和其共聚物),热塑性聚酯,和脂肪族聚酰胺;含亚二甲苯基的聚酰胺树脂;和含乙烯系不饱和基的聚合物(例如,源自如丁二烯等多烯的聚合物)。过渡金属系催化剂的代表性实例包括如铁、钴或镍等过渡金属的无机盐、有机酸盐以及配盐。
用作中间层的阻气性树脂层或氧吸收性树脂层的厚度应设定为确保获得根据瓶10的尺寸和内容物的种类所需的阻氧性,且阻气性树脂层和氧吸收性树脂层二者可作为中间层来设置。
当内层3如上所述具有多层结构且相邻层之间的粘合性差、或内层3与着色树脂层1之间的粘合性差时,可以在二者之间插入上述粘合剂树脂层。
应将上述内层3的总厚度设定为确保瓶10根据层结构、所用树脂的种类和瓶10的尺寸(内容积)所要求的性质得以展现的厚度。
在具有上述层结构的瓶10中,润滑剂、各种改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可以配混在构成瓶10的各层中,只要不损害通过着色剂得到的色调即可。
具有上述各种层结构的本发明的塑料容器在成形、装饰和形成前述保护膜20之后经由运输和贮存等步骤出售给使用者,并且购买者填充内容物,用如铝箔等密封箔密封容器的口部,进一步用盖来密封容器,然后将容器卖给普通消费者。
前述保护膜20会经历在成膜后因水分蒸发而导致的膜厚度减少或者因摩擦而导致的如硅油或表面活性剂等有效组分的脱附。当保护膜20在干燥状态下的初始量设为设定为前述范围时,直至使用者使用该容器时都可以有效确保抗划伤性和防污性。
由于本发明的塑料容器具有优异的抗划伤性和防污性并且可以在不损害通过着色剂的装饰、特别是通过金属颜料或珠光颜料的装饰(金属感和/或珠光感)的情况下保持这些性质,其有利地用于如化妆品等高价格制品。
实施例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塑料容器的优异效果的目的,提供以下实验例,但不以任何方式被认为是限制性的。
在以下实验中,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各种测量。
<保护膜的膜厚度的测量>
在将瓶用涂布液喷涂并且在室温下干燥后,从瓶侧壁的中央部沿圆周方向每隔90°切割共切出四片,从而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保护膜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差,从而计算这四片的膜厚度的平均值。
<动摩擦系数的测量>
通过使用滑移试验机,如图3所示,将三个获得的瓶按照JIS K-7125堆积在台座上,将下层的两个瓶固定在台座上,将上层的一个瓶固定到负荷传感器,仅台座沿图3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以100mm/min的速度滑移,用负荷传感器测量当下层的瓶和上层的瓶滑移时的负荷,从而由负荷测量动摩擦系数。随着动摩擦系数变得越小,滑移性变得越好,并且抗划伤性变得越高。
使用在制造后在23℃和50%RH的恒温恒湿器中贮存24小时的样品瓶并且在23℃和50%RH下测量。
<振动试验>
作为抗划伤性的评价,将12个获得的瓶置于纸箱中来进行振动试验,其中通过使用JISZ0232中规定的随机振动试验机进行随机振动30分钟。在振动后,目视检查瓶的侧面来评价抗划伤性。评价基准如下。
○:无划伤
△:轻微地划伤但不明显
×:明显地划伤
△和○是可接受的。
<防尘性评价>
将以下防尘性评价用作防污性的评价。将获得的瓶置于室中、在25℃-50%RH气氛下保持24小时并且用碳粉喷涂,以目视评价碳粉对瓶侧壁的附着程度。评价基准如下。
○:没有粉末附着
△:粉末轻微的附着
×:粉末明显的附着
△和○是可接受的。
<粘性评价>
对于手拿瓶时瓶的粘性的评价,在触觉感官试验中,用手指摩擦获得的瓶的侧壁来评价瓶的粘性。评价基准如下。
○:不粘
△:稍粘但作为制品没有问题
×:粘且作为制品成为问题
△和○是可接受的。
<实施例1>
<瓶的制造>
将以下树脂分别填充在四个挤出机中,使各树脂在加热下塑化混炼并挤出,从而通过使用多层头形成由四个层组成的多层型坯,所述四个层自外侧依次为透明聚酯系树脂外层、透明粘合剂树脂层、包含光亮颜料的着色聚烯烃系树脂层和不包含光亮颜料的着色聚烯烃系树脂层。接着,将该型坯夹持在具有模腔的模具之间,并将压缩空气吹入型坯中,从而制造容量为500ml、高度为200mm和筒径为70mm的圆筒状的由四个不同的层组成的多层塑料瓶。树脂的详情如下。
透明聚酯系树脂外层:
透明无定形环己烷二甲醇(CHDM)系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透明粘合剂树脂层:
包含烯烃系弹性体和增粘剂的透明无色低密度聚乙烯(LDPE)系树脂
包含光亮颜料的着色聚烯烃系树脂层:
通过用0.5质量%的珍珠红(Pearl Red)作为光亮颜料和0.5质量%的偶氮系红色颜料作为着色颜料填充透明无色乙烯-丙烯嵌段共聚合树脂而制备的树脂
不包含光亮颜料的着色聚烯烃系树脂层:
通过用0.3质量%的偶氮系红色颜料作为着色颜料填充上述乙烯-丙烯嵌段共聚合树脂而制备的树脂
<保护膜用涂布液的制备>
将96质量份水、0.9质量份二甲基硅酮和3.1质量份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在搅拌下混合在一起,从而制备保护膜用乳液系涂布液(保护液)。对于干燥后的固成分,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基于100质量份二甲基硅酮为350质量份。
<保护液的涂布>
用商购可得的快速喷雾器(由Spraying Systems Japan Co.制造)将所得涂布液(保护液)喷涂在所得瓶的侧壁上并且在室温下干燥,从而制得塑料瓶。涂膜干燥后的膜厚度设定为300nm。
对制造后的塑料瓶进行上述评价。保护膜的规格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除了将96质量份水、0.08质量份二甲基硅酮和3.92质量份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在搅拌下混合在一起,从而制备保护膜用乳液系涂布液(保护液)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并评价塑料瓶。
对于保护膜的干燥后固成分,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基于100质量份二甲基硅酮为5,000质量份。保护膜的规格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除了将96质量份水、2.7质量份二甲基硅酮和1.3质量份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在搅拌下混合在一起,从而制备保护膜用乳液系涂布液(保护液)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并评价塑料瓶。
对于保护膜的干燥后固成分,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基于100质量份二甲基硅酮为50质量份。保护膜的规格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除了将保护膜的膜厚度设定为10nm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并评价塑料瓶。保护膜的规格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除了将保护膜的膜厚度设定为1,000nm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并评价塑料瓶。保护膜的规格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6>
