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5863B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5863B
CN106685863B CN201510745034.8A CN201510745034A CN106685863B CN 106685863 B CN106685863 B CN 106685863B CN 201510745034 A CN201510745034 A CN 201510745034A CN 106685863 B CN106685863 B CN 1066858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odulation reference
user
user equipment
user equipments
referen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450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85863A (zh
Inventor
陈晋辉
郭欣
孙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71053314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93246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189081.4A priority patent/CN113037343A/zh
Priority to CN201510745034.8A priority patent/CN106685863B/zh
Priority to KR1020187013890A priority patent/KR101959699B1/ko
Priority to BR112017021210-2A priority patent/BR112017021210A2/zh
Priority to JP2017546719A priority patent/JP6388083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6/104705 priority patent/WO2017076354A1/zh
Priority to KR1020197007074A priority patent/KR102380060B1/ko
Priority to US15/561,662 priority patent/US10205501B2/en
Priority to EP16861622.5A priority patent/EP3373535B1/en
Priority to EP21192462.6A priority patent/EP3930273A1/en
Publication of CN106685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5863A/zh
Priority to US16/223,141 priority patent/US10778302B2/en
Priority to US16/989,888 priority patent/US1148957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85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5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3Code application, i.e. aspects relating to how codes are applied to form multiplexe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88Multiresolu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9Acquisition of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s, e.g. detection of cell-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Channel estimation of frequency respon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455Demodulation-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公开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一种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包括:叠加控制单元,在包括多个用户设备的一组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分别插入与该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并对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叠加,该叠加控制单元对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分配特定发射功率以使得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以相同的时频资源在无须利用多输入多输出性能增益和/或码分复用的情况下被发送到多个用户设备;指示生成单元,为至少第一用户设备生成关于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以辅助第一用户设备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这样,可以减少信令开销,提高信道估计准确度。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Multi-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MUST)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于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基站侧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用户设备侧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3GPP中,基站将解调参考信号插入在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并通知用户设备,用户数据流的发射功率与用户参考解调信号的发射功率相同。应指出,在一些示例中,解调参考信号也可称为用户特定参考信号,并且数据流也可称为数据层。在多用户叠加传输中,现有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基站需要将功率分配系数通知给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由于功率分配系数会根据信道状况动态地调整,因此动态的功率分配系数通知需要占用较多的信令开销;以及2)为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分配的发射功率仅为部分功率,会影响等效信道估计的质量。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但是,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用来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性部分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用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鉴于以上问题,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别能够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用户设备侧的装置和方法,其避免了由于功率分配系数的通知而引起的较大信令开销以及实现了以全功率发送解调参考信号以提高信道估计质量。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叠加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包括多个用户设备的一组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分别插入与该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并对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叠加,其中,该叠加控制单元对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分配特定的发射功率以使得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以相同的时频资源在无须利用多输入多输出性能增益以及/或者码分复用的情况下被发送到多个用户设备;以及指示生成单元,被配置成为多个用户设备中的至少第一用户设备生成关于多个用户设备中的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以辅助第一用户设备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具有不同的正交码,以使得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同的资源粒子上被发送到各个用户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各个用户设备仅具有单层数据流,叠加控制单元将仅支持单层数据流的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插入到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叠加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对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分配特定的发射功率,并且根据所分配的功率,将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叠加。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叠加方式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的叠加方式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分配给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与分配给该数据流的发射功率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上述指示包含在物理层信令中。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叠加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从分别由多个解调参考信号构成的多个参考信号组中确定用于一组用户设备的参考信号组,其中,所确定的参考信号组所包含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组用户设备所包含的用户设备的数量,以及该指示包含关于所确定的参考信号组的索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上述指示进一步包含所确定的参考信号组中用于第一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上述指示进一步包含至少一比特以用于向用户设备指示关于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方式,该指示方式包括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以及传统解调参考信号指示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指示生成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对一组用户设备中的至少第二用户设备使用传统解调参考信号指示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上述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被配置成存储包含多个参考信号组的解调参考信号组集的信息,其中,每个解调参考信号组中包含的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彼此码分正交,叠加控制单元读取存储单元以确定用于一组用户设备的参考信号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上述装置是基站,并且该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被配置成将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指示发送给至少第一用户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插入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多个用户设备的叠加后的数据流中插入公共解调参考信号;以及指示生成单元,被配置成为多个用户设备中的至少第一用户设备生成关于多个用户设备中的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功率分配系数的指示,以辅助第一用户设备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等效信道估计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来自基站的关于该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关于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而估计该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和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其中,关于该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和关于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插入在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并且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由基站以特定的发射功率、以相同的时频资源在无须利用多输入多输出性能增益以及/或者码分复用的情况下发送;以及数据解调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等效信道估计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来自基站的公共解调参考信号而估计来自基站的叠加后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其中,公共解调参考信号插入在叠加后数据流中;以及数据解调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以及来自基站的关于该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系数的指示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包含多个用户设备的一组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分别插入与该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并对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叠加,其中,对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分配特定的发射功率以使得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以相同的时频资源在无须利用多输入多输出性能增益以及/或者码分复用的情况下被发送到多个用户设备;以及为多个用户设备中的至少第一用户设备生成关于多个用户设备中的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以辅助第一用户设备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多个用户设备的叠加后的数据流中插入公共解调参考信号;以及为多个用户设备中的至少第一用户设备生成关于多个用户设备中的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功率分配系数的指示,以辅助第一用户设备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来自基站的关于该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关于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而估计该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和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其中,关于该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和关于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插入在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并且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由基站以特定的发射功率、以相同的时频资源在无须利用多输入多输出性能增益以及/或者码分复用的情况下发送;以及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来自基站的公共解调参考信号而估计来自基站的叠加后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其中,公共解调参考信号插入在叠加后数据流中;以及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以及来自基站的关于该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系数的指示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包括收发机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这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被配置成执行上述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或相应单元的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其它方面,还提供了用于实现上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其上记录有该用于实现上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与现有技术中在用户数据流中插入相应解调参考信号以获取相应等效信道的方法相比,通过对多个用户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叠加传输能够减少信令开销,并且通过在多个用户的叠加后数据流中插入公共解调参考信号能够获得更准确的信道估计。
在下面的说明书部分中给出本公开实施例的其它方面,其中,详细说明用于充分地公开本公开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对其施加限定。
附图说明
本公开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详细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来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和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和优点。其中:
图1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一示例方式的示意图;
图1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示例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3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非线性叠加方式的情况下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3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非线性叠加方式的情况下的格雷星座图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4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4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
图5A是示出在存在多组要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用户设备并且每个用户设备均具有单层数据流的情况下,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5B是示出在用户设备具有多层数据流的情况下,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5C是示出在用户设备具有多层数据流的情况下,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另一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又一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令交互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令交互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17是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采用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个人计算机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图18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演进型节点(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框图;
图19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框图;
图20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智能电话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21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公开,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公开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设备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公开关系不大的其它细节。
接下来,将参照图1A至图21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在具体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之前,将简要介绍有关本公开多用户叠加传输所基于的叠加编码(Superposition Coding)技术的内容。
通过叠加编码为手段,发射器能够使用相同传输资源来与多个接收器进行通信。例如,当前的下行多用户叠加传输能够支持基站同时向一个以上的用户设备发送多个数据流,而无需利用不同时间、频率、码字或者多天线技术进行区分。作为示例,考虑无线电发射器Tx经由第一物理通信链路L1与第一接收器Rx1通信且无线电发射器Tx经由第二通信链路L2与第二接收器Rx2通信。假设无线电条件对于第一接收器/链路(例如位置离发射端较远)来说较弱且对于第二接收器/链路(例如位置离发射端较近)来说较强(此情形可能是临时的,因为无线电条件不断变化,尤其是对于移动台来说)。换句话说,对于固定的传输无线电功率来说,第一接收器的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和载波干扰C/I比低于第二发射器的相应SINR和C/I比(或比其低得多)。已知两个接收器的相对无线电条件的发射器Tx可针对特定时隙和特定载波频率在这两个接收器之间按比例分配其功率预算,使得与既定用于第二接收器Rx2(较强无线电条件下的接收器)的第二数据块相比,用较高功率传输既定用于第一接收器Rx1(较弱无线电条件下的接收器)的第一数据块。举例来说,在给定当前无线电条件和由于向第二接收器Rx2传输第二数据块引起的额外干扰的情况下,发射器Tx可将足够功率用于既定用于第一接收器Rx1的第一数据块以允许第一接收器Rx1解码此块。发射器Tx可接着将较少功率用于既定用于第二接收器Rx2的第二数据块,但仍然足以使第二接收器Rx2使用用以消除或减小由第一数据块的传输造成的干扰的干扰消除来解码第二数据块。发射器Tx接着在相同载波频率上且在相同时间处传输这两个数据块。因此,可认为这两个数据块“碰撞”。因为用高于第二数据块的功率分配来传输第一数据块,所以第二数据块仅向第一接收器Rx1呈现为噪声或干扰增加。如果这两个数据块的传输之间的功率偏移足够高,那么第一接收器Rx1处的SINR降级可能较小且甚至无关紧要。因此,如果相对于第一数据块的传输速率、当前无线电条件和由第二数据块的传输造成的额外干扰以足够功率传输第一数据块,那么第一接收器Rx1应当能够解码第一数据块。第二接收器Rx2也应当能够解码第一数据块,因为第二接收器Rx2以优于第一接收器Rx1的SINR接收第一数据块,这是由于第二接收器Rx2的较强无线电条件所致。一旦第二接收器Rx2解码了第一数据块,第二接收器Rx2便可将其处理为干扰,并使用己知干扰消除技术从在接收这两个数据块的时期期间接收到的总体信号中消除该干扰。剩余信号表示与源自其它来源的噪声和干扰组合的第二数据块。如果相对于第二数据块的传输速率和第二接收器Rx2的无线电条件以足够功率(但以低于第一数据块的功率)传输第二数据块,那么第二接收器Rx2应当能够解码第二数据块。
请注意,此方法可扩展到三个或三个以上接收器。举例来说,可将最大功率分配用于向处于最弱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进行传输,可将最小功率分配用于向处于最强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进行传输,且可将中间功率分配用于处于中间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处于最强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可接着解码既定用于处于最弱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的数据块,从所接收信号中消除所解码块,解码既定用于处于中间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的数据块,消除第二解码块,并且最后解码既定用于其本身的数据块(此解码/消除过程可称为逐级干扰消除)。处于中间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也可解码既定用于处于最弱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的数据块,将其从所接收信号中消除,且接着解码既定用于其本身的数据块。处于最弱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可能能够直接解码既定用于其的数据块,因为这个数据块以最高功率级进行传输的。应理解,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能够将逐级干扰消除技术扩展到四个或四个以上接收器而不需要额外试验或进一步创造性劳动。接收器可以是移动台,例如用户设备,并且发射器可以是基站收发台,例如eNB,数据块例如是数据包、传输块(Transport Block)。
借此不同功率信号的线性叠加,基站能够实现利用相同的传输资源向多个信道条件差异较大的用户设备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此外,基站还可以使用星座图部分映射的非线性叠加方式实现利用相同的传输资源向多个信道条件差异较大的用户设备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在非线性叠加的一些实施例中,为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分配的功率也可能恰好相同。随着叠加编码技术的发展,本公开的发明人考虑到将其应用到实际通信系统中时需要涉及到基站向用户设备对传输功率级别的动态指示开销问题,以及为了辅助用户设备对数据信号的解调,基站通常会向数据中插入解调参考信号,因而还存在解调参考信号的插入以及功率分配方式等问题。
在本公开中,主要提出了两种在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一种是分别在各个用户的数据流中插入各自的解调参考信号并通过为这些解调参考信号分别分配一定的功率而对这些解调参考信号进行叠加传输,另一种是在多个用户的叠加后数据流中插入公共解调参考信号并且为该公共解调参考信号分配全功率来进行传输。
图1A和图1B分别示出了以上两种解调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图1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一示例方式的示意图,并且图1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示例方式的示意图。
假设要对用户设备1与用户设备2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并且针对用户设备1与用户设备2的传输数据分别为TB1(传输块1)和TB2(传输块2),则对于上述第一种方法,如图1A所示,在功率分配模块之前,分别在用户设备1的调制后数据流中插入解调参考信号DMRS1并且在用户设备2的调制后数据流中插入解调参考信号DMRS2,从而DMRS1和DMRS2在经过功率分配之后进行叠加,并且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被发送到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而对于上述第二种方法,如图1B所示,在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的叠加后的数据流中插入公共解调参考信号DMRS并且为该公共解调参考信号DMRS分配全功率,从而发送到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应指出,在图1A和图1B所示的示例中,其中的预编码模块可省略,并且对于预编码后的要发送给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的信号流,其可通过不同的天线或者也可通过同一根天线发送到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
以上仅参考图1A和图1B的示意图大致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构思,下面将分别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详细描述上述两种解调参考信号传输方法。
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装置200可包括叠加控制单元202和指示生成单元204。
叠加控制单元202可被配置成在包括多个用户设备的一组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分别插入与该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并对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叠加,其中,该叠加控制单元202对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分配特定的发射功率以使得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以相同的时频资源在无须利用多输入多输出性能增益以及/或者码分复用的情况下被发送到多个用户设备。其中,为数据流所分配的特定发射功率可以根据现有的多用户线性叠加方案或者多用户非线性叠加方案确定,本公开不在此赘述。
应理解,在本发明应用于LTE系统的示例中,由于LTE系统按照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来进行数据传输的资源调度,因此上述的时频资源可以指物理资源块,然而在其它无线通信系统中也可以指的是相同载波上的相同时隙等资源单位,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应指出,要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多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可以位于同一时频单元例如资源粒子(Resource Element,RE)上,或者也可以位于同一资源块内的不同时频单元上,从而当对多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叠加时,可以是相同资源粒子的叠加,或者也可以是同一资源块内的不同资源粒子的叠加。
对于后一种情况,即,多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位于同一资源块内的不同时频单元例如资源粒子上,虽然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可用解调参考信号资源,但是其他用户设备的除解调参考信号之外的其他信号(例如,数据流)可能会对基于解调参考信号的信道估计产生干扰。
鉴于上述,作为优选示例,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具有不同的正交码,以使得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同的资源粒子或者说相同的参考符号(reference symbol)上被发送到各个用户设备。其中,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例如使用相同的参考信号序列。
这里的正交码例如可以是正交掩码(OCC),从而通过为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分配不同的正交掩码以及发射功率,可以避免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对解调参考信号的干扰(各个用户设备都在相同的资源粒子上传输解调参考信号,从而不会有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复用资源的情况),并且通过不同的正交掩码也保证了不同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之间的正交性,避免了解调参考信号间的干扰,从而能够实现更精确的信道估计和解调。
优选地,叠加控制单元202可进一步被配置成对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分配特定的发射功率,并且根据所分配的功率,将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叠加。
作为优选示例,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叠加方式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的叠加方式不同,例如,数据流可以以非线性方式进行叠加,而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可以以线性方式进行叠加,这样,可以使得解调参考信号的设计灵活性更高,并且接收机在进行信道估计时的处理更为简单。然而,替选地,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叠加方式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的叠加方式也可以是相同的,即,当数据流以非线性方式进行叠加时,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也可以以非线性方式进行叠加。
具体地,在解调参考信号为线性叠加方式的情况下,通过为不同用户设备的比特流所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分配不同的功率(例如,对于距基站较远的用户设备分配较大的发射功率,对于距基站较近/信道条件较好的用户设备分配较小的发射功率)进行线性叠加。具体地,对于用户设备1,假设其解调参考信号为s1,并且其功率分配系数为α1,对于用户设备2,假设其解调参考信号为s2,并且其功率分配系数为α2,则通过利用功率分配系数进行加权而对解调参考信号s1和s2进行线性叠加,从而得到线性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
Figure GDA0002706390700000121
在数据流为非线性叠加方式的情况下,如图3A所示,不同于线性叠加方式,将不同用户的比特流穿插混合为一个比特流,并将此比特流基于一个格雷星座图(如图3B所示)进行联合调制,其中,不同的比特位对应不同的用户比特流。例如,在图3B所示的示例中,前两个比特位可以表示远距离用户设备对应的比特流,并且后两个比特位可以表示近距离用户设备对应的比特流。当然,图3B所示的方式仅是示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而指定相应比特位所表示的用户比特流。
线性叠加方式具有较优的去干扰效果,而非线性叠加方式可以使得接收机的设计简单化,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适当的叠加方式,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优选地,在该实施例中,如参照图1A描述的,由于在功率分配之前将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插入到其数据流中,因此分配给该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与分配给该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的发射功率相同。
指示生成单元204可被配置成为多个用户设备中的至少第一用户设备生成关于多个用户设备中的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以辅助第一用户设备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应指出,对于距离基站最远的用户设备,由于为其分配的发射功率最大,因此,该用户设备仅基于自身的解调参考信号即可解调出其自己的数据流,而无需知道关于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这样的用户设备也可由传统用户设备来实现。而对于距离基站较近的用户设备,如果除了自身的解调参考信号之外,该用户设备还需要知道其他距离基站较远的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信息,则甚至在对于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用户设备使用不同的预编码或传输方案的情况下,该用户设备也可以通过首先解调出其他远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并将其作为线性干扰消除之后而推出自身的数据流,而无需具体的功率分配信息。也就是说,在多用户叠加传输中,对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至少应该将距离基站较远的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信息通知给距离基站较近的用户设备。
上述的“第一用户设备”例如是距离基站较近的用户设备。即,取代现有技术中仅向第一用户设备通知其自己的解调参考信号以及相应的功率分配系数,在本公开的技术中,针对第一用户设备,指示生成单元204可生成关于第一用户设备本身和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以将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通知给第一用户设备,以辅助第一用户设备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可以理解,相比于动态变化而且量化粒度较细的功率分配系数,分配给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对固定而且用户设备可以基于根据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推算出功率分配系数,因此能够大大节省信令开销。
关于用于要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一组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组的组成及组索引的确定存在两种方式,并且通常需要事先在基站侧和用户设备侧达成一致。
第一种方式是静态方式,即在通信协议中预先定义参考信号组的组成和组索引,从而在基站侧和用户设备侧的芯片中均有关于参考信号组的组成和组索引的固定存储信息,并且基站仅需将其所确定的参考信号组的索引通知给用户设备即可。具体地,叠加控制单元202可从分别由多个解调参考信号构成的多个参考信号组中确定用于一组用户设备的参考信号组,其中,所确定的参考信号组所包含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组用户设备所包含的用户设备的数量,并且上述指示还包含关于所确定的参考信号组的索引。
第二种方式是半静态的方式,即,基站侧半静态地确定针对各组用户设备的参考信号组,并且在参考信号组发生变化时通过广播方式或者RRC信令将通知给用户设备。