除了将96质量份水、1.6质量份苯基甲基硅酮和2.4质量份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在搅拌下混合在一起,从而制备保护膜用乳液系涂布液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并评价塑料瓶。
对于保护膜的干燥后固成分,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基于100质量份苯基甲基硅酮为150质量份。保护膜的规格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除了不设置保护膜用涂布液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并评价塑料瓶。规格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动摩擦系数大,其为1.8,并且振动试验中瓶侧壁的抗划伤性低。
<比较例2>
除了将96质量份水、没有硅油和4质量份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在搅拌下混合在一起,从而制备保护膜用乳液系涂布液(保护液)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并评价塑料瓶。
保护膜的干燥后固成分仅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当将实施例1的保护膜中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设定为350质量份时,该比较例2的保护膜中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对应于保护膜的总量)为4,000质量份。保护膜的规格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
由于保护膜中没有硅油,所以动摩擦系数大,其为1.8,并且振动试验中瓶侧壁的抗划伤性低。
<比较例3>
除了将96质量份水、0.07质量份二甲基硅酮和3.93质量份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在搅拌下混合在一起,从而制备保护膜用乳液系涂布液(保护液)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并评价塑料瓶。
对于保护膜的干燥后固成分,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基于100质量份二甲基硅酮为5,500质量份。保护膜的规格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由于保护膜中二甲基硅酮的含量低,所以动摩擦系数大,其为1.6,并且振动试验中瓶侧壁的抗划伤性低。
<比较例4>
除了将96质量份水、2.9质量份二甲基硅酮和1.1质量份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在搅拌下混合在一起,从而制备保护膜用乳液系涂布液(保护液)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并评价塑料瓶。对于保护膜的干燥后固成分,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基于100质量份二甲基硅酮为40质量份。保护膜的规格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由于保护膜中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低,所以防尘性不令人满意。
附图标记说明
1:着色树脂层
2:透明树脂层
3:内层
10:空容器(成形后即刻的容器)
20:保护膜

Claims (7)

1.一种塑料容器,其至少外表面层由透明树脂层或着色树脂层形成,所述透明树脂层由透明树脂形成,并且所述着色树脂层配混有所述透明树脂和着色剂,其中
包含100质量份硅油和50至5,000质量份表面活性剂的保护膜形成在所述外表面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容器,其中所述透明树脂为共聚酯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容器,其中所述保护膜的膜厚度在干燥状态下为10至1,0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容器,其中所述硅油为二甲基硅油或苯基甲基硅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容器,其中所述着色剂为金属颜料和/或珠光颜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容器,其中配混有所述透明树脂和着色剂的着色树脂层形成在所述透明树脂层的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料容器,其中所述着色剂为金属颜料和/或珠光颜料。
CN201580047563.9A 2014-09-03 2015-08-11 抗划伤性和防污性优异的塑料容器 Pending CN1066873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9091A JP6471431B2 (ja) 2014-09-03 2014-09-03 耐傷付き性及び防汚性に優れたダイレクトブローボトル
JP2014-179091 2014-09-03
PCT/JP2015/072728 WO2016035520A1 (ja) 2014-09-03 2015-08-11 耐傷付き性及び防汚性に優れたプラスチック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7382A true CN106687382A (zh) 2017-05-17

Family

ID=55439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7563.9A Pending CN106687382A (zh) 2014-09-03 2015-08-11 抗划伤性和防污性优异的塑料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71431B2 (zh)
CN (1) CN106687382A (zh)