该指示可以包含在物理层信令中,例如,在LTE系统中可以为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具体地可以是DCI中的调度分配(schedulingassignment)信令从而与传输资源调度信息一同指示给用户设备,并且可以实现解调参考信号配置和通知的高度灵活性。替选地,该指示也可包括在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中,或者也可以包括在介质访问控制(MAC)层信令中,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优选地,上述指示还可包括所确定的参考信号组中用于第一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信息。该信息可以是用于第一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在该参考信号组中的序号,或者也可以是正交掩码(OCC)信息,从而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组的组索引并结合用于自身的解调参考信号,即可知道用于剩余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
此外,优选地,上述指示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比特以用于向用户设备指示关于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方式,这里的指示方式可包括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以及传统解调参考信号指示方式。
传统解调参考信号指示方式是指基站仅向用户设备指示其自身的解调参考信号。例如,基站可以将上述传统用户设备加入到多用户叠加传输组中来(例如传统用户设备是组中距离基站的位置最远的用户设备,因而采用最大发射功率),该传统用户设备只需根据自己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解调即可而无须剥离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优选地,指示生成单元204可进一步被配置成对一组用户设备中的至少第二用户设备(例如,距基站最远的传统用户设备)使用传统解调参考信号指示方式。而关于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稍后将详细描述其实现。在一个优选的示例中,基站仅对近距离用户设备使用DMRS组指示方式从而降低系统复杂度。
可以理解,根据基站所通知的解调参考信号指示方式,对于使用传统解调参考信号指示方式的用户设备,其可以直接解调出自身的数据而无需进行其他处理,也就是说,对于这类用户设备,其并不需要知道自己在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仅需按照传统方式解调数据即可。而对于使用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的用户设备,则需要按照稍后描述的方式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进行解调,即,先解调出传输功率最大的用户设备的数据,再通过非线性干扰消除方式解调出自身的数据,或者也可通过恢复星座图来进行数据解调。优选地,对于要使用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的用户设备,可为其选择仅支持单层数据流的解调参考信号。
下面将参照图4A和图4B具体描述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的示例。
在具体描述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之前,先简要说明解调参考信号组集和解调参考信号组的设计原则:一个解调参考信号组由多个解调参考信号组成,每个用户设备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在解调参考信号组中的位置称为一个用户层。由多个解调参考信号组构成的解调参考信号组集的设计原则为逐层设计,即,先找到所有可能的解调参考信号为第一用户层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构成元素,然后,针对第一用户层的解调参考信号构成,找到与针对第一用户层的各构成元素的解调参考信号正交的解调参考信号作为第二用户层的解调参考信号,从而组成层数为2的解调参考信号组。对于层数大于2的解调参考信号组,以上述方式类似地逐层叠加与已确定解调参考信号正交的解调参考信号。
在以下描述的示例中,优选地,上述指示可被拆成多个部分,一部分(例如,关于用户设备所在层的指示)可通过高层信令来传输,并且另一部分(例如,关于解调参考信号组、加扰码的指示等)可通过物理层信令来传输。
参照图4A,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的第一示例。在图4A所示的示例中,示出了由四个解调参考信号组DMRS组0至DMRS组3构成的解调参考信号组集,其包括两个用户层,其中的DMRS0至DMRS3对应的含义如下表1所示:
表1
DMRS值 消息
0 OCC ID=0,n<sub>SCID</sub>=0
1 OCC ID=0,n<sub>SCID</sub>=1
2 OCC ID=1,n<sub>SCID</sub>=0
3 OCC ID=1,n<sub>SCID</sub>=1
其中,OCC_ID表示对于各个解调参考信号所应用的正交码的ID,其保证了同一解调参考组内的不同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是码分正交的。应指出,在该示例中,OCC_ID仅包括两个值0和1(例如ID=0时,OCC码为11;ID=1时,OCC码为10),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要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一组用户设备的数量可能是三个或更多个,即,解调参考信号组的层数可能是三层或更多层,则OCC_ID可能包括更多值,只要保证这些OCC所应用的解调参考信号组内的各个解调参考信号之间是相互正交的即可。nSCID表示加扰码的值,加扰码通常是一个伪随机序列,可用于辅助区分不同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在图4A所示的示例中,划分有4个DMRS组,可通过连续的两比特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解调参考信号指示,这两比特信息例如可通过经由PDCCH传输的物理层信令来传输。
根据上表中所给出的OCC_ID和nSCID的值,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包括在例如通过PDCCH传输的物理层信令(例如DCI)中的组索引确定多用户叠加传输组内涉及的DMRS,还可以例如根据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确定自己所处的用户层(例如,固定地,远的用户设备在第一层,近的用户设备在第二层,由于用户设备相对于基站的远近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因而可以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用户设备所处的层,以减少信令开销),从而可以确定自己的DMRS和同组的其他用户设备的DMRS。在现有的LTE系统中,相邻的天线端口可以占用相同的资源粒子来传输DMRS并且利用正交的OCC码来消除干扰,可以理解,上述的OCC_ID可以替代为天线端口序号来向用户设备指示关于DMRS的信息。
图4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与图4A所示的示例不同,在该示例中,可选地,DMRS组集以及各个DMRS组也可能是以下形式,即,按照OCC正交的方式进行分组。
在图4B所示的示例中,示出了由两个解调参考信号组DMRS组0和DMRS组1构成的解调参考信号组集,其包括两个用户层,其中的DMRS0和DMRS1对应的含义以及相应的加扰码的值如下表2和表3所示:
表2
DMRS值 消息
0 OCC ID=0
1 OCC ID=1
表3
加扰码值 消息
0 n<sub>SCID</sub>=0
1 n<sub>SCID</sub>=1
如图4B所示,DMRS组0内的第一用户层的用户设备的OCC_ID为0,第二用户层的用户设备的OCC_ID为1,而DMRS组1内的第一用户层的用户设备的OCC_ID为1,第二用户层的用户设备OCC_ID为0。借此,用户根据DMRS组的索引以及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的用户层指示确知自己的OCC ID以及同组用户设备的OCC ID。另外地,由于同一多用户叠加传输组内的用户设备可以采用相同的加扰码,因此基站可以再使用1比特信息来将关于加扰码的标识(nSCID)发送给用户,则用户设备可以具体确定自己的DMRS和同组用户设备的DMRS。即,在图4B所示的示例中,可通过独立的两比特信息来对用户设备进行解调参考信号指示。这两比特信息例如可通过经由PDCCH传输的物理层信令来传输。
应指出,随着系统的发展,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用户设备组中的配对类型可以从均具有单层数据流的两个用户设备的配对扩展为例如具有单层数据流的远处用户设备和具有多层数据流的近处用户设备之间的配对甚至更多类型的配对,因此解调参考信号组集也可能会变成多个,例如,组集1可仅包括具有单层的4个解调参考信号组,而组集2可包括具有单层的解调参考信号组和具有多层的解调参考信号组等多个组,从而还可通过上述指示向用户设备通知解调参考信号组集的索引等。
可以看出,根据上述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可以减小用于向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一组用户设备通知解调参考信号的信令开销。此外,应指出,上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方式仅是示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而对上述方式进行适当地修改。
此外,应指出,对于同一组用户设备,对于该组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传输无须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的空分或分集增益也无需利用例如码分多址(CDMA)的码分增益,即,对该组用户设备的数据传输可以利用相同的空间预编码矢量或者相同的传输分集或者相同的正交码,但是对于多组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用户设备,其中的一组用户设备和其它组的用户设备一起共享MIMO信道的时候也可以利用MIMO系统的空分或分集增益,例如,在图5A中示出了该情况下的示例。图5A是示出在存在多组要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用户设备并且每个用户设备均具有单层数据流的情况下,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示例的示意图。
如图5A所示,在该示例中,同时存在两组要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用户设备,即,用户0和用户1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并且用户2、用户3和用户4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应指出,在图5A中,为了便于描述,将叠加控制单元划分为包括叠加编码模块和参考信号确定模块,以进一步明确功能划分,但是应理解,在实际实现中,也可不进行这种功能上的划分,而是由一个单元(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来实现叠加控制单元,以实现相应功能。
具体地,基站为用户0的数据流分配第一功率以得到第一功率信号并且为用户1的数据流分配第二功率以得到第二功率信号,并且叠加编码模块将第一功率信号和第二功率信号叠加合成为调制符号串。类似地,基站为用户2的数据流分配第三功率以得到第三功率信号,为用户3的数据流分配第四功率以得到第四功率信号,并且为用户4的数据流分配第五功率以得到第五功率信号,并且叠加编码模块将第三功率信号、第四功率信号和第五功率信号叠加合成为调制符号串。然后,参考信号确定模块从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多个参考信号组中确定分别用于包括用户0和用户1的第1组用户以及包括用户2至用户4的第2组用户的参考信号组,这里假设为第1组用户确定参考信号组S0,并且为第2组用户确定参考信号组S1。然后,叠加编码模块可根据为各个用户设备分配的发射功率对各个参考信号组中的参考信号进行叠加,这里例如为线性叠加方式,然后将叠加后的参考信号插入到叠加后的调制符号串中,从而分别得到对于第1组用户的符号串x’和对于第2组用户的符号串x”,然后可对第1组用户的符号串x’和第2组用户的符号串x”应用空间预编码。
应指出,图5A中的空间预编码模块是可选的。如果应用空间预编码,此时,用户0和用户1的数据流(已经合成为x’)使用相同的空间预编码向量以及用户2、用户3和用户4的数据流(已经合成为x”)使用相同的空间预编码向量,而在现有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系统中,所有用户使用不同的空间预编码向量。此外,在此应用空间预编码的好处在于,可以以用户组为单位进一步共享时频资源同时消除组间干扰,也就是说,在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MIMO的空分增益使得第一组用户(用户0和1)和第二组用户(用户2、3和4)共享时频资源进行传输,从而根据该MUST+MU-MIMO二级资源共享机制,可以大大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应指出,在图5A所示的示例中,为了便于描述,示出了将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插入到叠加后的数据流中,然而在实际传输时,是分别将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插入到相应的数据流中,以由叠加编码模块对其进行叠加。
用户设备在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时可以包括单层数据流(一路数据流)或多层数据流(多路数据流),例如,对于距离基站较近的用户设备,在信道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该用户设备可以具有多层数据流,而对于距离基站较远的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通常只有单层数据流。当具有多层数据流的用户设备和具有单层数据流的用户设备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时,可以选择多层数据流中的一层数据流与其他用户设备的单层数据流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或者也可以将多层数据流进行空间预编码成为一路传输流之后与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进行叠加。优选地,所有的用户设备都只具有单层数据流,这样可以降低系统复杂度,易于实现。下面将参照图5A至图5C分别描述这三种情况,即,所有用户设备都只具有单层数据流的情况,将多层数据流进行空间预编码成为一路传输流之后进行叠加的情况,以及仅选择多层数据流中的一层数据流与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而剩余层的数据流按照传统方式进行传输的情况。
如图5A所示,在该示例中,每个用户设备都只具有单层数据流,可按照以上描述的方式分别对各个用户设备组中的各个用户设备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具体的叠加方式可参见以上相应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5B是示出在用户设备具有多层数据流的情况下,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
如图5B所示,在该示例中,用户0和用户1均包括两层数据流,可分别为用户0的两层数据流分配解调参考信号s0和s1,并且为用户1的两层数据流分配解调参考信号s2和s3。与图5A所示的示例不同,在对用户0和用户1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叠加编码之前,首先分别对用户0和用户1的两层数据流进行空间预编码以成为一路传输流之后(此时,用户0的预编码后的解调参考信号为s0+s1,用户1的预编码后的解调参考信号为s2+s3),再通过叠加编码模块、以图5A所示的单层数据流的方式类似地对用户0和用户1的预编码后的单路传输流进行叠加,从而得到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s。
图5C是示出在用户设备具有多层数据流的情况下,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
如图5C所示,在该示例中,用户0和用户1均包括两层数据流,并且选择用户0的数据层1和用户1的数据层1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具体的叠加传输方式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而对于用户0的数据层0和用户1的数据层0,则可按照传统方式进行传输。
这里,应指出,图5B和图5C中的叠加编码模块、参考信号确定模块和空间预编码模块与以上参照图5A描述的对应模块具有相同的功能和配置,在此不再重复进行描述。
优选地,各个用户设备都仅具有单层数据流,从而叠加控制单元202将仅支持单层数据流的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插入到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这样可以降低系统复杂度。
此外,优选地,如图5A至图5C所示,装置200还可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被配置成存储包含多个参考信号组的解调参考信号组集的信息,其中,每个解调参考信号组中包含的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彼此码分正交,并且叠加控制单元可读取存储单元以确定用于各个用户设备组的参考信号组。
优选地,装置200可以是位于基站侧的独立处理芯片,并且通过外部通信单元将叠加控制单元202得到的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指示生成单元204生成的指示发送到至少第一用户设备,或者替选地,装置200也可以是基站本身,并且在该情况下,装置200还可包括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可被配置成将叠加控制单元202得到的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指示生成单元204生成的指示发送到至少第一用户设备。
接下来,将参照图6描述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基站侧的装置对应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6所示,根据该实施例装置600可包括等效信道估计单元602和数据解调单元604。
等效信道估计单元602可被配置成根据来自基站的关于目标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关于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而估计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和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其中,关于目标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和关于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插入在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并且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由基站以特定的发射功率、以相同的时频资源在无须利用多输入多输出性能增益以及/或者码分复用的情况下发送。具体的信道估计处理与现有技术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如上所述,该指示可包括在物理层信令(例如DCI)、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或MAC信令中,或者也可一部分包括在物理层信令中而另一部分包括在高层信令中,从而等效信道估计单元602可根据这些信令而获得相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指示。
优选地,关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具有不同的正交码,以使得关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同的资源粒子上被发送到各个用户设备。此外,优选地,各个用户设备仅具有单层数据流,仅支持单层数据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被插入到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此外,优选地,关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被分配了特定的发射功率,并且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是根据所分配的发射功率而叠加的,并且关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叠加方式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的叠加方式可以相同或不同。此外,分配给关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与分配给该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的发射功率是相同的。
等效信道估计单元602可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来自基站的指示而确定用于包括目标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一组用户设备的参考信号组的索引,其中,参考信号组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组用户设备中的用户设备的数量。具体地,在上述的静态方式的情况下,目标用户设备可根据基站通知的参考信号组的索引而从其存储器中获取相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而在半静态方式的情况下,目标用户设备可根据来自基站的广播信令或RRC信令而获知解调参考信号组的信息。
等效信道估计单元602可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确定的索引以及指示中包含的关于目标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信息(例如,目标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在参考信号组中的序号或者OCC信息)而确定关于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并且数据解调单元604可根据所确定的关于目标用户设备本身和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来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等效信道估计单元602可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指示而确定关于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方式,该指示方式包括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以及传统解调参考信号指示方式,并且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一组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例如,距基站最远的传统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方式为传统解调参考信号指示方式。优选地,对于要使用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的用户设备,可为其选择仅支持单层数据流的解调参考信号。
数据解调单元604可被配置成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包括目标用户设备本身的等效信道和其他用户设备的等效信道)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具体的根据等效信道来解调数据流的处理与现有技术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取代现有技术中由基站向各个用户设备通知其功率分配系数,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由用户设备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而计算其本身的以及其他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系数,并且基于所计算的功率分配系数来解调数据流。下面将参照图7来具体描述该情况。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另一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7所示,根据该示例的装置700可包括等效信道估计单元702、功率分配系数确定单元704和数据解调单元706。其中,等效信道估计单元702和数据解调单元706的功能配置与以上参照图6描述的等效信道估计单元602和数据解调单元604的功能配置基本上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进行描述。下面将仅详细描述功率分配系数确定单元704的功能配置示例。
功率分配系数确定单元704可被配置成根据等效信道估计单元702所估计的等效信道而确定目标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系数。
具体地,假设基站选择用户0和用户1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并且用于用户0和用户1的解调参考信号分别为s0和s1,在等效信道估计单元702根据所接收的叠加后解调参考信号和关于解调参考信号s0和s1的指示而估计出用户0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h0和用户1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h1之后,功率分配系数确定单元704可根据等效信道h0和h1推出解调参考信号s0和s1经历的共同信道h(即物理信道)以及用于用户0和用户1的功率分配系数α0和α1,具体地,例如可通过求解以下方程组(1)来获得:
Figure GDA0002706390700000231
其中,P是基站的总发射功率,并且例如也可通过上述指示由基站通知给用户设备。替选地,基站也可不将总发射功率通知给用户设备,从而用户设备可根据以下方程来解出各个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系数:
Figure GDA0002706390700000232
然后,数据解调单元706可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确定的功率分配系数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具体地,作为一种示例方式,数据解调单元706可被配置成根据所确定的功率分配系数而恢复星座图,以便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应指出,该数据解调方式一般适用于数据流以非线性方式叠加的情况。
替选地,作为另一种示例方式,在确定了功率分配系数之后,即可确定数据流的解调顺序,即,一般地,数据解调单元706可先解调功率分配系数大的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并且如果该解调出的数据流不是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则可通过将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作为干扰以非线性干扰消除方式来消除该干扰,然后基于目标用户设备的等效信道来解调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应指出,该数据解调方式一般适用于数据流以线性方式叠加的情况。
应指出,这里的功率分配系数确定单元是可选的,所确定的功率分配系数可用于后续进行重传等操作。也就是说,在仅需要执行数据解调操作的情况下,也可在不需要确定各个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系数的情况下实现数据解调。
替代在上述示例中确定各个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系数,也可在无需确定功率分配系数的情况下来确定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的解调顺序。接下来,将参照图8来详细描述该情况。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又一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8所示,根据该示例的装置800可包括等效信道估计单元802、解调顺序确定单元804和数据解调单元806。其中,等效信道估计单元802和数据解调单元806的功能配置与以上参照图6描述的等效信道估计单元602和数据解调单元604的功能配置基本上相同,在此不再描述其细节。下面将仅详细描述解调顺序确定单元804的功能配置示例。
解调顺序确定单元804可被配置成根据等效信道估计单元802估计的等效信道而确定目标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解调顺序。具体地,作为示例,等效信道越大,则其数据解调顺序越靠前。应指出,尽管在该示例中直接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来确定数据解调顺序,但是也可如在以上参照图7描述的示例中一样先计算出各个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系数再确定数据解调顺序,即,可以将图7和图8中的功能模块进行组合。
然后,数据解调单元806可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确定的数据解调顺序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具体地,如果确定最先解调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则数据解调单元806可直接根据等效信道而解调出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然而,如果最先解调出的数据流不是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则数据解调单元806可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确定的数据解调顺序,以非线性干扰消除方式来解调出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即,将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作为干扰消除之后,基于目标用户设备的等效信道来解调其数据流。
应理解,上述装置600至800可以是用户设备侧的独立处理芯片,并且通过外部的接收单元来接收来自基站的叠加后解调参考信号和相关指示,或者替选地,装置600至800也可以是用户设备本身,并且在该情况下,装置600至800还可包括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来自基站的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上述解调参考信号指示。
此外,应指出,这里描述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600至800是与上述基站侧的装置200相对应的,因此,在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参见以上相应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为了有利于理解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方式,下面将参照图9所示的流程图系统地描述该实施例中基站侧与用户设备侧的信令交互过程。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令交互过程的流程图。
如图9所示,在步骤S901中,基站可为要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一组用户设备选择相应的解调参考信号组,并且在步骤S902中将该解调参考信号组的索引通知给用户设备。应指出,对于固定的一组用户设备,为其选择的解调参考信号组通常是固定的,因此,通常仅需向用户设备通知一次。例如,假设共有四个解调参考信号s0、s1、s2和s3。其中,s0和s1共享时频资源,以码分方式正交,并构成解调参考信号组S0={s0,s1};s2和s3共享时频资源,以码分方式正交,并构成解调参考信号组S1={s2,s3}。其中,S0和S1中所含的解调参考信号(即,s0和s1与s2和s3)之间以时分或者频分的方式正交。这里,假设基站选择用户0与用户1做多用户叠加传输,分别传输编码后的比特流c0和c1,并且假设用户0为目标用户设备,为用户0和用户1选择解调参考信号组S0,且将该解调参考信号组的索引通知给用户设备。优选地,基站还可将用户0与1所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在组中的序号通知给用户0与1。
接下来,在步骤S903中,基站分别为用户0和用户1设置功率分配系数α0和α1,其中α1=1-α0,将s0和s1进行功率系数加权后的线性叠加得到
Figure GDA0002706390700000251
多用户叠加传输后的调制符号流标识为x,x可为线性叠加结果,也可为非线性叠加结果。然后,在步骤S904中,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具体地,基站在叠加后的调制符号流x中插入s’得到符号串x’,并且将符号串x’进行预编码并映射至OFDM符号中的时频资源单元上以便进行传输。
然后,在步骤S905中,用户设备根据参考信号组的索引获知用户0和用户1的数据流所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具体地,用户设备基于解调参考信号组的索引获知基站所使用的解调参考信号组,再根据用户序号通知获知自己的数据流所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及其他数据流所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或者替选地,在基站侧和用户设备侧预先约定好参考信号组的构成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仅根据参考信号组的索引即可确定用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
接下来,在步骤S906中,用户设备根据各个用户的数据流所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而估计各个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具体地,用户0基于自己数据流所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获得自己数据流所对应的等效信道h0,基于用户1所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获得其数据流所对应的等效信道h1
接下来,在步骤S907中,用户设备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而推出物理信道和各个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系数、数据解调顺序等参数。具体地,用户0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h0和h1而推导出s0和s1经历的共同信道h与功率分配系数α0和α1,可通过求解以下方程组得到:
Figure GDA0002706390700000261
α01=1
最后,在步骤S908中,用户设备可以根据以上确定的功率分配系数而优先解调功率分配系数较大的数据流。如果该数据流不是目标用户设备0的数据流,则在根据用户1的等效信道h1解调出用户1的数据流c1之后从接收信号中将c1作为干扰消除,然后基于等效信道h0解调自己的数据流c0。替选地,用户设备也可根据功率分配系数而恢复星座图,以此来解调用户设备对应的数据流。
应指出,图9所示的信令交互过程仅为示例而非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对上述过程进行修改。例如,在步骤S907中,用户设备也可不确定功率分配系数、解调参考顺序等参数,而是直接根据等效信道估计进行数据解调。又例如,在上述基站以半静态方式确定解调参考信号组的情况下,在步骤S902中并不是将解调参考信号组的索引通知给用户设备,而是需要将此时具体的参考信号组的构成通知给用户设备。再者,例如,基站还可将基站的总发射功率通知给用户设备,从而用户设备可根据总发射功率和所估计的等效信道,利用上述方程组(1)来计算各个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系数。
以上参照图2至图9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通过分别在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多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插入各自的解调参考信号来对多个解调参考信号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示例,可以看出,根据该实施例,由于基站侧不需要向用户设备通知动态变化的功率分配系数,因此可以大大减少信令开销。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方式,即,在多个用户设备的叠加后数据流中插入公共解调参考信号。
第二实施例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0所示,根据该示例的装置1000可包括插入控制单元1002和指示生成单元1004。
插入控制单元1002可被配置成在多个用户设备的叠加后的数据流中插入公共解调参考信号。如以上参照图1描述的,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方式不同,在该实施例中,取代在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分别插入各自的解调参考信号,在多个用户设备的叠加后的数据流中插入公共解调参考信号。
指示生成单元1004可被配置成为多个用户设备中的至少第一用户设备生成关于多个用户设备中的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功率分配系数的指示,以辅助第一用户设备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优选地,如上所述,该指示可以包括在物理层信令(例如,DCI)、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或MAC层信令中,并且也可一部分包括在物理层信令中,一部分包括在高层信令中。
在该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由于仅向所有用户设备发送公共解调参考信号,因此为了使得用户设备能够解调出各自的目标数据流,还需要向各个用户设备通知相应的功率分配系数。因此,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这种解调参考信号传输方式的信令开销较大。
优选地,插入控制单元1002进一步被配置成为该公共解调参考信号分配全发射功率。可以理解,尽管功率分配系数的通知增大了信令开销,但是由于在该实施例中利用全发射功率来发送公共解调参考信号,因此与现有技术中仅利用部分发射功率分别发送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相比,可以大大提高用户设备的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与上述基站侧的装置200类似,该装置1000可以是位于基站侧的独立处理芯片,并且通过外部通信单元将装置1000所确定的公共解调参考信号和关于各个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系数的指示发送给用户设备,或者替选地,装置1000也可以是基站本身,并且在该情况下,该装置1000还可包括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可被配置成将上述公共参考解调参考信号和指示发送给至少第一用户设备。
与装置1000相对应的,下面将描述第二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1所示,根据该示例的装置1100可包括等效信道估计单元1102和数据解调单元1104。
等效信道估计单元1102可被配置成根据来自基站的公共解调参考信号而估计来自基站的叠加后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其中,该公共解调参考信号插入在叠加后数据流中。如上所述,由于该公共解调参考信号是以全发射功率发送的,因此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所接收的公共解调参考信号而估计出全功率信号对应的等效信道,即,叠加后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
数据解调单元1104可被配置成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以及来自基站的关于目标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系数的指示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具体地,数据解调单元1104可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以及关于功率分配系数的指示而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和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并且根据所确定的各个用户设备的等效信道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根据等效信道来进行数据解调的具体处理与现有技术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个示例,数据解调单元1104可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根据关于功率分配系数的指示优先解调功率分配系数大的用户设备对应的数据流,以非线性干扰消除方式来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这通常适用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以线性方式叠加的情况。