WO (1) WO201603552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2476A (zh) * 2020-06-18 2022-05-1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装有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的容器、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的保管方法及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的输送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202802A (ja) * 2018-05-23 2019-11-28 石塚硝子株式会社 耐傷性樹脂容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8787A (ja) * 1991-08-07 1993-02-19 Toyo Seikan Kaisha Ltd 表面光沢性に優れた多層プラスチツク容器
JPH11277688A (ja) * 1998-03-27 1999-10-12 Daicel Chem Ind Ltd スチレン系樹脂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38614A (ja) * 2003-01-16 2004-08-26 Daicel Polymer Ltd 表面処理剤、防曇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容器
CN102227359A (zh) * 2008-11-28 2011-10-26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高光泽多层塑料容器
CN102498045A (zh) * 2009-09-15 2012-06-13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具有优异外观特性的多层塑料容器
WO2014010534A1 (ja) * 2012-07-13 2014-01-16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内容物に対する滑り性に優れた包装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9650B2 (ja) * 1992-01-31 2002-03-25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Pan容器の傷付防止法及び傷付防止のためのコーティング層を有するpan容器
JPH08151564A (ja) * 1994-11-30 1996-06-11 Asahi Glass Co Ltd 容器用表面処理剤および表面処理された容器
JP2007276219A (ja) * 2006-04-04 2007-10-25 Kaneka Corp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積層発泡シート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KR101157416B1 (ko) * 2007-01-26 2012-06-21 도요 세이칸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고광택 다층 플라스틱 용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8787A (ja) * 1991-08-07 1993-02-19 Toyo Seikan Kaisha Ltd 表面光沢性に優れた多層プラスチツク容器
JPH11277688A (ja) * 1998-03-27 1999-10-12 Daicel Chem Ind Ltd スチレン系樹脂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38614A (ja) * 2003-01-16 2004-08-26 Daicel Polymer Ltd 表面処理剤、防曇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容器
CN102227359A (zh) * 2008-11-28 2011-10-26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高光泽多层塑料容器
CN102498045A (zh) * 2009-09-15 2012-06-13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具有优异外观特性的多层塑料容器
WO2014010534A1 (ja) * 2012-07-13 2014-01-16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内容物に対する滑り性に優れた包装容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2476A (zh) * 2020-06-18 2022-05-1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装有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的容器、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的保管方法及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的输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52902A (ja) 2016-04-14
WO2016035520A1 (ja) 2016-03-10
JP6471431B2 (ja) 2019-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8045B (zh) 具有优异外观特性的多层塑料容器
US20070163990A1 (en) Container comprising an in-mold label positioned proximate to a surface topography
CN107922685B (zh) 装饰用树脂组合物和具有通过使用该组合物形成的金属色层的多层直接吹塑成形瓶
JP5382162B2 (ja) 加飾性に優れたプラスチック容器
CN106660653B (zh) 多层直接吹塑瓶及其制造方法
CN113661037A (zh) 具有视觉效果的吹塑制品
CN106687382A (zh) 抗划伤性和防污性优异的塑料容器
CN102227359A (zh) 高光泽多层塑料容器
CN110678328B (zh) 装饰多层挤出吹塑瓶
JP5002879B2 (ja) 多層ブロー成形ボトル
CN109641674B (zh) 装饰多层挤出吹塑成形瓶
US20220348749A1 (en) Molded article with metallic appearance
JP5809035B2 (ja) 多層ブロー成形容器
MX2008007331A (en) A container comprising an in-mold label positioned proximate to a surface topography
JP2015071442A (ja) 加飾性と保香性とに優れたプラスチック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