替选地,作为另一示例,数据解调单元1104可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根据关于功率分配系数的指示确定各个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系数从而恢复星座图,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具体地,基站侧和用户设备侧可以事先约定好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于所接收的符号比特串中的哪几个比特,从而用户设备可以通过恢复星座图而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可以理解,该方式通常适用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以非线性方式叠加的情况。
应理解,与上述用户设备侧的装置600至800类似,根据该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1100可以是用户设备侧的独立处理芯片,并且通过外部通信单元来接收来自基站的公共解调参考信号和关于功率分配系数的指示,或者替选地,装置1100也可以是用户设备本身,并且在该情况下,装置1100还可包括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可被配置成接收来自基站的公共解调参考信号和关于功率分配系数的指示。
为了有利于理解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方式,下面将参照图12所示的流程图系统地描述该实施例中基站侧与用户设备侧的信令交互过程。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令交互过程的流程图。
如图12所示,在步骤S1201中,基站可为要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一组用户设备选择一个公共解调参考信号,并且在步骤S1202中将该公共解调参考信号的索引通知给用户设备。应指出,对于固定的一组用户设备,为其选择的公共解调参考信号通常是固定的,因此,通常仅需向用户设备通知一次。例如,假设共有四个解调参考信号s0、s1、s2和s3,基站选择用户0与用户1做多用户叠加传输,分别传输编码后的比特流c0和c1,并且这里假设用户0为目标用户设备,为用户0和用户1选择公共解调参考信号组s0,且将例如该解调参考信号的索引通知给用户设备。
接下来,在步骤S1203中,基站分别为用户0和用户1设置功率分配系数α0和α1并通知给用户设备,其中α1=1-α0。多用户叠加传输后的调制符号流标识为x,x可为线性叠加结果,也可为非线性叠加结果。然后,在步骤S1204中,基站为公共解调参考信号s0分配全功率分配系数1,并且在步骤S1205中将公共解调参考信号s0发送给用户设备,具体地,基站在叠加后的调制符号流x中插入s0得到符号串x’,并且将符号串x’进行预编码并映射至OFDM符号中的时频资源单元上以便进行传输。
然后,在步骤S1206中,用户0和用户1基于公共解调参考信号s0获得符号流x对应的等效信道h,然后在步骤S1207中根据功率分配系数α0和α1获得自己数据流所对应的等效信道h0=α0h,h1=α1h。
最后,在步骤S1208中,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功率分配系数的通知而优先解调功率分配系数较大的数据流。如果该数据流不是目标用户0的数据流,则在根据用户1的等效信道h1解调出用户1的数据流c1之后从接收信号中将c1作为干扰消除,然后基于等效信道h0解调自己的数据流c0。替选地,用户设备也可根据功率分配系数而恢复星座图,以此来解调用户设备对应的数据流。
应指出,图12所示的信令交互过程仅为示例而非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对上述过程进行修改。例如,在要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一组用户设备的组成是固定的并且基站侧与用户设备侧事先约定好了针对该组用户设备要使用的公共解调参考信号的情况下,基站侧也可不为目标用户设备组选择公共解调参考信号以及向用户设备通知公共解调参考信号的索引,即,可省略步骤S1201和S1202中的处理。
以上参照图1至图12分别描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和用户设备侧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但是应理解,以上描述仅为示例而非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对上述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添加、删除、组合、子组合或变更,并且这样的变型均应认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与上述装置实施例相对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了以下方法实施例。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13所示,该方法开始于步骤S1302,在步骤S1302中,由基站侧的装置在包括多个用户设备的一组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分别插入与该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并对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叠加,其中,对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分配特定的发射功率以使得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以相同的时频资源在无须利用多输入多输出性能增益以及/或者码分复用的情况下被发送到多个用户设备。
优选地,在步骤S1302中,可对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分配特定的发射功率,并且根据所分配的功率,将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叠加。优选地,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具有不同的正交码,以使得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同的资源粒子上被发送到各个用户设备,各个用户设备仅具有单层数据流,并且将仅支持单层数据流的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插入到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优选地,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叠加方式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的叠加方式不同,并且分配给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与分配给该数据流的发射功率相同。
然后,该方法进行到步骤S1304,在步骤S1304中,为多个用户设备中的至少第一用户设备生成关于多个用户设备中的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以辅助第一用户设备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优选地,该指示可包含在物理层信令(例如,DCI)、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或MAC层信令中,或者也可分成不同的部分而分别包括在物理层信令和高层信令中。
优选地,在步骤S1302中,还可从分别由多个解调参考信号构成的多个参考信号组中确定用于一组用户设备的参考信号组,其中,所确定的参考信号组所包含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数量与一组用户设备所包含的用户设备的数量相同,并且优选地,上述指示还包含关于所确定的参考信号组的索引。进一步优选地,该指示还包括包含所确定的参考信号组中用于第一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信息。优选地,该指示进一步包含至少一比特以用于向用户设备指示关于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方式,该指示方式包括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以及传统解调参考信号指示方式。此外,优选地,对一组用户设备中的至少第二用户设备(例如,距基站最远的用户设备)使用传统解调参考信号指示方式。
此外,还可读取存储单元以确定用于一组用户设备的参考信号组,该存储单元存储包含多个参考信号组的解调参考信号组集的信息,其中,每个解调参考信号组中包含的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彼此码分正交。
此外,优选地,在方法在基站中执行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可包括用于将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指示发送给至少第一用户设备的步骤。
应指出,这里描述的方法的实施例是与上述装置200的实施例对应的,在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参见以上相应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14所示,该方法开始于步骤S1402,在步骤S1402中,由基站侧的装置在多个用户设备的叠加后的数据流中插入公共解调参考信号。优选地,在步骤S1402中,还为该公共解调参考信号分配全发射功率。
然后,方法进行到步骤S1404,在步骤S1404中,为多个用户设备中的至少第一用户设备生成关于多个用户设备中的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功率分配系数的指示,以辅助第一用户设备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此外,优选地,在方法在基站中执行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可包括用于将公共解调参考信号和指示发送给至少第一用户设备的步骤。
应指出,这里描述的方法的实施例是与上述装置1000的实施例对应的,在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参见以上相应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15所示,方法开始于步骤S1502,在步骤S1502中,由用户设备侧的装置根据来自基站的关于目标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关于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而估计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和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其中,关于目标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和关于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插入在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并且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由基站以特定的发射功率、以相同的时频资源在无须利用多输入多输出性能增益以及/或者码分复用的情况下发送。优选地,根据来自基站的物理层信令和/或MAC层信令和/或高层信令而获得指示。此外,优选地,关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被分配了特定的发射功率,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是根据所分配的发射功率而叠加的。此外,关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叠加方式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的叠加方式不同,并且分配给关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与分配给该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的发射功率相同。优选地,关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具有不同的正交码,以使得关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同的资源粒子上被发送到各个用户设备。此外,优选地,各个用户设备仅具有单层数据流,并且仅支持单层数据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被插入到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
接下来,方法进行到步骤S1504,在步骤S1504中,可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优选地,方法还可包括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而确定目标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系数的步骤,并且在步骤S1504中可根据所确定的功率分配系数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优选地,在步骤S1504中,还可根据所确定的功率分配系数而恢复星座图,以便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此外,优选地,方法还可包括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而确定目标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解调顺序的步骤,并且在步骤S1504中可根据所确定的数据解调顺序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优选地,在步骤S1504中,还可根据所确定的数据解调顺序而以非线性干扰消除方式来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优选地,在步骤S1502中,可根据指示而确定用于包括目标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一组用户设备的参考信号组的索引,其中,参考信号组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组用户设备中的用户设备的数量。此外,优选地,在步骤S1502中,可根据索引以及指示中包含的关于目标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信息而确定关于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并且在步骤S1504中根据所确定的解调参考信号来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优选地,在步骤S1502中,可根据指示而确定关于目标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方式,该指示方式包括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以及传统解调参考信号指示方式,并且一组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方式为传统解调参考信号指示方式。优选地,对于要使用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的用户设备,可为其选择仅支持单层数据流的解调参考信号。
此外,优选地,在方法在用户设备中执行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上述指示的步骤。
应指出,这里描述的方法的实施例是与上述装置600至800的实施例对应的,在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参见以上相应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16所示,方法开始于步骤S1602,在步骤S1602中,根据来自基站的公共解调参考信号而估计来自基站的叠加后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其中,公共解调参考信号插入在叠加后数据流中。
然后,方法进行到步骤S1604,在步骤S1604中,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以及来自基站的关于目标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系数的指示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优选地,在步骤S1604中,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以及指示而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和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并且根据所确定的各个用户设备的等效信道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优选地,在步骤S1604中,通过根据指示优先解调功率分配系数大的用户设备对应的数据流,以非线性干扰消除方式来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此外,优选地,在步骤S1604中,通过根据指示确定各个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系数从而恢复星座图,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此外,优选地,在方法在用户设备中执行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公共解调参考信号和上述指示的步骤。
应指出,这里描述的方法的实施例是与上述装置1100的实施例对应的,在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参见以上相应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应指出,尽管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的过程示例,但是这仅是示例而非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例如可对各个实施例中的步骤进行添加、删除或者组合等,并且这样的修改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包括收发机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这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被配置成执行上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或相应单元的功能。
应理解,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中的机器可执行的指令还可以被配置成执行与上述装置实施例相对应的方法,因此在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参考先前相应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进行描述。
相应地,用于承载上述包括机器可执行的指令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包括在本发明的公开中。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磁光盘、存储卡、存储棒等等。
另外,还应该指出的是,上述系列处理和装置也可以通过软件和/或固件实现。在通过软件和/或固件实现的情况下,从存储介质或网络向具有专用硬件结构的计算机,例如图17所示的通用个人计算机1700安装构成该软件的程序,该计算机在安装有各种程序时,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等等。图17是示出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采用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个人计算机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在图17中,中央处理单元(CPU)1701根据只读存储器(ROM)1702中存储的程序或从存储部分17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703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RAM 1703中,也根据需要存储当CPU 1701执行各种处理等时所需的数据。
CPU 1701、ROM 1702和RAM 1703经由总线1704彼此连接。输入/输出接口1705也连接到总线1704。
下述部件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705:输入部分1706,包括键盘、鼠标等;输出部分1707,包括显示器,比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和扬声器等;存储部分1708,包括硬盘等;和通信部分1709,包括网络接口卡比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通信部分1709经由网络比如因特网执行通信处理。
根据需要,驱动器1710也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705。可拆卸介质1711比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被安装在驱动器1710上,使得从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分1708中。
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系列处理的情况下,从网络比如因特网或存储介质比如可拆卸介质1711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种存储介质不局限于图17所示的其中存储有程序、与设备相分离地分发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拆卸介质1711。可拆卸介质1711的例子包含磁盘(包含软盘(注册商标))、光盘(包含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包含迷你盘(MD)(注册商标))和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ROM 1702、存储部分1708中包含的硬盘等等,其中存有程序,并且与包含它们的设备一起被分发给用户。
以下将参照图18至图2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应用示例。
[关于基站的应用示例]
(第一应用示例)
图18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框图。eNB 18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1810以及基站设备1820。基站设备1820和每个天线1810可以经由RF线缆彼此连接。
天线181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基站设备182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8所示,eNB 18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810。例如,多个天线1810可以与eNB 180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容。虽然图18示出其中eNB 1800包括多个天线1810的示例,但是eNB 18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810。
基站设备1820包括控制器1821、存储器1822、网络接口1823以及无线通信接口1825。
控制器1821可以为例如CPU或DSP,并且操作基站设备1820的较高层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器1821根据由无线通信接口1825处理的信号中的数据来生成数据分组,并经由网络接口1823来传递所生成的分组。控制器1821可以对来自多个基带处理器的数据进行捆绑以生成捆绑分组,并传递所生成的捆绑分组。控制器1821可以具有执行如下控制的逻辑功能:该控制诸如为无线资源控制、无线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接纳控制和调度。该控制可以结合附近的eNB或核心网节点来执行。存储器18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控制器1821执行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控制数据(诸如终端列表、传输功率数据以及调度数据)。
网络接口1823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820连接至核心网1824的通信接口。控制器1821可以经由网络接口1823而与核心网节点或另外的eNB进行通信。在此情况下,eNB 1800与核心网节点或其他eNB可以通过逻辑接口(诸如S1接口和X2接口)而彼此连接。网络接口1823还可以为有线通信接口或用于无线回程线路的无线通信接口。如果网络接口1823为无线通信接口,则与由无线通信接口1825使用的频段相比,网络接口1823可以使用较高频段用于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接口182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长期演进(LTE)和LTE-先进),并且经由天线1810来提供到位于eNB 1800的小区中的终端的无线连接。无线通信接口182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基带(BB)处理器1826和RF电路1827。BB处理器1826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层(例如L1、介质访问控制(MAC)、无线链路控制(RLC)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代替控制器1821,BB处理器1826可以具有上述逻辑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BB处理器1826可以为存储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或者为包括被配置为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的模块。更新程序可以使BB处理器1826的功能改变。该模块可以为插入到基站设备1820的槽中的卡或刀片。可替代地,该模块也可以为安装在卡或刀片上的芯片。同时,RF电路1827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81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如图18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82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826。例如,多个BB处理器1826可以与eNB 180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容。如图18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825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1827。例如,多个RF电路1827可以与多个天线元件兼容。虽然图18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825包括多个BB处理器1826和多个RF电路1827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82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826或单个RF电路1827。
(第二应用示例)
图19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框图。eNB 193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1940、基站设备1950和RRH 1960。RRH 1960和每个天线1940可以经由RF线缆而彼此连接。基站设备1950和RRH 1960可以经由诸如光纤线缆的高速线路而彼此连接。
天线194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RRH 196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9所示,eNB 193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940。例如,多个天线1940可以与eNB193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容。虽然图19示出其中eNB1930包括多个天线1940的示例,但是eNB 193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940。
基站设备1950包括控制器1951、存储器1952、网络接口1953、无线通信接口1955以及连接接口1957。控制器1951、存储器1952和网络接口1953与参照图18描述的控制器1821、存储器1822和网络接口1823相同。网络接口1953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950连接至核心网1954的通信接口。
无线通信接口195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经由RRH1960和天线1940来提供到位于与RRH 1960对应的扇区中的终端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195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1956。除了BB处理器1956经由连接接口1957连接到RRH1960的RF电路1964之外,BB处理器1956与参照图18描述的BB处理器1826相同。如图19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95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956。例如,多个BB处理器1956可以与eNB 193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容。虽然图19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955包括多个BB处理器1956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95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956。
连接接口1957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950(无线通信接口1955)连接至RRH 1960的接口。连接接口1957还可以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950(无线通信接口1955)连接至RRH 1960的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RRH 1960包括连接接口1961和无线通信接口1963。
连接接口1961为用于将RRH 1960(无线通信接口1963)连接至基站设备1950的接口。连接接口1961还可以为用于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接口1963经由天线19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96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RF电路1964。RF电路196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9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9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963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1964。例如,多个RF电路1964可以支持多个天线元件。虽然图19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963包括多个RF电路196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963也可以包括单个RF电路1964。
在图18和图19所示的eNB 1800和eNB 1930中,装置200和1000中的发送单元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1825以及无线通信接口1955和/或无线通信接口1963实现。叠加控制单元、插入控制单元和指示生成单元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控制器1821和控制器1951实现。
[关于用户设备的应用示例]
(第一应用示例)
图20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智能电话200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智能电话2000包括处理器2001、存储器2002、存储装置2003、外部连接接口2004、摄像装置2006、传感器2007、麦克风2008、输入装置2009、显示装置2010、扬声器2011、无线通信接口2012、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2015、一个或多个天线2016、总线2017、电池2018以及辅助控制器2019。
处理器2001可以为例如CPU或片上系统(SoC),并且控制智能电话2000的应用层和另外层的功能。存储器200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2001执行的程序。存储装置2003可以包括存储介质,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外部连接接口2004为用于将外部装置(诸如存储卡和通用串行总线(USB)装置)连接至智能电话2000的接口。
摄像装置2006包括图像传感器(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并且生成捕获图像。传感器2007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测量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麦克风2008将输入到智能电话2000的声音转换为音频信号。输入装置200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201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小键盘、键盘、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2010包括屏幕(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并且显示智能电话2000的输出图像。扬声器2011将从智能电话2000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2012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2012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2013和RF电路2014。BB处理器2013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201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2016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2012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2013和RF电路2014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20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012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2013和多个RF电路2014。虽然图20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2012包括多个BB处理器2013和多个RF电路201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2012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2013或单个RF电路2014。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2012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局域网(LAN)方案。在此情况下,无线通信接口2012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BB处理器2013和RF电路2014。
天线开关2015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2012中的多个电路(例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2016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2016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2012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20所示,智能电话20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2016。虽然图20示出其中智能电话2000包括多个天线2016的示例,但是智能电话20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2016。
此外,智能电话200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2016。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2015可以从智能电话2000的配置中省略。
总线2017将处理器2001、存储器2002、存储装置2003、外部连接接口2004、摄像装置2006、传感器2007、麦克风2008、输入装置2009、显示装置2010、扬声器2011、无线通信接口2012以及辅助控制器2019彼此连接。电池2018经由馈线向图20所示的智能电话200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辅助控制器2019例如在睡眠模式下操作智能电话2000的最小必需功能。
在图20所示的智能电话2000中,装置600至800和1100中的接收单元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2012实现。等效信道估计单元、数据解调单元、功率分配系数确定单元和解调顺序确定单元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处理器2001或辅助控制器2019实现。
(第二应用示例)
图21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212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汽车导航设备2120包括处理器2121、存储器2122、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2124、传感器2125、数据接口2126、内容播放器2127、存储介质接口2128、输入装置2129、显示装置2130、扬声器2131、无线通信接口2133、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2136、一个或多个天线2137以及电池2138。
处理器2121可以为例如CPU或SoC,并且控制汽车导航设备2120的导航功能和另外的功能。存储器21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2121执行的程序。
GPS模块2124使用从GPS卫星接收的GPS信号来测量汽车导航设备2120的位置(诸如纬度、经度和高度)。传感器2125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空气压力传感器。数据接口2126经由未示出的终端而连接到例如车载网络2141,并且获取由车辆生成的数据(诸如车速数据)。
内容播放器2127再现存储在存储介质(诸如CD和DVD)中的内容,该存储介质被插入到存储介质接口2128中。输入装置212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213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2130包括诸如LCD或OLED显示器的屏幕,并且显示导航功能的图像或再现的内容。扬声器2131输出导航功能的声音或再现的内容。
无线通信接口2133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213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2134和RF电路2135。BB处理器2134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2135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2137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2133还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2134和RF电路2135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21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133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2134和多个RF电路2135。虽然图21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2133包括多个BB处理器2134和多个RF电路2135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2133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2134或单个RF电路2135。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2133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LAN方案。在此情况下,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无线通信接口2133可以包括BB处理器2134和RF电路2135。
天线开关2136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2133中的多个电路(诸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2137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2137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2133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21所示,汽车导航设备212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2137。虽然图21示出其中汽车导航设备2120包括多个天线2137的示例,但是汽车导航设备212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2137。
此外,汽车导航设备212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2137。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2136可以从汽车导航设备2120的配置中省略。
电池2138经由馈线向图21所示的汽车导航设备212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电池2138累积从车辆提供的电力。
在图21示出的汽车导航设备2120中,装置600至800和1100中的接收单元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2133实现。等效信道估计单元、数据解调单元、功率分配系数确定单元和解调顺序确定单元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处理器2121实现。
本公开内容的技术也可以被实现为包括汽车导航设备2120、车载网络2141以及车辆模块2142中的一个或多个块的车载系统(或车辆)2140。车辆模块2142生成车辆数据(诸如车速、发动机速度和故障信息),并且将所生成的数据输出至车载网络2141。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当然不限于以上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得到各种变更和修改,并且应理解这些变更和修改自然将落入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包括在一个单元中的多个功能可以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替选地,在以上实施例中由多个单元实现的多个功能可分别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另外,以上功能之一可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无需说,这样的配置包括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在该说明书中,流程图中所描述的步骤不仅包括以所述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地或单独地而不是必须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此外,甚至在按时间序列处理的步骤中,无需说,也可以适当地改变该顺序。
虽然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公开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公开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27)

1.一种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叠加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包括多个用户设备的一组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分别插入与该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并对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叠加,其中,该叠加控制单元对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分配特定的发射功率以使得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以相同的时频资源在无须利用多输入多输出性能增益以及/或者码分复用的情况下被发送到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以及
指示生成单元,被配置成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中的至少第一用户设备生成关于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中的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以辅助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其中,所述叠加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从分别由多个解调参考信号构成的多个参考信号组中确定用于所述一组用户设备的参考信号组,其中,所确定的参考信号组所包含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一组用户设备所包含的用户设备的数量,以及所述指示包含关于所确定的参考信号组的索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具有不同的正交码,以使得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同的资源粒子上被发送到各个用户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各个用户设备仅具有单层数据流,所述叠加控制单元将仅支持单层数据流的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插入到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叠加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对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分配特定的发射功率,并且根据所分配的功率,将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叠加,并且其中,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叠加方式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的叠加方式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叠加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对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分配特定的发射功率,并且根据所分配的功率,将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叠加,并且其中,分配给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与分配给该数据流的发射功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包含在物理层信令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进一步包含所确定的参考信号组中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进一步包含至少一比特以用于向用户设备指示关于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方式,所述指示方式包括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以及传统解调参考信号指示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生成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对所述一组用户设备中的至少第二用户设备使用传统解调参考信号指示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被配置成存储包含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组的解调参考信号组集的信息,其中,每个解调参考信号组中包含的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彼此码分正交,所述叠加控制单元读取所述存储单元以确定用于所述一组用户设备的参考信号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是所述基站,并且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被配置成将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指示发送给至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12.一种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等效信道估计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来自基站的关于所述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关于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而估计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和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其中,关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和关于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插入在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并且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由所述基站以特定的发射功率、以相同的时频资源在无须利用多输入多输出性能增益以及/或者码分复用的情况下发送;以及
数据解调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其中,所述等效信道估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述指示而确定用于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一组用户设备的参考信号组的索引,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组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一组用户设备中的用户设备的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关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具有不同的正交码,以使得关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在相同的资源粒子上被发送到各个用户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各个用户设备仅具有单层数据流,仅支持单层数据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被插入到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关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被分配了特定的发射功率,并且所述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是根据所分配的发射功率而叠加的,并且其中,关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叠加方式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的叠加方式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关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被分配了特定的发射功率,并且所述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是根据所分配的发射功率而叠加的,并且其中,分配给关于各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与分配给该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的发射功率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等效信道估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来自所述基站的物理层信令而获得所述指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功率分配系数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而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系数,
其中,所述数据解调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确定的功率分配系数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数据解调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确定的功率分配系数而恢复星座图,以便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解调顺序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而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解调顺序,
其中,所述数据解调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确定的数据解调顺序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数据解调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确定的数据解调顺序而以非线性干扰消除方式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等效信道估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述索引以及所述指示中包含的关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信息而确定关于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并且所述数据解调单元根据所确定的解调参考信号来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2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等效信道估计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述指示而确定关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方式,所述指示方式包括解调参考信号组指示方式以及传统解调参考信号指示方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组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方式为所述传统解调参考信号指示方式。
25.根据权利要求1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是所述用户设备,并且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所述指示。
26.一种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包括多个用户设备的一组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分别插入与该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并对与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叠加,其中,对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分配特定的发射功率以使得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以相同的时频资源在无须利用多输入多输出性能增益以及/或者码分复用的情况下被发送到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以及
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中的至少第一用户设备生成关于所述多个用户设备中的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以辅助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分别由多个解调参考信号构成的多个参考信号组中确定用于所述一组用户设备的参考信号组,其中,所确定的参考信号组所包含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一组用户设备所包含的用户设备的数量,并且所述指示包含关于所确定的参考信号组的索引。
27.一种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来自基站的关于所述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叠加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关于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指示而估计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和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流对应的等效信道,其中,关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和关于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分别插入在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中,并且各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流由所述基站以特定的发射功率、以相同的时频资源在无须利用多输入多输出性能增益以及/或者码分复用的情况下发送;以及
根据所估计的等效信道而对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数据解调,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指示而确定用于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一组用户设备的参考信号组的索引,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组中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一组用户设备中的用户设备的数量。
CN201510745034.8A 2015-11-05 2015-11-05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6685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9081.4A CN113037343A (zh) 2015-11-05 2015-11-05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201510745034.8A CN106685863B (zh) 2015-11-05 2015-11-05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CN201710533149.XA CN107493246B (zh) 2015-11-05 2015-11-05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BR112017021210-2A BR112017021210A2 (zh) 2015-11-05 2016-11-04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7546719A JP6388083B2 (ja) 2015-11-05 2016-11-04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装置及び方法
PCT/CN2016/104705 WO2017076354A1 (zh) 2015-11-05 2016-11-04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KR1020187013890A KR101959699B1 (ko) 2015-11-05 2016-11-04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197007074A KR102380060B1 (ko) 2015-11-05 2016-11-04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장치 및 방법
US15/561,662 US10205501B2 (en) 2015-11-05 2016-11-04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EP16861622.5A EP3373535B1 (en) 2015-11-05 2016-11-04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1192462.6A EP3930273A1 (en) 2015-11-05 2016-11-04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6/223,141 US10778302B2 (en) 2015-11-05 2018-12-18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US16/989,888 US11489570B2 (en) 2015-11-05 2020-08-11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5034.8A CN106685863B (zh) 2015-11-05 2015-11-05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9081.4A Division CN113037343A (zh) 2015-11-05 2015-11-05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201710533149.XA Division CN107493246B (zh) 2015-11-05 2015-11-05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5863A CN106685863A (zh) 2017-05-17
CN106685863B true CN106685863B (zh) 2021-02-26

Family

ID=5866185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45034.8A Active CN106685863B (zh) 2015-11-05 2015-11-05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CN201710533149.XA Active CN107493246B (zh) 2015-11-05 2015-11-05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CN202110189081.4A Pending CN113037343A (zh) 2015-11-05 2015-11-05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3149.XA Active CN107493246B (zh) 2015-11-05 2015-11-05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CN202110189081.4A Pending CN113037343A (zh) 2015-11-05 2015-11-05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10205501B2 (zh)
EP (2) EP3373535B1 (zh)
JP (1) JP6388083B2 (zh)
KR (2) KR101959699B1 (zh)
CN (3) CN106685863B (zh)
BR (1) BR112017021210A2 (zh)
WO (1) WO20170763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5863B (zh) * 2015-11-05 2021-02-26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CN106817194B (zh) * 2015-12-01 2022-04-0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设备
EP3417564B1 (en) * 2016-02-15 2022-12-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mimo with mixed orthogonal cover code length
WO2017196406A1 (en) * 2016-05-09 2017-11-16 Intel IP Corporation Extended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design for 5g standalone system
CN107733609B (zh) * 2016-08-12 2023-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参考信号发送装置
CN111786760B (zh) * 2016-12-06 2022-1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解调共享参考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0727995B2 (en) * 2017-05-18 2020-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9891805A (zh) * 2017-07-13 2019-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US10757583B2 (en) * 2017-08-10 2020-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based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ing in multi-beam systems
US10397052B2 (en) * 2017-08-10 2019-08-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dapt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massive MIMO
ES2890324T3 (es) * 2017-08-11 2022-01-18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Conceptos para transmitir datos a uno o más usuarios
US10772104B2 (en) * 2017-12-21 2020-09-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mbol-based processing method for downlink signals thereof
CN110167040A (zh) * 2018-02-11 2019-08-23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57737A1 (zh) * 2018-02-14 2019-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JP7091779B2 (ja) * 2018-03-30 2022-06-28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DE112018007744T5 (de) * 2018-07-19 2021-04-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Bildschirmerzeugungsvorrichtung und Bildschirmerzeugungsverfahren
CN109714735B (zh) * 2018-12-25 2020-07-24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物联网中鲁棒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12996113A (zh) * 2019-12-17 2021-06-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间干扰抑制方法、系统和基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1742A (zh) * 2011-09-09 2013-03-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解调参考信号的开环mimo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314625A (zh) * 2010-12-08 2013-09-18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
CN103312389A (zh) * 2012-03-06 2013-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干扰抑制方法、终端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524453A (ja) * 2009-04-15 2012-10-1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参照信号を伝送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1932096B (zh) * 2009-06-24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下层映射信息的通知方法和系统
CN102026377B (zh) * 2009-09-09 2014-11-05 夏普株式会社 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026337B (zh) 2009-09-21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元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2158449B (zh) * 2010-02-12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2783065B (zh) * 2010-04-02 2014-11-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正交掩码生成装置和方法及正交掩码映射装置和方法
CN102457463B (zh) * 2010-11-02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频偏估计方法及装置
US20130343477A9 (en) * 2011-11-04 2013-12-2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USCH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High Doppler Frequency
US9107223B2 (en) * 2012-05-23 2015-08-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decoupled interference randomization for uplink reference signals
US9549400B2 (en) * 2012-08-10 2017-01-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582085B (zh) * 2012-08-10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中的接入方法和装置
JP5830478B2 (ja) 2013-02-06 2015-12-0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369253B2 (en) * 2013-02-21 2016-06-14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of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for advanced receiver in LTE/LTE-A
JP2016521509A (ja) * 2013-05-08 2016-07-21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重畳符号化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JP6342618B2 (ja) * 2013-06-28 2018-06-1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4301073B (zh) 2013-07-17 2019-05-3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参考信号设置方法
CN104486035A (zh) 2014-12-08 2015-04-01 清华大学 联合叠加编码和正交复用的下行多用户传输方法
US20160309542A1 (en) * 2015-04-16 2016-10-2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stellation superposition
JP2018093256A (ja) * 2015-04-20 2018-06-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US10727967B2 (en) * 2015-08-20 2020-07-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performing and handling superposed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6685863B (zh) * 2015-11-05 2021-02-26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4625A (zh) * 2010-12-08 2013-09-18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
CN103001742A (zh) * 2011-09-09 2013-03-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解调参考信号的开环mimo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312389A (zh) * 2012-03-06 2013-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干扰抑制方法、终端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5863A (zh) 2017-05-17
US20180076866A1 (en) 2018-03-15
KR20180063322A (ko) 2018-06-11
BR112017021210A2 (zh) 2018-07-03
US20190190576A1 (en) 2019-06-20
EP3373535A1 (en) 2018-09-12
CN107493246A (zh) 2017-12-19
US10205501B2 (en) 2019-02-12
KR102380060B1 (ko) 2022-03-30
KR20190028814A (ko) 2019-03-19
JP2018513588A (ja) 2018-05-24
KR101959699B1 (ko) 2019-07-04
US10778302B2 (en) 2020-09-15
WO2017076354A1 (zh) 2017-05-11
CN107493246B (zh) 2020-07-24
US11489570B2 (en) 2022-11-01
EP3373535B1 (en) 2021-09-08
EP3373535A4 (en) 2018-10-31
US20200373980A1 (en) 2020-11-26
EP3930273A1 (en) 2021-12-29
JP6388083B2 (ja) 2018-09-12
CN113037343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5863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US11277762B2 (en) Base station side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user side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10264001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장치 및 방법, 및 컴퓨터-판독가능 저장 매체
JP2011142617A (ja) マルチユーザマルチ入力マルチ出力(mu−mimo)伝送方法
US1135615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P3522434B1 (en) Reception device,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ption metho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program
JPWO2014156956A1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信号処理方法
US20180123855A1 (en)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CN113726715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10784292B (zh) 参考信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060871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channel estimation
CN110313135B (zh) 电子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0355806B2 (en)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
WO2016185969A1 (ja) 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